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国近现代建筑艺术的意义与价值
建筑艺术的符号_意义与价值_袁忠
摘 要 文章论述了作为艺术的建筑的符号与意义,二者组合成三种基本类型,也随着文化的变迁而嬗递。
在建筑艺术的接受与创作过程中,符号、意义与价值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既有反应、适应的一面,也有流变、创造的一面。
关键词 建筑艺术 符号 意义 价值Abstract Based on the relati onship between symbol and m eaning in the arts of architecture,this paper divides the symbol into three basic categories, points out the change of the symbol and meaning w ith the variation of culture and history. Duri ng the proces s of reception and creation of the arts of architecture, the symbol、meaning and value are i n fluenced each other, response,adaptation and change, creation exist among them.Key words T he Arts of Architecture Symbol M eaning Value 建筑艺术的符号、意义与价值袁 忠作者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系博士研究生符号学将建筑艺术看作一个由符号构造的世界,文本批评在建筑艺术的内在结构中寻找意义的体系,价值论则把建筑艺术当成一个多维的价值系统。
于是产生三个不同的命题,即建筑艺术是符号的世界,是意义的体系,是价值的系统。
这三个命题分别概括了建筑艺术三个不同层次的本质。
但作为艺术的建筑是一个寓实在与超越、形式与内容、空间与时间、有限与永恒于一体的有机整体,并非砖木瓦钢筋水泥的机械拼凑和意念的偏执,建筑艺术的本质特征显现于上述三个合理命题的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结中。
中国近代艺术与建筑
中国近代艺术与建筑中国近代艺术与建筑是中国近代历史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它们不仅代表了时代的变迁和社会发展,还展现了中国人民的创造力和艺术才华。
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探讨中国近代艺术与建筑对社会和文化的影响。
一、西方艺术的引入与融合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遭遇了一系列的外来侵略与文化冲击。
西方艺术与建筑观念在这一时期开始传入中国,对中国艺术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西方现实主义和印象派等艺术风格为中国艺术家们带来了全新的创作思路和技巧。
二、中国传统艺术与建筑的现代化转型中国近代艺术与建筑的另一个重要特征是对传统的继承与变革。
中国艺术家和建筑师开始探索如何将传统审美与现代理念相结合,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艺术和建筑作品。
他们通过吸取传统绘画、雕塑、建筑等艺术形式的元素,并赋予其现代内涵,创造了许多富有创意和独特风格的作品。
三、艺术与建筑对社会环境的塑造艺术与建筑不仅是个体创作的产物,也代表了社会和文化环境的变迁与发展。
例如,在中国近代的建筑设计中,可以看到工业化与现代化的痕迹。
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催生了大量的建筑项目,建筑师们通过创新设计与科技应用,为城市塑造了新的面貌。
四、艺术与建筑对人们生活方式的影响艺术与建筑作为人类创造的产物,对人们的生活方式与文化习惯有着深远的影响。
它们不仅是一种审美的享受,更是人们生活所必需的实用工具。
艺术作品的展示与建筑环境的营造能够极大地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和精神追求。
五、现代艺术与建筑的发展趋势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创新的推动,中国近代艺术与建筑也在不断变革与进步。
当代艺术家和建筑师们更加关注于传达个人观点和情感表达,通过多样的创作形式与材料创造出更加精美与多样化的艺术品和建筑物。
六、结语中国近代艺术与建筑的发展,是对传统的继承与西方艺术的引入与融合相结合的结果。
它们在塑造社会环境、改变人们生活方式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中国近代艺术与建筑将继续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的需求而不断创新与进步,为我们带来更多的美与艺术享受。
现代建筑以及其背后的意义
现代建筑以及其背后的意义
现代建筑是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它体现了人们对建筑及其背后意义的不断探索与理解。
以20世纪初起源于欧洲的现代建筑,在20世纪中期已经在全世界各地得到广泛的推广。
现代
建筑重新定义了建筑的概念,显示出人类在创造和改变中的智慧,在许多领域获得了认可和成就。
现代建筑是一种实用性和美学性结合的建筑艺术,它追求极简、功能和结构,以及空间和材料的协调一致。
它运用了使用简单、清晰的空间布局和线条,体现出材料的细节特性,得到了人们的认可。
现代建筑的追求不仅体现在建筑本身上,还体现在它提供了如此大量的服务和功能上。
现代建筑的内涵不仅仅是智慧的流露、功能的传递、外形的集大成,而且还深层次地体现了一种对自然和人文精神的深刻探索,使精神交流得以建立,使多元文化得以交融。
现代建筑依靠技术和设计促进人类社会发展,使人们有更加便捷的归属感,拥有久久不衰的社会生活价值,探索、调整、拓展、建立起一种新的生活空间。
现代建筑的根本意义在于提高了人类的生活质量,对现代人类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做出了极大的贡献,使当今社会更加美好,更加自由。
现代建筑也给社会注入了新的活力,具有重要
的社会意义,使得世界各地的居民都能够以舒适、幸福感为生活形式,实现从实践中获取认识、动力和艺术的欣赏。
现代建筑更加符合现代文明的发展,遵循着实用性的原则,运用科学的原理,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使得我们的社会生活没有更美好的时刻。
