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九上第三单元(古文三篇:岳阳楼记、醉翁亭记、湖心亭看雪)导学案带答案

合集下载

部编人教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阅读:12湖心亭看雪》优课导学案_0

部编人教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阅读:12湖心亭看雪》优课导学案_0

12* 湖心亭看雪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了解作者的有关情况及写作背景。

2.积累文言词语,疏通文意,熟读成诵。

过程与方法:1.反复诵读,品味雪后西湖奇景,体会白描的写景手法。

2.赏析课文融叙事、写景、抒情于一炉的写作特色。

情感态度价值观:品味雪后西湖的奇景,感悟作者超凡脱俗的文人雅趣。

教学重点:反复诵读了解意境。

教学难点:品味雪后西湖奇景,体会白描的写景手法。

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感悟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诗词歌赋颂雪景。

二、出示学习目标:1.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2.积累文言词语,疏通文意,熟读成诵。

3.揣摩文中描写西湖雪景的文字,初步了解白描的写作手法。

三、预习检测1.文题解说。

2.作者作品简介。

3.写作背景简介。

4.词语积累。

四、指导学生自学自学指导(一)多层次朗读第一步:读准字音,读出节奏第二步:读懂文意第三步:熟读成诵自学指导(二)总结积累文言知识1.重点字词2.古今异义3.一词多义4.词类活用5.特殊句式自学指导(三)畅所欲言整体感知1.本文写了何人何时到何地做何事?2.用文中的词语评价“我”是一个怎样的人?3.你从哪些地方能看出作者是个“痴人”?4.“痴”的背后隐藏着什么样的内心世界?五、品味赏析1.“湖中人鸟声俱绝”的“绝”字在此有什么样的表达效果?2.文中的“独”字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性情?3“拉余同饮”中的“拉”字表现了什么内容?六、深层探究1.说说本文描写西湖雪景的句子有什么特色?属于什么写法?2.读完本文,你会发现文章题为“湖心亭看雪”,但文章后半部分用近一半的笔墨写人,对此,你有何看法?七、课堂小结1.运用白描手法,生动传神。

2.写景、叙事、抒情有机结合。

八、布置作业1.完成配套。

2.请同学们搜集有关写雪的文章与本课进行比较,说一说各自的特色。

部编人教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阅读:12湖心亭看雪》公开课导学案_0

部编人教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阅读:12湖心亭看雪》公开课导学案_0

《湖心亭看雪》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结合注释,疏通文意,积累文言词汇,培养古文的阅读理解能力。

2、品味写景语句,把握文章运用的白描手法,感受雪后西湖的奇景。

3、通过反复朗读课文,感悟作者遗世独立的高洁情怀和不随流俗的生活态度。

理解作者的故国之思。

【学习重点】品味写景语句,把握文章运用的白描手法,感受雪后西湖的奇景。

【学习难点】感悟作者遗世独立的高洁情怀和不随流俗的生活态度。

理解作者的故国之思。

【教学方法】1.诵读法。

2.品读句段法。

3.资料助读法。

【学习过程】一、导入:常言道:“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杭州最美在西湖。

许多文人墨客用他们的生花妙笔描摹了西湖春夏季节的美。

白居易说“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这是春日的西湖。

杨万里说“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这是夏日的西湖,寒冬大雪后的西湖又是一番怎样的景象呢?这节课,我们学习《湖心亭看雪》。

二、展示图片,了解湖心亭:湖心亭位于杭州西湖之中,据说是宋代整修西湖时,以湖泥堆成小山,成为一岛,是西湖三岛之一,后于山上建成亭阁,叫湖心亭。

这是观赏西湖风景的好地方,因此常有文人墨客到此赏景。

三、读文知意:(一)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理解朗读课文。

(二)借助课文下面的注释以小组为单位来疏通文意,圈出不理解的词句,组内先解决,组内解决不了的提出来一起解决。

四、整体感知:(一)用简洁的语言归纳这篇文章讲了什么事情?崇祯五年十二月夜张岱独往湖心亭看雪,在亭上遇到两个金陵人。

(二)找出文中评价作者的句子,感悟作者人物形象。

“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如何理解文中“莫说相公痴”中的“痴”,他“痴”表现在何处?五、咬文嚼字品“痴”行“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独往湖心亭看雪”——不寻常的天气,不寻常的时间,不寻常的行踪。

