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学习整理笔记之三十
读书笔记300字大学生
读书笔记300字大学生读书笔记300字大学生五篇读书笔记是指读书时为了把文中的精彩部分整理出来或把自己的读书心得记录下来而做的笔记,是训练阅读能力和积累知识的方法。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读书笔记300字大学生五篇,欢迎品鉴!【篇一】读书笔记300字大学生我是一个书虫,不愿意让任何好书与自己擦肩而过,加之开复先生在我心目中一贯的良师形象,使得《做最好的自己》成了我当然之选。
在我看来,一本好书的价值并不#在于阅读过程的片刻愉悦,更是为人打开一扇通往新世界的大门。
在这一点上,《做最好的自己》没有辜负我的厚望。
书中,开复先生提出了“成功同心圆”,即以正确的价值观为核心,辅以用心、同理心、自信、自省、勇气、胸怀六种重要的人生态度作为同心圆的第二层,再以追寻理想、发现兴趣、有效执行、发奋学习、人际交流、合作沟通六种行为方式构成同心圆的最外一环。
这本书大多的观点在开复老师先前的文章中已有阐述,对于拜读过那些文章的我来说,这本书并没有太多全新的观点。
但这本书的价值就在于,将所有散落于各处的观点系统化,汇集成册,让人一次领略,就如同转瞬之间遍览名山大川一般,痛快!在阅读过程中,我总会情不自禁用自身与之比较,不经意间,便成就了一次心灵的洗礼。
对我而言,这是一次很好的自省,让我对自己的优势与不足有了一个相对清醒的认识,也让我得以重视自己以前忽略的一些东西。
课前的预习能够让人更好的明白老师所讲的资料,反之,仅仅被动理解一本书带给你的资料并不意味能够深刻的明白。
一本好书,不一样的人品味,感受差之甚远。
工作的几年,我学会了思考,而这本书上的资料恰好是我近一年多时刻里思考的问题,许多道理都是付出相当的代价才得以悟出,无意间的预习让我从阅读中得到了更多的震动。
虽然感叹开复先生没有早点完成此书,但转念,即便那时我读到此书,没有一些刻骨铭心的东西,对于开复先生的箴言,我不可能有这天这样的体会。
读过这本书后,我对成功有了新的认识,成功就是不断的超越自己,让自己的人生快乐、充实、有好处。
最新整理《大学》读书笔记讲解学习
最新整理《大学》读书笔记讲解学习《大学》读书笔记读《大学》,感想颇多,虽然有好多问题都是源于前人的拷问,可还是触发了我很多的思考。
以下就简单地谈一下自己读书过程中的体会。
一、我对“修身”的理解。
读《大学》和别的儒家经典一样,印象深刻的就是它对道德修养的看重。
但也与别的经典著作宽泛而没有条理不同,《大学》里提出了一整套的道德修养的规范。
我想,这应该也是《大学》被当作“孔门学仁全书”的原因吧。
书中提出了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八条目”,它们一脉相承,共同构成了儒家经典的道德要求、途径和终极目标。
修身的途径和作用是什么呢?格物、致知、诚意和正心的目的是为了修身,也只有完成了修身才能齐家治国平天下。
《大学》里详细解释修身与齐家和治国的关系。
从大的方面说,个人修身和齐家对国家民族来说很重要,是治国平天下的基本前提;从小的方面说,修身却是十分现实的问题,每个人都要从小做起,从自己内心做起。
从这一点我们也可以体会到,整个如家的道德伦理体系,都是建立在一个推己及人的基本假设之上的。
这就是与“己欲立而力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一致的思想。
“格物”就是尽可能去了解、感知这个世界,把握世界的本质。
“致知”就是自己去掉蒙昧,变得智能起来。
“格物”“致知”之后才能使自己“诚其意”。
“诚”极为重要,“诚意”之后是“正心”。
若是心不诚,特别是对自己不诚实,正心是无从谈起的。
经过不断修炼之后的“心”就得到陶冶,得到升华,经过了纯净心灵、陶冶精神之后,才可能在言和行上达到君子所具有的合度与规范,才可能以这样的君子风度去治理国家,使天下太平。
我们不仅要问:这种推己及人的思想的依据是什么呢?在传统中国的农业社会里,家是国家的最小社会单元,家是个体安顿自己赖以存在的前提。
没有家,人将就是孤立的存在着,没有归属感;没有家,国将变得不稳定。
总之,家是社会的基础,是个人发展的前提,所以人们总是期望“家和万事兴”。
心路 从曾子的《大学》看人生读书笔记摘抄及感悟
心路从曾子的《大学》看人生读书笔记摘抄及感悟导读:读书笔记心路从曾子的《大学》看人生读书笔记摘抄及感悟,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心路——从曾子的《大学》看人生读书笔记摘抄及感悟:1、永远做个赤子之心的人,即使老了也做个老顽童。
2、《大学》三纲: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3、有目的的实践、全身心地投入、持之以恒的坚持、认认真真的干一件事。
4、我们看到众生上的一切毛病,实际上是自己潜意识里东西的外化,所以《坛经》里说“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
5、在这个世间看到的一切,没有一件事与我们无关,一切呈现都是内在认知的投影,每一个当下都是提升的机缘,每个烦恼都是得智慧的机会。
6、我们要走路的话,一定要知道方向,我们要上山,要知道山顶在哪;当我们知道方向了以后,就知道每一件事在告诉我们什么。