现代建筑贴近自然,结合最新的技术,以最具表现力的方式将现代的理念倡导给后世,被视为时代的象征,成为时代文明的重要见证。
现代艺术对建筑设计的影响
现代艺术对建筑设计的影响当我们走进一个新建筑或是看到一个完全不同于我们生活环境的设计时,我们会不自觉地被其外观和形式所吸引,而往往忽略了它背后的文化和艺术元素。
建筑设计作为一种艺术形式,与其他艺术形式一样,有着源源不断的灵感和创新。
而现代艺术的发展在建筑设计中的影响不容忽视。
现代艺术是一种以自我表达和思想创新为核心的艺术形式,主张突破传统艺术的束缚,注重形式的创造性和多样性。
这种思想正好与建筑设计的现代化理念相契合,为建筑设计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思路。
一、现代艺术对建筑设计的形式影响现代艺术运用了各种前所未有的材料和技术,形式创新、大胆、自由,对建筑设计带来了新的视觉冲击力。
比如,建筑外墙的造型和表面处理,在现代艺术的推动下,不再像传统建筑那么单调,多采取抽象、变形、重复、渐变等现代艺术的形式。
像法国凯旋门就是一个外观颇为复杂的建筑,主立面上共有12个柱子和6个拱形门廊。
同时,现代艺术的色彩和表现手法也对建筑设计带来了影响。
比如,著名的荷兰建筑师皮特·库伦的设计风格,就受到荷兰色彩派的影响,他对颜色的运用十分敏锐,特别是对于红色、蓝色和黄色的运用,让其建筑更加生动和有活力。
二、现代艺术对建筑设计的空间影响除了造型和表面处理,现代艺术对建筑设计的空间演绎和人体感知也产生了重要影响。
现代艺术作品的结构和空间感往往更加特立独行,展示了艺术家独特的空间感知能力和对形式的独特见解。
这种艺术形式的创新激发了建筑设计师的少见思考和创新,让建筑设计变得更加多样和变化。
现代艺术的空间表现形式也为建筑设计带来了新的启示。
大师级建筑师、法国人让·努维尔曾经说过:“我从来没有研究建筑,我只研究空间,只要对空间始终负责任,对建筑质量就没有问题。
”建筑设计师可以像艺术家一样去追求空间表现的方式和特点,使得建筑空间变得更加具有表现力和感染力。
三、现代艺术对建筑设计的文化影响现代艺术的发展背后,是艺术家们艰苦的创作经历和对社会现实和文化的关注。
建筑与艺术展览建筑的艺术价值与展示
建筑与艺术展览建筑的艺术价值与展示建筑与艺术展览建筑的艺术价值与展示建筑作为一种艺术形式,不仅仅是实用的建造物,更是能够展示出艺术价值的艺术作品。
建筑与艺术展览相结合,能够使建筑的艺术价值得到更好地展示和传递。
本文将探讨建筑的艺术价值以及建筑与艺术展览的关系。
一、建筑的艺术价值建筑作为艺术形式的一种,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
首先,建筑通过形式、结构和材料等多种元素的组合,可以呈现出独特的艺术风格,传递出建筑师对美的追求和对设计的独特见解。
其次,建筑与环境相互作用,能够融入周围的自然环境或城市景观中,与周围环境产生良好的互动,为人们带来美的享受。
此外,建筑还能够与人文、历史等元素相结合,传递出深层次的文化内涵,引发观者对建筑的思考和情感共鸣。
二、建筑与艺术展览的关系建筑与艺术展览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和相互促进的关系。
首先,艺术展览为建筑提供了展示的平台。
通过将建筑作为展览的场所,可以使观众深入感受到建筑的艺术价值,并从不同的角度欣赏建筑作品。
其次,建筑作为艺术展览的一部分,能够为艺术作品提供合适的展示空间和氛围,使艺术作品得以更好地展示和呈现。
同时,建筑与艺术作品的结合也能够为观众带来独特的视觉体验和情感共鸣,进一步提升艺术展览的品质和影响力。
三、建筑与艺术展览的案例分析以下是两个典型的建筑与艺术展览的成功案例。
1. 古建筑与艺术展览的结合古建筑作为建筑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价值。
通过将古建筑作为艺术展览的场所,可以使文化遗产与当代艺术相结合,展现出传统与现代的碰撞与融合。
例如,中国的故宫博物院常常举办艺术展览,将传统艺术与现代艺术相结合,通过古建筑的独特氛围和历史文化的呈现,为观众带来独特的艺术体验。
2. 现代建筑与大型艺术展览的结合现代建筑作为建筑艺术的代表,常常以其独特的形式和创新的设计引人注目。
大型艺术展览如雕塑展、绘画展等常常选择现代建筑作为展示的场所,通过现代建筑的空间感和艺术性为艺术作品提供合适的展示环境。
从现代视角谈中国传统建筑艺术的文化价值
从现代视角谈中国传统建筑艺术的文化价值一、建筑艺术的文化价值建筑作为一种艺术形式,既是人类文明的一部分,也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通常被认为是一种价值观的表达,而且是任何一种文化的重要标志。
建筑作为一种艺术形式,与绘画、雕塑等一样,表达了一定的文化内涵,它将人们的思想、意志和情感表达出来,通过建筑艺术,人们可以从一个新的视角来认识世界。
在传统的中国文化中,建筑艺术被视为一种艺术形式,而其文化价值也比其他艺术形式更加深厚和丰富。
中国传统建筑艺术是一种历经千年,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艺术形式,它不仅是人类文明的一部分,也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和历史价值。
在现代社会中,传统建筑的文化价值被赋予了全新的意义和价值,它已经成为了现代社会中一种不可替代的文化产品,而且能够创建更多有价值的文化产业。
二、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发展和传承从古代开始,中国人就把建筑艺术看作是文化的重要载体。
中国传统建筑从一开始就注重禅意、气息、灵气和空间的构造。
它继承了中华文化独特的思想体系,表达出中国传统文化的特性。
在两千多年的历史中,中国传统建筑发展了许多不同的风格和技术,在不同的地域和不同的时期,都对中国建筑艺术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由于长期的发展和演变,中国传统建筑在空间结构、建筑彩绘和工艺技术等方面都达到了极高的境界。
中国传统建筑在现代社会中,虽然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而遭遇了许多挑战,但是仍然受到了许多人的喜爱和青睐。
在现代社会中,许多建筑师都以中国传统建筑中的元素为灵感创作出了许多具有现代风格的建筑,比如水立方、鸟巢等,它们不仅具有传统建筑中优美的空间结构和形式,同时也显示出现代建筑师对于传统文化和历史文化的深刻理解和探索。
三、中国传统建筑的艺术特点中国传统建筑艺术,其特点主要包括:高度的工艺水平、奇妙的设计构想、独特的造型题材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在空间布局上,中国传统建筑注重视角和对称,并追求自然和谐的美感;在建筑构造上,它有着精湛的技艺和独特的工艺技术,显示出中国的匠人精神;在彩绘方面,则以线条和色彩的运用为基础,营造出别具魅力的视觉效果。
现代建筑的审美价值
