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吊运动疗法参考文献-郭铁成

合集下载

悬吊系统运动治疗方案

悬吊系统运动治疗方案

悬吊系统运动治疗方案引言悬吊系统是一种运动治疗设备,通过悬挂患者的身体,并提供可调节的张力,以帮助恢复和增强肌肉力量、改善平衡和协调能力。

本文将介绍悬吊系统的背景、工作原理以及其在康复治疗中的应用。

背景运动治疗是康复医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利用运动和活动来改善身体功能,并帮助患者恢复独立生活的能力。

然而,一些患者由于身体的限制,无法进行传统的运动疗法。

这就需要使用辅助设备来支持和辅助运动治疗。

悬吊系统就是这样一种辅助设备,它可以通过悬挂患者的身体,将身体部分或全部的重量分散,从而减轻对肌肉和关节的负荷。

这种方式不仅可以帮助患者进行运动,还可以减少运动时的疼痛和不适感。

工作原理悬吊系统由以下主要部分组成:1.吊架:用于悬挂患者的身体,通常是由钢制或铝合金制成,具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

2.绳索或带子:用于悬挂患者的身体,并提供适当的张力。

通常采用可调节的设计,以适应不同的悬挂数量和运动治疗方案。

3.悬挂装置:连接吊架和绳索或带子,通常是由钩子或卡扣组成,用于固定和调节绳索或带子的位置和张力。

悬吊系统的工作原理如下:1.患者被悬挂在吊架上,绳索或带子通过患者身体的特定位置,以提供所需的支持和辅助。

2.绳索或带子的张力可以通过调整悬挂装置来进行调节。

较大的张力可以提供较大的支持力,并增加肌肉力量的训练效果。

3.患者可以通过进行特定的运动和活动来训练和恢复受影响的肌肉和关节。

康复治疗中的应用悬吊系统在康复治疗中有广泛的应用,特别是对于下肢的恢复和强化训练。

以下是一些悬吊系统在康复治疗中的常见应用场景:1.步态训练:对于下肢功能受损的患者,悬吊系统可以提供支持和稳定,并减轻下肢的负荷,从而帮助患者进行步态训练。

患者可以通过模拟行走的动作,改善平衡、协调和步态模式。

2.坐立训练:对于需要进行坐姿训练的患者,悬吊系统可以提供稳定的支持,并减轻躺卧或坐姿时的压力。

患者可以进行坐姿平衡练习、上肢功能训练等。

3.手功能训练:对于手部功能受损的患者,悬吊系统可以通过调节绳索的高度和张力,提供适当的支持和抗阻力。

悬吊训练对技能主导类表现难美性项目核心力量训练的实验研究——以跳水项目为例

悬吊训练对技能主导类表现难美性项目核心力量训练的实验研究——以跳水项目为例

悬吊训练对技能主导类表现难美性项目核心力量训练的实验研究——以跳水项目为例李建臣;周凯岚;师玉涛;冯国群;袁桓【摘要】以北京市跳水队11名运动员为研究对象,采用悬吊法针对核心力量进行3个月的训练.用SPORTKAT平衡仪测试系统、HUR测力台及电子秒表等对训练前后平衡能力、核心力量以及CMJ纵跳高度进行测试分析.结果表明,悬吊训练不仅仅使运动员变得更强壮,而且还能有效促进其运动能力,更好改善肌肉内部和肌肉之间的协调性,提高平衡与稳定能力,尤其是对运动员核心力量、核心耐力、核心爆发力和运动专项技术的提高等均有显著作用.悬吊训练作为一种较为新型的力量训练方法,对技能主导类表现难美性项目运动员核心力量训练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法,尝试悬吊训练具有较好的实用价值.【期刊名称】《武汉体育学院学报》【年(卷),期】2010(044)002【总页数】5页(P53-57)【关键词】悬吊训练;技能主导类;表现难美性;核心力量;稳定性【作者】李建臣;周凯岚;师玉涛;冯国群;袁桓【作者单位】首都体育学院,北京,100088;首都体育学院,北京,100088;北京市体育科学研究所,北京,100075;石家庄学院,河北,石家庄,050035;石家庄学院,河北,石家庄,05003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808.12为此,本文以北京市跳水队11名运动员为研究对象,采用悬吊法针对运动员核心力量进行强化训练,尝试以跳水项目为例研究技能主导类表现难美性项群核心力量训练的效果。

最终希望通过增强运动员的核心力量,来提高以跳水项目为代表的技能主导类表现难美性项目运动员的技术水平和运动成绩。

本文研究对象为北京跳水队11名一线运动员,其中男子运动员3名,女子运动员8名;平均年龄15岁,最大年龄18岁,最小年龄10岁;平均训练年限7年,最高11年,最低5年。

运动员基本情况如表1。

2.1 测试仪器设备测试采用美国SPORTKAT平衡仪测试系统,它是一个用于平衡评估及康复治疗的仪器设备。

悬吊运动疗法参考文献-郭铁成

悬吊运动疗法参考文献-郭铁成

悬吊运动疗法参考文献-郭铁成悬吊运动疗法参考文献悬吊运动疗法――一种主动训练及治疗肌肉骨骼疾患的方法卫小梅郭铁成肌肉骨骼疾病是临床上最为常见的疾患之一,大多数人在其一生中均会被该病所累及,故由此造成的社会、经济负担往往十分巨大。

以往能够有效治疗该症的方法不多,而悬吊运动疗法(sling exercise therapy,SET)就是在目前治疗该类疾患的最新研究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例如有研究证实,运动器官的慢性疾患往往与机体的生理改变有关,如感觉运动控制能力失调及肌力下降等⑴,其中患者最重要的病理改变包括:①对感觉及运动的控制能力下降;②稳定肌的肌力及耐力降低;③活动肌的肌力及耐力降低;④肌萎缩;⑤心血管系统功能减退等。

虽然目前尚未完全明确这些改变与慢性化进程间的关联性,但是有理由相信,它们在疾病的迁延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SET是以持久改善肌肉骨骼疾病为目的,应用主动治疗和训练的一个总的概念集合,该疗法以主动训练和康复治疗作为关键要素,包括诊断及治疗两大系统。

前者通过逐渐增加开链和闭链运动的负荷来进行肌肉耐力测定,并结合肌肉骨骼疾病的常规检查;后者包括肌肉放松、增加关节活动范围、牵引、训练稳定肌肉系统、感觉运动协调训练、开链运动和闭链运动、活动肌动力训练、健体运动、小组训练、伴有长期随访的个体化家庭训练以及用来制定和修改运动计划的计算机软件等。