一个“独”字读出了张岱的超凡脱俗,闲情雅致六、白描之中赏“痴”景“雾淞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最新2018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岳阳楼记》 原文与注释及三课时带课后作业导学案(有答案)

最新2018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岳阳楼记》 原文与注释及三课时带课后作业导学案(有答案)

最新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10.岳阳楼记范仲淹2018年6月【题解】岳阳楼在今湖南岳阳城西,高三层,从楼上俯瞰碧波万顷的洞庭湖,景物十分壮观。

岳阳楼开始建于唐朝初年,北宋滕子京为巴陵郡守时,主持重修,并请范仲淹作《岳阳楼记》以表示纪念。

由于范仲淹的纪念文写的很好,成为千古名篇,因而岳阳楼也就闻名天下。

《岳阳楼记》作于庆历六年九月十五日,当时正值“庆历新政”变法运动失败,作者被贬,谪居外地。

文章通过对历史上那些“迁客骚人”只局限于个人狭窄圈子里的思想感情的批评,表达了作者自己“先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心胸和抱负。

这种思想,不仅对当时因变法革新运动失败而被贬的作者和他的同事们,具有巨大的鞭策和鼓舞作用,就是对于后世的一切有志之士也有很大的影响。

为了充分表达主题思想,作者采用写景和议论相结合的表现手法。

语言简洁,形象生动;骈散结合,波澜起伏,富有节奏感。

本文在写景散文中别具一格。

【原文】庆历四年春①,滕子京谪守巴陵郡②。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嘱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③,在洞庭一湖④。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前人之述备矣。

然则北通巫峡⑥,南极潇、湘⑦,迁客骚人⑧,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若夫霪雨霏霏⑨,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⑩,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11,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12,锦鳞游泳○13,岸芷汀兰○14,郁郁青青○15。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16,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居庙堂之高○17,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含答案) 第三单元导学案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含答案) 第三单元导学案

28 《醉翁亭记》导学案班别姓名学号【学习目标】1、掌握本课文体知识、重点词语和句子翻译。

2、理清课文思路,理解课文内容。

3、培养学习文言文的能力。

【学习重点】1、掌握重点词语和句子翻译。

1、读准下列划线字的读音环滁()林壑()琅琊()()潺潺()辄醉()林霏()暝()晦明()伛偻( )()山肴()野蔌()颓然()阴翳()觥筹()()2、文学知识填空欧阳修,字永叔,号,晚年号六一居士,吉州永丰人,(朝代)著名家,谥号文忠,著有《欧阳文忠公集》。

他继承了韩愈“古文运动”的理论,领导了北宋诗文革新运动,是著名的“”之一。

3、本文结构和写景顺序第一段:写顺序:。

第二段:写顺序:。

第三段:写顺序:。

第四段:写。

4、主旨探究本文也写于庆历六年,作者因支持范仲淹政治改革,而被贬滁州。

但他还是励精图治使“政通人和”。

本文通过对的描写和对之乐的叙述,表达了作者对的热爱和的情怀,抒发了作者的政治理想和寄情山水以排遣愁怀的复杂感情。

5、写出相关的成语(1)本意是醉翁的情趣不在酒上。

现在多比喻本义不在此或别有用心。

(多含贬义)。

()(2)本意是本意是水落下去了,石头就露了出来。

现在比喻事情的真相大白。

()(3)本意是前面的人在呼喊,后面的人在应答。

现多用来比喻写文章首尾呼应。

()(4)本意是酒杯和酒筹交互错杂。

现在多形容人相聚饮酒的热闹情景。

()6 、解释下列划线的字词环( )滁皆山也。

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

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大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部编版】2019年秋九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Word版含答案)第三单元导学案12《湖心亭看雪》

【部编版】2019年秋九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Word版含答案)第三单元导学案12《湖心亭看雪》

