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第7课李清照词两首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4:7李清照词两首(附答案)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4:7李清照词两首(附答案)

背景助读 知识链接 基础梳理
1.注字音
加点字
纱厨.
乍.暖

乍暖还.寒 还.是
读音 chú zhà huán hái
加点字
东篱.
堆.积

相识. 标识.
读音 lí duī shí zhì
背景助读 知识链接 基础梳理
2.解多义 瑞脑销金兽(动词,燃烧)
(1)销 莫道不销魂(动词,除去) 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动词,熔化) 莫道不销魂(副词,不要) 我心伤悲,莫知我哀(代词,没有谁)
背景助读 知识链接 基础梳理
本课所选的两首词分别为李清照前后两个时期的作品,它们反映 了李清照不同时期的生活与心态,呈现出不同的韵味、格调。
《醉花阴》写于北宋末年,当时丈夫赵明诚离乡在外任知州,李 清照独守空闺,形单影只,居室寂寥,再不闻评诗论文、查书品茶、 鉴赏碑刻的欢声笑语,极度思念之下而写成此词。
(2)莫 至莫夜月明(通“暮”,晚上) 而卒莫消长也(副词,不)
背景助读 知识链接 基础梳理
人比黄花瘦(动词,表比较) 度长絜大,比权量力(动词,比较) (3)比 比诸侯之列,给贡职如郡县(动词,列在) 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动词,与……相比) 寻寻觅觅(动词,寻找) 寻声暗问弹者谁(动词,沿着) (4)寻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形容词,平常的) 媒人去数日,寻遣丞请还(副词,不久)
《声声慢》是李清照晚年的作品。当时正值金兵入侵,北宋灭亡, 志趣相投的丈夫也病死在任上,而在南方到处辗转逃亡避难中,她 丢失了大量珍爱的文物、古籍。这一连串的打击使她尝尽了国破 家亡、颠沛流离的痛苦。在这种背景下,作者写下了此词。
背景助读 知识链接 基础梳理
易安体:李清照的词婉约而不流于柔靡,清秀而具逸思,富有真情 实感,语言清新自然,流转如珠,音调优美,故名噪一时,号为“易安体”, 该词体具有神“愁”形“瘦”而以清新奇隽出之的艺术特征。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4第二单元第7课李清照词两首《醉花阴》课件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4第二单元第7课李清照词两首《醉花阴》课件

绪。
上阕
作者由“永昼”的无聊到“半夜”的寒凉写自己的孤单寂寞 ,含蓄地抒发自己对丈夫的思念之情,情景交融。
写重阳节赏菊饮酒,面对菊花,消愁无计,抒发离别的极度 下阕 悲苦。
对照阅读
通过对照,体会南渡前后李词的不同风格。
武陵春
李清照
风住沉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42岁: 北宋末日,朝廷腐败,金兵入侵,围困京师。 43岁:金灭北宋,二人所存的十余屋金石书画在战火中焚为灰烬。 46岁:赵明诚孤身赴任,身染重病,八月十八日去世, 终年49岁。 47岁:寄居浙江会稽,又逢盗贼,重病缠身,几欲丧命。 48岁:再嫁张汝舟不足百日便诉讼离婚。 50岁:整理完成赵明诚遗著《金石录》。 67—71岁:李清照没有子嗣,凄然一身,悲苦地离开人世。无人 知道死于何时,葬于何处。
纪念堂系仿宋建筑,大门上挂着郭 沫若写的“李清照纪念堂”匾额,堂 前还有他题定的楹联:“XXX湖畔趵 突泉边故居在垂杨深处;漱玉集中金 石录里文采有后主遗风。”
学习目标
1.了解词人的生平及作品风格。 2.解读词中意象,把握景与情的关系,感受词的意境美。 3.探寻词人苦闷、复杂的精神世界,准确把握“愁”之内涵。
徐士俊)
(民国郑振铎《中国文学史》)
称古今才妇第一,不虚也。(明人陈宏
她是乐府词坛最有力的健将,乐府词
绪)
的发展,至她始达于最高的造诣与成功。
闺秀词惟清照最优。(明人周济)
(民国胡云翼《中国词史略》)
男中李后主,女中李易安。(清人沈谦)
写作背景
这首词是前期的怀人之作,写于北宋末年。婚 后不久,丈夫赵明诚便“ 负笈远游”,离乡在 外任知州,深闺寂寞,她深寻思念着远行的丈夫。 这年重阳节,人逢佳节倍思亲,便写了这首词寄 给赵明诚。

