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亲社会行为的发展社会性发展心理学

合集下载

第九章亲社会行为的发展(社会性发展心理学)文库

第九章亲社会行为的发展(社会性发展心理学)文库

亲社会行为的发展亲社会行为的概念亲社会行为是指对行为者本身并无明显好处,而给行为的受体带来利益的一类行为。

大部分学者把无私的关心其他人的行为称为利他行为,并把他视为高级的亲社会行为,综合考虑了动机和行为后果两方面。

罗森汉把亲社会行为分为两类:一类是自发的亲社会行为,即动机是关心他人的亲社会行为;另一类是常规性的亲社会行为,即期望得到对自身有利的好处。

柯莱波斯等人认为亲社会行为是一个行为的连续体,从社会认知的角度出发,把亲社会行为视为是动机、环境线索因素、行为者对环境的认知、可供选择的行为反应等变量的函数,即亲社会行为决定于这些变量之间的关系。

社会认知学派关于亲社会行为发展的研究个体亲社会与否受到个体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共同制约。

精神分析学派强调超我概念,社会认知学派强调个体的认知发展是亲社会行为发展的直接动力。

不同年龄段的亲社会行为发展不一样:婴幼儿的亲社会行为还处于萌芽状态,婴儿通过与母亲和抚养着的相互交谈过程中,婴儿逐渐学会使用社会参照系,注意与他们自身安全有关的抚养者的情感反应,婴儿会通过自己变的忧虑,对他人的忧虑作出反应。

幼儿区分自我和他人的认知能力还比较低,他们还不能很好地区分自我—他人维度,儿童根据自己的经验去安慰处于困境中的人们,如给他人自己喜爱的玩具等。

幼儿的亲社会行为太多表现出顺从,极少的亲社会行为是自发的,而且目前在幼儿的亲社会行为发生中起重要作用。

幼儿的亲社会行为的产生也与周围环境有关。

学龄儿童指向成人的亲社会行为是带有服从、赞同和避免惩罚性质的,而同伴指向的亲社会行为更多的是合作、互惠互利和对他人需求的敏感性。

这一阶段,亲社会行为的工具性特点逐渐减少,他人取向的行为动机逐渐占主导地位。

亲社会行为与观念的一致性逐渐提高;从动机的角度看,小学阶段儿童对利他行为的自我归因主要是实用主义的、同情的自我取向和奖励取向。

成人期的亲社会行为的表现形式更为多样,也更高级,成人的亲社会行为更关注社会,更多地体现社会取向,动机系统也更复杂,与环境因素的相互作用更为多样性,往往不能用单一的标准和规则来界定。

学前心理学 (11):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概述课件

学前心理学 (11):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概述课件

PPT学习交流
32
学前儿童社会性行为的发展
三、学前儿童的攻击性行为
(二)学前儿童攻击 性行为的特点
PPT学习交流
33
学前儿童社会性行为的发展
三、学前儿童的攻击性行为
(三)影响学前儿童 攻击性行为的因素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1.学前儿童的家庭环境
PPT学习交流
34
学前儿童社会性行为的发展
三、学前儿童的攻击性行为
(三)影响学前儿童 攻击性行为的因素
2.大众传播媒介
PPT学习交流
35
学前儿童社会性行为的发展
三、学前儿童的攻击性行为
(四)减少学前儿童 攻击性行为的策略
1.有选择性的让儿童观看影视录像
PPT学习交流
36
学前儿童社会性行为的发展
三、学前儿童的攻击性行为
(四)减少学前儿童 攻击性行为的策略
2.家园联系,改变儿童“以自我为中心”的思想
3.焦虑―矛盾型依恋
PPT学习交流
9
学前儿童亲子关系的发展
二、亲子依恋概述
(一)亲子依恋的类型
4.混乱型依恋
PPT学习交流
10
学前儿童亲子关系的发展
二、亲子依恋概述
1.父母因素 (二)依恋的影响因素
PPT学习交流
11
学前儿童亲子关系的发展
二、亲子依恋概述
2.儿童自身的因素 (二)依恋的影响因素
从频率上看,4岁之前,攻击性行为的数量逐渐增多,4岁之后就逐渐减 从具体表现上看,多数儿童采用身体动作的方式,如推、拉、踢等,尤其是 儿童。随着语言的发展,儿童从中班开始逐渐增加了言语的攻击。言语攻击 际冲突中表现得越来越多,身体动作的攻击反应逐渐减少。从攻击性质看, 以工具性攻击行为为主,逐渐出现敌意性的攻击行为。

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亲社会行为

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亲社会行为

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亲社会行为在学前教育阶段,儿童的社会性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亲社会行为是指儿童表现出的对他人的关心、帮助和分享等积极行为,是社会性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亲社会行为的发展对儿童的社交能力和心理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从行为表现、影响因素以及促进亲社会行为发展的方法等方面进行探讨。

首先,学前儿童的亲社会行为表现在多个方面。

一方面,他们表现出对他人的关心和尊重。

他们愿意与他人互动,关心他人的感受,尊重他人的权利。

另一方面,他们表现出合作和分享的行为。

例如,他们愿意与其他儿童一起合作完成任务,乐于与他人分享自己的东西。

此外,他们还表现出帮助他人的愿望和行为。

他们会主动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关心他人的困难,并提供帮助。

其次,影响学前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因素有很多。

一方面,家庭环境对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父母的教养方式、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以及家庭的社会支持对儿童亲社会行为有直接影响。

另一方面,儿童的自我认知和社会认知对亲社会行为的发展也有重要的影响。

自我认知是儿童对自己的了解和认识,包括对自身特点、能力和情绪的认知。

社会认知是儿童对社会和他人的认识,包括对他人的感受、意图和需要的理解。

最后,为促进学前儿童的亲社会行为发展,有一些有效的方法可以采用。

一方面,家庭教育起着重要的作用。

父母应该给予儿童充分的爱和关心,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分享意识。

另一方面,学校和教师也应该在教育中注重培养学生的亲社会行为。

他们可以通过引导、示范和奖励等方式激励孩子们积极参与社会活动,并帮助他们理解和尊重他人的感受和需求。

综上所述,学前儿童的亲社会行为在其社会性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它表现在对他人的关心、帮助和分享等积极行为上。

