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心律失常药物在急救中的应用
心肺复苏中抗心律失常的药物使用
![心肺复苏中抗心律失常的药物使用](https://img.taocdn.com/s3/m/b4d9496f011ca300a6c390f6.png)
•原因:研究表明,阿托品治疗症状性心动过缓的有效剂量为 0.5mg IV。异丙肾上腺素从这个流程里去除了,因为没有证 据显示其有效性。
心动过速的药物治疗
室上性心动过速
规整的宽QRS波心动过速 不规整的心动过速
心动过速的处理
•2005(新):心动过速的处理被概括为一个简单的流 程。对不稳定的患者仍然推荐立即同步电转律。如稳 定,利用12导联心电图能够区分窄或宽QRS波心动过 速,还可再分为节律规整和不规整。流程图里有阴影 部分是用于住院或有专家会诊时使用(其它项目可由 ACLS复苏者酌情使用) •2000(旧):根据患者心功能正常与否,流程图将处 理措施相应分为几类
•原因:目的在于简化处理并保留必要的信息以便于在 最初的几小时内稳定及评估患者。流程图是基于心电 图的最显著的特征(QRS波的宽度和节律)。它不需 要了解患者的基础心功能。
室上性心动过速的 药物治疗
腺苷
钙通道阻滞剂 β-肾上腺素能阻滞剂
规整的宽QRS波心动过速
的药物治疗
胺碘酮 腺苷 利多卡因 镁剂 普鲁卡因酰胺 索他洛尔
ACS时心律失常的药物治疗
原发性室颤是AMI患者早期死亡的主要原因。
症状出现后的前4小时内原发性室颤的发生率最高, 且在前24小时内都是导致患者死亡的重要因素。
CHF或心源性休克所继发的室颤也是引起AMI患者 死亡的原因。
按照2003-2005年ILCOR的证据评估和最近ACC/AHA的STEMI指南和 UA/NSTEMI指南,ACS的指南已经作了更新。
心肺复苏中抗心律失常的药物使用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急诊科 何庆
心律失常是猝死的常见原因。 药物治疗是控制心律失常的重要手段。
心肺复苏中的急救药物应用技巧
![心肺复苏中的急救药物应用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739a6a64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a0082bf.png)
心肺复苏中的急救药物应用技巧在紧急情况下,心肺复苏是一项关键的急救措施,可以挽救患者的生命。
然而,仅仅进行心肺复苏可能不足以恢复患者的心脏功能。
在一些情况下,急救药物的应用可以提高复苏成功率。
本文将探讨心肺复苏中的急救药物应用技巧,以帮助医护人员更好地应对紧急情况。
首先,了解不同药物的作用和适应症非常重要。
在心肺复苏中,常用的急救药物包括肾上腺素、血管加压素和胺碘酮等。
肾上腺素是一种能够提高心脏收缩力和心率的药物,适用于心跳停止和心律失常的复苏。
血管加压素则可以收缩血管,提高血液循环,适用于心跳停止时肾上腺素无效的情况。
胺碘酮是一种抗心律失常药物,适用于室颤和室速的复苏。
了解这些药物的作用和适应症,可以在实际操作中更加准确地选择和应用。
其次,正确的药物给药途径和剂量也是至关重要的。
在心肺复苏中,常用的给药途径有静脉注射和气管插管给药。
静脉注射是最常见的给药途径,可以快速将药物输送到患者体内。
而气管插管给药则适用于无法建立静脉通路的情况,通过气管插管将药物直接送入患者的气管。
在给药剂量方面,需要根据患者的体重和具体情况来确定。
一般来说,肾上腺素的推荐剂量为1mg,血管加压素的推荐剂量为40单位,胺碘酮的推荐剂量为300mg。
然而,在实际操作中,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反应来调整剂量,以确保安全和有效。
此外,急救药物的应用也需要注意可能的副作用和不良反应。
肾上腺素可能引起心律失常、高血压和心肌缺血等副作用。
血管加压素可能导致血压升高和血管痉挛。
胺碘酮可能引起低血压、甲状腺功能减退和肝功能损害等不良反应。
因此,在使用这些药物时,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和药物反应,及时调整剂量或停止使用。
最后,急救药物的应用应与其他急救措施相结合,形成综合治疗。
心肺复苏中的急救药物只是其中的一部分,还需要进行胸外按压、通气和除颤等操作。
这些措施相互配合,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复苏成功率。
因此,在应用急救药物时,需要与其他医护人员密切合作,进行团队合作,以确保急救措施的协调和有效。
常用急救药品的分类
![常用急救药品的分类](https://img.taocdn.com/s3/m/71f3ee3b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0113271.png)
常用急救药品的分类一、心肺复苏药心肺复苏药物主要用于心脏骤停的抢救。
常用的药物包括肾上腺素、阿托品等。
这些药物主要通过刺激心脏和增强心脏收缩力,促使血液流向肺部,恢复心跳和呼吸功能。
二、呼吸兴奋药呼吸兴奋药主要用于治疗呼吸衰竭或中枢性呼吸抑制。
常用的药物包括尼可刹米、洛贝林等。
这些药物通过刺激大脑呼吸中枢,增加呼吸频率和潮气量,改善通气功能。
三、抗休克药抗休克药主要用于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休克症状。
常用的药物包括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等。
这些药物通过收缩血管或增强心肌收缩力,提高血压,增加心输出量和血容量,从而改善休克症状。
四、抗心律失常药抗心律失常药主要用于治疗心律失常症状。
常用的药物包括利多卡因、胺碘酮等。
这些药物通过抑制心脏电信号的传导或改变心脏细胞的电生理特性,纠正心律失常,维持正常的心脏节律。
五、镇静药镇静药主要用于缓解患者的焦虑和紧张情绪。
常用的药物包括地西泮、咪达唑仑等。
这些药物通过抑制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减轻焦虑和紧张情绪,使患者保持安静状态。
六、解热镇痛药解热镇痛药主要用于缓解发热和疼痛症状。
常用的药物包括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等。
这些药物通过抑制前列腺素或其他炎症介质的合成,降低体温和减轻疼痛,改善患者的舒适度。
七、抗菌药抗菌药主要用于治疗各种感染性疾病。
常用的药物包括青霉素、头孢菌素等抗生素。
