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暴力沟通》读书笔记.pdf
《非暴力沟通》读书笔记_3
《非暴力沟通》读书笔记《非暴力沟通》读书笔记1译序我很希望这本书能帮助更多的人安静下来。
使用暴力的人,其实是因为他们内心的宁静遭到破坏,所以他们才会用暴力的方式维护或寻求心灵的和平。
前言阿伦·甘地,圣雄甘地非暴力学会创始人和主席。
他在上个世纪40年代在南非度过了他的童年。
因为他是黑人的缘故,受到许多欺凌,所以他的父母把他送到他的祖父那里,跟他学习如何面对愤怒挫折歧视和耻辱。
因此,他渐渐懂得何为暴力和非暴力沟通,非暴力意味着让爱融入生活。
语言是窗户,否则他们是墙。
如果今天的世界是无情的,那是我们的生活方式,造成这无情。
我们的转变与世界的状态息息相关,而改变沟通方式是自我转变的重要开端。
恐惧无法带来和平爱里没有惧怕,爱既完全,就把惧怕除去。
第一章让爱融入生活也许我们并不认为自己的谈话方式是暴力的,但我们的语言确实常常引发自己和他人的痛苦。
非暴力沟通让我们不再条件反射式地反应,而是去明了自己的观察、感受和愿望,有意识地使用语言,我们既诚实清晰地表达自己,又尊重与倾听他人。
这样我们都能聆听到自己和他人心灵深处的呼声。
同时他还促使我们仔细观察,发现正影响我们的行为和事件,并提出明确的请求。
这个方式虽然简明,但能带来根本性的变化。
非暴力沟通不只是沟通方式,更是一种持续不断的提醒,使我们专注于更可能满足我们人生追求的方向,最大限度地倾听自己及他人,培育彼此的尊重、关注与爱,使人乐于互助。
Tips:非暴力沟通的使用,并不需要沟通的对象熟悉非暴力沟通,或对我们心存善意。
如果我们遵循非暴力沟通的原则,乐于互助,并表明那是唯一的动机,那么他人也会加入我们,最终形成良好的互动。
非暴力沟通的要素一观察二感受三需要四请求这些提醒、鼓励我们专注于彼此倾听培育尊重与爱使我们情意相通,乐于互助。
非暴力沟通过程:什么是我的观察?我的感受如何?哪些需要或价值愿望等导致那样的感受?为了改善生活,我的请求是什么?第二章是什么蒙蔽了爱?沟通的过程当中,如果忽视了人的感受和需要,往往导致彼此的疏远和伤害,这些语言和表达方式,作者称为“异化的沟通方式”。
《非暴力沟通》的读书笔记
《非暴力沟通》的读书笔记《<非暴力沟通>的读书笔记》在繁忙的生活中,我们常常陷入沟通的困境,言语之间的冲突和误解让人际关系变得紧张。
偶然的机会,我读到了马歇尔·卢森堡博士的《非暴力沟通》这本书,它如同一盏明灯,为我照亮了改善沟通方式的道路。
书中开篇,卢森堡博士就指出了我们日常沟通中常见的问题——暴力沟通。
这种暴力并非身体上的冲突,而是语言上的指责、嘲讽、否定、说教以及随意打断、拒不回应、随意出口的评价和结论给我们带来的情感和精神上的创伤。
比如,当我们听到“你怎么这么笨”“这点事都做不好”这样的话语时,内心会感到无比的沮丧和失落。
非暴力沟通强调的是一种充满爱与尊重的沟通方式。
它包含四个要素:观察、感受、需要和请求。
观察是第一步,要求我们客观地描述所看到的事情,而不加入自己的主观评判。
例如,“我看到你这周迟到了三次”,而不是“你总是迟到”。
这样的描述更加准确,也不容易引起对方的反感。
感受是第二步,清晰地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
比如“我感到很生气”“我觉得很失望”,而不是将责任归咎于对方“都是因为你,我才这么生气”。
第三步是需要,明确自己的感受背后是哪些需求未得到满足。
比如,“我生气是因为我希望你能更守时,这样我们的工作进展会更顺利”。
最后是请求,具体、明确地向对方提出自己的期望。
“我希望你下周能按时到岗,不要迟到。
”在实际应用中,非暴力沟通并非一帆风顺。
我们往往会受到情绪的影响,难以清晰地表达自己的需求。
比如,当孩子成绩不理想时,我们可能会脱口而出“你怎么这么不争气,考这么点分数”,而不是“我看到你的成绩不太理想,我很担心,我希望你能更加努力,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提高成绩。
”非暴力沟通也不仅仅适用于与他人的交流,还可以用于自我对话。
当我们陷入自我否定时,不妨运用非暴力沟通的方式,问问自己“我观察到自己最近总是很焦虑,我感到很疲惫,是因为我需要更多的休息和放松,我请求自己给自己留出一些休息的时间。
马歇尔·卢森堡《非暴力沟通》读书笔记实用1份
