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基础知识培训
中药学基础知识-PPT
![中药学基础知识-PPT](https://img.taocdn.com/s3/m/09c6ae4f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26997c1.png)
• “相畏” : 即一种药物的毒性反应或副作用,能 被另一种药物减轻或消除。如生半夏和生南星的 毒性能被生姜减轻或消除,所以说生半夏和生南 星畏生姜。这是利用配伍抑制或消除药物毒副作 用的典型实例。
• “相杀” :即一种药物能减轻或消除另一种药物 的毒性或副作用。由此可知,相畏与相杀实际上 是同一配伍关系的两种提法,是药物间相互对待 而言的。如上所述,生姜能减轻或消除生半夏和 南星的毒性或副作用,所以说生姜杀生半夏和生 南星的毒。
中药学 知识
第一章 中药的起源和中药学的发展
❖中药,是指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 认识和应用的药物,也是人们对 我国传统药物的总称。中药的认 识和使用是以中医学理论为基础, 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和应用形式。
梅花鹿
蝉蜕
代赭石
第二章 中药的产地和采集
中药的来源主要是天然的植物、动物 和矿物,而天然药材的分布、采集和生产,
毒性
• 西汉以前的“毒药”,是一切药物的总称, 即总括药饵之词。东汉以后主要指对机 体有损害性的有毒之药。
• 药物毒性的产生,主要与其毒性的大小 和剂量有关。此外,还与贮存、加工、 炮制、配伍、剂型、给药途径和使用时 间的长短有关。
正确对待无毒的药物
• 无毒药物安全度较大,但并非绝对不 会引起中毒反应。如若剂量过大,服 用过久等,仍有产生中毒反应的可能。
苍术药材
人参原植物
人参药材 (东北人参)
人参 饮片
五味子
(北五味子)
砂仁原植物
砂仁药材
(广东砂仁)
云南三七原植物
三七药材
地黄药材
(河南地黄)
• 药物的入药部分与采集季节的关系
• 1、根、根茎、块茎和鳞茎。(阴历二、八月) • 2、树皮和根皮类。(通常在清明至夏至间,
(2024年)全新中药鉴别培训
![(2024年)全新中药鉴别培训](https://img.taocdn.com/s3/m/784e7676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f45ff80.png)
1 2 3
薄层色谱法(TLC)
将中药材提取液点在薄层板上,通过展开剂分离 各成分,观察斑点颜色、大小、形状等特征进行 鉴别。
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仪对中药材提取液进行分离和 检测,通过色谱峰的保留时间、峰面积等参数进 行定性和定量分析。
气相色谱法(GC)
适用于中药材中挥发性成分的分离和检测,通过 色谱峰的保留时间、峰形等特征进行鉴别。
23
加强原料质量控制、优 化生产工艺、改善储存
条件等。
06
实践操作与案例分析
2024/3/26
24
现场实践操作演示
中药性状鉴别
通过现场展示不同中药的性状特 征,包括形状、大小、颜色、质 地等,让学员直观了解中药的外
观特点。
2024/3/26
中药显微鉴别
利用显微镜观察中药的组织构造和 细胞特征,帮助学员掌握显微鉴别 的方法和技巧。
2024/3/26
6
02
中药材性状鉴别
2024/3/26
7
根及根茎类中药鉴别
根的性状鉴别
主要观察根的形态、大小、颜色、表面特征、质地、断面及气味等。如黄芪呈圆柱形,表面灰黄色或 淡棕褐色,有纵皱纹及横向皮孔,质硬而韧,断面纤维性强,显粉性,皮部黄白色,木部淡黄色,有 放射状纹理及裂隙,气微,味微甜,嚼之微有豆腥味。
15
04
中药材理化鉴别
2024/3/26
16
物理常数测定法
01
02
03
熔点测定法
利用中药材中的有效成分 在一定温度下熔化的性质 ,通过测定熔点来判断药 材的真伪和纯度。
2024/3/26
折光率测定法
通过测量中药材提取液折 光率的变化,判断药材中 有效成分的含量和种类。
中药材炮制培训计划
![中药材炮制培训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95a07804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8eb9f50.png)
中药材炮制培训计划一、课程介绍本培训计划旨在提供专业的中药材炮制技术培训,帮助学员掌握中药材炮制的基本理论和操作技能,掌握中药材的加工方法和质量控制。
通过本培训,学员将能够熟练掌握中药材的炮制过程,掌握中药材炮制的技术要点和注意事项,确保中药材的质量。
二、培训目标1.了解中药材炮制的基本原理和技术要点;2.掌握不同中药材的炮制方法和操作流程;3.学习中药材炮制的质量控制方法和指标;4.了解中药材炮制的安全操作规范。
三、培训内容第一阶段:中药材炮制基础知识1. 中药材的分类和规格要求;2. 中药材的炮制原理和方法;3. 中药炮制的工具和设备;4. 中药炮制的基本操作流程。
第二阶段:常用中药的炮制技术1. 党参的炮制方法;2. 熟地黄的炮制方法;3. 巴戟天的炮制方法;4. 当归的炮制方法;5. 炮制方法。
第三阶段:炮制质量控制和安全操作规范1. 中药炮制的质量控制方法和指标;2. 中药炮制过程中的常见问题和处理方法;3. 中药炮制的安全操作规范。
