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建设艺术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市建设艺术史

——20世纪资本主义国家的城市建设










前言

“本著作批判地分析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时期城市的形成。”



“每一篇章从描述影响城市发展的那些最重要的过程和事件入手……不仅对使用问题,而且对作为反映重要社会政治思想的建筑风格,探索新艺术形象,建筑群,以及现代建筑与建筑古迹结合的可能性等给予极大的关注。”



“偏重于(阐明)国外城市建筑艺术发展的两个特别重要的时期,即20年代后半期和战后的城市建设,前者标志着刚萌芽的功能主义思想方法传播到城市建设中去,后者则标志着这个方法在重建时期的广泛应用。”





第一章 20世纪初的各资本主义城市和城市建设新趋势的产生

时代经济、社会背景

l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形成时期,并在一战时成为组织资本经济的支配体系;

l 老工业中心集中在原料、燃料开采区或港口、商业城市附近,发展迅速且完全自发,形成大量贫民区;

l 住宅建设长期落后于城市人口增长,同时导致了运输危机;



1. 本世纪初各资本主义城市的危机和城市建设活动

20世纪初的工业和城市的增长

l 影响工业/城市发展的因素:宗主国内部和殖民地销售市场的扩大;军备活动;

l 城市发展新趋势:整块的巨大城市时代结束,由用地分散、经济相连的城市组成的,更巨大的城市机体的时代开始;大城市郊区人口猛增,而金融中心常住人口则日益下降,呈无人化趋势;



住宅问题和城市建设立法

l 住宅问题的由来:土地私有制使资本家热衷于炒地皮更甚于建设住宅;仅靠私人企业家建设廉价工人住宅并不现实;

l 一般解决方式:通过给予优惠、降低造价等人为经济手段吸引业主;用社会事业代替私人事业兴建住宅;

l 法律介入:1909年,英国,城市建设法使市政当局得到了为改建和扩大城市而强制购买土地的权利,从而有了在全市用地上进行规划的可能性;

l 效果和批判:“多层兵营式住宅”的涌现和导致的反对推动了对整个居住街坊的修改,促进了对建筑密度、进深、朝向、通风的研究和规定,以及对“理想街坊”的整体设计(不同于过去由单体拼凑而成的破碎的综合体);



运输危机和用城市建设方式解决危机的尝试

l 运输危机产生:19世纪中叶,由于铁路进入大城市带来过境人流问题;20世纪初,汽车交通成为城市交通主流,与旧街道产生矛盾;

l 尝试:

奥斯曼的巴黎改建:被后世质疑的“外科手术式”城市改造——把交通

线路作为重点,而非街区、居住区,由此片面的改造道路,而非综合整治城市环境,这种针对表面,拆改幅度粗野的城市整改思想被称为“奥斯曼主义”;

埃任?埃纳的第二次巴黎改建计划(未实施):调整“城市中心辐射核”尺度,认为过境交通不能通过“核”,并提出改善市中心与城市边缘区、郊区公路的联系;



田园城市和田园郊区

l 概念:

社会方面:“乌托邦式”社会,试图调和资本主义社会中两个对立阶级的矛盾;经济

地理方面:联盟式“卫星城”居民点围绕地区性公共文化中心;

城市建设:城市被农田包围,单个田园城市直径≤ 2 km

l 实践:列契华斯城(1904,英国);维尔文城(英国);

——失败原因:难以经济自治;难以吸引人群;



※ 田园近郊:汉普斯特德城,与列契华斯为代表的田园城市的区别——“田园近郊”不是独立的城市,仅仅消费而不生产,它的存在依赖于附近大城市。



2. 第一次世界大战及战后重建工作

l 战争:确立了资本主义的国家垄断形式

l 破坏:对城市的打击小于对人本身的打击,以及对世界政治活动格局的震荡



战争和人口迁徙、城市发展

l 城市人口:在战后普遍增长;

l 住宅危机:在人口增长和住房设施损毁双重压力下更加尖锐



英、法为消除住宅不足而奋斗的国家计划

l 住房危机:压倒了公共建筑、城市商业文化中心建设以及总的城市规划活动,但推动了“住宅标准化”。



区域规划的产生

l 产生原因:工业迅速发展,人口猛烈增长,工厂占用城市郊区,城市环境被无序破坏;

l 区域规划实例:英国当卡斯特地区规划,1922-1925,P·艾伯克隆比;

特点:将功能分区推广到整个地理区域,分为工业和中性地带;

将实用和美学、历史、地理等因素综合考虑;