马歇尔·卢森堡《非暴力沟通》读书笔记实用1份马歇尔·卢森堡《非暴力沟通》读书笔记 1非暴力沟通是Nonviolent Communication(简写NVC)一词的中译,又称爱的语言、长颈鹿语言等作者通过该作品向我们阐述了语言的暴力,扩大了我们对语言暴力的认知范围,同时作者发现了一种沟通方式,依照它来谈话和聆听,能使人们情意相通,和谐相处第一章:让爱融入生活1.也许我们并不认为自己的谈话方式是“暴力”的,但我们的语言确实常常引发自己和他人的痛苦2.非暴力沟通的目的是提醒我们借助已有的知识,让爱融入生活非暴力沟通指导我们转变谈话和聆听的方式,我们不再条件反射式地反应,而是去明了自己的观察、感受和愿望,有意识地使用语言我们既诚实、清晰地表达自己,又尊重与倾听他人;同时,它还促使我们仔细观察,发现正影响我们的行为和事件并提出明确的请求非暴力沟通培育彼此的尊重、关注与爱,使人乐于互助3.非暴力沟通模式的要素:①观察,留意发生的事情②感受,清楚地表达观察结果而不判断或评估——表达感受③需要,说出哪些需要导致那样的感受④请求,明确告诉他人,我们期望他采取何种行动,来满足我们举例:看到桌下的两只脏袜子和电视机旁的.三只,我不太高兴,因为我看重整洁,你是否愿意将袜子拿到房间或者放进洗衣机?4.非暴力沟通过程①什么是我的观察②我的感受如何③哪些需要(价值,愿望等)导致那样的感受④为了改善生活,我的请求是什么5.非暴力沟通模式:①诚实地表达自己,而不批评、指责②关切地倾听别人,而不解读为批评或指责第二章:是什么蒙蔽了爱1.有些沟通方式使我们难以体会到心中的爱2.对他人的评价实际上反映了我们的需要和价值观3.暴力的根源在于人们忽视彼此的感受和需要,而将冲突归咎于对方分类和评判提倡的是暴力比较也是一种评判4.我们可以用负责任的语言代替回避责任的语言5.我们无法强迫他人按我们的期待生活第三章:区分观察和评论1.非暴力沟通并不要求我们保持完全的客观而不作任何评论。
《非暴力沟通》的读书笔记
《非暴力沟通》的读书笔记《<非暴力沟通>的读书笔记》《非暴力沟通》这本书是由马歇尔·卢森堡博士所著,初读此书,便让我深受启发,它为我们打开了一扇全新的沟通之门,让我对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方式有了更深层次的思考。
书中开篇就指出,也许我们并不认为自己的谈话方式是“暴力”的,但我们的语言确实常常引发自己和他人的痛苦。
这一观点让我开始反思自己日常的沟通模式,我发现很多时候,我们在不经意间就会说出一些伤害他人的话,或者因为表达方式不当而导致误会和冲突的产生。
非暴力沟通的核心要素包括观察、感受、需要和请求。
观察是指我们要客观地描述所看到的事实,而不加以评判或指责。
比如,我们不说“你总是迟到”,而是说“你这周已经迟到了三次”。
这种基于事实的描述能够避免对方产生抵触情绪,为有效的沟通奠定基础。
感受则是我们内心真实的情绪体验,如喜悦、悲伤、愤怒、害怕等。
在沟通中,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感受能够让对方更好地理解我们的立场。
然而,很多时候我们习惯于压抑自己的感受,或者用一些含糊不清的词汇来表达,这往往会导致沟通的障碍。
需要是感受的根源。
当我们的需要得到满足时,会产生积极的感受;反之,则会产生消极的感受。
了解自己的需要,并能够准确地表达出来,对于建立良好的沟通至关重要。
例如,当我们对别人的行为感到不满时,不要只是抱怨,而是要思考自己的哪些需要没有得到满足,然后直接表达出来,如“我需要你的尊重,因为你的言语让我觉得自己没有被重视”。
请求是为了满足需要而提出的具体要求。
请求应该是明确、具体、可操作的,并且要注意语气,避免使用命令的口吻。
比如,“我希望你能在周末陪我看电影”,而不是“你必须在周末陪我看电影”。
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陷入一些不良的沟通模式。
比如道德评判,我们总是喜欢用自己的价值观去衡量别人的行为,一旦不符合自己的标准,就轻易地给对方贴上“自私”“懒惰”等标签。
进行比较也是常见的问题,“你看看别人家的孩子”“你怎么就不如别人”,这样的比较只会伤害对方的自尊,破坏彼此的关系。
《非暴力沟通》读书笔记(精选4篇)
《非暴力沟通》读书笔记〔精选4篇〕《非暴力沟通》读书笔记〔精选4篇〕《非暴力沟通》读书笔记1这本书的主要构造是相比照拟明晰的,前两章作者主要提出了非暴力沟通的四个要素,即观察、感受、需要和恳求,并阐释了一些带来负面影响的语言和表达方式,即“异化的沟通方式”;第三到六章作者更将详细地阐释了四要素的内涵,向我们辨析了一些相似的概念并提供了一些模板与练习;第七到八章主要讲如何运用非暴力沟通来倾听别人;第九到十三章主要讲述如何运用非暴力沟通来爱自己。
