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观念 提高兴趣促进中学生作文水平提高
如何培养中学生的作文写作兴趣和动力

如何培养中学生的作文写作兴趣和动力作文写作对于中学生来说是一项重要的能力,但很多中学生对写作缺乏兴趣和动力,这让他们在面对作文任务时感到困扰和压力。
那么,如何培养中学生的作文写作兴趣和动力呢?一、激发学生的观察与思考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引导中学生学会观察周围的事物,是培养写作兴趣的基础。
可以鼓励他们从日常生活中的小细节入手,比如观察一只宠物的行为、街道上人们的表情和动作、四季景色的变化等。
同时,要培养他们思考这些观察到的现象背后的原因和意义。
比如,为什么春天花开,秋天叶落?人们在不同情境下的表情变化反映了怎样的心理?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观察和思考,可以给他们布置一些有趣的观察任务。
例如,让他们记录一周内家里发生的有趣事情,或者在上学路上观察并记录三个不同的场景。
之后,组织课堂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察所得和思考结果。
二、丰富阅读积累阅读是提高写作能力的重要途径。
中学生应该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书籍,包括文学作品、科普读物、历史故事等。
通过阅读,他们可以接触到不同的写作风格和表达方式,学习到丰富的词汇和句式。
学校和家庭可以共同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
学校可以开设阅读课,组织读书分享会;家庭中,家长可以陪伴孩子一起阅读,交流读书心得。
同时,鼓励学生做好读书笔记,记录优美的语句和自己的感悟,以便在写作时能够灵活运用。
三、鼓励自由表达很多时候,中学生对写作感到无趣是因为受到了过多的限制和约束。
因此,要给予他们自由表达的空间,让他们写自己想写的内容,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
比如,可以让学生写日记,记录自己的心情和想法;或者开展创意写作活动,如编写童话故事、科幻小说等。
不急于对他们的作品进行过多的评判和修改,先肯定他们的创意和努力,让他们感受到写作带来的快乐和满足。
四、设定有趣的写作题目传统的作文题目往往比较刻板,难以激发学生的兴趣。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有趣、新颖的题目,让学生有写作的欲望。
比如,“如果我能穿越时空”“未来的学校”“动物们的聚会”等。
更新观念 提高作文教学效果

更新观念提高作文教学效果杨俊波乐至县高寺初级中学中学语文教学在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发展后,基本具备了较完备的内容和形式。
语文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日臻完善和严密。
但毋庸置疑,伴随着社会的整体进步和发展,语文教学在方向把握和方法手段方面越来越明显地显示出其迷离性和陈旧感,从而形成阻碍其进一步发展的现实缺陷和不足。
单纯从作文教学上看,便是语文教学中“望文轻叹”的区域:学生搜肠刮肚却未凑得只言片语,教师费尽唇舌始终打不开学生的灵感之门。
究其原因,大概在于:1、应试教育思想还未得到根本转变。
教师教学生作文,较多考虑的是使学生在考试中取得较高的分数,于是往往采取所谓能够立竿见影的方法,从写什么到怎么写都给学生作了限定,学生作文往往千篇一律。
有的教师甚至猜题押宝,考前念上几篇文章,并教给学生所谓的“应试秘诀”,如何把写过的作文改头换面,而忽视了切切实实地培养学生终身受用的作文能力。
2、作文训练达不到切实培养学生写作兴趣的目的。
多年来,教师上作文课无非采取:教师作文前指导,学生照框作文,最后是教师精批细改。
这样的作文教学,教师背得滚瓜烂熟,学生听得心烦意乱。
写人记事、写景、状物、抒情、议论……届届如是,周而复始。
学生对于教师布置的作文就象完成一项技术任务一样,写够字数,写对格式了事,毫无兴趣可言。
3、学生在框框内写作很难实现写作中的创新。
作文的本质是写作主体内在“精神”和独特“个性”的自由显现,是其生命力、创造力的文字外化。
要想写得有特色或有创造性,那“自由”是很重要的,心灵不自由、笔墨不自由就很难写出好文章。
而多数教师在作文教学中有很多时候,恰恰不是给学生更多的自由。
相反,倒是强行命题,框死文体、限定字数、规定写法,粗暴批改。
这就从根本上背离了写作内在的“自由创造”规律,是不足取的。
4、拔高、虚构,背离了写作的根本宗旨。
学生作文训练应该写自己身边的事,说自己想说的话,可不少语文教师都认为:发生在学生周围的事有意义的不多,让学生虚构点故事情节未尝不可,这也是培养想象力的一个有效手段。
如何帮助中学生提高作文写作水平

