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翻译题讲解及例题解析测试
文言文注释翻译题及答案
《论语·为政》中,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请翻译下列句子,并注释其中关键词语。
(1)吾十有五而志于学(2)三十而立(3)四十而不惑(4)五十而知天命(5)六十而耳顺(6)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答案及注释】(1)吾十有五而志于学翻译:我十五岁的时候就立志于学习。
注释:吾:我。
十有五:十五岁。
有,通“又”,用于整数和零数之间。
志于:立志于。
学:学问,此处指学习。
(2)三十而立翻译:三十岁就有所成就。
注释:三十:三十岁。
而:就。
立:有所成就,立身行事。
(3)四十而不惑翻译:四十岁就不再感到困惑。
注释:四十:四十岁。
而不惑:不再感到困惑。
惑,疑惑,困惑。
(4)五十而知天命翻译:五十岁就懂得了天命。
注释:五十:五十岁。
而:就。
知:懂得。
天命:天意,命运。
古人认为人的命运由天命决定。
(5)六十而耳顺翻译:六十岁就能顺应各种言论。
注释:六十:六十岁。
而:就。
耳顺:耳顺,此处指能够接受各种不同的言论,不再固执己见。
(6)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翻译:七十岁就能随心所欲,而不越出规矩。
注释:七十:七十岁。
而:就。
从心所欲:随心所欲,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
不逾矩:不越过规矩。
矩,法度,规矩。
通过以上翻译和注释,我们可以了解到孔子对人生各个阶段的认识和期望,强调了学习、成长和顺应天命的重要性。
高中文言文阅读翻译题及标准译文答案
语文文言文阅读翻译测试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苗晋卿,字元辅,潞州壶关人,世以儒素称。
擢进士第,调为修武尉,累进吏部郎中、中书舍人,知吏部选事。
方时承平,选常万人,李林甫为尚书,专国政,以铨事委晋卿及宋遥,然岁命它官同较书判,核才实。
天宝二年,判入等者凡六十四人,分甲、乙、丙三科,以张爽为第一。
爽,御史中丞倚之子,倚新得幸于帝,晋卿欲附之,爽本无学,故议者嚣然不平。
安禄山因言之,帝为御花萼楼覆实,中裁十一二,爽持纸终日,笔不下,人谓之“曳白”。
帝大怒,贬倚淮阳太守,遥武当太守,晋卿安康太守。
明年徙魏郡即充河北采访使居三年政化大行尝入计谒归壶关望县门辄步吏谏止晋卿曰:“公门当下,况父母邦乎?”郡太守迎犒,使所属令行酒,酒至,必立饮白酹,侍老有献,降西阶拜而饮,时美其恭。
安禄山反,窦廷芝弃陕郡不守,杨国忠本忌其有望,即奏“东道贼冲,非大臣不可镇遏”,授陕郡太守、陕虢防御使,晋卿见帝,以老辞,忤旨,听致仕于家。
车驾入蜀,搢绅多陷贼,晋卿间道走金州。
肃宗至扶风,召赴行在,拜左相。
平京师,封韩国公,食五百户,改侍中。
玄宗崩,肃宗疾甚,诏晋卿摄冢宰,因让曰:“矢行遣诏,皇帝三日听政,稽祖宗故事,则无冢宰之文,奉遣诏则宜听朝。
惟陛下顺变以幸万国。
”帝不听。
后数日,代宗立,复诏摄冢宰,固辞乃免。
时年老蹇甚,乞间日入政事堂,帝优之,听入阁不趋,为御小延英召对。
宰相对小延英,自晋卿始。
永泰初薨,年八十一,赠太师,京兆少尹护丧,谥曰懿献,元载未显时,为晋卿所遇,载方相,故讽有司改谥文贞。
(《新唐书•苗晋卿传》)(1)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 明年/徙魏郡/即充河北/采访使居三年/政化大行/尝入计/谒归壶关/望县门辄步/吏谏止/B. 明年/徙魏郡/即充河北采访使/居三年/政化大行/尝入计/谒归壶关/望县门辄步/吏谏止/C. 明年/徙魏郡/即充河北采访使/居三年/政化大行/尝入计谒/归壶关/望县门辄步/吏谏止/D. 明年/徙魏郡/即充河北/采访使居三年/政化大行/尝入计谒/归壶关/望县门辄步/吏谏止/(2)下列对文中加下划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薨:古代只把诸侯或有爵位的官员死去,称为薨。
全国卷文言文翻译试题汇总及答案解释
2022-2022全国卷文言文翻译真题汇总及答案解释2022全国卷Ⅰ既至杭,大旱,饥疫并作。
轼请于朝,免本路上供米三之一,复得赐度僧牒,易米以救饥者。
明年春,又减价粜常平米,多作饘粥药剂,遣使挟医分坊治病,活者甚众。
轼曰:“杭,水陆之会,疫死比他处常多。
〞〔1〕又减价粜常平米,多作饘粥药剂,遣使挟医分坊治病,活者甚众。
答案:〔1〕又减价X常平米,制成许多稠粥和药剂,派人带着医生分街道治病,救活的人很多。
解释:减,减价;粜,X;与籴相对;常平米,常平仓的米;分坊,到各街道;活,使……活;省略句:〔苏轼〕又减价X常平米尝自谓:“作文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止于所不可不止。
〞虽嬉笑怒骂之辞,皆可书而诵之。
其体浑涵光辉,雄视百代,有文章以来,盖亦鲜矣。
〔节选自《宋史•苏轼传》〕〔2〕其体浑涵光辉,雄视百代,有文章以来,盖亦鲜矣。
答案:他的文章博大深沉光辉明媚,称雄百代,自从有文章以来,也属少有。
解释:浑涵,博大深沉;雄视,称雄;鲜,少。
2022全国卷Ⅱ安中疏请自今招延山林道术之士,当责所属保任;并言京欺君僣上、蠹国害民数事。
上悚然纳之。
已而再疏京罪,〔1〕并言京欺君僭上、蠹国害民数事。
上悚然纳之。
答案:同时上奏蔡京欺君犯上,祸国殃民等事。
皇上惊恐,采纳了进言。
解释:僭:超越本分,古代指地位在下的冒用在上的名义或礼仪、器物;蠹:蛀蚀,危害;悚然:畏惧的样子;之:代进言王黼赞于上,授庆远军节度使、河北河东燕山府路宣抚使、知燕山府,辽降将郭药师同知府事。
药师跋扈,府事皆专行,安中不能制,第曲意奉之,故药师愈骄。
〔节选自《宋史•王安中传》〕〔2〕药师跋扈,府事皆专行,安中不能制,第曲意奉之,故药师愈骄。
答案:药师蛮横暴戾,对府中事务独断独行。
王安中无力操纵,只是违心顺从他,所以药师更加骄横。
关键词:跋扈:专横暴戾;专行:独断独行;第,只管。
曲意:委曲己意而奉承别人;之:他;故:所以2022全国卷Ⅲ永和末,多疾疫。
高考复习(语文)专项练习:(文言文阅读)文言文翻译题【含答案及解析】
任务突破练13文言文翻译题一、(2021·广东普宁普师高级中学高三二模)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
周公旦者,周武王弟也。
自文王在时,旦为子孝,笃仁,异于群子。
及武王即位,旦常辅翼武王,用事居多。
武王十一年,伐纣,至牧野,周公佐武王,作《牧誓》。
破殷,入商宫。
已杀纣,衅社..,告纣之罪于天释箕子①之囚封纣子武庚使管叔蔡叔傅之以续殷祀遍封功臣同姓戚者。
封周公旦于少昊之虚曲阜,是为鲁公。
周公不就封,留佐武王。
其后武王既崩,成王少,在强葆..代成王摄行政当国。
管叔..之中。