人教版高二下册语文课文《李清照词两首》及译文

人教版高二下册语文课文《李清照词两首》及译文

人教版高二下册语文课文《李清照词两首》及译文(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小学资料、初中资料、高中资料、大学资料、文言文、中考资料、高考资料、近义词、反义词、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tore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primary school materials, junior high school materials, senior high school materials, university materials, classical Chinese, senior high school examination materials,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materials, synonyms, antonyms, other material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人教版高二下册语文课文《李清照词两首》及译文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

新人教版语文必修四第7课《李清照词两首》精品教学案

新人教版语文必修四第7课《李清照词两首》精品教学案

第 7 课李清照词两首(一 )作者简介李清照 (1084 —约 1155),号易安居士,济南 (今山东济南 )人。

她生于书香门第,父亲李格非精晓经史,擅长散文,母亲王氏也知书能文。

李清照对诗、词、散文、书法、绘画、音乐,无不精通,而以词的成就为最高。

李清照十八岁时,在汴京与平生太学生、丞相赵挺之子赵明诚成婚。

婚后,夫妇感情笃深,常投诗报词。

公元1127经历年,北方金国攻破汴京,徽宗、钦宗父子被俘,高宗仓促南逃。

李清照夫妇也先后渡江南去,第二年,赵明诚死于建康 (南京 ),李清照单身流浪江南,在孤傲悲凉中度过了暮年。

先期有《一剪梅》《醉花阴》《如梦令》,后期有《声声慢》《永遇乐》《武陵春》作品《念奴娇》。

评论宋朝优秀女词人,婉约词宗。

(二 )人物逸闻夫妇妙对李清照和赵明诚都博览群书,又精晓诗词格律,是声名大噪的“诗词夫妇”。

有一次,俩人参加青州闻名的乌老寿星的150 岁的寿宴,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大家邀请清照夫妇合写一副春联,庆祝乌老寿诞。

赵明诚稍作谦虚,挥笔而就:花甲重逢,又增而立年纪。

每甲子是60 年,“花甲重逢”即 120 岁,“而立”是 30 岁,两数相加正合乌老寿龄,客堂里立时响起叫好之声。

大家都看清照如何续联,只见清照绝不拘束,握笔在手,也是一蹴而就:古稀双庆,复添幼学青春。

“古稀”是 70 岁,“双庆”即是 140 岁,“幼学”是 10 岁,加在一同,也正是乌老寿龄,对仗工整,珠联璧合。

大家惊讶不已。

(一 )背景链接1.《醉花阴》这首词是李清照先期的怀人之作。

婚后不久,丈夫赵明诚便“负笈远游”。

深闺孤独,她深沉想念着远行的丈夫。

这年,时届重九,人逢佳节倍思亲,李清照便写了这首词寄给赵明诚,经过悲秋伤别来抒写孤独与相思情怀。

2.《声声慢》《声声慢》是李清照的一首震动词坛的名作。

“靖康之难”此后,词人的丈夫已故,他们精心采集的金石书画都已消散,词人流浪江南,由一个无牵无挂的贵妇人,一变而成为流浪无依、形单影只的寡妇。

高中语文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必修四第二单元7李清照词两首醉花阴

高中语文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必修四第二单元7李清照词两首醉花阴

品味:体会情感
为表现愁思作者选取了哪些意象?
薄雾 浓云 瑞脑 重阳 玉枕 纱厨 酒 西风 黄花
合作探究:
醉花阴
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 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似黄花瘦。
合作探究:
作者是如何借助这些意象表达她的闺中之愁的?
1、帘卷西风,人似黄花瘦。
此句主要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作者抓住和菊花在颜色及 形态上的类似点,以“黄花”自喻,人如花,花如人,写出了 自己容颜憔悴、形体清瘦。表达了思念丈夫的孤寂愁苦之情。
名句赏析:
2、比较“人似黄花瘦”和“人比黄花 瘦”哪个更好? “人比黄花瘦”运用了对照手法,把人和黄花两种不同的事物放在 一起相互比较,反衬出人尚不如花,更加突出了“人”比“黄花”还要 瘦,从而衬托出了思念之深之苦。程度更深,意味更胜。
• 1、给这首词加一个题目。
• 2、比较《一剪梅》和《醉花阴》的异同。
高中语文 人教版
感谢收看
教学课件
一剪梅 李清照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 独上 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 1、给这首词加一个题目。
• 2、比较《一剪梅》和《醉花阴》的异同。
一剪梅 李清照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 独上 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写作背景:
李清照与丈夫赵明诚郎才女貌、生活美满、情深意笃。后来,赵 明诚宦游在外,李清照生活孤寂,对丈夫思念甚深,写下了这首 相思之作《醉花阴》。