经过多年的发展,SET目前也已成功用于脑卒中及其它神经疾病的临床治疗中,还可用于儿童早期干预、康复训练以及健体运动等项目。

本文拟对治疗肌肉骨骼疾病的SET疗法进行简要介绍。

SET的基本要素一、开放式和闭锁式动力链运动的诊断系统根据SET概念开发出一个独立的诊断系统,用来诊断所谓的“薄弱环节”(weak line)。

所谓薄弱环节,是指在某一个动作中,当某块肌肉和其它肌肉一起工作的,由于该肌肉力量太弱而不能发挥它应有的那部分作用。

具体方法是让患者进行渐进式闭链运动,在运动中逐渐增大负荷至患者不能正确作出该运动或者感到疼痛为止。

悬吊运动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研究进展

悬吊运动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研究进展
e fe c t s , nd a g oo d 1 o n g — t e r m e f ic f a c y . T h i s a r t i c l e wo u l d r e vi e w t h e r e l a t e d r e s e rc a h p r o c e s s o f s l i n g e x e r c i s e he t mp y i n re t a t me n t o f l u mb a r di s c p r o -
悬 吊运动疗法治疗腰椎 间盘 突 出症研 究进展
江 山秀 , 李长辉 ( 1 . 福建 中医药大 学 , 福 建 福州 3 5 0 1 0 8 ; 2 . 福建 中医药大 学 附属第 二人 民医院 , 福 建 福州 3 5 0 0 0 3 )
[ 摘 要] 腰椎 间盘 突出症是 引起腰腿 疾病的最常 见病 因, 逐年升 高的 发病率 及复发率造 成 了巨大的社会 、 经济 负担 . 引起 了 众 多国内外学者 的关注 。悬 吊运动疗法是近年广为推广的新型治疗技术, 不仅操作 简便 , 且科 学有效, 无创伤、 毒 副作 用, 远期 疗 效好 。 本 文将 综 述 悬 吊运 动 疗 法治 疗 腰 椎 间盘 突 出症 的 相 关研 究进 展 。 [ 关键 词 ] 腰 椎 间盘 突 出症 ; 悬 吊运 动 疗 法 ; 核心稳 定; 训 练 方 法 [ 中图分类号]R 6 8 1 . 5 3 [ 文献标识码]A [ 文章编号]1 0 0 8 — 1 8 7 9 ( 2 0 1 5 ) 0 6 - 0 0 1 0 - 0 3
n e w t r e a t me n t t e c h n o l o g y wh i c h i s wi d e l y p r o mo t e d i n r e c e n t y e a r s , i t i s n o t on l y e a s y o p e at r i n g, b u t a l s o s c i e n t i f i c a n d e f f e c t i v e , n o ̄a u ma nd a s i d e

悬吊训练的应用与方法探析

悬吊训练的应用与方法探析

悬吊训练的应用与方法探析摘要:本文旨在从中国五千文明史出发,深入挖掘传统体育项目中有价值的方法与手段,并结合现代体能训练的理论与实践,创新和发展新的体能训练方法。

悬吊训练主要利用绳索等提供不稳定的支撑环境来进行各种技能、体能训练,最大限度地激发躯干肌肉和身体各大肌群之间的神经肌肉协调收缩能力,从而提高运动员在高度不稳定状态下(如高速运动中)的运动能力,为教练员与运动员进行体能训练提供新思路、新方法。

关键词: 悬吊训练传统绳索前言中华民族五千年灿烂的文明史,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宝贵的财富,传统的民间体育是其中之一。

深入挖掘祖国传统体育项目中训练手段的优点,并结合现代体能训练的理论方法,创新发展新的体能训练方法是本文研究的思路。

利用绳索提供不稳定支持环境来进行运动或锻炼身体,或娱乐身心在传统体育中不胜枚举,如民间杂技中的走钢丝、荡秋千等。

拓展与创新传统体育项目的功能与内涵是民族文明的继承和发展根本。

本文以此为基础,将古人发明的绳索作为体育中的一种训练手段,应用于现代体育的运动实践中,对于提高运动员体能训练的效果,丰富训练手段有着积极意义,也是现代体能训练的一个新思维。

1 研究方法1.1文献资料法:通过查阅大量国内、外相关学术刊物及相关文献资料,了解国、内外悬吊训练、力量训练、体能训练及核心力量训练等研究特点和趋势,为本提供参考依据。

1.2专家咨询法: 对北京体育大学与北京市体育科学研究所部分专家通过电话、面对面交谈等形式的交流,听取其对悬吊训练及力量训练的看法,获得许多宝贵意见。

2 悬吊训练诠释悬吊训练(suspension training)由挪威REDCODE公司研发的,最初应用于骨科手术和骨骼、肌肉系统慢性疾病的康复,2000年以来逐步用于运动员的体能训练和伤后康复锻炼。

其实在我国古代就有很多利用绳索(杂技中的走钢丝、荡秋千等)进行各种技能与技术训练的方法。

这里所说的悬吊训练就是在前人的基础上利用绳索、橡胶垫、平衡垫等提供不稳定支撑环境来进行各种技能、体能训练的方法。

悬吊运动疗法治疗颈椎病的临床效果观察

悬吊运动疗法治疗颈椎病的临床效果观察

悬吊运动疗法治疗颈椎病的临床效果观察发表时间:2019-11-19T09:28:27.400Z 来源:《医药前沿》2019年29期作者:凌云霄[导读] 颈椎病又被称为颈椎综合征,其主要是因为颈椎出现退行性病变而导致的疾病。

(如东县人民医院江苏南通 226400)【摘要】目的:观察悬吊运动疗法(SET)治疗颈椎病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7年1月本院接治的颈椎病患者96例。

应用计算机随机排列方式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其中实施悬吊运动疗法的48例患者为实验组,实施推拿疗法的48例患者为对照组。

治疗结束后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进行比较,同时调查患者的治疗满意度。

结果: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满意度70.83%和治疗总有效率为77.08%,显著低于实验组的93.75%、97.9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将悬吊运动疗法应用于颈椎病患者的治疗中,效果明显优于推拿疗法,治疗总有效率和满意度均较高,值得在临床应用。

【关键词】悬吊运动疗法;颈椎病;临床效果【中图分类号】R32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9)29-0097-02颈椎病又被称为颈椎综合征,其主要是因为颈椎出现退行性病变而导致的疾病,颈椎长时间劳损使其椎动脉被压迫,从而出现疼痛、功能障碍等临床症状[1]。

颈椎病可以分为脊髓型颈椎病、椎动脉型颈椎病、颈型颈椎病等,对患者的正常生活造成严重的影响,目前临床的治疗方式诸多,但治疗效果却各不相同。

悬吊运动疗法是近年来比较新型的力量和肌肉训练方式,因为其效果显著被广泛应用于康复医疗界[2]。

本次研究整理并回顾2016年5月-2017年1月间本院接治的颈椎病患者临床数据,按照实验标准选择96例患者纳入实验,观察悬吊运动疗法(SET)治疗颈椎病的临床效果,现将实验过程和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整理并回顾2016年5月-2017年1月本院接治的颈椎病患者临床数据,按照实验标准选择96例患者纳入实验。

