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第一语言学习与第二语言习得异同

合集下载

探析第二语言学习与第一语言习得的异同

探析第二语言学习与第一语言习得的异同

探析第二语言学习与第一语言习得的异同1. 引言1.1 引言第二语言学习与第一语言习得是语言学习领域中的两个重要概念,它们分别指代通过不同方式获得语言能力的过程。

第二语言学习是指在获得了第一语言能力之后,通过系统学习获得另一种语言能力的过程,而第一语言习得则指的是婴幼儿在自然环境中通过与母语者的交流和模仿获得语言能力的过程。

在人类的语言习得过程中,第一语言习得往往是在儿童早期完成的,而第二语言学习则可以发生在任何年龄阶段。

第二语言学习与第一语言习得在学习者的年龄特征上存在显著的差异。

第一语言习得通常是在较为自然的情境中进行的,学习者通过模仿和使用语言来逐渐建立语言能力,而第二语言学习则更多地依赖于系统化的教学方法和学习策略。

第二语言学习与第一语言习得在认知机制、社会因素和情感因素等方面也存在诸多异同。

通过对这两个过程的比较和分析,可以更好地了解语言习得的规律和机制,为语言学习提供启示,促进语言技能的提高和发展。

在接下来的文章中,我们将对第二语言学习与第一语言习得的特点进行更加深入的探讨,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有益的参考。

2. 正文2.1 第二语言学习的特点第二语言学习是指一个人在学习一种与母语不同的外语时所进行的过程。

第二语言学习与母语习得有着一些明显的特点和差异。

第二语言学习往往是在成年之后进行的。

相比之下,母语习得通常发生在儿童时期。

由于成年人的学习方式和儿童有所不同,第二语言学习可能会受到年龄因素的影响,学习速度和效果可能会相对较慢。

第二语言学习者通常已经有了一个母语作为语言基础。

这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他们学习第二语言的方式,例如在语音、语法等方面可能会出现干扰或偏差。

第二语言学习者往往注重实用性和应用性,他们学习语言的目的通常是为了实现某种目标,如工作、留学等。

这种目的性的学习也会对学习方式和效果产生影响。

第二语言学习与母语习得有着明显的差异,需要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认识到这些差异,并采取相应的学习策略和方法来提高学习效果。

探析第二语言学习与第一语言习得的异同

探析第二语言学习与第一语言习得的异同

探析第二语言学习与第一语言习得的异同第二语言学习与第一语言习得都是人类在语言领域的学习过程,它们有着一些共同点,也有一些不同之处。

第二语言学习和第一语言习得都需要通过接触和交流来进行。

无论是学习第二语言还是习得第一语言,一个人都需要与使用该语言的人进行实际的沟通和交流,以获得语言的输入和输出。

这种接触和交流的过程是学习和习得语言的重要环节。

第二语言学习和第一语言习得都是逐渐发展的过程。

无论是学习第二语言还是习得第一语言,一个人都需要经历一个渐进的发展过程。

初学者的语言能力比较有限,只能理解一些简单的词汇和句子;随着学习的深入,语言能力逐渐提高,能够理解和使用更复杂的语言结构和表达方式。

第二语言学习和第一语言习得的动机不同。

学习第二语言通常是出于实际需要,例如工作、学习、旅游等;而习得第一语言则是自然而然的过程,没有特定的动机。

这意味着第二语言学习者更有动力去学习,并且通常会比第一语言习得者更积极投入。

第二语言学习和第一语言习得的语言环境不同。

第一语言习得者通常生活在使用该语言的环境中,他们可以不断接触和使用该语言,从而更容易习得该语言。

而第二语言学习者通常生活在使用母语的环境中,他们需要特意创造语言环境,例如参加语言班、与使用该语言的人交流等。

这意味着第二语言学习者需要更多的努力来创造语言环境,并且通常会面临着更多的困难。

第二语言学习和第一语言习得的认知过程也有所不同。

第一语言习得通常是一种潜意识的过程,儿童在与母语使用者的交流中潜移默化地学会了语言;而第二语言学习则需要更多的自我觉察和认知努力。

学习者需要通过学习语法规则、词汇记忆和模仿口语等方式来提高自己的语言能力。

第二语言学习与第一语言习得既有相似之处,也有不同之处。

了解这些异同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语言学习的过程,也可以指导我们在实际学习中采取更科学有效的方法。

探析第二语言学习与第一语言习得的异同

探析第二语言学习与第一语言习得的异同

探析第二语言学习与第一语言习得的异同【摘要】第二语言学习与第一语言习得是语言学习领域中的重要课题。

本文通过比较第一语言习得和第二语言学习的特点、认知机制的不同、神经基础的异同以及影响因素的比较,揭示了它们之间的异同之处。

第一语言习得更注重自然、无意识的过程,而第二语言学习则更侧重于有意识的学习。

认知机制在两者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神经基础也呈现出一定的差异。

结论部分总结了它们之间的异同,并提出了对第二语言学习的启示与展望。

通过对比分析,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第二语言学习与第一语言习得之间的关系,为语言学习理论的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和启示。

【关键词】第二语言学习、第一语言习得、认知机制、神经基础、影响因素、异同结论、启示与展望。

1. 引言1.1 研究背景第二语言学习与第一语言习得是语言学习领域中一个备受关注的课题。

语言是人类最基本的交流工具,而第一语言习得是在孩童时期通过模仿和接触环境自然而然地习得的语言能力。

而第二语言学习则是在成年后学习一门新的语言,这一过程经常伴随着挑战和困难。

研究第二语言学习与第一语言习得的异同对于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语言习得的规律和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从实践角度来看,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学习一门外语已经成为越来越多人的需求。

而了解第二语言学习的特点和规律可以帮助学习者更有效地掌握新语言,提高学习效率。

对比第一语言习得与第二语言学习的异同也有助于教育工作者制定更科学的语言教学方法,促进语言教学的发展和提高教学效果。

通过深入探讨第二语言学习与第一语言习得的异同,可以更好地指导语言学习的实际操作,促进语言学习的发展,提高语言能力水平。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深入探讨第二语言学习与第一语言习得的异同之处,揭示两者在认知机制、神经基础和影响因素等方面的差异,并从中寻找启示与改进语言学习的方法。

