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活与哲学》第六课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

合集下载

高二政治必修4生活与哲学《第六课 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课件(26张PPT)

高二政治必修4生活与哲学《第六课 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课件(26张PPT)

2、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
1)真理与谬误的界限不容混淆
2)因为人们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不同;知识结构、 认识能力和认识水平不同。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 有不同的认识(认识的差异性);但是对同一个 确定的对象,只能有一种正确认识。即真理只有 一个。
3)真理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不因权势、地位、 金钱而改变。即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19世纪80年代,北美洲医生给一位濒临死亡 的产妇输人血,产妇起死回生。医学界再次掀 起输血医疗热,却带来惊人的死亡。直到1901 年维也纳医生莱因茨坦发现了人的血型系统, 才打开了科学输血的大门。
阅读思考: 下列材料体现了认识论的什么道理?
三、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
1、认识具有反复性
(1)认识主体
1)原因
(2)认识客体
2)过程: 实践 认识
2008年 2012年神九成功发射
再实践
再认识
2、认识具有无限性
1)原因
(1)认识对象 (2)认识主体 (3)认识基础
人的认识 是无限发 展的。追 求真理是 一个永无 止境的过 程。
每个时代,每个人的认识发展的有限性, 构成了整个人类的认识发展的无限性。
人的认识是有限性和无限性的统一。
A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③④
4.在牛顿经典力学问世后的200多年时间里,许 多科学家认为,整个宇宙都要服从这一“永恒定 律”。20世纪初,爱因斯坦发现牛顿的运动定律 只有在宏观低速的情况下才是正确的,牛顿力学 的“永恒定律”神话被告打破。这启示我们:
A、真理是主观与客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B、人们对同一确定对象会有多个真理性认识
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
的,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

生活与哲学电子课本06第六课

生活与哲学电子课本06第六课

第六课求索真理的历程人类在实践中认识和把握世界的过程,也就是追求真理的过程。

人的正确认识究竟是从哪里来的?实践在认识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什么?有没有客观真理?人应该如何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领会和把握这些问题,对于我们正确理解和坚持党的思想路线,与时俱进地追求真理,具有重要意义。

6.1人的认识从何而来6.1.1实践及其特点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物质性活动。

它有两层基本的含义:其一,凡是实践,都是以人为主体、以客观事物为对象的物质性活动;其二,实践是一种直接现实性活动,它可以把人们头脑中的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

实践具有以下三个特点。

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

这首先是由实践的构成要素的客观性决定的。

实践的基本要素有:实践的主体、实践的手段和实践的对象。

在实践活动中,不仅实践的构成要素是客观的,而且实践活动的过程及其结果也受到客观事物及其运动规律的制约,因而也具有客观性。

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

实践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在改造自然获取物质生活资料的实践中,人创造出自然中原来没有的新的物质生活资料;在改造社会的过程中,人创造出新的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

实践给客观世界打上了深深的人的活动的烙印。

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

实践不是单个人的孤立的活动,而是处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的活动,离开了他人和社会的纯粹个人的实践活动是根本不存在的。

人的实践活动是历史的发展着的。

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上,人类实践的内容、形式、规模和水平是各不相同的,都受到一定历史条件的制约,是一定历史条件的产物。

