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型文化和宋型文化的区别

合集下载

中国古代文学简答笔记宋元时期

中国古代文学简答笔记宋元时期

中国古代文学简答笔记宋元时期古代文学第一讲宋代文化与文学总论宋代文化与宋代文学的关系:1、文官政治,崇文抑武的国策,极大刺激了宋代士大夫“以天下为己任”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2、理学的兴起“文以载道”说的盛行,印刷业和教育的发达与作家学术修养的提高,促使宋代诗文的政治功能与议论成分的加强;3、三教合一的社会思潮,宋人的审美情趣的转型,促成了宋代文学从严于雅俗之辩转向以俗为雅;4、都市的繁荣,促使词的兴盛,促使说话、杂剧市井俗文学的迅速兴起和发展。

近二十年宋代文学的文化学研究主流观点:一、政治结构、文化心理的的近代色彩与文学中的淑世精神。

唐型文化:代表了中国封建文化上升期的辉煌成就。

宋型文化:宋代文化不仅体现了中国文化的全面繁荣和高度成熟而且显示了由中唐逐渐发展起来的近代文化色彩的文学。

宋代文化的近代色彩:1、文官政府、科举取士,提高了封建政权的开放性,刺激了士大夫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2、权力结构中的多种平衡机制,助长了政治上自由议论的风气,而且在士大夫阶层催生出限制君权思想的萌芽。

3、宋代上层政治中的党争,尤其是新旧党争,具有近代政党竞争或斗争的萌芽性质,表现了崇尚政治品节和高尚人格的精神面貌。

4、文化心态,儒家重教化的文学观。

宋代文学的淑世精神:1、宋代文学具有强烈的政治性质,传统的文学样式成为士大夫干预时事的有力工具。

2、词的逐步雅化,以及从自娱娱人的功能转向力图有益于世道人心、道德教化,从内心世界的低徊书写转向对社会世间的一定关注。

二、儒、佛、道三教合流与文学的重理情节。

1、宋人内省而广大的哲学思维——宋代文学浓郁的知性反省的思辨色彩。

2、独立的主体意识——重理情节的基本特征。

3、习惯向内心追寻生存的价值和生命的意义,追寻经过道德自律的自由。

4、对历史、人生的思考,对现实乃至日常生活的关注敏锐。

三、对传统文化的吸收、整合与文学的盛极而变。

宋代文化的高度成熟,以对文化的倾心研读为前提。

宋四大部书:《太平御览》《册府元龟》《文苑英华》《太平广记》。

中国文化概论名词解释

中国文化概论名词解释

中国文化概论名词解释1.文化:“文”的本义,指各色交错的纹理。

在此基础上,“文”又有若干层引申义。

其一,为包括语言文字内的各种象征符号,进而具体化为文物典籍、礼乐制度。

其二,由伦理之说导出彩画、装饰、人为修养之义,与“质”、“实”对称。

其三,在前两层意义之上,要导出美、善、德行之义。

“化”,本义为改易、生成、造化,“化”指事物形态或性质的改变。

并由此引申为教行迁善之义。

简言之,凡是超越本能的、人类有意识地作用于自然界和社会的一切活动及其结果,都属于文化;或者说,“自然的人化”即是文化。

2.广义文化:广义的“文化”,着眼于人类与一般动物、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本质区别,着眼于人类卓立于自然的独特生存方式,其涵盖面非常广泛,所以又被称作“大文化”。

3.狭义文化:狭义的“文化”排除人类社会——历史生活中关于物质创造活动及其结果的部分,专注于精神创造活动及其结果,所以又被称作“小文化”。

4.文化的四层结构:(一)由人类加工自然创制的各种器物,即“物化的知识力量”构成的物态文化层。

(二)由人类在社会实践中建立的各种社会规范、社会组织构成的制度文化层。

(三)由人类在社会实践,尤其是在人际交往中约定俗成的习惯性定势构成的行为文化层。

(四)由人类社会实践和意识活动中长期絪蕴化育出来的价值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思维方式等构成的心态文化层。

5.宗法制:所谓宗法,即宗族之法,是以家族为中心,根据血缘远近,明确亲疏、尊卑的一种等级制度。

特点是宗族组织和国家组织合而为一,宗法等级和政治等级完全一致。

6.嫡长子继承制:嫡长子继承制是宗法制度最基本的一项原则,即王位和财产必须由嫡长子继承,嫡长子是嫡妻(正妻)所生的长子。

广义的“长子”是指排行最长的子女,换言之长女也可能包括在内,狭义的则只包括儿子,女儿的继承顺序较儿子后,甚至没有继承权。

一些母系社会中则是由长女拥有优先继承权。

7.封邦建国制:简称封建,即今人所说的分封制。

分封制也称分封制度或封建制,即狭义的“封建”,由共主或中央王朝给宗族姻亲、功臣子弟分封领地,属于政治制度范畴。

略论唐型文化与宋型文化

略论唐型文化与宋型文化
味 为趋 归 。[ 4 1
品化 , 即劳动者可 以 自由出卖其劳动力 ;2 必 须有 规模较大 () 的手工工厂 ;3 是必须有包买商人 的出现 ; () 等等。而在宋代 , 却是并不具 备这些条件的 。至 于货 币地 租 , 则一直 到解放之 前, 中国全部境 土上还 不曾 出现 过货 币地 租 , 更无论 于宋代
“ 安史之 乱 ” 前后之 政治 、 经济 的差异 , 突出其重 要的历史 又 意 义和 现实 意义 。我国著名历史学家邓广铭 先生晚年也 曾提
出颇 有类似 见地的看 法 :有 很多人认 为 , “ 在宋代 , 已经 出现
了资本 主义生产关 系的萌 芽 ; 在地租形 态 中, 已经出现 了 也
外庐先 生认为 中国封建土地所 有制形式可 以分做两个 阶段 ,
“ 前一 阶段从 秦汉起 ( 约纪元前 三世 纪 中叶 ) 到唐代开元 、 天 宝 之末 ( 约八 世 纪中叶 )后一 阶段从唐 代安史 之乱 ( , 约八世
的 自由, 私有财产权得到承认 。四是科举普遍化 , 官吏 的登用 制度也发 生变化 , 贵族 政治过 渡为官僚 政治 , 高等 官职 由天 子决定 和任命 , 民也获得 出官的均等机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五是政情不 同, 庶 特别是朋 党从唐代 以贵族 为中心 的权 力之争 变化 为宋代不 同政见之争 。经济方 面 , 在宋代 , 货币开始大量流通 , 货币经
1侯外庐先生认为中国封建土地所有制形式可以分做两个阶段前一阶段从秦汉起约纪元前三世纪中叶到唐代开元天宝之末约八世纪中叶后一阶段从唐代安史之乱约八世纪中叶到清初约十七世纪七十年代
第1卷第6 21) 6 期(01
甘 音高奸亍 拒
V16 o( 1) o1N.2 . 6 01