如何帮助中学生提高作文写作水平作文,对于中学生来说是语文学习中的重点和难点。
写好作文不仅能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更能培养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那么,如何帮助中学生提高作文写作水平呢?以下是一些切实可行的方法。
一、激发兴趣,培养写作习惯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要让中学生对写作产生兴趣,首先要让他们感受到写作的乐趣和意义。
可以通过引导他们写日记、随笔等方式,让他们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不必拘泥于形式和内容,重要的是让他们养成用文字记录生活的习惯。
同时,可以鼓励学生参加写作比赛、投稿等活动,当他们的作品得到认可和发表时,会极大地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写作热情。
还可以通过阅读优秀的作品来激发兴趣。
选择适合中学生年龄和阅读水平的经典文学作品、优秀的作文选集等,让他们在阅读中感受文字的魅力,从而产生模仿和创作的欲望。
二、注重积累,丰富素材储备“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写作需要丰富的素材。
中学生可以通过多种途径积累素材。
首先是阅读积累。
在阅读过程中,不仅要关注故事情节,还要留意优美的词句、精彩的描写和深刻的思想。
可以准备一个笔记本,将这些精华摘抄下来,并时常复习。
其次是生活积累。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鼓励中学生多观察生活中的细节,比如人物的言行举止、自然的变化、社会现象等。
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旅行、参观博物馆等都是丰富生活体验的好方式。
另外,还可以通过观看电影、纪录片、新闻等获取素材,并学会对这些素材进行分析和思考,将其转化为自己的写作素材。
三、加强训练,提高写作技巧1、审题立意教会中学生认真审题,理解题目要求和意图。
立意要新颖、深刻,能够展现自己独特的思考和见解。
可以通过分析历年中考、高考作文题目,进行审题立意的专项训练。
2、结构布局一篇好的作文需要有清晰合理的结构。
开头要引人入胜,中间内容要充实有条理,结尾要有力。
可以让学生学习常见的作文结构,如总分总、并列式、递进式等,并通过写作练习来熟练掌握。
3、语言表达语言是作文的外衣,要力求准确、生动、形象。
如何培养中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水平

如何培养中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水平如何培养中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水平提到作文,几乎是孩子们最头疼的事情,那么如何才能让学生对作文感兴趣兴趣,调动学生观察思考的积极性,让学生“乐”写,提高习作水平。
我通过自己的平时的教学,积累了几点经验:一、指导学生观察是写好作文的第一步小学生作文难,其原因之一是大仓库缺少写作储备。
小学生年龄小,生活积累少,缺少观察身边事物的能力。
而观察是“智慧的眼睛”,是学生储备写作材料源泉之一。
因此,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指导学生掌握观察方法,让学生逐步学会观察是非常重要的。
例如:平时与学生玩游戏时,我就让孩子们细心观察同学的表情、动作及自己当时的心情等,然后再玩完游戏的时候大家进行交流,就教给了学生观察的方法,同时也让学生学会了写具体、生动。
二、充分利用好课本中的典型文章进行佳作引路在每次写作文时,老师们要经常找很多的作文进行示范,这样,孩子们就会局限思维,写出的作文没有新意。
其实课本中的好多课文就是很好的例文,老师可以很好地进行方法的指导。
例如:在课文《风筝》一课,作者在描写孩子们放风筝的段落时很具体地写出了如何放风筝,我们可以让孩子们想象自己平时放风筝的时候是不是这样的,也就教给学生要真实地表达,并且把过程写出来,这样你的作文就具体了。
三、培养学生积累的好习惯多读——提供阅读对象,积累写作材科。
读书,是知识的重要来源,也是作文内容的重要来源。
学生通过读书,可以间接地看到许多平时生活中未曾见到的事物,学到许多不曾学过的知识,而且提高了学生的认识,陶冶了他们的感情,丰富了孩子们的语言,这些都是作文中必不可少的准备。
㈠学生从阅读中积累材料,首先,要让学生读懂课文,每读一篇都确有收获,而且尽可能做到熟读成诵,使课文中的词语句式,精彩段落,成为自己语言仓库中的积累。
例如,有学生在写观察日记时,能灵活地运用学过文章中的好词、好句到写作中,当写到小鱼外貌美丽,他是巧妙地把《富饶的西群岛》第三自然段经过修饰插上去“鱼缸里的鱼儿成群结队地在珊瑚丛中穿来穿去。
从培养兴趣入手提高学生作文水平

从培养兴趣入手提高学生作文水平作文是学生语文学习的重要环节,也是考核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手段。
作文水平的好坏不仅影响到学生的语文成绩,更关系到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未来的发展。
因此,提高学生作文水平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培养学生的兴趣是提高作文水平的重要途径。
学生的内在动力和兴趣是非常重要的,只有激发学生的兴趣,才能够促进其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对于作文的学习,我们应该积极引导学生,培养他们在写作中的兴趣,使其能够主动地去探索和研究作文技巧和方法。
这样一来,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还可以让他们体验到书写的乐趣,从而激发他们更多的学习热情和动力。
观察和思考是提高作文水平的关键技能。
好的作文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观察和思考能力,而这种能力的培养需要从平时生活中开始。
我们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的事物、人物、事件,让他们学会如何从所见所闻中汲取素材,丰富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思考角度。
结合多种切入点,使他们在作文中深入思考,并表达出自己的见解和想法。
在实践应用中掌握和熟练书写各种文体的技巧,进而提高作文的质量和水平。
注重实践锻炼是提高作文水平的必要手段。
课堂教学只是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一个基础,而实践锻炼则给学生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去实践、巩固和提高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
我们可以为学生布置写作任务,让他们从实践中吸取更多的经验和技巧,从而提高作文水平。
同时,也可以通过给学生提供各种类型的作文例题,让他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各种文体的特点和书写技巧,从而更好地应对考试。
总之,提高学生作文水平是一个长期而艰难的过程,需要学校、学生和家长共同协作。
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在日常教学中尽力去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并在实践中引导和指导其学习各种文体的技巧和方法。
这样才能够让学生拥有更多的写作技能和方法,从而提高作文水平,并取得更好的成绩。
更新观念,提高学生写作水平

