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第二单元教学设计(修复的)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一. 教材分析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的教材内容主要包括四篇课文:《古对今》、《鸟的天堂》、《古诗两首》和《山居秋暝》。
这一单元的课文内容丰富,既有古诗、又有现代文,既有描写自然的、又有描写人物的。
在教学这一单元时,我们需要引导学生通过阅读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同时提高学生的朗读、理解和表达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对于一些基本的语法、词汇、修辞手法等也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一些较难的词汇、句子、修辞手法等还需要进一步的引导和讲解。
同时,五年级的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对学习效果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需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掌握一些重点的词汇和句子。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阅读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课文,感受作者对自然、对人物的热爱和赞美,培养学生的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掌握一些重点的词汇和句子。
2.教学难点:对于一些较难的词汇、句子、修辞手法等的理解和运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
2.启发式教学法: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
3.小组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六. 教学准备1.课文课件或教案:准备课文课件或教案,以便在课堂上进行直观的教学。
2.相关阅读材料:准备一些相关的阅读材料,以便在课堂上进行拓展阅读。
3.教学工具:准备好黑板、粉笔、教学卡片等教学工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与本课相关的趣味小故事或游戏,引起学生的兴趣,然后引导学生进入本课的学习。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背诵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掌握生字词,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课堂讨论、小组合作、课后实践等方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课文,激发学生对自然、生活的热爱,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二、教学内容1. 课文学习:包括《秋天的雨》、《黄山奇石》、《植物妈妈有办法》等。
2. 语文园地:包括字词句运用、书写提示、日积月累、我爱阅读等。
3. 课后练习:包括课内阅读、课外阅读、小练笔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正确朗读、背诵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掌握生字词,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激发学生对自然、生活的热爱。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教学课件、课文插图等。
2. 学具:课本、笔记本、文具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视频等方式,激发学生对本单元话题的兴趣。
2. 课堂讨论: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分享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
3. 小组合作:分组进行课后练习,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4. 课后实践: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六、板书设计1. 课题: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2. 主要内容:课文标题、生字词、重点句子等。
3.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
七、作业设计1. 课内阅读:要求学生熟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掌握生字词。
2. 课外阅读:推荐与本单元话题相关的书籍,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
3. 小练笔:布置与本单元话题相关的写作任务,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八、课后反思1. 教学效果:通过课后练习、作业检查等方式,了解学生对本单元知识的掌握程度。
2. 教学方法: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优点与不足,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3. 学生反馈:关注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语文教学设计完美版
第二单元金色年华一、单元教学目标:1、继续加强语文学习的良好习惯,并能根据自己的情况做相应的调整和补充。
2、能认识作品展现的多姿多彩的童年生活画卷,体会作者的丰富情感,珍惜金色年华的点点滴滴。
3、能根据作品内容展开联想,发表自己的看法。
4、能回忆过去的生活,学会说真话,抒真情,写出真实感受。
5、能与人主动交流,说话注意对象、场合,用语文明得体。