在开场之前我们先就前言的内容进展一些讨论。
需要注意的是,前言提出了“什么样的人应当来看这本书”这样一个根本性的内容,而他给出的答案其实是“面对生活中的某些事和人感到愤怒”的人们。
这个说法似乎有点抽象,因为听起来好似每个人都被包涵进来了。
但事实上,前言指出了全书,也就是“非暴力沟通”之所以可以完成的前提条件,也就是化解自己的愤怒。
这本书的作者始终以一种相当平和的姿态来表达他在生活中遇到的诸多问题,他在我们沟通技巧和交流方法之余,其实也在告诉我们“如何成为一个平和的人”。
前言作者提到的另一个需要我们注意的问题是:我们往往意识不到很多潜藏着的暴力。
我们总是以为暴力以为着肢体冲突,而往往暴力以更加多样化的形式出如今我们的生活之中。
比方网络商家已经把各种节日变成了购物节,比方垃圾食品广告和店铺充满着大街小巷,比方我们翻开手机看到的各种形式的推送广告,这些都和言语暴力一样,是一种几乎压制性的行为。
因此我们需要明确的是,“非暴力”不是温顺或者听话,而是积极进取,是一种对待生活的选择和一种清醒的态度。
说完了前言,我们正式开场第一章的内容。
作者在一开场说明自己的态度与理论根底:作者相信人天生热爱生命,乐于互助,而非暴力沟通理论也正是在这个根底上展开。
而像我一样的读者在这里会遇到根本性的问题:我们面对的现实很可能是,不管我们相信或者不相信人性本善,都会在生活中遇到很多让我们感觉很受伤的事情,周围总是有一些不考虑别人想法的人。
《非暴力沟通》读书笔记15篇
《非暴力沟通》读书笔记15篇《非暴力沟通》读书笔记1“改变沟通方式是自我转变的重要开端。
”一次“互相吐槽大会“上,好友们指出我的缺点:在表达上有时会忽略她们的感受,过于直接理性。
我其实也有察觉到,自己在亲昵熟悉的人面前,说话容易不带斟酌,更加只追求结果而不顾及感受。
但以前并不觉得恃“亲近”而骄有什么问题,以为互相了解脾性就不会心存芥蒂。
但看了《非暴力沟通》后,才真正意识到沟通实在是一件需要省察的练习,对所爱的人尤其应该注意沟通方式。
因为人们习惯把自己内心的小孩暴露在最亲近的人面前,如果得不到回应和爱,那么ta可能就会收回对你的信任,关上心门。
“非暴力沟通的目的,是超越自己心智和情感的局限,用更加柔情的目光,去看待自己、他人及其它生命,从而体验更和谐的关系。
”当我开始控制自己的语言情绪,学会表达感受和需求、肯定和赞美,发现既表达自己,又让他人感到被关爱,真是一件自由又快乐的事情。
《非暴力沟通》读书笔记21.整体感受这是一本讲沟通的书。
原来,我觉得自己沟通能力挺强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都不差。
然而,读过这本书以后,刷新了我对沟通的认识,也发现了以前许许多多错误的根源。
一般来讲,广义沟通(communication)是人们分享信息、思想和情感的任何过程。
这种过程不仅包含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也包含形体语言、个人的习气和方式、物质环境——赋予信息含义的任何东西。
而本书中提到的沟通是偏狭义的,即人与人的当面交流沟通。
虽然覆盖面狭窄了,但却是我们最常用的,对于改善我们的人际关系,具有极大意义。
读完本书后,我对沟通的理解,可以概括为三句话:通过传递信息,增进互相了解,努力达成共识。
其中最关键的,是传递信息,这是互相了解和达成共识的基础。
而恰恰是在这一步上,大多数人栽了跟头。
不能很好地理解对方,更不能很好地表达自己,是造成沟通充满「暴力」的源头。
针对这一环节,非暴力沟通提出四要素:观察、感受、需要和请求。
这是也运用非暴力沟通的具体操作方法。
《非暴力沟通》读书笔记(15篇)
《非暴力沟通》读书笔记(15篇)《非暴力沟通》读书笔记1本书的第4、5章都是和感受有关,第4章主要分享的是如何体会和表达感受,第5章分享的是感受的根源,本书举了很多具体的例子和词汇帮助我们去理解【感受】,这点对于读者很友好。
关于“感受”,在大二的个案工作课上,老师的讲解和分析,让我开始对“感受”有新的认识和理解。
在我目前看来,学会觉察感受,并表达出来,是内在成长的第一步。
第4章一开始,作者讲述了自己的学生时代,从来没有人问过他的感受,人们认为感受是无关紧要的,大家是被鼓励着服从权威而非倾听自己。
作者接着分享了几个小故事,有作者小时候因为老师提出的“男孩子不要胆小怕事”的观念,不得不隐藏起自己的害怕,哪怕手受伤也忍痛打了一个月的棒球。