家庭环境、自我认知和社会认知等因素对亲社会行为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为了促进学前儿童的亲社会行为发展,家庭和学校应该共同努力,通过教育和引导等方式培养儿童的亲社会行为。

心理学名词解释亲社会行为

心理学名词解释亲社会行为

亲社会行为亲社会行为是指对他人有益或对社会有积极影响的行为,如帮助他人、捐赠、志愿服务等。

下面是本店铺为大家精心编写的4篇《亲社会行为》,供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亲社会行为》篇1亲社会行为是指个体在社会交往中表现出的对他人有益或对社会有积极影响的行为。

这种行为常常是自愿的、无私的,其目的是为了帮助他人或为社会做出贡献。

亲社会行为是人类社会中一种非常重要的行为类型,对于社会和谐、人际关系的建立和维护都具有重要意义。

亲社会行为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包括帮助他人、捐赠、志愿服务等。

帮助他人是指在他人遇到困难或需要帮助时,主动提供帮助和支持。

捐赠是指将自己的财物或时间奉献给社会或他人,为他人带来好处。

志愿服务是指主动参与各种公益活动,为社会做出贡献。

亲社会行为的动机来自于个体的内部因素,如道德观念、价值观、同情心等。

个体在进行亲社会行为时,会感到快乐和满足,这是因为他们的行为得到了社会的认可和赞赏。

同时,亲社会行为也有助于个体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提高自身的社会地位和声誉。

亲社会行为对于社会和谐、人际关系的建立和维护都具有重要意义。

它可以促进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信任和合作,减少社会矛盾和冲突。

《亲社会行为》篇2亲社会行为是指对他人有益或对社会有积极影响的行为,通常是出于一种内在的道德动机或对社会的责任感而进行的。

亲社会行为可以表现为多种形式,包括但不限于:1. 帮助他人:比如提供帮助、支持、援助等。

2. 遵守规则:遵守社会规范、法律法规、道德标准等。

3. 关心社会:关注社会问题、参与公益活动、支持环境保护等。

4. 尊重他人:尊重他人的权利、尊严、文化背景等。

5. 宽容包容:对不同文化的人持开放态度,尊重他人的信仰和价值观。

6. 公平正义:支持公平分配、正义平等、反对歧视等。

这些行为有助于促进社会和谐、增强社会凝聚力、提高社会道德水平等。

亲社会行为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对于个体而言,也可以带来积极的心理效应,如增加自我价值感、提高自尊心、降低焦虑等。

亲社会行为

亲社会行为
❖ “这不是我们的责任”
六:文化因素:什么文化提供助人更多
集体主义
个体的需求、欲望、 成就都必须服从于 他所属的群体或组 织的需求、欲望以 及目标。个体的大 部分行为的产取决 于该行为是否有利 于所属群体的整体 利益,更崇尚爱、 地位和贡献。
个人主义
人们更看重个体的 幸福和成就,团体 对成员个体的影响 较小,个体对与团 体的情感依恋不是 很多,更崇尚金钱 和财产。
85
不幸者)
3人(被试、 26
62
不幸者与其
他一人)
6人(被试、 13
31
不幸者与其
他4人)
曾有过 反应的百 分数
100 85
62
干预发出 的时间 (秒)
52 91
166
干预模式
拉坦内和达利认为,个人决定在紧急情况 下是否干预,需要经历五个认知阶段:
(1)“注意”(notice),旁观者个人必须“注意”到发 生的事件;
❖癫痫发作:一个开创性的经典研究
❖实验中,让被试坐在一个小房间内,告诉他将要 与在隔壁房间的其他人一起参加一次讨论。在讨 论过程中隔壁房间中的一个人说他感到身体不适 ,头昏,接着他的声音变得模糊不清,使人觉得 他激动不安。一会儿听到身体倒在地板上的声音 ,再也听不到他的声音了,好像是癫痫发作。
❖实际上,真正参加实验的被试只有一个,其他的 声音是利用录音带模拟出来的。
是辨别两种文化的 重要依据,影响亲
社会行为
更为互相依赖
的、群体定向 的自我观
可能根据社会关系来 定义自己,与他人有 更多的“连通感,更 乐于助人。在互依的 文 化内,与外成员相比 ,内成员的需求被认 为更重要,因此,比 个体主义的人更乐于
去帮助内群体成员。

社会心理学第九章 利他行为

社会心理学第九章 利他行为
有强烈赞同需要的人更可能作出利他 行为。
五、环境因素:
1、旁观者效应:是指个体对于紧急事态 的反响,在单个人时与同其他人在一起 是不同的。由于他人的在场,个体会抑 制利他行为。 原因:责任扩散
对情境的社会性定义
2、当别人也提供帮助时:
利他行为的典范能 促进利他行为。
3、噪音、气候、时间等的影响
2004年新年伊始, ?北京市未成年人保护条 例?在北京全面实施,而一度被树立为“少 年英雄〞的赖宁,其照片纷纷从校园墙上 被摘下,取而代之的都是一些学校各种活 动照片、学生的书画作品和伟人名人的照 片。赖宁照片被摘掉的消息传出来之后, 立即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人们对此议论 纷纷,有的说,应该让孩子们学习赖宁这 种见义勇为的精神;有的表示反对,他们 认为赖宁这个孩子们见义勇为的典型已经 过时;还有的说,让孩子了解赖宁,并不 一定要让孩子去做。
以情境划分 非紧急情境 紧急情境源自第二节 影响利他行为的因素
一、利他行为的唤起 二、代价的权衡 三、求助者的特点 四、助人者的特点 五、环境因素
一、利他行为的唤起
五个根本的步骤: 第一步:注意突发事件 第二步:解释突发事件为突发事件 第三步:假设自己有责任帮助 第四步:知道自己要做什么 第五步:决定去帮助
噪声越大,助人倾向降低 天气〔天气好的话,更愿意填写问卷,在 露天餐厅更愿付小费〕 社区大小,社区越大,助人倾向降低。 时间充裕才易帮助:
第三节 利他行为理论分析
一、生物学根底
利他行为也许出自本能,许多动物的 利他行为也许能说明这一点。
动物的利他行为是受本能驱使的,它 们无法意识到行为的动机和后果,而人类 那么不同。
二、代价的权衡
一次交通意外后,伤者躺在地上但肇事者却 逃逸了.多人围观但也是没人帮助.一位路过 的司机看不过去,连忙把伤者抬上车送到医 院。但是那些围观的人怎么指责他呢?家属 怎么说他呢?他们都说:"肯定是你撞的!!你 要负起全部责任!!不是你撞的你怎么这么好 心送伤者到医院去!!!"

