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学习笔记-自己整理的

合集下载

大二第二学期计算机学习笔记

大二第二学期计算机学习笔记

大二第二学期计算机学习笔记大二第二学期计算机学习笔记在2023年的今天,我来和大家分享一下我在大二第二学期计算机学习中所做的笔记。

这个学期,我学习了各种编程语言、算法以及计算机网络等知识,每一部分都有相应的学习重点,下面就来详细地介绍一下。

一、编程语言1. JavaJava是一种面向对象的编程语言,广泛应用于Web开发、Android开发和企业级应用开发等领域。

在学习Java时,我们需要掌握Java的基本语法、类的定义以及异常处理等知识,同时需要了解Java的内存管理和多线程编程等高级特性。

在学习过程中,我们通过完成一些小项目来加深对Java语法的理解和应用能力的培养。

同时,我们还需要阅读一些经典Java开发书籍,比如《Core Java》和《Effective Java》,以便我们掌握更加高效和规范的Java编程技巧。

2. PythonPython是一种简单易学的解释型编程语言,广泛应用于数据分析、人工智能和Web开发等领域。

在学习Python时,我们需要掌握Python的基本语法、控制流和数据类型等知识,同时需要掌握Python 编程中常用的几个框架,比如Django和Flask等。

在学习Python过程中,我们需要多做Python项目,学习如何运用Python库进行数据分析和机器学习等任务。

同时,还需要学习如何与数据库进行交互,了解有关Python的并发编程和异步编程的知识。

二、算法在计算机学习中,算法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

学习算法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计算机程序的执行过程,也为我们解决日常问题提供了工具。

1. 排序算法排序算法是常见的算法之一,包括冒泡排序、插入排序、快速排序等。

在学习时需要掌握排序算法的基本思想和流程,以及它们的时间复杂度和空间复杂度等基本性质。

2. 查找算法查找算法是另一个常见的算法,包括线性查找、二分查找等。

在学习时需要掌握查找算法的基本思想和流程,以及它们的时间复杂度和空间复杂度等基本性质。

计算机网络学习笔记3.3差错控制

计算机网络学习笔记3.3差错控制

计算机⽹络学习笔记3.3差错控制⼀、产⽣差错的原因概括来说,传输中的差错都是由于噪声引起的。

全局性由于线路本⾝电⽓特性所产⽣的随机噪声(热噪声),是信道固有的,随机存在的。

解决办法:提⾼信噪⽐来减少或避免⼲扰。

(对传感器下⼿)局部性外界特定的短暂原因所造成的冲击噪声,是产⽣差错的主要原因。

解决办法:通常利⽤编码技术来解决。

⼆、差错类型差错分为两类:位错(⽐特错)⽐特位出错,1变成0,0变成1帧错发送:[#1]-[#2]-[#3]发⽣帧错:丢失:收到[#1]-[#3]重复:收到[#1]-[#2]-[#2]-[#3]失序:收到[#1]-[#3]-[(2]链路层为⽹络层提供服务:⽆确认⽆连接服务,有确认⽆连接服务,有确认⾯向连接服务。

通信质量好、有线传输链路:不使⽤确认和重传机制通信质量差的⽆线传输链路:使⽤确认和重传机制三、差错控制这⾥主要讨论⽐特错(位错)冗余编码在有效数据(信息位)发送之前,先按某种关系附加上⼀定的冗余位,构成⼀个符合某⼀规则的码字后再发送。

当要发送的有效数据变化时,相应的冗余位也随之变化,使码字遵从不变的规则。

接收端根据收到码字是否仍符合原规则,从⽽判断是否出错。

检错编码检错编码都采⽤冗余编码技术。

仅能检查出错误,不能纠正错误常见的检错编码有奇偶校验码和循环冗余码。

奇偶校验码奇偶校验码是奇校验码和偶校验码的统称,它由n-1位信息元和1位校验元组成奇校验码在附加⼀个校验元后,码长为n的码字中"1"的个数为奇数偶校验码在附加⼀个校验元以后,码长为n的码字中"1"的个数为偶数例:如果⼀个字符S的ASCI编码从低到⾼依次为1100101,采⽤奇校验,在下述收到的传输后字符中,哪种错误不能检测?A. 11000011B. 11001010C. 11001100D.11010011答案:D奇偶校验码特点只能检查出奇数个⽐特错误,检错能⼒为 50% 。

