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调功能评定方法
协调功能的评定内容
协调功能的评定内容嘿,朋友们!今天咱们来聊聊协调功能的评定内容,就像探秘一场身体机能的趣味大考验。
你可以把人的身体想象成一个超级精密的乐队,每个器官和肌肉都是乐手。
协调功能评定呢,就像是检查这个乐队演奏的时候是不是整齐划一。
首先,指鼻试验就像是让一个乐手单独秀一段技巧。
医生让你伸出手指去指自己的鼻子,这就好比是指挥让小号手准确吹出某个高音。
要是你哆哆嗦嗦,手指像喝醉了酒的小虫子,歪歪扭扭地找不到鼻子这个“目标音符”,那可就说明协调功能可能有点小状况啦。
轮替试验更是有趣。
双手快速交替翻转,这就像鼓手在进行超快节奏的连击。
正常情况下,双手就像两个配合默契的小精灵,欢快又有序地交替舞动。
可要是有协调问题,那双手就像是两个斗气的小孩,乱了阵脚,毫无节奏感可言。
跟 - 膝 - 胫试验就像一场身体的接力赛。
从脚跟沿着膝盖滑到胫骨,这个过程应该像流水一样顺畅。
要是出现了偏差,那就像是接力棒在传递过程中掉链子了,腿就像是调皮捣蛋的小木偶,不听使唤地偏离了路线。
闭目难立征可不得了。
闭上眼睛站着,这时候身体应该像扎根在土里的大树一样稳稳当当。
如果身体摇摇晃晃,就像狂风中的小树苗,那很可能协调功能在平衡这块出了问题。
这就好比大树的根基不稳,稍微来点风就东倒西歪。
还有走直线试验。
这就如同让一群小蚂蚁沿着一条细细的线整齐前行。
正常的我们走直线就像训练有素的蚂蚁队伍,规规矩矩。
可一旦协调功能欠佳,那就像是一群慌乱的小蚂蚁,歪歪扭扭地偏离了“正道”。
在评定协调功能的时候,这些试验就像一面面小镜子,能照出我们身体协调功能的各种小秘密。
它们像一群小侦探,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存在的问题。
如果把身体比作一艘大船,协调功能就是船的舵手,要是舵手出了问题,大船可就容易迷失方向啦。
所以呀,这些评定内容虽然看起来像是一场身体的趣味挑战,但其实是为了我们的健康着想,就像定期给我们的身体这个大机器做保养一样,保证每个“零件”都能好好工作,这样我们才能继续在生活的舞台上活力四射地表演呢!。
协调和平衡功能评定技术 协调功能评定 非平衡性协调试验
非平衡性协调试验
(3)示指对指试验:受试者双肩外展 90,肘关节伸直,然 后双手靠近,用一手示指触及另一手示指。 (4)拇指对指试验:受试者拇指依次与其他四指相对,速 度可以由慢渐快。 (5)轮替试验(前臂的旋前与旋后):受试者双手张开,一 手向上,一手向下,交替转动,速度逐渐加快。
非平衡性协调试验
(6)反跳试验:受试者屈肘,检查者被动伸其肘,让受试者 保持屈肘姿势,检查者突然释手,正常肱二头肌将控制前臂使 之不向受试者头部冲击。 (7)拍膝试验:受试者一侧用手掌,对侧握拳拍膝;或一 侧手掌在同侧膝盖上做前后移动,对侧握拳在膝盖上做上下 运动,并两手交替做上述动作。 (8)跟-膝-胫试验:受试者仰卧,抬起一侧下肢,先将足跟 放在对侧下肢的膝盖上,再沿着胫骨前缘向下推移。
非平衡性协调试验
(9)拍地试验:受试者足跟触地,脚尖抬起做拍地动作, 可以双脚同时或 分别做。
(10)画圆或横“8”字试验:受试者用上肢或下肢在空 气中画一个圆或横“8”字;测评下肢时取仰卧位。 (11)肢体保持试验:将上肢保持在前上方水平位;将下正常完成活动;3 分:轻度障碍——能完 成制订的活动,但较正常速度及技巧稍有差异;2 分:中度障碍 ——能完成制订的运动,但动作慢,笨拙,不稳定;在增加运动 速度时,完成活动的节律更差;1 分:重度障碍——仅能发起运 动而不能完成;0 分:不能完成活动
