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出版社小学信息技术教案 五年级上册Flash

清华大学出版社小学信息技术教案 五年级上册Flash
清华大学出版社小学信息技术教案 五年级上册Flash

第1单元春

一、单元概述本单元的活动主线是以“春”为主题制作简单的Flash动画。学生将在一点一滴的学习、积累中掌握Flash MX的使用技能并体验成功的喜悦。通过任务情境的设置,让学生发现:运用掌握的信息技术知识,可以展现大自然以及生活中的美好事物。

二、学习目标

本单元是学生初次接触Flash MX,主要是通过使用Flash动画播放器(Macromedia Flash Player)来播放Flash动画并利用Flash MX软件制作简单的逐帧动画。

通过本单元循序渐进的学习过程,学生将逐渐了解并掌握:舞台的设置、制作逐帧动画、测试影片、新建图层、导入位图、保存动画等技能。

教学中,教师要注意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技能解决问题,从而发现操作中的相通之处。如:文件的“保存”与“打开”。这两种操作过程与学生在PowerPoint XP 程序中做的文件“保存”与“打开”操作差不多。教师要引导学生发现它们的相同之处,并利用知识的迁移解决类似的问题。教学中要重视成果的及时展示。单元结束时要进行作品展示,这是最终的动画作品,应为学生提供赏析的机会。在活动过程中,教师应重视各个环节的结尾,进行随时的展示,如:制作逐帧动画后,让学生观看动画效果。通过每次的展示过程,学生可以提高兴趣、建立信心、相互学习、取长补短。

展示的方式应多样化,有条件的用投影机或教学系统展示;没条件的,可以组织学生下座位自由走走、看看、评评。

要重视学生的反思。单元结束后,要帮助学生梳理重点的知识、技能,要注意引导学生进行经验的积累。

三、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熟悉Flash MX工作环境;学会启动、退出Flash MX 程序。

2.学会播放Flash动画文件。

3.掌握打开、关闭动画文件的方法。

4.学会制作逐帧动画的方法。

5.掌握新建图层的方法。

6.掌握导入位图的方法。

7.学会保存Flash动画文件。

教学难点:

1.播放Flash动画文件。

2.对“逐帧”动画的理解以及逐帧动画的制作方法。

3.对“图层”概念的理解。

4.对“位图”概念的理解以及在动画中导入位图的方法。

5.认识并正确保存Flash动画的源文件。

四、学时安排

每课均为1课时。

第1课春的气息

教学目标

1.认识Macromedia Flash Player播放器;掌握用flash播放器播放flash动画的

方法。

2.掌握启动、退出Flash MX的方法。

3.认识Flash MX的工作界面,包括“浮动面板”、“工作区”、“图层窗格”等内容。

教学设计

一、课堂引入

虽然学生是第一次接触Flash动画的学习,但大多数同学却接触了不少用Flash制作的网页、动画、游戏等内容。因此,通过情景体验、实例赏析等方法导入教学。

首先,教师可组织学生欣赏一些生动有趣的Flash动画作品。从这节课开始,我们学习用Flash动画的形式来表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Flash有不同的版本,如Flash 5.0、Flash 6.0、Flash MX等。我们要学习的是Flash MX。

二、新授

1.认识Flash MX的工作界面

2.介绍“浮动面板”、“时间轴”、“舞台”等。

3.尝试:打开或关闭“工具箱”、调整Flash MX工作界面,然后通过“窗

口”→“面板设置”中“默认布局”命令,使Flash MX工作界面恢复到默

认设置状态。

三、方法总结

在Macromedia Flash Player中打开动画文件的方法与在Word程序中打开word文件的方法相同,都是执行“文件”→“打开”命令;启动、退出Flash MX程序和方法与启动、退出PowerPoint XP的方法相同;Flash MX中“标题栏”与“菜单栏”中许多按钮的作用与所学过的其他程序中“标题栏”与“菜单栏”中按钮的作用相同。

四、练习

学生练习打开Flash MX,进行观察、比较。

五、视野拓展

Flash动画简介

六、课后小记

第2课新春快乐

教学目标

1.学会通过“文档属性”以及“窗口”→“属性”命令来设置舞台大小、舞台背景色。

2.理解“时间轴”、“普通帧”、“关键帧”、“空白关键帧”等术语。

3.掌握通过“属性”面板设置文字效果的方法。

4.学会制作“逐帧动画”。

5.学会通过“控制”→“测试影片”命令以及利用快捷键Ctrl+Enter来观看动画效果的方法。

6.掌握执行“文件”→“保存”命令保存动画的方法。

教学设计

一、课堂引入

从本课开始,我们将以“新春快乐”为活动主题,学会制作文字闪烁变色的逐帧动画。Flash动画可以是逐帧动画、运动渐变动画,还可以是形状渐变动画。

二、新授

1.观看《新春快乐》讲解“帧”的含义

动画是由一张张静止的图像连续快速播放形成的。而这些静止的图片就叫做“帧”。“帧”是动画的基本单位。它表示的是动画序列的时间先后关系。而“逐帧动画”是由“关键帧”构成,在时间轴面板上,“关键帧”是以实心黑点表示的。逐帧动画就是指舞台上每一帧的内容都发生变化

2. 逐帧动画制作步骤

(1)对舞台进行设置

设置舞台的大小;设置舞台背景色;设置每秒钟播放的帧数。

(2)动画的制作

制作文字闪烁变色的逐帧动画,需要掌握“文本”工具的使用、插入“关键帧”以及在“属性”面板中设置文字效果。

教师讲解:

①选择工具箱中的“文本”工具,此时鼠标指针变成的形状。在舞台上单击鼠标并输入文字。

②当文字输入完毕后,单击工具箱中的“箭头”工具,结束文字的输入,此时文字仍处于选定状态。

在上述的操作中,引导学生观察鼠标指针的变化。

③当需要设置文字效果时,必须使文字处于选中状态。然后在“属性”面板中设置文字效果,包括:文字的字体、字号、颜色等。

④在“时间轴”窗口的第2帧处插入关键帧,然后改变文字的颜色。

引导学生观察“时间轴”窗口中帧帧的变化。通过观察,使学生认识“关键帧”的形状,理解“关键帧”的作用是定义与控制动画的变化。

⑤“控制”→“测试影片”命令或直接按Ctrl+Enter键来观看动画效果。

(3)动画的保存

Flash MX提供了多种不同的文件保存类型,默认的保存类型是“Flash MX 文档”,扩展名是.fla,它的图标是。

三、练习

学生根据所学制作《新春快乐》

四、视野拓展

动画的原理

五、课后小记

第3课礼花绽放

教学目标

1.掌握打开动画文件的方法。

2.掌握插入图层的方法。

3.理解“矢量图”与“位图”的概念;学会在动画中导入“位图”图片并调整位图的大小与位置。

4.学会调整图层的叠放次序。

教学设计

一、课堂引入

首先,教师可引导学生欣赏范例“新春快乐”。通过赏的过程,发现在这个逐帧动画中又添加了漂亮的背景图片。

怎样在动画中添加背景图片?教师通过演示教学,启发学生分析动画源文件,明确完成任务需要:

①打开源文件“新春快乐”。

②在“时间轴”上插入新图层。

③导入背景图片。

二、新授

1.打开动画文件

打开已有的动画源文件“新春快乐”。有不同的方法可以打开Flash源文件:双击源文件;启动Flash MX后,通过命令菜单打开源文件;双击“常用”工具栏中的“打开”按钮打开源文件等。

2.插入新图层

①什么是图层?

②插入图层的作用?

③怎样插入图层?

图层1是文字,图层2是背景图片,两个图层叠合在一起,组成完整的动画。所以,一个图层,犹如一张透明的纸,上面可以绘制任何事物或书写任何文字,所有的图层叠合在一起,就组成了一个完整的动画作品。

3.在新图层中导入位图

①必须先选中需要导入图片的“帧”,才能通过“导入”操作,将图片导入到舞台上。否则,导入的图片并不在需要的帧上。

②导入的图片是位图。

介绍“位图”。通过实际操作启发学生:计算机平面图形文件分为位图和矢量图。位图放大会产生失真,存储时所占空间较大。矢量图占空间小,放大不会失真。利用Flash工具绘制的图形是矢量图形。

③要灵活调整舞台上位图的大小。

4.根据需要来调整图层叠放次序

5.保存文件

以新文件名“礼花绽放”来保存文件,这需要利用文件的“另存为”命令。

三、练习

学生动手制作《礼花绽放》。

四、知识着陆

五、视野拓展

在Flash MX中导入GIF动画

六、课后小记

第2单元夏

一、单元概述本单元的活动主线是:以“夏”为主题,制作简单的形状渐变动画、运动渐变动画以及沿引导线运动的动画。

二、学习目标

学生在已有的Flash MX知识的基础下,学习利用Flash MX中的“绘图”工具,绘制具有渐变色效果的图像。在掌握了逐帧动画的基础上,学习简单的形状渐变动画、运动渐变动画。

通过本单元循序渐进的学习过程,学生将逐渐了解并掌握“绘图”工具的使用、导出图像、设置动画类型等技能。

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技能解决问题。如:将新建图层、保存文件、调整图层叠放次序等旧知,自然地迁移到新任务的学习中。教师要及时发现学生遇到的问题,特别要针对有代表性的问题进行研究与指导。如:当学生在制作动画的过程中,“时间轴”出现了虚线的情况时,教师要启发学生思考:动画的设置在哪出现了问题?应该怎样进行修改?

