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心理学题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认知心理学
主讲人:何文广
整理:刘畅
填空
1.荷兰生理学家Donders在1868提出减法反应时实验范式。
2.Sternberg发展出相加因素法实验。
3.知觉过程包含相互联系的两种加工:自上而下加工和自下而上加工。
4.认知心理学的研究主要涉及模式识别,模式识别主要有模板说,原型说,特征说三种假
说。
5.注意的知觉选择模型是过滤器模型和衰减模型。
6.两种记忆说是指长时记忆和短时记忆。
7.目前对感觉记忆的研究主要涉及图像记忆和声象记忆。
8.语义代码是一种与意义有关的抽象的代码,不带有任何一个感觉道的特性。
9.心理扫描实验主要涉及距离效应和大小效应。
10.关于概念结构有两个重要的理论,它们是特征表说和原型说。
11.1967年,奈瑟尔出版的《认知心理学》标志着认知心理学新思潮的形成。
12.认知心理学中第一个语义记忆模型是层次网络模型,由Collins和Quillian提出。
名词解释
1.感觉登记:人的各种感受器是一种生物学中的能量交换器,能将外界刺激的各种能转换
为神经冲动,进而在人脑中形成外部信息的代码。在刺激停止作用后,感觉信息仍可以短暂地保存下来,该过程叫感觉登记。
2.模式识别:模式是由若干元素或成分按照一定关系形成的某种刺激结构,也可以说模式
是刺激的组合。模式识别是对模式的觉察,分辨和确认的过程,是人们运用记忆中已经储存的信息,对当前的刺激模式做出有效解释的过程。
3.“开窗”实验:能够直接地测量每个加工阶段的时间,从而能明显地看出这些加工阶段的实
验。
3.字词优势效应或客体优势效应:字词优势效应:识别一个字词中字母的正确率要高于识
别一个单独的同一字母。客体优势效应:识别一个“客体”图形中的线段要优于识别结构不严的图形中或单独的该线段。
4.鸡尾酒会效应:在鸡尾酒会上,当你专注于与别人的谈话时,往往识别不出他人的交谈
内容,但若别人提到你的名字时你是可以觉察或识别的。
5.双作业任务:一种常见的研究注意的范式,要求受试者同时进行两项作业,研究两项作
业之间相互干扰的程度。
6.系列位置效应:在自由回忆中,词表中间部分的字词回忆成绩较差,而起始部分和结尾
部分的字词回忆成绩较优,均高于中间部分。起始部分较优的回忆成绩称作首因效应,结尾部分较优的回忆成绩称作近因效应。
7.自我参照效应:进行过自我评定的形容词的回忆成绩最好(自我评定要求比语义更深的
加工)。
8.上下文加工一致性:上下文越丰富,对项目的加工就越精细,也越不容易与其他项目混
淆。
9.组块:是指将若干较小的单位(如字母)联合而成熟悉的、较大的单位(如字词)的信
息加工,也指这样组成的单位。
10.AVL单元:由于声音混淆现象也可能是言语运动或发音的混淆造成的,目前还无法将声
音混淆与发音混淆区分开来,因此常将听觉的(Auditory)、口语的(Vebal)、言语的(Linguistic)代码联合起来,称作AVL单元,在单独谈到听觉代码时,也常包含这层意思。
11.平行扫描或系列扫描:平行扫描:在短时记忆信息提取过程中,刺激与记忆集中的全部
项目同时进行比较。系列扫描:刺激与记忆集中诸项目一个个的相继进行比较。
12.Peterson-Peterson方法:在呈现刺激和回忆之间插进干扰作业(连续减3)以阻止复述。
13.范畴大小效应:当谓语的范畴变大,判断句子所需的时间也多。
14.启动效应:先前进行的加工活动对随后的加工活动所起的有利作用。
15.两种编码说:它把表象看成是和言语相平行和联系的另一个认知系统。言语系统加工零
散的语言信息;表象系统则对具体的客体或事件的信息进行编码、贮存、转换和提取,其表征极似知觉。表象系统和言语系统可分别由有关刺激所激活,两类信息可以互相转换。
16.心理旋转:心理旋转就是人在头脑中将某个图形的映象做平面或立体转动的心理运作过
程。
17.气氛效应理论:前提的性质所造成的气氛引导人们得出一定的结论。
18.调整策略:以最初的信息为参照来调整对事件的估计,在判断过程中,人们最初得到的
信息会产生“锚定效应”,制约对事件的估计。
19.锚定效应:当人们需要对某个事件做定量估计时,会将某些特定的数值作为起始值,起
始值像锚一样制约着估测值。在做决策时,会不自觉地给予最初获得的信息过多的重视。
20.侧向扩散:在某一个水平上,或是较浅的水平或是较深的水平,加工在横向扩展开来。
21.典型性效应:对一个范畴或概念的典型成员的判断要快于对非典型成员的判断。
22.精致性复述:将要复述的材料加以组织,将它与其他信息联系起来,在更深的层次上进
行加工,这种复述也称为整合性复述,可使信息转入长时记忆。
23.问题空间:问题解决者对一个问题所达到的全部认识状态,包括:起始状态、目标状态、
算子(操作)。
简答与论述
1.什么是认知心理学?