奠定了区域规划的科学原理,把农村规划提高到了城市水平。





第二章 20与30年代城市建设理论与实践的主要流派

时代经济、社会背景

l 新工业部门发展迅速;

l 大城市人口增加;

l 非参战国和殖民地建设活动高涨。



1. 住宅建设和城市街坊进化

欧洲各国的住宅危机和新建设计划

l 国家和市政机关对住宅建设的主动性提高;

l 城市用地逐渐被“国家”掌握。



居住街坊规划与修建的进化

奥·列&瓦·格罗皮乌斯&勒·柯布西耶的试验

l 建筑师队伍的分化:

保守派——按照建设主的意图行事(追求利益最大化)任凭城市居住状况恶化;

新思

想派——对现有局面不满,企图寻找新出路。

l 街坊概念的变化:

旧:以私人地段为限制的住宅建筑;

新:以一定规划和社会原则结合起来的居住建筑总合。

l 法规的变化:

提出“用地利用系数”,对建筑面积、进深、高度、层数、朝向等进行较为科学的规定。

l 行列式住宅:日照、通风好;形象较单调——格罗皮乌斯倡导

l 塔式住宅:降低占地面积;形象的表现力较强——柯布西耶倡导







※ “居住单元”:水平向发展的多层住宅,内部拥有齐备的服务设施,因此一栋建筑独立成为一个居住街坊——柯布西耶倡导,实例如马赛公寓。



居住街坊内文化生活服务的组织,小区概念的产生

l “小区”的概念:

(即英文的neighbourhood,又译为“邻里”)



社会经济:带有较完善的社区公共服务设施;

建筑用地:位于具有相对独立性的地块。

l “小区”的优势:

恢复“劳动、生活和休息用地”三项功能结合的共同体;

减少城市中不恰当的人口流通(如在工作-生活区间的长距离交通);

有利于组织城市交通,形成分为干道、地区街道(连接小区和干道的道路)、小区内部街道的交通结构。

l “小区”的缺陷:

由于城市和郊区用地价差太大,导致城内无法形成有规模的小区结构,而郊区的小区又无法吸引人口入住,使“小区理想”难以实现。





(右图:△-工作场所,○-公共交往场所,□-居住场所)

※ 跟现在一般意义上所指的“小区”的区别:城市综合功能单元/单纯卧村



巴黎的住宅建设实践向贫民区进军的失败

l 样板住宅群建设:郊区的纯居住建筑群,所占面积与私有土地相比极小;

l 市区的贫民窟改造:私有制和市政预算的矛盾以政府让步调和,导致最终改造范围极小,几乎没有成效。



2. 城市公共中心

在伦敦和纽约同类公共建筑的自发集中

l 不均匀的布置:娱乐设施集中化,形成“娱乐城”。

“作用相同的设施在很小的用地上丛生。”



战争间歇时期设计与建设公共中心的尝试

l 状况混乱:中心建筑无规划,各楼主标榜自我,使金融中心高楼耸峙,但互无呼应。

l 武阿津平面:1922,柯布西耶

特点:集中式城市,单中心城市,塔式建筑,中心尽端式综合车站;

弊端:不切实际的“交通大集合”,过分强调构图美感和技术表现。

l 洛克菲勒中心:

特点:竖向公共中心,功能综合体,广告效应

l 土耳其安卡拉,政府建筑群设计:1930年代,若泽佛·戈瓦


特点:现代建筑,追求民族形式,反对功能主义,反对普世化



3. 居民分布新形式的探索和城市建设的乌托邦

都市主义和田园主义倾向,勒柯布西耶和基尔别赛麦的巨型城市

l 20年代的城市建设派别:

主张分散:以霍华德为代表,呼吁离开大城市;

主张集中:以柯布西耶为代表,反对分散主义城市。



※ 基尔别赛麦:德国城市规划理论家,更极端的“柯布派”学者

主张的城市特点:直角规划系统,分段高层(上5层为住宅,下5层为工业生产用房),分段交通(上层行人,下层行车);

弊端:建筑密度过大,缺乏绿化,城市风格、形象呆板枯燥



线型城市构想

l 产生原因:由研究“人与自然环境如何更接近”,以及“如何将分散的工业城市更好的结合”等问题而兴起的城市形式。

l 优点:人口分布分散,但不危害农业用地;与森林、绿地等自然环境贴近;利于布置“流水线作业”的企业、工厂;

l 缺点:纵向交通线路过长;不利于布置非流水线作业的建筑群(如医院,大学)。



※ “从规划设计实践可知,城市用地的轮廓与其说从属于建筑师的主观构想,毋宁说从属于经济、工程技术和地形条件。”



