溃疡性结肠炎的中医辩证治疗分析
溃疡性结肠炎的诊断及治疗方药
腹痛,伴痉挛性左下腹痛,便后缓解(溃疡性结肠炎)溃疡性结肠炎又称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原因不明的结肠慢性炎性疾病。
病变主要限于结肠的黏膜,且以溃疡为主,多累及直肠和远端结肠。
主要临床表现为腹痛、腹泻、黏液脓血便。
病情轻重不等,多反复发作。
病因和发病机制目前尚未完全明了,可能与免疫、遗传、食物过敏、感染,神经精神等因素有关。
属中医学“泄泻”、“腹痛”、“肠风”“肠僻”、“久痢”等范畴。
[诊断要点]1.起病可急可缓,病程迁延,活动期与缓解期交替出现,也可呈慢性持续性活动表现或暴发型经过。
2.活动期为脓血便,次数不定,常伴痉挛性左下腹痛,便后缓解,个别暴发病例可有高热、水泻、便血、中毒性巨结肠、肠穿孔等;缓解期大便次数减少,多为糊状便,无脓血。
粪培养始终无特异性致病菌生长。
3.肠外表现,常见有慢性活动性肝炎、胆管炎、关节炎、皮肤结节性红斑、坏疽性脓皮病、结膜炎等。
4.钡剂灌肠可见肠黏膜粗乱或有细颗粒状样外观,肠壁因多发性溃疡呈锯齿状,或有多数假息肉形成的充盈缺损,晚期肠管狭窄缩短呈铅管状。
5.纤维结肠镜检查可见直肠、结肠有弥漫性病变。
根据典型临床表现,肠镜及黏膜活检或钡灌肠所见,并可除外菌痢、阿米巴痢疾、血吸虫病、感染性肠炎、肠结核及克隆病者,可以确诊。
[鉴别诊断]1.慢性细菌性痢疾:常有急性细菌性痢疾病史,粪便培养可分离出痢疾杆菌,结肠镜检查时取黏液脓性分泌物培养阳性,抗菌药物治疗有效。
2.慢性阿米巴痢疾:病变主要侵犯右侧结肠,也可累及左侧结肠,结肠溃疡较深,边缘潜行,溃疡间的结肠黏膜多属正常。
粪便检查可找到溶组织阿米巴滋养体或包囊,结肠镜取溃疡渗出物镜检,阿米巴阳性率较高。
抗阿米巴治疗有效。
3.克隆病:发热,腹痛明显,而以右下腹及脐周为主,粪便一般无黏液脓血便,无里急后重,x线钡餐检查、直肠结肠镜及活组织检查有助于诊断。
4.结肠癌:多见于中年以后,x线钡剂灌肠与结肠镜检查活检可确诊。
5.血吸虫病:有疫水接触史,常有肝脾肿大,粪便检查可发现血吸虫卵,孵化毛蚴阳性,直肠镜检查可见黏膜黄褐色颗粒,黏膜活检可发现血吸虫卵。
溃疡性结肠炎
蚴阳性。内镜下直肠粘膜见黄褐色颗粒(急性期),
粘膜活检可见虫卵。血嗜酸细胞增高,抗血吸虫治疗 有效。
(五)肠易激综合征
轻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易被误诊为肠易激综合征。
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粪便有粘液但无脓血,内镜、X线仅
见肠激惹征象,无炎症性改变。
(六)结肠癌
发病年龄较溃疡性结肠炎者大,多在中年以后。X线 可见病变部位粘膜破坏、充盈缺损、肠壁僵硬、肠腔变 窄,直肠指检可触及肿块;内镜检查和病理活检有助于 诊断。应警惕溃疡性结肠炎合并癌变者。
二、粪便检查
粪便常规检查肉眼观常有脓血、粘液,镜下见大量 红、白细胞、脓细胞、巨噬细胞。粪便的病原学检查目 的是要排除感染性结肠炎,是本病诊断的一个重要步骤, 需反复多次进行(至少连续3次),检查内容包括:① 常规致病菌培养排除痢疾杆菌和沙门氏菌等感染,根据 情况选择特殊细菌培养以排除空肠弯曲杆菌、难辨梭状 芽胞杆菌、耶尔森菌、真菌等感染;②取新鲜大便,找 溶组织阿米巴滋养体及包囊;③有血吸虫疫水接触史者 做粪便集卵和孵化以排除血吸虫病。
三、X线检查
钡灌肠可见多发性溃疡,表现为肠管管壁边缘呈 毛剌状或锯齿形,肠腔内有小龛影或条形存钡区,粘 膜皱襞粗大紊乱,可见肠腔内炎性息肉引起的颗粒状 充盈缺损。早期可见肠壁痉挛,结肠袋形加深,在后 期患者由于肠壁纤维组织增生,肠壁变硬、肠管缩短、 肠腔变窄,呈铅管状,结肠袋形消失。重症或暴发型 患者一般不作钡灌肠检查,以免加重病情或诱发中毒 性结肠扩张。低张气钡双重造影有利于显示微小病变。
(七)缺血性结肠炎
一般发生在年龄较大者,发病急,病程短,一般不 累及直肠。 此外尚应与Bechet病、肠结核、结肠息肉、结肠 憩室炎、放射性结肠炎、伪膜 性结肠炎鉴别。
治
溃疡性结肠炎中医诊断与治疗
溃疡性结肠炎中医诊断与治疗张宇引言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食物的摄入越来越丰富,人们的应酬也越来越多,在家吃饭的机会愈来愈少,少盐少油的清淡饮食被各种油腻大餐取代,甚至更多的人喜欢烧烤。
这些食物的摄入严重干扰了胃肠的代谢功能,导致人们出现了溃疡性结肠炎,痛苦不堪。
这里,我们注重从中医角度进行治疗,以便减轻患者的痛苦,进行有效的治疗。
一、什么是溃疡性结肠炎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多发在大肠黏膜和其下层的一种肠炎,是一种病因尚未被人类所发现的一种症状,大多在结肠和直肠发生,有的也会延伸到整个结肠。
治疗需要一定的周期,而且多伴有反复性发作,比较棘手,以年轻人多发,这也与年轻人生活不规律,夜生活丰富,暴饮暴食有一定的关联。
二、溃疡性结肠炎的病症表现1. 排除个别少数患者,溃疡性结肠炎大多发病较慢,急性较少,发病情况也不尽相同。
主要是表现出腹泻现象,轻微患者腹泻次数一天最多5次,病情比较重的患者腹泻会严重增加,一般都会在5次以上,大多为泄水或小便带血,疼痛感较重,也会伴随着发烧等症状。
2. 急性的溃疡性结肠炎起病快,腹泻的量也大,体温会很高,一般都会达到40度,出现类似中毒的表现,患者会非常痛苦。
3.溃疡性结肠炎也会引发其它症状表现,主要是皮肤的病变和肝功能的障碍。
三、溃疡性结肠炎的中医诊断和治疗1. 对于这些患者要立即进行检查,明确患者的病情,对于病情特别严重的患者要立即进行救助。
马上安排患者卧床住院,补充因腹泻流失的钾、钠等物质,已维护电解质的平衡,避免患者产生神经的紊乱而意识不清,不能及时有效的了解病情发生的原因,找到发病根源。
同时也要注意病人营养的补充,蛋白质是首选,可以帮助病人肠胃得到供养。
这样等病人的病情稳定后就可以着手通过中医角度对病人进行治疗。
2. 中医中药治疗结肠炎的效果比较明显,这是对于病情稳定和病情较轻的患者可以实施中医治疗方法。
这样一来可以有效避免西医治疗或者手术治疗带来的副作用,目前市面上的西药大多数都会对人体产生副作用,产生一些不可预测的损害,造成人体不可逆的损伤。
