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测试卷及答案
全国高二高中语文同步测试带答案解析
全国高二高中语文同步测试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A.凝睇/孝悌绰约/泥淖哽咽/咽喉B.玉扃/迥异萦纡/楹联翘首/翘起C.旋风/旋转旌旗/菁华殷勤/殷红D.花钿/佃户憧憬/瞳孔摇曳/赝品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妩媚绰约娇弱信马由缰B.殷勤光采沾衣回眸一笑C.翡翠渺茫人寰揽衣推枕D.蓬莱精诚玲珑踌躇不前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歌的第一句“汉皇重色思倾国”,看似很平常,实际上起着提纲挈领、统领全篇的作用。
B.唐玄宗身为一国之君,不是“重贤思治国”,而是“重色思倾国”,作者的褒贬态度不言而喻。
C.唐玄宗与杨贵妃沉湎欢娱,不理朝政,乐极生悲,终于导致了国家倾覆的政治悲剧。
D.绵延七八年,祸及半个中国的安史之乱,造成了人民的生灵涂炭。
4.下列各项中,画线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杨贵妃除了有倾国倾城的美貌,还有着惊人的舞姿,是唐玄宗在音乐上的知音,所以能集三千宠爱于一身。
B.楼下那一棵海棠花已经完全凋谢,她那桃李春风的美艳,竟是如此短暂!C.这对夫妻本想着可以比翼齐飞白首偕老,谁料想竟因战乱而分离,老景凄凉。
D.谈及人类能否移居到这颗行星上,焦维新称:“这是一件虚无缥缈的事,跨越1400光年的距离,现在的科技是做不到的。
”5.下列句子中画线的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含情凝睇谢君王凝睇:凝视B.但令心似金钿坚但令:只要C.回头下望人寰处人寰:人间D.此恨绵绵无绝期恨:痛恨6.下列诗句中所使用的修辞手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A.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B.中有一人字太真,雪肤花貌参差是C.风吹仙袂飘飖举,犹似霓裳羽衣舞D.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7.下列有关《长恨歌》中的诗句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这里“一”和“百”形成映衬,“百媚生”又和“无颜色”形成对比。
江苏省宿迁市泗洪县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测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泗洪县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测试语文满分150分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在《红楼梦》,那可说而未经人说的就是那悲剧之演成。
悲剧为什么演成?辛酸泪的解说在哪里?曰:一在人生见地之冲突,一在兴亡盛衰之无常。
我们先说第一个。
“天地生人,除大仁大恶,余者皆无大异。
”仁者秉天地之正气,恶者秉天地之邪气,至于那第三种却是正邪夹攻中的结晶品。
《红楼梦》中的贾宝玉、林黛玉便是这第三种人的基型。
普通分三种人为善恶与灰色。
悲剧之演成常以这三种人的互相攻伐而致成,惟《红楼梦》之悲剧,不是如此。
《红楼梦》里边,没有大凶大恶的角色,也没有投机骑墙的灰色人。
悲剧之演成,既然不是善恶之攻伐,然则是由于什么?曰:这是性格之不同,思想之不同,人生见地之不同。
在为人上说,都是好人,都是可爱,都有可原谅可同情之处,惟所爱各有不同,而各人性格与思想又各互不了解,各人站在个人的立场上说话,不能反躬,不能设身处地,遂至情有未通,而欲亦未遂。
悲剧就在这未通未遂上各人饮泣以终。
这是最悲惨的结局。
在当事人,固然不能无所恨,然在旁观者看来,他们又何所恨?希腊悲剧正与此同。
国王因国法而处之于死地,公主因其为情人而犯罪而自杀,其妹因其为兄长而犯罪而自杀。
发于情,尽于义,求仁而得仁,将何所怨?是谓真正之悲剧。
善恶对抗的悲剧是直线的,显然的;这种冲突矛盾所造成的悲剧是曲线的,令人失望的。
《红楼梦》写悲剧已奇了,复写成思想冲突的真正悲剧更奇,《红楼梦》感人之深即在这一点。
(摘编自牟宗三《<红楼梦>悲剧之演成》)材料二:鲁迅先生曾经说,“悲剧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
有意义的人生一定建立在对某些价值的相信之上,正因为如此,价值的毁灭才构成真正的悲剧。
以曹雪芹笔下的金陵十二钗为例,她们认同不同的价值,选择不同的生活,但所有的这些价值最后都无一例外地落空。
全国高二高中语文同步测试带答案解析