更新观念,提高学生写作水平众所周知,作文教学作为语文学科的重要实践基地,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
作文教学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生语文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的形成和提高。
然而近几年来,作文教学却出现了许多值得深思的问题:教师只重视命题,忽视对作文内容的把握,使学生缺乏素材的选择能力,所写的内容也过于宽泛。
其次,教师的作文指导针对性不强,指导过程未能循序渐进,无助于学生观察、描述能力的培养,也会造成学生练习写作缺乏成就感,形成对抗、应付、依赖等不良心理。
针对上述情况,笔者认为,作文教学中要想真正落实素质教育要求,应从以下几方面考虑:1.强化"主体意识",激发学生作文的积极性作文是学生借助自己对自然、社会及人生的理解独立完成的一种综合语言表达能力训练。
主体的浓厚兴趣和强烈的表达欲望是作文成功的前提。
脱离了学生这个主体的客观实际的任何作文要求和作法,必然带来学生兴趣的丧失和畏难情绪的产生,如作文课,只要老师一布置作文题,学生都是唉声叹气,满脸的烦恼和无柰。
为此,在作文教学中我们必须首先树立起牢固的主体意识。
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老师头脑里占主要地位的不是"写"而是"人",老师在设计作文教学时,应充分考虑"人"的因素。
具体的作法是,首先认真细致地分析主体的客观现状,摸清学生的兴趣和爱好。
其次,鼓励学生讲真话,让他们善于发表自己独特的观点。
老师一定要尊重学生的实际想法,尽管有时学生的想法是幼稚的,不成熟的,有时甚至是不对的,但老师也应该以平等的身份去与之交流,去进行正确的引导,而不要以老师的身份去评判。
这样尊重主体实际的做法,既促进了学生说话的欲望,也激发了学生作文的积极性。
二、重视阅读,关注生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为作文"蓄足"底气。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作文同样如此。
学生如果没有丰富的生活文化积累,没有对生活独到深刻的体验和感悟,要写好作文是不可能的。
更新作文教学观念提高学生作文水平

更新作文教学观念提高学生作文水平标签:作文教学;理念;评改语文课程要实施素质教育,就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而要创新作文教学模式,语文教师必须先转变教学理念。
那么,在当前的作文教学中。
有哪些观念应该更新呢?一、习作教学中。
教师指导理念的更新在以往的作文教学中,我们总是较多地把作文课看成是教授学生“写写弄弄”的课程。
似乎写好了文章,就是作文课的最终目的,其实不然。
要让学生“为感到自由和快乐“而写作,就应该去掉套在学生头上的枷锁,让他们无拘无束,抒发自己的真实经历,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
要从内容、形式、数量上给学生以充分的自由,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让学生觉得写作文如平时说话一样轻松。
在小学阶段。
教师如能通过教学让学生爱上写作,就已经是很大的成功。
写作时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记忆能力、观察能力、逻辑能力、想象能力和操作能力。
教师要明白,作文不是单靠教师指导学生就能学会的。
学习写作的功夫全在课外。
所以,语文教师应引导学生大量阅读课外书籍,多渠道大量地接受新思想、新信息。
留心观察生活、体验生活。
随着信息不断地积累和内化,学生思想的内涵也越来越丰富,写起作文来自然会兴致勃勃。
二、习作教学中。
教师要从写法上打破旧框架翻开学生的作文本。
同一题材的作文往往面目相似。
大同小异。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状况呢?究其原因,是“思维定势”在作怪。
多少年来。
教师怎么教,学生怎么写,久而久之,写出来的东西自然一个样了。
要改变这种状况,首先要甩开一些惯用的套路。
如写事,总是“开头、经过、结尾”这样的三段式;写物,总是“总一分一总、总一分、分一总”这样的老结构;写人,总是“先外貌,后记事,再赞美”这样的程序等等。
这些条条框框剥夺了学生想其所想、写其所写的权利,禁锢了他们创新思维的发挥,影响了他们思想感情的表达。
所以,小学作文教学不要把写作知识模式化。
文章的开头和结尾,段落的衔接和安排,语言的详写和略写,前后的过渡和照应,均可顺其自然,不必强求。
中学生如何培养作文写作兴趣