中医辩证治疗49例溃疡性结肠炎的体会
中医辩证治疗49例溃疡性结肠炎的体会摘要:溃疡性结肠炎(vlcerative cohitis)或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原因不明的慢性结肠炎,病变主要位于结肠的粘膜层,且以溃疡为主,多累及直肠和远端结肠,但可向近端扩展,以至遍及整个结肠。
主要症状有腹泻、脓血便、腹痛和里急后重,病程慢长,病情轻重不一,常反复发作,可发生在任何年龄。
笔者自2008年3月至2012年3月以中医辩证治疗49例,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通过临床观察,本病经治疗4个月后中医辩证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9%),疗效优于西医治疗组(总有效率为6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
主要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的慢性腹泻、腹痛、慢性粘液脓血便、里急后重、消瘦及不规则发热。
结肠镜下见结肠粘膜充血水肿,血管纹理模糊,形态各异呈弥漫分布的多发性溃疡,表面附着脓性分泌物,并合并粘膜活检组织病理学检查确诊。
1.3治疗方法。
1.3.1西医治疗组:柳氮磺吡啶4g/d,分四次口服,病情缓解后给予3-4g/d维持治疗,对于急性发作期及重度患者给予泼尼松40-60mg/d口服,病情缓解后以每1-2周减少5-10mg用量至停药。
1.3.2中医辩证治疗组:治疗前对患者做全身评估,按中医辩证分型为肝郁脾虚型、脾胃虚弱型、脾肾阳虚型、湿热内蕴型诊治,制定合适患者的中药治疗方案。
①肝郁脾虚型:防风10g、白术15g、黄芩10g、柴胡10g、茯苓15g、白芍15g、陈皮10g、黄芪12g、甘草6g、山药15g、砂仁5g、扁豆15g、枳壳10g。
②脾胃虚弱型:党参15g、黄芪15g、白术10g、桔梗6g、甘草6g、茯苓15g、山药15g、扁豆15g、砂红10g、陈皮6g、莲子肉10g、薏苡仁15g、大腹皮10g。
③脾肾阳虚型:肉桂6g、山药10g、肉豆蔻12g、茯苓30g、木香6g、吴茱萸6g、补骨脂15g、五味子10g、制附子6g、炮姜6g、益知仁15g、黄芪15g、党参15g、白术15g。
中医辨证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效果分析 关百玲
中医辨证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效果分析关百玲发表时间:2018-04-12T14:23:48.510Z 来源:《航空军医》2018年2期作者:关百玲[导读] 探讨中医辨证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效果。
(哈尔滨市阿城区中医医院黑龙江哈尔滨 150300)摘要:目的探讨中医辨证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5月~2017年5月收治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36例,将所有患者按照入院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8例,对照组患者采取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采取中医辨证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及住院时间。
结果观察组患者18例,治愈8例,显效6例,有效3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4.44%;对照组患者18例,治愈5例,显效4例,有效4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72.2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10.8±2.2)d;对照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15.6±2.5)d;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中医辨证治疗溃疡结肠炎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中医辨证;溃疡性结肠炎溃疡性结肠炎是临床上常见的慢性非特异性炎性疾病,患者主要表现为腹泻、腹痛等症状,该病具有迁延难愈、易反复发作等特点[1],由于该病的发病因素尚未完全明确,临床尚无特效药物,长期使用西药副作用较大,影响患者健康。
本研究通过对我院2016年5月~2017年5月收治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采取中医辨证治疗,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16年5月~2017年5月收治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36例,所有患者符合溃疡性结肠炎的相关诊断标准。
排除严重肝、肾功能不全患者、药物过敏患者、肠道器质性疾病患者、不能配合试验患者。
将所有患者按照入院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8例,观察组男性患者10例,女性患者9例;年龄28~68岁,平均年龄为(42.6±3.5)岁;病程3个月~3年,平均病程为(1.5±0.3)年;其中轻度患者13例,中度患者5例;对照组男性患者11例,女性患者8例;年龄27~69岁,平均年龄为(42.8±3.3)岁;病程2个月~3年,平均病程为(1.3±0.6)年;其中轻度患者12例,中度患者6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等一般资料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完整版)中医治疗溃疡性结肠炎
