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妆品不良反应分析与评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易引起化妆品接触性荨麻疹的化妆品成分有苯 甲酸、山梨酸、肉桂酸、醋酸、秘鲁香脂、甲 醛、苯甲酸钠、苯甲酮、二乙基甲苯酰胺、指 甲花、薄荷醇、苯甲酸酯类、聚乙二醇、聚山 梨醇酯60、水杨酸、硫化碱、过硫酸铵、对苯 二胺等。
临床表现
• 皮损主要发生在化妆品的接触部位,接触化妆 品后数分钟至数小时内发生红斑、水肿和风 团,自觉瘙痒,刺痛或烧灼感。由于发病机制 的不同,并不是所有患者皮损的严重程度都同 化妆品的使用量和使用频率有关。当停止使用 该化妆品后皮损不再出现。
化妆品不良反应分析与评价
李 利
Ph.D M.D
网址:Hppt://www.cn-cet.com Hppt://www.cd120.com 博客:http://blog.sina.com.cn/lilypfmr
李 利
M.D,Ph D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教授,博导 卫生部化妆品皮肤病诊断机构负责人(华西医院) 卫生部化妆品人体安全性功效检验机构负责人(华西医院) L’UNIVERSITE DE FRANCH-COMTE, FRANCE 名誉教授
(2)防腐剂类:
• 咪唑烷基脲、双咪唑烷基脲,季铵盐-15、 DMDM乙内酰脲、布罗波尔、甲基异噻 唑啉酮、对羟基苯甲酸甲酯、对羟基苯 甲酸丙酯、对羟基苯甲酸丁酯、对羟基 苯甲酸乙酯、对羟基苯甲酸异丁酯、碘 丙炔醇丁基氨甲酸酯、三氯生、硫柳汞 等。
(3)其他类
• 表面活性剂、化学性防晒剂、颜料或染 料、抗氧化剂、染发剂、植物提取物、 人造指甲及指甲油等也是较为常见的致 敏原。
来自百度文库 化妆品中常见的致痤疮原料
• 十六醇、硬脂酸异十六醇酯、蔻酸异丙酯、水杨 酸盐、十二烷基硫酸钠、氯化钠、氯化钾、羊毛 脂类化合物、棕榈酸酯、可可油、椰子油、油酸 异癸酯、棕榈酸异丙酯、月桂酸、十四烷基乳酸 盐、棕榈油、油醇、凡士林、三油酸己六酯、硬 脂酸、硬脂酸丁酯、异丙基异硬脂酸盐等。
鉴别诊断:
化妆品皮肤病的发病情况
由于化妆品使用人数多,且大多数人在使 用化妆品出现轻度皮肤反应时,往往不就诊, 仅仅自己换一个化妆品了事,因此,实际工作 中,很难确切统计化妆品皮肤病的发病率。
化妆品皮肤病分类(中国)
1. 化妆品接触性皮炎 2. 化妆品光感性皮炎 3. 化妆品皮肤色素异常 4. 化妆品痤疮 5. 化妆品毛发损害 6. 化妆品甲损害 7. 化妆品荨麻疹 8. 化妆品不耐受 理 原化 则妆 品 皮 肤 病 诊 断 标 准 及 处
指应用染发剂、洗发护发剂、发乳、发胶、眉笔、睫 毛油等化妆品后引起的毛发病变。烫发(药水、热铁钳、 电热烫)、拉直、热吹干、漂白和染发可造成头发本身的 损伤。可表现为发质的改变和断裂、分叉和脱色、质地变 脆、失去光泽等,也可发生程度不等脱发。化妆品引起的 毛发损伤多为物理性及化学性损伤,停止使用毛发化妆品 后可逐渐恢复正常。
化妆品接触性皮炎 (contact dermatitis due to cosmetics)
• 是指接触化妆品后,在接触部位或其邻近部位发 生的皮肤炎症。 – 原发刺激 – 变态反应
化妆品接触性皮炎
此类损害约占化妆品皮肤病的70%以上
1.化妆品刺激性皮炎 本症相当常见,其特点是皮疹局限在使用化 妆品的部位,主要表现为疼痛或烧灼感。皮疹一 般为干燥性红斑、细屑,但也可发生水疱渗液。 因为不需致敏,所以往往在初次使用化妆品后即 发生,这种情况多见于劣质化妆品。
处理原则

及时彻底地清除皮肤上存留的化妆品,停用所有可疑 的化妆品,尽量避免阳光和紫外线照射。可以按照一 般色素沉着性皮肤病或色素脱失性皮肤病进行治疗。 色素脱失的治疗效果尚不确定;色素沉着大多为暂时 性,经半年或1年,多则2年可以逐渐减轻。抗氧化剂 如静脉用大剂量维生素C、口服或静脉输入谷胱甘肽、 口服或静脉使用氨甲环酸,外用氢醌可加速色素减退。