通过比较第一语言习得和第二语言学习的特点,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语言习得的全貌,为语言教学和学习提供更科学、有效的指导,帮助学生更快更好地掌握第二语言。

第一语言习得与第二语言学习的比较分析

第一语言习得与第二语言学习的比较分析

黑龙江大学本科生学年论文浅析儿童第一语言习得与成人第二语言学得的异同学院:文学院年级: 2010级专业:对外汉语姓名:巨妍学号: ********指导教师:**2013年4月21日摘要第一语言习得与第二语言学得的问题是当前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焦点问题。

儿童母语习得与成人第二语言学得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但二者之间也存在着必然的联系。

每个新生儿天生都有学习语言的能力,儿童是怎样掌握复杂的语言系统的,这是第一语言习得必须探讨的问题。

对第一语言习得的研究,无论在理论还是实践上都极大地影响了第二语言学得的研究。

语言学家们从各个角度对第二语言学得做了探索,包括学习者的认知心理、语言环境、以及教学方法等。

本文将探讨二者在六个方面的共同点和六个方面的不同点。

二者的相同点反映出语言学习的普遍规律,二者的不同点正是外语教学中应当特别注意的方面。

因此,采取有针对性的方法和措施,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效果。

关键词第一语言习得;第二语言学得;相同点;不同点AbstractThe problem of first language acquisition and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 is the focal points of matter about teaching foreign languages’theories and practices. There are som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children’s first language acquisition and adults’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 In fact, language acquisition is an intellectual ability with which each newborn baby is endowed. How children master the complexities of human language is a question that first language acquisition must explore. Researches in the first language acquisition have had a great influence on the study of the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 both at theoretical and at the practical level. The study of the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 has been undertaken from different perspectives, including learners’cognitive psychology, linguistic environment and learning methods. In this article, we would take about six aspects of the similarities and six aspects of the differences. The similarities reflect the general rules about learning language. The differences, indeed, should be paid more attention in teaching foreign language. Therefore, taking targeted techniques and measures of teaching, would be good for achieving a satisfying learning result of students.Keywordsfirst language acquisition;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 similarities; differences目录摘要 (I)Abstract (II)前言 (1)一、儿童第一语言习得与成人第二语言学得的相同点 (2)(一)二者都是主观条件与客观条件相结合的结果 (2)(二)两种语言的学习都是为了培养交际能力 (2)(三)两种语言的学习都必须掌握语音、词汇、语法等要素和受文化制约的语用规则,都必须形成一定的听说读写技能 (2)(四)都需要建立声音和意义之间的联系 (2)(五)都需要建立形式结构和语义结构之间的联系………………………………………^2(六)两种语言的学习大体上都经过感知、理解、模仿、记忆、巩固和应用阶段 (3)二、儿童第一语言习得与成人第二语言学得的不同点 (3)(一)学习的主体和效果不同 (3)(二)学习的目的和动力不同 (3)(三)学习的方法和过程不同 (4)(四)学习的环境和材料不同 (4)(五)教育者及相关因素不同 (5)(六)对文化因素的学习情况不同 (5)结论 (6)参考文献 (7)前言通常按照人们获得语言的先后顺序可分为第一语言和第二语言。

探析第二语言学习与第一语言习得的异同

探析第二语言学习与第一语言习得的异同

探析第二语言学习与第一语言习得的异同第二语言学习与第一语言习得是语言学研究中的两个重要领域,它们分别研究人类学习第二语言和习得母语的过程。

虽然它们都涉及到语言的习得和学习,但是在很多方面却存在着明显的异同。

本文将从语言习得的定义、时间点、影响因素、习得方式等几个方面进行探析,以便更好地理解第二语言学习与第一语言习得的异同之处。

对于语言习得的定义,第一语言习得是指儿童在幼年时期通过经验而轻松、自然地习得母语的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儿童通过接触和模仿来逐渐习得语言的语音、词汇、语法等要素。

而第二语言学习是指儿童或成年人在已经习得母语的基础上,通过学习外语的课程或实践来获得第二语言的能力。

第一语言习得是一个自然的过程,而第二语言学习则是有意识地进行的。

从时间点来看,第一语言习得和第二语言学习有着明显的不同。

第一语言习得发生在儿童的幼年时期,通常在3岁前开始,而在5岁左右形成基本的语言能力。

而第二语言学习通常发生在成年人的学习阶段,这时候人们已经习得了母语,对语言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认识。

在时间点上两者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影响因素也是第一语言习得和第二语言学习的一个重要异同点。

第一语言习得的影响因素主要是社会环境、家庭条件、性别等因素,而第二语言学习的影响因素则主要是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学习策略以及学习背景等因素。

这表明,两者的影响因素存在一定的差异,这也是导致两者差异的一个方面。

从习得方式来看,第一语言习得是基于模仿和感知的过程,儿童通过模仿和接触来形成对语言的认知过程。

而第二语言学习则是有意识地进行的,学习者需要通过学习课程、练习和实践来习得外语的能力。

这也是两者习得方式的一个重要差异之处。

第二语言学习与第一语言习得在定义、时间点、影响因素和习得方式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异同。

通过对这些异同的探析,可以更好地理解两者的习得过程和机制,为语言习得和学习提供更多的参考和指导。

也为语言教学和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思路。

探析第二语言学习与第一语言习得的异同

探析第二语言学习与第一语言习得的异同

探析第二语言学习与第一语言习得的异同1. 引言1.1 背景介绍第二语言学习与第一语言习得是语言学习领域中的重要议题,对于理解语言习得过程和提高第二语言学习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和不同族群之间的交流日益频繁,第二语言学习变得越来越重要。