四、培训方式本培训采用理论讲授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理论讲授阶段,由专业的中药材炮制技术老师进行课程讲解,学员将学习中药材炮制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
实践操作阶段,学员将进行中药材的实际炮制操作,通过实际操作来巩固理论知识。
五、培训时间安排本培训计划为期两个月,每周进行两次培训,每次培训时间为3小时。
第一周:中药材炮制基础知识第二周:党参的炮制技术第三周:熟地黄的炮制技术第四周:巴戟天的炮制技术第五周:当归的炮制技术第六周:炮制方法第七周:质量控制和安全操作规范第八周:实践操作和考核六、培训要求1.参加本培训的学员需具有中医学或中药专业背景;2.学员需具有一定的中药材炮制基础知识;3.学员需具有一定的中药材炮制实践操作能力。
七、培训考核1.培训结束后,学员需进行中药材炮制的理论考核;2.学员需进行中药材炮制实际操作的考核。
八、培训师资力量本培训计划邀请国内知名的中医药专家和中药材炮制技术老师担任培训讲师,他们将为学员提供专业、全面的中药材炮制技术培训。
中药材全年培训计划
![中药材全年培训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cbd3c28c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9fa4a77.png)
中药材全年培训计划一、培训目标1.提高学员对中药材的认识和了解,掌握中药材的生长环境、采摘方法和贮藏技术;2.培养学员对中药材的鉴别能力,掌握中药材的质量评价标准;3.提升学员对中药材的加工工艺和制备方法的掌握和技能;4.加强学员对中药材市场需求和行业动态的了解,提高学员的市场竞争能力。
二、培训方式1. 理论授课通过讲座、讨论等形式,传授中药材的相关理论知识,包括中药材的分类、功能、药理作用等内容。
2. 实操训练通过实地考察、实际操作等方式,进行中药材的采集、加工、鉴别等实操训练。
3. 案例分析通过中药材行业的实际案例,分析中药材的市场需求、行业发展趋势等内容,培养学员的应变能力和决策能力。
三、培训内容1. 中药材基础知识包括中药材的名称、来源、性味、归经等基本信息,培养学员对中药材的基本认识。
2. 中药材的采集和贮藏介绍中药材在生长环境中的采集方法和采集时间,以及中药材的贮藏技术和注意事项。
3. 中药材的鉴别技术讲解中药材的鉴别方法和技巧,包括外观鉴别、理化性质鉴别、显微鉴别等内容。
4. 中药材的加工技术介绍中药材的加工方法和加工工艺,包括炮制、制丸、制剂等内容,培养学员的加工技能。
5. 中药材的质量评价标准讲解中药材的质量评价标准和鉴定要求,培养学员对中药材质量的认识和评价能力。
6. 中药材市场需求分析通过市场调研和案例分析,掌握中药材的市场需求和行业动态,提高学员的市场竞争能力。
四、培训安排1. 第一季度:中药材基础知识培训时间:3月-4月内容:介绍中药材的基本概念、分类、来源、性味、功能等基础知识,培养学员对中药材的认识和理解。
2. 第二季度:中药材的采集和贮藏培训时间:5月-6月内容:介绍中药材的采集方法和采集时间,以及中药材的贮藏技术和注意事项,进行实操训练。
3. 第三季度:中药材的鉴别和加工技术培训时间:7月-9月内容:讲解中药材的鉴别方法和技巧,以及中药材的加工方法和加工工艺,进行实操训练。
中药学必记知识点总结大全
![中药学必记知识点总结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e284fb72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1f6f889.png)
中药学必记知识点总结大全中药学必记知识点总结大全中药学是中医药学科中的重要分支,它研究中草药的性味归经、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
作为中医药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中药学的知识点众多,而这里将对一些必记的知识点进行总结,以供学习参考。
一、中药的基础知识1.中药的定义:指的是用于预防、诊治疾病的中草药、植物药。
2.中药的性味:中药的性味有寒、凉、平、温、热五种,寒凉属阴性、平温热属阳性。
3.中药的归经:中药按照其归属经络的不同进行归经分类。
4.中药的药理作用:中药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对人体产生药理作用,如经络系统、内分泌系统等。
二、中药材的分类与选配1.中草药分类:根据中草药的性味、归经、功能等进行分类,如寒热药、解表药等。
2.中草药的选配原则:中草药的选配需要根据药性相反、功能互补的原则进行搭配,以达到最佳的疗效。
3.药物配伍禁忌:在中药的选配中,需要避免一些药物之间的配伍禁忌,以防止产生不良反应。
三、中药的药效与应用1.中药的功效:中药可以通过调节阴阳平衡、活血化瘀、清热解毒等功能达到治疗疾病的效果。
2.中药的应用范围:中药可以用于治疗各种疾病,如感冒、咳嗽、胃痛等。
3.中药的剂型:中药可以通过不同的剂型进行应用,如汤剂、丸剂、颗粒剂等。
四、中药质量控制1.中药的质量标准:中药的质量标准包括外观、性状、理化指标、活性成分等方面的指标。