周公恐天下闻武王崩而畔,乃践阼及其群弟流言于国曰:“周公将不利于成王。
”周公乃告太公望、召公奭曰:“我之所以弗辟而摄行政者,恐天下畔周,无以告我先王太王、王季、文王。
三王之忧劳天下久矣,于今而后成。
武王蚤终,成王少,将以成周,我所以为之若此。
”于是卒相成王,而使其子伯禽代就封于鲁。
周公戒伯禽曰:“我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我于天下亦不贱矣。
然我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犹恐失天下之贤人。
子之鲁,慎无以国骄人。
”管、蔡、武庚等果率淮夷而反。
周公乃奉成王命,兴师东伐,作《大诰》。
遂诛管叔,杀武庚,放蔡叔。
收殷余民。
宁淮夷东土,二年而毕定。
诸侯咸服宗周。
成王七年三月,周公往营成周洛邑,卜居焉,曰吉,遂国之。
成王长,能听政。
于是周公乃还政于成王,成王临朝。
周公之代成王治,南面..倍依以朝诸侯。
及七年后,还政成王,北面就臣位,匔匔②如畏然。
周公归,恐成王壮,治有所淫佚,乃作《多士》,作《毋逸》,以诫成王。
天下已安,周之官政未次序,于是周公作《周官》,官别其宜。
作《立政》,以便百姓,百姓说。
周公在丰,病,将没,曰:“必葬我成周,以明吾不敢离成王。
”周公既卒,成王亦让,葬周公于毕③,从文王,以明予小子不敢臣周公也。
成王乃命鲁得郊祭文王。
鲁有天子礼乐者,以褒周公之德也。
(选自《史记·鲁周公世家》,有删节):纣王的叔父,官太师,封于箕地。
文言文阅读理解5篇含答案解析及译文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各题。
《与人论谏书》[唐]杜牧某疏愚于惰,不识机括,独好读书,读之多矣。
每见君臣治乱之间,谏诤之道,遐想其人,舐笔和墨,冀人君一悟而至于治平,不悟则烹身灭族,唯此二者,不思中道。
自秦、汉以来,凡千百辈,不可悉数。
然怒谏而激乱生祸者,累累皆是:纳谏而悔过行道者,不能百一。
何者?皆以辞语迂险,指射丑恶,致使然也。
夫迂险之言,近于诞妄;指射丑恶,足以激怒。
夫以诞妄之说,激怒之辞,以卑凌尊,以下干上。
是以谏杀人者,杀人愈多;谏畋猎者,畋猎愈甚;谏治宫室者,宫室愈崇;谏任小人者,小人愈宠。
观其旨意,且欲与谏者一斗是非,一决怒气耳,不论其他。
今有两人,甲谓乙曰:“汝好食某物,果食之,必死。
”乙必曰:“我食之久矣,汝谓我死,必倍食之。
”甲若谓乙曰汝好食某物第一少食苟多食必生病乙必因而谢之减食。
何者?迂险之言,则欲反之;循常之说,则必信之。
此乃常人之情。
是以因谏而生乱者,累累皆是也。
汉成帝欲御楼船过渭水,御史大夫薛广德谏曰:“宜从桥,陛下不听,臣自刎以血污车轮,陛下不庙矣。
”上不说。
张猛曰:“臣闻主圣臣直,乘船危,就桥安,圣主不乘危,御史大夫言可听。
”上曰:“晓人不当如是邪?”乃从桥。
近者宝历中,敬宗皇帝欲幸骊山,时谏者至多,上意不决。
拾遗张权輿伏紫宸殿下,叩头谏曰:“昔周幽王幸骊山,为犬戎所杀;秦始皇葬骊山,国亡;玄宗皇帝宫骊山,而禄山乱;先皇帝幸骊山,而享年不长。
”帝曰:“骊山若此之凶邪?我宜一往,以验彼言。
”后数日,自骊山回,语亲幸曰:“叩头者之言,安足信哉!”今人平居无事,朋友骨肉切磋规诲之间,尚宜旁引曲释,使人乐去其不善而乐行其善。
况于君臣尊卑之间,欲因激切之言而望道行事治者乎?故《礼》称五谏,而直谏为下。
(有删减)14.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凡千百辈,不可悉数数:计算,查点B. 以卑凌尊,以下干上干:冒犯,干犯C. 晓人不当如是邪晓:知道,明白D. 敬宗皇帝欲幸骊山幸:君王到某地游玩15.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A. 纳谏而悔过行道者渔父莞尔而笑B. 是以谏杀人者,杀人愈多退论书策以舒其愤C. 此乃常人之情而后乃今将图南D. 况于君臣尊卑之间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院16.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作者认为历史上进谏的人多,而纳谏的人少,原因是进谏者给人以“以卑凌尊,以下干上”之感,不仅被谏者难以接受,进谏者也往往遭受不幸。
专题18 文言文翻译(练习)-2024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新高考) (解析版)
考点十八文言文翻译——突破高考第13题(解析版)第一组文段一: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每岁奏计,则以大船载东南美货结纳当途,莫知纪极。
(2)本司以羡余钱买到数千斤,乞进入内。
(3)所贡余者,悉入私室。
溥晚年以贿败,窜谪海州,然自此遂为发运司岁。
(4)他物称是。
(一)(1)每年的年底进京奏报财务情况,就用大船装载东南地区珍贵土产交结贿赂朝中当权大臣,没有限度(不知收敛)。
(2)我用节余的钱买到数千斤浙江茶,请求允许贡入内宫。
(3)那些进贡剩余的茶叶,他都装入了私囊。
李溥晚年因为贿赂遭查处落败,被贬官流放到海州,然而他首开的茶贡从此成为江淮发运司每年例行的进贡。
(4)其他人都称道认为是正确的。
李溥为江淮发运使,每年的年底进京奏报财务情况,就用大船装载东南地区珍贵土产交结贿赂朝中当权大臣,没有限度(不知收敛)。
章献太后垂帘听政时,李溥利用奏事的机会,大肆夸赞浙江茶叶的美味精致,又说:“自来向皇宫进贡的,只有建州的饼茶,而浙江茶不曾成为贡品。
我用节余的钱买到数千斤浙江茶,请求允许贡入内宫。
”(他所调度的运茶船)直接从京城大门下的汴水道牵挽到城里,号称“进奉皇帝的茶纲”,有关部门都不敢盘查。
那些进贡剩余的茶叶,他都装入了私囊。
李溥晚年因为贿赂遭查处落败,被贬官流放到海州,然而他首开的茶贡从此成为江淮发运司每年例行的进贡。
每当发运使入奏茶纲进京,长长的大船遮蔽河面,从泗州连行七日到达京城。
我出使淮南时,见有满载着货物准备入汴京的船只,曾设法弄到这些船只的货物单,上面虽写着“两浙笺纸三暖船”,其实所运送的其他贡物或私载的货物,都不亚于簿子上所登记的物品的数量。
文段二: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威福由是等邪!何轻我宫人?”诏并按之。
(2)帝悟,寝不问。
(3)事隐太子、巢剌王时,诚可恶,我能弃怨用才,无羞古人。
(4)弟即应,须别陈论,顾不得?(5)陛下导臣使言,所以敢然;若不受,臣敢数批逆鳞哉?(二)(1)“难道威福出于李靖、王珪等人吗!为什么怠慢我的宫女?”下诏一并审讯查办。
文言文翻译及答案
