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精神系统疾病药物治疗评价

合集下载

精神病康复疗效评估

精神病康复疗效评估

精神病康复疗效评估精神病康复(Psychic disability rehabilitation),是指对精神残疾者采取现代医学各学科的手段,尽最大的可能使患者恢复病前精神状态或最大限度减轻精神症状;适应社会环境,锻炼集体生活,保持或增强脑力和体力活动,促进其恢复精神健康,防止孤独、退缩、衰退和人格改变,尽可能恢复病前工作能力,基本上能够自食其力;减轻家庭、社会和国家经济负担。

精神病康复医疗的设置精神残疾的康复医疗设置和活动,一般可分为院内和院外两种。

二者是相互联系的整体。

精神病康复医疗内容(一)心理康复:在慢性精神病特别是慢性精神分裂症时,一般采用言语治疗,是整个康复医疗不可缺少的。

言语心理治疗是应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技术,主要通过言语和文字来解释、诱导、启发、疏通、教育等方法。

使患者认识和了解所患的疾病,指出起病因素和当时心理状态。

对病后常伴消极情绪时,更应加快言语性心理治疗,能减轻或消除积郁、顾虑、使其早日康复重归社会。

(二)智力康复:即教育和训练的方法。

其目的促进脑力活动、增进提高知识、激以思维活动、接受新事物,提高文化等。

防止衰退、人格改变。

方法有听广播、看电视或电影、小说、读书报、下棋、画报和音乐欣赏等。

也可利用各种方法进行时事形势、卫生常识和智力竞赛等形式施行教育和训练。

按不同的文化对象进行不同内容和方法。

作为一种常规,每次1~2小时为宜。

(三)行为指导:对于孤独、冷漠、寡言、生活懒散、甚至异常行为、冲动等意志行为时,可进行行为疗法(行为矫正疗法)。

在慢性精神病的康复医疗也适用。

行为治疗是采取各种条件化的方法。

使患者学习或者适应新的反应方式、以消除或克服病态的反应方式。

也就是纠正、消除病态的症状如刻板动作、重复动作、异常行为、退缩等。

训练和矫正患者自己的行为。

(四)劳动康复:对缺乏主动性、周围不关心、失掉兴趣、如少动、退缩、逃避等患者可进行娱乐和体育活动。

可激发体力活动,锻炼体育能力、活泼情绪、适应外界环境、改善或防止退缩、孤独和衰退、方法有体操、太极拳、散步、乒乓球、羽毛球、拔河、外游、打扑克,舞蹈等。

精神科量表 诊疗项目 康复治疗项目

精神科量表 诊疗项目 康复治疗项目

在精神科医生和精神科护士一同看管下完成治疗监测。在治疗前完成相关疾病信息和以往 治疗历史的各种信息的详细采集。具体填写各种汇总表格,就整体情况给予人工评估,根 KAZ38901 抗精神病药物治疗 据既往治疗的效果预测可能治疗结局,每天评价患者用药的配合情况、依从性、目前临床 日 5 症状和疾病风险、药物治疗的效果和不良反应的监测,及时汇总各种信息,调整药物治疗 方案。不含各类量表测查、实验室检查。
Z38912 音乐心理治疗
在独立的治疗室,由受过专业培训的治疗师完成治疗,在心理治疗技术指导下,根据患者 的情绪状况,选择不同的音乐和简易的乐器。对患者在音乐和乐器的影响下表现出来的情 次 绪和心理感受进行分析,帮助他们疏泄负面情绪,引导他们体验正性情绪和积极的认知。
KAZ38913 行为矫正治疗 31150300300 精神科监护

50
FAX04707
阳性阴性精神症状 用于评定精神症状的有无及各项症状的严重程度。精神科医师检查患者后,做一次评定。
评定(PANSS)量表 53个单项,分为7个量表,评分为6级评分,观测被试思维、情绪、行为,记录观测内容, 次
测评
指导答题,分析测量数据,出具报告。
FAX04708
精神现状检查 (PSE)测评

20
用于鉴定被试的日常生活能力。对患者的个人卫生、进食、更衣、排泄、入浴、器具使用
FAD04702
日常生活能力评定 、床上运动、移动、步行、交流以及自助具的使用进行评定。医生检查患者后,做一次评
量表测评
定,由14个项目组成,所有项目采用1-4级评分法,检查被试的行为、情绪、记录观测内

