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人民版选修1习题:8.3 迅速崛起的日本 含答案解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迅速崛起的日本

课后训练案巩固提升

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日本维新政府原本试图通过官营企业的形式进行工业化,但在官营企业亏损后即将其下放给了带有许多封建要素的民间资本,民间资本在政府的主导下向近代工业资本转化。

——摘编自严立贤《日本资本主义形态研究》材料二

年度国内总消费(A+B) 消费来源

国内生产(A)国外输入(B)

1887—1888327(100)58(18)269(82)

1889—1890428(100)178(42)250(58)

1891—1892514(100)374(73)140(27)

1893—1894646(100)527(82)119(18)

1895—1896930(100)812(87)118(13)

注:()内的数字为相对于国内总消费的百分比。

——摘编自[日]高村直助《日本纺织业史序说》(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日本发展近代工业的政策对日本民主政治建设所产生的影响。

,概括日本工业的发展状况,并结合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其发展的原因。

影响:使日本资本主义发展具有浓厚的封建性,确立和巩固了日本天皇制,地主与资产阶级

(2)发展状况:国内生产迅速增长,国外输入占国内消费比例迅速下降(或国内消费来源由以国外输入为主转为以国内生产为主)。

原因:明治政府通过及时调整殖产兴业政策和引进、运用先进生产设备等措施,促进了国内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通过废除不平等条约等措施,逐步摆脱了西方列强的侵略和控制。

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五条誓文》中明确载有“广兴会议,万机决于公论”“破旧有之陋习,立基于天地之公道”“求知识于世界”等内容,表明了尊重公议舆论、文明开化、开国进取的基本国策。政府继而公布了“政体书”,

其要点是将国家权力集中于中央政府,采取三权分立制等,模仿近代政治的形式。另外,规定高级官吏

每隔4年由互选而交替,致力于将公议舆论体现于制度上。沿着这条路线,经由1869年的奉还版籍、1871年的废藩置县,完成了国内的政治统一。同时,也进行了社会制度方面的改革,取消了封建的等级身份制和主从关系,原则上成为四民平等的社会,确立了趋向近代国民国家的体制。

——摘编自崔世广《明治维新的思想历程刍论》

(1)结合材料中《五条誓文》的内容,简要评价其历史作用。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明治维新在政治体制上进行改革的表现。

,日本“模仿近代政治的形式”最终确立了怎样的政体形式?具有怎样的突出特点?

《五条誓文》表现了改革封建旧制度和积极向西方学习的决心,明确了日本走现代化道

(2)废藩置县,确立中央集权;废除封建身份制度,实行四民平等。

(3)政体:君主立宪制。

特点:天皇掌握国家主权;三权分立;地主资产阶级联合专政。

3.导学号1038404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日本报论中国》中报道了日本基于其改革经验对中国提出的改革建议:“中国必尽革其旧日之弊,举国而效西方之治,政令教化,咸与维新而后可。约而举之,其尤不可须臾缓者三,曰武备也,度支也,学校也。”

——摘编自《时务报》材料二任何民族文化都有自尊性、自爱性、排他性。太阳底下,没有哪个民族、国家对外来文化是不加选择、不加过滤地全盘吸收的。

——熊月之《西学东渐与晚清社会》(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日本在武备、度支、学校等方面改革的主要举措。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日两国改革中在政治方面对外来文化是如何加以选择、加以过滤的。并分析

(1)问,结合明治维新在军事、工业和教育等方面的改革措施回答即可。第(2)问,结合所学

,未触及政治体制改革;日本吸收了西方经验,进行了政治体制改革

探索,设立议会,颁布宪法,建立了君主立宪政体,但保留了浓厚的封建色彩。“共同原因”可结合二者资

武备方面:建立近代军队。主要包括创办军事院校,培养军事人才;创办军事工业,为部队提;实行义务兵役制,建立近代陆军和海军。度支方面:殖产兴业,大力推进工业化。主

要包括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创办近代工业企业;发展交通运输业和通讯业。学校方面:确定“国民皆学”方针,建立近代学校制度;推行义务教育,创办东京大学,鼓励民间办学等。

(2)政治方面:中国坚持祖宗之法不可变,未触及政治体制改革;日本吸收了西方经验,进行了政治体

制改革探索,设立议会,颁布宪法,建立了君主立宪政体,但保留了浓厚的封建色彩。

共同原因: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资产阶级力量弱小;封建传统思想浓厚。

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兴办生产事业亦属急务,但人民还没有这种志愿,所以暂时创办官立事业,示以实例,以诱导人民。

——守屋典郎《日本经济史》材料二自明治初年,渐行所谓奖励工业。……(工部省)开拓矿山、制造机械和造船……不计利息,不

计减损……产品不能销售之物,则自行标价,尽藏库中……故而穷于支付工资与购入材料,只能以补贴

营业金的名义从大藏省申报领取。即或是矿山、造船等需用几十万元的官营事业也都是如此弊病。

——高桥龟吉《日本近代经济形成史》材料三经济学者田口卯吉……(1880年)发表评论说:“政府之制造,已确实妨碍民间同种产业之兴起……应该中止劝奖保护之政策,使政府的事务限定在适当的领域之内……日本人民业已足以同外国

人竞争,业已能够经营制造商业,何须政府自身为之?”

——米庆余《明治维新——日本资本

主义的起步与形成》

(1)根据材料一,概括明治维新之初政府殖产兴业的方式及原因。

(2)19世纪80年代,日本殖产兴业的方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根据材料二、材料三,概括这种变化的原因。

(3)日本大地震引发福岛核泄漏事故以后,政府对东京电力公司实施了监管。据此并综合上述材料,请就

(1)问,注意问题中的关键信息“明治维新之初”,由

“官办”,“原因”可结合所学知识和材料一回答。第(2)问,材料二和材料三分析了鼓励和扶

持私人资本主义的具体措施和必要性,“原因”可从官营企业的状况、私营企业的状况及两者的关系分,要注意辩证地分析政府干预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方式:官营。

;发挥官营企业的示范效应。

(2)变化:由官营转变为政府扶植和保护私人资本主义的发展。

原因:官营企业经营不善、亏损严重;官营企业对民营企业发展的妨碍;民营企业迅速发展,竞争力

增强;经济学界对政府官营政策的不满。

(3)认识:政府有必要对经济实行干预;政府干预的方式要因势而变。

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9世纪以前的德国大学声誉一落千丈,陷于危机之中。课程设置、教学方法上存在种种弊病。大学与社会现实相脱离,与科技发展不相适应,科学研究也不属于大学职能。……科学研究在19世纪

以前的德国大学充其量不过副业而已。大学无论对德国社会的发展还是民族的统一均没有发挥重要

作用,大学不再处于进步的状态,被看成是过时的和逐渐衰亡的机构,大学自身存在的合法性受到挑战。

——摘编自兰伊春《论19世纪前期德国高等教育改革》材料二俾斯麦政府加强对教育的控制,颁布了一系列帝国教育法令。19世纪70年代德国完成了近

代教育革命,实行强迫义务教育制。服兵役和受教育被视为公民的两项基本义务。……当其他国家的

大学仍然瞧不起科学的时候,德国的大学已经允许科学独立地发展,而且在其自身的发展过程中创造出

不少有效的组织方法和形式,实验室、研究生指导制度、研究生院、研究所、专业科技刊物的出版等,

全都是德国首创的。……德意志民族精神中的那种“系统学习”和“彻底精神”在新的工业革命层面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