全国高二高中语文同步测试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下列词语中画线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钟鼓馔玉(zuàn)岑夫子(cén)奔流(bēn)B.扪参历井(shēn)噫吁嚱(xī)轻裘(qiú)C.沽名钓誉(gū)恣欢谑(xuè)金樽(zūn)D.烹羊宰牛(pēng)将进酒(qiāng)恣睢(suī)2.对下列句子朗读节奏的划分,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B.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C.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D.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3.下列诗句中,没有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朝如青丝暮成雪B.陈王昔时宴平乐C.会须一饮三百杯D.与尔同销万古愁4.《将进酒》中运用“陈王昔时宴平乐”的典故的作用是()A.运用陈王曹植的典故表现美好的追求。
B.运用陈王曹植的典故表现现在生活的自在。
C.借陈王曹植的典故尽吐心中的不平。
D.借陈王曹植的典故感叹今非昔比。
5.下列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岑夫子”姓岑,“夫子”是对人的尊称,“先生”的意思;“丹丘生”名丹丘,“生”是对年轻人的称呼。
B.“将进酒”是“请您喝酒”的意思,是李白根据诗歌的内容所命的诗题。
C.“钟鼓馔玉”形容富贵豪华的生活。
钟鼓,鸣钟击鼓作乐。
馔玉,美好的饮食。
馔,吃喝。
玉,像玉一般美好。
D.置酒会友的并不是李白,“将进酒”是诗人酒酣耳热之际,兴致淋漓之时,将宾作主的狂放之态。
6.对《将进酒》这首诗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将进酒》是一首劝酒歌,诗人借题发挥,尽吐郁积在胸中的不平之气,也表达了施展抱负的愿望。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两句,是诗的主旨句。
B.全篇诗情忽张忽翕,大起大落,由悲转乐,转狂放,转愤激,再转狂放,最后结束于“万古愁”,回应篇首,奔放跌宕。
高二(下)期语文测试试卷(有答案)
2020-2021年高二(下)考试语文测试试卷一、现代文阅读1.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盲人夫妻迟子建吴自民和王瑶琴是一对盲人夫妻,吴自民是十六岁的一场大病后失明的,而王瑶琴则先天失明。
为了弥补王瑶琴的不幸,吴自民常常向妻子讲解颜色,他把绿说得更绿,红说得更红,而王瑶琴对那变幻多姿的颜色仍然困惑不已。
早饭后他们到长虹街口卖报去。
报纸无非写着最具刺激性的一些话题,由乞丐摇身一变成为富翁的秘诀呀,银行发生特大抢劫案等等。
黄昏时分吴自民回到家,推开门,没有闻到饭菜的气味,他心里紧张一下,放下报夹和报纸就召唤妻子。
“怎么哭了?”吴自民抚摸着妻子的脸颊。
“我怀孕了,我担心这孩子生下来是个瞎子,”王瑶琴的眼泪又纷纷下来了,“我不能让他失明。
”“医生说这病遗传吗?”吴自民说,“我是后天失明的。
”“可我是先天失明。
医生说是不遗传,可现在哪有不遗传的病?”王瑶琴说,“我们不能造孽啊。
”吴自民用手指揩干妻子的泪痕,他想起了十几年前可以尽情享受光明的日子,他不能想象他的孩子会永远看不见这些颜色,这颜色可是上帝赐予的呀!“你说句实话,人能看见一切究竟有什么好?”王瑶琴用下巴颊抵了抵丈夫的肩膀。
“其实也没什么好的,街道又脏又乱,人们脸上挂着阴险的笑容,到处是无聊的应酬。
”吴自民觉得这样答话会增强妻子的信心。
“咱们假设这个孩子是个瞎子,该怎么办?”王瑶琴问。
“给他治,给他换最好的眼睛。
”吴自民脱口而出。
“你不是希望这孩子能看见东西吗?”王瑶琴叹了口气,“我们上哪弄那么多钱给他换眼睛?”“卖报。
”吴自民想起了他自己的眼睛。
“我们应该募捐。
”王瑶琴忽然想起了一个好办法,“前段不是有个孩子得了白血病没钱医治、家长公开向社会募捐吗?听说一下子筹到好几万元!”“可咱这孩子还没生下来,不知是不是盲人呢。
”“等到知道他是个盲人就晚了。
”“万一不是盲人,我们筹钱不是昧良心了吗?”“那有什么,我们把钱再捐给其他盲人儿童。
”王瑶琴的思路来得很快。
高二上册语文期末测试(含答案解析)
高二语文期末试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3题。
中国哲学家表达自己思想的方式冯友兰人们开始读中国哲学著作时,第一个印象也许是,这些言论和文章都很简短,没有联系。
打开《论语》,你会看到每章只有寥寥数语,而且上下章几乎没有任何联系。
打开《老子》,你会看到全书只约有五千字,不长于杂志上的一篇文章。
可是从中却能见到老子哲学的全体。
习惯于精密推理和详细论证的学生,要了解这些中国哲学到底在说什么,简直感到茫然。
他会倾向于认为,这些思想本身就是没有内部联系吧。
如果当真如此,那还有什么中国哲学?因为没有联系的思想是不值得名为哲学的。
可以这么说:中国哲学家的言论、文章没有表面上的联系,是由于这些言论、文章都不是正式的哲学著作。
照中国的传统,研究哲学不是一种职业。
每个人都要学哲学,正像西方人都要进教堂。
学哲学的目的,是使人作为人能够成为人,而不是成为某种人。