在现代社会中,掌握多种语言已经成为一种必备的技能,对于个人的职业发展和国际交流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研究第二语言学习与第一语言习得的异同有助于揭示两者之间的联系和区别,从而为教学实践和语言学习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比较第二语言学习和第一语言习得的不同特点和认知机制,可以更好地指导第二语言学习者的学习过程,提高其语言习得效率。

深入研究第二语言学习与第一语言习得的影响因素和脑部活动,有助于挖掘语言习得的机制,为语言教学和学习提供更有效的方法和途径。

探析第二语言学习与第一语言习得的异同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1.2 研究意义第二语言学习与第一语言习得是语言学习领域的两个重要概念,它们对于理解人类语言习得过程和探讨语言习得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两者之间的异同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个体在学习第二语言时的认知过程和行为表现,也可以为语言教学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参考。

第一语言习得是指人类在婴幼儿期通过与周围环境互动,自然而然地习得的母语的过程。

而第二语言学习则是指在已经掌握了母语的基础上,通过学习和练习的方式习得的第二种语言。

研究第二语言学习与第一语言习得的异同可以帮助我们揭示不同习得方式下个体在认知机制、影响因素和脑部活动等方面的差异,为语言学习和教学提供科学依据。

深入探究第二语言学习与第一语言习得的异同具有重要意义,对于推动语言学习理论的发展、提高语言教学效果具有积极作用。

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为进一步探讨语言习得机制、完善语言教学方法和促进学生语言习得水平提供有益启示。

1.3 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在于通过对第二语言学习与第一语言习得的异同进行探析,从而深入了解两者在认知机制、影响因素和脑部活动等方面的差异和共性。

探析第二语言学习与第一语言习得的异同

探析第二语言学习与第一语言习得的异同

探析第二语言学习与第一语言习得的异同
第二语言学习与第一语言习得是两种不同的过程,但也存在一些相似之处。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来探析第二语言学习与第一语言习得的异同。

第二语言学习与第一语言习得的目标不同。

对于第一语言来说,习得者的目标是通过接触环境中的输入信息来自然习得语言。

而对于第二语言学习者来说,目标是主动学习一门陌生的语言,通过学习语法、词汇和语言用法等知识来掌握这门语言,并进行语言输出。

第二,第一语言习得和第二语言学习在时间上有所不同。

第一语言习得是在人类的儿童时期发生的,这是一个自然的过程,与人的大脑发育和成长密切相关。

而第二语言学习则发生在成人时期,这个过程需要学习者主动参与并进行大量的练习和积累。

第四,第一语言习得和第二语言学习的认知过程也有所不同。

在第一语言习得中,习得者通过模仿、记忆和推测等方式来学习和理解语言。

而在第二语言学习中,学习者需要通过规则、语法等系统性的学习来掌握语言。

尽管存在以上的不同,第一语言习得和第二语言学习也存在着一些共同之处。

两者都需要语言输入和输出的过程。

无论是第一语言习得还是第二语言学习,学习者都需要通过接触和使用语言来巩固和提高自己的语言水平。

两者都需要大量的练习和积累。

无论是第一语言习得还是第二语言学习,都需要学习者进行大量的语言练习,以提高自己的语言技能。

探析第二语言学习与第一语言习得的异同

探析第二语言学习与第一语言习得的异同

探析第二语言学习与第一语言习得的异同第二语言和第一语言的学习过程不同。

第一语言是在年幼时自然习得的,而第二语言则是在学龄期或成年后学习的语言。

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着一些不同点和相似处。

学习时间第一语言习得是一个自然的过程,婴儿从出生开始就不断地接触到母语环境。

而第二语言学习则是在成人或学龄期进行的,学习者需要在课堂上学习这门语言。

因此,第二语言学习者需要更多的时间来学习、练习和掌握这门语言。

认知能力婴儿学习母语时具有很强的认知能力,他们可以轻松地识别声音、词汇和语法规则。

而第二语言学习者则需要通过认知和分析来学习这门语言。

在学习过程中,第二语言学习者可能会受到第一语言的影响,而这会影响他们的语言学习和表达。

语言环境充足的语言环境是母语学习的基石。

婴儿在接触到母语环境中不断地观察和听取语言。

这使他们能够轻松地掌握母语。

相反,许多学习者并没有机会进入使用第二语言的环境,也没有机会接触到流利的第二语言使用者。

学习方式第一语言的习得是基于大量的隐式学习,这意味着儿童通过模仿和模拟来学习母语。

而第二语言学习则需要学习者更多的显式学习,学习者需要掌握语言的规则和语法。

此外,第二语言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还需要掌握词汇、语境和文化差异等方面的知识。

形式化学习环境第一语言学习通常是没有正式的课程或教学材料的。

相反,第二语言学习者通常通过规范化的语言学习环境来学习这门语言。

这种形式的学习可以使学习者更加有效地学习、练习和掌握这门语言。

总的来说,第一语言习得和第二语言学习有很大的差异。

尽管存在这些差异,但第二语言学习者仍可以利用他们的经验和知识来促进第二语言的学习和发展。

这能够使第二语言习得者更加流利、自然地使用这门语言。

探析第二语言学习与第一语言习得的异同

探析第二语言学习与第一语言习得的异同

探析第二语言学习与第一语言习得的异同第二语言学习和第一语言习得是语言习得领域中的两个重要概念。

虽然它们都与个体习得语言的过程有关,但它们之间存在着一些显著的异同。

本文将就这两种语言习得过程进行探析,并对它们的异同进行一番讨论。

让我们来看一下第二语言学习和第一语言习得的定义和特点。

第一语言习得是指个体在婴幼儿时期习得母语的过程,它是自然而然的,没有受到外界教学和干预。

相比之下,第二语言学习是指在儿童期之后通过学习和教学获得的第二语言,它是有意识的、被动的过程。

第一语言习得是在一个自然的环境中进行的,而第二语言学习则通常是在教室或者非自然的语言环境下进行的。

这两种语言习得方式在学习者的习得过程、条件和环境上存在着一些差异。

我们来探讨一下第一语言习得和第二语言学习在语言形式、含义和使用上的异同。

在语言形式方面,第一语言习得是在一个无意识的状态下进行的,学习者往往通过模仿和接触来习得语言的语音、词汇、语法和句法等形式;而第二语言学习是在一个有意识的状态下进行的,学习者需要通过教学和练习来掌握语言的形式。

