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和分娩对盆底功能的影响及早期盆底康复治疗近期效果的研究

合集下载

不同分娩方式对盆底功能的影响及产后盆底康复治疗的效果分析

不同分娩方式对盆底功能的影响及产后盆底康复治疗的效果分析

不同分娩方式对盆底功能的影响及产后盆底康复治疗的效果分析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现代妇产科医学已经发展出了多种分娩方式,包括自然分娩、产钳助产、产钳分娩、剖宫产等。

这些不同的分娩方式对盆底功能都有影响,产后盆底康复治疗也成为了备受关注的话题。

本文将就不同分娩方式对盆底功能的影响以及产后盆底康复治疗的效果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一、不同分娩方式对盆底功能的影响1. 自然分娩自然分娩是最常见的分娩方式,也是自然生产的一种方式。

通过自然分娩,孕妇可以顺利产下宝宝,同时也有利于盆底肌肉的伸张和恢复。

长时间的阵痛、推产过程中的用力等都会对盆底肌肉造成一定的拉伸和损伤,从而影响盆底功能的恢复。

胎头通过阴道会对盆底肌肉造成一定的挤压,也可能导致盆底功能受损。

2. 产钳助产和产钳分娩产钳是通过在胎儿头部使用特殊的产钳进行助产的方式。

在产钳助产或产钳分娩过程中,常常需要医生用力将产钳放入母体内,这样会对母体的盆底肌肉造成一定的压迫和拉伸,从而影响盆底功能。

尤其是产钳分娩,由于拉扯的力度会更大,因此盆底功能的受损程度也可能更严重。

3. 剖宫产剖宫产是通过在孕妇腹部进行一刀切开子宫,然后将宝宝取出的一种分娩方式。

相比自然分娩和产钳助产,剖宫产对盆底功能的影响相对较小,因为产道并没有经历过过度的拉伸和挤压,盆底肌肉的受损程度较小。

由于手术的创口会对盆底肌肉造成伤害,因此也不可完全忽略对盆底功能的影响。

二、产后盆底康复治疗的效果分析产后盆底功能的康复治疗对于妇女的身体健康至关重要。

良好的盆底功能可以保证尿液的憋失禁和性交的顺利进行,同时也可以预防盆底脏器脱垂等妇科疾病的发生。

针对不同的分娩方式对盆底功能的影响,应采取相应的康复治疗措施。

1. 盆底康复运动盆底康复运动是最常见的康复治疗方式之一,通过进行盆底肌肉的收缩和松弛训练,可以有效增强盆底肌肉的力量和灵活性,从而提高盆底功能。

对于自然分娩和产钳助产的产妇,应该在产后尽早进行盆底康复运动,并持续进行,以促进盆底肌肉的恢复。

妊娠与分娩对盆底功能的影响及早期盆底康复治疗近期疗效观察

妊娠与分娩对盆底功能的影响及早期盆底康复治疗近期疗效观察

妊娠与分娩对盆底功能的影响及早期盆底康复治疗近期疗效观察摘要:目的探讨两种分娩方式对产妇开展早期盆底训练对产妇盆底功能的影响。

方法所选对象均为我院足月分娩产妇,根据分娩方式平均分为顺产组、剖宫组,给予电刺激-生物反馈-盆底肌锻炼治疗,比较两组盆底康复训练效果。

结果治疗后,顺产组肌力提升较剖宫产组产妇显著,产妇产后SUI及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发生率较剖宫组低(P<0.05)。

结论对产妇开展盆地康复训练,能帮助其恢复产后盆底功能,改善生活质量。

关键词:盆底功能;盆底康复治疗;肌力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elvic floor dysfunction,PFD),在临床妇产科上较常发生。

据统计,国内约有37.8%-45.2%的妇女(已孕)存在程度不一的盆底功能障碍[1]。

妊娠与分娩,普遍被认为是引发PFD的高危因素,早期干预有助于防范PFD。

我院通过对100例产妇采用盆底肌锻炼+电刺激反馈治疗,疗效显著,现总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1.1资料抽取2013年2月-2014年2月,入我院分娩的100例足月初产妇。

均于产后6-8周复查,产妇的认知能力较好;产妇的中位年龄(28.92±3.16)岁,分娩孕周(39.54±1.20)周。

根据不同的分晚方式,将其分成顺产组50例,剖宫产组50例。

1.2 入选与排除标准入选标准:①产后盆底蹄查:盆底肌力小于4级;②产后伴显著的阴道前、后權膨出,有子宮脱垂者;③产妇依从性良好。

排除标准:①阴道伴出血症状,产后产妇长期伴有恶露;②泌尿生殖系统发生急性炎症;③精神疾病病史;④产妇不愿接受治疗。

1.3 方法产妇经盆底蹄查后,均给予采取电刺激-生物反馈-盆底肌锻炼治疗。

1.3.1 仪器设备设备:神经肌肉刺激治疗仪(法国,型号为PHENIX USB4),对产妇盆底肌力加以测定;仪器配备盆底肌肉治疗头-肌电型(1个)、表面电极(3个)。

1.3.2产后护理对所有产妇进行健康教育(内容分为:盆底保健,分娩所产生的不利影响及负面作用等),为产妇提供舒适的环境,并引导其树立正确、乐观的心理状态,积极接受盆底肌肉治疗;引导产妇养成合理的行为习惯,做到正确排尿,动员产妇适当开展盆底肌肉锻炼;对盆底肌、肛提肌进行持续收缩,提肛运动约为5-10s,松弛约为5-10s,持续10-15min/次,每天3-8次,坚持8周以上。