化整为零的城市规划结构和埃利埃尔·沙里宁理论

l 沙里宁理论:“有机分散论”,主张分散大城市,环绕“母城”,在周围形成自身功能完善、半独立的城区。






※ “沙里宁在分析19和20世纪许多城市用地的扩大过程时,得出了大城市作为统一整体仅能发展到一定限度的结论……那时在老的建筑密度很高的城市核心周围将出现一些新的、独立的城市构成,而老城的‘物质结构’则逐渐衰落,亟待改造……因此沙里宁认为,规划和建筑师的作用,就是按照‘有组织分散’的原则来合理调节城市在发展中所具有的自发过程。”



4. 大城市范围外休息场所的组织及自然环境的保护措施

问题产生的原因

l 城市扩大:建筑密度过大导致城市小气候和卫生状况不理想,居民需要有利于健康的自然环境;

l 工业发展:占据了城市边缘的宽阔地带,形成一个“真空地带”,阻碍了城市与自然之间的交流。



解决方式

l 在市界以外的荒地上修建公园系统;

l 用高速交通工具追逐后退了的自然森林边缘地带



美国的公园道路

l 分段

首段:与城市道路网直接相连;

中段:通过原野和森林;

末段:在郊区森林公园中,以尽端广场、环路或毛细管式支路结束。



※ 由于观赏方式的变化,景观构图也发

生了变化,带形公园产生,以公路交通为观赏流线的景观构图尺度较大,节点间距增长,并且与离市区距离成正比,反映了车速的变化。



美国的保护区与森林公园

l 特点:面积巨大;设施齐全;交通便捷;自然风貌完好。

※ 与欧洲公园相比,美国式森林公园与保护区为尊重其丰富的自然风景,建筑物一般尽量掩蔽自身,使风景保留着自由、非人造的特色,又因其面积广大,通常以车代步地组织游线。



作为大众性旅游点的卢瓦尔河流域的中世纪城堡

l 特点:原始景观较美国少,而“文化景观”成为了游览的重点。

l 道路组织形式:以封闭的半环路将景点(多为城堡)与大城市相联,而非尽端式道路。

优点:封闭的半环路只在一点与主干道相连,使主干道摆脱地方性旅游交通车流、人流;

流线清晰,避免在游览中走回头路;

联接多个名胜景点,可组织主题性参观。



那不勒斯湾景观及其旅游路线的规划组织

l 特点:自然风景与文化景观的结合

l 道路组织形式:放射状(干道)+封闭环路(地方性道路)

优点:蜿蜒曲折,上下起伏,依山而设的道路对组织风光起了很大作用



帕垂克·艾伯克隆比及英国农村环境保护问题的提出

l “随着旅游业发展,不是公园,而是广阔的农村开始吸引城市居民了。同时,由于滥用土地,没有任何保护的农村环境恶化了。”

l P·艾伯克隆比:研究了数世纪人类活动而导致的英国环境变迁,进而“第一个在科学基础上提出保护农村环境”的问题。

l 具体方针:将美学问题置于首位,提倡建筑与风景的协调。



5. 新城市建设美学的产生

背景

l 美学风格的变化:产生于各类(主要是公共)建筑设计,逐渐积累、扩大普及和影响范围,最终达到了城市化规模,影响了城市建设美学。
“20、30年代之交,由于城市的功能技术组织和建筑空间结构及其艺术形象的改变,城市建设美学观念也发生了大改变”。



功能主义风格的起源及其社会根源

l 新风格产生的原因(从政治意识形态上分析):由于“处在统治地位的资产阶级已不能创造深邃稳定的审美观”,因而早在20年代末在许多欧洲国家就成为了建筑思维的支配体系;(从经济效益上分析)战后危机的条件下,功能主义的经济优越性对其普及起到了推动作用。



※ “每种风格体系,总是依赖与它同时代的建筑技术,推出具有自身特点的规划手法和结构方案,并利用能够表现本时代固有的社会和政治思想的一定艺术手段。”




苏联建筑师对创造功能主义风格的贡献

l 影响功能主义发展的两个事件:

“武阿津”平面发布——柯布西耶

苏联“劳动宫”设计竞赛——维斯宁兄弟

l 苏联构成主义:在国际上对功能主义的影响广泛。



※ “事实证明,功能主义远不是在一切建设领域均衡发展的,也不是所有建筑题材都是它支配得了的。”