也有在非暴力研讨班上,一个太太表示自己的丈夫仿佛是一堵墙,太太希望丈夫能多体贴她,但是她运用的是指责的说法。
通过几个小故事,作者引入观点:非暴力沟通鼓励表达内心的感受,因为这不仅可以促进亲情,还可以改善工作,随后作者提出我们需要区分“感受和想法”。
以下是想法和感受区分的例句。
1、想法:我觉得我吉他弹的不好。
2、感受:作为吉他手,我有些失落/很郁闷/烦透了。
作者还提出,当我们说:“我觉得”,常不是表达感受,而是表达想法。
也有很多词语是表达想法,例如:被抛弃、被羞辱、被虐待、被打扰、被拒绝、不受重视、被束缚、被欺负、无人理睬、得不到支持、无人赏识、被利用、被贬低、被忽略。
我觉得十分有趣的是,作者还分享了表达感受的词汇表,十分有用,表达感受需要有丰富的词汇,这样更好的觉察自己细微的情绪和感受,作者把需要得到满足和没有得到满足的感受分了两组。
作者认为非暴力沟通强调:“感受的根源在于我们自身,我们的需要和期待,以及对他人言行的看法,导致了我们的感受。
”读到这里,我霎时间想起萨提亚的冰山理论和应对方式,翻开图表,我发现两者有异曲同工之处。
萨提亚认为一个人的“自我”如同一座漂浮在海面上的冰山,我们往往看到只是冰山表面的行为和应对方式,其中萨提亚的应对方式有4种,讨好、指责、打岔、超理智,4种应对方式是有4种表现姿态的,如图所示,我自己有觉察过,我常用的应对姿态是指责。
《非暴力沟通》的读书笔记
《非暴力沟通》的读书笔记《<非暴力沟通>的读书笔记》《非暴力沟通》是一本非常实用且具有深刻内涵的书籍,它由马歇尔·卢森堡博士所著。
读完这本书,我深受启发,对沟通方式有了全新的认识和理解。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沟通无处不在。
然而,很多时候我们的沟通并非是有效的,甚至可能是充满暴力的。
这里所说的“暴力”,并非指肢体上的冲突,而是语言上带来的伤害和误解。
比如,指责、批评、嘲讽、否定等,这些都可能在无意间刺痛他人的心。
非暴力沟通强调,我们要专注于彼此的观察、感受、需要和请求。
首先是观察。
我们需要清晰、客观地描述所看到的事实,而不是夹杂着个人的评判和推测。
很多沟通的矛盾就源于我们将观察和评判混为一谈。
比如说,“他总是迟到”这是一个评判,而“他这周迟到了三次”则是一个观察。
清晰的观察是有效沟通的基础。
感受是沟通中非常关键的一环。
我们常常忽略了表达自己的感受,或者用想法来代替感受。
比如,“我觉得你不关心我”,这其实是想法,而“我感到很失落,因为你没有回我的电话”,这才是在准确地表达感受。
当我们能够准确地说出自己的感受时,对方才能更好地理解我们的内心状态。
需要是产生感受的根源。
如果我们能够清楚地意识到自己的需要,并且勇敢地表达出来,那么沟通将会更加顺畅。
比如,当我们因为朋友爽约而生气时,可能真正的需要是被尊重和重视。
了解自己的需要,不仅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与他人沟通,也能让我们更加了解自己。
请求则是要具体、明确。
避免使用模糊、抽象的语言,让对方清楚地知道我们希望他们做什么。
比如,“我希望你能多陪陪我”,就不如“我希望你这个周末能陪我看一场电影”来得具体和明确。
书中还提到了倾听的重要性。
倾听不仅仅是听对方说的话,更是要用心去体会对方的观察、感受、需要和请求。
在倾听的过程中,要给予对方充分的关注和尊重,不要急于打断或给出建议。
非暴力沟通也适用于处理与自己的关系。
我们往往对自己也会使用暴力的语言,比如自我贬低、自我责备。
《非暴力沟通》读书笔记(精选20篇)
《非暴力沟通》读书笔记(精选20篇)《非暴力沟通》读书笔记篇1非暴力沟通的第一个要素是观察。
我们仔细观察正在发生的事情,并清除地说出观察结果。
非暴力沟通并不要求我们保持完全的客观而不作任何评论。
它只是强调区分观察和评论的重要性。
将观察和评论混为一谈,人们将倾向于听到批评,甚至会产生逆反心理。
观察?评论?从没思考过这两者的区别。
更没想过若将二者混为一谈,会产生什么样的结果。
我们大部分人的习惯对话是从评论开始的,“你不怎么愿意配合我的工作”、“你总是很忙,都没陪过我”、“我看到你很不爱干净”、“你太粗心大意了”等等。
你看,我所列举的这些是不是我们日常中开口即来的话?我们习惯于这样的表达方式,看到令自己满意的或不满的事,都会直接表达出自己的想法,而这些往往是带有评论性的语言。
看了__内容,开始反思自我。
很多时候,我们太习惯于用某些负面或正面的词语给人贴标签了。