教学中除重视研究成果的展示与交流外,还要重视学生的反思。单元结束后,要帮助学生梳理重点的知识、技能,要注意引导学生进行经验的积累。

三、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认识工具箱中的“绘图”工具并灵活地利用这些工具绘制图形。

2.学会为图形填充渐变颜色。

3.掌握“导出图像”的方法。

4.学会对图层的操作,如:锁定图层、学会修改图层的名称等。

5.掌握设置动画类型的方法。

6.学会在图层中插入普通帧。

7.学会利用“分离”命令,将位图打散。

8.学会将打散后的图形转换为元件。

9.工具箱中“任意变形”工具的使用。

10.学会创建“引导线”动画。

教学难点:

1.灵活地使用工具箱中的“铅笔”工具绘制图形。

2.认识“混色器”面板并灵活利用“混色器”设置渐变色。

3.学会对图像的处理,如:缩放、水平或垂直翻转、旋转等操作。

4.对“补间”动画的理解以及创建形状渐变动画、运动渐变动画。

5.图形的分离以及将分离(打散)后的图形转换为“元件”。

6.对“元件”的理解。

7.设置沿“引导线”运动的动画。

四、学时安排

每课均为1课时。

第4课夏日荷花

教学目标

1.灵活地利用工具箱中的“铅笔”工具绘制图形。

2.学会在“混色器”面板中进行设置。如:“填充样式”的选择、色标的添加与删除等。

3.学会“颜料桶”工具的使用。

4.学会“导出图像”的方法。

教学设计

一、课堂引入

本课我们将利用Flash MX工具箱中的“铅笔”等绘图工具,绘制具有渐变色效果的图像“夏日荷花”。

二、新授

1.“铅笔”工具

使用“铅笔”工具时,引导学生对与“笔触”相关的选项试一试,如:试着改变“笔触颜色”;试着改变“笔触样式”,然后画一画。

用“铅笔”工具画荷花,关键是要选择“铅笔模式”中的“平滑”选项。只有这样才能画出轮廓线自然平滑的荷花。

使用“撤消”命令修改图形。

2.渐变色的填充

①封闭空间

在画荷花的过程中,轮廓线一定要封闭的,才能使用“颜料桶”工具填色。

②渐变色的选取

改变“混色器”面板中的设置,特别是对“色标”的设置。

③注意填充效果

在填充颜色时,由于单击鼠标的位置不同,所以产生的效果也不同,3. 导出图像

在舞台上,利用工具箱中的工具可以绘制非常漂亮的矢量图形,将其作为图像保存起来,可以用于Word文档、演示文稿等保存为.bmp格式的优点是图像不失真,但所占存储空间大。保存为.gif格式的优点是文件所占存储空间小。

三、练习

学生绘制荷花图

四、作品的展示

五、知识着陆

六、视野拓展

图层的操作

七、课后小记

第5课水中涟漪

教学目标

1.掌握插入“普通帧”、“空白关键帧”的方法。

2.掌握通过“帧属性”面板设置“形状”渐变动画的方法。

3.学会利用工具箱中的“任意变形”工具来处理图形。

4.理解flash中“对象”的含义。

教学设计

一、课堂引入

从本课开始,我们将学习制作“补间”动画。“补间”动画包括:形状渐变动

画、运动渐变动画。

二、新授

1.新建图层并重命名

(1)新建动画文件,然后导入“夏日荷花”图片作为作品的背景。

(2)插入图层,命名为“青蛙”。

2.插入“空白关键帧”

插入空白关键帧的作用是清除前面帧中的动画对象。插入空白关键帧有2种方法:

①按键盘上的F7键。

②单击鼠标右键,从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插入空白关键帧”。

3.设置动画类型

“补间”动画必须具备两个条件:

①只有在两个“关键帧”之间才能设置“补间”动画。

②动画类型是通过“帧”属性面板中的“补间”选项进行设置。

当在制作动画的过程中,“时间轴”出现了虚线时,表示动画的设置出现问题。此时,找出问题出现在“动画的尾帧”不是关键帧,应该将尾帧设为关键帧。

4.制作“水中涟漪”的动画效果

5.保存动画文件

三、练习

学生练习制作水中涟漪的动画。

四、知识着陆

五、视野拓展

删除轮廓线

六、课后小记

第6课蜻蜓点水

教学目标

1.掌握“套索”工具的使用方法,特别是“魔术棒”的使用。

2.掌握“橡皮擦”工具的使用方法。

3.学会使用“放大镜”工具。

4.理解“元件”的概念;学会将打散后的图形转换为“元件”。

5.学会制作“补间”的“动作”渐变动画。

教学设计

一、课堂引入

本课,我们制作“蜻蜓点水”的动作渐变动画。欣赏范例“蜻蜓点水”。通过赏的过程,发现在这个动画中的“蜻蜓”对象从一个位置移动到另一个位置,这个动画是运动渐变动画

二、新授

1.新建文件并导入位置

2.处理新图层中导入的位图

①将位图“分离”。“分离”的目的是对图形进行编辑与处理。

②利用“套索”工具选项中的“魔术棒”工具来选中图形中的某一区域。

③利用“剪切”命令将选中的区域删除。

3.将打散后的图形转换为元件

元件是Flash MX中可以被不断重复使用的一种特殊对象。只有“元件”才能做运动渐变动画。

利用“箭头” 工具来选定对象。利用“转换为元件”命令,可以将选定的对象转换化为所需类型的“元件”。

“元件”有三种类型,即影片剪辑元件、按钮元件和图形元件。

4.为“图形”元件设置动画类型

“元件”要产生动作渐变效果就必须设置“补间”的“动作”命令。

动作渐变动画首、尾帧一定是关键帧;动画对象必须是“元件”。

三、练习

学生制作蜻蜓点水动画

四、知识着陆

五、视野拓展

元件与实例的概念

六、课后小记

第7课鱼戏莲间

教学目标

1.掌握修改图形的方法,如:对图形进行“水平翻转”。

2.掌握添加“引导层”的方法。

3.学会制作沿“引导线”运动的动画。

教学设计

一、课堂引入

沿“引导线”运动的动画是一种特殊的动作渐变动画。在现实生活中,运动可分为直线运动、曲线运动。在Flash动画作品中,“元件”的运动可以是直线运动(改变起始点或终止点的位置),也可以是曲线运动(沿“引导线”运动)。上节课研究的是“元件”在两点间做直线运动。本课我们要研究“元件”在两点间做曲线运动,而运动的轨迹是由“引导线”决定的。

二、新授

1.新建文件并导入位图

2.在新图层中导入位图并进行水平翻转处理

3.删除位图中的白色区域

4.将位图“鱼”转换为“图形”元件

5.设置沿“引导线”运动的动画

(1)添加引导层

(2)设置对象沿“引导线”运动

设置对象沿所画的曲线运动,关键是将对象的中心点分别“吸附”在引导线的起点、终点上。

在编辑状态下,Flash会显示引导层的全部内容,但是不能输出,也就是说:引导层的内容不会出现在播放的影片中。所以,画的引层线为何种颜色没有关系。

三、练习

学生制作引导线动画

四、知识着陆

五、视野拓展

改变实例的透明度

六、课后小记

第3单元秋

一、单元概述本单元的活动主线是:以“秋”为主题,制作模仿写字效果的动画、具有遮罩效果的动画以及具有声音效果的动画。

二、学习目标

通过本单元循序渐进的学习过程,学生要掌握:“橡皮擦”工具的使用以及将帧进行翻转、设置遮罩层以及在动画中插入声音等操作技能。

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利用知识迁移来完成新任务。如:制作模仿写字效果的动画时,首先要启发学生将输入的文字进行“分离”,从而使输入的文字转换为图形,这是学生已经掌握的操作技能。将图形进行局部的擦除,学生会自然而然地想到利用“橡皮擦”工具,但“橡皮擦”工具的擦除模式是学生需要研究的。

本单元中,设置遮罩动画是较难理解的地方,教师应通过范例演示的方式,引导学生对动画进行分析,特别是对“图层面板”的分析。

教学中除重视成果的展示与交流外,还要重视学生的反思。单元结束后,要帮助学生梳理重点的知识、技能,要注意引导学生进行经验的积累。

三、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认识工具箱中的“橡皮擦”工具并灵活地使用。

2.掌握将选定的“帧”进行“翻转”处理的方法。

3.掌握设置遮罩层的方法。

4.掌握在动画中播入声音的方法。

5. 理解Flash MX中“库”的概念;学会利用“库”中的元件。

教学难点:

1.灵活地使用工具箱中的“橡皮擦”工具擦除图形。

2.理解将“帧”进行翻转处理的目的;掌握将选定的“帧”进行翻转处理的方法。

3.理解“遮罩”与“被遮罩”的概念;掌握设置“遮罩层”的方法。

4.学会导入声音文件的方法;掌握在Flash MX中添加声音的方法;学会灵活设置声音效果,如:设置声音播放次数、播放效果等。

四、学时安排

每课均为1课时。

第8课写秋抒情

教学目标:

1.灵活地利用工具箱中的“橡皮擦”工具逐帧擦除图形。

2.理解将帧进行“翻转”操作的目的。学会将“帧”进行“翻转”操作的方法。

教学设计

一、课堂引入

本课我们将制作模仿写字效果的动画。秋天是美丽的,今天,我们就用动画来赞美秋天!