7、大爱的代表是太阳,我们看太阳的特点是什么?它无分别,它不会因为一个人是好人多给他点,一个坏人少给他一点,这叫大爱。
8、我们的亲情关系,就是选择了两个人或是一个家庭,共同学会爱和被爱,爱和被爱是什么?它不是情绪,不是欲望,是感恩、接受、原谅、包容。
9、《周易》里称为“时止则止,时行则行”,该止的时候就止,该行的时候就行。
“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就是止。
10、我们对爱也是这样,很多人在求爱,希望别人爱自己;第二个境界的人会吸引爱,他会让自己更有魅力,吸引别人的爱;第三个境界的人到了本自具足的境界,我就是爱,我在哪,爱就在哪。
11、定性里初步的功夫有两个:一个是看住自己的脾气,不乱发脾气;第二是看住自己的习气,不要随着习气的惯性走。
性子一动,情绪一来,要立刻觉察,立刻对治。
12、什么叫做诚意呢?诚,专注的意思。
诚意,是把意诚住。
就是你要专注,要聚集你的能量,因为只有“制心一处”,才能“无事不办”。
13、你的境界在哪儿,你看到的世界是不一样的,不断提升境界才是本质。
14、我们遇到所有事情时,第一件事是问自己——内求。
《大学》2000字读书笔记范文
《大学》2000字读书笔记范文《大学》教导我们做人的道理,做人要以身作则,待人处事要心平气和。
《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在于使人弃旧图新,在于使人达到最完整的境界。
下面是小编为你们整理的大学读后感,希望你们能够喜欢!大学读后感1悠久漫长的历史,积淀了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具有自己的特色文化。
上下五千年,无数圣人贤士对自然、人生、社会的思索、探求与总结,一路传承,薪火相传,给我们留下了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
大学语文老师让我们读一本关于古代的道理之书。
我选取了《大学》。
曾今看到过这样的一段话"闲暇之余,游弋其间,细细品读,感。
悟人生,于物欲横流、亲情疏远、道德偏失之今日,不失为国人修身养性、为人处世、立功立业的一剂良方猛药。
";借老师的安排,重拾"四书";之《大学》,于自身之修养是一次很好的锤炼。
《大学》为"四书";之一,作者是孔子的弟子曾子。
宋朝的朱熹把《大学》的原文进行了重新编排,分为"经";和"传";。
"经";是曾子记录的孔子的原话,"传";是曾子学生记录下来的曾子对"经";的理解和阐述。
开篇提出了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三个纲目";,然后从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八个方面阐述了实现"三纲目";的途径。
通篇文辞简约,条理清晰,深刻,对我们如何修身养性、为人处世、立功立业等问题都具有深刻而实用的指导好处。
在《大学》中阐述的八个方面中,我对于"诚意";感受颇深。
升入大学,我应对的是一张张陌生的面孔,我迷茫彷徨,我不知所措。
而那时我就告诉自己:"不用害怕,以诚意待人就好,做最真实的自己。
";在大学里,我做的每一件事情基本都是以诚心诚意之心。
大学近现代文学史重点内容笔记整理
近现代文学史重点内容三十年代的小说(一)新感觉派:定义:新感觉派是30年代海派文学中的重要一支,是活跃于20年代末至30年代前半期的一个现代主义小说流派。
新感觉派的主要阵地是《无轨列车》、《新文艺》和《现代》等刊物。
特征:1.快速的节奏,频繁描写都市生活现代派方法描写现代都市。
2.追求感觉印象3.心理描写,潜证描写(强化人物内心世界,弱化现实存在),重视心理情绪。
4.在复杂微妙的内心矛盾冲突中着力刻画人物两重人格,主观与客观相分离,理智与情感相冲突。
三十年代的小说(二)老舍:1.老舍的知识结构:①赴英留学期间系统通读中国古代小说与古典诗赋;②在英国留学期间大量阅读古希腊作品,拓宽了艺术视野,使小说具有一种气魄;③阅读了狄更斯、康拉德等西方现实主义作家的作品。
2.老舍对人情世态与人物性格的深刻体验与把握:老舍从小生活与底层社会,十分了解底层人物的性格,熟悉当时的3.老舍早期创作小说的得与失:得:①老舍早期作品通过对“市民生活”全景式的描写,表达了对传统文化的批判和对国民性的关注;②他在写人性、人伦的时候是从文化的角度出发来划分,而非阶级;③他的小说早期创作了四种市民人物:老派的市民、新派的市民、底层市民、理想市民。
老舍通过“老派市民”的刻画,揭示了市民的生活病态,批判了传统文化;老舍通过“新派市民”的刻画,揭示了市民的虚荣、浅薄、堕落,以及对西方文明以及五四新潮的反思与批判;老舍通过“底层市民”的刻画,展示了在特定文化环境下人物的命运,揭示了文化对人伦的影响,试图寻找市民“劣根性”的源头;老舍通过“理想市民”的刻画,展示了对传统道德观的向往。
④老舍的早期小说以他广阔的文化视野展示了古都时期新旧社会交替与共存的社会现状。
⑤老舍早期小说所描写的古都都是在他离京时所写,带有回忆性。
同时是在新的环境下对旧生活的重新认识,具有一种现代意识。
失:①他早期的小说时代感不强,背景大多是五四特定时期的冲动与激情,但并未写出新思想鼓动下青年人的精神面貌;②他的小说格调油滑,刻意追求笑料、诙谐,追求过分了就是一4.老舍小说的特点:①浓郁的京味儿;②形象鲜明的市民王国;③文化审视和社会批判相融合的思想意蕴;④小说文体的创新。
