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孩子良好饮食习惯的研究》(结题报告)马宇
培养幼儿良好进餐习惯有效性研究—结题报告
培养幼儿良好进餐习惯有效性研究一结题报告一、课题提岀背景《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促进幼几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
幼儿期正是生长发育迅速期,也是各种良好习惯养成, 智力发展最佳的年龄阶段,及时为幼儿提供所需营养,从小养成良好的进餐习惯是促进其生长发育的重要保证。
而良好的进餐习惯又是保证幼儿营养摄入的重要前提。
营养丰富的食品能否在人体内发挥作用,先决条件是吃进去,若吃不进去, 再好的营养食品都无法发挥作用。
生活中发现:3岁幼儿初入园时存在着许多不良饮食行为,需要及时纠正。
现在的家庭基本是6+1/6+2的架构,家人对孩子的生活照顾得无微不至,给孩子吃最好的、穿最好的,帮孩子做一切需要做的事情,最大限度满足孩子的要求。
祖辈、父母过分的溺爱娇惯,造成孩子以自我为中心,动手能力较差,任性等问题。
好的习惯必须要从小抓起。
我园于2018年4月,通过对全园12个班400多名幼儿进餐习惯现状的分析之后,发现本园幼儿在进餐方面习惯有待提高,而培养幼儿良好进餐习惯的策略研究是一个能改进幼儿这方面偏差的重要方法。
二、本课题核心概念及研究范围界定(一)课题核心概念界定习惯:在一定条件下完成某项活动的需要或是自动化的行为模式。
可以通过有意识练习形成,也可以是无意识地多次重复而形成。
进餐习惯:是指幼儿在进餐活动中已经形成的一种行为模式。
良好进餐习惯:是指幼儿在进餐时保持良好的食欲,形成与此相应的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和规则。
进餐习惯培养:让孩子学习一些进餐的习惯,了解一些健康常识不断积累健康的经验逐步养成文明生活的习惯。
幼儿良好进餐习惯行为是指幼儿在进餐时所必须遵守的一些简单的行为规范。
养成教育是指在进餐教育中幼儿良好习惯的形成与定形。
例如:幼儿在进餐时正确使用餐具、具备良好用餐姿势;不挑食,注意保持桌面、地面、碗内的干净与整洁;初步学会与人共餐时的礼节,不挑食、不在喝汤时发出声音等。
三、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及选题的意义(一)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关于幼儿进餐习惯的研究包括:黄土云对297例幼儿饮食行为的现状调查结果表明,7. 5%幼儿每次在家进餐所花时间是小于15分钟,62%是15-30分钟之间, 1.3%大于30分钟,表明一般幼儿进餐时间为15-30分钟;敖春美对银川市无所幼儿园的272名幼儿家长进行调查的结果,有58%的幼儿存在挑食、偏食现象。
《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的系统化教育研究》结题报告
《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的系统化教育研究》研究报告[内容摘要]小学生心理发育一般处在:习惯培养初期和习惯培养的中期阶段。
在这个时期注重对儿童进行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会促进小学生个性心理的发育,使他们养成良好的习惯,形成良好的思想品质和道德品质。
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才有可能促进学生以后的智力发育和学习成绩的提高,才有可能最终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具备现代化社会的道德水准,具有一定程度的适应能力、生存能力,掌握改造社会、改造自然的基本技能,有效服务社会的劳动者。
才可能培养出一大批会做人、会生活、会学习、会劳动,具有健全人格和强健体魄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
教育的核心是培养人的健康人格。
我们在教育实践中,就要以多种有效的方式来帮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任何一种良好的习惯,都必须有意识地培养才能养成,是通过训练、强化形成的。
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的层次性、系统化教育,就是把小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作为一个按照一定的层次和内部联系组合成的整体去进行教育的过程。
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层次性、系统化教育应该包括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目标系统化,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内容层次化,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方法科学化等内容。
[关键词]习惯系统化教育一、研究问题1、问题的提出(1)习惯养成的重要性《中共中央关于改革和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通知》中曾指出:“中小学教育阶段是青少年儿童长身体、长知识的时期,是对他们进行道德情操、心理品质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最佳时期”。
小学教育是为培养未来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打好基础教育,儿童阶段又是一个人行为习惯形成的关键阶段,在这个时期注重对儿童进行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会促进小学生个性心理的发育,使他们养成良好的习惯,形成良好的思想品质和道德品质。
正如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说:“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
”这就告诉我们习惯是可以决定一个人的命运的。
培养幼儿良好饮食习惯的研究