试论唐宋文化的差异

试论唐宋文化的差异

试论唐宋文化的差异[摘要]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在社会生活中占据重要的地位。

时代不同,文化也不同。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唐宋时期的文化在我国悠久的文化历史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对当时社会的发展乃至整个世界都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这两个朝代在时间上比较接近,文化因此也有比较好的传承,但是在继承与发展的基础上也存在着不可忽视的差异。

[关键词]差异;唐文化;宋文化;唐诗宋词;饮食生活;艺术文化一、唐文化、宋文化的概念1.唐文化唐代文化,博大精深、灿烂辉煌。

在世界文化上,也是独具特色的瑰宝。

唐代文化不仅在当时受到各国,尤其是日本、新罗等亚洲诸国的热爱,而且在一千余载后的今天,仍然受到各国人民的青睐,遍及天涯海角的“唐人街”,就是明证。

唐文化一直从不同类型文化中吸取精华,充实着人们的精神世界。

唐文化由于特定的历史条件,较好的传承了南方文明、北方文明、国外文化和胡汉文化。

这样的传承导致了唐文化成为南方文明、北方文明、国外文化、胡汉文化的大融合,各种不同类型的文化促进了文化大交流。

唐朝时期,统治者在政治上采用三省六部制,文化上通过科举制等政策,使得社会安定有序。

在此时期,经济繁荣,出现了盛世景象,经济的发展给文化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前提,很好的促进了文化的发展,使文化出现了新的繁荣现象。

国文化的发展使得当时的文化与技术也大量向周边国家输出,在输出的同时也引进了回来,因为与周边国家的频繁交流,兼容并蓄的社会风气盛行,给各个民族提供了空前的交流融合环境,在这个交流的过程中,不但是文化技术的输出时期,更重要的是此时也是对外族文明吸取时期。

这样就给当时唐朝的文化发展提供了一个相对宽松的环境。

从总的特质来说,唐文化豪迈、兼容并蓄、自信、雄壮。

唐文化有三个基本的特点:一是唐文化容体系庞大完整,结构完整,发展程度高。

唐文化体系庞大,包罗万象,包括、哲学、史学、医学、天文地理等,当时世界上合个方面的社会科学基本都有着详细的记载,这在当时世界上是罕见的。

唐宋文化转型

唐宋文化转型

唐宋文化有何不同?论述唐宋文化转型的政治经济文化环境所谓唐型文化,是一种相对开放、外倾、色调热烈的文化类型;而宋型文化则是一种相对封闭、内倾、色调淡雅的文化类型。

唐朝是一个改革开放的朝代,文化可用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空前繁荣来描述。

那时佛、道、儒等等都能很好的发展,所以那时的文化应该是古代的巅峰,大家频出,尤以“诗歌”为盛。

到后期“词”的发展也比较快。

同时“传奇”之类的文学也得到发展。

而宋朝因为推行理学,人们的思想得到禁锢,相对来说不够活跃。

所以讲究严格格律的“词”得到发展,但是受社会风气影响,词的题材也相对较窄。

当时的“平话”得到较快发展。

那么,唐宋文化是如何转型的呢?是什么样的政治经济文化环境导致了唐宋文化的转型?有以下几个方面:1.均田制的瓦解均田制,即古代帝王将无主土地按人头划给小农耕作,土地为国有制,耕作一定年限后归其所有。

地主阶级的土地并不属于均田范围。

唐朝均田制在唐朝中期遭到破坏而废止, 究其原因, 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

(1)封建经济的发展, 土地兼并日趋严重;(2)官僚队伍的恶性膨胀, 人口的自然增加;(3)寺院经济的发达;(4)封建政府赋税的日趋苛重, 造成农民的大量逃亡和户籍的混乱。

至唐中叶,由于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和商品经济的发展,土地兼并空前盛行,国有土地通过各种方式不断地转化为私有土地,政府控制的土地日益稀少,政府已无地授田。

同时,唐政府对原来授田的农民横征暴敛,农民不堪忍受,庶族地主和自耕农成为社会经济的主体。

2.世俗地主取代门阀地主成为历史舞台的主角,对社会文化的发展具有深远影响;(1)土地私有制和租佃制经济的发展,使整个社会的等级意识逐渐淡化,个体的主体意识和人格独立意识较以往更为强烈;自宋代开始,租佃经营成为仅次于自耕农形式的重要经营方式。

租佃制下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大为提高,促进了农业的发展;同时,农民的生产自主权也大为提高,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2)分散的小农经济为封建政权的进一步极端专权提供了便利;3. 世俗地主的普遍化促使宋代教育呈现出平民化和普及化的趋向;(1)势家子弟在科举考试中的很多特权被取消;(2)对出身贫寒的考生,国家给予一定的经济补助,以便其顺利应考;(3)扩大取士名额;(4)在学校制度方面,放宽中央一级学校的入学品级等次,扩大学生名额;(5)儿童启蒙教育获得了空前发展——大量的儿童启蒙读本问世4.国势的蜕变对士大夫心灵带来的巨大阴影;(1)经世者积极重新反省宇宙社会秩序——理学建构的直接动因;(2)避世者逃遁于现实之外,转而追求心灵的安适和沉醉于细腻的自我官能享受。

