激素调节(1)

激素调节(1)
激素调节(1)

《激素调节》说课稿

设计:召口中学张旭

一、教材分析

《激素调节》是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六章“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中的第四节,是《生物课程标准》一级主题“生物圈中的人”中的一个二级主题。人体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依赖于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调节,各种器官系统密切配合,本节是第三节神经调节后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的一个有效补充。教材以生长激素等几种主要激素的调节作用为例,着重说明激素对生长、发育等基本生命活动具有重要而显著的调节效能。七年级下学期的学生大多已进入青春期,身体发生了明显的变化,通过学习这部分知识,使学生对生命活动的调节(如:青春期身高为何迅速增长等)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二、教学目标

《生物学课程标准》中明确要求要让学生能获得有关人体结构、功能以及卫生保健的知识。

知识目标:

(1)理解内分泌腺和外分泌腺的区别。

(2)掌握生长激素、甲状腺激素、胰岛素对生命活动的调节作用及失调病症。

(3)能举例说明激素调节受神经系统的调控,人的生命活动主要受神经系统调节,但也受激素调节的影响。

能力目标:

通过分析病症,归纳相应激素的生理功能,对学生进行科学方法训练,从而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和综合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对地方性甲状腺肿和糖尿病的学习了解,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三、教学重难点:

《生物学课程标准》中明确要求要让学生能获得有关人体结构、功能的知识,因此我确定掌握甲状腺激素、生长激素和胰岛素的生理调节作用为本节的重点;同时由于学生认知水平和资料分析能力的限制,其又为本节的难点。

四、教学结构及教学方法

结合《新课标》提升学生探究能力的要求,通过多媒体图片展示,采用递进式追问让学生说出内分泌腺以及人体主要内分泌腺的名称和位置。运用对比的方法让学生观察比较,总结出内、外分泌腺的区别。选择资料分析,在讨论中学习,在讨论中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各种激素的功能,从而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播放学校春季运动会上的一个精彩场面,师生共同总结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的关系。展示本节的知识体系,让学生构建知识网络。在运用多媒体的基础上,融合了分析法、讨论法、阅读理解法等教学方法。让每一位学生都自主地参与进来。提高学生的阅读、分析和总结归纳等各方面的能力。

五、学习方法

七年级学生大多进入青春期,身体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对激素已经有了模糊的认识,但是还不够系统、完整,本节课结合图片、资料、事例,能使学生对激素有系统、深入的理解。另外,学生对碘盐、糖尿病等日常常见事物和疾病有一定了解,对这些疾病的病因有一定的好奇心,学生紧密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加强知识的学习并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在资料分析部分学生对三种激素的功能能有准确的分析,但是可能在表述等方面不能准确的运用生物学术语。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出示“亚洲第一巨人”和“亚洲第

一袖珍人”重庆表演时的图片,介绍其

成因都是由于一种物质——激素导致

的。

利用这一情境导入新课,能激发学

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内分泌系统的组成

人体除性激素外分泌很多的激素,他们是哪些器官分泌的,激素在体内又有何功能呢?完成本节课第一部分的过渡,引出

内分泌系统。

学生自主探究学习

1、出示内分泌系统的结构图,学生自主认知各内分泌腺的结构

名称。

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掌握各内分泌腺的名称,并进行答题巩固。

2、内分泌腺与我们学习过的消化系统的消化腺有何区别呢?出

示肝脏和内分泌腺的图片。

学生自主查找两种腺体的区别,小组内讨论形成本组的答案。

3、分析思考胰腺是内分泌腺还是外分泌腺。(提醒学生注意消化

腺的相关知识)

学生通过思考讨论,部分学生能理解消化腺既是内分泌腺又是外分泌腺。

教师总结内分泌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并且再次引导学生图片回顾各个内分泌腺的位置,并且补充知识——各种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名称。

(三)生长激素、甲状腺激素和胰岛素的功能

如同性激素一样,人体内分泌的其他激素也能调节人体的生命活动,那么这些激素对生命活动有着怎样的影响呢?我们通过课本的资料一起来分析一下。

1、利用多媒体展示侏儒症、巨人症、肢端肥大症的图片,然后让学生阅读教材内容,分析讨论它们的病因。并由此总结出生长激素的作用。最后补充:在睡眠时人分泌的生长激素较多,青少年应每天有充足的睡眠,保证8小时以上。这样才能更健康的生活。

此阶段同学学生的自主分析能较准确的分析生长激素的功能。

2、首先多媒体展示蝌蚪和小狗有关甲状腺激素的实验材料,引导学生分析讨论:

(1)为什么饲喂甲状腺激素的蝌蚪提前发育成了青蛙?

(2)手术摘除了狗的甲状腺实验说明了什么问题?

(3)你认为甲状腺激素有哪些作用?

这些问题可以在小组讨论的基础上,每小组推荐1名学生叙述组内讨论的结果,进行全班交流。并引导学生总结甲状腺激素的主要功能。然后出示甲状腺功能亢进、呆小症、和地方性甲状腺肿的图片,结合教材,回答它们的病因及症状。将碘与甲状腺激素的关系补充,使学生更进一步理解缺碘为何导致地方性甲状腺肿,并让学生知道预防地方性甲状腺肿的方法。这样通过资料和图片,给学生以直观的感受,便于学生在生活中识别疾病。

学生在此阶段可能能分析出甲状腺激素能影响动物的生长但是对神经系统的影响需要教师及时的指导补充。

最后让学生从病因、相同点、不同点三个方面对侏儒症和呆小症进行比较,并列出表格。可以让学生更明确这两种病症的本质原因不同。并可出示相关题目进行二次巩固。如:某人身高不足一米,但是心灵手巧,在一家国营企业中担任会计职务,且成绩显著,请你分析一

下此人患有什么病?怎样引起的?如何治疗?