培养幼儿良好饮食习惯的研究作者:王杰来源:《新教育时代》2014年第30期一、研究对象:小三班29名幼儿。
其中男孩子16人,女孩子13人;双职工子女22人,农民工子女7人。
二、研究目的:1、研究我班幼儿饮食习惯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影响饮食习惯的形成的因素。
2、研究培养我班幼儿形成良好饮食习惯的方法及实施方案。
三、研究内容:不挑食;专注进餐;保持桌面干净;饭后能擦嘴;按要求喝白开水等。
四、研究方法:问卷调查法;教育情境法;教育观察法;个案研究法五、研究过程:1.分析本班幼儿饮食习惯方面存在的问题:(1)、幼儿的年龄特征小班幼儿爱模仿的特征特别突出,模仿是这一学期幼儿学习的主要方式。
在就餐过程中,有一个幼儿玩勺子发出声音,或说话,同一桌子上的幼儿很容易进行模仿。
(2)、幼儿的性别我班幼儿男孩子占55%,女孩子占45%,在专注进餐,保持桌面干净,漱口擦嘴方面,女孩子的能力明显强于男孩子。
(3)、家庭环境的影响通过观察。
我发现在父母双职工的家庭中,孩子的挑食习惯比较明显,而在农民工家庭中,孩子挑食的相对较少。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长的饮食习惯直接影响着孩子。
在与家长沟通中我发现,不少家庭并不讲究全面营养。
如果家长喜欢吃米饭,家里就会经常做米饭,造成孩子在幼儿园只喜欢吃米饭,不太喜欢吃面食等其他食物。
同时,如今一个家庭基本都是一个孩子,家长虽然很关注孩子的健康成长,总是希望孩子能够多吃一点,但是也存在娇生惯养厉害的弊端,对孩子的就餐习惯总是百依百顺。
特别是家里有爷爷奶奶的家庭,更是给孩子开小灶,吃饭跟到孩子后面喂饭,时间久了,造成孩子严重挑食。
2.、研究方案(1)第一节教学活动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发现我们班个别幼儿存在有的不吃绿色蔬菜,如油菜;有的不吃红色蔬菜,如西红柿等。
因此我开展了教学活动《好吃的“颜色”》。
故事情境导入,小熊开了一家“颜色”餐厅,广告上面写着:你想吃好吃的颜色吗?欢迎来品尝。
幼儿对故事情节很感兴趣。
《幼儿良好习惯养成的实践研究》-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幼儿良好习惯养成的实践研究》课题研究结题报告嘉陵幼儿园课题组一、课题名称:幼儿良好习惯养成的实践研究二、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幼儿期是人的一生身心发展尤其大脑结构和机能发展最为旺盛的时期,更是良好习惯形成的关键期。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在健康领域中明确提出:幼儿要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
幼儿期良好习惯的养成对人的一生影响巨大,这是由于这个时期孩子的心理特点所决定的。
这一时期一旦养成良好的习惯,能让孩子终生受益。
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提出:“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
”明清之际的王夫之阐有“习子童蒙,圣功也”的论点,主张把养成教育作为儿童德育的有效途径。
近代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十分注重习惯的培养,他认为,教育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
教育家陈鹤琴认为,习惯贵在从小培养,他指出:“教育一个人要从小就注意,讲话怎样讲,批评怎样批评,做人的态度,对人的礼貌,以及一切的一切都要从小养成。
”著名教育专家关鸿羽《教育就是培养习惯》一书中全面阐述了养成教育的重要性,指出:幼儿期是孩子良好行为规范养成的关键期;重视对孩子行为习惯的培养是完善人格不可缺少的,是成才的基本条件之一。
有句名言:“思想可以决定行为,行为可以决定习惯,习惯可以决定性格,性格也就决定了命运。
”这句话充分强调了在幼儿园加强对孩子的“好习惯培养”是一项非常重要和迫切的工作。
我们嘉陵幼儿园根据未来人才发展的需求,本着“育人为本、养成为先”的教育理念,重视孩子的养成教育,重视营造健康、快乐、积极的教育环境。
我园是地处县城的公办幼儿园,习惯养成的的培养虽然不是新的问题,但目前我园一是独生子女增多,这些幼儿倍受家长的宠爱和溺爱,处在“独”的成长环境中,自幼受宠,依赖性强,独立意识差;二是外来务工、留守的幼儿增多,这些幼儿的家庭教育存在问题使这部分的幼儿缺乏良好的细心的教育,养成了一些不良的习惯。
这些教育问题不仅关系到幼儿的身体健康,而且关系到对幼儿的自信心、意志品质、交往能力等方面的培养。
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研究课题-结题报告(范文)
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研究课题结题报告(范文)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研究课题结题报告(题目)**县**镇中心小学课题组***一、研究背景学校健康教育是整个健康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依据中小学生心理特点及身心发展规律、面向全体学生、优化心理素质、开发心理潜能、促进心理健康、培养健全人格、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重要工作。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明确要求“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和减负增效的实施,怎样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质量,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了普遍的关注。
素质教育论者都强调学生要“学会学习”。
既是“学会了”,也就形成了能力。
而“学会”是需要一个过程的,能力的培养也需要一个过程。
若不能切实培养出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就不可能使学生的学习行为主动、长期地坚持下去,其学习过程就有可能中断。
