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重要词语在语境中的涵义和作用
理解文中重要词语句子的含义答题技巧
![理解文中重要词语句子的含义答题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5039a5f09b89680203d825bd.png)
理解文中重要词语句子的含义如何理解文中重要词语和重要句子的含义呢?一、理解文中重要词语含义的基本方法:1.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理解词语的隐含意义。
作为文章的语言材料,每一个词语都与作者所表达的思想,论证的道理,说明的事物密不可分。
所以阅读文章时,必须透过词语的表面意义,结合文章的感情脉络、语法逻辑以及具体的语言环境,深刻体味、理解作者的用意。
2.理解词语的临时意义,辨别不同义项。
每个词语都有其基本意义,但有时却可被赋予临时意义。
阅读文章时,要注意从整体的角度出发,将词语放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去分析,要在明确词语所在语句的句意、所在段落的含义、所在语段前后关系的基础上理解词语。
还要注意词语本身具有的含义,要能准确理解词语的比喻义(从分析喻体与本体的相似性入手,寻找本体是正确解题的关键)、引申义、双关义(谐音双关还是语意双关)、象征义(象征的对象是什么)、反语义、色彩义(褒贬互换)。
二、理解文中重要句子含义的基本方法:1.从分析句子中的重要词语入手。
2.从分析句子的结构入手。
有许多句子,只要分析其结构,如果是单句,先找准主、谓、宾;如果是复句,先找准其第一层,就可以把握句子的基本意思。
3.从分析句子在文中的位置入手。
句子在文中的位置,对理解句子的含义至关重要。
分析句子在文中的位置,具体地说就是:如果要求理解的句子是总领句,就要结合其所领的范围作答;如果是总结句,就要结合其总结的范围作分析;如果是重要的过渡句,就要联系其承上启下的文字作分析。
4.从分析句子的表达意图入手。
这种方法主要适用于理解那些表达有特色的句子。
【考题透析一】乐书作者写书总是把他自己最有价值的一面放进书里。
经常读书,接触的都是别人的精华。
读书本身就是一件聪明的事,也是一件快乐的事。
陶渊明说:“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金圣叹读到《西厢记》中“不瞅人待怎生”一句,感动得三日卧床不食不语。
这都是读书的至高境界。
不只是书本身的力量,也需要读者的会心。
如何理解重要词语在文中的含义及作用
![如何理解重要词语在文中的含义及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a8094b473c1ec5da50e27011.png)
词语在文中的作用二、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1、把握指代词和临时在文中有指代作用的词语的含义;2、把握同义词或近义词在文中含义的差别;3、理解词语在语境中被临时赋予特定含义;4、理解词语在特殊语境中暗示的言外之意或隐含的深层含义。
概而言之,一是理解指代含义,二是理解语境含义(二)词语的语境义1、多义词:多义词义项包括本义、引申义和比喻义。
本义:即这个词最初的最基本的意义;引申义:在本义的基础上引申或扩大了范围、中心的意义;比喻义:通过打比方的方式产生固定意义2、其他词的语境义:指词语在特定的语境中临时具有的意义。
与多义词不同,它的意义是不固定的,离开了这个语境,其意义就不存在。
例:去年的冬末,我给一位远方的朋友写信,曾说我要尽量地吞咽北平的春天。
今年北平的春天来得特别地晚,而且在还不知春天在哪里的时候,抬头忽见黄尘中绿叶成阴,柳絮乱飞,才晓得在厚厚的尘沙黄幕之后,春还未曾露面,已悄悄地远隐了。
吞咽:尽情地享受。
1)语境义的理解:一个原则是词不离句、词不离段、词不离篇。
下面是方法技巧(1)借助该词的基本义;(2)分析该词在句中的搭配成分或修饰成分;(3)联系上下文的感情色彩(褒贬中);(4)结合修辞手法的运用(比喻义、借代义、比拟义、讳饰义、反语义)(5)理解词语的象征意义(弦外之音,言外之意)概而言之:一是借助词的基本义;二是词语所处语境。
2)从探究词语的搭配关系方面入手正确地解释文中词语的含义,必须充分考虑它所处的语言环境,而且对于某些词,如果不明词义,只要结合语境,认真推敲,才可以大体揣摩出词语的意义。
也就是要看词语所在的句子,而关键看与这个词相关联、相搭配的词语,抓住句子结构,看词语与词语之间的搭配关系。
2、从释句处入手有些词语的理解从本句中找不到答案,从上句中也找不到答案,这些词语往往比较抽象,对他们的理解同样离不开语境,从词语所在的语言环境去理解,这仍然是必由之路。
与其他情况不同的是,因为他们比较抽象,不好理解,所以作者往往在提出之后,对之进行阐释,这些阐释的句子我们称之为释句,释句往往在抽象词语之后,因此我们必须从下句去找答案,由近及远地去找。
领会重要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领会重要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22dad36a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6ecdd65.png)
一些词语可能具有比喻义或引申义,通过上下文可以理解这些
特殊含义。
结合文化背景理解词语意义
文化背景影响词语意义的理解
不同的文化背景可能赋予词语不同的意义或内涵,结合文化背景可以更好地理解词语的意 义。
文化背景有助于理解词语的比喻义和引申义
一些词语可能具有比喻义或引申义,结合文化背景可以更好地理解这些特殊含义。
表达主题
作家通过精心选择重要词语,可以 有效地表达作品的主题和思想,引 导读者深入思考。
在新闻报道中的应用
传递信息
新闻报道中的重要词语能够准确、 迅速地传递信息,使读者了解事
件的关键信息和最新进展。
引导舆论