中医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中医辨证:中医辨证分型,口服汤药治疗溃结的目的,主要是从机体内环境出发,从整体上改善阴阳偏盛偏衰的状况,临床上一般分四个证型。
(1)寒热错杂型:此型临床比较多见,特征是病情时发时止,绵绵不绝,既有腹痛喜温喜按之虚象、寒象,又有心烦、舌红,苔黄之热象,有时还有脓血夹杂、里急后重之实证。
总之,病机非常复杂,寒热虚实互见,非专业中医师不得明辨,口服乌梅丸效果比较好,或者将乌梅丸改为汤药并随症加减煎服,见效会更快些。
(2)湿热积滞型:中度和重度溃结或急性暴发型溃结或慢性溃结的急性发作期多见此型。
此型的特征是起病急、腹痛明显,暴注下迫、里急后重,甚至恶寒发热。
此证兼有表症时要表里双解,宜服葛根荃连汤,无表症时治以燥湿清热止痢之法,可服白头翁汤等中药。
对此证还应配合其他疗法,尽快控制病情。
(3)寒湿积滞型:慢性持续型溃结多为此型,此型特征是腹痛绵绵,喜温喜按,食欲不振,轻度的里急后重感。
舌苔白滑或白腻。
治宜温中散寒、健脾利湿之法,可以选胃苓汤、温脾汤、香砂六君子汤服用。
(4)气血不足型:溃结长期不愈,患者身心疲惫,易见此型。
此型特征是气血不足,下焦虚衰,多见的症状是神疲乏力,四肢不温,消瘦贫血,腹中隐痛,下痢稀薄,舌淡脉细。
治宜温补脾肾之法,可用附子理中汤,金匾肾气丸治疗。
中医治疗:中医认为溃疡性结肠炎主要由外邪内侵、饮食所伤、内伤七情、脾胃虚弱所致。
属中医泄泻、肠风、便血、腹痛等范畴,中医药治疗本病已显示出其优越性和广阔的前景。
针对湿热壅盛患者,芍药汤、白头翁汤、香连丸、葛根芩连汤多被选用以清热燥湿。
而胃苓汤、当归四逆汤、香砂六君子、不换金正气散多在临床用以温散寒湿。
连理汤、乌梅丸、薏苡附子败酱散、半夏泻心汤多用以温中清肠。
芍药汤药方∶【出处】《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分类】清热剂-清脏腑热【组成】芍药(30克)当归(15克)黄连(15克)槟榔(6克)木香(6克)炙甘草(6克)大黄(9克)黄芩(15克)肉桂(5克)【用法】水煎服。
中医辩证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临床分析
中医辩证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临床分析
【摘要】目的观察探讨中医辩证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效果,总结其临床意义。
方法选自我院2011年7月至2011年12月期间收治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6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观察组使用中医药辨证治疗,对照组使用常规西医治疗;治疗3个月后,观察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
结果观察组无不良反应,总有效率为85.3%;对照组不良反应10例,其中有2例病患出现脱水症状,总有效率为55.9%;两组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显著
(p0.05 >0.05 <0.01 <0.01 <0.01
3 讨论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病程缠绵,迁延难愈,病程几年、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疗程也多在6个月以上,有的需要2年以上,是现代难治病之一。
在中医学说上认为溃疡性肠炎属于肠癣、泄泻、痢疾等范畴,是由于脾肾阳虚,而阴盛于下,湿寒阻中,从而气机升降失调所致;而西医则采用柳氮磺胺毗睫、硫哇瞟吟及抗茵药物治疗,虽然具有一定的治疗效果,但其副作用显著,作用效果低,无中药汤剂的疗效高(本文数据显示)。
综上所述,使用中医辨证治疗老溃疡性结肠炎效果显著,明显优于常规西医治疗,能够有效缓解临床症状,无明显不良反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吴中秋,赵志国,王俊月,等.辨证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体会[j].河北中医药学报,2006,21(2):18-20.
[2]何长义,王佐军.辨证治疗溃疡性结肠炎118例[j].河北中医,2005,27(4):267-269.。
溃疡性结肠炎中医辨证治疗的疗效观察
治疗措 施 , 效并不理想 。 者在 2 1 疗 笔 0 0年 5月 - 2 1 年 1 期 01 0月
间对 8 0例 溃 疡 性 结 肠 炎 患 者 实 施 中 医 辨 证 治 疗 , 收 到 满 意 疗
效 , 报道如下 。 现 1资料 与 方 法 11一般 资料 .
该 次 研 究 选 取 于 该 院 就 诊 的 ]0例 溃 疡 性 结 肠 炎 患 者 , 4 均 经 肠 镜 检 查 确 定 诊 断 。其 中男 8 3例 , 5 例 ; 龄 2 l , 女 7 年 l 8 岁 平A RI EILRAMN NF G C
中 医 中 药
溃疡性 结肠 炎中医辨证 治疗 的疗 效观察
刘 全 红
邵 阳市 双 清 区桥 头 社 区 卫 生 服 务 中 心 , 南 邵 阳 湖
4 20 200
【 要 】 的 观 察 运 用 中 医辨 证 治 疗 溃 疡 性 结 肠 炎 的临 床 疗 效 。 方 法 选 取 1 0例 溃 疡 性 结 肠 炎 患者 ,随 机 分 为 治 疗 组 8 摘 目 . 4 0
13 疗 效 判 定 标 准 .
溃 疡 性 结 肠 炎 是 临 床 常 见 的 一 种 直 肠 和 结 肠 部 位 的炎 性 疾
病 , 称 非 特 异 性 溃 疡 性 结 肠 炎 。该 病 的 发 生 多 数 与 感 染 、 食 、 又 饮 自身 免 疫 、 境 及 遗 传 因 素 有 关 , 者 多 表 现 为 腹 痛 腹 泻 、 痢 环 患 非
变或加重 。
1 4统 计 方 法 .