文言文翻译及答案郑人买履有欲买履足,至之市,而忘之;已得,乃曰“吾;”反归取之;及反,市罢,不得;人曰:“何不试之以足”“宁信度,无自信也;”有个想要买鞋子的郑国人,先测量好自己脚的尺码,把尺码放在他的座位上,等到前往集市,却忘了带量好的尺码;已经拿到鞋子,却说:“我忘记带量好的尺码了;”就返回家去取量好的尺码;等到他返回集市的时候,集市已经散了,最后郑国人没能买到鞋子;有人问他说:“为什么你不用自己的脚去试一试呢”他说:“我宁可相信量好的尺码,也不相信自己的脚;”1.选自韩非子·外储说左上;1.郑:春秋时代郑国,在现今河南省的新郑县;2.欲:将要,想要;3.者:怎么样的人;定语后置4.先:首先,事先;5.度duó:衡量;用尺子度量的意思动词6.而:顺承连词意为然后7.置:放,搁在;动词8.之:代词,它,此处指量好的尺码;9.其:他的,指郑人的;代词10.坐:“座”,座位;11.至:等到;12.之:到……去,前往;动词13.操:拿、携带;动词14.已:已经;时间副词15.得:得到;拿到;16.履:鞋子,革履;名词17.乃:于是就18.持:拿,在本文中同“操”;动词19.度dù:量好的尺码,这里作动词用,即计算、测量的意思;名词20.之:文言代名词,这里指量好的;21.操:操持,带上拿着的意思22.及:等到;23.反:通“返”,返回;24.罢:引申为散了,完结的意思,这里指集市已经解散;25.遂:于是;27.宁nìng:副词;宁可,宁愿;28.无:虚无,没有,这里是不能、不可的意思;29.自信:相信自己;30.以:用;31.吾:我;32.市罢:集市散了33.至之市:等到前往集市;魏武将见匈奴使魏武将见匈奴使,自以形陋,不足雄远国,使代,帝自捉刀立床头;事既毕,令间谍问曰:“何如”匈奴使答曰:“魏王信自雅望非常,然,此乃英雄也”魏武闻之,驰遣杀使于途;将要接见来自匈奴的使者,但自认为自己身材相貌矮小丑陋,不足以慑服远方的国度,于是派崔季珪代替自己,自己则拿着刀站在坐椅边;等到接见完毕,派密探去问那个使者:“你觉得魏王如何”匈奴使者答道:“魏王儒雅的风采不同寻常,然而坐在榻旁持刀的那个人,才是啊;”曹操听后,就派人追杀了这个使者;1将见匈奴使——选自世说新语·容止;魏武,即曹操,称帝后曹操为;匈奴,古代之一;使,外交使臣;2以:认为;3形:外貌;4雄:称雄,这里意为慑服;5崔季珪:,字季珪;传说他相貌清朗而威重;代:代替,这里指崔季珪代替曹操;捉刀:握着刀;6床:古代一种坐具,即“榻”,不是卧具;7毕:结束;8雅望:儒雅的风采;9非常:不同一般;10足:足够、充足;11雄远国:威震远国;12闻:听到;13既:已经;14乃:是;15匈奴:中国古代北方的少数民族,亦称胡16捉刀人:指执刀的卫士,即站在坐榻边的卫士;后来成为固定用语,比喻替别人代笔作文的人;18使:使者捉刀zhuō dāo古:刀护卫,今:以比喻替别人代笔作文;见:接见;蜀鄙二僧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贫者语yù于富者曰:“吾欲之⑨南海,何如”富者曰:“子何恃而往”曰:“吾一瓶一钵bō足矣;” 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子何恃”②,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 富者有惭色;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蔫;人之立志,顾③不如哉是故聪与敏④,可持⑤而不可持也;自持其聪与敏而不学者,自败⑥者也;昏与庸⑦,可限而不可限也;不自限⑧其昏与庸而力学不倦者,自力者也;译文的边境有两个,其中一个贫穷,一个富有;穷和尚对富和尚说:“我想要去,怎么样”富和尚说:“你凭借什么前往南海”穷和尚说:“我只要带一个瓶子和一个就足够了;” 富和尚说:“我几年来一直想要雇船南下,还没能够去成呢,你凭借什么前往南海” 到了第二年,穷和尚从南海回来,把这件事告诉了富和尚;富和尚脸上露出了惭愧的表情;四川的西部距离南海,不知道有几千里的路,富和尚不能到南海,而穷和尚到了;人们立志求学,难道还不如四川边境的那个穷和尚吗因此聪明与有才学,可以依赖而又不可以依赖;那些自以为聪明,有才学但并不学习的人,是自己毁了自己;昏庸与愚钝,可以限制而又不可以限制;那些自己不受昏庸限制而用心学习、不倦怠的人,是靠自己努力学成的;为学:为,做,求学,做学问乎:吗〈语气词〉人之为学:结构助词,加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主谓的独立性之:代词,代事亦:也;则:那么者:……的东西资:天资,天分逮:及,赶得上屏:通“”卒:终于鲁:反应迟钝,不聪明常:常规,永远不变的蜀:四川其:其中之:助词,的鄙:边远的地方,边境语yù:告诉,对…说于:对,对于欲:想要,要之:到…去,往,到何如:怎么样子:你何:怎么样商量语气何:什么恃:凭借,倚仗往:去钵:佛教徒盛饭的用具足:足够数年:几年,多年买舟:雇船下:顺江而下自:从还:返回,回来以:介词,相当于“把”、“拿”、“将”惭色:惭愧的神色惭:羞惭,惭愧;色:神色,神情;去:距离南海:此指佛教圣地,属浙江省舟山群岛至:到达焉:语气助词与,有之代词,带南海和矣语气词,了两种意思;立志:树立志向顾:还,反而;哉: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吗”〈语气助词〉犹:还;矣:语气助词;往见王曰季梁往见王曰:“今者臣来,见人于大行1,方2北面而持其驾3,告臣曰:‘吾欲之楚;’臣曰:‘君之楚,将奚为北面’曰:‘吾;’臣曰:‘马虽良,此非楚之路也;’曰:‘吾用多’臣曰:‘用虽多,此非楚之路也;’曰:‘吾御者善;’此数者愈善,而离楚愈远耳;”季梁前往见大王说:“今天,臣看见有人在一条大路上,正在朝着北面驾车前行,对我说:'我想到去;我说:‘你要到楚国去,为什么却将要向北面驾车’;车的主人说,‘我的马很好,跑得快;’我说:‘马虽然好,但这条路不是去楚国的路;’他说:‘我的财物多’;我说:‘财物多,但是这条路不是去楚国的路;’他说:‘我的车夫好;’像这样的东西良马、财物、车夫越好越多,离楚国就越远了;”1、大行háng:大路;2、方:正在;3、持其驾:拿着缰绳,驾着车子;4、奚为:何为,做什么;5、御者:车夫;6、此数者:像这样的东西良马、财物、车夫;7、良:好;北人食菱北人①生而不识②菱③者,仕④于南方,席⑤上啖dàn⑥菱,并壳⑦入口;或⑧曰⑨:“食⑩菱须去11壳;”其人自护12所短13,曰:“我非不知,并14壳者,欲15以16去热也;”问者曰:“北土亦有此物否”答17曰:“前山后山,何18地不有”夫菱生于水而非土产,此坐20强21不知以为知也有个出生在北方不认识的人,在南方做官,一次他在酒席上吃菱角,那个人连角壳一起放进嘴里吃;有人对他说:“吃菱角必须去掉壳再吃;”那人为了掩饰自己的缺点,护住自己的无知,说:“我并不是不知道,连壳一起吃进去的原因,是想要清热解毒;”问的人说:“北方也有这种东西吗”他回答说:“前面的山后面的山,哪块地没有呢”生长在水中,他却说是在土里生长的,这是因为他为了装作有学问,硬要把不知道的说成知道的;1.北人:北方人;2.识:知道;3.菱:俗称菱角,形状像牛头,紫红色,水生植物,果实可以煮着吃;性喜温暖和充足阳光,盛产于我国中部和南部;果实有硬壳;4.仕于:仕途在……做官;于, 在;5.席:酒席;6.啖:吃;7.并壳:连同皮壳;8.或:有人;9曰:说;10.食:食用,在这里可以指吃;11.去:去除,去掉;12.护:掩饰;13.短:缺点,短处,不足之处;14.