这些药物通过抑制或杀灭细菌的生长,治疗各种感染性疾病,如肺炎、尿路感染等。
八、抗病毒药抗病毒药主要用于治疗各种病毒感染性疾病。
常用的药物包括阿昔洛韦、利巴韦林等。
这些药物通过抑制病毒的复制或破坏病毒的核酸结构,降低病毒的致病性,治疗各种病毒感染性疾病,如疱疹病毒感染、流感等。
ICU常用急救药物的使用
![ICU常用急救药物的使用](https://img.taocdn.com/s3/m/ced84e76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ab0450e.png)
ICU常用急救药物的使用ICU(重症监护室)是医院内提供临时监护的医疗部门,收治危重病人及麻醉后监护病人等。
在ICU中,医生常常需要使用各种急救药物来救治病人。
下面是ICU常用急救药物的使用介绍。
一、升压药物1. 去甲肾上腺素(norepinephrine):它是一种存在于人体内的激素,可通过收缩血管来提高血压。
在ICU中,当病人出现低血压时,可以静脉内注射这种药物来提高血压。
2. 多巴酚丁胺(dobutamine):它是一种强心药,可通过增加心脏的振力来增加心输出量,提高心脏供血,从而提高血压和血液循环。
3. 血管加压素(vasopressin):它是一种调节血管收缩的激素。
在ICU中,当病人出现低血压并伴有心搏骤停时,可以静脉内注射这种药物来增加心脏的灌注。
二、抗心律失常药物1. 阿托品(atropine):它是一种抗胆碱药,可通过抑制副交感神经的作用来增加心脏的收缩力和心率,适用于心率过缓或窦性停搏等病情。
2. 硫酸镁(magnesium sulfate):它是一种抗心律失常药,适用于治疗心房颤动和室性心动过速等病情。
3. 腺苷(adenosine):它是一种抗心律失常药,用于治疗室上性心动过速,可通过改变心脏的电活动来恢复正常的心律。
三、镇痛药物1. 氟哌利多(droperidol):它是一种镇静药,适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镇痛和镇静。
2. 吗啡(morphine):它是一种强效镇痛药,适用于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严重胸痛等疾病引起的疼痛。
3. 丙泊酚(propofol):它是一种静脉麻醉药,具有快速镇静和恢复作用,适用于意识不清或焦虑的病人。
四、抗感染药物1.抗生素:包括青霉素、头孢菌素、氟喹诺酮类、大环内酯类等,用于治疗ICU中的感染病情。
2. 抗真菌药物:如氟康唑(fluconazole)和兰索拉唑(voriconazole),适用于治疗真菌感染。
3.抗病毒药物:针对不同病毒种类,如抗HIV药物、抗肝炎病毒药物等,用于治疗相应的病毒感染。
探讨急救应用可达龙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的效果
![探讨急救应用可达龙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的效果](https://img.taocdn.com/s3/m/00b39496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5365889.png)
探讨急救应用可达龙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的效果发布时间:2021-07-22T14:45:06.787Z 来源:《医师在线》2021年2月4期作者:黄澄[导读] 评价快速性心律失常患者急救时应用可达龙的效果。
黄澄(上海市宝山区吴淞中心医院急诊科;上海200940)摘要:目的:评价快速性心律失常患者急救时应用可达龙的效果。
方法:于我院急诊科收治的快速性心律失常患者中筛选78例作为研究主体实施分析,以随机分组法将其均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别纳入39例。
急救治疗时,予以对照组常规治疗,予以观察组可达龙治疗,评价效果。
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较,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较高,血流动力学指标更为稳定,组间差异存在意义,P<0.05。
结论:给予急救治疗的快速性心律失常患者可达龙治疗具有理想的效果,可促进血流动力学指标稳定,进而减轻疾病损害,值得采取。
关键词:急救;可达龙;快速性心律失常;效果快速性心律失常为医院常见的心脏急症之一,尤其是室性心动过速、心房颤动、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等,若未及时进行救治,可诱发休克,严重时死亡。
鉴于快速性心律失常的危害性,应积极采取措施给予治疗,进而保证患者生命安全。
在临床治疗中,非药物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较为普遍,但是大部分研究仍旧认为药物治疗是最为有效、安全的治疗方案,而在医疗资源匮乏的院前急救过程中,如何选择理想急救药物,是保证患者生命安全的关键[1]。
可达龙是唯一无显著负性肌力作用的广谱性抗心律失常药物,临床应用较为广泛,但是在快速性心律失常急救应用中的报道较少。
为探讨可达龙对于快速心律失常患者的影响,本研究选择医院治疗的78例患者进行全面评价,具体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将我院急诊科治疗的78例快速心律失常患者作为对象进行评价,治疗时间是2018年8月-2020年8月,以随机分组法将患者均分成观察组39例、对照组39例。
对照组年龄上限79岁,下限47岁,平均(63.08±3.75)岁;男女患者比为20:19。
ICU常用急救药物的使用
![ICU常用急救药物的使用](https://img.taocdn.com/s3/m/e39d47b4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4318fea.png)
ICU常用急救药物的使用引言在ICU(重症监护病房)中,急救药物是处理危重病人的关键工具之一。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新药的问世,ICU常用的急救药物也越来越多。
本文将介绍几种ICU常用的急救药物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以便临床医生在急救病人时参考。