• 化妆品痤疮应与寻常痤疮、玫瑰痤疮、其他外因 引起的职业性及焦油类痤疮、多囊卵巢综合征引 起的痤疮等相区别。化妆品痤疮有时可在寻常痤 疮基础上发生和发展,使原有症状加重,要根据 病史和症状加以区别。
化妆品甲损害
(Nail damage induced by cosmetics)
甲化妆品分类 · 修护用品 · 涂彩用品
任职 常委 副组长 常委 委员 委员 副组长 专家 后任主委 副主任委员 副主任委员 副会长 副主任委员 主任委员 专家 评审专家 会员 中国召集人
化妆品的定义
化妆品是指以涂擦、喷洒或者其他类似的方法,散 布于人体表面任何部位(皮肤、毛发、指甲、口唇 等),以达到清洁、消除不良气味、护肤、美容和 修饰目的的日用化学工业产品。 — 中华人民共和国《化妆品卫生监督条例》
常见原因
• 由化妆品中所含的不纯石油分馏产品、某些染 料及有光感性的香料等引起。常见的致皮肤色 素异常的化妆品成分有苏丹1、水杨酸苄酯、 依兰油、卡南加油、茉莉精华油、羟基香茅醛、 檀香精油、苯甲醇、肉桂醇、薰衣草精油、香 叶草醇、天竺葵油等。
鉴别诊断

用化妆品后出现的色素沉着应与其他色素增加 性疾病,如黄褐斑、色素型扁平苔藓、瑞尔黑 变病、艾迪生病等鉴别;用化妆品后出现的色 素减退应与白癜风、单纯糠疹等相鉴别。必要 时可行组织病理学及内分泌学检查以利鉴别诊 断。
随着化妆品使用的日益广泛,各类产品在带给消费者 舒适和美的同时,不良反应也随之增多。此外,化妆 品中非法添加违禁成分还 可能导致皮肤屏障功能重 金属中毒,出现系统损害, 甚至致癌等,但最常见的还 是局部皮肤不良反应。
概念——
化妆品皮肤不良反应(adverse skin reactions induced by cosmetics)是指人们日常生活中正常使用 化妆品引起的皮肤黏膜及其附属器的损害。由化妆品引 起的全身和皮肤及附属器的良反应瘙痒、刺痛红斑、丘 疹、脱屑、色素沉着、粘膜干燥毛发及甲损害,严重时 可造成系统损害... ...
鉴别诊断
• 诊断化妆品接触性皮炎时,应排除其他原因引 起的类似病变。应与其他炎症性皮肤病,如湿 疹、脂溢性皮炎、颜面再发性皮炎、激素依赖 性皮炎、光线性皮炎、多形性日光疹、手部汗 疱疹、荨麻疹等疾病相区别。
4例特殊案例

患者均为青年人 所用化妆品均来自个体美容院 潜伏期仅数小时 局部症状:急性刺激,红肿、大疱、刺痛 不配合检查和治疗 要求开入院证,但并不住院
我国改革开放以后,经济发展迅速,人民生活水 平提高很快,化妆品也迅速普及到千家万户,就 连以前从不问津化妆品的男士,化妆品的消费量 也呈快速增长趋势。同其它事物一样,人们在从 化妆品中获益的同时,化妆品也带来了多种皮肤 损害。化妆品皮肤病的报告也随之增多。
化妆品皮肤病定义
指人们日常生活中由于使用化妆品引起皮肤 及其附属器生理状态的异常改变,如红斑、肿胀、 粗糙、脱屑、色素沉着以及刺痛、瘙痒等等。 —《化妆品皮肤病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 ( GB 17194.1~17194.7—1997 )
化妆品接触性皮炎
﹙XX染发膏﹚
化妆品接触性皮炎
(绿色果品植物染膏)
常见原因
• 能够引起化妆品变应性接触性皮炎的原 料相当多,包括香料、防腐剂、乳化剂、 抗氧化剂、防晒剂、植物添加剂等。最 常见的是香料和防腐剂。
(1)香料类:
• 肉桂醛、肉桂醇、香叶醇、丁子香酚、 异丁子香酚、栎扁枝衣提取物、羟基香 茅醛、戊基肉桂醛、秘鲁香脂、羟基异 己基3-环己基甲醛、柠檬醛、法呢醇、 香茅醇、己基肉桂醛、香豆素、薰衣草 提取物、衣兰油、玫瑰油、茉莉提取物、 檀香油、茶树油等。
发病机理
光毒反应 UVB (290-300nm)
光变态反应 UVA (320-420nm)
化妆品中的光感物质
防腐剂 染料 香料 唇膏、口红中的荧光物质 防晒化妆品中的遮光剂 ......