妊娠期体质量和分娩方式对产妇产后盆底功能的影响

妊娠期体质量和分娩方式对产妇产后盆底功能的影响

妊娠期体质量和分娩方式对产妇产后盆底功能的影响胡付姣【摘要】目的探讨妊娠期体质量和分娩方式对产妇产后盆底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在开封市妇产医院妇产科分娩的单胎初产妇1026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妊娠期体质量将528例患者分为体质量增加>12.5 kg组(226例)和体质量增加<12.5 kg组(302例),根据分娩方式将498例患者分为自然分娩组(308例)和剖宫产组(190例).比较体质量增加>12.5 kg组和体质量增加<12.5 kg组盆底功能障碍发生情况;比较自然分娩组和剖宫产组压力性尿失禁发生率和盆腔器官脱垂发生率.结果体质量增加>12.5 kg组与体质量增加<12.5 kg组产后盆底功能障碍率比较(12.4%比11.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自然分娩组与剖宫产组压力性尿失禁发生率比较(28.5%比27.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自然分娩组盆腔器官脱垂发生率高于剖宫产组(62.3%比4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期体质量增加对盆底功能影响不大,选择性剖宫产对盆底功能有保护作用,可降低盆腔器官脱垂发生率.【期刊名称】《河南医学研究》【年(卷),期】2018(027)002【总页数】3页(P248-250)【关键词】妊娠;分娩方式;盆底功能【作者】胡付姣【作者单位】开封市妇产医院妇产科河南开封 475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14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elvic floor dysfunction,PFD)即盆底支持组织因退化、损伤导致的一类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压力性失禁(stress urinary incontinence,SUI)、盆腔器官脱垂(pelvic organ prolapse,POP)、性功能障碍、大便失禁等,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

研究不同分娩方式对女性盆底功能的影响及盆底康复治疗效果影响

研究不同分娩方式对女性盆底功能的影响及盆底康复治疗效果影响

研究不同分娩方式对女性盆底功能的影响及盆底康复治疗效果影响发布时间:2021-08-19T09:42:18.495Z 来源:《航空军医》2021年6期作者:韩亚楠[导读] 本次研究以产妇为对象,分析不同分娩方式下女性盆底康复情况,报告如下。

(北京怀柔医院101400)摘要:目的分析不同分娩方式对女性盆底功能的影响及盆底康复治疗效果影响。

方法选取本院84例产妇开展本次研究,时间2020年06月-2021年06月,所有产妇均实施产后盆底康复治疗,将其中42例阴道顺产产妇划分为观察组,另42例剖宫产产妇划分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康复效果。

结果与对照组阴道收缩压、阴道静息压、收缩时间和盆底障碍疾病发生率相比,观察组均明显偏低(P<0.05)。

结论与剖宫产产妇相比,阴道顺产产妇的盆底功能恢复效果更好,阴道顺产这一分娩方式更安全可靠。

关键词:剖宫产;阴道顺产;盆底功能盆底功能障碍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女性产后疾病,有具体研究表明,我国产妇出现这一疾病的概率高达35%,该病的发生严重影响到了产妇的健康水平,阻碍到了其产后恢复。

根据产妇实际盆底功能情况,为其制定出科学有效的康复治疗措施,有助于促使患者盆底功能恢复,提升产妇心理健康水平,推动产妇尽快恢复日常生活。

不同分娩方式产妇的康复效果具有差异性,分析产妇盆底功能恢复效果,引导产妇选取适宜分娩方式具有积极意义[1]。

本次研究以产妇为对象,分析不同分娩方式下女性盆底康复情况,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本院84例产妇开展本次研究,时间2020年06月-2021年06月,将其中42例阴道顺产产妇划分为观察组,另42例剖宫产产妇划分为对照组。

对照组年龄为21-36岁,平均年龄(27.18±3.89)岁;观察组年龄为22-37岁,平均年龄(27.76±3.13)岁。

两组一般资料(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所有产妇均实施产后盆底康复治疗:引导产妇展开盆底肌锻炼,指导产妇采取平卧体位,引导产妇将双腿张开并呈现出屈曲状态,以产妇呼吸节奏为基础,指导其适当调节肛门,在吸气的同时产妇需要收缩肛门,时间为6秒,在呼气的同时产妇需要将肛门放松,时间为6秒,每次吸气和呼气后,休息6秒,然后重复上述动作。

产后盆底功能障碍现状及影响因素的探讨

产后盆底功能障碍现状及影响因素的探讨

产后盆底功能障碍现状及影响因素的探讨摘要: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妇产科疾病,其发生率较高,发生原因主要与妊娠、分娩、年龄等有关,患者易发生尿失禁、盆腔器官脱垂等症状,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降低其生活质量。

基于此情况,本文分析了产后盆底功能障碍现状及影响因素,同时提出了一些康复治疗方法,旨在提升产后盆底功能和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产后;盆底功能障碍;现状;影响因素盆底肌功能障碍性疾病(pelvic floor dysfunction,PFD)是指由于盆底结缔组织薄弱、支持结构退化或者缺陷引起的疾病,其主要的临床表现有尿失禁(Urinary Incontinence,UI),盆腔器官脱垂(Pelvic Organ Prolapse,POP),女性性功能障碍(female Sexual Dysfunction,FSD)和粪失禁(Fecal Incontinence,FI)等,其中以POP,UI最为常见[1]。

据调查,妊娠和分娩是导致PFD的主要因素,此外还有产次、孕期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IM)、新生儿体质量等因素[2]。

研究指出,传统产科因素、妊娠期转化生长因子-β表达异常也会引发PFD[3],不仅给患者带来身体上的伤害和心理上的打击,而且会降低产后生活质量[4]。

研究表明[5]:产后尿失禁与远期尿失禁的发生呈正相关性。

为了改善产后盆底功能障碍现状,需要深入分析影响因素,探究可行性的康复措施。

1.产后盆底功能障碍现状及影响因素据调查显示[6],我国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发病率高达28%,尤其是产后盆底功能障碍,发病率高达44.5%。

因为妊娠期和分娩给盆底带来的压力,导致产后的盆底肌出现不同程度的损伤,引起产后尿失禁、盆腔脏器脱垂、sex功能障碍等情况的发生。

经研究,产后PFD的形成原因如下:1.1孕期生理性改变孕期盆底结缔组织的胶原代谢受激素水平的影响,降低了盆底的支撑结构,随着妊娠期子宫增大,重力作用对盆底的慢性牵拉导致盆底肌损伤[7]。