专家点评人类基本的实践活动有三种。

一是改造自然的生产实践,即人们的物质生产活动,这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

二是变革社会的实践,如革命和改革、国家方针政策的制定、法律制度的建设和实施等。

在阶级社会中,变革社会关系的实践主要表现为阶级斗争的实践。

三是探索世界规律的科学实验活动。

6.1.2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的反映,这种反映只有在实践中、在主体和客体的相互作用中才能完成。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6.2《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优秀教学案例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6.2《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优秀教学案例
1.通过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实践与真理的关系。
2.运用问题导学、小组合作等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创设实践环节,让学生亲身体验真理的追求和发展过程,培养其动手操作和实际运用能力。
4.采用案例分析、讨论交流等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三、教学策略
(一)情景创设
1.以生活化的教学情境为载体,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感受实践与真理的关系。例如,通过展示气候变化对生态环境和人类生活的影响,引发学生对真理的追问。
2.利用多媒体手段,如视频、图片等,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视觉和听觉体验,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生动性。
3.创设互动式的教学环境,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激发其探究兴趣和欲望。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6.2《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优秀教学案例
一、案例背景
在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中,探寻真理、发展真理是人类永恒的主题。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6.2《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旨在引导学生认识实践与真理的关系,理解追求和发展真理的意义。为提高教学实效,本案例以生活化的教学情境为载体,融入问题导学、小组合作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培养其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5.多元化的教学评价:本案例采用了多元化的教学评价方式,不仅关注学生的知识与技能的掌握程度,还关注学生的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这种评价方式能够全面、客观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自信心。
作为一名特级教师,我深知教学案例的重要性。在本案例中,我注重情境的创设,问题的设计,教学方法的选择,实践环节的设置,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以及教学评价的多元化。这些亮点不仅使教学过程更加生动有趣,还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努力,不断探索和创新,为学生的全面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必修四《生活与哲学》6.2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共55张PPT)

必修四《生活与哲学》6.2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共55张PPT)

认识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
①从认识主体来看: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总要受到具体的实践 水平的限制。
②从认识的客体来看:客观事物是复杂的、变化着的,其本质的 暴露和展现有一个过程。
2. 认识具有无限性
为什么?
①认识的对象(物质世界)————无限变化
②认识的主体(人类)——世代延续 ③认识的基础(实践)——不断发展
指主观认识符
合当地的实际
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都
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指主观认识符
合当时的实际
【提示】这里的特定过程从时间上讲,即任何真理都是 对事物发展过程中某一特定历史阶段的正确认识。
真理的条件性和具体性表明, 真理与谬误 往往相伴而行。人们在探索真理的过程中,错 误是难免的,犯错误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能 正确认识和改正错误。
(一)真理是客观的:
探究一:(P46—47) (二)真实理是用具体的主有条义件的詹姆士认为:有用的观念就是真理。“它是
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有用的,因为它是真的”,或者说,“它是真的,因为 我国的生育政策从“鼓励生育”到“全面放开二孩”的变化,每一次新的认识都是在前面实践的基础上形成,而每一次新的认识最终
从“又快又好”到“又好又快“,是对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对经济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
①“造反有理” 认识的对象是无限变化着的物质世界,作为认识的主体的人类是世代延续的,作为认识基础的社会实践是不断发展的,因此,人类的
认识是无限发展的,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③两者都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②“先在城市夺取政权” (二)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高二 政治 生活与哲学 第二单元 第六讲 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

高二 政治 生活与哲学 第二单元 第六讲 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

知识精讲
一、真理的含义及其属性
3.真理与谬误 (1)二者相互区别
①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知识精讲
二、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认识过程的特点)
1.认识的反复性 原因:
从认识的主体来看,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总要受到具体的实践水平的限制,还 会
知识精讲
二、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认识过程的特点)
知识精讲
知识精讲
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
真理的含义及其属性
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
知识精讲
一、真理的含义及其属性
1.真理的含义 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
映。
知识精讲
一、真理的含义及其属性 2.真理的属性
知识精讲
一、真理的含义及其属性 2.真理的属性
属性
理解
真理是 客观的
真理是 具体的
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 的统一
真理是
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如果超出了这个条件和范围,真理就会变成
有条件的 谬误
知识精讲
一、真理的含义及其属性 2.真理的属性 (2)真理的客观性与真理的具体性、条件性之间的关系
典题剖析
倒洗澡水,是一件非常普通的事情。然而麻省理工学院一位教授经过细心观察和研 究后指出:由于地球的自转,美国的洗澡水漩涡朝逆时针方向旋转;在南半球,漩涡会 顺时针方向旋转;在赤道,则不会形成漩涡。他的见解引起了许多人的怀疑,同时也带 来了更广泛的实验。水漩涡方向的研究体现了( )
①对既有论断的怀疑是真理发展的基础 ②真理与怀疑在比较和斗争中共同发展

《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图文课件-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4生活与哲学