3、多媒体展示科学家对糖尿病的探究实验,并讨论从科学家的实验的每一步中你得出什么结论?指导学生通过实验现象,分析概括得出实验结论,培养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最后学生阅读教材内容,总结胰岛素的主要作用,糖尿病的病因及治疗方法。同时让学生思考胰岛素制剂为什么只能注射,不能口服?(提示结合消化的相关知识)同时阅读“相关连接”讨论糖尿病的防治措施及糖尿病的成因,在日常生活中注重身体的保健。

在分析为何不能口服时,学生由于知识的遗忘以及分析不到位,大多不能准确的分析,需要教师及时的点拨。

学生通过自己阅读思考、小组同学交流总结各种激素的功能,以及异常时的症状并完成下表。

(三)神经调节与激素调节的关系

通过本节和前一节的学习我们了解到神经系统和激素都能调节人体的生命活动,那么二者之间有什么关系呢?出示刚刚过去的春季运动会本级部某班级某个学生取得1000M第一名时班主任和学生表现的视频。学生描述此刻学生的心情和面部变化——情绪激动进而面红耳赤。

教师进一步点拨:此阶段是由于大脑皮层兴奋引起肾上腺素分泌增多进而导致面红耳赤、心跳加快,其是神经和激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并且激素调节受神经系统的控制。

进一步总结:生命活动主要受神经系统的调节,同时也受激素调节的影响。

(四)总结回顾,检测练习

七、板书设计

【K12教育学习资料】七年级生物下册 第三单元 第五章 第一节 人体的激素调节知识点+巩固提高 (新

人体的激素调节 【知识点】 1.人体内的外分泌腺有哪些? 皮脂腺、汗腺、泪腺以及唾液腺、胃腺等各种消化腺。 2.人体内的内分泌腺有哪些? 垂体、甲状腺、肾上腺、胰岛、胸腺、卵巢(女性主要的生殖器官)、睾丸(男性主要的生殖器官)等。 3.(考点1)内分泌腺和外分泌腺有什么主要的区别? 外分泌腺有导管,分泌物通过导管排出体外或流入消化道,内分泌腺没有导管,它们分泌的激素直接进入腺体内的毛细血管内。 4.(考点2)人体主要的内分泌腺及其主要功能是什么? 5.为什么胰腺既属于外分泌腺又属于内分泌腺? 胰腺由内分泌部胰岛和外分泌部胰腺两部分组成。胰岛分泌胰岛素,胰腺分泌胰液,因此胰腺既属于消化系统又属于内分泌系统,既是外分泌腺也是内分泌腺。 6.★★(考点3)人体内主要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及其主要生理作用有哪些?

甲状腺激素 低血糖 7.(考点4)甲状腺激素合成不足可能的原因是什么? 缺碘。碘是甲状腺激素合成的一种重要原料。 8.(考点5)呆小症和侏儒症的区别? (1)呆小症:是婴幼儿时期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少引起的。表现为身材矮小,智力低下、 生殖器官发育不全。 (2)侏儒症:是幼年时期生长激素分泌不足引起的。表现为身材矮小,但智力正常。 9.正常人的尿液中偶尔也会出现葡萄糖,这是糖尿病吗?为什么 (1)不是糖尿病。 (2)这是由于在某段时间内摄入糖类食物太多,使血液中的葡萄糖浓度太高,从而原尿中的葡萄糖浓度也太高,超出了肾小管的重吸收能力。导致部分葡萄糖随尿液排出,暂时出现糖尿。 (3)如果肾小管发生病变,原尿中的葡萄糖也有可能不被全部重吸收进入血液导致尿中出现葡萄糖。【巩固提高】 1.从体育比赛的宗旨看,服用违禁药物破坏了公平性原则。同时,服用违禁药物会严重危害人体健康,无法使人体内的各种激素相互协调、相互制约,无法维持体内环境的相随稳定,引起代谢紊乱,破坏身体免疫能力等。运动员会对药物产生依赖性。 2.人体内缺碘会导致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引起甲状腺肿大(一代肿),母亲孕育的婴幼儿会因甲状腺激素不足而影响身体发育,身体矮小,智力水平低下(二代傻),生殖器官发育不健全,无法生育(三代四代断根芽)。 3.★★(1)饭后1小时(BC段),血糖含量出现大幅度上升,是因为饭后食物中的营养成分被消化吸收,葡萄糖进入血液。 (2)体内的胰岛素促进血糖合成糖原,并加速血糖分解。 (3

高中生物激素调节知识点

高中生物激素调节知识点 高中生物激素调节知识点 1.人和动物生命活动调节包括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其中神经调节处于主导地位。 2.植物体受到单一方向的外界刺激而引起的定向运动,称为向性运动,属于应激性,是植物对外界环境的适应性。 3. 生长素是最早发现的一种植物激素。 4. 光照对胚芽鞘生长的影响:(1)受到单侧光照射,弯向光源生长(2)切去胚芽鞘尖端,不生长也不弯曲(3)将胚芽鞘尖端用锡箔小帽罩起来,直立生长(4)胚芽鞘会向放琼脂的对侧弯曲生长由此说明,胚芽鞘的尖端确实产生了某种物质,这种物质从尖端运输到下部,并且能够促使胚芽鞘下面某些部分的生长。 5. 生长素——吲哚乙酸,具有促进植物生长的功能。 6. 在植物体内合成的,从产生部位运输到作用部位,并且对植物体的生命活动产生显著地调节作用的微量有机物,就统称为植物激素。 7. 生长素在高等植物体内分布广泛,但大多集中在生长旺盛部位(如胚芽鞘、芽和根尖的分生组织、形成层、受精后的子房和幼嫩的种子)8. 生长素在植物体内运输,主要是从植物体形态学的上端向下端运输,运输方式——主动运输。 9. 生长素对植物的生长作用,往往具有两重性。 既能促进植物生长也能抑制植物生长;既能促进发芽,也能抑制发芽;既能防止落花落果,也能疏花疏果。

与生长素的浓度和植物器官种类有关。 10.一般来说,低浓度的生长素可以促进植物的生长,而高浓度的生长素则抑制植物的生长,甚至杀死植物。 11. 顶端优势:植物的顶芽优先生长而侧芽收抑制的现象,因为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向下运输,大量地积累在侧芽的部位,使侧芽的生长受到抑制的缘故。 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依次是根>芽>茎12. 常用的生长素类似物:萘乙酸、2.4—D13. 生长素类似物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1)促进扦插的枝条生根(2)促进果实发育(3)防止落花落果14.目前公认的植物激素还有赤霉素、细胞分裂素、脱落酸、乙烯和吲哚乙酸15. 体液调节是指某些化学物质通过体液的传送,对人和动物体的生理活动所进行的调节。 16.在体液调节中,激素的调节最为重要。 17.生长激素——垂体——促进生长,主要是促进蛋白质的合成和骨的生长。 促甲状腺激素——垂体——促甲状腺的生长发育,调节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分泌促性腺激素——垂体——促进性腺的生长发育,调节性激素的,合成和分泌等甲状腺激素——甲状腺——促进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尤其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具有重要的影响,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胰岛素——胰岛B细胞——调节糖类代谢、降低血糖含量,促进血糖合成为糖元,抑制非糖类物质转化成为葡萄糖,从而使血糖含量降