中学生如何培养作文写作兴趣作文写作对于中学生来说是一项重要的能力,但很多同学可能会觉得写作是一件枯燥乏味甚至令人头疼的事情。
其实,只要掌握了正确的方法,培养起对作文写作的兴趣,写作就可以变得有趣且富有成就感。
一、阅读积累阅读是提高写作能力的基础,也是培养写作兴趣的重要途径。
通过广泛阅读各种优秀的文学作品,如小说、诗歌、散文等,可以让中学生接触到不同的写作风格和表达方式,从而拓宽自己的视野,丰富词汇量和语言表达能力。
在阅读过程中,同学们可以准备一个笔记本,将自己喜欢的语句、段落摘抄下来,反复品味和模仿。
同时,还可以对所读的内容进行思考和分析,学习作者的写作思路和结构布局。
比如,读一篇记叙文,可以思考作者是如何通过细节描写来塑造人物形象、推动情节发展的;读一篇议论文,可以关注作者是怎样提出论点、运用论据进行论证的。
此外,阅读还能激发同学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当沉浸在精彩的故事中时,往往会不由自主地在脑海中构建出各种场景和画面,这对于写作时的构思和细节描写非常有帮助。
二、观察生活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只有对生活有敏锐的观察力和深刻的感悟,才能写出真情实感的文章。
中学生可以养成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从日常生活中的点滴小事入手,发现其中的有趣之处和值得记录的瞬间。
比如,上学路上的风景、同学之间的一次有趣互动、家人之间的温馨时刻等等。
观察不仅仅是用眼睛看,还要用心去感受。
注意人物的表情、动作、语言,倾听他们的心声;留意环境的变化,感受季节的更替和天气的影响。
为了更好地记录观察所得,可以写观察日记。
将每天观察到的新鲜事物和自己的感受及时写下来,这不仅能锻炼写作能力,还能让自己更加珍惜生活中的美好。
三、多写多练俗话说:“熟能生巧。
”要提高写作水平,就必须多写多练。
可以从简单的片段练习开始,比如描写一个人物的外貌、刻画一个场景等。
逐渐过渡到完整的文章写作,如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等。
不要害怕写得不好,写作是一个不断进步的过程。
激发兴趣,提高学生作文水平

激发兴趣,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目前,教师教作文艰辛,学生写作文头疼,这对矛盾长期困扰着作文教学,严重影响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作文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千方百计地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是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一帖良方。
兴趣是学生写作的诱发剂,是主动作文的启动力。
强烈的兴趣是靠老师在指导写作过程中培养的,学生只有对作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才能在学习和探索中快乐作文。
正如爱因斯坦所说“兴趣比一切人为的阻力都强”,“爱好和兴趣是最大的动力”。
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恰如其分地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呢?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几点看法。
一、活跃课堂,诱发兴趣课要上得有趣,就要激发学生的“情绪区”。
针对学生喜欢看电影这一特点,在作文课上我尝试着让学生自己做导演,编一部电影,没想到一石激起千层浪,让课堂焕发出生机和活力。
提供的背景:把朱自清的散文《背影》改编成电影(课前先让学生阅读《背影》)。
要求根据想象着手编写三个镜头:(1)父亲回家奔丧;(2)父亲月台为儿子买橘子;(3)父亲离去的背影。
开始时,同学们只是感到新奇,接着各抒已见,仅一个电影的开头,便让人大开眼界,不禁为他们丰富的想象力折服。
这样作文,解除了束缚,留足了空间,让学生想象翅膀自由翱翔。
因此,课堂教学中只有教者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采用宽松、和谐、民主的课堂气氛去满足学生的求知欲,表现欲和成就欲,让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讨,联系生活实际去进行联想和想象,从而活跃课堂,引发学生写作兴趣。
二、巧妙命题,激发兴趣俗话说:“题好一半文”。
命题是作文的第一步,命题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学生作文的兴趣。
我国语文教育专家于漪曾说“一个好的命题,它能开启学生心灵的窗户,打开学生记忆的闸门,开拓学生广阔的视野,对作文产生浓厚的兴趣。
随兴趣的激发,使他们会运用学到的知识展开丰富的联想,把知识连成事、扩成文,化知识为能力。
如何提升初一年级写作的兴趣和能力