《儿童发展心理学》【第十章】儿童社会性发展

《儿童发展心理学》【第十章】儿童社会性发展
社会性发展是指儿童在与社会环境相互作用中,逐渐掌握社会规范、形成社会技能、学习社 会角色、获得社会性需要、态度、价值,发展社会行为,并以独特的个性与人相互交往、相 互影响,适应周围社会环境,由自然人发展为社会人的社会化过程。
社会性发展是儿童心理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体格发展、认知发展共同构成儿童发展的 三大方面。
性别刻板印象的表现
包括对男女不同行为、外貌、能力和职业等方面的刻板印象。
性别刻板印象的影响
限制儿童的发展潜力,导致性别歧视和不平等现象。
促进儿童性别平等意识的培养
家庭教育的作用
家长应树立性别平等观念,避免传递性 别刻板印象。
社会环境的影响
社会应营造性别平等的氛围,消除性别 歧视和偏见。
学校教育的作用
04
忽视型亲子关系
父母对子女缺乏关注和照顾, 较少给予关爱和支持。这种关 系下,儿童可能表现出孤独、 自卑、攻击性行为和学业困难

家庭环境对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影响
01
家庭励)有助于儿童形成积极的社会态
度和行为,而消极的家庭氛围(如冲突、冷漠、忽视)可能导致儿童出
现行为问题和心理障碍。
1 2
性别角色认同的概念
儿童对自己和他人的性别角色的认知和接受程度 。
性别角色认同的形成过程
儿童通过观察、模仿和社会互动等方式逐渐形成 性别角色认同。
3
性别角色认同的发展阶段
包括性别认同、性别稳定性和性别一致性等阶段 。
性别刻板印象的表现与影响
性别刻板印象的定义
社会对男性和女性角色的固定看法和预期。
对儿童的社会性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家庭教育与儿童社会性发展
父母的教养方式
父母的教养方式直接影响儿童的社会性发展。权威型教养方式有助于培养儿童的自主性、 责任感和亲社会行为;专制型和溺爱型教养方式可能导致儿童出现攻击性行为和自我中心 倾向;忽视型教养方式则可能导致儿童出现孤独感和行为问题。

论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发展

论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发展

论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发展儿童从出生后便处于各种社会关系和社会交往之中。

当他开始对母亲的爱抚报以微笑或动作时,社会性行为就表现出来了。

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的生活范围日益扩大,社会经验日益增多,其社会性水平也在不断提高。

影响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因素:儿童的亲社会行为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它是在生物因素和社会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产生和发展的,同时也受儿童自身的认知水平的制约。

1.生物因素首先是激素的作用。

目前一些研究证明,攻击性行为倾向与雄性激素的水平有关。

男女儿童在攻击性上的性别差异。

其次是遗传基础。

在漫长的生物进化历程中,人类为了维持自身的生存和发展,逐渐形成了一些亲社会性的反应模式和行为倾向,如微笑、乐群性等等。

这些逐渐成为亲社会行为的遗传基础。

再次是气质差异。

气质在个性的三个主要特征中,相对而言是与生物因素――高级神经活动类型相关最密切的。

儿童从其出生之日起便开始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

父母和其他成人对他们的特别的抚育方式,也决定着他们自己在交往中采用的具体的行为方式。

2.环境因素环境因素主要包括家庭、同伴和社会文化传统及大众传播媒介等。

家庭(父母)和同伴对儿童社会性行为的影响,主要是通过与儿童的交往而发生作用的。

儿童的亲社会性行为,如分享、谦让、协商、帮助、友爱、尊敬长辈、关心他人等,就是在与父母的交往中,在父母的要求和指导下逐渐形成与发展的。

早期亲子交往的经验对儿童与他人包括同伴的交往也有极为明显的影响,甚至会影响到儿童成年以后的人际交往态度、行为。

社会文化传统对于儿童社会行为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不同国家和地区对攻击性行为的态度有程度上的差异,如有的极端反对和抵制攻击性行为,有的则对攻击性行为比较宽容。

3.认知因素认知因素对儿童社会性行为发展有很大影响。

它主要包括儿童对社会性行为的认识和对情境信息的识别等。

当儿童认识到“打人给别人带来痛苦和伤心,是不应该的行为”之后,其攻击性行为则会受到一定的抑制。

如果儿童在头脑里形成了一些稳定的利他观念,他们在面临分享或帮助的情境时,会毫不犹豫地提供帮助或把自己的东西分给其他儿童。

大一学前教育儿童发展心理学背的

大一学前教育儿童发展心理学背的

大一学前教育儿童发展心理学背的必背的考核内容第一章绪论(一)考核要点1.了解心理学的研究对象;2.理解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理论;3.掌握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发展的影响因素。

(二)重点与难点重点:心理学的概念;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概念;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因素。

难点: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理论。

第二章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一)考核要点1.了解新生儿心理产生的条件,无条件反射、条件反射的出现和新生儿心理的发展;2.理解关键期、最近发展区、转折期等概念;3.掌握婴儿及幼儿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

(二)重点与难点重点:0-3岁婴儿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3-6岁婴儿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关键期、最近发展区、转折期等概念。

难点:根据实际情况分析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状况。

第三章学前儿童的注意(一)考核要点1.了解学前儿童注意的特点;2.理解注意的功能;3.掌握注意、有意注意、无意注意、无意后注意的概念和种类及注意分散的原因;培养学前儿童注意力的方法。

(二)重点与难点重点:注意的概念;注意的种类;学前儿童注意的发生与发展;注意分散的原因;学前儿童注意分散的原因及防止措施。

难点:根据实际情况分析学前儿童注意的特点并有效引导学前儿童注意的发展。

第四章学前儿童的感知觉(一)考核要点1.了解感觉、知觉、观察的基本概念;感觉的基本规律及知觉的基本特征;2.理解学前儿童感知觉的发展;3.掌握培养学前儿童观察力的方法。