《湖心亭看雪》师生共用导学案学习时间:班级:姓名:【学习目标】1、掌握文中的实词,通过诵读,感悟文章的简约之美。

2、深入了解本文写景的特点——白描手法,把握写景与叙事、抒情的关系。

3、体悟作者旷达的志趣和故国之思。

【学习重点】1、感受雪后西湖凝静清绝的意境之美。

2、把握文章运用的白描手法。

【学习难点】体悟作者旷达的志趣和故国之思。

【知识链接】1、白描。

白描原是一个绘画术语,指在绘画中只用线条勾勒,不著颜色的画法。

在写作上,白描是指抓住事物的主要特征,用简练的文字朴实地进行描写的方法。

2、作者简介张岱(1597~1689),字宗子,又字石公,号陶庵、蝶庵、天孙,明山阴(今浙江绍兴)人。

明末以前未曾出仕,一直过着布衣优游的生活。

明亡以后(明太祖朱元璋曾定都于金陵),消极避居浙江剡(shàn )溪山中,专心从事著述,穷困以终。

他继公安三袁(袁宏道、袁中道、袁宗道)之后,以清淡天真之笔,写国破家亡之痛,《陶庵梦忆》和《西湖梦寻》即写于他明亡入山以后,书中缅怀往昔风月繁华,追忆前尘影事,字里行间流露出深沉的故国之思和沧桑之感。

他文学创作以小品文见长。

文笔清新生动,饶有情趣,风格独特。

特别提示:张岱乃异乡之客;亡国之人。

【预习导学】 1、给画线字注音:更定()拏()毳衣()雾凇沆砀()()()一芥()更有此人()喃喃()长堤()2、解释句中画线词:(1)人鸟声俱绝()(2)是日()(3)更定()(4)余拏一小舟()(5)拥毳衣炉火()(6)上下一白()(7)雾凇沆砀()(8)焉得更有此人()(9)强饮三大白()()10莫说相公痴()(11)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3、解释多义词:(1)白:上下一白()三大白()(2)余:余住西湖()上下十余里()(3)大:大喜()三大白()(4)是:是日更定()是金陵人()(5)绝:人鸟声俱绝()绝巘多生怪柏()(6)更:时日更定()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更有痴似相公者()4、用原文回答问题:(1)文中写看雪的时间、地点、天气状况的句子是:(在文中画出)(2)文中具体描写雪景的句子是:(在文中画出)5、结合文意写诗句:(1)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岳阳楼记醉翁亭记湖心亭看雪诗词三首练习(附答案)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岳阳楼记醉翁亭记湖心亭看雪诗词三首练习(附答案)

《岳阳楼记》练习一、给下列字注音。

谪.守()衔.远山()浩浩汤.汤()骚.人()若夫.()怒号.()霪.雨霏霏()隐曜.()樯.倾楫摧()薄.暮冥冥()岸芷汀.兰()宠辱偕.忘()忧谗.畏讥()二、解释加点的词语。

(1)百废.具兴(2)增.其旧制(3)前人之述备.矣(4)北通.巫峡(5)把.酒临.风(6)春和景.明(7)谪.守巴陵郡(8)属.予作文(9)予观夫巴陵胜状..(10)忧谗.畏讥(11)宠辱偕.忘(12)微.斯人(13)吾谁与归.__________(14)若夫淫雨霏霏..(15)连月不开.(16)是.进亦忧,退亦忧三、解释下列多义词。

(1)或而或长烟一空:(2)则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或异二者之为:然则北通巫峡:(3)以属予作文以记之:(4)观岳阳楼之大观:不以物喜:予观夫巴陵胜状:(5)会多会于此:(6)极南极潇湘:会天大雨:感极而悲者:(7)其其喜洋洋者矣: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四、根据句子意思从文中找出相应的成语填在括号里。

(1)形容建设事业蓬勃发展的兴旺景象。

()(2)形容景色或事物多种多样,非常壮观。

()(3)心境开阔,精神愉快。

()(4)形容水势浩大。

()五、指出下列文言句式所运用的表达方式。

(1)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2)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

()(3)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4)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六、翻译。

1、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4、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5、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6、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七、填空:1、《岳阳楼记》的作者是,(朝代)著名的家、,此文以“记”为名,借题发挥,表达了(填原文)的政治抱负,也表达了对朋友滕子京的。