学习过程一中断,就无所谓“学会”,无所谓能力了。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继《学会生存》、《学会关心》之后,又发表了题为《学习:内在的财富》的专题报告,为21世纪教育提出了战略性思路与行动建议,指出“教育的使命是使每个人(无例外地)发展自己的才能和创造性潜力”,其中也强调这个目标“需要长期的努力才能实现”。
这也告诉我们,学生要“发展自己的才能和创造性潜力”,就必须“长期的努力”坚持下去。
而要能够“长期的努力”坚持下去,就必须得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尤其是在新的教育形势下,更需要培养出具有健全人格和良好心理素质的二十一世纪新型人才,使学生具有开拓和竞争意识,健全开放的人格,能够独立自主接纳他人,友爱宽容,健康文明,有积极向上的学习、生活方式和良好习惯,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目标的实现最基础的根源在小学教育,小学教育应把促进学生的持续发展作为教育的最终目标。
因此,我们的教育应与之相适应,让学生在学习生活的过程中更好地学会有条理地思考,学会交流,学会学习,养成良好的、有助于今后发展的学习习惯。
《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的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种竞赛活动,有六名教师参加了德育案例评选活动。每位课题老师都认真撰写教育随笔并
及时上交。
(二)加强研究,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1、切实做好课题的研究。课题组成员,调查了解了本班学生的习惯情况,进行了学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生实验初期的调查问卷并作出现状分析。制订学期的课题个人计划,并作好实验的准备。
2、针对本班学生所存在的具体问题,选择研究的方向。每个成员都根据自己确立的
多实践。对于刚入学的小学生来讲,记忆力、意志力都比较差,有些要求往往讲过了他们
也不会记住。对于每一项内容,首先教给孩子们正确的方法,在此基础上采取多种方式组
织练习,在多次的重复中强化正确的行为方式。从而使学生的认知水平得到了提高,学生
《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的研究》 课题结题报告 一、课题的提出: 2001年10月中共中央颁布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提出了我国新时期道德建设 的指导思想、基本方针、原则和主要内容,为落实以德治国方略奠定了基础。对于学校而 言,"纲要"的成功实施离不开对学生具体素质的培养,其中一个极为重要的方面,就是让 少年儿童在成长中养成做人、做事、学习等方面的良好行为习惯。 习惯是经过反复练习而形成的较为稳定的行为特征,良好的习惯一旦形成,就会变成 人生道路上前进的巨大力量,终生受益。孔子说:"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法国学者 培根也曾经说过:"习惯是人生的主宰,人们应该努力地追求好习惯"。对一个小学生来 说,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进而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修养,实在是比学会一些具体知识重 要得多,从这个角度说,培养了学生的良好习惯实际上就是提高了学生的素质。 我校学生家长较多是农村进城的打工者,文化素质和教育能力普遍较低,工作忙,教 育孩子力不从心,难以与学校形成教育合力。不少学生在学习、生活方面存在许多不良习 惯,如:不会问候教师、父母、长辈;不尊重他人,不会接待客人;自我中心,同学间缺 乏宽容、谅解,常因小事闹矛盾、吵架、打架等,这些问题必须分析矫正,否则,会耽误 孩子们一生。小学阶段是培养习惯的关键期,一二年级又是最佳期。一旦养成了不好的习 惯,再想改正就难多了。我们认识到好习惯的培养关系着学生一生的幸福,是推进素质教 育的有效举措,是教育者的重要职责。但如何提高学生的素质,养成好习惯成了摆在我们 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因而,经过讨论研究,我们拟订了"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的研究 "这一课题,希望通过对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的研究,能有效地建设良好的校园风 气,改善班级面貌,唤醒学生责任意识,激发学生责任情感,使之成为高素质的新世纪人 才。
《小学生良好习惯培养实践研究》课题结题报告共20页word资料
《小学生良好习惯培养实践研究》课题结题报告一、问题的提出我校对300多名学生、300多名家长和30多位教师问卷调查,发现在学习方面,60%的学生学习习惯不良;为人处事方面,50%的学生比较自私,做事缺乏责任感;守纪方面,40%的学生不遵守校规校纪;卫生方面,25%的学生不具备个人卫生意识和公共环保意识;自护、劳动方面,38%的学生胆小,不敢单独睡觉,缺乏基本生活自理能力等。
对调查得到的结果,我们作了认真的分析:一是被调查的对象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家庭教育存在过分保护、娇宠溺爱、事事代劳的现象,孩子生活在蜜罐里,饭来张口、衣来伸手、自私任性、丢三落四等;二是小学生是非观念模糊,加之一些传媒的负面影响,感觉好玩就去模仿,在有意和无意之中染上了一些不良习惯;三是由于缺乏坚强的毅力,使本来有的好习惯转化成了不好的习惯。
比方说:相当一部分学生爱好体育活动,这本来是好习惯,但有怕吃苦,怕挫折的因素,不去参加体育锻炼,做起了温室里的花朵……坏习惯是“祸根”。
若不重视好习惯的培养,必将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影响学生一生的发展。
新一轮课程改革加深了我们对培养学生习惯的认识。
在《语文课程标准》中有:“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习惯”、“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逐步养成讲普通话的习惯”、“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等。