2.中药的炮制:中药的炮制过程对其质量起着重要作用,包括晒干、蒸制、炒制等步骤。
3.中药炮制的质量控制:中药的炮制需要根据标准进行控制,确保药材的质量和药效。
五、中药的药用价值1.中药的药物活性:中药中含有多种活性成分,如生物碱、多糖、黄酮类化合物等,具有重要的药用价值。
2.中药的临床应用:中药在临床上具有很广泛的应用,可以作为单药使用,也可以和其他中药进行配伍使用。
3.中药的研发与创新:中药的研发和创新有助于提高其疗效和药用价值,如提取纯化有效成分、研发新的剂型等。
综上所述,中药学是中医药学科中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掌握其中的必记知识点对于进一步理解中药的性质、应用和质量控制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中药材基础必学知识点
![中药材基础必学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e24284ee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7117e8c.png)
中药材基础必学知识点1. 中药材的分类和命名:中药材按照来源可以分为动物药、植物药和矿物药;按照性能可以分为药用部位、化学成分、功效等方面的分类。
2. 中药材的采集和加工:中药材的采集时机、采集方法和采集部位很重要,通常要在药用部位丰满而质量最佳时采集。
采集后需要进行晒干、炒制、熏制等加工方法来保持其药性和防止霉变。
3. 中药材的质量评价:中药材的质量评价可以从外观、气味、质地、色泽、含水量、化学成分等方面进行评估,一般要符合药典的规定。
4. 中药材的药理活性和药效:中药材含有多种化学成分,其药理活性和药效可以通过不同途径研究,例如调节免疫功能、抗氧化、促进新陈代谢等。
5. 中药材的药用禁忌和副作用:不同的中药材有不同的适应症和禁忌症,同时还可能产生一些副作用。
了解中药材的禁忌和副作用是使用中药的重要考虑因素。
6. 中药材的药物相互作用:中药材中的化学成分可能与其他药物发生相互作用,影响药物的吸收、代谢和排泄等。
在使用中药时需要注意避免不良的药物相互作用。
7. 中药材的药用配伍:中药材的药用配伍是根据其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的相互关系进行的,合理的配伍可以增强疗效、减少不良反应。
8. 中药材的现代研究趋势: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对中药材的研究也逐渐深入。
现代研究趋势包括药物活性成分的分离和鉴定、药效机制的研究、药物制剂的开发等。
9. 中药材在临床应用中的实践:中药材在临床应用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例如中药煎剂、中药颗粒、中药注射剂等。
对中药材在临床中的应用实践进行研究和总结,可以进一步提高中药的疗效。
10. 中药材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中药材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是中药发展的重要议题,包括合理利用药材资源、保护药材生态环境等方面。
中药材基础知识培训试题及答案
![中药材基础知识培训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1f21a46cc7931b765ce15e7.png)
中药材基础知识培训试题姓名: 部门: 分数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60分)1、中成药来源于中医方剂,具有独特的生产与经营方式,常用的分类方法按分类与分类。
2、中药的正品就是指法定的及其特定的。
3、购入的中药材,每件包装上应有明显标签,注明、、数量、、采收(初加工)时间等信息,毒性中药材等有特殊要求的中药材外包装上应有明显的标志。
4、代用品就是指、、与被代用的相似的药品。
但配方时,须征得医生同意方可。
5、中药饮片的质量与中药材质量、炮制工艺密切相关,应当对、炮制工艺严格控制;在炮制、贮存与运输过程中,应当采取措施控制污染,防止变质,避免、、 ;6、中药鉴定采用、等方法对中药材进行真伪鉴别与纯度检查。
7、中药性状鉴定的方法有眼观、手摸、、口尝、、等。
8、负责中药材采购及验收的人员应具备的能力。
9、中药材与中药饮片应存放;毒性中药材与饮片等有特殊要求的中药材与中药饮片应当存放,并有相应的及设施。
10、仓库内应当配备适当的设施,并采取有效措施,对、进行监控,保证中药材与中药饮片按照规定条件贮存;贮存、鲜活中药材应当有适当的设施(如专库、冷藏设施)。
11、中药材的等级标准以品质最好的为一等品,较好的为等品,以此类推,最次(符合药用标准的)为等品。
二、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1、中药:2、中药材:3、中药饮片:4、伪品:三、简答题(共20分)1、中药材与中药饮片质量管理文件应包含哪些内容?中药材基础知识培训试题答案一、1、剂型、功能 2、品种、部位 3、品名、规格、产地 4、性味、归经、功能主治、药材 5、中药材质量、交叉污染、混淆、差错 6、显微、理化 7、鼻闻、水试、火试 8、鉴别中药材真伪优劣 9、分库、设置专库、防盗、监控 10、温度、湿度、易串味 11、二、末二、名词解释1、中药:就是指在中医理论与临床经验指导下用于防治疾病与医疗保健的药物。
