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训6:平衡和协调功能评定

合集下载

协调与平衡功能评定

协调与平衡功能评定
的速度
灵活性:观察受试 者在完成指定动作
时的灵活性
评定工具
01
量表:如SF-36、 WHOQOL-BREF等
03
问卷调查:如生活满意度调 查、心理健康调查等
02
仪器:如平衡仪、步态分析 仪等
04
访谈:与患者或家属进行访 谈,了解其生活状况和需求
评定流程
确定评定目的: 明确评定的目的 和需求,如康复 治疗、运动表现 等。
2
评定结果分析
协调能力
01
评定方法:采用标准化测试 方法,如平衡测试、协调测 试等
03
影响因素:年龄、性别、健 康状况、运动经验等因素对 协调能力的影响
02
评定结果:根据测试结果, 分析受试者的协调能力水平
04
训练建议:根据评定结果, 为受试者提供针对性的协调 能力训练建议
平衡能力
01
静态平衡:站立、坐立等 静态姿势的平衡能力
02
动态平衡:行走、跑步等 动态姿势的平衡能力
03
反应平衡:对突然变化 的平衡反应能力
04
协调平衡:身体各部位协 调配合的平衡能力
05
平衡稳定性:在不同环境、 条件下的平衡稳定性
06
平衡持久性:长时间保 持平衡的能力
综合评价
评定结果:协调与平衡功能的综合 评价
评价标准:根据评定结果,分析协 调与平衡功能的优劣
职业培训
01 02 03 04
01
培训调与平衡的理论 知识、实践操作和案例分析
03
培训方法: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 方式,如模拟操作、小组讨论等
04
培训效果评估:通过考核和反馈,了 解员工在协调与平衡方面的提升情况
谢谢

平衡与协调功能评定

平衡与协调功能评定

特殊平衡反应
保护性伸展反应 当身体受到外力作用而偏离支撑点 时所发生的一种平衡反应,表现为上肢和(或)下肢 的伸展。其作用在于支持身体,防止摔倒。
跨步及跳跃反应 当外力使身体偏离支撑点或在意外 情况下,为了避免摔倒或受到损伤,身体顺着外力的 方向快速跨出一步,以改变支撑点,建立新平衡的过 程。其作用是通过重新获取新的平衡,来保护自己避 免受到伤害。
2分:平衡站立超过10秒。 Ⅶ 患侧站立: 评分同第Ⅵ项。
Berg平衡量表(BBS)
由Katherine Berg于1989年首先报道,包括站 起、坐下、独立站立、闭眼站立、上臂前伸、 转身一周、双足交替踏台阶、单腿站立等14个 项目,测试一般可在20分钟内完成。
Berg平衡量表评定指南
自我动态平衡 又称二级平衡,指在无外力作用下从 一种姿势调整到另外一种姿势的过程,在整个过程中 保持平衡状态,例如行走过程的平衡。
他人动态平衡 又称三级平衡,指人体在外力的作用 下(包括加速度和减速度)当身体质心发生改变时, 迅速调整质心和姿势,保持身体平衡的过程。例如在 行驶的汽车中行走。
第四种方式 体位同上,从后向前推受试者,先后出现足 趾屈曲、足跟抬起、伸髋、躯干后伸、上肢向后摆,最后 肩后伸、头后仰。
平衡障碍原因

• 缺少视觉信息输入 • 前庭功能紊乱 • 缺乏本体感觉 • 肢体缺失 • 瘫痪(如截瘫) • 小脑功能失调
适应证
凡具有平衡功能障碍或下降的对象都有必要进行平衡 功能的评定。 常引起平衡功能障碍的主要疾病有下列疾病。
椭圆囊、球囊(耳石器)感知的瞬时直线加速运动及与直 线重力加速有关的头部位置改变的信息,经第四对脑神经 进脑干。头部的旋转刺激了前庭系统中两个感受器。其一 为半规管内的壶腹嵴(运动位置感受器),能感受头部在 三维空间中的运动角加(减)速度的变化引起的刺激。在 躯体感觉和视觉系统正常的情况下,前庭冲动在控制人体 质心位置上的作用很小。当躯体感觉和视觉信息输入均不 存在(被阻断)或输入不准确而发生冲突时,前庭系统的 感觉输入在维持人体平衡方面就变得非常重要。