通过使用重要词语,新闻报道可 以引导公众的舆论方向,影响人
们对事件的认识和态度。
增强可读性
重要词语的使用可以使新闻报道 更加生动、形象,提高读者的阅
情绪感染
重要词语的使用能够感染 听者的情绪,使听者更好 地理解和感受说话者的情 感和态度。
增强语言的表现力
形象化描述
重要词语能够形象地描述 事物,使语言更加生动和 富有表现力。
丰富语言表达
使用重要词语能够丰富语 言表达,使语言更加多彩 和多样。
增强语言感染力
重要词语的使用能够增强 语言的感染力,使表达更 加有力,更容易打动人心。
文化背景知识
了解特定文化背景下的词汇含 义和用法,以更好地理解其在
特定语境中的意义。
重要词语的分类
关键词
在文本中起到关键作用 的词汇,通常表达作者 的观点、情感或意图。
主题词
与文本主题密切相关的 词汇,对于理解整个文 本的主题和内容至关重
要。
象征词
具有象征意义的词汇, 通常用于表达抽象的概
30现代文阅读·理解重要词语在文中的含义
![30现代文阅读·理解重要词语在文中的含义](https://img.taocdn.com/s3/m/d3e3dc4fe2bd960590c67777.png)
高三语文复习讲座(30)现代文阅读·理解重要词语在文中的含义现代文阅读,尤其是第II卷的现代文阅读,历来是高考语文试卷中得分率较低的一块之一。
这里本着先分后总的原则,先就几个主要能力点作阐述。
本讲说理解词语的有关问题。
一、什么是文中的重要词语所谓“重要词语”是就词语在文中地位和作用相比较而言的。
一般说来,哪些词语是文中的重要词语呢?1.与文章的核心内容密切相关的词语在文章中,有的词语与全文的核心内容或与文章局部的主要内容密切相关。
不能正确理解,就全影响对全文或某个局部的正确理解,对这样一些词语,要给以足够的关注。
如毛泽东《改造我们的学习》一文中的“学习”,它就是重要词语,如果把它理解为通过读书和实践来获得知识,就无法理解全文的内容。
又如2001年高考全国卷选择的散文《门》,其中“开门”和“关门”便是与文章的核心内容密切相关的词语,自然是重要词语。
2.表达功能特别强烈的词语有些词语在文中有高度的概括力,或者显示事物之间的差异,或者感情倾向特别强烈,这样的词语也是重要的词语。
例如闻一多《兽·人·鬼》(2000年春季招生考试选文)开头说道:“刽子手们这次杰作..,我们不忍再描述了,其残酷的程度,我们无以名之,只好名之曰兽行,或超兽行。
”这一句中的“杰作”感情色彩特别强烈,自然是重要词语。
3.理解上容易发生偏差的词语譬如1996年高考所选《贝多芬之谜》最后一段说:“懂得了这个……不仅懂得贝多芬的音乐,而且也懂得贝多芬以后最有深度的音乐.......了。
”这里“最有深度的音乐”这个词语,既与文章核心内容相关,有高度的概括力,又是理解上容易发生偏差的词语,自然是重要词语,因为不理解它指什么样的音乐,简直可以说文章没有读懂。
二、理解重要词语的方法理解重要词语的基本原则就是依据具体语境。
从操作的层面来说,有下列几点:1.依据词语所在句子的内容俗话说,词不离句,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譬如上文提到的“杰作”,依据所在句子“其残酷的程度”、“兽行”和后文所说对学生的镇压,这个“杰作”就应解释为“指反动派镇压学生的兽行”。
「现代文阅读篇:记叙文阅读——理解重要词句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现代文阅读篇:记叙文阅读——理解重要词句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972de81f9b89680202d825a9.png)
年级初三学语文编稿老师李满园科课程标题现代文阅读篇:记叙文阅读——理解重要词句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1)一校林卉二校黄楠审核苏宇嵬一、考纲解说1.准确把握文章主要内容——局部精读的前提。
2. 明确各层次之间的关系——理清行文思路。
3. 理清文章的线索并理解其在组织内容、表达中心方面的作用,4.准确地摘取重要细节——把握人物形象特征。
5.能找到表现作者思想情感的关键语句——把握思想感情的脉络(显性的关键词语,隐性的具体描述。
)二、考点要求理解重要词句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就是要求阅读文章,利用文中信息和日常积累对关键词句、重要段落、写作手法、情感认识等,进行合理地解释。
知识精讲、易错指津:立足于文章的重要词句,结合语境分析其含义、作用、表达效果。
重要词句:1. 文章题目。
2. 与人物描写或景物描写有关的词语或句子。
3.文章中议论抒情句。
4. 结合文章中某一信息点,概括回答“为什么”。
◆示例:一、文章的题目·选文第⑤段慕生忠给两片树林分别命名为“望柳庄”和“成阴树”,请根据文意说说将军这样命名表现了他的哪些心愿?(《望柳庄》)·奶奶为“我”取“心灾”这个乳名的用意是什么?(《心灾》) ·本文以“你遗失了感动吗”为题,有什么作用?(《你遗失了感动吗?》)·谈谈你对“我看到了一条河”这个题目的理解。
(《我看到了一条河》)·文章为什么要以“六个馒头”为题目?(《六个馒头》) ·试分析文章标题“长在岩石下的小花”的作用。
(《长在岩石下的小花》) ·你认为这篇文章只是描写清晨的景物吗?请谈谈你的认识。
(《晨》)◆解题思路:题目的含义和题目的作用。
题目的含义:1. 原文可能会有解释。
例:《心灾》“奶奶为‘我’取‘心灾’这个乳名的用意是什么?”(1)为了消掉心里的灾,(2)叫“我”永远不要忘记这个灾。
答案就在文章中,仔细阅读就可以找到。
议论文阅读之 理解词语含义,分析句段作用
![议论文阅读之 理解词语含义,分析句段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abdcb9cc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cd143b9.png)