15
容,需要系统地询问每一个症状,分析测量数据,出具报告。

从《Stahl精神药理学》看二代抗精神病药物疗效及功能改善

从《Stahl精神药理学》看二代抗精神病药物疗效及功能改善

• 神经递质乙酰胆碱Ach,组胺HA和去 甲肾上腺素NE都参与把神经递质中心 和丘脑(T)、下丘脑(Hy)、基底前脑(BF) 和皮质联系起来构成的觉醒通路
• 因此,这些受体上的药理作用会影响觉 醒,特别是M1,H1和α1肾上腺能受体 的拮抗作用都与镇静作用有关
Stahl’s essential psychopharmacology 3rd edition,2008;343
下丘脑调节的食欲中枢受到刺激而增加
介导代谢风险的受体
受体X:未知受体
Stahl’s essential psychopharmacology 3rd edition,2008;332
甲缝核
下丘脑
增加 食欲
H1合并5-HT2C的拮抗作用可能会增加食欲
13
抗精神病药引起的代谢风险,影响患者的生存结局
第一步:抗精神病药引起食欲增加,导致肥胖,是代谢风险因素进展 为早期死亡这一连串负性反应的第一步
03 • 改善阳性症状
• 降低高泌乳素血症
04
EPS: 锥体外系症状
Stahl’s essential psychopharmacology 3rd edition,2008;303-312
4
抗精神病药物受体结合特征与临床作用的关系
治疗作用的 药理机制
不良反应的 药理机制
Stahl’s essential psychopharmacology 3rd edition,2008;284
R. Arakawa. Psychopharmacology. 2008; 197:229–235
22
二代抗精神病药中,帕利哌酮缓释片起效速度较快
汇总分析安慰剂对照研究中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治疗急性期精神分裂症及相关疾病的起效时间

抗精神病药物的临床应用及用药原则

抗精神病药物的临床应用及用药原则

[ ] 李新峰 .氟西 汀合并利 培酮 治疗精神分 裂症 阴性 症状 1
临床研究 [ ] 临床心 身疾病杂志 ,05 1 ( ) 1. J. 2 0 ,1 1 :9 [ ] 梁志健 .抗精神病药物 的新 进展 [ ] 2 J .上海 医药 ,0 2 20 ,
2 ( 1 :0 . 3 1 )5 2
改善 阴性症状 方面奥 氮平优 于利培 酮。我院 观察 4 J D名精 神 分裂症患者参加的 1 2周测试实验 中 , 比较 了氯氮平 、 奥氮平 、
利 培 酮 和 氟 哌 啶 醇 的 临 床 疗 效 , 果 氯 氮 平 、 氮 平 、 培 酮 结 奥 利
[] 蔡 3
飒, 陈一岳 。抗 精神病 药 物治疗 的进展 [ ] J .广东
腺素 的再摄取 。
32 临 床 疗 效 .
32 1 治疗 精神 分裂症 : 比奥氮平与利培酮治疗慢性 精神 . . 对 分裂症的临床疗效 , 阳性 与阴性症 状量 表 ( A S ) 用 P N S 进行 评
定 , 明 两 种 药在 改 善 患者 的 阳性 症 状 上 没 有 明显 差 异 , 在 表 而

3 1 1 利培酮 : .. 别名维思通 。适应证为急 、 慢性精神分 裂症 , 各 种精神病状态 的阳性和 阴性症状 , 可用 于减轻与精 神分 也
裂症有关 的情感症状。利培酮是首次发作或者 多次 发作精神
6岁, 3 平均 (2 5 3 . 8±1 。6 岁 ; 院时 问 2~7个 月 , 23 ) 住 平均
例, 应激相关障碍 3例 ; 首次发病 1 , 5例 复发 2 。 5例
的 。临床使用上未出现严重不 良反应 。 3 12 奥氮平 : .. 奥氮平适用 于精神分裂症 和其 他有严重 阳性 症状 如妄想 、 幻觉 、 思维 障碍 、 意和猜疑或 阴性症状如 情感 敌 淡漠 、 情感和社会退缩 、 言语贫乏 的精神病 的急性期 和维持治 疗, 亦可缓解 精神分裂症及相关疾病 常见的继发性情感 症状 。