1. 肾上腺素肾上腺素是一种常用的心血管急救药物,主要用于治疗心跳骤停、严重心律失常和休克等病情。
肾上腺素可以增加心肌收缩力、增加心率和收缩血管,有助于维持血压和血液循环。
使用方法: - 肾上腺素一般通过静脉注射给予,建议起始剂量为1-2μg/分钟。
- 用药时应注意监测患者的血压和心率,并根据患者的病情调整剂量。
注意事项: - 长期大剂量使用肾上腺素可能导致心肌损伤和心律失常,因此应避免长时间连续使用。
- 肾上腺素可能引起血压升高,对于有高血压病史的患者要小心使用。
2. 乌拉地尔乌拉地尔是一种常用的利尿剂,主要用于急性肾功能不全、肺水肿和高血压等病情。
乌拉地尔通过抑制肾小管对水和钠的重吸收,增加尿量,降低血容量。
使用方法: - 乌拉地尔可通过静脉注射或静脉滴注给予,建议起始剂量为0.5-1.0g。
- 用药时应密切监测尿量、血钠和血钾水平,并根据患者的情况调整剂量。
注意事项: - 乌拉地尔可能导致电解质紊乱,特别是低钙血症和低钾血症,因此使用时应密切监测电解质水平。
- 对于伴有低血容量或低血压的患者,乌拉地尔的利尿作用可能会加重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应慎重使用。
3. 丙种球蛋白丙种球蛋白是一种常用的免疫调节剂,主要用于治疗免疫系统缺陷导致的疾病,如重症炎症反应综合征和系统性红斑狼疮等。
丙种球蛋白通过提供抗体和调节免疫反应,有助于改善患者的免疫状态。
使用方法: - 丙种球蛋白一般通过静脉注射给予,建议起始剂量为0.5-1.0g/千克。
- 用药时应注意监测患者的免疫指标和临床症状,并根据患者的情况调整剂量和使用频率。
注意事项: - 丙种球蛋白可能导致过敏反应和感染,因此使用时应注意患者的过敏史和感染风险。
胺碘酮在急诊快速心律失常患者急救应用
![胺碘酮在急诊快速心律失常患者急救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a8799d1a14791711cc791772.png)
胺碘酮在急诊快速心律失常患者急救应用【摘要】目的观察胺碘酮对快速心律失常急诊抢救的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收集2008~2013年因在本院急诊和住院并伴发快速心律失常患者153例。
首剂静注负荷量胺碘酮150 mg,5~10 min缓慢稀释注入,若心律失常未得到控制,可间隔15 min后,再静注150 mg,随后前6 h以10 mg/min维持静滴,后18 h以05 mg/min,24h 总剂量600~900 mg。
对于伴发频发快速恶性心律失常,尤其是室速、室颤,先进行直流电除颤,胺碘酮首剂静注负荷量300 mg后以10~15 mg/min维持静滴维持。
结果胺碘酮终止快速心律失常总有效率为908%,室上性快速心律失常转复率为925%(124/134),室性心动过速转复率为736%,副作用少。
结论胺碘酮是一种比较有效的广谱的抗心律失常药物。
【关键词】心律失常;胺碘酮心律失常是一种常见的临床表现,可发生在各种器质性心脏病及心力衰竭患者。
其中快速心律失常,尤其是恶性心律失常是心内科急症,往往导致血液动力学障碍,诱导泵功能障碍、急性肺水肿、心源性休克,肾功能衰竭,死亡率较高。
因此选择安全有效的药物治疗是治疗成功关键。
胺碘酮问世以后,大量文献报告其在抗各种快速心律失常方面的疗效而颇受广大医生接受。
本文回顾性总结静脉使用胺碘酮在急诊快速心律失常患者急救应用体会。
1一般资料11患者资料收集本院2008年8月至2013年2月住院、急诊科收治的各种快速心律失常而接受盐酸胺碘酮静脉使用(商品名可达龙)治疗的患者153例。
男88人,女65人,年龄平均(527±269)岁(8~82岁),其中>60岁以上者93例(607%)。
器质性心脏病有121例(占总数791%),包括冠心病(chd)14例、高血压病(eh)18例、扩张性心肌病(dcm)24例、急性心肌梗死(ami)27例、风湿性心脏瓣膜病(vhd)20例、肺心病5例(phd)、甲状腺性心肌病(thd)8例,病毒性心肌炎1例,中毒性心肌炎雪卡中毒例(雪卡毒素1例,一氧化碳中毒1例),电解质紊乱3例。
急救药物的使用及注意事项
![急救药物的使用及注意事项](https://img.taocdn.com/s3/m/df5dbd2e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83e62eb.png)
急救药物的使用及注意事项急救药物是指在意外发生时紧急使用的药物,其目的是迅速减轻或消除紧急情况下的症状,保护患者的生命与健康。
以下是一些常见急救药物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1.心肺复苏药物:- 肾上腺素:用于恢复心跳和血压。
注射剂应直接注射至静脉内,剂量通常为1mg。
- 周宁:用于治疗心律失常引起的心脏骤停。
静脉注射剂量为1mg,不能超过2mg。
注意事项:-心肺复苏药物应由专业急救人员使用。
-在使用药物时注意剂量和给药速度,以减少潜在的副作用。
-对于有过敏史的患者,应避免使用可能引起过敏反应的药物。
2.镇痛药物:-吗啡:用于缓解严重疼痛,例如骨折、剧烈创伤等。
剂量根据患者的年龄、体重和活动情况而定。
- 氟哌啶醇:用于急性剧痛,如胸痛、心绞痛等。
静脉注射剂量为0.4mg。
注意事项:-镇痛药物应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使用,以避免用药过量或导致呼吸抑制等问题。
-了解患者的药物过敏史和疼痛类型,以便选择合适的药物和剂量。
-尽量避免过度依赖镇痛药物,以免产生药物依赖或滥用的问题。
3.抗过敏药物:- 苯海拉明:用于缓解过敏反应引起的症状。
口服剂量为25mg,每日3次。
- 地塞米松:用于治疗严重过敏反应,如过敏性休克。
静脉注射剂量为4-8mg。
注意事项:-在使用抗过敏药物前,应尽量确定患者的过敏原,并避免接触过敏原。
4.呼吸道药物:- 沙丁胺醇:用于急性气喘发作。
静脉注射剂量为0.15-0.5mg。
- 阿托品:用于缓解过敏性支气管痉挛。
静脉注射剂量为0.4-0.6mg。
注意事项:-在使用呼吸道药物前,应确保遵循正确的用药方法,如使用雾化器等。
-过量使用呼吸道药物可能导致副作用,如心动过速、震颤等,应避免超过推荐剂量。
5.抗凝血药物:- 阿司匹林:用于预防心脑血管意外。
口服剂量为75-300mg。
- 肝素:用于治疗血栓和预防血栓形成。
常见剂量为100-200IU/kg。
注意事项:-使用抗凝血药物前,应了解患者的出血风险,并根据医生的建议选择合适的剂量和给药途径。
抗心律失常药物临床应用的现代观点