高三一轮复习《大学》知识点梳理节选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 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6);欲齐其家者, 先修其身(7);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 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 致其知(8)
译文:古代想要把完美的德行昭示、阐明于天下的人, 就要先治理好自己的国家;想要治理好国家,就要 先整治好自己的家庭;想要整治好自己的家庭,就 要先修养自身的品性;想要修养自身的品性,就要 先端正自己的内心;想要端正自己内心,就要先使 自己的心意诚实;想要心意真诚,就要先获得知 识。
“三纲”“八目”的内容及内在联系。
“三纲领” : 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
“八条目” : 格物、致知、诚意、正心、 修身、 齐家、治国、平天下
所谓齐其家在修其身者,人之其所亲爱而辟焉①,之其所贱 恶而辟焉,之其所畏敬而辟焉,之其所哀矜②而辟焉,之其所敖 情③而辟焉。故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者,天下鲜矣!故谚有 之曰:“人莫知其子之恶,莫知其苗之硕④。”此谓身不修不可
以齐其家。
【注释】①之:对于。辟:偏颇,偏向。②哀矜:同情,怜悯。 ③敖,骄傲。惰:怠慢。④硕:大,茂盛。 【参考译文】之所以说整治家庭的关键在于修养自身,这是因 为,人们对于他们亲近相爱的人多有偏爱,对于他们鄙视讨厌 的人多有偏见,对于他们畏惧敬重的人多有偏爱,对于他们怜 悯同情的人多有偏私,对于他们认为怠慢失礼的人多有偏见。 所以,在喜爱某个人的同时,能知道他的不足,在厌恶某个人 的同时,能够了解他的长处,这种人普天之下实在少见!因此 有句谚语这么说:“没有一个人知道自己子女的毛病,没有一 个人知道自己庄稼长得茂盛。”这就是说不搞好自身修养,就 无法整治好自己的家庭。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 者,先齐其家(6);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7); 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 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8);致知在格物(9)。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 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 而后天下平。
国学基础《大学》知识点解读
国学基础《大学》知识点解读《大学》是中国传统经典著作之一,记录了中国古代哲学家们对于人生、道德、教育等方面的思考和探讨。
本文将解读《大学》中的一些重要知识点,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些思想。
一、天人合一的思想《大学》中强调了天人合一的思想,认为人与天地之间存在一种深厚的联系。
在古代中国,人们普遍相信天地万物都是相互关联并共同构成一个和谐整体的。
这一思想对于中国古代哲学和文化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
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大学》提出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强调了个人修身和家庭、国家、天下的关系。
个人的修身需要从自身做起,通过自我反省和不断的学习进步,实现自己的价值和人生的美好。
同时,个人的修身也会影响到家庭和社会,从而影响整个国家和天下的格局。
三、格物致知的观念《大学》提出了格物致知的观念,认为通过观察和实践来认识世界,以此达到真知的境地。
这一观念强调了实践的重要性,认为只有通过实际行动和体验才能真正获得对事物本质的理解和认识。
四、中庸之道《大学》中提及了中庸之道,认为在人生的道路上应该遵循中庸之道,即避免过度和激进的行为,保持平衡和稳定。
中庸之道对于人生的平稳发展和社会的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五、修学和明道的重要性《大学》中强调了修学和明道的重要性。
修学是指通过不断学习和积累知识来提高自己的能力和修养。
明道是指明白道德的本质和价值,遵循正确的道德准则来行事。
修学和明道是互相关联的,只有通过学习才能更好地理解和践行道德。
六、致良知和诚信《大学》中提到了致良知和诚信的重要性。
致良知是指使自己的良知充分发挥作用,正确判断是非善恶。
诚信是指诚实守信、言行一致,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