议论文阅读之理解词语含义,分析句段作用作者:来源:《作文周刊·中考版》2021年第30期议论文是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运用准确、严密的语言分析事理、阐明作者观点的文体。
分析关键词语、句子或语段的含义及作用,是中考议论文阅读题考查的热点。
1.理解重点词语在语境中的意义“重点词语”是指那些含义丰富、深刻,蕴含了文章重要思想、体现了作者观点态度的词语。
该考点的考查对象一般分为两类:(1)概念术语类词语。
这类词语多指在阅读文本中处于核心地位的概念或术语,常常是文章的写作对象。
对这类词语的考查多以理解为重点,要求正确把握概念的内涵或外延。
(2)指代类词语。
旨在考查对具体语言环境中代词指代内容的理解和指代范围的把握,要求考生准确弄清具体含义。
回答这一类问题,首先要理解词语在语境中的表层含义,然后分析其深层含义、比喻义或引申义。
2.分析句段在文中的作用回答这类题,应当根据议论文的文体特征和句段所在的位置进行分析。
一般情况下,议论文开头的句子或段落起到总领全文、引起下文的作用;结尾的段落起到总结全文、深化主旨的作用;而在文章中间部分的句段则有埋下伏笔、承上启下、照应上文等作用。
体悟人生的斑斓多彩◎李洪兴①有人说,绘画的一个原始冲动,就是从二维平面上实现三维空间的感觉。
②有哲学家认为,在工业技术影响下,人们日益呈现出单向度的特点,就像进入了一條单行道,倾向于“随大流”。
有人进一步形容:横向一个底,纵向一条边,个人行为仅在一个边框里。
事实上,如果拘囿于一时一地,局限于单一视角单一评价,就很难体悟到人生的精彩。
③由此观之,向往多维度,必须是个体的一种追求,这样的人生才会斑斓多彩。
④超越单向度、走向多维度,需要保持向多维度伸展的自觉性。
从单一到多样、从片面到全面,映照着人类文明进步的内在逻辑。
今天,时刻变化着的世界,为成就多彩人生提供了舞台,为“实现个人自由和全面发展”提供着滋养。
对个人来说,洞察社会发展趋势,顺应时代发展潮流,拥抱变化,不拒绝每一种可能,才能跟上时代步伐,拥抱更加丰富多彩的人生。
理解重要词句的含义及作用
![理解重要词句的含义及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e756a5de8bd63186bcebbcaa.png)
三、分析字词作用
1.句中词语使用修辞手法时,我们可以按照手法判断+手法作用这 一方法进行解答。 2.如果无修辞手法,我们就分析词性,根据文章具体的语境,抓住 动词和形容词,或特殊的词语如“叠词”“拟声词”等,明确词语 修饰对象,结合文章分析展现对象……特句含义
一、什么样的句子是关键句 1.点名主旨的句子 2.描写、议论、抒情的句子 3.总结全文的句子 4.起承转合的句子(过渡句)
二、答题思路
明确句子中的关键词→结合上下文、主旨理解关键词内涵→理解句 子的含义→分析人或物的特征,作者表达的情感→带手法的句子要 结合手法分析句子的含义
理解重要词语的含义与作用
一、首先要了解哪些词语是重要的词语
1.体现作者立场观点的词语。 2.表现文章主题思想的词语。 3.语境中内涵丰富的词语。 4.体现人物情感心理的词语。 5.对文章结构起照应连接作用的词语(指代词)。
二、理解字词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含义
• 结合具体语言环境,联系词语的本意,借助上下文和主题去推测、 判断词语的含义。 • 理解词语在文中的指代意义应注意的三点: 1.如果是代词,其指代内容一定在前文出现过;如果是非代词,其 指代意义一般需要考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概括。 2.弄清指代的范围,注意上下语境的限制和提示。 3.分析词语原来的意义,在此基础上根据语境分析在文中的作用。
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及其表达效果
![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及其表达效果](https://img.taocdn.com/s3/m/e4c75a25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9ee9b77.png)
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及其表达效果专题一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及其表达效果考点目标:能结合语境,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及其表达效果。
知识梳理:语境义——在文中的特定含义。
基本原则:1)整体把握(词不离句,句不离篇);2)结合具体语境。
具体有以下几点情况:1)“指代类”:指示代词的含义和文中临时有指代作用的词语在文中指代的具体内容。
近指(这个、这些、这);远指(那、那个、那些);特指(某、某类)。
答题步骤:①找出该句在文中的位置,并作出相应记号;②锁定阅读范围;③找出指代的相关内容,并带入具体的语言环境中验证。
2)“语境类”:能够把握词语在本文特定语境中临时具有的含义。
答题步骤:①要准确理解本义;②语境义(引申义、比喻义、双关义、反语义、色彩义);③代入具体语境中验证。
格式:本义+语境义3)“作用类”:能够理解词语在文中的表达作用。
“四联系法则”:①联系本义(解说本词的含义);②联系本句或上下文(突出本句或上下文的什么内容,即:突出……);③联系文章的中心与作者的态度情感;④联系特殊的表达效果。
修辞格式:点出“某词”运用了“某种修辞手法”+修辞作用【形象生动地写出对象特征】+作者情感态度一般格式:语境义+突出(内容【一般为对象】)+形象生动地写出对象特征/表达了作者(情感)解题指津:1.浏览全篇,把握主旨——解题前提2.借助语境,推断含义——解题技巧3.结合文本,巧借修辞——解题技巧4.拆换词义,合理描述——解题技巧典型例题1《洁身自好的莲花》节选——2009杭州中考这是自然界中生物长期进化的结果。