![抗心律失常药物临床应用的现代观点](https://img.taocdn.com/s3/m/0dbfcc9f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acf80b2.png)
效。 5、静注胺碘酮急救心脏骤停正在研究中。
21
(三)延长动作电位时程旳药
III类药物主要用于下列病人: 1、频发或反复室早患者。 2、左室功能损害旳患者。 3、具有上述两类特征旳患者。 4、房颤、房扑患者。
22
(三)延长动作电位时程旳药
III类药物中最主要旳、也是目前应用最广 泛旳是胺碘酮,它是强效、长期有效、广谱抗 心律失常药物。 胺碘酮作用特点:是K+、Na+、Ca2+通道阻
25
心梗后高危人群:LVEF<40%;PVC>10次 /h,>1陈成串旳非连续性室速。
EMIAT:European Myocardial Infarct Amiodarone Trial (Lancet 1997,349: 675~682)
CAMIAT:Canadian Amiodarone Myocardial
选用问题: 1、有内在活性旳β阻滞剂疗效差, 尽量少用。 2、 β1受体选择性强旳阻滞剂(氨酰 心安、美多心安等),抗心律失常疗效 差。 3、非选择性且无内在活性旳β阻滞 剂(卡维洛尔、布兴洛尔、心得安等) 抗心律失常疗效好。
18
一、抗心律失常药物旳再评价
(三)延长动作电位时程旳药
代表性药物 : 溴苄胺 乙胺碘呋酮 Sotalol(d-, dl-) Dofetilide
一、抗心律失常药物旳再评价
目前临床上有多种抗心律失常药物, 在此仅对每一类药物做一总旳评价,或 对代表性药物进行要点简介。
当今国内外依然沿用1971年Vaughan Williams提出旳,后经Harrision 修改旳 分类措施,把抗心律失常药物分为四类, 现分别做一评价。
心脏复苏的急救中的急救药物
![心脏复苏的急救中的急救药物](https://img.taocdn.com/s3/m/de7ae1b7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875a513.png)
心脏复苏的急救中的急救药物心脏骤停是一种紧急情况,需要迅速采取措施进行心脏复苏。
除了进行心肺复苏外,急救药物也是重要的手段之一。
本文将讨论在心脏复苏中使用的几种常见的急救药物。
一、肾上腺素肾上腺素是最常用的心脏复苏急救药物之一。
其作用机制是通过增强心肌收缩力、收缩冠状动脉和提高心脏灌注压来恢复有效循环。
肾上腺素通常以0.01mg/kg的剂量静脉注射给药,可以通过静脉注射或经气管插管进行给药。
二、血管加压素血管加压素是一种非肾上腺素类的血管收缩剂,在心脏复苏中也具有重要的地位。
与肾上腺素相比,血管加压素具有较强的血管收缩作用,对停搏后的血液循环恢复起到良好的辅助作用。
血管加压素通常以40单位剂量,经静脉注射给药。
三、阿托品阿托品是一种具有强效抗胆碱作用的药物,在心脏复苏中可用于治疗心动过缓或心脏内传导阻滞。
阿托品通常以0.5-1mg剂量,经静脉注射给药。
四、布洛芬布洛芬是一种非甾体抗炎药物,可用于心脏复苏过程中治疗心肌缺血和缓解胸痛。
布洛芬通常以400-800mg剂量,经口服或经静脉注射给药。
五、阿米那林阿米那林是一种抗心律失常药物,可用于治疗心脏复苏中的室颤或室速。
阿米那林通常以300mg剂量,经静脉注射给药。
六、普鲁卡因胺普鲁卡因胺是一种具有强效正性肌力作用的药物,可用于治疗心脏复苏中的心动过缓或低血压。
普鲁卡因胺通常以0.5-1mg/min的速度,经静脉注射给药。
请注意,以上急救药物的使用必须遵循相关医疗专业人员的指导和建议,不可随意使用。
心脏复苏应当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进行,急救药物的使用也必须掌握正确的方法和剂量,以免产生不良影响或加重患者病情。
心脏复苏是一项紧急抢救措施,在真实的急救场景中,医护人员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监测指标来决定是否使用急救药物以及选择合适的药物和剂量。
因此,对于一般人而言,了解相关知识是重要的,但不应该尝试在没有专业指导下使用这些急救药物。
总结起来,心脏复苏中常用的急救药物包括肾上腺素、血管加压素、阿托品、布洛芬、阿米那林和普鲁卡因胺等。
常见急救药物的临床应用
![常见急救药物的临床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58e96c45f01dc281e53af040.png)
++ -
异丙肾 多巴胺
+++ -
++ -
++++ ++++
+++ ++++ ++ +
多巴酚丁 胺
常见血管活性药物作用机制
α 1受体:皮肤黏膜内脏的血管平滑肌,瞳孔
开大肌,心脏、肝脏(散瞳、肝糖原分解、血 管收缩) α2 受体:血管平滑肌 β1受体:心脏(心肌兴奋) β2受体:支气管、血管平滑肌(血管扩张、 支气管扩张、糖原分解) β3受体:脂肪(脂肪分解)
作用机制
为儿茶酚胺类药,是强烈的α 受体激动药,同时也激
动β 受体。
通过α 受体的激动,可引起血管极度收缩,使血压升
高,冠状动脉血流增加。
通过β 受体的激动,使心肌收缩加强,心排出量增加。
适应症
用于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体外循环、嗜铬细胞瘤切除
等引起的低血压。
对血容量不足所致的休克或低血压。 上消化道大出血:适当稀释后口服,局部止血 。 2012年严重脓毒症与脓毒症休克指南推荐去甲肾上腺
输液速度计算
2、多巴酚丁胺:常用剂量2-12ug/kg/min
病人的kgx3+NS=50ml(500ml)
1ml/H=1ug/kg/min,10ml/H=1ug/kg/min 3、去甲肾上腺素:常用剂量0.1-2ug/kg/min 病人的kgx0.3+NS=50ml(500ml) 1ml/H=0.1ug/kg/min,10ml/H=0.1ug/kg/min
3、强烈的血管收缩使肾血流锐减、尿量减少,组织血
急救药常备药药理作用及副作用
![急救药常备药药理作用及副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5caff7deb9f3f90f76c61bbf.png)
1利多卡因注射液:抗心律失常药[药理作用]:1、降低自律性:减慢蒲肯野纤维4相除极速度,提高心室致颤阈。
2、相对延长有效不应期:促进3相复极时的钾离子外流而缩短浦肯野氏纤维的动作电位时程及有效不应期,动作电位时程缩短更为明显,有利于消除折返激动。
3、传导的影响:治疗量的利多卡因对传导系统无明显影响;但是在心肌缺血时可减慢蒲肯野纤维传导;对血钾降低或部分牵张除极的蒲肯野纤维,可促钾外流而引起超极化,故可加速传导。