(二)重点与难点重点:感觉、知觉、观察的基本概念和感觉的基本规律及知觉的基本特征;学前儿童感知觉的发展特点;学前儿童观察力的培养。

难点:感觉的基本规律;知觉的基本特征;根据实际情况分析学前儿童感知觉的发展情况并创设环境培养其感知觉和观察力。

第五章学前儿童的记忆(一)考核要点1.了解记忆的概念、基本环节和种类;2.理解学前儿童记忆的特点;3.掌握培养学前儿童记忆力的方法。

(二)重点与难点重点:1.记忆的概念、基本环节和种类;2.学前儿童记忆的特点及培养方法;难点:学前儿童记忆的发展;根据实际情况分析学前儿童的记忆特点,并采取应对措施。

第九章 亲社会行为的发展(社会性发展心理学)

第九章 亲社会行为的发展(社会性发展心理学)

亲社会行为的发展亲社会行为的概念亲社会行为是指对行为者本身并无明显好处,而给行为的受体带来利益的一类行为。

大部分学者把无私的关心其他人的行为称为利他行为,并把他视为高级的亲社会行为,综合考虑了动机和行为后果两方面。

罗森汉把亲社会行为分为两类:一类是自发的亲社会行为,即动机是关心他人的亲社会行为;另一类是常规性的亲社会行为,即期望得到对自身有利的好处。

柯莱波斯等人认为亲社会行为是一个行为的连续体,从社会认知的角度出发,把亲社会行为视为是动机、环境线索因素、行为者对环境的认知、可供选择的行为反应等变量的函数,即亲社会行为决定于这些变量之间的关系。

社会认知学派关于亲社会行为发展的研究个体亲社会与否受到个体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共同制约。

精神分析学派强调超我概念,社会认知学派强调个体的也更高级,亲社会行为的研究的理论模型社会生物学观点:E.Wilson认为,任何遗传上具有高生存价值,即有助于个体持续生存的决定性特质,往往具有向下一代遗传的倾向,因为具有该特质的个体比不具有该特质的个体较易持续生存下去,产生较多的后代。

他把这一演化原则用到对利他行为的解释中,指出帮助他人的倾向对团体的基因来说具有很高的持续生存价值。

比如具有血缘关系的个体间更容易发生亲社会行为。

社会进化论:Campbell认为在人类文化与文明的历史发展中,人类将选择性地进化本身的技能、信念和技术。

因为亲社会行为和利他行为是遍布整个社会的行为,因此它们在进化中也得到了提高并成为社会规范的一部分。

社会进化论认为有三种规范对亲社会行为很重要:社会责任规范(比如老师有责任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相互相规范,也叫互惠规范、社会公平规范(指帮助那些值得帮助的人)。

亲社会行为的互惠理论,研究者们认为个体行为应该符合群体合作的规则和目的,互惠可以是亲社会行为发生后的一种现实回报,也可以是对回报的期待。

研究指出个体愿意帮助他人的原因是希望自己得到他人同样的帮助以避免可能发生的困境。

第九章 侵犯与亲社会行为

第九章  侵犯与亲社会行为
人们保持着对于侵犯行为的 控制,并要求使自己的侵 犯行为得到合理解释
(四)、“武器效应”
伯克威茨1978年 提出:挫折导 致的不是侵犯本身,而是侵 犯的情绪准备状态,侵犯行 为的发生还受情境侵犯线索 的影响
伯克威茨等人1967年 的实验: 手枪增强了人们侵犯的行为
人们将武器增强侵犯行为的现 象称作“武器效应”
3、挫折强度一定的情况下,预期惩罚越大, 侵犯发生的可能性越小;如果预期惩罚一 定,则挫折越大,侵犯越可能发生
(二)、理论的修正
米勒1941年 认为挫折也可以 产生侵犯之外的其他 后果,挫折并不一定 引起侵犯
(三)、实验验证
1941年 勒温:挫折同破坏性 的侵犯行为之间的关系
马利克等人1966年 :挫折增 加了人们造成别人痛苦的 侵犯性
(一)、侵犯的定义
侵犯即侵犯行为,也称攻击或攻击行为,指 有意伤害别人且不为社会规范所许可的行为
伤害行动
伤害意图
社会评价
伤害行动
实际造成伤害的行为 可能造成伤害的行为
伤 害 意图
判断一种行为是否侵 犯,必须考虑到行为者的 动机,即行为的意图
社会评价
与其他有意伤害 行为不同,侵犯是社会 所不允许的
(二)、侵犯可以通过观察学习获得
班杜拉:行为的获得与行为 的表现是两回事,通过是 否有某种行为去判断是否 学习到了一种行为是错误 的
1961年:通过榜样的雷同行 为,儿童就可以学习到侵 犯
(三)、去学习与再学习过程可以
减少侵犯
社会学习论者认为,行 为既可以习得,也可 以通过新的学习过程 改变或消
会心理学家发现:大 学生在群体中倾向于 比独自一人时有更多 的攻击性
四、大众媒介
社会学习观点 暴力色情宣传

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亲社会行为

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亲社会行为
• 2岁时,儿童越来越明显的表现出同情、分享和助 人等利他行为。
• 2岁以后,随着生活范围和交往经验的增多,儿童 的亲社会行为进一步发展,能够逐渐根据一些不 太明显的细微来识别他人的情绪体验,推断他人 的处境,并作出相应的抚慰或帮助行为。
3.影响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因素
• (1)生物因素

在漫长的生物进化历程中,人类为了维持自
• 真正的分享必须满足三个基本条件:
• 从动机上说,产生分享行为的孩子必须是主动自愿的;
• 从形式上来说,孩子与他人是共享资源的
• 从情感上来说,孩子通过分享行为,最终获得的是愉悦和 满足的情感。
• 只有同时具备了这三种要素,才是真正的分享行为,否则 就是“伪分享”
作业:
• 如何培养幼儿的亲社会行为? • 设计一个培养幼儿合作意识的教育活动方案。 • 以小组为单位搜集有关培养亲社会行为(爱、分
享、合作、助人)的幼儿故事。
案例分析:父母该不该逼孩子分享?