2、滕子京重修岳阳楼的背景是,作者写作的缘由是;岳阳楼景色的特点是或。

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湖心亭看雪》导学案

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湖心亭看雪》导学案

《湖心亭看雪》导学案学习目标:1.自读课文,疏通文句。

2.品味雪后西湖的奇景和作者流露出的情感。

3.初步了解白描的写作手法学习重点、难点:品味雪后西湖的奇景和作者流露出的情感。

学法指导:1.本文是游记类的小品文,理清记叙的要素。

反复朗读,理解课文内容。

2.课前查阅有关张岱的资料,“知人论世”透过质朴、淡雅的语言文字,把握作者的情感。

【课前导学】一、新知认知1.湖心亭。

位于杭州西湖之中,据说是宋代整修西湖时,以湖泥堆成小山,成为一岛,是西湖三岛之一,后于山上建成亭阁,叫湖心亭。

这是观赏西湖风景的好地方,因此常有文人墨客到此赏景。

在湖心亭极目远眺,湖光尽收眼底,群山如列翠屏,有“湖心平眺”之称。

清乾隆帝在亭上题有匾额“静观万类”和楹联“波涌湖光远,山催水色深”。

2.白描。

原是中国画的一种技法,是一种不加色彩或很少用色彩,而只用墨线在白底上勾勒物象的画法。

写作中是一种描写的方法,指抓住事物的特征,以质朴的文字,寥寥几笔就勾勒出事物形象的描写方法。

白描用于写人,只需三言两语即可勾画出人物的外貌和神态,使读者如见其人。

白描用于写景,只需几笔就可勾勒出一幅鲜明的图画,使人如临其境。

白描用于写事,也只要几笔就可使事态毕现,生动形象。

二、预习任务1.了解作者身世及本文的写作背景。

2.熟读课文,先口译后笔译全文。

3.尝试回答下列问题。

(1)如何理解文中“莫说相公痴”中的“痴”,他“痴”表现在何处?(2)下面句子有何特色,试加以体味。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三、预习检测1.给加粗字注音。

①是日更定()②拥毳衣炉火()③雾凇()④一芥()2.解释加粗词。

①是日更定:()②余拏一小舟:()③上下一白:()④焉得更有此人:()3.填空。

《湖心亭看雪》是明代的________在明亡后追忆前尘往事的_______文。

4.翻译下列句子。

①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

部编人教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阅读:12湖心亭看雪》优质课导学案_1

部编人教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阅读:12湖心亭看雪》优质课导学案_1

《湖心亭看雪》教案一.学习目标:1.运用意项积累法、造字记忆法、现象归纳法疏通句意,掌握重点字词句的解释与含义;2.运用“熏浸刺提”法赏雪景、悟痴情、思文气,在雪景中触摸作者的心,由感悟走向感发;3.借助作者生平与写作背景,体味作者的山水之痴、故国之思。

二.学习重难点:1.学习重点:在脑海中浮现雪景,由此理解张岱的感情,挖掘“痴”字的深刻内涵;2.学习难点:感悟张岱与金陵人“痴”的差异,理解张岱更深层次更丰富内涵的“痴”。

三.学习过程:【导入】在与唐诗、宋词、元曲相媲美的晚明小品中,最令人称道的便是山水游记,张岱作为晚明小品的集大成者,他的好友祁彪佳是这样评价他的:“其所记游,有郦道元之博奥,有袁中郎(袁宏道)之倩丽(《满井游记》)…”他的代表作《湖心亭看雪》有什么过人之处呢?让我们走进这篇文章。

【初读•正字句】1.明晰字意。

这篇文章属于山水游记(板书:山水),跟古人游,需要迈过两道门槛:熟读课文和熟通文意。

请大家听读全文,注意听字音、看字形、思字意。

(放音频,配乐《高山流水》)自读全文,理解文意。

生提问交流。

绝:1.<动>断;2.<副>极;3.<动>超越;4.<动>横渡。

——《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绝:断——消失。

文言要积累,多翻翻字典对古文的学习很有好处。

挐:牵引,划船。

拥:围裹毳衣,围着炉火(两个宾语)。

毳:(会意字)鸟兽细毛(毳衣:细毛皮衣)。

雾凇:雾气遇冷时在树木上凝成的冰花。

沆砀:雾气弥漫的样子。

一白:全。

比喻:痕:像一道痕迹;点:像一个黑点;芥:像一片草叶(依其形推其意,草字头,本义细草,一芥,极言其小,像草叶一样的小舟);粒:像几粒米粒。

毡:毡垫。

用兽毛压制而成的片状物,可做防寒用品和衬垫材料。

强:勉强,尽力。

白:酒杯(这是字体的演变过程,白是一种罚酒用的杯子,俯视杯口,其形状酷似甲骨文中的白字。

)(PPT)一词多义:是日更定矣古代夜间计时单位(一夜分五更,初更相当于晚上七点至九点,古代没有钟,用铜壶滴漏计时,晚上谯楼打鼓或更夫打梆子报告初更开始)湖中焉得更有此人还是日这更有痴似相公者还是金陵人表判断余挐一小舟一叶上下一白白色上下一白全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酒杯词类活用:大雪三日:下大雪(名作动)特殊句式:是金陵人(判断句)2.熟通文意。

