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重肝损害首发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病例PPT
合集下载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PPT教学课件
少见,颅神经受损征,呼吸衰竭
语言不清,眼球震颤,共济失调,步态蹣跚
罕见
急性多发性神经炎、运动、感觉或混合性神经病变
明显淋巴结肿大和压痛
10
类型
发病率
临床表现
肺炎型
3.7% 发热、咳嗽、咯痰
伤寒型 腮腺炎型 生殖腺型 疟疾型 淋巴细胞减少 粒细胞减少
1.1% 1.1% 0.7% 0.5%
中度咽炎及淋巴结肿大,WBC↓ 咽炎、淋巴结肿大和明显的腮腺炎 睾丸、附睾炎和卵巢炎 反复发冷、发热,出汗,头痛 淋巴细胞减少明显,有的只占2~8%
VCA-IgM:病初出现,第1、2周最高, 持续2~3月。
2021/4/24
6
临床表现(一)
可分为潜伏期(2~4周,一般4~15 天)、前驱期(4~5)、腺肿期和恢复 期;
发热:不规则热,1~3周,少数3~4月;
咽峡炎:咽峡部、扁桃体肿大充血、溃 疡,可见厚霜样渗出或伪膜形成;
淋巴结肿大:本病主要表现之一,全身 受累,以颈后三角区最常见;
:成熟B细胞及某些上皮细胞 (CD21);
EBV→口咽部上皮细胞(CD21)→淋巴组织 →CD21 →B细胞↑→分布全身→T细胞(CD8)↑ 及体液免疫反应;在血液和淋巴结中消灭B细胞 (带病毒)↓→产生症状。T细胞↓→症状逐渐消失。 记忆细胞、毒性细胞及免疫抗体一起控制B细胞 (带病毒)→终身亚临床感染自身平衡状态。
疾病诊断 川崎病 CNS感染 播散性脑脊髓炎 坏死性淋巴结炎 腮腺炎 高IgM血症 嗜酸细胞增多症 心肌炎 再生障碍性贫血 诊断未明 202合1/4/2计4 (690)
N(%) <1 -3 -7 >7 4(1.5) 0 3 1 0 4(1.5) 0 1 2 1 2(0.7) 1 1 0 0 1(0.4) 0 0 1 0 1(0.4) 1 0 0 0 1(0.4) 0 0 1 0 1(0.4) 0 1 0 0 2(0.7) 1 0 1 0 1(0.4) 0 0 1 0 1(0.4) 0 0 0 1 268(100.0) 65 97 92 1314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ppt医学课件
.
9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
血常规:外周血象改变为本病的重要特征; 早期白细胞总数可正常或者偏低,后逐渐增高,高 者可达(30~50)*109/L, 白细胞分类早期中性粒增多,后期淋巴细胞可达60% 以上,并出现异型淋巴细胞; 异型淋巴细胞超过10%或者其绝对值超过1.0 *109/L, 具有诊断意义; 血小板计数常见减少;
.
23
特殊危重指征
HPS诊断标准 发热 脾大 血细胞减少(2系以上) 高三酰甘油血症或低纤维蛋白原血症 骨髓,脾,淋巴结中发现噬血现象而无恶性疾病证 据 NK细胞活性减低或缺乏 铁蛋白>500ug/L 可溶性CD25>2400IU/mL
. 24
出院指标
体温稳定2天以上 生命体征平稳 并发症好转 血常规大致正常 生化指标好转
.
6
临床表现
3)淋巴结肿大:大多数患儿可有淋巴结肿大,在病 程第一周就可出现。全身淋巴结均可受累,以颈部 最为多见,肘部滑车淋巴结肿大常提示本病可能; 肿大淋巴结直径很少超过3cm,中等硬度,无明显压 痛和黏连,常在热退后数周消退; 4)肝脾肿大:肝大者20%~62%,多在肋下2cm以内, 可出现肝功能异常;约50%出现轻度脾大,偶可发生 脾破裂;
.