二、单元课时安排:共13课时单元整体学习1课时《往事依依》2课时《幼时记趣》2课时《十三岁的际遇》1课时《伟人细胞》2课时诵读欣赏1课时写作3课时口语交际1课时三、教学设计: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是“金色童年”,是第一单元教学层次的延伸与提高,第二单元引导学生认识文学作品的素材来源于丰富的日常生活,特别是童年生活,是无忧无虑,天真烂漫的时光,是新初一学生还深留在脑海中的“宝贝”。
对它的描摹更能激起学生的共鸣,相似年纪发生的事情也会更具说服力,更能使学生体会作者丰富的情感,能引导学生健康的成长。
6、《往事依依》讲述了著名的语文教育学家于漪老师少时对文学的热爱与用心,影响了她一生的命运,这样的事例能否改变学生“我不感兴趣的书坚决不读”、“单调的书不看”等错误的读书观点呢?7、《幼时记趣》充分展示了小孩子丰富想象力下的新奇大千世界,能否使学生回味记忆中的趣事与大家一起分享呢?8、《十三岁的际遇》十三岁就已经在北大念书了,难道她是一个天才吗?田晓菲用行动证明自己的成功是需要付出很多的努力,有一个不变的追求并为之奋斗,同龄人的遭遇是否可以坚定学生不断上进的决心,踏踏实实地做好身边每一件事呢?9、《伟人细胞》中体现了许多中学生希望被人关注的心理,希望自己能做出一件别出心裁的大事以此来吸引大家的目光,但事实总是失败而告终,反而一件很平凡的小事却被大家称道,这或许不是贾里一个人的困惑,也是很多人的,学生能明白伟人其实很平凡,品质也很朴素,做好自己的每件事就是成功吗?这一单元的教学,要注重生动性、活泼性,激发学生脑海中类似的情景,让他们畅谈自己的独特的、真实的感受,从而体会作者流露的情感,学会珍惜现在的学习时光,树立远大的目标,并为之踏实不懈地努力。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单元整合教学设计)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单元整合教学设计)七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设计单元主题:亲情之爱本单元旨在通过研究课文,加深学生对亲情的感受和理解,丰富情感体验。
同时,通过语音技能的训练和对细节的分析,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和阅读能力。
教学目标:1.掌握语音技能,包括重音、停连、语气与节奏。
2.分析细节,挖掘文章深意,品味作品语言。
3.分析人物形象,研究景物描写的作用。
4.学会从小事入手揭示生活哲理的方法。
5.多角度理解作品主题,初步掌握研究文言文的方法。
教学重点:挖掘文章深意,品味作品语言,研究景物描写的作用。
教学难点:研究文言文的方法。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班级:七年级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1.导入:以家庭生活为例,引导学生复“三读一批注”方法,并重点补充词义与语境的关系。
2.一读:读顺序,标注自然段落,圈点勾画生字、生词,并在练本上对生字字形进行掌握。
3.二读:理解文章主要内容、作者情感、文章结构、主旨,并利用工具书、课下注解对生词进行掌握。
4.三读:个性化批注,注重细节,挖掘文章深意,品味作品语言。
学生活动:跟随教师的引导,完成“三读一批注”方法的研究,掌握生字、生词,理解文章主要内容和作者情感,进行个性化批注。
补充流程: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检测学生的掌握情况,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和感受。
同时,可以通过诵读来加深学生对亲情的感受和理解。
难过,但内在的情感却是母亲对儿子的深深牵挂和关爱。
通过这些细节描写,学生可以更深刻地理解作品中的情感和主题。
3、引导学生思考细节描写的作用。
如细节描写可以增强作品的感染力。
让读者更深刻地感受到情感和主题;可以丰富作品的形象和细节,让作品更加生动和具体;可以突出作品的主题和情感,让读者更加深刻地理解作品的意义和价值。
4、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己写一篇含有细节描写的文章,让学生在实践中进一步理解和掌握这种写作技巧。
同时。
教师也可以提供一些写作技巧和范文供学生参考。
教师活动:介绍分析人物形象的方法,引导学生通过细节描写分析人物形象。
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
第二单元教材分析本组教材中的两首古诗和三篇课文都是围绕“观察和发现”这一主题编排的,专题内涵丰富,贴近儿童生活,既富有教育价值与时代感,又突出学习语文的特点。
本组教材中还安排了与专题相关的“阅读链接”“资料袋”,有趣的“比眼力”口语交际,以及引导学生留心周围事物、写观察日记等内容……所有语文活动有机地整合在一起,对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是很有利的。
单元教学目标:【学习目标】1、认识22个生字,会写28个生字。
能会写会运用23个词语,会读会认24个词语。
2、能借助字典和联系上下文,理解不懂的词语,积累好词好句。
3、理清文章顺序,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以抓住“观察和发现”贯穿整个单元的学习,为学习新知创设良好的情境,让学生在与文本对话的过程中感觉到观察与发现的乐趣。
5、在学习过程中领悟作者抓住事物特点细心观察的方法,培养细致、有序的观察的兴趣,同时增强他们具有爱自然保环境的意识。
6、正确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中所蕴涵的哲理。
积累诗人的其他作品,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鉴赏能力。
借助以前学过的读诗方法,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心境。
7、理解蟋蟀住宅的特点和住宅的修建过程,领悟作者的一些表达方法。
8、能清楚明白地交流自己所观察到的内容,敢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认真倾听别人的发言,并积极提出问题和看法,培养学生倾听和交流的能力,并能把自己的所观所感写下来。
学写观察日记。
【教学重点】1、帮助学生认识观察的重要性、学会观察的方法、形成观察的能力和习惯。
2、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并能够初步运用。
学习观察日记,进行语文实践活动。