某院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超说明书用药现状分析

某院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超说明书用药现状分析
本研究首先对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的用药情况进行了 分析,结果发现,虽然精神分裂症治疗指南中,推荐使用 员 种 抗精神病药,但是本院仍有 猿苑援源愿豫的患者联合应用 2 种以上 抗精神病药,这主要是由于住院患者病情迁延难愈,临床症 状较为严重,且单一抗精神病药效果有限,因此,在临床中仍 不可避免使用多种抗精神病药物,以提高疗效。调查显示,我 国约有 员/猿 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需联合应用抗精神病药 [4],这 与本研究结果相似。但是,在临床中,联合应用 2 种以上抗精
抗精神病药的疗效等问题。但是研究发现,当患者精神分裂 症等症状得以明显缓解时,抑郁等其他症状也可得到减轻, 因此在合并用药选择中应保持谨慎,充分考虑患者个体情况 后进行联合用药。
本研究发现,我院 韵蕴阅哉 处方发生率为 圆圆援缘圆豫,提示 韵蕴阅哉 在我院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应用较多,应引起一定的 关注。其中超适应证为精神分裂症患者 韵蕴阅哉 处方中最为常 见的类型 (缘怨援怨源豫),这可能是由于精神分裂症病因难以明 确,医师在临床中联合用药通常是依据患者临床症状进行, 但是在部分药物说明书中对患者适应证的描述并不明确,进 而可引起 韵蕴阅哉 的发生[5]。本研究发现,在本院抗精神病药的 说明书中,均明确提出了精神分裂症为适应证,使抗精神病 药中未见超适应证情况。但是有研究发现,在焦虑等其他精
[圆] 杨欣湖,王天乐,刘伟健,等援圆园员苑 年某三甲精神疾病专科医院 三种疾病住院患者超说明书用药现况调查[允]援中华精神科杂 志,圆园员怨,员园(猿):员愿员鄄员愿苑援
[3] 丁勤章援精神分裂症的治疗指南[允]援中国临床医生,圆园园圆,猿园 (圆):圆员鄄圆圆援
[4] 庄红艳,刘珊珊,果伟,等援员 苑源猿 例住院精神疾病患者抗精神病 药应用分析[允]援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圆园圆园,圆园(圆):圆猿圆鄄 圆猿源,圆猿愿援

神经精神系统疾病药物治疗评价PPT教学课件

神经精神系统疾病药物治疗评价PPT教学课件
脱羧酶(AADC)可增加进入CNS药物量,减 少不良反应
用药早期效应明显(恢复率80%),3~5 年后疗效下降甚至消失(wearing-off),加服 COMT抑制剂有一定预防作用
2020/12/10
8
不良反应
早期不良反应
胃肠道反应:L-DOPA在中枢和外周脱羧形 成的DA兴奋延髓呕吐中枢及刺激胃肠道引 起恶心呕吐,数周后可耐受;应用AADC 抑制剂可减轻;应用多潘立酮可消除
神经精神系统疾病 药物治疗评价
THE EVALUATION ON THE MEDICAL THERAPY
of NEUROPATHY and PSYCHOPATHY
2020/12/10
1
精神分裂症的药物治疗
常用药物 吩噻嗪类:氯丙嗪、奋乃静、氟奋乃静 丁酰苯类:氟哌啶醇、五氟利多 苯二氮卓类:氯氮平、奥氮平 苯甲酰胺类:舒必利 硫杂蒽类:氯哌噻吨
3. 最小剂量、最佳效果:“细水长流,不求全
效” “slow” and “low” ;“滴定” 原则
4. 权衡利弊、联合用药:左旋多巴制剂是最主
要的抗帕金森病药物,需合并其他作用机制 的药物
2020/12/10
7
治疗方法
拟多巴胺药物
左旋多巴(levodopa, L-DOPA) 1%进入CNS,抑制外周芳香族氨基酸
司来吉林:抑制中枢MAO-B;减少LDOPA用
量、减轻不良反应;消除长期用药导致的
“开-关现象”
2020/12/10
11
硝替卡朋:不通过BBB ,抑制外周COMT
托卡朋:可通过BBB,抑制中枢和外周 COMT
溴隐亭:D2受体激动剂;不良反应同LDOPA 金刚烷胺:促进LDOPA进入BBB;增加DA 合成与释放

2020年执业药师精神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用药

2020年执业药师精神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用药

第一章精神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用药第一节镇静与催眠药一、药理作用与临床评价中枢镇静催眠药包括巴比妥类、苯二氮艹(卓)类和其他类。