探讨妊娠和分娩对于产妇盆底功能的影响以及采取早期盆底康复治疗

探讨妊娠和分娩对于产妇盆底功能的影响以及采取早期盆底康复治疗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Electronic 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al Literature2019 年第 6 卷第 57 期2019 Vol.6 No.5777探讨妊娠和分娩对于产妇盆底功能的影响以及采取早期盆底康复治疗对患者的治疗效果梅 露(南京市江宁区中医医院,江苏 南京 211100)【摘要】目的 探讨探讨妊娠和分娩对于产妇盆底功能的影响以及采取早期盆底康复治疗对患者的治疗效果。

方法 选取2017年5月~2018年5月我方医院妇产科产后42天检查发现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74例产后妇女。

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两组。

观察组37例产后妇女采取盆底康复仪联合传统康复锻炼措施进行康复治疗。

对照组37例单纯给予盆底康复仪进行治疗。

产后4个月后统计康复锻炼结果。

结果 观察组37例产后妇女盆底肌肉功能测评复检测结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 <0.05)。

结论 通过对产后妇女进行盆底肌肉功能测评可有效发现盆底功能异常,相应的康复治疗措施可促进盆底肌肉功能的恢复。

【关键词】盆底肌肉功能测评;盆底康复仪;盆底康复治疗【中图分类号】R71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8242.2019.57.77.01分娩与妊娠后常见的疾病为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若不对其进行筛查与康复治疗则会对产后妇女的生活质量造成严重负面影响[1]。

本文随机选取2017年5月~2018年5月我院产后42天检查发现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37例进行康复治疗。

具体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本文对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74例产后妇女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两组。

74例产后妇女家属均知情同意,本研究获伦理委员会批准。

纳入标准:(1)符合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诊断标准。

(2)均有良好依从性。

排除标准:(1)智力障碍等不能配合研究者。

(2)精神病史者。

观察组37例产后妇女采取盆底康复仪联合传统康复锻炼措施进行康复治疗。

探讨产后女性盆底功能障碍康复治疗的临床效果

探讨产后女性盆底功能障碍康复治疗的临床效果

探讨产后女性盆底功能障碍康复治疗的临床效果目的:探讨产后女性盆底功能障碍康复治疗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择住院1年分娩的初产妇以及产后盆底功能障碍的门诊患者为研究对象,按会阴肌力测定法(GRRUG方法)分级,随机分为六组,每个肌力组患者按治療方法随机分为七组,每组30例。

分别给予相应治疗,即:锻炼加电刺激加生物反馈组,锻炼加电刺激组,电刺激加生物反馈组,锻炼加生物反馈组,锻炼组,电刺激组,生物反馈组。

分别观察产后或者治疗后42 d、6个月后各组相应指标的变化。

结果:产后盆底功能障碍以不同康复治疗方法治疗的临床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锻炼、电刺激、生物反馈组三种方法都有显著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康复方法的应用中应体现规范化、个体化及人性化的医疗原则和预防为主的方针。

标签:产后;盆底功能障碍;康复治疗;临床产妇在分娩时,胎儿的先露部分对产妇盆底韧带和肌肉的过度扩张、引产过程中造成的损伤,都会对分娩后产妇的盆底功能造成不良影响。

随着医疗手段和技术的不断发展,复健治疗成为产后功能性障碍的重要治疗方法。

文章通过对广东省深圳市光明新区公明人民医院住院生产的产妇进行盆底功能障碍康复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探讨康复治疗对于产后盆底功能障碍的临床治疗效果。

一、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选择2008年4月~2010年3月在我院住院1年足月阴道分娩初产并在产后45 d检测具有盆底功能性障碍的产妇210例,产妇年龄21~34岁,平均27.8岁。

按会阴肌力测定法(GRRUG方法)分级,随机按会阴肌力分级标准分为:0级、Ⅰ级、Ⅱ级、Ⅲ级、Ⅳ级、Ⅴ级,对这六组患者进行治疗效果观察(采用相同治疗参数);患者按治疗方法随机分为七组,每组30例,再从肌力正常产妇中随机抽样取试验所需要的30例产妇为对照组。

所有分组按实验测定相关指标进行系统学分析,产妇在年龄、体重、胎儿体重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妊娠与分娩对盆底结构功能的影响

妊娠与分娩对盆底结构功能的影响

即登 峰社 区 0~7岁 学龄前 儿童 的锌 、钙元 素 的 【] 闫福 堂 ,等. 市儿童血清 中微量元 素含量分析 3 西安 缺 乏 比 国内其 他 地方 少 。这可 能 与 家庭 的生 活 质 量 的提 高 、以及 家长 观 念 的加 强有 关 。钙 缺 [] 黄美 琴. 7 例儿 童微量元素含量分析【】 4 1 8 5 J. 中国实用 乏 ,从富含 钙 的天然 食物 中补充 即可 ;锌缺乏 , 医 学 ,2 0 ,73:9 — 9 . 0 8 f) 7 18 1 建议先从膳 食 中摄取锌 ,如杂粮 、蔬菜 等 ,如有
完整性发挥重要作用 。 妊娠对盆底胶原 的影 响 、 妊娠与分娩对弹性纤维 的重塑及对盆底 的损伤 ,
均是女性盆底功能 障碍性疾病 的高危因素。
【 关键词 】 妊娠 ;分 娩 ;盆底功 能 障碍性疾病
D :1 .7 0c .i n10 -14 .0 02 .4 OI 03 6 /majs .0 7 2 52 1.00 4 _ s .
2 ) 比较可发现 :锌 、钙元素 的缺乏 率偏低 , % 相
20 0 8,3( :5 — 5 9) 8 1 9. 1
[] 邓新萍 , 韶关市集居儿童微量元素检测结果分析 2 等.
[ . 共 卫 生 与 预 防 医 学 ,2 0 ,1() 7 9 . J公 ] 0 7 819 — 8 :
作 者单 位 :51 0 广 州 ,中山 大学 附 属第 二 医院 妇产 科 2 0l
2 5 54
同际医药卫 生导报 2 1 年 第 1 卷 第 2 00 6 0期
I G MH N,O tb r 0 0 o.6 N .0 co e 2 1 ,V 1 o 1 2
女性 盆底 功 能 障 碍 性疾 病 ( e v C l o P l i fO r