【教学难点】养成细致有序观察事物的方法,并能够能把自己的所观所感写下来。
总体教学设想与安排:1.预计12课时完成教学本单元的教学。
其中《古诗两首》两课时,《爬山虎的脚》两课时,《蟋蟀的住宅》两课时,《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一课时,《语文园地》四课时。
课题:5古诗两首主备人:总课时序号:12课题: 5 古诗两首主备人:总课时序号:13课题:6 爬山虎的脚主备人:总课时序号 14课题:6爬山虎的脚主备人:总课时序号 15课题: 7蟋蟀的住宅主备人:总课时序号:16课题:7 蟋蟀的住宅主备人:总课时序号:17课题:8﹡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主备人:总课时序号:18课题:园地二主备人:总课时序号:19课题:园地二主备人:总课时序号:20-21课题:园地二主备人:总课时序号:22-23课题:园地二主备人:总课时序号:24。
精编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教案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教案教学设计含反思5 黄河颂1.朗读课文,感受黄河的形象与魅力,领悟黄河所凝聚着的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
2.揣摩课文的精彩段落和关键语句,学会做批注。
3.把握诗歌的语言特点,体会直接抒情的表达效果。
一、导入新课播放导入视频。
同学们刚刚所看见的,是著名的作曲家冼星海为《黄河大合唱》谱曲的片段,为何他在看到诗稿时如此激动?为何黄河在一个中国人眼中有如此魅力?也许,读了《黄河颂》一文,你能有所感悟。
二、教学新课目标导学一:了解作品背景,有感情地朗读诗歌作者简介:光未然(1913—2002),原名张光年,湖北光化(今老河口西北)人。
在中学时代即参加革命工作,“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辍学,曾做过学徒、店员和小学教师。
1935年8月创作《五月的鲜花》歌词,1936年抵达上海,参加抗日救亡运动并从事进步文艺活动。
1939年到延安后创作了歌颂中华民族精神的组诗《黄河大合唱》,经冼星海谱曲后风行全国。
创作背景:光未然写这首诗歌时,正值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日本侵略者的铁蹄践踏着华北大地,全国掀起了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潮,许多进步的作家、艺术家开始通过自己创作的艺术形象来反映现实斗争,激发全国人民的抗日热情。
1939年,诗人到延安后,配合音乐家冼星海创作了《黄河大合唱》八个乐章,此为其二。
诗中雄奇的想象与现实的图景结合在一起,组成了一幅幅壮阔的历史画卷。
探究:请同学们初步朗读诗歌,并结合历史创作背景,谈谈该如何朗读本篇诗歌。
明确:(1)诗歌分为朗诵词和歌词两大部分,朗读时应该注意停顿,以示区别。
(2)“我站在高山之巅,望黄河滚滚,奔向东南。
”总领下文,因此停顿要稍长。
后面的四个分句注意重点词语“掀”“奔”“劈”的重读,且四句应该越读越激昂,表现黄河的气势。
(3)三个“啊”要读得深沉,声音稍稍延长;“黄河”要读得高昂,表明在歌颂。
(4)最后的两句“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充满了战斗的决心,要读得铿锵有力。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教案(教学设计)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能够理解并背诵课文内容。
2.能够掌握课文中重点词语的读音和意思。
3.能够正确朗读课文,掌握语调和停顿的位置。
4.能够运用课文中的语言进行简单的表达。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2.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对文学的兴趣。
2.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背诵。
2.课文中重点词语的解释和拼音。
难点1.正确把握语调和停顿位置。
2.运用课文中的语言进行表达。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导入:师生一起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引入本节课文。
2.学习:学生齐读课文,教师解释生词和重点词语。
3.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注意语调和停顿。
4.巩固:小组讨论课文中的情节,展示自己的理解。
5.作业布置:要求学生背诵课文内容,并写出自己的感想。
第二课时1.复习:学生自主朗读上节课的课文,教师进行评价。
2.导入:教师引入本节课的新课文内容,提出学习目标。
3.学习:学生跟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4.分组练习:学生分组进行课文表演,互相合作完成。
5.总结: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总结,强调关键点。
6.作业布置:要求学生背诵本节课的课文,并模仿课文进行创作。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在教学过程中,学生表现出了较强的合作意识和学习积极性。
但部分学生在语调和停顿上仍存在困难,需要进一步加强训练。
下节课计划增加口语练习环节,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同时,可通过课外阅读扩大学生的语言知识面,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单元教学设计
《第二单元》单元教学设计本单元所选的都是议论性文章。
议论性文章和传统教学意义上的典型议论文并不相同,这种提法是对传统语文教学中“议论文”概念的扩展,包括一般意义上的议论文,还包括说理散文,以及阐述看法、观点的书信和演讲词等各种类型的文章,这类文章的共同点是有观点,讲道理。
事实上,《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也有这样的表述:“写简单的议论性文章,做到观点明确,有理有据。
”掌握相关的文体知识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和学习此类文章。