而这些标签,往往错失了我们全面了解一个人的机会。
这让我想起了一则泰国短片《妈妈!先别急的骂孩子》,广告中的妈妈去接孩子放学,见到自己的孩子浑身脏兮兮的。
视频中的大部分妈妈首先的反应是表现了自己的不愉快,而清楚了事情的缘由后,才发现孩子弄得脏兮兮是因为帮助了别人,这才发现自己孩子身上有着非常宝贵的善心。
《非暴力沟通》读书笔记篇2确实是一本值得推荐的书呀。
分享读完书以后几点收获:1.非暴力沟通的目的是为了指导我们转变谈话与聆听的方式,通过“观察、感受、需要、请求”四个步骤,使我们有意识地使用语言,既能倾听各自的心声,也能够理解彼此的需求,从而提出请求,最终达到谈话的目的。
2.有时候我们觉得自己的语言看似没有什么大碍,却时常会戳中对方的痛处,引起别人的痛苦。
3异化的沟通方式蒙蔽可我们对他人的爱,其中包括道德评判(对他人的评论往往反映了我们的价值观,大多数人喜欢用自己的价值标准来评价别人,举个例子,老师今天布置了很难得作业,学生就会觉得“老师太过分了”,实际上学生也就是评价者不愿意做作业而觉得老师太过分了,并不是“老师太过分了”),或者是强人所难(父母经常要求孩子做什么,如果不做的话,就会受到惩罚等)。
非暴力沟通读书笔记
《非暴力沟通》---美国马歇尔·卢森堡阮胤华译让爱融入生活●非暴力沟通提醒我们:倾听内心不同的声音,以及它们所反映的需要----促进自我理解和内心的和谐。
●当一个人内心的宁静遭到破坏时就会使用暴力。
●改变沟通方式是自我转变的重要开端。
●非暴力沟通首先是一种沟通,其目的是提醒我们借助已有的知识,让爱融入生活。
它指导我们转变谈话和聆听的方式。
让我们不再条件反射式地反应,而是去明了自己的观察、感受和愿望,有意识地使用语言。
●既诚实、清晰地表达自己,又尊重和倾听别人。
●听到批评时,我们一般会申辩、退缩或反击,但当我们使用非暴力沟通,专注于彼此的观察、感受及需要,而不急于反驳他人,我们便能发现内心的柔情,对自己和他人产生全新的体会。
●非暴力沟通是一种持续不断的提醒,使我们专注于更可能满足我们人生追求的方向。
●非暴力沟通的原则-----乐于互助。
●非暴力沟通的要素:发生了什么?(关注发生了什么?清楚地表达观察的结果,不做评判。
)您的感受是什么?(认真地感受此时自己的情绪)。
说出感受背后的你的真实的需要是什么?(说出感受背后支撑您的信念)。
具体的请求(明确表达期待他采取的行动)。
●此刻的观察、感受、需要、请求。
●非暴力沟通提醒我们专注于彼此的观察、感受、需要和请求。
它鼓励倾听,培育尊重与爱,使彼此情意相通,乐于互助。
是什么蒙蔽了爱?●道德评判:批评、指责、辱骂、归类、比较、评论…●回避责任:意识不到我们是自己的主人。
●强人所难:会造成心灵的隔阂。
区分观察和评论●不把事实和意见混为一谈。
●不带评论的观察是人类智力的最高形式。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观察他人及其行为,而不评判、不指责或以其他方式进行分析,是难以做到的。
体会和表达感受●我们常常被鼓励服从权威而非倾听自己。
渐渐地我们忘掉了我们还有感受。
●认真区分感受和想法。
●表达感受的词语:喜悦、欣慰、温暖、寂寞、担心…●感受是非暴力沟通的第二要素。
有时候表达出自己的感受,有助于解决冲突。
《非暴力沟通》读书笔记
《非暴力沟通》读书笔记《非暴力沟通》读书笔记1教育家感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但今天让更多一线教师感慨的是“有爱也不见得有教育”。
君不见,一些老师对学生满腔热情,而有的学生却敬而远之;君不见,有的老师很负责地帮助学生纠正错误却遭到“敌视”,甚至于恶语相向、爆发激烈冲突……何以至此?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在于教育对象的主体性增强了而我们教育工作者的沟通能力却相对滞后了。
在教育部颁布试行的中学、小学和幼儿园三个“教师专业标准”中,“沟通与合作”被同时列为教师的一项基本专业能力。
提升沟通品质,既是时代的呼唤也是教师专业成长道路上一项必要的修炼。
马歇尔·卢森堡博士的《非暴力沟通》一书虽然不是专为教师而写,但在提升教师的沟通品质,构建和谐师生关系方面却是一本经典之作。