试论悬吊训练方法应用

试论悬吊训练方法应用

试论悬吊训练方法应用作者:赵慧敏概要:运动员在传统的素质训练过程中,要求全身在保持相对平衡的状态下完成各项训练,而悬吊训练要求身体在不稳定的状态下来完成动作。

悬吊训练强调的是控制和稳定,它是依靠神经肌肉的支配来完成规定训练动作,这样有助于运动员更好得增加本体的运动感,提高运动水平。

技能是运动员掌握和运用运动技术的能力。

合理、有效的动作技术会有助于运动员在技能竞优中获胜,还能让运动员更经济、更有效地使用和发挥其体能,能使运动员更合理、更积极地参与竞技战术的组合与实施。

运动员技能水平的高低可从技术的合理性及稳定性两方面予以判定,高度发展的协调能力是运动员掌握合理的运动技术的重要先决条件。

[1]1 学习悬吊训练的基本方法1.1正确认识悬吊训练悬吊训练是指通过悬吊带将机体的部分身体部位悬吊起来,使机体处于一种不稳定的状态下进行一系列的运动训练。

悬吊最早用于医学方面,可以防止肌肉萎缩,对身体恢复起到了很好的辅助作用。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悬吊训练的技术不断成熟,不仅在医学领域发展,甚至延伸到了运动学的方面。

实验证明悬吊训练不仅能改善机体的平衡性,核心力量及爆发力,还能有效的预防和减少运动损伤。

1.2训练前的热身准备悬吊训练是为了加强中央躯干肌肉,激发大肌群的神经肌肉收缩能力,扩大关节活动范围,改善机体平衡,协调,增强核心力量。

所以在训练前进行热身准备可以使全身的肌肉更好得放松,拉伸筋骨,内循环加快,防止运动损伤,已达到更好得训练效果。

热身动作:头部运动、振臂运动、扩胸运动、体转运动、腹背运动、弓步压腿、侧压腿、活动手脚腕,每个动作做4个8拍。

1.3悬吊训练上肢力量的基本训练方法悬吊双臂俯卧撑训练姿势:双脚自然站立,双手分别紧握悬吊环,俯卧直臂支撑,曲臂下压,控制身体稳定,俯卧下压后再直臂缓慢上升支撑。

动作5-10组,每组10-12个,间歇30秒。

动作要领;曲臂下压和直臂上升时动作缓慢,自主控制身体平衡,脚不要发力。

悬吊运动疗法配合物理因子治疗肩周炎的疗效

悬吊运动疗法配合物理因子治疗肩周炎的疗效

悬吊运动疗法配合物理因子治疗肩周炎的疗效目的:观察悬吊运动疗法(SET)结合物理因子治疗肩周炎的疗效。

方法:将2009年8月~2010年3月于本院康复科就诊的肩周炎4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

观察组采用SET技术合并中频电刺激,超短波治疗。

对照组只采用中频电刺激合并超短波治疗。

疗程各8周,实验结束后进行V AS评分,ROM测量评分。

结果:治疗后分别评测两组的VSA评分,观察组为(1.66±1.28)分,对照组为(3.22±2.23)分。

ROM测量:观察组的肩部活动度为:屈(122.0±15.0)°,伸(38±6.0)°,外展(133±17.3)°, 内旋(74±6.2)°, 外旋(76±4.9)°;对照组的肩部活动度为:屈(101.0±6.0)°,伸(29±5.4)°,外展(110±12.3)°,内旋(63±5.2)°,外旋(61±3.8)°。

观察组的疗效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悬吊运动疗法对肩周炎有着较好的治疗效果,能够明显缓解疼痛症状和具有确切的治疗作用,SET作为较先进的无创理疗技术在临床中值得推广应用。

标签:肩周炎;悬吊运动疗法;物理因子;疗效肩周炎是肩周肌肉、肌腱、滑囊和关节囊等软组织劳损、慢性炎症,关节内外粘连等引起以肩部疼痛和功能障碍为主的综合征[1]。

悬吊运动疗法(SET)为康复疗法的一种新兴技术,具有无痛、安全和起效快的特点,在物理疗法中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该方法能较快激活功能不良的局部稳定肌肉群和整体运动肌群,另患者症状迅速改善[2]。

本院通过对SET疗法结合物理因子治疗作为观察组发现其疗效优于单纯使用传统物理疗法,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将2009年8月~2010年3月于本院康复科就诊的肩周炎患者40例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

悬吊训练实验报告总结(3篇)

悬吊训练实验报告总结(3篇)

第1篇一、实验背景随着现代康复医学的发展,悬吊训练(SET)作为一种新兴的力量训练和肌肉功能性康复方法,已经在体育领域和康复医学界得到了广泛应用。

本研究旨在通过悬吊训练对特定人群进行实验,评估其效果,为悬吊训练在临床应用中的推广提供科学依据。

二、实验目的1. 探讨悬吊训练对特定人群(如产后压力性尿失禁患者、脑卒中后平衡功能障碍患者等)的康复效果。

2. 分析悬吊训练对肌肉力量、平衡能力、感觉运动控制等方面的影响。

3. 评估悬吊训练在康复治疗中的可行性和安全性。

三、实验方法1. 实验对象:选取30名符合实验条件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2. 实验设备:悬吊训练系统、海绵橡胶垫、平衡板、充气的橡胶垫枕等。

3. 实验步骤:a. 实验组进行悬吊训练,包括骨盆抬升、收腹提肛、缩紧阴道等动作,每周3次,每次30分钟。

b. 对照组进行常规康复治疗,包括物理治疗、按摩等,每周3次,每次30分钟。

c. 治疗周期为8周,治疗结束后进行效果评估。

四、实验结果1. 实验组在肌肉力量、平衡能力、感觉运动控制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实验组患者的压力性尿失禁症状明显改善,生活质量提高。