其他的学习(不是学哲学)是使人能够成为某种人,即有一定职业的人。
所以过去没有职业哲学家,非职业哲学家也就不必有正式的哲学著作。
在中国,没有正式的哲学著作的哲学家,比有正式的哲学著作的哲学家多得多。
若想研究这些人的哲学,只有看他们的语录或写给学生、朋友的信。
这些信写于他一生的各个时期,语录也不只是一人所记,所以它们不相联系,甚至互相矛盾,这是可以预料的。
以上所说可以解释为什么有些哲学家的言论、文章没有联系,还不能解释它们为什么简短。
有些哲学著作,像孟子的和荀子的,还是有系统的推理和论证。
但是与西方哲学著作相比,它们还是不够明晰。
这是由于中国哲学家惯于用名言隽语、比喻例证的形式表达自己的思想。
《老子》全书都是名言隽语,《庄子》各篇大都充满比喻例证。
这是很明显的。
但是,甚至在上面提到的孟子、荀子著作,与西方哲学著作相比,还是有过多的名言隽语、比喻例证。
名言隽语一定很简短,比喻例证一定无联系。
因而名言隽语、比喻例证就不够明晰。
它们明晰不足而暗示有余,前者从后者得到补偿。
辽宁省沈阳市语文高二上学期2024-2025学年测试试卷及答案解析
2024-2025学年辽宁省沈阳市语文高二上学期测试试卷及答案解析一、现代文阅读Ⅰ(18分)一、现代文阅读Ⅰ(14分)【阅读材料】雨中的歌那年夏天,连日大雨,河水漫过堤岸,淹没了村庄的低洼地带。
村里的广播一遍遍地播放着防汛通知,村民们纷纷行动起来,加固河堤,准备迎接即将到来的洪水。
我那时还只是个孩子,对这样的场面充满了好奇与恐惧。
雨滴打在屋檐上,发出清脆的声响,仿佛是自然界的音乐家在演奏。
那天傍晚,我和几个小伙伴决定去河堤上看看情况。
我们穿着雨衣,脚踏水鞋,小心翼翼地穿过泥泞的小路。
河堤上已经站满了人,他们有的在搬运沙袋,有的在指挥交通,还有的在观察水位。
在一片忙碌之中,一个特别的声音吸引了我们的注意——有人在唱歌。
那是一个中年男子,穿着破旧的雨衣,手持一把吉他,站在临时搭建的避雨棚下。
他的声音并不嘹亮,但唱得很投入。
周围的人们都被歌声吸引过来,暂时忘记了手中的工作。
他唱的是《让我们荡起双桨》,一首老歌,但在这个特定的时刻听起来却格外动听。
雨还在下,但似乎变得柔和了,仿佛也在随着旋律轻轻摇摆。
歌曲结束时,人群爆发出一阵掌声。
男子微笑着向大家致意,然后继续唱起了另一首歌。
那一刻,我看到了人们脸上洋溢的笑容,看到了他们眼中闪烁的希望。
在那个风雨交加的日子里,他的歌声就像是一束温暖的阳光,穿透乌云,照亮了每个人的心房。
【问题】1.(3分)本文的背景是什么?作者通过怎样的描写来营造氛围?2.(3分)为什么中年男子的歌声能够吸引周围的人们?请简要分析。
3.(4分)“雨还在下,但似乎变得柔和了”,这句话有什么含义?4.(2分)本文表达了什么主题思想?5.(2分)根据文章内容,请你给这篇文章拟一个标题,并说明理由。
答案1.背景是夏天的村庄遭遇洪水,村民们正在河堤上忙碌。
通过描绘雨滴打在屋檐上的声音和村民们紧张而有序的工作场景来营造氛围。
2.中年男子的歌声之所以能吸引人们,是因为它在紧张的防汛工作中提供了一种精神慰藉,让人们暂时忘却烦恼,感受到生活的美好。
高二第一学期期末测试语文试题(附答案解析)
高二第一学期期末测试语文试题(附答案解析)第Ⅰ卷(阅读题,共70分)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人们对“钱”的追求,促进了全球交往。
发现新大陆的哥伦布、发现美洲的西班牙人和抵达印度的葡萄牙人等,他们都是追逐着“钱”而走遍世界的。
国家、地区之间的贸易,不仅繁殖了各行各业的商人,而且还呼唤着以“钱”为商业对象的商人──“钱商”,私人金融活动应运而生。
这些私人金融活动的风险很大,但是,“钱”的商业利润实在太大,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现在,钱的符号化电子化,让银行结算的速度大幅度提高,社会前进的步伐加快,极大地提高了经济的效率,在这方面,发达国家走在了前头。
金融电子化、货币符号化,是顺着使“钱”尽可能方便的逻辑往前走的。
“钱”方便到可以看不见的地步,越来越多看不见的“钱”在我们身边如洪水般高速流动,终于出现了一种比自然界灾害更为可怕的灾害──“钱灾”。
在国际经济关系中,人们以“钱”炒“钱”,“钱”越炒越热,终于升腾为“泡沫”。
发达国家的投机资本大肆购买某国的货币,然后急剧抛出,足以使经济规模较小的国家爆发金融危机。
短期流动资本大进大出,是东亚金融危机爆发的直接原因。
十多年前长春“疯狂的君子兰”,就是泡沫经济的本土例子,在城市职工人均收入不足百元的时候,一株君子兰却居然可以炒至十几万元的价位。
20世纪80年代的日本,经济增长幅度不大,房地产却在疯炒,经济泡沫一破灭,迄今十年不振。
钱啊钱,认为它贵,它就贵,不贵也贵,一旦泡沫破灭,认为它不贵,它就不贵,本来不贵。
经济发展怎样才有后劲?经济学家发现,在土地、劳动、资源和资本、科学技术和和平环境这些重要因素以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那就是国内市场的容量。
迄今为止,没有哪个国家的国内市场容量能够比得上美国,这是美国在经济发展方面能够长期独领风骚的重要原因。
一个大国,只有当人民购买力得到普遍提高、市场整合得好的时候,国内市场才会显示容量优势。
(完整word版)高二语文测试卷及答案