对 照 组 患 者 予 以 常 规 内科 保 守 治 疗 , 括 : 息 、 制 感 染 、 包 休 控 激 素 治 疗 、 疫 抑 制 治 疗 、 留灌 肠及 必要 时 的 止 痛 治 疗 。 治 疗 免 保 组 患 者 予 以 中 医 辨 证 分 型 治 疗 ,依 据 患 者 临 床 症 状 将 其 分 为 4
中医辨证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分析
治疗 溃疡性结肠炎4例 ,疗效较为满意 ,现 报道如 下。 2 1资料 与 方法 1 . 1一般资料
4 例患者 中,男2 例 ,女 1l ,年龄2  ̄ 3 。病 程最短 者 5 2 5 71 Y . I 26岁 个
证见 :腹痛 腹泻多 日,呈 现反复现象 ,病症 时轻时重 ,患者 面色 晦暗 ,消瘦无力 ,并伴 有舌质紫暗 、脉涩。针对该型 ,治宜以行气活
月 ,最 长者6 ;轻度2 例 ,中度 1例 ,重度2 ;大肠 湿热型9 , 年 7 3 例 例
肝 郁脾虚型7 ,脾虚湿蕴型 1例 , 例 2 气滞 血瘀 型1例 。 4 I . 2诊断标准
要特 征 ,属于 中医泄泻 、肠湃久痢 等病症范畴 E。笔者通过 中医辨 证 l
症较重 ,可再加入 白芍 、炙甘草 。
1. .3脾虚湿蕴型 3
证见大便溏薄 ,黏液 白多赤少 , 饮食减少 ,肢体倦怠 ,神疲懒言 , 常伴有腹痛隐隐,脘腹胀满,肠鸣 ,苔白而舌微红 ,脉像细弱 ,针对该 类患者 ,治宜健脾益气 ,化湿助运 ,药用组合如下描述 : 党参 、苍术 ,
甘厚 腻 ,酗酒 、抽烟等不 良习惯。 中医治 以化瘀通 络 ,和营止痛 。方 选少 腹逐瘀 汤加减 ,方 中蒲黄 、五灵脂 、当归 、川芎 、元胡 、没药活 血定 痛 ,桂心 、小茴香 、干姜温散肠络瘀血 ,配伍健脾 止泻之 品,如
党参、炒 白术、葛根、茯苓、白扁豆等,则泄泻腹痛可止。若热毒之
1 . 3辨证施治
1. . 1大肠湿 热型 3
疗效 标准参照 中华 医学 会消化病学分 会炎症性肠病协作 组20年 07 “ 对我国炎症性肠病诊断治பைடு நூலகம்规范的共识意见”制定 。
溃疡性结肠炎中医辨证论治(中医临床)
溃疡性结肠炎中医辨证论治(中医临床)【概述】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cuc)属非特异性炎症性肠道疾病,1875年Wilks及Moxon首先对本病进行了描述,将其从慢性腹泻疾患中独立出来。
1903年Wilks及Boas定名为“溃疡性结肠炎”,数十年来沿用此名。
1973年WHO所属医学科学国际组织委员会(CIOMS)定名为“特发性直肠结肠炎”,但在临床工作上,国内一般习惯地称本病为“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
溃疡性结肠炎或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cuc),是一种病变主要在大肠粘膜和粘膜下层,可形成糜烂、溃疡、原因不明的弥漫性非特异性炎症。
病变多在直肠及乙状结肠。
向上呈连续性非跳跃式蔓延,累及部分、大部分或全结肠。
临床上以腹泻、粘液血便、腹痛为主要症状,病情轻重悬殊,多数病程缓慢,有反复发作的趋势,亦有急性爆发者。
可产生严重的局部和远处并发症。
急性爆发型死亡率高,慢性持续性癌变机会多。
本病可发生在任何年龄,但以青中年为多。
男女发病率无明显差异。
溃疡性结肠炎的病因尚未明确。
引起其发病的因素是多种的,目前一般认为与感染因素、精神因素、酶因素、保护物质缺乏因素、遗传因素、免疫因素有关。
组织学的基本特点是肠腺紊乱,基底膜断裂、以至消失,粘膜和粘膜下层各种炎性细胞浸润,隐窝脓肿形成,继发发生坏死,产生广泛糜烂或多发性溃疡。
长期反复发作,可形成多发性炎性息肉。
一般认为,隐窝炎及隐窝脓肿是原发病变。
祖国医籍中,虽然没有结肠炎的病名,但其临床表现与泄泻、痢疾等病证相似。
因所下之物如涕如脓、粘滑垢腻,排出噼噼有声,故《黄帝内经》中称之为“肠噼”。
如《素问·太阴阳明篇》说:“饮食不节,起居不时,阴受之,……阴受之则入五脏,……入五脏则稹满闭塞,下为慎泻,久为肠噼。
”《素问·通评虚实论》说:“帝曰:肠噼便血如何?歧伯曰:身热者死,寒则生。
帝曰:肠噼下脓血如何?歧伯曰:脉悬绝死,滑大生”。
因其病程长久而缠绵,时愈时发,《诸病源候论》称为“久痢”、“休息痢”。
溃疡性结肠炎中医药治疗
溃疡性结肠炎中医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以结肠黏膜长期性溃疡、炎症为主要特征的疾病。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和工作压力的增加,溃疡性结肠炎的患病率不断上升,给患者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不便。
目前,西医对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主要是药物控制和手术治疗,但其中副作用和风险也不可避免。
而中医药治疗因其温和、安全、有效等特点,逐渐成为了患者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新选择。
中医认为,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病与脾胃虚弱、气滞血瘀等因素有关,因此治疗的关键在于调整脾胃、活血化瘀。
中医药治疗的方法多样,可以饮食调养,可以内部服药,可以外用贴敷等。
下面我们将针对这些方法逐一进行介绍。
饮食调养饮食调养是中医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重要方法之一。