3. 悬吊训练在康复治疗中的可行性和安全性较高,患者依从性良好。

五、实验结论1. 悬吊训练可有效改善特定人群的肌肉力量、平衡能力、感觉运动控制等方面,提高康复治疗效果。

2. 悬吊训练在康复治疗中具有可行性和安全性,是一种值得推广的康复训练方法。

六、实验讨论1. 悬吊训练是一种基于现代康复理论的新型训练方法,通过在高度不稳定状态下进行力量练习,可增强核心力量和核心稳定性,提高体能水平及运动能力。

2. 悬吊训练在康复治疗中的应用,有助于改善患者的感觉运动控制、平衡能力和肌肉力量,从而提高康复治疗效果。

3. 本研究结果表明,悬吊训练对特定人群的康复效果显著,为悬吊训练在临床应用中的推广提供了科学依据。

七、实验展望1. 进一步研究悬吊训练对不同人群的康复效果,为临床应用提供更广泛的参考。

悬吊运动疗法在社区医疗康复中的应用分析

悬吊运动疗法在社区医疗康复中的应用分析

了解 , 没有认识到疾病 的早期康复对功能恢 复的重要性 。社 区
康复患者往往错过康复 的最佳时机。康复患者家属对 长期 的社 区康 复锻炼缺乏认 同,或不信任社区卫生机构 ,使患者不能长
期坚持在社 区康 复训 练 。由于社 区康 复缺 乏对外 宣传 和健
康 宣教 ,在一定程度上限制 了社区康复工作的开展。据此应加 强社 区康 复的宣传力度 ,可利用助残 日为社区居民进行康 复健 康教 育,普及康复知识 ,提高社区康复认同度。 3 3 社 区康 复加强 内涵建 设 本 调查发现在 已开展社 区康复 .
lv l f e h o o is n e u i e t id c r t e efc s S i g e e cs h r p a e n p o e o b f ci e a oe n w e e c n l ge ,a d t n d n i e u ai f t. l x r i t e a y h s b e rv d t ee e t a wh l e ot h f v e n e v s a t e e e cs e a y f r rh bl ain T e am f ti r ce i t x l r p rp a e r h i tt n t c n lg e u tb e fr c i x r ie t r p o e a i t t . h i o s a t l s o e p o e a p o r t e a l ai e h oo is s i l o v h i o h i i b i o a c mmu i e i n y i g t e a p iai n o l g e e cs h r p n c mmu i e . o n t sva a a zn p l t fs n x r i t e a y i o i l h c o i e nt s i

康复训练中的悬吊方法探讨

康复训练中的悬吊方法探讨

康复训练中的悬吊方法探讨康复训练中的悬吊方法探讨1. 引言康复训练在帮助患者恢复功能和提高生活质量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而其中悬吊方法作为一种常见的训练手段,在康复领域中被广泛应用。

本文将以基于深度和广度的标准,对悬吊方法进行评估并探讨其在康复训练中的应用。

2. 悬吊方法的基本原理悬吊方法是指将患者身体的一部分或整个身体部位通过安全结构悬挂,从而减轻重力对患者的负荷。

这种方法可以帮助患者在安全的环境下进行运动和训练,同时也能够减轻患者的疼痛感和肌肉疲劳,提供更舒适的康复体验。

3. 悬吊方法的种类在康复训练中,悬吊方法可分为多种类型,包括:3.1 部分体重支持悬吊部分体重支持悬吊是指患者的身体部分通过安全绳索或安全带与悬吊结构相连,以实现部分减重的效果。

这种悬吊方法常用于康复训练中恢复步行能力和平衡感,尤其适用于下肢功能障碍的患者。

3.2 全身悬吊全身悬吊是指患者通过安全绳索或安全带与悬吊结构完全相连,以达到全身减重的效果。

这种悬吊方法在康复训练中常用于恢复全身力量、改善姿势控制和平衡能力的训练。

4. 悬吊方法的应用领域悬吊方法在康复训练中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包括:4.1 脊髓损伤康复对于脊髓损伤患者,悬吊方法可以帮助他们进行下肢肌力和平衡感的训练。

通过降低身体重量的负荷,患者能够更容易地进行运动,并逐渐恢复下肢肌群的功能。

4.2 脑卒中康复悬吊方法在脑卒中康复中也有着重要的作用。

对于行走能力受到影响的患者,部分体重支持悬吊可以帮助他们逐步恢复步行的能力,并改善平衡感。

4.3 运动损伤康复在运动损伤康复中,悬吊方法可以提供更安全的环境,避免患者因负担不住重力而进一步加重伤情。

通过悬吊,患者可以进行肌力训练和活动恢复,同时减少对受伤部位的压力。

5. 悬吊方法的优点与局限性悬吊方法作为一种康复训练手段,具有以下优点:5.1 减轻重力负荷悬吊方法能够减轻患者的重力负荷,降低运动对相关肌群和关节的压力,从而减少疼痛感和肌肉疲劳,提供更舒适的训练体验。

悬吊运动疗法辅助治疗脊柱关节炎性腰背痛的临床效果

悬吊运动疗法辅助治疗脊柱关节炎性腰背痛的临床效果

悬吊运动疗法辅助治疗脊柱关节炎性腰背痛的临床效果发表时间:2018-11-01T11:11:05.060Z 来源:《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25期作者:寇乐[导读] 目的:研究悬吊运动疗法辅助治疗脊柱关节炎性腰背疼的临床效果。

天津宝坻区人民医院脊柱关节外科 301800摘要:目的:研究悬吊运动疗法辅助治疗脊柱关节炎性腰背疼的临床效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住院及门诊的脊柱关节炎性腰背痛患者96例,分为SET组与对对照组,予以SET组悬吊运动疗法辅助治疗,予以对照组常规推拿疗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效果以及治疗前后的腰痛功能障碍指数评分情况。

结果:SET组临床疗效优异对照组;治疗后SET组的腰痛ODI指数评分低于治疗前和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脊柱关节炎性腰背痛中采用悬吊运动疗法,临床疗效显著。

关键词:悬吊运动疗法;脊柱关节炎;腰背痛;临床效果悬吊运动疗法(sling exercise therapy,SET)能激活功能不良的整体运动肌群和局部稳定肌肉群,且具有安全、无痛、起效快等优势[1]。

作为慢性炎症疾病的脊柱关节炎,起病起病隐袭,发展缓慢、病因不明,临床表现为腰背痛。

本研究分析悬吊运动疗法辅助治疗脊柱关节炎性腰背痛的临床效果,报道如下。

1.资料及方法1.1临床资料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天津宝坻区人民医院住院及门诊的脊柱关节炎性腰背痛患者96例,随机分为SET组与对照组,各48例。

SET组男性30例,女性18例,年龄16~54岁,平均年龄(43.31±7.40)岁,病程3个月~5年,平均病程(3.24±1.46)年。

对照组男性32例,女性16例,年龄17~55岁,平均年龄(44.09±8.14)岁,病程4个月~6年,平均病程(4.10±1.78)年。

比较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基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悬吊训练法功能及其应用现状研究