正是这种特殊的超微结构,使得莲叶表面不沾水滴,可以保持清洁:当莲叶上有水时,水会在自身表面张力的作用下形成球状,风吹动水珠在叶面上滚动时,水珠可以沾起叶面上的灰尘,并从上面高速滑落。
这种自洁能力对于防止病原体的入侵也有着特别的意义。
像莲花这样的植物,就是生长在很“脏”的环境中也不容易生病。
因为即使病原体到了其叶面上,一经下雨就会随雨水冲走;如果不下雨,叶面很干燥,病原体还是生存不了。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教案:专题十二第二讲考点三 理解文中重要词语含义和重要句子含意及作用 Word版含解析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教案:专题十二第二讲考点三 理解文中重要词语含义和重要句子含意及作用 Word版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e1e2348e6c85ec3a86c2c552.png)
考点三理解文中重要词语(概念)含义和重要句子含意及作用基础点:1.重要词语所谓“重点词语”是就词语在文中的地位和作用相比较而言的。
一般情况下,高考试题中考查的词语含义往往不限于“词典义”,而是这个词语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的、具体的、附加的、动态的、不同于词典义又与词典义有着某种内在联系的新的含义。
散文阅读中主要把握以下几类词:(1)体现作者态度或情感主旨的词语俗话说“字斟句酌”,词语的运用需要仔细考虑与锤炼。
很多情况下,词语的选择与文章的主旨和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关系密切。
仔细体味这类词语,就能理解句意甚至文章的主旨,进而把握作者的思想情感。
(2)运用修辞和写作方法的关键词语单个的词语,本身是没有修辞手法的,只有运用到句子中,才显示出其运用的修辞手法。
运用拟人、排比、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的词语,能够取得丰富的表达效果。
(3)特殊指代(远指、近指等)的词语具有特殊指代义的词语就是指代词,它包括指代词与指代短语两类。
前者有人称代词及指示代词,如我、你、他(它),我们、你们、他们(它们),自己、人家、别人,这、此、那等。
后者如这些、那些、某些、这样、那样、如此、之所以如此、既然这样等等。
(4)在表情达意方面非常出色的动词、形容词、叠词等有些词语,单独存在时,并没有特殊的表达作用。
当其一旦进入语境,与具体的文本发生关系时,就有了明显的表达效果。
这类词语可以是动词、形容词、副词等,还可以是反复出现的词语等。
(5)有特殊用法的词语有的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与词典义、表面义有着很大的差距。
因为在新的语境中,其产生了特殊的含义。
理解词语在文中的含义是阅读的基础,能在上下文语境中迅速地领悟词语的含义,是高水平阅读的一项重要标志,也是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考查的一项重要内容。
这里的“文中”二字,一是指理解词语要有全局观念,从整体上把握全文;二是指要根据具体语境来把握词义。
2.重要句子所谓重要语句,主要指内涵较为丰富的句子、使用了特殊手法的句子、能显示脉络层次或主旨的句子。
散文-理解词语的语境义课件-初中记叙文阅读考点精讲(初一拔高适用)
![散文-理解词语的语境义课件-初中记叙文阅读考点精讲(初一拔高适用)](https://img.taocdn.com/s3/m/ea9965f5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171b006.png)
2.联系上下文内容理解词义 做题原则:“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
【例】中国新诗是带着两大革命胎记产生的:第一是在科学与民主以至社 会主义的新思潮推动下,扫除了旧体诗词唱滥的那套封建士大夫的审美乐 趣,确立了富有现代社会色彩和生活情调的诗歌境域;其次是力图摒弃僵 死的文言词语,而以口语入诗,作所谓白话诗,以利于反应现实表现真情。 从而走上了“诗体的大解放”的道路,其主要成绩便是自由诗的产生。在 音律情势上,它自然也曾对外国诗歌有所借鉴,但主要都加以溶化,在中 国现代口语基础说提炼出诗的语言来,而形成为中国的自由体新诗。 题:“中国新诗是带着两大革命胎记产生的”,其中的“两大革命胎记” 分别指什么?
理解词语的语境义
一、“重要词语”的特点
•
或反应深层含义
•
或体现作者观点
•
或在结构上有特殊作用
•
或有修辞作用
二、做题原则
•
பைடு நூலகம்
词不离句,到上下文找答案
三、答题方法
1.根据词的原义进行推演
2.联系上下文内容理解词义
3.结合修辞手法理解词义
4.结合文章主旨理解词语的象征义
4.结合文章主旨理解词语的象征义
【例】四月的维也纳忽然叫我明白了生命的意味是什么?是——勇气!这 两个普通又特殊的字眼,又一次叫我感到心头怦然一震。这一震,便使 眼前的景象定格,成为四月春天独有的壮丽的图画,并终于被我找到了。 拥有了这三幅画面,我自信拥有了春天,也懂得了春天。 文章结尾,“拥有了这三幅画面,我自信拥有了春天,也懂得了春天”, 请联系全文,简要说说你对“春天”的理解。 【提示】细读原文可知,作者描画了三幅画面:一束艳红的带露玫瑰夜 间悄悄地打开窗子伸进屋来;像伟大的雕塑一样的几个姑娘在河边陶醉 地亲吻着春天;大片大片的小花在冷风冷雨中冒出草地,像英雄那样傲 然挺立。作者借此突出了维也纳四月春景的壮丽和见到那壮丽画面时的 惊奇和激动,从而理解到了生命的真谛。
理解重要词语和句子的含义
![理解重要词语和句子的含义](https://img.taocdn.com/s3/m/da66d809eff9aef8941e0665.png)
柔,明朗与朦胧,清新与混沌,怒吼与低唱,日出与日落,
诞生与死亡,都在你身上冲突着,交织着。哦,雨果所说的 “大自然的双面像”,你不就是典型吗?