《中国文化概论》完整笔记-张岱年

《中国文化概论》完整笔记-张岱年

中国文化概论笔记张岱年绪论1、中国古代文化的概念文:五色交错的纹理。

引申为包括语言文字在内的各种象征符号及其载体——文物典籍。

化:改变、化育。

引申为通过教育使人得到改变,文明程度提高。

文化:精神领域内的文治教化。

即用道德伦理、诗书礼乐来教育、改造人群。

引申为统治阶级所使用的所有文治教化的设施。

包括礼乐、典章制度等。

2、文化的概念所谓文化,指人类群体在适应自然进而改造自然和改造自身的社会活动中的方式方法及其产物。

就其是方式方法而言,它表现出历时动态性和共时多样性;就其是产物而言,它表现出物质性和精神性。

它的核心是人的行为方式、价值体系;符号是它借以传承的载体。

z 广义文化,着眼于人与动物、社会与自然的差异,也即人类所有一切活动(物质的、精神的)及其成果——“大文化”z 狭义文化,仅指精神创造活动及其结果——“小文化”3、文化的结构两分法:物质和精神或技术体系与价值体系三分法:物质文化、制度文化、意识形态四分法: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心态文化(重点)4、梁漱溟的学术分类梁漱溟在其《东方学术概论》指出,人类学术无非研究三个问题:z 第一,人对物的问题。

人类征服自然,产生自然科学。

z 第二,人对人的问题。

人与人相处,产生社会科学。

z 第三,人对己的问题。

人与自己的较量,产生宗教。

最后一点,我们今天在学科分类上称作人文科学5、文化的几个特点(1)文化的民族性和普同性z 各个民族大多有自己的民族心理、思维方式、审美特征、宗教信仰,等等,体现了文化的民族性。

z 各个不同民族有很多文化现象是共同的,发展的方向也大体相似。

表明了文化的“趋同”(普同)性。

z 人类文化是各民族共同组成、共同发展的成果。

(2)文化的时代性和相对性z 在时间上,文化是继承的,累积的,发展的,体现了文化的时代性。

所以对文化的评判应该放到具体的时代中。

z 在空间上,不同种族文化具有自己的特点和发展阶段,体现了文化的相对性。

z 所以不同质文化整体之间无法进行优劣高下的比较,不能用一种文化观念作为评判另一种文化的标准。

唐宋文化的差异

唐宋文化的差异

1唐宋文化比较与分析所谓“唐型文化”,是一种相对开放、外倾、色调热烈的文化类型,无论是“诗仙”李白的诗歌、张旭的狂草、吴道子的画,无不喷涌着奔腾着昂扬着的生命活力;无论是昭陵古雕中雄壮建伟的、神采飞扬的“昭陵八骏”,还是气势磅礴的古长安城,无不透露出大气盘旋的民族自信。

与之相比的,“宋型文化”则是一种相对封闭、内敛、色调淡雅的文化类型。

“自古多情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阐释出宋文化的细腻丰满,“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揭示了宋文化孤芳自赏、远离尘嚣、遗世独立的人格魅力。

形象的说:如果“唐型文化”存在于沙场之上、朝堂之上,那么,细腻、深微、委婉含蓄的“宋型文化”更多的存在于市井之间、闺房之内、青楼之上。

唐人爱花,尤爱牡丹,牡丹,富贵之花,为花中之王,唐人喜爱牡丹,更喜欢牡丹的色彩绚丽、富丽堂皇与王者之气;宋人爱梅,梅,花中君子,凌寒独自开,象征着不屈不挠的坚强品质。

在宋人看来,梅,淡妆素雅,清瘦典型,品质高洁,是君子的象征,可以看到,两种截然相反的审美观念在深层次的角度上体现出了唐宋文化内在的差异性。

而作为两个时代文学艺术最高成就代表,唐诗与宋词则能更清楚地展现两者文化的巨大差异性。

从诗词内容上看,唐诗更多地反映更为广阔的社会生活画面,白居易的《琵琶行》《长恨歌》正是这种类型的典型代表。

“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虾蟆陵下住”“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这些内容无不直接向人们展示了帝王将相乃至布衣百姓的日常生活起居,这是一种自由、开放、大气的心态,毫无小女儿家的忸怩作态。

相比之下,宋词则更多的将视角收缩到狭窄的闺房之中,低吟男女的爱恨情仇,抒发细腻、深微、委婉、含蓄的感情。

宋代著名的女词人李清照一句“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抒发了自己的离愁别恨,一个“愁”更添几分撩人的心思。

两宋时期,虽有苏轼、辛弃疾等为代表的“豪放派”词风,但“婉约”词风始终占据宋朝文化主流。

唐宋文化比较

唐宋文化比较

唐宋文化比较-------以唐宋儒学发展为例分析【摘要】唐宋时期是举世公认的中国文化发展史上的两座高峰,是文化转型的重要时期,同时也使后人研究的热点,并将其主要分为唐型文化和宋型文化。

本文主要是从唐代和宋代的儒学发展情况为例具体分析唐宋文化之间的联系与区别,主要表现为唐代儒学的新变,宋代儒学的复兴以及唐宋转型的思想突破。

【关键词】唐代宋代儒学新变复兴文化转型“文化”一词最早来源于《易经》中的“关乎天文,以察时变,关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由此得知,“人文化成”便是我国传统的“文化”,即关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者,言圣人观察人文,就是以儒家传统经典为其依据,来教化人们形成良好的风俗习惯,可知“文化”为文治教化之意。

而儒家思想是在周代周公制礼的基础上,由孔子继承下来,经其弟子门人发展起来的一种思想。

它是以“仁”、“义”为核心的一种治国思想。

自汉武帝推行董仲舒提出的“罢出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后,儒家思想一直作为官方的指导思想来统治和治理国家,是中国几千年来封建社会运用的治国理论依据。