并:一起;15.欲:想要;16.以:用来;17.答:回答;18.何:哪里;19.而:表示转折,此指却20.坐:因为,由于;21.强qiǎng:本文中指“勉强”;屠户吹狼有屠人货肉归,日已暮,欻xū,忽然一狼来瞰担中肉,似甚涎垂;步亦步,尾行数里;屠惧,示之以刃,少却;及走,又从之;屠思狼所欲者肉,不如姑悬诸树而蚤取之;遂钩肉,翘足挂树间,示以空空;狼乃止;屠即径归;昧爽拂晓往取肉,遥望树上悬巨物,似人缢死状,大骇;逡巡徘徊不前近之,则死狼也;仰首审视,见狼口中含肉,肉钩刺狼腭,如鱼吞饵;时狼皮价昂,直十余金,屠小裕焉;缘木求鱼,狼则罹遭遇之,亦可笑已从前,有个屠夫卖肉回来,天色已经晚了;就在这时,突然出现了一匹狼;狼不断的窥视着屠夫带着的肉,嘴里的口水似乎都快要流出来了,就这样尾随着屠夫走了好几里路;屠夫感到很害怕,于是就拿着屠刀在狼的面前晃了晃,想把狼吓跑;狼看见了屠刀,一开始被吓了一下,往后退了几步,过了一会儿;等到屠夫转过身来继续朝前走的时候,狼又跟了上来;于是屠夫就想,狼想要的是担子里的肉,不如把肉挂在树上,等明天早上再来取肉;于是屠夫就把肉挂在钩子上,踮起脚尖把肉挂在树上,然后把空担子拿给狼看了看;就这样,狼就停下来不再跟着屠夫了;屠夫就回家了;第二天拂晓,屠夫前去取肉,远远的就看见树上挂着一个巨大的东西,就好像一个吊死在树上的人,于是感到非常害怕;焦虑的在四周徘徊着向树靠近,等走到近前一看,原来是一条死狼;抬起头来仔细观察发现,狼的嘴里含着肉,挂肉的钩子已经刺穿了狼的下颚,那个样子就好像鱼儿咬住了鱼饵;当时市场上狼皮非常昂贵,一张狼皮价值十几两黄金;于是取下了这张狼皮,发了一笔小财;沿着找鱼,狼的遭遇太可笑了吕蒙入吴入吴,王劝其学,蒙乃博览群籍,以易为宗;常在孙策座上酣醉,忽于眠中,诵一部,俄而惊起,众人皆问之;蒙云:“向梦见、文王、,与我论世祚之事,日月广明之道,莫不精穷极妙,未该玄言,政空诵其文耳;”众坐皆知蒙呓诵文也;吕蒙为吴国效力后,吴国的主公劝他学习,吕蒙于是以易经为主,看了很多的书籍;有一次他在家里喝酒喝多睡着了,忽然在梦中将周易背诵了一遍,然后突然醒了过来;大家都问他怎么回事;吕蒙说:“我梦到了伏羲、、周公和我谈论国运兴衰的事情,日月运行的道理,都非常的精妙,我没有完全理解,所以只有背诵这篇文章罢了;”在座的人都知道吕蒙说梦话在背诵易经;1王:指孙权;2 宗:主要的;3世祚zuo:指;4玄:深奥;5政:只,仅仅;6向:古意,刚才;今意,朝着;7政:只,仅仅;1根据古汉语字典提供的部分义项,为下列加点的词选择恰当的解释;2分①向梦见伏羲、文王、周公A刚才B假如C 接近D.向着②日月广明之道A道路B道理C引导D.方法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A乃博览群籍凡三往,乃见B以易为宗虽不能察,必以情C忽于眠中皆朝于齐D.与我言论世祚兴亡之事实是欲界之仙都3下列选项中对画线句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分A众人坐着都知道吕蒙说梦话在背诵易经;B众人坐着都知道吕蒙说胡话在朗读易经;C.在座的人都知道吕蒙说梦话在背诵易经;D.在座的人都知道吕蒙说胡话在朗读易经;4文中吕蒙的好学体现在哪些地方用自己的话回答;2分提高训练1.1①A②B解析此题考查常用文言词语的意义及根据上下文推断词义的能力,难度中等;第①题根据上文的表述,从时间关系上推断可知选A;第②题考查的是“道”的一般意义,即“道理”,这一意义在现代汉语中也常见;做此类题,根据上下文及句意推断是关键;2D解析此题考查文言虚词的一词多义,难度较大;D项两个“之”都是结构助词,译为“的”; A项“乃”的意思分别是“就”和“才”;B项第一个“以”意为“把”,第二个“以”是“按照”的意思;C项两个“于”的意思分别是“在”和“向”;做此类题,在平时要做好积累,掌握词语的多个意义;并结合句意进行正确选择;3C解析此题考查对句意的理解,难度较小;句中的“众坐”意为“在座的人”,不能译为“众人坐着”,所以A、B项不正确;句中“呓”的意思是“说梦话”,所以D项错误;做此类题,要把握重点词语的意义,这样才能正确翻译;4①博览群书;②梦中诵书;2分,每点1分,意思符合即可吕蒙入吴阅读答案郑板桥开仓济民,号板桥,清乾隆元年进士,以画竹、兰为长;曾任范县令,爱民如子;室无贿赂,案无留牍;公之余辄与文士畅饮咏诗,至有忘其为长吏者;迁,值岁荒,人相食,燮开仓赈济;或阻之,燮曰:“此何时若辗转申报,民岂得活乎上有谴,我任之;”即发谷与民,活万余人;去任之日,父老沿途送之;郑燮,号板桥,清朝乾隆元年科举得中进士,擅长画竹和兰花;曾经在范县担任县令,爱民如子;为官清廉,不受贿赂,兢兢业业,案件处理的很快,没有积压;郑公空闲的时间经常和文人们喝酒颂诗,有时到了忘记自己是长官的地步;郑燮后来被调任到潍县作官,恰逢荒年,百姓饥饿,只好吃人;郑燮打开官仓发放粮食来赈济灾民,有人阻止他;郑燮说:“这都什么时候了,如果向上申报,辗转往复,百姓怎能活命上级降罪,我来承担开仓济民的后果;”于是打开官仓赈济灾民,上万人得以活命;任命到期的时候,潍县的百姓沿路送他;1. 长:擅长;2. 室:家;3. 贿赂:别人有求于某人而送的东西;4. 无留牍dú:没有遗留下的公文;牍:公文;5. 之:的;6. 辄:就;7. 至:至于;8. 迁:工作调动.迁到;9. 值:遇,遇到;10. 或:有的人;11. 谴:谴责、责备;12. 任:承担责任;13. 活:救活;14. 岂:怎能;15. 其:他,指代郑板桥;16. 去:离开;17. 余:空闲;18. 为:作为,当;19. 食:吃;20. 长吏:地方最高的官员;21. 或:有的人;22. 尝:副词,曾经;23. 值:遇到;24. 生:使……存活;文中所反映的郑板桥是一个爱民如子、受民爱戴、敢于负责、清正廉明、才识渊博、谦虚、处理公务果断的良官;2.翻译下面的句子;去任之日,父老沿途送之;3.从文中可以看出郑板桥是一个怎样的人2012年山东省聊城市初中学业考试试题参考2.郑板桥离任的时候,当地百姓沿途送他;3.郑板桥是一个有才、清廉、勤政、爱民的好官;张齐贤明察宋张齐贤,尝为江南转运使;一日家宴,一奴窃银器数件,齐贤于帘下熟⑵视而不问;尔后张齐贤三为宰相,门下奴仆皆得迁⑶,唯此奴不沾禄;奴乘间⑷再拜而告曰:“吾待相公⑸久矣,门下奴皆已得官,相公独遗⑹吾也”因泣下不至;齐贤⑺曰:“予⑻欲不言,尔则怨我;尔忆当年江南日,盗吾银器数件乎我怀之三十年,不以告人,尔亦应知也;吾为宰相,进退⑼百官,志在⑽安⑾怎么敢荐盗贼为官乎念汝事我久,今予汝钱三十万,去⑿吾门下,自择所安;”奴震骇,泣拜而去宋朝的张齐贤,曾经担任江南的转运使;一天举行家宴,一个仆人偷了若干件银器藏在怀里,齐贤在门帘后看见却不过问;后来,齐贤多次任宰相,他家的仆人很多也做了官,只有那位仆人竟没有官职俸禄;这个奴仆乘空闲时间跪在齐贤面前说:“我侍候您时间最长,您其他的门客奴仆都已经封官,您为什么唯独遗忘了我呢“于是哭泣不停;齐贤同情地说:“我本来不想说,你又会怨恨我;你还记得在江南时,你偷盗很多银器的事吗我将这件事藏在心中近三十年没有告诉过别人,你也应该知道这件事;我现在位居宰相,任免官员,激励贤良,斥退贪官污吏,怎能推荐一个小偷做官呢看在你侍候了我很长时间,现在给你三十万钱,你离开我这儿,自己选择一个地方安家吧;”仆人十分震惊,哭着拜别而去;1:为此奴不沾禄只有这个仆人没做官拿到俸禄2:不以告人没有把这件事告诉别人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2分1尝为江南转运使为:担任2念汝事我久念:考虑,想到2.