知识点:激素调节

通过激素的调节 1■促胰液素是人们发现的第一个激素,它是由小肠粘膜分泌的。促胰液素的发现过程体现了科学发现的一般方法,即:假说演绎法。 2■由内分泌器官(或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激素)进行调节,就是激素调节。内分泌腺是没有导管的,其分泌的激素直接进入腺体内的毛细血管(血液)中,3■蛋白质或多肽类激素:促激素释放激素、抗利尿激激素;促激素、生长激素;胰岛素、胰高血糖素等。 固醇类激素:雌激素、雄激素、孕激素, 氨基酸衍生物类激素:甲状腺激素、肾上腺素;蛋白质或多肽类激素只能注射给实验动物! 固醇类或氨基酸衍生物类激素可口服也可注射! 4.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其生理作用是:促进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特别是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加速体内物质的氧化分解,促进幼小动物的个体发育。 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时会引起甲状腺机能亢进(甲亢); 幼年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时引起呆小症; 食物中缺碘时,甲状腺激素合成不足,由于负反馈调节会引起地方性甲状腺肿大,即大脖子病。 5 ?垂体分泌生长激素和各类促激素。 生长激素生理作用:促进生长(主要是促进蛋白质的合成和骨的生长) 人在幼年时生长激素分泌不足则患侏儒症;人在幼年时生长激素分泌过多则患巨人症。人在成年时生长激素分泌过多则患肢端肥大症。 促激素生理作用:促进相应内分泌腺的发育和相应激素的的合成与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促进甲状腺的生长发育,调节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分泌。促性腺激素:促进性腺的生长发育,调节性激素的合成和分泌。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促进肾上腺的生长发育,调节肾上腺激素的合成和分泌。 6.下丘脑分泌促激素释放激素、抗利尿激素(下丘脑是内分泌调节的枢纽)促激素释放激素生理作用:促进垂体分泌相应的促激素。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进垂体合成和分泌促甲状腺激素。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促进垂体合成和分泌促性腺激素。 抗利尿激素生理作用:促进肾小管、集合管重吸收水。 7.胰岛:

知识点:激素调节

通过激素的调节 1.促胰液素是人们发现的第一个激素,它是由小肠粘膜分泌的。促胰液素的发现过程体现了科学发现的一般方法,即:假说演绎法。 2.由内分泌器官(或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激素)进行调节,就是激素调节。内分泌腺是没有导管的,其分泌的激素直接进入腺体内的毛细血管(血液)中, 3.蛋白质或多肽类激素:促激素释放激素、抗利尿激激素;促激素、生长激素;胰岛素、胰高血糖素等。 固醇类激素:雌激素、雄激素、孕激素, 氨基酸衍生物类激素:甲状腺激素、肾上腺素; 蛋白质或多肽类激素只能注射给实验动物! 固醇类或氨基酸衍生物类激素可口服也可注射! 4.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其生理作用是:促进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特别是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加速体内物质的氧化分解,促进幼小动物的个体发育。 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时会引起甲状腺机能亢进(甲亢); 幼年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时引起呆小症; 食物中缺碘时,甲状腺激素合成不足,由于负反馈调节会引起地方性甲状腺肿大,即大脖子病。 5.垂体分泌生长激素和各类促激素。 生长激素生理作用:促进生长(主要是促进蛋白质的合成和骨的生长) 人在幼年时生长激素分泌不足则患侏儒症;人在幼年时生长激素分泌过多则患巨人症。人在成年时生长激素分泌过多则患肢端肥大症。 促激素生理作用:促进相应内分泌腺的发育和相应激素的的合成与分泌。 促甲状腺激素:促进甲状腺的生长发育,调节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分泌。 促性腺激素:促进性腺的生长发育,调节性激素的合成和分泌。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促进肾上腺的生长发育,调节肾上腺激素的合成和分泌。 6.下丘脑分泌促激素释放激素、抗利尿激素 (下丘脑是内分泌调节的枢纽) 促激素释放激素生理作用:促进垂体分泌相应的促激素。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进垂体合成和分泌促甲状腺激素。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促进垂体合成和分泌促性腺激素。 抗利尿激素生理作用:促进肾小管、集合管重吸收水。 7.胰岛:

人体的神经调节教学设计

第二节人体的神经调节 【设计依据与构想】 人体之所以能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是由于神经和激素等的共同调节,特别是神经的调节。依据本节内容特点,设计有自学讨论、观察、探究、调查和实习等,给学生更多的时间与空间思考、活动,来理解神经系统的结构、原理、功能等知识。对有些较抽象、不易理解的知识,多用一些生动、直观的例子来说明。本节还设计了课外探究活动,根据实际情况组织学生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把教学目标规定的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要求有机地进行融合。 【教材分析】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描述神经元的结构和功能。 2.描述脊髓和脑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3.概述反射和反射的类型,说明条件反射的形成过程。 4.说出人体条件反射的特征。 能力目标 通过实验、探究等活动,提高与他人合作交往的能力及科学探究的能力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在小组讨论交流中培养合作意识和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2.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科学用脑,培养珍惜健康、珍爱生命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描述神经元的结构、功能和分布。 2.描述脊髓和脑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3.概述反射和条件反射。 4.说出人类条件反射的特征。 教学难点 1.描述神经元的结构、功能和分布。 2.描述脊髓和脑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3.概述反射并说出人类条件反射的特征。 课时计划2课时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1.神经元的玻片标本、脊髓横切面玻片标本、显微镜、计时器等。 2.统一制出“大脑和脊髓的比较表”、“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的比较表”。 3.脑的组成和脊髓的结构放大模型。 4.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 1.预习教材。 2.上网或通过其他途径查阅整理神经系统和神经元结构、功能等方面的资料。 【教学流程及分析】 (第1课时) 一、导入新课 方案一:采用目标教学法导入新课。 用多媒体课件出示教学目标:重点体现本节课的三维目标。 设计思想:采用目标教学法导入新课,以目标问题推进教学,可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激发起学生的探讨和解决问题的热情。也是他们创新学习的基础。 方案二:创设情景。同学们想一想,在考场上答题的情景:你的手指灵巧地握住笔,双肘自然平放桌上,身体略前倾,头稍低下,眼睛快速聚焦在所写的字上,大脑会积极思考要写什么?这种协调一致的默契配合,主要是靠什么系统调节的? 生:主要是神经系统。 师:很好,神经系统为什么有这样完善的调节作用呢?主要与神经系统的组成有关。 设计思想:提起考试的情景,孩子们会感到记忆犹新,并有庄严的感觉,引入这个话题可一下子抓住学生的思想。激发他们学习的主动性。 二、新课教学