《数学课程标准》中特别强调了“形成实事求是的态度以及进行质疑和独立思考的习惯”等。
《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中指出:“健康安全地生活,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愉快积极地生活,形成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养成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动脑筋有创意的生活,让儿童能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去探究或解决问题,增添生活的色彩和情趣”等。
一句话,从培养良好习惯入手,是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最佳途径。
对于习惯的研究古已有之。
孔子说过:“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
培养3岁―4岁幼儿饮食习惯的研究阶段性成果报告
培养3岁―4岁幼儿饮食习惯的研究阶段性成果报告小班幼儿的进餐惯受到家庭环境的影响,家长的饮食惯和教育方式会对幼儿产生影响。
一些家长忙于工作,没有时间陪伴孩子进餐,导致幼儿养成不良的进餐惯。
另外,一些家长过分追求孩子的口味,给予过多的零食和高糖高脂肪的食物,导致幼儿挑食和偏食。
家长的不良饮食惯也会影响幼儿的饮食惯形成。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采取了多种教育方法和实践活动。
通过情境法、观察法、问卷调查法和个别谈话法对幼儿进行诱导和提高,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进餐惯。
我们重点教育幼儿进餐的卫生、正确使用餐具、不剩饭、不挑食、进餐时不说话和不东张西望等,同时鼓励幼儿定时喝水和进食后漱口。
通过这些教育活动,我们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幼儿的进餐惯得到了改善。
在研究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原因导致幼儿进餐不良行为。
幼儿的年龄特征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年龄小的幼儿手部精细动作发展不完善,注意力难以集中,容易被其他事物转移注意力。
另外,小班幼儿的模仿特征非常突出,他们容易受到同伴的影响,模仿不良的进餐惯。
家庭环境也会对幼儿的进餐惯产生影响,家长的饮食惯和教育方式会对幼儿产生影响。
总之,通过对小班幼儿的饮食惯进行研究,我们可以有效地培养幼儿良好的进餐惯,为幼儿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同时,我们也需要关注幼儿的年龄特征和家庭环境的影响,采取有针对性的教育方法,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饮食惯。
在进餐前几分钟,应避免幼儿剧烈运动,可以组织一些安静的活动,让幼儿的兴奋情绪逐渐平静下来。
在进餐过程中,可以让幼儿沉浸在故事角色中,把进餐当做故事的延伸,让幼儿在游戏中体验、在情境中研究,规范进餐惯。
例如,可以餐前讲述故事《大公鸡和漏嘴巴》,并在进餐过程中以“大公鸡找漏嘴巴小朋友”的方式介入,检查幼儿们的进餐情况。
创设良好的进餐氛围,对表现好的幼儿给予赞许的目光,用亲切的摸头等形式激励幼儿积极用餐。
对于进餐中有过失的幼儿,应采用亲切、关心的态度谅解孩子,提醒他们下次要注意。
饮食与健康结题报告-课题结题报告
饮食与健康结题报告|课题结题报告饭前先饮少量汤,好似运动前做预备活动一样,可使整个消化器官活动起来,使消化腺分泌足量消化液,为进食做好准备,当然,在餐间也可适当喝一点,但不宜多,这是不错健康饮食方法,下面是本文库为你精心整理的饮食与健康结题报告,希望对你有帮助!饮食与健康结题报告篇1一. 课题背景民以食为天,饮食与我们息息相关,有了好的体魄,才会有创造自身价值,实现自身理想,饮食也是人们一直很关注的话题,饮食不仅可以补充自身营养,也可以进行美容的效果,再加上近年来由于科技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各国文化的不断传播,很多饮食上的问题也随之出现,所以我们想知道在繁荣,发展的社会里人们的健康饮食状况,同时也可以让人们重视饮食,所以我们决定调查这亦课题。
.二.课题的原因:饮食是人们长期来都是很关注的话题,在研究这亦课题前我们有个备选课题一.沙尘暴的形成。
二.环境保护问题。
三.野生动物保护问题。
四.音乐的种类。
首先我们从财力方面考虑,我们还是学生,没有收入,父母给的零用钱也不足以我们的研究,所以对于野生动物保护问题我们没有足够的财力,我们周围没有相关研究这方面的人员,也没有对动物知识较了解的人,我们也不能跑到野生动物保护区去亲自实践,虽然在一些书本上或电视上会有,但那也只局限于一些皮毛,关于它们的介绍都是粗略的,不能够让我们更详细的了解动物的生活习性和生存条件,所以我们从以下因素来看:①时间方面的问题。
②财力方面的问题。
③远离动物保护区没有充足的动物知识。
因此没有完成这项课题研究,所以排除掉备用课题四。
其次,从知识结构看,我们还是高中生,没有太多关于沙尘暴的认识,从地理学中,我们虽然学到过一些关于沙尘暴的知识,但那毕竟只是片面的,。
没有一些深层的内涵,沙尘暴的形成有许多原因,最基本的就是环境问题:从人为原因来看人们随意开垦荒地,乱砍滥伐树木,造成植被荒漠化;过量抽取地下水,使地面沉降,海水到落,加剧了沙尘暴的程度。
幼儿良好饮食行为习惯的培养研究
幼儿良好饮食行为习惯的培养研究摘要:进餐活动是幼儿园一日生活中非常重要的环节,也是家长极为关心的问题之一。
在幼儿园中,幼儿的挑食、偏食现象越来越严重,成为了一个普遍的问题,幼儿的进餐问题与幼儿的健康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良好的饮食习惯不仅可以帮助幼儿摄取均衡的营养,还可以让幼儿懂得遵守餐桌礼仪。
幼儿期是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期,教师和家长应抓住这一关键期,了解幼儿的年龄特点,引导幼儿从小养成良好饮食习惯,使幼儿受益终身。