产后盆底康复治疗研究

产后盆底康复治疗研究

产后盆底康复治疗研究产后盆底康复治疗是指通过一系列的物理治疗手段恢复产妇产后盆底肌肉的力量和功能,以减轻产后盆底功能障碍症状,改善生殖器官功能,帮助产妇恢复健康。

随着人们对健康的关注度不断提高,产后盆底康复治疗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本文将介绍产后盆底康复治疗的研究现状、治疗方法和效果。

一、研究现状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是指产后盆底肌肉和韧带的损伤与功能障碍,表现为排尿、排便困难、性交困难、盆底脱垂等症状,给产妇的生活和健康带来严重影响。

研究表明,三分之一的产妇在产后会出现盆底功能障碍症状,而且3%至11%的人在生育后会出现盆底功能障碍并持续近3年。

由于产妇在生育后盆底肌肉和韧带受到损伤和松弛,所以产后盆底康复治疗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目前,国内外对产后盆底康复治疗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治疗方法、治疗效果、康复时间等方面。

通过对不同治疗方法的比较分析,研究人员发现,盆底肌锻炼训练、电生理治疗、物理治疗等多种治疗手段可以有效改善产后盆底功能障碍症状。

研究人员还发现,产后盆底康复治疗的效果与产妇的年龄、产伤情况、治疗时间等因素密切相关。

产后盆底康复治疗的研究成果为临床治疗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二、治疗方法产后盆底康复治疗的方法主要包括盆底肌锻炼训练、电生理治疗、物理治疗等多种手段。

1. 盆底肌锻炼训练盆底肌锻炼训练是指通过一系列盆底肌收缩和放松的动作来锻炼盆底肌肉,恢复其力量和功能。

这是产后盆底康复治疗的核心方法,对产后盆底功能障碍症状具有显著的改善作用。

盆底肌锻炼训练可以通过自我训练或者专业指导下进行,一般来说,持续锻炼8-12周就能看到明显的效果。

2. 电生理治疗电生理治疗是一种利用电刺激来促进盆底肌肉收缩和放松的治疗手段。

通过电生理治疗,可以帮助产妇快速找到盆底肌肉,并通过电刺激来促进盆底肌肉的恢复和功能改善。

电生理治疗一般需要在专业医疗机构进行,治疗剂量和频次需要由专业医生根据患者情况而定。

以上三种治疗方法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结合使用,具体的治疗方案需要由专业医生根据患者情况而定。

产后妇女盆底功能状况及影响因素的研究

产后妇女盆底功能状况及影响因素的研究

产后妇女盆底功能状况及影响因素的研究目的:对产后妇女盆底功能状况以及与之相关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分析。

方法:文章将随机抽取203例自2015年1月初至2015年12月底,来我院进行常规产后42天检查的产妇,并以产后盆底康复治疗疗效的临床观察作为切入点,对产后妇女盆底功能状况以及与之相关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分析。

结果:在这203例产后妇女病例中,高龄产妇盆底肌功能良好率明显低于低龄产妇,另外剖宫产产妇的盆底肌功能状况也明显优于阴道分娩组。

结论:影响产后妇女盆底功能状况的主要因素,包括产妇年龄与产妇的分娩方式,我们应该将盆底功能低下患者,进行产后盆底的康复治疗,能够从根本提高产后盆底肌肉肌力的恢复效果。

标签:产后妇女;盆底功能状况;影响因素不管是剖腹产还是顺产,超过30%的女性在分娩后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盆底功能障碍。

女性在分娩后可以通过非手术手段来改善盆底功能,预防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发生。

但由于缺乏基本认识,目前到医院就诊的女性往往病情已经较为严重。

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临床资料将随机抽取自2015年1月初至2015年12月底,来我院进行常规产后42天检查的产妇203例,患者的年龄在21~3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27.6岁。

1.2研究方法本次对产后妇女盆底功能状况及影响因素的研究方法,采用盆底肌压力测定与调查问卷的方式进行。

调查问卷的内容包括产妇的年龄、职业、孕产史、文化程度、体重及分娩方式等。

问卷由医师和护师担任调查员进行填写,然后将患者的病例进行比较。

2研究结果在这203例产后妇女病例中,盆底肌功能良好者58例,约占病例总数的28.6%,盆底功能低下者137例,占病例总数的67.5%,无盆底肌功能者8例,约占病例总数的3.9%。

按年龄分组,大于30岁的产妇盆底肌功能良好者18例,小于和等于30岁的产妇盆底肌功能良好者40例。

剖宫产产妇的盆底肌功能良好者38例,经阴道分娩产妇20例。

在这137例盆底功能低下者中,均出现了阴道松弛、子宫脱垂和压力性尿失禁的现象。

妊娠和分娩对盆底功能的影响及早期盆底康复治疗的效果

妊娠和分娩对盆底功能的影响及早期盆底康复治疗的效果

妊娠和分娩对盆底功能的影响及早期盆底康复治疗的效果妊娠和分娩是每个女性都会经历的生理现象,但同时也会对盆底功能产生一定的影响。

盆底功能的问题可能导致尿失禁、便失禁、盆底脱垂等一系列困扰,因此盆底功能的保护和康复对于女性健康至关重要。

本文将分析妊娠和分娩对盆底功能的影响,并探讨早期盆底康复治疗的效果。

一、妊娠和分娩对盆底功能的影响1. 妊娠期间在怀孕期间,子宫的增大会对盆底肌肉和韧带施加压力,特别是在怀孕后期,子宫的重量会逐渐增加,增加了盆底组织的负担。

激素水平的变化也可能导致盆底肌肉的松弛和弹性减弱。

这些因素都可能对盆底功能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

2. 分娩过程分娩是对盆底功能影响最大的时期。

产程中,子宫的收缩和排出胎儿的过程会对盆底肌肉和组织造成很大的伸展和挤压。

尤其是在生产过程中,会对骨盆底部和韧带产生巨大的张力,易导致盆底肌肉和组织的损伤,形成盆底脱垂等问题。

二、早期盆底康复治疗的效果1. 盆底功能评估针对孕产妇,特别是产后女性,进行盆底功能的评估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盆底功能评估可以了解盆底肌肉的紧张度、弹性、肌力等情况,以便制定针对性的康复方案。