(一)作用特点1.巴比妥类:☆巴比妥类中枢神经系统非特异性抑制药,剂量由小到大,相继出现镇静、催眠、基础代谢率降低、麻醉及昏迷等作用。

2.苯二氮艹(卓)类:是目前最常用的镇静催眠药。

(1)作用机制苯二氮艹(卓)类为苯二氮?受体激动剂,可引起中枢神经系统不同部位的抑制,随着用量的加大,临床表现可自轻度的镇静到催眠甚至昏迷。

(2)药物分类长效类:地西泮(安定)、氟西泮中效-短效类:氯硝西泮、劳拉西泮、阿普唑仑等3.环吡咯酮类:佐匹克隆作用机制:作用于GABA受体。

适应证:镇静催眠,抗焦虑、肌肉松弛、抗惊厥。

不良反应:嗜睡、精神错乱。

(二)典型不良反应1.巴比妥类(1)常见嗜睡、精神依赖性、步履蹒跚、肌无力等后遗作用(宿醉反应)(2)过敏反应:一旦出现皮疹等皮肤反应,应立即停药。

(3)依赖性:戒断综合征2.苯二氮艹(卓)类(1)副作用:常见嗜睡、精神依赖性、步履蹒跚、共济失调。

(2)依赖性:连续用药,会发生依赖性。

突然停药可出现撤药症状,但较巴比妥轻。

二、用药监护(一)根据睡眠状态选择用药1.原发性失眠首选非苯二氮艹(卓)类,如唑吡坦或艾司佐匹克隆等。

2.对入睡困难者首选艾司唑仑或扎来普隆。

3.对焦虑、夜间醒来次数较多者或早醒者选用氟西泮。

4.对精神紧张、情绪恐慌选择氯美扎酮。

5.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可选谷维素。

(二)注意用药的安全性1.长期使用易耐药及依赖性,因此应交替使用。

2.服药期间可降低驾驶员的注意力。

三、主要药品地西泮适应证:焦虑、镇静催眠、抗惊厥和抗癫痫,缓解肌肉痉挛,也可用于紧张性头痛、家族性老年性和特发性震颤。

注意事项1.交叉过敏。

2.中枢抑制或酒精中毒者及昏迷者可延长地西泮的半衰期。

3.静脉注射能诱发静脉血栓及静脉炎。

4.能透过胎盘和乳汁。

苯二氮艹(卓)类小结☆地西泮的药理作用不包括A.抗精神分裂症作用B.抗惊厥作用C.抗癫痫作用D.缓解肌肉痉挛E.抗焦虑作用『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地西泮适应证:焦虑、镇静催眠、抗惊厥和抗癫痫,缓解肌肉痉挛,也可用于紧张性头痛、家族性老年性和特发性震颤。

神经系统疾病的药物治疗2017.7

神经系统疾病的药物治疗2017.7

苯二氮
类与巴比妥类的比较
巴比妥类 苯二氮 + ± 无 类
缩短REM 后遗作用 麻醉作用
+++ ++ 有
安全度 依赖性
较小 较重
大 较轻
其他镇静催眠药
水合氯醛(Chloral hydrate)
最早治疗失眠药物之一。
白色或无色结晶,易溶于水,溶液口服。
优点:服后15min即可入睡,NREM 2,3期延长, 不缩短REM, 维持6~ 8h。 缺点:胃刺激,服用不方便,久用耐受、依赖成瘾。 用途:少用于安眠药,可用于小儿高热、子痫、破伤风所 致惊厥。
• 可用于不能耐受或禁用左旋多巴的患者
• 中枢抗胆碱药,与阿托品相近
• 作用弱于阿托品、左旋多巴及金刚烷胺 • 对震颤疗效较好,对僵直及运动迟缓较差
• 对抗精神病药所致的帕金森氏综合征有效
• 用于轻症患者 • 不良反应比阿托品弱,但仍有口干、散瞳、尿渚等
• 闭角型青光眼、前列腺肥大者慎用
坦安
五、单胺氧化酶-B(MAO-B)抑制药
三、金刚烷胺
NH2
Amantadine 特点: 1.作用强度弱于左旋多巴,强于中枢抗胆减 药。与左旋多巴合用可增强疗效,降低左旋 多巴的不良反应。 2.机理①促使多巴胺能神经元释放多巴胺 ②抑制多巴胺的再摄取 ③直接激动多巴胺受体 3.起效快、维持时间短,用药数天即可获最 大疗效
【不良反应】
长期用药后,常见下肢皮肤出现网状青斑, 踝部水肿 偶致惊厥,癫痫患者禁用 日剂量超过300mg,可致失眠、精神不安及运 动失调等
睡眠障碍表现
失眠—入睡困难,睡眠深度浅而易醒,早 醒;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发作性睡病 梦游症 夜惊、梦魇与噩梦

执业药师考试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之神经精神系统常见疾病考点复习

执业药师考试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之神经精神系统常见疾病考点复习

记药名 □命题点1:TIA~脑梗死——治疗 □命题点2:脑出血——治疗 □命题点3:癫痫——药物治疗 □命题点4:抗癫痫药——不良反应 □命题点5:帕金森——药物治疗、选药原则 □命题点6:痴呆——药物治疗 □命题点7:抗焦虑和抗抑郁药——常用药物 □命题点8:抗抑郁药——用药指导 □命题点9:失眠——药物治疗 命题点1:缺血性脑血管病——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 心绞痛脑梗死(脑血栓)≈ 心肌梗死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发作后预防再复发:发病24h内尽早给予〖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疗程21日,之后改为预防量。