《计算机网络(谢希仁)》-学习笔记

《计算机网络(谢希仁)》-学习笔记

1.1计算机网络在信息时代的作用三网: 电信网络,有线电视网络,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网络的重要功能:1)连通性彼此连通,交换信息2)共享信息共享,软硬件共享1.2 因特网概述我们先给出关于网络,互联网,因特网的一些最基本概念.网络:许多计算机连接在一起互联网:internet 许多网络连接在一起因特网:Internet 全球最大的,开放的,有众多网络相互连接而成的计算机网络(一个互联网),其采用TCP/IP协议因特网发展的三个阶段:1.单个网络ARPANET向互联网发展的过程.1983年,TCP/IP协议成为ARPANET上的标准协议.人们把1983年看成是现在因特网的诞生时间.2.三级结构的因特网.分为主干网,地区网,校园网(企业网).3.多层次ISP结构的因特网.ISP称为因特网服务提供商.1.3 英特网组成从工作形式上分为两大块:1)边缘部分由所连接在因特网上的主机组成.这部分使用户直接使用的.2)核心部分由大量网络和连接这些网络的路由器组成,这部分是为边缘部分提供服务的.在往里边缘的端系统之间的通信方式可划分为两大类:客户-服务器方式(C/S方式)和对等方式(P2P方式)1.客户-服务器方式特征:客户是服务的请求方,服务器是服务的提供方.服务请求方和服务提供方都要使用网络核心部分所提供的的服务2.对等连接(peer-to-peer,简写P2P)指两个主机在通信时并不区分哪一个是服务请求方还是服务提供方.因特网的核心部分1.电路交换从通信资源的分配角度来看,交换(switching)就是按照某种方式动态地分配传输线的资源.在使用电路交换打电话之前,必须先拨号请求连接.这种必须经过”建立连接(占用通信资源) →通话(一直占用通信资源) →释放资源(归还通信资源)”三个步骤的交换方式称为电路交换.其一个重要特点:在通话的全部时间内,通话的两个用户是指占用端到端的通信资源.2.分组交换分组交换采用存储转发技术.把要发送的的整块数据称为一个报文(message).在发送之前,先把其分为一个个小的等长数据段.在每一个数据段前面加上一些必要控制信息组成的首部(header)后,就构成了一个分组(packet),其又称为包.分组是在因特网中传送的数据单元,分组中的首部包含了如目的地址和原地址等重要信息,每一个分组才能在因特网中独立地选择传输路径,并最终正确地交付到分组传输的终点.位于网络边缘的主机和网络核心部分的路由器都是计算机,但它们的作用却不一样.主机是为用户进行信息处理的,并且可以和其他主机通过网络交换信息.路由器是用来转发分组的,即进行分组交换的.优点: 高效灵活迅速可靠缺点:分组在各路由器存储转发时需要排队,这就会造成一定时延.另外,各分组必须携带的控制信息也造成了一定的开销.3.报文交换整个报文先传送到相邻结点,全部存储下来后查找转发表,转到下一个结点.1.5 计算机网络的类别1.按照作用范围分类: 广域网WAN(运用了广域网技术) 城域网MAN 局域网LAN(运用了局域网技术) 个人区域网PAN 1.6 计算机网络性能7个性能指标.速率带宽吞吐量时延时延带宽积往返时间利用率1.速率:连接在计算机网络上的主机在数字信号道上传送数据位数的速率,单位b/s,kb/s,Mb/s2.带宽计算机领域中,带宽来表示网络的通信线路传送数据的能力,表示单位时间内从网络中的某一点到另一点所通过的”最高数据率”数据通信领域中,数字信道所传送的最高数据率单位b/s,kb/s,Mb/s3.吞吐量即在单位时间内通过某个网络的数据量;单位b/s,Mb/s等4.时延是指数据从网络的一端传送到另一端所需的时间(1)发送时延是主机或路由器发送数据帧所需要的时间发送时延=数据帧长度(b)发送速率(b/s)=数据长度信道带宽(2)传播时延是电磁波在信道中传播一定的距离需要发费的时间传播时延=信道长度(m)电磁波在信道上的传播速率(m/s)(3)处理时延主机或路由器在收到分组是要花费一定的时间进行处理,例如分析分组的首部,从分组中提取数据部分.(4)排队时延分组在经过网络传输时,要经过许多路由器.但分组在进入路由器后要先在输入队列中等待处理.在路由器确定了转发接口后,还要在输出队列中排队等待转发.这就产生了排队延时.5.时延带宽积时延带宽积=传播时延×带宽表示这样的链路可容纳多少个比特.又称以比特为单位的链路长度6.往返时间RTT表示从发送方发送数据开始,到发送方收到来自接收方的确认,总共经历的时间.7.利用率信道利用率:有数据通过时间(有+无)数据通过时间网络利用率:信道利用率加权平均值,D0网络空闲时的时延,D表示网络当前的时延,U表示网络利用率D=D0 1−U1.7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开放系统信息交换涉及的几个概念实体(entry): 交换信息的硬件或软件进程协议(protrocol): 控制两个对等实体通信的规则服务(service): 下层向上层提供服务,上层需要下层提供的服务来实现本层功能服务访问点(SAP): 相邻两层实体间交换信息的地方开发系统胡来年基本参考模型OSI/RM(Open Systems Interconnection Reference Model) 七层应用层能够产生流量能够和用户交互的应用程序表示层加密压缩开发人员会话层服务和客户端建立的会话查木马netstat –nb传输层可靠传输(要建立回话的) 不可靠传输流量控制网络层IP地址编址选择最佳路径数据链路层输入如何封装添加物理层地址MAC物理层电压接口标准网络排错从底层到高层网络安全和OSI参考模型物理层安全数据链路层安全ADSL网络层安全应用层安全SQL注入漏洞上传漏洞TCP/IP四层模型应用层运输层(TCP或UDP)网际层IP网络接口层综合OSI和TCP/IP的优点,采用一种五层协议的体系结构应用层→应用层(传输数据单元PDU)运输层→运输层报文网络层→IP数据报(IP分组)数据链路层→数据帧物理层→0010101010100001101012.1物理层的基本概念物理层解决如何在连接各种计算机的传输媒体上数据比特流,而不指具体的传输媒体.可以将物理层的主要任务描述为确定与传输媒体的接口有关的一些特性.机械特性接口形状,尺寸,引脚数目和排列2.2 数据通信的基础知识一个数据通信系统可划为三大部分: 原系统(或发送端,发送方) 传输系统(传输网络) 目的系统(接收端,接收方)相关术语通信的目的是传送消息.数据(data)——运送消息的实体信号(signal)——数据二等电气的或电磁的表现“模拟信号”——代表消息的参数的取值是连续的“数字信号”——代表消息的参数的取值是离散的码元(code)——在使用时间域的波形表示数字信号时,则代表不同离散数值的基本波形就形成码元有关信道的几个基本概念信道一般表示一个方向传送信息的媒体。

计算机四级网络工程师学习笔记(很详细)

计算机四级网络工程师学习笔记(很详细)

第1章网络及其系统设计本章要点:1.1 网络的基本概念1.2 局域网、城域网与广域网1.3 宽带城域网的设计与管理1.4 接入网技术1.1 网络的基本概念1.1.1 网络的定义计算机网络是指将地理位置不同的功能相对独立的多个计算机系统通过通信线路相互连在一起、由专门的网络操作系统进行管理,以实现资源共享的系统。

重点:组建计算机网络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实现资源共享。

这里既包括计算机网络中的硬件资源,如磁盘空间、打印机、绘图仪等,也包括软件资源,如程序、数据等。

1.1.2 网络的发展过程1.终端-通信线路-计算机阶段人们通过通信线将计算机与终端(terminal)相连,通过终端进行数据的发送与接收。

2.计算机-计算机网络阶段以通信子网为中心,多主机多终端。

1969年在美国建成的ARPAnet是这一阶段的代表。

在ARPAnet上首先实现了以资源共享为目的的不同计算机互连的网络,它是今天因特网的前身。

3.计算机网络成熟阶段国际标准化组织于1984年颁布了“开放系统互连基本参考模型”问题的研究,即为OSI参考模型。

4.高速的计算机网络阶段光纤在各国的信息基础建设中被逐渐广泛使用,这为建立高速的网络辅垫了基础。

千兆乃至万兆传输速率的Ethernet已经被越来越多地用于局域网和城域网中,而基于光纤的广域网链路的主干带宽也已达到10G 数量级。

1.1.3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1.以通信所使用的介质分类有线网络和无线网络2.以使用网络的对象分类公众网络和专用网络3.以网络传输技术分类广播式网络和点到点式网络4.以网络传输速度的高低分类低速网络和高速网络5.按互连规模与通信方式分类局域网、城域网与广域网重点:最常用的两种计算机分类方法为:(1)按传输技术将其分为广播式网络与点-点式网络;(2)按覆盖范围与规模将其分为局域网、城域网与广域网。