悬吊训练法功能及其应用现状研究

悬吊训练法功能及其应用现状研究摘要:本文研究了悬吊训练法的功能及其应用。

具体而言,本文重点研究了悬吊训练法在增强体能、恢复运动损伤、减少疼痛和改善行为方面的应用情况。

此外,悬吊训练法也能够帮助改善生理和心理健康。

本文运用文献研究方法,综述了过去研究悬吊训练法功效及相关应用的现状。

通过分析和比较,得出有必要在未来继续对悬吊训练法的应用开展调查和研究的结论。

关键词:悬吊训练法、体能增强、运动损伤恢复、疼痛减轻、行为改善、生理健康、心理健康正文:一、简介本文的主要内容是研究悬吊训练法的功能及其应用。

悬吊训练法大多数时候用于增强体能、恢复运动损伤、减少疼痛和改善行为。

而且,这种训练方式也能够促进生理和心理健康。

这方面的研究不仅可以帮助科学家完善其理论,也可以促进有关悬吊训练法技术的实践应用。

二、悬吊训练法悬吊训练法是一种特殊的锻炼方法,它通过使用腕带、膝带、背带等特殊装备将身体绞合在一起,来达到改善体育运动状态的目的。

悬吊训练法的技术性要求较高,它既需要经过系统的教育训练,又需要专业的装备和设备,加上安全措施的把关,使得人们能够进行安全有效的训练。

三、功效悬吊训练法最大的优点就是能够改善体能和机能,其可以有效地增强体能,提高健康水平,而且不会对身体产生副作用。

此外,悬吊训练法还能够起到减少疼痛、促进恢复运动损伤和改善行为的作用,还能够改善生理和心理健康。

四、应用悬吊训练法的应用已经在医疗、体育、健身和临床治疗领域得到广泛的使用。

根据有关文献研究显示,悬吊训练法对于体能增强,运动损伤恢复和疼痛减轻是有效的。

此外,悬吊训练法也可以改善运动性能,改善心理健康,减少焦虑和抑郁症状。

五、结论从上文可以看出,悬吊训练法能够有效地改善体能、恢复运动损伤、减少疼痛和改善行为,还能够促进生理和心理健康,在这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因此,未来在科学研究和技术应用方面,有必要基于对悬吊训练法的应用继续开展调查和研究。

悬吊训练法是一种特殊的锻炼方法,它通过使用腕带、膝带、背带等特殊装备将身体绞合在一起,来达到改善体育运动状态的目的。

set悬吊疗法

set悬吊疗法

set悬吊疗法悬吊运动疗法——一种主动训练及治疗肌肉骨骼疾患的方法卫小梅郭铁成肌肉骨骼疾病是临床上最为常见的疾患之一,大多数人在其一生中均会被该病所累及,故由此造成的社会、经济负担往往十分巨大。

以往能够有效治疗该症的方法不多,而悬吊运动疗法(sling exercise therapy,SET)就是在目前治疗该类疾患的最新研究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例如有研究证实,运动器官的慢性疾患往往与机体的生理改变有关,如感觉运动控制能力失调及肌力下降等,其中患者最重要的病理改变包括:? 对感觉及运动的控制能力下降;? 稳定肌的肌力及耐力降低;? 活动肌的肌力及耐力降低;? 肌萎缩;? 心血管系统功能减退等。

虽然目前尚未完全明确这些改变与慢性化进程间的关联性,但是有理由相信,它们在疾病的迁延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SET是以持久改善肌肉骨骼疾病为目的,应用主动治疗和训练的一个总的概念集合,该疗法以主动训练和康复治疗作为关键要素,包括诊断及治疗两大系统。

前者通过逐渐增加开链和闭链运动的负荷来进行肌肉耐力测定,并结合肌肉骨骼疾病的常规检查;后者包括肌肉放松、增加关节活动范围、牵引、训练稳定肌肉系统、感觉运动协调训练、开链运动和闭链运动、活动肌动力训练、健体运动、小组训练、伴有长期随访的个体化家庭训练以及用来制定和修改运动计划的计算机软件等。

经过多年的发展,SET目前也已成功用于脑卒中及其它神经疾病的临床治疗中,还可用于儿童早期干预、康复训练以及健体运动等项目。

本文拟对治疗肌肉骨骼疾病的SET疗法进行简要介绍。

SET的基本要素一、开放式和闭锁式动力链运动的诊断系统根据SET概念开发出一个独立的诊断系统,用来诊断所谓的“薄弱环节”(weak link)。

所谓薄弱环节,是指在某一个动作中,当某块肌肉和其它肌肉一起工作时,由于该肌肉力量太弱而不能发挥它应有的那部分作用。

具体方法是让患者进行渐进式闭链运动,在运动中逐渐增大负荷至患者不能正确作出该运动或者感到疼痛为止。

悬吊运动疗法治疗康复期颈椎病临床疗效观察

悬吊运动疗法治疗康复期颈椎病临床疗效观察

悬吊运动疗法治疗康复期颈椎病临床疗效观察摘要】目的观察悬吊运动疗法配合常规手法治疗康复期颈椎病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60例康复期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采用悬吊运动疗法配合常规手法治疗)与对照组(采用常规手法疗法)各30例,评定两组患者的疗效。

结果治疗组愈显率66.7%,总有效率93.3%;对照组愈显率46.7%,总有效率86.7%。

经统计学分析,两组之间总有效率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愈显率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悬吊运动疗法配合常规手法治疗康复期颈椎病的愈显率优于常规手法疗法。

【关键词】悬吊运动疗法常规手法治疗康复期颈椎病疗效观察【中图分类号】R4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2)01-0108-02颈椎病是指颈椎间盘组织退行性改变及其继发病理改变累及其周围组织结构(神经根、脊髓、椎动脉、交感神经等)而出现的相应症状及体征。

在颈椎病的病变过程中,根据其发生、发展、愈后各个不同时期具有不同特点,可分为急性期、缓解期及康复期。

康复期颈椎病则是指患者经治疗后疼痛或眩晕等症状基本消失,颈部活动明显改善,但仍不耐疲劳[1]。

虽然这个阶段患者颈椎动静力平衡的失调已被最大限度地改善[2],但随着伏案工作的时间延长以及空调的普及,此时如不注意治疗,则很容易加重病情或反复发展。

目前对于颈椎病的治疗可分为手术治疗与非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存在风险,故临床多建议患者采用保守治疗,其亦疗效显著。

保守治疗主要采用牵引、针刺、推拿等被动治疗为主,临床效果突出,但仍存在不足之处。

文献显示,颈椎病的发生发展与颈椎周围软组织关系密切,其常累及胸锁乳突肌、颈部斜角肌等肌群纤维受损;而颈椎生理曲度改变影响到附近的脊髓、神经根、交感神经和椎动脉结构,造成颈椎内源性失稳等情况[3],保守治疗则无法解决这些问题,故有必要在颈椎病康复期介入运动疗法,引入了主动运动观念,改变以往被动治疗的模式,采用被动与主动相结合的治疗方式,在改善颈部症状的同时,增强颈肌力量、颈部功能及颈椎稳定性。