笔者运用观察法、访谈法和案例分析法,以期了解幼儿进餐中的具体行为表现,分析其形成原因,并提出建议,为幼儿养成良好的饮食行为习惯提供科学的决策。
关键词:饮食行;习惯;培养一、幼儿不良饮食的原因分析(一)进餐环境对幼儿进餐的影响幼儿园中3名教师要照顾25-35名左右的幼儿,在家里则是父母及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照顾1名幼儿。
相比较而言,二者在人数上就存在很大的差异,因此在照顾幼儿进餐时就会出现不一样的效果。
这种人手间的差异对幼儿的进餐心理存在着一定的影响。
“人手缺乏理论表明:在人手缺乏的环境下,环境中的个体会感受到更多压力,行为上也会有相应变化”1。
因此,在家里进餐,一群人围着一个幼儿转,这个给他夹这个菜,那个给他夹那个菜,这会让幼儿产生一种依赖感,觉得自己就是被照顾的,意识到自己的重要性,即使自己不吃也会有家长喂自己进餐。
但是在幼儿园,教师人手少,不可能照顾到每个幼儿,部分常规较好的幼儿能够意识到这一点,所以他们在进餐时不会依赖老师。
因此,在家进餐与在园进餐人手的差异是导致幼儿在家被动进餐,在园自主进餐的原因之一。
(二)进餐情绪对幼儿进餐的影响情绪对幼儿进餐也有一定的影响,造成幼儿进餐情绪不高的原因有很多。
比如身体不适、食物不对胃口、受到责骂批评等,如果幼儿带着情绪进餐,那么食物中的营养就不会被很好地吸收。
笔者通过观察发现,进餐前个别幼儿比较调皮、爱打闹,教师多次提醒还是不听,教师很生气的说:“你看别的小朋友都是怎么坐的,老师说过餐前静悄悄,可是全班都是你说话的声音,所以你最后一个过来取餐。
研究性学习课题《饮食与健康调查研究》结题材料
研究性学习课题《饮食与健康调查研究》结题材料研究性学习课题《**饮食与健康调查研究》结题材料指导老师:组长:研究性学习开题报告研究性学习活动记录(一)研究性学习活动记录(二)研究性学习活动记录(三)研究性学习活动记录(四)研究性学习活动记录(五)研究性学习活动记录(六)研究性学习活动记录(七)《饮食与健康调查研究》研究性学习结题论文一、课题背景与目的中学时代是长知识、长身体和增强体质的最重要、最有利的时期。
良好的营养、适当的锻炼和合理的作息是影响其身心发育的三个重要因素。
青春期体格发育极为迅猛,各个器官都在增大,脑、心、肝、肾等功能增强,加上学习紧张、活动量大,也需要更多的热量和营养素。
而根据全国营养普查结果,95%以上的中小学生早餐吃不好,出现了视力下降,身高增长缓慢,,注意力不集中,消瘦,缺钙,贫血等学生营养素缺乏的病症。
使学生的身体素质,学习效率明显下降,严重影响了学生的正常生长发育。
正是在这个背景之下,我们确定了这个课题。
二、课题介绍本课题通过研究营养对中学生存在哪些影响,缺乏营养对中学生会出现哪些疾病,合理营养平衡膳食的重要性,如何正确如何做到合理营养平衡膳食、配制三餐等主要内容,采用查阅资料文献、抽样调查和学生采访相结合,发放调查问卷,综合分析问卷。
根据所收集资料和调查的结果进行分析等方式,让学生体会到了调查研究的重要性。
在调查的过程中,学生亲身体现收集数据的成功与失败,获得了在课堂上从没有过的情感体现和社会经历,学会了组员间的相处和互助,培养了团队精神。
同时又开拓了视野,增长了才智,这些都将成为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宝贵财富,必将终身受益三、课题组活动内容在课题审定通过后,我们所有组员积极讨论实施方案和研究计划,根据各位同学的兴趣和特长进行合理分工,确定开展以下活动:计划:通过亲身体验、用心调查、全面收集、认真分析和探究实践的方法,到达研究目的。
分工:1、由郑启平和李辉两位同学到学校图书馆、县图书馆、各大书店查看和翻阅有用资料,并做记录。
良好习惯养成结题报告.doc
“魏书生学生的良好习惯培养实验研究”课题研究结题报告一、研究课题魏书生学生的良好习惯培养实验研究二、课题负责人王满仓三、负责人所在单位鄂尔多斯市东胜区第九小学四、研究背景众所周知,魏书生是我国当代著名的教育改革家,教育理论家和教育科学家,更是一位杰出高超的教育艺术家。
魏老师常说教育就是培养习惯。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极大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已成为全社会的追求。
因此,引导儿童学会生活,形成良好的习惯,已成为我国基础教育必须担负的重大责任。
然而,长期以来,人们往往是把学校品德教育与儿童的生活脱离,将它作为一种孤立现象来对待,品德教育在内容上陷入教条化,在方式上强调说教式。
我们深感基础教育改革的必要性和迫切性,2004年,我校就德育教育问题作了大量的调研工作:在“创建诚信校园”的活动中,我们随机进行了抽样调查,结果发现有85%以上的学生说过谎话,有不守信用的行为。
在对独生子女日常生活的调查中,我们发现这些“独一代”在生活上自理能力差,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在他们身上基本不能体现。
与人交往时,自我意识强烈,自私、心胸狭窄现象严重。
在环保意识的调查中,虽然98%的同学都认为环保很重要,但却有95%同学有乱扔垃圾的行为,真正印了“语言上的高子,行动上的矮子”这句话。
在对教师平常品德教学状况的调查中,我们发现多数教师仍以知识传授为主,品德教学没有从根本上转变观念,甚至有挤占品德课的现象。
在对家长教育孩子的问卷中,我们获知70%的家长采用的是打骂式、恐吓式,也有的家长认为学习成绩好就行了,习惯不好。
通过对以上调查情况的分析,我们认为大部分学生在校内校外的表现确实存在较大的差异,在行为习惯和思想道德方面也存在不少问题。
而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内国外形势的深刻变化,一些不利因素对学生产生了负面影响。
(二)、当今社会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认识不足,重视不够,德育工作不能适应青少年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不适应社会生活的新变化。
《如何培养幼儿的良好的饮食习惯》课题论文(马宇)
日本庭前准备程序中的证据整理制度【摘要】日本刑诉法通过详细而完善的规则建构了庭前准备程序的制度框架,争点和证据的整理是其主要功能之一。
该法详细地规定了控辩双方的证据整理程序;并为避免法官预断,该法对证据的开示种类和开示方法做了严格的规定;该法还对预定证明事实的追加和变更的情况做了规范。
【关键词】日本法;庭前准备;证据整理;证据开示日本2004年《刑事诉讼法》详细规定了庭前准备程序,其主要功能之一是争点以及证据的整理。