新风格概念的消极面

l 缺乏民族性、情感性:难以处理大型公共建筑,多层住宅,尤其是教堂建筑。



作为城市美学组织手段的功能主义风格

l 起源:如上所述,最初产生于各类(主要是公共)建筑设计的功能主义风格,逐渐积累、扩大普及和影响范围,最终达到了城市化规模,影响了城市建设美学。

l 结束:由于政治、学术原因,功能主义风格尚未形成成熟完整的规划手法和形式即已被扼杀。

※ “历史证明,带有一定风格标志的新规划手法的产生,由于城市建设工作要费很大力气和很长的时间而成为发展新风格的最后一幕。”

l 实例

维勒班城市公共中心设计:法国古典主义传统的对称纵轴+功能主义式建筑;

特点:技术、形式方面合理完善;缺乏情感和归属感;“纯理性主义抑制了建筑的诗意、魅力”。



第三章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各资本主义国家城市建设中的反动势力和保守主义

时代经济、社会背景

l 经济:工业,特别是军事工业成为了发展的重点,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经济地理分布和发展水平;

l 城市建设:分散布置工业设施导致小城镇迅速发展而大城市人口增长放缓;城市建设资金被军事行动和法西斯建筑占用;



1. 各法西斯国家城市建设中的尚武反动势力

法西斯意大利的城市建设和创造独裁建筑的尝试

l 20年代末意大利建筑流派:

新古典主义:老旧的学院派建筑风格——借鉴“罗马帝国”遗产成为了解决建筑风格问题的主流方式;

纯理性主义:功能主义风格——由于其“国际化”“太民主”而遭到法西斯政府打击;

l 城市建设:承认其为“国家工作”,但并未形成成熟的城市建设原则和实力,主要项目均为法西斯活动而作;

l 作品:

斗兽场与威尼斯广场间的大街;

圣彼得广场改建(未实施)。



德国纳粹制度下的建筑和城市建设

l 第三帝国的官方风格:将古典建筑“简化”、夸大;

l 作品:

柏林奥林匹克运动场建筑群;

皇家广场改建;

柏林改建:没有解决人口分布问题,以解决交通和宣扬“思想”为主;

“小城市标准平面”:退回到

封闭式街坊,严格而呆板的轴线对称,单调的城镇乡村景色;

l 理论:

费杰尔,《新城市》:由公式、计算推导出的理论,机械、形式化,缺乏人道主义关怀和艺术表现力。



2. 城市规划与修建中的保守主义倾向

以英国为中心,学院派保守力量在30年代开始变守为攻的反对新风格。



皇家学院拟定的有代表性的伦敦改建计划

l 目的:“创造庄重、协调得城市建筑规划构图”——用美学方法掩盖城市问题,取悦统治集团。

l 方法:

改造交通线路:调整铁路,街道,设置交通广场改善城市广场的拥堵现状;

改造圣保罗教堂周围的广场:设环道包围广场,打通教堂与河道间的视线;

l 结果:“成了就城市设计最后的‘杰作”。

——因为“复杂的城市改建问题不仅限于一些美观和交通问题……彻底检查和根本改变现代城市的整个物质结构,让居民获得劳动、生活和休息的方便条件的时候来到了”。



华盛顿的假宏伟规划与修建及其对美国城市建设实践的影响

l 目的:资产阶级在早期阶段对“自由、平等”的鼓吹使他们倾向于借鉴古希腊、古罗马的艺术成就来标榜自我;

l 作品:

林肯纪念堂:希腊复兴;

华盛顿司法部办公大楼:罗马复兴;

纽约世界博览会:古典构图手法的规划——然而展馆建筑大多为功能主义风格,体现了保守主义倾向正在衰亡;

※ 再次说明,在建筑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平面布置艺术最后才发生改变。









法国各殖民地及拉美各国城市规划中的“奥斯曼主义”

l 目的:大多是为殖民者服务,保障他们的生活水平;

l 结果:城市分化形成两个部分——一个为殖民者住区,一个为本地人住区,二者之间既无平面布置上的联系,也无功能上的联系。

l 作品:

摩洛哥,菲斯城:成为新旧两部分,旧——中世纪平面布置和建筑,新——规则街道网,并在与旧城之间布置兵营。





第四章 第二次世界大战进程中个城市的毁坏情况及战时的城市建设措施

1. 战争给城市带来的损失

对城市的集中轰炸破坏了大量居住区、交通设施和许多重要建筑古迹。

“无所谓‘正义’或者‘邪恶’,战争,与创造性相反,总是破坏性的。”