在语言含义方面,第一语言习得是在接触实际语言使用情境中进行的,学习者通过语言的使用来理解和表达含义;而第二语言学习则是通过教学和学习来获取语言的含义。

在语言使用方面,第一语言习得是在一个自然的语言环境中进行的,学习者使用语言来进行日常交流和社会互动;而第二语言学习则通常是在一个非自然的语言环境中进行的,学习者需要通过课堂教学和模拟情境来进行语言使用。

第二语言学习和第一语言习得在习得过程、条件和环境、语言形式、含义和使用、认知和情感等方面存在着一些显著的异同。

虽然它们都是语言习得的重要概念,但每种语言习得方式都有其特定的特点和规律。

教师在进行第二语言教学时需要充分了解第一语言习得和第二语言学习的异同,制定针对性的教学策略,帮助学习者更好地习得第二语言。

学习者也需要在教学和学习过程中不断调整自己的学习态度和策略,积极参与语言学习,提高语言能力。

浅谈儿童第一语言习得与成人第二语言习得

浅谈儿童第一语言习得与成人第二语言习得

浅谈儿童第一语言习得与成人第二语言习得浅谈儿童第一语言习得与成人第二语言习得语言是人类交流和沟通的重要工具,不同年龄段的人在语言习得上存在着差异。

儿童在自然环境中习得母语,而成人学习第二语言则需要通过系统的学习和训练。

本文将从儿童第一语言习得和成人第二语言习得的角度探讨这两者之间的差异。

首先,儿童在习得第一语言时具有较高的灵敏度。

儿童从出生开始就面临着沉浸在语言环境中,对语言的感知能力更为敏锐。

他们能够准确地模仿和发音,快速地掌握语言的基本规则。

与此同时,儿童的语言习得过程是自然而然的,他们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交流和使用来不断提高语言能力。

儿童的大脑对于语言习得具有天然的适应性,能够较快地理解和运用语言。

相比之下,成人学习第二语言的习得过程相对困难一些。

因为成人从小已经掌握了母语,学习第二语言需要他们打破原有的语言思维模式,接受新的语言规则和结构。

成人在学习语言时会受到其他因素的干扰,如学习时间的限制、学习动机的差异等。

尽管成人的思维能力和学习能力较强,但他们相对于儿童而言,总体上更难获得语言的纯正发音和自然表达。

其次,儿童和成人在语言使用方面也存在差异。

儿童第一语言习得是在自然环境中进行的,他们的目的是为了与自己周围的人进行有效的沟通。

因此,他们更注重语言的实用性和交际功能,能够在较短时间内习得并应用语言。

儿童在语言习得过程中会逐渐掌握词汇、句法和语用等各个层面的知识。

相比之下,成人学习第二语言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扩大交际范围和应对特定的语言环境。

成人在学习第二语言时,需要研究语法规则、词汇知识等基础内容,以及文化差异、语言习惯等实践性知识。

成人在学习第二语言时会更倾向于在学习上进行系统的整理和归纳,通过反思和训练来提高语言水平。

此外,儿童和成人在语言习得的时间上也存在差异。

儿童在自然环境中习得母语,整个习得过程几乎是无意识的,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逐渐掌握和应用语言。

相比之下,成人学习第二语言需要通过有意识的学习和不断的练习。

探析第二语言学习与第一语言习得的异同

探析第二语言学习与第一语言习得的异同

探析第二语言学习与第一语言习得的异同第二语言学习与第一语言习得是语言学习和研究中的两个重要方面。

虽然它们都涉及到语言的学习和使用,但是它们之间存在着很多的异同。

本文将探讨第二语言学习与第一语言习得的异同,以便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两个方面的语言学习过程。

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第一语言习得和第二语言学习的概念。

第一语言习得是指个体在幼年时期通过接触和交流学习母语的过程,是一种自然而然的过程。

而第二语言学习则是指在已经掌握了一种母语的情况下,通过系统的学习和训练来学习第二种语言的过程,是一种有意识的过程。

第一语言习得与第二语言学习在认知层面也存在一些异同。

第一语言习得是在认知发展的同时进行的,孩子们在学习母语的也在发展自己的认知能力。

而第二语言学习则更多地依赖于成熟的认知能力,在学习第二语言的过程中,学习者需要运用各种认知能力来进行学习和运用新语言。

在语言习得过程中,文化因素也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

第一语言习得是在特定的文化环境下进行的,孩子们通过接触母语所处的文化,来习得母语并且融入到文化中。

而第二语言学习则需要学习者去了解和适应目标语言所在的文化,以便更好地掌握和运用目标语言。

语言的习得和学习过程中,个体的动机和情感也是影响因素。

第一语言习得是在亲子关系和身边环境的影响下进行的,孩子们有着与母语相关的强烈情感,这也是他们学习母语的重要动机。

而第二语言学习则更多地依赖于学习者自身的动机和目标,学习者需要有足够的动力和目标来进行第二语言的学习。

值得注意的是,第一语言习得和第二语言学习在语音、语法、词汇等方面可能存在着一些异同。

由于母语和第二语言之间的差异,学习者在掌握第二语言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一些不同的挑战。

在语音方面,学习者可能需要克服母语口音的影响,学习新的语音规律。

在语法和词汇方面,学习者可能需要逐步掌握目标语言的语法规则和丰富的词汇,这需要比较系统和有意识的学习。

第一语言习得与第二语言学习在很多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异同。

第一语言习得和第二语言习得比较研究

第一语言习得和第二语言习得比较研究

第一语言习得和第二语言习得比较研究第一语言习得和第二语言习得比较研究引言语言是人类最基本且重要的沟通工具之一。

人类在成长的过程中,会通过自然方式习得一种母语,而在学习其他语言时则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