20
特殊危重指征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症(MODS)诊断标准 具备2组或以上,可诊断;每组指标只需达到1项 呼吸功能障碍: 1)排除发绀型心脏病和肺部基础病后 PaO2/FiO2<300mmHg 2)低氧血症需要FaiO2/FiO2>50%以维持SaO2>92% 3)PaCO2>65mmHg及ph<7.3 4)机械通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症(MODS) 噬血细胞综合征(HPS) 肝脾破裂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PPT课件
类核含有病毒DNA;膜壳是20面体立体对称外形由管 状蛋白亚单位组成;包膜从宿主细胞膜衔生而来。
7/27/2020
西医病因病机
EB病毒对生长要求极为特殊,仅在非洲淋巴瘤细胞、传单 患者血液、白血病细胞和健康人脑细胞等培养中繁殖,因此 病毒分离困难。
本病毒具有潜伏—激活特点,多表现为无症状的隐形感染, 病毒可在体内终身存在,在免疫低下时重新激活,产生病症
延长 (四)神经系统
脑膜炎、脑膜脑炎、周围神经病变,发生率约为1%。
其它并发症:脾破裂(发生率约0.2%,通常多见于疾病的 10~21天内) 、溶血性贫血、胃肠道出血、腮腺肿大等
7/27/2020
辅助检查
(1)血常规: 起病1周末白细胞总数可上升到(10~20)×109/L,分类以单核和淋 巴细胞增多为主,占白细胞总数60%或以上,异形淋巴细胞>10%或 绝对值>l.0×109/L,依其形态可分为空泡型、不规则型和幼稚型三 型。
易感人群:以15~30岁的组为多,6岁以下多呈不显性感染, 35岁以上 则很少见,15岁以上感染后多出现典型症状。
80%以上患者鼻咽部有EB病毒存在,恢复后15~20%可长期咽部带病毒。 患病后可获持久免疫力,第二次发病罕见。
7/27/2020
中医病因病机
本病因感受温热时邪发病。邪毒由口鼻而入,侵于肺 卫,结于咽喉,内传脏腑,流注经络,伤及营血,发为本 病。
7/27/2020
西医病因病机
口鼻
EB病毒
咽部B淋巴细胞
变形增殖
T淋巴细胞
病毒血症
转
进入血流
结合B细胞
化
增殖
细胞毒性效应细胞
7/27/2020
病理变化
主要病理特征是淋巴网状组织的良性增生。 肝脏有各种单核细胞浸润,枯否氏细胞增生及局灶性坏死。 脾肿大,脾窦及脾髓内充满变形淋巴细胞。质脆、易出血,甚至 破裂。 淋巴结肿大,不形成脓肿,以副皮质区(T淋巴细胞)增生显著 全身其它脏器如心肌、肾、肾上腺、肺、皮肤及中枢神经系统等 均可有充血、水肿和淋巴细胞浸润。
7/27/2020
西医病因病机
EB病毒对生长要求极为特殊,仅在非洲淋巴瘤细胞、传单 患者血液、白血病细胞和健康人脑细胞等培养中繁殖,因此 病毒分离困难。
本病毒具有潜伏—激活特点,多表现为无症状的隐形感染, 病毒可在体内终身存在,在免疫低下时重新激活,产生病症
延长 (四)神经系统
脑膜炎、脑膜脑炎、周围神经病变,发生率约为1%。
其它并发症:脾破裂(发生率约0.2%,通常多见于疾病的 10~21天内) 、溶血性贫血、胃肠道出血、腮腺肿大等
7/27/2020
辅助检查
(1)血常规: 起病1周末白细胞总数可上升到(10~20)×109/L,分类以单核和淋 巴细胞增多为主,占白细胞总数60%或以上,异形淋巴细胞>10%或 绝对值>l.0×109/L,依其形态可分为空泡型、不规则型和幼稚型三 型。
易感人群:以15~30岁的组为多,6岁以下多呈不显性感染, 35岁以上 则很少见,15岁以上感染后多出现典型症状。
80%以上患者鼻咽部有EB病毒存在,恢复后15~20%可长期咽部带病毒。 患病后可获持久免疫力,第二次发病罕见。
7/27/2020
中医病因病机
本病因感受温热时邪发病。邪毒由口鼻而入,侵于肺 卫,结于咽喉,内传脏腑,流注经络,伤及营血,发为本 病。
7/27/2020
西医病因病机
口鼻
EB病毒
咽部B淋巴细胞
变形增殖
T淋巴细胞
病毒血症
转
进入血流
结合B细胞
化
增殖
细胞毒性效应细胞
7/27/2020
病理变化
主要病理特征是淋巴网状组织的良性增生。 肝脏有各种单核细胞浸润,枯否氏细胞增生及局灶性坏死。 脾肿大,脾窦及脾髓内充满变形淋巴细胞。质脆、易出血,甚至 破裂。 淋巴结肿大,不形成脓肿,以副皮质区(T淋巴细胞)增生显著 全身其它脏器如心肌、肾、肾上腺、肺、皮肤及中枢神经系统等 均可有充血、水肿和淋巴细胞浸润。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讲课PPT课件
适当运动,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
心理护理
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增强患者的信任感 倾听患者的感受和需求,给予适当的安慰和支持 鼓励患者积极参与治疗,增强其自信心和自我效能感 提供心理辅导和咨询服务,帮助患者缓解焦虑和抑郁情绪
康复护理
定期进行身体检查,及时发 现并治疗疾病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饮 食、睡眠等
