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心理学》:注意的外部表现
普通心理学第5、6、7章
长时 记忆
提 取
简化的记忆模型
记忆的系统
根据信息保持时间的长短不同
感觉记忆(感觉登记)
0.25-2秒 5秒-2分钟
注意不是一个容量有限的加工通道,而是一组对 刺激进行归类和识别的认知资源或认知能力。 这些认知资源是有限的。对刺激的识别需要占用 认知资源,当刺激越复杂或加工任务越复杂时, 占用的认知资源就越多。 当认知资源完全被占用时,新的刺激将得不到加 工。输入刺激本身并不能自动地占用资源,而是 在认知系统内有一个机制负责资源的分配。
(二)注意是一种复杂的心理活动,具 有一系列的功能: 选择功能 保持功能 对活动的调节和监督功能
三、注意的生理机制和外部表现
(一)生理机制
定向反射 适应性反射 优势兴奋中心 有机体的觉醒状态(大脑皮层与网状激活系觉 醒因子)
适应性运动 无关运动停止 呼吸运动的变化
(二)外部表现
3.对象特点
在主体积极性相等的条件下
刺激物的强度和持续时间对注意稳定性有显 著影响 刺激物的复杂性和活动对注意稳定性有显著 影响 注意的对象过于复杂则疲劳可能会迅速出现 注意也会减弱。
过于复杂的对象易引起疲劳
2.注意的分配
注意离开了当前应当指向和集中的对象 由无关刺激的干扰或单调刺激的长期作用引起
压抑说 提取失败说
上图显示的是1977年在美国法庭误判的一个实例。左边照片本人名叫艾德华·杰克逊,是 真正的强奸犯,右边照片本人名叫威廉·杰克逊,是冤枉的。只因两人相貌极为相似,又 是同姓,被当事人指证,百口莫辩,被判入狱。直到1982年真正的罪犯被警方逮捕后, 威廉·杰克逊5年的冤狱才得到平反。(记忆歪曲)
普通心理学第5篇 信息加工——意识和注意
衰减器理论 ▪ 选择是衰减,与刺激的激活阈限有关 ▪ 选择发生在知觉分析之前
后期选择理论 ▪ 选择依赖于记忆,有很大的主动性 ▪ 选择表现在反应阶段上
多阶段选择理论
▪ 选择在几个不同的加工阶段上都有可能发生,依赖 于当前任务
(2)资源分配理论
2、催眠状态下人的特点
脑电与清醒时一样 在催眠师引导失去独立思考和行动的能力 与受暗示难易程度有关
3、对催眠的易感性 经常做生动的白日梦 想像力丰富 容易沉浸于眼前或想像中的场景 依赖性强, 经常寻求他人的指点 对催眠的作用深信不疑
4、催眠诱导 5、催眠术表演 6、对催眠的不同解释
二、注意的分类
根据预先目的性和意志努力程度划分
不随意注意(无意注意)
事先没有明确的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 取决于刺激物的新异性、强度、是否运动等因素; ▪ 也包括人自身的状态、需要、情感、兴趣和过去经验 等
不随意注意既可以帮助人对新异刺激进行定向,也可能干 扰人正在进行的活动
无法伪装、暴露秘密:二战中的间谍
社会认知或角色扮演观点 意识功能分离的观点:执行与监督功能
三、白日梦与幻觉——意识的自发漂移
白日梦以记忆或想象的内容为基础
第四节 注意
一、注意的基本概念
1、定义:心理活动或意识对一定对象的指向与集中 2、特点:
指向性:意识对某些对象的选择和对其他对象的忽略 集中性:意识在被指向对象上强度和紧张度的维持 指向性和集中性是密不可分的
第五章 意识和注意
第一节 意识
一、什么是意识(consciousness)
1、定义:意识就是我们的觉知状态,即对我们自身、对外界的环 境事件以及自己与外界环境事件关系的觉知状态。
《注意》教案
.教案15历史学刘小强一、课题:普通心理学---注意二:教学目标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进行设计,让同学们了解《注意》在生活工作中的重要性,并能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能掌握到《注意》在今后学习生活中的运用,同时让同学们能够有所启发。
三、教学方法教授法、演示法四、教学重点1、注意的实质2、注意的特点3、引起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的条件4、注意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五、教学难点怎样结合具体的事物将《注意》的重点阐释清楚六、教学过程引导X分钟;授课内容X分钟;总结X分钟。
七、内容讲解第一步、引入新授内容:同学们很高兴这节课由我们组来打头阵做这学期心理学课学生授课环节的开路先锋,非常感谢大家。
我是心理学第一小组组长刘小强,在此我代表我们小组感谢方老师能给我们这个宝贵的锻炼机会,同时感谢我们小组的其他成员的支持和配合。