高中语文 第7课《李清照词两首》教学资料(讲)新人教版必修4-新人教版高二必修4语文教案

高中语文 第7课《李清照词两首》教学资料(讲)新人教版必修4-新人教版高二必修4语文教案

【讲】人教必修4第7课《李清照词两首》教学资料《醉花阴》导学案教学目标:1.着重引导学生朗诵,从而把握李清照《醉花阴》词的诗意情感。

达到背诵的目标。

2.鉴赏李清照前期作品的明丽与缠绵,品味其婉约风格的柔美。

3.探索李清照作为女性作者写出内心“恋情”的历史意义。

培养学生正确的感情价值观,颐养性情。

教学重难点:1.重点朗读,以声传情,把握李清照婉约词风格之美;2.探讨李清照作为女性作者写作内心“恋情”的历史意义;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价值观;3.如何在“简单”中体悟出“复杂”来,把握“人性”之美,“诗情”之妙。

【自主学习】一、作者作品巩固1.李清照(1084-1155),宋代婉约派女词人。

号易安居士。

她的词在苏轼、柳永、周邦彦之外别树一帜,婉约而不流于柔靡,清秀而具逸思,富有真情实感,语言清新自然,流转如珠,音调优美,故名噪一时,称为易安体。

2.李清照的词以南渡为界,分为前后期,前期内容多写闺情(离愁),词风清丽明快。

后期内容多写怀旧悼亡,词风凄凉低沉。

二、写作背景宋徽宗大观二年重阳节,赵明诚游宦在外;李清照独居青州,重阳赏菊,无人相伴,故作此词,以抒发寂寞无聊之感。

三、释题醉花阴,词牌名。

初见于毛滂《东堂词》,词中有“人在翠阴中,欲觅残春,春在屏风曲。

劝君对客杯须覆”,词牌取义于此。

双调五十二字,上下阕各五句,三仄韵。

四、朗读体味,整体把握(一)朗读体味结合注解,有感情的朗读这首词。

注意停顿。

(二)整体把握1.这首词哪一句话哪一个字体现了作者的情感?答:①“薄雾浓云愁永昼”中的“愁”字。

②“人比黄花瘦”中的“瘦”字。

2.愁是抽象的东西,看不见摸不着,如何去表现愁呢?在李清照之前有很多写愁的高手,为我们写愁树立了榜样。

请找出一些例句,并总结出写愁的方法。

①白发三千丈,缘愁是个长——李白②一片飞花减却春,风飘万点正愁人——杜甫③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④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秦观这些写愁的名句共同特点是运用了夸张、比喻手法,将抽象的愁形象化了。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第七课《李清照词两首》课件24张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第七课《李清照词两首》课件24张

合作探究
1.“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这几句包 含了几层意思?在用语上有什么特点?
明确:①三层意思: 第一句,写人的动作神态,似在寻找失去
的东西,追索过往的陈迹。 第二句,写环境的妻凉、寂寞。 第三句,写内心世界的愁苦、哀伤。
合作探究
1.“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这几句包 含了几层意思?在用语上有什么特点?
明确:②特点: 七组叠词,统领全词,展示出一种凄凉、
萧条的意境。 选用叠词,造成一种回环往复的效果,为
全词的抒情定下基调。 显示出感情之强烈;平中见奇,字字传神。
合作探究
2.简要赏析本词在意象选择上的特点。
明确: ①意象:“急风”“大雁”“菊花”“梧
桐”“细雨” ②从悲秋意象中觉出生命所共有的哀伤以
第七课
李清照词两首
授课人:许甜甜
旷世才女












作者简介
李清照,宋 代著名婉约派女 词人,被誉为 “婉约正宗”。 词自成一家,被 称为“易安体”。
其词感情色 彩浓烈,善于运 用铺叙、白描和 移情于物等多种 表现手法写细腻 的感情变化。语 言清新朴素,雅 俗共赏。
作者简介
南渡前:描 写少女、少妇时 期的生活
以解决自己的问题为目标,这是一个实实在在的道理,正视自己的问题,设法解决它,这是成功的捷径。谁能塌下心来把目光凝集在一个个 小漏洞、小障碍上,谁就先迈出了一大步。 如果放弃太早,你永远都不知道自己会错过什么。 人,最大的敌人是自己。 炫耀是需要观众的,而炫耀恰恰让我们失去观众。 过自己喜欢的生活,成为自己喜欢的样子,其实很简单,就是把无数个“今天”过好,这就意味着不辜负不蹉跎时光,以饱满的热情迎接每一件 事,让生命的每一天都有滋有味。 愚者用肉体监视心灵,智者用心灵监视肉体。 生活就像海洋,只有意志将强的人才能到达彼岸。 如果缺少破土面出并与风雪拚搏的气,种子的前途并不比落叶美妙一分。 那些尝试去做某事却失败的人,比那些什么也不尝试做却成功的人不知要好上多少。 我很平凡,但骨子里的我却很勇敢。 不要因为众生的愚疑,而带来了自己的烦恼。不要因为众生的无知,而痛苦了你自己。 我不去想是否能够成功,既然选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 如果要给美好人生一个定义,那就是惬意。如果要给惬意一个定义,那就是三五知己、谈笑风生。 每一个成功者都有一个开始。勇于开始,才能找到成功的路。 有志者自有千方百计,无志者只感千难万难。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四课件:第二单元 第7课 李清照词两首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四课件:第二单元 第7课 李清照词两首