现代建筑的审美价值现代建筑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而演变的,它与传统建筑形成鲜明对比,呈现出独特的审美价值。
现代建筑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建筑形式,更是一种艺术创作与表达,融合了科技、生态、文化等多种元素,给人们带来了无尽的审美享受。
首先,现代建筑强调功能与美学的融合。
传统建筑主要注重形式和功能的结合,而现代建筑则更加注重功能与美学的平衡。
现代建筑设计师在追求建筑物功能性的同时,还注重将其融入到周围环境中,强调建筑与自然、人文环境的和谐共生。
现代建筑在空间布局、材料运用、造型设计等方面具有创新性,给人一种充满活力和动感的感觉。
其次,现代建筑注重形式与结构的创新。
现代建筑不再局限于传统的造型和结构,更加注重材料、结构与技术的融合。
大量运用玻璃、钢结构等新材料和新技术,使得现代建筑的形式更加多样化和自由化。
同时,现代建筑也注重对空间的创造性表达,通过巧妙的设计手法,创造出独特的空间感受和视觉效果。
这种创新的形式和结构为现代建筑赋予了更高的审美价值。
此外,现代建筑强调可持续发展与环保意识。
在当今社会,保护环境和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人们共同的关注点。
现代建筑通过运用环保材料和技术,设计出更具节能、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特点的建筑。
例如,利用太阳能、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实现建筑能源的自给自足;利用雨水收集系统,用于植物灌溉和建筑物冷却等。
这种环保的设计理念符合现代社会对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同时也赋予了现代建筑更深层次的审美价值。
最后,现代建筑反映了时代的特征和文化的多样性。
现代社会多样化的文化和价值观塑造了现代建筑的多样性。
在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现代建筑不再局限于某一种风格,而是融合了世界各地的文化元素,并与当地的环境和建筑传统相结合。
这种多样性使得现代建筑具有更广泛的审美价值,能够满足不同人群的审美需求,也为城市的独特风貌和文化氛围增添了亮丽的一笔。
综上所述,现代建筑通过强调功能与美学的融合、形式与结构的创新、可持续发展与环保意识以及文化的多样性等方面,表现出独特的审美价值。
中国建筑史近代建筑
中国建筑史近代建筑中国的建筑历史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经历了不同朝代的影响和演变。
在近代时期,中国建筑经历了一系列重要的变革和发展。
本文将探讨中国近代建筑的特点、代表性建筑以及对现代建筑的影响。
近代中国建筑的特点之一是中西结合。
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社会面临巨大的变革,西方的文化和思想开始传入中国。
这也对中国的建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传统的中国建筑形式与西方建筑元素相结合,创造出独特的风格。
例如,西式的方形和拱券在中国传统的屋顶和梁柱上得到了运用。
这种中西结合的风格在中国近代建筑中十分常见。
20世纪初,中国出现了一批代表性的近代建筑。
其中最有名的当属北京的天安门广场和故宫博物院。
天安门广场是中国最大的城市广场,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广场之一。
广场以其庄严肃穆的建筑风格而闻名,其中最著名的是天安门城楼和人民英雄纪念碑。
故宫博物院是中国最著名的博物馆之一,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古建筑群之一。
故宫以其宏伟壮丽的建筑、精美的园林和珍贵的艺术品而享有盛誉。
此外,近代中国建筑还受到了社会和政治因素的影响。
20世纪初,中国经历了一系列政治运动和革命,这对建筑界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例如,创建于上海的中国共产党的根据地-中共一大会址是中国近代建筑的代表作之一。
这座建筑体现了当时革命浪潮和社会变革的精神。
同样,随着中国的经济崛起,一些高楼大厦的建设也成为近代中国建筑的标志。
北京的中国中央电视台总部大楼和上海的环球金融中心等高层建筑都代表了中国经济发展的迅猛步伐。
近代中国建筑不仅在本国产生了影响,也对世界建筑发展做出了贡献。
例如,中国建筑师贝聿铭设计了美国华盛顿特区的国家美术馆,展现了中国建筑与西方建筑相结合的独特风格。
此外,一些传统中国建筑元素也开始在全球范围内被运用,为现代建筑增添了东方的魅力。
综上所述,中国建筑史近代建筑经历了许多变革和发展。
中西结合的风格、代表性建筑的兴起以及社会和政治因素的影响,都为近代中国建筑增添了独特而丰富的色彩。
建筑文化建筑艺术文化价值
建筑文化建筑艺术文化价值建筑作为一种艺术形式,通过创造物理空间来满足人们的居住、工作和娱乐需求。
然而,建筑不仅仅是功能性的,它还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
本文将探讨建筑在文化中的地位和建筑艺术所带来的文化价值。
一、建筑和文化的关系建筑与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建筑作为人类活动的产物和文化的象征,在塑造和传递文化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不同地区和民族的建筑风格和构筑方式反映了不同的文化背景和价值观。
例如,中式建筑注重平衡和谐,体现了中国人传统的审美观念;巴洛克建筑强调奢华和尊贵,反映了欧洲封建社会的价值观。
二、建筑艺术的文化价值建筑艺术作为艺术的一种形式,具有独特的文化价值。
首先,建筑艺术能够延续和传承文化。
历史上的建筑被视为文化遗产,记录了过去的时代和社会。
这些建筑物代表了一种时代的审美趣味和建筑技术,使人们能够回顾历史,并了解先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其次,建筑艺术可以激发人们的审美情感和对美的追求。
优秀的建筑作品能够引起人们的共鸣,激发人们的情感共鸣,增强对美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良好的建筑环境还能够提升人们的幸福感和生活品质。
三、建筑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为了保护和传承建筑文化,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首先,加强对历史建筑的保护。
历史建筑是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代表了特定时期和地区的建筑风格和文化特色。