高二语文测试卷及答案一、语文基础知识(共15分,共5小题,每小题3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楔.子(xiē)伺.候(sì) 虐.待(nüè) 苌.弘化碧( cháng)B.萧瑟.(sè) 恓.惶(xī)棕榈.(lǘ) 一蓑.烟雨(suō)C.罪愆.( qiān ) 盗跖.(zhì) 角.色(jué)羽扇纶.巾 (guān)D.天堑.(qiàn) 埋.怨(mái )参差.(cī) 前合后偃.(yǎn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错勘贤愚仓皇寒暄天谴B.毛骨耸然销魂暮霭吴钩C、良晨美景樯橹烽火罗绮D.玉簪螺髻赢取良霄亢旱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2012年度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评选结果在西安揭晓,昆明、杭州、成都、宁波等十大城市脱颖而出....,最终入选。
B.这些年轻的科学家决心以无所不为....的勇气,克服重重困难,去探索大自然的奥秘。
C.领导干部要正确把握方向,制定符合实际的工作方针,就必须深入基层,必须作仔细的调查,必须改变目无全牛....的工作作风。
D.我只是做了一点儿事,能得到这么多的不虞之誉....,这让我感到十分不好意思。
4.下列各句中,句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俄罗斯外交部网站在3月28日公布的消息中指出,联合国大会在前一天通过的确认克里米亚公投无效的决议无效,并呼吁国际社会共同努力稳定乌克兰局势。
B.在如何学好语文这一问题上,北大陈教授结合自身经历认为,学好语文主要靠的是良好的家庭教育和勤奋自学取得的。
C. 不仅韩剧《来自星星的你》有爱情的美好,有穿越时空的奇思妙想,也有诚实守信、谦恭礼让的传统美德,而且充满了时尚文化元素,给中国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
D.在普法教育深入人心的时代背景下,我们必须重视并加大少儿电视法制节目的改革创新力度,充分发挥普法教育的传媒效果。
统编版高二语文上册《长征胜利万岁》测试题(含答案)
统编版高二语文上册《长征胜利万岁》测试题(含答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在文中括号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4个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面文字中有四处语病和一处标点符号使用错误,请写出相应句子的序号,并对错误加以修改。
①人类对精神信仰和神圣价值的坚韧追求,吸引了一代代艺术家,创作了很多成功的艺术作品。
②艺术贵在创新,对今天的艺术家来说,如何才能对这样一个并不新鲜的题材进行富有创新的再创造?③显然是对其思想水平和创作功力的考验和挑战。
④日前即将播出的电视连续剧《十送红军》,对此作出了有益的尝试。
⑤创作者从求新求变作为艺术追求的出发点,将可歌可泣的长征历史给予了别开生面的呈现,是一部体现了鲜明独特艺术风貌的作品。
⑥这部电视剧给观众带来了一种陌生化的审美体验,并进一步加深了他们对长征精神的理解,对长征历史的认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根据下面语段内容,概括万里长征胜利的原因和意义。
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于今,历史上曾经有过我们这样的长征么?十二个月光阴中间,天上每日几十架飞机侦察轰炸,地下几十万大军围追堵截,路上遇着了说不尽的艰难险阻,我们却开动了每人的两只脚,长驱二万余里,纵横十一个省。
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伟江中学高二语文测试题含解析
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伟江中学高二语文测试题含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对于一般人来说,能否欣赏一幅绘画作品常常是能否“看懂”,他们的欣赏步骤是:画的是什么?像不像?画家画这种形象的寓意是什么?如果都回答出来了,便认为是看懂了,如果回答不出来,便认为是看不懂。
这种方法就是一种传统的讲“故事”的方法,他们对于绘画作品的欣赏往往过多借助“文学性”的描述。
那么,用这种方法来欣赏中国画,一般来说,工笔的、写实的作品就容易欣赏,因为它是具体、真实、看得懂的。
但如果是粗放的、写意的作品,尤其是水墨写意的作品,就较难欣赏了,因为它不写实,形象不具体,就看不懂,而且更无从知道作者的寓意了。
当然,一般人用这种方法欣赏绘画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因为画得像,看得明白,才容易引起联想,产生共鸣。
但是我们必须明白,一幅绘画作品的好坏,却不能简单以“像”或“不像”来衡量。
就艺术而论,我们衡量一件绘画作品的好坏,或我们欣赏一件绘画作品,首先不在于它像或不像,而在于绘画作品的主题,或者说绘画作品中所辐射出的某种观念、某种思想、某种情绪能否紧紧地抓住观赏者的心弦,能否给人以充分的艺术审美享受,并使人从中获得某种启迪和教育。