这节课的内容是讲授书本上的第五章《注意》,请同学们打开书P74页,那么什么是注意呢?第二步、教授新课内容1、注意的概述,①什么是注意?注意是人的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它是心理过程的动力特征之一。
②注意的特点:从这个定义我们可以提炼出《注意》的两个特点,一是指向,二是集中。
那么什么叫指向呢?注意的指向性——指人在每一瞬间的心理活动选择了某个对象,而离开了另一些对象,即注意对其对象具有选择性。
比如说---看这里!!!有些人刚才是没有专心听的,在做其他事情,但是我说完看这里之后呢。
欸,他“注意”过来了,对吧。
在刚才一瞬间,这些同学的心理活动做出了改变,他选择了看这里,看我讲课,而离开了之前做的事,也就是其他对象,是吧。
这就充分说明————注意对其对象具有选择性。
我们再来看《注意》的另一个特点,即注意的集中性。
注意的集中性——指心理活动停留在被选择对象上的强度和紧张度。
有些同学应该会对这么个事很有经验,经常有些小情侣在路上走着,走着走着女生就会说,亲爱的你不爱我了——男的就问,你怎么这么说啊?——女的回答,以前你看我走在路边靠内侧就会把我拉到外边来,怕我出事。
普通心理学课件—注意
悲哀普通心理学记忆思维情绪感觉注意知觉动机人格第二章注意目录CONTENTS◆第一节注意概述◆第二节注意的种类◆第三节注意的品质第一节注意概述(一)注意的概念心理活动的选择与集中现象称为注意•注意与编码过程密切联系,注意总是集中于当前正在编码的信息。
不过,注意并不局限于编码,从感知到思维、想象的整个认识过程都需要注意。
•明代王廷相在《慎言·问成性》中说:“注于听则视不审,注于视则听不祥,注于言则嗅不到,注于嗅则言不成。
”•王夫之在《张子正蒙注·大心》中写道:“非意所属,则见如不见,闻如不闻。
”选择性注意的基本特性集中性选择性和集中性的关系•注意的选择性是指人从众多事物中选择一定的客观事物作为心理活动的对象,同时离开其余的对象的心理现象。
•人的心理活动不能同时朝向一切对象,而是有选择地指向特定的客体。
这种有选择性的指向就是注意的特性——选择性。
•注意的集中性是指人的心理活动在特定的对象上保持并深入下去。
•在注意力高度集中的情况下,人的认知加工过程抗干扰能力会增强。
•相互联系、不可分割,同一注意的两个方面•选择性是集中性的前提和基础•集中性是选择性的体现与发展(二)注意的基本特性——选择性双耳分听实验(来源于知乎@苍苍翠微)△1958 年,英国著名心理学家布罗德本特(Donald E. Broadbent )首先做的双耳分听术实验很好地说明了注意具有选择性。
△斯特鲁普效应(Stroop Effect )是一种广泛使用的认识加工研究范式。
对该效应发生机制的理论解释中,有人将注意的选择性看成是该效应发生的重要原因。
斯特鲁普效应反转现象:在Stroop 刺激中,当刺激呈现时间变长,或注意力高度集中的条件下,意义与颜色冲突时命名反而更快(二)注意的基本特性——集中性•集中一般有两种情况:•一是同一时间内各种有关的心理活动共同集中于一定的对象的现象•如聚精会神、专心致志等•二是同一种心理活动不仅有选择性地指向一定的对象,而且维持这种指向,使活动不断地深入下去•如注视、倾听等(三)注意与心理过程•心理过程是人对心理事件的加工操作过程,如感知觉、记忆、思维、想象等。
普通心理学名词解释(全)
社会化:是指一个人在社会环境的影响下掌握社会经验和行为规范成为社会的人,同时他也积极地反作用于社会环境的双响过程。
角色:指某个人在特定的社会和团体中被该社会和团体所规定了的行为模式。角色学习包括:一、学习角色的权利和义务;二、学习角色的态度和感情。
内部感觉:接受有机体内部刺激,反映身体的位置、运动和内脏器官的不同状态的感觉称为内部感觉。属于这一类感觉的有:运动觉、平衡觉和内脏感觉(机体觉)。
反射:反射是有机体在神经系统地参与下,对内外环境刺激所作出的规律性问答。
反馈:反馈亦称回授,是指在反射活动中效应器的活动结果又作为一种新的刺激返回传送到神经中枢,是中枢及时获得效应器反应的情报(反馈信息),从而更有效的调节效应器的活动。
自我同一性:指确信我就是我本身而非其他这一过心理过程,其中包含“我”的持续性和统一性两方面。
感觉编码:我们的神经系统不能直接加工外界输入的物理能量和化学能量,这些能量必须经过感官的换能作用,才能转化为神经系统能够接受的神经能或神经冲动。这个过程就是我们说得感觉编码。
普通心理学名词解释(三)
默许心向反应:在问卷调查中,被试没有看清题目而不假思索的作出“是”的反应倾向。
本能行为:指物种典型的、遗传的、刻板定型行为。
反射:有机体借助神经系统对刺激作出规律性的反应。
去极化:当神经纤维受到刺激而引起的兴奋,兴奋部位的膜外电位降低,膜内电位升高,于是膜内外的电位差减少,这种状态称为去极化。
突触:神经元之间的联系方式是互相接触,而无细胞质的沟通,其接触的部位就称为突触。