悬吊运动疗法结合手法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的疗效

悬吊运动疗法结合手法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的疗效
燥 热 向 郁 、 、 、 4 病 理 阶 段 演 变 。 G 系 消 渴 病 中 焦 热 虚 损 个 DP
虚 损 阶 段 , 为 胃热偏 盛 , 伤 津液 , 多 灼 导致 脾 胃气 阴两 伤 ,
有 机结 合 , 充分体 现 了中 医治法 的 整体 观念 。本 临床 研 也 究 表 明采 用 中西 医结 合治 疗 在提 高 临床 疗 效 、 善 康复 预 改
人 民 卫 生 出 版 社 , 0 1 4 0 4 6. 20 : 6—6
苓 健 脾祛 湿 ; 山补 脾 气 而益 胃阴 , 热不 燥 , 而不 滞 ; 淮 不 补 枳 壳 作 用缓 和 , 于行 气 宽 中 除胀 ; 半 夏 、 茹 、 皮调 长 法 竹 陈 理 中焦 脾 胃气 机 , 使睥 胃调 和 , 宽胸 散 结 , 机 升 降 自如 ; 气
从 新 》 载 :“ 中 益 气 、 脾 胃 、 烦 渴 。 中 气 微 弱 , 以 记 补 和 除 用 凋补 , 为平 妥”; 甚 白术 健 脾 益 气 , 脾 胃 中 湿 , 胃热 ; 祛 除 茯 参 考文 献 :
[] 张蕙 芬 , 家敏 , 瑞 萍. 用 糖尿 病学 [ . . 京 : 1 迟 王 实 M]2版 北
【 e rs】 S se s ne ecs hrp Muc lseea maiua o s Foe h ud r K y wod up ni xrieteay; suok l l np lt n :rznso le o t i
o h c nr l r u Th c mpaaie di ee c he c rt e fet b t e h t go p s f saitc in f a c . f te o to go p. e o rtv f rn e oft u ai e cs ewe n t e wo r u s wa o ttsi sg i c n e Con lsi v i cu on

悬吊训练在康复领域的应用及研究进展

悬吊训练在康复领域的应用及研究进展

悬吊训练在康复领域的应用及研究进展摘要】本文从神经系统疾病、慢性下腰痛疾病、骨科疾病等方面出发,针对悬吊训练在康复领域方面的应用展开了深入的研究分析,结合本次研究,发表了一些自己的建议看法,希望可以对悬吊训练在康复领域的应用起到一定的参考和帮助,提高实际应用有效性,更好的发挥出悬吊训练的价值和作用,帮助患者更好的康复。

【关键词】悬吊训练;康复领域;应用;研究进展【中图分类号】R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19-0305-02悬吊训练属于一种新的训练方法,越来越受康复领域和运动训练领域关注,当前国内在悬吊训练的应用方面展开了大量的研究分析。

悬吊训练主要是借助绳索等悬吊指定部位,或者将人体部位置于软球等不稳定状态展开训练,在促进躯干核心肌肉收缩的同时取得相应的训练效果[1]。

随着悬吊训练在诊断和治疗系统方面的不断完善,在康复领域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

本文就悬吊训练在康复领域的应用及研究进展展开研究分析。

1.悬吊训练应用在神经系统疾病中悬吊训练被广泛应用在运动员平衡协调以及肌肉训练等方面,应用在临床上,患者群体以腰痛、颈椎病等为主,当前悬吊训练逐渐开始应用在脑卒中偏瘫患者日常训练中,能够提高患者在盆骨以及躯干方面的控制力,逐渐恢复患者步行能力和平衡能力。

有研究[2]将偏瘫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悬吊训练,悬吊训练方法包含有仰卧位盆骨上抬、仰卧位腰椎中立位放置等,使患者患侧下肢负重控制水平和躯干盆骨控制能力有显著提高,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患者训练后10m步行速度、FAC步行功能分级等方面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患者(P<0.05)。

悬吊训练应用在神经系统疾病中,有以下几种训练方式:(1)仰卧位,在双侧踝关节放置非弹力绳,持续抬高盆骨10s;(2)侧卧位,在膝关节处放置非弹力绳,抬高盆骨,与下肢、躯干、头颈成直线状,持续10s;(3)俯卧肘支撑位,在双侧膝关节处放置弹力绳,盆骨上抬,持续10s。

悬吊运动训练对脑卒中后步行功能障碍患者步行功能恢复的影响

悬吊运动训练对脑卒中后步行功能障碍患者步行功能恢复的影响

悬吊运动训练对脑卒中后步行功能障碍患者步行功能恢复的影响1. 引言1.1 研究背景脑卒中是一种严重的神经系统疾病,常常导致患者出现各种功能障碍,包括步行功能受损。

脑卒中后步行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康复进程,因此如何有效地促进步行功能的恢复成为临床和科研领域的热点问题。

在康复治疗中,悬吊运动训练被认为是一种有效的康复手段,可以促进脑卒中患者的运动功能恢复。

通过悬吊运动训练,患者可以减轻自身体重的负担,降低运动负荷,从而更容易进行运动训练。

悬吊运动训练还可以提高患者的平衡能力、步态稳定性和步长,有助于改善步行功能障碍。

目前关于悬吊运动训练对脑卒中后步行功能障碍患者步行功能恢复的影响的研究还比较有限。

本研究旨在探究悬吊运动训练对脑卒中后步行功能障碍患者步行功能的影响,为临床康复治疗提供更科学的依据。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旨在探讨悬吊运动训练对脑卒中后步行功能障碍患者步行功能恢复的影响。

通过本研究,我们希望能够深入了解悬吊运动训练在改善脑卒中患者步行功能障碍中的作用机制,为临床治疗提供更有效的干预手段。

具体而言,我们将通过对悬吊运动训练进行系统性观察和分析,评估其对脑卒中后步行功能障碍患者步行能力的影响,为临床医生提供针对性的康复方案,帮助患者更快地康复并重返正常生活。

本研究的目的还在于为未来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推动脑卒中后步行功能障碍患者的康复疗法不断完善和发展。

【字数:144】1.3 研究意义悬吊运动训练通过降低患者体重,减小对下肢关节的冲击力,提高患者的平衡和协调能力,增强肌肉力量和精细动作控制能力,从而帮助患者提高步行能力和独立性。

通过深入研究悬吊运动训练对脑卒中后步行功能障碍患者的影响,可以为临床康复治疗提供科学依据,丰富康复方法,提高治疗效果,降低康复成本,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本研究的意义在于探究悬吊运动训练对脑卒中后步行功能障碍患者步行功能恢复的影响,为临床康复治疗提供新思路和方法,促进相关疾病的康复与管理,对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悬吊运动训练在早期脑卒中患者步行功能康复中的作用

悬吊运动训练在早期脑卒中患者步行功能康复中的作用

对照组 : 采用常规 的康 复治疗方 法 , 具体 内容包 括 : ①初
期主要练 习 良肢 位摆放 、 肢关 节的被动活动 、 患 床上的双桥 、 单桥运 动 、 翻身训练等 。② 运用 B bt技术 和 Bu nt m技 oa h rn s o r
D : . 6  ̄i n10 - 2 22 1.50 0 OI 03 9 .s.0 1 14 . 20 .2 1 9 s 0
11 研究对象 .
所有 患者均 来 自郑 州人 民医 院康 复科 , 0 0 1 月 自2 1 年 2