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奴震骇,泣拜而去;译文:仆人十分震惊,哭着叩拜离去;17.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2分1尝为江南转运使为:2念汝事我久念:18.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奴震骇,泣拜而去;译文:19.结合文中具体内容,谈谈你对张齐贤这样处置奴仆的看法2分17.1为:担任1分2念:考虑,想到1分18.仆人十分震惊,哭着叩拜离去;2分1句1分19.示例一:“门下奴仆皆得迁,唯此奴不沾禄”,表现张齐贤坚持以德为主的用人原则,知人善任; 示例二:“我怀之三十年,不以告人”, 表现张齐贤的大度与宽容; 示例三:“吾待相公久矣”表明该奴仆只是偶尔犯错,但是张齐贤最后还是让他“去吾门下,自择所安”,表现张齐贤铁石心肠,缺乏同情心;示例四:“奴窃银器数件,齐贤于帘下熟视而不问”,表现张齐贤没有及时指出仆人的错误,不与人为善;结合原文1分,看法能言之成理1分;鲁恭治中牟鲁恭为中牢令,重德化,不任;袁安闻之,疑其不实,阴使人往视之;随恭行阡陌,俱坐桑下;有雉过,止其旁,旁有儿童;其人曰:“儿何不捕之”儿言雉方雏,不得捕;其人讶而起,与恭决曰:“所以来者,欲察君之政绩也;今蝗不犯境,此一异也;爱及鸟兽,此二异也;童有仁心,此三异也;久留徒扰贤者耳,吾将速反,以状白安;”据后汉书改写鲁恭担任中牟县令,注重用道德感化百姓,不用刑罚的方式;朝中大官听说这件事,怀疑它不是真的,暗地里私下派人到中牟县去视察;那人与鲁恭走在田间小路上,一起坐在桑树下;有一只野鸡经过,在他们旁边停下,旁边有一个小孩;那个人说:“你为什么不把它抓住”那个小孩说野鸡还是幼鸡,不能抓;那人很惊讶,对鲁恭辞别说:“我此次前来,是要检查你的政绩的;蝗虫不犯县境,这是我看到的第一个现象;爱护鸟兽,这是第二个现象;小孩也怀有仁爱之心,这是第三个现象;我久留只会打扰贤者;我将快速返回,把情况报告;”为:担任中牟令:中牟县的雉:俗称野鸡德化:用道德感化任:用阴:暗中使:派:田间小路止:停止方:才得:能够讶:惊讶今:现今犯:侵犯境:边境及:关联徒:只,只会耳:罢了将:将要反:通“返”,返回状:情况白:告诉异:过人之处徒;可解释为“白白地”,还可解为“只”、“人”等;上文“久留徒扰贤者耳”中的“徒”,解释为“、“只”、“只会”;又,“”、“”,这“徒”是指坏人;一个政治上上了轨道的地方或国家,既重视法治,又重视;忽视任何一方面都是不对的; 1.解释下列加粗词语在文中的意思;①阴使人往视之②欲察君之政也2.鲁恭任中牢令时,上司袁安“使人往视之”,官差此行目的何在请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回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选文结尾处,官差认为“久留徒扰贤者”,决定“速反”,其原因是什么联系选文内容谈谈你的理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太祖视事东阁太祖视事东阁,天热甚,汗湿衣,左右更衣以进,皆经浣濯者;参军宋思颜曰:“主公躬行节俭,真可示法子孙;臣恐今日如此,而后或不然,愿始终如此;”太祖喜曰:“此言甚善;他人能言,或惟及于目前,而不能及于久远;或能及其已然,而不能及于将然;今思颜见我能行于前,而虑我不能行于后,信能尽忠于我也;”乃赐之币;太祖明帝朱元璋在东阁办公,天气很热,汗水湿透衣服,侍从给太祖换衣服,换下来的衣服都送到浣洗衣服的人洗过之后继续穿;参军宋思颜看见了说:“主公亲自厉行节俭,真是以身作则,告示大家,老臣担心您只是今天这么做,以后可能不会这么做,希望您能够坚持一直这么做;”太祖听后非常高兴:“你说的太好了;别人也可能会说,但可能只会考虑眼前,而不能考虑到长远;或者只是忧虑到已经发生的,而不能忧虑到将来要发生的;今天思颜看见我现在能这么做,而顾虑我之后不能继续这么做,我相信你一定能够效忠于我;”于是赏赐金币给宋思颜;视事东阁;在东阁处理政务;浣濯:洗涤;参军:官名;文章出自典故纪闻,主要是讲太祖节俭,参军宋思颜敢于说出忠言,他担心太祖只是流于现在,而不会坚持做到节俭;或者只是在人前做到,人后不会如此;12.解释文中的加点词4分1此言甚善2而虑我不能行于后13.对文中画线句意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__;3分A.随从另外拿着衣服前进给他换,这些衣服都是经过洗涤的;B.随从交替拿着衣服前进给他换,这些衣服都是准备洗涤的;C.随从另外拿着衣服进献给他换,这些衣服都是准备洗涤的;D.随从交替拿着衣服进献给他换,这些衣服都是经过洗涤的;14.太祖“□”的神情和“□”的决定,表明他对宋思颜的赞赏;用原文词语回答2分15.对宋思颜谏言的目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赞扬太祖躬行节俭B.表明对太祖的忠心C.希望太祖始终节俭D.暗示太祖给予奖赏参考答案:12.好,做13. B未经洗涤的14.喜,赐15. C从文中“臣恐今日如此,而后或不然,愿始终如此;”可知“太祖视事东阁”阅读答案。
高中语文2024届高考复习文言文翻译练习(共四组,附参考答案和解析)
高考语文文言文翻译练习班级考号姓名总分(一)一、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1)~(2)题。
元末方国珍起海上,不能制,以重位授之。
国珍开府庆元,求士为己用。
国珍闻鼎有才,以计擒之。
鼎为所获,无奈,因为之尽力,为其府都事,有廉名。
国珍弟平章事,有人犯法,属鼎治,鼎论如法。
平章之妻受赇,请于鼎。
持不可,曰:“今方氏欲举大谋,当用天下贤士,一心守法,曷使妇人得预事乎?”不许。
妻怒,谮之,系鼎狱,半载乃释。
复起,为上虞制。
上虞与伪吴王张士诚地相错,军吏贵臣甚众,以鼎儒生,不习边事,屡违约。
鼎会众于庭,引一驿丞,责以不奉公,斩之。
在庭者皆股栗,膝行请罪,膝屈久不能起,乃罢。
后虽元帅、万夫长有所陈说,皆长跪以言,不敢举目视其面。
鼎临事有才,简牍满前,须臾而决。
至正末,我兵临庆元城下,国珍惧,乘楼船遁于海。
上怒,欲举兵诛之。
莫为计,鼎为草表谢,辞甚恭而辩。
上读表,曰:“孰谓方氏无人哉?是可以活其命矣。
”乃赦之,不问。
更以国珍为右丞,鼎亦召至京师。
