溃疡性结肠炎中医辨证论治(中医临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溃疡性结肠炎中医辨证论治(中医临床)

【概述】

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cuc)属非特异性炎症性肠道疾病,1875年Wilks及Moxon首先对本病进行了描述,将其从慢性腹泻疾患中独立出来。1903年Wilks及Boas定名为“溃疡性结肠炎”,数十年来沿用此名。1973年WHO所属医学科学国际组织委员会(CIOMS)定名为“特发性直肠结肠炎”,但在临床工作上,国内一般习惯地称本病为“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

溃疡性结肠炎或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cuc),是一种病变主要在大肠粘膜和粘膜下层,可形成糜烂、溃疡、原因不明的弥漫性非特异性炎症。病变多在直肠及乙状结肠。向上呈连续性非跳跃式蔓延,累及部分、大部分或全结肠。临床上以腹泻、粘液血便、腹痛为主要症状,病情轻重悬殊,多数病程缓慢,有反复发作的趋势,亦有急性爆发者。可产生严重的局部和远处并发症。急性爆发型死亡率高,慢性持续性癌变机会多。本病可发生在任何年龄,但以青中年为多。男女发病率无明显差异。

溃疡性结肠炎的病因尚未明确。引起其发病的因素是多种的,目前一般认为与感染因素、精神因素、酶因素、保护物质缺乏因素、遗传因素、免疫因素有关。组织学的基本特点是肠腺紊乱,基底膜断裂、以至消失,粘膜和粘膜下层各种炎性细胞浸润,隐窝脓肿形成,继发发生坏死,产生广泛糜烂或多发性溃疡。长期反复发作,可形成多发性炎性息肉。一般认为,隐窝炎及隐窝脓肿是原发病变。

祖国医籍中,虽然没有结肠炎的病名,但其临床表现与泄泻、痢疾等病证相似。因所下之物如涕如脓、粘滑垢腻,排出噼噼有声,故《黄帝内经》中称之为“肠噼”。如《素问·太阴阳明篇》说:“饮食

不节,起居不时,阴受之,……阴受之则入五脏,……入五脏则稹满闭塞,下为慎泻,久为肠噼。”《素问·通评虚实论》说:“帝曰:肠噼便血如何?歧伯曰:身热者死,寒则生。帝曰:肠噼下脓血如何?歧伯曰:脉悬绝死,滑大生”。因其病程长久而缠绵,时愈时发,《诸病源候论》称为“久痢”、“休息痢”。巢元方并在该书中指出:“凡痢,口里生苍,则肠间也有苍也。”这是对溃疡性结肠炎口腔并发症的最早描述,比Wilks等于1875年发现本病早1265年。

【病因病机】

1. 湿热内蕴:外感湿邪,或饮食不节(过食肥甘,肆食生冷),损伤胃肠,湿浊内生,壅滞肠道,蕴久化热,伤及肠络而致本证。

2. 气滞血淤:湿热积滞,蕴结大肠,气机不畅,损伤肠络,便下脓血,经久不愈而致本证。

3. 脾肾阳虚:病情迁延,脾气受损,脾阳不足,运化失常,水谷留注,日久脾病及肾,脾肾阳虚,清阳下陷,魄门失主,则泻下无度而致本证。

【诊断】

溃疡性结肠炎的主症为腹痛,腹泻,便血。

本病临床表现虽然多种多样,但对决定诊断有特殊意义者却很少,因此目前只能采取“除外诊断法”。

在详细询问病史的基础上应多次检查未发现特异病原体,直肠乙状镜或X线钡灌肠检查均显示结肠炎及溃疡形成。

临床诊断

1978年(杭州)全国消化系统疾病学术会制定本病诊断标准。

1.临床:有持续反复发作性粘液血便、腹痛,伴不同程度的全身症状,不应忽视少数只有便秘或无便血的病人,既往史及体检中要注意关节、眼、口腔、皮肤、肝、胆、脾等肠外表现。

2.肠镜所见:①粘膜有多发性浅溃疡伴充血、水肿,病变大多从直肠开始,且呈弥漫性分布。②粘膜粗糙呈颗粒状、质脆、易出血、或附着有脓性分泌物。3可见假性息肉、结肠袋往往变钝、消失。

3.粘膜活检:呈炎性反应,同时常可见糜烂、陷窝脓肿,腺体排列异常及上皮变化。

4.钡灌肠所见:①粘膜粗乱或细颗粒变比。②多发性溃疡或有假性息肉。3肠管缩短,肠袋消失,可呈管状。

在排除菌痢、阿米巴肠炎、慢性血吸虫病、肠结核等感染性结肠炎及结肠克隆氏病、放射性结肠炎的基础上,可按下列条件诊断:1根据临床、肠镜检查三项中的一项及粘膜活检,可以诊断本病。②根据临床及钡灌肠三项中之—者可以诊断。③临床不典型而有典型肠镜或钡灌肠所见者可以诊断本病。④临床有典型症状或典型既往吏,而目前结肠镜或钡灌肠检查无典型改变者,应列为疑诊随访。

—个完整的诊断应包括其临床类型、严重程度、病变范围及病态分期。

【鉴别诊断】

1.慢性细菌性痢疾

2.慢性阿米巴肠炎

3.结肠憩室病

4. 乙结肠癌

5. 结肠克隆氏病

6. 血吸虫病

7. 缺血性肠炎

8. 伪膜性肠炎

9. 放射性结肠炎

【辩证分型及治疗】

1.大肠湿热

证候:腹痛、里急后重、便下脓血、肛门灼热,小便短赤,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辨析:湿热积滞壅结肠中,气机阻滞,传导失司,故腹痛、里急后重;湿热熏灼肠,与气血相搏结,肠络受伤,化为脓血,故便下脓血;湿热下注后阴,而肛门灼热;热移膀胱,则小便短赤。舌、脉均为湿热熏蒸之象。

治法:清热化湿,调气行血。

方药:芍药汤(芍药、黄芩、黄连、大黄、槟榔、当归、木香)

2.脾胃虚弱

证候:肠鸣腹泻,大便溏薄,粪有粘液,不思饮食,食后脘腹不舒,面色萎黄,肢倦乏力,舌质淡,苔白,脉濡滑。

辩析:脾胃虚弱,运化无权,水谷不化,清浊不分,故肠鸣腹泻,大便溏薄,粪有粘液;脾阳不振,运化失常,则不思饮食,食后脘腹不舒;脾胃虚弱,气血化源不足,故面色萎黄,肢倦乏力。舌、脉乃脾胃虚弱之证。

治法:健脾益气,除湿升阳。

方药:参苓白术散(人参、茯苓、白术、桔梗、山药、白扁豆、莲子肉、砂仁、薏苡仁、甘草)

3.脾肾阳虚

证候:黎明之前脐腹作痛,继则肠鸣而泻,质稀薄或完谷不化,甚则滑脱不禁,缠绵不愈。兼见食少神疲,四肢欠温,腰痛怕冷,舌淡苔薄白,脉沉细而弱。

辩析:泄泻日久,肾阳虚衰,不能温养脾胃,运化失常,黎明之前阳气未振,阴寒较甚,故脐腹作痛,肠鸣而泻;食少神疲,四肢不温,腰痛怕冷,舌淡脉弱均为脾肾阳虚之象。

治法:健脾补肾,温阳化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