加强体育锻炼,提高免疫力
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过度 紧张和焦虑
护理注意事项
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勤洗手,避免接触传染 源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避免交叉感染
加强营养,提高免疫 力
定期监测体温、血常规 等指标,及时发现病情 变化
遵医嘱用药,避免擅 自停药或更改剂量
保持良好的心态,积 极配合治疗
06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 多症的案例分享
临床研究:通过案 例研究,为临床研 究提供数据支持和 理论依据
感谢您的观看
汇报人:
案例四:患者D,女, 50岁,因头痛、恶心、 呕吐等症状就诊,诊断 为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 症。
案例分析和讨论
案例一:患者A,男, 25岁,发热、咽痛、 淋巴结肿大,诊断为传 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案例二:患者B,女, 30岁,乏力、食欲不 振、肝脾肿大,诊断为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案例三:患者C,男, 45岁,咳嗽、呼吸困 难、肺部浸润,诊断为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注意事项
治疗期间避免接触传染源,如患者、动物等 治疗期间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 治疗期间注意饮食,避免辛辣、油腻等刺激性食物 治疗期间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保持室内通风
04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 多症的预防
疫苗接种
疫苗类型:灭活疫苗、减毒活疫苗、重组疫苗等 接种时间:根据年龄、健康状况等因素确定 接种次数:通常需要多次接种,以增强免疫效果 注意事项:接种前需进行健康评估,接种后需观察不良反应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课件ppt
01
02
03
04
休息与护理
保证充足的休息,注意口腔卫 生,定期更换床单和衣物,保
持室内空气流通。
饮食调理
提供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 化的食物,鼓励多喝水,保持
充足的水分摄入。
心理支持
关注患者的情绪变化,给予心 理安慰和支持,帮助患者树立
战胜疾病的信心。
康复指导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 性化的康复计划,包括适当的
病情转归
患者病情变化情况,治愈或留有后 遗症等。
案例总结与启示
总结
从案例中总结出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发病特点、诊断和治疗要点。
启示
对临床医生在诊断和治疗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方面的启示和建议。
THANKS 感谢观看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课件
•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概述 •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治疗 •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并发症
•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预防 •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案例分
析
01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概述
定义与症状
定义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是一种由 EB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 侵犯淋巴系统,导致淋巴细胞异 常增生。
适量运动
定期进行适度的体育锻炼 ,增强体质和提高免疫力 ,预防疾病的发生。
保证充足睡眠
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保 证每天有足够的睡眠时间 ,有助于恢复身体机能和 提高免疫力。
注意个人卫生
勤洗手