二、新授

1.新建文件并导入位图

2.在新图层中输入“秋”字

3.对文字的处理

在Flash MX的字号选择中,最大的字号是96号。如过想输入超过96号的字,直接在字号选择框内输入所需要字号,文字就变大了。

将文字转换为图形:修改——分离

4.逆向逐帧擦除笔划

制作模仿写字效果的动画,关键是要逆向擦除笔划。也就是说,按照相反的笔画顺序将字逐渐擦除,每擦掉一点就在下一帧插入关键帧。继续擦,直到把所有字全部擦完。

5.将全部帧进行“翻转”

当完成“逆向”擦除笔画后,将全部帧进行翻转,首帧变尾帧,尾帧变首帧,才可以实现模仿书写效果的动画。

选择所有帧——修改——帧——翻转

6.保存文件

三、练习

四、知识着陆

五、视野拓展

偏旁的输入方法

六、课后小记

第9课秋诗秋画

教学目标

1.理解“遮罩层”与“被遮罩层”的概念。

2. 掌握设置“遮罩层”的方法。

教学设计

一、课堂引入

欣赏一些遮罩动画,如范例“秋诗秋画”。在欣赏动画的过程中,启发学生观察动画效果。

欣赏动画后,指导学生对动画源文件进行分析。如:分析各图层所放置的对象以及“图层面板”的变化等。

通过分析与观察,得出结论:动画有2个特殊的图层,上一图层盖住下一图层;上一图层只决定将要看到的形状,下一图层只决定将要看到的内容。这种动画就是“遮罩动画”。

怎样制作具有遮罩效果的动画“秋诗秋画”,就是本课要研究的问题。“遮罩”效果在作品中很常见,可以说是无处不在,很多有创意的效果都是利用二、新授

1.新建文件并导入位图

2.在新图层中输入诗

3.设置文字的动画类型

4.设置遮罩层设置遮罩层后,图层自动锁定,并且得到遮罩效果。

5.保存文件

6.智多星

遮罩层中的对象,不仅是矩形,还可以是任意形状的图形或文字。

三、练习

学生练习制作遮罩动画

四、知识着陆

五、视野拓展

IE截图小技巧

六、课后小记

第10课秋声秋色

教学目标

1.认识Flash MX中的“库”面板。

2. 理解“库”的概念;学会在“库”中播放导入的声音素材。

3. 掌握在动画中添加声音的方法。

教学设计

一、课堂引入

有的人喜欢秋天的景色,有的人更喜欢听秋天的声音。在秋天,你听到过哪些动听的声音?你听过蟋蟀的叫声吗?你知道吗,通过蟋蟀的叫声,能判断出蟋蟀的品质,如:发出“嘟——嘟——”的低沉的叫声是“油葫芦”,叫声沙哑的是“老米儿”,“瞿、瞿”地叫得又响又脆的才是一只好蟋蟀。

秋天,大自然中有许多奇妙动听的声音,构成悦耳的秋天交响曲。为了留住秋天的美景和秋天的声音,我们继续制作动画“秋诗秋画”,将赞美秋天的声音“秋之曲”插入到动画中。(组织学生欣赏动画“秋声秋色”,使学生明确本课的任务。)

二、新授

1.打开动画文件“秋诗秋画”

2.导入声音文件

3.在动画中添加声音

引导学生将声音素材从“库”面板中拖到舞台上就可以。当完成操作后,应指导学生观察舞台与“时间轴”的变化,从而清楚:由于声音是看不见的,所以舞台上没有任何变化,但在“时间轴”窗口中,可看到添加了声音的时间线。4.设置声音效果

对导入的声音文件可以进行加工处理并根据动画的需要设置播放效果。如设置声音效果、播放次数等。

如果在“效果”选项中选择“从左到右淡出”,指的是将声音从左声道转到右声道播放,而且声音逐渐衰减。

5.保存文件

三、练习

四、知识着陆

五、视野拓展

认识声音的格式

六、课后小记

第4单元冬

一、单元概述本单元的活动主线是:以“冬”为主题,制作有“影片剪辑”、多场景、动作按钮以及命令控制播放的动画。

二、学习目标

学生在掌握了制作简单动画的基础上,学习制作由动作“按钮”控制的多场景复杂动画。

在前3个单元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学会创建“图形”元件。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将逐步了解Flash中的“按钮”元件、“影片剪辑”元件的作用,理解并掌握动作命令的设置,学会制作具有“影片剪辑”、动作“按钮”的多场景动画。

三、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学会创建“影片剪辑”元件。

2.掌握“变形”命令的使用方法。

3.掌握导出Flash影片文件的方法。

4.掌握利用动作命令控制动画播放的方法。

5.学会创建多场景动画。

6. 掌握导出gif动画的方法。

7. 掌握利用按钮来实现场景跳转的方法。

8.认识并掌握“图形字体符号”的编辑方法。教学难点:

1.理解“影片剪辑”元件的概念,了解该元件的作用并学会创建。

2.灵活利用“变形”命令对图形进行旋转、倾斜等操作。

3.能够导出swf格式的Flash影片。

4.理解play、stop、goto命令的作用;能够熟练利用命令来控制动画的播放。

5.理解“多场景”动画的概念;学会创建多场景动画。

6. 认识gif动画的格式及作用;能够正确导出gif动画。

7. 认识“按钮”元件的作用,学会创建“按钮”元件并利用按钮来实现场景的跳转。

四、学时安排

每课均为1课时。

第11课雪花飘飘

教学目标

1.理解“影片剪辑”元件的作用并学会创建“影片剪辑”元件。

2.能够灵活地利用“变形”命令对图形进行编辑。

3.能够熟练地导出swf格式的Flash影片文件。

教学设计

一、课堂引入

冬是四季的终结,又预示着新的季节轮回的开始。你喜欢冬季吗?同学们都喜欢

纯洁无瑕的白雪,我们可以堆雪人,滑雪,打雪仗!我们能不能用动画来表现雪花飘飘的景色呢?

(1)欣赏动画:雪花飘飘

(2)范例剖析:观察动画的“时间轴”窗口,你有什么问题吗?

(3)启发:我们在动画中只看到两个图层,而且每个图层只有一个关键帧。“雪花飘飘”的动画是怎样实现的?是通过“影片剪辑”实现的。什么是“影片剪辑”?怎样创建有“影片剪辑”的动画?这就是本课我们要研究的问题。

二、新授

1.新建文件并导入位图

2.创建“图形”元件

3.创建“影片剪辑”元件

要创建“飞舞的雪花”影片剪辑,先要创建“雪花”的图形元件。在创建“雪花”的图形元件的过程中,用到了“变形”面板中的“旋转”以及“拷贝并应用变形”命令。

①改变“变形中心点”的位置。

②注意在“旋转”右侧的文本框中输入角度

在制作“雪花飞舞”效果的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理解:“库”面板中的“元件”可以反复调用;“影片剪辑”本是也可以是一小段动画。

5保存文件

6.导出swf格式的Flash影片

同学们接触过不少flash动画作品,有的是娱乐动画,有的是游戏。通常情况下,只要双击swf动画文件名即可播放。但很多同学并不了解swf格式的动画文件就是flash动画的最终产品格式,因此我们要导出swf格式的flash影片。三、练习

制作一个星星闪烁的晚景动画。

四、知识着陆

五、视野拓展

闪吧推荐

六、课后小记

第12课雪中娃娃

教学目标

1.理解动作命令play、stop、goto的含义。

2. 掌握利用动作命令控制动画播放的方法。

教学设计

一、课堂引入

首先,教师应引导学生欣赏动画“雪中娃娃”。在演示播放的过程中,可配上语外音:大雪不停地下,夜晚,大片的雪花仍从天空中纷纷扬扬地飘落下来。劳作一天的人们已经进入的梦乡,惟有美丽的小雪人静静地站在雪中。

请同学们试着再一次播放动画。在播放的过程中,你有什么新发现?(组织讨论)

只有按回车键时,才可以看到小雪人站在雪地上。说明动画是可以通过命令来控制播放的,如:按下回车键继续播放。常用的动作命令有哪些?怎样利用动作命令来控制动画的播放?这些问题就是本课要研究的重点,难点问题。

二、新授

1.在动画源文件“雪花飘飘”上创建新图层

分别在两个新图层的第2帧插入空白关键帧,引导学生明白插入空白关键帧的作用是清除第1帧中的动画对象“雪景”图片和“飞舞的雪花”电影剪辑。取而代之的是第2帧上的对象“雪地”和“雪人”。

2.设置动作命令控制动画的播放

首先,需要将动画先停止在第1帧上。这需要在第1帧上添加“停止”命令stop。为表现当动画播放到第20帧时再自动跳转到第2帧重新播放的动画效果,需要在第20帧上添加“跳转”命令goto。

3.测试动画

在动作命令都设置完后,应指导学生观察“帧”上的变化,然后自己测试动画,体会通过动作命令来控制动画播放的效果。

4.保存动画及导出影片

三、练习

为动画“秋声秋色”添加动作命令。

四、知识着陆

六、视野拓展

交互动画

七、课后小记

八、

第13课圣诞快乐

教学目标

1. 理解动画中“场景”的概念。

2. 掌握“图形字体符号”的编辑方法。

3. 学会插入新场景的方法。

教学设计

一、课堂引入

首先,引导学生欣赏一些用flash制作的圣诞动画贺卡。然后,启发学生针对圣诞节的话题进行讨论,使学生了解一些与圣诞节有关的小知识。最后,赏析范例“圣诞快乐”。

通过播放动画,你有什么新发现?(讨论)

当单击动画中的“礼品盒”后,我们会看到另一小段动画;当单击动画中的“蛋糕”后,又返回到原来的动画。同学们一定猜到了,动画中的“礼品盒”和“蛋糕”是漂亮的按钮,通过按钮可以控制动画在不同场景之间进行跳转。怎样理解Flash 中的场景?我们一起阅读教材69页“智多星”栏目中对场景的介绍。Flash动画可以在一个场景中完成,也可以由多个场景完成。前几节课我们所做的动画是在一个场景中完成的。从本课开始,我们研究制作多场景动画,然后,利用按钮来控制场景的跳转。

二、新授

1.制作场景1中的动画

用Webdings字体输入图形文字符号,如:输入字母e,舞台上出现小“礼物”符号。因为它是特殊的“文字”,所以具有“文字”的属性,如可以编辑其大小、颜色、粗细。

2.制作场景2中的动画

打开的“场景”面板中,单击“场景”按钮来添加新场景的方法。

“插入”菜单中的“场景”命令也可以插入新场景。

3.测试动画

4.保存动画并导出为gif动画

首先,将flash源文件导出为gif动画文件。

引导学生观看导出的gif动画。

Flash动画输出成gif动画后,虽然内容没有大的变化,但是输出的gif动画已经不是矢量动画了,不能随意地无损放大或缩小。而且在动画中所设置的动作命令会失效。所以,我们一般不选gif格式输出。

三、练习

四、知识着陆

五、视野拓展

六、课后小记

第14课贺卡传情

教学目标

1.理解Flash中“按钮”的作用。

2. 掌握“按钮”元件的制作方法。

3.学会利用按钮来实现场景的跳转。

教学设计

一、课堂引入

播放源文件“圣诞快乐”,并启发思考:在这个动画中只有演员,而缺少导演。场景1中的动画播完后自动播放场景2中的动画,动画的进程无法自由控制。怎样控制场景的跳转?可以利用“按钮”来实现场景的跳转。这就是本课要研究的重点问题。