2、中药材:就是天然来源未经加工活仅经过简单产地加工的药物,常分为植物药、动物药与矿物药等三类。
中药材基础知识
![中药材基础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502ecc84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0869352.png)
中药材是中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是用于中药制剂和草药治疗的原材料,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以下是关于中药材基础知识的详细介绍。
### 1. **定义与分类**:- **中药材定义**:中药材是指用于中医药制剂的药材,主要来自于天然植物、动物、矿物等。
它包括药用植物、动物性药材和矿物等多个类别。
- **分类**:- **药用植物**:包括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等部分,如人参、黄芩、枸杞等。
- **动物性药材**:主要来源于动物的各个部位,如鹿茸、牛黄、蛤蚧等。
- **矿物**:如硫磺、雄黄等。
### 2. **药材质量标准**:- **外观特征**:药材的色泽、形态、气味等。
- **理化性质**:包括含水量、灰分、挥发性成分等。
- **微生物限度**:检测是否受到微生物污染。
- **农药残留**:检测是否有农药残留。
- **重金属含量**:检测是否含有过量的重金属。
### 3. **采收和贮藏**:- **采收时间**:药材的采收时间关系到其药效成分的含量,通常在植物的生长旺季采集。
- **采收方法**:应采用科学的方法,保持药材的完整性,避免损伤。
- **贮藏条件**:应避免阳光直射、潮湿,通风干燥的环境最为适宜。
### 4. **常用中药材**:- **人参(Panax ginseng)**:滋补强身,提高免疫力。
- **黄芩(Scutellaria baicalensis)**:清热解毒,用于感冒发热、炎症等。
- **枸杞(Lycium barbarum)**:滋补肝肾,明目益气。
- **当归(Angelica sinensis)**:补血活血,调经止痛。
### 5. **加工与炮制**:- **炮制方法**:对一些中药材进行炮制,如炙、炒、熬等,以增强其药性或改变性质。
- **加工手段**:包括炒、曝、晒、醋制等,根据药材的性质和用途进行选择。
### 6. **药材在中医药中的应用**:- **复方制剂**:中药材常用于制作复方制剂,以增强疗效或减轻药物的毒性。
中药材加工基础知识
![中药材加工基础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75bd7d16227916888486d776.png)
2.2 皮类中药材
以皮入药的中药材品种一般采收后按规格趁鲜切成 一定大小的块或片,然后直接晒干。也有些皮类药 材采收后趁鲜立即刮去外皮再晒干,如牡丹皮、黄 柏等。还有些皮类药材采收后要经浸烫处理,如杜 仲、厚朴等,要先放入沸水中稍烫一下,取出叠放, 让其发汗,待内皮层变为紫褐色时,再蒸软刮去外 皮,然后切成丝、片或卷成筒状,最后晒干或烘干。
☺从事加工、包装、检验人员应定期进行健康检查,
患有传染病、皮肤病或外伤性疾病等不得从事直 接接触药材的工作。
1.7.3 文件管理 § 应有生产管理、质量管理等标准操作规程 ; § 全过程均应详细记录,必要时可附照片或图象;
§ 收集所有相关的原始文件,如:与协作单位的 协议、购销合同,生产资料的说明书、合格证、 购销凭证,调运凭证,产品检验报告,等等;
2.3 以花入药的中药材
花类药材采收后一般可放置在通风处摊开 阴干或放在阳光下直接晒干,也可在低温条 件下快速烘干。但应保持其颜色鲜艳,花朵 完整,并注意防止有效成分的散失,要保持 浓厚的香气,如金银花、西红花、旋覆花等。 植物的花,一般含有糖和其他活性物质,较难 干燥,原来都采用硫磺熏蒸干燥,容易造成 成品的硫含量超标。可采用蒸汽杀青技术。 植物类药物生产质量控制点
1.4.1 栽培或野生采集的药用动植物,应准确鉴定其物种,包括亚种、 1.4.3 根据不同药用植物物种生长发育的需要有限度地使用化学肥料。
允许施用经充分腐熟达到无害化卫生标准的农家肥禁止施用城市生活垃圾、工业垃圾 及医院垃圾和粪便。
变种或品种,记录其中文名及学名。 1.4.2 确定栽培适宜区域,并制定相应的种植规程。
1.2 业务管理部门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负责全国中药材GAP认 证工作;负责中药材GAP认证检查评定标准及相 关文件的制定、修订工作;负责中药材GAP认证 检查员的培训、考核和聘任等管理工作。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认证管理中心(以 下简称“局认证中心”)承担中药材GAP认证的 具体工作。 省、自治区、直辖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 监督管理局)负责本行政区域内中药材生产企业 的GAP认证申报资料初审和通过中药材GAP认证 企业的日常监督管理工作