本文将探讨第一语言习得和第二语言习得之间的区别和相似之处,以及对教学的启示。

第一语言习得与第二语言习得的区别第一语言习得是指人类在儿童时期从家庭和社会环境中通过自然方式习得的语言能力。

这种习得方式通常不需要形式化的教学。

儿童在与父母和其他人的交流中,通过模仿和接触到的语言输入逐渐掌握语言的发音、词汇、语法等要素。

第一语言习得是一种内化的过程,循序渐进地培养出儿童的语言能力。

相比之下,第二语言习得是指学习者在学习完毕母语后,自愿或被迫去学习其他语言的过程。

第二语言习得需要更多的认知努力和学习策略。

学习者需要通过形式化的语言教学,例如课堂学习、语言培训等方法来获取所需的语言知识。

第二语言习得受学习者的年龄、学习背景、动机等因素的影响较大。

第一语言习得与第二语言习得的相似之处虽然第一语言习得和第二语言习得在过程和方法上存在一定的差异,但它们也有许多相似之处。

首先,无论是第一语言习得还是第二语言习得,都需要频繁的语言输入。

对于第一语言习得,孩子们通过与母语使用者的交流接受大量的语言输入。

而对于第二语言习得,学习者需要通过听、说、读、写等方式获取大量的语言输入,才能逐渐习得语言知识。

其次,第一语言习得和第二语言习得都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

无论是第一语言还是第二语言,语言都是人类社会交流的工具,会受到不同社会环境的影响。

儿童在家庭和学校环境中习得第一语言,而学习者在学习第二语言时也会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例如生活在一个说英语的国家,学习者更容易接触到语言输入和使用的机会。

最后,第一语言习得和第二语言习得都需要语言学习者具备一定的语言意识和学习动机。

无论是儿童学习第一语言还是学习者学习第二语言,他们都需要具备一定的语言意识,才能意识到语言的规则和结构,并将其运用到实际交流中。

第二语言教学与第一语言教学的异同

第二语言教学与第一语言教学的异同

第二语言教学与第一语言教学的异同一.相同点:1.都是在一定的环境中获得一种语言2.都是建立概念、形成思想和思维能力的过程3.都是从模仿到创造的过程4.都要经过理解、模仿、巩固、记忆、应用等认知过程5.都会使用类推、回避等策略二.不同点1.教学起点不同第二语言教学需要从培养学生的最基本的语言知识开始,先教发音、最基本的词汇和语法,是零起点的教学。

而第一语言的学习者在入学时已基本具备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根据我国学者的研究,儿童到六岁时,基本上习得了母语,不需要从最基本的言语能力开始教,第一语言教学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读写能力和进一步提高表达能力以及运用语言交际的能力。

由于要从最基本的言语能力开始,就带来了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跟第一语言教学的一系列区别,也使得第一语言教学和第二语言教学成为两门相互独立的学科。

2.教学环境不同第一语言教学往往是在母语的天然的语言环境氛围中进行,不存在语言交流上的障碍。

第二语言教学缺乏良好的语言环境,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存在着语言障碍。

3.受其他语言的影响不同第二语言学习是在第一语言习得的基础上进行的,这就决定了它不是在一张白纸上画画儿。

第一语言会对第二语言产生影响,这是一个不可避免的现实问题。

这种影响可以起正面的作用,如第一语言对第二语言的正迁移,也可以起负面的作用,如第一语言对第二语言学习的干扰。

对于正面的要在教学中加以充分利用,负面的要在教学中加以预防或排除。

后者是第二语言教学要解决的一个重要的问题,也是一个难题。

第一语言教学不存在类似的问题。

4.文化对语言教学的影响不同我们说语言和文化是不可分离的,语言本身既是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又是文化的载体。

儿童在习得第一语言的同时,也得到了这种语言的文化。

他们自然地形成了这种语言的人所共同具有的文化心理和文化习惯。

学习第二语言,自然也要了解、学习、掌握第二语言的文化。

当第二语言学习者遇到不同的文化现象、风俗习惯、思维方式等时,有些不容易理解并难以接受,这就会形成语言学习中的文化障碍,乃至引起文化冲突。

第一语言和第二语言区别

第一语言和第二语言区别

第一语言习‎得和第二语‎言学习的共‎同点、差异点一般而言,一种语言通‎过一系列规‎则才能学得‎到。

第一语言习‎得和第二语‎言学习之间‎存在共同点‎和差异点。

共同点第一语言习‎得和第二语‎言学习都学‎一个语言结‎构。

通过一定的‎顺序、一定的过程‎循环。

如,模仿、理解、记忆、应用、体会。

第二语言学‎习时再体现‎出第一语言‎习得的时候‎发挥的语言‎习得能力。

差异点1.主体第一语习得‎主体一般是‎幼儿。

而第二语言‎学的主体主‎要是成年人‎。

学习年纪不‎同、接受能力也‎相差很大。

2.起点儿童出生时‎“白纸”状态中无条‎件地吸收,从白纸状态‎开始习得。

而成人已有‎第一语言的‎基础。

容易受第一‎语言的影响‎、干扰。

学习第二语‎言时常常跟‎第一语言做‎对比。

3.语言学习的‎必要性和动‎机儿童习得第‎一语言没有‎特别的动机‎。

为了生存、交际,他成长过程‎中自然地习‎得。

成人动机强‎,有目的性。

他意识到第‎二语言学习‎的必要性才‎学习。

其目的和动‎机也各不相‎同。

4.环境儿童以自己‎为中心,对语言不分‎散集中力。

成人受其他‎因素的影响‎很多,过度意识社‎会的价值、态度、反应。

15.方式儿童无条件‎地模仿。

没有特别的‎训练自然地‎潜移默化。

成人不是机‎械性反复。

通过理解、接受、一定的训练‎才能体会6.过程儿童反射反‎应能力更强‎。

成人分析、辨别能力高‎,可以弃去后‎接受。

此外,第二语言学‎习时其他相‎异的特点如下几点;第二语言●如果忽视第‎二语言学习‎,经过一段时‎间容易忘记‎●学习压力比‎较大●对外部的反‎应更敏感,因而产生一‎些恐惧感●发音器官已‎经形成不容易改●思考范围有‎限、创意性下降‎,思路不那么‎独特、新鲜●通过一些意‎识地背语法‎、词汇的活动‎才能掌握●反复练习中‎自然成习惯‎●文化是语言‎的一部分,受文化的因‎素●语法的解释‎、演绎思考更‎有助于成年‎人2。