部编人教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阅读:11醉翁亭记》赛课导学案_2

部编人教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阅读:11醉翁亭记》赛课导学案_2

11《醉翁亭记》导学案1、有人认为,醉翁亭只是因为欧阳修才出名,它本身和周围的景色并不美。

你怎么看,说说你的理由。

2、太守欧阳修到醉翁亭游玩,喝醉时是什么样子的?你是如何理解他的“醉”的?3、到醉翁亭附近游玩的人和鸟,他们的感受可用文中的一个字来形容,这个字是。

禽鸟乐、滁人之乐和太守之乐有什么不同?4、本文题目是《醉翁亭记》,说明本文的体裁是一篇记,记是古代一种散文体裁,可叙事、写景、状物,抒发情怀抱负,阐述某些观点。

作者在文中抒发了什么感情?齐读第四段,回答。

二、课堂小结三、基础训练1.“也”是文言文常用虚词之一,一般有表判断、表陈述、表感叹三种用法。

选择下列句子的用法。

A表判断B表陈述C表感叹①环滁皆山也。

()②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

()③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2.选择下列句子中“而”字的用法,将字母填入括号。

A连接两个并列的词、短语或句子 B表示两个动作或两句之间的承接关系C表示两个动作或两句之间的转折关系 D连接状语与中心词①蔚然而深秀者()②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③日出而林霏开()④溪深而鱼肥()3.不是判断句的一项是()A、环滁皆山也。

B、太守自谓也。

C、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D、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四、能力提升(一)阅读下面文字,回答1—6题①环滁皆山也。

②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③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④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⑤作亭者谁?⑥山之僧智仙也。

⑦名之者谁?⑧太守自谓也。

⑨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⑩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1.这段文字属于景物描写的句子有________句。

写景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

2.这段文字写景的角度有________、________。

3.这段景物描写,总写________和________,是为了引出下文对________自然风光的描写,为下文写人的活动________。

部编人教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阅读:12湖心亭看雪》优课导学案_2

部编人教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阅读:12湖心亭看雪》优课导学案_2

《湖心亭看雪》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巩固文言词汇,夯实文言基础。

2、分析文中景物描写所使用的白描等手法。

3、从字里行间把握作者情感,分析其性格。

4、通过了解张岱其人其事,领悟做人的另类哲学。

教学重点1、分析本文中精彩的白描等写景手法的运用。

2、在字里行间去探寻作者的情感,以此了解作者其人。

教学难点品析作者对故国之思的隐晦情感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电子白板、学生导学案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小组合作研讨、讲练结合等教学课时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1、投影展示需要识记的文言词汇,请学生作答。

2、以分组形式检测全文的句子翻译。

二、反复朗读品析课文生齐读课文,找出文中最能概括作者行为或性格的一个字,并简要理解其含义。

明确:“痴”。

痴迷。

文中是什么令作者痴迷呢?明确:痴迷西湖特别是湖心亭附近的雪景。

(最直观的)作者对西湖雪景的痴迷程度深吗?你怎么看出来的?明确:深。

十二月、大雪三日、人鸟声俱绝、更定、独等地方。

到底是怎样的美景竟令作者如此心驰神往呢,让我们一起来赏这令他痴迷的西湖美景。

(一)赏“痴景”1、男女生分角色读写景的语句,思考作者给我们描绘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共同构成了一幅怎样画面?明确:雾凇、天、云、山、水、长堤、湖心亭、余舟、湖中人。