中草药知识
![中草药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cbc19d7d27284b73f24250ec.png)
第一章中草药起源和中草药学的发展一.中药的概念中药是和西药相对而言的,它是对我国传统药物的总称。
特点:1.从产地来看,绝大多数的中药最初都是出产于中国2.中药的认识和使用是以中医理论为基础,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和应用形式。
3.它充分地反映了我国的历史、文化、自然资源等方面的若干特点。
古代本草书籍所载中药逾3000种,经目前整理则达8000种.二.本草的含义中药主要来源于植物药、动物药、矿物药及少量的加工品,其中植物药占80%多。
古人谓“诸药草类最多,诸药以草为本”。
由于中药的来源以植物性药材居多,使用也最普遍,所以古来相沿把药学称为“本草”。
三 .中草药的含义即中药中的植物药,是中药的重要组成部分四 .中成药的概念生活中人们常说的中成药是指由中药材按一定治病原则配方制成,随时可以取用的现成药品,如各种片剂、丸剂、散剂、冲剂等。
优点是现成可用、适应急需、存贮方便、能随身携带、省去了煎剂煎煮过程、消除了中药煎剂服用时特有的异味和不良刺激等。
缺点是药的成分组成、药量配比一成不变,不能灵活多变、随症加减。
五.中药学的概念中药学是研究中药基本理论和各种中药的来源、采制、性能、功效、临床应用等知识的一门学科,是祖国医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六.中草药学的概念中草药学是研究中草药基本理论和各种中草药的来源、采制、性能、功效、临床应用等知识的一门学科,是中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七.中草药的起源和中草药学的发展【先秦】中草药的起源。
酒的发明促进了医药的进步酒不仅是一种饮料,更重要的是具有温通血脉、行药势和作为溶媒等多方面的作用,故古人将酒誉为“百药之长”。
(《诗经》《山海经》)(《五十二病方》-最早涉及药物炮制、制剂等内容的医药专著。
)【秦汉时期】(《神农本草经》我国现存最早的药学专著。
载药365种。
总结了汉以前的药学成就)【魏晋南北朝时期】(《本草经集注》陶弘景。
730种。
首创按药物自然属性分类的方法)【魏晋南北朝时期】(《本草经集注》最先对《本经》进行注释的本草书籍,反映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主要药学成就,并且标志着综合本草模式的初步确立)【隋唐时期】(《新修本草》[又称《唐本草》],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官修本草(或称第一部药典)。
中药材及中药饮片知识培训
![中药材及中药饮片知识培训](https://img.taocdn.com/s3/m/5564004a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3d86b8b.png)
目录
• 中药材基础知识 • 中药饮片基础知识 • 中药材与中药饮片的质量管理 • 中药材与中药饮片的临床应用 • 中药材与中药饮片的产业发展
01
中药材基础知识
中药材的种类与分布
总结词:丰富多样
详细描述:中药材种类繁多,涵盖了植物、动物、矿物等天然资源,分布广泛, 不同地区有其独特的道地药材。
谢谢观看
材及中药饮片走向世界。
中药材与中药饮片产业政策环境分析
政策支持
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支持中药材及中药饮片产业的发展, 包括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
监管加强
政府对中药材及中药饮片产业的监管力度不断加强,确保产品的安 全、有效、质量可控。
行业自律
中药材及中药饮片行业协会在政策宣传、标准制定、行业自律等方 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促进产业的健康发展。
中药材的采收与加工
总结词:科学严谨
详细描述:采收中药材需遵循适时、就地、干燥等原则,加工则涉及清洁、干燥、切片、炮制等环节 ,以确保药材质量。
中药材的储存与养护
总结词:细致周到
详细描述:中药材储存需注意防潮、防虫、防鼠、防晒等措施,定期检查药材的品质,及时处理变质药材,确保药材安全有 效。
02
05
中药材与中药饮片的产 业发展
中药材与中药饮片产业现状分析
产业规模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中药材及中 药饮片的需求增加,产业规模不
断扩大,产业链不断完善。
产业分布
中药材及中药饮片产业主要分布在 中国的中西部地区,其中四川省、 云南省、贵州省等省份的产业发展 较为突出。
产业特点
中药材及中药饮片产业具有资源优 势、绿色环保、市场潜力大等特点, 符合当前消费者对健康、环保的需 求。
中药材基础知识培训
![中药材基础知识培训](https://img.taocdn.com/s3/m/108d5cf2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6ff42e8.png)