第二语言教学与第一语言教学的异同

第二语言教学与第一语言教学的异同

第二语言教学与第一语言教学的异同第二语言教学与第一语言教学的异同一.相同点:1.都是在一定的环境中获得一种语言2.都是建立概念、形成思想和思维能力的过程3.都是从模仿到创造的过程4.都要经过理解、模仿、巩固、记忆、应用等认知过程5.都会使用类推、回避等策略二.不同点1.教学起点不同第二语言教学需要从培养学生的最基本的语言知识开始,先教发音、最基本的词汇和语法,是零起点的教学。

而第一语言的学习者在入学时已基本具备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根据我国学者的研究,儿童到六岁时,基本上习得了母语,不需要从最基本的言语能力开始教,第一语言教学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读写能力和进一步提高表达能力以及运用语言交际的能力。

由于要从最基本的言语能力开始,就带来了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跟第一语言教学的一系列区别,也使得第一语言教学和第二语言教学成为两门相互独立的学科。

2.教学环境不同第一语言教学往往是在母语的天然的语言环境氛围中进行,不存在语言交流上的障碍。

第二语言教学缺乏良好的语言环境,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存在着语言障碍。

3.受其他语言的影响不同第二语言学习是在第一语言习得的基础上进行的,这就决定了它不是在一张白纸上画画儿。

第一语言会对第二语言产生影响,这是一个不可避免的现实问题。

这种影响可以起正面的作用,如第一语言对第二语言的正迁移,也可以起负面的作用,如第一语言对第二语言学习的干扰。

对于正面的要在教学中加以充分利用,负面的要在教学中加以预防或排除。

后者是第二语言教学要解决的一个重要的问题,也是一个难题。

第一语言教学不存在类似的问题。

4.文化对语言教学的影响不同我们说语言和文化是不可分离的,语言本身既是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又是文化的载体。

儿童在习得第一语言的同时,也得到了这种语言的文化。

他们自然地形成了这种语言的人所共同具有的文化心理和文化习惯。

学习第二语言,自然也要了解、学习、掌握第二语言的文化。

当第二语言学习者遇到不同的文化现象、风俗习惯、思维方式等时,有些不容易理解并难以接受,这就会形成语言学习中的文化障碍,乃至引起文化冲突。

浅谈第一语言习得和第二语言习得的异同

浅谈第一语言习得和第二语言习得的异同

256浅谈第一语言习得和第二语言习得的异同荣珊珊 固安县第一中学摘要: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在学习母语和外语的过程中既有相通之处也有所区别,本文通过自身的语言学习和教授过程总结了第一语言和第二语言习得的不同,从而为语言学习者们在学习过程中提供一些指导。

关键词:语言习得;异同一个人从生下来开始,就进入到一个语言的环境中,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因此,一个人只要其拥有正常的发音器官和健全的大脑,都会随着认识地不断发展而掌握一种语言。

这种语言就是他所处的语言环境中的语言,也就是他的母语。

每个人都至少掌握一种语言,这种语言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母语或第一语言,而获得母语的过程,即第一语言习得。

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不同国家、地区间的交往逐渐增多,仅仅会一种语言是远远不够的。

于是许多人开始了其他语言的学习和使用。

因此,我们把对非母语语言的学习和获得的过程称为第二语言习得。

在这里我将结合自身学习汉语和英语的经历,简单谈一谈对第一语言习得和第二语言习得异同的认识。

首先是两者相同的地方,可以简要地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无论是第一语言习得还是第二语言习得都需要具备一个基本的前提,即这个人拥有正常的发音器官。

发音器官各部分协同动作从而产生声音。

与此同时,还需要拥有健全的大脑,因为语言的学习过程,就是认识世界的过程,思维发展的过程,这个过程实现的生理基础就是拥有健全的大脑。

二是无论是第一语言习得还是第二语言习得都要具备一定的语言环境。

学习者要处于一定的语言社会环境中。

具体来说,由于语言是社会存在的重要必备要素之一,是人与人之间交往不可缺少的工具。

一个人无论是只会母语还是掌握了第二语言,其最终的目的都是用来交流。

因此他一定处在一个语言圈子中,这个圈子里的人用某种语言来交流,从而使整个社会维持正常的生产和生活。

三是无论是第一语言习得还是第二语言习得它们都是在一定的动力驱使下进行的。

因为只有有了某种需要,才会进行某种活动,语言的学习也不例外。

探析第二语言学习与第一语言习得的异同

探析第二语言学习与第一语言习得的异同

探析第二语言学习与第一语言习得的异同第一语言习得和第二语言学习都是语言能力的形成过程,但是它们之间存在着一些明显的异同。

本文将针对这两个方面进行探析。

第一语言习得是指婴幼儿在母语环境中通过模仿和接触、交流逐渐掌握和运用母语的过程。

而第二语言学习是指在掌握了母语之后,通过学习形式和渠道来掌握其他语言。

从认知上来看,第一语言习得通常是在非正式的环境中进行的,孩子们通过模仿、接触和启发式学习来掌握母语,这是一种天赋和自然的过程。

而第二语言学习则通常是在正规的学习环境中进行的,学习者通过教育培训、课堂教学来学习和掌握第二语言,这是一种有意识和系统化的过程。

第一语言习得是一种自然而非计划的方式,而第二语言学习则是一种计划性的过程。

从心理上来看,第一语言习得是在婴幼儿时期进行的,这个时期是一个人的心理模式和性格形成的关键时期。

所以,母语对于一个人的认知和情感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而第二语言学习则通常发生在成年人阶段,人的心理发展已经成熟,所以对于第二语言的学习可能会更加理性和有条理,但也更容易受到影响和局限。