画面:冰花一片弥漫,天和云和山和水难以分辨,大地银装素裹白茫茫一片。

随着船的滑行,隐隐看到了露出一条线般痕迹的苏堤,像个小点一样的湖心亭,我的如草一样小的船,以及在茫茫天地间渺小得如同米粒大小的船中人。

2、寥寥数语,却描尽西湖的雅致,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写法呢?明确:白描。

(师展示白描这种手法的含义及例子,帮助学生理解)3、文中写景还有许多的匠心,你找到了吗?明确:如(1)层次顺序的安排:从远到近、从大到小(从概括到具体)、点和线的结合等;(2)静与动的结合;(3)数量词的巧用(几个“一”使大小分明,以小衬大,境界全出;“痕”“点”“芥”“粒”等量词极言事物之小以衬天地之大);(4)连词“与”的妙用(使天上地下连为一个整体,朦胧一片,更为形象)4、面对此景,作者可能会产生哪些感想呢?明确:(1)“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的生命渺小茫然之感。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岳阳楼记》学习任务单(公开课导学案)及作业设计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岳阳楼记》学习任务单(公开课导学案)及作业设计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岳阳楼记》学习任务单及作业设计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通过鉴赏文中精彩的词句,品味骈散结合的语言特点,感受语言之美。

2.反复诵读,体会岳阳楼景色特点,梳理文章内容。

【课前学习任务】1.借助课下注释,熟读《岳阳楼记》。

2.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岳阳楼重建的背景。

【课上学习任务】学习任务一:学习任务二:请同学们运用刚才学到的方法,赏析文章第四段,并完成下面表格。

【学习资源】课外选读:滕子京《岳阳楼诗集序》【作业设计】1.滕子京在《岳阳楼诗集序》中同样对洞庭景色进行了描写,请阅读链接材料,与《岳阳楼记》第二段相比较,谈一谈你更喜欢哪一文段,并说明理由。

【链接材料】东南之国富山水,惟洞庭于江湖名最大。

环占五湖,均视八百里;据湖面势,惟巴陵最胜。

濒岸风物,日有万态,虽渔樵云鸟,栖隐出没同一光影中,惟岳阳楼最绝。

(节选自滕子京《岳阳楼诗集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预习作业请借助课下注释,熟读《岳阳楼记》,并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岳阳楼重建的背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1.我更喜欢《岳阳楼记》第二段。

2018新人教版部编本九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醉翁亭记》导学案

2018新人教版部编本九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醉翁亭记》导学案

2018年新人教版部编本九年级上册语文《醉翁亭记》导学案【学习任务】1、题解,了解本文作者及写作背景。

2、积累并掌握文中出现的文言词汇。

3、在同学间交流合作的基础上,能够流利的翻译全文。

4、熟读课文,初步理解文章内容。

【学习重点】1、积累并掌握文中出现的文言词汇。

2、在同学间交流合作的基础上,能够流利的翻译全文。

【学习难点】理解把握文章中重点实词及特殊句式【知识储备】1、了解作者: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又号六一居士,北宋文学家,史学家,旧时列为“唐宋八大家”之一,2.简介背景:庆历5年(1045),欧阳修因支持范仲淹的政治改革,上疏为其辩解而被贬为滁州太守。

滁州地处江淮之间,交通不便,民风淳朴。

欧阳修虽壮年被贬,仕途失意,但不悲戚嗟叹,而是以积极的态度当好他的地方官,为百姓办事。

滁州风光秀丽,欧阳修便寄情山水,以诗酒自娱,与民同乐,把内心的抑郁掩压在山水与诗酒之乐之中。

第二年,写了本文。

欧阳修写此文时不过39岁,文中所说“年又最高”“苍颜白发”,这有点自嘲的意味。

【学具准备】工具书等【独学】(一)初读课文,把不认识的字注上拼音;(二)再读课文,把不能解释的词语做好标记,尝试独立完成积累。

(三)然后自己诵读一遍课文,要求读准字音、做到准确断句。

1、《醉翁亭记》的作者是(朝代)的。

家、家,与唐代的、、宋代的、、、、、并称为“唐宋八大家”。

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环滁()琅玡()林壑()辄醉().....弈()者胜穴暝()伛偻()()....酒冽()山肴()野蔌()阴翳()....觥()筹()交错..3、文言积累(1)古今异义:(2)词类活用①山行六七里②名之者谁③故自号曰醉翁也④杂然而前陈者(3).一词多义(4)成语:①醉翁之意不在酒:②水落石出:③峰回路转:④觥筹交错:3、翻译语句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部编人教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阅读:12湖心亭看雪》赛课导学案_0