我们应该加强对历史建筑的保护,修复受损的建筑物,并制定相关政策和法规来保护它们。
其次,注重培养和发展建筑人才。
建筑师是建筑文化传承的重要力量,他们需要具备对传统建筑文化的了解和尊重,并能够将其融入到现代建筑实践中。
最后,加强公众教育和意识。
通过举办展览、讲座和活动,向公众介绍建筑文化的价值和意义,增强大众对建筑文化的认知和鉴赏能力。
总结建筑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在文化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建筑和文化是相互关联的,建筑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
我们应该重视建筑艺术的文化价值,加强对建筑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使建筑继续为人类创造美好的生活空间。
建筑创作中的艺术表达与意义
建筑创作中的艺术表达与意义建筑作为一门艺术,不仅仅是满足居住和工作的功能需求,更是一种具备独立的审美表达和文化意义的创作形式。
在建筑设计和建造的过程中,艺术表达与意义的追求成为了设计师们不断探索和追求的目标。
本文将从建筑创作中的艺术表达与意义的角度来分析这一主题,探讨建筑如何通过形式、材料和空间来传达其独特的艺术魅力。
首先,建筑的形式是艺术表达的关键。
形式是建筑作品的基础,它蕴含着设计师对空间、比例、平衡和节奏的理解与运用。
通过巧妙的形式设计,建筑可以展现出独特的艺术风貌和个性特征。
比如,中国古代的古建筑以其独特的体量与曲线构造,展示出独特的中式美学;现代建筑则通过简约和几何形态的运用,营造出都市化的现代感。
建筑的形式不仅仅是外观的美感,更是设计师对文化、历史和环境的理解与回应。
其次,材料是建筑艺术的载体。
材料的选择和使用可以赋予建筑以独特的触感、质感和意义。
例如,使用木材可以营造温暖和自然的感觉,而金属则可以呈现现代感与科技感。
同时,不同的材料还有着不同的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
比如,在东亚文化中,使用红色的材料一般被看作是吉祥喜庆的象征,可以用于塑造建筑的艺术形象和文化符号。
材料的运用不仅仅是为了满足实用需求,更是为了传达建筑的艺术情感和文化内涵。
最后,建筑的空间组织也是表达艺术意义的重要手段之一。
建筑的空间设计不仅需要考虑功能和流线,更要注重创造出独特的空间氛围和情感体验。
通过调整空间的大小、高低、光线和色彩等要素,设计师可以创造出各种不同的空间效果和体验。
例如,在教堂中使用高大的空间可以增加庄严与肃穆感,而圆形的空间则可以打破传统的界限与约束,营造出开放与包容的氛围。
通过空间的运用,建筑可以塑造出独特的情感和思考方式,引导人们与其互动与对话。
综上所述,建筑创作中的艺术表达与意义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创作过程。
通过形式、材料和空间的运用,设计师可以创造出独特的建筑形象和文化内涵,使建筑不仅仅成为功能性的存在,更具有审美价值与文化意义。
现代建筑设计的文化意义
现代建筑设计的文化意义建筑作为人类文明的象征和载体,其设计与建造一直是人类社会发展历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建筑设计的过程中,文化是一个重要的概念。
随着现代建筑技术与思想的发展,新的建筑设计理念与文化意义也应运而生。
一、现代建筑的文化传承现代建筑设计承载了各国不同的文化传统和风格。
在建筑的各个方面,从建筑结构到立面风格,从色彩搭配到灯光设计,都体现了不同国家、民族、地域的文化传承。
现代建筑师们力图通过现代设计手法,将传统文化融入现代建筑之中,来展现出建筑的文化意蕴与价值。
例如,中国有许多著名的现代建筑,例如中国国家大剧院、中国中央电视台总部大楼、上海环球金融中心等,它们的设计都在不同程度上体现了中国古代文化理念。
比如,中国国家大剧院采用仿中国古代宫殿式建筑,并且在建筑结构、陈设、装饰等方面都融入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
二、现代建筑的文化认同现代建筑设计也常常针对特定文化群体的需求开展,以期实现文化认同和文化交流的目标。
以全球旅游业的发展为例,如今越来越多的旅游景点开始重视当地文化与旅游业的关系,将文化元素融入到建筑设计之中,形成独特的地方文化代表。
在这些具有独特地方文化代表的景点,在游客的游览过程中,从建筑设计的风格、材质、构造、灯光、音效等方面,让游客深度体验地方文化信息,增加了游客的文化认同感和文化兴趣。
三、现代建筑的文化交流现代化建筑设计不仅在文化认同方面有着深远的影响,在文化交流、文化融合等方面也做出了巨大贡献。
现代化建筑在全球范围内展现出建筑设计的多样性和创新性。
通过对其他国家、民族建筑文化的了解,建筑师们可以吸收和吸取文化中的优秀部分并进行整合创新,以期达到跨文化交流的目的。
就像巴黎的埃菲尔铁塔一样,其建筑设计灵感来自于印度切罗基族成群悬挂的木制查尔塔式房屋。
总之,现代建筑设计不仅是建筑师的专业领域,同时也是文化领域,是跨文化交流的载体。
建筑师要不断探寻不同文化的精髓,将其与现代设计理念相结合,体现出建筑的文化意义和价值。
当代中国建筑艺术
当代中国建筑艺术提纲一:当代中国建筑艺术的历史背景分析1.1 中国传统建筑的影响1.2 异国文化的影响1.3 社会经济的变迁与文化建设1.4 基础设施和城市规划的需求中国建筑传统悠久,与众不同的哲学文化影响了中国建筑的历史演变,成为当代建筑艺术发展的基础。
在近现代,西方建筑文化的影响渐渐增强,中国的建筑艺术也逐渐呈现出西化的趋势。
然而,在繁忙的商业城市中,一些人对文化传承的需求日益增加,这促进了建筑业丰富多彩的发展,同时,工业化和科技创新的不断发展也有利于建筑设计的进步。
在中国传统建筑中,建筑师注重空间的变化和内部结构,所有建筑材料都来自于本地,其中包括青瓦、红砖、花岗石等材料。
传统建筑的标志之一是飞檐,这是中国建筑艺术中的一大特色。
在现代化建筑设计中,建筑师也会利用这种传统建筑的特点来增强建筑的美感和空间感。
西方文化对中国的建筑艺术也产生了重大影响。
西方风格的建筑在中国得到了广泛应用,其中包括高层建筑、大型商业广场、教育和医疗机构等。
这些建筑物通常以较高的价格提供提供更高质量的设施。
中国的经济变革和现代化进程也推动了建筑的发展。
城市化进程上升成为当代建筑设计革新的重要动力因素。
在城市发展中,建筑和基础设施也是无可避免的,城市规划和振兴变得急需。
为了要适应新的经济环境,保证对未来需求的判断和实现,中国建筑设计必须与发展的需求相适应,以确保其长期持续性。
提纲二:中国建筑艺术设计的技术发展分析2.1 全球领先的技术系统的使用2.2 数字技术在建筑设计中的影响2.3 新形势下的建筑审美趋势当代中国建筑艺术中,全球领先的技术系统的使用,致力于为建筑设计提供更多的设计空间与选择。
其中建议的技术系统主要是全球化领先的建筑设计软件系统与数字制造技术,这些技术系统早已成为当代中国建筑设计中不可或缺的核心要素。