20世纪70年代台湾学者傅乐成提出有关“唐型文化”和“宋型文化”的概念,他认为唐宋各代表两种不同的文化类型,前者兼容并蓄,外来文化激荡较多,文化精神较为开放活泼,但安史之乱后,逐渐回归中国文化本位,儒学复兴,因此宋代可称为中国本位文化的建立期,他认为宋型文化具有高度成熟,发育定型,向内收敛的基本特征。

在儒学这一方面则主要表现为唐代儒学的新变,宋代理学的发展,儒家文化的复兴等方面。

一唐代儒学的发展三教并存,儒为根本。

唐代统治者奉行“以儒治国”的基本国策。

宗教作为人类历史上最有力的统治工具在李唐治邦安国的过程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李唐统治者们一方面徜徉于佛道之间,认真利用宗教的特殊作用来维护统治;一方面通过“三教论议”将佛道的宗教关怀与儒家的治世纲领对接,实现了三教共佐王化。

武宗灭佛从反面说明了宗教存在对于国家的意义,儒学才是唐王朝的意识形态。

浅议唐宋文化的比较

浅议唐宋文化的比较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南京理 工大学人文学 院 刘冉婷
【 摘要 】唐 宋文化在创 作体 裁 ,大众审荚取 向,文人气质和受众群体上都有着很 大的区别 ,这 和唐柬时期不同的政治环境,经济基础 ,和文化政策有着密不可分 的关系。
【 关键调 】唐 束文化; 区别;转变原 因
文化 是 与 自然相 对 的 ,是 自然 的 人化 , 所 以谈 到 了 文化 就肯 定 要和 时 代 ,和 人相 联 系 。唐 朝 文化 和 宋朝 文 化在 中国 历史 上都 画 下 了浓 墨重 彩 的一 笔 ,唐 朝和 宋 朝在 时 间上 相 连 ,宋 朝 文化 无可 避 免 的对 唐朝 的文化 有 继 承 , 但 是 也 存 在 这 不 可 忽 视 的 差 别 与 颠
一 、
征 ,可 以看 到 ,两 种截 然 相反 的 审美 观 念在 深层 次 的角 度 上体 现 出 了唐宋 文 化 内在 的差 异性 。 3 . 从 文人气 质上 唐 代是 在 经过 魏晋 南 北朝 多 民族 文化 的 冲 突与 融合 之 后建 立起 来 的 胡汉 一体 的 大一 统 王朝 , 由于 受少 数 民族 风气 的 影 响 ,唐人 大有胡气 ,尚武豪放, “ 出将入相”、 才 兼文 武成 为 当时 的社会 风 尚 。受此 风 气 的 影 响 ,唐代 文 人知 识分 子 普遍 具 有一 股劲 健 豪 侠 之 气 , 他 们 突 破 了传 统 的 “ 学 而 优 则 仕 ” 的观念 ,纷纷 投 笔从 戎 ,希 望通 过 建功 立业 来 实现 平 生 的理想 与抱 负 , 宁为 百夫 长 ,胜 作一 书 生 ” ,便 喊 出 了这 一 时期 一代 文人 的 心声 。另外 ,由于 唐代 文 网 的宽 疏和 文禁 的 松弛 , 使唐 代 士人 普遍 具 有一 股 傲岸 自负的 狂妄 气 质 。这种 气 质使 得 唐代 士 人充 满 了文 化创 造 的活 力 ,他们 积 极探 索 创作 道 路的多样性 ,在文化创作时往往能够直抒胸 臆 ,毫 无扭 捏 猥琐 之态 ,他们 的 文化 创 作因 而充满 着 自然真挚 的美与 清新纯 真的气 息 。 宋 代 是 在 经 过 唐 末 五 代 的分 裂 割 据 局 面 之 后 建 立 起 来 的 封 建 王 朝 , 统 治 者 鉴 于 藩镇割据与 军人跋扈的历史 教训,确立 了 “ 兴文教 ”、 “ 抑 武 事 ” 的基 本 国 策 ,在 分割 军 权 、压 抑武 人政 治 地位 的 同 时 ,大力 发展 教 育和 科 举制 度 ,广 泛吸 收 文人 知 识分 子参 加政 权 ,逐步 确立 起 了文 人 当政 的 文官 制度 。文人 知 识分 子 的地 位 空前 提 高 , “ 重 文轻 武 ”逐 渐 成为 社会 风 尚 。宋代 文 人 知识 分 子 的理想 、信念 和追 求 也 因此 发 生 了重大 变化 ,受 “ 书 中 自有黄 金 屋 ,书 中 自有 千钟 粟,书中自有颜如玉”的诱惑,整个社会普 遍 形成 了 “ 万 般 皆下 品 ,唯有 读 书 高 ”的认 识 ,走 科举 入 仕成 为宋 代 文人 知 识分 子 实现 人 生价 值 的最 高理 想 ;而 武 人 的政 治 、社会 地位则越来越低,以致后来出现了 “ 好铁不 打 钉 ,好男 不 当兵 ”, “ 好 女不 嫁 当兵 郎 ” 这样 的 民谚 。如此 的时代 文化 氛 围 ,使 得宋 代 与前 代相 比,文 人 意 识更 为 自觉 ,他 们 的 文 化创 造活 动 , 也 因此渗 透 着更 为 强烈 的文 人气 息 ,他 们 创造 出来 的宋代 主 流 文化 ( 如 理 学 、诗 、词 、文 、赋 、书 、画 甚 至文 人生 活 等 )呈现 出浓郁 的精致 、 高雅 、含 蓄 、 内 省 的审美趋 势 。 4 . 从受众 群体上 . 市 民文 艺 的勃 然 兴起 ,可 以说 是唐 宋变 革 期在 文 学 艺术 上最 令 人瞩 目的现 象 。随着 雕 版 印刷 的发 展和 词 的 兴起 ,对 于 文化 的 受 众 也开 始 向 下层 贫 民发展 。文化 艺 术不 仅仅 是 贵族 之 间 的娱 乐 ,更 加贴 近下 层 市 民 。在 唐 宋词 的 受众 中 , 既有 官宦 士大 夫 ,也 有许 多 下层 民众 。说 唱文 艺 要到 中唐 开 俗讲 或 说 变 文 ,听 众才 扩 大至 一般 民众 。及 至宋 代 , 听 说话 更 不拘 身 份 ,不 论老 少 ,凡 市井 中人 都 一视 同仁 。戏 曲 曲艺 ,乃 至歌 舞 的 受众 同 样 贵贱 不 分 、来 者不 拒 。进 入宋 代 以后 ,虽 仍 有 路歧 人在 街 头举 行 开放 式表 演 ,但 瓦 子 勾 栏 作 为 固 定 的演 出场 所 , 已遍 及 中 小城 镇 ,观众群体也愈加市民化与平民化,甚至 还 有 偶入 城 市 的乡 民 。受众 群体 的平 民化 倾