[不良反应]:神经系统症状表现为头昏、嗜睡、视力模糊、肌肉颤动、抽搐等;心血管方面:剂量过大引起窦性停搏、房室传导阻滞、血压下降。
2阿托品注射液[药理作用]:M胆碱受体阻滞剂,一般的抗M胆碱作用解除胃肠平滑肌痉挛、抑制腺体分泌、扩大瞳孔、升高眼压、视力调节麻痹、心率加快、支气管扩张等外,大剂量的阿托品能作用于血管平滑肌、张血管、解除痉挛性收缩,改善微循环。
此外能兴奋或抑制中枢神经系统,具有一定的剂量依赖性。
[不良反应:不同剂量所致的不良反应大致如下:0.5mg,轻微心率减慢,略有口干及少汗;1mg,口干、心率加速、瞳孔轻度扩大;2mg,心悸、显著口干、瞳孔扩大,有时出现视物模糊;5mg,上述症状加重,并有语言不清、烦躁不安、皮肤干燥发热、小便困难、肠蠕动减少;10mg以上,上述症状更重,脉速而弱,中枢兴奋现象严重,呼吸加快加深,出现谵妄、幻觉、惊厥等;严重中毒时可由中枢兴奋转入抑制,产生昏迷和呼吸麻痹等。
最低致死剂量成人约为80-130mg,儿童为10mg。
发烧、速脉、腹泻和老年人慎用。
3碳酸氢钠注射液 5% 10ml/amp[药理作用] 增加血浆中碳酸根浓度中和氢离子纠正酸中毒,碱化尿液使尿酸、磺胺类药物与血红蛋白等不易在尿中形成结晶或聚集,制酸缓解胃酸。
[副作用] 大剂量易导致代谢性碱中毒,低钾血症,表现为心律失常、肌肉痉挛、水肿异常疲倦虚弱等。
长期用药可引起尿频尿急、持续性头痛食欲减退等。
急救及高危药品介绍
![急救及高危药品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3e73156c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76be122.png)
急救及高危药品介绍1.肾上腺素:肾上腺素是一种能够激活细胞膜上的多个受体,能够提高心肌收缩力和心率,增加心输出量。
在心肺复苏过程中,肾上腺素可用于恢复心律和提高体循环压力。
2.乌拉地尔:乌拉地尔是一种抗心律失常药物,常用于治疗室上性心动过速、房室传导阻滞等心律失常。
在心电图监测合理,且有心律失常发作时,乌拉地尔可以通过静脉推注来恢复正常心律。
3.硝酸甘油:硝酸甘油是一种血管扩张剂,能够迅速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心肌血流量,从而减轻心绞痛症状。
硝酸甘油可以作为心绞痛急救的首选药物,通过舌下给药或局部贴敷的方式使用。
4.阿托品:阿托品是一种胆碱能受体阻断药,能够抑制迷走神经的作用,从而增加心率、扩张支气管和抑制消化腺分泌。
阿托品常用于急性心肌梗死、心源性休克、心电图T波改变等情况的治疗。
5.盐酸酚妥拉明:盐酸酚妥拉明是一种升压药,通过作用于血管平滑肌和肾小球毛细血管,使血管收缩,从而增加血压。
盐酸酚妥拉明常用于严重低血压、休克等病情的处理。
6.多巴胺:多巴胺是一种能够扩张血管和增加心率的药物,适用于心脏骤停、休克等情况下的血流动力学支持。
多巴胺能够通过提高心输出量和血压来增加组织器官的灌注。
7.氨茶碱:氨茶碱是一种支气管扩张剂,常用于治疗支气管痉挛引起的哮喘和慢性阻塞性肺病。
在急性哮喘发作时,氨茶碱可以通过静脉给药来迅速扩张支气管,缓解症状。
8.拜阿司匹林:拜阿司匹林是一种抗血小板药物,能够抑制血小板的聚集,从而防止血栓形成。
在急性冠脉综合征等情况下,拜阿司匹林可以通过口服给药来迅速起效。
9.硫酸镁:硫酸镁是一种抗心律失常药物,通过抑制心肌细胞内钙的释放,从而减慢心率,治疗一些心律失常。
在心电图有明确的室上性心动过速或房室传导阻滞时,硫酸镁可以通过静脉推注来起效。
总之,急救及高危药品在医疗急救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可以迅速控制急性病情和危急情况,挽救患者的生命。
然而,这类药品的使用需要谨慎,医护人员必须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并遵循严格的操作规程,确保安全有效的使用。
心律失常药物治疗
![心律失常药物治疗](https://img.taocdn.com/s3/m/f798b569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a35c249.png)
艾司洛尔 控制房颤和房扑的室率(Ⅰ类),异位性房 早(Ⅱb),不适当窦速(Ⅱb),扭转性室 速(起搏后,Ⅱb) 0.5mg/kg静注(1分钟),继以50μg/kg/分 钟静脉维持。 4分钟后无效可重复负荷量, 维持量加至100 μg/kg/分,以此类推。最 大维持量300 μg/kg/分,连续用药48小时
心脏骤停
SCD过程4个组成部分
前驱症状 终末事件开始 心脏骤停 生物学死亡
陈新主编.临床心律失常学电生理和治疗.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1929
药物干预的最终目标
提高生存率 不增加死亡率
2000年国际指南 关于ACLS建议的变化
室纤颤或无脉搏室速
Ⅱb级
抗心律失常药
索他洛尔: • 适应证:室性和室上性心律失常 • 剂量:1~1.5mg/kg静注,10mg/分 • 注意心动过缓、低血压和促心律失常作
用,特别是扭转性室速 • 心功能不好时慎用
抗心律失常药
利多卡因 适应证
可用于治疗室早、室速和室颤,特别适用于 心肌梗塞病人 室颤/无脉搏室速除颤后(未确定类) 控制有血流动力学影响的室早(未确定类) 血流动力学稳定的室速(Ⅱb) 不推荐用于无室早的AMI的预防 静滴用于心律失常转复后的维持(未确定类 )
室性心律失常的治疗
血流动力学稳定的单形室速 可先药物治疗
静脉普鲁卡因胺(Ⅱa)、索他洛尔( Ⅱa)、胺碘酮(Ⅱb)和β-阻滞剂 利多卡因终止室速相对疗效不好 有心功能不好的病人首先考虑胺碘酮
电转复
室性心律失常的治疗
多形性室速:
一般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可蜕变为室颤 不稳定者应按室颤处理 稳定者应鉴别有无QT延长 伴QT延长的扭转性室速
• 阿替洛尔:5mg静注,5分钟,10分钟后5mg, 然后口服
急救药品急诊科
![急救药品急诊科](https://img.taocdn.com/s3/m/fa148f89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34dd14d.png)
急救药品急诊科急救药品在急诊科的应用引言概述:急诊科是医院中最重要的科室之一,它承担着对急性疾病、意外伤害等紧急情况的处理和治疗工作。