(节选自《逊志斋集》,有删改)1.掌握实词举、习、莫(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今方氏欲举.大谋举:__________②不习.边事习:__________③莫.为计莫:__________2.掌握文言翻译基本方法(2)(2023新编,15分)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鼎为所获,无奈,因为之尽力,为其府都事,有廉名。
②鼎会众于庭,引一驿丞,责以不奉公,斩之。
③上读表,曰:“孰谓方氏无人哉?是可以活其命矣。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3)~(6)题。
景公禄晏子以平阴与藁邑。
晏子辞曰:“吾君好治宫室,民之力敝矣;又好盘游玩好,以饬女子,民之财竭矣;又好兴师,民之死近矣。
敝其力,竭其财,近其死,下之疾其上甚矣!此婴之所以不敢受也。
”公曰:“是则可矣。
虽然,君子独不欲富与贵乎?”晏子曰:“婴闻为人臣者,先君后身,安国而度家,宗君而处身,曷为独不欲富与贵也!”公曰:“然则曷以禄夫子?”晏子对曰:“君商渔盐,关市讥而不征;耕者十取一焉;弛刑罚,若死者刑,若刑者罚,若罚者免。
高考语文第一轮复习《文言文理解并翻译》测试卷(附答案解析)
高考语文第一轮复习《文言文理解并翻译》测试卷(附答案解析)模块一:翻译下列文言句子,注意根据语境确定词义(一)邓训,字平叔,南阳新野人,大司徒禹第六子也。
章和二年,(1)护羌校尉张纡诱诛烧当种羌迷吾①等,由是诸羌大怒,谋欲报怨,朝廷忧之。
公卿举训代纡为校尉。
先是小月氏胡分居塞内,胜兵者二三千骑,皆勇健富强,每与羌战,常以少制多。
时迷吾子迷唐,来至塞下,未敢攻训,先欲胁月氏胡。
训拥卫稽故,令不得战。
议者咸以羌胡相攻,县官之利,以夷伐夷,不宜禁护。
训曰:“不然。
(2)今张纡失信,众羌大动。
原诸胡所以难得意者,皆恩信不厚耳。
今因其迫急,以德怀之,庶能有用。
”遂令开城及所居园门,悉驱群胡妻子内之,严兵守卫。
羌掠无所得,又不敢逼诸胡,因即解去。
由是湟中诸胡皆言:“(3)汉家常欲斗我曹,今邓使君待我以恩信,开门内我妻子,乃得父母。
”咸欢喜叩头曰:“唯使君所命。
”训遂抚养其中少年勇者数百人,以为义从。
(节选自《后汉书·邓训传》)【注】①烧当种羌迷吾:烧当种羌,当时的羌族部落名称。
迷吾,部族首领。
(1)译文:(2)译文:(3)译文:(二)安重荣,小字铁胡,朔州人也。
重荣有力,善骑射,为振武巡边指挥使。
是时,高祖与契丹约为父子,契丹骄甚,高祖奉之愈谨,重荣愤然,以谓(1)“屈中国以尊夷狄,困已敝之民,而充无厌之欲,此晋万世耻也”。
数以此非诮高祖。
天福六年夏,契丹使者拽剌过镇,重荣侵辱之,拽剌言不逊,重荣怒,执拽剌;(2)又为书以遗朝廷大臣、四方藩镇,皆以契丹可取为言。
高祖患之,为之幸邺,报重荣曰:“前世与虏和亲,皆所以为天下计,今吾以天下臣之,尔以一镇抗之,大小不等,无自辱焉!”重荣谓晋无如我何,反意乃决。
重荣虽以契丹为言,反阴遣人与幽州节度使刘晞相结。
(3)契丹亦利晋多事,幸重荣之乱,期两敝之,欲因以窥中国,故不加怒于重荣。
其冬,安从进反襄阳,重荣闻之,乃亦举兵。
是岁,镇州大旱、蝗,重荣聚饥民数万,驱以向邺,声言入觐。
重难点11 文言文翻译-2023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项讲与练(新高考附答案和解析)
重难点11 文言文翻译试题1.翻译的总原则是“信、达、雅”。
“信”,要求准确。
(字字翻译)“达”,要求通顺。
(特殊句式、省略等)“雅”,要求优美。
2.掌握常用的翻译方法:留、删、补、调、换、增、固定词语。
留:①保留古今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些词,如国号、朝代、年号、帝号、谥号、庙号、官名、地名、人名、爵位名、器物名、书名、度量衡单位等。
②保留原句与现代汉语相同的语法结构,不随意变换词序句序。
删:对无法译出和不必译出的一些虚词,翻译时应删除。
这些词包括发语词、补足音节的助词、有些倒装结构的标志词、句中表停顿的词、个别连词及偏义复词中的衬字等。
补:文言文中省略句较多,省略主语(尤其是暗换的主语)、谓语、宾语、介词等,翻译时将省略内容增添进去,以求句子完整,语意明了。
调:调指句式的调整,尤其是倒装句,如主谓倒装、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翻译时一定要按照现代汉语的语法规范进行调整,使句子畅达。
换:换,即替换,通假字、古今异义词、活用词等词语基本上按照“换”的原则进行翻译,这些词语是文言文翻译时做主要得分点。
增:可以理解为组词,古汉语多用单音节词,现代汉语多用双音节词。
单音节词变双音节词。
固定词语:古汉语的一些固定词语要有相应的翻译。
如:“所以”“是故”“无以”等。
新高考沿用了两道翻译的考查方式,每道题4分,共8分。
基本上把文言实词虚词、文言句式、词类变换等方面的知识点考查到。
一、【福建省莆田市一中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学段检测】文言文阅读李善长,字百室。
太祖..略地滁阳,善长迎谒,太祖礼之。
尝从容问曰:“四方战斗,何时定乎?”对曰:“秦乱,汉高祖起于布衣,知人善任,五载成帝业。
今元纲既紊,天下土崩瓦解。
法其所为,天下足定也。
”太祖称善。
从下滁州,为参谋,主馈饷,甚见亲信。
诸将来归者,善长察其材,言之太祖。
复为太祖布款诚,使皆得自安。
太祖为吴王,拜右相国,善长明习故事..,裁决如流,又娴于辞命。
文言文试题及答案及翻译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
1. 下列哪个词语不属于文言文中的实词?
A. 山
B. 水
C. 月
D. 人
2. 下列哪个句子符合文言文的语法结构?
A. 人皆知已之善
B. 吾欲之南海
C.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D. 吾闻之,斯是
已矣
3. 下列哪个句子中的“之”字用法不正确?
A. 舟夜降矣,诸少年争笑之
B. 吾欲之南海,何如?
C. 之死矢靡它
D. 吾之不肖,不如师者
4. 下列哪个句子中的“以”字用法不正确?
A. 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B. 吾是以知天下之不齐也
C. 以其无礼于晋,且
贰于楚也 D. 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5. 下列哪个句子中的“其”字用法不正确?
A. 其闻道也固早矣
B. 其闻道也固早矣,固非吾之所能及也
C. 其闻道也固早矣,固非吾之所能及也,吾闻之,斯是已矣
D. 其闻道也固早矣,固非吾之所能及也,吾闻之,斯是已矣
二、翻译题(每题5分,共20分)
6. 翻译下列句子:
① 吾欲之南海,何如?
②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③ 吾闻之,斯是已矣。
④ 吾之不肖,不如师者。
答案:
一、选择题
1. D
2. C
3. D
4. C
5. C
二、翻译题
6.
① 我想要去南海,怎么样?