中国文化概要

中国文化概要

中国文化概要绪论第二节广义文化与狭义文化1 、对文化的结构解剖,有两分说,即分为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有三层次说,即分为物质、制度、精神三层次;有四层次说,即分为物质、制度、风俗习惯、思想与价值。

有六大子系统说,即物质、社会关系、精神、艺术、语言符号、风俗习惯等。

(注意:这里还是记住为好,六大系统可简记为:社语俗物精艺)2 、广义的文化,着眼于人类与一般动物,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本质区别,着眼于人类卓立于自然的独特的生存方式,其涵盖面非常广泛,所以又被称为大文化。

3 、广义的文化包括四个层次:一是物态文化层,由物化的知识力量构成,是人的物质生产活动及其产品的总和,是可感知的、具有物质实体的文化事物。

二是制度文化层,由人类在社会实践中建立的各种社会规范构成。

包括社会经济制度婚姻制度、家族制度、政治法律制度、家族、民族、国家、经济、政治、宗教社团、教育、科技、艺术组织等。

三是行为文化层,以民风民俗形态出现,见之于日常起居动作之中,具有鲜明的民族、地域特色。

四是心态文化层,由人类社会实践和意识活动中经过长期蕴育而形成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思维方式等构成,是文化的核心部分。

4 、心态文化层可细分为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态两个层次。

5 、社会心理是人们日常的精神状态和思想面貌,是尚未经过理论加工和艺术升华的流行的大众心态,诸如人们的要求、愿望、情绪等。

6 、社会意识形态是指经过系统加工的社会意识,往往经由文化专家的理论归纳、逻辑整理、艺术完善、并以著作、艺术作品等物化形态固定下来并跨时空传播。

7 、根据与社会存在关系的疏密程度,可将社会意识形态区分为基层意识形态和高层意识形态,前者包括政治理论、法权观念等,后者包括哲学、文学、艺术、宗教等。

(注意:基层政法)8 、基层意识形态与社会存在保持着密切联系,是经济基础的集中体现,但它的产生和发展仍然要经过社会心理这一中间环节起作用;高层意识形态是更高的更远离物质经济基础的意识形态,具有较强的独立性,但它与社会存在之间的中介是社会心理和基层意识形态。

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

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
C.根据我国“十四五规划”,我国半导体产业的发展重点是宽禁带半导体的发展,将打造国内最大的涵盖芯片产业所有细分领域的集成电路基地。
D.芯片制造涉及精密化工、精密光学等几乎所有领域尖端技术,在其制造的前三个阶段中,“难中之难”的是第三阶段,而光刻技术是核心技术。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C. 文章将“唐型文化”与“宋型文化”的不同点进行比较,意在突出“宋型文化”的优势所在。
D. 文章在阐述“宋词范式”时,列举了不同阶段有代表性的词作家,具有较强的说服力。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考察文学审美形态演变的文化土壤,可从政治经济特点、文化思想潮流、社会文化水平等方面着手。
芯片制造分五个阶段,前三个阶段是:第一,把沙子,也就是二氧化硅,转化成多晶硅;第二,把多晶硅提炼成单晶硅,再把单晶硅切成一个个圆盘,也就是晶圆;第三,在晶圆上制造各种器件。前两个阶段都很难,第三个阶段又是难中之难。光刻就是其中的核心技术。
在光刻技术领域,中国的中微半导体在刻蚀机方面是世界领先的,不过在很多其他步骤上我们就是落后的,有非常多的缺陷。我们没有高端的光刻机,也没有高质量的光刻胶。
今人通常将中唐之前上承魏晋南北朝的文化称为“唐型文化”,中唐发端、成于宋代的文化称为“宋型文化”。“以丰神情韵擅长”的唐诗与“以筋骨思理见胜”的宋诗,分别是这两种文化所开出的精神花朵。“词分唐宋”的现象也与唐宋文化转型有关,但与诗歌相比,又有其特殊性。文化转型并非一蹴而就。中唐之后,“唐型文化”的某些因子依然长期存在。比如科举考试,终唐之世不仅取士数量不多,而且多出自世家大族。作为“宋型文化”思想内核的儒学,到仁宗朝庆历前后才真正实现,理学的生成更要到北宋后期。“宋型文化”诸要素在与“唐型文化”诸要素的相持中不断成长壮大,最终占据了主流。

唐宋变革的具体表现和原因

唐宋变革的具体表现和原因

唐宋变革的具体表现和原因中唐以后,汉族民族意识滋长,对边疆民族遂始有防范,于异族文化亦渐有歧视之感,如安史之乱后,唐人衣着已恢复旧观,之于玄宗时仕女多衣胡服,相较之下可之其异。

而宋朝续于五代,五代为唐代藩镇之延续,宋室为矫其弊,遂倡文人政治,严禁武将为政,且又因外敌环伺,夷夏观念则更趋严格。

故可知唐型文化与宋型文化在根本上有显著的差异,因此很多历史学者认为唐朝为中古之结束,宋朝为近世之开端,而五代则为两者文化之过渡,大致有以下八个原因:一、皇权逐渐提升。