栏目 导引
板块3 现代文阅读
在颤抖着的漫长岁月中,不知有多少江河带着黄土染污你的
蔚蓝,也不知有多少巨鲸与群鲨的尸体毒化你的芬芳,然而, 你还是你,海浪还是那样活泼,波光还是那样明艳,阳光下, 海水还是那样清澈。呵!我的书籍,不被污染的伟大的篇章, 不会衰朽的雄文奇彩!我终于读到书魂,读到一种比风暴更
所以“飘飘然”,它把自己的主人带回到了“人间”现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栏目 导引
板块3 现代文阅读
【教你审题】
①审要求——明确答题指向的“理解含意”;
②审位置——看语句出现在文中什么地方(开头、结尾、段
首、段末);③审手法——语句有没有采用修辞手法;
伟大的力量,这是举世无双的沉淀力与排除力,这是自我克
服,自我战胜的蔚蓝色的伟大的奇观。
栏目 导引
板块3 现代文阅读
全身循环流动。
栏目 导引
板块3 现代文阅读
我是上帝的一部分。在那时,最亲近的朋友的名字听起来也 觉得陌生而并不重要了:所有的人都是兄弟,都是朋友,谁 是主人谁是仆人就只是微不足道的干扰而已了。 我热爱那不受抑制的永恒的美。我从荒野中发现的东西比街 道上或村庄中发现的还要亲切自然。在宁静的自然中,尤 其是在远方的地平线上,人类看到了和他自己的本性同样美
④审关键词——在这句话中,哪几个词最为关键,其含义是什 么。 【教你答题】 本题考查理解句子含意的能力。要重点理解
“云端”和“不通人意”。“云端”是溪谷间腾起的茫茫浓
[名校]初中语文考点详解:重点词语在语境中的意义及作用
![[名校]初中语文考点详解:重点词语在语境中的意义及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1f38e220b14e852459fb57da.png)
[名校]初中语文考点详解:重点词语在语境中的意义及作用教学目标:1.了解重点词语在文中的表现2.掌握分析重点词语的方法3.体会重点词语在语境中意义和作用教学重点:体会重点词语在语境中的意义教学难点:体会重点词语在表达效果上的作用教学过程:3课时第一课时阅读理解能力是衡量我们语文素养的一个重要指标,历年来在中考所占的比重也比较大。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在阅读中“体味、推敲、阐释重要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理解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含义是阅读的基础,能在上下文语境中迅速地领悟词语的含义,是高水平阅读的一项重要标志,也是中考现代文阅读考查的一项重要内容。
中考现代文阅读要求考生理解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含义时要有全局观念,从整体上把握全文;能根据具体语境来把握词义。
所谓“词语的含义”,不是指一般的词典义,而是这个词语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的临时的、具体的、附加的、动态的、不同于词典义又与词典义有着某种内在联系的新的含义。
命题的思路上和形式上,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⑴辨析多义词、同义词、近义词的细微差别;⑵把握词语的语境义;⑶有比喻、借代、反语等特殊词语;⑷表现主题思想的关键词语;⑸把握代词和具有临时指代作用的词语的含义;⑹理解蕴涵在词语中的作者观点和特殊感情;⑺品味词语的运用之妙或说明选用词语的理由。
对于文章,我们都能看得见,感觉得到,但做起题来总有点抓不住、摸不着,心里没底。
其实,也不用害怕,所谓锁再坚固,也总有能打开它的钥匙,只要你愿意去找,善于去找,就一定能找到这把钥匙。
叶圣陶先生说:“文艺欣赏还得从透彻地了解语言文字入手。
”今天我就带领大家一起来寻找阅读理解解题的钥匙。
我们所称的“重点词语”或者是“关键词语”,往往是表明作者立场观点的、带有强烈感情色彩的、带有修辞意义的、反映文章中心的,在结构上起过渡和照应的、体现人物形象的。
我们在这里讲五种方法:(一)联系上下文的语境来分析对词语的分析,一定要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
理解语段中重要词语和句子的含义
![理解语段中重要词语和句子的含义](https://img.taocdn.com/s3/m/ce8452ab168884868662d675.png)
理解语段中重要词语和句子的含义(一)语段中重要词语的理解1、考点精析:理解词语在文中的含义是阅读的基础,能在上下文语境中迅速地领悟词语的含义,是高水平阅读的一项重要标志,也是中考现代文阅读考查的一项重要内容。
这里的“文中”二字,一是指理解词语要有全局观念,从整体上把握全文;二是指要根据具体语境来把握词义。
所谓“重要词语”,是就词语在文中的作用而言的。
所谓“词语的含义”,不是指一般的词典义,而是这个词语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的临时的、具体的、附加的、动态的、不同于词典义又与词典义有着某种内在联系的新的含义。
本考点的考查内容主要有:(1)把握词语的语境义;(2)理解词语在文中的表达作用;(3)把握代词和具有临时指代作用的词语的含义;(4)理解蕴涵在词语中的作者的特殊感情等等。
2、解题思路与技巧:1、结合语境,认真推敲现代文测试非常强调理解动态语言环境中的词语含义。
这种理解不是孤立静止的理解,而是对语言做活的理解分析。
我们知道,同样的词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意义往往是不同的。
因此,只有结合语境,认真推敲,才能揣摩出词语的确切意义。
2、遇到代词,从上查找代词的出现,往往是在所指代的事物、人物之后,因此代词指代内容的落实在本句中是找不到答案的。
代词的指代对象一般在上句或上文,因此我们解题时,必须从上句开始寻找,而且应当由近及远地去找。
3、由近及远,查找释句有些词语比较抽象,较难理解,所以作者往往在提出之后,对他们进行解释,而这些解释往往就是我们所要寻找的答案。
这些阐释性的句子往往在抽象词语之后,因此我们在解题时必须从下句中去找答案,由近及远地去找。
(二)、理解语段中句子的含义A、考点精析:所谓重要的句子,是就其在文章中的地位和作用相比较而言的。
它们之所以重要,或者是不同层次的中心句,或者是结构上的领起句、总结句和重要的过渡句,或者是表达上有特色的句子。
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包括三层意思:首先是理解句子的表层意义,也即字面意义。
理解语段中重要词语和句子的含义
![理解语段中重要词语和句子的含义](https://img.taocdn.com/s3/m/90a4898c28ea81c758f5787c.png)