中医认为,饮食对于脾胃的调养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可以遵循中医饮食的原则,少吃辛辣、刺激性食物,多吃易于消化的食品,例如稀饭、粥、米粉、菜汤等。
同时,还可以食用具有活血化瘀功效的食物,例如红枣、鸭血、红糖等。
当然,饮食调养虽然很重要,但并不能完全治愈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还需要进行其他治疗。
内部服药中医药对于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主要是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治疗病灶,二是调理全身。
常用的中药包括黄芪、白术、茯苓、川芎、黄柏等,这些药物有着温和、强壮、利湿、活血化瘀等功效,能够帮助患者调节身体状况,缓解炎症症状。
采用中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时,应注意药物的组方和配合。
不同的疾病状况需要不同的药方,同时药物之间也需要有适当的搭配,以发挥最佳的疗效。
因此,患者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中药治疗,切忌自行服药,以免出现不必要的副作用。
外用贴敷外用贴敷是中医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另一种方法。
中医认为,人体的脏腑是相互连接、相互作用的,而腹部是脏腑的中心,可以通过腹部的贴敷来治疗溃疡性结肠炎。
具体方法是在腹部适当位置贴上含有中药的药膜,让中药可通过穴道渗入人体,发挥药效。
外用贴敷有着温和、安全、无毒副作用的优点,适合长期治疗的需要。
中医治疗溃疡性结肠炎
中医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作者:刘怀明来源:《现代养生(上半月版)》 2021年第5期刘怀明岳池县顾县中心卫生院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比较常见的肠道疾病,属于非特异性结肠黏膜及黏膜下炎症性疾病。
该病在临床上治疗难度比较大,同时发病率较高,对人们的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都有着很大的影响。
针对该病的常规西医治疗方法,往往具有一定的副作用,患者难以坚持长期用药,总体疗效并不理想。
而中医对于此类疾病有着不同的研究,因此可以尝试在传统西医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中医方法,采取中西医结合的原则,能够达到更为理想的治疗效果。
一、中医对溃疡性结肠炎的认识中医学上并没有溃疡性结肠炎的病名,因而根据其症状表现等,通常归于脏毒、肠风、便血、痢疾、泄泻等范畴。
该病是以大小肠、脾胃等为主要病变位置,同时和肝肾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
该病主要发病因素在于脾虚湿盛,其中湿邪与外因联系紧密,脾虚与内因联系紧密。
总的来说,感受外邪、饮食不节、肝郁脾虚、脾胃虚弱、命门火衰等,都是造成溃疡性结肠炎的主要病因。
另外,如果过量饮水,导致胃肠无法充分吸收,水分留于大肠,也会造成泄泻。
寒热湿滞蕴结在胃肠,病久入络,到最后瘀阻络伤,从而引起泄泻、便下黏液或脓血。
在中医病机方面,通常与先天禀赋不足或后天失养有关。
由于素体脾胃虚弱、饮食不节、忧思恼怒、导致中土脾胃损伤、清浊混淆、湿热内生、蕴结肠腑、气机逆乱、脏腑失和。
因此该病容易反复发作,迁延难愈。
该病虽然以大肠、脾胃为主要病位,但是和肝肾之间也有密切关系。
最初发病时,湿热内蕴、肠腑内结、瘀滞内停,发病日久,则损伤肾脏、脾肾阳虚、寒热错杂、虚实并存。
二、中医对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原则关于中医对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原则,可以从传统中医治疗泄泻、痢疾等疾病中获得参考。
脉弦应祛风、身重应除湿、腹痛宜和、后重宜下,行血则便脓自愈,调气则后重自除。
这些治疗原则对于溃疡性结肠炎的中医治疗,均可提供一定的借鉴。
在痢疾等病的治疗中,着重体现通塞的要义。
溃疡性结肠炎中医诊断与治疗
溃疡性结肠炎中医诊断与治疗一、概述当前大家身体的各个部位的疾病都很多。
结肠炎也是一种肠道的疾病。
总的来看呢!什么病都是,得上容易。
确定了就不容易了。
大家人人都要保护身体。
人身上的每个器官都要保养。
每一天都过量的饮酒吸烟。
吃辣的,可劲儿造牌的。
把身体的某个部位都损坏了。
结肠炎听起来不算什么大毛病。
可是溃疡性的结肠炎就严重了。
所以说呀,人体的某个部位都得,靠保养。
二、步骤/方法:1、溃疡性的结肠炎呢,表现的有许多样式儿的。
有的都便血了。
排便的时候就有血。
有的有俯冲的现象。
还有呕吐的现象。
这种病人呢有的是体重减轻。
因为他经常排便。
一天要排好几次?有的还排脓血。
2、轻一点儿的患者了,每日排便,五次啊!稍重一点的患者每天都五次以上啊!排的非常非常的稀呀,还带着血啊!腹痛非常严重,还有发热的症状。
严重的回身都没有力气了。
什么毛病都得当回事呀!3、溃疡性的结肠炎呢?中医的治疗主要是针对。
调整你的五脏六腑的功能。
阴阳调节平衡了。
气血调理的匀了,每天都要自己注意自己的身体。
饮食啊,起居呀,对人的身体都很重要。
你的结肠炎发展到溃疡性的了。
赶紧去,医院,找大夫,做详细的检查。
三、注意事项:结肠炎的病人呢要注意要劳动和休息必须结合呀!不能太累了。
有的患者急性发作呀,或者是比较严重的。
都要卧床休息呀!天凉的时候适当增减衣物。
适当地进行体育锻炼。
增强体质。
还要注意饮食的卫生哦。
名老中医治疗经验-溃疡性结肠炎
【李世俊】
3、