>>赶紧做检查——寻找责任病灶(病变血管)>>要有预案——寻找30分钟车程内能开展溶栓治疗的“24小时/7天”医疗机构脑梗死(脑血栓)●24h内:溶栓+降颅压(甘露醇+呋塞米)溶栓窗口期:3~4.5小时内——给予阿替普酶、替奈普酶 6小时内——给予尿激酶不能溶栓者:阿司匹林150~300mg嚼服;或氯吡格雷200mg嚼服。

●24h后:防再梗+康复治疗(二级预防)抗血小板:阿司匹林,最佳剂量75~150mg/d;氯吡格雷,最佳剂量75mg/d;降纤治疗:降纤酶、巴曲酶、蚓激酶、蕲蛇酶等;神经保护剂:丁苯酞、胞二磷胆碱、依达拉奉、尼莫地平等。

命题点2:出血性脑血管病(脑出血)——治疗 紧急降低颅内压 尼莫地平要早用 不降血压不止血 大量出血需手术 脑出血时血压控制: ①降压指征:去除疼痛等诱因后,收缩压>180mmHg。

②降压目标值:保持收缩压在160/90mmHg以下。

命题点3:癫痫——药物治疗抗癫痫药用药原则√对症选药、个体化、单药原则、小剂量;√长期规律用药,定期随访;√不随意停药(至少持续2年以上没有癫痫发作,方可与医生讨论停药事宜);√逐渐停药(停药的过程为半年至1年甚至更长)癫痫持续状态●院前处理——肌注10mg咪达唑仑。

●入院治疗——首选:苯二氮类(地西泮)静脉给药 次选:非苯二氮类(苯妥英钠)急救育龄期用药拉莫三嗪、奥卡西平、左乙拉西坦——“奥孕啦啦队”孕前孕后,加服叶酸。

精神专科医院住院患者二类精神药品使用分析

精神专科医院住院患者二类精神药品使用分析

精神专科医院住院患者二类精神药品使用分析发表时间:2018-12-04T13:02:12.023Z 来源:《心理医生》2018年31期作者:戴义林[导读] 分析精神专科医院住院患者二类精神药品使用情况。

方法:2017年11月—2018年5月期间戴义林(南京市江宁区第二人民医院药剂科江苏南京 210000)【摘要】目的:分析精神专科医院住院患者二类精神药品使用情况。

方法:2017年11月—2018年5月期间,统计我院患者二类精神药品使用情况,包括药品品种、用量以及联合使用等情况。

结果:(1)我院二类精神药品共涉及9个品种,均为口服剂型,其中,278人使用佐匹克隆,149人使用右佐匹克隆,137人使用氯硝西泮,135人使用阿普唑仑,69人使用奥沙西泮,64人使用劳拉西泮,23人使用艾司唑仑,19人使用唑吡坦,8人使用苯巴比妥。

(2)分析二类精神药品联合使用情况发现,84.53%单用1种,14.28%联合使用2种,1.19%联合使用3种。

结论:总体分析,本院二类精神药品使用基本合理,在二类精神药品中,新的非苯二氮卓类药物占主导地位,使用相对广泛。

【关键词】精神专科医院;二类精神药品;使用分析【中图分类号】R749 【文献标识码】A ,21(13):66-67.【文章编号】1007-8231(2018)31-0356-01精神病(psychosis)是指严重的心理障碍,认识、情感、意志、动作行为等心理活动均出现持久性明显异常,难以正常学习、生活及工作,一般人难以理解其动作行为,基于病态心理支配作用下,可能出现自杀、攻击及伤害他人的行为[1]。

关于精神病,临床以精神药品治疗为主,根据人体对精神药品产生的依赖性以及危害人体健康的程度,可分为一类精神药品与二类精神药品。

其中,二类精神药品主要具有抗焦虑、抗抑郁、镇静催眠和抗惊厥的作用,精神专科医院使用相对广泛,若是使用不当,可能造成严重后果[2]。

本文通过对我院2017年11月—2018年5月期间的住院患者二类精神药品的使用情况分析,了解我院二类精神药品使用合理性,指导临床用药。

氨磺必利与利培酮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的效果比较

氨磺必利与利培酮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的效果比较

氨磺必利与利培酮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的效果比较【摘要】该研究旨在比较氨磺必利和利培酮在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中的效果。