2019-2020年七年级生物下册 第4单元 生物圈中的人 第一节 人体的激素调节名师教案1 苏教版

2019-2020年七年级生物下册第4单元生物圈中的人第一节人体 的激素调节名师教案1 苏教版 【设计依据与构想】 科学探究是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生物知识、体验科学过程与科学方法,使学生形成一定的科学探究能力和科学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在获得体验的同时,更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有效地调动和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学生通过以前的学习和实际生活中所获得的信息,对激素对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本节课从科学探究的学习方法入手,给学生提供讨论的材料,采用互动式教学模式,组织引导学生讨论、活动,以人体内垂体的作用,以及甲状腺激素和胰岛素的功能为主线展开教学活动,最后由师生共同总结达成共识;在此过程中及时渗透科学史、科学方法、科学精神和价值观的教育。 【教材分析】 知识目标 人体内的主要内分泌腺;甲状腺激素和胰岛素的功能,及分泌失调时对人体的影响。 能力目标 通过“糖尿病的发病率的调查”结果的处理分析,培养学生学会用所学的知识去分析和解决生产、生活或社会实践中遇到的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甲状腺激素对蝌蚪发育的影响,培养学生关爱生命、热爱大自然和环境保护的意识。 教学重点 激素(甲状腺激素和胰岛素)对人体的作用。 教学难点 甲状腺激素和胰岛素对人体生命活动的作用。 学生准备:通过各种媒体搜集和处理关于人体激素分泌失调而出现的疾病。完成糖尿病发病率的调查。 教师准备:课件(人体内分泌系统视频材料)、人体内分泌系统挂图和相关材料。 【教学流程及分析】 一、导入新课(创设情景) 引言:(利用课件出示生命科学史资料) 1902年,生理学家在研究小肠的局部运动反射时发现用盐酸注入狗的上段小肠,会引起胰液分泌。当切除这段小肠的全部神经,只保留动脉和静脉与身体其他部分相连时,重复上述实验,仍出现同样的现象。思考: 1.这个结果能说明什么问题? 2.联系七年级上册人体组成的有关内容及上述实验得出,思考人体的各种生理活动都是通过神经系统来调节的吗? 学生讨论得出结论:这个结果可以说明盐酸刺激小肠引起胰液分泌的反应不是通过神经系统调节的。 人进入了青春期后,身体的各部分都会发生较大的变化,例如身高、体重增长,男孩长胡须,女孩乳腺发育等。这些变化也与内分泌腺所分泌的激素有关系。可是,激素在哪里产生呢?出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导入新课。

人体的神经调节

第一节人体的神经调节(第三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说出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以及反射弧的组成。 (二)能力目标 通过探究反射活动的神经结构,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三)情感目标 让学生在自主、合作和探究的学习过程中,体验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 二、教材分析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进一步讲述大脑皮质和脊髓的生理活动,课本首先以“望梅止渴“为例,再安排膝跳反射实验,从实验过程了解反射弧,归纳出反射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这样既有利形掌握科学知识,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2.教学难点:神经元的结构特征以及反射弧的结构。 四、教学媒体 多媒体 五、教学过程: 教师:同学们知道“望梅止渴”故事吗?这些活动都是在神经系统的调节下完成的,那么神经调节是怎样进行的呢?引出新授内容 教师:(拿出一个纸盒子)同学们好!今天我们来做个试验,哪位同学想到讲台配合我完成这个试验? 学生:(踊跃举手,其中一名学生到讲台)把手伸进纸盒,大叫一声,急忙把手抽出。 教师:(打开纸盒,纸盒上竖着几排牙签)这位同学反应很快,手被牙签扎了一下,马上缩了回来,你认为他的这个活动主要在什么系统的调节下完成的? 学生:神经系统! 教师:无论简单的还是复杂的活动,都主要靠神经系统来调节的。神经系统如何调节我们的生命活动呢?今天,我们就来解决这个问题。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关于反射,我们通过实验来了解。 学生:相互配合,完成膝跳反射的实验。 教师:叩击韧带时,小腿有什么反应? 学生:小腿迅速前伸。 教师:叩击韧带,小腿迅速前伸,这是膝跳反射。前面我们做的活动:手碰到牙签后马上缩回,这也是一种反射,类似的例子还有许多,比如物体在眼前突然出现时会眨眼,婴儿膀胱里尿液多了,就会立即排尿,等等。从这些事例中,你能找出引起反应的原因,通过什么系统发生的反应以及这些反应有什么特征? 学生(讨论后):反射是由各种刺激引起的,通过神经系统发生的有规律的反应。 教师:象这样,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或内部的各种刺激所发生的有规律的反应,就叫反射。引出反射的概念

激素调节(1)

《激素调节》说课稿 设计:召口中学张旭 一、教材分析 《激素调节》是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六章“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中的第四节,是《生物课程标准》一级主题“生物圈中的人”中的一个二级主题。人体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依赖于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调节,各种器官系统密切配合,本节是第三节神经调节后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的一个有效补充。教材以生长激素等几种主要激素的调节作用为例,着重说明激素对生长、发育等基本生命活动具有重要而显著的调节效能。七年级下学期的学生大多已进入青春期,身体发生了明显的变化,通过学习这部分知识,使学生对生命活动的调节(如:青春期身高为何迅速增长等)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二、教学目标 《生物学课程标准》中明确要求要让学生能获得有关人体结构、功能以及卫生保健的知识。 知识目标: (1)理解内分泌腺和外分泌腺的区别。 (2)掌握生长激素、甲状腺激素、胰岛素对生命活动的调节作用及失调病症。 (3)能举例说明激素调节受神经系统的调控,人的生命活动主要受神经系统调节,但也受激素调节的影响。 能力目标: 通过分析病症,归纳相应激素的生理功能,对学生进行科学方法训练,从而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和综合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对地方性甲状腺肿和糖尿病的学习了解,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三、教学重难点: 《生物学课程标准》中明确要求要让学生能获得有关人体结构、功能的知识,因此我确定掌握甲状腺激素、生长激素和胰岛素的生理调节作用为本节的重点;同时由于学生认知水平和资料分析能力的限制,其又为本节的难点。 四、教学结构及教学方法 结合《新课标》提升学生探究能力的要求,通过多媒体图片展示,采用递进式追问让学生说出内分泌腺以及人体主要内分泌腺的名称和位置。运用对比的方法让学生观察比较,总结出内、外分泌腺的区别。选择资料分析,在讨论中学习,在讨论中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各种激素的功能,从而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播放学校春季运动会上的一个精彩场面,师生共同总结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的关系。展示本节的知识体系,让学生构建知识网络。在运用多媒体的基础上,融合了分析法、讨论法、阅读理解法等教学方法。让每一位学生都自主地参与进来。提高学生的阅读、分析和总结归纳等各方面的能力。 五、学习方法 七年级学生大多进入青春期,身体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对激素已经有了模糊的认识,但是还不够系统、完整,本节课结合图片、资料、事例,能使学生对激素有系统、深入的理解。另外,学生对碘盐、糖尿病等日常常见事物和疾病有一定了解,对这些疾病的病因有一定的好奇心,学生紧密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加强知识的学习并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在资料分析部分学生对三种激素的功能能有准确的分析,但是可能在表述等方面不能准确的运用生物学术语。 六、教学过程