若症见粘液血便,腹泻, 腹痛,腰酸肢冷,面色白, 腹泻多在黎明,脉沉细无力, 舌质淡苔薄白,为脾肾两虚型
【李世俊】
治宜: 温补脾肾 方用: 四神丸和四君子汤加减
【李世俊】
制附片、肉豆蔻、补骨脂、 焦白术、阿胶(烊)各9g, 党参、黄芪、茯苓各12g, 五味子、益智仁各6g, 吴茱萸、陈皮各4.5g,炮姜3g
【吕承全】
缓解期
若症见久泻不止,大便滑脱, 粘液脓血,大便色暗,身困乏 力,腹部冷痛,舌淡苔白腻, 脉沉细者,多为脾胃虚寒,气 血双亏,湿热留滞所致。
17
治疗
以健脾温中,止泻固脱, 扶正祛邪为主,肠镜检查 有溃疡者,可加地骨皮 10—15g,可促进溃疡愈合。
【吕承全】
本病经治疗,脓血便减少或消失时, 仍需拟健脾养胃,涩肠固本 以巩固疗效,善后调养。
4 5
分析二药:
【周鸣歧】
诃子(苦酸涩温) (入肺、胃、大肠经),
具有敛肺,涩肠,下气之功, 治疗久泻久痢,肠风泻血,脱肛便血均有良效。
4 6
【周鸣歧】
3、若病久不愈,气病及血, 必致久病入络夹瘀为患, 论治之时,当于治疗方药中加入 桃仁、红花、丹参等活血化瘀, 推陈致新药物
4 7
【周鸣歧】
4、若病情严重或欲求速效者, 亦应用中药保留灌肠法, 遵照辨证原则选用药物,
之不同类型, 分别施治。
强调
【乔保钧】
①辨虚实、明标本,
②因人、因时辨证施治,不能据 西医“炎症”的诊断,一味清热, “消炎”,滥用苦寒之品,以免 损脾败胃,伤及中阳,误犯“虚 虚”之戒;
强调
【乔保钧】
③但也不能一见大便稀溏和次数 增多,一味固涩止泻。在病之初, 敛涩之品当属禁忌;
溃疡性结肠炎的表现与治疗方法
溃疡性结肠炎的表现与治疗方法溃疡性结肠炎是属于肠道的一种慢性炎症疾病,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大肠黏膜出现持续发炎肿胀和溃疡等情况,主要集中在下段结肠和直肠部位,这种病症如果没有得到及时的治疗,会随着时间的发展变得越来越严重,对于溃疡性结肠炎的病因没有明确认知,但它和细菌病毒导致肠道免疫系统过度活跃、基因遗传与环境有密切关系这种疾病。
在各个年龄段都可能发病,但大部分患者集中在15到30岁年龄段中,这种情况十分可怕,治疗起来难度较大,容易反复发作,具有极强的癌变率。
今天就让我们跟着文章,对溃疡性结肠炎的主要症状和治疗方法进行详细了解下吧!溃疡性结肠炎的主要表现有哪些?对于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他的常见症状是腹痛腹泻和便血,这是最普遍的症状。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其他表现。
1.普遍症状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会出现腹痛,疼痛程度有轻有重,轻微疼痛患者只是感觉腹部不适,疼痛较为严重的患者则会感觉痉挛性疼痛,按压疼痛部位疼痛会愈发激烈。
患者还会出现腹泻,轻度腹泻患者腹泻少于四次,大于四次但不超过十次属于中度腹泻,还有一些患者一天腹泻十几次,这就属于重度腹泻。
这也是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显著情况,除此之外还有便血溃疡性直肠炎会导致粘液性血便,能够在粪便中出现鲜血。
2.其他症状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还有便秘恶心和发热贫血等情况。
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症状和病变位置有关,有些患者没有腹泻,但会出现便秘情况,还会有恶心、食欲不振和体重减轻等情况。
部分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在情况严重下会出现发热以及贫血等情况,还有很少一部分患者会有关节疼痛、眼睛刺痛以及皮疹等情况。
溃疡性结肠炎非常可怕,如果没有及时治疗,它将会导致以下并发症:例如肠道区域狭窄,导致患者排便困难,出现结直肠癌。
在临床调查中发现,如果患者出现溃疡性结肠炎时间超过八年,那么发生直肠癌的风险将高于普通人群。
患者还会出现中毒性巨结肠,这是让结肠肿胀到正常体积的数倍。
哪些原因导致溃疡性结肠炎的出现呢?1.肠道免疫活跃一般情况下,人体的免疫系统是识别和消灭细菌病毒及其他潜在异物来保护人体免受感染。
溃疡性结肠炎诊断与治疗
阆中市中医医院
⑵糖皮质激素:适用于暴发型或重型患者,控制、减轻毒 血症 泼尼松 40~60mg/d,分次口服,病情缓解后,逐渐递 减至10~15mg/d,可维持数月 ⑶免疫抑制剂: 硫唑嘌呤 1.5mg/(kg·d),分次口服,疗程一年
阆中市中医医院
美沙拉嗪作用机制
5-ASA通过作用各种炎症发生的途径,抑制炎症反应发生: 抑制——环氧化酶、脂质氧化酶、血栓合成酶——减 少花生四烯酸产生——抑制炎症反应 清除——氧自由基——抑制肠粘膜脂肪酸氧化——降 低肠上皮通透性——抑制炎症反应 增强——热休克蛋白表达——保护肠粘膜上皮细胞 抑制——NOS活性——降低NO水平——减少炎症发生 通过——PPARγ通道——负调节NF-κB表达——减少 促炎介质IL-2,增加抑炎介质IL-10的释放——抑制 炎症反应
20-40%
TCM
Mild
Corticosteroids-Budesonide TCM Antibiotics Aminosalicylates (ASA)
50-70%
阆中市中医医院
Step down or Top-down
Mild
Immunomodulators Infliximab Aminosalicylates TCM
感染因素 与某些感染性肠病有临床症状相似之处 (症状,病理) 长期探索及可疑病原中,多种渠道检测无 阳性结果发现 多数学者认为细菌感染可能为其促发因素
阆中市中医医院
免疫因素