《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图文课件-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4生活与哲学
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
一、导入课程 ①月亮是相当久远以前的史前人造出来的。 ②嫦娥奔月 ③“天狗吃月亮” ④月球是地球的伴星和卫星。
⑤月球上没有空气,昼夜温差大,辐射强烈。 ⑥月球原本是地球的一部分,由于地球运动和受外星体撞 击,地球飞出去的一大块物质。 探究:你认为哪些认识是正确的,为什么?
课 件 使 用 1 0 1 教 育 P P T 制 作 ()
含义 在 实 践 中 追 求 和 发 展 真 理 认识 真理 特征
客观的 具体的 有条件的
反复性 追求 真理
无限性 上升性


101教育PPT产品介绍
101教育PPT是一款专业服务老师的备授课一体化教学软件,丰富教学 资源、多元教学互动,辅助老师轻松备课、高效授课。 101教育PPT软件内含海量免费PPT课件、学科工具,支持PPT课件制作、 PPT课件下载,帮老师轻松完成课件制作。
(3)真理与谬误相伴而行 真理和谬误既对立又统一。
对立:两者的界限是确定的,不容混淆的;
统一:但二者在一定条件下又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人不怕犯错误,要正确对待错误。
3、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
(1)认识具有反复性 认识的主体受各种条件制约。 原因 认识的客体是复杂变化的。
所以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以下这些过程:
更多课件
点击这里
马上安装。
进入官网了解更多详情:
二、新课讲授 1、真理是客观的 (1)真理含义 (2)真理最基本属性是客观性 第一,真理的内容来自于物质世界的客观事物及规律,真理的内 容不依赖于人和人类的主观意志; 第二,检验真理的标准是客观的社会实践。 思考:对同一个事物的认识为何会有真理和谬误的区分呢? (3)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高中政治《哲学与生活》第六课求索真理的历程第2课时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教案新人教版必修4

高中政治《哲学与生活》第六课求索真理的历程第2课时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教案新人教版必修4

第二课时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教学过程导入设计导入一(多媒体课件展示)实用主义者詹姆士认为,有用的观念就是真理。

“它是有用的,因为它是真的。

”或者说“它是真的,因为它是有用的。

”这两句话的意义是一样的。

教师引导:对于真理的概念,人们有许多的解释和定义,那么究竟什么是真理呢?我们今天就来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真理的定义。

导入二“伊拉克存在大规模的杀伤性武器。

”这是美国出兵伊拉克,发动伊拉克战争的借口和理由。

问题探究:这个理由是正确的吗?是真理吗?学生:不是真理。

实践证明这与事实是不相符的。

教师总结:这位同学回答得太好了。

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伊拉克被占领了,但美国并没有在伊拉克找到所谓的“大规模的杀伤性武器”,事实证明美国的战争理由是错误的,它不是真理。

教师引导:那么从这个事例中,我们能给真理下一个定义吗?推进新课一、真理是客观的板书:1.真理的含义人的认识都是对客观对象的反映,其中与客观事物相符合的认识就是真理,不符合的认识则是谬误。

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问题情境(多媒体课件展示)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问题探究:上述诗句和俗语反映了什么样的哲学道理呢?学生回答略。

教师总结:上述诗句和俗语说明人们对于同一个事物会有不同的认识和看法,从不同的侧面看,真理有许多个。

板书:2.真理的基本属性——客观性相关链接:毛泽东说:“真理只有一个,而究竟谁发现了真理,不依赖于主观的夸张,而依靠客观的实践。

”真理只有一个,不存在反映同一对象的相互矛盾的不同的真理。

问题探究:毛泽东的这句话又说明了什么意思呢?学生:说明对于同一个确定的对象,真理只有一个。

教师进一步设问:这是否与前面的观点相矛盾?学生:不矛盾。

教师:为什么?学生:前面是指从不同的侧面去看,真理有多个。

毛泽东的这句话是指从同一个侧面看,真理只有一个。

这一个就是与客观事物相符的那个,而不是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所以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

《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说课稿

《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说课稿

一、说教材教材是教师执教的依据,也是学生学习的依据。

因此,我首先谈一谈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课是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生活与哲学》第二单元第六课第二框的内容,本单元的核心问题是如何看待我们周围的世界,而面对这一问题的解决,单元最终是由“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来实现的。