中药材基础知识培训中药材是指用于中医药临床应用的药材,是中医药学的基础和核心。
它们具有独特的药理效应和治疗作用,对许多疾病有着显著的疗效。
为了更好地应用中药材,了解和掌握中药材的基础知识至关重要。
本文将为您介绍中药材的分类、特点以及选购与贮存等方面的知识,并提供相应的培训指导。
一、中药材的分类中药材按照来源可以分为植物药材、动物药材和矿物药材三大类。
其中,植物药材是最常见的,如何通过外观、气味和质地等特征进行正确识别是学习中药材基础知识的关键。
此外,还需要了解各类中药材的功效作用和治疗范围。
二、中药材的特点中药材具有多成分、多靶点的特点。
与西药不同,中药材中的有效成分通常不是单一的化合物,而是由多种化合物组成的复杂混合物。
因此,在临床应用中需要综合考虑中药材的整体效应,并根据病情和体质进行个性化调配。
三、中药材的选购与贮存选购优质的中药材是保证疗效的重要环节。
选购时可以通过观察外观、闻取气味、摸取质地等方式进行判断。
同时,应注意中药材的保存方法和贮存环境。
一般来说,中药材应存放在阴凉、干燥、通风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和潮湿。
四、中药材的炮制与制剂中药材的炮制是提高其药效和降低毒性的重要步骤。
通过炒、炙、焙、研磨等方式进行加工处理,使药材达到最佳的应用状态。
此外,中药材还可以根据炮制的不同制成各种制剂,如冲剂、丸剂、膏剂等,以方便患者的使用。
五、中药材的副作用与禁忌尽管中药材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但在使用时也需要注意其副作用和禁忌。
每一种中药材都有其独特的性味归经和应用范围,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合理搭配和使用。
同时,对于孕妇、儿童和老年人等特殊人群,应特别谨慎使用中药材。
六、中药材的应用与发展中药材在临床应用中有着广泛的适应症,包括感冒发热、胃肠道疾病、皮肤病等。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现代技术手段也在不断应用于中药材的研究与开发,如药物代谢与药效学研究、质谱分析技术等,这些将进一步促进中药材的应用与发展。
中药材(饮片)养护基础知识
![中药材(饮片)养护基础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f0fc5c4376c66137ee06195e.png)
中药材(饮片)养护基础知识主要内容:一、关于中药材(饮片)养护的法规规定二、中药材(饮片)的特性三、影响中药材(饮片)品质变异的因素四、中药材(饮片)品质变异现象五、中药材(饮片)养护技术简介六、常用中药材(饮片)的养护一、关于中药材(饮片)养护的法规规定1)GMP规定:《GMP》中药饮片附录(2014年第32号公告)1.1)人员要求(14条):从事养护、仓储保管人员应掌握中药材、中药饮片贮存养护知识与技能。
1.2)库房要求(24条):仓库应有足够空间,面积与生产规模相适应;中药材与中药饮片应分库存放;毒性中药材和饮片等有特殊要求的中药材和中药饮片应当设置专库存放,并有相应的防盗及监控设施。
1.3)仓储设施(25条):仓库内应当配备适当的设施,并采取有效措施,对温、湿度进行监控,保证中药材和中药饮片按照规定条件贮存;贮存易串味、鲜活中药材应当有适当的设施(如专库、冷藏设施)。
1.4)包装要求(34条):直接接触中药饮片的包装材料应至少符合食品包装材料标准料标准。
1.5)工作内容(35条):中药材、中药饮片应按质量要求贮存、养护,贮存期间各种养护操作应当建立养护记录;养护方法应当安全有效,以免造成污染和交叉污染。
2)GSP规定2.1)第22条(三):从事中药材、中药饮片养护工作的,应当具有中药学专业中专以上学历或者具有中药学初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
2.2)第47条设施设备:a、药品与地面之间有效隔离的设备;b、避光、通风、防潮、防虫、防鼠等设备;c、有效调控温湿度及室内外空气交换的设备;d、自动监测、记录库房温湿度的设备;2.3)第48条:经营中药材、中药饮片的,应当有专用的库房和养护工作场所。
2.4)第84条:养护人员应当根据库房条件、外部环境、药品质量特性等对药品进行养护,主要内容是:(一)、指导和督促储存人员对药品进行合理储存与作业作业;(二)、检查并改善储存条件、防护措施、卫生环境;(三)、对库房温湿度进行有效监测、调控;(四)、按照养护计划对库存药品的外观、包装等质量状况进行检查,并建立养护记录;对储存条件有特殊要求的或者有效期较短的品种应当进行重点养护;(五)、发现有问题的药品应当及时在计算机系统中锁定和记录,并通知质量管理部门处理;(六)、对中药材和中药饮片应当按其特性采对中药材和中药饮片应当按其特性采取有效方法进行养护并记录,所采取的养护方法不得对药品造成污染;(七)、定期汇总、分析养护信息。
中药基础知识培训PPT课件
![中药基础知识培训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5a59c0cdd36a32d73758142.png)
返回本节
返回目录
四、中药的用法
(4) 相畏——一种药物的毒副作用,被另一种药物所抑制,使 其毒副作用减轻或消失的配伍方法称相畏。 (5) 相杀——一种药物能够清除另一种药物毒副作用的配伍叫 相杀。 (6) 相恶——一种药物能破坏另一种药物的功效,使其作用减 弱,甚至消失的一种配伍谓相恶。 (7) 相反——两种药物配伍应用后,产生毒性反应或副作用, 即谓之相反。