致良知和诚信是实现个人修身和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石。
通过对《大学》的知识点解读,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思想,了解古代哲学家们对于个人修身、道德行为和社会秩序的思考。
这些思想对于我们现代人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帮助我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实现个人的成长和社会的进步。
《大学》学习整理笔记之四十一(《大学》大致整理一遍)
《大学》学习整理笔记之四十一(《大学》大致整理一遍)
《大学》学习整理笔记之四十一(《大学》大致整理一遍)
原文:
盖人心之灵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惟于理有未穷,故其知有不尽也。
《大学》
译文:
每个人的心灵都有认知能力,而万事万物也都有一定的原理和客观规律,只是我们还未能对这些原理和客观规律予以彻底认知,所以我们的知识才显得有限。
原文:
是以大学始教,必始学者即凡天下之物,莫不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穷之,以求至乎其极。
《大学》
译文:
因此,大学开篇就教学习者要接触天下的万事万物,以其已经掌握的现有知识,进一步探求学习更多的知识,以彻底认识万事万物的原理和客观规律。
《大学》的读书笔记
《大学》的读书笔记
《大学》是一本对我影响深远的古籍,其内容深邃、精炼,读来让人受益匪浅。
以下是我从《大学》中获得的一些读书笔记:首先,《大学》提出了人生的八个阶段,即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这八个阶段是人生的一个递进过程,每个阶段都需要我们用心去实践和体验。
其中,格物和致知是基础,需要我们深入探究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积累知识和经验。
诚意和正心则是个人修养的重要阶段,需要我们保持内心的真诚和正直,不受外界干扰和诱惑。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则是更高层次的目标,需要我们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素质,为实现更远大的理想而努力奋斗。
其次,《大学》强调了“至善”的重要性。
至善是一种完美无缺的境界,是人生的终极追求。
为了达到至善,我们需要不断追求内心的平静和外在的和谐。
只有内外兼修,才能够真正实现至善的境界。
最后,《大学》也提醒我们要时刻保持谦逊和自省。
只有谦虚谨慎的人,才能够不断学习和进步;只有经常自省的人,才能够及时发现自己的不足并加以改进。
在阅读《大学》的过程中,我深感其思想的伟大和深邃。
这本书不仅让我更好地理解了人生的意义和价值,也让我更加坚定地走上了
追求至善的道路。
我相信,《大学》所蕴含的智慧和哲理,将会一直指引着我前进的方向,成为我人生道路上的明灯。
读书笔记大学摘抄大全(精品8篇)
读书笔记大学摘抄大全(精品8篇)读书笔记大学摘抄大全篇1在漫长的人生旅途中,大学教育为我们提供了难得的机会,以充实自己的知识储备,扩展视野,提升个人素质。
当我们完成大学学业,踏出校门之际,我们的内心充满着复杂的情感:既期待迎接新的生活,也对离别校园的时刻感到不安。
而对于我,这种复杂的情感尤为强烈。
回顾过去四年的大学生活,我深深感受到大学教育并非仅仅是为了获取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我们的独立思考能力、批判性思维和创新精神。
我的专业是计算机科学,这是一个需要不断探索、不断创新的领域。
在大学的学习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进行独立研究,如何从海量的信息中提炼出有价值的内容,如何提出独特的观点,如何有效地与他人合作。
这些都是我在大学期间收获的宝贵财富。
在学习过程中,我面临过许多挑战,其中最大的挑战莫过于深入学习一门编程语言并熟练掌握它。
在学习过程中,我经历了许多失败和挫折,但每一次失败都让我更加明白自己的不足之处,让我更加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
在这个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坚韧不拔地面对困难,如何从失败中吸取教训,如何坚持不懈地追求自己的目标。
除了学术上的收获,我也意识到了社交的重要性。
在大学里,我结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我们一起学习、一起成长、一起面对挑战。
他们的陪伴和支持让我更加坚定地走过了这段旅程。
在未来的生活中,我将继续努力提升自己,追求卓越。
我将把在大学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应用到实际生活中,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实现自己的价值。