应该说,这才是一切艺术作品的真正目的。
像与不像仅仅只是作品一种达到目的的手段而不是目的本身。
因此像与不像就不能作为衡量作品的好坏或欣赏作品的标准。
那么,画家们是怎样来看画的呢?就国画而言,内行人看画一般是看画面的整体气势,用美术术语来说就是先体味其“神韵”,或者“神似”,然后再看它的笔墨趣味、构图、着色、笔力等。
最后才看它的造型,即像不像或“形似”。
内行人的这种抓“神韵”的欣赏方法当然是抓住了实质,因为“神韵”就是一种高的艺术审美享受,常常是中国画家们追求达到的目标。
当然,一般人要从画中去体验到一种“神韵”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那不但需要一定的审美能力、艺术修养,也还需要具备一定的绘画方面的基本知识,特别是通过绘画而训练出来的一种“感觉”。
部编版高二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三单元测试卷(附答案解析)
部编版高二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三单元测试卷(附答案解析)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当今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需要通过创新性发展和创造性转化,以活化的新形式发扬其深厚内涵,涵养中国精神,滋润现代人生。
不论是为当代中国人更好地理解并传承民族文化,还是为参与国际文化交流、树立国家文化形象,都需要我们发挥宏大传统优势,开掘文化资源蕴藏的巨大价值,创造具有国际影响的文化体验。
数字技术为更好地再现文化遗产提供支撑。
文化是一条流淌不息的河流,每个时代都有其特色文化形态,即便那些恒定不变的价值,其表现形式也不断嬗变。
近几年,集中展示中国传统文化的各大博物馆纷纷利用数字技术改进展陈方式,优化“用户体验”,强化互动性和参与感,满足观众感知与互动的需求,加强观众对文化遗产的认知。
数字敦煌、数字故宫等都让我们以新鲜有趣的形式、真实可感的体验徜徉于历史文化场景中,感受传统文化艺术精髓及精神。
故宫通过与动漫、影视、文学及社交平台全方位融合,设计开发产品和数字内容,使传统文化魅力不断传播发酵,推出一批网红产品,数字技术让传统文化以全新方式获得时空延伸,融入日常生活,提升生活品位。
故宫以“跨界”之思和“网红”之势,举办相关文化活动,受到年轻人追捧,实现了优秀传统文化对日常生活的有效融入。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获得更好传播,还要把中国要素与时尚表达有机结合起来。
目前这类具有强势文化传播力的文化产品和品牌媒体较少,缺乏像《功夫熊猫》《花木兰》这样叫好又叫座的品牌产品。
有待更新思维模式,重视多元文化背景,找到贴切的表达方式,呈现出既具备中国文化深远意味又符合海外受众审美习惯和对中国元素期待的文化产品,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国门,在交流互鉴中绽放独特魅力,在多元文化合作与竞争中实现共存共荣,促进人类文明共同进步。
在新时代背景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条件借助数字技术提升内容传播的效度、强度和广度。
人教版语文高二上册期末达标测试试卷及答案
人教版语文高二上册期末达标测试试卷班级: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一、单选题(每题3分)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漫溯(sù)寂寥(liáo)彷徨(páng)挥斥方遒(qiú)B. 青荇(xìng)颓圮(pǐ)忸怩(niǔ ní)百舸争流(gě)C. 斑斓(lán)笙箫(xiāo)长篙(gāo)浪遏飞舟(è)D. 租赁(lìn)纽扣(niǔ)颓记(tuí)惆怅(chàng)答案:B解析:A项中,“漫溯”的“溯”应读“sùo”;C项中,“长篙”的“篙”应读“gāo”;D项中,“颓记”的“记”应改为“圮”,读“pǐ”。
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云彩更多,霞光才愈美丽。
从云翳中外露的霞光,才是璀璨多彩的。
B. 我有我的人格、良心,不是钱能买得到的。
我的音乐,要献给祖国,献给劳动人民大众,为挽救民族危机服务。
C. 舒伯特的摇篮曲使我想到母亲的慈爱的手,和缓地拍着我,拨弄着炕头结着帐子的杆角。
D. 我决定要对这一秘密刨根究底,纵然为此而必须成为我所见过的女人中最可恨的女人也在所不惜。
解析:A项中,“云翳”应为“云翳”;C项中,“杆角”应为“竿角”;D项中,“刨根究底”应为“刨根问底”。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 这位明星曾带给观众很多快乐,不少“粉丝”竞相模仿他的表演,但这次他因醉酒驾车而触犯法律的行为却不足为训。
B. 当下,文学经典作品改编成电视剧蔚然成风,但很少改编得得像原著那样严肃、认真、深刻。