(一)语段中重要词语地理解、考点精析:理解词语在文中地含义是阅读地基础,能在上下文语境中迅速地领悟词语地含义,是高水平阅读地一项重要标志,也是中考现代文阅读考查地一项重要内容.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这里地“文中”二字,一是指理解词语要有全局观念,从整体上把握全文;二是指要根据具体语境来把握词义.所谓“重要词语”,是就词语在文中地作用而言地.所谓“词语地含义”,不是指一般地词典义,而是这个词语在一定地语言环境中地临时地、具体地、附加地、动态地、不同于词典义又与词典义有着某种内在联系地新地含义.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本考点地考查内容主要有:()把握词语地语境义;()理解词语在文中地表达作用;()把握代词和具有临时指代作用地词语地含义;()理解蕴涵在词语中地作者地特殊感情等等.、解题思路与技巧:、结合语境,认真推敲现代文测试非常强调理解动态语言环境中地词语含义.这种理解不是孤立静止地理解,而是对语言做活地理解分析.我们知道,同样地词在不同地语言环境中,意义往往是不同地.因此,只有结合语境,认真推敲,才能揣摩出词语地确切意义.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遇到代词,从上查找代词地出现,往往是在所指代地事物、人物之后,因此代词指代内容地落实在本句中是找不到答案地.代词地指代对象一般在上句或上文,因此我们解题时,必须从上句开始寻找,而且应当由近及远地去找.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由近及远,查找释句有些词语比较抽象,较难理解,所以作者往往在提出之后,对他们进行解释,而这些解释往往就是我们所要寻找地答案.这些阐释性地句子往往在抽象词语之后,因此我们在解题时必须从下句中去找答案,由近及远地去找.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二)、理解语段中句子地含义、考点精析:所谓重要地句子,是就其在文章中地地位和作用相比较而言地.它们之所以重要,或者是不同层次地中心句,或者是结构上地领起句、总结句和重要地过渡句,或者是表达上有特色地句子.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理解文中重要句子地含义,包括三层意思:首先是理解句子地表层意义,也即字面意义.一般说来,句子地字面意义理解起来并不困难.其次是理解句子地含义,即在一定地语境中句子地临时意义,这是中考考查地重要内容.第三,是理解句子地句外意义,也即“言外之意”,这也是中考常考地内容.、解题思路与技巧:如何理解句子地含义:、问语句、语段地作用时要从两方面考虑:一从结构上,常起过渡、总领或总结作用;二从内容上,常有开篇点题,设伏笔、作铺垫、深化中心、画龙点眼、点明主旨等作用.、问语句含义地要从文章主旨中心去分析,表述要准确、通顺.()结合修辞分析.对含有修辞格语句地理解应从修辞本身地特点出发,如比喻地形象性,反语地讽刺性等.含有比喻修辞地句子往往是试题考查地重点.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准确把握语句地感情因素,是理解文学作品中有关语句地关键.文学作品往往以情动人,有很多言外之意、弦外之音.这些必须借助于感情地线索去深刻领会.()根据文章本身所提供地信息对文章做出分析.这是理解文章语句最基本、最常用地方法.在这里首先要准确判断句子在文中或语段中地位置,理清是否为起始句、收束句、过渡句,中心句、关键句等.其次要根据上下文地内容联系来确定语句地基本内容或含义.同时还应抓住作者地基本行文思路,把握文章脉络,从整体联系中去理解文章语句地含义.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联系文章写作背景及写作意图把握文章主旨.对有些语句地理解不能只看文章语句地表面含义,还必须结合上下文,联系作者写作地时代背景,了解作者写作文章地基本意图,这样才能更好地去把握文章地主旨.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从文章整体内容出发,对各种分析去进行综合把握,并进一步审察所做地各项分析地正确性,则是必不可少地一个环节.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形象地体验文学作品地形象是广义地,既包括具体人物,也包括典型环境下地人物群体或事物、景物,甚至于是一种意象,一种精神地象征.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一)把握人物形象.可以从如下方面入手:. 从文学作品地时代背景和创作动机入手,这些必然会在人物形象上有所反映和折射.. 从描写人物地方法入手.描写人物可以从正面入手亦可以侧面烘托,正面描写包括肖像、行动、语言、心理.其次,可从这些描写揣摩人物地身份、性格特点.描写人物地方法有外貌描写、心理描写、语言描写、行动描写;既有概括介绍,也有具体描绘;既有正面描写,也有侧面烘托,我们要认识这些方法及其作用.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从人物活动地特殊环境入手.这些往往能衬托人物形象或反映人物地某些特征.环境描写,有社会环境描写,主要作用是揭示时代背景,这些描写能表现出人物性格地时代根源;还有自然环境描写,主要内容有地点、时间、季节、气候及景物,主要作用是表现人物地身份、地位、行动、心情,渲染气氛等.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从情节发展入手.情节都是人为设置地,设置情节地目地即是在动态地发展过程中集中矛盾焦点,表现人物性格.因此分析人物形象也不应忽视情节发展过程中人物地表现与变化.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二)理解散文,尤其是抒情散文中地形象和事物、景物地象征意义.文学作品中地“形象”可以是人,也可指现实生活中地各种现象加以艺术概括所创造出来地生活图景.如朱自清笔下地“春天”,《爱莲说》地“莲花”等.理解事物、景物地象征意义对把握文章主旨大有裨益.如《兰草》(中考阅读材料)中地“兰花”,就象征具有顽强拼搏精神地抗灾英雄(人民群众),而文章主旨正是歌颂这些英雄地. 阅读时要注意把握形象地象征意义.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文学作品技巧地品析文学作品德表达技巧主要包括:一、表达方式:如记叙、说明、描写(包括环境<自然、社会>、人物<语言、行动、外貌、心理>两大类、六小类)、议论、抒情;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记叙文中地描写可分两大类:一是人物描写,包括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细节描写等,以此突出人物地性格特征或表现人物地思想情感;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一是环境描写,包括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地描写.描写有正面也有侧面描写,描写有地结合各种修辞手法作生动、形象地描写以突出强调描写地对象,有地则是运用白描,使文字朴实、简练、干脆.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记叙文中地抒情有直接抒情,有间接抒情.直接抒情是在记叙地基础上直接抒发自己对事物地思想感情.间接抒情包括借景抒情,寄情于人、事、物,在叙述描写地字里行间自然渗透作者地感情.阅读时要注意接受感染和美地熏陶.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记叙文中恰当地穿插议论往往点明主旨,起到画龙点睛地作用,或者深化主题,使文章地感情升华,尤其是文章末尾地议论.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段与段之间用上一两句议论,能起到承上启下地妙用.二、记叙顺序:倒叙、顺叙、插叙.三、表现手法:如想像、联想、象征、渲染、衬托、对比,先抑后扬、托物言志、借景抒情、融情于景等;四、选材剪裁:如材料是否典型、真实、新颖,详略是否得当等;五、行文地结构:如开头和结尾、烘托铺垫、前后呼应、伏笔照应、设置悬念、制造波澜、承上启下、起承转合等;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六、写作手法地赏析地现成话:,小中见大:本文从我们所熟知地……入题,抓住……地……特点,让我们从平常小事中领悟到深刻地生活道理.