在接触公共场所物品或处 理食物前后,要彻底清洗 双手,避免病毒和细菌的 传播。
保持环境卫生
定期清洁居住和工作场所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减 少病毒和细菌的滋生。
锻炼和活动。
预防与控制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优秀PPT资料
5岁以下小儿试验多为阴性。
板减少性紫癜等。患者也可出现肾炎、胃肠道出 此外,阿糖腺昔(adenine arabinoside,Ara—A),泛昔洛韦(famciclovir),α干扰素(interferon,IFN)等抗病毒药物亦有
一定治疗作用。 纵隔淋巴结肿大者,应于淋巴瘤等恶性疾病鉴别。
血(因淋巴组织坏死溃烂所致)、间质性肺炎等 多见于病程1周左右,为双侧性伴中度压痛,不化脓,约1周消退。 症状。 有明显脾大者应严禁参加运动,以防脾破裂。 原发性免疫缺陷病X一连锁淋巴增生综合征 血小板计数常见减少,可能与病毒直接损伤及免疫复合物作用有关。
6.其他
患儿可因爆发型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而危及生 在不同病期,个别患者可出现不同脏器受累的临床表现。
并发心肌炎,心电图示T波倒低平及P-R间期延长并可致猝死。
命,或发生巨噬细胞嗜血综合征、骨髓衰竭、淋 其他并发症尚有胃肠道出血、心包炎、溶血性贫血、粒细胞缺乏症、血小板减少症、继发感染、脾破裂等。
并发心肌炎,心电图示T波倒低平及P-R间期延长并可致猝死。
临床表现
➢ 潜伏期5—15天。起病急缓不一。症状呈多 样性,因而曾将本病分为多种临床类型, 如咽炎型、腺热型、淋巴结肿大型以及肺 炎型、肝炎型、胃肠型、皮疹型、脑炎型、 心脏型、生殖腺型等,以前三型最为常见。 近半数患者有乏力、头痛、鼻塞、恶心、 食欲减退等前驱症状。
临床表现
1.发热 一般均有发热,体温38.5-40℃,无
➢ 本病毒有嗜B细胞特性,且病毒基因可整合到转 化的B细胞中,使EB病毒在宿主体内可潜伏多年, 甚至终生。
➢ EB病毒有6种抗原成分,分别为膜壳抗原、膜抗 原、早期抗原、可溶性抗原、EB病毒相关核抗原、 淋巴细胞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出的膜抗原,前5种均产生相应的抗体。
板减少性紫癜等。患者也可出现肾炎、胃肠道出 此外,阿糖腺昔(adenine arabinoside,Ara—A),泛昔洛韦(famciclovir),α干扰素(interferon,IFN)等抗病毒药物亦有
一定治疗作用。 纵隔淋巴结肿大者,应于淋巴瘤等恶性疾病鉴别。
血(因淋巴组织坏死溃烂所致)、间质性肺炎等 多见于病程1周左右,为双侧性伴中度压痛,不化脓,约1周消退。 症状。 有明显脾大者应严禁参加运动,以防脾破裂。 原发性免疫缺陷病X一连锁淋巴增生综合征 血小板计数常见减少,可能与病毒直接损伤及免疫复合物作用有关。
6.其他
患儿可因爆发型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而危及生 在不同病期,个别患者可出现不同脏器受累的临床表现。
并发心肌炎,心电图示T波倒低平及P-R间期延长并可致猝死。
命,或发生巨噬细胞嗜血综合征、骨髓衰竭、淋 其他并发症尚有胃肠道出血、心包炎、溶血性贫血、粒细胞缺乏症、血小板减少症、继发感染、脾破裂等。
并发心肌炎,心电图示T波倒低平及P-R间期延长并可致猝死。
临床表现
➢ 潜伏期5—15天。起病急缓不一。症状呈多 样性,因而曾将本病分为多种临床类型, 如咽炎型、腺热型、淋巴结肿大型以及肺 炎型、肝炎型、胃肠型、皮疹型、脑炎型、 心脏型、生殖腺型等,以前三型最为常见。 近半数患者有乏力、头痛、鼻塞、恶心、 食欲减退等前驱症状。
临床表现
1.发热 一般均有发热,体温38.5-40℃,无
➢ 本病毒有嗜B细胞特性,且病毒基因可整合到转 化的B细胞中,使EB病毒在宿主体内可潜伏多年, 甚至终生。
➢ EB病毒有6种抗原成分,分别为膜壳抗原、膜抗 原、早期抗原、可溶性抗原、EB病毒相关核抗原、 淋巴细胞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出的膜抗原,前5种均产生相应的抗体。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ppt课件
特征
主要症状包括发热、喉咙痛、淋 巴结肿大、皮疹等,通常在感染 后1-2周内自行痊愈。
病因与发病机制
病因
EB病毒感染是引起传染性单核细胞 增多症的主要原因。
发病机制
EB病毒通过唾液传播,进入口腔后感 染B淋巴细胞,导致淋巴细胞增生,释 放入血,引起全身感染。
临床表现与诊断
临床表现
主要症状包括发热、喉咙痛、淋巴结肿大、皮疹等,可能伴随肝脾肿大、肝功 能特殊等。
针对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治疗方 法已取得一定成果,但仍需改进。
研究不足与展望
对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发病 机制研究不够深入,需要进一步
探索。