平衡与协调功能评定教学课件

平衡与协调功能评定教学课件
03
希望能够加强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提高其在康复治疗中的应用水平。
04
希望能够通过不断的研究和学习,推动平衡和协调功能评定的不断发 展,为康复治疗提供更好的技术支持。
THANK YOU
增强协调性
通过身体协调性训练,如身体控 制、肢体协调、反应能力等练习,
增强身体的协调性。
预防跌倒
通过平衡和协调训练,降低跌倒 的风险,特别是在老年人或身体
虚弱的人群中。
训练计划与实施
制定训练计划
根据个体情况,制定合理的训练计划,包括训练 目标、方法、频率、时间等。
多样化训练
采用多种训练方法,使训练更有趣、更吸引人, 同时提高身体的适应性和多样性。
的、手腕和眼睛等部位的训 练,提高个体在细致动作和注意力 方面的协调能力。
平衡能力训练
通过单脚站立、闭眼行走、平衡板 等训练方式,提高个体的平衡能力, 进而促进协调功能的发挥。
联合评定的必要性
平衡与协调是日常生 活活动的基础
为制定康复计划提供 依据
联合评定能够全面评 估个体的功能状况
教学收获与不足
收获 学生对平衡和协调功能评定的理论知识有了深入理解。
学生能够掌握平衡和协调功能评定的实际操作技巧。
教学收获与不足
• 学生提高了对平衡和协调功能评定的实际应用能力。
教学收获与不足
不足
部分学生在实际操作技巧的掌握上还需要更多的实践和 练习。
部分学生在理论知识的掌握上还存在一些不足,需要加 强学习。
协调功能
指人体在运动过程中,按照一定的顺序和节奏进行肌肉收缩和放松,以实现身 体各部位协同工作的能力。协调功能不良可能导致姿势控制能力下降和跌倒风 险增加。
平衡与协调功能的重要性

平衡、协调功能的评定

平衡、协调功能的评定
定义:指当平衡发生改变时,机体恢复原 有平衡或建立新平衡的过程。
正常人对于破坏平衡的典型反应为调整姿势, 使头部向上直立和保持水平视线以恢复正位姿 势、获得新的平衡。如果破坏过大,则会引起 保护性跨步或上肢伸展反应。
正常儿童形成平衡反应的时间
6个月:俯卧位 7-8个月:坐位、仰卧位 9-12个月:蹲起 12-21个月:站立位
支持面和环境稳定:躯体感觉输入维持直立 姿势;
支持面被破坏,视觉就成为主要感觉输入; 支持面和视觉均被干扰或发生冲突,前庭输
入成为中枢神经系统判断感觉信息的主要来 源。
如理解荡秋千与平衡的关系?
(3)运动控制
包括踝关节协同动作、髋关节协同动作和 跨步关节协同动作。多个肌群一起工作所 产生的合作性动作被称为协同动作。协同 动作中肌肉运动以固定的空间和时间关系 模式进行,调节人体的平衡。
平衡反应评定
(一)坐位平衡反应 (二)跪位平衡反应 (三)迈步反应
(2)Berg平衡量表
正式发表于1989年,由加拿大的Berg等人设计 ,该量表主要通过观察患者的功能活动来评价 平衡能力。
无论体位如何变化,都要通过头的调整反 射,改变颈部肌肉张力来保持头的直立位 置,是椭圆囊斑和球囊斑的主要功能。
当躯体感觉冲动和视觉冲动均不存在或者 出现错误时,前庭系统的感觉输入在维持 平衡中才变得至关重要。
(2) 中枢整合
当体位或姿势变化时,为了维持身体的平衡,中 枢神经系统根据三种感觉输入必须迅速判断哪些 感觉所提供的信息是有用的,哪些感觉所提供的 信息是相互冲突的,从而选择出提供准确定位信 息的感觉输入,放弃错误的感觉输入。这个选择 与综合正确感觉信息的过程被称为感觉整合。
如果患者闭眼或戴眼罩,由于去除了视觉的输入,姿势 的稳定性较睁眼站立时显著下降。

平衡与协调功能评定

平衡与协调功能评定

平衡与协调功能评定在评估平衡与协调功能时,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和测试项目。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用的测试项目和评估方法。