我相信,这段大学生活将成为我一生中宝贵的财富,激励我在未来的道路上勇往直前。
读书笔记大学摘抄大全篇2好的,下面是一篇大学读书笔记的格式:题目:《__X》作者:(作者姓名)国籍:(国家)背景:(简要介绍书籍的背景信息,如出版年份、出版社等)主要内容:(简要概括书籍的主要内容,包括主题、人物、情节等)我的理解和分析:(结合自己的理解,分析书籍中的主题、人物、情节等,可以涉及自己的思考和感悟)亮点和不足:(对书籍中的亮点和不足进行分析,可以涉及写作技巧、情节安排、人物塑造等方面)个人收获:(简要谈谈书籍对自己的影响和启示,包括知识和技能的收获等)参考文献:(列出在写读书笔记时引用的文献资料,包括书籍、论文、网站等)希望这个格式对你有所帮助!读书笔记大学摘抄大全篇3“我默默地想,慢慢地写。
大学笔记知识点总结
大学笔记知识点总结一、历史与政治1.1 古代历史在大学课程中,古代历史是一个重要的学科。
学生们需要了解古代文明的发展和演变,以及古代各大文明古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情况。
古代历史的重要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古希腊罗马文明的崛起与衰落,古埃及文明的发展与衰落,古中国文明的兴盛与变革,古印度文明的繁荣与崩溃等等。
1.2 现代历史现代历史是大学课程中的另一个重要学科。
它主要包括19世纪以来的世界历史,尤其是欧洲历史,以及各国之间的关系,战争、革命、殖民主义和新帝国主义等方面的研究。
在学习现代历史时,学生需要了解一系列重要事件,如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冷战、世界革命运动等,以及这些事件对当今世界的影响。
1.3 政治理论政治理论是大学课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生需要了解各种政治理论的发展和演变,如自由主义、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民主主义等。
在学习政治理论时,学生需要了解不同理论之间的区别和联系,以及它们在现实中的应用和意义。
二、社会科学2.1 心理学心理学是大学课程中的一个重要学科。
学生需要了解心理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以及心理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在学习心理学时,学生需要了解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如感知、注意、记忆、思维、情绪、动机等,以及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如实验研究、观察研究、问卷调查等。
2.2 社会学社会学是大学课程中的另一个重要学科。
学生需要了解社会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以及社会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在学习社会学时,学生需要了解社会学的基本概念,如社会结构、社会文化、社会变迁等,以及社会学的研究方法,如实地调查、访谈调查、文献研究等。
2.3 经济学经济学是大学课程中的重要学科之一。
学生需要了解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以及经济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在学习经济学时,学生需要了解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如市场、价格、供求、成本、收益等,以及经济学的理论,如古典经济学、边际主义经济学、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等。
《中庸》、《大学》读书笔记
《中庸》、《大学》读书笔记- [杂文]一、源起《四书》中的《大学》和《中庸》,本属于《礼记》中的篇目。
南宋理学家朱熹将二者单提出,与《论语》、《孟子》合在一起,作《四书章句集注》。
此是四书来源。
但为什么会在宋朝时四书形成呢?下面将从两个方面来分析这个问题。
(一)社会的发展趋势这还是要从魏晋时说起,魏晋时流行玄学,而儒学丧失了自两汉时开始拥有的独尊地位。
但这并不表明儒学从此衰微。
我们知道,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农耕经济始终是我国古代社会的基本生产方式,相对来说,儒学更容易与这种生产方式相适应。
到了隋唐时期,农业的小生产仍占支配地位,这就意味着儒学中衰是暂时的,而自魏晋时期兴起的佛道二教并不能从根本上取代儒学的地位。
先看佛教。
佛教在唐朝也是极为盛行的,尤其是高宗、武皇、睿宗三朝更是极盛一时,但是佛教在土地与人口这两个关系到国家生死存亡的方面与国家争胜,这会引起统治者的憎恶和打击的。
历史上著名的毁佛运动无不与此有关,而“三武一宗”更是在佛教史上赫赫有名,加之佛教此是进入禅宗独领风骚的时代,其思想也由“即心即佛”发展到“超佛越祖”的阶段,走向了极端。
这显然是与统治者相违背的。