2. 保卫居民和城市建设的措施、建设活动、设计作品和理论著作

l 保护居民的建设措施:利用地铁隧道、地洞等修筑地下防空工事,在街道上修筑带型避难掩蔽所;

l 对建筑与艺术古迹的保护:艺术古迹登记存档;拉网伪装;沙袋保护,混凝土或石砌

套筒保护;疏散保护;

l 城市建设理论:

《雅典宪章》,1933,CIAM制订,1941柯布西耶整理出版:批判了资本主义城市,提出了彻底改造这些城市的意见;

伦敦郡规划,1948,艾伯克隆比:进一步发展分散人口和工业的思想;

《城市,它的过去,现在和将来》,1943,埃罗·沙里宁。





第五章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资本主义世界各国的城市建设

时代经济、社会背景

l 世界政治格局大为改观;

l 战后各国经济发展状况好转,城市经济逐渐稳定;

l 战争引起的损失提高了人们对城市建筑艺术的关注和认识程度。



1. 战后年代各资本主义城市发展的动力和条件

战后的人口迁移和城市发展

l 城市发展状况:

人口:由于自然增长和原殖民地移民归国带来了人口的迅猛增长;

工业:仍然是城市发展的主要动力;

l 城市化速度:在城市化水平较低的国家发展较快,而已达高水平的国家则速度平缓;



组织大规模的居住和公共建筑的建设

l 建设情况:战后庞大的建设计划在理论上促进了建筑外表简化、标准化,施工机械化的发展,但现实的情况是混凝土的使用并不熟练,受信任度不高,人们反而乐于采用传统建筑材料及建造方式。加上经济的原因,各国的住宅计划几乎都不能完成。

l 解决措施:40、50年代后国家机关、市政机关以行动强化国家在大规模住宅建设中的组织和投资作用,并进一步促进建筑工业化、装配式建筑的发展。

l 产生的问题:

公共建筑标准化是否有必要;

重建建筑群如何与原有历史建筑协调。



分散工业尝试的失败

l 分散工业的客观原因:

工业过于集中引起大城市恶性扩大;

战时经验表明工业集中易受攻击,危险性大。

l 分散工业的客观条件:40、50年代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迅速扩大,使为修正生产力的地理分布而作的区域规划和全国规划有可能得以实施。

l 失败原因:国家计划与资本主义自发的生产集中特性相冲突——前者要求“离心”,后者追求“向心”。资本主义国家机关没有掌握足够的土地储备,也没有掌握全部工业生产部门,因此不可能规划整个经济,最多用集中控制的方法加速或延缓工业发展的自发过程罢了。



运输危机及改善城市交通的措施

l 运输危机出现与加深的客观原因:

汽车生产和消费额增加;

街道网的容量和适用程度有限。

l 理论建议:《城市规划与街道交通》,格伯特·阿克·垂普;

主要观点:街道按运行速度和交通组成分为3级——

干道、二级干道和地区街道;

科学组合——按道路分级次序相连,禁止越级相连。

形成效果:城市用地被划分成四周为环形“干道”所包围的空间;

在城市用地中心车速最慢,越往周边,道路等级越高,车速越快,保证了城市街道秩序井然,通畅高效;

停车设置在地下多层停车场内;



城市建设立法的发展

l 新城市建设法的主要目的:使国家和市政当局能更多的从私人手中取得土地以开展规划建设活动。

l 障碍:资本主义土地私有制。



2. 西欧各城市的重建与改建

具有建筑历史价值的城市及城市建筑群的改建

l 重建方式:

城市主要建筑:按原样精准重建;

作为“伴奏”的居住建筑:以概括、简化的形式重建,在立面上保留原有特点、风格,平面中加入现代要求;

l 作品:

弗赖登什塔图,德国:由旧时代的“理想城市”转变为新的既有继承又有发展的“理想城市”;




圣马洛,法国:几乎完全按照原貌重建。

(上图:战时的德国街道,与今日风貌的对比)



※ 反例:米兰教堂与维拉斯克大厦——高大的现代塔楼使想努力显得“高直”的哥特教堂受到压制。



在历史形成的城市中(勒阿尔弗尔,考文垂,卡塞尔)建立新中心

l 勒阿尔弗尔特点:

6.24m为单位的模数制;

用现代建筑构筑了传统的城市环境:采用柱廊和具有古典构图美感的窗、建筑分割线,以及恰当的色彩;

l 考文垂特点:

扩大了城市商业中心与公共功能;城市分区明确;

l 卡塞尔特点:

以现代艺术形式建立了独特的核心建筑群;

独创性的解决了城市交通问题:设计环路,市中心摆脱过境交通,保留一条主要步行街道作为城市轴线;

采用6.5m为单位的模数制,控制住宅、办公、公共建筑高度为模数的不同倍数,产生形体高矮对比又协调的效果。



3. 西欧疏散与限制发展各大城市的尝试

20世纪20、30年代即已产生的城市建设理论的实践检验机会在战后终于出现。



1951年的伦敦平面图及其实施

l 工作的缩减:在艾伯克隆比的大伦敦规划的基础上,将工程量和财政预算大大缩减,主要工作集中在改造被战争破坏的贫民区上;

l 改造的典型区域(爱尔顿和罗汉普顿):

优点:现代式的,功能完备,设计良好的建筑物;

传统自由式的规划布局;

与优美的自然环境接近;

缺点:缺乏明显的公共中心,社会交往空间有限;

入住门槛较高,底层居民无法入住;

与伦敦及周围城市的交通联系不便。



※ 这些样板区域式的小

片改建不可能明显改善大城市出现的问题,“而彻底改造需要更长的时间和经费……这就促使英国政府把城市建设工作重点从改建大城市转移到建设新的、相对小的城市上来了。”



作为限制巨大城市人口增加手段的英国新城

霍华德学说与大城市自发扩大的现实和带来的问题,使卫星城建设在英国越来越多的开展起来。

l 哈罗新城:

F·吉伯德——不是从街道网开始,而是从小区体系开始设计;(体系构成:如右图)





优点:城市空间丰富,街道景观宜人,道路系统顺应地形,分流合理;

缺点:城市缺乏“标志型轮廓”(可以营造归属感的建筑或标识);城市密度、形体比例不合宜,产生空漠、压抑的空间氛围。



l 英国新城普遍的问题:

“由于资金匮乏,许多卫星城在优先修造了大量住宅后无力建设公共建筑,如电影院、图书馆、博物馆等,新城无法满足居民的文化需求,很多成为了片面发展的“卧城。”



斯德哥尔摩郊区半独立城区的建设

城市联盟的主张:城市联盟由各大型半独立区组成,与城市历史中心密切相连。

l 魏林比设计:

优点:以小区体系为基础;采用垂普道路系统,街道分为三级;

缺点:与旧城靠近却没有呼应,缺乏地域特色;



※ 魏林比与英国新城的不同:因为靠近斯德哥尔摩,魏林比只考虑了40%的人就地工作,并且不需要设置剧院、博物馆、高等学校等文娱设施。



3. 现代美国城市改建

主要目的:降低市中心建筑密度,使市中心摆脱人、车流的过分集中;

采取手段:从城市向周围地区外延公路,对周围地区进行了区域规划



费城中心区的规划工程

l 交通:过境交通干线置于地下(铁路),高速公路绕老城一周形成四边形环路,城中心区的汽车交通成为地方性的,并布置了宽阔的人行道。

l 市中心规划:对历史建筑群给予了充分的关注和重视。



纽约的几条新干道和“小块”改建

l 修建新干道的原因:车辆数量增长迫使城市建设主要关注解决运输问题;

采用手段:修建连接各区域的跨海大桥和地下隧道;

l 小块改建:仅仅关注了地块范围内的建筑内部及与建筑群之间空间的营造,没有在整个城市范围内考虑建筑群的问题。

作品:曼哈顿市政建筑群设计

缺陷:中心建筑群与周围的摩天大楼在形象和功能上都相冲突,同时缺乏开阔的公共空间。



※ “设计者——工程师和建筑师们仅对实用问题感兴趣,即对所划用地的有利可图的使用、人流交通的图表、停车场的设置及获得超现代化技术

的舒适…感兴趣……用这种态度对待市公共中心,城市建设作为一种大的艺术作品,被技术学替代了。”



以多伦多市政厅为例的城市主要建筑提出的问题

作者认为城市大型建筑构图应有如下规律:

l 若布置在城市用地的正中心,则应成为一个极紧凑的(保证远观效果)静态中心,使城市的全部主题空间构图统一在自己周围;

最适宜形式:圆形、希腊十字式、方形等“平稳的”构图;

l 偏离市中心越远,则应该越“动态”。



第六章 资本主义各大城市的进一步扩大

时代经济、社会背景

l 现实问题:由于资金缺乏和私有制的限制,城市建设往往只能局部改善城市的结构。主要近郊不可抑制的持续扩大,城市中成熟了的公共中心——以经济发达的商业中心为首,开始独立出来,城市的紧凑结构开始瓦解。