1.单脚站立测试:这个测试项目主要用于评估个体的平衡能力。

测试者需要在尽量保持姿势稳定的情况下,尽可能长时间地单脚站立。

测试的时间可以记录下来,并与相同年龄和性别的正常参考值进行比较,以评估个体的平衡能力。

2.行走测试:这个测试项目主要用于评估个体的运动协调能力。

测试者需要按照指定的路线行走,包括前进、后退、侧行和转身等动作。

测试者的行走姿势和步态会被评估,并与正常参考值进行比较。

3.姿势控制测试:这个测试项目主要用于评估个体在不同姿势下的平衡控制能力。

测试者需要保持一定的姿势,如屈腿站立、跪姿或者单脚站立等,测试员会观察测试者的姿势控制能力,并进行评估。

4.眼动测试:这个测试项目主要用于评估个体在视觉干扰下的平衡控制能力。

测试者需要在视觉干扰的情况下进行平衡训练,如闭眼站立或者在摇晃的平台上行走等。

测试员会观察测试者的平衡控制能力,并进行评估。

以上仅是几个评估平衡与协调功能的常用测试项目和方法,实际评估过程中还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和组合。

评估结果可以用于了解个体的平衡与协调能力,帮助制定相应的康复训练计划。

此外,平衡与协调功能的评估不仅仅可以应用于康复训练,也可以在运动训练和老年人护理等领域发挥作用。

对于运动员来说,平衡控制和运动协调的能力对于提高竞技水平和预防运动损伤非常重要。

对于老年人来说,平衡与协调功能的评估能够帮助早期发现和预防摔倒风险,提高生活质量。

总而言之,平衡与协调功能评估是一种重要的评估方法,可以用于了解个体的平衡控制和运动协调能力。

通过评估结果,可以制定相应的康复、训练或护理计划,帮助个体提高平衡与协调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平衡和协调功能评定

平衡和协调功能评定

协调障碍的表现
中枢神经系统由三个领域控制协调运动的 产生,它们是小脑、基底神经节和脊髓后 柱(后索)。
小脑功能不全造成的协调缺陷
缺乏精细协调及对距离的判断力,这种距离可影 响步态、姿势和运动方式。其步态常表现为两脚 分开较宽、不规则、不稳定。
1.辨距不良:对距离的判断力不好. 2.意向性震颤:震颤发生于随意运动时. 3.姿势性震颤:站立时身体前后摇摆. 4.轮替运动障碍:又称为快速运动不良,完成快速交替
正常儿童形成跨步及跳跃反应的时间是 15~18个月。
平衡功能的评定
可根据活动的完成情况进行以下分级 ①能正确完成活动 ②能完成活动但要较小的帮助以维持平衡 ③能完成活动但要较大的帮助以维持平衡 ④不能完成活动
评定程序
检测个人是否能做到以下几点 在静止状态下 1.能独自维持体位 2.在一定时间内对外界变化发生反应并做出
的,不随意的扭曲运动. 4.偏身舞蹈症:一侧身体突然出现的、痉挛
性的、有力的、没有目的的鞭打样运动。 5.张力障碍:肌张力从高到低的变化无法预
测。
脊髓后索功能不全造成的协调障碍
后索病变,本体觉和辨别性触觉的信息不能穿入 大脑皮质,患者闭眼时,不能确定各关节的位置。 具体表现为
当闭上眼或反舰太暗示,由于视反馈的减弱,增 加了平衡紊乱,患者站立时身体摇晃倾斜,易跌 倒。
静态平衡 人体在无外力的情况下维持某种姿势的
过程。 自我动态平衡
人体在无外力作用下从一种姿势调整到 另外一种姿势的过程。 他人动态平衡
人体在外力推动作用下调整姿势的过程。
平衡反应
正常儿童形成平衡反应的时间是:俯卧,6 个月;仰卧,7~8个月;坐,7~8个月;蹲 起,9~12个月;站立,12~21个月。

实训6:平衡和协调功能评定

实训6:平衡和协调功能评定

实训平衡和协调功能评定平衡功能评定【实训目的和要求】1.理解平衡功能的正常反应的表现;2.掌握平衡功能评定的评定程序及评定方法;3.了解平衡功能测试仪及其评定程序。