意志:~是人们自觉地确立目的,支配行动,并通过克服困难和挫折,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
普通心理学 第三章 注意
第二节 注意的种类
一、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
根据产生和保持注意时,有无目的性和意志努力程度的不 同,可以把注意分为有意注意与无意注意。 (一)无意注意 无意注意(不随意注意)是指事先没有预定目的,也不需要 做意志努力的注意(新事物、突然巨响)。无意注意是任何动 物都有的初级注意。引起无意注意的原因来自两个方面:刺激 物的特点和人的内部状态。 1.刺激物的特点:(1)刺激物的强度(声音、颜色相对强 度);(2)刺激物的对比关系(形状、大小、颜色、持续时间、 动静特点等);(3)刺激物的新异性(新奇的刺激容易吸引人 的注意,而刻板的、千篇一律的、多次重复的习惯化刺激不易 吸引和维持注意)
根据刺激物的特点,在教学中的应用 根据刺激物的强度对注意的影响,教师改变说话声音的大小 和快慢,突出重点,加强语气并辅以必要的手势以吸引学生的无 意注意,如果上课时学生的注意涣散,不注意听课,教师可以暂 停讲课,这种暂停讲课的行为比责备学生更能有效地引起学生的 注意。根据刺激物的新异性对注意的影响,教师讲述教材是每次 可以增加一些新的内容,变更讲述的方式,同时,讲述新内容又 不能脱离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与学生已有的知识联系起来,这 样,不仅可以从外部引起学生的注意,而且可以长时间的维持注 意。 2.人本身的状态 无意注意虽然主要是由外界刺激物引起的,但也取决于人本 身的状态。同样一些刺激物,由于感知他们的人本身状态不同, 可能引起有的人注意,而引不起其他人的注意。属于人本身的状 态有以下几个方面: (1)需要和兴趣:凡能满足人的需要(机体的、物质的、)
第三节 注意的特征
一、注意的范围
注意的范围也称注意的广度,是指一个人在同一时间内能清 楚地观察到对象的数量。最早进行注意范围实验的是汉密尔顿 (Hamilton,1859)。注意广度的另一种形式是感知在时间上分 布刺激物的广度。一般来说,刺激物的数量越多,呈现速度越快, 判断的错误就越多,而且越趋向于低估。 注意的范围受两方面因素的影响: (一)知觉对象的特点 在知觉任务相同时,由于知觉对象的特点不同,注意的范围 也会有很大变化。即,知觉对象越集中,排列的越有规律,越能 成为相互联系的整体,注意的范围就越大。
普通心理学基础讲义 第三章 意识和注意
第三章意识和注意一、意识与无意识(选择题)二、注意概述(选择题、简答题)三、注意的生理机制和外部表现(选择题)四、注意的品质(选择题、简答题)五、注意的认知理论(选择题、简答题、论述题)一、意识与无意识1、意识的含义(1)意识是一种觉知:意味着“观察者”觉察到了某种“现象”或“事物”。
(2)意识是一种高级的心理官能:对个体的身心系统起统合、管理和调控的作用。
(3)意识是一种心理状态:分为不同的层次水平,如从无意识到意识到注意是一个连续体。
2、意识的种类(1)非意识过程有一类活动在非意识的范围内,很少进入意识。
例:血压的调节、神经系统的监控,觉察着我们生理的变化并做出反应,而我们本身并不觉知。
但某些时候,一些通常是非意识的活动可以有意识地进行,例:通过练习来有意识地控制个体呼吸的模式。
(2)无意识无意识是相对意识而言的,是个体没有觉察到的心理活动和心理过程。
当个体无法用意识来解释其某些行为时,个体才会意识到无意识信息的存在。
常见的无意识现象有:①无意识行为:不受意识控制的行为,特别是那些已经自动化了的行为。
例:骑自行车时,一个人可以毫无困难地思考问题,或与他人交谈,没有意识到自己是如何维持车的平衡的;在日常生活中的很多小动作,如挠鼻子等。
②对刺激的无意识:人在活动时,有时没有觉察到对他们的行为产生了影响的事件,而实际上,这些事件对他们的行为产生了或大或小的影响。
在双耳分听实验中,被试所听的材料包含了一些歧义词,其含义并不确定,如bank 可以指河岸,也可以指银行,当bank出现在追随耳(要求听内容的)时,非追随耳(尽量避免听内容的)呈现可以帮助确定歧义词的单词,如money或river,随后要求被试解释所听到句子的含义,尽管被试根本不记得呈现在非追随耳的单词是什么,却明显倾向于将歧义词解释为与该单词有联系的词义。
③盲视:由脑损伤引起的对刺激的无意识觉察。
尽管病人“看”不到刺激,却可以对刺激进行一定程度信息加工,很多时候他们可以正确感受刺激的位置等信息,但都声称自己的这种判断是一种猜测,而没有意识到对刺激的某种加工。
《普通心理学》:注意的外部表现
注意的外部表现
⼀个教师在上课的时候,能否知道学⽣是不是在认真听讲呢?他是可以做到的。
这是因为⼈在注意状态下,常常伴随着特定的⾏为变化,有时通过观察就可以了解个体的注意状态。