1.1.4 计算机网络的应用1.办公自动化计算机网络能过将一个企业或机关的办公电脑及其外部设备联成网络,可以实现在信息共享和公文流传。

人教版必修二高中计算机科学笔记讲义

人教版必修二高中计算机科学笔记讲义

人教版必修二高中计算机科学笔记讲义一、计算机系统概述1. 计算机是什么?计算机是一种能按照程序运行并能自动、高效地进行数据处理和信息处理的电子设备。

2. 计算机的组成部分计算机由硬件和软件两部分组成。

硬件包括中央处理器、内存、硬盘、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等。

软件包括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

3. 计算机的工作原理计算机通过执行程序来实现数据处理和信息处理的功能。

程序由一系列指令组成,计算机按照指令的要求执行相应的操作。

二、信息的表示和存储1. 位和字节计算机中最基本的存储单位是位(bit),每个位可以表示0或1。

8个位组成一个字节(byte),可以表示256种不同的字符。

2. 字符编码计算机中使用不同的字符编码标准来表示字符,常见的编码方式有ASCII码、Unicode和UTF-8等。

3. 存储介质计算机的数据可以存储在不同的存储介质上,常见的存储介质包括硬盘、固态硬盘和光盘等。

三、计算机网络1. 网络的概念计算机网络是指将多台计算机通过通信设备互连在一起,实现资源共享和信息传输的系统。

2. 网络的组成计算机网络由计算机、通信设备和通信线路等组成,其中计算机之间通过通信设备进行数据传输。

3. 网络的分类网络根据规模和覆盖范围的不同可以分为局域网、城域网、广域网和因特网等。

四、计算机安全与法律1. 计算机安全的概念计算机安全是指保护计算机系统和数据免受未经授权的访问、使用、修改或破坏。

2. 计算机病毒和网络攻击计算机病毒和网络攻击是常见的计算机安全问题,使用防病毒软件和网络防火墙可以提高计算机的安全性。

3. 计算机相关法律法规为了维护计算机安全和网络秩序,各国都制定了相关的计算机法律法规,如《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等。

以上内容是人教版必修二高中计算机科学的笔记讲义概要,通过学习这些知识,可以初步了解计算机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安全问题。

考研计算机操作系统学习笔记

考研计算机操作系统学习笔记

第一章操作系统引论操作系统的定义:是计算机系统中的一个系统软件,管理和控制计算机系统中的硬件和软件资源,合理的组织计算机的工作流程,以便有效利用这些资源为用户提供一个功能强大、使用方便的工作环境,从而在计算机与用户之间起到接口的作用。

1.1操作系统的目标与作用1.目标:有效性、方便性、可扩充性、开放性2.作用:a. OS作为用户与计算机硬件系统之间的接口;b. OS作为计算机系统资源的管理者;c.实现了对计算机资源的抽象3.操作系统为用户提供三种类型的使用接口:1.命令方式;2.系统调用方式;3.图形、窗口方式1.2操作系统的发展过程无操作系统的计算机系统、批处理系统(单道、多道)、分时系统、实时系统1.单道批处理系统特征:自动性、顺序性、单道性。

多道批处理系统的优缺点:优点:资源利用率高、系统吞吐量大;缺点:平均周转时间长、无交互能力。

2.分时系统和实时系统的特征:分时系统的特征:多路性、独立性、及时性、交互性、可靠性实时系统的特征:实时性、可靠性、安全性3.分时系统和实时系统的比较:a.及时性:实时信息处理系统对实时性的要求与分时系统类似都以人所能接受的等待时间来确定,但实时控制系统的及时性则是以控制对象所要求的开始截止时间或完成截止时间来确定的;匕交互性:实时信息系统虽然也具有交互性,但其交互性仅限于访问系统中某些特定的专用服务程序,不像分时系统能向终端用户提供数据处理和资源共享等服务;c.可靠性:分时系统虽然也要求系统可靠,但相比实时系统则要求系统具有高度的可靠性。

1.3操作系统的基本特性基本特性:并发性、共享性、虚拟技术、异步性1.4操作系统的主要功能操作系统的主要任务:为多道程序的运行提供良好的运行环境,以保证多道程序能有条不紊的、高效的运行,并能最大程度的提高系统中各种资源的利用率和方便用户的使用。

主要功能:处理机管理(进程管理、进程同步、进程通信、处理机调度)存储器管理(内存分配、内存保护、地址映射、内存扩充)设备管理(设备管理、设备分配、设备处理、虚拟设备)文件管理(文件存储空间的管理、目录管理、文件读/写管理和保护)1.5操作系统与用户之间的接口:1.用户接口:供用户组织和控制作业的执行和管理计算机系统;2.程序接口:供编程人员使用操作系统提供的系统调用来请求操作系统提供服务。

计算机一级考试考点学习笔记--计算机的发展

计算机一级考试考点学习笔记--计算机的发展

计算机一级考试考点学习笔记--计算机的发展计算机一级考试考点研究笔记考点1:计算机发展简史1946年2月,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XXX在XXX诞生。

在XXX的研制过程中,由美国匈牙利数学家XXX总结并归纳了以下三个特点:采用二进制、存储程序控制、计算机具有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5个基本功能部件。

计算机发展的四个阶段:第一代计算机:电子管、第二代计算机:晶体管、第三代计算机:小规模和中规模集成电路、第四代计算机: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

我国在巨型机技术领域中研制开发了“银河”、“曙光”、“神威”等系列巨型机。

第一代微型计算机是XXX-PC/XT及其兼容机。

我国在微型计算机方面,研制了长城、XXX、XXX、XXX、XXX等系列微型机。

考点2:计算机的特点、用途和分类计算机的特点包括高速、精确的运算能力、准确的逻辑判断能力、强大的存储能力、自动功能和网络与通讯功能。

计算机的用途包括科学计算、信息处理、过程控制、计算机辅助设计与辅助制造、网络通讯、人工智能、多媒体和嵌入式系统。

计算机的分类包括按照处理数据的形态分为数字计算机、模拟计算机、混合计算机等三类;按照使用范围分为通用计算机和专用计算机两类;按照本身性质分为超级计算机、大型计算机、小型计算机、微型计算机、工作站和服务器等六类。

考点3:计算机的新技术人工智能是研究开发能以与人类智能相似的方式做出反应的智能机器,包括机器人、指纹识别、人脸识别、自然语言处理等。

人工智能计算机更接近人类的思维,实现人机交互。

网络计算是专门对付复杂计算的新型计算模式。

这种计算模式是利用英特网把分散在不同地点的电脑组织成一个“虚拟的超级计算机”,其中每一台参与计算的计算机都是一个“节点”,而整个计算就是由成千上万“节点”组成的一张网络,所以这种计算方式被称为网格计算。