现代建筑设计中,数字技术使用广泛,其中包括计算机辅助设计、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等技术。
这些技术有助于建筑师能够创造出更多样化,更耐用,更具吸引力的设计方案。
建筑设计的美学价值与社会意义
建筑设计的美学价值与社会意义建筑设计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不仅仅是为人们提供居住和工作的场所,更是体现了美学价值与社会意义的重要途径。
在设计的过程中,建筑师要考虑建筑物的功能性、符合人类工作与生活的需求,并通过美学表达与社会互动,使建筑带给人们正面的情感体验与社会价值。
首先,建筑设计的美学价值表现在对建筑形式与空间的创造力和审美标准上。
建筑设计通过形式的丰富性、材料的选取、颜色的运用等来创造富有美感的建筑作品。
这些美感不仅体现在建筑外观的流线型与比例的协调,还表现在室内空间的布局与设计,使人们在接触到建筑的瞬间能够感受到美的力量。
从现代摩天大楼到古典风格的建筑,每一种风格都带给人们不同的审美体验,丰富了人们的文化生活,并且成为城市的地标。
其次,建筑设计的美学价值还体现在对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的尊重与适应上。
建筑设计应该与自然环境相融合,考虑到当地的气候特点、地理条件和人们的生活方式,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并提供更好的生活质量。
例如,建筑师可以利用自然光线和通风来创造舒适的室内环境,通过绿化与生态设计来实现可持续发展。
同时,建筑还应考虑社会环境的需求,如公共空间的设计、无障碍设计等,为不同人群提供平等的使用条件,促进社会的包容和融合。
此外,建筑设计的美学价值还体现在对历史与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上。
建筑作为文化的载体,承载着人们对历史时期、不同文化的理解和记忆。
保护和恢复历史建筑,继承传统建筑风格和工艺,不仅是对历史的尊重,更是对文化的传承。
同时,创新的建筑设计也应该能够在尊重传统的基础上,通过现代技术和材料的运用,表达对当代社会的认知和对未来的展望。
这种传承与创新相结合的设计理念,既能展现建筑的美学价值,也能促进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最后,建筑设计的美学价值还表现在对人类情感和社会互动的引导上。
优秀的建筑能够唤起人们的情感共鸣,给人们带来愉悦和激发创造力。
建筑设计要考虑到人们的情感需求,通过建筑形式、空间布局、景观设计等来唤起人们的情感体验,增强社会与个人的幸福感。
建筑设计的社会价值与影响
建筑设计的社会价值与影响建筑设计作为一项与人类关系密切的艺术和工程领域,在社会中担负着重要的角色和责任。
它所带来的社会价值和影响不仅仅体现在建筑物的美观和功能方面,更承载着较为深远的社会意义。
本文将从城市发展、文化传承、环境可持续性以及人类生活质量等方面论述建筑设计所产生的社会价值与影响。
一、城市发展建筑设计在城市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城市作为人类活动的集中地,需要建筑设计师通过合理规划和设计来提供满足人们需求的建筑空间。
一个城市的美观和功能性对于城市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优秀的建筑设计能够提升城市的形象,吸引人们的目光,进而带动城市的经济、文化和旅游等产业发展。
例如,世界各地的著名地标建筑,如埃菲尔铁塔、大本钟等,已经成为了城市的象征,吸引了大量的游客,推动了城市的发展。
二、文化传承建筑设计是文化传承的载体,通过设计和建造具有历史与文化意义的建筑物,传承和弘扬着人类的文化遗产。
建筑设计能够通过建筑的造型、材料和装饰等元素,反映出当地的风土人情和历史背景,并将这些传承给后代。
例如,中国的古代建筑,如故宫、长城等,不仅具有独特的建筑风格,还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成为了世界文化遗产,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三、环境可持续性在现代社会中,建筑设计的环境可持续性已经成为了重要的考虑因素。
建筑设计师需要通过合理的设计来降低建筑物对环境的影响,并提供更多的可持续性解决方案。
例如,利用可再生能源、优化建筑的能源效率和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等措施,可以降低建筑对能源资源的消耗,减少环境污染,实现可持续发展。
由此可见,建筑设计对于推动环境可持续性具有重要的作用。
四、人类生活质量建筑设计直接影响着人类的生活质量。
人们对于建筑物的舒适性、便利性和安全性有着较高的要求。
建筑设计需要考虑到人们的生活需求,在设计中融入人性化的理念和创新的技术,提供安全、健康和舒适的居住环境。
例如,在住宅设计中,建筑师需要考虑到采光、通风、隔音等因素,为居民创造宜居的生活环境。
走向现代新建筑_近代中国建筑创作的评价与启示
摘 要 作为联系中国古代建筑与当代建筑的过渡环节,近代中国建筑史不但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而且具有现代意义。
文章有选择地比较近代建筑与当代建筑发展的异同,对近代建筑史进行客观地评价,并为当代建筑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尝试性的发展模式。
关键词 中西合璧 科学性 民族性 西体中用Abstract The modern buildings is a link in the chains of Chinese architectu ral history.Now w e are trying to make a compari-son between the modern architec-ture and the contamporary works. Also w e are trying to make an ob-jective assessment about the mod-ern architectural history and to give an advice on the devel opment of the contam porary architecture.Key words The blending about the West and the East T he scientific spirit The national Character Good combination of Chinese and W estern elements 走向现代新建筑———近代中国建筑创作的评价与启示马 银 龙姚 远作者 重庆建筑大学建筑城规学院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引 言在中国最近一百年的历史上有两次强劲的外来冲击,一次是鸦片战争之后,另一次是新时期改革开放之后,同样是敞开国门,唯一的区别是前次是被动的,后者是主动的,但所面对的现实状况从某种角度来说却是相似的,如果说在本世纪初,西方的近代建筑文化与技术曾让中国建筑师们感到眼花缭乱、促使求知欲和反思的话,那么今天,面对西方更先进的建筑科学技术和更活跃的建筑理论思想,当代的建筑师们的心情则是比祖辈有过之而无不及。