⼀般来说,注意的外部表现有以下三个⽅⾯。
⼀是适应性动作出现。
⼈在注意状态下,感觉器官⼀般是朝向注意对象的。
当我们注意⼀个物体,会“注⽬凝视”;注意⼀种声⾳,⼜会“侧⽿细听”;在我们专注于回忆往事,思考问题时,⼜常会“眼神发呆,若有所思”。
当然,最明显的适应性动作就是个体能够跟随组织者的思路,配合做各种运算或操作等,这也说明个体正处于积极的有意注意状态。
⼆是⽆关动作停⽌。
当⼈们集中注意时,就会⾼度关注当前的活动对象,⼀些与活动本⾝⽆关或起⼲扰作⽤的动作会相应减少甚⾄停⽌。
因此,⼀个认真听讲的学⽣不会总是东张西望,交头接⽿,或者玩⼀些与活动不相⼲的东西。
三是呼吸运动变化。
⼈在注意时,呼吸常常是轻缓⽽均匀,有⼀定的节律。
但有时在紧张状态下⾼度注意时,常会“屏息静⽓”,甚⾄⽛关紧闭,双拳紧握。
普通心理学第3章意识和注意
因
活动是否具有组织性
素
(4)对个性的依从性:
主体的意志力
• (三)随意后注意
– 也叫有意后注意,是指有预定目的、不需要 意志努力的注意。
– 随意后注意是注意的特殊形式,它兼具不随 意注意和随意注意的某些特征。
– 随意后注意是一种更高级的注意形式。
第四节 注意的基本特征
• 一、注意的范围
– 也叫注意的广度,是指在同一时间内意识能 清楚地把握对象数量的多少的注意特征。本 质上,注意的广度也就是知觉的广度。
– 也叫注意的持久性,是指注意能较长时间地 保持在某种事物或某种活动上的注意特征。
– 注意会发生周期性的变化,这种周期性的加 强或减弱,称为注意的起伏。
– 与注意的稳定性相反的是注意的分散,又称 为分心。分心是指注意离开当前应当完成的 活动任务而被无关事物所吸引的注意状态, 也就是说注意没有完全保持在当前所应该指 向和集中的事物上。
– 注意的分配能力主要是后天学习和训练的结 果。
– 实现注意分配的两个条件:
• 在两种或者多种活动中,必须有一种活动达到了 (半)自动化的程度。
• 同时进行的几种活动之间应该存在一定的内在关 系。
• 五、注意的转移
注意的转移是指根据新任务的要求主动地 把注意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上的注意 特征。
社会历史的制约
人的意识是在劳动中产生的。随着社会历 史的发展,人类意识的内容逐渐变得丰富和深 刻。意识和语言密不可分。
(2)从个体意识的产生和发展来看,意识也 受到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
• 三、自我意识
自我意识是指人对自身以及对自己与客观 环境关系的觉察与认识。
(1)自我意识是人的意识活动能动性的体 现,是人的心理区别于动物心理的本质特征。
普通心理学名词解释(全)
普通心理学名词解释(一)诱因:环境中能引起动机的物体或条件的作用成为诱因。
性格:是一个人在对现实的稳定的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中所表现出来的人格特征。
性格一词原意指印记、制图、标志。
心境(心情):是一种比较微弱持久而又具有渲染性的情绪体验状态,通常也叫“心情”。
激情:是一种强烈的、暂短的、爆发式的情绪状态,有明显的外部表现。
注意:注意是人的心理(意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天才:心理学上把某些能力的完美结合成为天才。
思维:是以人已有的知识为中介,对客观事物的概括的、间接的反映,是认知活动的高级形式。
学习:通过主客观的相互作用,在主体头脑内部积累经验,构建心理结构以积极适应环境的过程,它可以通过行为或者行为潜能的持久变化而有所表现。
记忆:指在头脑中积累、保存和提取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
家庭气氛;是指家庭成员在日常生活的相互关系中所形成的稳定的心理和行为环境。
时尚:人们一时崇尚的样式,它的显著特点就是反传统性。
指向性:所谓指向性,是指每一瞬间意识对一定对象的选择及跟踪。
集中:所谓集中,是指意识对所选择的对象给以贯注和维持。
无意注意:无意注意是无预定的,不需任何意志努力的注意,往往是不由自主地自然的发生的主意,又称不随意注意,是一种初级的被动的主意。
有意注意:有意注意是自觉地、有预定目的的、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
也译作随意注意。
注意的广度:注意的广度是指在同一时间内意识能清楚地把握对象的数量,又称注意的范围。
注意的稳定性:注意的稳定性是指注意长时间的保持在某种事物或活动上的能力。
这是注意在时间上的特征,也是注意的持久性。
分心:分心是心理活动离开了当前应该指向和集中的事务,而被无关的事务所吸引的状态。