这种组织起来的“虚拟的超级计算机”有两个优势:一是数据处理能力强,二是充分利用网上闲置的处理能力。

计算机专业读书笔记-优秀范文5篇

计算机专业读书笔记-优秀范文5篇

计算机专业读书笔记当今社会,处处布满机会与挑战。

学问是我们面对这一切的筹码,而计算机学问则更为重要。

如何在本科函授这样一种形式下,学好计算机课程,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问题。

以下是我整理的高校生计算机学习心得,期望可以供应给大家进行参考和借鉴。

计算机专业读书笔记1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进展并快速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计算机日益成为人们学习、工作、生活不行缺少的基本工具,再过不了几年,不会用法计算机,就会象不识字一样使人举步维艰。

进入高校,计算机无时无刻在伴随着我们,给我们在学习的生活增加了乐趣。

然而这个学期将是呈现自我力量的一个好时机,在这个学期里我们要进行全国计算机应用技术的考试。

这就要看你在平常上课有没有仔细听讲,在上操作课的时候有没有仔细的完成老师所布置的任务,还有平常自己积累的学问跟阅历,这些都将成为面临考试的一项重要的预备工作。

计算机课是一门学问性和技能性相结合、理论性和操作性都很强的科目,既不同于人文课程又和计算机的专业课有所区分。

我们应当坚持“边讲边练、精讲多练”的做法,因材施教,激励着我们的学习爱好,主动拓展我们的学习目标,使我们为今后走向社会在详细工作岗位上的计算机应用打下良好的基矗对一些从小就没有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同学,出现了一些在学习过程中不够自觉的现象。

但是老师你总是很耐烦的指导我们训练我们,使我们正确的熟悉计算机在我们学习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在刚开头的计算机教学中,老师你每节课支配相应的练习任务,抓住乐我们学习计算机的心理特点,完成的同学可以在课堂上作自己的事,比如玩下小嬉戏,聊下等加强了同学们的主动性。

如在英打字练习时,每节课要是比上节课进步一分钟,或是在在汉字录入部分,每分钟比上节课进步5个字,就可以自由练习。

上机课时你总是在同学间训练我们怎样做对的事,怎样用法正确的指法,怎样才能更快的打好更多的字。

打字成果好的同学在学习任务的驱动下,可以更好的把握更多更全面的计算机学问。

计算机一级考试考点学习笔记--数据在计算机中的表示

计算机一级考试考点学习笔记--数据在计算机中的表示

计算机一级考试考点学习笔记考点6 计算机采用二进制编码1.二进制编码:计算机采用二进制编码,也就是按照“逢二进一”的原则进行计算,即是每位计满2时向高位进1.二进制的特点:数字的个数等于基数2;最大的数是1,最小的数是0,有两个字符:0和1.每个数字都要乘以2的幂次方,例如:101.01=1×22+0×21+1×20+0×2-1+1×2-2。

2.十进制数及其之间的转换(1)十进制整数转换成二进制整数。

把十进制整数转换成二进制整数采用的“除二取余”法。

具体步骤是:把十进制的整数除以2得一个商数和余数,再将所得的商数除以2,又得一个商数和余数,这样不断地用2去除商数,直到等于0为止。

每次所得的余数便是对应的二进制整数的各位数码。

第一次得到的余数为最低有效数位,最后一次得到的余数为最高有效数位。

常用计数制表示(3)非十进制数转换成十进制数。

利用按权展开的方法,可以把任意进制的数转换成十进制数。

考点7计算机中信息单元1.位(bit ):位之是度量数据的最小单位,在数字电路和电脑技术中采用二进制,代码只有0和1,无论0还是1在cpu 中都是1位。

2.字节(Byte )一个字节由八位二进制数组成。

字节是信息组织和存储的基本单元,也是计算机体系结构的基本单元。

常用的存储单元大小可以表示为:KB 、MB 、GB 、TB 。

考点8字符1.西文字母编码:在ASCII 码表中,基本是按照数字、大写英文字母、小写英文字母的顺序排列的,排在后面的码值比排在前面的大。

2、中文字符:汉字字形码也叫字模或汉字输出码。

在计算机中,由于8个二进制位组成一个字节(字节是度量空间的基本单位),可见一个16×16点阵的字形码需要16×16/8=32字节存储空间。

(一个汉字的字形码信息所占用的字节数为128,100个汉字的字形码信息所用占用的字节数为12800) 3、汉字的处理过程 4、其他汉字内码。

计算机一级考试考点学习笔记--计算机硬件的组成

计算机一级考试考点学习笔记--计算机硬件的组成
1、机器指令:计算机的指令有微指令、机器指令和宏指令之分。微指令属于机器指令,宏指令属于软件指令,机器指令介于两者之间通常称为指令。
指令就是二进制代码表示的一条指令的结构形式,通常由操作码和地址码两执行过程
程序是由指令序列组成的,计算机的工作过程就是由自动执行指令的过程。计算机每执行一条指令都可分为三个阶段进行,就是取指令、分析指令、执行指令。
计算机一级考试考点学习笔记
考点1:运算器
运算器是计算机中执行各种算术和逻辑运算的部件。运算器处理的数据来自存储器;处理后的结果数据通常被送回存储器,或者暂时寄存在运算器中。运算器包括:寄存器、执行部件和控制电路三个部分。
考点2:控制器
控制器根据事先给定的命令发出控制信息,使整个电脑指令执行过程一步一步地进行,是计算机的神经中枢。控制器是计算机的指挥中心,负责决定程序的执行顺序,给出机器各部件需要的操作控制指令。
每种计算机都有一组指令集供用户使用,不同种类的计算机的指令系统并不相同。
计算机中用于控制和协调计算机各种部件自动、连续地执行各条指令的部件,通常为控制器。
考点3;中央处理器
中央处理器又称微处理器,主要包括运算器和控制器两大部分,是计算机的核心部件,它和内存构成了计算机的主体,是计算机器的主体。中央处理器简称cpu,其性能指标主要有字长和时钟主频两个。
考点5输入和输出设备
1、输入设备有:键盘、鼠标、扫描仪、触摸屏等。
2、输出设备有:显示器、打印机、其他输出设备等。
考点6计算机的结构
1、直接连接
2、总线结构:(数据总线、地址总线、控制总线)
计算机结构反映的是计算机各个组成部件之间的连接方式。
考点7总线和主板
1、总线:在计算机中,各个部件之间传送信息的公共通路叫总线。总线的特点是简单清晰、易于扩展。常见的总线标准有ISA总线、PCI总线、AGP总线、EISA总线等。

计算机专业学习笔记

计算机专业学习笔记

计算机专业学习笔记计算机专业是当今社会中备受瞩目的领域之一。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普及,计算机专业的学习变得越来越重要。

本文将探讨计算机专业学习的一些重要知识点和技能,并提供一些实用的学习笔记。

一、编程语言编程语言是计算机专业学习中的核心要素之一。

不同的编程语言适用于不同的应用场景,因此学习和掌握多种编程语言是非常有益的。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编程语言:1. C语言:C语言是一种广泛使用的编程语言,它具有高效、灵活、可移植等特点。