非平衡性协调试验
非平衡性协调试验是评估身体不在直立位时静止与运 动的成分,这类试验包括对粗大和精细运动的检查。 1.试验方法 (1)指鼻试验:受试者肩外展 90,肘关节伸直,以示指尖 触自己的鼻尖,先慢后快,先睁眼后闭眼,反复上述运动。 (2)指-指试验:测评者与受试者相对而坐,将示指放在受 试者面前,受试者用示指触测评者的示指尖;测评者改变示指 距离、方向,受试者再用示指触及。
协调功能评定技术(康复评定技术课件)
2.跟膝胫试验 端滑动。
患者取仰卧位,用一侧的足跟沿对侧胫骨近端向远
协调功能评定技术
目录/contents
01 协调功能评定概述 02 协调功能评定方法
协调功能评定概述
(一)定义—协调运动
协调运动是指在中枢神经系统的控制下,与特定运 动或动作相关的肌群以一定的时空关系共同作用,从而 产生平稳、准确、有控制的运动。 其特点是:以适当的速度、距离、方向、节奏和力量进 行运动。
协调功能评定方法
(一)上肢协调功能评定检查方法
1.指鼻试验 肩外展90°同时肘关节伸展位置时,用食指指尖 指向鼻尖。检查时以不同的方向、速度、睁眼、闭眼重复进行, 并双侧比较。
协调功能评定方法 (一)上肢协调功能评定检查方法
2.对指试验
用拇指指
尖连续逐一触及该手的其
他指尖,可逐渐加快速度。
协调功能评定方法
设计协调运动评定试验时应选择安静、光线充足、有一定活动空 间的房间,先计时测速确定基线水平,然后对患者的协调功能进行 检测
协调功能评定概述
(三)协调功能评定注意事项
2.注意观察运动完成情况 进行协调运动检查时注意观察患者完成运动是否直接、精确,有
无震颤、晃动或不稳定,完成运动的时间是否正常;加快运动速度 时,运动质量有无变化;注意睁眼、闭眼、静止、运动时情况的差 异;不协调运动以及受累肢体的情况,是否有身体的近侧、远侧肢 体参与活动;病人是否很快感到疲劳。
协调功能评定概述
(三)协调功能评定注意事项
3.检查其他相关功能情况 应检查肌力、关节活动度和感觉的缺损,因为这些方面的功能异
常可能影响运动的协调。然而,即使在肌力、关节活动度和感觉都 正常时,也可能出现不协调的情况。
协调功能评定常用的方法
协调功能评定常用的方法一、引言协调功能评定是研究人类协调能力的一种方法。
协调能力是指个体或团队在各种环境下,依据任务的要求,合理调整和利用各种资源,以达到目标的能力。
通过评定协调功能,可以了解个体或团队在多任务环境中的适应能力和应对策略,从而为提高个体或团队的协调能力提供科学依据。
二、常用的评定方法2.1 行为观察法行为观察法是通过观察个体或团队在协调任务中的行为表现,来评定其协调能力。
观察的对象可以是个体的行为,也可以是团队成员之间的互动。
行为观察法的优点是直观易懂,能够全面了解个体或团队的行为表现。
但也存在主观性强、观察结果受观察者个人因素影响等问题。
2.2 测验法测验法是通过设计一系列的协调任务,并通过个体或团队的表现来评定其协调能力。
测验可以分为纸笔测试和实际操作测试两种形式。
测验法的优点是客观性强,结果可量化,能够提供具体的评定数据。
但也存在评定内容局限性大、不够真实、存在测试效应等问题。
2.3 调查问卷法调查问卷法是通过设计一份关于协调能力的调查问卷,由被试者进行自评或他评,来评定个体或团队的协调能力。
问卷内容可以包括个体特征、协调行为、协调策略等方面。
调查问卷法的优点是操作简便,样本量大,可以了解被试者对自身协调能力的主观评价。
但也存在虚假回答、评价结果可靠性等问题。
三、评定方法的选择评定方法的选择需要综合考虑研究目的、评定内容、评定对象和实际可行性等因素。
根据需要,可以选择单一的评定方法,也可以结合多种评定方法进行综合评定。