学生通过上一框的学习,已经掌握了实践的基本概念,通过本课的学习,能够帮助学生形成正确区分和判断真理与谬误的能力,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二、说学情教学之路从认识学生开始,下面我来谈一谈学情。

高中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探究学习能力,对学习哲学的相关知识也有初步的方式方法。

但由于哲学知识比较抽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还存在为难心理,需要教师通过举例、讲解等方式进行点拨,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说教学目标依据课标的要求以及本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分析,结合学生的认知结构及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掌握真理的含义和特征。

【能力目标】通过事例分析,理解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确信追求真理要与时俱进,能以积极的心态对待错误。

四、说教学重难点根据教材特点及教学目标,我确定了以下的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

【重点】真理的特征。

【难点】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

五、说教学方法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本节课我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及其认知规律,主要采用了小组讨论法、自主探究法、多媒体教学法等教学方法。

六、说教学过程分析完教材,制定好教学方法,我再来具体谈谈这节课的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我将在大屏幕上展示王安石改诗的故事,提问学生: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学生不难回答出:不同的时期,人的认知水平不同,对事物的`认知也会不一样。

然后我会顺势提问:那我们应该如何才能获得这种正确的认识呢?从而导入今天的新课《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

这样的导入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自然而然地进入课堂,并顺利地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环节二:新课讲授1.真理的含义我会在多媒体展示关于宇宙的中心的争议,提问学生:结合材料,在人们对事物的各种认识中,说一说认为什么样的认识才能被称为真理?我会结合学生回答讲解真理的含义。

《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教案

《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教案

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教案概述这是一份教案,旨在帮助学生理解并运用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的重要性。

教案涵盖了相关的概念、目标、教学内容和方法,以及评估方法。

教案目标1.了解真理的定义和重要性。

2.清楚追求和发展真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3.学会运用不同的实践方法来追求和发展真理。

4.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教学内容概念解释•真理的定义和重要性。

•真理与主观观点的区别。

实践中追求真理的方法•观察法:通过精确观察和记录事实来获得真理。

•实验法:通过设计和进行实验来验证假设和推断。

•探究法:通过提出问题、寻找信息和分析数据来追求真理。

•对话法:通过与他人的讨论和互动来获取新的观点和理解。

•反思法:通过思考和反思来发展对真理的理解和认识。

追求真理的实践案例•科学研究方法。

•历史事件分析。

•社会问题探究。

教学方法引入通过引入一些有趣的真实案例或问题,激发学生对真理的兴趣,并展示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的重要性。

概念讲解通过教师讲解的方式,向学生介绍真理的定义和重要性,以及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的方法。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通过讨论和互动来探索不同的实践方法,并分享各自的观点和经验。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真实的案例,让学生了解追求和发展真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并促进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发展。

实践活动设计一些实践活动,例如观察实验、问卷调查或采访,在实践中让学生运用各种方法追求和发展真理。

教学评估口头问答通过提问学生,检验他们对真理和实践方法的理解程度。

文字作业布置一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文字作业,例如撰写实践报告或回答问题,以评估学生对真理追求和发展的理解。

小组展示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示他们在实践活动中所获得的发现和成果。

总结通过这个教案,学生将了解到真理的定义与重要性,掌握各种实践方法,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能够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

这些技能和知识将有助于他们的学术和职业发展,并让他们成为积极的社会参与者。

高中政治 生活与哲学 第二单元 第六课 第2课时 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 同步教学名师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4

高中政治 生活与哲学 第二单元 第六课 第2课时 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 同步教学名师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4