高考生物复习专项练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通过激素的调节-激素调节的发现(1)+Word版含答案

激素调节的发现课后练习(1) 1.胰腺是哺乳动物的一种腺体,有外分泌部和内分泌部之分。外分泌部分泌产生胰液,内含蛋白酶、淀粉酶、脂肪酶等多种消化酶;内分泌部即胰岛,能产生胰岛素、胰高血糖素等多种激素。现欲探究胰液分泌调节的机理,请根据下面的实验回答: )根据实验一的实验现象,能得出胰液分泌受调节的结论。 (2)根据实验二的实验现象,请解释实验一中把少量稀盐酸从小肠的上端注入小肠肠腔中会导致胰腺大量分泌胰液的原因。 (3)在实验一的第1步中,刺激支配胰腺的神经引起胰腺分泌少量的胰液,在该调节过程中胰腺的外分泌部属于反射弧中的部分。 (4)有人尝试从胰腺的研磨液中直接提取完整的胰岛素分子。根据题目中所介绍的胰腺结构,你认为能否成功?(能或不能)。为什 么?。 2.糖尿病、坏血病、侏儒症、呆小症、脚气病的原因,按顺序是() A.缺乏胰岛素、甲状腺激素、生长激素、维生素C、维生素B1 B.缺乏胰岛素、维生素C、甲状腺激素、维生素B1、生长激素 C.缺乏维生素C、生长激素、胰岛素、维生素B1、甲状腺激素 D.缺乏胰岛素、维生素C、生长激素、甲状腺激素、维生素B1 3.切除老鼠体内的甲状腺,10天后将其同没有切除甲状腺的老鼠相比,切除甲状腺的老鼠的代谢能力明显下降,并且无法检验出其血液中甲状腺激素。切除5天后,将溶解于某溶剂的一定量的甲状腺激素给老鼠连续注射5天,过10天后观察,其物质代谢能力没有下降。由此可推测:甲状腺激素有增强物质代谢的能力。为了证明这一推论,有必要进行对比实验,以作观察比较。你认为下列哪项为最适宜的对比实验组()

A.既没有切除甲状腺,又未注射甲状腺激素的实验组 B.从进行切除后的第1天起,只注射用于该实验的溶剂的实验组 C.从进行切除后的第5天起,只注射用于该实验的溶剂的实验组 D.将溶于另一溶剂的甲状腺激素注射到刚做完切除手术的实验组 4. 20世纪之前,生物学界普遍认为,人和动物体的一切生理活动都是由神经系统调节的。法国学者沃泰默对胰腺分泌胰液的调节做了系列经典实验:①稀盐酸→上段小肠(十二指肠)肠腔→胰腺分泌胰液;②稀盐酸→注射狗的静脉中→胰腺不分泌胰液;③稀盐酸→上段小肠肠腔(切除通向该段小肠的神经,留下血管)→胰腺分泌胰液。 请依据上述系列实验,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其结构基础是,具体表示为 五部分。 (2)在沃泰默的实验设计中,①的作用是。比较①和②的实验,说明稀盐酸才能引起胰腺分泌胰液。比较①和③实验,自变量为。三组实验中因变量是。根据实验结果,沃泰默固执地认为,胰腺分泌胰液仍属神经调节。 (3)另有两位科学家重复了沃泰默的实验,他们的假说是:在盐酸的作用下,小肠粘膜可能产生了一种化学物质,该物质被吸收进入血液后,随血液循环到胰腺,引起胰液的分泌。他们设计了严谨的实验检验假说,实验过程是:小肠粘膜+ +沙砾研磨→制成提取液→→胰腺分泌胰液。他们将这种化学物质命名为促胰液素。这种调节属于,而不是神经调节。 (4)促胰液素是由小肠分泌的含27个氨基酸的激素,其跨膜运输的方式为。胰液中含有的,可使组织细胞分散开来,可广泛应用在动物细胞工程中。 5.下列选项中,属于体液调节的化学物质的是() ①CO2②胰岛素③生长激素④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⑤H+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⑤ D.①②③④⑤ 6.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原料,其在甲状腺细胞内的浓度高于内环境。131I是一种人工放射性同位素,是核电站泄漏的核辐射源之一。口服一定剂量131I 可以治疗甲状腺机能亢进。据此分析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甲状腺细胞受损会导致下丘脑和垂体细胞分泌激素的量增加 B.131I能破坏部分甲状腺细胞使甲亢患者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 C.131I辐射可能诱发突变而增加细胞癌变几率 D.甲状腺细胞吸收碘需要载体但不消耗ATP 7.下列哪种腺体功能退化后,其他腺体的功能也随之减退() A.甲状腺 B.垂体 C.性腺 D.肾上腺 8.下列属于人体内分泌腺的是() ①甲状腺②唾液腺③肾上腺④脑垂体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12.1激素调节课时练(1)