如;观点,在议论文中就是“论点”,即作者对所议论问题提出的见解或主张。
议论性文章需要明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主张什么,反对什么,都要清清楚楚;态度鲜明,不能含含糊糊,模棱两可。
材料,在议论文中就是“论据”,即论证论点的根据,是作者建立观点的依据。
论点需要论据来证明,论据为论点服务,因此它必须与论点保持一致,这就是通常所说的“观点与材料的统一”。
没有典型的材料,无法说明观点;材料太多,会淹没观点。
因此在分析议论性文章时要注意体会典型材料和鲜明的观点二者之间的关系。
论据真实可靠,论点就令人信服;论据不全面、不充分,论点就缺乏说服力。
在掌握丰富论据的同时,还要善于选择那些真实典型、确凿可靠,能充分有力地证明论点,使论点具有无可辩驳说服力量的论据,总之,论据是论点服务的。
这类文章哲理性较强,注重从多方面给学生以人生的启示,并丰富他们的生活经验;能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
学习这类文章,首先要明晰此类文章的相关知识,了解议论性文章的特点。
其次以精讲文章为范例,进一步理解和掌握议论性文章的阅读要点,进而把握作者观点,区分观点和材料,理清论证思路,学习论证方法。
同时还要结合生活实际,细致观察,深入反思,提出自己的观点。
学习目标学习迁移1.深化对社会、人生的认识,提高思辨能力2.能够围绕要表达的观点进行材料的筛选、组织,并清晰地表达理解意义掌握议论性文章围绕一个观点选取材料进行论证的特点掌握知能知识:了解议论性文章的基本特点技能:1.正确把握作者的观点,能够区分观点和材料2.理清论证思路,学习论证方法数学思路通过学习本单元的议论性文章,让学生能够初步感知议论性文章的特点,学习找寻论点、梳理论证思路的方法,感受阐述观点时论述的严密性。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含教材分析、教学反思等)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含教材分析、教学反思等)一. 教材分析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包括4篇课文:《小英雄雨来》、《我们家的男子汉》、《珍珠鸟》和《两只鸟蛋》。
这一单元的课文内容丰富,题材多样,既有民间故事,也有家庭生活,还有关于动物的描写。
这些课文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而且能够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和写作能力,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也在不断提高。
但是,学生在阅读和写作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如阅读理解不够深入,写作表达不够准确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针对这些问题进行针对性的指导。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掌握生字词,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课文,感受到其中的情感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品德素质。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掌握生字词。
2.教学难点:深入理解课文中的情感和价值观,运用课文中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课文内容,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互动式教学法:通过学生之间的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启发式教学法:通过提问和引导,激发学生的思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文课件:制作课文课件,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2.生字词卡片:准备生字词卡片,方便学生学习和记忆。
3.教学资源:收集与课文相关的教学资源,如图片、视频等,丰富教学内容。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通过展示与课文相关的人物或场景图片,让学生猜测课文的主题,从而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呈现(10分钟)呈现课文内容,让学生初步感知课文。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教案(教学设计)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能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故事情节,理解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2.能朗读课文,流畅、准确;3.能够正确运用课文中的生字词,理解课文的意思;4.能正确书写生字词、理解和领会课文内容;5.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探究的兴趣和能力。
情感态度1.培养学生关心老人,尊重长辈的情感态度;2.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
二、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故事情节,理解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
2.能够正确运用课文中的生字词,理解课文的意思。
3.能准确朗读课文。
三、教学难点1.能够理解课文内容,包括理解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
2.能够正确运用课文中的生字词,帮助理解课文的意思。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教学内容1.课文《谁最争气》2.生词:争气、可好3.核心知识点:理解课文情节,认识主要人物二、教学过程1.热身活动:观看相关视频,引出“争气”的概念。
2.课文学习:师生共同朗读课文,让学生理解故事情节,分析人物性格。