学习C语言可以培养良好的编程思维和基本的编程能力。

2. Java:Java是一种面向对象的编程语言,被广泛应用于企业级应用开发。

学习Java可以掌握面向对象编程的思想和技巧。

3. Python:Python是一种简洁、易读、易学的编程语言,适用于各种应用场景。

学习Python可以提高编程效率和开发速度。

4. JavaScript:JavaScript是一种用于网页开发的脚本语言,可以为网页添加动态效果和交互功能。

学习JavaScript可以扩展前端开发的能力。

二、数据结构与算法数据结构与算法是计算机专业学习中的重要内容。

它们是解决问题和优化程序性能的基础。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数据结构和算法:1. 数组:数组是一种线性数据结构,用于存储一组相同类型的数据。

了解数组的基本操作和特性对于处理数据非常重要。

2. 链表:链表是一种动态数据结构,可以在运行时动态分配内存。

学习链表可以提高对内存管理的理解和运用。

3. 栈和队列:栈和队列是两种常见的数据结构,用于解决特定的问题。

学习栈和队列可以提高问题解决的效率。

4. 排序和搜索算法:排序和搜索算法是常用的算法,用于对数据进行排序和查找。

了解各种排序和搜索算法的原理和应用场景对于优化程序性能非常有帮助。

三、数据库数据库是计算机专业学习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用于存储和管理大量的数据。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数据库相关知识:1. SQL语言:SQL是结构化查询语言,用于对数据库进行操作和查询。

计算机软件学习记录和总结的方法

计算机软件学习记录和总结的方法

计算机软件学习记录和总结的方法一、引言在计算机软件学习过程中,学习记录和总结是提高学习效果和加深理解的重要途径。

良好的学习记录和总结方法能够帮助我们整理所学知识、发现问题和提出解决方案。

本文将介绍一些有效的计算机软件学习记录和总结的方法。

二、笔记记录笔记记录是学习过程中最常见也是最基础的学习记录方法之一。

通过记录笔记,我们可以将所学知识整理成系统化的文字形式。

有效的笔记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关键概念:记录和概括所学知识的关键概念,以帮助记忆和理解。

2. 重要内容:注意记录教材或讲座中强调的重要内容,这些内容通常是重点考点或难点。

3. 例子和案例:通过插入实际例子和案例,可以更好地理解抽象概念和方法。

4. 问题和疑问:记录遇到的问题和疑问,以便后续解决。

5. 总结和复习:对每个学习单元进行总结和复习,加深印象。

三、实践应用除了笔记记录,实践应用也是学习软件编程的重要环节,也可以作为一种学习记录和总结的方法。

在实践应用中,可以尝试以下几个方面:1. 编写小项目:根据所学知识,尝试编写一个小项目,通过亲自动手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2. 解决实际问题: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解决实际的编程难题。

在实践过程中,不但能够巩固所学知识,还能够从实际问题中发现存在的不足和改进方向。

3. 参与开源项目:积极参与开源项目,与他人合作并学习他人的代码和思路。

通过参与开源项目,可以提供实践经验,并与他人一同探讨解决方案。

四、反思总结在学习过程结束后,及时进行反思总结是很重要的一步。

反思总结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学习效果评估:分析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主要问题和成果,评估学习效果和进展。

2. 不足和改进:找出学习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和需要改进的地方,如学习方法不当、遗漏重要知识点等。

3. 提出解决方案:针对不足和改进的问题,提出具体的解决方案和改进策略。

4. 下一步计划:根据反思总结的结果,制定下一步的学习计划和目标。

《计算机组成原理》笔记二_Combine

《计算机组成原理》笔记二_Combine

取指令是每条指令的共同操作,完成从内存单元中读取一条指令,而执行指 令的操作则随指令的不同而不同。
图 2.3 所示的基本指令执行过程,又称为一个指令周期。除非关机或遇到不 可恢复的错误,或遇到一条停机指令,否则程序执行将不会停止。
每个指令周期开始时,CPU 都从存储器中取指令。根据前面讨论,要执行的 指令地址已在程序计数器 PC 中,取出的指令装入 CPU 中的指令寄存器 IR,然后 根据具体的指令完成相应的操作。
2/10/2009 9:57:00 AM
-7-

计算机组成原理-学习笔记九
主 题: 《计算机组成原理》学习笔记 内 容:
《计算机组成原理》学习笔记九
教学目的、要求: 掌握:计算机中数值数据的表示,数的符号表示,表示的编码方法;数的小数表示,表 示方法,表示范围;十进制数据的表示方法,包括逻辑书记,字符编码和汉字编码; 理解:图形图象的数据表示; 了解:语音在计算机中的数据表示; 教学内容:数据表示研究的是计算机硬件能够直接识别可以被指令系统直接调用的数据 类型,包括数值数据和非数值数据两大类。 基本内容: 重点:计算机中数值数据的表示,数的符号表示,表示的编码方法;数的小数表示,表 示方法,表示范围;十进制数据的表示方法,包括逻辑书记,字符编码和汉字编码; 难点:编码的表示方法,表示范围,数的符号表示
计算机
CPU
存储器
互联系统 I/O
2/10/2009 9:57:00 AM
-2-
计算机组成原理-学习笔记二
图 2.1 计算机系统的硬件结构
为了能够按指定位置对信息进行存取,除了划分存储单元外,还必须给每一 个存储单元指定一个唯一对应的编号(如同房间号码一样),这个编号称为存储单 元的地址(简称地址)。主存的工作方式 就是按存储单元的地址号来实现对存储 字各位的存(写入)、取(读出)的。这种存取方式叫做按地址存取,地址是识别 存储体中不同存储单元的唯一标志。