化妆品痤疮
约占化妆品皮肤病的3.5%-10%
系由于应用某些化妆品后造成的皮肤痤疮毛 囊炎性改变。多见于接触部位。如由发膏剂引起 的痤疮主见于额部,由于面部化妆品引起的痤疮 可见于整个面部。
2.变应性接触性皮炎(化妆品过敏)
是由于接触致敏所致的化妆品皮炎,仅发生于少数 对化妆品中某一成分过敏的患者。由于需要致敏后才发 生反应,因此,临床上许多患者在出现反应以前往往有 相当长一段时间,可能几天甚至几年使用该化妆品无反 应,这是许多患者考虑不到该化妆品会过敏的主要原因。 临床主要表现为红斑、丘疹、水疱、渗液及结痂,伴瘙 痒。一般发生在接触部位,但染发皮炎可出现头面部肿 胀及周身不适等症状。
常见原因
• 化妆品毛发损害是由化妆品中所含的某些成分 (如染料、去污剂、表面活性剂、化学烫发剂 以及其他添加剂等)引起的,粗暴地使用发用 类化妆品也是常见的病因。
化妆品光感性皮炎
化妆品引起的光敏感也不少见。如香水皮炎 系由于某些香水中含有植物成分甲氧补骨脂素, 这是一种光毒性物质。接触皮肤后再经紫外线照 射,可引发皮肤红斑及水疱大疱。还有许多物质 是光过敏原。近年因防晒剂的广泛应用,防晒剂 本身的光敏感反应也逐渐增多,给诊断增加了难 度。
化妆品皮肤色素异常
约占化妆品皮肤病10%-15%
1、化妆品皮肤色素沉着
因使用化妆品不当招致色素沉着的例子并不少 见,在70年代有大量日本妇女使用化妆品后,在面部 发生网状棕灰色色素沉着斑。经过组织病理及详细斑 贴试验研究,证明了该色素斑是由化妆品中某些成分 引起的,故命名为色素性化妆品皮炎。
化妆品痤疮 (acne by cosmetics)
由化妆品引起的面部痤疮 样皮疹 国内报道其发病率约占化 妆品皮肤病的3.5%-10%
发病机理
某些化妆品中的微粒成分 机械堵塞皮脂腺毛囊开口
劣质油脂含量过多特别是矿物油 对毛囊口上皮细胞的刺激 原有轻微痤疮或炎症存在 经化妆品刺激加重
化 妆 品 痤 疮
2、化妆品皮肤色素脱失 化妆品引起的色素脱失也有报告。如我国谢满 生等报告1例用奥琪增白蜜引起的面部白斑,颇似 白癜风,再次应用该化妆品又引起色素脱失,证明 了白斑是由于化妆品引起的。外用祛斑霜也有引起 类似反应的报告。
鉴别诊断
• 用化妆品后出现的色素减退应与白癜风、 单纯糠疹等相鉴别。
化妆品毛发损伤
甲周围 软组织 损伤
化妆品甲损害
化妆品接触性荨麻疹
(contact urticaria due to cosmetics) • 是指接触化妆品后数分钟至数小时内发生、通 常在几小时内消退的皮肤黏膜红斑、水肿和风 团改变。化妆品接触性荨麻疹可分为2种亚 型,即免疫介导反应型和非免疫介导反应型。
常见原因
2000年-2005 法国倍桑松大学获:
美容皮肤科学博士学位 皮肤高级专业医师研修证书
研究方向: 皮肤医学美容
化妆品临床评价
日期 学术、技术组织 2012 中国整形美容协会-微创与皮肤美容分会(证书未寄到) 2012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光医学与皮肤屏障学组 2010 中国女医师协会皮肤病专家委员会 2004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 化妆品皮肤科学研究会 2006 中国医师协会美容与整形医师分会 2006 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美容学组 2006 卫生部化妆品评审专家库 2012 省医学会-皮肤性病专委会 2007 省医学会-医学美学与美容学专委会 2010 省医师协会-美容与整形医师专委会会 2010 省整形美容协会 2012 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委会 2002 市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委会 2002 省医学美容主诊医师评审委员会 2011 省食品药品安全监测及评审认证中心保健食品化妆品 2002 国际皮肤科学会(ISD) 2003 国际皮肤生物与图形学会(ISBS) -
· 卸除用品
甲化妆品成分 ·有机溶剂 ·合成树脂
·有机染料 ·色素 ·限用化合物(丙酮、氢氧化钾硝化纤维等)
甲板损伤 · 甲周围软组织损伤
甲板损伤 ——质地脆裂、失去光泽、甲板变形、软 化剥离
原发性 刺激性皮 炎 变应性 接触性皮 炎 光感性皮 炎 可由甲板清洁剂、表皮去除 剂中的某些成分引起 可由指甲油中的树脂类、指 甲硬化剂中的甲醛等成分诱 发 可由指甲油中的多种荧光物 质引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