【实训器材与设备】治疗床、治疗桌、治疗椅、平衡板、粉笔、定时钟、尺子、两张椅子、小板凳或台阶、平衡功能测试训练仪和眼睛遮盖物。

【实训步骤】(1)坐位平衡反应检查体位:被评定者取坐位。

检查方法:评定者将被评定者上肢向一侧牵拉。

结果判断:①阳性反应被评定者头部和躯干出现向中线的调整,被牵拉的一侧出现保护性反应,对侧上下肢伸展并外展;②阴性反应被评定者头部和躯干未出现向中线的调整,未出现保护性反应和平衡反应。

(2)跪位平衡反应检查体位:被评定者取跪位。

检查方法:评定者牵拉被检查者的一侧上肢,使之倾斜。

结果判断:①阳性反应被评定者头部和躯干出现向中线的调整,被牵拉的一侧出现保护性反应,对侧上下肢伸展并外展;②阴性反应被评定者头部和躯干未出现向中线的调整,被牵拉的一侧和对侧未出现保护性反应和平衡反应。

(3)迈步反应检查体位:被评定者站立位。

检查方法:评定者向左、右、前、后方向推动被评定者。

结果判断:①阳性反应为了保持平衡,患者快速向左、右、前、后方跨出一步,头部和躯干出现调整;②阴性反应被评定者不能为保持平衡而快速跨步,头部和躯干不出现调整。

2.Berg平衡量表评定根据患者平衡功能障碍的情况,可选用不同的项目进行评定,如从坐位站起、无支持坐位、无支持站立、从站立位坐下、闭目站立、双脚并拢站立、上肢向前伸展并向前移动、从地面拾起物品、转身向后看、两脚一前一后站立、单腿站立等。

Berg平衡量表评定内容及评分方法详见本章第一节。

评定工具包括秒表、尺子、椅子、小板凳和台阶。

【注意事项】1.评定时保持环境安静,不要讲话或提示;2.患者不能安全独立完成所要求动作时,要注意予以保护以免跌倒,必要时给予帮助;3.对于不能站立的患者,可评定其坐位平衡功能。

协调功能评定【实训目的和要求】1.理解协调障碍的表现;2.掌握协调评定的评定程序及评定方法;【实训器材与设备】评定表、笔、定时钟、2张椅子、治疗桌和眼睛遮盖物。

协调与平衡功能评定实训中的存在的问题

协调与平衡功能评定实训中的存在的问题

协调与平衡功能评定实训中的问题介绍协调与平衡功能评定实训是一项重要的活动,目的在于检测个人的协调能力和平衡能力,并通过评定结果帮助个人改善和提高这些能力。

然而,在实际进行协调与平衡功能评定实训过程中,我们发现了一些存在的问题。

问题一:评定标准不明确在协调与平衡功能评定实训中,评定标准应该是明确的,以保证评定的公正性和客观性。

然而,我们发现现有的评定标准存在模糊和不准确的情况。

例如,在评定平衡能力时,评定者可能只根据个人站立的时间来评定,而没有考虑其他因素,如站立的稳定性和姿势的正确性等。

解决方法:•完善评定标准,明确每个评定指标的具体要求和评分规则。

•培训评定人员,提高他们对评定标准的理解和准确性。

问题二:评定环境不合理评定环境对于评定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具有重要影响。

然而,在一些协调与平衡功能评定实训中,评定环境并不合理。

例如,评定场地的地面不平整,或评定设备的稳定性存在问题,这些都会对评定结果产生偏差。

解决方法:•选择合适的评定场地和设备,保证评定环境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定期检查和维护评定设备,确保设备的正常运作。