二、新授

1.打开动画源文件

2.制作按钮

(1)场景1”中制作一个按钮

①将“礼品盒”选中并“转化为元件”。指导观察“库”中“按钮”元件的图标。

②双击“库”中“礼品盒”按钮元件。指导观察“按钮”编辑环境的“时间轴”窗口并对4个不同关键帧的状态进行了解。

③单击“场景1”标签后,才能返回到原来的舞台。指导观察按钮编辑环境与场景编辑环境的区别,从而理解:要想对按钮进行修改,应先进入“按钮”元件的编辑环境。

(2)场景2中制作一个按钮

利用同样的方法,启发学生自己制作场景2中的按钮。

3.场景的跳转

(1)通过“帧”上的动作命令以及动作“按钮”实现场景的跳转

首先,引导学生分别观察:当“场景1”的尾帧上没有stop的动作命令,动画的进程是怎样的?当“场景1”的尾帧添加了stop动作命令后,动画的进程又是怎样的?通过对比观察,使学生理解:要让动画在“场景1”的尾帧处停止播放,然后等待通过“按钮”来播放“场景2”中的动画。需要分别在“场景1”的尾帧上添加

stop命令,在“场景1”中的“按钮” 上也设置动作命令,实现场景1中的动画跳转到场景2的动画。

在“场景1”的尾帧添加stop命令的方法,在“场景1”的“按钮”上添加跳转到“场景2”的动作命令,涉及到goto命令的使用,应引导学生完成任务。特别是启发学生理解gotoandplay与gotoandstop的区别。

指导“场景2”中的“声音按钮”添加stopallsounds命令的操作,让学生明白此命令的作用。

4.测试动画

5.保存动画

三、练习

制作一个有声有色的动态按钮

四、知识着陆

五、视野拓展

常见的Flash电子贺卡网站

六、课后小记

第5单元四季一、单元概述本单元的活动主线是:以“四季”为主题,综合利用所掌握的Flash基础知识,制作较复杂的动画。通过制作活动,使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

二、学习目标

本单元是综合制作活动。学生将利用两课时的时间,制作以“四季如歌”为主题的flash动画作品。

通过作品制作活动,对已掌握的Flash MX的基础知识进行综合运用与巩固复习。单元结束时要进行作品的展示交流。

三、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 能够灵活地在动画中添加背景音乐。

2. 能够创建文字“电影剪辑”元件并灵活地设置颜色的透明度。

3. 能够灵活地添加场景、引导层、遮罩层。

4.能够熟练地创建按钮。

5.能够灵活地调用“公用库”中的“按钮”元件。

6.能够灵活地使用play、stop、goto、stopAllsounds等命令来控制动画的播放。

教学难点:

1. 理解“背景音乐”的作用;能够在动画中添加背景音乐。

2. 学会灵活设置与调整颜色的“透明度”(Alpha)。

3. 能够根据动画情节的需要,灵活添加新场景、引导层、遮罩层。

4. 认识“公用库”的作用,学会调用“公用库”中的元件。

5. 灵活地使用play、stop、goto、stopAllsounds等命令来控制动画的播放。

四、学时安排

每课均为1课时。

第15课四季如歌

教学目标

1.练习导入位图的操作。

2.灵活添加背景音乐。

3.灵活设置颜色的透明度。

4.学会创建文字由浅到深慢慢呈现的运动渐变动画。

教学设计

一、课堂引入

“春天是充满希望的;夏日是阳光灿烂的;秋天是硕果累累的;而冬天是这样神奇地变幻着日月星辰,风云雷雨,变幻着温度……。“我们用两节课时间,综合利用所掌握的技能,制作有背景音乐的多场景动画。在制作的过程中,要注意随时保存文件”。

二、新授

1.新建文件并导入图片

2.在动画中添加背景音乐

3.创建“影片剪辑”元件

4.创建按钮

5.设置动画命令控制动画的播放。

6.保存文件

7.值得注意的问题:

(1)教师要加强巡视,及时发现问题。

(2)针对学生实际,随时调控。

(3)提示学生随时注意保存文件。

三、知识着陆

四、视野拓展

设置动画满屏播放

五、课后小记

第16课季节轮回

教学目标

1.练习导入位图的操作。

2.灵活利用遮罩层实现图片的切换效果。

3.灵活设置动作命令控制动画的播放。

4.练习调用“公用库”中的“按钮”元件。

5.灵活利用play、stop、goto、stopAllsounds等命令来实现场景的跳转。

教学设计

一、课堂引入

本课是继续制作动画“四季如歌”。今天希望同学们能将自己制作的动画与同学分享。

二、新授

1.在新场景中导入背景图片几四季图片

2.添加遮罩层

3.设置动作命令控制动画的播放

4.添加按钮

5.设置场景1中按钮的动作

6.测试动画

7.保存文件

三、展示评价

四、知识着陆

五、视野拓展

Flash 动画下载助手Flash Catcher 六、课后小记

最新小学信息技术教案全册

小学信息技术教案全册 1.与新朋友见面 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电脑在生活中的运用; 2、初步掌握电脑各外观部件的名称; 3、基本掌握电脑的开机、关机操作; 4、熟悉电脑桌面; 教学重点:掌握电脑的开关机工作; 教学难点:电脑的关机操作; 教学过程: 一、了解电脑在生活中的用途 教师提问:谁能告诉我,大名鼎鼎的电脑能帮我们做什么? 1、学生自由发言; 注:可行的话教师可在电脑上演示操作; 2、教师补充说明绍电脑的常规用途; 3、教师演示电脑的用途:如:查看资料、看电影、玩游戏、购物、聊天、学习等等。 二、了解电脑的各组成部分 教师提问:电脑竟然有那么大的威力,那到底电脑是什么样子的呢?他有哪些组成部分呢? 1、让学生观察身边的电脑,说说电脑有哪些组成部分? 注:学生可口说也可手指。 教师拿出或指出相应的设备,介绍其名称并简单介绍其功用。 2、看谁识的快; 教师任意指出设备,学生报出名称。 方式:1、学生站起枪答。 2、开小火车回答。 3、考一考;

你们现在已认识了电脑,那你们还知道电脑还有哪些好朋友吗?他们和电脑一起又能帮我们做什么呢? 1)、学生自由讨论。 2)、学生自问自答: 方法:让一学生提出电脑的一位朋友,让其他的同学来回答,他能帮我们做些什么事。 教师一旁点拔,补充。 3、教师总结介绍: 如:打印机、扫描仪、优盘、摄影(相)机、投影仪、写字板、刻录机等。有条件的话可拿出展示介绍。 三、初试电脑 教师提问:我们知道了电脑那无边的能力,那怎样来敲开他的大门,与他来个亲密接触呢?(教师提示与开电视机差不多) 1、学生依据电视机的开关猜测。 2、教师讲解开机的方法。 A:打开显示器的开关。 B:打开主机上的开关。 注:为了电脑的寿命,一定要先开显示器的开关,后开主机的开关。 3、确定开关: A:教师指出显示器及主机上的开关。 B:学生互指显示器及主机上的开关。 4、开机 A:教师开机。 注:应讲清电脑开机中有个启动画面并需有一定的时间,需耐心等待。 B:学生开机。 要求相互监督、提醒。 5、接触桌面:

小学信息技术五年级全册教案知识讲解

第1课信息和信息处理工具 教学目的和要求 1、了解什么是信息; 2、了解如何描述信息以及对信息进行获取、传递、处理的各种技术; 3、知道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是两种重要的信息技术; 4、了解信息高速公路; 教学重点与难点:信息的各种心态及其本质含义。 教学方法:1、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启发学生对问题深入思考。 2、电脑动画课件教学。 教学准备:1、电教室内利用电脑播放自制的教学课件。 2、课前打开电脑。 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1、什么是信息?你知道吗?(学生回答) 简单地说,信息就是指对人么有用的数据、消息。(有用,即有价值。 信息具 有价值) 2、信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举例启发后,请学生自己举例) 只要我们留意一下周围世界,就会发现信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十字路口的信号灯……教室里的板书,挂图……图书馆里的书报……春节联欢晚会的现场直播……大自然也无时无刻不在向我们传发出各种各样的信息…… [可用幻灯片展示以上图片] 二、新课教学 解释: “一、信息通常是指数据、消息中所含的意义。” 科学角度研究的信息主要指:一是经过计算机技术处理的资料和数据,如文字、图形、影像、声音等;二是经过科学采集、存储、复制、分类、检测、查找等处理后的信息产品的集合。 信息是事物运动的状态和存在方式而不是事物本身。它必须借助某种符号才能表现出来,而这些符号通常人们用数据来记录它。 “二、信息技术主要是指人们获取、存储、传递、处理信息的各种技术,计算机技术和通讯技术是两种重要的信息技术。” [利用电脑动态展示以下三种重要的信息技术] “1、信息的获取” 人脑的大部分信息是通过视觉和感觉器观获得的; 电脑中的信息主要是通过诸如键盘、鼠标、语音识别等电脑输入设备,

小学信息技术(泰山版新版)第一册(上)教案(全)

泰山版信息技术第一单元:感受信息世界 1、游览信息大世界 2、用信息表达自我 3、信息工具知多少 1、游览信息大世界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感受校园中的信息。 2、游览校园,发现信息。 3、体会信息的重要性。 技能目标:体会信息的重要性。 情感目标:感受信息交流、人机交互的意义。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1、感受校园中的信息。 2、游览校园,发现信息。 3、体会信息的重要性。 难点:体会信息的重要性。 三、教学方法: 采取任务驱动法、讲授教学法等教学方法 四、教具准备:课件 五、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出示交通安全教育图片,让学生初步感知信息。 二、新知园 1、新发现 校园里的安全:校园里有很多文字、图片,还有活动、讲座,都在时刻提醒我们“注意安全”。你发现了吗? 2、一点通 信息就在我们身边:人们能够看到、听到、感觉到信息,能够思考、交流信息。 3、去探索 (1)校园里还有哪些信息?分组到楼道、操场、图书馆等场所去观察吧。 你找到了哪些方面的信息?请记录下来,与大家交流。 活动方面: 学习方面: 卫生方面: 其他方面: (2)小体验 闭上眼睛,捂住耳朵,慢慢呼吸,不要说话,仔细体会周围的变化……一分钟后,恢复正常,谈谈自己的感受。 4、加油站 多方求证辨别信息真假:有时我们得到的信息不一定真实可信,你知道怎么辨别吗?(小组讨论) 5、知识卡 斑马线:在路口或门前的路面上,画着一道道白线,这就是人行横道线,又称斑