练 。运用悬 吊技术 理念 , 自制改 良网架 床 , 用悬 吊带抬高 采 患者 的臀部 、 膝部 、 踝部 , 臀部 的 吊绳与 床面垂直 , 部抬离 臀 床面 1c 0m左右 , 干与床 面呈 3 。夹角 。膝 部 的吊绳根据 躯 0 情 况可 调( 因患者有髋 外旋情 况 , 可将膝部健 侧 吊绳与床 面 呈 9 。夹角 , O 患侧 吊绳与床面呈 6 。斜夹 角) 0 。踝 部 的吊绳
有利 于新 的神经 回路和正常运动程序 的建立 , 而改善运动 从
功能 。
综上 , 本研究结果提 示悬 吊运动训练结合 常规康 复训练
和单纯常规康 复训 练均能提高患者的 H le 功能步行分级 、 odn
①组 内治疗前后 比较 P 00 ② 两组 治疗后 比较P< .5 <. 5; 00
潜 力 。近几年也 已用于脑卒 中患者 及其他神 经系统疾 病患 者 的康 复n 。Wo 等 进行 了前 瞻性 、 l f 大样本 、 中心 的随机 多 研 究 , 现强制性 悬 吊上肢训 练明显促 进早 期卒 中患者 发 上肢的恢复 。但 是采用改 良普通 网架 床 , 利用 S T的理念与 E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悬吊运动疗法参考文献悬吊运动疗法――一种主动训练及治疗肌肉骨骼疾患的方法卫小梅郭铁成肌肉骨骼疾病是临床上最为常见的疾患之一,大多数人在其一生中均会被该病所累及,故由此造成的社会、经济负担往往十分巨大。

以往能够有效治疗该症的方法不多,而悬吊运动疗法(sling exercise therapy,SET)就是在目前治疗该类疾患的最新研究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例如有研究证实,运动器官的慢性疾患往往与机体的生理改变有关,如感觉运动控制能力失调及肌力下降等⑴,其中患者最重要的病理改变包括:①对感觉及运动的控制能力下降;②稳定肌的肌力及耐力降低;③活动肌的肌力及耐力降低;④肌萎缩;⑤心血管系统功能减退等。

虽然目前尚未完全明确这些改变与慢性化进程间的关联性,但是有理由相信,它们在疾病的迁延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SET是以持久改善肌肉骨骼疾病为目的,应用主动治疗和训练的一个总的概念集合,该疗法以主动训练和康复治疗作为关键要素,包括诊断及治疗两大系统。

前者通过逐渐增加开链和闭链运动的负荷来进行肌肉耐力测定,并结合肌肉骨骼疾病的常规检查;后者包括肌肉放松、增加关节活动范围、牵引、训练稳定肌肉系统、感觉运动协调训练、开链运动和闭链运动、活动肌动力训练、健体运动、小组训练、伴有长期随访的个体化家庭训练以及用来制定和修改运动计划的计算机软件等。

经过多年的发展,SET目前也已成功用于脑卒中及其它神经疾病的临床治疗中,还可用于儿童早期干预、康复训练以及健体运动等项目。

本文拟对治疗肌肉骨骼疾病的SET疗法进行简要介绍。

SET的基本要素一、开放式和闭锁式动力链运动的诊断系统根据SET概念开发出一个独立的诊断系统,用来诊断所谓的“薄弱环节”(weak line)。

所谓薄弱环节,是指在某一个动作中,当某块肌肉和其它肌肉一起工作的,由于该肌肉力量太弱而不能发挥它应有的那部分作用。

具体方法是让患者进行渐进式闭链运动,在运动中逐渐增大负荷至患者不能正确作出该运动或者感到疼痛为止。

如果在负荷较低时就发生上述情况或者左、右两侧的运动有明显差别时,就表明被检者存在一处或多处“薄弱环节”,接着用开链运动检测各肌肉以确定具体薄弱处。

当用闭链运动进行检测时,要求治疗师密切观察,因为机体会尽量让其它肌肉去代偿“薄弱环节”。

不过到目前为止,尚未见到关于测定该诊断系统可重复性的研究报道。

二、肌肉放松在SET中,使肌肉放松的一个主要方法就是通过悬吊装置使需要放松的身体部位置于所希望的姿势,然后缓慢、轻柔地移动该部分机体。

这通常会使患者感到非常舒适,该项操作在治疗前、后都可以应用。

三、增加关节活动度慢性疾病常导致肌肉和关节活动范围减小。

除了使用关节松动术和肌肉牵拉等物理治疗外,还可通过悬吊系统让患者自己进行增加关节活动度的练习。

此时由于重力的影响已基本消除,患者感到他们能有效控制运动且受到全面保护,故能够使肌肉和关节逐渐活动到最大范围,甚至能再进一步稍作牵伸。

四、牵引对于背部牵引,可以通过悬吊装置将患者的双臂悬挂起来,将双脚放在地上,慢慢屈膝并以手臂承受体重,由此产生牵引的效果。

对于仰卧姿势的牵引,则可以用吊带包绕脚踝,将双下肢悬吊在空中,由此即可将臀部从支撑面上抬起来。

牵引同样可以在颈部、肩部和髋关节处实施,但是在这些情况下,物理治疗师应发挥重要作用。

五、稳定肌的训练最近研究表明,机体某些肌肉有特殊的稳定功能,将它们称之为“局部肌肉”(local muscles)。

这些肌肉一般位于关节附近,并有大量的张力性纤维保持关节稳定性,对执行正确的功能动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据推测这种“局部肌肉”主要负责节段性的稳定,而运动则由“整体肌”(global muscles)实施。

人体参与外周关节稳定性的肌肉主要包括有:肩关节回旋肌、膝关节股内侧斜肌和髋关节臀中肌后部等。

腰椎最重要的稳定肌是腹横肌和多裂肌,颈椎的稳定肌则有颈长肌、头长肌、多裂肌以及半棘肌,另外保持躯干稳定性的还有盆壁肌和膈肌。

有研究发现,对分娩后骨盆疼痛的患者进行专门的稳定性训练,其疗效腰明显优于以往的常规治疗。

在对稳定肌进行训练时,要强调开始应采取低负荷(为最大收缩阻力的30%-40%)的等长收缩训练,随后逐渐延长训练时间但不增加负荷量。

已有研究发现,对腰背痛患者进行腹横肌低负荷训练具有显著疗效。

在躯干或四肢突然运动的情况下,机体会以“前反馈”机制尽量稳定腰椎。

“局部的稳定肌”接收到传出信号并在“整体肌”兴奋之前收缩。

参与这种“前反馈”机制的肌肉包括:腹横肌、膈肌、骨盆底肌肉及颈肌等。

已有文献表明,慢性背痛患者存在腹横肌“前反馈”机制底缺失。

在身体处于过度用力的情况下,就会启动张力肌和相位肌以保持稳定,所以训练这两者的重要性已显而易见。

而在其它情况下则只强调“局部稳定肌”的低负荷训练。

SET训练中有一个特别的运动项目,着重于对稳定肌的分级训练。

起初时强调“局部稳定肌”的低负荷等长收缩,并逐渐激活“整体肌”共同作为稳定肌(发挥“支撑”效果)和动力运动肌;但是这要求“局部肌”有维持满意稳定性的能力。

六、感觉运动功能的训练感觉运动控制能力对维持正常水平的运动功能非常重要。

最近的研究表明,慢性背痛与感觉运动功能减退有关,同样的情况也见于慢性颈痛肌肩痛患者。

另有临床研究发现,踝和膝慢性疾病患者的感觉运动控制功能有所下降,而对这些患者采取包括感觉运动协调训练在内的治疗方案后,发现其临床疗效显著。

感觉运动训练是SET概念中另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并且已开展了以此为目的的一系列相关运动。

