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读懂“诗家语”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诗歌鉴赏
角度二读懂诗歌正文——理解“诗家语”
古代诗歌的语言属于抒情话语系统,这种语言,简而言之,是一种变形的语言,即我国古代诗评家所说的“诗家语”。

诗歌的语言之所以要做变形处理,完全是由作者表情达意的需要和诗词格律的要求决定的。

那么,古诗词作品是如何对句子做变形处理的呢?这里只做一些粗略的探讨。

1.以词语错综颠倒的方式组句。

词语的错综颠倒是指古代诗歌词语的运用,打破了一般语法上的固有顺序。

其具体情形大致有二:一是词语在单个诗句内的错综颠倒,二是词语在两个诗句之间的跳跃变换。

先说词语在单个诗句内错综颠倒的情形。

如崔颢《黄鹤楼》中的颈联:“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这是“汉阳树晴川历历,鹦鹉洲芳草萋萋”的倒装变形,若按常规词序表达,读起来则会有别扭之感,既不能与首联之“楼”,颔联之“悠”,尾联之“愁”押韵,也不易形成223的节奏;再者,“晴川历历”“芳草萋萋”的视觉意象也得不到突出强调,很难引出尾联之渺渺茫茫的乡愁。

我们分析这个例子的时候,就考虑到了“作者表情达意的需要”和“诗词格律的要求”这两个因素。

此类例子较多,大家应选取典型的诗句悉心揣摩,力争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接下来说词语在两个诗句之间的跳跃变换。

如王翰的《凉州词》有这样两句:“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第一句的“葡萄美酒”是第二句“欲饮”的对象,这种跨句位移,极大地强化了“葡萄美酒”这一形象的感觉呈现力量,让五光十色、琳琅满目的筵席盛况直接撞击读者的视神经,视觉效果强烈。

这种词序颠倒变形的跨度相当大,往往是由此句跳跃到彼句,弹跳力极佳。

2.以词语超常搭配的方式组句。

所谓超常搭配是指词语突破了常规的搭配习惯,表面上有悖于生活逻辑,实则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合乎诗意的真实。

以这种方式组接的句子最能表现出诗人的独特感受。

如南宋词人张孝祥的《西江月•黄陵庙》上阕的起调两句“满载一船秋色,平铺千里秋江”就属于词语超常搭配、锤炼颇佳的句子。

“秋色”居然可以“满载”,“秋江”居然可以“平铺”,这似乎有悖于生活逻辑,但它却获取了极大的艺术真实性。

词人巧妙地将抽象与具象嫁接在一起,便有了化抽象为形象的感染力。

这起首二句不仅点明了行船的季节,描写了洞庭湖上风浪未起的景色,而且营造了一种烟波浩渺的雄阔意境,这与词人达观豪迈的胸襟是极为相称的,为下面写自己不畏风浪险阻的胸怀进行了很好的渲染,奠定了整首词作的情感基调。

从这里,我们亦可窥见张孝祥词作的风格应介于苏轼与辛弃疾之间,既有苏的清旷,又有辛的雄豪。

3.以词语省略压缩的方式组句。

诗歌语言为了力求凝练传神,蕴含极丰富的审美信息,往往会以词语省略压缩的方式组句。

省略压缩的情形比较复杂,譬如省略句子的一些主要成分,或主语,或谓语,或宾语,句中的介词也常常被省略,所以要求学生利用想象填充省略的部分,这也是一种可能考到的题目。

贾岛的《寻隐者不遇》:“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明明是三番问答,至少要六句才能完成的对话,但作者采用答话包孕问话的方法,将其精简为二十个字。

这就有如电影里的蒙太奇手法,一个意象接一个意象,一个画面接一个画面,镜头之间留下大量的空白,让我们根据生活的逻辑、经验的积累、自身的修养去补充完善。

有时就连极关键的动词也可以全部省略。

如温庭筠《商山早行》中的“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按句意当为:闻鸡声,出茅店,见残月一弯,上板桥,踏秋霜,留下移行足迹。