注意的转移: ~是根据当前任务的要求,有意识的把注意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上的能力。
注意的分配:是指在同时进行两种或几种活动时,把注意指向不同的对象。
感觉:感觉是脑对直接作用于感官的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4普通心理学第四章注意
• 它是指人在同一时间内,将注意指向不同 的对象。 • 注意的分配是有条件的: • 1.在同时进行的两种活动中,必须有一种 活动是已经熟练的,它可以不需要给予更 多的注意,从而有可能把注意集中在另一 种活动上。如听讲记笔记 • 2.同时进行的几种活动都已熟练,各种活 动对象的各个部分,已经在经验中形成了 巩固的联系,注意可以在几种活动上迅速 地更迭。如司机
• 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是两种性质不同的注 意,但在实际工作中两种注意都需要。 • 如果只有有意注意,长时间工作会使人疲 劳,注意就容易分散,使工作进行不下去; • 如果只有无意注意,稍遇困难或干扰,注 意就容易分散,同样也不能做好工作。 • 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常常交替发生,一些 简单的不重要的活动只需要无意注意,而 对于复杂的重要的活动则必须有意注意。
• 影响注意范围的因素主要有: • 1.知觉对象的特点。 • 知觉对象愈相似,排列愈集中或有规则, 注意范围也就愈大;反之,注意范围则愈 小。研究表明:对形状相同或颜色一样的 知觉对象,其注意范围比形状不同或颜色 不一样的对象大一些;对于排列规则的知 觉对象,又比随机分布的对象注意范围大 一些。
• 2.知觉任务。阅读同一篇文章,担任编辑 任务的人与从事校对工作的人,注意范围 就不一样。前者较大,后者较小。 • 3.知识经验。经验愈多,知识愈广,就愈 善于组织所感知的对象,把它们联系成一 个整体来感知。 • 二、注意的稳定性 • 注意的稳定性,是指在同一对象或同一活 动上注意所持续的时间。持续时间愈长, 注意就愈稳定。反之,稳定性就差。
• 二、有意注意 • 有意注意也称随意注意,是有预定目的、 需要付出意志努力的注意。 • 保持有意注意的条件包括: • 第一,加深对目的任务的理解。 • 第二,合理组织活动。如读书时作笔记, 可以把智力活动与外部动作结合起来,也 有利于保持有意注意。
注意的性质及功能--2022考研普通心理学冲刺复习笔记
2022年心理学考研进入冲刺阶段,下面为您整理了注意的性质及功能--2022考研普通心理学冲刺复习笔记,希望对大家有帮助!注意的性质及功能1、注意是心理活动或意识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具有指向性和集中性。
心理活动或注意的强度越大,紧张度越高,注意也就越集中。
人在高度集中自己的注意时,注意指向的范围就越小。
一方面,注意不等同于意识。
注意是一种心理活动或心理动作,而意识主要是一种心理内容或体验。
另一方面,人的注意所指向的内容,一般处于意识活动的中心,对于注意指向的内容,人的意识比较清晰和紧张。
总之,在注意条件下,意识与心理活动指向并集中于特定的对象,从而使意识内容会对象清晰明确,意识过程紧张有序,并使个体的行为活动受到意识的控制,而进入注意的具体过程则可能是包含了无意识的过程。
注意的外部表现:注意是一种内部心理状态,可通过人的外部行为表现出来但并不总是一一对应的。
注意的功能:注意的基本功能是对信息进行选择。
注意指向并集中在一定对象后,会保持一定时间的延续,维持心理活动的持续进行。
前注意状态下只能对事物的个别特征进行初步加工;注意状态下人们对个别特征的信息进行精细加工并将其整合为一个完整的物体。
注意保证了人对事物更清晰的认识、更准确的反应和进行更可控有序的行为。
这是人们获得知识、掌握技能、完成各种智力操作和实际工作任务的重要心理条件。
2、不随意注意、随意注意和随意后注意不随意注意:是一种消极被动的注意,注意活动中人的积极性较低。
相关因素是刺激物自身特点,人自身的状态、需要、情感、过去经验等。
不随意注意既可帮助人们对新异事物进行定向,使人们获得对事物的清晰认识,也能使人们离开并干扰当前进行的活动,具有积极和消极两方面的作用。
随意注意:有预定目的、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是注意的一种积极主动的形式,只有人才有随意注意。
引起原因是对注意的目的及任务、兴趣、活动组织、过去经验及人格的依从性。
随意后注意:是注意的一种特殊形式,兼有不随意注意和随意注意的某些特征,是在随意注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普通心理学 重点知识点