(2)中西药的配伍禁忌
4)酸碱中和:如氨茶碱、碳酸氢钠与山楂、山茱萸、乌梅 等配伍。 5)产生毒性反应:如溴化物、硫酸亚铁与朱砂安神丸、六 神丸、人丹等配伍。 6)拮抗作用:如黄连素与六神丸、六应丸、回春丹等配伍。
返回本节
返回目录
四、中药的用法
(2)中西药的配伍禁忌
7)产生酶促作用:如鲁米那、苯妥因钠、降糖灵与含乙 醇的国公酒等配伍。 8)产生酶抑作用:如痢特灵、优降宁与人参再造丸、大 活络丸、半夏露等配伍。 9)作用类似,易致中毒:如西药强心苷与万年青、救心 丹、活心丸等配伍。
返回本节
返回目录
1、中药的产地、采集、干燥和贮存
(二)采集
一.植物药 (1) 全草:在枝叶茂盛,花朵初开时采集。 (2) 叶类:在花蕾将放或盛开时采收。 (3) 花及花粉:在含苞未放时采摘花蕾。 (4) 果实及种子:在成熟时采摘。 (5) 根及根茎:在初春或秋末采收。 (6) 树皮及根皮:在春夏之间采剥。
返回本节
返回目录
四、中药的用法
3、年龄、病情、体质:小儿、妇女产后及体质虚弱者用量 宜小。(讲讲新开河人参用法用量) 4、季节与地域:解表药夏季用量宜小,冬季用量宜大;在 严寒冬天的北方用量重;南方用量宜轻。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返回本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药用植物在不同生长发育阶段,其有效成分的含量 不同,同时也受气候、产地、土壤等多种因子的影 响,因此采收时,不但要考虑中药材的单位面积产 量,而且还要考虑有效成分的含量,只有样才能获 得高产优质的药材。Βιβλιοθήκη (一)植物类:根及根茎类药材
药材的产地加工
*根及根茎类药材
• 收获后要洗净泥土,除去须根、芦头和残留枝叶,再进行 大小分级,或趁鲜切成片、块或段,然后晒干或烘干,如 丹参、白术、白芷、牛膝、射干。
• 肉质性含水量多的百部、天冬、百合、薤白,应先用沸水 烫,再切成片或剥下鳞片晒干或烘干。
• 质地坚硬较为粗大的高陆、葛根、玄参等,要趁鲜时切片 干燥。
注意:富含淀粉的药材如欲保持粉性,烘干温度须缓缓升高, 以防淀粉粒糊化。
药材产地加工的常用方法
阴干 • 将药材放置或悬挂在通风的室内或荫棚下,避免阳光
直射,使水分在空气中自然蒸发而干燥。 • 主要适用于含挥发性成分的花类、叶类及草类药材。
有的药材在干燥过程中易于皮肉分离或空枯,必须进 行揉搓,如党参。
• 贝母、山药要经过用硫磺熏蒸后才能干燥,并保白色, 粉性足,且能消毒、杀虫、防霉,有利于贮藏。
药材的产地加工
*皮类药材
• 一般采收后按规格趁鲜修切成一定大小的块或片,然后 直接晒干。
• 有些药材采后要立即刮去栓皮再晒干,如黄柏、丹皮等。 还有些药材要经烫处理,如肉桂、厚朴、杜仲等应先放 进沸水中稍烫后,取出叠放,让其“发汗”,待内皮层 变为紫褐色时,再蒸软刮去栓皮,然后切成丝、片或卷 成筒状、双卷筒状,最后晒干或烘干。
• 与叶同用的槲寄生、忍冬藤等茎、木类药材,应在植物生长 旺盛的花前期或盛花期采收。
槲寄生
忍冬藤
(一)植物类:皮类药材
• 多在清明到夏至时间采集,此时植物体内液汁较多、 形成层细胞分裂迅速,树皮易于剥离,同时有效成 分含量高,如杜仲、厚朴。
• 根皮在冬季采收,如牡丹皮、地骨皮。有些药材取 皮,可在取伐木材时收。 根皮、树皮的采收,容易损害植物生长,应注意采 收方法,树皮不可整圈剥,否则破坏输导系统,造 成树木死亡;根皮是挖根后再剥取。
如厚朴、玄参、续断等。 干燥
干燥的目的:及时除去药材中的大量水分,避免发霉、虫 蛀以及有效成分的分解和破坏,利于贮藏,保证药材质量; 可根据不同的药材选择不同的干燥方法。
干燥的方法:晒干、烘干、阴干、远红外加热干燥、微波 干燥等。
药材产地加工的常用方法
晒干 利用阳光直接晒干是一种最简便、经济的干燥方法,但含挥发 油的药材、受日光照射后色泽和有效成分易变色变质的药材、 在烈日下晒后易爆裂的药材,均不宜用晒干法。 烘干 利用加温的方法使药材干燥。一般温度以50℃~60℃为宜,对 含维生素C的多汁果实类药材可用70℃~90℃的温度以利迅速干 燥。但对含挥发油或须保留酶的活性的药材,不宜用此法,如 杏仁、薄荷、芥子等。
失,如砂仁等; • 有的则要打碎果核,取出种仁入药,如杏仁、郁李、
酸枣仁等。
药材的产地加工
*动物类药材 因动物的种类不同或相同动物因产地、时间的不同, 其产地加工方法各有差异。
• 一般要求加工处理必须及时得当(清选、干燥、冰冻 或加入防腐剂等)。
*矿物药类 其产地加工主要是清除泥土和非药用部位,以保持药 材的纯净度。
• 如天麻、苍术、葛根、桔梗、大黄、玉竹等。天 麻在冬季至翌年清明前茎苗未出时采收者名“冬
麻”,体坚色亮,质量较佳;春季茎苗出土再采
者名“春麻”,体轻色暗,质量较差。少数例外,
如半夏、延胡索等则以夏季采收为宜。
苍术
大黄
玉竹
(一)植物类:茎、木类药材
• 一般在秋、冬季落叶后初春萌芽前采收。 如大血藤、鸡血藤等;
(一)植物类:种子类药材
• 种子类药材必须在果实完全成熟时采收。 如牵牛子、决明子、白芥子等。
南方红豆杉【果实和种子类】
(一)植物类:全草类药材
• 多在植物充分生长、枝叶茂盛的花前期或刚开花时 采收。
• 有的割取植物地上部分,如薄荷、荆芥、益母草、 紫苏等。
薄荷
(一)植物类:全草类药材