第二单元 宋词流韵第7课 李清照词两首目标·重点1.了解作者生平经历及其前后期词风的变化。

2.体味词作中的意象和由意象营造的意境,以及词句中凝聚的感情。

3.对两首词熟读成诵,体悟运用叠字手法的表达效果。

栏目索引自知自疑 自学在前互动互学 交流深化点击主题 积累素材文苑氧吧 生成素养(5)戚戚( ) (6)乍暖还寒()(7)堆积( ) (8)堪摘( )1.读准字音(1)玉枕纱厨() (2)东篱( )(3)盈袖( )(4)寻觅( ) 自知自疑 自学在前语言积累zh n chúlíyín a mìq +zhà huán du +k n2.理解词义(1)解释加点词的意思①薄雾浓云愁永昼:②瑞脑销金兽:③玉枕纱厨:④东篱把酒黄昏后:⑤人比黄花瘦:⑥乍暖还寒时候:漫长的白天。

一种香料,又称龙脑;兽形的铜香炉。

瓷枕的美称;纱帐,用木架撑起轻纱做成的帐子,夏季用以避蚊蝇。

代赏菊之处。

菊花。

忽暖忽冷,气候变化无常。

⑦最难将息:⑧怎敌他:⑨这次第:⑩怎一个愁字了得:调养,保养。

对抗,抵挡。

光景,状况。

概括得尽。

(2)一词多义①急怎敌他、晚来风急:大王必欲急臣:县官急索租租税从何出:形容词,很快而且猛烈,急促动词,逼迫副词,迫切,紧急②道莫道不销魂:悔相道之不察兮:策之不以其道:动词,说名词,道路名词,方法③销瑞脑销金兽:莫道不销魂: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④寻寻寻觅觅:斜阳草树,寻常巷陌:未果,寻病终:动词,焚烧动词,去掉动词,熔化动词,寻找,搜求形容词,平常副词,随即,不久(3)古今异义①满地黄花堆积,憔悴a 损aa.古义: 今义:b.古义: 今义: ②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古义:今义:枯萎,凋零。

形容人瘦弱,面色不好看。

相当于“煞”。

减少;损害;损坏;用尖刻的话挖苦人;刻薄,恶毒。

光景,状况。

次序;一个挨一个地,依次。

(4)词类活用乍暖还寒时候:3.特殊句式帘卷西风:均为形容词用作动词,变暖;变寒。

新人教高一语文必修四精品课件 第7课 李清照词两首-声声慢

新人教高一语文必修四精品课件 第7课 李清照词两首-声声慢
与张汝舟离婚。被判刑两年。 • 1151-1156年:李清照没有子嗣,凄然一身,悲苦地离开
人世。无人知道死于何时,葬于何处。 • 祸不单行 孤苦飘零()
11
一、析意象 淡酒
秋风 秋雁 黄花 梧桐
细雨
12

三杯两盏淡酒,
为何说是“淡酒”?
并非酒淡,愁情太重, 酒力压不住心愁,自然也就 觉得酒味淡,这是一种主观 感受。一个“淡”字表明了 作者内心是何等的愁苦。
走近李清照
1
2
3
1、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2、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3、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 花瘦。
4
李清照词风格清新婉丽,是婉约派的代 表。创作以南渡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
南渡前:描写少女、少妇时期的生活 内容——闺怨离愁 词风——清丽柔媚

怎敌他、晚来风急?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曹操《观 沧海》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
——曹丕《燕歌行》
结论:秋风渲染愁情
15
雁 思念之情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雁归来。 ——晏殊《浣溪沙》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 楼。
——李清照《一剪梅》
结论:过雁象征怀乡 之思 ,离愁
5
• 点绛唇
李清照
蹴cù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 见有人来,袜剗chǎn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
青梅嗅。
天真活泼、憨态可掬
李清照——《如梦令》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第7课《李清照词两首》 新人教版必修4