再看道教方面。
我们知道,唐朝统治者自称是老子的后代,道教伴随着唐朝政权盛行起来,虽然与方术有联系,但是缺乏有力的经济基础支撑,兴也李唐、败也李唐,从当时的社会状况来看,道教也只是流行语上层社会,未能普及到下层百姓中间,影响不大,自然无从对儒学产生太大危害。
反观儒学,凭借着深厚的经济基础以及对皇权无形中的有力支持,逐渐恢复了原本的活力。
唐时儒学已经开始复兴了,其代表人物是著名的文学家韩愈。
他自述道:“始者,非三代两汉之书不敢观,非圣人之志不敢存。
”(《答李翊书》)说明他自幼受儒学思想熏陶。
他主张恢复儒家道统,即历代相传的孔孟之道。
同一时期和他意见类似的还有唐宗室李翱,有兴趣的不妨查找一下思想史方面书,此处概不赘言。
时间一转就到了宋代,众所周知,宋朝统治者在巩固皇权方面采取了很多措施,一方面,将政权、财权、兵权收归皇帝手中,牢牢掌握;一方面着手重建统治思想。
大学生读书笔记心得体会7篇
大学生读书笔记心得体会7篇大学生读书笔记心得体会篇1《围城》是钱钟书先生一生中唯一的一部长篇小说,生活本就是一座围城,婚姻与事业、学习与娱乐、发展与落后、成功与失败,都是这座七彩城中的一种颜色,每一个人每一件事都是城中的一种元素。
当一切人和事因为努力和乐观而变得美好,当城中的色彩都均匀和谐时,那么这座围城就不再是一种可怕的束缚和压力,而是一个幸福的乐园。
没有人会试图离开她,即使是自怜自哀的方鸿渐也会喜欢,假恶丑也会被同化为真善美。
也许世界永远不会变得如此美好,但允许我心中永远存在这种美好的理想。
我们的生活中“围城”随处可见。
不仅仅是恋爱婚姻、工作事业,还有学习生活、交友处世,无一不有一个“城”把我们“围”着。
“围城”——被围困的城堡,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城里的人想逃出来。
钱钟书用幽默的语言、深刻的哲理、巧妙的比喻,站在一定高度俯看人生,批判了人性的丑恶、虚荣。
如:“夜仿佛纸浸了油,变成半透明体了,它给太阳拥抱住了,分不出身来,也许是给太阳陶醉了,所以夕照晚霞隐褪后的夜色也带着酡红”、“孙太太眼睛红肿,眼眶似乎饱和着眼泪,像夏天早晨花瓣上的露水,手指那么轻轻一碰就会掉下来”、“苏小姐双颊涂的淡胭脂下面忽然晕出红来,像纸上沁的油渍,顷刻布到满脸,腼腆得迷人”。
又如:“我们一天要想到不知多少人,亲戚、朋友、仇人,以及不相干的见过面的人。
人事太忙了,不许我们全神贯注,无间断地怀念一个人。
我们一生对于最亲爱的人的想念,加起来恐怕不到一点钟,此外不过是念头在他身上瞥过,想到而已”、“一个人的缺点正像猴子的尾巴,猴子蹲在地面的时候尾巴是看不见的,直到他向树上爬,就把后部供大众瞻仰,可是这红臀长尾巴本来就有,并非地位爬高了的新标识”。
这些语句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时而让人忍俊不禁,时而又想像着作者所描述的情景,给人深深的同感,仿佛身临其境、如见其人。
当我读完全文后,有一种怅然若失的感觉,感到意犹未尽,故事戛然而止了。
西经背诵知识点总结
西经背诵知识点总结《大学》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它强调的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大学》对中国古代文化和教育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大学》中的一些重要思想有:立德、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另外,还有一些关于修身养性、推行仁义等方面的重要内容。
背诵《大学》的内容可以帮助我们深入理解儒家思想,提高我们的修养和人格素质。
《中庸》是儒家经典之一,它讲述了中庸之道,即“中和、中正、中正之志、中正之道”。
《中庸》的思想主要包括:中庸之道、中正之志、中正之治、达理致知、明德至善、实心修身等。
通过背诵《中庸》,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儒家思想中的中庸之道,提高我们的思想修养和道德观念。
《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它是儒家学说的集大成者之一。
《论语》中孔子的言行是对中国古代文化和教育思想的集大成。
《论语》中包含了孔子的一些重要思想,比如:仁、义、礼、智等。
背诵《论语》有助于加深对孔子思想的理解,提高我们的修养和智慧。
《孟子》是儒家经典之一,它是儒家思想的重要内容之一。
《孟子》中包含了孟子的一些重要思想,比如:仁、义、礼、智等。
通过背诵《孟子》,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儒家思想的精髓,提高我们的道德修养和智慧。
《孝经》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强调了孝敬父母、尊重长辈的重要性。
《孝经》对中国传统文化和家庭伦理观念的形成起到了重要作用。
背诵《孝经》有助于加深对中国传统家庭伦理观念的理解,提高我们的孝道修养。
《弟子规》是中国传统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强调了忠诚、敬业、勤勉等道德品质的重要性。