评估还可以发现潜在的盆底问题,及早采取措施进行治疗。

2. 康复治疗方法早期盆底康复治疗的方法多种多样,例如盆底肌肉训练、物理治疗、电刺激、生物反馈等。

盆底肌肉训练是最为常见和有效的方法之一。

通过盆底康复操练,可以加强盆底肌肉的收缩力和支撑力,改善尿失禁等问题。

早期盆底康复治疗可以显著改善盆底功能问题,减轻尿失禁、便失禁等症状的程度。

一些研究表明,产后进行盆底肌肉训练和物理治疗的女性,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轻盆底脱垂的发生率。

早期盆底康复治疗对于维护盆底功能和女性健康具有积极的意义。

三、总结妊娠和分娩对盆底功能有一定的影响,尤其是产程对盆底组织的挤压和张力会导致盆底问题的产生。

早期盆底康复治疗至关重要。

通过盆底功能的评估和康复治疗,可以有效减轻盆底功能问题的发生,改善女性的生活质量。

产后早期盆底康复治疗对盆底功能近期及预后的效果分析

产后早期盆底康复治疗对盆底功能近期及预后的效果分析

2021年3月第5期综合医学论坛产后早期盆底康复治疗对盆底功能近期及预后的效果分析彭俊英北京市丰台区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北京市丰台区妇幼保健院),北京 100069【摘要】目的:探析产后早期盆底康复治疗对盆底功能近期及预后的效果。

方法:对我院2019年2月至2020年4月期间分娩的产妇110例进行分组研究,分组方法为随机数表法,对照组55例,实验组55例。

对照组给予产后常规治疗,实验组给予产后早期盆底康复治疗,对比分析两组近期疗效、盆底功能、健康状况评分。

结果:对于近期疗效来说,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6.36 %,对照组为83.64 %,组间差异显著(P<0.05)。

针对盆底功能而言,实验组盆底Ⅰ类肌力、Ⅱ类肌力、盆底收缩压力、盆底静息压力、Ⅰ类肌纤维疲劳度、Ⅱ类肌纤维疲劳均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

对于健康状况来说,实验组躯体功能、症状消除、精神健康、社会功能、总体健康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

结论:产后早期盆底康复治疗对盆底功能近期疗效的作用十分显著,不仅可以改善产妇的盆底功能,还可以增强产妇健康状况,提高产妇预后及生活质量,减少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发生,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关键词】早期盆底康复治疗;近期疗效;盆底功能;健康状况[中图分类号]R473.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21)05-0221-02随着孕产妇年龄的不断增大,妊娠与分娩次数的增加,引起盆底支持结构损伤的情况越来越多,使盆底肌肉变得松弛,就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症状,主要表现为阴道松弛、性功能障碍、尿失禁、盆腔脏器脱垂等[1]。

倘若因妊娠与分娩引起的盆底肌肉损伤未得到及时治疗,症状就会越来越重,加之身体机能的不断降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发生率就会越来越高,最终只能给予外科手术进行治疗,不仅无法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还会增加医疗费用,必须给予早期康复治疗与训练[2]。

妊娠和分娩对盆底功能的影响及早期盆底康复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

妊娠和分娩对盆底功能的影响及早期盆底康复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
参 考 文 献
阳性的肿瘤标志物 , 采 用 联 合 检 测 的 方 式 可 显 著 提 高 胃癌 早 期
诊断阳性率 , 弥补单项检测 的不足 , 对 早 期 胃癌 的诊 断 具 有 较 高的应用价值 。 肿 瘤 标 志 物 检 测 法 是 目前 胃癌 早 期 临 床 检 查 的一 项 主 要
( C A1 9 - 9 、 C E A、 C A 7 2 - 4 、 C A1 2 5 ) 分 项检 出率 方 面 ( 4 6 . 6 7 、
[ 2 ] 王胜 , 单 绿 虎, 束新 华 , 等. 血 清 胃蛋 白酶 原 及 C A1 9 9 、
C A2 4 2 、 C E A 联 合 检 测 在 胃癌 早 期 诊 断 中 的 价 值 [ J ] . 中
疫分析与临床, 2 0 1 6 , 2 3 ( 4 ) : 4 2 8 — 4 3 0 +4 5 0 .
[ 4 ] 徐鑫, 刘 勇. 血 清 肿 瘤标 志 物 C E A、 C A1 9 — 9 、 C A2 4 2及 C A7 2 4 联 合 检 测 在 胃癌 诊 断 中 的 价 值 分 析 E J ] . 标 记 免 疫 分 析 与 临床 , 2 0 1 6 , 2 3 ( 4 ) : 4 3 1 - 4 3 3 .
将 血 清 肿 瘤 标 志 物 检 测 与并 努力 学 检 查 联 合 诊 断 早 期 胃癌 , 则 可大幅提高准确率 , 明显 高 于 单 纯 病 理 学 检 查 的 准确 率 。 与 陈
冰等研究结论具有一致性 。 综上所述 , 胃窥 镜 取 样 行 病 理 学 检 查 的 依 从 性 较 低 , 血 清
28 6
重庆 医学 2 0 1 7年 第 4 6 卷 增 刊 胃肠 道 疾 病 检 查 的 主 要 手 段 , 但 是 内镜 钳 取 标 本 行 病 理 诊 断 , 因 取 材 失 误 或 肿 瘤 生 长 于 不 同位 置 , 也 会 出 现 漏 诊 。 而 如 果