马线。 过马路一定要走斑马线,时刻牢记“一停、二看,三通过”。 三、课堂小结 四、布置课后练习。 板书: 游览信息大世界 信息就在我们身边:人们能够看到、听到、感觉到信息,能够思考、交流信息。过马路一定要走斑马线,时刻牢记“一停、二看,三通过”。 第2课《用信息表达自我》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会用语言描述自己 2、掌握表达信息的方法 3、学会完整地表达信息 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表达信息 【教学难点】完整地表达信息 【教具准备】计算机 【教学方法】任务驱动、说写结合、小组讨论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新学期开始了,我们四年级又重新分了班,我们又认识了许多新同学和新老师,因为刚刚认识相互间还不太了解。我们应该来个自我介绍好不好。你认为自我介绍应该从哪些方面介绍自己,才能给大家留下深刻的印象,让大家永远记住你呢? (学生思考交流) 二、讨论交流探究新知 刚才同学们说可以从姓名、性格、爱好、理想等方面来介绍自己。而信息小组新来三名成员,他们做的自我介绍却与众不同,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你想了解一下她们吗?你想知道他们是怎样介绍自己的吧。下面就请她们三个做自我介绍。(课件) 通过他们的自我介绍,你对他们的印象如何,你感觉他们是什么样的人?(学生评价对大强、小丽、能能的印象) 你想让别人更好地了解你么?你想给别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吗?下面请同学们介绍一下自己,介绍自己时,可以从姓名、性格、爱好、特长、理想等方面介绍。看谁说的又清楚又仔细。 找几名同学来介绍自己。说一说他们用了哪些词语来描述个字的特征。 无论是介绍自己,还是向别人表达信息时,都尽量详细准确。如介绍一件事,要说清楚发生的时间,地点和有关人物,有条理地描述发生的事,如果描述清楚就会出现误会和笑话。 探索1:出示第9页实例,寻找信息表达的错误。小组合作 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如果遇到上述情况你应该怎么说。 学生模仿练习:假如我们学校操场上有位同学受伤了,你怎么拔打120急救呢?想一想:表达信息的方法,除了语言,还有什么方法? 探索2:体验用多种方式表达信息,闭上嘴巴,不要张口,用另一种方式告诉同

小学五年级信息课教案知识分享

小学教学工作计划 2017—2018年度第一学期五年级科目:信息技术教师:李孔明

【知识与技能】 1、了解电子报刊制作的一般步骤,会根据主题的不同给报刊起名。 2、了解报刊的版面结构,学生根据报道内容设计报刊版面。 3、学会设置纸张大小、页边距、分栏。 4、了解电子报刊制作的一般步骤。【过程与方法】 1、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能确定电子报刊的主题,通过规划小报的版面设计,巩固上网收集素材这一常用方法,体验页面设置的方法和作用。 2、通过小报的设计制作,学习在群体中进行交流和沟通。【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的整体规划、设计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制作电子报刊的兴趣。教学重点: 1、了解报刊的版面结构,学会根据报道内容设计报刊版面。 2、设置纸张大小、页边距、分栏。教学难点: 1、了解报刊的版面结构,学会根据报道内容设计报刊版面。 2、通过小报的设计制作,学习在群体中进行交流和沟通,体会信息的加工与表达。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 一、导入与规划 1、激趣导入:每年学校都要评选优秀班级,各个班级竞争非常激,有的贴标语,有的出手抄报,有的小方约了几位同学一起动手,想制作一份竞选小报,把班级的精彩展现出来!可是,该从哪儿入手呢?你们能帮帮他们吗? 2、请学生谈谈办手抄报的步骤:选择主题、收集素材、确定内容、规划设计、编辑排版。(教师引导学生发言,注意利用学生制作手抄报的经验,迁移引导。可把问题总结为“做什么”——主题内容(收集素材),“怎么做”——版面设计,“动手做”——编辑排版三个问题。) 3、教师评价,总结制作报刊的几个阶段:选择主题、收集素材、确定内容、规划设计、编辑排版(并板书内容)二、确定主题与内容 1、教师:按学生座次进行分组,并提出任务:小组对照课本中提供的表格,讨论并填写小组最想制作的报刊主题,并确定主要内容。 2、学生讨论填写。 3、各小组简要介绍自己选择的主题和内容,并说明选择该主题的原因。 4、师生评价,颁发“最佳主题奖”。三、版面设计与排版 1、教师课件出示:范例报刊,结合范例并简要介绍版面的组成:报眉、报头、正文、报尾。 2、发送学习软件:“报刊版面规划”软件.swf。教师介绍、演示操作。 3、学生通过软件实践操作:规划版面。 4、师生评价:颁发“最佳设计奖”。四、编辑排版

小学信息技术四年级下册教案人教版

第1课文件的查找与创建快捷方式 教学目标: 1、学会文件的自动查找。 2、能够创建快捷方式。 3、能够更改快捷方式的图标。教学重点: 1、利用Windows的查找功能搜索文件。 2、学会创建快捷方式。教学难点: 综合利用Windows的查找功能搜索信息的能力。教学时间: 1课时。教学准备: 安装一些漂亮的图标。教学建议: 这是一堂操作系统内容的课时,内容相对来说比较枯燥, 文件查找:文件的查找界面比较简单,只是由两部分组成。但在使用上还是有很多的技巧。在输入需查找的文件名时,可以通过两个例子(一个把文件输全,一个输入文件名的其中几个)让学生明白,有时查找一个文件,如果文件名记的不全照样可以把文件找到。搜索的路径选择学生比较容易遗忘,教师可以设置一两陷井,如:在D盘的文件让学生在C盘找。 创建快捷方式:引入创建快捷方式可以通过比赛来实现。如:让几个学生用不同的方法执行一个命令(例如执行Word,1、可以用从开始按钮进入执行2、查找到Word,双击执行3、一步一步找到Word并执行4、双击桌面的Word 快捷图标……)由学生来评说喜欢哪一种方法并说一说原因。这样即可以引入快捷方式的创建又可以让学生明白快捷方式的作用。 快捷方式的创建有很多方法:教材讲述的先用查找软件找到需要创建的文件再用

快捷菜单来创建快捷方式。这种方法简单实用,教师也可以根据自己的教学特点及学生水平选择其它的创建方法。 更改“快捷方式”图标:这个内容比较有趣,学生的学习兴趣较浓。更改的图标也可让学生试着找到那些漂亮的图标。 第2课从这里启航 教学目标: 1.认识Word的基本界面、启动方法及其作用。 2.熟悉Word 的编辑环境,能在Word中录入文字及文字的格式化课时安排: 1课时。教学重点: 启动Word的方法和在Word中排版文字课前准备: 1.排版好的Word文章供学生欣赏(文章可在光盘中找到) 2.如果学生机没有光驱,将“万里长城”拷到网络中或学生电脑中。教材分析:1.介绍Office:Office2000(Word2000 Excel2000 Powerpoint2000 outlook2000 Access2000)是微软公司的办公系列软件。我们平时所用的Windows也是微软的产品。 2.Word是功能十分强大的文字处理软件,包括文章的编辑、排版和打印。可以非常方便地实现图文混排。可以通过欣赏Word的作品来激发学生兴趣。3.Word 的启动。 4.Word 的基本界面:Word的基本界面和写字板很相似,因此在这里,完全可以简单带过。Word中的文字录入、编辑,凡和写字板一致,教材上都写得非常简单。

小学信息技术五年级上册全套教案教学设计

大梁子小学 信息技术教案
年级:五年级 教师:王 维

了解电脑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引起学生对电脑的兴趣。 2、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的基本组成,让学生对信息技术课有一个宏观的认识。 教学重点、难点: 1、启发学生了解电脑在生活中的用途。 2、了解计算机的基本组成,知道软件和硬件的区别等。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去电脑大世界玩 1、分角色扮演主机、显示器、键盘、鼠标、小朋友苗苗 学生讨论你在电脑大世界中都认识了谁? 2、电脑大世界好吗?想和苗苗小朋友一起玩吗? (二)认识电脑 苗苗在电脑大世界中认识了什么?它由两部分构成的? 计算机系统的组成:硬件和软件 (三)初步了解硬件和软件 计算机硬件组成:显示器、键盘、鼠标、主机、音箱。 讨论一下什么是软件? (为了让概念不再抽象,可举一些生活中的例子来说明硬件和软件的区别) (四)掌握软盘、硬盘、光盘的概念 1、硬盘 2、软盘和光盘的使用 3、学生实验 (五)小结 这节课我们在电脑大世界中学到了什么? 教学后记: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掌握鼠标的正确使用及开机、关机的正确操作。 2、使用电脑时的注意事项。 教学重点: 1、掌握开机、关机的正确步骤及鼠标的使用。 2、培养学生爱护信息设备的意识。 教学内容:

开机、关机、鼠标的用法、使用电脑时的注意事项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要让电脑上班,首先要做的是什么? 对,开机。 (二)开机与关机 1、那如何正确开机呢? 2、学生交流自己的经验。 3、认识 Windows98 的桌面,学生交流已认识的部分 4、师补充 5、关机 6、综合:开机时,先开显示器,再开主机;关机时,先关主机,再关显示器。 7、学生实验。 (三)鼠标的用法 鼠标有两键或三键鼠标 1、讨论一下怎样握鼠标。 2、师小结:拇指、小手指放在鼠标的两侧,食指放在左键上,中指放在右键上, 无名指起辅助作用。 3、鼠标的操作 (1)生互相交流自己会用的操作方法。 (2)把自己会的操作方法演示给大家看。 (3)师补充:除指向、单击、双击、拖动外,还可以单击鼠标右键,注意单击 右键弹出的菜单叫快捷菜单,而且指向内容不同,弹出的快捷菜单的内容是不一 样的。b5E2RGbCAP (4)学生实验 (四)谈谈你的收获 教学后记:

信息技术工具介绍flash

信息技术工具介绍f l a s h Lele was written in 2021

信息技术工具介绍——Flash 一、flash软件介绍 Flash是一种动画创作与应用程序开发于一身的创作软件,为创建数字动画、交互式Web站点、桌面应用程序以及手机应用程序开发提供了功能全面的创作和编辑环境。Flash广泛用于创建吸引人的应用程序,它们包含丰富的视频、声音、图形和动画。可以在Flash中创建原始内容或者从其它Adobe应用程序(如Photoshop或illustrator)导入它们,快速设计简单的动画,以及使用Adobe Action Script 开发高级的交互式项目。设计人员和开发人员可使用它来创建演示文稿、应用程序和其它允许用户交互的内容。Flash可以包含简单的动画、视频内容、复杂演示文稿和应用程序以及介于它们之间的任何内容。通常,使用Flash创作的各个内容单元称为应用程序,即使它们可能只是很简单的动画。也可以通过添加图片、声音、视频和特殊效果,构建包含丰富媒体的Flash 应用程序。 二、基本功能及应用 Flash动画设计的三大基本功能是整个Flash动画设计知识体系中最重要、也是最基础的,包括:绘图和编辑图形、和遮罩。这是三个紧密相连的逻辑功能,并且这三个功能自Flash诞生以来就存在。 Flash包括多种绘图工具,它们在不同的绘制模式下工作。许多创建工作都开始于像矩形和椭圆这样的简单形状,因此能够熟练地绘制它们、修

改它们的外观以及应用填充和笔触是很重要的。对于Flash提供的3种绘制模式,它们决定了"舞台"上的对象彼此之间如何交互,以及你能够怎样编辑它们。默认情况下,Flash使用合并绘制模式,但是你可以启用对象绘制模式,或者使用"基本矩形"或"基本椭圆"工具,以使用基本绘制模式。 绘图和编辑图形不但是创作Flash动画的基本功,也是进行多媒体创作的基本功。只有基本功扎实,才能在以后的学习和创作道路上一帆风顺;使用FlashProfessional8绘图和编辑图形--这是Flash动画创作的三大基本功的第一位;在绘图的过程中要学习怎样使用元件来组织图形元素,这也是Flash动画的一个巨大特点。Flash中的每幅图形都开始于一种形状。形状由两个部分组成:填充(fill)和笔触(stroke),前者是形状里面的部分,后者是形状的轮廓线。如果你总是可以记住这两个组成部分,就可以比较顺利地创建美观、复杂的画面。 补间动画是整个Flash动画设计的核心,也是Flash动画的最大优点,它有动画补间和形状补间两种形式;用户学习Flash动画设计,最主要的就是学习“补间动画”设计;在应用和图形元件创作动画时,有一些细微的差别,你应该完整把握这些细微的差别。 Flash的补间动画有以下几种:

最新小学六年级信息技术教案全集

最新小学六年级信息技术教案全集 教学目的和要求 1、了解什么是信息; 2、了解如何描述信息以及对信息进行获取、传递、处理的各种技术; 3、知道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是两种重要的信息技术; 4、了解信息高速公路; 教学重点与难点:信息的各种心态及其本质含义. 教学方法:1、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启发学生对问题深入思考. 2、电脑动画课件教学. 教学准备:1、电教室内利用电脑播放自制的教学课件. 2、课前打开电脑. 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1、什么是信息?你知道吗?(学生回答) 简单地说,信息就是指对人么有用的数据、消息.(有用,即有价值.信息具 有价值) 2、信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举例启发后,请学生自己举例) 只要我们留意一下周围世界,就会发现信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十字路口的信号灯……教室里的板书,挂图……图书馆里的书报……春节联欢晚会的现场直播……大自然也无时无刻不在向我们传发出各种各样的信息…… [可用幻灯片展示以上图片] 二、新课教学 解释: “一、信息通常是指数据、消息中所含的意义.” 科学角度研究的信息主要指:一是经过计算机技术处理的资料和数据,如文字、图形、影像、声音等;二是经过科学采集、存储、复制、分类、检测、查找等处理后的信息产品的集合. 信息是事物运动的状态和存在方式而不是事物本身.它必须借助某种符号才能表现出来,而这些符号通常人们用数据来记录它. “二、信息技术主要是指人们获取、存储、传递、处理信息的各种技术,计算机技术和通讯技术是两种重要的信息技术.” [利用电脑动态展示以下三种重要的信息技术] “1、信息的获取” 人脑的大部分信息是通过视觉和感觉器观获得的; 电脑中的信息主要是通过诸如键盘、鼠标、语音识别等电脑输入设备,扫描仪、传感器等电子感测装置来获取. “2、信息的传递” 信息只有通过交流才能发挥效益. 烽火狼烟、飞马传书、信鸽远飞——>报纸、电报、电话、广播——>微波、光缆、卫星、计算机网络 “3、信息的处理” 信息处理是指将信息缩小、放大、分类、编辑、分析、计算,加工成某种要求的数据形式,如绘制图形、打印报表等. 电子计算机是信息处理机. “三、信息社会” 人类进入20世纪以后,科学技术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当今信息同物质、能源一样重要,是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三大基本资源之一,是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甚至人们把今天的社会

小学信息技术全套教案(经典)

第一章信息技术基础知识1 课题:第一节信息与信息技术 教学要求: 1、使学生了解信息和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 2、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变化及其对现代社会的影响。 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1、理解信息和信息技术的概念。 2、了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强化信息意识。 教学器材:投影仪、演示用计算机。 授课地点:电教室 教学过程 1、引言 本章是教材的第一章,这章的内容对学习信息技术会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通过学习使学生有较强的信息意识。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对现代社会的影响,计算机的组成,硬件和软件知识,计算机的安全与病毒防治以及计算机的发展概况。 中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同学们对中学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同学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这节课我们学习第一节信息与信息技术。 2、什么是信息? 自从有了人类,在人们的生活和生产活动中,就有了信息交流。它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到20世纪后叶我们把信息与信息技术交流作为一门专门的学科来研究。 (举例)有关信息、信息技术的巨大作用。 所谓信息,通常是指对人们有用的消息。 3、什么是信息技术 一般说来,信息技术是指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存储信息、传输信息的技术。 人们获取信息的途径有很多,可以直接从生产、生活、科研活动中收集和获取信息,也可以从网络、电视、广播、报刊杂志等获取间接的

信息。其中计算机网络上收集和获取信息是极其重要的一条途径。 请阅读P2—P4。 (实例演示) 从信息学的角度,从为了解1990年到1999年十年中,我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科生和硕士研究生的招生情况,分析相应的教育发展情况作为例子,使学生了解信息技术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示例告诉我们信息世界里,必须学习和掌握计算机信息技术。 操作步骤:A、连接上网, B、搜索框中输入关键词。 C、检验结果: D、依次选取“中国教育概况”“中国教育科研网” E、从中找到数据输入到电子表格中, F、再把数据以图表的形式表示。 4、信息技术的发展 计算机网络技术是由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结合而成的。计算机网络对人类的影响,已经超出了它的技术范畴。信息资源已成为同物质资源同样重要的社会资源。信息只有通过交流才能实现资源共享。随着信息高速公路的建立。信息成为所有人可共享的社会资源。 5、归纳、总结: (1)信息与信息技术的概念。 (2)信息技术在各个领域中的应用以及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的情况。 6、讨论思考 (1)什么是信息技术? (2)人们获取信息的途径主要有那些途径? 归纳总结: (1)信息与信息技术的概念。 (2)信息技术在各个领域中的应用以及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的情况。 布置作业: 1、什么是信息技术? 2、人们获取信息有哪些主要途径?

小学信息技术五年级下册教案

小学信息技术五年级下册教案

第1课寻找“蜗牛图” 教学目标: 1、学习登录网站,浏览网页。 2、掌握浏览网页的小技巧。 3、学会保存网页中的图片。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方法:讲授法、上机操作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 二、新授: 三、上机操作 (一)、登录网站 1、启动IE浏览器 单击任务栏中的“IE浏览器”图标,或双击桌面上的图标启动IE浏览器。 2、认识IE浏览器窗口 单击IE浏览器图标,启动IE 认识IE浏览器窗口 二、浏览网页(以“童趣网”为例) 1、登录“童趣网”网站 网址:https://www.360docs.net/doc/4c17072436.html, 2、通过“超链接”浏览网页 (1)浏览“童趣网”的首页,看看这个网站上有哪些栏目。 (2)将鼠标指针移动到“童趣网”导航栏中的标题“儿童”,观察鼠标指针的变化。单击鼠标后,发生怎样的变化? (3)在网站中找到“动手又动脑”栏目,并通过“超链接”打开“猜猜我是谁”。 3、浏览小技巧 正确使用工具按钮,了解它们的功能

a 后退按钮和前进按钮:浏览器能够记住它启动后我们浏览过的每一个网页。单击这两个按钮,就可以打开在当前网页之前,之后浏览过的网页。 b停止按钮:又是打开一个网页过慢,单击这个按钮,可以停止打开操作。 c 刷新按钮:如果打开的网页中有无法显示的信息,或者想获得最新版本的网页,可单击该按钮 三、保存网页中的图片(以“蜗牛图”为例) 1、查看“猜猜我是谁”中的图片,找到“蜗牛图” 2、保存图片至指定位置 四、教学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哪些你学会了?哪些还不会? 五、教学后记: 第2课猜猜我是谁 教学目标 1、学会收藏网址。 2、学会分类保存网页上的图片。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方法:讲授法、上机操作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 二、新授: 三、上机操作 (一)、收藏网址(以“童趣网”为例) 1、登录网页登录“童趣网”(https://www.360docs.net/doc/4c17072436.html,)首页 2、收藏网址 单击收藏菜单中的添加到收藏夹命令。

小学信息技术第01册教案(人教版)

第一课神奇的信息世界(教案) 教学目的:通过学习使学生更充分地了解信息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内容:观看“神奇的信息世界”光碟 教学准备:1、调试每台计算机2、打开计算机并由教师机控制3、由各组组长带队有秩序地进电脑室教学过程: 一、新授 师:这节课,大家来学习了计算机在生活中的应用。你注意到了吗?我们生活在一个神奇的信息世界中。现在让我们一起进入神奇的世界,好吗? 生:好! 师:启动“神奇的信息世界”。 (让学生来观看,老师边解说) 师:观看影片后,同学们有什么感想吗? (让学生来讲一讲自己的想法。) 二、这里有一些例子都说明计算机在当今社会上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请大家填一填:下列图中计算机在做什么? 三、想一想 1、你在什么地方见过计算机? 2、你认为计算机还能做些什么事?