部编人教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阅读:12湖心亭看雪》赛课导学案_0

12 湖心亭看雪教学目标1. 了解作者和时代背景;积累文言词汇,培养古文的阅读理解能力。

2. 赏析雪后西湖的奇景和作者游湖的雅趣;了解作者的精神世界及思想感情。

3. 把握本文叙事、写景、抒情交融的写作特色。

教学重点1.赏析雪后西湖的奇景和作者游湖的雅趣。

2.把握文章运用的白描手法。

教学难点理解作者的精神世界,把握写景与叙事、抒情的关系。

教学方式1.朗读法。

2.讨论与点拨相结合。

3.品读法。

课时安排1 课时2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同学们好。

今天我们共同来学习明朝人张岱的小品文《湖心亭看雪》。

大家知道湖心亭位于什么湖上吗?(西湖)对。

一提起西湖,大家一定想到了西湖那美丽迷人的风光,想到了很多描绘西湖风光的名诗句。

关于西湖的诗句,同学们能背诵多少?学生交流: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荫里白沙堤。

(白居易)毕竟西湖四月中,春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杨万里)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苏轼)师:同学们说得很好,但是在我们耳熟能详的这些诗句中,却很少有描绘西湖冬景的。

我们大家仔细品味这些古诗,就会发现,诗人心中有一个春天,他笔下的西湖就春意盎然;诗人的心中有一份柔情,他笔下的西湖就温柔缠绵。

可是,如果诗人的心中寒冰一片,他笔下的西湖会是什么样子的呢?让我们一起走进张岱,去品品他的这篇《湖心亭看雪》。

(板书课题)(多媒体显示:背景西湖雪景。

教师提示:现在让我们走进张岱的世界。

)二、作者简介多媒体显示张岱相关资料:张岱(1597~1689),字宗子,又字石公,号陶庵、蝶庵、天孙,明山阴(今浙江绍兴)人。

明末以前未曾出仕,一直过着布衣优游的生活。

明亡以后,消极避居浙江剡溪山中,专心从事著述,穷困以终。

《陶庵梦忆》和《西湖梦寻》即写于他明亡入山以后,书中缅怀往昔风月繁华,追忆前尘影事,字里行间流露出深沉的故国之思和沧桑之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解释下面加点词语的意思。(8分)
(1)山岳潜形潜:——(2)薄暮冥冥薄:——
(3)把酒临风把:——(4)予尝求古仁人之心尝:——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8分)
(1)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浮动的光闪着金色,静静地月影像沉下的玉璧。
(2)微斯人,吾谁与归?
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
4.用原文语句填空。(8分)
4、然则北通巫峡然则:既然这样,那么
5、连月不开 开:放晴
6、则有去国怀乡去:离开国:国都京城
7、沙鸥翔集集:群鸟停息在树上
8、而或长烟一空一:全
9、把酒临风把:持,执临:迎着,对着
10、不以己悲 以:因为
11、微斯人,吾谁与归 微:如果没有归:归依
12、是进亦忧,退亦忧是:这样
四、通假字
1、百废具兴具同“俱”
选文第③段“是进亦忧,退亦忧”一句中,“进”指的是居庙堂之高,“退”指的是处江湖之远;“古仁人”能够做到“进亦忧,退亦忧”的原因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5.登楼者面对两种不同景色产生了“悲”和“喜”的感情,作者写这一内容的目的是什么?请结合选文回答。(8分).
物,一暗一明,情,一悲一喜,形成鲜明对照。其实,悲喜表现虽异,但本质相同,都是作者所反对的以个人荣辱为转移的悲喜观。这样,就自然过渡到下文论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崇高思想境界上来。
2、属予作文以记之属同“嘱”
五、一词多义
1、夫予观夫巴陵胜状那
夫环而攻之语气词
2、观予观夫巴陵胜状看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景象
3、极南极潇湘直到
感极而悲者矣极点
4、或而或长烟一空有时
或异二者之为或许
六、翻译句子
1、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到了第二年,政务顺利,百姓和乐,各种荒废了事业都兴办了起来了。
2、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自然引出下文写景物之异和感受之异,为结尾的议论安下了根。
(4)滕子京重修阳楼的背景是什么?
政通人和,百废俱兴
(5)文中总写洞庭湖景观的句子是:
衔远山……气象万千。
(6)从文中看,“前人之述”指的是:
唐贤今人诗赋 。
(7)唐代诗人孟浩然的诗句“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与文中所描写的洞庭湖的景色、气势相近,都突出了洞庭湖雄伟壮观的特点。
部编版九上语文第三单元(古文)导学案、带答案
共三篇古文:10课《岳阳楼记》、11《醉翁亭记》、12《湖心亭看雪》
班级:姓名:
课题
10、岳阳楼记
主持人
王信军
备注栏
课型