计算机OFFICE学习笔记

计算机OFFICE学习笔记

电脑学习笔记王晓阳08-4-251.关闭窗口:Alt+F42.输入法切换:Shift+Ctrl3.中英文切换:Ctrl+空格4.窗口切换:Alt+Tab5.永久性删除:Shift+[del]6.最小化状态:[开始]+M7.窗口捕捉:Print Screen整个屏幕/Alt+Print Screen当前窗口8.复制:Ctrl+C粘贴:Ctrl+V剪切:Ctrl+X全选Ctrl+A三.计算机主要技术指标:1.字长:即处理二进制的位数2.时钟主频:CPU(MHZ)3.运算速度:4.存储容量:5.存取周期:四.病毒防治:五.五笔字型:六.文件及文件夹:1.新建、复制、删除、剪切、粘贴:2.特殊标点符号的输入:右击小键盘3.光标跟随设置:4.在文件夹、文件的选择中,按Shift为连选,按Ctrl为不连续选在编辑文件中,Shift为剪切,CtrL为复制5.控制面板及程序、属性等的设置:6.其他:⑴桌面图标分系统图标和快捷图标两种;⑵按F8进入安全模式,可选择最后一次正确设置;⑶用户帐户类型分计算机管理员和受限两种;⑷添加/删除Windows组件;⑸字体安装;⑹在我的电脑窗口单击文件夹进入资源管理器7.扩展名及隐藏文件、文件夹的设置:我的电脑│工具│文件夹│查看│※※※※※七.Word部分:1.界面组成:2.格式:字体、段落、边框、底纹、分栏、首字下沉、中文版式(拼音、双行合一)、背景(水印)、文字方向等设置3.图片、自选图形、艺术字、组织结构图、页码、批注的插入、编辑:4.页眉页脚:5.表格:斜线表头、合并单元格、表格转换、函数运算等表格│公式下一处用【F4】Above(上)Sum(求和)Left(左)Average(求平均值)6.格式刷、文本框:7.制作目录:视图│大纲视图插入│引用│索引和目录8.制作灯笼:八.Excel部分:1.显示最后一行:[Ctrl]+↓显示最后一列:[Ctrl]+→2.单元格格式/对齐/自动换行/缩小字体填空/合并单元格3.缩排:增加和减少缩进量4.竖排文字:设置单元格格式│对齐│方向5.【F4】重复操作,如插入、删除工作表等,有类似格式刷的功能,但有所区别6.查找与替换:高级模糊*为不限数值?为一位数值【Alt】+【回车】为强制性换行撤消强制性换行在查找与替换中输入【AltAlt】】+107.正确录入数据方法:⑴横录:【Tab】+【Tab】+【Tab】+【回车】⑵竖录:先选中录入范围,录入后回车⑶相同数据录入:先选中录入范围,在编辑栏输入数据后按【CTRL】+【回车】CTRL】+【回车】⑷移动数据:先选中数据,将光标放在边框,然后按【SHIFT】鼠标拖动SHIFT】⑸同时在不同工作表输入相同数据:智能填充8.8.智能填充智能填充::等差数列等比数列9.显示比例:选定选定││比例中选选定区域10.冻结窗格/拆分窗格:11.批注、图案、底纹:12.选择性粘贴:13.录入当前日期:Ctrl+【;】录入当前时间:Ctrl+Shift+【;】分数的输入:如3/4应为0_3/4身份证号码的输入和平方M2立方M3下标M2的输入等14.斜线表头:单元格格式/边框15.跨列居中:16.数据的有效性:17.排序(多轮排序,隔行插行,按字数排序=LEN(),随机排序=RAND())、筛选等,隐藏工作表、单元格:18.转化为图表:19.打印表头:文件|页面设置|工作表|打印标题(使打印出的每一页都有表头)20.背景:格式|工作表|背景21.照相机功能:合并打印,打印不连续区域,且数据随之变化九.幻灯片制作:1.新建:2.⑴用文本框输入文本⑵用大纲输入(大纲不显示文本框内容)3.设计幻灯片:△可设定所有或所选幻灯片4.插入图片:叠放次序5.插入影片和声音:6.超链接:十.上网:1.常用网址:谷歌:百度:雅虎:优酷网: 2.电子邮件(E-mail):格式:【用户名】@【电子服务器域名】3.IE浏览器:Internet属性中的安全,内容(分级审查),高级等设置超级链接4.设定主页:工具│Internet选项│常规输入网址,单击“使用当前页”5.收藏夹的使用:6.保存网页:文件│另存为7.协议:http://IP地址或域名/路径/文件名(超文本)主机域名:主机名.第二级域名.第一级域名第一级域名采用标准代码第二级域名为隶属行业:“edu”为教育机构“com”为商业机构“net”为主要网络支持中心“gov”为政府部门http超文本传输协议Smtp简单邮件传输协议Pop邮局协议.WORD使用技巧:1、Word表格玩自动填充在Word表格里选中要填入相同内容的单元格,单击“格式→项目符号和编号”,进入“编号”选项卡,选择任意一种样式,单击“自定义”按钮,在“自定义编号列表”窗口中“编号格式”栏内输入要填充的内容,在“编号样式”栏内选择“无”,依次单击“确定”退出后即可。

Deep-Learning(深度学习)学习笔记整理系列

Deep-Learning(深度学习)学习笔记整理系列

Deep Learning(深度学习)学习笔记整理系列声明:1)该Deep Learning的学习系列是整理自网上很大牛和机器学习专家所无私奉献的资料的。

具体引用的资料请看参考文献。

具体的版本声明也参考原文献。

2)本文仅供学术交流,非商用。

所以每一部分具体的参考资料并没有详细对应。

如果某部分不小心侵犯了大家的利益,还望海涵,并联系博主删除。

3)本人才疏学浅,整理总结的时候难免出错,还望各位前辈不吝指正,谢谢。

4)阅读本文需要机器学习、计算机视觉、神经网络等等基础(如果没有也没关系了,没有就看看,能不能看懂,呵呵)。

5)此属于第一版本,若有错误,还供学术交流,非商用。

所以每一部分具体的参考资料并没有详细对应。

如果某部分不小心侵犯了大家的利益,还望海涵,并联系博主删除。

需继续修正与增删。

还望大家多多指点。

大家都共享一点点,一起为祖国科研的推进添砖加瓦(呵呵,好高尚的目标啊)。

请联系:zouxy09@一、概述Artificial Intelligence,也就是人工智能,就像长生不老和星际漫游一样,是人类最美好的梦想之一。

虽然计算机技术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台电脑能产生―自我‖的意识。

是的,在人类和大量现成数据的帮助下,电脑可以表现的十分强大,但是离开了这两者,它甚至都不能分辨一个喵星人和一个汪星人。

图灵(计算机和人工智能的鼻祖,分别对应于其著名的―图灵机‖和―图灵测试‖)在1950年的论文里,提出图灵试验的设想,即,隔墙对话,你将不知道与你谈话的,是人还是电脑。

这无疑给计算机,尤其是人工智能,预设了一个很高的期望值。

但是半个世纪过去了,人工智能的进展,远远没有达到图灵试验的标准。

这不仅让多年翘首以待的人们,心灰意冷,认为人工智能是忽悠,相关领域是―伪科学‖。

但是自2006年以来,机器学习领域,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图灵试验,至少不是那么可望而不可及了。

至于技术手段,不仅仅依赖于云计算对大数据的并行处理能力,而且依赖于算法。

计算机网络学习笔记(一)之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计算机网络学习笔记(一)之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计算机⽹络学习笔记(⼀)之计算机⽹络体系结构正在学习计算机⽹络,为了⽅便⽇后回忆,在此记录⾃⼰的学习笔记。