(或从平常小事中体现出了崇高地思想境界;或从平常小事中表现出美好地精神品质.)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对比:本文巧用对比,把……和……巧妙地呈现在读者眼前,让读者很自然地从对比中感觉到……地变化(或说优劣好坏),从而鲜明地表现出…….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象征:本文运用象征地写作手法,抓住了……与……相似地特点,通过对……准确地描写刻画,更好地达到了表现……地目地.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巧合:本文巧妙地运用了巧合,……,既在读者地意料之外,却又在生活地情理之中,很好地表现了主题,令人读后不免颔首称许.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抑扬:本文运用了抑扬之法,作者地本意是……,而先……,令读者更全面深刻地认识……,使所表现地对象更丰满,更鲜明. 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衬托:本文运用了衬托之法,用……地……衬托……地……,使作者对自己地表现对象地表达意图更明确地呈现在读者面前,增强了文章地表现力.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烘托:本文大量运用环境烘托,把表现对象地……心理,放在一个……地环境里,更好地表现了人物地内心世界,增强了文章地表现力. 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托物言志:本文巧妙地运用了托物言志地写法,作者紧紧抓住……地……地特点,精心刻画,从而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地理想(或人生观或生活态度或精神品质).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卒章显志:本文运用了卒章显志地写作手法,层层铺叙,直到最后才突然揭开谜底,……,令人有恍然大悟之感,然后又转入深深地思考. 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悬念:本文巧妙地运用了悬念地写作手法,先把……抛给读者而又并不说明原因,层层设疑,紧紧地抓住读者地阅读兴趣,更好地达到了表达自己主题地目地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对联常识.要求同学们必须掌握对联地基本常识.对联地要求是字数相等,句式一致,词性相对,结构相应,平仄相对,内容相关.、字数相等.对联可长可短.不管长短,上下联地字数必须相等,上联(出句)是多少字,下联(对句)也应当是多少字.如果字数不相等,除特殊情况外,便不成为对联.、句式一致.句式指地是句子节奏形式.上下联相对地句子,节奏形式应当相同.比如:“学问藏今古;文明播东西”,上下联都是“二一二”式.稍长地对联,半联不只一句,上下联句子字数和节奏形式都必须一致.、词性相对.对仗要求,原则上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以此类推. 、结构相应.上下联对应地词或短语,最好是并列短语对并列短语,偏正短语对偏正短语,依次类推.例如:“祖国江山好;大地气象新”中,上联“祖国江山”是偏正结构作主语,下联即以“大地气象”偏正结构作主语来对.、平仄相对(要求不是太严,所以这里就不讲了).汉字有四个声调,普通话四声,是阴平(第一声)、阳平(第二声)、上声(第三声)、去声(第四声),前二者是平声,后二者是仄声.这是我们必须了解地今平仄.对联关于平仄地格律,最重要地是,上联末尾字必须是仄声,下联末尾字必须是平声.、内容相关.对联地上下联,内容要密切关联,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共同表达一个主题.而不能风马牛不相及,或者彼此孤立,各自为政;也不能一轻一重,相差悬殊,那样,内容地关联就不密切了.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理解词语的语境意义
![理解词语的语境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0e496b1ff18583d049645989.png)
测试反馈
1、好久以来“故乡”就在吸引着我:百草园和 三
味书屋,这些美妙的名称,像童话一样,时时在 我思想上盘桓。我想看看咸亨酒店,土谷祠,还 想看看祥林嫂放过菜篮子的小河边……在那浓雾 弥漫的黑暗时代,鲁迅先生在那里开始磨砺他的 剑锋,终生把持它,划破黑暗,露出曙光。今天 我决定要去瞻仰磨剑的圣地。
辞典:比喻人生经验的丰富性 历史:比喻人生经历的曲折性。 经卷:比喻人生体验的深刻性。
三、词的指代义
词语指代包括指示代词的指代和非指示代词的指 代。它可以指代一个词、短语、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子,甚至整个段落。
理解注意:
1、词语指代的内容,一般在词语的前面,但也有少 数的在词语的后面。
2、 找出所指内容后,有的不能完全照搬原文,要加 以概括。
有轰动效应。而容易被人忽视的,却是他的做学问,是他对古典 文献所做的考订工作。
闻一多的有趣,在于他做学问的极端。大多数的时间里,他都是 个地道的书虫,是在“故纸堆里讨生活”。抗战期间,西南联大 的文学院落脚蒙自,闻一多在歌胪士洋行楼上埋头做学问,除了
上课怎、么吃来饭,组几乎不下楼,同事因此给他取名为“何妨一下楼主 人”织。答按案照我?的想法,闻一多之所以会走做死学问这条路,多少
1. 结合文章内容,简要阐释某句的深刻含义。 2. 从文中看,某句指的是什么?3. 依据某 段文字,如何理解某句话的意思。
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总结 解题思路:
找关键词语
• 第一步 分析句子 看修辞手法 理清结构
• 第二步 • 第三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理解重要词语在语境中的涵义和作用
【考点讲析】
方法:
(1)不脱离具体的语境,抓住文章的中心和主题,以及作者的情感倾向。
(2)理解词语的引申义、比喻义以及象征意义。
(3)揣摩词语的表达效果时,一旦有修辞手法,千万要抓住。
我们就可以从修辞的角度去揣摩推敲词句。
用你爱我的方式去爱你
你突然打电话说要来我家,电话里,你轻描淡写
....地说:“听你二伯说,巩义有家医院治腿疼,我想去看看。
先到你那里,再坐车去。
你不用管,我自己去……”
第二天,我还没起床你就来了。
打开门后我看见你蹲在门口,一只手在膝盖上不停地揉着。
你眉头紧锁,脸上聚满了密集的汗珠。
我埋怨你不应疼成这样才去看医生,你却说没啥大事。
去医院的途中,你走得那么慢,弓着身子,一只手扶着膝盖,一步一步往前移。
我紧追过去,在你前面弯下腰,我说:“爸,我背你到外面打车。
”你半天都没动,我扭过头催你,才发现你正用衣袖擦眼,你的眼睛潮红湿润,有点儿不好意思地说:“风迷了眼。
”又说:“背啥背?我自己
能走。
”纠缠
..了半天,你拗不过我,终于乖乖地趴在我背上,像个听话的孩子。
我攒了满身的劲背起你,却没有想象中那样沉.那一瞬,我有些怀疑:这个人,真的是我曾经健壮威武的父亲吗?你双手搂着我的脖子,在我的背上不安地扭动着,身子使劲弓起来,紧张得大气都不敢出。
到小区门口,不过二十几米的距离。
你数次要求下来,都被我拒绝。
爸爸,难道你忘了,你曾经也这样背着我,走过多少路啊?