六朝至唐代中期为贵族政治最盛时代,政治属于贵族全体专有,皇帝为贵族之代表而已,国家政策的运作要靠两者的协议,如唐代的三省制度就是政治的协议体。

故此时皇位颇不稳固,时有弑逆废立之事。

二、人民地位改变。

以往人民被视作贵族的奴隶。

隋唐之际,部分人民从贵族手下解放,直辖于国家,成为国家的佃客,国家依此订定新的土地制度以及租庸调制度。

唐代中期,租庸调制崩坏而以两税法取代,地租改以钱纳,人民在居住权上获得自由,摆脱原本束缚于土地的处境。

三、科举造成官吏任用产生变化。

六朝时代官吏评选的标准是“九品官人法”,选举之权掌握在贵族手中,遂有“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之说。

四、货币经济出现。

唐代的开元通宝流通不广,主要还是实物经济,物价都还是以绢布表示。

五、文化性质改变与庶民文化兴起。

唐初的经学墨守六朝之风,著述以义疏为主,说经则以疏不破注为原则。

中唐后,学术不再墨守儒家经学的义疏,甚至怀疑古书,遂以己意作出新的诠释。

文学方面,六朝注重词藻的骈文渐为士人所鄙弃,取而代之的是注重视我表现的散文体,并发展出诗余,打破诗律格局,元朝的散曲,在律令上也较为自由。

六、经济发展方面,经由科举所遴选之士,在文化上是知识分子;于政治上是官僚:就经济上而言是地主、资本家。

七、军事政策方面,唐玄宗时改府兵制为募兵制,军人成为一种职业与农民分化,此与近世时代产业着重分工的特征相符。

八、科技与政治方面,宋朝不论是哲学、科学、工艺方面都有显著的进步。

第七章 两宋: 内省、精致趋向与市井文化勃兴

第七章  两宋: 内省、精致趋向与市井文化勃兴
——陆贽:《翰苑集》卷22《中书 奏议六·均节赋税恤百姓第一》
从租庸调制到两税制,国家放弃抑制土地兼并 的努力,土地兼并严重,“……富者兼地数万 亩,贫者无容之居。”
租庸调制特点
两税制特点
“有田则有租,有家则有调,有身 则有庸。”
“唯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
(2)从商品经济来看,货币经济发展; 坊市制度瓦解; 商业和城市发展;
张择端:《清明上河图》(flash)
周敦颐的思辨兴趣在于宇宙发生论,从而铸定了理学诞生初期 的哲学性格。传说他曾设计宇宙演化过程的《太极图》,并对 之进行诠释,名《太极图说》。他指出:
“无极而太极。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静极复 动。一动一静,互为其根;分阴分阳,两仪立焉。”
他在《通书》中申言,自己所谓的“无欲”与道家和禅宗所 谓的“无为”和“无心”是一样的,指出:“无欲则静虚动 直。静虚则明,明则通。动直则公,公则溥。明通公溥,庶 矣乎!”重要的是,周敦颐从宇宙论出发,融通儒释道的修 身哲学,借之构筑伦理学本体论。这一认识路径成为后来理 学诸子坚守的哲学方向。
理学究其本质,是一种以儒学为主体,兼收佛教与道教的思 想因子,对三教融会贯通之后建立起来的伦理性的本体论。
大体上, 理学的构架分为三个时期:开创时期、奠基时期、 集大成时期。
周敦颐与邵雍是理学体系的开山人物。
周敦颐(1017--1073),字茂叔,号濂溪先生,北宋道州 (今湖南省道县)人,是学术界公认的宋明理学开山鼻祖。 “两汉而下,儒学几至大坏。千有余载,至宋中叶,周敦颐出 于舂陵,乃得圣贤不传之学,作《太极图说》、《通书》,推 明阴阳五行之理,明于天而性于人者,了若指掌。”《宋 史·道学传》将周子创立理学学派提高到了极高的地位。

唐型文化和宋型文化的区别

唐型文化和宋型文化的区别

唐型文化和宋型文化的区别———以唐宋文人及其诗词创作为例苗叶芳摘要:唐、宋时期是举世公认的中国文化进展史上的两座顶峰,同时也是后人研究的热点。

笔者选择从唐宋诗词中把握时期特色和文人的文化性格,从唐宋型文化的概念动身,以唐宋时期不同的社会生活为视角比较唐宋时期的经济、政治、文化和在文学创作上的不同。

关键词;唐型文化,宋型文化,文学,文人正文:“文化”一词最先来源于《易经》中的“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由此得知“人文化成”即是我国传统的文化”,即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者,言圣人观看人文,确实是以儒家传统典籍为依据,来教化人们形成良好的风俗适应,可知“文化”为文治教化之义。

本文以唐宋时期的文化为研究对象。

最先关注到唐宋不同时期特色的是日本的历史学家内藤湖南先生,他在《归纳的唐宋时期观》中作了说明:“唐朝是中史的终止,而宋朝是近代的开始,唐末至五代是一样过渡期,由于过去的历史家大多以朝代区别时期,因此唐宋和元明清等成为通用语,但从学术上来讲,如此的区划法有更改的必要。

”他最先提出了唐宋在文化性质上是有显著不同的。

20世纪70年代,台湾学者傅乐成先生又提出有关“唐型文化”与“宋型文化”的概念,他以为唐、宋各代表两种不同的文化类型,前者兼容并蓄,外来文化激荡较多,文化精神较为开放活泼;但在安史之乱后,慢慢回归中国文化本位,儒学振兴,因此宋朝可称为中国近世本位化的成立期。

他以为宋型文化具有高度成熟、发育定型、向内收敛的大体特点,唐朝为士族文化构型,而宋朝为庶族文化构型,这与时期科举制度、唐宋时期不同的时期特色有关。

唐宋文化的不同与那时的社会生活有紧密关系,即唐宋之际所发生的社会剧变是重要缘故之一。

唐宋时期正处于中国封建社会之前期步入后期的重要转折时期,从中唐开始,中国封建社会内部的自然、社会、历史等综合条件发生了庞大的转变,唐宋社会面貌因此也发生了专门大的改观,从而引发了文化领域内的更新。