②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③ 我听说,这就是已经够了。
④ 我的才能不如师傅。
初三语文文言文翻译试题答案及解析
初三语文文言文翻译试题答案及解析1.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问题。
(10分)宗泽,字汝霖,婺州①义乌人。
泽自幼豪爽有大志。
靖康②元年,命知磁州③。
时太原失守,官两河者率④托故不行。
泽曰:“食禄而避难,不可也。
”即日单骑就道,从羸卒⑤十余人。
泽至,始为固守不移之计。
上嘉之,除河北义兵都总管。
二年正月,泽至开德⑥,十三战皆捷。
泽兵进至卫南⑦,度将孤兵寡,不深入不能成功。
先驱云前有敌营,泽挥众直前与战,败之。
转战而东,敌益生兵⑧至,王孝忠战死,前后皆敌垒。
泽下令曰:“今日进退等死,不可不从死中求生。
”士卒知必死,无不一当百,斩首数千级。
金人大败,退却数十余里。
泽前后请上还京二十余奏,每为潜善⑨等所抑,忧愤成疾,疽发于背。
泽叹曰:“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翌日,风雨昼晦。
泽无一语及家事,但连呼“过河”者三而薨⑩。
【注释】①婺()ù)州:今浙江金华。
②靖康:宋钦宗年号。
③磁州:今河北磁县。
④率:都。
⑤羸(léi)卒:瘦弱的士兵。
⑥开德:令河南濮阳,即演渊。
⑦卫南:今河南濮阳西南。
⑧生兵:指生力军。
⑨潜善:人名,即黄潜善。
⑩薨(hōng):死亡。
【1】对下面句子朗读节奏的划分正确的一项是()(2分)泽自幼豪爽有大志A.泽/自幼豪爽有大志B.泽自/幼豪爽有大志C.泽自幼/豪爽有大志D.泽自幼豪爽/有大志【答案】.A【解析】:断句方法:a、根据内容意义 b、标志性语词如:夫、曰等c、结构上。
是动宾式或主谓式等。
结合语句分析可得。
【考点】理解或翻译文中的句子。
【2】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2分)(1)即日单骑就道()(2)度将孤兵寡()【答案】(1)一人一马;(2)推测、估计、考虑。
【解析】理解文中词语的含义,注意古今异义骑:一人一马;度:估计、考虑。
平时加强积累。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3】说说“今日进退等死,不可不从死中求生”的意思。
(2分)【答案】今天,进和退同样是死,不能不从死中求生【解析】翻译语句,注意重要的词语的意义,也是得分点。
《范仲淹》文言文翻译及试题答案
《范仲淹》文言文翻译及试题答案语文课本中有很多经典的文学作品,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必须认真进行阅读,这样才能提高阅读水平,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范仲淹》文言文翻译及试题答案,欢迎阅读参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范仲淹,字希文,其先邠州人也,后徙家江南,遂为苏州吴县人。
仲淹二岁而孤,母更适长山朱氏。
少有志操,既长,知其世家,乃感泣辞母,去之应天府,依戚同文学。
昼夜不息,冬月惫甚,以水沃面;食不给,至以糜粥继之,人不能堪,仲淹不苦也。
举进士第,为广德军司理参军,迎其母归养。
监泰州西溪盐税,迁大理寺丞,徙监楚州粮料院,母丧去官。
晏殊知应天府,闻仲淹名,召寘府学。
上书请择郡守,举县令,斥游惰,去冗僭,慎选举,抚将帅,凡万余言。
服除,以殊荐,为秘阁校理。
尝推其奉以食四方游士,诸子至易衣而出,仲淹晏如也。
每感激论天下事,奋不顾身,一时士大夫矫厉尚风节,自仲淹倡之。
天圣七年,章献太后将以冬至受朝,天子率百官上寿。
仲淹极言之,且曰:“奉亲于内,自有家人礼,顾与百官同列,南面而朝之,不可为后世法。
”且上疏请太后还政,不报。
寻通判河中府,徙陈州。
时方建太一宫及洪福院,市材木陕西。
仲淹言:“昭应、寿宁,天戒不远。
今又侈土木,破民产,非所以顺人心、合天意也。
宜罢修寺观,减常岁市木之数,以蠲除积负。
”又言:“恩幸多以内降除官,非太平之政。
”事虽不行,仁宗以为忠。
太后崩,召为右司谏。
言事者多暴太后时事,仲淹曰:“太后受遗先帝,调护陛下者十余年,宜掩其小故,以全后德。
”帝为诏中外,毋辄论太后时事。
时吕夷简执政,进用者多出其门。
仲淹上《百官图》,指其次第曰:“如此为序迁,如此为不次,如此则公,如此则私。
况进退近臣,凡超格者,不宜全委之宰相。
”夷简不悦。
初,仲淹以忤吕夷简,放逐者数年,士大夫持二人曲直,交指为朋党。
及陕西用兵,天子以仲淹士望所属,拔用之。
及夷简罢,召还,倚以为治,中外想望其功业。
而仲淹以天下为己任,裁削幸滥,考覈官吏,日夜谋虑兴致太平。
高考语文“文言文翻译”讲与练(附答案及解析)
高考语文“文言文翻译”讲与练(附答案及解析)解构真题引领规范[2017·全国卷Ⅲ]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问题。
许将字冲元,福州闽人。
举进士第一。
神宗召对,除集贤校理、同知礼院,编修中书条例。
初,选人调拟,先南曹,次考功。
综核无法,吏得缘文为奸,选者又不得诉长吏。
将奏罢南曹,辟公舍以待来诉者,士无留难。
契丹以兵二十万压代州境,遣使请代地,岁聘之使不敢行,以命将。
将入对曰:“臣备位侍从,朝廷大议不容不知。
万一北人言及代州事,不有以折之,则伤国体。
”遂命将诣枢密院阅文书。
及至北境,居人跨屋栋聚观,曰:“看南朝状元。
”及肄射,将先破的。
契丹使萧禧馆客,禧果以代州为问,将随问随答。
禧又曰:“界渠未定,顾和好体重,吾且往大国分画矣。
”将曰:“此事,申饬边臣岂不可,何以使为?”禧惭不能对。
归报,神宗善之。
明年,知秦州,又改郓州。
上元张灯,吏籍为盗者系狱,将曰:“是绝其自新之路也。
”悉纵遣之,自是民无一人犯法,三圄皆空。
父老叹曰:“自王沂公后五十六年,始再见狱空耳。
”郓俗士子喜聚肆以谤官政,将虽弗禁,其俗自息。
召为兵部侍郎。
上疏言:“治兵有制,名虽不同,从而横之,方而圆之,使万众犹一人。
”及西方用兵,神宗遣近侍问兵马之数,将立具上之;明日,访枢臣,不能对也。
绍圣初,入为吏部尚书,章惇为相,与蔡卞同肆罗织,贬谪元祐诸臣,奏发司马光墓。
哲宗以问将,对曰:“发人之墓,非盛德事。
”知颍昌府,移大名。
在大名六年,数告老,召为佑神观使。
政和初,卒,年七十五。
赠开府仪同三司,谥曰文定。
(节选自《宋史·许将传》)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1)将曰:“此事,申饬边臣岂不可,何以使为?”禧惭不能对。
(5分)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章惇为相,与蔡卞同肆罗织,贬谪元祐诸臣,奏发司马光墓。
(5分)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思路梳理1.明确考点辨别要求本题考查文言翻译,要求译成现代汉语。
文言文翻译典型例题及答案
原文(文言文):
孔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论语·学而》
【解题步骤】
1. 理解原文大意
2. 翻译关键词汇
3. 重组句子结构
4. 调整语序,使之符合现代汉语表达习惯
【解题过程】
1. 理解原文大意
此段话出自《论语·学而》,是孔子关于学习、交友、处世的言论。
大意是:学习并按时复习,不是很愉快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不是很高兴吗?别人不了解自己,却不生气,不是很君子吗?
2. 翻译关键词汇
- 孔子:春秋时期著名思想家、教育家
- 学而:学习了
- 时习:按时复习
- 说:愉快
- 有朋:有朋友
- 自远方来:从远方来
- 乐:高兴
- 人不知:别人不了解
- 不愠:不生气
- 君子:有道德的人
3. 重组句子结构
-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4. 调整语序,使之符合现代汉语表达习惯
- 学习了并按时复习,不是很愉快吗?
- 有朋友从远方来,不是很高兴吗?
- 别人不知道我,我却不会生气,这不就是有道德的人吗?