1. 各城市内外的大型专业中心建设

l 商业中心:

历史上的变化:城市商业广场(综合型)→分类专门商业广场→市内商业中心和市郊商业中心;

市内商业中心:称为“英国式”商业中心,通常层数不太高,水平尺寸较大;

市郊商业中心:称为“美国式”商业中心,在规模、组织形式方面非常多样。



l 大型的大学综合体:

历史上的变化:中世纪时分化为两种布置方式→城内型和城外型。



巴黎大学的例子:

问题:50年代中期学生人数达13.8万人,成为了“过分扩大的城市”;

分散:从战后开始,逐渐向巴黎边缘地区迁走许多学院和科系,并利用周边城市的大学吸引学生,但效果均不明显。



大学卫星城对地方文化、历史特色的反映:

墨西哥大学:与环境巧妙结合,充分利用地方建筑材料,将建筑、绘画、雕塑相结合,充满地域风情。

巴格达大学:建筑设计在技术上考虑缓和地方气候,在艺术上综合体现了东西方文化的结合。



2. 新政治行政中心的建设(昌迪加尔和巴西利亚)

l 对昌迪加尔的评论:

巨大的尺度是继承古代印度城市的尺度;

在城市边缘布置行政中心是印度的传统;

昌迪加尔建筑的“塑性”形式是对印度建筑风格的现代表现;

带形公园是对印度河流形式的暗喻。



l 对巴西利亚的评论:

总平面构图单调,不合乎建筑本性;

为了迎合权威,城市规模过大,尺度夸张;

建筑风格抽象、纯粹,但却没有表现出民族风格和精神。



3. 在现代资本主义城市日益加剧的危机条件下对城市化的探索

※ “社会停滞时期的特点是缺乏高尚的社会理想,稳定的方针,公认的权威和目标集中的鲜

明的思想。”



l 平行城市:

最早由法国《现代建筑》杂志编辑部提出,用在巴黎规划设计上,主张“在离开历史形成的巴黎30-40公里处建设第二个巴黎”。“平行巴黎”将配置大城市的全部组成部分,“像是老巴黎的投影”,并通过道路系统将二者相联。

实际上就是认为“集中建设一个地方要比在城市近郊分散建设更合理”,是一种追求“向心”的城市设计思想。



l 空间城市:

几乎同时在英、法、美、荷、德产生,认为城市可以不仅限于在地面发展,而且要“垂直发展”。



l 其他几乎完全基于“幻想”的未来城市:漏斗型城,水上城,摩天楼城,等等,“尽管形式上似乎多样,但…都有着共同的本质上的缺点。幻想城市的发起人完全忘了人类及他们的全部物质和精神需要应是任何建筑和城市建设方案的基础……头脑清醒的有思想的现代建筑师已感到这类空想的危害,因为它们把建筑和城市建设从现实引向无根基的、甚至病态的幻想。”



小结

概述20世纪城市发展的过程

l 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城市建设活动主要集中于修建和改造街道;

l 十月革命后:城市建设逐步民主化——国家和社会对住宅建设进行监督,扩大住宅建设计划和普遍提高城市设施等;

l 20-30年代:街坊空间改造,居住小区概念提出,一些列建筑技术指标确立;继续探索居民分布的新方法——集中式或分散式城市和区域规划方法;

l 法西斯专政年代和二战时期:保守创作情绪的复辟;

l 二战后:小区结构,垂普式道路系统在重建中得到充分实践,居民和工业疏散导致新城建设,在被解放的国家也大量开展了城市建设;



提出现在的问题

l 资产阶级城市紧凑结构开始自然解体,如何预测其进一步发展,如何开展;

l 现代城市在功能主义影响下,如何获得丰富艺术形象的美学问题。









※ 一些感想



关于物质空间与社会空间

在前言中,作者就清楚地表示本书在综合阐述城市建设创作时“不仅对实用问题”,而且对“建筑风格”、“艺术形象”等给予极大的关注。因此书中除了讨论如何从功能方面解决具体的城市问题,比如住宅危机、运输危机,本书将大量精力放在了评论各时期规划理论、实践在“美学”的效果上。

由此不难看出,作者认为“城市规划”是一种“物质空间形态设计”。对照另一本书:尼格尔·泰勒所著的《1945年后西方城市规划理论的流变》,其中提到,从1950年代起就已经出现了对“物质空间决定论”和“作为设计”的规划倾