为了确保整理的实效性,凡是交付整理程序的案件,除非存在不得已的事由,在整理程序中未能请求调查证据,在整理程序终结后,检察官及被告方不得再提出调查证据的请求,但这一限制并不妨碍法院认为必要时依职权调查证据。
法院在听取检察官、被告人和辩护人的意见的基础上,确定被告人和辩护人提出意见的具体期限。
法院在公审前整理程序结束后,案件争点以及证据的整理结果必须取得检察官、被告人和辩护人的确认。
一、检察官证据整理(一)检察官在办理关于案件的审前整理程序时,应当将记载预定证明事实(公审时打算通过证据证明的事实,以下同义)的文书向法院提出,以及向被告人以及辩护人送达。
在这种情况下,基于该文书是不能作为证据的,或该文书是没有被请求作为证据进行取调的书面资料的,因此,对有可能使法院对案件产生偏见和预断的事项不予记载。
检察官需对前述预定证明事实要用到的证据请求法院取调。
(二)检察官对于申请法院调查的证据,即检察官请求证据,应当迅速及时地用法律规定的方法给被告人以及辩护人予以开示。
具体来说,首先应当就书证和物证给予被告人和辩护人阅览誊写的机会;然后,应当给予被告人和辩护人了解证人、鉴定人和翻译人姓名以及住所地的机会,同时,应当给予被告人和辩护人关于以上人员的供述记录文书(包括供述书、供述录像时供述者的签名和压印以及根据录音录像制成的文字记录,以下同义)和明确其计划在审判时供述的内容的事项(当不存在供述记录书或供述记录书不提供阅览的时候,记载供述者计划在审判时供述的主要内容的文书)阅览誊写的机会。
《小班幼儿良好进餐习惯研究》结 题 报 告
《小班幼儿良好进餐习惯研究》结题报告一、课题概念:1、习惯:是经过反复练习而形成的一种稳定的自动化的行为方式。
2、进餐习惯:饭前要洗手、正确地使用小勺吃饭、独立进餐、进餐时不大声讲话、吃饭不掉饭粒、专心用餐,养成不挑食、不偏食的好习惯,餐后知道用餐巾擦嘴等。
3、家庭指导:是指在一定的教育理论指导下,选择适合小班家长和孩子的教养方式方法,改进家长的教育行为,能对家长和幼儿带来一定效果的策略方法,主要采取“集中指导”和“一对一指导”。
二、课题研究预期并已基本解决的问题1、培养小班幼儿良好进餐习惯的途径与方法。
2、有效指导家长共同培养小班幼儿良好进餐习惯的方法。
三、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1、针对小班幼儿目前在进餐习惯方面存在的问题,通过教师运用有效的的途径和方法,培养幼儿良好的进餐习惯。
2、探讨在教师的指导下,家长能更好地配合老师,做到家园一致,共同培养幼儿良好进餐习惯。
四、课题研究的政策或理论依据1、《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家长是幼儿园教师的重要合作伙伴。
应本着尊重、平等的原则,吸引家长主动参与幼儿园的教育工作。
了解幼儿的特点和家庭的需要,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工作;家园配合,使幼儿在园获得的学习经验能够在家庭中得到延续、巩固和发展;同时,使幼儿在家庭获得的经验能够在幼儿园的学习活动中得到应用。
2、根据《儿童发展心理学》,家庭是儿童个性实现社会化的主要场所,因为儿童个性的形成,社会行为的获得,其最关键的几年是在家庭度过的。
早期儿童与父母的相互作用,情绪关系的性质对儿童以后个性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许多社会化目标都是首先通过父母的过滤,以高度个体化了的、有选择的形式传递给儿童。
五、课题研究过程的描述(一)加强理论学习,有效完成读书计划,以先进的理论支撑课题的研究主要学习内容:《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解读)》、家园合作的方法及重要性、素质教育理论与实践、儿童发展心理学、生活教育与创新教育、小班幼儿良好的进餐习惯、家庭教育的方式方法与改进措施等。
《浅谈如何培养孩子的良好的饮食习惯》课题论文(马宇)模板
《浅谈如何培养孩子良好的饮食习惯》大池镇中心小学马宇我们说“民以食为先”,幼儿时期的儿童处于生长发育期,对营养有着必要的需求。
虽然,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不少家庭的生活条件都提高了,但是孩子吃饭的问题对于在座的许多家长和作为老师的我来说却成为一件非常头痛的事情,比如我们班的孩子,相对于其它两个小班来说,吃饭问题尤为严重。
首先;偏食、挑食、厌食现象很严重。
很多孩子爱吃荤菜,一吃到蔬菜就会干呕、恶心;像鱼虾这类食物很多孩子不愿意吃,觉得很腥气、很难吃,如果吃到这类菜很多孩子就要开始抹眼泪了;另外甚至有的小朋友看到饭就开始压力倍增,觉得吃饭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也有出现因为吃饭压力而导致厌学的现象的。
其次;为什么吃饭速度慢呢?除了部分孩子是上述的偏食、挑食、厌食之外,还有就是吃饭时注意力不集中,吃吃饭想着玩玩旁边的玩具,或者和旁边小朋友讲讲话,或是饭和汤倒来倒去,总之,不是在吃饭,就是在玩。
再次;孩子的咀嚼功能偏弱。
大部分孩子对于瘦肉是咬不动的,咬两口吐掉,还有像青菜也是如此,咬咬吐掉,理由很充分:老师,我咬不动。
另外;吃饭中隐藏的危险。
很多孩子喜欢唔饭,一口饭在嘴里,只知道嚼,不知道下咽,有时候一口饭可能从中午一直藏在嘴里,到午睡还在嘴里,如果不发现,孩子睡着了,嘴里含了一口饭或者活动时,比如跑步时含了一口饭,呛到器官里,后果不堪设想的。
最后、手抓饭,不会用勺子。
虽然进餐前我们都要求幼儿洗手,而且阿姨也会给桌子进行消毒,但是还是不可避免孩子们会用手去碰碰摸摸其他的东西,然后有的孩子碰了玩具之后吃饭,吃饭的时候,还会用手去抓饭、抓菜,这样子很容易将细菌吃到肚子里,这也可能是有些孩子用勺子不熟练,像我们班有孩子会用左手拿勺子吃饭,饭还没送到嘴里可能就掉衣服上了,很多孩子握勺子的姿势也不对,不利于他们锻炼手部小肌肉群。
为什么会出现这些问题呢?危害是什么呢?幼儿不良饮食习惯的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社会因素,也有家庭因素和幼儿自身因素。
【原创】“小班幼儿健康饮食的指导策略”结题报告
【原创】“小班幼儿健康饮食的指导策略”结题报告一、课题研究目的意义《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在重视幼儿身体健康的同时,要高度重视幼儿的心理健康。
”3—4岁的小班幼儿,正处在学龄前期,是儿童生长发育的重要阶段,同时也是其个体养成健康饮食良好习惯的重要时期。