一个孩子手里拿着玩具,他的对面站着一个
年龄相似的孩子,眼巴巴地看着他手里的玩具,
他不愿意把这个玩具给对面的孩子玩,他的妈妈
苦口婆心地在旁边劝说:“给小朋友玩一下吧,
你现在又不玩,给小朋友玩玩,他会很高兴,你
也会很高兴的,大家一起分享玩具……”
• 分享是人类的一种亲社会行为,是指人主动自愿与他人共 享资源,并从中获得愉悦和满足的社会行为,是幼儿建立 良好的伙伴关系、形成健康个性的基础。
身的生存和发展,逐渐形成了一些亲社会性的反
应模式和行为倾向,如微笑、乐群性等等。这些
逐渐成为亲社会行为的遗传基础。
3.影响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因素
(2)社会生活环境 经济文化水平各不相同的国家和地区对利他

《学前儿童社会性的发展》教案

《学前儿童社会性的发展》教案

《学前儿童社会性的发展》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概念和重要性。

2. 掌握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阶段和特点。

3. 学习促进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方法和策略。

二、教学内容1. 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概念和重要性社会性发展的定义社会性发展对儿童成长的影响2. 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阶段和特点自我意识的发展亲社会行为的发展道德观念的形成3. 促进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方法和策略家庭教育的引导幼儿园教育的实施社会环境的创设三、教学准备1. 教材或教学资源:《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幼儿教育心理学》等。

2. 教学PPT或幻灯片。

3. 教学活动案例或故事素材。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引入问题或故事,引发学生对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兴趣和思考。

2. 理论讲解:介绍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概念、阶段和特点,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点。

3. 案例分析:分享一些实际案例或故事,让学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进行分析,加深对儿童社会性发展的理解。

4. 方法与策略探讨:讨论和分享促进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方法和策略,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应用于实际教育实践中。

5. 总结与反思: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教育工作,并进行自我反思。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程度和表现,包括提问、回答问题和讨论等。

2. 案例分析报告:评估学生对案例分析的深度和准确性。

3. 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能力。

4.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和合作能力。

六、教学活动设计1. 活动一:小组讨论目标:让学生通过讨论,理解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概念和重要性。

准备:提供相关话题和讨论指导。

过程: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验。

评估:观察学生的参与度和讨论质量。

2. 活动二:角色扮演目标: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理解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阶段和特点。

准备:准备一些角色扮演的剧本或故事。

社会心理学对亲社会行为的解释

社会心理学对亲社会行为的解释

社会心理学对亲社会行为的解释作为人类社会中最基本的行为之一,人们时常会表现出亲社会的行为。

这些行为可以是慷慨、乐于助人,也可以是同情、共情等等。

这些行为常常出现在经济、政治等领域,成为人类社会稳定发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那么,社会心理学是如何对亲社会行为进行解释的呢?1. 社会认知对亲社会行为的捐赠行为解释社会认知理论认为,人们在理解和处理社会问题时,往往会考虑来自他人的看法,关注他人的反应,以此来适应社会环境。

同时,当人们面临他人的需要时,基于标准的道德或伦理标准,他们会预期在这些情况下表现出协助的行为。

因此,为了保持社会认可,亲社会行为就成为了理性选择。

在捐赠行为中,个人的社会认知需要意识到受捐单位的存在,以及对方需要帮助。

此时,通过社会认知理论可以发现,只有认为自己的捐赠行为能够为社会周围的人带来实际的影响,才能激励人们进行捐赠。

2. 社会规范对亲社会行为的协调行为解释社会规范理论认为,社会规范是个体行为的重要支撑,而亲社会行为就是这种支撑系统的表现之一。

在社会生活中,个体往往根据约定俗成的社会规范来比较自己的行为,从而得出自己该如何行动的结论。

在捐赠行为中,社会规范就体现在人们认为必须遵守的所谓的“贡献原则”上。

据此,人们会自愿贡献一部分自己的财富或资源来帮助他人,并展现自己的好意和公德心,以此获得他人的赞扬和认可。

个体往往会在社会规范的约束下实现亲社会行为。

3. 社会学习对亲社会行为的模仿行为解释在社会学习理论中,认为个体的我们因为希望被社会认可,往往会通过模仿来获得自己期望的行为结果。

在性格、态度或者价值观等方面,人们经常模仿亲密的社会环境来确立自己的行为准则。

在亲社会行为中,一个人可能会因为了解某个社区、组织或者团体的美好或感人故事而受到激励,从而产生帮助他人的行为。

在这种情况下,社会学习理论会提供一个合理的解释,证明亲社会行为的主体,不仅受到个人善意的影响,还受到他人模仿的影响。

总体上,社会心理学的三条理论都揭示出了亲社会行为的合理性和重要性,涵盖了道德、成就、情感和幸福方面的多重意义。

社会心理学课件-亲社会行为

社会心理学课件-亲社会行为
幼儿的亲社会行为大多表 现出顺从,极少的亲社会 行为是自发的,而且母亲 在幼儿的亲社会行为的发 生中起着重要作用
学龄儿童
亲社会行为与观念的一致性逐渐提高 自我取向和奖励取向降低,他人取向动机逐 渐增多
成人期
成人期各方面的发展已 趋于成熟、稳定,社会 化过程基本完成,同时 也掌握了比较完整的社 会认知技能,亲社会行 为的表现形式更为多样, 也更高级。
柯莱波斯的理论
亲社会行为包括某一范围的行为以及这一范围 内的典型行为 克服了非此即彼,自私—利他的两分法 亲社会行为是根据直接引发行为的动机,而不 是只依据行为的后果来定义的 亲社会行为并不必然与付出高代价相联系 我和他人并不一定是截然分离的心理学实体 理想的亲社会行为是一种最大限度地对他人有 利的行为
亲社会行为的中介过程
认知发展学派的社会 认知结构:
加工社会信息 解释社会事件 理解社会事件 理解人际关系 解决人际关系
社会认知结构对PB的产 生的两种作用方式:
提供PB必须的信息 (认知过程)
导致情感和动机倾向 的产生(情感过程)
注意过程
认知观过点程采:择注(意p他er人sp的e需ct要iv,e-对帮助时机的 知t觉ak―in―gP)B发,生经的常必被要形条象件地比
喻不为同认“知从发他展人阶段的对眼他中人看需世求的界敏感性有个体 ”对差 不满或异同足年者自龄是己的看“需个要问站体、对在题讨不他”好同人权类威的型人角需物求度的的时敏机感敏性感不同
对人际关系敏感
关注社会公正、 观点
采择能力增加、可理解大范围内人们的深层需