向的批判,但在本书中这些思想尚未提到。

书中在对早期规划思想及实践,诸如英国哈罗新城、当卡斯特地区规划进行评论时,虽然也谈到过规划与经济、社会之间的关系问题,但显然,重点仍然在于审视“空间设计”及“美学品质”。对待二战后广受质疑的昌迪加尔方案,作者仍然对其规划形式、建筑风格不吝溢美之词,提出其形式“达到了印度民族传统的与现代、国际的统一和谐”。在面对城市现状那种荒凉、不实用和不符合当地经济现实的情况时,作者仅仅以一句“城市本身的发展还没有证实对它所寄予的希望”匆匆带过,而没有深刻的批判这种形式与当地气候、文化、社会现实之间的脱节。

由于秉持规划活动是“物质空间形态设计”的思想,本书对于规划的发展方向所持的看法比较“单纯”,尽管在每章开篇介绍了时代经济社会背景;尽管批判了诸如费杰尔在《新城市》一书中提出的仅仅来自图表、数据的更为“单纯”但却缺乏人道主义关怀和艺术表现力的规划方法,但总的看来,全书对规划可能涉及的空间结构中更为复杂的方面,即社会空间,如规划决策与社会文化、政治,包括规划与人之间的微妙关系的探讨仍然不足,对这方面的评论有时看来只是为了划分“政治阶级”。

再度形成对比,《1945年后西方城市规划理论的流变》在介绍某时期城镇规划思想的形成的背景时,除了介绍当时的政治思想、经济变革,甚至大量引用当时的社会学著作,藉此从另一个角度研究和阐明规划理论的发展和种种社会、人文学科发展之间的联系和相互作用。当然,也许正是由于规划学与社会和经济的紧密联系,在当时(1970年代)的苏联,对于身处计划经济和公有制的“单纯”环境中的城市规划研究人员来说,规划中“复杂的关系”无从谈起。因此在预测未来的城市发展状况时,可以看出作者对在“苏联巨大影响”下奠定的“功能主义风格”抱有充分的信心,殊不知一场针对现代主义、乌托邦式城市的风潮正在全球的舞台上悄然形成。



关于城市化

城市建设史确实时刻与城市化进程紧密相连。城市结构的扩大、松弛和衰败都是城市化浪潮中折射出来的现象。有时候看来,这是一个无始无终的循环,工业发展夺去了农民和手工业者的土地和谋生手段,把他们赶到大城市中。

这个循环简单的概括:一方面,人潮的涌入带来了住房困难,进而带来了运输危机,城市越来越拥挤混乱,自身结构急速膨胀扩大,并出现了许多貌似“独立”的发达区域,如本书中所指出的“发达商业地区”和“大学城”;另一方面,工业发达,大量

生产发展为相对过剩,经济萧条使城市结构松散——在前一阶段大量修造起来的拥挤的建筑、街区无法维护,自生自灭;魅力衰减的“商业中心”日益凋敝,充斥着失业者或由于犯罪率增长几乎化为“无人区”。矛盾激化到一定程度,经济危机发展为世界大战,城市结构最终遭受严重破坏甚至重新洗牌。然而在此之后,资本主义矛盾得到调和,经济再度发展,继而开始了新一轮城市建设和新一轮循环……在这些运作法则背后,宏观的驱动力是什么?不得不承认,是资本,是这个“被魔法师召唤出来却又无法控制的魔鬼”。城市规划能做的是什么?城市通过掌握了专门技术的从业人员的经营能走出这个循环吗?或者仅仅加速/减缓体验这一循环的周期?这些问题书中虽然没有明确提出,更没有给出解答,但是它所描绘出的整个20世纪的城市发展状况似乎印证了这个循环。在现在,新的世纪,情况似乎更加复杂——资本不仅推动了城市化,已经开始的全球化和信息化对城市的影响也正在凸显,面对这一切,我们思考的维度似乎还要继续打开。



其它片段

除了介绍西方城市的新建与改建活动,本书中大量介绍的城市建筑和城郊风景区的保护性建设及重建也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比如各国在战时对重要城市建筑实施保护工作的有条不紊和战后对待重建任务的严谨。许多国家在战争一开始就采取了对历史建筑和艺术古迹进行登记、掩蔽等积极举措,而战后更是不遗余力的首先对历史建筑开展了修复和重建,同时根据具体情况制定了城市建筑群乃至整个城市的改建、重建计划。这些保护历史建筑、街区,乃至城市的举措和态度,也许对现在我国进行的很多城市改造、新建也具有可借鉴的价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