你是否以为拳脚相加才是“暴力”?或许你知道“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但是否意识到自己对当事者陈述不当行为时却把“观察”与“评价”混为一谈了?你是否经常会给孩子以“道德评判”、说张三却拿李四来比较以及惯于使用“我不得不”“你让我”这类口头禅?你与学生或家长交流时,是否只顾自己说话而忽视了“倾听”对方?你是否喜欢用“安慰式”“同情式”“反驳式”“辩解式”“建议式”等等方式向倾诉者作出反馈?当我看到《非暴力沟通》对种种“异化的沟通方式”的剖析以及由此造成的危害就足以让我震惊了。
原来,一直为伶牙俐齿而自得的我其实常常像在公园里丢了钥匙、却因为光线比公园里好而趴在街灯下寻找的醉汉,由于表达方式不当而偏离了沟通的初衷和方向。
许多老师认为自己依法执教,不体罚学生,根本与暴力扯不上关系。
但实际并非如此。
本书把“暴力”分为“身体的暴力”和“隐蔽的暴力”两类。
教师涉及使用武力的“身体的暴力”比较容易辨别、发生的概率也比较低。
但是,通过语言和行为让对方产生精神恐惧、紧张和痛苦的“隐蔽的暴力”,往往连自己都很难察觉,政策法律更管不到,发生的频率也就更高。
如果我们用心体会和留意一下自己和同事、哪怕是优秀教师的日常谈话方式就会发现,我们的语言的确经常会引发自己和他人的痛苦。
读书笔记《非暴力沟通》
读书笔记《非暴力沟通》读书笔记|《非暴力沟通》通常沟通中存在的问题:言语上的指责、嘲讽、否定、说教以及任意打断、拒不回应、随意出口的评价和结论给我们带来的情感和精神上的创伤。
非暴力沟通能够:1.疗愈内心深处的隐秘伤痛;2.超越个人心智和情感的局限性;3.突破那些引发愤怒、沮丧、焦虑等负面情绪的思维方式;4.用不带伤害的方式化解人际间的冲突;5.学会建立和谐的生命体验。
译序:“我曾以为,我的一生将致力于对生命的痛苦做出反应。
后来,我发现,这过于沉重、过于灰暗。
如果我只看到痛苦,我的心难免会被乌云所笼罩,被绝望所吞没。
在徘徊中,终于有一天,我发现,我的人生可以对生命的美丽做出反应。
”“我激励自己的方式无意中促成了自我憎恨。
由于认为自己‘应该’做到很多事情,我不停地指责自己、命令自己、要求自己。
这不可避免地导致内在的分裂与不满。
而非暴力沟通提醒我倾听内心中不同的声音,以及它们所反映的需要——这促成了自我的理解和内心的和谐。
”“使用暴力的人其实是因为他们内心的宁静遭到了破坏,所以他们才会用暴力的方式维护或寻找心灵的和平。
”“人性是相通的——虽然每个人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或许不同,但作为人却有着共同的感受和需要。
”前言:非暴力生活的关键:感激生活的赐予,而不贪心。
认识暴力,有助于理解非暴力。
归根结底,是“隐蔽的暴力”激怒了受害者,使他做出暴力的反抗。
“让梦想中的世界通过我们的转变得以实现。
”非暴力主张积极进取。
“让尊重、理解、欣赏、感激、慈悲和友情,而非自私自利、贪婪、憎恨、偏见、怀疑和敌意,来主导生活。
人们常说:这是一个弱肉强食的世界,为了生存,我们必须不择手段。
这个观点,请恕我无法同意。
”第一章,让爱融入生活也许我们并不认为自己的谈话方式是‘暴力’的,但我们的语言确实常常引发自己和他人的痛苦。
非暴力沟通指导我们:转变谈话和聆听的方式。
去明了自己的观察、感受和愿望,有意识地使用语言。
运用非暴力沟通聆听彼此心灵深处的需要,我们将以全新的眼光看待人际关系。
《非暴力沟通》读书笔记
《非暴力沟通》读后感欧阳学文作为一个遵纪守法的好人,也许我们从来没有想过和“暴力”扯上关系。
不过如果稍微留意一下现实生活中的谈话方式,并且用心体会各种谈话方式给我们的不同感受,我们一定会发现,有些话确实伤人!言语上的指责、嘲讽、否定、说教以及任意打断、拒不回应、随意出口的评价和结论给我们带来的情感和精神上的创伤,甚至比肉体的伤害更加令人痛苦。
这些无心或有意的语言暴力让人与人变得冷漠、隔膜、敌视。
《非暴力沟通》中著名的马歇尔·卢森堡博士发现了一种沟通方式,依照它来谈话和聆听,能使人们情意相通,和谐相处,这就是“非暴力沟通”。
非暴力沟通能够疗愈内心深处的隐秘伤痛,超越个人心智和情感的局限性,突破那些引发愤怒、沮丧、焦虑等负面情绪的思维方式,用不带伤害的方式化解人际间的冲突;学会建立和谐的生命体验。
非暴力沟通的模式分两个步骤:一、诚实的表达自己的感受。
二:关注倾听他人。
在这两个步骤中各有4个完全一样的小节奏,1、明确的表达观察结果。
2、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
3、引发此感受的需求是什么。
4、向对方提出具体的请求。
这4个节奏中,诚实的表达自己的感受是需要很大的勇气的。
想和别人沟通前,先和自己沟通好。