注意过程
情感中介:与认知过程相互联系相互作用,随 认知能力发展而获得处理复杂情感的能力对目 标唤起的认知和解释影响PB 把唤起归为合理需求 积极情感状态(移情) 对PB产生有积极引导作用;不合理需求,反之 同时,当个体的自我概念越来越整合到对于他 人概念中去时,对他人痛苦就越来越敏感。

社会心理学第九章亲社会行为

社会心理学第九章亲社会行为

第二节 责任分散与社会作用力理论
2. 紧急助人实验(拉特纳和达利,1968 ) 实验情境:大学生被试被请到实验室与其他大学生讨论大 学生活问题。让被试相信,各个讨论者不相互见面,而是在 小隔间里以电话系统讨论更好。
实验条件:①被试独自与另一个人讨论; ②让被试相信除自己之外还有另外两个人; ③让被试相信,一起讨论的有6个人。 (实际上只有一个真正的被试参加)
第二节 责任分散与社会作用力理论
(二)责任分散的实验验证 1. 紧急报警实验 被试:男性大学生
实验情境:在填写问卷时,通过通风孔,向屋子灌送表 明紧急情况的烟雾。
研究真实目的:测量被试是否向实验者报告紧急情况、 报告的速度如何;考察别人的在场是否会影响被试的行为。 实验的结果:当被试单独一人在屋里时,75%的被试在发 现烟雾之后的6分钟内报告。其中50%的被试在两分钟内就作 出了反应。而当被试与其他人一起在屋里时,报告的比例明 显降低至38%~10%。
• (2)社会进化论
– 很多人认为社会因素要比生物因素更为重要。 社会进化论理论认为,在历史发展中,人类将 选择性地进化本身的技能、信念和技术。助人 与利他行为是遍布于整个社会的行为,也在进 化中得到了提高,成为社会规范的一部分。
– 三种社会规范对亲社会行为很重要:
– 社会责任规范(Social responsibility):人们有责任和 义务去帮助那些依赖我们并需要我们帮助的人。家长 有责任保证孩子的健康和安全,老师有责任帮助学生 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 相互性规范(Reciprocity):也叫互惠规范,它是指人 们之间的助人行为应该是互惠的,别人帮助了我,那 么我也应该帮助别人,回馈他人。主要维持人际关系 的协调和稳定 – 社会公平规范(Social justice):帮助那些值得帮助的 人。有时候没有助人并非我们没有责任感或者是不遵 循互惠规范,而是我们认为对方不值得帮助。

学前心理学简答题10—12章

学前心理学简答题10—12章

1.幼儿期儿童的各种心理现象开始表现齐全,儿童心理的各个方面已经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系统,开始形成一个完整的主观世界。

2.心理活动独特性形成,儿童间的个别差异日益明显,并逐渐趋稳定3.心理活动的积极能动性开始形成。

社会性发展也称儿童的社会化。

是指儿童从自然人,逐渐掌握社会行为规范与社会行为技能,成长为一个社会人,逐渐步入社会的过程。

它是在个体与社会群体、儿童集体以及同伴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过程中实现的。

对儿童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社会性发展是儿童健全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2.社会性发展是儿童未来发展的重要基础。

1.人际关系的建立社会性的核心内容就是人际关系2.性别行为的发展3.亲社会行为的发展亲社会行为的发展是幼儿道德发展的核心问题4.攻击性行为的发展幼儿攻击性行为是一种以伤害他人或他物为目的的行为,是一种不受欢迎但却经常发生的行为。

攻击性行为最大的特点是其目的性。

特点是:1.幼儿攻击性行为频繁,主要表现为为了玩具和其他物品而争吵、打架,行为更多是直接争夺或破坏玩具或物品。

2.幼儿更多依靠身体上的攻击,而不是言语的攻击。

3.有从工具性攻击向敌意性工具转化的趋势。

4.幼儿的攻击性行为为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幼儿园男孩不女孩更多地怂恿和卷入攻击性事件。

幼儿攻击性行为分为:反映型攻击性行为和主动型攻击性行为。

影响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因素有以下几点:1.父母的惩罚惩罚对非攻击型儿童能抑制攻击,对攻击型儿童则加重攻击性行为。

2.榜样电视上的攻击性榜样会增加儿童以后的攻击性行为,暴力还能影响儿童的态度。

3.强化孩子出现攻击性行为时,听之任之就定于对侵犯行为的强化。

4.挫折攻击性行为产生的直接原因主要是挫折。

男女双性化,指一个人同时具有男性和女性的心理特征。

他们的特征是:有自信心、事业成功、愿意为家庭和自己的信念奋斗(男性特征);温和、文雅、兼顾家庭和事业(女性特征)。

这种双性化理论强调,应该从儿童早期就开始进行无性别歧视的儿童教育,而不过分强调性别差异。

学前心理学-幼儿社会性的发展--社会性发展ppt课件

学前心理学-幼儿社会性的发展--社会性发展ppt课件

第二节 社会性行为
一、什么是社会性行为: 1.含义:人们在交往活动中对他人或某一事件表现出
的态度、言语和行为反应。 它在交往中产生,并指向交往中的另一方。
2.分类:亲社会行为与反社会行为 亲社会行为:积极的社会行为
亲社会行为可分为自主的利他行为和规范的利他行为
自主利他行为:人们处于自愿的亲社会行为,并不 企图得带任何报酬或奖赏。
第二节 社会性行为
一、什么是社会性行为: 案例二
班里小朋友正在玩水,一个孩子拿起滋水枪对着另 一个小朋友的脸就喷射,小朋友躲闪,他就追着喷。 直到小朋友跑去告老师,老师质问他“人家这样滋你 行不行”,他才悻悻地走开。
第二节 社会性行为
一、什么是社会性行为: 案例三
公园里几个年轻人坐在公园里嬉笑吃喝,随后起身离开, 临走时并没有忘记带走废物垃圾袋。不巧一张包装纸从袋里 掉下来,青年看了看还是走了。一个 小朋友走过来对他说, “大哥哥你掉东西了”,青年说“没有的”。小朋友没说话 ,捡起包装纸送进垃圾箱,年轻人的笑声停止了。
的形成原因。 2.掌握幼儿社会性行为发展的特点与培养策略。(重点)
初步学会根据幼儿社会性行为发展的特点提出相应的培 养策略。(难点) 3.进一步激发探究幼儿发展的兴趣,巩固科学的儿童观, 增强职业责任感。
第二节 社会性行为
一、什么是社会性行为: 案例一
一名新来的小朋友站在图书角区,不出声的 看着坐着看书的几个小朋友。小姑娘悦悦看看她, 拿着书对她说:“想和我们一起看书吗?”新来的 小朋友高兴地坐到了悦悦旁边,几个小朋友热烈地 边看边讲起了图书。
第九章 学前儿童的社会性
第一节 社会性概述
学习目标 1.理解社会性、社会性发展的含义,知道社会性发展的内容。 2.了解社会性发展对学前儿童成长的重要意义,明确促进幼儿社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亲社会行为的发展亲社会行为的概念亲社会行为是指对行为者本身并无明显好处,而给行为的受体带来利益的一类行为。