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第7课《李清照词两首》 新人教版必修4
在那一番风一番雨一番凉的院落,我看到她醉卧在遍 地堆积的黄花丛中,红颜憔悴、浓香吹尽,无人问无人怜 。
这就是那个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的她吗? 一个袭盛雪白衣、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的娇憨女子。
这就是沉醉在藕花深处,不知归路的她吗?一个撑一
支长的篙争渡,乍然红晕的脸庞,羞红了一湖涟漪的妩媚
女子。
知人论世
李清照(1084—?约1151),南宋女词人,号 易安居士,山东历城(济南市)人。父亲李格非为 当时著名学者,她自幼深受文学艺术熏陶,多才多 艺,能诗善画。十八岁嫁金石家赵明诚,夫妇感情 甚笃,家庭生活和偕美满,与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 金石的搜集整理。靖康之难后,经历了离乱,丈夫 赵明诚病逝,本人颠沛流离于江浙皖赣一带,流落 异地,无依无靠,在孤寂凄苦中度过了晚年。作者 在历经山河残破、故土难回、家破夫亡、孤身漂泊 等一系列打击和折磨后,内心凝结着无尽的哀愁, 无法排遣,因而和着血泪写下了这首千古绝唱—— 《声声慢》。
如梦令
常记溪亭日暮, 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 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 惊起一滩鸥鹭!
活泼、生趣
水光山色与人亲, 说不尽,无穷好。
——李清照《怨王孙》
婚居时期
共醉金石 夫吟妇唱 携手出游 盛名于世
人帘莫有东半玉佳瑞薄 醉
比卷道暗篱夜枕节脑雾 花
黄西不香把凉纱又消浓 阴
花风消盈酒初厨重金云
李清照词两首
声 声 慢
一对描金彩绘龙凤喜烛,插在修长的美人型 烛奴上,它的光焰欢快地跳跃着。两盏垂着金 色流苏的八角薄纱大红宫灯,悬在屋中央,把 洞房四壁映成了一片绯红。新人静地坐在妆台 前,绣红的大红盖头把她和周围的一切隔开了 ,眼前只是一片红色的神秘的朦胧。新娘名叫 李清照,是宋徽宗时礼部员外郎李格非的女儿, 母亲是状元王拱辰之女,也工文章。李照清早 年生活在文化空气浓厚的家庭里。就要为人之 妇了,她不由想到,十八年恬静的闺阁生活, 一晃眼就过去了。少女时期,她执笔属文,展 卷吟诗,更是锦心绣口,吐属风流。

高中语文 第7课 李清照词两首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4

高中语文 第7课 李清照词两首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4

《李清照词两首》解读与探究预习提示李清照(1084-1155),号易安居士,济南(今属山东)人。

宋代著名女词人,前期词多写闺情相思,后期词融入家国之恨与身世之感。

她兼擅令慢,每能创意出奇,以经过提炼的口语表达其独特真切的感受,形成辛弃疾所称道的“易安体”。

有《漱玉词》《醉花阴》是李清照早期作品,为节令抒怀之作。

靖国元年(1101年)十八岁的李清照与赵明诚结婚,婚后伉俪情深,相濡以沫,他们这种举案齐眉、相敬如宾的生活持续了十多年。

宣和三年(1121年)赵明诚出仕做官。

这个时期,李清照写出了很多红颜易衰之叹,离愁别恨寂寞孤苦之怨的诗词,《醉花阴》是其中的名篇之一。

时逢重阳,作者通过独守闺房,寂寞抒怀,及把酒黄昏,赏花东篱等诸多真实的生活场景,表达了佳节思亲的人之常情。

词中“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以花拟人,以景托情,情真意切,意趣新奇,思意绝美,为后世所赞。

《声声慢》是李清照晚期重要的代表作,宋钦宗靖康二年(公元1127年),女真族建立的金国攻陷北宋首都汴京,宋王朝被迫南迁。

这一重大的政治事件在非常广阔的范围内影响了当时各阶层人民的生活,李清照的家庭也因此毁于一旦,不仅家中财物全部被焚,连随身携带的古铜器、书籍在南逃途中也遗失或被盗,在她46岁的时候,丈夫又不幸病亡,从此她孤苦伶仃地度过了悲惨的晚年。

这首词抒发了她和当时多数人所共同感到的国破家亡之恨、离乡背井之哀,以及她个人所独自感到的既死丈夫、又无儿女、晚年块然独处、辛苦艰难的悲痛。

词情凄清,跟早年写愁的作品如《醉花阴》等相比,风格迥然不同。

作者着力地渲染了“凄凄惨惨戚戚”的气氛,多方面叙写她处境的穷困凄惨,并反复诉说她内心极度的孤寂感,句句泪,字字血,全词充满了亡国之痛、败家之哀、丧夫之悲、孤独之苦,使人不忍卒读。