强调在不稳定的地面上进行闭链运动是为了达到对感觉运动器官的最佳诱发效果。

通过采用悬吊装置和使用海绵橡胶垫、平衡板以及充气的橡胶垫枕来强化感觉运动刺激,非常容易达到治疗目的。

七、开链和闭链运动开链运动是指肢体远端不固定且不承受身体重量所进行的运动(远端肢体在固定的近端肢体基础上移动),而闭链运动则为肢体远端固定并承受身体重量所进行的运动(近端肢体在固定的远端肢体基础上移动)。

前者使得原动肌和协同肌兴奋,但拮抗肌不同时收缩;而后者则使原动肌、协同肌和拮抗肌同时兴奋,所以非常适于进行ADL及体育训练。

SET既使用开链运动,也使用闭链运动。

开链运动是在悬吊系统上作肌肉放松运动以及使用外来的重量和滑轮系统进行肌力训练。

在这种情况下,需采用一个可移动、伸缩的滑轮装置。

对于闭链运动,使用悬吊系统,通过调节杠杆、改变力矩的方式来逐级增加运动负荷。

这可以通过改变吊带相对于身体的位置或改变绳子的长度或移动与悬挂点垂直线相连的身体部位做到。

闭链运动对关节的稳定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其它运动比较,其肌肉更需要协同收缩。

八、活动肌的动力训练一旦“局部肌”有了满意的稳定功能后,即可以进行“整体肌”的渐进式训练,如通过开链运动和闭链运动达到治疗目的。

对于肌力训练,要采用相对较大的负荷。

运动一般分3-4组进行,每组重复训练5-6次,每组结束后要休息一段时间。

对运动员研究后发现,大负荷的运动训练可达到改善肌肉耐力的目的,如运动员每天作3组强力收缩,重复5-6次,组间休息1-2min,并逐渐调整负荷量。

当患者采用这种训练方式时,治疗师必须考虑患者能正确实施运动的能力以及因运动引发的疼痛,故在运动疗法中使用小负荷、重复30-50次共3-4组动作来训练患者肌肉耐力较为常见。

九、渐进式阶梯运动的分级根据SET的概念,运动训练应遵循一个渐进式的开链运动及闭链运动运动阶梯系统。

当处于最低水平时,患者一般在吊带的帮助下降低运动等级,如使用弹力绳、滑轮系统来减少重力的影响;当处于渐进式阶梯系统中最高水平时,通常由高力矩的闭链运动完成训练。

这些水平层次是参照运动员来划分的,对所有的渐进式阶梯训练系统而言,该装置对任何一位患者、体育运动的爱好者或运动员都有其相应的水平。

十、心血管系统功能的锻炼一般来说,大多数情况下采用的是骑自行车、跑步、划船、快速步行、滑雪、游泳或其它可使大肌群长时间兴奋的训练活动。

在SET概念中,已经提供了针对那些不能参与上述活动的人在家中可进行的训练项目。

这时悬吊系统就要增加便携式“踏步机”(stepper)、蹦床或者海绵橡胶垫等。

使用者同样需遵循间歇训练的原则,即选择一种相对简单的运动,在规定的时间段内作高速运动,各时段之间应有适当的休息。

十一、小组训练小组训练指将进行相同运动、但负荷量根据各自水平调整的人员组织起来,或是将作不同运动的各个运动级别的人员组织起来。

小组训练可用于患者治疗,也可用于健体训练,它能将正面因素的作用最大发挥出来,比如患者的主管能动性、应对能力以及社会交往能力等。

十二、家庭运动在SET观念中,非常强调家庭运动以及治疗师长期随访观察的重要性。

许多患者有肌力下降、肌肉耐力降低、心血管功能减退、部分患者还有感觉运动功能的控制失调等。

临床经验表明,恢复这些功能需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通过比完成处方开出的治疗次数所需要的时间长得多。

治疗师通过鼓励患者自己进行运动并逐渐过渡到让患者为自己的健康负起责任,以达到持久提高疗效的目的。

临床经验和最新研究均表明,长期、稳定的运动训练能持久地减少肌肉骨骼疾病复发的风险。

让患者自行运动通常较困难,大量研究表明患者自行运动的依从性较差;但是澳大利亚的一项研究发现,与只给予口头运动指导或示范的患者比较,那些接受附有插图说明的书面运动计划以及口头运动指导和示范的患者进行家庭运动的依从性有明显提高(前者为38%,后者为77%)。

SET的适应症和适用范围虽然目前SET多用于慢性背痛、颈痛、骨盆痛及肩关节患病等的治疗,但是有理由相信,SET模式具有治疗关节活动障碍、肌力降低、耐力减小以及涉及骨骼肌感觉运动控制失调的大多数疾病的潜力。

同时,SET除用于治疗肌肉骨骼疾病外,也已用于脑卒中患者及其它神经体统疾病患者的康复治疗,还可用于促进儿童发育,也可适用于健体训练及优秀运动员的日常训练。

当治疗师在实施关节牵伸或手法活动治疗时,由于患者接受治疗的身体部位悬挂于悬吊系统中,使得治疗师的一侧或双侧上肢得到了解放,从而能更容易地开展治疗工作。

按照SET地概念,为了使“薄弱环节”康复,通常要联合使用开链运动及闭链运动。

临床经验表明,应首先用开链运动训练单块肌肉直至其肌力和耐力得到改善,然后再用闭链运动训练原动肌。

协同肌及拮抗肌的协同功能。

总结综上所述,SET是一个新的概念,其作为治疗损伤及慢性疼痛的一种综合性治疗方法,经历了较长时间的发展过程。

SET的核心是增加关节活动度、训练“局部稳定肌”以及使肌肉感觉运动控制能力达到正常化,同时也关注肌力、肌耐力和心血管功能的训练,另外伴随长期跟踪随访的家庭分级运动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

在SET治疗中,同一种训练器具可用于各种不同的运动,使患者在家中也可以获得与在物理治疗诊所中一样的治疗及训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