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文道-常识读后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识读后感
真正的社会是怎样的?全世界的信息无时无刻地发生着变化,我们却只能通过一双眼睛来粗略地浏览,只能主观地产生出一种片面的想法。而我们正是需要像梁文道一样的时事评论家,去全面地共享资料、观点,去弥补我们稀缺的一个角度。就如这本书《常识》扉页上注明的:“如若觉得这些奇怪,可谓这是一个常识稀缺的时代。”
《常识》,一针见血地谈及中国社会种种弊端现象,通读全文,不可否认,梁文道是一位用思维贯穿文字的作家,他运用了作为一名知识分子的高质量知识,去权衡这个社会的各种现象,大到地震,小到一句话。在字里行间,他没有回避当下热点的问题,他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实事求是是他给我最大的印象,从事情的开始到结束,甚至之前的征兆,社会流行说法未及提到的,问题本质的透彻分析,没有避讳,也没有故弄玄虚,反映最真的思考。尽管如此,这毕竟是一个叫作梁文道的人的世界观,是他的常识,可是起码反映了一些见解,借用作者的话说,“世界的梦想并不是人人都能会说英语,而是人人拥有普遍的共识”。
这本称为“常识”的文集,仅这两个字的立意,不只是向美国作家托马斯·佩恩致意,归宗于知识分子的传统,而且“常识”寓意丰富,在梁文道的笔下,就蕴涵有三种层面:第一种意思就是我们日常生活所谓的常识,在生活中基本存在却有不可缺失;还有一种就是作者所谓的,“被埋在底下,或者跟我们另一些常识相互矛盾,被我们
扔到一边去了,可谓缺失的常识”,比如说“潜规则”;另外一种常识,可以说是人际关系,或者是公共情怀。
在《常识》的许多篇章里我们都会发现叛逆和辩证的痕迹。当世人对“范跑跑”群起而攻之时,梁文道却为之辩护,说明范只是不那么崇高,但绝不是邪恶;在全社会都在对地方官员公布电话拍手叫好的时候,梁文道却指出,这是对“民情不能顺利上达”的“最好的讽刺”。梁文道总是用不同于大众的眼光看现象,既看光亮的一面,又看背阴的那一面,叫一些人顿悟,也叫一些人咬牙。
梁文道善于分析推理,寻求现象之后的根源。《常识》谈到中国人面对国耻,总是一方面是努力地自我贬损(捏造侮辱中国人的事件),一方面是盲目地自我肯定(制造世界上最长的拉面,争取“世界第一”)。这实际上是一种病态的心理,其背后是一种集体怨恨。很多人思考国耻问题止于理性爱国这一层,梁文道总是继续深入下去,直指根源,教人慨叹。谈及“毒奶粉”事件后温总理提醒企业要尽社会责任,梁文道则把目光降低,说明企业尽社会责任不是此事的要害,真正的要害在于要有做人的道德底线,是公民的基础道德问题。抗战一篇中谈到日本首相参拜靖国神社时,提到我们国家没有一个专门保存战死军人灵位与遗体的国家级墓园,更没有一个全面纪念抗战死难军民的国家级建设。说到矿难之后的感言,他列举了一个电视镜头,一位刚被救出来的矿工,眼睛还蒙着黑布条,对着镜头直喊:“感谢党中央!感谢国务院!感谢河南省政府!感谢全国人民!”不遗漏对象并且逻辑严密。梁分析了两种可能,一是在出镜前有所准备,二
是习惯性地脱口而出,思维方式已经内化为语言习惯。无论是那一种,都违背了常理和人性。
《常识》文章谈及的无不是路人皆知的现象,是真常识,而我们对常识的认知却总是停留在原地,懒得去考虑“常识”的背后,“常识”的根源以及如何应对这些“常识”。我们习惯于一目十行地阅读网页,习惯于不辨是非地全盘接纳,习惯于心直口快地表达观点,可是,我们似乎忘记了,这是个缺乏思考的年代,每个人都是评论者和作家,但已无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