让孩子从小树立正确的健康饮食观念,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将有助于保障幼儿身体营养均衡,帮助其形成对健康的正确认识和态度,促进身心健康发育和成长,为今后的健康生活打下良好基础。
二、课题研究理论依据1. 以儿童心理学理论为依据2.《指南》的指导思想《指南》中明确要求:“为有效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成人为幼儿提供合理均衡的营养,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与卫生习惯。
”小班幼儿在引导下,不偏食、不挑食。
帮助幼儿养成定点、定量、定时进餐的习惯。
培养幼儿良好的饮食、睡眠、盥洗、排泄等生活习惯和生活能力。
”三、课题研究内容1.通过调查,研究小班幼儿的健康饮食与身长发育情况的相互关系。
2. 影响小班幼儿健康饮食的原因及对策。
3. 家园配合培养小班幼儿健康饮食的指导措施。
四、课题研究实验方法:本研究采用调查分析法、个案研究法、观察法、谈话法、游戏法五、课题研究措施的做法1. 课题研究准备阶段:2.课题研究小组认真研讨,为课题实验采取了一些新举措。
3.课题实验以来,通过阶段汇报、示范观摩活动、家长开放日等多种形式进行课题活动的研讨、交流。
六、课题研究目标达成情况(一)通过调查,研究小班幼儿的健康饮食与身长发育情况的相互关系。
我们对两年四个实验小班分别发放了年初、年末两次幼儿健康饮食习惯问卷调查,通过二年的实验研究,两届小班幼儿自身在身高、体重达均值上的比较,都取得了一定的进步。
(二)影响小班幼儿健康饮食的原因及对策。
1. 影响小班幼儿健康饮食的原因:家长缺乏科学的营养知识,溺爱、包办多,喂养方式不正确,家长不良的饮食习惯等。
《培养农村小班幼儿良好饮食习惯的研究》课题阶段性小结
《培养农村小班幼儿良好饮食习惯的研究》课题阶段性小结(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学校: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儿童故事、儿童游戏、儿童笑话、学前教案、托班教案、小班教案、中班教案、大班教案、教育教案、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children's stories, children's games, children's jokes, preschool lesson plans, nursery lesson plans, small class lesson plans, middle class lesson plans, large class lesson plans, educational lesson plan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Learn about the different formats andwriting styles of sample essays, so stay tuned!《培养农村小班幼儿良好饮食习惯的研究》课题阶段性小结《培养农村小班幼儿良好饮食习惯的研究》课题阶段性小结幼儿脱离家长的怀抱,走进幼儿园这个大集体之中,从"不食人间烟火"到"凡事自己做",这是每个幼儿必经的阶段。
中班幼儿进餐中习惯培养的研究结题报告
中班幼儿进餐中习惯培养研究结题汇报( -03-16 23:54:45)转载▼一、课题提出背景:伴随社会发展,计划生育国策深入人心,独生子越来越多。
孩子已成为家庭中关键,家庭中“小皇帝”、“小公主”,家长尤其溺爱,全部害怕自己孩子受一点委屈,什么事情全部包办,时间长了孩子有了依靠,形成一个“饭来张口”不良进餐习惯。
在我们班上就有这种现象,很多孩子对进餐不感爱好,有在进餐时注意力不集中,喜爱东张西望,有边吃饭边说话,有将饭菜含在嘴里不咽下去,咀嚼吞咽慢,有边吃边玩,从而使幼儿养成偏食,挑食,无节制吃零食等很多不良进餐习惯。
这些不良进餐习惯从不一样程度上影响了幼儿身体正常发育。
幼儿发胖、早熟、多种营养元素缺失造成各类疾病,全部成为家长头疼焦点。
所以,怎样正确引导、教育关注幼儿养成良好进餐好习惯是我们每位老师在不停探索研究问题,也是每位家长迫切关注问题。
二、课题提出理论依据:《幼稚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要求:幼稚园教育重视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培养,尤其是培养幼儿良好进餐习惯。
良好进餐习惯有利于幼儿身心健康友好发展。
在平时日常生活中,我们全部很重视幼儿营养摄入,却忽略了对幼儿进餐习惯培养。
所以培养幼儿良好进餐习惯显得极其关键。
三、课题研究实用价值:为了使每位幼儿能够健康愉快成长,我们应该做到家园一致,能够让幼儿们养成进餐好习惯。
本课题意在取得家长重视、配合基础上,经过一系列教育方法和实际操作活动,探索培养、提升幼儿良好进餐好习惯有效手段和组织形式,将《幼稚园教育指导纲要》精神落到实处。
四、课题研究内容:1、本课题旨引导老师在教育实践中提升教育理念,改善教育行为,吸收优异教育理论和教育思想,亲密关注教育对象,真正做到观察儿童、了解儿童,欣赏幼儿,成为幼儿真正伙伴。
对本身教育行为进行理性思索,从而形成现代教育思想。
2、经过研究,改变培养幼儿良好进餐好习惯教育,从根本上推进素质教育,追求幼儿教育价值功效,实现幼儿主体发展价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培养孩子良好饮食习惯的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大池镇中心小学马宇
中国人在饮食文化上源远流长,父母对子女的吃饭问题一直颇为重视。
但由于孩子的吃饭不同于大人,他们缺乏必要的知识经验,自控自护能力很差,又加上祖辈的溺爱有加,父辈的教育不力,又缺乏科学的营养卫生知识,致使多数孩子养成了一些不良的饮食习惯。
如吃饭只知道好吃不好吃,好吃的一味往肚里填,不好吃的拒之口外;有的孩子零食不离嘴,看见饭菜就摇头;有的幼儿挑食偏食剩饭剩菜严重;有的需要大人端着碗跟在后面追着喂,一顿饭吃上一小时等等。
这些不良习惯的养成,对孩子的健康成长不利。
这就要求我们协调一致,互相配合,采取有效措施,帮助孩子形成良好的进餐习惯,让他们在学校不仅吃饱吃好而且吃得卫生安全愉快。
因此我选择了《培养孩子良好饮食习惯的研究》这一课题。
本研究在已有的研究基础上,通过实践,对农村儿童良好生活习惯的培养的理论做进一步的验证,探索出适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方法和途径,促进小学生健康、和谐的成长。