第一章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第一节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的科学一、心理学概念1.心理学是研究人类及动物行为的科学。
2.心理学是关于个体的行为及精神过程的科学。
3.心理学是既研究人的心理现象,也研究动物心理现象,既研究个体心理现象,也研究群体心理现象的科学。
4.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的科学。
既研究动物心理,也研究人的心理,而以人的心理现象为主要的研究对象。
二、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一)个体心理认识过程:感知、表象、思维、记忆等心理过程情感过程:对事物的体验过程(情绪\情感)意志过程:意志行动过程(克服障碍\达成目标)心理心理状态个性心理倾向:需要、动机、信念、理想、价值观等个性心理个性心理特征:气质、性格、能力认识过程④:感知表象、思维、想象、记忆等心理过程①情感过程⑤:对事物的态度体验过程意志过程⑥:意志行动的心理过程心理状态注意、灵感、激情、犹豫等。
个性倾向性:需要、动机、信念、理想、价值观等个性心理③个性心理特点:能力、气质、性格①心理过程:指在人的认识、情感、意志行动方面表现出来的那些心理活动,它们经常处于动态变化的过程中。
②个性心理:指一个人在心理过程的发展和进程中,经常表现出来的那些比较稳定的心理倾向和心理特点。
③情感过程:在认识客观事物时所产生的各种态度体验如:常满意或不满意,喜爱或厌恶等。
④认识过程:指个体对客观刺激(信息)接受、编码、存储、提取的心理过程。
⑤意志过程:人不仅能认识客观事物,对它产生一定的态度体验,还能自觉确定目标,并根据目标调节自身行动,力求加以实现,这一心理过程称为意志过程。
(二)个体心理现象和行为·行为(behavior):指有机体的反应系统,心理学通过行为研究人的心理。
(三)个体意识与无意识1.意识(conciousness)—现时正被人觉知到的心理现象。
2.无意识(unconsciousness)—人们在正常情况下觉察不到,也不能自觉调节和控制的心理现象。
注意的一般概述
《普通心理学》教案注意的一般概述第五章意识和注意第一节注意的般概述【课程】普通心理学【教材】普通心理学(修订版)彭聃龄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2月出版【教学目标】引导学生理解掌握注意的含义及种类【教学重点】1.随意注意、不随意注意、随意后注意的概念及影响因素2.选择性注意、持续性注意、分配性注意的概念及研究方法【教学难点】选择性注意、持续性注意、分配性注意的概念及研究方法【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过程】一、注意的含义(一)定义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与集中。
注意是一种心理状态,不是一种独立的心理过程,而是各种心理过程的共同特性,不能离开一定的心理过程而独立存在。
(二)特征1.指向性人的心理活动总是有选择地反映一定的事物,而离开或忽略其它对象,即心理活动在哪个方向上进行活动。
2.集中性人的心理活动停留在被选择事物上的强度或紧张度,使人的心理活动离开无关事物,并且抑制多余的活动,保证活动得以顺利开展。
注意指向性是注意集中性的前提和基础,注意集中性是注意指向性的体现和发展。
(三)注意和意识1.区别注意是一种心理活动或心理状态。
意识主要指心理内容或体验,与觉知更直接相关,包括觉知感和觉知内容。
2.联系注意是通过感觉、已储存的记忆和其他认知过程对大量现有信息中有限信息的积极加工。
既包括有意识加工,也包括无意识加工。
注意决定了什么东西可以成为意识的内容。
在意识层面,人们处于注意状态时,意识内容比较清晰。
(四)注意的功能1.选择注意将有关信息线索区分出来,使心理活动具有一定的指向性。
对信息进行选择,使心理活动选择有意义的、符合需要的和与当前活动任务相一致的各种刺激;避开或抑制其他无意义的、附加的、干扰当前活动的各种刺激。
2.维持注意指向并集中在一定对象之后,会保持一定时间的延续,维持心理活动的持续进行。
人们从外界获得的感知信息只有加以注意才能保持在意识中进行精致的加工。
3.调节和监督在注意状态下人才能对自己的行为和活动进行调节和监督,注意是个体完成各种行为的重要条件。
普通心理学第四章注意
第二节 注意的种类
一、无意注意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无意注意指事先没有预定目的,也不需要作 意志努力的注意。 ㈠ 刺激物的特点 1.刺激物的强度 2.刺激物之间的对比关系 3.刺激物的活动和变化 4.刺激物的新异性