更长期的气象预报,其哲学依据是( )
①大气运动尽管复杂,但有其规律并可以被认识 ②大气
运动以前没有规律,现在有 ③科学技术的发展使人们认识这
些规律的能力不断提高 ④科学技术的发展已使人们完全掌握
大气运动的规律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①④
[答案]B [解析]②与事实不符。④与实际不符,人类并没有完全掌 握大气运动的规律。故选 B。
【典例1】泰戈尔说:“真理之川从他的错误之沟渠中流 过。”这说明( )
A.真理与谬误相互区别 B.真理与谬误相比较而存在 C.真理与谬误相互融合 D.真理以谬误为基础而存在 [解析]B。泰戈尔用比喻的方式说明了真理与谬误的关系, 告诉我们真理和谬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A、C 两项只强调一 个方面,不符合材料的主旨。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D 项中的“以谬误为基础”的说法明显错误。故选 B。
争论表明( ) ①真理是有条件的 ②人们获得的正确认识仅在一定时期
内是真理 ③真理和谬误是对立统一的 ④人们的认识不能正
确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答案]B [解析]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如果超过了 这个条件和范围,只要再多走一小步,真理就会变成谬误。①③ 符合题意。②在材料中没有体现。④说法错误。
1.毛泽东说:“真理只有一个,而究竟谁发现了真理,不 依靠主观的夸张,而依靠客观的实践。”这句话表明( )
A.对同一事物,人们的认识都是相同的 B.真理是客观的 C.真理就是科学理论 D.只要参加实践,就能获得真理 [答案]B [解析]从题干中的“依靠客观的实践”可知 B 项符合题意。
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1.真理都是有条件的 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如果超出了这个条 件和范围,只要再多走一小步,哪怕是向同一方向迈出的一小 步,真理就会变成谬误。 2.真理都是具体的 (1)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都是主观与客 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2)如果我们不顾过程的推移,不随着历史条件的变化而丰 富、发展和完善真理,只是照搬过去的认识,或者超越历史条 件,把适用于一定条件下的科学认识不切实际地运用于另一条 件之中,真理都会转化为谬误。

《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教案共3篇

《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教案共3篇

《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教案共3篇《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教案1一、教学目标:1. 了解“真理”的含义和意义。

2. 理解追求和发展真理的意义和价值。

3. 掌握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的方法和过程。

二、教学内容:1. 真理的含义和意义(1) 什么是真理?(2) 真理的重要性:真理是人类认识世界的基础,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动力。

2. 追求和发展真理的意义和价值(1) 为什么要追求和发展真理?(2) 追求和发展真理的价值:推动人类社会不断进步,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和未来。

3. 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的方法和过程(1)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实践是认识真理的根本,只有通过实践才能真正了解、掌握真理。

- 常青藤名校毕业的大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可能不如一名做过多年社区工作的社工实践经验丰富。

(2) 学习是追求和发展真理的基础:- 学习可以帮助我们建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和正确的认识方式。

- 学习可以让我们了解先进的文化和技术,提升自己的知识水平。

(3) 思考是追求和发展真理的主要方法:- 思考可以帮助我们把知识转化为对实际问题的掌握。

- 思考可以激发创造性和创新性,推动真理不断发展。

(4) 实践、学习和思考的互动是追求和发展真理的重要流程:- 实践—>学习—>思考—>实践—>发现问题—>反思—>修改思考方式—>继续实践。

- 只有经过不断的实践、学习、思考和反思才能不断追求和发展真理。

三、教学方法:1. 讲授:通过讲述教师掌握真理的重要性、追求和发展真理的方法和过程。

2. 示范:通过实际案例分析,向学生展示在实践中如何追求和发展真理。

3. 组织小组讨论:小组讨论的形式,鼓励学生自由思考,分享个人的思考和体会。

四、教学重点:1. 追求和发展真理的意义和价值。

2. 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的方法和过程。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提问,让学生回答:什么是真理?(5分钟)2. 讲授:授课,让学生了解真理的含义、重要性和追求和发展真理的意义和价值。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第六课6.2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第六课6.2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