通过对照两种药物的疗效、药理机制、不良反应和临床应用情况进行分析,发现氨磺必利和利培酮在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方面有各自的优势和不足。

疗效评价显示,氨磺必利在缓解负性症状方面效果更显著,而利培酮在控制阳性症状方面效果更明显。

药理机制比较表明,两者分别通过不同的途径影响神经递质水平,有助于改善患者症状。

不良反应方面,氨磺必利常见的不良反应为消化系统问题,而利培酮则可能引发运动障碍等副作用。

综合评价显示,综合考虑患者情况及不良反应,选择合适的药物进行治疗至关重要。

未来研究可以深入探讨两种药物的作用机制,以提高治疗效果。

【关键词】氨磺必利、利培酮、精神分裂症、首发、治疗、效果比较、药理机制、不良反应、临床应用、疗效评价、综合评价、临床应用建议、研究展望。

1. 引言1.1 研究背景精神分裂症是一种严重的精神疾病,患者常常出现幻觉、妄想、情绪不稳定等症状,严重影响其日常生活和社会功能。

目前,氨磺必利和利培酮是常用于治疗精神分裂症的药物,但它们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有所不同,因此对两者进行比较研究对于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具有重要意义。

氨磺必利是一种多巴胺D2受体拮抗剂,主要通过调节多巴胺神经系统发挥作用,可以提高患者的心情和情绪稳定性。

而利培酮是一种多巴胺和5-HT2A受体拮抗剂,不仅可以调节多巴胺水平,还可以影响5-HT2A受体活性,因此能够有效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幻觉和妄想症状。

针对氨磺必利与利培酮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的效果比较,本研究旨在比较两者在疗效、药理机制、不良反应、临床应用方面的优劣,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准确、更有效的治疗选择。

通过深入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氨磺必利与利培酮在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中的作用机制,为精神分裂症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比较氨磺必利和利培酮在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效果,为临床医生提供更为科学和客观的药物选择依据。

盐酸多奈哌齐联合奥氮平治疗阿尔茨海默病伴精神行为症状的临床应用效果观察

盐酸多奈哌齐联合奥氮平治疗阿尔茨海默病伴精神行为症状的临床应用效果观察

盐酸多奈哌齐联合奥氮平治疗阿尔茨海默病伴精神行为症状的临床应用效果观察摘要:目的:对盐酸多奈哌齐联合奥氮平治疗阿尔茨海默病伴精神行为症状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观察。

方法:选取2018年01月~2019年01月于本院进行治疗的100例阿尔茨海默病伴精神行为症状的患者作为样本,将样本人群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

对照组患者给予盐酸多奈哌齐口服,用药量每周递增,从第1周至第4周,药量由每日2.5mg至每日5.0mg、每日7.5mg、每日10mg,第四周之后皆以每日10mg持续治疗。

观察组患者在采用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方案以外,再辅以药物奥氮平进行治疗,每日一次2.5mg进行口服。

利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以及神经精神症状问卷(NPI-1,NPI-2)对两组患者进行评分,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

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以及治疗后第二周、第四周、第八周、第十二周的ADI(日常生活能力量表)和NPI(神经精神症状问卷)评分相比较,观察组患者的ADI评分减少程度以及NPI评分减小程度皆大于对照组患者,p值<0.05。

结论:盐酸多奈哌齐联合奥氮平治疗阿尔茨海默病伴精神行为症状的临床应用效果良好。

关键词:盐酸多奈哌齐;奥氮平;阿尔茨海默病前言阿尔茨海默病(AD)是属于中枢神经系统原发性变性疾病,临床常规采用盐酸多奈哌齐对患者进行治疗【1】,本文旨在分析盐酸多奈哌齐联合奥氮平对该疾病进行治疗的效果。

1 资料及方法本次研究随机选择2018年01月~2019年01月于本院进行治疗的100例阿尔茨海默病患者作为样本,随机将100位样本人群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

此次实验获得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许可。

【对照组】:男:女=25:25;年龄:(67.25±1.26)岁【观察组】:男:女=24:26;年龄:(68.34±2.36)岁组间资料对比,p值>0.05。

1.2 方法对照组患者给予盐酸多奈哌齐口服,用药量每周递增,从第1周至第4周,药量由每日2.5mg至每日5.0mg、每日7.5mg、每日10mg,第四周之后皆以每日10mg持续治疗。

第一章精神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用药

第一章精神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用药

第⼀章精神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药第⼀章精神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药1.镇静与催眠药2.抗癫痫药3.抗抑郁药4.脑功能改善及抗记忆障碍药5.镇痛药第⼀节镇静与催眠药⼀、药理作⽤与临床评价(⼀)作⽤特点1.巴⽐妥类——抑制中枢神经系统。