从社会环境上来看,第一语言习得通常发生在家庭和社交环境中,孩子们通过家庭成员、朋友和同龄人的言语交流来掌握母语。

而第二语言学习通常发生在学校和社会交往环境中,学习者通过课堂教学、交际活动和社会实践来学习和掌握第二语言。

从教学方法上来看,第一语言习得通常是非结构化、自然而然的,孩子们通过模仿和接触来掌握母语。

而第二语言学习则需要通过系统化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资源来进行,虽然也包括语言环境的模仿和接触,但更多的是需要通过课堂教学和练习来进行。

第一语言习得和第二语言学习在认知、心理、社会环境以及教学方法等方面存在显著的异同。

对于学习者来说,了解这些差异能够更好地去适应实际的语言学习和习得过程,从而更有效地提高语言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第一语言学习与第二语言习得异同西北民族大学外国语学院 金 莉[摘 要]第二语言与第一语言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他们之间有不少共同点,但更多的是不同点。

在学习第一语言时一般不会有很大困难,而在学习第二语言时困难重重。

[关键词]第二语言习得 母语习得 相同点 不同点 特性 一、问题的提出第一语言学习是指人类个体生下来所学习的第一种语言。

由于第一语言多是母语,所以第一语言学习常称为母语学习。

许多学者认为,第一语言是儿童自然而然学会的,所以第一语言学习又称为第一语言获得或第一语言习得。

第二语言习得(second la ng uage acquisition常略作SL A)指的是人们逐步提高其第二语言或外语水平的过程(王宗炎,1988),我们可以将第二语言习得分为不同的类型,例如,根据学习者的年龄划分为“儿童第二语言习得”和“成人第二语言习得”;根据输入的方式划分为“自然性第二语言习得”和“指导性第二语言习得”等等。

虽然不同类型的第二语言习得有不同的特点,但作为一种语言学习过程,他们还是有很多的相似之处。

因此,从广义上说,第二语言习得指除第一语言习得以外的各种类型的语言习得。

二、第一语言学习与第二语言习得的共同点第二语言学习跟第一语言学习的最重要的共同点有以下几点。

(1)都需要建立声音和意义的联系。

语言是一种音义结合体,一定的意义要用一定的声音来表示,一定的声音只能代表一定的意义,声音和意义之间有一定的对应关系。

无论是学习第一语言还是学习第二语言,都是一个词一个词、一句话一句话地学习,这一个一个的词和一句一句的话都是言语现象,都需要首先听到这种言语现象的声音,同时了解这种声音所代表的意义。

(2)都需要建立形式结构和语义结构的联系。

语言的组织方式是形式结构与语义结构的统—。

形式结构与语义结构是一一对应的,一定的语义结构必须用与它相对应的形式结构来表示,一定的形式结构只能表示一定的语义结构。

无论是学习第一语言还是学习第二语言,实际上都要通过形式结构了解语义结构,都要掌握形式结构与语义结构的对应关系。

(3)习得一种言语现象都需要经过感知、理解、模仿、记忆、巩固和应用这样几个阶段。

(4)都是主观条件和客观条件相结合的结果。

习得语言的能力是先天具有的。

但是语言本身不是先天就有的,故具有习得语言的能力不一定能习得语言。

习得语言需要一定的客观条件,这个客观条件就是语言环境。

客观条件是外因,主观条件是内因,无论是学习和习得第一语言,还是学习和习得第二语言,都是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的结果。

三、第二语言学习和第一语言学习的不同点(1)学习环境和学习方式不同。

第一语言的学习通常是在母语的自然语言环境中,常是一对一的学习方式,学习压力较轻。

在学校里学习第一语言,是为了继续提高语言能力(包括听、说,读、写的能力)和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同时学习跟语言理解和语言使用密切相关的文化知识,相应地提高思维能力。

也就是说,在学校里学习第一语言不需要从学习发音和学习基本词汇、基本语法开始。

人们学习第二语言,可以在自然环境中学习,但大多数学习行为是在学校发生。

是在一定的计划和组织下学习,并且主要是在课堂里学习。

而课堂不同于现实环境,不可能让学生像在自然学习时期学习第一语言那样,随时随地接收各种各样的语言环境,在学校里学习第二语言,一般不是在具备了最基本的第二语言能力的条件下进行,而是要从学习发音开始,从学习最基本、最常用的词汇和基本语法开始。

(2)学习目的和学习动力不同。

学习第一语言是出于人的本能,是出于生存和发展的需要。

有一种天然的动力,这种天然的动力使他们的语言学习成为一种主动的行为,不需要任何人进行检查和督促。

学习第二语言,往往是出于不同的目的。

第二语言学习大体上有以下几种目的:1)受教育目的。

例如为了升学或提高文化素养、提高思维能力,或准备条件以求得将来职业上更大的发展等。

2)学术目的。

例如为了用目的语阅读科技文献或从事某一领域的研究工作等。

3)职业目的,例如学习汉语是为了担任汉语教师、汉语翻译或从事汉语研究工作等,4)职业工具目的。

例如学习汉语是为了直接用汉语从事外交、外贸工作或其他有关的工作等。

5)其它目的。

例如为了到目的语国家短期旅行或临时旅居.或为了社交应酬,或出于好奇心等。

(3)理解和接受能力不同。

人出生几周以后就有了听觉(有些研究认为,婴儿出生以前就有了听觉,能昕到母亲说话的声音和其他声音),整天可以听到别人说话的声音。

但是到—岁左右才开始学说话,最初学到的是形象鲜明、发音简单、反复出观、跟自己关系最为密切的单词,在词汇量不断增加的同时,逐渐学会词组和句子,逐渐掌握语法规则并形成创造性地使用语言的能力。