浅析中国近现代建筑艺术的意义与价值
浅析中国近现代建筑艺术的意义与价值建筑是时代的印记,携带着时代的信息,每一个时期建筑往往都会被一种特定的形式所控制,稍加留意就会看到这些形式的存在于它的社会环境是密切相关的,或者说是社会环境的产物,而建筑师往往只是社会环境对建筑形式产生作用过程中的一种媒介,建筑创作从来都是一种社会行为,而不会是建筑师自我表现的手段,这是建筑师的宿命,纵观历史任何时期社会性总是建筑的第一特性。
建筑总是根植在社会的土壤中的,它与社会的科学技术、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社会制度、人文历史、哲学观点都有着千丝万楼的联系。
社会变化了建筑就会随之变化,而只有社会发展了建筑也才能随之发展。
因此,在社会发展未达到一定高度时,我们不要太极于苛求某一建筑形式的出现,而当社会变化时,我们也不可能阻止建筑的发展。
中国近现代建筑艺术作为中国建筑艺术不可分割的一个组成部分,它反映了我国建筑艺术的变化与发展,表明了我国建筑艺术如何从封建社会的遗产走向紧跟时代的现代化过程。
不明了这个过程的背景与原因,就很难了解这一时期建筑的历史成就与研究的价值,就很难认识到今天的建筑艺术潮流与过去的建筑艺术有什么关系。
中国传统建筑艺术在世界上独树一帜,历经数千年,已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为人类的文化遗产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但是时代是在发展的,建筑艺术也必然要随着时代潮流变化,在继承中有所发展。
正如马克思对希腊文化的评价那样:“关于艺术,谁都知道,它的某些繁荣时代并不是与社会的一般发展相适应的,因而也不是与那构成社会组织骨干的社会物质基础相适应的。
但是,困难并不在于了解希腊艺术和史诗是与社会发展的某些形态相关联的。
困难在于了解它们还继续供给我们以艺术的享受,而且在某些方面还作为一种标准和不可企及的规范。
”“一个大人是不能再变成一个小孩的,除非他变得孩子气了。
但是,难道小孩的天真不令人高兴吗?难道他自己不应该努力在更高的阶段上把小孩的真实的本质再现出来吗?”建筑文化遗产也是一样,时代的潮流是不可抗拒的,只有顺应时代潮流的建筑艺术才能为社会所接受。
城市中的建筑艺术探索现代建筑的美学
城市中的建筑艺术探索现代建筑的美学现代建筑是城市中最直观的标志之一,它不仅令城市变得独特而美丽,还代表了当代社会的文化与技术水平。
建筑艺术在城市中的探索是一门学问,它涉及到历史、文化、设计、技术等多个领域的交叉融合。
本文将就城市中的建筑艺术,以及现代建筑的美学进行探讨。
一、建筑艺术的背景与意义建筑艺术是因社会文化、技术发展和环境需求等因素而出现的。
不同的时期和地域,都会对建筑产生独特的影响,并形成各具特色的建筑风格。
建筑艺术的发展和变革,不仅反映了人类的审美观念和文化传承,也承载了社会、经济和政治等多种要素。
在城市中,建筑艺术作为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多样的功能和意义。
首先,建筑艺术能够为城市创造独特的形象和氛围,使城市具有辨识度和吸引力。
其次,建筑艺术能够满足人们的物质与精神需求,提供人们居住、工作、娱乐的场所。
最后,建筑艺术还能够与城市的环境、历史和文化相互融合,传承和传播城市的文化遗产。
二、城市中的建筑艺术表现形式城市中的建筑艺术表现形式多种多样,每一座城市都有自己独特的建筑景观。
现代建筑以其大胆的设计和先进的技术,为城市增添了无限的想象空间和美感。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现代建筑表现形式:1. 高层建筑:高楼大厦是城市的地标之一,它们的独特外观、巧妙的结构和现代化的内部设计都体现了现代建筑的美学特色。
2. 文化建筑:博物馆、图书馆、剧院等文化场馆是城市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些建筑通常注重功能与艺术的融合,以独特的建筑形式表达文化价值。
3. 公共空间:城市公共空间的设计也是建筑艺术的重要方面。
市政广场、公园、街道等公共空间的规划和设计,需要考虑人们的交流、休闲和美感体验,以实现城市空间的和谐与共融。
4. 绿色建筑: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是现代建筑设计的重要目标。
绿色建筑通过运用可再生材料、节能技术和天然资源,实现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生。
三、现代建筑的美学特征现代建筑美学蕴含着多个方面的特征,以下是几个典型的美学特征:1. 线条与形式的简洁:现代建筑通常以简洁大方的线条和形式为特征,强调几何形状的对称性和平衡感。
中国现代艺术与建筑
中国现代艺术与建筑近年来,中国的现代艺术与建筑领域取得了巨大的发展和进步。
中国的现代艺术与建筑不仅仅是深受国内外艺术家和建筑师的关注,更是成为了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一环。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探讨中国现代艺术与建筑的现状以及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一、艺术与建筑的融合在中国的现代艺术与建筑领域,我们可以看到艺术与建筑的融合与交融。
越来越多的新建筑物中融入了艺术元素,同时艺术作品也开始进驻在建筑物内部或周围的公共空间中。
这种融合不仅丰富了建筑的内涵和表现力,还为城市提供了更加美丽和多样化的文化景观。
例如,北京的国家大剧院以其独特的设计和艺术氛围而闻名于世。
该建筑以巨大的圆形外壳包覆着整个建筑群,与周围的环境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这个建筑不仅成为了一座艺术殿堂,还成为了北京市的地标之一。
二、中国现代艺术的发展中国现代艺术在过去几十年里发展迅速,涌现出了一大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艺术家。
他们通过独特的艺术形式和主题,表达了中国社会的变革和个人情感。
中国现代艺术融合了传统的艺术元素和西方现代艺术的影响,形成了独特的艺术语言。
中国的当代艺术家如蔡国强、徐冰等,他们的作品不仅在国内受到广泛的关注,也在国际舞台上备受赞誉。
他们通过不同的媒介如绘画、雕塑、装置艺术等,探索和表达了中国现代社会的诸多问题和矛盾。
三、中国现代建筑的创新中国的现代建筑设计在世界范围内也备受瞩目。