㈡ 人本身的状态
无意注意虽然主要是由外界刺激物的特点所 引起,但也决定于人本身的状态。 1.人对事物的需要和兴趣 2.人当时的情绪状态和精神状态
注意是一种复杂的心理活动,具有一系列的 功能:
1.选择功能 2.保持功能 3.对活动的调节和监督功能
三、注意的生理机制和外部表现
㈠ 注意的生理机制
注意从其发生来说是有机体的一种定向反 射。每当新异刺激出现时,人便产生一种 相应的运动,将感受器朝向新异刺激的方 向,以便更好地感知这一刺激。
㈡ 注意的外部表现 1.适应性运动 2.无关运动的停止 3.呼吸运动的变化
三、有意后注意
有意后注意是指事前有预定的目的,不需要 意志努力的注意
它一方面类似于有意注意,因为它和自觉的 目的、任务相联系着;另一方面类似于无意 注意,因为它不需要人的意志努力。
第三节 注意的特征
一、注意的稳定性
注意的稳定性是指对同一对象或同一活动的 注意所能持续的时间
二、注意的广度
注意的广度也叫注意的范围,是指在同一时 间内能清楚地把握对象的数量
人的注意广度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影响注意 广度的因素主要有两个方面:
㈠ 知觉对象的特点
㈡ 个人知觉活动的任务和知识经验
三、注意的分配
注意的分配是指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指向于不同的 对象
四、注意的转移
注意的转移是根据新的任务,主动地把注意从一个 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或由一种活动转移 到另一种活动的现象
05彭聃龄《普通心理学》课件_第五章 意识和注意
2.无意识 (1)概念 无意识是相对于意识而言的,是个体不曾 觉察到的心理活动和过程。按照精神分析学派 弗洛伊德的观点,无意识包括大量的观念、愿 望、想法等,这些观念和愿望因为和社会道德 存在冲突而被压抑,不能出现在意识中。
(2)常见的无意识现象 ①无意识行为:有时人的行为,特别是那些
已经自动化了的行为,不受意识的控制; ②对刺激的无意识:人在活动时,有时没有
(3)随意后注意 ①定义 随意后注意是注意的一种特殊形式。从特征 上讲,它同时具有不随意注意和随意注意的某些 特征。它和自觉的目的、任务联系在一起,类似 于随意注意;但它不需要意志的努力,又类似于 不随意注意。从发生上讲,随意后注意是在随意 注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③△波:睡眠状态时出现,频率更低,波幅 更大。
(3)睡眠的阶段 ①第一阶段:主要为混合的、频率和波幅都较 低的脑电波。在这个阶段个体处于浅睡状态,身体 放松,呼吸变慢,但很容易被外部的刺激惊醒。其 持续时间约10分钟; ②第二阶段:偶尔会出现一种短暂爆发的,频 率高、波幅大的脑电波,称为睡眠锭。在这一阶 段,个体较难被唤醒,其持续时间约为20分钟; ③第三阶段:脑电的频率会继续降低,波幅变 大,出现△波,有时也会有“睡眠锭”。第三阶段 大约持续40分钟;
脑电 波
混合的、 频率和波 幅都比较 低的脑电 波
脑电波变 慢,波幅 变大,出 现△波, 有时会有 “睡眠锭 ”
身体 状态
浅睡眠状 态,身体 放松,呼 吸变慢, 很容易惊 醒
更难被唤 醒
持续 时间
10分钟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40分钟
第四阶段
出现更大、更慢 的△波
深度睡眠,个体 肌肉进一步放松 ,身体功能各项 指标变慢,梦游 、梦呓、尿床等 在此阶段发生 越来越短
普通心理学考点
普通心理学考点普通心理学一、心理学研究对象研究对象是心理现象;心理现象象分为心里过程和个性;心理过程包括:认知,情感,意志;个性心理包括:个性倾向;个性心理特征;二、注意1、注意概念(名词解释)注意通常指选择性注意,即注意有选择的加工某些刺激而忽视其他刺激的倾向。
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2、注意的特点①指向性:人选择一定的事物作为心理活动的对象,并较长久地保持在所选择的对象上。
②集中性:心理活动离开无关事物,而且抑制无关活动。
③非独立的心理过程3、注意的功能和意义①选择性:选择有意义的必要的,避开或排除无关的。
②保持:当外界大量信息输入时,需要注意才使得信息得以保存。
③对活动的监督:可以控制移动目标和方向前进,使注意适当分配和适当转移。
4、注意的外在表现定向反射:每当新异刺激出现时,人便产生一种相应的运动,将感受器朝向新异刺激的方向,以便更好地感知这一刺激。
①适应性的运动;有关感觉器官朝向刺激物;②无关运动的停止③呼吸运动的变化;呼吸缓慢而轻微;5、注意的种类无意注意、有意注意、注意后注意1、无意注意:事先没有预定目的,也不需要作意志努力的注意。