如何提升初一年级写作的兴趣和能力提升初一年级写作兴趣和能力的关键在于创造一个充满活力和乐趣的写作环境。
首先,将写作视作一项探索和冒险的活动,而非仅仅是任务和义务,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兴趣。
初一学生正处于求知欲强烈的年龄阶段,他们对世界充满好奇。
通过引导他们将写作与他们感兴趣的主题联系起来,比如他们的爱好、梦想或日常生活,能有效提高他们的参与感和积极性。
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写关于他们自己喜欢的内容,比如宠物、游戏或者他们的假期经历,这样学生会觉得写作是一种表达自我的方式,而不是仅仅完成一项作业。
其次,给予学生充分的创作自由是提升写作兴趣的重要途径。
限制常常会让学生感到沮丧,失去创作的乐趣。
相反,教师可以提供多样化的写作题材和形式,如短篇故事、日记、信件或诗歌,鼓励学生自由选择。
学生在自由创作的过程中,更容易发现写作的乐趣,从而提升他们的写作能力。
教师还可以通过设置有趣的写作任务,如虚构故事的结尾、编写未来的梦想计划等,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在提升写作能力方面,及时的反馈和支持至关重要。
教师应通过正面评价来鼓励学生,指出他们的优点,同时提供建设性的建议来改进不足之处。
通过建立一个积极的写作反馈循环,学生不仅能够认识到自己的进步,还能够明确自己的发展方向。
这种方法能够帮助学生不断改进自己的写作技巧,并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此外,开展写作交流活动也是提升写作兴趣和能力的有效方式。
组织写作小组,鼓励学生分享和讨论彼此的作品,可以让学生在相互学习和支持中成长。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从他人的写作中获得灵感,学习到不同的写作技巧,同时也能够增强他们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教师可以安排一些写作比赛或展示活动,让学生看到他们的作品受到认可,这也会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
最后,运用各种有趣的写作工具和资源能够使写作过程变得更加生动和吸引人。
例如,教师可以推荐一些适合学生的写作应用程序或在线平台,这些工具通常具有互动性和趣味性,可以帮助学生在写作过程中保持兴趣。
如何提高中学生的写作能力促进学习成绩提升

如何提高中学生的写作能力促进学习成绩提升随着教育的发展,写作已成为中学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具备良好的写作能力不仅可以帮助学生表达思想,还能够促进学习成绩的提升。
因此,中学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本文将探讨如何提高中学生的写作能力以促进学习成绩的提升。
一、培养写作兴趣兴趣是学习的最好催化剂。
要提高中学生的写作能力,首先需要培养学生对写作的兴趣。
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写作一些有趣的主题、话题,或者提供一些富有创造性的写作素材,激发学生的写作灵感。
另外,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参加写作比赛,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
二、注重写作技巧的教学写作不仅仅是表达思想的过程,它也涉及到一定的技巧。
教师应该注重教授学生写作的技巧,包括语言表达、段落组织、篇章结构等方面的技巧。
例如,学习使用各种修辞手法可以让文章更加生动有趣,运用逻辑思维可以使写作更加条理清晰。
通过系统地教授这些写作技巧,学生能够提高他们的写作表达能力。
三、多读多写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只有通过大量的阅读,学生才能够积累足够的写作素材和经验。
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多读一些优秀的作品,让他们从中吸取写作的灵感和经验。
同时,多写也是提高写作能力的关键。
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定期的写作任务,例如写日记、写读书笔记等,让学生能够不断地练习和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
四、反馈与指导学生在写作中难免会出现一些错误和不足,因此及时的反馈与指导对于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至关重要。
教师应当重视对学生写作作品的批改与评价。
在批改作文时,不仅要关注语法、拼写等表面问题,还要注重对文采、逻辑、结构等方面的指导。
此外,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互相交流和互相修改作文,以促进彼此的进步。
五、实践与应用写作与实践相结合能够使学生的写作能力得到更好的提升。
学校可以组织一些写作实践活动,例如写作比赛、写作沙龙等,为学生提供展示和交流的平台。
此外,学生还可以将写作应用于其他学科,例如写作科学实验报告、历史研究报告等,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提高学习成绩。
培养学生作文兴趣,不断提高写作能力

培养学生作文兴趣,不断提高写作能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在语文学科中,往往最让学生感到头疼的就是作文,这也是语文教师教学中的一个难点。
多年来,通过不断地摸索,归根结底,还是要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一、要了解学生的心理,帮助学生积累写作素材,打消学生对作文的恐惧引导学生放松,让他们明白作文并非不高不可攀。
其实,作文就是将生活中的一些有意义的事用文字记录下来。
随着和学生的频繁接触,我对他们身上所发生的事知道的越来越多,就引导学生把这些小事记录下来。
这样就为下一步的启发思维工作做了一个很好的铺垫。
二、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为写作奠定基础有的学生经常会问:“写什么呀?”这时,我就把平时自己所了解的事情给他们一点建议。
而且,我认为动笔前的说也非常重要,因为有些事往往在他们的脑海里有,但要有条理地表达出来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这个时候就需要老师恰当的引导,一定要耐心地听孩子说,引导他们把重点部分说出来,有的孩子不善于用语言表达,没有重点,往往只是把事情平淡如水的叙述出来,一点儿味道都没有。
所以,作为教师一定要引导学生知道怎么说,根据不同的作文要求什么地方详说,什么地方只言片语概括,而最重要的是要引导他们表达出对自己所说事情的感受。
然后,根据作文实际内容,给他们提供一些精彩的语句,这样,学生再动笔写就轻松多了。
三、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学会修改作文好的文章都是不断修改出来的,作文完成后,自己要多读几遍,边读边修改,还可以求助同学进行互改,要树立自信心,有胆量将自己的作文读给大家听,让全体同学来帮助修改。
同时,老师要鼓励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修改意见,要知道你在帮助别人修改的同时,本身也在进步,当然老师的适当点拨也很重要,而更重要的是老师一定要把自己置身于学生之中,把自己当作学生中的一员,说出的话语言要亲切,以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四、多给学生提供一些阅读资料,拓宽学生的视野,培养写作兴趣在我们班有一个小小读书角,里边有学生喜欢读的各类书籍,而且,我鼓励学生好的东西要和大家分享,定期把自己家里喜欢的书拿到班级介绍给其他学生读一读。
我们要培养自己的写作兴趣和水平改_从兴趣入手,提高学生写作水平