本病常有免疫调节异常。病灶粘膜中有亢进的免疫炎症反 应,参与的细胞成分有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肥大细胞、 T和B淋巴细胞、自然杀伤细胞等。这些效应细胞释放出的 抗体、细胞因子及炎症介质引起组织破坏与炎性病变。在 疾病炎症过程中又有大量氧自由基形成,加重了肠粘膜的 损害程度。
溃疡性结肠炎的中医治疗
溃疡性结肠炎的中医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一种以结肠黏膜持续性炎症为特点的慢性疾病。
其主要症状包括腹痛、腹泻、血便等,给患者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困扰。
虽然溃疡性结肠炎目前没有根治方法,但中医药在其治疗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中医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方法。
一、中药治疗中医药认为溃疡性结肠炎是气滞、湿热、瘀滞等导致的病症。
因此,中药治疗旨在调节体内的气血,清热解毒,活血化瘀。
常用的中药包括黄连、黄芩、黄柏等,具有抗炎、抗菌、止血的作用。
此外,还有一些中药方剂,如四川连翘、黄连泻肠汤等,对缓解溃疡性结肠炎的症状也有一定效果。
二、针灸治疗针灸作为中医的重要疗法之一,在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中也有一定的应用。
通过刺激穴位,调节患者的气血运行,以达到缓解炎症、减轻症状的目的。
常用的针灸穴位有足三里、关元等,可缓解腹痛、腹泻等不适感。
三、中医推拿治疗推拿作为一种中医疗法,通过对患者的腹部按摩、敲击等手法,刺激气血的流通,调整脏腑功能,促进炎症的吸收和排出。
中医推拿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主要目的是促进气的流通,舒缓结肠炎症。
推拿手法需由专业的中医师进行操作,不宜自行进行。
四、饮食调理中医在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中也十分重视饮食调理。
因为饮食对病情的恢复有着重要的影响。
中医建议患者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花椒等,以免刺激肠道黏膜,加重炎症。
同时,应增加摄入富含纤维的食物,如粗粮、蔬菜水果等,以促进肠蠕动,保持大便通畅。
综上所述,中医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可以通过中药治疗、针灸治疗、中医推拿治疗以及饮食调理等多方面综合应用,以达到缓解症状、调节体内平衡的目的。
需要强调的是,在接受中医治疗时,患者应选择正规的中医机构和医生进行治疗,并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此外,患者应保持乐观的心态,积极配合治疗,做好日常的护理和生活调理,以提高治疗效果,改善生活质量。
溃疡性结肠炎的中医药辨证治疗分析
得”《 ; 黄帝 内经 》 为该 病 与饮 食起 居 和风 湿有 关 , 认 如 《 问 ・ 阴 阳 明》 食 饮 不 节 , 居 不 时 , 阴受 之 。 素 太 “ 起 则
阴受 之 则 五 脏 , 脏 则 膜 满 闭 塞 , 为 飧 泄 , 为 肠 五 下 久
在 临床观 察 中 , 青 片治 疗 组 总 有 效 率 达 9 % , 柴 7
其 中痊愈 率为 5 . % , 6 7 而板蓝 根 冲剂 对 照组 总 有效 率 为 7% , 8 痊愈 率 为 3 % , 药 在疗 效 上 有 显 著性 差 异 2 两 ( 00 ) P< . 5 。说 明柴青 片 的临床 疗 效 明显优 于 板蓝 根
计 学处 理 , 组 之 间疗效 均 有显 著 性差 异 ( < .5 , 两 P 0 0 )
按 中医辨 证标 准 , 据 舌苔 、 根 脉象 等 表 现 , 床 上 临
多 将急性 咽 喉炎 、 性 咽炎急性 发作 归 为风热证 型 ; 慢 而
将 急性扁 桃体 炎 、 细菌 感染 或 混 合 感染 型咽 喉 炎 归 为 肺 胃实热 证 。通过疗 效 对 比分 析 , 见两 证 型 在痊 愈 可 率、 显效 率 、 效 率 及 总有 效率 方 面 均 无显 著 差异 ( 有 P >0 0 ) . 5 。据 此 可 以认 为 柴 青 片 治 疗 急 性 咽 喉 炎 、 扁 桃 体 炎 以及 慢性 咽喉 炎急性 发作 者有 肯定 的疗效 。
治疗的病例, 均完成了本次治疗。依据疗效评定标准对两组进行临床疗效评定: 对照组 4 例, 8 临床治愈 1 例, 5 好转2 4例, 无效 9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溃疡性结肠炎的中医辩证治疗分析
溃疡性结肠炎指大肠黏膜的慢性炎症和溃疡性病变,常呈弥漫性,偶呈节段性分布。
本病属中医学“腹痛”、“泄泻”、“疾痢”、“肠风”、“肠辟”、“便血”等范畴。
现称“大瘕泄”。
临床特点为病情轻重不一,反复发作,病程颇长,出现持续与缓解交替[1]。
本病的主要症状是腹痛、泄泻、便血、便秘和发热,如某个或某些症状突出,急需对症处理和治疗。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6月收治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40例的中医辩证治疗方法进行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门诊收治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40例,其中男25例,女15例,年龄22~65岁,平均年龄38±3.5岁。