大部分学者把无私的关心其他人的行为称为利他行为,并把他视为高级的亲社会行为,综合考虑了动机和行为后果两方面。

罗森汉把亲社会行为分为两类:一类是自发的亲社会行为,即动机是关心他人的亲社会行为;另一类是常规性的亲社会行为,即期望得到对自身有利的好处。

柯莱波斯等人认为亲社会行为是一个行为的连续体,从社会认知的角度出发,把亲社会行为视为是动机、环境线索因素、行为者对环境的认知、可供选择的行为反应等变量的函数,即亲社会行为决定于这些变量之间的关系。

社会认知学派关于亲社会行为发展的研究个体亲社会与否受到个体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共同制约。

精神分析学派强调超我概念,社会认知学派强调个体的认知发展是亲社会行为发展的直接动力。

不同年龄段的亲社会行为发展不一样:婴幼儿的亲社会行为还处于萌芽状态,婴儿通过与母亲和抚养着的相互交谈过程中,婴儿逐渐学会使用社会参照系,注意与他们自身安全有关的抚养者的情感反应,婴儿会通过自己变的忧虑,对他人的忧虑作出反应。

幼儿区分自我和他人的认知能力还比较低,他们还不能很好地区分自我—他人维度,儿童根据自己的经验去安慰处于困境中的人们,如给他人自己喜爱的玩具等。

幼儿的亲社会行为太多表现出顺从,极少的亲社会行为是自发的,而且目前在幼儿的亲社会行为发生中起重要作用。

幼儿的亲社会行为的产生也与周围环境有关。

学龄儿童指向成人的亲社会行为是带有服从、赞同和避免惩罚性质的,而同伴指向的亲社会行为更多的是合作、互惠互利和对他人需求的敏感性。

这一阶段,亲社会行为的工具性特点逐渐减少,他人取向的行为动机逐渐占主导地位。

亲社会行为与观念的一致性逐渐提高;从动机的角度看,小学阶段儿童对利他行为的自我归因主要是实用主义的、同情的自我取向和奖励取向。

成人期的亲社会行为的表现形式更为多样,也更高级,成人的亲社会行为更关注社会,更多地体现社会取向,动机系统也更复杂,与环境因素的相互作用更为多样性,往往不能用单一的标准和规则来界定。

亲社会行为与利他行为亲社会行为是指有益于他人和社会的行为,包括一切积极的、有社会责任感的行为。

不考虑动机因素。

利他行为不仅强调结果上的利他,而且强调利他动机。

亲社会行为的产生既有可能是有利他主义引起的,也可能不是由利他主义引起的,而包含了一定的目的性,如为了获得社会赞许、避免惩罚等。

利他主义是指关心他人的利益而不考虑自己的利益的行为。

①利他行为的目的是有益于他人。

②利他行为是一种自觉自愿的行为。

③利他行为不期待任何形式的回报或奖励。

④利他行为具有自我牺牲性,表现在时间、精力、物质上的付出。

亲社会行为的中介过程社会认知结构是指对社会信息进行加工,解释社会事件,理解社会事件,理解人际关系以及解决人际关系。

这种认知结构对亲社会行为的产生主要有两种作用方式,一是提供作出某种亲社会行为所必须的信息,二是导致情感和动机倾向的产生。

这两个认知和情感过程对亲社会行为起到中介作用。

主要是以三个步骤实现的:1、注意过程:包括注意他人的需要、对帮助时机的知觉。

亲社会行为发生的一个必要条件就是对他人需要帮助的觉知。

对他人需求的敏感性很重要。

对目标唤起的认知和解释会影响人们亲社会行为,若把唤起视为合理需求,怎会对亲社会行为产生积极影响,反之则不利于亲社会行为发生。

2、评价过程:个体主要通过三类标准来评价可能采取的行为:代价和利益、道德准则、自我。

3、计划过程亲社会行为的研究的理论模型社会生物学观点:E.Wilson认为,任何遗传上具有高生存价值,即有助于个体持续生存的决定性特质,往往具有向下一代遗传的倾向,因为具有该特质的个体比不具有该特质的个体较易持续生存下去,产生较多的后代。

他把这一演化原则用到对利他行为的解释中,指出帮助他人的倾向对团体的基因来说具有很高的持续生存价值。

比如具有血缘关系的个体间更容易发生亲社会行为。

社会进化论:Campbell认为在人类文化与文明的历史发展中,人类将选择性地进化本身的技能、信念和技术。

因为亲社会行为和利他行为是遍布整个社会的行为,因此它们在进化中也得到了提高并成为社会规范的一部分。

社会进化论认为有三种规范对亲社会行为很重要:社会责任规范(比如老师有责任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相互相规范,也叫互惠规范、社会公平规范(指帮助那些值得帮助的人)。

亲社会行为的互惠理论,研究者们认为个体行为应该符合群体合作的规则和目的,互惠可以是亲社会行为发生后的一种现实回报,也可以是对回报的期待。

研究指出个体愿意帮助他人的原因是希望自己得到他人同样的帮助以避免可能发生的困境。

社会交换理论认为亲社会行为是一种交换的过程,其根本目的是在社会交换中获得较大的收益。

亲社会行为是帮助他人获得利益,但是同时也会带来一定的回报,比如他人的赞许,自我价值感的提升,内心的愉悦等。

当助人代价过高,助人行为会明显的减少,这种现象是社会交换理论中代价与收益进行权衡的结果。

人们只会在收益大于成本时提供帮助,这也解释了代价小的帮助行为非常普遍,而代价巨大的帮助行为实施者较少的现象。

摩根和帕克的助人的代价——报偿模式认为,人们决定是否作出助人行为时要考虑帮助他人时要付出的代价和可能得到的报偿之间的关系,当助人得到的报偿超过付出的代价时,助人行为最容易发生。