第一节激素调节 一、选择题 1、幼年时期长激素分泌不足,人体会患( ) A. 侏儒症 B ?巨人症 C ?白化病 D ?糖尿病 2、下图是某人在饭前、饭后 血糖含 量变化曲线。引起图中d ? 降的激素是() A. 胰岛素B ?甲状腺激素 C ?雌性激素 D ?雄性激素 3、科学家为了证明某一观点先后做了如下两个实验:(1)破坏蝌蚪的甲状腺, 发现蝌蚪停止发育,不能发育为成蛙;(2)在饲养缸的水中放入甲状腺激素, 破坏了甲状腺的蝌蚪又发育为成蛙。这两个实验可以证明( ) A 、甲状腺能分泌甲状腺激素 B 、甲状腺激素能促进幼小动物个体的发 育 C 、生长激素能促进蝌蚪的生长 D 、A 和B 4、下列关于神经调节与激素调节的说法,其中不正确 的是() A. 内分泌腺可作为反射弧上的效应器,神经元也可成为某些激素作用的对象 B. 神经调节信息的传导途径是反射弧,激素传送的方式主要靠血液循环 C. 每个反射弧都有特定的效应器,每种激素却不存在专门的作用部位 D. 神经调节在整体上起主导作用,激素调节也会显著地影响神经系统的功能 5、对下列人体异常生理状态的解释错误的是( ) A.醉酒时,人走路东倒西歪,主要原因是酒精麻醉了小脑,影响 了人的平衡功 能 B. 发高热的病人出现消化不良现象,主要原因是体温过高影响了各种消化酶的活 性 C. 煤气中毒时,人体会出现严重缺氧症状,原因是 CO 与血红蛋白牢固结合,影 响了血红蛋白的运氧功能 时间/h *血糖含量/g ? L -1

D.糖尿病人血糖含量高于正常值,主要原因是体内胰岛素分泌过多 6当激素分泌失调时,人体会出现一些异常现象。如幼年时生长激素分泌过多, 会患() A.侏儒症 B. 呆小症 C. 巨人症 D. 肢端肥大症 7、下列有关人体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如果成年人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会患肢端肥大症 B?如果幼年时期生长激素分泌不足会患呆小症 C.食用加碘食盐可有效预防地方性甲状腺肿 D.如果胰岛素分泌不足会患坏血病 8、某人成年后,身材矮小,智力低下,很可能是幼年时期下列哪种激素分泌不足所致() A.胰岛素 B.甲状腺激素 C.性激素 D.生长激素 9、侏儒症是由下列哪项因素引起的() A.幼年期缺乏甲状腺激素 B .幼年期缺乏生长激素 C?成年期缺乏甲状腺激素 D .成年期缺乏生长激素 10、研究者给家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后,破坏了胰岛细胞,家兔的血糖浓度上升。这是因为家兔血液中哪种激素含量降低了() A.生长激素 B.肾上腺素 C .甲状腺激素 D .胰岛素 11、正常人体刚进食后,血液内() A.血糖含量增加,胰岛素含量减少B .血糖含量增加,胰岛素含量增加 C.血糖含量减少,胰岛素含量减少 D .血糖含量减少,胰岛素含量增加 12、下列哪种疾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引起的() A.侏儒症 B. 糖尿病 C. 夜盲症 D. 白化病 13、因激素分泌异常而导致人体患呆小症和侏儒症的内分泌腺分别是() A.垂体、甲状腺 B. 胰岛、甲状腺 C.甲状腺、垂体 D. 垂体、肾上腺 14、因激素分泌异常而引起的一组疾病是()

人体的神经调节教案

人体的神经调节教案 篇一:人体的神经调节人体的神经调节教案一、教学目标 1、描述神经元的结构、功能和分布。 2、描述神经系统的组成层次以及脑、脊髓的位置、结构和主要功能。 3、说出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以及反射弧的组成。 4、通过看书总结“神经系统的组成”,学生能提高自学能力和分析、综合能力。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神经系统的组成和功能,神经元的结构和功能,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2、教学难点:神经元的结构特征以及反射弧的结构。三、教学过程123 篇二:3.3(1) 神经调节(教学设计案教学设计案 3.3(1) 神经调节一、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 1、了解神经调节的基本过程,说出人体神经系统的组成。 2、了解人脑的结构与功能 3、了解脊髓的结构与功能 4、了解反射与反射弧(二)能力目标: 1、通过实验让学生有直观体验,培养实验分析能力 2、培养学生读图能力(三)情感目标:进一步学会收集资料,关注脑科学的前沿进展。三、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神经系统的组成脑的结构和功能反射与反射弧难点:反射活动中的信息传导和处理神经系统的结构四、课时安排:1课时五、教学准备模型投影片六、教学过程:引入:前面学了激素对生物体的调节作用是缓慢而持久的,而生命活动调节包括体液调节和神经调节,并且以神经系统的调节为主。而神经系统对生物体的调节是怎样呢?引出课题:第3节神经调节出示图片 1、人的手碰到火,手会立即缩回去。 2、用树枝触乌龟头,头和四肢都缩进龟甲。说明神经系统对生物体的调节是快速而短暂,如:动物遇到危害时,会迅速的躲避保护自己;人处于紧急情况时,也能迅速的对环境做出反应。.那我们的神经系统在接受刺激后,要多久才有反应?每个人的反应速度都一样吗?板书:一、对刺激的反应【实验】P110-111学生边实验边记录边思考,然后学生得出结论,教师。学生动手测你反应的快慢。 1、测试者松开直尺,被测试者将尺抓住(0刻度朝下)。 2、测试5次,记录直尺该度,求平均值。 3、被测试者越靠尺下端,说明反应越快。 4、被测试者数数,重复实验。 5、闭上眼睛,重复实验。比较一下,哪种情况反应的时间更短。通过比较,关于人对不同信号的反应,你能得出什么结论?分析:人在感知环境中的刺激后,会迅速地做出相应的反应。在反应过程中,需要有许多器官或组织参与。接受信息的器官:眼、鼻、耳、皮肤感觉器

知识讲解_激素调节(一)激素种类

激素调节(一):激素种类 【学习目标】 1、分析并了解促胰液素的发现过程,培养科学实验的分析推理能力。 2、明确人和动物体内的激素种类和作用(重点)。 【要点梳理】 要点一、有关促胰液素发现史中的实验设计 要点诠释: (1)两个实验都体现了科学发现的一般过程:发现问题→提出假设→实验验证→得出结论。 (2)都遵循实验的科学原则:设置对照实验和控制单一变量。 要点二、动物激素的种类和生理作用 1.内分泌腺与外分泌腺 外分泌腺是有导管的,腺细胞的分泌物进入导管,通过导管排到腺体外,如胰腺的外分泌部、唾液腺、汗腺等。内分泌腺是 没有导管的腺体,其腺细胞的分泌物直接进入血液,通过血液运输到其他的器官并在那里发挥效应,如胰腺的内分泌部——胰岛,还有甲状腺、垂体等。 要点诠释: (1) 动物激素指由内分泌腺的内分泌细胞所分泌的高效能的生物活性物质,经组织液或血液传递而发挥其作用的特殊的化学物质。动物的激素是由特殊的具有分泌功能的细胞产生并分泌的。这些细胞叫做内分泌细胞,它们往往聚集形成器官,我们称之为内分泌腺,例如肾上腺和甲状腺等。 (2)消化系统中分泌唾液的唾液腺不是内分泌腺,而是外分泌腺的一种。外分泌腺有很多种,比如汗腺分泌汗液、消化腺分泌消化酶等,被分泌的物质通过外分泌腺的管道排出;与外分泌腺不同的是,内分泌腺没有管道,分泌的激素直接通过体液进入血液循环,在通过血液循环分布到全身。 (3)需要我们注意的是,有很多器官比较复杂,既有内分泌腺的功能,又有外分泌腺的功能。比如胰腺可以分泌至少两种激素进入血液循环系统,然而,内分泌细胞只占胰腺总细胞的1%一2%,剩下的细胞都是具有外分泌功能的细胞,通过胰管把分泌的消化酶导入小肠。 2.人体主要内分泌腺及其分泌的激素:

122人体的神经调节3jie

课堂导学案 学习过程导学 一、导入新课,展示目标,明确重难点 二、自学新知——积累基础知识,树立自信心 预习课本P93-95,找出以下知识点 1.人体的各种生理活动,主要就是在_____的调节下完成的。 2.人的神经系统就是由________与__________两部分组成的。 3、神经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的基本单位就是____。它就是由_____与____两部分。 4.中枢神经系统包括___、___。脊髓位于脊柱的___内,就是由___与___组成的,中央呈蝴蝶状的就是_____,周围就是_____。脊髓的灰质内有神经中枢,控制着一些______、________的生命活动,如人的排尿、排便。脑位于_____内,包括_____、_____、_____等主要部分。 5.周围神经系统包括从____与____发出的、遍布全身的____。 6、在脑与脊髓中,色泽灰暗的部分称为___,主要由神经元的_____组成;色泽白亮的部分称为____,主要由______构成。 7、大脑皮层具有____中枢、____中枢、____中枢、____中枢等许多中枢,就是调节人体生命活动的_____中枢。大脑的白质主要由________组成,这些______在大脑两个半球、小脑、脑干与脊髓之间______。

三、合作探究——深钻细研,透析重难点 (一)右图为神经元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1、请写出下列数字代表的名称 ①______②______ ③______④______⑤______ 2、神经元就是由_____与突起两部分构成的。____就是神经元的主要结构。 3、神经元的突起有图中的[ ] _____与[ ] _____两种。 4、树突一般______,分支______,能接收其她神经元传来的______,并传给______。 5、轴突一般______,且每个神经元只有______个轴突,轴突末端有分支,能够传导______发出的______。 6、树突与轴突又称为_____,其末端细小的分支就是图中的[ ] _____。 7、某人醉酒后,走路摇晃,站立不稳,胡言乱语,瞧东西模糊不清,它的哪些神经中枢可能被酒精麻痹了? (二)下图为人脑的结构图,请据图回答: 1、脑位于______内,包括[ ] ____、[ ] ____与[ ] ______等部分。 2、 A的表面有许多凹陷的______与隆起的______,增大了大脑的______。其表层就是______,又叫______,由神经元的______构成。 3、图中B的主要功能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图中C就是____,其中有调节人体____、____、____等重要生命活动的神经中枢。 5、某人醉酒后,走路摇晃,站立不稳,胡言乱语,瞧东西模糊不清,她的可能被酒精麻痹的神经中枢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通过激素的调节知识点汇总

第2节通过激素的调节 基础重点 一、激素调节的发现 1.促胰液素的发现: (1)假设:在________的作用下,小肠黏膜产生了能促进胰腺分泌胰液的________。 (2)实验 稀盐酸+________混合获得________ 注入狗静脉中―→促进胰腺分泌________。(3)实验结论:人和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除了神经调节,还有________。 2.激素调节:机体由________器官(或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进行的调节。 3.本质:有机物 蛋白质,多肽类:胰岛素,胰高血糖素,生长激素,抗利尿激素等 固醇类:性激素 氨基酸类:甲状腺激素 特别提醒 1.下丘脑、垂体、胸腺、胰岛分泌的激素属于蛋白质或多肽类,不能口服。 2.下丘脑分泌的各种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垂体分泌的各种促激素作用于下一级腺体或器官。 3.下丘脑合成抗利尿激素,但又送至垂体,由垂体释放。

二、激素调节生命活动的实例 1.血糖平衡的调节 (1)血糖的来源和去路 (2)参与调节的主要激素:胰岛素与胰高血糖素及肾上腺素 正常人的血糖:0.8-1.2g/l(80-120mg/dl) 特别提醒 1.氧化分解=细胞呼吸(细胞内的线粒体及细胞质基质中进行),主要是产热,供能 2.合成糖原场所:肝脏细胞及肌肉细胞。当血糖降低时,肝糖原可以分解变为血糖,但肌糖原只能氧化分解供能。 3.机体内的三大物质可以相互转化.饥饿时消耗顺序为:糖脂肪蛋白质 4.引起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分泌的最重要因素是:血糖浓度。 5.血糖调节主要是体液调节(激素调节),其次是神经调节(神经-体液调节) 2.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 这种调节方式既是分级调节,又是反馈调节。反馈调节是生命系统中非常普遍的体调节机制,它对于机体维持稳态具有重要意义包括:正反馈和负反馈

初中生物《人体的激素调节1》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第五章《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一节人体的激素调节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通过识图,说出人体的内分泌腺及其分泌的激素。 2、知道内分泌腺的特点、种类、位置和主要功能 3、.明确生长激素、甲状腺激素、胰岛素的作用及分泌异常时的病症。 过程与方法目标: 1、联系生活,举例说明人体的激素参与生命活动的调节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理解记忆能力,整理归纳能力和知识运用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关注内分泌调节、养成健康生活,珍爱生命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内分泌系统的组成,激素的概念和主要种类;举例说明人体激素如何参与生命活动的调节。 教学难点:几种常见的人体激素的主要功能。 【教学方法】 本节课采取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相结合的教学思路,以小组分工合作完成实验探究活动;采用问题引导自主学习 【教具准备】 人体主要内分泌腺视频;课件。 【课时安排】1 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由孩子礼拜天去公园坐海盗船的游戏发出疑问:同学们坐过海盗船吗?当时你的身体有什么反应?引导学生这些变化与人体的什么有关系呢? 诸如“紧握拳头、狂呼乱叫”属于神经调节,“心跳加快、呼吸急促、血压上升”属于激素调节,从而引出课题“人体的激素调节”。 二、出示学习目标 1. 通过识图,知道内分泌腺的特点,种类,位置。 2. 说出人体主要的内分泌腺及其分泌的激素。