问题三:评定方法单一评定方法的单一性也是一个存在的问题。

目前,大部分协调与平衡功能评定实训都采用传统的手动评定方法,如借助评定员进行观察和记录。

这种方法存在主观性较强和容易出现评定误差的问题。

解决方法:•引入科技手段,如运动传感器和身体检测设备,来辅助评定,提高评定结果的客观性和准确性。

•探索更多评定方法,如利用虚拟现实技术进行评定,以提供更真实且具有挑战性的评定体验。

问题四:评定数据分析不完善评定数据的分析对于评定结果的解读和个人能力改进非常重要。

然而,在协调与平衡功能评定实训中,评定数据的分析并不完善。

评定结果往往只是简单地以数字的形式呈现,缺乏对数据的深入分析和挖掘。

解决方法:•建立完善的评定数据管理系统,将评定数据进行记录和归档。

•进行数据分析,包括对不同评定指标的得分情况进行比对和对比分析,以及对个体评定结果的综合分析和评估。

平衡和协调运动功能评定

平衡和协调运动功能评定

平衡和协调运动功能评定一、平衡功能评定平衡是指人体所处的一种稳定状态以及不论处在何种位置,当运动或受到外力作用时,能自动地调整并维持姿势的能力。

人体在坐、站以及进行日常生活活动和其他运动中,均需要保持良好姿势控制和稳定性。

正常情况下,当人体重心垂线偏离稳定基底时,即会通过主动的或反射性的活动使重心垂线返回到稳定基底内,这种能力就称为平衡功能。

(一)分类可分为静态平衡和动态平衡。

1.静态平衡(一级平衡) 是指人体在无外力的的作用下,使身体或身体某一部位保持稳定状态的过程,需要肌肉的等长收缩(静力性运动)来完成。

2.自动动态平衡(二级平衡) 是指人体在无外力的作用下姿势调整的过程维持平衡的能力。

需要肌肉的等张收缩来完成。

3. 他动动态平衡(三级平衡) 是指人体在外力的作用下(包括加速和减速),当身体重心发生改变时,通过姿势的调整,保持身体平衡的过程。

(二)影响人体平衡的常见因素影响平衡的因素主要有三点:重心的高低、支撑面的大小、支撑面的稳定性。

一般说来,重心越低、支撑面积越大、支撑面越稳定,平衡也就越好,反之亦然。

影响人体正常平衡功能的常见因素有前庭功能、中枢神经系统的整合功能、肌力、肌张力、视觉、本体感觉、翻正反应和平衡反应等,上述任何因素出现异常,都会导致人体平衡功能障碍。

(三)评定目的平衡功能评定的对象主要是平衡功能障碍者,主要目的有判定是否存在平衡功能障碍,确定其程度及类型,分析引起平衡功能障碍的原因,为制订康复治疗和护理计划提供依据。

另外也常用来预测跌倒风险。

(四)常用的平衡功能评定方法临床上对平衡功能的评定主要分为以下三类:①观察法:如三级分法、Semans评定法等;②量表评定法:如Fugl-Meyer平衡量表、Berg平衡量表(Berg Balan c e S c ale,BB S)、Li n d mar k评定法等;③定量姿势图法:有静态姿势图和动态姿势图之分,都需要依赖昂贵的平衡测试装置进行评定:如B-PHY-1型平衡功能检测训练系统、计算机控制的重心平衡仪等。

平衡和协调功能的评定和训练治疗课件

平衡和协调功能的评定和训练治疗课件

•双脚并拢站立
•单腿站立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0分:提示平衡功能差,患者需坐轮椅; 21~40分:提示有一定的平衡能力,患者可在辅助下步 行; 41~56分:平衡功能较好,患者可独立步行; <40分:提示有跌倒的危险。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平衡功能的分类
1、静态平衡(static balance)是指身体不动时,维持 身体于某种姿势的能力,如坐、站立、单腿站立、倒 立、站在平衡木上维持不动。 2、动态平衡(dynamic balance)是指运动过程中调 整和控制身体姿势稳定性的能力。 (1)自动态平衡:指的是人体在进行各种自主运动, 例如由坐到站或由站到坐等各种姿势间的转换运 动时,能重新获得稳定状态的能力。 (2)他动态平衡:指的是人体对外界干扰,例如推、 拉等产生反应、恢复稳定状态的能力。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踝调节机制
指人体站在一个较坚固和较大的支持面 上,受到一个较小的外界干扰时,身体重 心以踝关节为轴进行前后转动或摆动,以 调整重心,保持身体的稳定性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包含14个动作项目,每个项目均分为0~4分五个等级。4分表 示能够正常完成所检查的动作,0分表示不能完成或需要中等 或大量帮助才能完成。
•从坐位站起
•上肢向前伸展并向前移动
•无支持站立
•从地面拾起物品
•无支持坐位
•转身向后看
•从站立位坐下