3.生词学习:介绍新生词,理解生词的意思,并能够在句子中正确运用。
4.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
5.课堂表现:请学生表演《谁最争气》片段,展示理解能力。
第二课时一、教学内容1.故事情节理解2.写作活动:小结《谁最争气》故事情节二、教学过程1.复习与引入:复习前一节课学习内容,并引入写作活动。
2.写作指导:指导学生写作小结,概括故事情节,突出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
3.互相交流:学生可以相互交流自己的写作内容,讨论不同观点。
4.总结与展示:教师指导学生总结本节课学习内容,并展示学生写作成果。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同时,培养了合作精神,锻炼了自主学习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对于理解故事情节的能力还有待提高,下一步可以加强对于故事情节的引导和分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
同时,要多加强生字词的学习,提高学生的词汇量和语文素养。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教案教学设计(含整个单元)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教案《4古诗三首》教学设计教学要求:1.自主学习本课生字,能工整书写。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借助注解,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象,领略秋天美丽的景色。
教学重难点:1.理解诗句,感受文字美,通过诗中所描写的景色,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2.体会诗中的意境,学习借景抒情的方法。
课前准备:1.布置学生借助注释和插图读课文的预习任务。
2.教师准备挂图,以及表现秋天情调的乐曲磁带,便于配乐朗诵。
教学时间:3课时第一课时一、说话训练,进入秋景。
同学们,你能以秋天为内容,说一句或几句描写秋天景色的句子吗?(生说话练习)二、故事导入,揭示课题:介绍杜牧、岳麓山。
1.下面请同学们先听一则故事,然后猜猜他是谁?(课件:简介杜牧) 故事发生在距今1150多年前,就是唐朝时期,有一位文学家,他从小就有报效祖国的远大志向,所以他刻苦学习,认真创作,25岁就考上了进士。
他的诗立意新奇,优美隽永,骨气雄劲,在当时文坛别具一格。
他又熟悉兵法,熟悉政治,可谓文武全才。
但当时,动荡不定的社会环境,使他有志难伸。
他在长安做过几年官,但没有实权,长期在江南求职,最后还到湖州做过刺史,相当于市长。
对江南美景情有独钟,写下了许多诗篇。
在江南如诗如画的美景前,他想起自己虽文武全才,却无人赏识,所以他的诗大部分较为低沉,但一首诗除外,这首诗以它优美清新的风格传唱千古。
这首诗就是________,这位诗人就是________2.“山行”是什么意思?这座山在哪里呢?湖南长沙的岳麓山。
(课件:岳麓山)岳麓山地理:位于长沙市区湘江西岸,属南岳衡山山脉的一部分,其最高峰海拔297米。
爱晚亭环亭全是枫树,每逢深秋时节,这里成为观赏红叶的绝佳之处。
特色:岳麓山脚下,是我国宋代四大书院之一的岳麓书院,古木森森。
在岳麓山腰青枫峡谷中,建有一座以杜牧《山行》诗“停车坐爱枫林晚”为命名来由的爱晚亭。
亭的周围到处生长着一人抱不住的枫树,盘根错节,一片连一片。
(统编2024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大单元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大单元教学设计一、课标分析《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第四学段(7-9年级)的课程目标,在“国读与鉴赏”中要求学生能够“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
能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在“表达与交流"中指出要引导学生“写作要有真情实感,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感受、体验和思考,力求有创意"o在课程内容中,本单元的课文契合“发展型学习任务群"中“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的要求,其第四学段(7—9年级)旨在引导学生阅读表现人与他人的古今优秀散文,“学习欣赏、品味作品的语言、形象等,交流审美感受,体会作品的情感和思想内涵”o在“学业质量描述”的第四学段(7-9年级)中要求学生能通过朗读加深对作品的理解,“能从多角度揣摩、品味经典作品中的重要词句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通过圈点、批注等多种方式呈现对作品语言、形象、情感、主题的理解”,“能借鉴他人的经验调整自己的表达,能根据需要,运用积累的语言进行口头或书面表达"o综上,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和课程评价都要求,在学习人与他人的古今优秀散文时,应关注朗读、赏析与表达三个方面的内容。
二、学情分析亲情主题是现代文阅读考查的重点,七年级的学生对文章里的亲情是有感受能力的,也有一定的记叙文阅读和写作基础,但在细节鉴赏和情感表达上有所欠缺,对一些词句中的情感理解还不够深刻,朗读技巧也有待提高。
本单元,学生通过朗读,尝试以感官的角度来理解和感悟文中的亲情。
教师应多引导多鼓励,让学生自主合作学习,去理解、感悟甚至是反思亲情。
三、单元内容分析统编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人文主题是“感悟亲情”,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选编了一组从不同角度抒写亲人之间真挚情感的文章,有的情感显豁直露,有的情感深沉含蓄,学生需要调动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细读文本,从字里行间细细品味文章蕴含的情感,达到理解作者情感和陶冶自身情感的双重目的。
2023-2024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统整教学设计