3. 明确生长激素、甲状腺激素、胰岛素的作用及分泌异常时的病症。 4. 关注内分泌调节、养成健康生活,珍爱生命的良好习惯 三、新知初探,思维启动 问题导学一 自学课本77—78 页,思考讨论 1、什么是内分泌腺?什么是外分泌腺?它们有什么区别? 2、什么是激素?它对人体有何作用? 3、人体主要的内分泌腺及它们分泌的激素是什么? 【深化知识一】 (1)课件展示外分泌腺和内分泌腺的结构,引导学生观察并加以区分,内分泌腺是没有 导管的,而且分泌物是直接进入腺体的毛细血管的,外分泌腺有导管,分泌物通过导管直接排出。引导学生自己概括外分泌腺和内分泌腺的概念,教师再给予适当补充。 (2)教师播放“人体主要的内分泌腺及其分泌的激素”,通过大屏幕展示人体内分泌系统,让学生以同桌为单位,互相指认内分泌腺的位置以及所分泌的主要激素。 问题导学二 自学课本78—80 页,小组讨论 1、生长激素的主要生理作用以及异常症是什么? 2、甲状腺激素的主要生理作用以及异常症是什么? 3、胰岛素的主要生理作用以及异常症是什么? 表格:归纳几种激素的生理功能以及缺乏或过多产生的症状 【深化知识二】 1、生长激素 (1)名医来会诊 出示巨人症、侏儒症、肢端肥大症等患者的图片。引导学生说出病名并推测分析发病原因:侏儒症 是由于幼年生长激素分泌过少,巨人症是由于生长激素分泌过多。继而引导学生总结出生长激素 的功能:生长激素有调节人体生长发育的作用,并教育学生不要对这样的患者有不礼貌的态度。 (2)总结生长激素的作用及异常症 2、甲状腺激素

人体的激素调节教学设计

课题:第十二章第一节人体的激素调节 教学设计 城郊学校赵桂敏

课题:第十二章第一节人体的激素调节 城郊学校赵桂敏 1、教材分析 “激素调节”是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一个重要方面,激素作为化学物质,它对于人体的新陈代谢、生长、发育等生理活动,都有重要的调节作用。苏教版《生物学》七年级下册“人体的激素调节”是《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的开篇,处理得好坏将影响学生对以后学习“神经调节”的兴趣。本节中心内容是要讲清楚内分泌腺的特点、种类、位置和它们所分泌的激素及其作用(既是重点又是难点)。教材中对重点知识的介绍主要是以图示、资料等形式呈现给学生的,本节内容与日常生活、生物科技联系密切,学生对本部分内容有丰富的感性认识,是实施三维目标的好素材。 2、学情分析 学生通过以前的学习和实际生活中所获得的信息,对激素对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但学生只了解激素分泌异常的表面症状,并不知道各种病症的病因,这也是学生想知道的,以此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 3、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举例说出人体主要内分泌腺的名称和位置;说出人体内的主要内分泌腺;举例说明甲状腺激素和胰岛素的功能及分泌失调时对人体的影响。 (2)能力目标: 通过课前收集资料使学生初步具有获取信息的能力,通过阅读思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通过讨论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形成关爱生命、热爱大自然和环境保护的意识;通过讨论、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与他人友好合作的精神;通过介绍我国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培养民族自豪感,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4、教学重点和难点 说出人体主要内分泌腺的名称及其所分泌的激素 举例说明甲状腺激素和胰岛素的功能及分泌失调时对人体的影响 5、教学方法 启发,归纳比较,综合分析,合作探究,多媒体辅助教学,角色扮演

苏教初中生物七下《人体的神经调节》word教案 (4)

精品“正版”资料系列,由本公司独创。旨在将“人教版”、”苏教版“、”北师 大版“、”华师大版“等涵盖几乎所有版本的教材教案、课件、导学案及同步练习和 检测题分享给需要的朋友。 本资源创作于2020年8月,是当前最新版本的教材资源。包含本课对应 内容,是您备课、上课、课后练习以及寒暑假预习的最佳选择。 《人体的神经调节》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描述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结构基础及其完整性的必要。 (2)概述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过程。 (3)概述兴奋在神经元间的传递过程。 (4)应用兴奋传导原理,辨别传导方向,解决实际问题。 能力目标 (1)通过观察兴奋传导的动态过程,培养学生分析、比较、归纳等逻辑推理能力。 (2)通过观察相关模式图及动画,提高识图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3)通过利用电学原理分析膜电位变化,提高学生学科之间相互渗透的迁移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科学发现,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不断探究的科学精神。 (2)透过纷繁复杂的生命现象揭示事物普遍联系,建立唯物主义世界观。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神经纤维上的兴奋传导模式。 (2)兴奋传导的电生理基础。 (3)兴奋在神经细胞间的传递过程。 教学难点 (1)神经纤维上的兴奋传导模式。 (2)兴奋传导的电生理基础。 (3)兴奋在神经元间的传递过程。

教学方法设计 讲述法、谈话法、讨论法、比较归纳法结合多媒体演示直观教学 教学用具 电脑动画:反射弧模式图:兴奋沿反射弧传导: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突触结构模式图:突触小泡内递质的释放过程。 教学过程设计 导入:请同学们欣赏一段NBA篮球比赛的精彩情景。篮球比赛的画面让我们体会到运动的张力和协调的美感,那么运动员要经过哪些方式的调节才能完成如此健美而协调的动作呢? 学生: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 人和动物体在体液调节和神经调节等调控下,通过机体的各个组织、器官和系统协调活动,对内外界环境的变化作出相应的反应,以维持各项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在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中,神经调节起主要作用。 通过提问复习初中生物已学过的相关知识,要求答出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 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提问:通过初中的学习我们知道,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那么,什么是反射呢? 学生:反射是指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人和动物体对体内和外界环境的各种刺激所发生的规律性的反应。 教师:反射大致可以分为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两类,请同学们来分析五组有趣的现象,看看它们分别属于那类反射?并说出判断的依据是什么? (媒体显示实例图片:小孩吮奶;狗熊飞车;谈虎色变;尝梅止渴;望梅止渴) 学生:小孩吮奶和尝梅止渴是动物生来就有的,也是通过遗传而获得的先天性反射,是非条件反射;狗熊飞车、谈虎色变和望梅止渴是动物出生后,在生活过程中通过训练而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属于条件反射。 条件反射是建立在非条件反射基础上,借助于一定的条件(自然的或人为的),经过一定过程形成的,条件反射大大地提高了动物适应复杂环境变化的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