⼩剂量——镇静、催眠;中剂量——⿇醉;⼤剂量——昏迷,甚⾄死亡。

脂溶性⾼,作⽤快——异戊巴⽐妥;脂溶性低,作⽤慢——苯巴⽐妥。

2.苯⼆氮(艹卓)类——激动苯⼆氮(艹卓)受体——抑制中枢神经系统。

①地西泮——吸收最快;氟西泮、氯硝西泮、劳拉西泮②阿普唑仑【地西泮】——⽤于:1.焦虑\镇静催眠2.抗癫痫——补充TANG:癫痫持续状态——⾸选。

3.抗惊厥,并缓解炎症所引起的反射性肌⾁痉挛、肌紧张性头痛;家族性、⽼年性和特发性震颤;4.⼿术⿇醉前给药。

地西泮⼝诀—TANG镇静焦虑助睡眠,癫痫持续是⾸选;对抗惊厥效果好,中枢肌松解痉挛。

【注意事项】(1)不要骤然停药——反跳现象。

(2)原则上不应作连续静脉滴注,但在癫痫持续状态时例外。

(3)治疗癫痫时,可能增加癫痫⼤发作的频度和严重度,需要增加其他抗癫痫药⽤量。

3.其他类——特异性更好、安全性更⾼。

(1)环吡咯酮类——佐匹克隆、艾司佐匹克隆——镇静催眠、抗焦虑、肌⾁松弛和抗惊厥。

(2)含咪唑并吡啶结构——唑吡坦——仅具有镇静催眠作⽤。

【怎么选?——最重要内容,提前讲TANG】(1)原发性失眠——⾸选⾮苯⼆氮(艹卓)类。

为改善起始睡眠(难以⼊睡)和维持睡眠质量(夜间觉醒或早间觉醒过早),可选服:唑吡坦、艾司佐匹克隆(不良反应少,尤其⽆镇静和宿醉现象)。

(2)⼊睡困难者——⾸选:艾司唑仑或扎来普隆。

(3)焦虑型、夜间醒来次数较多或早醒者——氟西泮;或三唑仑(“迷魂药”)。

忧郁型的早醒失眠者——在常⽤催眠药⽆效时,可配合抗抑郁药(阿⽶替林和多塞平)。

(4)由精神紧张、情绪恐惧或肌⾁疼痛所致——氯美扎酮。

(5)⾃主神经功能紊乱,内分泌平衡障碍及精神神经失调所致——⾕维素,需连续服⽤数⽇⾄数⽉。

麻醉精神药品处方点评要点

麻醉精神药品处方点评要点

05
04
结果反馈与整改
将点评结果反馈给相关医疗机构和医 师,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意见和 建议。
03
处方点评要点
处方书写规范性
01 处方格式
处方应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格式,包括患者信息、 药品名称、规格、数量、用法用量等。
02 处方书写清晰
处方书写应清晰、易读,药品名称、规格、数量、 用法用量等应明确标注。
02 对改进措施的实施情况进行追踪和评估,确保持 续改进处方质量。
05
培训与教育
培训目的与内容
培训目的
提高医务人员对麻醉精神药品的认知和处方能力, 确保安全、合理地使用麻醉精神药品。
培训内容
包括麻醉精神药品的种类、药理作用、适应症、 用法用量、不良反应及处理措施等,以及相关法 律法规和政策。
教育目的与内容
用法用量适宜性
用法正确
药品的使用方法应正确, 如口服、注射等,不得随 意更改给药途径。
给药频次合适
应根据药品的特性和患者 的病情,确定合理的给药 频次。
用量适度
药品的用量应适度,不得 超剂量使用,同时也不得 用量不足。
联合用药适宜性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01
02
03
联合用药目的明确
联合用药应有明确的目的, 如提高疗效、减少不良反 应等。
评价结果处理
应根据评价结果,对不适 宜的处方进行整改或追回, 同时加强医师培训和处方 审核管理。
04
处方点评结果与处理
点评结果分类
合格处方
符合《处方管理办法》等相关法 律法规和医院处方管理规定的处
方。
不合格处方
存在用药不适宜、超常处方、用药 指征不明确、处方缺项等问题的处 方。