引起无意注意的原因有:①刺激物的特点:刺激物的强度;刺激物之间对比关系;刺激物的活动和变化;刺激物的新异性;②人本身的状态:对事物的需要,兴趣和爱好情绪;人当时的精神状态期待2、有意注意:有预定目的,必要时还需作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
引起有意注意的条件和方法①对目的和任务的依从性,加深对活动目的、任务的理解;②培养间接兴趣③对活动组织的依存;合理组织活动④对过去经验的依存⑤性格和意志品质6、注意的特征1、注意的稳定性:指的是在同一对象或活动上能持续的时间。
2、注意的广度:指的是是指同一时间内能把握对象的数量。
(撒石子;白盘上撒黑豆;速视器)7、注意的分配1、注意的分配指的是:注意的分配是指人把自己的注意指向于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对象或活动上的注意特征。
普通心理学知识点整理
普通心理学知识点整理普通心理学第一章绪论1、心理过程:认识过程,情绪情感过程,意志过程。
2、个性特征:个性倾向性,个性心理特征。
3、心理学的任务:陈述人的心理现象,解释人的心理现象,预测人的心理现象,调控人的心理活动与行为。
4、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原则:客观性原则,发展性原则。
5、心理学研究方法: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问卷法,晤谈法),测验法第二章心理和行为的神经生理基础1、神经元结构主要由胞体和突起(树突和轴突)两部分组成。
2、一个神经元与另一个神经元彼此接触的部位叫突触。
3、神经回路:神经元的联系方式主要有两种,辐射式,聚合式。
4、周围神经系统:脊神经,脑神经,植物神经。
5、中枢神经系统:脊髓,脑(脑干,间脑,小脑)。
6、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是:兴奋过程和抑制过程。
7、抑制过程分为:无条件性抑制(外抑制和超限抑制),条件性抑制(消退抑制和分化抑制)。
8、动力定型:指由一系列刺激引起的一系列反应,经训练巩固后,刺激系列的第一个刺激一出现,反应系列就依次出现。
9、第一信号体系:用具体事物作为前提刺激而建立的前提反射体系。
10、第二信号系统:用语词作为条件刺激而建立的条件反射系统。
11、内分泌系统:是一种整合性的调节机制,通过分泌特殊的化学物质来实现对有机体的控制与调节。
12、人有两种腺体:导管腺体(外分泌腺),无导管腺体(内分泌腺----激素)。
13、人体主要内分泌腺:脑垂体、甲状腺、胰腺、肾上腺和性腺。
第三章心理的发生和发展1、心理是物质运动发展到初级阶段的属性,是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2、感应性:是指生物有机体能够对与其生命活动具有直接关系的刺激作出反应,表现为趋利避害的生物特性。
3、动物心理的发展阶段:感觉阶段,知觉阶段,思维萌芽阶段。
4、意识:是指人以感觉、知觉、记忆和思维等心理活动过程为基础的系统整体,对自已身心状态与外界环境变化的觉知和认识。
是人类所特有的心理现象。
5、人类意识和动物心理的本质区别:1、意识有对客观环境的意识和自我意识,人类能够把自己同自然界相互区别开来,使人作为主体而与客观天下对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一个教师在上课的时候,能否知道学生是不是在认真听讲呢?他是可以做到的。
这是因为人在注意状态下,常常伴随着特定的行为变化,有时通过观察就可以了解个体的注意状态。
一般来说,注意的外部表现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适应性动作出现。
人在注意状态下,感觉器官一般是朝向注意对象的。
当我们注意一个物体,会“注目凝视”;注意一种声音,又会“侧耳细听”;在我们专注于回忆往事,思考问题时,又常会“眼神发呆,若有所思”。
当然,最明显的适应性动作就是个体能够跟随组织者的思路,配合做各种运算或操作等,这也说明个体正处于积极的有意注意状态。
二是无关动作停止。
当人们集中注意时,就会高度关注当前的活动对象,一些与活动本身无关或起干扰作用的动作会相应减少甚至停止。
因此,一个认真听讲的学生不会总是东张西望,交头接耳,或者玩一些与活动不相干的东西。
三是呼吸运动变化。
人在注意时,呼吸常常是轻缓而均匀,有一定的节律。
但有时在紧张状态下高度注意时,常会“屏息静气”,甚至牙关紧闭,双拳紧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