走近时光里的英雄——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统整教学设计单元解读(一)单元主题分析: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以“革命岁月”为主题,编排了《七律·长征》《狼牙山五壮士》《开国大典》《灯光》和《我的战友邱少云》五篇课文。
其中,《七律·长征》以诗歌的形式概述了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艰难历程;《狼牙山五壮士》记述了抗日战争时期,五位壮士保家卫国的壮举;《开国大典》描写了新中国成立庆典中的宏大场面;《灯光》回忆了解放战争时期以郝副营长为代表的战士为革命胜利英勇奋战的往事;《我的战友邱少云》讲述了抗美援朝战争中,邱少云同志为了战斗胜利,无畏牺牲的英雄事迹。
整个单元通过不同革命时期的场面再现,引导学生感受革命英雄的坚贞不屈,革命领袖的伟人风采,以及革命先辈在艰苦斗争中所展现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二)语文要素分析:本单元第一个语文要素是“了解文章是怎样点面结合写场面的。
”针对这一要素,教师需要厘清两个概念:一是“场面”,它在本单元中可以理解为是发生在一定场合下的,是可知可感的有人物活动的画面。
这是五上第六单元中“场景描写”的承接;二是“点面结合”,“点“就是局部细节的刻画,“面”就是整体面貌的勾勒,两者有机结合。
细看单元,“点面结合”这一要素在本单元中多元渗透,逐层推进。
第二个语文要素是:尝试运用点面结合的写法记一次活动。
这与前一个语文要素一脉相承,体现了由学到用的内化过程。
在之前的学习中,学生练习过写活动,掌握了把活动过程写清楚的方法,本单元又有所发展,强调要写出印象深刻的重点部分,并且在关注整体场面的同时,突出对个体的描写。
关于革命传统文化的课文编排,教材秉承“整体推进,有机渗透”的思路,依循学段特征和学生认知规律,进行了缜密的布局,在不同年级中专门编排了主题单元。
这是教材力图帮助学生亲近革命传统文化,获得爱国熏陶。
对标学习任务群:在了解单元主题与语文要素的基础上,我们可以从课程内容及呈现方式上来看这个单元所属的学习任务群。
语文新教材第二单元大单元教学设计
玩拼音——第二单元大单元教学设计【大单元教学设计】1. 以“玩拼音”为主题,认读 6 个单韵母、8 个声母。
在游戏中学会音节的拼读规则,正确拼读音节。
2. 借助拼音,认识“爸”“妈”等 14 个生字,将识字与拼音的学习融为一体。
诵读儿歌《小白兔》,在儿歌与游戏情境中感受拼读与识字的乐趣。
3. 通过练习,培养学生区别、归类、实践、口语表达等语文综合能力。
【大单元情境】一年级学生更乐于在情境化、趣味化、游戏化的学习环境中学习,因此本书将本单元的拼音学习置于“玩拼音”的大情境中,通过“池塘边找一找”“山坡上玩一玩”两个具体的学习任务以及若干个活动,开启拼音学习之旅,借助活动、游戏、儿歌、绘本等学习资源,让学生完成本单元的学习目标。
【单元设计】本单元,教师将带着学生们开启拼音之旅。
教材在每课都安排了情境图,提示了拼音的形和音,同时,把识字融进拼音教学之中,既巩固了拼音的学习,也激发了学生识字的兴趣。
基于拼音教学的独特性和学生已有的经验,在进行单元设计时,在尊重教材编写顺序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情境图的资源,创设玩拼音的学习情境,通过“池塘边找一找”“山坡上玩一玩”两个具体的学习任务,玩中学,在学中玩,凸显拼音学习的情境性、趣味性、活动性。
根据本单元的教学情境,本书在单元设计中增加了儿歌、游戏、绘本推荐内容,尽可能让学习和学生的生活相连接,帮助学生在与生活相融合的情境中学拼音、识汉字、诵儿歌、读绘本,受到人文和语言的熏陶。
【任务群说明】本单元设计创设了两个任务,分别是“池塘边找一找”“山坡上玩一玩”,与主题情境“玩拼音”相契合。
两个任务是基于对教材情境图的充分应用,例如第 1 课的情境是乡村小河边,第 2 课的情境是乡村生活,其中也有小河边的情境,因此我们把这个情境创设为“池塘边找一找”。
这个任务强调“找一找”,让学生去发现单韵母的读音、书写的特点。
另外通过生活情境的创设,帮助学生实现对拼音学习的自主建构。
每个学习任务下还设计了相应的学习活动。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优秀教学设计(共6课时)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优秀教学设计(共6课时)一. 教材分析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的教材内容主要包括四篇课文:《开国大典》、《狼牙山五壮士》、《难忘的泼水节》和《古诗十九首》。
这些课文内容丰富,既有历史故事,也有节日习俗,还有古诗鉴赏,这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说,既能够丰富他们的知识面,也能够提升他们的语文素养。
此外,本单元的语文园地还包括了汉字笔画、词语辨析、句子仿写等内容,旨在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和写作能力,对于文本的理解和分析也有一定的基础。
然而,由于年龄和认知的限制,他们在理解和感悟文本的深层含义方面还需要引导。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引导,帮助他们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能够正确读写课文中的生字词,理解词语的意思,了解课文的内容。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阅读课文,提高学生的朗读和理解能力,培养他们的语文素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课文,感受文本中的人物情感,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怀和人文关怀。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正确读写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提高朗读和理解能力。
2.教学难点:深入理解课文中的情感表达,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问题驱动法、小组合作法等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课文朗读录音、课件、生字词卡片等教学资源。