而在急诊科中,急救药品的应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急救药品的分类、作用机制、常见急救药品的使用等方面,详细介绍急救药品在急诊科的应用。
一、急救药品的分类1.1 肾上腺素类药物肾上腺素类药物是一类常见的急救药品,它们通过激活肾上腺素受体,增加心脏收缩力和心率,从而提高心排血量,增加血压。
这类药物常用于心脏骤停、严重休克等危急情况。
1.2 抗心律失常药物抗心律失常药物用于处理心律失常,通过调整心脏电活动,恢复正常的心脏节律。
常用的抗心律失常药物包括普鲁卡因胺、利多卡因等。
这些药物在急诊科中常用于处理室性心律失常、室上性心律失常等紧急情况。
1.3 止血药物止血药物是处理出血紧急情况的重要药物。
常见的止血药物包括止血海绵、凝血因子等。
这些药物通过促进血液凝结,加快止血过程,起到止血的作用。
在急诊科中,止血药物常用于严重创伤、手术后出血等急性出血情况。
二、急救药品的作用机制2.1 肾上腺素类药物的作用机制肾上腺素类药物通过激活肾上腺素受体,增加心脏收缩力和心率,从而提高心排血量,增加血压。
此外,肾上腺素类药物还能扩张支气管,改善呼吸困难的症状。
2.2 抗心律失常药物的作用机制抗心律失常药物通过调整心脏电活动,恢复正常的心律。
这些药物可以延长心脏动作电位的持续时间,抑制异常的电活动,从而恢复正常的心脏节律。
2.3 止血药物的作用机制止血药物通过促进血液凝结,加快止血过程。
它们可以促进血小板的聚集和凝血因子的活化,形成血栓,从而止血。
三、常见急救药品的使用3.1 肾上腺素的使用肾上腺素常用于心脏骤停、严重休克等危急情况。
在使用肾上腺素时,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调整剂量和给药途径,以保证药物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3.2 利多卡因的使用利多卡因常用于室性心律失常、室上性心律失常等紧急情况。
心脏骤停急救药品的选择与应用步骤
![心脏骤停急救药品的选择与应用步骤](https://img.taocdn.com/s3/m/0d542a3a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8e8ed62.png)
心脏骤停急救药品的选择与应用步骤心脏骤停是一种紧急的医疗情况,常常需要立即采取急救措施来挽救生命。
在进行心脏骤停的急救过程中,正确选择和应用药品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心脏骤停急救药品的选择与应用步骤,帮助读者了解和掌握正确的急救方法。
1. 心脏骤停急救药品的选择在进行心脏骤停急救时,合适的药品可以有效地提高患者的生存几率。
以下是常用的心脏骤停急救药品及其选择原则:(1)肾上腺素(epinephrine):肾上腺素是一种重要的急救药品,能够提高心脏的收缩力和心率,并改善循环。
一般情况下,肾上腺素是心脏骤停急救的首选药品。
(2)阿托品(atropine):阿托品可以用于治疗心脏骤停引起的心动过缓,能够提高心率和改善心脏传导。
当患者出现严重的心律失常时,阿托品可以作为辅助药品使用。
(3)胺碘酮(amiodarone):胺碘酮是一种抗心律失常药物,常用于治疗室颤和室速。
在心脏骤停的情况下,胺碘酮可以通过控制心律失常来恢复心脏的正常跳动。
(4)硝酸甘油(nitroglycerin):硝酸甘油主要用于治疗心绞痛,并能够扩张冠状动脉,改善心肌供血。
在心脏骤停急救中,硝酸甘油可以用于辅助治疗,但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决定使用与否。
除了以上几种常用的心脏骤停急救药品外,还有其他药品可供选择,如红霉素(streptokinase)、辅酶A(coenzyme A)等。
在实际应用中,医护人员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选择最合适的药品。
2. 心脏骤停急救药品的应用步骤正确的急救药品应用步骤能够确保药物的最大疗效,并提高患者的生存几率。
下面是心脏骤停急救药品的应用步骤:(1)判断心脏骤停:在进行急救药品应用之前,首先要判断患者是否处于心脏骤停状态。
没有明显的自主呼吸、无意识以及没有脉搏等征象是心脏骤停的常见表现。
(2)进行心肺复苏(CPR):在确认心脏骤停后,立即开始心肺复苏。
通过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来保持血液循环和氧气供应,为后续药物应用创造条件。
心脏急救必备皮下注射药物的应用范围
![心脏急救必备皮下注射药物的应用范围](https://img.taocdn.com/s3/m/17a5a871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8025183.png)
心脏急救必备皮下注射药物的应用范围心脏疾病是一种常见的疾病,严重的心脏疾病甚至可能导致生命垂危。
在心脏急救中,皮下注射药物被广泛应用于抢救患者的过程中。
本文将探讨心脏急救必备的皮下注射药物以及其应用范围。
一、硝酸甘油硝酸甘油是一种常用的皮下注射药物,它可以通过扩张冠状动脉血管来增加心脏供血以及减轻心脏负担。
硝酸甘油广泛应用于心绞痛发作时的急救过程中。
在患者出现心绞痛症状时,药物可以被立即注射至患者的皮下组织中,从而迅速发挥作用。
另外,硝酸甘油还可以用于治疗心力衰竭,通过降低心脏负荷来缓解症状。
二、阿司匹林阿司匹林是一种常见的抗血小板药物,可以阻止血小板聚集,减少血栓形成。
在急性心肌梗死发作时,阿司匹林是一种必备的皮下注射药物。
它可以迅速被吸收并发挥作用,减少心肌梗死面积,并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此外,阿司匹林还可以用于预防心脏血管意外事件的发生,如脑卒中和心肌梗死。
三、肾上腺素肾上腺素是一种重要的心肺复苏药物,优先应用于心跳骤停、心室颤动或心室扑动等紧急情况下。
在皮下注射时,肾上腺素可以快速进入血液循环,通过增加心肌收缩力和心率来恢复心脏的正常功能。
此外,肾上腺素还可以收缩血管,提高血压,从而增加心脏灌注压。
这种药物在心脏急救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四、利多卡因利多卡因是一种抗心律失常药物,常用于抢救心室颤动或心室扑动的患者。
在皮下注射时,利多卡因可以迅速进入血液循环,抑制异常的心脏电活动,从而恢复正常的心律。
此外,利多卡因还可以用于治疗其他类型的心律失常,如室上速和房性心动过速等。
五、吗啡吗啡是一种强效镇痛药物,常用于缓解急性冠脉综合征、心绞痛和心肌梗死等心脏疾病引起的剧烈疼痛。