社会学习理论:社会学习理论认为,道德行为的获得是通过与其他行为的获得相同的机制来完成的,即通过直接教授和模仿过程而完成。

社会学习理论家认为是模仿对道德行为的获得起作用。

通过很多实验证明,榜样模仿、观察学习和替代性强化在获得亲社会行为过程中的作用。

艾森伯格的亲社会行为理论:艾森伯格在科尔伯格道德发展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亲社会行为理论,认为亲社会行为发生的过程分为三部分:①初始阶段,对他人的需要的注意阶段。

能否注意到他人的需要受个体因素和个体对情景的解释影响。

②亲社会行为的意图的确定阶段。

在紧急情况下,情感因素在助人决策中起主要作用;在非紧急情况下,个体的认知和人格因素可能起主要作用。

③意图和行为建立联系的阶段。

助人意图和亲社会行为的联系受到很多因素影响,所以并不总是一致的。

亲社会行为的实施本身会加强以后的亲社会行为。

艾森伯格还提出儿童亲社会道德判断的5个阶段:阶段1:享乐主义的、自我关注的推理。

阶段2:需要取向的推理。

阶段3:赞许和人际取向、定型取向的推理。

阶段4:分为两个子阶段。

阶段4a为自我投射性的移情推理。

阶段4b为过渡阶段,儿童选择助人或不助人的理由涉及到内化了的价值观等,但没有清晰地表达出这些思想。

阶段5:深度内化推理。

其他的理论模型舒瓦茨的规范激活论的利他行为模型认为,个人的行为受个人行为规范的支配,如果个体将利他的社会规范内化为个体的规范并形成道德义务感,就会推动利他行为的发生,反之个体是不会表现出利他行为的。

拉但尼和达利提出了解释产生助人行为的决策过程的模型,模型认为,助人决策包括五个步骤:对紧急事态的注意;正确解释场景;对个人责任的确定;对恰当介入方式的确定;执行助人行为。

其他人在场减少了人们干预的可能性。

他人在场情境的一个重要效应是责任分散亲社会行为的发生及发展本能论认为亲社会行为是由遗传决定的,是一种为保护物种的生存而牺牲个体的内部机制。

亲社会行为是先天存在的,而不是受社会环境的影响在后天逐步形成的。

但这种理论受到很大批评。

习得论认为,亲社会行为是在后天环境中不断学习而形成的行为。

亲社会行为的发展皮亚杰认为,在他律阶段,儿童只有在权威者的要求下才会做出帮助他人的行为,由于缺乏移情能力,他们很难主动做出助人行为。

在自律阶段,儿童变得会关系他人的立场和观点,并且移情能力增强,助人行为随之增多。

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因素(移情能力、道德推理能力、观点采择能力)外部因素:1、旁观者效应的影响:旁观者效应是指个体在面对紧急事态时,单个人与同他人在一起时的反应不一样。

由于他人在场,会抑制或激发个体的利他行为。

一般会造成责任分散减少助人行为,但对儿童的研究却表明有人在场时助人行为增加。

2、榜样示范作用。

3、情境的模糊性。

4、环境因素,如气温等。

5、时间压力因素,比如急着去上课时有人拦着你帮忙,可能助人行为要比你在校园闲来散步发生的概率小。

内部因素:1、认知因素的影响:观点采择能力和社会规范以及期望的调节都会影响亲社会行为。

霍根认为道德行为是由一个人的认知发展过程中逐渐出现的五个独立因素决定的。

第一个是个体能意识到规则。

第二个是有进入角色的能力。

第三个是能认识到规则是可变的服从是必要的,但要从实际出发。

第四个是可以违背由别人强迫制定的标准。

第五个是按照各种道德模式办事,使道德决定建立在直觉的或个人的道德准则的基础上。

2、个体的心理状态,即心境的好坏。

3、个体的特质:助人者一般具有如下特点:强烈的社会动机、相信自己对事情有影响力、有适合于情境需要的特殊能力、同情理解他人,有责任感。

总的来说赞同的需要和公正世界的假设和利他行为有关。

求助者的特点:1、是否受他人喜欢,比如外貌因素,无论男女,漂亮的人会更容易受到帮助。

2、是否值得帮助,相比于躺在地上的醉汉人们可能更愿意帮助一个因生病而晕倒在地的人。

3、性别因素,女性通常会比男性容易受到帮助。

(1)内疚情绪能促进小学5 年级儿童亲社会行为水平的提高,难过情绪不能促进小学5 年级儿童亲社会行为水平的提高。

(2) 当儿童将注意力集中于自己对团体造成的不良影响,产生内疚情绪,但如果其将注意力集中于自己的不良结果,则产生难过情绪无论阈上道德启动和阈下道德启动,道德启动方向对亲社会行为意向的主效应均显著,心理成本的主效应均显著,交互作用均不显著,阈下道德启动和心理成本对亲社会行为意向交互作用可达到边缘显著水平。

研究二无论阈上道德启动和阈下道德启动,道德启动方向对亲社会行为的主效应均显著,心理成本主效应均显著,交互作用显著。

.阈上道德启动方向和阈下道德启动方向都对亲社会行为意向有显著影响,正向道德启动能引发亲社会行为意向上更高的捐助水平。

2.心理成本对亲社会行为意向上效应显著,被试在低心理成本条件下会做出更高的亲社会意向上的捐助水平,在高心理成木条件下则相对较少。

3.阈上道德启动与心理成本对亲社会行为意向交互作用不显著,阈下道德启动与心理成本对亲社会行为意向交互作用边缘显著。

4.阈上道德启动和阈下道德启动对亲社会行为都有显著影响,正向道德启动总是带来更高的金钱捐献。

5.心理成本对亲社会行为的主效应显著,被试在低心理成本下比高心理成本下捐赠更多的金钱。

6.真实亲社会行为的研究中,道德启动和心理成本交互作用显著。

当心理成本低时,正负道德启动引发的捐献差异比较小,当心理成本高时,正负道德启动引发的捐献差异更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