到四五岁的时候才能较为自由地用语言进行表达。

如果有学习条件,大约到两三岁的时候才能学习认字,再晚一些时候才能学习写字。

学习认字和写字主要是在学校教育时期进行,由此可见.幼儿习得第一语言要经过一个漫长的过程,听、说、读、写这几项言语技能是逐项习得的,获得这几项言语技能的顺序是不可改变的,每两项言语技能的习得,中间还要间隔一定的时间,代表抽象概念的词和复杂的句子很晚才能学会,抽象的概念往往还需要进行专门的解释,有些要到学校教育时期才能学会。

这主要是因为幼儿的智力还没有得到充分的发展,理解能力有限,不可能同时习得几种言语技能。

成年人学习第二语言时,由于已经掌握了一种语言,智力已经得到了比较充分的发展,因此都具有较强的理解和接受能力,他们不像幼儿学习第一语言那样在一个时期内只能学习一种言语技能,也不像幼儿学习第一语言那样,每两种言语技能的习得必须间隔一定的时间,而是可以在一段时间内同时学习和习得几种言语技能,代表抽象概念的词也可以在开始阶段习得。

(4)语言习得过程不同。

幼儿学习第一语言,总是从学习单词(也可能是独词句)开始,然后学习词组和句子。

无论是学习单词,还是学习词组和句子,都必须借助于实物和实情。

幼儿学习第一语言是把言语和概念以及概念与概念的关系结合在一起学习的。

学习和习得语言的过程,也是建立概念,形成思想和思维能力的过程,是从模仿到创造的过程。

幼儿的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是同时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习得第二语言的过程跟习得第一语言的过程有根本的区别。

人们在学习第二语言时,头脑中已经贮存(下转第459页)—456—both po o r a nd rich.M iss Betsey is a kind-h ea rted proper tied cla ss.Sh e runs the business o f public debt a nd inv ests to ov er-sea s ma rkets.Altho ug h she is v er y rich,she sympathizes po or people a nd alw ay s tries her best to help them when they ar e in tr ouble..M iss Betsey is rich,but she nev er takes her wealth to suppress o th ers,o ppo sitely,she is willing to help other s with her wealth.Ev en th ough she o nce has go ne bankrupt,she nev er murm urs ag ainst heav en and bla mes o thers.And she finally achiev es self-renew al with h er ow n effo r t.Because o f he r g o od will,her w ealth is lost and found ag ain.Her beneficence also giv es her lo ng ev ity.Dickens tries to teach rich people to be merciful a nd com-pa ssio nate.H e ho pes those rich peo ple ca n consider M iss Betsey as their ex ample,because beneficence can not only giv e th em poo r people’s respect,but also can benefit th emselv es.3.3.2Humanism in poo r peopleBoth Peg g ot ty and her relations had no pr oper ty and did’t had educa tio n,but they all had a g o lden hesrt.O ld nanny dev ot-ed a ll her life to Co ppe fo r ted him wh en he felt sad; help him w hen he w as in t rouble;pr otected him w hen he had adv er sity;a ll o f thse wer e fa r ex ceeded th e r espobsibility o f a serv ant to ow ner.Boa tma n Peg go tty had a bro ad hear t like o-cea n,contained the kind hear t and car e.He ado pted Ham and Emily,used a charitable hear t fo stered two childen.He too k friend’s widow in his house,giv en h er co mfo rt and tenda nce. Fo r to sav ed Emily,h e to ok a cr utch wo rked a round mo st wh ole w or ld unhesita ting,until too k her back.T his moving act prov ed his go lden char acter.M ariner Ham,ho ld pur e faith to ev er yo ne, his clumsiness and shy ness ex tremely prov ed his ho nest and lov eliness.Emily disobey ed him,but he did not blam h er,just blam ed himself lo st the cha nce to help he r;a nd wa nted to co n-cea l his ago ny.With a blo oding h ea rt,he liv ed fo r o thers mor e bounteous,until to dev oted his yo ung life.Emily,a tailor,go t a healless w o und because of her car eless lov e,came back fro m the w ro ng w ay,she hidden h er w ound,used her kind and dilig ence ca red her uncle,helped tho se people who fell in t ro uble.All of those co mmo n peo ple,although they w er e primitiv e and had v er y kinds of defects,but the mo st impor tant w as their sympa-th y and co urag e.4.C onclusionDavid Co pperfield is considered as one o f Dickens’s most successful nov els,his“fav ourite child”.As David Co ppe rfield wa s published,Dicke ns achiev es the topnotch of his w riting ca-reer.T he relationship to Dickens’s ow n ex perience in his most autobio g raphica l nov el w as under lined by his decision to write it in the first perso n.The dua l per spectiv e of a n older nar rato r lo oking back on his ear lier self w hile keeping the sha rp,fr esh pe rceptions o f th e child and yo ung ma n is managed with ma r-v ello us dex terity;with ma ny of the ear ly sce nse w ritten in the present tense,intimacy and dista nce a re achiev ed simultaneo us-ly.I approv e o f excellent quality which is made up by philan-th ro py,amica bility,diligence,tenacity a nd to ler atio n,mo reov e r, this kind of quality can be g radually for med in the pr ocess w hen so meo ne g r ow s up fro m a naiv e child to a ma ture adult.I a lso appr ov e with the idea l w ay o f life,tha t is,o ne can be successful by w or king and ca n keep pur e so ul all the time.References[1]Char les Dickens,David Co pper field,N ew Yo rk:T om Doher ty Associa tes,LL C,1990.[2]Cha rles Dickens’Dav id Co pper field,Beijing:Simo n& Schuster Associa tes,LL C,1997.[3]Ro g ers Pat,An Outline o f Eng lish Litera ture,Ox fo rd: Ox fo rd U nive rsity Pr ess,1996.[4]潘耀泉.狄更斯创作的艺术特征,《外国文学研究》,1980年第二期.[5]裘樟清,王辽南(主编).《世界文学名著欣赏》,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上接第456页)了大量的概念,而且已经形成了一个跟思维能力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完整的语言系统,能够按照一定的规则把有关的词语组织起来,表达各种复杂的思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