《弟子规》对中国传统道德观念的形成起到了重要作用。
通过背诵《弟子规》,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传统道德观念的精髓,提高我们的道德修养和人格素质。
《增广贤文》是中国传统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收录了一些关于修身养性、治国安民等方面的重要思想。
通过背诵《增广贤文》,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传统思想的精髓,提高我们的修养和智慧。
总之,西经是中国古代文化和思想的重要载体,背诵西经的内容有助于提升我们的思想修养和道德观念,对我们的人生修养和智慧有着重要的意义。
最新整理《大学》读书笔记讲解学习
《大学》读书笔记读《大学》,感想颇多,虽然有好多问题都是源于前人的拷问,可还是触发了我很多的思考。
以下就简单地谈一下自己读书过程中的体会。
一、我对“修身”的理解。
读《大学》和别的儒家经典一样,印象深刻的就是它对道德修养的看重。
但也与别的经典著作宽泛而没有条理不同,《大学》里提出了一整套的道德修养的规范。
我想,这应该也是《大学》被当作“孔门学仁全书”的原因吧。
书中提出了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八条目”,它们一脉相承,共同构成了儒家经典的道德要求、途径和终极目标。
修身的途径和作用是什么呢?格物、致知、诚意和正心的目的是为了修身,也只有完成了修身才能齐家治国平天下。
《大学》里详细解释修身与齐家和治国的关系。
从大的方面说,个人修身和齐家对国家民族来说很重要,是治国平天下的基本前提;从小的方面说,修身却是十分现实的问题,每个人都要从小做起,从自己内心做起。
从这一点我们也可以体会到,整个如家的道德伦理体系,都是建立在一个推己及人的基本假设之上的。
这就是与“己欲立而力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一致的思想。
“格物”就是尽可能去了解、感知这个世界,把握世界的本质。
“致知”就是自己去掉蒙昧,变得智能起来。
“格物”“致知”之后才能使自己“诚其意”。
“诚”极为重要,“诚意”之后是“正心”。
若是心不诚,特别是对自己不诚实,正心是无从谈起的。
经过不断修炼之后的“心”就得到陶冶,得到升华,经过了纯净心灵、陶冶精神之后,才可能在言和行上达到君子所具有的合度与规范,才可能以这样的君子风度去治理国家,使天下太平。
我们不仅要问:这种推己及人的思想的依据是什么呢?在传统中国的农业社会里,家是国家的最小社会单元,家是个体安顿自己赖以存在的前提。
没有家,人将就是孤立的存在着,没有归属感;没有家,国将变得不稳定。
总之,家是社会的基础,是个人发展的前提,所以人们总是期望“家和万事兴”。
因此,儒家把进退有序、长幼有序的“齐家”看成是一个人成年所必须经历的过程。
大学论语知识点梳理总结
大学论语知识点梳理总结一、《大学》的核心思想1. 上下之道《大学》以“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为开篇,强调个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
处事应讲究方法,讲究道德,强调人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2. 教育的重要性《大学》认为,教育是实现社会和谐、个人完美的关键。
教育是立人之本,修身之基,君子之业。
3. 忠恕之道忠恕是儒家的核心理念,也是《大学》的重要内容。
书中提出“足食、足兵、足知”的安邦之道等。
4. 思想的高度《大学》突出体现了中国古代儒家思想的开放性、包容性、理想性和真实性。
其中包括了不同的价值,在这些价值之间取得平衡,并且通过学习、实践去实现这个平衡,同时通过不断的实践校正自己的认知。
二、《大学》中的知识要点1. 大学的重要性《大学》中提到,大学是有以及役割的重要性,是修身立命的必经之路。
只有在学习中,在不断的追求最高道德标准的过程中,个人才能得以完善。
2. 修身《大学》中提到,“君子修身以立德”,强调修身的重要意义,强调要求个人通过不断修身来完成个人的道德建设。
《大学》中关于修身的论述首先强调了肉身之节:“诗云:‘衣锦褧衣,食旨不重。
’”,并仔细分析了人文修养的起点、目标和阶段,以及社会伦理的涵义,要求每个人都要通过修身来达到一个道德的标准。
3. 为政《大学》提到,“治国有本,本在治平”,并提出“足食足兵足知”和以徇德为政的思想。
强调了政治思想,包括了政治的目标、方法以及在政治中应有的道德标准。
4. 知人《大学》中提到,“知人善任,是世之大道也”。
提出有关认知的重要性,强调求知学习,了解自己的认知,并根据认知进行相应的行动。
5. 教育《大学》对教育提出了细致且令人信服的看法,首先它将教育的重要性提到了一个十分重要的地位,同时还得出了一个结论:教无倦。
6. 社会活动《大学》中对社会活动也提出了一些根源性的认识,提出天行有常,不逆乎道,道行无己,是天下之常,国美盛、天下服。
强调了对于社会活动中的意义,以及个人在社会中的定位和作用。
《文化经典研读》之《大学》知识点总结(学生习题)
《大学》知识点《大学》介绍儒家基本经典之一。
原为《》中的一篇。
相传为作,近代许多学者认为是秦汉之际儒家作品。