如果关注个体协调能力的自评,可以选择调查问卷法。
如果需要客观评定团队协调能力,可以选择行为观察法或测验法。
根据具体情况,还可以进行不同评定方法之间的验证,以提高评定结果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四、评定结果的解释评定结果是对个体或团队协调能力的一种评价,需要将结果与参考标准进行对比解释。
参考标准可以是同龄人或同类群体的平均水平,也可以是已有研究的结果。
解释评定结果时,需要考虑参考标准的可靠性和有效性,同时还要注意结果的局限性和可解释性。
协调功能评定
协调功能评定一、评定内容及分析1、评定内容(1)指鼻试验:嘱患者先将手臂伸直、外展、外旋,以示指尖触自己的鼻尖,然后以不同的方向、速度、睁眼、闭眼重复进行,并两侧比较。
小脑半球病变时可看到同侧指鼻不准,接近鼻尖时动作变慢,或出现动作性震颤(意向性震颤),且常见超过目标(辨距不良)。
感觉性共济失调时睁眼做无困难,闭眼时则发生障碍。
(2)指-指试验:嘱患者伸直示指,屈肘,然后伸直前臂以示指触碰对面检查者的示指。
分别在睁眼和闭眼时进行试验。
若总是偏向一侧,则提示该侧小脑或迷路有病损。
(3)肢体放置:嘱患者将双上肢前屈90°并保持,或让患者将膝伸直并保持。
(4)轮替试验:嘱患者屈肘90°,双手张开,一手向上,一手向下,交替转动(也可以在肩前屈90°、伸肘的位置上进行)。
(5)还原试验:嘱患者与评定者相对而坐(或站),患者双上肢先前屈90°,然后按照评定者的指令将上肢继续前屈至180°,再还原到90°,或将上肢放回身体一侧(0°),再还原至90°。
可分别或同时进行。
(6)示指对指试验:嘱患者先双肩外展90°,伸肘,再向中线运动,双手示指相对。
(7)拇指对指试验:嘱患者拇指依次与其他四指相对,速度可以由慢渐快。
(8)握拳试验:嘱患者双手握拳、伸开。
可以同时进行或交替进行(一手握拳,一手伸开),速度可以逐渐增加。
(9)跟-膝-胫试验:患者仰卧位,上抬一侧下肢用足跟碰对侧膝盖,再沿胫骨前缘向下移动。
小脑损害时抬腿触膝易出现辨距不良和意向性震颤,下移时常摇晃不稳。
感觉性共济失调时,患者足跟于闭目时难寻到膝盖。
(10)跟-膝、跟-趾试验:嘱患者仰卧位,抬起一侧下肢,足跟先后放在对侧下肢的膝部和趾上。
(11)旋转试验:嘱患者上肢在身体一侧屈肘90°,前臂快速反复地旋前、旋后动作。
(12)拍地试验:足跟触地,抬起足尖,做拍地动作,可以双足同时或分别进行。
协调功能评定
协调功能评定协调功能评协调功能评定:评定受检者协调地运⽤多组肌群共同参与并相互配合、准确完成运动的过程。
⼀、上肢1、定义评定⼿部完成指定动作的准确性和协调能⼒。
2、适应证与禁忌证(1)适应证:1)脑与脊髓疾患:⼩脑或前庭疾患、帕⾦森⽒病、⽼年动脉硬化、脑瘫、脑基底节变性(脑炎或中毒)、脊髓疾病等;2)其它疾患引起的协调障碍:酒精中毒、巴⽐妥中毒、慢性肝病、甲状腺功能亢进、低钙⾎症、碱中毒和进⾏性肌营养不良症等。
(2)禁忌证:意识障碍、认知障碍或不能主动合作者。
3、设备与⽤具不需要设备。
4、操作⽅法与步骤(1)轮替试验:受检者双⼿张开,⼀⼿向上,⼀⼿向下,交替转动;也可以⼀侧⼿在对侧⼿背上交替转动。
(2)指⿐试验:受检者⽤⾃⼰的⾷指,先接触⾃⼰的⿐尖,再去接触检查者的⾷指。
检查者通过改变⾃⼰⾷指的位置,来评定受检者在不同平⾯内完成该试验的能⼒。
(3)指-指试验:检查者与受检者相对⽽坐,将⾷指放在受检者⾯前,让其⽤⾷指去接触检查者的⾷指。
检查者通过改变⾷指的位置,来评定受检者对⽅向、距离改变的应变能⼒。