关于唐宋之际的社会剧变,学术界多从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所发生的新转变去探讨,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观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唐型文化和宋型文化的区别———以唐宋文人及其诗词创作为例苗叶芳摘要:唐、宋时期是举世公认的中国文化发展史上的两座高峰,同时也是后人研究的热点。

笔者选择从唐宋诗词中把握时代特色以及文人的文化性格,从唐宋型文化的概念出发,以唐宋时期不同的社会生活为视角比较唐宋时代的经济、政治、文化以及在文学创作上的不同。

关键词;唐型文化,宋型文化,文学,文人正文:“文化”一词最早来源于《易经》中的“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由此得知“人文化成”便是我国传统的文化”,即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者,言圣人观察人文,就是以儒家传统典籍为依据,来教化人们形成良好的风俗习惯,可知“文化”为文治教化之义。

本文以唐宋时期的文化为研究对象。

最早关注到唐宋不同时代特色的是日本的历史学家内藤湖南先生,他在《概括的唐宋时代观》中作了说明:“唐代是中史的结束,而宋代是近代的开始,唐末至五代是一般过渡期,由于过去的历史家大多以朝代区别时代,所以唐宋和元明清等成为通用语,但从学术上来说,这样的区划法有更改的必要。

”他最早提出了唐宋在文化性质上是有显著差别的。

20世纪70年代,台湾学者傅乐成先生又提出有关“唐型文化”与“宋型文化”的概念,他认为唐、宋各代表两种不同的文化类型,前者兼容并蓄,外来文化激荡较多,文化精神较为开放活泼;但在安史之乱后,逐渐回归中国文化本位,儒学复兴,因此宋代可称为中国近世本位化的建立期。

他认为宋型文化具有高度成熟、发育定型、向内收敛的基本特征,唐代为士族文化构型,而宋代为庶族文化构型,这与时代科举制度、唐宋时期不同的时代特色有关。

唐宋文化的不同与当时的社会生活有紧密关系,即唐宋之际所发生的社会巨变是重要原因之一。

唐宋时期正处于中国封建社会从前期步入后期的重要转折阶段,从中唐开始,中国封建社会内部的自然、社会、历史等综合条件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唐宋社会面貌因此也发生了很大的改观,从而引发了文化领域内的更新。

关于唐宋之际的社会巨变,学术界多从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所发生的新变化去探讨,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观点。

从中唐开始,中国封建社会的经济结构发生了巨大变迁,地主土地所有制排挤了均田制,两税法代替了租庸调,这标志着中国封建经济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

到北宋建立以后,统治者采取了“不抑兼并”和“田制不立”的政策,更是促进了地主土地所有制的发展,而“地主土地所有制的发展是决定当时社会面貌的主要因素”。

从政治、军事格局上而言,安史之乱以后,强盛的大一统的封建国家遭到了严重破坏,形成了藩镇割据和军人跋扈的残破局面。

北宋建立以后,虽然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割据局面,但从实际意义上来讲,北宋始终没有实现过真正的统一,无法重现汉、唐盛世时期的规模;而且北宋初年所进行的政治、军事方面的改革,尽管结束了军人当政、骄横跋扈的局面,建立了以文人为主体的文官制度,但却形成了“重文轻武”的社会风尚,造成了兵不识将、将不识兵”的积贫积弱局面,这种政治、经济和军事格局的新变化成为唐宋文化发生更新的时代土壤。

唐代是在经过魏晋南北朝多民族文化的冲突与融合之后建立起来的胡汉一体的大一统王朝,由于受少数民族风气的影响,唐人“大有胡气”,尚武豪放,“出将入相”、才兼文武成为当时的社会风尚。

受此风气的影响,唐代文人知识分子普遍具有一股劲健豪侠之气,他们突破了传统的“学而优则仕”的观念,纷纷投笔从戎,希望通过建功立业来实现平生的理想与抱负,“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便喊出了这一时期一代文人的心声。

另外,由于唐代文网的宽疏和文禁的松弛,使唐代士人普遍具有一股傲岸自负的狂妄气质。

这种气质使得唐代士人充满了文化创造的活力,他们积极探索创作道路的多样性,在文化创作时往往能够直抒胸臆,毫无扭捏猥琐之态,他们的文化创作因而充满着自然真挚的美与清新纯真的气息。

宋代是在经过唐末五代的分裂割据局面之后建立起来的封建王朝,统治者鉴于藩镇割据与军人跋扈的历史教训,确立了兴文教”、“抑武事”的基本国策,在分割军权、压抑武人政治地位的同时,大力发展教育和科举制度,广泛吸收文人知识分子参加政权,逐步确立起了文人当政的文官制度。

文人知识分子的地位空前提高,“重文轻武”逐渐成为社会风尚。

宋代文人知识分子的理想、信念和追求也因此发生了重大变化,受“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颜如玉”的诱惑,整个社会普遍形成了“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认识,走科举入仕成为宋代文人知识分子实现人生价值的最高理想;而武人的政治、社会地位则越来越低,以致后来出现了“好铁不打钉,好男不当兵”,“好女不嫁当兵郎”这样的民谚。

如此的时代文化氛围,使得宋代与前代相比,文人意识更为自觉,他们的文化创造活动,也因此渗透着更为强烈的文人气息,他们创造出来的宋代主流文化(如理学、诗、词、文、赋、书、画甚至文人生活等)呈现出浓郁的精致、高雅、含蓄、内省的审美趋势。

笔者采用拟人的说法,可以从唐诗宋词中看到唐宋文人性格的一个侧面:据“一时代之有一时代文学”的观点,宋词与唐诗、元曲并立于一时代文学的典范,清人有这样的比喻“词之为体为美人,而诗则壮士也”。

以壮士比诗,以美人喻词,可知唐代文学则以阳刚的“诗”见长,而宋代则以阴柔的“词”见长。

根据唐文化的高亢、明朗、热烈、奔放,宋文化的淡雅、舒缓、精致、细腻不同的风格特征,可知宋代文人具有强烈的细腻的情感色彩。

词的内容题材是十分广泛的:男女情爱、人生际遇、离情别绪、春愁风花雪月、悲欢离合、羁旅行役、兴之盛衰,对这种普泛化秋恨、的情事进行“书写”,使词具有了柔媚婉约的风格,这与宋代文人自晚唐五代以来,由于社会政柔弱的文化心态和审美情趣有关。

