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几句关于周作人的话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说几句关于周作人的话

一百多年前,出现过一位备受瞩目、广被争议的文化名人。在那个世道纷乱、新旧交替的年代,他——踮起后脚跟,踏在传统的石阶上,另一只脚却已迈入现代的门槛。辗转漂浮,多方磨难,登上了中国现代散文开创者与倡导者的高峰。他,就是周作人。一个虽被誉为先驱者和一代宗师却在现在远不及其哥哥周树人名气响亮的学院文人。独特的文艺创作思维,别具一格的写作风格,波涛澎湃的妙笔才华,深深的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踵武者。老子云,“死而不亡者寿”,庶几如周先生那样,在汗青上留下熠熠生辉的一页,才可以与“霄壤同久,共三光而永光”。不幸的是世事忒多离奇,人间难圆美满,一转身,他又被横眉冷对千夫指,贴上了“文化汉奸”的标牌。云诡波谲的乱世中,把人变成鬼。他,如同一团迷雾,令人咀嚼不尽……

口不臧否他人,是祖先一直训诫的,也是儒家修身的重要准绳。现而今,受一颗好奇心的鼓动,也甘愿冒天下之大不讳,放几句屁话,散几点唾沫。既然尚未成家,就算一个童子吧,毕竟童言可以无忌。

翻阅了《周作人散文集》,若言如沐春风、获益匪浅,怕是我境界不够,认知薄弱。惟有些波澜轻轻地在心中荡漾。如一缕微风拂过湖面,逗引起片片涟漪。我非草木,岂非不动!

早有耳闻,周的文章,冲淡平和。而我处这青春年少、天真烂漫之际,所爱的却是绮丽华美之辞。尤喜《花间集》,若“小三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之句,细腻婉然;如“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的伤逝等。今接触平淡闲文,初只觉一杯白开水,淡寡无味,情思不起。以为周文应适宜于中年、老年逸兴养性,于我则少读为妙。否则,岂不是让我褪尽繁华,离却红尘,渐渐皈依释门。多琢磨几番,发现初时心态乍然可笑。其中韵味,凝聚在字里行间,作家的心血情思充溢在凡言平句。如《谈酒》一篇,初读时

只觉得作者肚子中有好多酒的故事,父亲的酒量,家乡的造酒,一股浓厚的故乡情怀,喝酒也有自己的趣味,却不是醉。深一点的理解呢,原来酒的故事,是一个只有对民俗了若指掌的人才能流畅的讲下来。酒的乐趣,不在陶然的境界,是因为中国当时革命的失败,反动力量的强大,作为一名具有现代启蒙精神的知识分子,对现实感到无限的苦闷。醉,根本于事无补。更进一步呢,我们知道酒是一种及其普遍的事物,作家的取材十分琐细,这不正是一个有心于生活的人的情调么?酒,又是一种极为神圣的伴侣。人,尤其是文人更是对其情有独钟。”何以解忧,惟有杜康“,隋唐诗人酾酒对景,佳作层出,“葡萄美酒夜光杯”,“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酒,是文人文化,文人愁绪满怀无释处时,何以用解忧,纵饮杜康。谈酒,体现出了周作人的一种名士情怀以及对逍遥闲致的隐逸之士的亲近心怀。于平凡之中审美出雅致的情味,这便是周文的精妙。又似品评名茗,初时如渴饮,一咕噜而下,好似猪八戒吃了人参果,全然不知什么味道。而后,佐以闲思,寄以娴情,细细品咂,滋味才会百生。或问,晓明周文,岂不淡却人生?我想,肉身的烦恼,纵然得参破须好。了然世态的无奈,却可另辟蹊径一条,寄身于嚣嚷之中,仍能恬然做乐,岂不美哉!

文辞的静美,若一条在夕阳的余晖下缓缓流淌着的河流,没有汹涌澎湃的狂呼怒号,没有小桥流水的碧玉玲珑,独有波光粼粼下的明漾灵秀。如《故乡的野菜》中写道,“……是一种被贱视的植物,花紫红色,数十亩接连不断,一片锦绣,如铺着华美的地毯,非常好看,而且花朵状若蝴蝶,又如鸡雉,尤为小孩所喜。”很平雅的文字,写出了草籽的色、貌,传达出浓浓深情。若是我们找一篇同时代别的作家的文章,便更能领略周作人的文辞美了。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中,“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的点缀些白花。有袅娜的开着,有羞涩的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语句情感细腻,观察敏锐,清新