妊娠分娩对盆底肌的影响

妊娠分娩对盆底肌的影响

妊娠,分娩对盆底肌的影响
[导语]结婚成家,生儿育女是每个女性人生的必经之路, 也是影响女性一生幸福的大事,然而这些过程却可能对女性造成很大的伤害,因为不管是顺产还是剖腹产,妊娠和分娩过程都对女性的盆底功能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导致盆底肌肉功能障碍,轻者可能只表现为阴道松弛,性生活不满意或小腹坠胀感,以及便秘,尿频等不适。

重者出现尿失禁,子宫脱垂,膀胱直肠膨出等疾病,给女性造成不可言状的痛苦。

盆底肌,就是骨盆底部的肌肉,犹如弹簧床样,承托和支持着膀胱、子宫、直肠等盆腔脏器,并有多项生理功能:控制排尿、维持阴道紧缩度、控制排便、增进性快感。

女性因为结构的特殊性而容易受到损伤,导致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和尿失禁等。

虚线为正常体位、腹腔压力和盆腔脏器的重力轴指向能骨;实线为妊娠体位、腰部向前突出,腹部向前、向下突出,重力轴线向前移。

所以,在怀孕时,腹腔压力和盆腔脏器的重力指向盆腔肌肉,加上子宫重量日益增加,盆底肌肉也就处于持续受压中而逐渐松弛。

妊娠和分娩的过程,不可避免地对盆底肌肉造成不同程度地损伤,导致盆底肌肉功能障碍。

我们再生活中常看到:咳嗽、喷嚏、大小、提重物时,不由自主的漏尿(尿失禁);
阴道松弛,性生活质量下降;
盆腔脏器脱垂症状逐渐明显;
怀孕、生产几乎是每个女性人生必由之路,善待自己、关爱盆底、及时康复、防止后患,是明智的做法。

妊娠及分娩对盆底功能影响研究

妊娠及分娩对盆底功能影响研究
由于上述情况 , 女性尿道短 , 尿道 口离肛 门阴道很 近 , 细
参考文献
[ 1 ] 王吉耀. 内科 学. 北京 : 人民卫生出版社 , 2 0 0 5 : 6 0 1 , 6 0 8 . [ 2 ] 何 以华 . 泌尿 系感染 的诊治. 内科 , 2 0 0 9 , 4 ( 4 ) : 6 1 3 - 6 1 5 . [ 3 ] 王坤 , 吴永贵 . 妊娠合并 急性 肾盂 肾炎 5 6例临床 分析 , 安徽 医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 0 1 3年 7 月第 7 卷第 1 4 期
C h i n J M o d D r u g A p p l , J u l 2 0 1 3 , V o 1 . 7 , N o . 1 4

1 1 5・
性杆 菌 , 6 例为葡萄球 菌。 1 . 4 诊断标准 本 资料 的诊断 标准 : ( 1 ) 妊娠 期 出现寒 战 、

1 6周组的膀胱角度 、 膀胱 颈旋转角度显著减小 ( 8 7 . I 1 ±1 0 . 3 6 ) V S ( 8 0 . 1 7±1 2 . 3 8 ) ; ( 2 4 . 6 7±1 2 . 6 4 ) V S 妊娠 和分娩均会 对女性 盆底
尿失禁 问卷调查 和护垫实验两种实验方法对 压力性 尿失禁进 行评价 , 发病 率分别 为 : 妊 娠晚期组 5 0 %、 3 6 %; 产后 6~9周组 2 4 %、 1 6 %; 产后 1 3—1 6周组 1 6 %、 1 3 . 3 3 %。较妊 娠晚期组 相 比, 产后 6—9周组
压力< 0 . 0 5 ) ; 产后 6 — 9 周组 压力性尿失 禁发病率 均较产后 1 3—1 6周组相 比有所上升 , 但差异无统 计学意义 ( P> 0 . 0 5 ) 。相较 于产后 6— 9周 组 , 产后 1 3

不同康复疗法对产后盆底功能障碍的疗效研究

不同康复疗法对产后盆底功能障碍的疗效研究

不同康复疗法对产后盆底功能障碍的疗效研究摘要:目的:探讨电刺激及生物反馈疗法对产后盆底功能障碍的治疗效果。

方法:将2022年5月─2023年5月于医院诊治的106例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n=53)和观察组(n=53),对照组予以凯格尔运动治疗,观察组予以电刺激及生物反馈疗法治疗。

比较两组疗效,治疗前后盆底肌力、盆底功能障碍程度、不良反应发生率。

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4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后,两组改良牛津肌力分级量表(MOS)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盆底功能障碍问卷(PFDI-20)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上述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55%,与对照组的3.7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电刺激及生物反馈疗法联合Kegel运动能够增强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盆底肌肌力,改善子宫脱垂分级程度,降低尿失禁发生率。

关键词:康复疗法;产后;盆底功能障碍引言女性在妊娠及分娩过程中常因胎儿不断发育增大及产道持续扩张而导致阴道组织过度牵拉,在此期间,很容易对盆底肌张力造成损伤,致使盆底功能破坏,诱发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如盆腔子宫脱垂、尿失禁,给患者生活带来严重影响。

凯格尔(Kegel)运动锻炼是产后盆底功能锻炼的常用方式,可通过规律性收缩肛门,增加盆底肌肌群协调性,以促进盆底肌张力恢复,然而其对盆底肌的训练,不能直接对深层组织肌肉形成刺激,致使肌张力恢复较为缓慢,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电刺激及生物反馈疗法可通过电流刺激骨盆底深层肌肉,使其肌肉收缩增强,此时能够在平台上呈现肌肉收缩图像,使患者能够清楚地了解自己的肌肉活动,从而主动收缩,加强肌肉控制,将其与Kegel运动联合用于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可能会更有效。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22年5月─2023年5月于医院诊治的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106例。

阴道分娩对盆底肌功能的影响及产后康复治疗的临床应用研究

阴道分娩对盆底肌功能的影响及产后康复治疗的临床应用研究

阴道分娩对盆底肌功能的影响及产后康复治疗的临床应用研究目的研究阴道分娩对盆底肌功能的影响及产后康复治疗的临床应用。

方法选择我院婦产科2012年10月~2013年10月实施阴道分娩并行围产期检查的妇女100例,使用盆底功能筛查仪对产后6w的产妇盆底肌力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决定是否需进行盆底肌肉训练,对于接受训练的产妇,在产后3个月再次进行盆底肌力的测量,观察盆底肌力的变化情况。