平衡和协调功能评定

平衡和协调功能评定

本体感觉系统
本体感受器位于肌肉、腱和关节等部位。 提供身体移动时肌肉长度、肌肉紧张程度以 及关节位置的相关信息
躯体感觉系统
研究表明,正常人站立在固定的支持面上时, 足底皮肤的触、压觉和踝关节的本体感觉输 入起主导作用,此时身体的姿势控制主要依 赖于躯体感觉系统,即使去除了视觉信息输 入(闭目),摆动亦无明显增加
重心移动训练
防意外训练
迷宫控制训练
体态稳定训练
Balance适应症 适应症 下肢损伤康复
- 髋关节损伤(例如:关节置换、骨折) - 膝关节损伤(例如:韧带损伤、关节置换、骨折) - 踝关节损伤(例如:韧带损伤、骨折)
腰背痛康复 老年病康复 神经科康复 中风、帕金森综合症康复 预防摔倒
Balance应用范围 应用范围
关于支撑面
支撑面:人在各种体位下 (卧、坐、站立、行走) 保持平衡所依靠的表面 站立时的支持面为:包括 两足底在内的两足间的表面 支持面的大小和质地均影响身体平衡即身体的稳定 性 支撑面大,稳定性强,不容易移动 维持平衡即是保持人体重心在支持面范围内
关于人体重心
概念:人体全部环节所受重力的合力的作用点,就叫人体 重心。 特点:人体重心不象物体那样恒定在一个点上,不仅在一 段时间内,要受肌肉和脂肪的增长或消退等因素的影响, 即使在每仪瞬间,也要受呼吸,消化、血液、循环等因素 的影响,特别是在体育运动中,要受人体姿势变化的制约, 随姿势的改变,有时甚至移出体外。例如;体操中的 “桥”,背跃式跳高的过杆动作等。 研究人体重心的意义: 评定一个体育动作的质量,分析其技术特征和纠正错误动 作等,都需要从人体重心的变化规律去分析,无论是动力 性的动作还是静力性的姿势,探索其运动规律时,都离不 开人体重心。

平衡和协调功能评定PPT课件

平衡和协调功能评定PPT课件
达不到目标或超过目标 ❖ 肌张力低下:注意与脑卒中迟缓期相鉴别! ❖ 书写障碍:患者在书写中不能适度停止(注意与失用症鉴别) ❖ 其他:包括眼球震颤、构音障碍等
返回
.
39
不随意运动
❖ 震颤(tremor):肢体维持固定姿势时震颤明显,随意运动时震颤可暂时抑制, 但肢体重新固定于新的位置时又出现震颤。精神紧张时加重,睡眠时消失。可 发生于上肢、头部、下颌和下肢
.
14
骨骼肌协同运动模式
❖ 通过下肢和躯干肌肉以固定的组合、固定的 时间顺序和强度进行收缩的运动模式从而达 到维持站立平衡的目的
❖ 骨骼肌协同运动模式通过三种对策来对付外 力或支持面的变化以维护站立平衡,包括踝 关节运动模式、髋关节协同运动模式及跨步 运动模式
.
15
平衡的分类
❖ 静态平衡:人体或人体某一部位处于某种特定姿势的能力-
❖ 确定障碍是否存在 ❖ 确定引起障碍的原因 ❖ 确定治疗方向 ❖ 再评定,以确定治疗的有效性 ❖ 预测患者发生跌到的危险性
.
18
平衡功能评定的方法
❖ 观察法:单腿直立检查法、强化的Romberg检查

❖ 量表评定法:
Berg平衡量表(berg balance scale, BBS) Tinetti量表(performance-oriented assessment of
❖ 肌痉挛:为个别肌肉和肌群的短暂、快速、不规则、幅度不一的收缩,局限于 身体一部分或数处同步或不同步出现
返回
.
40
其他
❖ 运动徐缓: ❖ 强直:被动活动时肌肉张力明显增高,呈齿
轮样或铅管样改变
.
41
常采用的协调评定
1、 指鼻试验 2、 指-指试验 3、 拇指对指试验 4、 示指对指试验 5、 对指试验 6、 握拳试验 7、 旋转试验 8、 拍手试验 9、 拍地试验 10、指-趾试验 11、跟-膝-胫试验 12、画圆试验 13、轮替试验