2.学生准备:课本、笔记本、文具等学习用品。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播放课文朗读录音,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然后,简要介绍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利用课件展示课文内容,引导学生跟随课件逐段阅读课文,边读边思考。
在此过程中,教师适时提问,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3.操练(10分钟)教师针对课文中的生字词,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书面练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组:主题──家庭生活教材解读:亲情,自古以来就是人们讴歌的主题;家庭,历来被人们当作爱的港湾。
今天,我们打开这还散发着墨香的书本,读着这一组课文,亲情的温馨再次扑面而来:球迷爸爸放弃球赛,把电视换成奶奶爱看的京剧,戏迷奶奶也关掉京剧,换成足球频道;小小的双手不仅为爸爸拿拖鞋、为妈妈洗手绢,还给姥姥挠痒;贤惠的媳妇给婆婆晒棉被,美好的品质濡染了小锋那幼小的心灵,他也给奶奶晒起了棉鞋,想让奶奶更暖和;为了照顾生病的妈妈,幼小的珍珍把盼望以久的郊游也放弃了……长辈的慈爱,令人赞叹;晚辈的孝顺,让人欣慰。
通过对本组课文的反复朗读,学生们定能感悟到家庭的温暖和亲情的温馨,从而产生爱自己的家,爱父母,爱家里的每一个人的情感,并愿意从自己力所能及的小事做起,学会关心体贴家里的每一个人。
教学目标:1.学习朗读时要边读边想。
2.学习用“因为……所以……”的句式进行说话训练。
3 朗读指导,重点训练人物对话中的“疑问句”“感叹句”。
4引导积累一组搭配恰当的短语。
5.字词方面:(1)引导发现并运用加一加、减一减的方法识字。
(2)继续进行常用字的说词训练,扩充词汇量。
(3)语境中感受“一字多意”的有趣。
6.本组“口语交际”的主题是“我该怎么办”。
①鼓励多角度想办法,如怎样做让爸爸、妈妈信任自己、举什么事例说服他们等等。
②可以在情境中进行模拟对话。
③注意交际情态的指导:流畅的语言、大方的态度。
教学重点:1、认识本单元生字,并能正确书写我会写的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1、尊敬长辈,孝敬父母。
2、关心他人。
教学本组教材可用15课时。
识字2(2课时)教学过程:教学目标:1、认识14个生字,学会写6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培养良好的家庭美德,争当人人夸的好孩子。
教学重点:认识14个生字,会写6个生字。
教学难点:借助生活经验,理解短文的意思。
教具准备:生字卡片、教学课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认识“懂、貌”等14个生字,会写“洗、认”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节奏地朗读儿歌,懂得儿歌中的良好品质。
一、导入,揭题我们都有温暖的家。
我们爱自己的家,爱爸爸妈妈,爱家里的每一个人。
在家中怎样的孩子,才是人人夸的好孩子呢?有一位叔叔就为这样的好孩子编了一首儿二、初读课文1、读准字音;读课文时你发现了什么?如(三字经)。
2、在课文中找出生字,多读几遍。
对有困难的音进行指导。
3、再读课文,读通句子,选择你最喜欢的句子多读几遍。
4、师生正音。
三、读文识字1、出示“生字列车”,指导学生认字。
懂礼貌父母教认真听做错事改正愿洗碗筷扫庭院人人夸2、小组合作学习生字。
(1)自由认读。
(2)小组长检查。
3、读课文,把字、词放到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去认识。
(1)出示三字经,巩固生字。
(2)小组内交流:在温暖的家中你体味到了什么?你又是怎么做的?四、小结第二课时课时目标:产生尊敬长辈、爱劳动、爱家庭的意识,努力成为一个人人夸奖的好孩子。
教学过程:一、复习(1)抽读字词卡片,巩固生字。
(2)指名读儿歌。
二、课文教学(一)学习第一句话。
1、课件出示一幅画, 想一想:图上讲了一件什么事情?这是一位怎么样的好孩子?2、出示:小朋友,正少年,尊长辈,懂礼貌。
生字用红字体标出,用自豪的语气朗读。
(二)学习二、三、四句:同上教学。
(三)学习最后一句。
1、长辈们为什么对你做错的事进行提醒,让你改正呢?出示最后一句。
2、你怎么做才是爱家呢?3、读一读、听一听谁是最爱家的。
(四)读全文1、生字都认识了,课文应该读的更好,自读全文。
2、指名读句子。
三、写字教学1、出示田字格中的生字:“洗、扫、认、真、父、母”,学生认读生字。
2、指导观察占格位置,学生观察每一笔的占格位置。
3、范写、讲解笔顺,抓住关键笔画指导写字。
学生一笔一笔地跟写。
4、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指导。
5、总结学生写字情况,表扬写得好的同学。
四、小结有了你们这些可爱懂事的孩子,我们的家就更幸福、温暖了,班级也是你们的家,我相信你们会在这个新家里快乐地生活长大。
板书设计:教学反思:5、看电视(2课时)学习目标:1、认识14个生字,会写6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家庭成员之间的感情。
3、初步感知诗歌的韵律美,喜爱读诗歌。
重点:认字写字。
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认字写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一、猜谜揭题。
二、初读感知。
1、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
标自然段序号,遇到不认识的字和不理解的地方做个记号。
2、小组内互相交流请教,解决疑难。
3、全班交流,说说自己学会了什么?谁教会自己什么?小组内有什么问题没有解决。
三、自主识字。
1、借助拼音自由读。
2、积怨试读,纠正字音。
3、识记生字交流,说说自己的识记方法。
4、检查识字情况:变序开火车读。
四、再读课文。
1、自由练读。
2、个别读,评议。
3、全班齐读课文。
五、总结1、指导学生看图。
这是谁的家?他家都有哪些人?他们在做什么?2、学习第一自然段。
(1)指名朗读。
(2)以“奇妙”设置悬念:有哪些奇妙的事呢?下节课我们接着学习。
第二课时课时目标:体会家庭成员之间的亲情。
教学过程:一、朗读感悟。
1、读一二节,想想奇妙在哪里?2、读第三节,想想奇妙在哪里?3、读第四节想想奇妙在哪里?4、读第五节,想想每个人的心里都装着什么东西?5、全班齐读第二——五节。
6、小组讨论:用“因为……所以……”造句。
然后全班交流。
二、游戏活动,巩固生字。
1、摘果子,看看谁的果子多。
2、四人小组开展词语接龙比赛,看哪组接的词语最长。
三、写字指导。