我们要培养自己的写作兴趣和水平改_从兴趣入手,提高学生写作水平一、读赏仿创,诱导兴趣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好的文章对学生会产生很大的吸引力。
教师如果只是从审题立意,谋篇布局到遣词造句进行空洞的说教,而不让学生借鉴范文,就进行写作,收获就不大。
因此教师应充分利用范文的感染诱导作用,引导学生模仿范文写作,以读促写,读写结合,这样对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是有帮助的。
学生要把课堂上学到的写作知识转化为能力,中间一定要经过模仿借鉴,从中受到“规摹变化之诀”,从而“化腐为新”,通往“创新”的自由王国。
二、因材施教,激发兴趣学生的写作素养,起点是不一样的,教师要特别关注每一个学生的积极方面,极力发掘显露或潜藏的积极因素和闪光点,因材施教,激发所长,引起他们写作的兴趣。
对于那些水平较低,甚至一般人感到头疼的习作,除了对其不当进行严正指出外,一般要采取正面鼓励,充分肯定其文中或潜在于文中的积极因素,尽可能避免贬抑和刺激性的语言,以免挫伤其积极性。
另外,教师在作文训练中要改变传统的单一命题方式,关注不同程度的学生,尽可能激起每一个学生的写作兴趣。
教师可以根据作文训练的要求命个大题目,学生根据熟悉的人或事自命副标题,或者教师只提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积累的素材,自行命题,给学生一定的自由度。
这样学生写自己熟悉的人和事,或是他们心里想要说的话,他们的思维就会活跃,写作时就不会搜肠刮肚,无话可说了。
三、多种形式,激励兴趣一般学生把作文当任务,为完成任务而作文,就谈不上“兴趣”。
要激励他们的写作兴趣,就需要采用多种形式。
(一)出版班刊、校报,印发学生优秀习作。
心理学研究证明,让学生及时看到自己的成绩,受到成功的鼓舞,是激励学生学习兴趣的强大动力。
一个学生的优秀习作印发出来,有了较多的读者,当文章被人品评、议论,受到别人的称赞或指出不足时,其心理活动常常是难以用语言表达的。
就是这种有形无形的影响,激起了学生再写作的兴趣,促成他们奋发向上的心理,加倍努力把作文写得更好。
从培养兴趣入手提高学生作文水平

从培养兴趣入手提高学生作文水平
作文是学生语文素养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学生的兴趣可以激发他们写作的热情,提高他们的作文水平。
下面从培养兴趣的角度来探讨如何提高学生作文水平。
一、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兴趣爱好,比如运动、音乐、科学等等。
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
可以让老师更好地指导学生的写作。
比如,针对对运动感兴趣的学生,可以让他们写自己
参加运动比赛的感受;针对对科学感兴趣的学生,可以让他们写自己对某种科学现象的解
释和理解。
让学生在自己感兴趣的领域中写作,会让他们更加投入和自信,从而提高作文
的质量。
二、提供多元化的写作素材
学生的写作能力的提高离不开丰富的素材和经验。
老师可以提供一些多元化的素材,
如诗歌、小说、报告、评论等等,这些素材能够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帮助他们学习各种
不同类型写作的特点和技巧。
此外,老师也可以让学生做一些写作练习,如写周记、日记、读后感等,这些练习可以帮助学生形成写作的习惯,提高作文的水平。
三、注重鼓励和表扬
作文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学生的写作成果需要得到认可和鼓励。
老师可以及时
对学生的作文给予评价和认可,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努力和进步。
同时,老师也可以通过
组织写作比赛等形式来激励和鼓舞学生创作的热情,让学生获得更多的写作机会和经验,
并从中得到成长和收获。
总之,培养学生的兴趣是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必由之路,同时也需要注重提供多元化
的写作素材和注重鼓励和表扬,让学生更有信心和动力去写作,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更新观念提高兴趣促进中学生作文水平提高