4.句子的反常组合。

在古代诗歌中,句子与句子之间的组接顺序也可以突破常规,它不一定会遵循时间的先后顺序、事物的前因后果、情感的次第演进等方面的逻辑规律,这样反而能收到突兀奇警、引人入胜的艺术效果。

如李颀的《送魏万之京》:“朝闻游子唱离歌,昨夜
微霜初渡河。

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

关城树色催寒近,御苑砧声向晚多。

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

”首联便是句子的反常组合。

按常理,应先说“昨夜”,再说“今朝”。

这里却把朝闻离歌之事置于句首叙说,就突出了与朋友别离的悲凉氛围。

古代诗歌中这类句子的倒装现象,被诗评家称为“逆挽”笔法。

总之,语序的倒置在形式上主要是为了适应格律的要求,在内容上主要是为了强调某些意蕴,以收到特殊的表达效果。

在读懂“诗家语”的基础上,把诗歌当作文言文来对待。

如杜甫的《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可以翻译为:风急天高猿猴啼叫显得十分悲哀,水清沙白的河洲上空鸟儿在盘旋。

无边无际的树木萧萧地飘下落叶,望不到头的长江水滚滚奔腾而来。

悲对秋景感慨万里漂泊常年为客,一生当中疾病缠身,今日独上高台。

历尽了艰难苦恨,白发长满了双鬓,穷困潦倒偏又暂停了浇愁的酒杯。

在“读懂”这一步上,要着重把握好两个“明”字:明诗意,明题意。

2012山东卷:早晨的路上(晓路),细雨潇潇(雨萧萧),空气中有几丝清冷,江南水乡(江乡)正是翻飞黄叶的时候(叶正飘)。

因为都已经深秋了(天寒),大雁怎会不急?大雁从头顶飞过,抛下几声急促的鸣叫(雁声急),现在已经岁末了(岁晚),我远望归家的路,却遥迢不可及(客程遥)。

鸟儿躲避着时而后退的船(鸟避征帆却),船家一起一落地摇动着双桨,偶尔声音响了一些,便惊得鱼儿慌不迭地散开去(鱼惊荡桨跳)。

独坐孤舟的我今夜要在哪里投宿呢(孤舟宿何许)?放眼望去,最佳地点就是一轮霜月下(霜月)那久负盛名的枫桥(系枫桥)
角度三读意象、表情词语
诗歌的意象往往有特定的寓意,诗人常用一些特定的事物来表达思想感情。

因此,意象也是作者的主观感情与客观物象的完美结合,是诗人情感显现的载体。

把握诗中的意象,有助于参悟意境,理解诗中蕴含的情感。

如“柳”与“留”谐音,古人在送别之时,往往折柳相送,以表达依依惜别的深情等。

“月亮”“鸿雁”是相思的代名词。

“梧桐”“芭蕉”“猿猴”是凄凉、悲伤的象征。

“红豆”“连理枝”“比翼鸟”用以表达美好的恋情。

诗词中有一些词语往往透露着作者的情感,所以抓住这些词语,特别是动词和形容词,也有助于读懂诗歌。

例如孟浩然的《宿建德江》:“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一个“愁”字就奠定了全诗的感情基调。

淇上送赵仙舟:短暂的相逢,未及尽情喜悦,却又离别在即,现在又悲伤起来了。

饯别的时候,我已悲伤不已,哪堪别你独自进城呢。

天凉了,微微的寒风衬着几丝哀伤,远方的山间,依旧是那般明净清幽。

黄昏时节,那急湍的黄河水亦奔腾咆哮着流向远方。

解开那紧系的缆绳,转眼间友人已然远去,只在身后留下一线滔滔的江水,而那远去的身影,在诗人的视线中渐渐模糊,却又是那般清晰,恍若依旧伫立在诗人眼前。

相逢时的欢愉,离别时的愁苦,分别后的惆怅。

(答对后两种即可给2分)
①借景抒情,(2分)借荒城、寒天、净山、暮日、长河等凄清景象,传达了诗人的感伤之情;(2分)②直抒胸臆,(2分)颔联直接点出“伤离”“愁”的情感;(2分)③细节描写,(2分)以伫立河边的细节,表现诗人内心的怅惘以及对友人的不舍。