学习这两首词,第一、要了解作者身世。

李清照的创作生活始于北宋末,终于南宋初。

她既享受过安逸、宁静的生活,也遭遇了国破、家亡、夫死、形单影只的灾难与不幸。

【新人教版课件】高中语文必修4_第7课《李清照词两首》

【新人教版课件】高中语文必修4_第7课《李清照词两首》

酒:麻木神经,或助兴,或消愁。酒在古代的 生活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在文学中的意象也是 丰富多彩。 别时,王维‚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 人 感怀时,曹操‚对酒当歌,人生几何‛,感叹 人生苦短;
孤独时,李白‚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忧愁时,李白‚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 更愁‛,消愁不成反添愁。 李清照喜欢饮酒,借酒消愁,‚沉醉不知归 路‛‚浓睡不消残酒‛‚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 来风急!‛然而愁哪是那么容易消除的?‚酒入愁肠, 化作相思泪‛,愁上加愁。酒,对李清照而言,似乎 已经附带一种化不开的愁绪。
④‚又‛字表明与亲人离别已久,独过佳节已非 一回。重阳节又是亲人团聚、共登高处、饮酒赏菊之 时,而‚每逢佳节倍思亲‛。一个‚又‛字包含了多 少美丽的回忆,而又包含了多少委屈与无奈,伤感与 愁苦!也有人认为,‚又‛字可以理解为‚却又是‛, 在此处起递变和加重语气的作用。索然寡居时,碰上 一般性的节日,譬如说端午节,也还罢了,可恰巧遇 上重阳节。词人意在突出这个佳节思亲怀人之情的炽 烈。 ⑤‚半夜‛和‚昼‛‚黄昏‛联系起来思考,委 婉地表达了对丈夫的思念之殷切,已达到了每时每刻 的地步。
前期代表作
《如梦令》、《一剪梅》、《醉花阴》 如 梦 令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欧鹭。 如 梦 令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一 剪 梅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 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头,月 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 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 上心头。
词风:清丽明快
内容:怀旧、悼亡 词风:凄凉、低沉
其创作以宋室南迁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 前期:李清照文采出众,早有文名。嫁给赵明诚后, 生活美满,志趣相投。一起读书,品诗论文,收集鉴 赏古籍、器物金石等。丈夫很晚才出仕,到过莱州等 地任职。李清照常以诗词反映她的闺中生活和思想感 情,排遣寂寞,表现了自然风光和别思离愁。如: 《如梦令》。

2019_2020学年高中语文第二单元第7课李清照词两首课件新人教版必修4

2019_2020学年高中语文第二单元第7课李清照词两首课件新人教版必修4

李清照(1084~约 1155),号易安居士,济南(今山东济南)人。宋代女词 人,婉约词派的代表人物,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其词自成一家,被称 为“易安体”。早期生活优裕,与丈夫赵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 理。金兵入侵中原时,流寓南方,丈夫病死后,境遇孤苦。所作词以南渡为 界。南渡前多写其悠闲生活,描写闺怨离愁,词风清丽柔媚,代表作有《一 剪梅》《醉花阴》《如梦令》;南渡后多怀旧悼亡、悲叹身世,情调感伤,词 风趋于凄婉哀怨,含蓄深沉,代表作有《声声慢》《永遇乐》《念奴娇》。形 式上善用白描手法,独辟蹊径,语言清丽。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提出 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她的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
这一时期,她改变了很多,心情极其失落,“人老建康城”“试灯无意 思,踏雪没心情”(《临江仙》)。
不过她并没有因此沉沦沮丧,而是写出了不少悲愤豪壮的作品,一方面 抒发她对当局者的失望、沉痛与愤慨,另一方面抒发其想要报效国家、拯救 苍生的抱负。“南渡衣冠少王导,北来消息欠刘琨。”“南游尚觉吴江冷, 北狩应悲易水寒。”这些诗句足以让那些软骨头的士大夫无地自容、汗颜羞 死。诗中的“衣冠”指的是随高宗南来的士大夫;王导,东晋宰相。当时西 晋灭亡,一帮士大夫想起河山的沦丧,常常感伤落泪。王导一反哭啼之态, 慷慨陈词:“当共戮力王室,克复神州,何至作楚囚相对!”刘琨,两晋之 交时北方著名的爱国志士,年轻时曾与好友祖逖“闻鸡起舞”,立下宏图大 志。
(2)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古义:光景,状况。 今义:一个挨一个地;次序。
(3)怎一个愁字了.得. 古义:概括得尽。 今义:用在惊讶、责备等语气的句末,表示情况十分严重,没法收拾(多 跟在“还”的后面);不平常,很突出。 4.词类活用 乍暖.还寒.时候 (形容词用作动词,变暖,变寒)