第二课走近计算机(教案) 教学目的:认识计算机各个部件,理解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概念。 教学内容:学习计算机的基本组成 教学准备:1、调试每台计算机2、打开计算机并由教师机控制3、由各组组长带队有秩序地进电脑室教学过程: 一、复习 师: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习计算机在生活中的应用。哪位同学能来谈一谈具体应用方面。 师:好,你来。 生:(略) 师:好,你也来谈谈。 生:(略) 师:同学们都谈得不错,接下来,我们来共同认识一下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好吗? 生:好。 二、新授 师:现在,让世纪博士给我们讲讲计算机的家史吧。 (老师启动光碟,让学生观看) 师:通过观看影片,同学们学习了什么呢?对计算机了解了多少呢? 生:我知道了。 师:那你来说说。 生:一台计算机(电脑)是由硬件与软件组成的。 师:哪硬件是什么呢? 生:老师,我来说。 师:好,你来说。 生:硬件主要由主机、键盘、鼠标、显示器等组成。 师:哪软件又是什么呢?

五年级信息技术教案(完整版)

文件操作 教学目的: 1.能区分文件移动、复制、删除操作的不同之处; 2.掌握用“拖放”方法实行文件操作的技能; 3.初步了解“回收站”的作用。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幻灯1) 在上一节课我们学习的知识你还记得吗?对了,我们一起了解了文件和文件夹的基础知识,初步理解了“资源管理器”,掌握了查找文件的一般方法。今天老师要带着大家一起学习文件操作。 二、出示教学目标(幻灯2) 我们一起看看这节课的学习任务: 1.能区分文件移动、复制、删除操作的不同之处; 2.掌握用“拖放”方法实行文件操作的技能; 3.初步了解“回收站”的作用。 三、学习拖放的方法复制或移动文件 (在学习拖放的方法复制或移动文件前,我们首先要了解什么是拖放方法,如何选定文件)(出示幻灯片3) 1.了解拖放的方法 拖放的方法:将选定的一个或多个文件夹、文件,用拖动操作放到另一个磁盘或文件夹中。 2、选定文件的方法

选定文件的方法是用鼠标单击文件夹或文件图标。(师边讲解边示范操作) 3.复制文件(幻灯4) (1)如何用拖放的方法复制文件呢?打开文件所在的目录窗口,同时打开需复制到的目录窗口,单击某个文件,把它拖放到目的窗口,屏幕上出现“正在复制”的画面,即复制完毕。(师边讲解边示范操作) (2)学生操作练习 注意按照老师刚刚说的步骤操作练习,在练习中出现问题即时举手。 4.撤销文件复制(幻灯5) (过渡:大家已经操作的非常熟练了,不过有些粗心的同学在复制的时候把文件放错了文件夹怎么办呢?我们能够才用撤销文件复制) (1)如果要撤销文件复制,则单击目的窗口“编辑”菜单中的“撤销复制”命令,然后单击“是(Y)”按钮,刚才复制的文件便消

信息技术高考Flash知识点

①时间轴、帧、层、元件、库的概念②文档属性的设置③帧与层的基本操作④实例属性的设置 ⑤文本及应用⑥逐帧动画、简单对象的移动和变形⑦元件的编辑、应用与管理⑧音频素材的应用图一: 按上面的序号讲解其意思及功能: 1、新建图层按钮,也可以直接右击图层,“插入图层”命令,则会在右击的图层的上方插入一新图层。 2、新建文件夹(图层很多时,可用文件夹来组织图层,使时间轴面板更加整齐) 3、删除图层按钮,也可以直接右击图层,“删除图层”命令。 4、当前帧(与第10点的红色的播放线一致),说明当前播放到第10帧。 5、帧频(Frame Per Second,每秒钟播放的帧数,帧频越大,播放速度越快) 6、播放到当前帧用时0. 9秒 7、窗口缩放,如右图,(当编辑局部时,放大窗口;编辑整体时,缩小窗口,以 便于整体布局) 8、编辑元件,,单击此处可以快速地打开元件,编辑元件 9、编辑场景,一个动画可以由多个场景组成。 10、播放指针,指示当前播放到第几帧。 11、显示图层轮廓 12、给图层加锁/解锁:锁住图层,防止图层被修改 13、隐蔽/显示图层:也是防止图层被修改的一种方法。 14、说明当前是在场景2里做动画。 15、说明当前编辑的FLASH文档名为:flash复习1 . fla 16、图层图标:双击可以打开“图层属性”对话框,如 右图,可以在这里给图层重命名。 17、图层名称:双击此处也可以给图层重命名。

依据上图一的常见问题及解答: (1)、图层的重命名:双击图层名称处,或者双击图层图标在“图层属性”里设置。 (2)、在“背景”上面插入一层:选中“背景”层,单击新建图层按钮,或者右击,“插入图层”。(3)、删除“背景”层:选中“背景”层,单击删除图层按钮;或者右击“背景”层,“删除图层”。(4)如上图所示,当前正在编辑哪个图层?为了防止其它图层被修改,应该怎么办?答:从“背景”层的铅笔可以看出,当前正在编辑“背景”层。为了防止其它图层被修改,可以将其它图层隐藏或加锁(用13或12处按钮来实现)。 (5)、怎样更方便地修改场景里的某个细小的地方?答:通过窗口缩放(7处)来放大窗口,使细微的地方放大后,更容易修改。 (6)、如果要到场景1做动画,怎么切换?用“编辑场景”按钮(9处)选择“场景1”。 (7)、播放完上面这段动画,要几秒钟?答:从帧频处可以看出每秒播放10帧,而这个动画共30帧,所播放完上面这段动画要3秒钟。 (8)如果“背景”层是在“音乐”层的上面,还能看到动画吗?为什么?答:不能,因为“背景”层在最上面时,会把下面所有层盖住,导致下面的层不可见。 (9)、如下图所示,播放动画时背景图片出现一下就没了,问题出在哪?如何解决问题?答:从图中可以看出,“背景”层的图片从第一帧开始,延续到约第14帧。第15帧是空白关键帧,之后到30帧是空白关键帧的延续,因此从第15帧开始不能播放背景图片。解决方法:选中第15到30帧,删除这些帧,再在第30帧处右击,用“插入帧”命令插入普通帧。 如果是这种情况:,则直接在第30帧处插入普通帧即可。(观察两图的不同之处) (10)、如图:小李要在“动作”层做动画,可是当从库里往场景里拖round元件时,怎么也拖不出来,为什么?怎么办?答:问题出在两个地方,1、因为“动作”层被锁,要将图层解锁后才能操作。2、因为只有关键帧或空白关键帧才可以放东西,而当前帧并不是关键帧或空白关键帧。要先定位到“动作”层的第1帧,再从库里拖元件。 做round元件第1帧到第30帧从左边移动到右边、放大、淡出的动作补间过程: 操作过程: (a)定位到“动作”层第1帧,将round元件从库里拖到场景左侧。 (b)右击第30帧处,“插入关键帧”,用选择工具将此帧(第30帧)里 的实例(圆)拖到场景右侧,用任意变形 工具结合shift键改变圆的大小,在 属性面板里设置“颜色”/“Alpha”值为 0% 。

新小学信息技术第二册教案(新)

信息技术教案 (第二册) 惠民县大年陈镇中心小学 2019.2—2019.7

第1课植物信息大搜索 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搜索引擎”,掌握借助“搜索引擎”搜索文字和图片等信息的方法,会使用“以图搜图”功能搜索不明事物的信息,懂得甄别信息。 2、在实际生活的应用情境中,初步探索上网搜索文字和图片信息的方法,体验使用“搜索引擎”搜索信息的便捷,体会网络资源的丰富多彩。 3、通过用电脑或手机上网搜索需要的信息,培养用信息技术手段寻找网络信息的能力,激发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爱好。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本课四格漫画体现的是认识校园植物的实际问题情境。通过思考如何了解身边认识的和不认识的植物,提出上网搜索植物信息的活动需求及任务内容。这样引入不仅贴近学生生活,激发学生兴趣,同时也能提高学生发现和解决身边问题的能力。 二、任务驱动: 1、了解“搜索引擎”的使用技巧。 2、掌握使用文字和图片搜索信息的基本方法。 3、通过使用网络搜索信息,增强甄别信息、选择信息的能力。 三、学习探究: 通过两个活动,引导学生进行白主学习和合作探究。

1、搜索百合花的信息。 上网搜索信息离不开“搜索引擎”,很多网站都有“搜索引擎”。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搜索引擎”的功能也越来越强大。这活动通过引导学生借助“搜索引擎”搜索百合花的信息,让学生感受使用“搜索引擎”搜索文字和图片信息的便捷,并认识到只要掌握了方法和技巧,就能在网上找到需要的、有价值的信息。这一活动,也引领学生学会甄别信息。 2、查找不明植物的信息。 引导学生认识“搜索引擎”的“以图搜图”功能,掌握如何借助图片或照片搜索信息的方法。主要目的是让学生通过这一活动,学会更多的上网搜索信息的方法,体验上网搜索信息的便捷、高效。 教材围绕搜索校园中不认识的植物的信息设计活动,实际教学中可以根据情况灵活运用,也可以设计适合当地情境的其他活动,只要学生感兴趣即可,不要在内容上进行过多的限制。如有需要,也可以引导学生探索一下搜索知名景点、喜爱的小动物等相关信息的方法。 四、说说你的小技巧: 两个技巧,第一个是借助搜索引擎搜索信息时,输人文字越少,搜索到的信息越多。第二个是用智能手机搜索信息时,语音搜索的技巧。这也是平时经常用到的操作方法和技巧,教师可引导学生在实际生活应用中尝试使用这些技巧,并引导其探索更多搜索信息的方法和技巧。 五、课堂练习: 借助练习,不仅要让学生学会使用“搜索引擎”搜索图文信息的