(2分)(能答对任意一种,并能简要分析,即可给4分)
本诗最后一句在《唐文粹》中是“望君犹伫立”,你认为是“犹”字好,还是“空”字更好?为什么?(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示例一:“犹”字好。

孤舟远逝,诗人仍然伫立原地,目送远去的朋友。

“犹”字侧重表现伫立时间之长,以及诗人主观上不愿意离去,写出不舍的深情。

示例二:“空”字好。

“空”字表明朋友的孤舟在视野中已经消失,诗人空对无际的长河。

“空”字侧重表现出诗人失魂落魄的神情,更强烈地传达出诗人对友人离去的惆怅、失落之情。

(观点明确2分,理由分析合理3分)
角度四读注释
诗歌注释中有许多提示性、暗示性的信息,因为如果是可有可无的注释,命题者肯定不会加上,加上了就必然会对理解诗歌有帮助,所以这些注释信息也很重要,有的还可能是解题的关键。

常见的注释所暗示的内容有:①介绍疑难词语、地名——帮助读懂诗句。

②介绍写作背景——暗示本诗的思想主旨。

③介绍相关诗句——暗示本诗的用典或意境。

④介绍作者——暗示本诗的思想感情或写作风格。

⑤提供“诗作于贬官或流放”一类的注解——暗示诗人仕途失意、对现实不满,或报国无门、壮志难酬、愤懑孤寂。

生查子.独游西岩耸立的青山啊,你孤傲不听召唤,还会有谁喜欢你呢?(青山回应)岁暮寒冬,常到山中溪边来住吧,(让咱们相互为伴,面对风寒)。

山尖一轮明月早已悄悄升起,我才刚刚发现眼下已是高悬中天,遍洒银辉照大地了。

明月、山峦、清澈的小溪,仿佛都在静听(我)朗诵的《离骚》,(但愿它们能明了我的心志,人同此情,心同此景)。

本词刻画了怀才不遇、忧国忧民、傲岸高洁的词人形象。

虽然词人心怀天下,但遭受排挤,闲居深山,独游西岩,无人理解,无人赏识;夜不能寐,独诵《离骚》,表现出词人屈子一般忧国忧民的情怀;“偃蹇”的青山、高洁的明月,都与词人惺惺相惜、心心相印,可见词人胸怀之磊落高洁。

[解析]这首词乍一看是作者寄情山水之作,与青山明月相交游,心情本应轻松愉快,细加品味则不然。

词中描写的是:岁暮天寒,素月清辉与澄澈的溪水相映,词人孑然一身居于山中溪畔,长夜无眠,独咏《离骚》。

这是一幅多么凄清、幽独而又含有晶莹色泽的图画!图画中的主人公,不正是有志难申、怀才不遇、忧国忧民的作者形象吗?
青山感念岁暮天寒“劝我溪边住”,对我深切关怀;明月夜夜到青溪陪我“听读《离骚》去”,更是视“我”如知己。

词中的青山、明月都是人格化的自我,而我亦如青山傲岸、明月高洁,物我之间亲密融洽。

岁暮天寒,素月清辉与澄澈的溪水相映,画面凄清幽独,与独游西岩的词人孤寂、忧愤的内心情感融合无间.[解析] 开头“青山”两句,写出了词人对青山的一片痴情。

“岁晚”两句写貌似傲岸的青山对词人充满了情意。

岁暮寒冬,青山劝词人到山中溪边来住,相互为伴,以御寒风。

下片着重写山中明月,既承接上片“劝我溪边住”,又另辟新的境界,展示明月与词人的情谊。

结尾两句,明月不仅有形有影,而且有意有情,你看它默默地听着词人读《离骚》呢。

从明月由“来”到“去”,说明词人深夜未眠,足见其忧愤之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