先放上思维导图!⽅便记忆1.1⽹络的⽹络计算机⽹络:结点+链路互连⽹:通过路由器把⽹络互连起来,构成计算机⽹络互联⽹:特指Internet,是全球最⼤的、开放的、采⽤通⽤协议进⾏众多⽹络相连的特定计算机⽹络。

特点:连通性和共享主机:与⽹络相连的计算机1.2互联⽹基础结构发展的三个阶段第⼀阶段:从单个⽹络ARPANET向互联⽹发展得过程第⼆阶段:建成三级结构的互联⽹第三阶段:逐渐形成了多层次ISP结构的互联⽹ISP:互联⽹服务提供商1.3互联⽹的组成边缘部分+核⼼部分1.边缘部分由所有连接在互联⽹上的主机(端系统)组成端系统之间的通信:主机A的某个进程与主机B的另⼀个进程进⾏通信两种通信⽅式:(1)客户端/服务端⽅式(C/S⽅式):进程之间的服务与被服务(2)对等⽅式(P2P⽅式):不区分服务与被服务关系⽤户直接使⽤来进⾏通信和资源共享2.核⼼部分重要⼯作者:路由器路由器:实现分组交换,转发收到的分组疑问:什么是分组交换?数据交换是实现数据通过⽹络核⼼从源主机到另⼀个主机!1.为什么需要数据交换?1).链路问题 2).连通性 3).⽹络规模2.什么是交换?动态转接——把⼀条电话线转接到另⼀条电话线,使之连通动态分配传输路线的资源3.数据交换的类型数据交换类型注:计算机交换⽅式绝⼤多数是分组交换,极少数是电路交换,绝不可能是报⽂交换1.4计算机⽹络的类别1.按⽹络作⽤范围:⼴域⽹、城域⽹、局域⽹、个⼈区域⽹2.按⽹络的使⽤者:公⽤⽹、专⽤⽹3.⽤来把⽤户接⼊互联⽹的⽹络1.5计算机性能计算机⽹络的性能速率:数据的传送速度(单位:bit/s)带宽:在单位时间内⽹络中的某信道所能通过的“最⾼数据率”吞吐量:在单位时间内通过某个⽹络的数据量时延:数据从⽹络的⼀端传送到另⼀端所需的时间包括:1)发送时延2)传播时延3)处理时延4)排队时延总时延=发送时延+传播时延+处理时延+排队时延时延带宽积:传播时延 x 带宽往返时间RTT:从发送⽅到接收⽅总共经历的时间利⽤率:分为信道利⽤率和⽹络利⽤率1.6计算机⽹络的体系结构体系结构=层+协议(协议是⽔平的、服务是垂直的)⽹络协议:为进⾏⽹络的数据交换⽽建⽴的规则(标准或约定)协议三要素:语法、语义、同步(1)语法:数据与控制信息的结构或格式。

计算机408笔记总结

计算机408笔记总结

计算机408笔记总结是指对计算机专业本科阶段四门核心课程(数据结构、计算机组成原理、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的学习笔记进行总结。

以下是一个可能的笔记总结大纲:一、数据结构1. 基本概念:数据结构、算法、时间复杂度、空间复杂度等。

2. 线性结构:数组、链表、栈、队列、散列表等。

3. 非线性结构:树、图、堆、优先队列等。

4. 排序算法:冒泡排序、选择排序、插入排序、快速排序、归并排序等。

5. 查找算法:线性查找、二分查找、哈希查找等。

6. 文件结构:顺序文件、链式文件、索引文件等。

二、计算机组成原理1. 计算机系统结构:CPU、内存、外存、输入输出设备等。

2. 汇编语言:指令格式、寻址方式、指令系统等。

3. 控制器原理:时序控制、指令执行流程、中断处理等。

4. 存储器原理:RAM、ROM、Flash等。

5. I/O设备原理:键盘、鼠标、显示器、打印机等。

6. CPU性能分析:CPI、吞吐量、响应时间等。

三、操作系统1. 基本概念:进程、线程、死锁等。

2. 进程管理:进程创建与终止、进程调度等。

3. 内存管理:虚拟内存、页式管理、段式管理、段页式管理等。

4. 文件系统:目录结构、文件读写操作等。

5. 设备管理:设备驱动程序、设备分配与释放等。

6. 用户接口:Shell程序、命令行界面等。

四、计算机网络1. 网络体系结构:OSI模型、TCP/IP协议族等。

2. 网络协议:HTTP、FTP、SMTP等。

3. 网络设备:路由器、交换机、网桥等。

4. 网络拓扑结构:星型拓扑、树型拓扑等。

5. 网络性能分析:带宽、吞吐量、延迟等。

6. 网络应用:Web应用、电子邮件系统等。

以上仅是一个大致的总结大纲,具体内容可能会因教材和授课老师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在学习的过程中,应该结合教材和课堂笔记进行总结,以便更好地掌握知识点和技能。

计算机二级Python学习笔记(三):天天向上的力量

计算机二级Python学习笔记(三):天天向上的力量

计算机⼆级Python学习笔记(三):天天向上的⼒量今天学习了Python的数字类型及操作,之前学C语⾔时,也有类似内容,所以今天这些内容,概念上⽐较好理解。

虽然知识点不难,但在过程中,还是有惊喜的。

在天天向上⼒量的实例中,我领略了两个计算机思维,以及⼀个单词Grit。

接下来还是结合代码,复盘⼀下重点,以及上⾯提到的收获。

天天向上,来⾃于⽑爷爷的名⾔,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有⼈提出,如果每天进步1%,⼀年后可以提升多少?反之如果每天退步1%,⼀年后会退步多少?这个问题在数学上很简单,就是1.01的365次⽅和0.99的365次⽅。

在很多企业墙上,也见过类似的公式,前者的答案是37.78,后者的答案是0.03。

强烈的对⽐可以看出,每天持续进步的⼒量⾮常⼤。

⽤Python计算也很简单,只需要⽤上基础的幂运算就可以。

接着⽼师在这个问题基础上举⼀反三,升级为复杂点的问题,以便讲解更多知识点。

⼀年365天,如果5天的⼯作⽇,每天进步1%,2天的休息⽇,每天退步1%,这种⼯作⽇向上的⼒量如何呢?看上去复杂⼀些了,没法⽤简单的公式去计算。

事实上如果硬要找规律,总结出⼀个数学公式,也是可以找到的。

但⽼师指出,这样做就是典型的数学思维,问题的解决⼤部分还是靠的⼈脑,计算机只是最后⽤来辅助计算。

⽽⽤计算机解决问题,可以⽤⼀种计算思维的⽅式,先将问题抽象,抽象出问题的形式化逻辑,再进⾏⾃动化,将抽象的结果,通过程序⾃动完成,就可以很快的得到结果。

按照这种思维,解决这个问题的代码如下:dayup = 1.0dayfactor = 0.01for i in range(365):if i % 7 in [6,0]:dayup = dayup*(1-dayfactor)else:dayup = dayup*(1+dayfactor)print("⼯作⽇的⼒量: {:.2f}".format(dayup))其中for i in range(365):代表的是将i遍历365天,循环模拟365天这个过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计算机网络向用户提供的两个最重要的功能:(1)连通性;(2)共享
2、网络、互联网以及因特网
(1)网络(network):由若干结点(node)和连接这些结点的链路(link)组成。