(4)拇指对指试验:受检者拇指依次与其它四指相对,速度可以由慢渐快。
(5)⾷指对指试验:受检者双肩外展90°,伸肘,再向中线运动,双⼿⾷指相对。
(6)握拳试验:受检者双⼿握拳、伸开。
可以同时进⾏或交替进⾏(⼀⼿握拳,⼀⼿伸开),速度可以逐渐增加。
(7)拍膝试验:受检者⼀侧⽤⼿掌,对侧握拳拍膝;或⼀侧⼿掌在同侧膝盖上作前后移动,对侧握拳在膝盖上作上下运动。
(8)旋转试验:受检者双侧上肢屈肘90°,前臂同时或交替旋前、旋后。
5、注意事项(1)检查前向受检者详细说明检查⽬的和⽅法,取得其合作。
(2)检查时注意观察受检者在完成指定动作中是否直接、精确,时间是否正常;在动作完成过程中有⽆辨距不良、震颤或僵硬;增加速度或闭眼时有⽆异常。
(3)注意双侧对⽐。
⼆、下肢1、定义评定下肢完成指定动作的准确性和协调能⼒。
实训6:平衡和协调功能评定
实训平衡和协调功能评定平衡功能评定【实训目的和要求】1.理解平衡功能的正常反应的表现;2.掌握平衡功能评定的评定程序及评定方法;3.了解平衡功能测试仪及其评定程序。
【实训器材与设备】治疗床、治疗桌、治疗椅、平衡板、粉笔、定时钟、尺子、两张椅子、小板凳或台阶、平衡功能测试训练仪和眼睛遮盖物。
【实训步骤】(1)坐位平衡反应检查体位:被评定者取坐位。
检查方法:评定者将被评定者上肢向一侧牵拉。
结果判断:①阳性反应被评定者头部和躯干出现向中线的调整,被牵拉的一侧出现保护性反应,对侧上下肢伸展并外展;②阴性反应被评定者头部和躯干未出现向中线的调整,未出现保护性反应和平衡反应。
(2)跪位平衡反应检查体位:被评定者取跪位。
检查方法:评定者牵拉被检查者的一侧上肢,使之倾斜。
结果判断:①阳性反应被评定者头部和躯干出现向中线的调整,被牵拉的一侧出现保护性反应,对侧上下肢伸展并外展;②阴性反应被评定者头部和躯干未出现向中线的调整,被牵拉的一侧和对侧未出现保护性反应和平衡反应。
(3)迈步反应检查体位:被评定者站立位。
检查方法:评定者向左、右、前、后方向推动被评定者。
结果判断:①阳性反应为了保持平衡,患者快速向左、右、前、后方跨出一步,头部和躯干出现调整;②阴性反应被评定者不能为保持平衡而快速跨步,头部和躯干不出现调整。
2.Berg平衡量表评定根据患者平衡功能障碍的情况,可选用不同的项目进行评定,如从坐位站起、无支持坐位、无支持站立、从站立位坐下、闭目站立、双脚并拢站立、上肢向前伸展并向前移动、从地面拾起物品、转身向后看、两脚一前一后站立、单腿站立等。
Berg平衡量表评定内容及评分方法详见本章第一节。
评定工具包括秒表、尺子、椅子、小板凳和台阶。
【注意事项】1.评定时保持环境安静,不要讲话或提示;2.患者不能安全独立完成所要求动作时,要注意予以保护以免跌倒,必要时给予帮助;3.对于不能站立的患者,可评定其坐位平衡功能。
协调功能评定【实训目的和要求】1.理解协调障碍的表现;2.掌握协调评定的评定程序及评定方法;【实训器材与设备】评定表、笔、定时钟、2张椅子、治疗桌和眼睛遮盖物。
康复医学概论11-平衡功能评定和协调功能评定
协调功能评定的定义和重要性
协调功能评定是衡量个体在运动过程中控制身体协调的能力。协调功能对于 日常活动和运动表现至关重要。
协调功能评定的方法和工具
协调功能评定可以通过测试协调性、灵敏性和多任务执行来进行。工具包括 平衡板、传感器和运动分析系统。
康复医学概论11-平衡功 能评定和协调功能评定
平衡和协调功能是康复医学中的重要部分。本节介绍了平衡功能评定和协调 功能评定的定义、重要性以及相应的方法和工具。
平衡功能评定的定义和重要性
平衡功能评定是衡量个体在保持身体平衡方面的能力。它在康复医学中很重 要,因为平衡失调可能导致摔倒和受伤。