明婉,譬喻富美,通感动人,与周文显然两大鲜明特色,但周文又或如“于无声处听惊雷”。从修辞学上看,周文以一种偏于消极修辞的手段,平淡质实,如同禅学,可以抚慰人心中的万千愁绪。似一首静神凝思的仙曲,调和盛气盈亏。故而浮躁之人是独不得这样的文章的,急功近利之人亦是如此。周文辞藻不奇、不丽,却也不俗。追求的是初发芙蓉,清新自然,探求的是文章本色,而非错彩镂金,华丽浓艳。中国一向提倡平时的文风,反对堆砌的辞藻,把素朴自然当作最高境界。借举唐诗中一首著名情诗以示,“打起黄莺儿,莫叫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盖嘉运《伊州歌》)”。关于素朴自然,应区别于不加区分的反感优美的词句。应是这样的一种过程:

一、开始时由于词汇量不够,只好用简单贫乏的词句来应付

二、当词句丰富起来后,于是写得绚烂多彩,文采飘逸

三、渐渐到后来,觉得以前的写法没有分量,太过轻浮,重新选择朴素的文风。但这个层次的朴素,其背后有语言的积累支撑,有丰富的词料库可供选择。造词造句显得非常自然、贴切。宋朝著名学者苏轼有言,“渐老渐熟,乃造平淡”。

周文其乎居于第三种境界吧,佳言警句,随手拈来。如,“不求未来的永生,但求现世的善生”(《闭户读书论》);“苟全性命于乱世是第一要紧的”,“已有的事后必再有,已行的事后必再行,此人生之所以虚空的虚空也欤!”(《伟大的捕风》)。遣词用句的娴熟与杜少陵律诗有异曲同工之妙,浑融流转,无迹若不经意,使人忘其雕琢,神情韵味,十分圆润。

周文的选材大多琐细平凡,一经他的笔墨点染就显露出别样的人生趣味。尽管那趣味可能未免落寞、颓废,适合老者心态。如《喝茶》所沉醉的是“于瓦屋纸窗下,清泉绿茶,用素雅的陶瓷茶具,同二、三人共饮,得半日之闲,可抵十年尘梦”。《济南道中》向往旅游的乐趣在“新式的整齐清洁之中,却仍能保持着旧日的长闲的乐趣。”平平淡淡中散发着淡淡的喜悦和寂寞之苦。忧患中的洒脱,也就是周作人自己所说的“凡人的悲哀”。周文另

具有一种显著的特色——穿插许多东西方文化艺术典故。如《关于命运》引用日本永荷风著《江户艺术论》十章中的《浮世绘画鉴赏》,《结缘鸟》中引用范寅《越谚》,《厂甸》中的儿歌……,通过一个富有人文气息的开篇让读者先聆听一个优美的故事,把读者带入自己的园地。循循善诱,而文章结构缜密,衔接天衣无缝。非大师手笔,谁可至此。值得注意的是,若是一急躁率性的直肠子,恐怕会厌倦这种掉书袋、学究气。

“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文章是读书人思想的形式化、具体化。那么,周作人又留给我们怎样的思想财富呢?

值得世人注意的有三个阶段:1918年到1927年,其作为青年领袖阶段;1927年到1937年是其学院隐士阶段;1937年以后逐渐沦为犬儒了。

第一阶段,周作人刚刚留学回国,青年才子,血气方刚,济世之心如日中天,具有“战士”般的锐气。对文学改革、思想革命提出许多看法。如《人的文学》、《平民的文学》、《平民的贵族的》、《思想革命》、《祖先崇拜》等。提倡一种“大人类主义”,注重人的价值。然而从《平民的文学》、《平民的贵族的》可以发现这一阶段,周作人从肯定、呼吁平民文学,到肯定贵族精神,尤其是在周作人理解的贵族精神,少见对责任、对理想的担当,而多显“出世”“隐逸”的心迹,类似于中国士人的“个人逍遥的梦寐”,是30年代成为学院隐士先兆。第二阶段,由于感觉时事、民众思想均为达到自己心中的理想,便感觉迷茫,彷徨了。如《歧路》中“但是懦弱的人,你能做什么事呢?”,意识到自己的无能为力。其在日本留学时,十分赞赏日本的新村运动,其一生也是信仰这种主义。新村运动主张泛劳动,提倡协力的共同生活,发展共同精神,又发展自由精神,真正实现普遍的人生的福音。这是一种与当时的社会生产力不协调的主张,超越了当时的生产发展水平。即使在现代也实现其创始人武者小路实笃的愿望,实与空想社会主义异曲同工。理想与现实的苦闷以及作家自身的性格、名士向往等因素,促使其转向小楼,自成一统,做起了现代社会的隐士了。而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