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宋词 第7课 李清照词两首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4-新人教版高一必修4语文教案

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宋词 第7课 李清照词两首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4-新人教版高一必修4语文教案

李清照词两首1.作者作品李清照(1084~约1155),号易安居士,济南(今山东济南)人。

宋代女词人。

与济南历城人辛弃疾并称“济南二安”。

她通晓金石鉴赏,能诗善文,词的成就尤其突出,在中国文学史上享有崇高声誉。

她的词别树一帜,婉约而不流于柔靡,清秀而具逸思,富有真情实感。

她不追求华丽的藻饰,而是用白描的手法来表现对周围事物的敏锐感触,刻画细腻、微妙的心理活动,表达丰富多样的感情体验,塑造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

她的词语言清新自然,流转如珠,音调优美,名噪一时,被称为“易安体”。

李清照的词以“靖康之变”为界,分为前后两期,她前期生活安定、优裕,词作多描写爱情生活、自然景物,如《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等。

后期金兵入侵,她遭遇国家巨变,又逢丈夫去世,多写伤时感乱、怀乡忆旧之作,寄托亡国之思,其作品变得凄凉悲痛,如《声声慢》(寻寻觅觅)、《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等。

在诗方面,表现爱国之情,具有现实性,如《夏日绝句》。

散文方面的代表作是《金石录后序》。

著有文艺批评《词论》,提出“词别是一家”的观点。

2.文题解读《醉花阴》:“醉花阴”,词牌名。

初见于毛滂的词,词中有“人在翠阴中,欲觅残春,春在屏风曲。

劝君对客杯须覆”,词牌取义于此。

双调,五十二字,仄韵。

《声声慢》:“声声慢”,词牌名。

据传宋代词人蒋捷作此慢词俱用“声”字入韵,故称此名。

双调,九十七字,有平韵、仄韵两体。

这首词又题为“秋词”,是李清照后期的名篇之一,也是她晚年生活的缩影。

3.背景探寻《醉花阴》《醉花阴》是李清照的早年作品,时逢重阳,赵明诚游宦在外,李清照形单影只,再不闻评诗论文、读书品茶、鉴赏碑刻的欢声笑语。

重阳赏菊,她无人相伴,在对丈夫的极度思念之下而作此词,以抒发寂寞无聊之感。

传说李清照将此词寄给赵明诚后,惹得赵明诚比试之心大起,遂三夜未眠,作词数阕,然终未有一首胜过这首。

《声声慢》这首词是李清照南渡后晚年的名作,词风深沉凝重、哀婉凄凉,一改前期作品的开朗明快,为婉约派代表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础导学篇
文学常识
千古第一才女 李清照(1084 年 3 月 13 日~1155 年),号易安居士,汉族,齐 州济南(今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人。宋代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 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
李清照出身于书香门第,早期生活优裕,其父李格非藏书甚富, 她小时候就在良好的家庭环境中打下文学基础。出嫁后与夫赵明诚 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入据中原时,流寓南方,境 遇孤苦。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 伤。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独辟蹊径,语言清丽。论词强调协律, 崇尚典雅,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能 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
5.解释下列句中的多义词。 (1)莫 ①莫.道不销魂 ( 不,不要 ) ②天下英雄莫.能当( 否定代词。没有人(物) ) ③至莫.夜月明( 通“暮”, 日落的时候,傍晚 ) ④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不,不能 )
(2)敌 ①怎敌.他,晚来风急 ( 抵挡,抵御 ) ②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攻击 ) ③敌.众我寡( 敌人 ) ④势均力敌.( 同等,相当 )
颠沛流离声声慢 《声声慢》是李清照的晚期作品,词情凄清。李清照写这首词 时,正值金兵入侵,北宋灭亡,志趣相投的丈夫也病死在任上,南 渡避难的过程中夫妻半生收藏的金石文物又丢失殆尽。这一连串的 打击使她尝尽了国破家亡、颠沛流离的苦痛。就是在这种背景下, 作者写下了“声声慢”这首词,通过描写残秋所见、所闻、所感, 抒发自己孤寂落寞、悲凉愁苦的心绪。
相关知识
易安体 李清照的词一方面继承了婉约派的创作风格和手法,一方面又 有所创新和发展。她的词于苏豪、柳俗、周律之外别树一帜,婉约 而不流于柔靡,清秀而具逸思,富有真情实感,语言清新自然,流 转如珠,音调优美,故名噪一时,号为“易安体”。