更新观念提高兴趣促进中学生作文水平提高引言中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学生语文能力发展的关键环节。
然而,在当前快速发展的信息社会中,中学生面临着各种新的学习方式和观念的冲击,而作文教学也面临着新的挑战。
为了提高中学生作文水平,我们需要更新观念、激发兴趣,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提供有效的教学方法。
本文将探讨如何通过更新观念提高学生的兴趣,从而促进中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
更新观念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需要不断更新观念,激发学生对作文的兴趣。
首先,我们要认识到作文不仅仅是一种学科知识,更是一种语言表达和思维能力的培养方式。
中学生需要学会通过作文表达自己的思想观点,锻炼自己的逻辑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
其次,我们要摒弃传统的“背诵模板”式的作文教学方法,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在写作过程中体验到写作的乐趣和成就感。
提高兴趣兴趣是学生学习的最好的老师,只有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他们才会主动去学习和提高作文水平。
以下是几种提高兴趣的方法:1. 多样化的题材我们可以提供多样化的题材,让学生在写作时有更多的选择空间。
比如,让学生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话题、故事、人物等作为写作素材,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和写作的兴趣。
2. 创新的教学方式在作文教学中,我们可以采用一些创新的教学方式,比如组织写作比赛、进行写作交流会、邀请作家讲座等。
这些活动可以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写作的兴趣,同时也可以让学生感受到作文的乐趣和成就感。
3. 个性化的辅导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点不同,我们可以针对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进行个性化的辅导。
比如,对于喜欢阅读的学生,可以鼓励他们多读一些优秀的作文,从中学习优秀的写作技巧和表达方式;对于喜欢绘画的学生,可以鼓励他们通过绘画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然后再将这些想法和感受转化为文字。
促进中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除了更新观念和提高兴趣外,我们还需要提供有效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提高作文水平。
如何帮助中学生提高作文写作水平