平衡与协调功能评定

平衡与协调功能评定

平衡与协调功能评定
平衡与协调功能评定是一种评估个体的平衡和协调能力的方法。

它通常由专业的康复治疗师或训练师进行,以判断个体在站立、行走和进行其他动作时的能力和稳定性。

评定平衡功能的常见方法包括:1.静态平衡评定:通过要求个体保持站立姿势,如双脚并拢或单脚站立,来评估其平衡稳定性。

例如,通过让个体尽量保持站立姿势的时间来评估他们的静态平衡能力。

2.动态平衡评定:通过要求个体进行一系列动作,如行走、跳跃或进行各种动作,来评估其动态平衡能力。

例如,通过观察个体在行走时是否能够保持平衡和稳定来评估他们的动态平衡能力。

3.协调功能评定:协调功能是指个体在进行复杂的动作时,各个身体部位之间的协调性。

评定方法可以包括要求个体进行各种协调性动作,如反复做手脚交替动作、进行平衡性的动作等。

通过这些评定方法,专业人员可以了解个体的平衡和协调能力,并制定相应的康复计划或训练方案,以提高个体的平衡和协调能力。

评定的结果还可以用于监测个体的康复进展和指导治疗过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训平衡和协调功能评定
平衡功能评定
【实训目的和要求】
1.理解平衡功能的正常反应的表现;
2.掌握平衡功能评定的评定程序及评定方法;
3.了解平衡功能测试仪及其评定程序。

【实训器材与设备】
治疗床、治疗桌、治疗椅、平衡板、粉笔、定时钟、尺子、两张椅子、小板凳或台阶、平衡功能测试训练仪和眼睛遮盖物。

【实训步骤】
(1)坐位平衡反应
检查体位:被评定者取坐位。

检查方法:评定者将被评定者上肢向一侧牵拉。

结果判断:①阳性反应被评定者头部和躯干出现向中线的调整,被牵拉的一侧出现保护性反应,对侧上下肢伸展并外展;②阴性反应被评定者头部和躯干未出现向中线的调整,未出现保护性反应和平衡反应。

(2)跪位平衡反应
检查体位:被评定者取跪位。

检查方法:评定者牵拉被检查者的一侧上肢,使之倾斜。

结果判断:①阳性反应被评定者头部和躯干出现向中线的调整,被牵拉的一侧出现保护性反应,对侧上下肢伸展并外展;②阴性反应被评定者头部和躯干未出现向中线的调整,被牵拉的一侧和对侧未出现保护性反应和平衡反应。

(3)迈步反应
检查体位:被评定者站立位。

检查方法:评定者向左、右、前、后方向推动被评定者。

结果判断:①阳性反应为了保持平衡,患者快速向左、右、前、后方跨出一步,头部和躯干出现调整;②阴性反应被评定者不能为保持平衡而快速跨步,头部和躯干不出现调整。

2.Berg平衡量表评定
根据患者平衡功能障碍的情况,可选用不同的项目进行评定,如从坐位站起、无支持坐位、无支持站立、从站立位坐下、闭目站立、双脚并拢站立、上肢向前伸展并向前移动、从地面拾起物品、转身向后看、两脚一前一后站立、单腿站立等。

Berg平衡量表评定内容及评分方法详见本章第一节。

评定工具包括秒表、尺子、椅子、小板凳和台阶。

【注意事项】
1.评定时保持环境安静,不要讲话或提示;
2.患者不能安全独立完成所要求动作时,要注意予以保护以免跌倒,必要时给予帮助;
3.对于不能站立的患者,可评定其坐位平衡功能。

协调功能评定
【实训目的和要求】
1.理解协调障碍的表现;
2.掌握协调评定的评定程序及评定方法;
【实训器材与设备】
评定表、笔、定时钟、2张椅子、治疗桌和眼睛遮盖物。