回顾本课题的历程,我具体做了如下工作;
(一)调查了解小学生进餐行为现状及与生长发育情况的相互关系。
A、通过家访、调查、座谈、观察等手段,了解小学生进餐行为的现状(包括餐前是否懂得洗手,能否独立进餐;会不会偏食,用餐时间等)。
B、调查了解小学生的体检结果与平时进餐习惯之间的相互关系。
C、分析小学生造成进餐不良习惯问题的诸多原因。
(二)多方面、多形式地培养小学生进餐行为习惯。
A、利用各种集体教育活动培养小学生的进餐习惯。
B、在一些特定的时间对进餐行为加以示传授,在现场进行规的
演示,有利于幼儿的进一步的掌握。
C、积极开展各类区角、游戏活动,为小学生掌握及巩固良好进
餐行为提供的机会和条件。
D、利用环境进行濡染,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进餐行为的培养
和训练。
E、对特殊儿童进行个案跟踪观察,记录对他们所进行的一些研
究方法与手段,以便用来进行个案的研究。
F、密切家校联系,保持家校教育的一致性。
第一阶段(2014 年9月-2014年11月)目标:1、养成良好的
进餐习惯,不掉饭粒,吃完自己的一份饭菜。
2、学习用正确的方法
洗脸;洗手时不玩水能按正确的方法洗,不吃手指、不把不干净的物品放入口中措施与容:结合儿歌,培养技能(1)在洗手这一常规的
实施过程中,我和孩子们一起编了这么两首儿歌:《洗手歌》《漱口》。
儿歌编好后,孩子们很快就学会了儿歌。
特别是在洗手这一环节中,有的孩子忘记了动作的先后顺序。
但只要在老师的点拨下,背一背儿歌,动作要领就掌握了,小手也洗的很干净。
(2)利用各个环节,进行餐前教育。
(3)通过家长问卷、家长讲座、发放问卷的形式向家长宣传怎样为孩子创设一个平等和谐的安静进餐环境,以及如何让孩子在安静发环境中就餐。
(4)总结实施情况。
第二阶段(2014年12月-2015年2月)目标:1、继续养成良好进餐习惯会一口饭一口菜用餐,会细嚼慢咽,饭后会把碗勺放好,用自己的毛巾擦嘴。
措施与容:1、坚持正面教育,多表扬多鼓励鹤琴指出:"积极的鼓励比消极的刺激好得多"。
心理学上指出:愉快的情绪能促使大脑皮层建立一个兴奋灶,使学习保持最佳状态。
儿童会对自己正确的行为获得鼓励而为之喜悦,从而使好的行为习惯继续保持。
对于小学生来说,表扬与鼓励常常是达到教育目的的最有效的方法。
2、让家长辅助孩子自己吃饭,并学会自己的餐具。
3、游戏:给娃娃喂饭。
4、谈话:怎样吃饭才健康。
第三阶段(2015年3月-4月)目标:3、继续学习独立进餐,不掉饭粒,会把吃剩的骨头等放入指定位置。
4、初步学会整理自己的仪表,如小手脏了会用流水洗手,会用手帕擦汗。
措施:1、利用各个环节进行用餐教育。
2、故事:小猪变干净了3、家园共育:请家长配合让幼儿在家独立进餐,餐后可让儿童整理自己的桌椅,培养小学生的独立性。
4、区角投放一些练习自理能力的物品。
5、评比小红花。
第四阶段:(2015年5月-7月)目标:1、饭前便后主动洗手,会用自己的毛巾擦手,做到洗手时不玩水。
2、口渴了会主动喝水,懂得喝生水会生病。
措施:1、利用各个环节进行个人卫生教育。
2、家园共育:请家长配合让儿童在家自己吃饭,并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3、说一说:我进步了第五阶段:(2014年9月)课题研究成果展示、总结经验。
目标:1、总结一个学期以来探索出教师、家长的教养观念及途径和方法。
2、总结小学生在家校共育中,身心获得的良好发展。
措施:1、专题交流。
2、撰写研究总结3、收集整理相关资料。
4、成果展示。
(成长发展档案、教养笔记、论文等)课题研究方法:
(一)调查法:通过谈话、问卷等了解小学生进餐情况,进行现状调查,做出比较客观和科学的分析。
(二)观察法:有目的、有计划的观察小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进餐行为的表现情况,并进行记录、跟踪、分析。
(三)经验总结法:组织教师学习教育理论,儿童进餐教育的理论,提高理论水平。
学习先进的成功经验。
举办专题讲座,针对实际解决问题。
不断实践,不断总结经验。
定期不定期举办成果展示活动,如学习心得,论文交流,经验介绍,补充、完善实验,扩大实验成果。
(四)个案研究法:通过对个别小学生进行跟踪培养观察,了解记录其能力形成的过程与方法。
(五)行动研究法:通过在日常的教学中创设一些情境活动,进行小学生进餐礼仪技能的训练,根据实际工作者的现状调查分析、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采用行动研究法,边实践边调查边研究,教师对自己采取的教育方法在实施过程中要进行设计--探索--反思--总结。
注意教师的示、讲解和教育评价。
本课题于2014年10月立项,历时近一年。
在课题被立项后,我
们就以小小学低段为主要的研究对象,发放了《小学生日常饮食习惯调查表》,了解了小学生的饮食习惯现状。
在掌握了大量的一手资料后,进行科学分析,同时参考阅读了《小学教育活动指导策略》、《小学教育心理学》、《促进小学教师专业成长的理论与实践策略》等书籍材料,发现问题,寻求方法,解决问题,围绕儿童的各种习惯开展了系列活动,形成活动设计与反思《小学健康活动设计--小猪火炬手》,
随笔《小学良好卫生习惯培养体会》、案例《儿童不良就餐习惯案例分析》、《儿童个案跟踪观察记录》、调研报告分析《培养儿童饮食卫生习惯的做法》、论文《浅谈孩子良好饮食习惯的培养研究》,深刻分析了影响儿童形成良好生活习惯的因素,并不断实践改进,积累了一些具有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的方法和策略,对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会有很大的帮助。
经过一年的认真操作,此课题现在已进入结题阶段。
依据课题研究的时间安排,自2014年9月申报开始,经过选题、申报、制定研究方案、实施研究、总结结题等阶段,现在终于圆满、如期地完成结题。
在每个环节中我们都是认真准备、仔细分析、不断总结,积极改进,使本课题的研究有一定的实用性,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对孩子的良好生活习惯养成的教育研究,是不能间断的事情,未来还很漫长,我们会在自己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其他先进的研究理念,不断反思、不断改进、不断实践。
成绩代表着过去,未来还很漫长,我将在此基础上继续努力,勤于观察研究,为自己的工作,为幼教的教科研事业贡献微薄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