如何帮助中学生提高作文写作水平作文写作对于中学生来说是一项重要的技能,它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在语文考试中取得好成绩,还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升有着深远的影响。
然而,许多中学生在写作时常常感到困惑和无从下手,那么如何帮助他们提高作文写作水平呢?一、激发写作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让中学生爱上写作,首先要激发他们的兴趣。
可以通过引导学生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让他们感受到文字的魅力和力量。
例如,给学生推荐一些经典的小说、散文、诗歌等,让他们在阅读中领略不同的写作风格和表达方式,从而激发他们内心对写作的渴望。
还可以组织一些有趣的写作活动,如征文比赛、主题写作等,为学生提供展示自己才华的平台。
当他们的作品得到认可和奖励时,会极大地增强自信心和写作兴趣。
此外,鼓励学生写日记也是一个不错的方法。
日记是一种自由的表达形式,学生可以记录自己的生活点滴、心情感受,没有太多的约束和压力,能够让他们逐渐习惯用文字表达内心的想法。
二、积累写作素材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丰富的素材是写好作文的基础。
中学生可以通过多种途径积累素材。
阅读是积累素材的重要途径之一。
在阅读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够学习到优秀的写作技巧,还能获取各种各样的知识和信息,如历史故事、名人轶事、科学知识等。
这些都可以成为写作的素材。
观察生活也是积累素材的关键。
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只要用心观察,就能发现许多值得记录的事情。
比如,一次难忘的旅行、一场精彩的比赛、一个感人的瞬间等。
让学生养成观察生活的习惯,并及时将观察到的内容记录下来,久而久之,就会拥有丰富的写作素材。
还可以鼓励学生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如志愿者服务、社区调研等。
通过这些活动,学生能够接触到不同的人和事,拓宽视野,增加人生阅历,为写作提供更多的素材。
三、注重写作方法的指导1、立意立意是作文的灵魂,要引导学生在写作前明确文章的中心思想。
立意要新颖、深刻,能够反映出对生活的独特见解和思考。
可以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帮助学生打开思路,确定有价值的立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更新观念提高兴趣促进中学生作文水平提高
作文是学生各项能力的综合表现,作文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占着十分重要的地位。
如何提高农村学生作文质量,根据小学语文习作标准和我个人的教学经验,我略谈以下几个观点:
一、教师要明确农村中学生的作文现状倡导创新、张扬个性已成为当代作文教学的一大特点,然而,要学生写出新颖有水平的文章,还要考虑学生平时的积累量和独特的生活体验。
相对城市孩子而言,农村中学生由于受生活环境、家庭条件等因素的影响,农村孩子见得少,听得少,读得也少,造成学生知识面狭窄,生活经验少,生活内容单一。
所以学生的作文很多时候题材都是雷同的,内容很单一。
如我让学生写我最喜欢做的一件事为题进行作文时,学生都是写了我最喜欢画画、我最喜欢上体育课、我最喜欢跳绳。
全班三十几个学生,内容的题目只有三个,而且有些学生的内容是一模一样,一字不改;还有些学生没有一个字是写对的,全文看起来都是甲骨文;还有些学生语句段不分,俗话连篇!受农村方言的影响,语病较多。
作文中标点符号的使用也存在诸多问题,有的无区别的乱用,什么地方都用上句号;有的不知在什么地方断句,什么时候想起来就在什么地方点一下,以至写出来的话时断时续等等,甚至有些学生什么符号都不用。
可见农村学生的写作底子多薄,经历感受多单调、知识容量之缺乏。
因此我们的农村老师要真正地明确农村中学生存在的作文现状,不要让这一现象继续发展下去,有必要地采取一些方法、措施去杜绝。
例如恰当地让学生去开阔作文视野,培养学生的知识容量,多读一些课外读物等等
二、激发兴趣,培养自信,让学生乐于作文兴趣与爱好是中学生写好作文的原动力。
儿童对某事物是否喜爱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许多兴趣都是引出来的。
要想让学生乐于作文,首先必须树立他们的自信心。
农村中学生认为自己能力、水平有限,写不好作文,缺乏自信心。
因此,我们要善于发现学生作文中的点滴进步,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让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获得成功的喜悦,使他们产生喜欢写作的动力。
学生对写作文的兴趣,还来自于外界的刺激:如果我的作文受到老师的表扬,如果我的作文能够贴在教室的墙壁上,如果我努力写出的作文被刊登在《中学生学习报》上,如果我的作文能在作文竞赛中获奖这些机会,都应该是作为老师的我们去创造的!学生有这样的自信,也是老师抬出来的!每次作文,我总要花好几节课去点评:选出一些较佳习作,在班上让学生自己念,并张贴在学习园地中;细心地去挖掘较差学生作文中的闪光点,如一个好的开头、很自然的结尾,一个好的句子,哪怕是一个精彩的词语,都给予表扬和鼓励,使学生深切地感受到自己的成功。
因此,请别吝啬我们的笑容,别停住我们的赞扬。
抓住学生细小的闪光点大夸特夸,在夸奖的时候一定要夸得十分具体,让学生能明白好在何处,这样,既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又对全班的学生做了一次有效的指导。
多鼓励学生写心中事,也能激发写作自信。
让学生平常怎么说,写作时就怎么写;学生作文并不是要求写什么轰轰烈烈的大事,只要把生活中和父母、老师、同学之间发生的细微小事写具体,通过文字把自己的喜怒哀乐,对真善美的赞扬,对假恶丑的痛斥,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未来蓝图的刻画等都表达出来。
同时,写作时让学生保持一种自由的心灵状态也是极为重要的。
我们不要用太多的条条框框来拘束学生的思想,语文教师应尽量使学生在作文的过程中,保持一种自由的状态,情感所至,悲喜怒骂,可以尽情地
描述与抒发出来!掌握学生作文的心理特点,帮助学生消除各种心理障碍,就能激发写作自信,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
三、积累语言,捕捉素材,提高学生表达能力由于农村中学生阅读量少,知识面窄,词汇贫乏,所以表达不具体,不确切,不生动,如何引导学生进行语言积累?我认为学生把阅读和摘抄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是一条有效
的途径,因为学生习作有一个模仿的过程。
要提高学生写作热情,必须使学生在写作中持续地感受到成功的愉悦。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最大的写作难题莫过于素材的缺乏,写作素材的积累是保证写作激情的前提。
于是,在教学中,我们引导学生广开渠道,涉猎方方面面的知识,充分利用各种有效的方式开阔学生的视野,拓宽学生的思维。
一是教育学生热爱生活,在丰富视野的过程中积累作文的素材。
平时让学生走向大自然,走向社会。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生活就是学生作文的源头活水,要让中学生走向大自然,走向社会,以此丰富学生的视野,积累个性作文的素材。
让学生尽情去春游,去野餐,领略大自然的情趣。
让学生参加各种各样的社会实践活动。
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做成什么文字。
这是叶圣陶先生说过的话,十分明确地说明了作文和生活的关系,为丰富学生的生活,我们可以有目的地为学生设计各种生动有趣的实践活动,让他们投入地参加,从中积累富有个性的作文素材。
二是积极引导学生多读名著名篇,读后把好词、妙语、佳段摘录下来,进行整理积累。
同时,要求学生背诵记忆好词好句,学习体会文章的语言特点和表达方式,并学会品读赏析。
写作文时则时时提醒学生学会迁移,灵活运用。
这样,学生的作文便会由空洞乏味向生动具体发展。
有些学生书读得不多,又不勤于做摘记。
我就坚持每周摘给学生几段优美词句,要求他们背诵下来。
若有人在作文中合理运用,马上加以表扬,这样学生会非常乐意去背诵优美段落,并积极开动脑筋如何运用。
不久,学生的语言积累会越来越多。
作文时,内容应笔而生,如泉之涌,滔滔不竭。
四、更新作文观念,让学生自主作文心理学家认为:儿童借助于想象和幻想来理解他们的生活世界,研究和解释这个世界。
因此,教师要更新作文教学观念,鼓励学生以不同方式来表达自己的见解,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在日常生活中,发现学生们对童话故事、卡通电视剧如痴如醉。
因此,从学写故事入手,自然也就成了学生自主作文的有效渠道之一。
让他们自己命题,大胆选材,写自己要写的内容,表达自己需要表达的情感,不拘形式,那么他们的作文难的问题就会迎刃而解,从而提高农村中学生作文教学的质量。
总之,在作文教学过程中,只有努力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才能进一步引导他们热爱写作,诸熟门径,让那些貌似老大难的作文都成为小儿科。
学生有了写作的积极性,在练习时就感到心情舒畅、信心十足,从根本上解除了害怕和厌倦作文的心理,就不会觉得作文难、难作文;而教师在整个写作过程中的最大作用就在于调动和保护学生的写作积极性,努力创设一种更为宽松的学习环境,充分尊重信任每一位学生,并给以明确、具体、有效的指导和帮助。
这样,我们便会发现学生的作文充满了个性、灵性,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