平衡功能评定的方法和工具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平衡功能评定与协调功能评定的关系
平衡功能评定和协调功能评定是相互关联的。良好的平衡功能有助于提高协调性,而强大的协调功能可 以增强平衡能力。
应用举例:康复医学中的平衡功能评定 和协调功能评定
平衡功能评定和协调功能评定可用于评估运动损伤、老年人的跌倒风险和康复计划的进展。
结论和要点
平衡功能评定和协调功能评定是康复医学中不可或缺的工具,可以帮助诊断、 制定康复计划和监测进展。它们对个体的运动能力和生活质量至关重要。
平衡与协调功能评定
平衡与协调功能评定在评估平衡与协调功能时,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和测试项目。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用的测试项目和评估方法。
1.单脚站立测试:这个测试项目主要用于评估个体的平衡能力。
测试者需要在尽量保持姿势稳定的情况下,尽可能长时间地单脚站立。
测试的时间可以记录下来,并与相同年龄和性别的正常参考值进行比较,以评估个体的平衡能力。
2.行走测试:这个测试项目主要用于评估个体的运动协调能力。
测试者需要按照指定的路线行走,包括前进、后退、侧行和转身等动作。
测试者的行走姿势和步态会被评估,并与正常参考值进行比较。
3.姿势控制测试:这个测试项目主要用于评估个体在不同姿势下的平衡控制能力。
测试者需要保持一定的姿势,如屈腿站立、跪姿或者单脚站立等,测试员会观察测试者的姿势控制能力,并进行评估。
4.眼动测试:这个测试项目主要用于评估个体在视觉干扰下的平衡控制能力。
测试者需要在视觉干扰的情况下进行平衡训练,如闭眼站立或者在摇晃的平台上行走等。
测试员会观察测试者的平衡控制能力,并进行评估。
以上仅是几个评估平衡与协调功能的常用测试项目和方法,实际评估过程中还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和组合。
评估结果可以用于了解个体的平衡与协调能力,帮助制定相应的康复训练计划。
此外,平衡与协调功能的评估不仅仅可以应用于康复训练,也可以在运动训练和老年人护理等领域发挥作用。
对于运动员来说,平衡控制和运动协调的能力对于提高竞技水平和预防运动损伤非常重要。
对于老年人来说,平衡与协调功能的评估能够帮助早期发现和预防摔倒风险,提高生活质量。
总而言之,平衡与协调功能评估是一种重要的评估方法,可以用于了解个体的平衡控制和运动协调能力。
通过评估结果,可以制定相应的康复、训练或护理计划,帮助个体提高平衡与协调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协调功能评定常用的方法
协调功能评定常用的方法
协调功能评定常用的方法包括:
1. 问卷调查:通过设计并发放问卷,收集参与者对协调功能的评价和意见。
问卷可以包括评分、选择、填空等形式,用于评估协调功能的满意度和效果。
2. 实地观察:观察参与者在协调过程中的行为、沟通方式以及协作效果。
可以通过直接观察、记录或录像等方式进行,以便了解协调活动中涉及的各种要素。
3. 个案研究:选择一些实际的协调案例,进行详细的分析和评估,探究其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通过深入了解个案,可以发现协调功能的优点和不足之处,以及改进的方向。
4. 分析工具和技术:利用专业的分析工具和技术,如网络分析、时间管理工具、数据可视化等,对协调功能进行量化和可视化分析。