皮下注射吗啡可以快速起效,减轻患者的疼痛感,并使患者的身心得到舒缓。
心脏急救必备皮下注射药物的应用范围包括心绞痛发作、心力衰竭、急性心肌梗死、心跳骤停、心室颤动、心室扑动、心律失常以及严重疼痛等。
这些药物在心脏急救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可以迅速发挥药效,缓解症状,并拯救生命。
血透科常规急救用药
![血透科常规急救用药](https://img.taocdn.com/s3/m/c3da2dae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ad69056.png)
血透科常规急救用药血透科常规急救用药是指在血透科室中常用于处理急救情况的药物。
血透科是一个专门处理肾脏疾病患者的科室,血透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紧急情况,因此急救用药的准备和应用非常重要。
下面将详细介绍血透科常规急救用药的标准格式。
一、药物名称:常规急救用药二、药物分类:1. 血液稳定剂:用于维持血液稳定,防止出血和凝血问题。
2. 抗心律失常药物:用于调节心脏节律,防止心律失常。
3. 抗高血压药物:用于控制血压,防止血压升高引发急性并发症。
4. 抗过敏药物:用于缓解过敏反应,防止过敏性休克。
5. 解痉药物:用于缓解肌肉痉挛,防止疼痛和不适。
三、药物详细介绍:1. 血液稳定剂:- 药物名称:氨甲环酸- 作用机制:抑制纤维蛋白原原变换为纤维蛋白的过程,减少出血风险。
- 剂量:根据患者体重和出血风险评估进行调整。
- 不良反应:少数患者可能出现过敏反应,如皮疹、荨麻疹等。
2. 抗心律失常药物:- 药物名称:利多卡因- 作用机制:阻滞心肌细胞钠通道,延长动作电位,抑制心律失常。
- 剂量:根据患者心律失常类型和严重程度进行调整。
- 不良反应:可能引起心动过缓、心律失常加重等。
3. 抗高血压药物:- 药物名称:硝普钠- 作用机制:通过扩张血管,降低血管阻力,降低血压。
- 剂量:根据患者血压水平和临床情况进行调整。
- 不良反应:可能引起头痛、低血压等。
4. 抗过敏药物:- 药物名称:氯雷他定- 作用机制:阻断组胺H1受体,减少过敏反应。
- 剂量:根据患者体重和过敏症状进行调整。
- 不良反应:可能引起嗜睡、口干等。
5. 解痉药物:- 药物名称:硫酸镁- 作用机制:通过抑制神经传导,减少肌肉痉挛。
- 剂量:根据患者肌肉痉挛程度进行调整。
- 不良反应:可能引起恶心、腹泻等。
四、应用注意事项:1. 在使用急救药物前,应先评估患者的病情和身体状况,确保药物的适用性和安全性。
2. 在给药过程中,应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和不良反应,及时调整剂量或停止给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抗心律失常药物在急救中得应用
1、利多卡因
a、适应证:室性心律失常。
为室性心动过速及室颤、频发室性早搏(多源性或连续3次以上室性早搏)首选药物,属Ib类抗心律失常药oﻭb。
剂量:每次lmg/kg静脉注射,静注后15-30秒即起效,5分钟达高峰,维持10—30分钟。
如无效,可每5一10min重复1次至有效,总剂量不超过3—5mg/kg 根据病ﻭ情,可用7—10天、如室性心动过速反复发作则静滴:20-50ug/(kg•min)、气道内滴入剂量:1mg/kg。
口服无效、
c、副作用:窦性停搏、传导阻滞、嗜睡、眩晕、感觉异常。
注意事项:①药液准备;利多卡因120mg(2%利多卡因6m1)用5%葡萄糖液稀释至100ml,l-2、5ml/(kg•h)得滴速等于20-50ug/(kg•min);②患儿有低心徘出量时需减慢滴注速度、剂量大可导致心肌收缩抑制、低血压、中枢兴奋甚至惊厥;③如果经气管插管内给药,给药后用生ﻭ理盐水或等张液1—5m1冲洗。
ﻭd.禁忌证: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旁路传导引起得宽大复合波性心动过速,心源性休克,严重肝脏疾患及对利多卡因过敏者忌用、ﻭ2。
心律平(普罗帕酮)ﻭa.适应证:室上性及室性心动过速,预激综合征合并快速心律失常,室上性与室性早搏。
经全国儿科心律失常协作组26个单位对国产心律平治疗小儿各类室上性与室性心律失常进行系统观
察与研究,包括应用片剂治疗1003例,针剂治疗466例,认为疗效较好,副作用少,复发率低,可作为治疗小儿各类快速型异位心律得首选药物。
b.剂量:①静脉注射,应在心电监护下进行,每次1—2mg/kg,加入5—10%葡萄糖液10—20m1,5min内缓慢推注。
若不见效,则每10—15min重复给药1次,直至有效(但
连续用药不得超过3次,总量不得超过6mg/kg)、有效后立即改为片剂口服,以维持疗效.②片剂口服:每次5mg/kg,每6-8h用1次、ﻭc。
副作用及注意事项:主要为抑制心肌传导系统,使P—R间期、QRS时间及QT间期延长。
少数患儿可出现头晕、出汗、恶心、呕吐、食欲不振、腹痛等,少数可出现惊劂。
ﻭ第9/11页
心律平有负性肌力作用,使左室收缩力减弱,多发生于大剂量用药时,故心律平不能用于心力衰竭患儿。
若与地高辛合用可减轻抑制心肌收缩力得作用,使地高辛浓度增高,ﻭ因此地高辛用量宜减少。
另外抗心律失常药也会加剧或诱发心律失常,心律平也不例外。
ﻭd.禁忌证:严重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
ﻭ3。
胺碘酮(乙胺碘肤酮)ﻭa、适应证:适用于室上性及室性心动过速、心房纤颤、心房扑动、室上性及室性快速型异位心律,如房性早搏、交界性早搏及室性早搏等。
我们临床上主要用于一些顽固性ﻭ早搏及阵发性室上速患儿,尤其用于心律平等治疗无效或疗效较差者、
b.剂量:静脉注射为每次1mg/kg,5%葡萄糖稀释后缓慢推注,每10min 一次,共10次。
静滴剂量为5-10ug/kg,用5%葡萄糖100-250m1稀释后静脉滴注,于30min内
静滴完毕。
注射剂应避光,口服剂量每天10mg/kg,分2次口服,7-10天后减为每天5mg/kg,Qd口服,然后维持治疗,每周服5天,停2天。
c.副作用及注意事项:心动过缓、皮疹、恶心、呕吐、共济失调、低血压、肝损害等;可提高地高辛、奎尼丁、普鲁卡因酰胺得血浓度,可致血清甲状腺素升高,可引起甲亢或甲减,故甲亢或甲状腺肿者禁用,用药期间应定期检查T3、T4、TSH及心电图。
长期大量应用可发生肺纤维化。
但我们认为本药副作用较小,较轻,如甲状腺功能紊乱ﻭ在儿科并不常见,肺纤维化在儿科更属少见。
由于本药有增强心肌收缩力及选择性冠状动脉扩张作用,故可用于伴有充血性心衰得心律失常.