相反,喧闹得很。
C. 在巴以边境冲突一触即发的时候,俄罗斯总统普京紧急飞往耶路撒冷,成为纷飞的战火中唯一光临此地的外国首脑,人们对他的一举一动刮目相看。
D. 他在学术上造诣极深,所以才能见仁见智,写出极有价值的论文来。
江苏省南通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调研测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34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小题。
材料一:文学与历史主题、时代主题紧密相连。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当今中国的时代主题,也是新时代文学的主题。
心系民族复兴伟业,热忱描绘新时代新征程的恢宏气象,是当代作家的使命所在。
以脱贫攻坚为例,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打赢脱贫攻坚战,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摆脱贫困的广袤乡土正朝着乡村振兴的目标迈进。
相应地,在文学界涌现出赵德发《经山海》、陈毅达《海边春秋》、王松《暖夏》、季栋梁《西海固笔记》等以脱贫攻坚为主题的优秀作品。
这些作品虽然题材各异,形式风格不同,但从中我们都能看到因地制宜的脱贫实践,看到扶贫干部、乡村群众、创业青年、支教老师等人物故事,感受到苦干实干的奋斗精神。
与此相似,生态文明建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新命题,也拓宽着我们的思想视野,给文学创作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广阔空间。
作家们瞄准这些命题,以文学的方式记录时代步伐,描绘发展画卷。
新时代文学的时代主题更加鲜明,当代作家应有更加强烈的历史主动精神,自觉地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在文学创作上锤炼打磨。
“登高使人心旷,临流使人意远。
”越来越多的作家意识到,只有深刻把握民族复兴的时代主题,以文学的方式感国运之变化、立时代之潮头、发时代之先声,不断锤炼文学深入时代、表现时代的能力水平,新时代文学才能真正做到与时代同频共振。
深刻把握民族复兴的时代主题,是当代作家贯穿创作始终的功课。
这不仅意味着作家需要以穿透现实的历史视野认识时代主题的独特性与丰富性,书写时代主题所带来的重大社会变革以及蕴含其中的中国精神,还意味着要对文学手法进行探索打磨,更独到地切入主题,更艺术性地呈现主题,将主题高度真正转化成艺术高度。
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传统、现代因素相互交织,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信息文明彼此并存,这既不同于以往的历史,也不同于经典作家已有的文学叙述。
高二语文期末测试卷及答案
高二《语文》期终试题一、现代文阅读(一)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9分)“托管”岳阳楼不妨一试近来,“岳阳楼将‘承包’给企业经营”的消息在岳阳炸开了锅。
岳阳市政府网相关文件显示,去年11月当地发布公告,对岳阳市辖区内2个重点旅游景区经营权面对社会公开招商,而岳阳楼景区并不在此之列。
而岳阳楼景区管委会工作人员告知记者,岳阳楼景区虽不在招商名单内,但眼下景区已经正在进行经营权转让。
景区景点被商业经营者“托管”的缘由不外乎三类:一类是“公家”经营不善,亏损运营,人工、养护、开发等成本巨大又不堪重负。
其次类不解除有谋发展、做大做强的意思。
一些地方守着景区景点的“金山银山”,因为自身不具有先进的管理和市场阅历,亟待引进新的管理思维和运营模式将景区景点做的更好。
当然也有一类迎合潮流的不负责的“托管”——看其他地方有这么干的,自己也“赶个趟”,打外包给“私人”,结果如何可能根本没有考虑。
将政府的景点景区“托管”他人,结局如何褒贬不一。
“托管”型景区景点,因为托管的逐利因素,经营者往往实行竭泽而渔的方式经营,希望以最短的时间达到最大的目的,一些托管景区景点不注意基础设施建设,对旧有设施设备却过度运用,维护修理资金投入不足,更多的核算为利润等。
这是多数托管景区景点的通病,结果就是一些地方托管出去的景区景点,政府没有赚到多少钱,景区景点却破坏损害严峻,最终还得政府整理“残局”。
1999年至2003年间,湘西3个景区的经营权先后由政府许可给外地公司投资开发经营,然而,随着景区经营开发中暴露出的基础建设投入不足、品牌塑造力度不大、景区自身发展缓慢等问题,2009年,湘西州最终又将3个景区的经营权收回,就是一个不胜利的典型例子。
然而,“托管”胜利的也不乏其例。
有的景区景点实行市场化的“托管”后,景区景点得到了快速发展,经营收益增幅巨大,成为一地的重要经济来源。
凤凰县将所属的八大旅游景区“托管”后,仅2010年,景区票收入1.51亿元,整体旅游收入达30.02亿元,是从前的3倍,同时景区景点设施也得到了巨大改善,等等。
全国高二高中语文同步测试带答案解析