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促使了大量的建筑项目的兴建, 这为建筑师提供了更多的机遇去创造出具有独特风格和功能的设计。
例如,中国的“鸟巢”奥运主体育场以其独特的外观设计和结构理念成为了中国现代建筑的代表之一。
这座建筑不仅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还成为了北京奥运会的象征。
同时,中国的城市景观也在不断创新。
在苏州工业园区的设计中,我们可以看到传统的中国园林元素与现代建筑融合在一起,形成了别具特色的城市景观。
四、艺术与建筑对中国文化的影响中国的现代艺术与建筑对中国文化的影响是深远而广泛的。
现代建筑造型意义
中央电视台新址
中央电视台总部大楼,位于北京商务中 心区,内含央视总部大楼、电视文化中 心、服务楼、庆典广场。 由荷兰人雷 姆· 库哈斯和德国人奥雷· 舍人带领大都 会建筑事务所(OMA)设计。中央电 视台总部大楼建筑外形前卫,被美国 《时代》评选为2007年世界十大建筑 奇迹,并列的有北京当代万国城和国家 体育场。 中央电视台新址大楼获得最高奖——全球 最佳高层建筑奖。 2014年4月中国当代十 大建筑评审委员会从中国1000多座地标建 筑中,综合年代、规模、艺术性和影响力 四项指标,初评出二十个建筑。最终由此 产生十大当代建筑。中央电视台总部大楼 为初评入围建筑之一。
• 中央电视台新址的建成,颠覆了人们对传统建筑的观念, 倾斜式的建筑及前卫的风格,让这座大厦成为了地标式建 筑的典范。 • 从古至今人们对建筑的设计都很重视。可以用建筑来代表 自己的身份地位,可以用建筑来实现自己的梦想,也可以 用来供人们欣赏,当然离不开建筑最基本最原始的功效: 居住。我对建筑的建造和设计也一窍不通。我能做的只有 去感受建筑,感受建筑中饱含的历史沧桑和人文风俗,感 受那些建筑师们将所有的梦想、所有热情浇筑于这建筑, 感受一个个热烈的灵魂,这就是我眼中的建筑,我理解的 建筑设计。
• 中央电视台新址造型奇特 • 中央电视台总部大楼主楼的两座塔楼双向内倾斜6度,在 163米以上由“L”形悬臂结构连为一体,建筑外表面的玻 璃幕墙由强烈的不规则几何图案组成,造型独特、结构新 颖、高新技术含量大,在国内外均属“高、难、精、尖” 的特大型项目。 • 建造复杂 • 被称为“好看难建”的央视新大楼在2004年10月21日动工。 除了“侧面S正面O”的奇特造型外,央视新大楼的安全也 一直备受关注。国内许多专家仍认为大楼设计过于复杂, 全楼先天性倾覆力巨大,抗冲击破坏力差。就此,莎瑞详 细介绍了大楼设计的安全考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中国近现代建筑艺术的意义与价值建筑是时代的印记,携带着时代的信息,每一个时期建筑往往都会被一种特定的形式所控制,稍加留意就会看到这些形式的存在于它的社会环境是密切相关的,或者说是社会环境的产物,而建筑师往往只是社会环境对建筑形式产生作用过程中的一种媒介,建筑创作从来都是一种社会行为,而不会是建筑师自我表现的手段,这是建筑师的宿命,纵观历史任何时期社会性总是建筑的第一特性。
建筑总是根植在社会的土壤中的,它与社会的科学技术、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社会制度、人文历史、哲学观点都有着千丝万楼的联系。
社会变化了建筑就会随之变化,而只有社会发展了建筑也才能随之发展。
因此,在社会发展未达到一定高度时,我们不要太极于苛求某一建筑形式的出现,而当社会变化时,我们也不可能阻止建筑的发展。
中国近现代建筑艺术作为中国建筑艺术不可分割的一个组成部分,它反映了我国建筑艺术的变化与发展,表明了我国建筑艺术如何从封建社会的遗产走向紧跟时代的现代化过程。
不明了这个过程的背景与原因,就很难了解这一时期建筑的历史成就与研究的价值,就很难认识到今天的建筑艺术潮流与过去的建筑艺术有什么关系。
中国传统建筑艺术在世界上独树一帜,历经数千年,已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为人类的文化遗产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但是时代是在发展的,建筑艺术也必然要随着时代潮流变化,在继承中有所发展。
正如马克思对希腊文化的评价那样:“关于艺术,谁都知道,它的某些繁荣时代并不是与社会的一般发展相适应的,因而也不是与那构成社会组织骨干的社会物质基础相适应的。
但是,困难并不在于了解希腊艺术和史诗是与社会发展的某些形态相关联的。
困难在于了解它们还继续供给我们以艺术的享受,而且在某些方面还作为一种标准和不可企及的规范。
”“一个大人是不能再变成一个小孩的,除非他变得孩子气了。
但是,难道小孩的天真不令人高兴吗?难道他自己不应该努力在更高的阶段上把小孩的真实的本质再现出来吗?”建筑文化遗产也是一样,时代的潮流是不可抗拒的,只有顺应时代潮流的建筑艺术才能为社会所接受。
中国近现代建筑艺术,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一个过渡和逐渐成长的时期,对于建筑现代化的进程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近现代时期的建筑也是一个学习西方先进建筑思想与技术的过程,是一个中西建筑文化融合的过程。
建筑既应该是时代的,是世界的,也应该是民族的,只有这样,新建筑文化才可能得到不断的发展与进步,因为它既吸收了世界优秀建筑文化的精华,又继承了本民族的建筑特色,从而才能使中国建筑艺术紧跟世界建筑潮流,才能使建筑创作明确方向。
中国近现代建筑艺术研究的历史范畴,原则上是按照中国通史的分期,也就是说主要是研究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到20世纪末的建筑艺术成就。
但是作为建筑历史也有其自身的特殊性,虽然中国近代史是从1 840年开始划线,而实际上在这个关键年代之前,中西建筑文化交流已很频繁,它对中国近代建筑西化的过程,曾有过一定的影响,例如16世纪葡萄牙人占据澳门时期所建造的一批西式建筑;天主教在明清时期所兴建的一些西式教堂;清朝初期在广州建造的广东十三行与十三夷馆;清朝前期在圆明园的长春园中建造的一批西洋楼等等都是西方建筑艺术东渐的佐证,也可以说是中国近代建筑艺术的滥觞。
因此在研究中国近代建筑艺术时,上溯这一批最初的源头也不是没有意义的。
在现代建筑的概念上,我们暂且以1949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一重大历史事件作为分水岭。
当然,有些人会强调应该以1919年的“五四”运动为分界线;也有人会认为中国在20世纪30年代已出现过现代建筑艺术思潮和现代建筑作品,把它的分界划在1949年岂不是明显有违事实?我们认为这里所讨论的近现代建筑艺术主要还是作为时间概念来考虑的,并未强调政治因素与建筑风格的因素,因此,争论这个分界线并没有多少实际意义,只要能把社会背景说明清楚,把各阶段建筑思潮与风格的活动分析全面。
对于了解该时期的建筑概念来说仍然会是完整的。