当你看到别人插队怒火起来时,先和自己进行非暴力沟通,去关照此时此刻自己的情绪是什么,这个情绪的后面自己有什么样的需求。
任何一个人做事背后都有原因。
想像一下对方的情绪,他也许1、买了火车票,时间非常紧,而孩子非常非常想要玩,以后可能很多年都没机会来了2、非紧急状态,插一下队看看情况3、有不得已的理由,不想轻易放下。
大家把自己排队的焦躁投射到他身上。
没人考虑他的情绪及需求,在公共场合很多情况下,如果并非与对话的人直接沟通,运用非暴力沟通并不多,作为旁观者,我们要做的是与自己进行非暴力沟通,让自己踏实下来,暴力是怎么发生的?刚才已经成为一个暴力的影子。
如果对方彪悍,就可能出现暴力状况。
插队真的很讨厌,在一个什么人都有的社会环境,用我们自己的道德价值观去判断他人,激起的是自己的怒火。
《非暴力沟通》读书笔记
《非暴力沟通》读书笔记《非暴力沟通》读书笔记1这几周参加读书会学习《非暴力沟通》这本书。
最开始想要学习这本书是因为老师在给我们做导读时,提到要了解对方内在的需求,你才能更好地与对方沟通,而这又是在工作生活中非常需要但又容易被忽略的。
比如客户拿了一个图给你说:你帮我稍微修一下。
其实他的需求是,你认真看一下,用心把图改好看。
而我们经常理解成稍微改一下就好。
这就容易导致需求与解决方案不一致,出来的效果会让客户不满意。
当然更直接的例子就是现在常说的直男癌,这是需求的发出与接收差距太大的典型。
所以了解对方的真正需求是非常的重要,学习了这本书,我经常把“对方的需求是什么”挂在心上,从近期的效果看,给自己的工作带了比较多的帮助。
上周刚从书上学到的另外一点沟通用语:观察与评价。
我们往往喜欢通过自己的主观判断给人下定义,在定义中又很容易把对方的缺点放大,让人难以接受。
如果我们的上司或者家人对我们说:你很不细心啊!这是对你的评价,我们听了会很难过。
如果他们说:这周工作中你在这里,这里还有那里都做错了,你很不细心啊。
这时我们的第一反应往往是羞愧,想一下确实不细心,心里就接受了,下次就不再容易犯这样的错误了。
只是换一种说法,给人带来的感受却是如此巨大的不同,因此学习非暴力沟通是多么有必要啊~学无止境,《非暴力沟通》确实是一本非常值得学习的好书,希望老师们一起参加,提升自我,让生活工作中的沟通更加顺畅。
《非暴力沟通》读书笔记2非暴力沟通最重要的应用在于爱护自己!如何培养对自己的爱呢?转变自我评价的方式是一个重要的方面。
既然希望自己所做的任何事情都是有益的,那么自我评价的方式就要有助于学习,使我们的选择符合生命的需要。
然而,不幸的是,我们的自我评价方式往往导致自我憎恨,而无助于学习。
非暴力沟通鼓励我们直面人生的苦难:在遇到挫折时,充分体会人生的悲哀和内心的渴望。
是的,感到遗憾是难免的。
但它能帮助我们从经历中学习,而无须责备自己。
《非暴力沟通》读书笔记发布版
《非暴力沟通》马歇尔·卢森堡•四个要素o观察▪清晰的表达观察的结果,注意区分和“评论”之间的关系。
o感受▪清晰的表达感受,注意区分和“想法”之间的关系o需要▪是感受到来源o请求▪提出具体的请求,注意区分和“命令”之间的关系•异化沟通方式o道德评判▪用自己的标准(价值观、信念)等来衡量、要求别人,讲责任归咎于对方o进行比较▪这种方式使我们蒙蔽了对自己和他人的爱o回避责任▪日常生活中许多表达放回寺暗含了对于责任的回避,如“我不得不......”、“是你让我......”o强人所难▪要求和命令别人•非暴力沟通o区分观察和评论▪阿伦森第一定律:人们在即使令人讨厌的行为时,倾向于给作恶者贴上标签,由此将这个人从“我们这些好人”中排除。
因此,我么需要的是描述观察,而不是对他人的行为进行评论o区分感受和想法▪表达内心真实情感,而非一些想法。
一般来说,使用“我觉得”等词语常常就是表达想法o挖掘感受的来源▪即某种需要和期待▪听到不中听的话时,可以选择责备自己或责备他人,但很少有人从自己和他人的需要、期望来考虑。
▪可以通过“我......因为我......”的表达方式来认识感受和自身的关系o表达请求,区分请求和命令▪使用一些具体的行为表达请求▪使用一些语句来确认对方是否明白我们的请求额,甚至可以要求对方复述我们的请求o学会倾听▪留意他人的感受,而不是说教▪体会他人的感受和需要▪给他人反馈,可以使用疑问句来给与反馈▪保持关注,判断对方的感受是否已经充分表达•一些Tipso在一个生气的人面前,永远不要用‘不过’‘可是’‘但是’之类的词语o当别人说“不“的时候,我们常常会认为他在拒绝我们。
有时,我们甚至还会觉得自己受到了伤害。
然而,如果我们能够体会他人的感受和需要,我们也许就会发现是什么使他们无法答应我们的请求。
o打断人比假装在听,更符合对方的愿望。