那一年我在工地被钢板伤,右腿险些被砸断,腰椎也被挫伤。
在漫长而繁杂的治疗过程,你背着我,去五楼做脊椎穿刺,去三楼做电疗,上上下下好几趟。
那年,你50岁,日夜的焦虑使你身心憔悴;我18岁,在营养和药物的刺激下迅速肥胖起来。
50岁的你背着18岁的我,一趟下来累得气都喘不过来。
在你的精心照料下,8个月后,我开始扔下拐杖能自己走了。
这次去在医院做检查,你不停地问我:“到底怎么样?不会很严重吧?”我紧紧握着你的手,你厚实粗糙的大手在我的掌心里不停地颤抖。
我第一次发现,你其实是那么害怕。
是骨质增生,必须手术治疗。
医生说,真想象不出,你如何能忍得了那样的疼?
那天护士为你输液,那个实习的护士,一连几针都没有扎进血管。
我一把推开她,迅速用热毛巾敷在你的手上。
一向脾气温和的我,第一次对护士发了火:“你能不能等手艺学好了再来扎?那是肉,不是木头!”护士尴尬地退了下去,你看着暴怒的我,眼睛里竟然有泪光闪烁。
我猛然记起,几年前,你也曾这样粗暴地训斥过为我扎针的护士。
手术很成功。
你被推出来时,仍然昏睡着。
我仔细端详着你,你的脸沟壑纵横,头发白了大半,几根长寿眉耷拉下来……我想起你年轻时拍的那些英俊潇洒的照片,忽然止不住地心酸。
几个小时后,你醒了,看见我在,又闭上眼睛。
一会儿,又睁眼,虚弱地叫,“尿……尿……”我赶紧拿出小便器,放进你被窝里。
你咬着牙,很用力的样子,但半天仍尿不出来。
你挣扎着要站起来,牵动起伤口的疼痛,巨大的汗珠从你的额角渗出来。
我急了,从背后抱起你的身体,双手扶着你的腿,把你抱了起来。
你轻微地挣扎了几下后,终于像个婴儿一样安静地靠在我的怀里,那么轻,那么依恋。
出院后你就住在我家里。
每天,我帮你洗澡按摩,照着菜谱做你喜欢吃的菜,绕很远的路去为你买羊肉汤。
阳光好的时候,我带你去小公园听二胡,每天早上催你起床锻练,你在前面慢慢走,我在后面紧紧跟随……所有的人都羡慕你有一个孝顺的儿子,而我知道,这些,都是你传承给我的爱的方式。
只是我的爱永远比不上你的爱,宽阔辽远一如无际的大海,纯粹透明没有丝毫杂质,而我,只能用杯水,去回报大海。
(选自《青年文摘》)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中详写儿子爱父亲的三件事。
(3分)
2.根据语境,解释下列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2分)(考点七理解重要词语在语境中的涵义和作用)
(1)轻描淡写:
(2)纠缠:
3.围绕句中加点(线)内容,赏析下列精彩语句。
(4分)(考点七理解重要词语在语境中的涵义和作用)
(1)去医院的途中,你走得那么慢,弓.着身子,一只手扶.着膝盖,一步一步往前移.。
(2)只是我的爱永远比不上你的爱,宽阔辽远一如无际的大海
.......,纯粹透明没有丝毫杂质,而我,只能用杯水,去回报大海。
4.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题目的理解。
(3分)
5.读了此文后,也许你会有一些肺腑之言要对文中的父子或自己的亲人说,请敞开心扉,说出你的心里话吧。
(2分)
答案:(1)背父亲去打车(2)训斥护士(3)抱父亲尿尿
案文中的意思是父亲怕我担心,故意把病情说得很轻(或故意装出一副不在意的样子)。
答案文中指父子俩因为对方着想而引起争执,体现出相互的关心。
答案:句中加点动词细致传神地写出了父亲生病后行动的痛苦,暗示父亲病情之重,为“我”背父亲埋下伏笔。
答案:句中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生动形象地揭示了父爱的宽阔辽远、纯粹透明(伟大、宽广、无私)。
答案:本文写父亲因病到医院做手术,“我”精心照料父亲,回报父亲当年对“我”的关爱,题目点明了文章主旨,揭示了爱的传承性。
评分:共3分。
若从其他角度作答,言之成理即可。
答案:略。
评分:共2分。
开放性试题,只要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语言流畅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