【答案】
孔子说:“学习了并按时复习,不是很愉快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不是很高兴吗?别人不知道我,我却不会生气,这不就是有道德的人吗?”。
翻译文言文考试题及答案
翻译文言文考试题及答案一、将下列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汉语。
1.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答案:孔子说:“学习了知识之后,又按时去复习它,不也是很高兴的吗?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从远方来,不也是很高兴的吗?别人不了解我,我却不生气,不也是君子吗?”2. 孟子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答案:孟子说:“天气的变化不如地理的优势,地理的优势不如人们团结一致。
”3. 庄子曰:“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答案:庄子说:“我的生命是有限的,但知识是无限的。
”4. 韩愈《师说》:“古之学者必有师。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答案:韩愈在《师说》中说:“古代学习的人一定有老师。
老师,是用来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答疑惑的人。
”5.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
”答案:王安石在《游褒禅山记》中说:“世界上奇妙、宏伟、不同寻常的景象,常常存在于险峻遥远的地方,而人们很少到达那里。
”二、阅读下列文言文,回答问题。
《岳阳楼记》范仲淹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俱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瑶池,抚绥四方,观行天下之民,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皆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史记·商君列传·商鞅变法》-附译文翻译_文言文阅读题在线测试(附答案)
《史记·商君列传·商鞅变法》|附译文翻译_文言文阅读题在线测试(附答案)《史记·商君列传·商鞅变法》|附译文翻译_文言文阅读题商鞅变法商君者,卫之诸庶孽公子也,名鞅,姓公孙氏,其祖本姬姓也。
鞅少好刑名之学,事魏相公叔座为中庶子。
公叔座知其贤,未及进。
会座病,魏惠王亲往问病,曰:“公叔病如有不可讳,将奈社稷何?”公叔曰:“座之中庶子公孙鞅,年虽少,有奇才,愿王举国而听之。
”王嘿然。
王且去,座屏人言曰:“王即不听用鞅,必杀之,无令出境。
”王许诺而去。
公叔座召鞅谢曰:“今者王问可以为相者,我言若,王色不许我。
我方先君后臣,因谓王即弗用鞅,当杀之。
王许我。
汝可疾去矣,且见禽。
”鞅曰:“彼王不能用君之言任臣,又安能用君之言杀臣乎?”卒不去。
惠王既去,而谓左右曰:“公叔病甚,悲乎,欲令寡人以国听公孙鞅也,既又劝寡人杀之,岂不悖哉!”孝公既用卫鞅,鞅欲变法,恐天下议己。
卫鞅曰:“疑行无名,疑事无功。
且夫有高人之行者,固见非于世;有独知之虑者,必见敖于民。
愚者暗于成事,知者见于未萌。
民不可与虑始而可与乐成论至德者不和于俗成大功者不谋于众是以圣人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苟可以利民不循其礼。
”孝公曰:“善。
”甘龙曰:“不然。
圣人不易民而教,知者不变法而治。
因民而教,不劳而成功;缘法而治者,吏习而民安之。
”卫鞅曰:“龙之所言,世俗之言也。
常人安于故俗,学者溺于所闻。
以此两者居官守法可也,非所与论于法之外也。
三代不同礼而王,五伯不同法而霸。
智者作法,愚者制焉;贤者更礼,不肖者拘焉。
”杜挚曰:“利不百,不变法;功不十,不易器。
法古无过,循礼无邪。
”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
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
”孝公曰:“善。
”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
(节选自《史记·商君列传》)参考译文:商君,是卫国国君姬妾生的公子,名鞅,姓公孙,他的祖先本来姓姬。
文言文的翻译及题目答案
原文:臣密言: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
祖母刘,悯臣孤弱,躬亲抚养。
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既无伯叔,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
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茕茕独立,形影相吊。
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汤药,未曾废离。
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
愿陛下矜悯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
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
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翻译:臣密陈述:我因遭遇危险和不幸,从小就遭受了不幸的命运。
在我出生六个月时,慈爱的父亲就不幸离世;到了四岁,舅舅又违背母亲的意愿。
我的祖母刘氏,怜悯我孤苦无依,亲自抚养我。
我从小体弱多病,九岁还不能行走,孤独无依,一直到成年。
既没有伯叔,也没有兄弟,家族衰微,晚才有子嗣。
在外面没有近亲可以依靠,在家里没有能够开门的仆人。
孤独无依,只有自己的影子相伴。
而祖母刘氏早早就患有疾病,常年卧床不起,我服侍她服药,从未离开。
我的辛酸苦楚,不只是蜀地的百姓和二州的牧伯所亲眼目睹和明知的,天地神明,也都看得清清楚楚。
希望陛下能怜悯我愚昧的忠诚,听从我微小的愿望,使祖母刘氏能够侥幸地度过余生。
我活着时应当以死相报,死后也应当结草报恩。
我怀着犬马般恐惧的心情,谨以此表章上报陛下。
解析:《陈情表》是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写给蜀汉后主刘禅的一篇奏章,表达了诸葛亮对国家忠诚、对个人命运的无奈以及对祖母刘氏的深厚感情。
文章语言简练,情感真挚,充分体现了中国古代文人的忠诚与孝道。
在翻译过程中,注意以下几点:1. 文言文中的“臣”指的是臣子,这里指诸葛亮。
2. “夙遭闵凶”意为从小就遭遇不幸。
3. “行年四岁,舅夺母志”中的“行年”指年龄,“舅夺母志”指舅舅强迫母亲改嫁。
4. “祖母刘”指诸葛亮的祖母。
5. “茕茕独立,形影相吊”形容孤独无依。
6. “皇天后土”指天地神明。
7. “矜悯”意为怜悯,“愚诚”指忠诚,“微志”指微小的心愿。
高中三年级文言文翻译测试题及答案
高中三年级文言文翻译测试题及答案题目一:原文:麻姑有言,听吾言。
一日未会如何,一遇便逢。
不曾逢吾之人,一见便是吾之亲。
惟吾娍者女,遇吾便是亲。
怀我者女,见之便亲。
翻译:麻姑有话,听我说。
如果一天不见面,一见面就照应。
不曾见过我的人,一见面就是亲戚。
只有我的私生女儿,见到我就亲热。
怀有我孩子的女人,见到我就对她亲近。
题目二:原文:当时起帐,寒松相待。
少妇长袖,碧纱难醉。
细雨青檐暗几夜。
巧笑倩兮美目盼兮,此妾初得君。
翻译:当时扶起帐幕,寒松等待。
美丽的女子长袖飘飘,碧色纱巾难以醉心。
细雨淅沥,青色屋檐在漫漫几个夜晚中变暗。
她俏皮地笑了一下,美目含情地盼望着,这个妾初次得到君子。
题目三:原文: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翻译:独自在异乡成为陌生人,每逢佳节倍感思念亲人。
远方得知兄弟登高的地方,到处插满茱萸只少了一个人。
题目四:原文: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翻译:九州大地的生气依靠风和雷,万马齐声无声真可悲。
我劝告上天公多振作精神,不受约束地招纳人才。
题目五:原文: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翻译:滚滚长江向东流水,浪花冲刷掉了英雄人物。
是非成败转瞬即逝,青山依然在那里,夕阳红已见过几次。
题目六:原文: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翻译:如果人生能一直像初见那样美好,又有什么事情能使秋风悲伤涂抹扇子。
随意变换却随时变化的是旧友的心思,只能说旧友的心思易变。
题目七:原文: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其可能违反商业道德行为规范,但任何时候我们都应坚持诚信守法原则和正当竞争规则。
翻译:顺风驶过波涛汹涌的海洋某一时刻,才能直接挂帆穿越广阔的云层。
这种可能违反商业道德行规的行为,但是无论什么时候,我们都要坚持诚实守法原则和正当竞争规则。
答案:题目一翻译答案:麻姑有话,听我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言文翻译题讲解及例题解析测试
一、文言文翻译的要求
根据近代着名学者、翻译家严复的观点,文言翻译应达到信、达、雅的标准。
信要求准确地表达原文的意思,忠实于原文,不歪曲,不遗漏,也不随意增减。
达要求明白通畅,符合汉语的表述习惯,没有语病。
雅要求造句考究,文笔优美。
二、直译的方法
1、保留古汉语中的时间、地点、人名、官职等专用名称可直接保留在译文中。
例如:(1)戊申晦,五鼓,与子颖坐日观亭,待日出。
(2)德佑二年二月十九日,余除右丞相兼枢密使,都督诸路军马。
2、对应古汉语中有大量的单音节词,翻译成现代汉语时,与另一个字组合,或直接使用现代汉语的一个合成词代替,对应现代汉语的意义。
例如:《书》曰:谦受益,满招损。
3、更换由于时代的原因,古汉语中有些词的意义已经发生较大变化,翻译时应注意。
这就是常说的古今异义词。
例如:(1)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
(2)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4、补充古汉语中常常省略一些成分,译成现代汉语就必须把这些省略的成分补充进去,否则,就会出现语意不清。
例如:(1)永州之野产异蛇,( )黑质而白章,( )触草木,( )尽死。
(2)子曰:隐者也! ( )使子路反见之,()至则()行矣。
5、调换古汉语中的倒装句翻译成现代汉语后,应调整语序,以适合现代汉语的规范化要求。
例如:(1)古之人不余欺也。
(宾语前置)(2)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定语后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