新授课
备课时间
2018.9.10
序号
8、9
学习目标
1、掌握本课文体知识,重点词语和句子的翻译。
2、理清课文思路,理解课文内容。
学法指导
讨论、交流。
(10)点明古仁人之心的句子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11)“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中的“二者之为”具体指的是什么?
以上两种以物喜以己悲的心情
(12)“是进亦忧,退亦忧。”中的“进”“退”分别指的是什么?
“进”在朝廷做官,“退”处在僻远的江湖间
(13)“古仁人”指:古时品德高尚的人;“骚人”指:诗人,它出自战国时期屈原写的《离骚》。
B.面对人生中成功的欢乐和失败的痛苦,我们应该拥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心态。
C.文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抒发了作者远大的政治抱负。
三、课堂检测
一、阅读课文第3、4、5段,完成下列各题。
1.下列加点意思相同的一项是(D)(8分)
A.樯倾楫摧倾家荡产B.忧谗畏讥乐以忘忧
C.去国怀乡触目伤怀D.或异二者之为神情异常
9.“微斯人,吾谁与归?”是一个反问句,他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12分)
二、当今社会,有的人过分看重物质和金钱,斤斤计较个人得失;而一千多年前的范仲淹却追求“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理想境界。请结合这两者谈谈你的认识。(12分)
(14) 怎样理解文中“微斯人,吾谁与归?”这句话的深刻含义?
表达了作者希望与古人同道的思想感情,强烈而又含蓄的表达了作者的自勉之意及对朋友的期望之情。
(15)作者认为,怎样的抱负才能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16)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A.新市长上任两年,全市面貌大变,社会安定,各项事业蓬勃发展,真是政通人和,百废俱兴。
第二课时
合作探究: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1)请简要概括第一段所写的内容,然后指出哪些内容写出了滕子京的政绩?
写重修岳阳楼的背景和作“记”的缘由。政通人和,百废俱兴
(2)在第二段中用横线画出描写岳阳楼大观的语句,并分析作者从哪些方面展开对景物的描写?
(3)第二段中“览物之情,得无异乎?”一句在文中有何作用?
6、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12分)
(1)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在)
(2)是进亦忧,退亦忧(在朝廷做官)
(3)微斯人,吾谁与归(归依)
7、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16分)
(1)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2)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8.选文中“古仁人之心”指________________(用原文填空)。联系全文看,这里的“古仁人”与______________形成了对比。(8分)
不因外物(好坏)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
3、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浮动的光闪着金色,静静地月影像沉下的玉璧。
4、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在天下人忧之前先忧,在天下人乐之后才乐
5、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登上这座楼,就会产生被贬官离开京城,怀念家乡,担心人家说坏话,惧怕人家讥讽的心情,再抬眼望去尽是萧条冷落的景象,一定会感慨万千而十分悲伤了
(8)在第四段中找出与第三段中的“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形成鲜明对照的句子,并分析形成这两种心情的原因是什么?
“心旷神怡……其喜洋洋者矣。”原因是以个人荣辱为转移的悲喜观。
(9)文中与“以物喜”“以己悲”相照应的句子分别是什么?
“心旷神怡……其喜洋洋者矣。”“去国还乡……感极而悲者矣”
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自主学习
一、朗读课文(能熟练朗诵,试背)
二、文学常识
《岳阳楼记》选自《唐宋文举要》,作者范仲淹,字希文,苏州吴县人,宋朝(朝代)著名政治家,文学家,死后谥号“文正”,著有《范文正公集》。
三、解释词语:
1、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谪:降职,远调
2、增其旧制增:扩展制:规模
3、前人之述备矣 备:完全详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