这些工具可以帮助识别出协调活动中的关键节点、瓶颈和改进机会。
5. 指标评估:基于已有的评估指标和标准,对协调功能进行评估。
这些指标可以是定量的,如工作效率、任务完成时间等;也可以是定性的,如协作能力、沟通效果等。
6. 经验总结和反馈:通过参与者的经验总结和反馈,了解协调功能的实际效果
和改进方向。
可以通过访谈、焦点小组讨论等方式进行,并将反馈意见作为改进措施的参考。
这些方法可以结合使用,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全面评估协调功能的有效性和质量。
根据具体的评估目的和需求,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评估和改进。
康复评定学 协调功能评定
二、分类
I 协调运动的产生需要有功能完整的深感觉 、前庭、 小脑和锥体外系的参与 ,其中小脑对协调运动起着 重要的作用。
I 当大脑和小脑发生病变时 , 四肢协调动作和行走时 的身体平衡发生障碍 ,此种协调功能障碍又称为共 济失调。
I CNS中参与协调控制的部位有小脑 ,基底节和脊髓 后索。 依据病变不同部位将共济失调分为三类: 小脑性共 济失调 、基底节共济失调 、脊髓后索共济失调。
观察法
I 观察受试者在各种体位和姿势下的启动和 停止动作是否准确 、运动是否平滑 、顺畅。 有无震颤 。如让受试者从俯卧位翻身至仰 卧位 ,或从俯卧位起身至侧坐位 ,然后进 展至四点跪位 、双膝跪位 、单膝跪位 、立 位等。 观察受试者的日常生活活动 并通过与健 康人比较 ,判断受试者是否存在协调功能 障碍。
6.肌张力低下: 将被检者肢体抬起并保持在 一定的位置 , 当突然撤销保护时 ,该肢体发 生坠落。
I 7.书写障碍: 书写过程中的控制能力下降, 表现为不能适时适度的停止书写 ,往往出现 过线 。划线试验(+)
I 小脑损害者写字 ,笔画不规整 ,且字体越写 越大
I 帕金森病患者相反 ,开始字体大 ,越写越小 8.运动转换障碍: 模仿划线异常
协调试验
(一 )四肢的共济失调评价 1.指鼻试验: 让被检者在肩外展90 ° 同时肘 伸展 ,用食指指鼻尖 I 2.指指试验:双肩外展90 ° , 嘱被检者双食 指在中线位相触 I 3.鼻指鼻试验: 用食指交替指自己的鼻尖和 检查者的食指 。检查者可变换位置来测验被 检者对变换距离 、方向的应变能力。 I 4.对指: 用拇指逐一触及该手的其他指尖
I (四) 其他
平衡与协调功能评定
平衡与协调功能评定平衡与协调功能评定是一种对个体的平衡和协调能力进行综合评估的方法。
平衡和协调是人体运动的基本要素,对于日常生活和运动表现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评估个体的平衡和协调功能,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其运动表现和可能存在的障碍,从而为制定个体化的康复计划和训练方案提供依据。
本文将介绍常用的平衡和协调功能评定方法,并探讨其应用价值。
一、平衡功能评定方法1. Berg平衡量表:该量表是评估老年人平衡功能的最常用方法之一,包括14个项目,涵盖了静态和动态平衡的各个方面。
通过观察个体在不同任务下的表现,如站立、转身、闭眼等,可以评估其平衡能力的好坏。
2. Timed Up and Go(TUG)测试:TUG测试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评估老年人行走和转身能力的方法。
被测者从坐姿起立,行走3米,然后转身回到椅子上坐下,计算整个过程所需时间。