【实训步骤】
1.非平衡性协调功能评定方法
(1)指鼻试验:让被评定者肩外展90°,肘伸展,用示指指尖指鼻尖。

可以改变开始的体位来评定不同运动切面的动作。

(2)被评定者手指指评定者的手指:评定者和被评定者相对而坐,评定者的食指举在被评定者面前,同时让被评定者用其食指去指评定者的食指。

评定者还可以变化其手指的位置来评定被评定者对改变方向、距离和速度而做出反应的能力。

(3)指指试验:两肩外展90°,两肘伸展,让被评定者将两示指在中线相触。

(4)交替指鼻和指指:让被评定者用示指交替指鼻尖和评定者的手指尖。

评定者可变换位置来评估其对变换距离的应变能力。

(5)对指:让被评定者用拇指尖连续触及该手的其他指尖,可逐渐加快速度。

(6)团抓:交替地用力握拳和充分伸展各指,可逐渐加快速度。

(7)前臂旋前/旋后:上臂紧贴身体,肘屈曲90°,让被评定者手掌朝下和朝上交替翻转,可逐渐加快速度。

(8)反弹测验:被评定者于屈肘位,评定者给予足够的徒手阻力产生肱二头肌的等长收缩,突然去掉阻力,正常时,拮抗肌群(肱三头肌)将收缩和阻止肢体的运动。

异常时肢体过度反弹,即前臂和拳反击患者身体。

为避免异常时前臂和拳反弹击及患者头部,应加以保护。

(9)手拍腿:被评定者屈肘,双手同时或分别以手掌、手背交替翻转拍打膝部。

速度可逐渐加快。

(10)用足拍打:被评定者坐位,足及地,让其用一足掌在地板上拍打,膝不能抬起,足跟维持接触在地板上。

(11)指和过指:评定者和被评定者相对而坐,他们都水平屈肩90°,肘伸展,伸出示指,示指相触,让被评定者充分屈肩(手指指向天花板),然后再回到水平位,使示指再次相触。

(12)足跟至膝、足跟至足趾交替:被评定者仰卧位,让其用对侧的足跟交替触膝和拇趾。

(13)足趾触检查者的手指:被评定者仰卧位,让其用大拇趾触检查者的手指,评定者可变换手指的位置以评定被评定者变换方向和判断距离的能力。

(14)跟膝胫试验:被评定者仰卧位,一侧的足跟沿对侧膝向胫骨远端上下滑动。

(15)画圆圈:让被评定者用上肢或下肢在空中画一个想象的圆圈,难度更大的测验是画“8”形图。

下肢进行时被评定者可采取仰卧位。

(16)固定或位置保持:上肢:被评定者坐位或立位,评定者将其上肢保持在向前水平伸直位,突然松手,观察肢体坠落情况。

下肢:被评定者仰卧位,将一侧下肢向上屈膝,脚跟着床,突然松手,瘫痪的肢体不能自动伸直,且向外倾倒;无瘫痪的肢体则呈弹跳式伸直,并能保持足垂直位。

性协调功能评定方法
(1)在一个正常舒适的姿势下站立。

(2)两足并拢站立(窄的支撑面)。

(3)一足在另一足前面站立(即一足的拇趾触另一足的足跟)。

(4)单足站立。

(5)站立,上肢的位置交替地放在体侧、举过头、置于腰部等。

(6)站立时,突然地打破平衡(在保护患者的情况下)。

(7)站立位,躯干在前屈和还原到零位之间变换。

(8)站立位,躯干两侧侧屈。

(9)行走,将一侧足跟直接置于对侧足趾前。

(10)沿地板上所画的直线行走或行走时将足置于地板上的标记上。

(11)侧向走和退步走。

(12)原地踏步。

(13)变换步行活动的速度(增加速度将夸大协调缺陷)。

(14)步行时突然停下和突然起步。

(15)沿圆圈和变换方向步行。

(16)用足趾和足跟步行。

(17) 正常站立姿势,先观察睁眼下平衡,然后闭眼。

【注意事项】
1.评定时患者必须意识清醒,评定前要向患者说明评定目的和方法,以取得患者的配合;
2.评定时要注意两侧对比;
3.应注意被测肢体的肌力,当肌力不足4级时,该项检查无意义。

【实训报告】
学生正确规范地写出本次实训的实训报告,内容包括:实训目的、实训器材与设备、实训方法和操作步骤、实训结果及结果分析、注意事项、实训小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