精神科常用的评估量表及量表使用注意事项

精神科常用的评估量表及量表使用注意事项
临床工作
✓ 了解某被测试者的精神心理问题表现的特征和严重程度
科研需要
✓ 入组标准,一般资料,使资料具有可比性 ✓ 评价各种治疗手段的疗效
量表原理和基本特点
量表的原理
✓ 比较概念 ✓ 等级概念 ✓ 量化概念
量表的基本特点
✓ 间接性 ✓ 相对性 ✓ 测量的误差 ✓ 客观性,编制和实施过程的标准化
主要为成年的神经症、适应障碍及其它轻性精神障碍患者 不适合于躁狂症和精神分裂症
九项因子分: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抑郁、焦 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
90项症状清单(SCL—90)
应用 由于本量表内容量大,反映症状丰富,能较准确刻划病人自觉症状的特
点。故可广泛应用于精神科或心理咨询门诊,作为了解就诊者或来访者 心理卫生问题的一种评定工具。 SCL-90的适用范围很广,主要为成年的神经症、适应障碍及其他轻性 精神障碍患者,不适合于躁狂症和精神分裂症患者。
治疗建议 无
观察等待:随访时重复PHQ-9 制定治疗计划,考虑咨询,随访和/或药物治疗
15-19分
中重度抑郁
积极药物治疗和/或心理治疗
20-27分
重度抑郁
立即首先选择药物治疗,若严重损伤或对治疗无效, 建议转移至精神疾病专家进行心理治疗和/或综合治疗
提供量化指标:
➢ 就像高血压患者测量血压或心脏疾病的患者测量心电图。 ➢ PHQ-9可以被考虑为类似实验室检查的工具,用于测量抑郁的程度及评估治疗的改善状况
焦虑、焦虑状态、焦虑障碍
焦虑
通常是一种处于应激状态时的正常情绪反应,表现为内心紧张不安、预 感到似乎要发生某种不利情况,属于人体防御性的心理反应,多数不需 要医学处理
焦虑状态
是一组症状综合征,包括躯体性焦虑症状(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自 主神经系统等)、精神性焦虑症状以及坐立不安等运动性焦虑症状,个 体有与处境不相符的情绪体验,可伴睡眠困难。症状时间可短暂或持久, 属病理性,一般需要医学处理

氨磺必利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的临床效果分析

氨磺必利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的临床效果分析

系统医学 2023 年 12 月第 8 卷第 23期氨磺必利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的临床效果分析邹智文,朱雨亭,宋尚琪梅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儿少科,广东梅州 514089[摘要] 目的 分析首发精神分裂症(schizophrenia, SP )患者应用氨磺必利药物治疗的效果。

方法 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月梅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就诊的60例SP 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30例)与观察组(30例),分别给予利培酮与氨磺必利药物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精神状态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ositive and Negative Syndrome Scale, PANSS )评分、社会功能评分。

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社会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社会功能评分为(5.05±0.21)分更优于对照组的(3.06±0.5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11.085,P <0.05)观察组患者阳性症状评定量表的各项症状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的阴性症状评定量表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 针对SP 患者临床治疗中,采用氨磺必利药物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症状,稳定其病情,临床治疗有效性显著,不良反应发生较少,很大程度改善其生活品质。

[关键词] 氨磺必利;利培酮;首发精神分裂症[中图分类号] R74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1782(2023)12(a)-0078-04Clinical Effect of Amisulpride in the Treatment of First Episode Schizo⁃phreniaZOU Zhiwen, ZHU Yuting, SONG ShangqiDepartment of Pediatrics and Adolescence, Meizhou Third People's Hospital, Meizhou, Guangdong Province, 514089 China[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therapeutic effect of amisulapride in patients with first episode schizophrenia (SP). Methods From January 2022 to January 2023, 60 SP patients who went to Meizhou Third People's Hospital were selected as the study objects. 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t treatment methods, they were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30 cases) and observation group (30 cases), which were given risperidone and amisulapride respectively. Positive and Negative Syndrome Scale (PANSS) score and social function score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Be⁃fore treatment, there was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social function scor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 >0.05). After treatment, the social function score of observation group [(5.05±0.21) points] was bett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 [(3.06±0.52) points],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t =11.085, P <0.05). The symptom scoresof the positive symptom rating scal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0.05). The negative symptom rating scale score of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0.05). Conclusion In the clinical treatment of SP patients, the use of amisulapride intervention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symptoms of patients and stabilize their conditions, and the clinical treatment is significantly effective, the occurr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is less, and the quality of life is greatly improved.[Key words] Amisulpride; Risperidone; First episode schizophrenia精神分裂症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感知觉、行为、情感以及认知功能障碍,通DOI :10.19368/ki.2096-1782.2023.23.078[作者简介] 邹智文(1982-),男,本科,主治医师,研究方向为精神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