中医分型:湿热蕴肠证8例,肝郁脾虚证10例,脾胃气虚证7例,脾肾阳虚证8例,气阴虚燥证5例,血瘀肠络证3例。
1.2 方法
1.2.1湿热蕴肠证腹泻黏液脓血便;肛门灼热;里急后重,下腹坠痛或灼痛,口苦,口臭,发热,小便短赤;舌苔黄腻,脉滑数。
清热化湿,调气行血。
方药选取芍药汤:炒白芍15g,黄芩9g,黄连、大黄、槟榔、当归、木香各6g,肉桂1.5g。
大便脓血多,加紫珠草、地榆;大便白冻黏液多,加苍术、薏苡仁;腹痛甚,加元胡、乌药、枳实;发热,加葛根。
1.2.2肝郁脾虚证腹痛则泻,泻后痛减,大便稀烂或黏液便;胁闷喜叹,食少腹胀,矢气频仍,常因情绪紧张或抑郁恼怒等而诱发;舌淡红、苔薄白,脉弦或弦细。
疏肝理气,健脾强运。
痛泻要方合四逆散:白术、芍药、枳实各10g,陈皮、柴胡、防风各6g,甘草3g。
排便不畅、矢气频繁,加木香、槟榔;倦怠乏力、大便溏薄,加党参、茯苓、炒扁豆;胸胁胀痛,加香附、青皮;大便夹黄白色黏液,加黄连、白花蛇舌草[2]。
1.2.3脾胃气虚证腹泻便溏,有黏液或少许脓血;腹胀肠鸣,腹部隐痛喜按,食少纳差,食后腹。
胀,头晕肢乏;舌淡胖或有齿痕,
苔薄白,脉细弱。
补脾益气,健运强摄。
选取参苓白术散:人参3g,茯苓、白术、山药、白扁豆各10g,薏苡仁、莲子肉15g,桔梗、砂仁各4.5g,甘草3g。
大便夹不消化食物,加焦山楂、神曲;脓血明显,加黄连、地榆炭;腹痛畏冷,加炮姜、附子;久泻气陷,加黄芪、升麻;久泻不止,加赤石脂、诃子。
1.2.4脾肾阳虚证久泻不愈,大便清稀或伴有完谷不化,或黎明前泻,脐中腹痛,喜温喜按,腹胀肠鸣,食少纳差;腰膝酸软,形寒肢冷;舌淡胖或有齿痕,苔白润,脉沉细。
健脾补肾,温阳固肠。
理中汤合四神丸:人参、炮姜、炙甘草、生姜、大枣各3g,炒白术、补骨脂、肉豆蔻各10g,吴茱萸、五味子各6g。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腹痛甚,加炒白芍;小腹胀,加乌药、小茴香;大便滑脱,加赤石脂、诃子。
1.2.5气阴虚燥证大便秘结或粪带少量脓血;便意频仍,排便困难;腹中隐隐灼痛,午后低热,头晕目眩,神疲乏力,小便淡黄;舌红、少苔,脉细数。
益气养阴,清热润燥。
驻车丸合益胃汤加味:沙参、冬瓜仁各15g,麦冬、玉竹、阿胶、丹皮、白芍各10g,当归、荷叶各6g,黄连、甘草各3g。
低热,加地骨皮、鳖甲;便下赤白黏冻,加白花蛇舌草、秦皮。
1.2.6血瘀肠络证腹痛拒按,痛有定处,泻下不爽,肠鸣腹胀,下痢脓血,血色紫暗或黑便;舌紫或有瘀点、瘀斑,脉弦涩。
活血化瘀,理肠通络。
少腹逐瘀汤加减:当归、赤芍、蒲黄、五灵脂、元胡各10g,红花、没药、乌药各6g,甘草3g,肉桂1.5g。
腹满胀甚,加枳实、厚朴;腹有痞块,加炮山甲、皂角刺;腹痛甚,加三七粉、白芍;晨泻明显,加补骨脂、骨碎补。
1.3疗效判定标准完全缓解:①临床主要症状消失,次症消失或基本消失,舌脉基本恢复正常。
②肠镜复查黏膜病变恢复正常,或溃疡病灶已形成瘢痕。
③大便常规镜检3次正常。
显效:①临床主要症
状基本消失,次要症状明显改善,舌脉基本复常。
②肠镜复查黏膜病变恢复达2度以上(重→轻或中→0)。
③大便常规镜检正常。
好转:①临床主要症状改善达1度以上(重→轻或中→轻)。
②肠镜复查黏膜病变恢复达1度以上。
③大便常规镜检红、白细胞<5个/高倍视野。
无效:经治疗后临床症状、内镜及病理检查无改善[3]。
2 结果
40例患者溃疡性结肠炎经临床治疗效果满意,完全缓解12例,有效22例,好转4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5%。
3 讨论
溃疡性结肠炎本病涉及中医的脾、胃、肝、肾及气、血、湿、热、阴、阳等理论。
如果依证治疗效果不显著者,可依据本病相关的中医病机理论进行推理性治疗。
如“脾虚肝乘”、“久病必瘀”、“湿热从化”、“寒热相兼”和“虚实互转”等,也可谓之隐性证治。
主要根据中医对肠黏膜病变的认识进行选药或加药。
充血、水肿宜清热、祛湿、理气、散血;糜烂、出血应清热、止血;溃疡难愈须健脾生肌、活血化瘀;颗粒状、息肉样变当消痰散结;肠腔狭窄、肠壁僵硬则补益通络、化瘀软坚。
临床常见脾阳虚、脾气虚、脾阴虚、脾气下陷、脾胃虚弱、脾胃阴虚、脾胃虚寒、脾肾两虚、脾肾阳虚、肾虚、肾阳虚衰、气阴两虚、营血偏虚、脾虚肠燥、脾虚湿阻、脾虚湿热、脾虚湿盛、肝旺脾虚、湿热、湿热下注、大肠湿热、肝脾不和、血瘀肠络等30个证型,其中属虚证13个,实证10个,虚实兼有7个,涉及脾、大肠、肝、肾等。
以虚证为多,尤其脾湿气虚;实证中多属湿、热。
陈治水等分析了证型与类型的关系,认为初发型湿热证多,慢性持续型和慢性复发型与证型无明显差别;湿热内蕴证,以黏膜溃疡为主[4];脾胃虚弱证和脾肾阳虚证,以陷窝溃疡为主,提示UC的中医证型与临床类型、结肠黏膜病理组织学变化有一定关系。
自身免疫损伤是广泛被关注的发病原因,可根据免疫功能检查的结果在依证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或重用相应调节免疫功能的中药。
本病随患者发病类型、轻重程度、有无并发症以及个体差异等因素而有
不同的转归与预后。
首次发作型与慢性复发型一般说来病情为轻或中度,病人预后良好,但中度难以痊愈。
急性暴发型和其他重型患者,易并发大出血而致休克、肠穿孔等,如有并发急性结肠扩张,死亡率高、预后差。
慢性持续性患者病程长,病变广泛且持续活动,易发生结肠癌。
本病患者初愈,正气未复,余邪尚留,应以药物、饮食等综合调治,促进机体早日康复。
重点是避免致病因子再侵袭机体,对诱发本病的有关原因亦应重视。
保持病室环境安静、整洁、舒适、空气清新。
热甚者病室宜阴凉,阴虚者病室宜温暖防寒。
饮食宜清淡,给易消化、富营养少渣食物,流质饮食或半流质饮食。
阳虚寒湿者,忌食冷饮,水果类多不宜,龟、鳖滋腻养阴之品亦碍纳运。
湿热者忌辛辣,煎炒、黏滞食物及奶制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