治的走向衰落和经济中心的逐步南移,尤其是宋代城市经济的繁荣和文官文化的发达,使得广大文人不断加重了感伤的情调,上也取得了很高的成就,这与宋代文人优渥的生活条件有关,他们在安逸的环境中创作了大量的词作品,体现了情感生活的哀婉以及在词作上的技巧、情境的营造。

可以说,宋代的欧阳修、苏轼、范仲淹、王安石等都是政治色彩比较浓厚的文人,但他们的文学创作也取得了重大的突破,他们都有许多艺术成就很高的作品。

除此之外,他们也表现出学术思想的日臻极盛,他们是百科全书式的文人,如苏轼在诗词、绘画、书法等方面都有杰出的多情的气质,“雌化”的心态,柔弱的风采,对此,宋代文人自己也有体会,如理学家程颐曾无比感慨地说:“今人都柔了!”宋词中的“柔媚”与唐诗中的“豪放”形成了一种唐宋文人性格的对比。

从有关唐宋国花的诗词中,也可以表现出唐宋文人的不同性格内涵。

叶嘉莹先生曾对“花”之所以成为人们挚爱的原因做了精辟的分析:是因为花的颜色、香气、姿态,都具有引人之力,人自花所得的意象最为鲜明,所以由花促发的联想也最为丰富。

此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则是因为花所赋予人的生命感最深切也最完整的缘故……人之生死,事之成败,物之盛衰,都可以纳入“花”这一短小的缩写之中,因为它的每一过程、每一遭遇都极易唤起人类共鸣的感应。

则唐宋国花的“高格”成为唐宋文人理想人格的象征,精神风骨的化身。

花承载着当时文人的理想人格追求,彰显出时代的气象,文化之风貌以及文人的心灵世界。

例如,李白的《清平调》以牡丹喻杨玉环:(一)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花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二)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

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

(三)名花倾国两相欢,常得君王带笑看。

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阑干。

以上三首词达到了人花合一的完美境界,给人一种大气雍容、体态肥醴、艳压群芳、宠冠后宫的壮美之感。

例如,刘禹锡的《赏牡丹》: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蓉净少情。

惟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前两句说了芍药和芙蓉的不足之处,后两句表现了牡丹艳压群芳的王者之美。

牡丹所象征的是声色之美和性情之美完美融合的大唐盛世的精神,亦是唐代文学的主体风貌。

唐人以源自生命本真的奔腾澎湃和盛大开阔,酣畅自由的自由思想,开放健康的进取精神为其文学的风格特征奠定了基础。

宋代文化是高度理想化的文化,表现在文人身上,就是一种高度内省化的文化心态。

“梅花”意象具有了与世无争、遗世独立、高洁绝尘的隐者意味,苏轼第一次提出了“梅格”的概念,对梅花精神价值的确认并命名,标志着梅花形象人格化的正式确立。

王安石的《梅花》强调了梅花的香味,也是对自己内在品质的标榜。

陆游、范成大的诗词中则是对梅花品格的进一步深化。

可以说,牡丹美在明艳而梅花重于韵致,唐宋文人的文化性格是不同的,前者在于外在大众化的美,后者在于追求自身内在的美。

唐代的文人政治家也是很多的,例如陆贽、李绅等人,他们的诗文创作具有丰富的现实内容,在艺术造诣上也是一种朴素的真实;而宋代的文人政治家则除具有现实内容外,在艺术造诣成就。

宋代文人的文学积淀很厚重,他们的创作原则是“以学问为诗,以才学为诗,以议论为诗”,如果不博览群书,广泛地涉猎各种艺术领域,他们就不可能形成宋代文学中的“破体为文”的创新。

宋代文人政治家面对“积贫积弱”的时代,总有一种“无力补天”的沧桑感,文学创作具有了更多的个人色彩和情感色彩,是一种消极中的“努力”,而唐代文人政治家在那个盛世年代,有一种崇高的国家主义色彩,文学创作具有了积极、乐观的气概。

宋代诗歌的成就在于突破了唐代诗歌的“范式”,取得了宋诗的“宋调”风格:“皮毛剥落尽”的陌生化,“出人意表”的新鲜感,“着意与人远”的奇异感,以及“挺拔不群”的自我期许。

但也不乏宋初时对唐诗学习的诗派,如白体诗人,是宋初效仿白居易作诗的一批诗人,代表作家有李日方、徐铉等人,诗歌主要是模仿白居易与元稹、刘禹锡等人互相唱和的近体诗,内容多写流连光景的闲适生活,风格浅切清雅。

宋初的晚唐体诗人,则是模仿贾岛、姚合的一群诗人,由于宋人常常把贾岛、姚合看成是晚唐体诗人,九僧继承了贾、姚的苦吟精神,内容大多描绘清邃幽静的山林景色和枯寂淡泊隐逸生活。

西昆体,则是宋初馆阁文臣唱和风气臻于极盛的一种反映,代表文人是杨忆、刘筠、钱惟演,推崇李商隐、唐彦谦的诗歌创作,师法李商隐诗的雕润密丽、音调铿锵的风格。

以上的诗歌流派是一种继承,在此基础上发展了诗歌的特点,形成了上文所说的“宋调”,这种创新不仅与文学发展“求新、求奇”的发展规律有关,也与宋的时代文化背景有关。

参考文献:[1]内藤湖南.概括的唐宋时代观[J].历史与地理,1922,(9).[2]傅乐成.唐型文化与宋型文化[M].台北:国立编译馆馆刊,1972.[3]胡如雷.唐宋之际中国封建社会的巨大变革[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4]唐圭璋.诗词丛编[M].北京:中华书局,1986.[5]李泽厚.美的历程[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1.[6]刘尊明.唐宋词综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