所有的人都希望自己的话对人有益,而不像被人当作负担o如果我们致力于满足他人及自己健康成长的需要,那么,即使艰难的工作也不乏乐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非暴力沟通》读后感
作为一个遵纪守法的好人,也许我们从来没有想过和“暴力”扯上关系。
不过如果稍微留意一下现实生活中的谈话方式,并且用心体会各种谈话方式给我们的不同感受,我们一定会发现,有些话确实伤人!言语上的指责、嘲讽、否定、说教以及任意打断、拒不回应、随意出口的评价和结论给我们带来的情感和精神上的创伤,甚至比肉体的伤害更加令人痛苦。
这些无心或有意的语言暴力让人与人变得冷漠、隔膜、敌视。
《非暴力沟通》中著名的马歇尔·卢森堡博士发现了一种沟通方式,依照它来谈话和聆听,能使人们情意相通,和谐相处,这就是“非暴力沟通”。
非暴力沟通能够疗愈内心深处的隐秘伤痛,超越个人心智和情感的局限性,突破那些引发愤怒、沮丧、焦虑等负面情绪的思维方式,用不带伤害的方式化解人际间的冲突;学会建立和谐的生命体验。
非暴力沟通的模式分两个步骤:一、诚实的表达自己的感受。
二:关注倾听他人。
在这两个步骤中各有4个完全一样的小节奏,1、明确的表达观察结果。
2、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
3、引发此感受的需求是什么。
4、向对方提出具体的请求。
这4个节奏中,诚实的表达自己的感受是需要很大的勇气的。
想和别人沟通前,先和自己沟通好。
当你看到别人插队怒火起来时,先和自己进行非暴力沟通,去关照此时此刻自己的情绪是什么,这个情绪的后面自己有什么样的需求。
任何一个人做事背后都有原因。
想像一下对方的情绪,他也许1、买了火车票,时间非常紧,而孩子非常非常想要玩,以后可能很多年都没机会来了2、非紧急状态,插一下队看看情况3、有不得已的理由,不想轻易放下。
大家把自己排队的焦躁投射到他身上。
没人考虑他的情绪及需求,在公共场合很多情况下,如果并非与对话的人直接沟通,运用非暴力沟通并不多,作为旁观者,我们要做的是与自己进行非暴力沟通,让自己踏实下来,暴力是怎么发生的?刚才已经成为一个暴力的影子。
如果对方彪悍,就可能出现暴力状况。
插队真的很
讨厌,在一个什么人都有的社会环境,用我们自己的道德价值观去判断他人,激起的是自己的怒火。
有时可以管住,有时不可以管住自己。
开车行驶在道路上,换道插队非常普遍。
会引起大家的不满,问题是你不满了会怎样?生活中很多事情我们作为个人无能为力,唯一能做的是让我们这个个体、小家庭成为蓝色星球上的一个幸福存在。
而这种幸福存在不仅是在阳光下,舒适环境里,也是在焦躁的环境中,保持内心的平静是很重要的。
马歇尔提出了NVC。
他指出,“NVC的基础是一些沟通方式——即使在逆境中,它们也有助于人保持人性。
NVC没有任何新的主张,它所吸纳的内容,都有悠久的历史。
它的目的正是提醒我们已有的知识——关于什么是符合人性的交往方式,以及帮助我们活出这一点。
”就像作者在书中写的:非暴力沟通没有任何新的主张,它所吸纳的内容,都有悠久的历史。
书里面没有学究式的细说这历史是如何传承的,从作者书中字里行间我们可以体悟他的博大精深和厚积薄发。
有些人对这种沟通方式有些人觉得不以为然,和那种强调推销,强调话术,强调控制的理念比起来软绵绵的。
那我想说,你好好用用这种方式,再作比较。
什么理论都要回归到实践的检验中。
我觉得非暴力沟通很强大,这种沟通方式的观察,感受,需要,请求这四个要素,不管是用于倾听,还是用于表达。
这四个过程可以概括为两大步,也是催眠中的两个大原则:跟随和引导。
观察和感受属于跟随,需要和请求属于引导。
在这种方式下,我们的心就变得无比的平静和顺从。
很多厉害的沟通高手,比如心理咨询师,谈判专家,催眠师日用而不知。
书里讲到的这种沟通模式对我触动很大,让我有哗然大悟的一种感觉。
对于咨询过程中的问答,一直找不到合适的指导的书籍,看的有关书籍要不讲的事无巨细,显得杂乱无章,要不就
笼统的让人不着边际。
而这本书让我醍醐灌顶,对以前的有关知识上下贯通,把前两者系统起来了。
这本书讲的那种沟通方式,让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客观冷静,让心与心之间的距离更近。
会让我们彼此之间感受到对方的需要,感受到对方的爱。
会让我们彼此消除误会,化解敌意,让我们相互包容和接纳,互助和友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