d.禁忌证:房室传导阻滞、心动过缓及碘过敏者禁用。
ﻭ4、异搏定(异搏停、戊脉安、维拉帕米)ﻭa、适应证: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
房颠、房扑、房性或交界性早博。
b. 剂量:静脉注射每次0、1—0、2mg/kg,用5%一10%葡萄糖稀释成0.5g/L,在心电监护下,以1ml/min速度推注。
1—2min起效,维持15—20min。
c、副作用及注意事项:可致急性血管扩张与心脏收缩力减弱,在新生儿与3个月以下小婴儿使用易致血压下降、休克与心
脏停博,国内有死亡病例报道、故不宜选用,但6个月以上婴儿可作为首选。
本药不宜与ß—受体阻滞剂合用、因能提高地高辛浓度,故合用时,应减少地高辛剂量。
支气管哮喘者慎用、本药中毒时可用异丙肾上腺素、
钙剂或阿托品等药物解救。
d。
禁忌证:低血压、心力衰竭、传导阻滞与心源性休克者禁用
5、普鲁卡因酰胺ﻭa、适应证:宽大复合波性心动过速、室性早搏(Ⅰa类抗心律失常药)、
b、剂量:每次3-6mg/kg,静脉注射,注射时间大于5分钟,总剂量不超过100mg,最大负荷量15mg/kg.维持量:20-80ug/(kg•min),最大剂量24小时2g. c.副作用及注意事项:厌食、恶心及腹泻,血压下降,休克,偶然出现严重心律失常,长期使用可发生粒细胞减少。
用负荷量时,QRS波增宽或出现低血压,应立即停止注入剩余药
液。
维持量应在这些症状消失后才能应用. d.禁忌证:严重心力衰竭、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及束支传导阻滞、肝肾功能减退及低血压者忌用.ﻭ6。
异丙肾上腺素a。
适应证:病态窦房结综合征(SSS)、房室传导阻滞、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Td p)伴心率缓慢及先天性Q-T间期延长综合征(LQTS)者.b、剂量:0.1mg加入10ml生理盐水静脉缓推,必要时重复,继以0.05—2ug/(kg、min)静脉滴注,使窦率增快以抑制室
速,使心率维持在90一120/min、 c. 副作用及注意事项:恶心、头痛、眩晕、震颤等,也可出现心动过速、室性心律失常、心悸.剂量过大或反复应用可致血压骤降(因舒张压下降过多),也可致新得心律失常或由室速转为室颤,有人认为对肾上腺素依赖型Tdp不宜首选异肾上腺素,但可使用、也有人认为先天性Q—T间朗延长综合证(LQTS)应避免应用异丙肾上腺素,但如LQTSﻭ伴Tdp发作,应用β—受体阻滞剂无效,又无心脏起博条件时,在纠正电解质紊乱情况下,可慎用异丙肾上腺素以观疗效。
ﻭd。
禁忌证:心肌炎、心绞痛、心肌梗死及甲亢者禁用。
,肾病患者慎用.
7. 三磷酸腺苷(ATP)。
ﻭa、适应证:室上性心动过速(SVT)o目前认为ATP治疗小儿SVT安全有效,已成为终止小儿SVT发作得一线药物。
但对心房内折返性心动过速(LART)与自主性房性心动过速(AAT)ﻭ治疗无效,对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AVRT)逆传型不能应用,否则易使心室率加快,甚至发生心室颤动、
b。
剂量:首剂0。
1mg/kg在3—5s内快速静脉推入,若无效,3分钟后可注射第2剂,每次按照0、5—0、1mg/kg 递增,直至最大量0.25—0。
3mg/kg或SVT终止。
注射部位宜在上肢或接近心脏得血管内注入,否则易失败或需大剂量,随剂量增大(最大剂量为12mg则幅作用也增多.注射后若出现严重心动过缓,可用氨茶碱解救,剂量5—6mg/kgﻭ推注5
分钟以上,禁用阿托品解救。
ﻭ第10/11页
c。
副作用及注意事项:面部潮红、激发哮喘发作、窦性停搏、房室传导阻滞、呼吸与心博骤停及血压下降。
疗效不仅有赖于ATP得剂量及给药速度,且与给药进针处与心脏ﻭ间距、迷走神经及肾上腺素,能得张力有关。
本药终止PSVT有效率为86%~100%,但由于半衰期短,复发率也高,可达13%-28%、ﻭd。
禁忌证:哮喘患儿及对ATP过敏者忌用。
8。
地高辛
a、适应证: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非洋地黄中毒所致房颤及房扑。
但不能用于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AVRT)逆传型。
由于PSvT90%由折返引起,对地高辛有效,我
们临床上对新生儿与婴幼儿PSVT,多首选地高辛,尤其对合并心衰患者.
b。
剂量:静注地高辛饱与量:新生儿O、04mg/kg,婴儿0。
05mg/kg,儿童0。
03mg/kg,先以半量静注,6-8h后余量分两次静注,在12h内完成饱与量。
地高辛单独或与心得安或异搏定联合应用可控制80-90%PSVT。
对合并心衰者尤为适用。
主要缺点为复律时间较长,平均为用药后6min、西地兰剂量及用法同地高辛。
但较后者起效快。
毒毛旋花子
甙K因毒性大,且无法测定血药浓度,故目前多不主张应用。
我们常用西地兰静注,控制后改用地高辛口服维持。
c、副作用及注意事项:恶心、呕吐、头痛、眩晕、心律失常,
严重者可惊厥、休克、昏迷、死亡、心肌炎及低血钾患儿易发生洋地黄中毒.PSVT并发心源性休克,已伴有血流动力学变化者,地高辛见效太慢,可加用多巴胺。
有条件时宜采用同步直流电击复律。
地高辛与心得安、心律平、胺碘酮、奎尼丁等合用时,需减少地高辛用量。
ﻭd.禁忌证:高度房室传导阻滞、肥厚型心肌病、预激综合征并发房扑、房颤与Kent束有效不应期(ERP)<220ms者忌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