结果产后6w进行盆底肌力检测发现所有产妇均需进行盆底肌肉康复训练,3个月盆底肌力与产后6w相比明显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阴道分娩会严重破坏盆底肌功能,在短期内不存在完全自主恢复的可能,通过产后盆底肌肉康复训练可以有效促进盆底肌功能的恢复,提高产妇生活质量。

标签:阴道分娩;盆底肌功能;康复治疗女性盆底是阴道、尿道及直肠贯穿所在的位置,其功能的正常对维持排尿、排便等各项生理功能意义重大[1]。

妊娠和阴道分娩是导致盆地损伤最主要的危险因素,其对盆底肌和阴部神经的损伤会不同程度地破坏盆地神经肌肉系统的完整性,导致一系列产后并发症的发生[2]。

一般认为,分娩导致的盆底肌肉的损伤是可逆的,在产后一段时间内会自行逐渐恢复正常[3],但是早期恢复效果还没有具体的报道。

因此,对阴道分娩妇女产后盆底肌力及其恢复效果进行全面的评估非常重要。

本研究对我院妇产科2012年10月~2013年10月实施阴道分娩并行围产期检查的100例妇女的盆底肌力进行检测,并采取产后康复治疗措施,取得一定效果。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妇产科2012年10月~2013年10月实施阴道分娩并行围产期检查的妇女100例,年龄(25.12±2.35)岁,妊娠天数(280.01±2.18)d,孕期体重变化(13.25±2.03)kg,新生儿体重(3.27±0.66)kg,文化程度均为高中及以上。

不同分娩方式对盆底功能的影响及产后盆底康复治疗的效果分析

不同分娩方式对盆底功能的影响及产后盆底康复治疗的效果分析

不同分娩方式对盆底功能的影响及产后盆底康复治疗的效果分析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女性在分娩时可以选择自然分娩、产钳助产、剖宫产等多种分娩方式。

不同的分娩方式对盆底功能产生的影响也是不同的,而产后盆底康复治疗则成为了女性朋友们关心的话题之一。

本文将对不同分娩方式对盆底功能的影响进行分析,并对产后盆底康复治疗的效果进行深入探讨。

一、不同分娩方式对盆底功能的影响1. 自然分娩:自然分娩是最为自然的一种分娩方式,通常情况下对盆底伤害较小。

但是在分娩时,由于阴道的扩张和肌肉的过度拉伸,会导致盆底及骨盆底肌肉组织的松弛和损伤。

长期下来,这种损伤可能会引起盆底功能障碍,包括尿失禁、阴道脱垂等问题。

2. 产钳助产:产钳助产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分娩方式,它的目的是在母体和胎儿出现危急情况时,通过钳子的夹持,从而顺利完成分娩。

产钳助产同样会对盆底功能造成一定的影响,因为在这个过程中可能会对骨盆和盆底肌肉产生额外的压力和损伤,导致产后盆底问题的发生。

3. 剖宫产:剖宫产是一种通过手术来顺利完成分娩的方式,它可以避免自然分娩和产钳助产可能造成的盆底损伤。

剖宫产手术本身也会对盆底造成影响,因为手术切口需要一定的时间来愈合,而愈合不良或者术后护理不当都可能导致盆底功能障碍的发生。

不同的分娩方式对盆底功能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而这些影响可能对女性的生活产生很大的困扰。

产后盆底康复治疗的重要性也就凸显出来了。

二、产后盆底康复治疗的效果分析1. 盆底康复操:盆底康复操是一种通过肌肉训练来加强盆底肌群的方法,它可以有效改善盆底功能障碍及相关症状,比如尿失禁、盆腔器官脱垂等。

通过定期进行盆底康复操,可以增强盆底肌肉的力量和耐力,从而减少盆底问题的发生。

2. 电疗及磁疗:电疗和磁疗是一种通过电磁刺激来促进盆底肌肉收缩和治疗盆底功能障碍的方法。

它可以通过刺激神经和肌肉组织,从而增强盆底肌肉的收缩力和活动度。

在一定程度上,电疗及磁疗可以有效改善盆底功能障碍,提高盆底肌肉的活动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妊娠和分娩对盆底功能的影响及早期盆底康复治疗近期效果的研究目的:研究妊娠和分娩对盆底功能的影响及早期盆底康复治疗的近期效果。

方法:选取在笔者所在医院分娩的142例产妇为研究对象,按不同分娩方式,将其分成阴道分娩组与剖宫产组,各71例,产后42 d复查并评估盆底功能,分析盆底功能的影响因素及早期盆底康复治疗近期效果。

结果:对比两组产妇产后的阴道压力、疲劳度以及盆底肌力,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治疗前与治疗后产妇盆底肌力与肌电压的变化情况,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妊娠和分娩会降低盆底肌力与阴道压力,增加肌肉的疲劳度;早期盆底康复治疗可增强产后盆底肌力与肌电压,值得推广应用。

[Abstract] Objective:To study the effect of pregnancy and delivery on the pelvic floor function and the short-term effect of early pelvic floor rehabilitation therapy.Method:The clinical data of 142 pregnant women in our hospital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s,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t methods of delivery,they were divided into the vaginal delivery group and the cesarean section group,71 cases in each group,reviewed and evaluation of pelvic floor function for 42 days after delivery,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pelvic floor function and the short term effect of early rehabilitation therapy were analysed.Result:Postpartum vaginal pressure,fatigue and pelvic floor muscle strength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there were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P>0.05).The changes of pelvic floor muscle strength and muscle voltage of the patients before treatment and after treatment were compared,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Conclusion:Pregnancy and childbirth will reduce the pelvic floor muscle strength and vaginal pressure,increase the fatigue of the muscle,early pelvic floor rehabilitation treatment can enhance the postpartum pelvic floor muscle strength and muscle voltage,it is worth promoting application.[Key words] Pregnancy;Delivery;Pelvic floor function;Early pelvic floor rehabilitation therapy;The short-term effect女性盆底是由封闭骨盆出口的多层肌肉和筋膜构成,尿道、阴道、直肠贯穿于其中,是一个紧密关联的整体[1]。