结点可以是计算机、集线器、交换机和路由器等。

(2)互联网:将网络和网络通过路由器互连起来。

因而也是“网络的网络”。

(3)因特网(Internet):世界上最大的互连网络。

主机(host)是指连接在因特网上的计算机。

综上:网络把许多计算机连接在一起,而因特网则把许多网络连接在一起。

3、因特网发展的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单个网络ARPANET 向互联网发展的过程。

1983 年TCP/IP 协议成为ARPANET 上的标准协议。

第二阶段:建成三级结构的因特网:主干网、地区网和校园网(或企业网)。

第三阶段:形成多层次的ISP(Internet Service Provider 因特网服务提供者)结构的因特网
4、Internet 和Internet 的区别:
internet:通用名词,它泛指由多个计算机网络互连而成的网络。

Internet:专用名词,它指当前全球最大的、开放的、由众多网络相互连接而成的特定计算机网络,它采用TCP/IP 协议族作为通信的规则,且其前身是美国的ARPANET。

5、制订因特网的正式标准要经过以下的四个阶段:因特网草案(非RFC文档),建议标准,草案标准,因特网标准
5、因特网的组成:
(1)边缘部分,用户直接使用,用来进行通信(传送数据、音频或视频)和资源共享;
(2)核心部分,由大量网络和连接这些网络的路由器(边缘部分,称端系统(end system))组成。

提供连通性和交换。

6、在网络边缘的端系统中运行的程序之间的通信方式通常可划分为两大类:
(1)客户服务器方式(C/S 方式),即Client/Server方式。

(客户是服务的请求方,服务器是服务的提供方)
(2)对等方式(P2P 方式),即Peer-to-Peer方式。

(对等连接中的每一个主机既是客户又同时是服务器。


7、路由器是实现分组交换(packet switching)的关键构件,其任务是转发收到的分组,这是网络核心部分最重要的功能。

8、电路交换的三个阶段:建立连接,通话,释放连接。

在通话时,两用户间占用端到端的资源,而由于绝大部分时间线路是空闲的,所以线路的传输速率往往很低。

9、分组交换:
①报文(message):要发送的整块数据。

②首部(header):由必要地控制信息组成。

③分组(packet):首部,又称包+数据段(由报文划分而来)。

④分组交换采用存储转发技术,即收到分组——储存分组——查找路由(路由选择协议)——转发分组。

⑤优点:高效、灵活、迅速、可靠;缺点:时延、开销。

10、不同范围的网络
(1)广域网WAN(Wide Area Network):因特网的核心部分。

(2)城域网MAN(Metropolitan Area Network):很多采用以太网技术。

(3)局域网LAN(Local Area Network)
(4)个人区域网PAN(Personal Area Network)
11、从网络的使用者进行分类:公用网,专用网
12、计算机网络的性能指标
(1)速率:b/s(bps)。

如100M以太网,实际是指100Mb/s。

往往是指额定速率或标称速率。

(2)带宽:数字信道所能传送的最高速率。

(3)吞吐量:单位时间内通过某个网络(或信道、接口)的数据量。

其绝对上限值等于带宽。

(4)时延(delay或latency):数据(一个报文或分组,甚至比特)从网络(或链路)的一段传送到另一端的时间。

也称延迟。

①发送时延:主机或路由器发送数据帧所需的时间,也就是从发送数据帧的第一个比特算起,到该帧的最后一个比特发送完毕所需的时间。

也成传输时延。

发送时延= 数据帧长度(b)/ 信道带宽(b/s)
②传播时延:电磁波在信道中传输一定距离所需划分的时间。

传播时间= 信道长度(m)/ 传输速率(m/s)
③处理时延:主机或路由器处理收到的分组所花费的时间。

④排队时延:分组在输入队列中等待处理的时间加上其在输出队列中等待转发的时间。

综上:总时延= 发送时延+ 传播时延+ 处理时延+ 排队时延。

注:对于高速网络链路,提高的是发送速率而不是传播速率。

(5)时延带宽积:传播时延* 带宽。

表示链路的容量。

(6)往返时间RTT:从发送方发送数据开始,到发送发收到接收方的确认为止,所花费的时间。

(7)利用率:某信道有百分之几是被利用的(有数据通过)。

而信道或网络利用率过高会产生非常大的时延。

当前时延=空闲时时延/(1-利用率)
13、请注意:带宽单位k,M,G,T的单位相差为10^3,在计算机界是2^10。

(刚开始我还挺郁闷的= =)
14、网络协议(network protocol),简称为协议,是为进行网络中的数据交换而建立的规则、标准或约定。

15、网络协议的组成要素:
(1)语法:数据与控制信息的结构或格式。

(2)语义:需要发出何种控制信息,完成何种动作以及做出何种响应。

(3)同步:事件实现顺序的详细说明。

16、各层的功能:差错控制、流量控制、分段和重装、复用和分用、连接建立和释放
17、体系结构(architecture)是计算机网络的各层及其协议的集合。

实现(implementation)是遵循这种体系结构的前提下用何种硬件或软件完成这些功能的问题。

体系结构是抽象的,而实现则是具体的,是真正在运行的计算机硬件和软件。

18、TCP/IP 是四层的体系结构:应用层、运输层、网际层和网络接口层(没有具体内容)。

19、五层协议的体系结构(从下向上):
(1)物理层主要负责在物理线路上传输原始的二进制数据;
(2)数据链路层主要负责在通信的实体间建立数据链路连接;
(3)网络层主要负责创建逻辑链路,以及实现数据包的分片和重组,实现拥塞控制、网络互连等功能;
(4)运输层负责向用户提供端到端的通信服务,实现流量控制以及差错控制;
(5)应用层为应用程序提供了网络服务。

(具体见后面几章的学习)
20、实体(entity) 表示任何可发送或接收信息的硬件或软件进程。

协议是控制两个对等实体进行通信的规则的集合。

21、下面的协议对上面的服务用户是透明的。

即本层的服务用户只能看见服务而无法看见下面的协议。

22、协议是“水平的”,即协议是控制对等实体之间通信的规则。

服务是“垂直的”,即服务是由下层向上层通过层间接口提供的。

23、同一系统相邻两层的实体进行交互的地方,称为服务访问点SAP (Service Access Point)。

24、协议必须把所有不利的条件事先都估计到,而不能假定一切都是正常的和非常理想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