目前所说的认知心理学主要是指以信息加工观点为特征的心理学,即信息加工心理学。其研究范围主要包括感知觉、表象、学习记忆、思维和言语等心理过程或认知过程,以及儿童的认知发展和人工智能(计算机模拟)。认知心理学的实质就在于它主张研究认知活动本身的结构和过程,并把这些心理过程看做信息加工过程。认知心理学的核心是揭示认知过程的内部心理机制,即信息是如何获得、贮存、加工和使用的。
2.评述两种对立的知觉理论
知觉的刺激物说:主张知觉只具有直接性质,否认已有知识经验的作用。认为自然界的刺激是完整的可以提供非常丰富的信息,人完全可以利用这些信息直接产生作用于感官的刺激相对应的知觉经验,根本不需要在过去经验基础上形成假设并进行考验。Gibson的结构密度极差实验支持这种观点
知觉的假设考验说:知觉是一种包含假设考验的构造过程。人通过接受信息、形成和考验假设,再接受或搜寻信息,再考验假设,直至验证某个假设,从而对感觉刺激做出正确的解释。它非常强调过去知识经验的影响,这是一种建立在过去经验作用基础上的知觉理论。
知觉间接理论注重内在处理过程,直接理论则注重外在环境的信息内容。但是知觉的直接理论过分轻视视觉的分析处理表征的过程,无法完备的解释人类视觉的复杂性,而知觉的间接理论缺少对于各种知觉现象的心理基础的讨论。
3.简述知觉选择的两种模型
过滤器模型:由Broadbent提出,他通过着名的追随耳、非追随耳实验建立了注意的单通道模型,该模型认为由于人的神经系统高级中枢的加工能力极其有限,所以需要在所有信息进入高级中枢前有一个“过滤器”,选择一些信息进入高级分析,Broadbent的双听实验表明,人们倾向于以一个耳朵为单位回忆听到的内容,而不是以双耳同时听到的内容成对回忆,而且前一种方式的正确率大大高于第二种,因此Broadbent认为注意的过滤器模型是一种单通道模型。
衰减模型:由Treisman在过滤器模型的基础上加以发展而提出,衰减模型也属于注意的知觉选择模型,但并不支持过滤器是单通道的,在衰减模型的实验中,追随耳与非追随耳的信息均能通过过滤器,但非追随耳的信息减弱了,只有一部分可得到高级加工。Treisman将阈限概念引入高级分析水平,她认为已贮存的信息有不同的兴奋阈限,追随耳的信号由于没有得到减弱而能顺利激活,非追随耳的信息由于得到减弱而只能激活一些阈限较低的项目,这也解释了鸡尾酒会效应。
衰减模型与过滤器模型的不同之处主要在于将过滤器的单通道模型改为多通道模型,但它们的出发点都是认为人的高级分析水平容量有限,需要以过滤器加以调节;过滤器的位置都是在觉察与进入高级分析水平之间;过滤器的作用都是选择一部分信息进入高级分析水平。因此这两个模型作为知觉选择模型的代表,又被合称为Broadbent-Treisman过滤器—衰减模型。
4.如何解释系列位置效应?
在艾宾浩斯的自由回忆实验中,我们可以看到对词表的开头和最末的一些词的回忆成绩总是好于词表中间的词,这样现象被称为系列位置效应。过去曾采用前摄抑制和后摄抑制来解释这种现象,主张两种记忆说的人则倾向于用长时记忆和短时记忆来解释这种现象,他们认为近因效应可用短时记忆来解释,近因效应中的词数也与短时记忆的容量相一致,这是干扰所无法解释的;首因效应与中间部分则属于长时记忆,之所以出现首因效应是因为最开始呈现的词得到了更多的复述。他们提出两条假设(1)增加每个词呈现的时间,这样词的复述时间就得到增加,将会有利于长时记忆而对短时记忆没有影响。(2)进行延缓回忆,这将破坏短时记忆而不影响长时记忆。这两种假设都得到了实验的验证,从而成为了用两种记忆说解释系列位置效应的证据。
5.什么是部分报告法?简述采用部分报告法的实验
部分报告法是一种对感觉记忆的报告方法,它不要求被试尽可能多的报告出刚才听或看到的内容,而是事前告诉被试材料的某些部分与某种刺激相对应,报告时根据接收到的刺激报告对应部分的内容即可。Sperling在研究记忆时创造出了部分报告法,发现在很短时间内呈现给被试一些材料,让他们立即报告所识记内容的实验中,这种报告法比全部报告法的正确率高许多,能达到100%的正确率,Sperling因此提出了感觉记忆,认为这是一种容量极大,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