中国近现代建筑已经历了一个半世纪的风雨洗礼,对先进的西方建筑方式逐渐从移植、吸收,走到了融合的境地,也可以说是从照搬、模仿到借鉴与结合中国特点进行再创造的过程。
在这一漫长的岁月中,有关城市建设与规划、建筑类型、建筑设计方式、建筑风格、建筑技术、建筑材料、建筑施工、建筑设备等方面都发生了重大的革命,这一革命使整个中国建筑逐步走上了现代化的道路。
由于现代城市功能的复杂,新的城市规划已应运而生,大规模的城市建设项目也以惊人的速度在不断地呈现。
新的建筑类型更是今非昔比,高层建筑、大跨度建筑、新型住宅区、剧院、医院、机场、车站都成了新时代的标志。
为了适应新建筑类型设计的需要,一批新型建筑师诞生了,他们成为新建筑发展的主要推动力。
与此同时,现代化的建筑教育也出现了,它成为培养建筑师的摇篮。
新建筑材料与新技术的出现更是为新建筑的发展提供了保证,它使人们对建筑的各种需求逐步得以实现。
所有这些历史经验对于今天的创作都是有益的。
我们今天大部分大城市基本上都是在近代时期奠定的基础,例如上海、南京、广州、武汉、大连、天津、哈尔滨、青岛等,它们的城市分区、道路骨架、建筑风格都是在当时逐渐形成的,它们的历史经验对现在的城市建设仍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历史是一面镜子,近现代的这面镜子距离我们的生活最近,也最现实,了解这段时期建筑艺术的经验与教训,无疑对于我们今天的生活有所教益。
上海的国际饭店是老上海的标志,在新建筑的建设中,注意与原有建筑环境的协调也是每个建筑师不可推卸的责任。
再如中山陵的建设,它已成为一个时代的里程碑,它的规划设计、建筑形式与因地制宜的设计手法,都为大型纪念性建筑的设计做出了榜样。
就20世纪后半叶的建筑而言,国内许多标志性建筑及先后流行的思潮也是非常需要总结的,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推陈出新,找出差距,继续赶上世界潮流,如若固步自封,不求上进,必然会受到历史的唾弃。
例如北京国家大剧院的国际竞赛就向我们昭示了推陈出新的重要性;又如上海的金茂大厦、浦东国际机场、上海大剧院都被外国设计单位夺标,这不也在敲响警钟,促使我们好好反思。
历史的经验是值得我们总结与借鉴的,尤其是近现代建筑的经验教训更是不可忽视。
它会直接影响我们今后的建筑设计质量,因此,认真分析近现代建筑艺术的成就及其不足,对其历史价值、艺术价值、技术价值给予恰当的综合评价,这对于鞭策我们正确对待继承与革新是非常有意义的。
近现代建筑时期是传统建筑向建筑现代化过渡的时期,特别是建筑生产方式与建筑设计思潮的转变尤为明显。
这些建筑设计思潮像幽灵一样困惑着建筑师的头脑,使他们自觉或不自觉地在流行的思潮中徜佯着:回顾20世纪30年代建筑的复古思潮与现代建筑思潮的共存,这和当代建筑多元化思潮的现象是多么的相似。
过去提倡的新民族形式与今天主张的地域性建筑思想和新乡土建筑风格如出一辙。
再联系到上世纪30年代的新民族形式建筑,也可以说是当时建筑师的一种创新,是在探索着现代化与民族化结合的道路。
他们的经验与局限同样值得我们引为鉴戒。
近现代建筑艺术从某种意义上看,可以说都是当时建筑设计思潮的写照,19世纪后半到20世纪初传入的西方古典建筑形式正是当时西方流行的古典复兴思潮的反映。
同时,这种思潮的理论基础正是学院派的建筑教育,尽管它在方向上是历史主义的,但它的教育方法与设计技术都是科学的、先进的,它为中国建筑的创作输入了新的血液。
在20世纪20—30年代出现的国粹式建筑思潮中,不能只看到它形式上复古的一面,而且也应该看到这时的设计手法与建筑技术都已有了本质的改进,绝不是简单意义上的重复历史 20世纪50年代再次提倡的“社会主义内容与民族形式”口号,不能不说是在某种程度上的历史重演。
研究这一现象的原因确实非常复杂,它涉及当时的社会背景与政治思想的影响,忽略了这些条件而就事论事地研究理论是很难说清楚的。
建筑艺术思潮在不同时期可能会有不同的评价标准,只有认识到这一点,才能给近现代的建筑艺术以公正的历史评价,才能给予特定时期的建筑艺术成果应有的历史地位。
没有历史观点的评价是不客观的,也是虚无主义的。
建筑艺术从来就是一个社会和时代的象征,它的兴盛衰亡充分反映了一个社会经济、技术和文化的水平。
以北京为例,1959年的十大工程可以说是新中国建国后第一个十年的里程碑;北京机场、铁路西客站、长城饭店、王府饭店则成了20世纪末的代表作品;而国家大剧院、奥体中心、中央电视台新楼的这些方案则可能标志着未来建筑的新趋向。
如果说早期的十大建筑还有传统保守的印记,那么世纪末的一批建筑则明显反映了改革开放后多元共存的局面,而最新的一批建筑则更是预示着追逐时代新潮流的特点。
但是,上述的标志性建筑毕竟是少数,建筑作为人们生活的基本物质手段之一,它任务主要还是贴近广大群众,因此,绝大部分建筑仍然是需要大众化的,这也正是建筑师应尽的责任。
同时,建筑师也应该从过去的历史中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改进、不断提高,创造有中国特色的新建筑。
那种一味追逐西方新奇思潮的趋向很值得商榷。
近现代建筑作为建筑文化遗产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现实意义与价值是不容忽视的。
这些遗产不仅有继续使用的价值,而且可以被重新利用而获得更高的价值。
北京王府井北面八面槽地区的天主教东堂,在经过环境整修后,它已成了这一商业闹市区中不可多得的一块市民休闲场所,同时也使整个环境增加了丰富的景观。
因此,在城市改造中,有选择地保护一批近现代优秀的建筑文化遗产是十分重要的,也是完全可能的。
那种把新旧建筑看成不可调和的矛盾,完全没有必要,而且在认识上也是片面的。
同时,在保护和利用过去建筑文化遗产中所遇到的矛盾,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解决方法。
澳门主要市区的大西洋银行总部老建筑,原建于1925年,在1995年改造时,就保留了沿街的二层葡萄牙古典式的外廊立面,其余部分拆除后新建了一幢高层的玻璃幕墙式的新建筑,取得了非常成功的效果,为新旧建筑结合创造了可喜的经验,得到了广大业内人士的赞赏。
除此之外,有些近现代建筑甚至还可以成为一座城市或一个地区的标志,其重要性是任何其他建筑所无法替代的,因而,保护好这些建筑遗产显得尤为重要:例如澳门大三巴牌坊,它原是圣保禄教堂,在19世纪被焚毁后,只保留了现存的一片石砌外立面,虽然早已失去了使用价值,但是它造型优美、气势宏大、石雕精湛,因此具有非凡的景观价值、艺术价值、象征价值与历史价值,成为澳门的标志。
凡此种种,都可说明认真保护和利用好优秀的近现代建筑文化遗产不仅是建筑师应尽的职责,而且也是城市有关部门应有的共识。
否则,单纯为了城市更新而不加区分地大量拆除旧建筑,不仅是不经济的,而且也会造成对建筑文化遗产的破坏,甚至会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
今天我们整理分析与总结评价近现代建筑艺术,绝不是仅仅为历史研究而研究,更重要的是,为了从历史中吸取经验教训,寻找有益的手法与优秀的艺术遗产,并对它们进行评价,给予它们以应有的历史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