小学信息技术教案合集9篇

最新-小学信息技术教案合集9篇 小学信息技术教案合集9篇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总归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本人精心整理的小学信息技术教案9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学信息技术教案篇1 一、教学目标 1.能说出键盘各个区域包含的按键,能熟练使用键盘敲字。 2.通过观察教师演示、小组合作等方法,提高合作交流的能力。 3.通过键盘按键区域的认识,学会打字区分大小写的基本操作,体会计算机的魔力。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键盘各区域按键组成和名称。 【难点】CapsLock键的灵活使用。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生活中各种款式的键盘图片,让学生观察图中的不同款式键盘,观察不同键盘的异同点。然后提问,“这些键盘都是我们生活中常用的一些键盘,我们上节课也了解了基本的打字指法,想不想了解更多关于键盘使用的知识?”本课以基本的经典键盘开展教学。 (二)新课讲授 1.认识特殊键 教师在大屏幕上把键盘投影到大屏幕上,并且把键盘上一些特殊键全部标记出来,包括大写字母锁定键、上档键、退格键、回车键、空格键。教师利用图片演示讲解键盘各区域名称,主键盘区包括字母键、双字符键、和部分的常用功能键,其中字母键26个,双字符键21个,标有数字的双字符键也叫数字键,第5行长条为空格键,第1行最右边是退格键以及主键盘和小键盘各有一个Enter 回车键。 2.实践观察一

教师提示学生敲击不同的按键有不同效果,根据刚刚认识的键盘布局以左右两个人为一小组完成课本任务步骤——找使用的键盘中的双字符键、空格键和回车键;打开写字板窗口,输入26个英文字母,然后敲回车键,接着输入10个数字;敲退格键,删除数字9、8、7,体验退格键的用法。教师根据学生完成情况,选取完成速度最快的学生上台展示成果,展示完成后进行提问:回车键和退格键各有怎样的用处?【回车键完成换行,退格键用来删除错误输入内容】评价学生动手操作能力非常强,并再次给学生强调各个特殊键的名称,加深学生印象。 3.实践观察二 教师结合大屏幕所展示的键盘图片,抛出疑问:我们键盘左边第3行有一个CapsLock键,你们知道它叫什么,是用来干什么的吗?【大写字母锁定键,用来锁定字母的大小写】根据学生回答的情况老师评价同学们真聪明,生活经验非常丰富。然后教师提示学生笔记本电脑和台式电脑CapsLock指示灯所在位置不相同。教师开始进行演示操作:首先连续敲击字母键,让写字板窗口中显示出小写字母;接下来敲一下CapsLock键,让学生观察大写字母锁定灯的状态,再敲击几下字母键,让学生根据敲出来的字母和步骤1的字母进行对比不同;最后再一次敲击CapsLock键,让学生观察大写字母锁定灯的状态,再敲几下字母键。提问学生:根据我敲出来的字母和第二步的字母进行对比有什么不同?【敲击一下CapsLock键,指示灯亮,敲击字母键是大写】教师根据回答评价学生观察非常仔细,思维很发散。老师最后再次强调出CapsLock键的作用,然后让学生根据教师刚刚的演示,独自进行5分钟的操作,教师进行巡视。 (三)巩固提高 在学生掌握了键盘操作之后,开展一个小比赛。请学生以同桌为单位,其中学生根据教师出示的图片的字母和符号,同时开始使用键盘敲击。看哪位同学完成的又快又准确。 (四)小结作业 小结:教师根据大屏幕键盘图片提问各区域名称,学生快速说出。教师点评同学们听课很认真,记忆力非常强。 作业:用今天所学,尝试用键盘打字一篇日记。 四、板书设计小学信息技术教案篇2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教案(全册)

信息技术教案 年级:五年级 姓名: 日期:

活动一:制作演示文稿 活动任务: 在播放欣赏演示文稿的基础上,先制作精彩纷呈的电子相册,接着了解演示文稿的结构,逐步掌握制作演示文稿的操作方法。 活动要求: 一、熟练添加图片和文字。插入艺术字,制作图文并茂的幻灯片; 二、合理设置动画效果、超链接和动作,控制幻灯片的演示顺序; 三、活动过程中,同学之间互助、共同提高。 活动安排: 第一课:演示文稿巧播放 第二课:电子相册尝试做 第三课:电子相册更精彩 第四课:演示文稿仔细做 第五课:演示文稿更美观 第六课:演示文稿巧编辑 第七课:设动作与超链接 第八课:放映效果我设置

第一课演示文稿巧播放 活动目标: 一、了解演示文稿的作用; 二、认识演示文稿软件; 三、掌握放映演示文稿的基本操作; 四、会使用放映笔; 五、了解演示文稿在学习、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导入: 在课上、参加课外活动或开会时,经常会看到人们用计算机放映演示文稿来辅助讲解。一个演示文稿一般由多张幻灯片组成,放映时,常常还伴有各种动画展示效果。 教学过程: 一、放映演示文稿: 放映演示文稿一般指按照演示文稿事先设定的顺序和效果,展示其中一系列幻灯片的过程。 实践观察:打开本科素材文件“中国传统艺术展”,然后放映演示文稿。 动手做:打开演示文稿“美丽的花” 二、使用放映笔: 放映演示文稿时,如有需要,可以使用放映笔在幻灯片上圈画重点,以辅助讲解。 动手做:打开幻灯片,并圈画重点词句。

三、课堂小结: 四、游戏五分钟: 课后作业:思考与练习 教学反思: 本节课初步认识了演示文稿,也学习了如何播放演示文稿并在文稿中圈画重点,同学们掌握的比较好,课堂气氛高涨。

有关小学信息技术教案9篇

最新-有关小学信息技术教案9篇 有关小学信息技术教案9篇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本人帮大家整理的小学信息技术教案9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学信息技术教案篇1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掌握“插入图片“的操作方法。 技能目标:主动探索,合作互助的学习能力和表现自我的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学会“插入图片”的操作方法。 难点:图片在幻灯片中位置,大小的调整。 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 师:旅游者如果按照我们提供的线路游览,会看到哪些景致呢,这些景点是什么样的,能让旅游者先睹为快吗? 今天,我们继续演示文稿的制作:至少插入了3张幻灯片,介绍“颐和园半日游”路线中的任意3个景点,并分别插入景点图片,最后为这些幻灯片添加背景。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索 师:学习小助手已经在那里等你了,快去找他帮忙吧! 学生参照学习小助手,完成制作内容,学生独立或合作学习。 教师巡回指导。 三、小老师讲解,巩固知识点。 学生到教师机演示讲解,其他学生听讲,并判断其操作是否正确,对讲的好的学生给予鼓励。

四小结。 师:图片是演示文稿的重要元素,它可以增加演示效果,使观看的人一目了然,使用“插入——图片——来自文件”命令插入保存在文件平中的图片。小学信息技术教案篇2 一、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实验教科书P8~9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快捷方式。 技能目标:1.学会双击桌面上的“快捷图标”进入程序,以及关闭程序; 2.熟练使用鼠标的单击、拖动、双击、右键单击等操作; 情感目标:感受电脑的无穷魅力,培养学生对电脑的兴趣,引导学生正确地看待电脑游戏。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游戏,使学生饶有兴趣地掌握鼠标的基本操作,培养学生动手。 教学难点:正确的游戏观的渗透。 四、教学准备:将小游戏事先装入学生机,并建好快捷方式。 五、课时安排: 1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师说生练,教师提示注意点。 拖动:先按住鼠标的左键不放,把它移动到新的地方后,再放开鼠标左键。(练习:把我的电脑图表移到右下角) 单击:按鼠标左键一次。(提示:用食指按左键一次) 双击:连续快速的单击鼠标左键两次。(提示:连续快速按鼠标左键两次)(二)传授新知 老师刚刚发现有些小朋友把鼠标已经玩的很好的,收放自如,接下来我们用

【精华】小学信息技术教案4篇

【精华】小学信息技术教案4篇【精华】小学信息技术教案4篇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案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学信息技术教案4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信息技术教案篇1 [教学目的与要求] (1)学习使用“录音机”截取声音和混合声音的方法。 (2)通过“截取声音”和“混合声音”的学习,学会使用不同的方法对声音文件进行编辑。 (3)通过欣赏编辑的声音文件,激发学习兴趣,并能对同学们的作品做出合理的。 [课时安排] 建议安排0.5~1课时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声音的简单编辑。 难点:声音的简单编辑。 [教材分析与教法建议] 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声音的简单编辑是在声音的简单录制的基础上展开的,这部分内容对于培养学生的兴趣及创新能力特别有益,教学中应充分挖掘这一点。 2、教学方法指导 对学生制作的录音文件进行编辑,学生的兴趣较高。教学中可以选择学生制作的优秀作品进行范例演示,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声音的编辑主要介绍了截取声音和混合声音,内容比较简单,建议采用任务驱动与学生自主探究相结合展开教学。 [资料] 1、将声音文件插入到另一个声音文件中 在“文件”菜单上,单击“打开”,定位要修改的声音文件,双击打开该文件。 将滑块移动到另一个声音文件中要插入的位置。 单击“编辑”菜单中的“插入文件”命令。 选择要插入的文件,单击“确定”按钮。 注意:只能将某个声音文件插入到未压缩的声音文件中。如果在“录音机”程序中未发现绿线,说明该声音文件是压缩文件,必须先调整其音质,才能对其进行修改。如果将某个声音添加到现有声音文件的中间,新的声音将替换插入点后的原有声音。录音机使用波形(.wav)文件。 2、覆盖(混合)声音文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