针对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治 疗方法仍需改进,以提高治愈率
和降低副作用。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预防措 施仍需加强,以提高公众的预防
意识和能力。
对未来的期许
定期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清算环境 卫生,消灭病毒传播的媒介。
健康教育与宣传
提高公众认识
通过各种渠道宣传传染性单核细 胞增多症的预防知识,提高公众
的认知度和重视度。
加强学校健康教育
在学校开展健康教育课程,引导 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媒体宣传与报道
利用媒体平台进行宣传报道,普 及预防知识,增强公众的自我保
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 洗脸、洗澡,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避免接触感染源
避免与感染EB病毒的人接触,特别是 避免共享个人物品如牙刷、毛巾等。
公共卫生措施
加强监测与预警
建立健全的传染病监测系统,及 时发现并控制传染源。
强化医院感染控制
医疗机构应加强医院感染控制,防 止病毒在医院内传播。
开展爱国卫生运动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PPT课 件
主要症状包括发热、喉咙痛、淋 巴结肿大、皮疹等,通常在感染 后1-2周内自行痊愈。
病因与发病机制
病因
EB病毒感染是引起传染性单核细胞 增多症的主要原因。
发病机制
EB病毒通过唾液传播,进入口腔后感 染B淋巴细胞,导致淋巴细胞增生,释 放入血,引起全身感染。
临床表现与诊断
临床表现
主要症状包括发热、喉咙痛、淋巴结肿大、皮疹等,可能伴随肝脾肿大、肝功 能特殊等。
针对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治疗方 法已取得一定成果,但仍需改进。
研究不足与展望
对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发病 机制研究不够深入,需要进一步
探索。
针对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治 疗方法仍需改进,以提高治愈率
和降低副作用。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预防措 施仍需加强,以提高公众的预防
意识和能力。
对未来的期许
定期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清算环境 卫生,消灭病毒传播的媒介。
健康教育与宣传
提高公众认识
通过各种渠道宣传传染性单核细 胞增多症的预防知识,提高公众
的认知度和重视度。
加强学校健康教育
在学校开展健康教育课程,引导 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媒体宣传与报道
利用媒体平台进行宣传报道,普 及预防知识,增强公众的自我保
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 洗脸、洗澡,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避免接触感染源
避免与感染EB病毒的人接触,特别是 避免共享个人物品如牙刷、毛巾等。
公共卫生措施
加强监测与预警
建立健全的传染病监测系统,及 时发现并控制传染源。
强化医院感染控制
医疗机构应加强医院感染控制,防 止病毒在医院内传播。
开展爱国卫生运动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PPT课 件
传单合并严重肝损害病例分享课件
康复指 导
休息与锻炼
指导患者合理安排休息和活动, 逐步恢复体力。
饮食调理
提供营养丰富的饮食,以满足 康复期的营养需求。
定期复查
提醒患者定期到医院复查,监 测肝功能和病毒复制情况。
预防复发
指导患者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预防传单病毒感染的复发。
05 病例总结与讨论
病例特点与诊疗经验
病例特点
患者为中年男性,因反复发热、咳嗽、 气短等症状就诊,经检查确诊为传单 合并严重肝损害。
诊断
传单合并严重肝损害
诊疗过 程
01
02
03
治疗原则
抗病毒、保肝护肝、对症 治疗
治疗方案
给予阿昔洛韦抗病毒治疗, 还原型谷胱甘肽保肝护肝, 补充维生素和电解质等对 症治疗
治疗效果
经过治疗,患者病情得到 控制,肝功能逐渐恢复正 常,未留下后遗症
02 传单合并肝损害的病由 EB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 通过唾液传播,也可通过血液传播。
诊疗经验