全面总结了先秦儒家关于道德修养、道德作用及其与治国平天下的关系。
南宋朱熹又作《大学章句》,《大学》成为了儒家经典中重要的篇章。
朱熹把它与《》、《》、《》合称为“四书”。
《大学》是体现儒家思想的一篇政论文。
1.大人之学“大学”是对“小学”而言,是说它不是“详训诂,明句读”的“小学”,古人八岁入小学,学习“洒扫应对进退、礼乐射御书数”等文化基础知识和礼节,而是讲治国安邦的“大学”。
“大学”是大人之学。
讲的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理。
2.治国安邦的大学问古人十五岁入大学,学习伦理、政治、哲学等“修己治人,治国安邦”的大学问。
后一种含义其实也和前一种含义有相通的地方,同样有“博学”的意思。
1.易误读字庶人毋如恶恶臭如好好色谦 (通“慊”)忿 懥有所好 乐之其所贱恶 而辟焉敖故好 而知其恶恶 而知其美者鲜人莫知其子之恶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偾尧、舜 桀、纣其所令反其所好絜矩2.通假字此之谓自谦.上恤孤而民不倍.弟者,所以事长也3.一词多义致⎩⎪⎨⎪⎧先致其知致万乘之势何意致不厚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得⎩⎪⎪⎨⎪⎪⎧则不得其正而神明自得吾得兄事之此言得之虑而后能得然后得一夕安寝恶⎩⎪⎨⎪⎧如恶恶臭无恶不作今子美而我恶 修⎩⎪⎪⎨⎪⎪⎧此谓修身在正其心乃重修岳阳楼修守战之具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邹忌修八尺有余此地有茂林修竹治⎩⎪⎨⎪⎧欲治其国者贞观之治不治将益深不效,则治臣之罪知⎩⎪⎨⎪⎧知止而后有定先致其知君何以知燕王其真不知马也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者⎩⎪⎪⎨⎪⎪⎧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德者,本也逝者如斯夫二者不可得兼(用在数词之后,指代上文所说的几种人 或几件事)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4.古今异义(1)大学..之道 古义:今义:实施高等教育的学校的一种,包括综合大学和专科大学、学院(2)此之谓自谦..古义:今义:自己表示谦虚(3)小人闲居..为不善 古义:今义:在家里住着没工作做(4)故君子不出家..而成教于国 古义:今义:离开家庭去做僧尼或道士5.词类活用所以事.君也 一家仁.,一国兴仁 上老.老而民兴孝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所谓平.天下在治其国者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6.文言句式德者,本也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未之有也毋自欺也此谓诚于中,形于外尧、舜帅天下以仁7.文言词语大学之道:知止而后有定:虑而后能得: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壹是皆以修身为本:见君子而后厌然,掩其不善,而著其善:此谓诚于中,形于外: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懥,则不得其正:人之其所亲爱而辟焉:之其所哀矜而辟焉,之其所敖惰而辟焉:莫知其苗之硕:慈者,所以使众也:其机如此:此谓一言偾事:是故君子有诸己而后求诸人:所藏乎身不恕,而能喻诸人者,未之有也:上恤孤而民不倍,是以君子有絜矩之道也:有德此有人:。
《大学》学习整理笔记之四十
《大学》学习整理笔记之四十
原文:
子曰,听松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无情者不得尽其辞。
大畏民志,此谓知本。
此谓知本,此谓知之至也。
译文:
孔子说,听讼审理案件,我和别人是一样的,我的目的在于使诉讼的事件不再发生。
使隐瞒真相的人不敢再花言巧语,使人心畏服,就叫抓住了事情的根本。
知道了事情的根本,这是理解到了极至。
原文:
所谓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
译文:
人们所说的获得知识在于认识探求万事万物,是指要想获得知识,就必须接触想要了解的事物,并对其原理进行彻底的探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学习整理笔记之三十
原文:
康诰曰,如保赤子。
心诚求之,虽不中不远矣。
未有学养子而后嫁者也。
《大学》
译文:
康诰上说,如同爱护婴儿一样。
让自己的内心真诚地去追求,即使没有达到目标,必然也同目标相差不远。
要知道,世上没有先学会养孩子再出嫁的人啊。
原文:
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一人贪戾,一国作乱。
《大学》
译文:
一个家庭仁爱,会引导一个国家的人相互仁爱;一个家庭的礼让,会引导一个国家的人相互礼让;一个人的贪婪和暴戾,会引导一个国家的人犯上作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