三、追求真理的过程
(1)认识具有反复性
原因:认识受各种条件限制
认识的 主体
客观条件:具体的实践水平的限制; 主观条件:受到不同的立场、观点、 方法、知识水平、思维能力等条件的 限制
认识的 客体
客观事物是复杂的、变化着的,其本 质的暴露和展现需要一个过程。
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 复才能完成。
人类认识是无限发展 的,追求真理是一个 永无止境的过程
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 真理,在实践中检验 和发展真理
从实践到认识,再从 认识到实践的循环是 波浪式前进或螺旋式 上升的过程。
真理 含义 特点
客观性 条件性 具体性
认识 特点 (谬误)
反复性 无限性 上升性
坚持真理,反对谬 误,坚持真理面前 人人平等 随着历史条件的变化 而丰富,发展和完善 真理
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 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方法论:
真理的条件性和具体性表明,真理和谬误往往是相伴而行的。我们要 不怕犯错误,不断改正错误,获得正确的认识。
真理是有条件的 真理是具体的
超出了 条件和 范围: 谬误
脱离了 历史条 件: 谬误
真理和 谬误相 伴而行
正确对 待错误
4.真理与谬误相伴而行
• 真理的条件性和具体性表 明,真理和谬误往往是相伴 而行的。在人们探索真理的 过程中,错误是难免的,犯 错误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 能正确认识和改正错误。
•我们要不怕犯错误, 不断改正错误,获 得正确的认识。
•两者的界限分明, 在一定条件下可以 相互转化
真理的条件性和具体性表明真理和谬误往往相伴而行的 误区点: (1)真理具有客观性,表明真理只有一个,但并不是说对事物的认 识只有一种。 (2)真理的条件性和具体性表明真理与谬误相伴而行。但不能说真 理中包含谬误的成分。真理与谬误有严格的界限。

6.2 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课件-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四生活与哲学

6.2 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课件-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四生活与哲学