• 以带根全草入药的,则连根拔起全株,如车前草、蒲公 英、紫花地丁等。
药材的产地加工
*果实类药材 一般果实采收后可直接晒干,但有的还须烘烤烟熏,如 乌梅等;还有些要切成薄片晒干,如酸橙(枳壳)、佛手、 木瓜等;另有些是以果皮入药的,要先将果实切开,除 去瓣和种子后再晒干,如栝楼等。
药材的产地加工
*种子类药材 • 将果实采回晒干后,去掉果皮,取出种子即可,如薏
苡、决明等; • 有的连同果壳一起干燥贮藏,以保持有效成分不致散
• 一般宜在花含苞待放时采收,不宜在花完全盘开时 采收,更不可在花衰败欲落时采收。因为后两种情 况不仅影响药材性状、颜色、气味,更重要的是药 效成分的含量也会显著减少。
(一)植物类:花类药材
• 如金银花、辛夷花、丁香、槐花米等都应在花含苞待 放时采收。
• 红花、洋金花等均宜在花刚开放时采收。 • 菊花等在花盛开时采收。 • 对花期较长,花朵陆续开放的植物,应分批采摘以保
格的部分,使药材整齐,利于捆扎、包装等。
• 修整要根据药材规格、质量要求来制定。 去皮、壳 • 对果实、种子、根及根茎类药材及皮类药材去除表皮或外 壳,使药材表面光洁、符合药材的商品特征,有利于干燥 和贮藏。
• 如去皮抛光的药材:桔梗、山药、白芍、杜仲、黄柏、肉 桂等。
药材产地加工的常用方法
蒸、煮、烫 • 含黏液汁、淀粉或糖分多的药材,用一般方法不易干燥,
• 洗涤与挑选 药用部分采收后,可于河水、塘水、山间流水或自来水洗
净泥沙,除去残留枝叶、芦头和须根。 直接晒干或阴干和芳香气味的药材一般不洗。 挑选清除药材中的杂质或非药用部分,同时初步分级,利
于分别加工和干燥。
药材产地加工的常用方法
修整切制 • 运用修剪、切削、整形等方法,去除非药用部位等不合规
中药材基础知识培训
2018年同春堂大药房
学习内容
• 一、中药材的采集 • 二、中药材的产地加工 • 三、中药材的贮藏 • 四、中药材的别名 • 五、中药的煎药常识 • 六、中药的用药禁忌 • 七、中药饮片的管理
一、中药材的采集
• 中药材的合理采收(季节、时间、方法)不仅对保证药 材的质量、药效,而且还对保护、扩大药源具有重 要意义。采收适时如法则药性强、疗效高,反之, 则药性弱、疗效差。
• 动物药蛤士蟆秋末进入冬眠期,易于捕捉,且蛤士蟆油 于体内较多。
(二)动物类药材
• 鹿茸于清明后40—60天(5-7月)截取,过时则角化而不 能称之为鹿茸
(二)动物类药材
• 对动物药材熊胆、牛黄、麝香、马宝、蟾酥在捕捉后或 屠宰场采收。
(三)矿物类药材
• 矿物类药材,一般不受季节变化的影响,故大多可随时采 收。但是各种矿物在其地质形成的过程中,受到各种条件 的影响,因此也有品位高低的不同,一般应采收品位高的 矿石为好。
药材的产地加工
• 此类药材多数在捕捉后用沸水烫死并晒干,如斑蝥、土鳖虫 等
• 全蝎在产地加工时,通常用10%食盐水浸泡后加热煮沸,至 全蝎脊背抽沟、全身僵挺、色泽光亮时取出,置通风干燥处 晾干即得
• 蜈蚣在捕后烫死,及时选用与虫体长宽相近的竹签,将虫体 撑直,然后暴晒使其干燥,若谜阴雨天,可用无烟炭火烘干, 温度一般不宜超过80℃
药材产地加工的目的
1、除去杂质和非药用部分,保持药材的纯净。 2、进行初步处理使药材干燥。 3、通过整形和分等,筛选出不同等级,便于按质论价。 4、形成一定的商品性状。
药材的产地加工对于药材商品的形成、饮片和中成 药等产品的深加工,以及市场流通和临床使用等方面 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药材产地加工的常用方法
药材的产地加工
*叶类及全草类药材 • 此类药材含挥发油成分较多,采集后宜放在通风处阴干或
晾干。在未完全干透之前要扎缚成捆,然后再晾至全干, 以免在干燥后捆扎易碎,如大青叶、紫苏、薄荷等。 • 有些可直接晒干,如穿心莲、金钱草等。 • 对一些肉质药材,如垂盆草、马齿苋等,茎叶内含水量较 高,宜先用沸水烫后再干燥。
药材的产地加工
*花类药材 • 花类药材采收后一般可放置通风处摊开阴干或置阳光下直
接晒干,也可在低温条件下迅速烘干。 • 应保持颜色鲜艳,花朵完整,并注意避免有效成分的散失,
保持浓厚的香气,如金银花、西红花、旋覆花、红花、茉 莉花、玫瑰花等。 • 但尚有少数花类药材,还需适当蒸后才干燥,如杭白菊等。
证药材质量。 • 个别如松花粉、蒲黄更要掌握采集花粉时间,否则自
然脱落,影响产量。
(一)植物类:果实类药材
• 多数果实类药材,当于果实成熟后或将成熟时采收, 如瓜蒌、枸杞、马兜铃等。
• 少数品种有特殊要求,应当采用未成熟的幼嫩果实, 如乌梅、青皮、枳实等。
• 有的在果实成熟后经霜变色时采摘,如川楝子经霜变 黄,山茱萸经霜变红时采摘。
杜仲
地骨皮
厚朴
(一)植物类:叶类药材
• 应在植物生长最旺盛时,或在花蕾将开放时,或在花 盛开而果实种子尚未成熟时采收,此时植物已经完全 长成,而且生命力最旺盛。
银杏叶
(一)植物类:叶类药材
• 如人参叶在夏天采收,叶浓绿而茂盛。但桑叶需经霜 后采收,枇杷叶、银杏叶需落地后收集。
(一)植物类:花类药材
• 一般动物鳞甲、骨骼等必须在干燥前去筋肉,如鳖甲、龟甲 等
• 药用虫卵或虫瘿者,则需经过蒸煮后,杀死内部虫体,以免 来年春暖花开时孵化成虫,破坏药材,影响疗效,如桑螵蛸、
药材的产地加工
• 干后难以去皮的桔梗、半夏、水半夏、芍药、丹皮,应 趁鲜时刮去栓皮。含浆汁淀粉足的何首乌、地黄、玉竹、 黄精、天麻等,应趁鲜蒸制,然后切片或晒干或用文火 烘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