有研究表明,妊娠和分娩均会对女性盆底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容易诱发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如压力性尿失禁、盆腔器官脱垂等[2]。

基于此,本文为了研究妊娠和分娩对盆底功能的影响及早期盆底康复治疗的近期疗效,选取了2013年2月-2015年2月在笔者所在医院分娩的142例产妇,将其均分为阴道分娩组与剖宫产组,对比分析两组产妇的盆底功能以及早期盆底康复治疗后的近期效果,现在将结果进行如下详细报道。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在笔者所在医院分娩的142例产妇的临床资料为研究对象,按不同分娩方式将其分为阴道分娩组与剖宫产组,各71例。

阴道分娩组:年龄21~39岁,平均(35.0±2.8)岁;体重52~76 kg,平均(57.4±1.8)kg。

剖宫产组:年龄20~40岁,平均(35.3±2.7)岁;体重51~75 kg,平均(57.1±2.0)kg。

所有产妇均为足月初产妇,经B超检查均为单胎,均于产后42 d到院复查,存在不同程度的盆底功能障碍。

两组产妇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1.2.1 检测方法(1)采用徒手检测盆底肌力:右手戴无菌橡胶手套,将食指与中指放于阴道后穹窿后1.5 cm处6∶00位置及引导外口内1~2 cm处,分别检测盆底深层肌力与浅层肌力;左手放于腹部以检测产妇收缩盆底肌时是否缩紧了腹肌。

采用法国国家卫生诊断认证局(ANNAES)认证的测试标准进行判断[3]。

(2)采用法国PHENIX系列神经肌肉刺激治疗仪对盆底肌力、疲劳度及阴道压力进行检测[4]。

(3)采用盆腔器官脱垂定量分期法(POP-Q)及其分类法临床分期标准进行盆腔脱垂检测[5]。

1.2.2 治疗方法两组产妇均采用盆底肌肉训练+生物反馈+功能性电刺激进行综合治疗[6]。

(1)盆底肌肉训练:持续收缩盆底肌、肛提肌,做提肛运动10 s,松弛10 s,15 min/次,5次/d,持续两个月。

(2)生物反馈与功能性电刺激:排空大小便后,取半卧位,阴道内置入盆底肌肉治疗头,电刺激的电流强度从0 mA开始慢慢调高,确保产妇盆底肌肉有明显收缩且无不适感,配合生物反馈练习。

30 min/次,2次/周,持续两个月。

1.3 观察指标(1)对比观察两组产妇产后的盆底功能检测情况;(2)对比治疗前、后产妇盆底肌力与肌电压的变化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11.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字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2.1 产后盆底功能检测情况对比两组产妇产后的阴道压力、疲劳度以及盆底肌力,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2.2 早期盆底康复治疗近期效果对比治疗前与治疗后产妇盆底肌力与肌电压的变化情况,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3 讨论盆底功能分成盆底基础电生理功能与压力控尿功能、张力支持功能、生殖与性功能,其中盆底肌力、疲劳度、阴道压力是盆底基础电生理功能的主要评价指标[7]。

临床上诊断中,可以通过检测盆底肌肉与神经生物电活动对盆底功能进行评价[8]。

妊娠和分娩对盆底功能有一定的影响,产妇产后常会出现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分析其危险因素,主要包括阴道分娩、会阴侧切史、新生儿出生体重≥4 kg等[9]。

对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治疗,临床上主要采取手术治疗与非手术治疗两种,手术治疗的疗效显著,但医疗成本较高,且术后容易诱发泌尿系感染、尿道损伤等并发症,非手术治疗主要包括盆底肌锻炼、电刺激治疗、生物反馈治疗、药物治疗等,盆底肌肉训练+生物反馈+功能性电刺激综合治疗的疗效更为显著,具有并发症少、风险低、费用少等优势[10]。

本研究结果显示:阴道分娩产妇与剖宫产产妇产后的盆底肌力与阴道压力均降低,疲劳度均升高,对比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应用盆底肌肉训练+生物反馈+功能性电刺激综合治疗后,产妇的盆底肌力与肌电压均增强,对比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由此表明,妊娠和分娩会降低盆底肌力与阴道压力,增加肌肉的疲劳度;早期盆底康复治疗可增强产后盆底肌力与肌电压,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1]蔡江美,寿亚琴.不同产科因素对孕产妇盆底功能的影响及盆底肌康复治疗的近期效果观察[J].健康研究,2014,34(5):545-547.[2]张艳,易念华,吴兰,等.不同分娩方式对产后早期盆底功能的影响及康复治疗效果评估[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2014,43(3):351-355.[3]毛秋葵.盆底康复训练在预防产后漏尿中的作用[J].中外医学研究,2015,13(17):10-12.[4]杜黎丽.剖宫产术后盆底功能康复治疗效果分析[J].医药,2015,14(19):102.[5]陈玉清,裴慧慧,陈蓓.盆底康复训练对改善产后盆底肌功能的作用[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3,28(3):234-237.[6]黄建桃.盆底肌锻炼护理干预对初产妇分娩结局及盆底功能的影响[J].河北医学,2014,20(3):513-516.[7]石梅新.阴道阴道分娩与剖宫产对初产妇早期盆底功能障碍的影响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5,13(20):144-145.[8]杨晓,刘玉玲.盆底肌肉训练对产后盆底功能障碍的效果分析[J].国际妇产科学杂志,2013,40(2):164-166.[9]刘颖琳,周艳红,丁红.孕期行盆底肌肉锻炼对盆底功能的保护作用[J].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2013,34(5):777-781.[10]蒲兰英.不同分娩方式对初产妇早期盆底功能障碍的影响评价[J].中外医学研究,2015,13(18):146-14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