时间越短,说明个体的平衡和协调能力越好。
3.单脚站立测试:该测试要求被测者在一个脚上尽可能长时间地保持平衡。
正常成年人应能够在闭目的条件下,至少保持30秒以上。
如果个体在闭目条件下不能保持平衡,说明其平衡功能存在障碍。
二、协调功能评定方法1.网球抛投测试:该测试要求被测者用右手连续抛投网球,持续时间为30秒。
然后再用左手进行相同的测试。
通过观察被测者的抛投动作的准确性和稳定性,可以评估其手眼协调能力。
2.直线行走测试:该测试要求被测者在一条直线上尽可能快地行走。
通过观察被测者的步态和身体姿势的稳定性,可以评估其协调能力的好坏。
3.小球传递测试:该测试要求被测者在两手之间传递一个小球,同时进行看、想、传三个动作。
通过观察被测者的传球准确性和速度,可以评估其手眼协调和反应能力。
三、评定方法的应用价值平衡和协调功能评定方法的应用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帮助制定康复计划:通过评定个体的平衡和协调功能,可以了解其存在的障碍和运动表现,从而制定相应的康复计划。
通过针对性的训练和康复措施,提高个体的平衡和协调能力。
简述上肢协调功能的评定方法
简述上肢协调功能的评定方法
上肢协调功能的评定方法是用于评估个体上肢肌肉的协调
能力和运动控制能力的一种方法。
这些评定方法常被用于康复医学领域,旨在帮助康复专业人员了解患者的肌肉协调能力,为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计划提供依据。
常见的上肢协调功能评定方法包括以下几种:
1. 精细动作评定:通过评估手指的灵活性和协调能力,如
握力测试、手指灵活度测试等。
这些评定方法主要用于评估手指的精细动作能力,例如书写、握取小物品等。
2. 手眼协调评定:通过评估手部运动与眼睛的协调能力,
反映在进行视觉引导下的运动精确性。
最常见的手眼协调评定方法是投掷和接球测试,要求受测者准确地接住或扔出特定的目标物。
3. 动作协调评定:通过评估上肢动作的协调性和控制能力,如手臂、肘部和肩部的运动。
这些评定方法可以包括上肢动作的速度、力度、平衡和协调性等方面,例如上肢摆动测试、手臂旋转测试等。
4. 抓握能力评定:通过评估手部的握力和抓握能力,反映
上肢肌肉的力量和协调性。
常见的抓握能力评定方法包括握力计测试、钳力测量等。
这些评定方法的选择取决于需要评估的特定上肢协调功能,因此在选取评定方法时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康复目标进行选择。
此外,还需要确保评定方法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以提供客观、可靠的评估结果。
7.2协调功能评定操作
协调功能评定操作(一)观察法1.协调功能正常的依据2.观察受试者的日常生活活动并通过与健康人比较,判断受试者是否存在协调功能障碍。
(二)协调试验协调试验分平衡性与非平衡性协调试验两类。
1.平衡性协调试验平衡性协调试验是评估身体在直立位时的姿势、平衡以及静和动的成分。
2.非平衡性协调试验平衡性协调试验是评估身体不在直立位时静止和运动的成分。
平衡性协调试验评定方法1)双足站立(正常舒适位);2)双足站立(两足并拢站立);3)双足站立(一足在另一足前方);4)单足站立;5)站立位,上肢交替地放在身旁、头上方或腰部;6)在保护下,出其不意地让受试者失去平衡;7)弯腰,返回直立位;8)身体侧弯;9)直线走,一足跟在另一足尖之前;10)侧方走和倒退走;11)正步走;12)变换速度走;13)突然停止后再走;14)环形走和变换方向走;15)足跟或足尖着地走;16)站立位睁眼和闭眼;评分标准:4分:能完成活动,3分:能完成活动,需要较少帮助;2分:能完成活动,需要较大帮助;1分:不能完成活动。