一、认识具有反复性!!!
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实践——认识— —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二、认识具有无限性
人类认识是无限发展的,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三、认识具有上升性
认识的反复性和无限性表明,对真理的追求是一种波浪式 前进或螺旋式上升的过程,真理总是在实践中不断向前发 展的。
四、方法论要求
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2018,全国卷3)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
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
义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从
认识论看,提出上述创新性重大论断表明
但实际上,当初的克隆羊采用的是胚胎分裂技术,而中国科学家采用的则是
更为先进的体细胞克隆技术。由此可见
C
A认识世界的目的是为了改造世界 B经过实践反复检验的真理才不会被
推翻 C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受到条件的局限 D客观事物本质的暴露和展
现需要一个过程
(2020,全国卷Ⅰ)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过程中,国家卫生健康委组织专家对医疗救 治工作不断进行分析、研判、总结,先后制修订和发布7版新冠肺炎诊疗方案,为保卫人 民生命健康提供了重要保障。第1版方案较简单,主要包括病原学特点、病例特点、病例 定义、鉴别诊断、病例发现与报告、治疗等方面内容。第3版方案细化了中医治疗方案等 内容。第7版方案增加病理改变内容,增补和调整临床表现、诊断标准、治疗方法和出院 标准等,并纳入无症状感染者可能具有感染性、康复者恢复期血浆治疗等新发现,形成了 包括13个方面内容的比较完整的诊疗体系。
①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越来越深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明( D )
①真理和谬误往往是相伴而行的
②真理是有条件的、具体的
③对同一个确定对象的认识可以有多个真理
④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
※真理在形式上是主观的,在内容上是客观的。
3.真理只有一个,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二)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1.真理都是有条件的
任何真理都有自己的适用条件和范围。
2.真理都是具体的
指主观认识符合 当地的实际.
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都是主 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指主观认识符合 当时的实际.
高中《生活与哲学》第六课在实践中追 求和发展真理
(一)真理是客观的
1.真理的含义(p47①):
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 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2.真理最基本的属性——客观性
因为:
第一,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真理的内容来自于客观
事物及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第二,真理的检验标准是客观的社会实践。
(2)结论:人类认识是无限发展的。追求真 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每个时代、每个人的认识发展的有限性,构 成了整个人类的认识发展的无限性。
3.认识具有前进性、上升性 (真理是不断向前发展的)
认识运动是一种波浪 式的前进或者螺旋式 的上升。
高中《生活与哲学》第六课在实践中追 求和发展真理
(四)认识反复性、无限性原理及方法论
1、原理: 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
2、方法论: 要求我们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
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 真理。
高中《生活与哲学》第六课在实践中追 求和发展真理
二.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
(一)真理是客观的
1、真理含义
2、真理最基本的属性
3、真理只有一个,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二)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请看挫折的事例:
高中《生活与哲学》第六课在实践中追 求和发展真理
高中《生活与哲学》第六课在实践中追 求和发展真理
1986年1 月28日: 美国挑战 者号航天 飞机升空 72秒后爆 炸,包括 一名教师 在内的7名 美国宇航 勇士丧生
2003年2月1日
哥 伦 比 亚 号 航 天 飞 机
高中《生活与哲学》第六课在实践中追 求和发展真理
我们对航天(地球月球认识)能不能一步到
位?
高中《生活与哲学》第六课在实践中追 求和发展真理
请看成功的事例: 火星,是太阳 系第四颗大行 星,从地球上 望去,火星犹 如一个巨大的 火球。人类对 这个红色星球 充满了巨大的 好奇和无限的
遐思…… 高中《生活与哲学》第六课在实践中追
求和发展真理
人类的对火星的探索早 在上世纪60年代就开始了。 1965年美国的宇宙飞船拍摄 照片显示火星表面是一片坑 坑洼洼的贫瘠荒地。1969年 美国同时派两艘飞船去探测 火星.拍下了100多张照片, 并对火星上的大气及其表面 进行了分析。
B 瞄隧道显微镜,可以看到水泥墙和泥土里的沙粒
。这一事实说明( ) A、当今人们的认识能力是无限的 B、新的认识工具和手段推动认识的发展 C、实践中的新问题会推动实践的发展 D、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进一步深化和扩展
高中《生活与哲学》第六课在实践中追 求和发展真理
2、“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
,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是
1. 认识具有反复性 (1)是什么?
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①确认认识识的往主往体要受经各过种“条实件践—— 认识——实践”制的约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②认识的客体是复杂的、
(2)为什么?变化着的
高中《生活与哲学》第六课在实践中追 求和发展真理
例如:
人类对宇宙星球的探 索,早在上个世纪初就开始。 至今己有半个世纪,成功和挫 折是互存的。
高中《生活与哲学》第六课在实践中追 求和发展真理
人类对火星的认识还会发展吗? 为什么?
会,因为人的认识具有无限性。
高中《生活与哲学》第六课在实践中追 求和发展真理
2.认识具有无限性P49 (1)为什么
①认识的对象—— 物质世界是无限变化的 ②认识的主体——人类是世代延续的 ③认识的基础——社会实践是不断发展的
1、真理都是有条件的
2、真理都是具体的
3、真理与谬误相伴而行
(三)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
1、认识具有反复性 2、认识具有无限性
原理及方法论
3、认识具有前进性、上升性 高中《生活与哲学》第六课在实践中追 求和发展真理
单项选择
1.如果人站在月球上,眼睛看见地球是一个球体, 无法分辨出细节,用放大2000倍的光学显微镜可 以看到地球上的楼房,如果用放大亿倍的纳米扫
因为( ) B
①客观世界是不断发展的
②人类是世代延续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高中《生活与哲学》第六课在实践中追 求和发展真理
3、三角形内角之和等于180°。但是,在凹 曲面上,三角形内角之和小于180°,而在球 形凸面上,三角形内角之和大于180°。这说
3.真理和谬误
(1)人的认识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有正确和错 误之分。
与客观对象相符合的认识
真理
与客观对象不相符合的认识
谬误
(2)真理与谬误相伴而行
①原因:真理具有条件性和具体性。 ②启示:在人们探索真理的过程中,错误是难免 的。犯错误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能正确对待错 误。
盲人瞎马
(三)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
高中《生活与哲学》第六课在实践中追 求和发展真理
目前,美国的两个 火星探测器仍在火星 轨道工作;另外,欧 洲发射 了“火星快车” 探测器。美国宇航局 助 理 局 长 说 , 2003 年 是有史以来人类对另 外一颗行星发起的最 密集探测行动的一年。
高中《生活与哲学》第六课在实践中追 求和发展真理
1976年发射的宇 宙飞船在火星表面 着陆,在火星土壤 中发现了奇特的化 学元素,1996年美 国宇航局的“火星 全球调查者号” 发射,并让科学家 们意识到火星表面 下可能有水。
高中《生活与哲学》第六课在实践中追 求和发展真理
探究:
1、哥伦比亚号失事后,我们应该怎么看待航 天技术呢?
认识具有反复性。人类掌握航天技术过程, 并不是一帆风顺的,由于认识受主观条件和 客观条件的限制,在实践中出现挫折是难免 的。因此,应在挫拆中找原因继续探索。
2、我们又该如何看待自己的挫折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