(3)过
①雁过.也,正伤心 ( 飞过,经过 )
②以其境过.清 ( 过分,过于 )
③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错误,过失 )
④闻大王有意督过.之( 责备
)
6.填空。 (1)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___人__比__黄__花__瘦_______。 (2)寻寻觅觅,冷冷清清,___凄__凄__惨__惨__戚__戚_____。 (3)___梧__桐__更__兼__细__雨_____,到黄昏,点点滴滴。 (4)___东__篱__把__酒__黄__昏__后___,有暗香盈袖。 (5)生当作人杰,___死__亦__为__鬼__雄_______。 (6)李清照,号_易__安__居__士_。山东历城人,她的词风格清新,语言 明白如话,在艺术上独有成就,曾被称为“_易__安__体___”。 (7)词,根据字数多少可以分为__小__令____,__中__调____,_长__调_____。 词 牌 是 词 的 曲 调 名 , 请 写 出 你 熟 悉 的 三 个 词 牌 名 _如__梦__令___ , __沁__园__春__,念__奴__娇____。
乍乍暖还寒 摘 摘要 诈 尔虞我诈 谪 贬谪
悴 憔悴 粹 精粹
第 次第 笫 床笫
4. 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语。 (1)薄雾浓云愁永.昼.( 漫长的白天 ) (2)有暗香盈.袖( 充满 ) (3)帘卷西.风.( 秋风 ) (4)凄凄惨惨戚.戚.( 悲愁、哀伤的样子 ) (5)乍.暖.还.寒.时候(忽暖忽冷,气候变化无常 ) (6)最难将.息.( 调养、保养 ) (7)憔悴损.( 枯萎,凋零 ) (8)这次.第.( 状况,光景 )
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后人有《漱玉词》辑 本。今有《李清照集校注》。
写作背景
薄雾浓云愁永昼 《醉花阴》是李清照的早期作品。写这首词时,李清照与赵明 诚两人婚后不久,感情甚笃。后来赵明诚宦游在外,李清照生活孤 寂,对丈夫的思念甚深,本词实际上就是一首相思之作。传说李清 照将这首词寄给赵明诚后,惹得赵明诚比试之心大起,三夜未眠, 做词数阕,然终未有一首超过这首《醉花阴》。
⑦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一剪梅》 ⑧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醉花阴》 ⑨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如梦令》) ⑩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凤凰台上忆吹箫》
新知预习篇
夯实基础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1)东篱.____lí____ (2)纱厨.__ch_ú_____ (3)戚戚.____q_ī___ (4)永昼.__z_h_ò_u___ (5)憔.悴___q_i_á_o__ (6)乍.暖还寒__z_h_à____ (7)堆.积___d_u_ī___ (8)堪.摘___k_ā_n___ (9)瑞.脑___r_u_ì___ (10)寻觅.___m_ì____
当我们像吟咏春天的温暖一样吟咏易安的诗词时,她的妩媚依 然是我们心灵上的一道风景;当我们从浩瀚万里的历史中找到李清 照这个名字时,她的人格魅力依然还流淌在时空的中间。作为女人, 沧桑而不失坚强;作为文人,高格而不陷孤僻;作为国人,忧愤而 不失忠诚,出色而本色。于小我中张个性,于风雨中念中原,虽然 孑然半世,一身轻愁,却给了我们永不褪色的传世风流。
她,是中国第一女词人。她的词,时而温婉细腻,楚楚动人, 时而横放豪迈,掷地有声。她在那个视女性为附属物的时代里,巾 帼不让须眉。她追求平等的爱情和独立的人生,在她的身上,新时 代独立女性的特征已经凸显。自古文人之路,极少有女人大步走过。 她跌宕起伏的一生向我们证明,作为一位词人,她成就卓越,作为 一位女性,她意义非凡。
2.给下列多音字注音并组词。

bó báo
薄冰 薄饼
重chóng zhòng
重阳 重量
把 bà 刀把 bǎ 把酒
还huán 还钱 hái 还要
正zzhhēènngg
正月 正在
更ggèēg
更加 更正
3.为下列形近字组词。
销 注销 消 消失
憔 憔悴 樵 渔樵
堪 难堪 勘 勘测
损 损失 陨 陨落
温馨晨读篇
名句背诵
李清照十大经典名句 ①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夏日绝句》 ②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武陵春》 ③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声声慢》 ④不如随分尊前醉,莫负东篱菊蕊黄。《鹧鸪天》 ⑤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如梦令》 ⑥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武陵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