全国高二高中语文同步测试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选出通假字最多的一项()A.其为时止十有一月耳B.敛赀财以送其行C.颜色不少变D.蹈死不顾,亦曷故哉2.选出对下列加点词解释全正确的一项()A.①凡富贵之子,慷慨得志之徒(出手大方)②吾社之行为士先者(品行可作为)B.①抚吴者为魏之私人(亲信、党羽)②亦以明死生之大(偏指“死”)C.①吴之民方痛心焉(痛苦)②非常之谋难于猝发(不同寻常的)D.①有贤士大夫发五十金(黄金)②颜色不少变(指脸色)3.选出对下列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A.待圣人之出而投缳道路(指崇祯皇帝)B.令五人者保其首领以老于户牖之下(领袖)C.凡四方之士无有不过而拜且泣者(不前去拜访)D.颜色不少变(一点也不)4.选出加点字活用类型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项()A.去今之墓而葬焉B.缇骑按剑而前C.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D.人皆得以隶使之5.选出加点字活用类型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项()A.买五人之头而函之B.吾社之行为士先者C.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D.亦以明死生之大6.选出加点字活用类型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项()A.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B.不能容于远近C.亦以明死生之大D.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7.选出加点字活用类型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项()A.抶而仆之B.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际C.后人哀之而不鉴之D.李牧连却之8.选出下列各句句式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A.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B.断头置城上C.扼腕墓道D.待圣人之出而投缳道路9.选出与“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句式不同的一项()A.激于义而死焉B.激昂大义,蹈死不顾C.钩党之捕遍于天下D.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10.选出下列各句句式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A.忠义暴于朝廷B.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C.斯固百世之遇也D.列其姓名于大堤之上11.选出加点字词解释不全正确的一项()A.即除魏阉废祠之址以葬之(废除)众不能堪(忍受)B.以旌其所为(表彰)则噪而相逐(他)C.死而湮没不足道者(说起)按诛五人(追究)D.然五人之当刑也(遭受)老于户牖之下(门和窗,借代家里)12.选出对下列加点字的意义与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①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②子孙视之不甚惜③卒以吾郡之发愤一击④卒与尸合A.①②同,③④同B.①②不同,③④不同C.①②同,③④不同D.①②不同,③④同13.选出对下列加点字的意义与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①去今之墓而葬焉②吴之民方痛心焉③激于义而死④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A.①②同,③④同B.①②不同,③④不同C.①②同,③④不同D.①②不同,③④同14.选出对下列加点字的意义与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①卒以吾郡之发愤一击②谈笑以死③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④亦以明死生之大A.①②同,③④同B.①②不同,③④不同C.①②同,③④不同D.①②不同,③④同15.选出对下列加点字的意义与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①即除魏阉废祠之址以葬之②立石于其墓之门,以旌其所为③乘其厉声以呵④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A.①②同,③④同B.①②不同,③④不同C.①②同,③④不同D.①②不同,③④同16.选出对下列加点字的意义与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①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②徒留无所施③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④慷慨得志之徒A.①②同,③④同B.①②不同,③④不同C.①②同,③④不同D.①②不同,③④同二、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文字。