非平衡性协调试验评定方法1)指鼻试验:2)指-他人指试验:3)指指试验:4)指鼻和指-他人指试验:5)对指试验:6)抓握试验:7)前臂旋转试验:8)反跳试验:9)轻叩手:10)轻叩足:11)指示准确:12)交替地跟-膝、跟-趾试验:13)趾-他人指试验:14)跟-胫试验:15)绘圆或横“8”字试验:16)肢体保持试验:评分标准:5分:正常;4分:轻度障碍:能完成指定的活动,但速度和熟练程度比正常稍差;3分:中度障碍:能完成指定的活动,但协调缺陷极明显,动作慢、笨拙和不稳定;2分:重度障碍:只能发起运动而不能完成;1分:不能活动。
(三)协调试验的选择可根据运动缺陷,选择相应的协调试验方法。
(四)东京大学康复部的平衡试验适用于上肢协调功能障碍者。
(五)上下肢协调性试验(六)上田氏协调试验适用于躯干下肢协调功能障碍者。
论述题简述协调功能评定的程序
论述题简述协调功能评定的程序
协调功能是指人体产生平滑、准确、有控制的运动能力,它要求在做运动时按照一定的方向和节奏,采用适当的距离,速度和肌力,准确的达到运动目标。
(一)协调功能障碍的表现
协调功能障碍又称为共济失调,根据中枢神经系统中不同的病变部位分为小脑性共济失调、基底节共济失调和脊髓后索共济失调3种类型。
1.小脑性共济失调常见表现为:①辨距不良;②姿势性震颤;③意向性震颤;④轮替运动障碍;⑤运动分律。
2.基底节共济失调常见表现为:(1)震颤;2运动不能;3偏身舞蹈症;4手足徐动;(5)肌张力障碍
3.脊髓后索共济失调常见表现为:①当闭眼或房间太黑时易倾斜、易跌倒;②异常步态;③辨距不良。
(二)协调功能评定方法
协调功能的评定可分为大肌群参与的粗大的运动活动(如站立和行走)和利用小肌群的精细运动的活动。
检测方法如下:
1.指皇试验被检者先用示指接触自己的皇尖,然后再去接触检查者的示指。
2.轮替试验被检者双手张开,一手向上,一手向下,交替转动;也可一侧手在对侧手背上交替转动。
3.示指对指试验双手示指反复相对运动,指尖和指尖相互接触。
4.拍膝试验被测试者一侧用手掌,对侧握拳拍膝;或一侧手掌在同侧的膝盖上做前后运动,另一侧手握拳在膝盖上做上下运动,并两手交替做上述动作。
5、跟-膝-胫试验被测试者仰卧位,抬起一侧下肢,先将足跟放干对侧下肢的膝关节上,再沿着胫骨前缘向下推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协调功能评定方法
协调功能评定方法是一种用于评估个体或团体的协调能力的方法。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协调功能评定方法:
1. 医学体能测试法:通过对个体的身体各项素质进行测试,评估其协调能力水平。
如踢球测试、利落运球测试等。
2. 静态平衡测试法:通过对个体在平衡器材上进行测试,评估其体态平衡与肌肉协调能力。
如单脚站立测试、平衡板测试等。
3. 动态平衡测试法:通过对个体在运动状态下进行测试,评估其运动平衡能力和肌肉协调能力。
如俯卧撑测试、侧向跳测试等。
4. 运动能力测试法:通过对个体在运动过程中的表现进行评估,评估其运动能力和肌肉协调能力。
如游泳评定、篮球评定等。
以上方法都需要专业人员进行实施和评估,并且需要严格的测试标准和评分体系。
同时,测试结果也需要结合个体的实际情况和其他因素进行综合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