1、学生读“我会写”的字后,读识字方法及自己的发现。
2、老师范写难字,学生观察。
3、学生练写,老师巡视。
4、评议,再练写,鼓励学生一次比一次有进步。
四、实践活动把课文朗读给爸爸妈妈听,让家里人谈谈他们的感受。
板书设计;教学反思:6、胖乎乎的小手(2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胖”、“喜”等13个生字,会写“看”、“着”等6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积累语言,感受阅读的乐趣。
3、养成尊敬长辈的美德,有帮助长辈做事的愿望和行动。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教学难点: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认识“胖”等13个生字,会写6个生字。
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重难点:认字和朗读课文教学过程:一、激趣谜语,引入课文。
两棵小树十个杈,不长叶子不开花,能写会算还会画,天天干活不说话。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借助拼音读课文,用熟悉的符号标出难读的生字词,多读几遍。
(1)学生找出难读的生字词。
(2)做小老师,带读带拼音的生字。
(3)游戏帮助记忆。
2、再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
(1)出示四个句子。
(2)指读句子,引导学生先说优点,再评不足。
(3)读了这四句话你发现了什么?(4)完成第26页的说说做做。
2、再读课文,边读边想象文中任务说话时的表情和动作。
三、自主识字,指导写字。
1、自主识字,2、写字指导。
(1)同桌比较“着看”的异同。
(2)全班交流。
(3)观察“着看”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四、作业:书写我会写的生字。
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积累语言。
2、激发尊敬长辈的愿望和行为。
教学重难点:激发尊敬长辈的愿望和行为。
教学过程:一、游戏巩固识字二、感悟积累1、指导看图。
2、小组合作学习。
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读一读,可以加上动作。
3、交流、讨论、评价。
4 、竞技场。
(1)兰兰长大以后,会帮家人做哪些事情呢?(2)在学习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
(3)创作画《我有一双小手》。
三、看一看,记一记。
写字指导。
1、看它们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记一记。
2、老师范写。
3、学生书空,描写,练写。
四、作业: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板书设计:6.胖乎乎的小手替给(小手图) 喜欢帮为教学反思:7、棉鞋里的阳光(2课时)学习目标:1. 认识13个生字,会写“妈、午、放、合、收”6个字。
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 理解课文内容,知道“棉花被阳光晒了会变暖和”的知识,懂得关心老人。
重难点:识字写字,懂得关心老人。
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 认识13个生字,会写“妈、午、放、合、收”6个字。
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重难点:识字写字,懂得关心老人。
教学过程:一、导入揭题1. 师板书“阳光”,你知道哪些关于阳光的知识?2.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关于阳光的课文《棉鞋里的阳光》,齐读。
学习“棉”3. 读了课题,你有什么想问的?二、感知性阅读,学习生字词1. 自由读课文,标一标自然段。
2. 再读课文,用“0”圈出文中的生字。
3. 生字教学:(1)小黑板出示本文的生字词(带有拼音),自由读,齐读。
(2)擦拼音,同桌互读,指名读。
(3)小组合作:读读生字卡片。
说说自己的识字方法。
“午”—“牛”区别。
4.再读课文,选自己最喜欢的自然段读一读。
5.读了课文,你懂得了什么?三、作业:书写我会认的生字。
第二课时课时目标:理解课文内容,知道“棉花被阳光晒了会变暖和”的知识,懂得关心老人。
教学重难点:知道“棉花被阳光晒了会变暖和”的知识,懂得关心老人。
教学过程:一、再读课文,理解内容1. 指名读第1--4段,课文写的是“什么时候,什么地方,谁在干什么?”2. 小峰是怎么说的?妈妈又是怎么回答的?(指导朗读)3. 小峰知道了这个“棉花被阳光晒了会变暖和”的知识,他又是怎么做的呢?(自由读第5—6段)4. 理解“舒服地”,用“舒服”说话。
5. 奶奶起来发现了什么,她是怎么说的?出示:“咦,棉鞋怎么这么暖和?”6. “咦”说明奶奶怎么样?奶奶奇怪什么?朗读时,要读出奇怪的语气。
7. 总结,知道从小要关心老人。
二、指导有感情地朗读全文你还有什么不懂的?(提高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三、指导书写四、布置作业:回家替爷爷奶奶做些力所能及的事。
五、扩展:除了棉被、棉鞋里,哪些地方还可以钻进阳光?板书设计:7、棉鞋里的阳光小峰奶奶晒棉鞋暖和教学反思:8.月亮的心愿(2课时)学习目标:1. 认识14个生字,会写“女、气、去、大、早、亮”6个生字。
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 理解课文内容,懂得从小就要关心别人,为别人着想。
重难点:识字写字。
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 认识14个生字,会写“女、气、去、大、早、亮”6个生字。
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重难点:识字写字。
教学过程:一、谈话激趣,导入课题1. 师板书“心愿”,理解“心愿”,说说你有什么心愿?2. 你知道月亮有什么心愿吗?出示图一,说说图上画了什么?出示图二,这幅图上又画了什么?(让学生充分地说,初步感知课文)3. 师小结:老师发现两幅图上,月亮的表情不一样,看了这两个小女孩的家,月亮会怎么想呢?今天我们就学习8.《月亮的心愿》(齐读)二、感知性阅读,学习生字词1. 自由朗读课文,用“=”划出本课的生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