高二语文第二学期期末测试题(附答案)
高二语文第二学期期末测试题(附答案)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华夏文明之源甲骨文是中国的一种古代文字,被认为是现代汉字的早期形式。
但是,它既不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也不是中国最古老的文字,它只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一种成熟文字系统。
说甲骨文是中国最古老的文字,是不确切的。
甲骨文在当时只是作为一种占卜的工具,字也绝对不是当时存在的所有的字,却表现出成熟和发达的文字系统,是任何一种古代文明都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就可以达到的。
所以汉字的起源和发展在甲骨文以前一定还有一个很长的历史阶段。
那么,甲骨文以前的文字面貌究竟如何?古书中说仓颉“生而能书,又受河图录书,于是穷天地之变,仰视奎星圜曲之势,俯察鱼文鸟羽,山川指掌,而创文字”。
《说文解字序》中也记载:“仓颉之初作书,盖依类象形,故谓之文;其后形声相益,即谓之字。
”不过这只是传说,任何一种文字的诞生绝非一人一手之功,汉字的出现必定是先民在历史发展进程中,历经长期的摸索使用,然后累积发展、约定俗成的结果。
仓颉应当是在汉字发展中具有特别重大贡献的人物,他极有可能是整理汉字的集大成者。
最早的汉字在哪里?更多的来自地下考古资料,展现出有关中国文字起源的大量线索:不仅有商代前期,相当于夏代的遗物,还有属于更早的种种考古文化的资料。
在公元前4000年的仰韶文化和其后的龙山文化遗址中,都曾发现有不同的刻划符号。
在山东莒县陵阳河和大朱村出土的陶器上,其中有些与甲骨上所见的字类似。
从历史文化发展的过程看,这些陶器上的刻划符号与汉字的产生、发展应该有着很大的渊源关系。
裘锡圭等著名学者都对此进行了研究,肯定它们同中国最早的文字有着密切的联系,认为这种陶符是“文字起源阶段所产生的一些简单文字”,是中国已知最早的文字雏形。
另外一项关于早期文字的重要的考古发现是在距今约4000年山西襄汾陶寺遗址出土的朱书文字。
历史学家张政烺先生看过发现于陶寺遗址的一个扁陶壶照片、摹本以及墨线图后就断定:“这个字同大汶口文化陶文、殷墟甲骨文和现在通行的汉字属同一个系统”。
【高二下】四川省成都七中2023~2024学年度高二下期中测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高二下】四川省成都七中2023~2024学年度高二下期中测试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一般文学理论教材谈到典型形象时,都肯定典型形象既有生动鲜明的个性特征,同时又在个性中包含着普遍性、共性。
典型形象是个性与共性的有机统一。
但是在谈到什么是共性时却有些语焉不详。
巴尔扎克说:“典型的共性就是代表性,就是写出同类人的样本。
”另外一种关于典型共性的观点认为,共性就是写出历史本质和时代精神。
马克思和恩格斯都是这种观点的倡导者。
那么,共性到底是指能写出类的特征性,还是指能揭示出类的本质,写出社会规律、民族国家的发展趋势?传统的阐述都没有对这两个侧面做进一步的论述,没有涉及这两者之间更内在的联系。
笔者认为,典型形象的共性应包括两个层面。
第一个层面是写出代表性。
比如,《鲁滨孙漂流记》就是借一个鲁滨孙写出了十足地道的英国人的特征:他们下起决心来猛烈又倔强,不怕劳苦,天生爱工作等等。
所以我们说鲁滨孙具有鲜明生动的个性,同时通过鲁滨孙的个性也写出了英国人的共性。
换言之,鲁滨孙具有代表性,他代表了英国人身上的许多共同的特征。
别林斯基形象地说这样的典型是“熟悉的陌生人”。
陌生是因为其人其事虽然生动具体,但没有真正发生在我们的身边;熟悉是因为这些人和事虽没有发生在我们生活中,但在我们身边随时都可以找到他们的影子,即与我们身边的人和事有类似性。
第二个层面是透过现象来揭示事物的本质规律,通过形而下的描述,写出形而上的哲理,即深刻性。
只有揭示了社会历史的深刻内涵的人物形象才具有历史的厚重感。
这个层面是典型形象更本质的内涵。
巴尔扎克的伟大在于他通过具体人物的描写揭示了上升的资产阶级对贵族社会日甚一日的冲击,写出了封建贵族的没落衰亡史和资产阶级的罪恶发迹史,写出了金钱对人的罪恶统治,甚至写出了比历史学家和社会学家的研究更深刻的内涵。
鲁迅的《狂人日记》如果不是揭示了中国几千年的封建宗法制度和等级制度在本质上都是“吃人”的制度这样深刻的主题,那么,他笔下的狂人无论怎样生动、具体,也只是一个胡言乱语的疯子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