根据患者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采 取综合治疗措施,包括抗病毒治疗、 抗炎治疗、保肝治疗等,同时密切监 测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诊疗过程中的困难与挑战
困难
传单合并严重肝损害的病例较为罕见,临床诊断和治疗经验相对较少,给诊疗 带来一定的困难。
挑战
患者病情复杂,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治疗过程中 需密切监测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对医护人员的专业素养和责任心要 求较高。
THANKS
诊断标准
肝功能异常
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 酶(AST)升高,总胆红素( TBIL)升高。
肝组织学检查
肝组织学检查是诊断传单合并严重 肝损害的金标准,可见肝小叶内炎 症细胞浸润、肝细胞坏死及纤维化 等病理改变。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病症PPT演示课件
对症支持治疗
免疫调节治疗
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采取相应的对 症支持治疗措施,如退热、止痛、补 液等。
通过免疫调节药物,增强患者免疫功 能,提高抵抗力,促进康复。
抗病毒治疗
针对EB病毒感染,可使用抗病毒药物 进行治疗,如阿昔洛韦、更昔洛韦等 。
药物治疗抑制病毒复制, 减轻病毒血症,缓解症状。
实验室检查方法
血常规检查
观察白细胞总数及分类, 异型淋巴细胞比例和绝对 值。
血清学检查
检测EB病毒抗体,如VCAIgM和EA-IgA等,辅助诊 断。
分子生物学检查
采用PCR等方法检测EB病 毒DNA,提高诊断准确性 。
鉴别诊断相关疾病
巨细胞病毒感染
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症状相似,但巨细胞病毒感染患 者异型淋巴细胞比例较低,且可通过特异性抗体检测进行 鉴别。
02
诊断与鉴别诊断
诊断标准及流程
临床表现
患者出现发热、咽峡炎、淋巴结 肿大等症状,可作为初步诊断的
依据。
实验室检查
通过血液检查发现异型淋巴细胞比 例超过10%,或绝对值超过 1.0×10^9/L,可确诊传染性单核 细胞增多症。
诊断流程
结合患者病史、临床表现及实验室 检查结果,综合分析后作出诊断。
支持治疗
对于严重病例,可能需要采取 支持治疗措施,如输液、吸氧
等,以维持生命体征稳定。
05
患者教育与心理支持
患者教育内容设计
疾病知识普及
01
向患者详细解释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病因、症状、传播途
径、治疗方法及预防措施等相关知识。
日常生活指导
02
教育患者如何合理安排作息、饮食、运动等日常生活,以保持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者PPT课件
发病期典型表现有: 6. 其他 患者可出现鼻塞、打鼾、眼睑浮肿,重症患者
EA-IgG
发病后3~4周达高峰
持续3~6月
新近感染或EBV 活跃增殖的标志
EBNA-IgG LYDMA-IgG 发病后3~4周出现
MA-IgG
持续终身
既往感染的标志
13
【流行病学】
(一)传染源 传染源:病人和EBV携带者 贮存宿主:人
(二)传播途径 主要经口密切接触而传播(口-口传播) 飞沫传播并不重要 偶可通过输血传播
17
【临床表现】
发病期典型表现有: 2. 淋巴结肿大 浅表淋巴结普遍受累,以颈部淋巴
结最为常见(80%-100%),腋下、腹股沟次之, 纵隔、肠系膜淋巴结偶尔亦可累及;常在热退后数 周消退。
18
【临床表现】
发病期典型表现有:
3. 咽峡炎 咽痛及咽峡炎症状,咽部、扁桃体肿大(80%)、 悬雍垂充血肿胀;少数扁桃体上有溃疡,被覆较厚的白 色分泌物(50%),在24~36小时融合或消失,一般不 侵及咽部黏膜;咽和鼻黏膜充血及水肿,严重的咽部水 肿可引起吞咽困难及气道阻塞。
⑤ 膜抗原(membrane antigen, MA):是 中和性抗原,可产生相应中和抗体,其 出现和持续时间与EBNA-IgG相同。
12 12
表1 特异性抗体产生时间及临床意义
抗体类型 VCA-IgM
出现时间 早期出现
VCA-IgG 出现稍迟
持续存在时间 持续1~2月
持续数年
临床意义
新近感染
不能区别既往或 新近感染
双链DNA。
7
【病原学】 ——EB病毒
(二)培养
EBV对生长要求极为特殊。 仅在非洲淋巴瘤细胞、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EA-IgG
发病后3~4周达高峰
持续3~6月
新近感染或EBV 活跃增殖的标志
EBNA-IgG LYDMA-IgG 发病后3~4周出现
MA-IgG
持续终身
既往感染的标志
13
【流行病学】
(一)传染源 传染源:病人和EBV携带者 贮存宿主:人
(二)传播途径 主要经口密切接触而传播(口-口传播) 飞沫传播并不重要 偶可通过输血传播
17
【临床表现】
发病期典型表现有: 2. 淋巴结肿大 浅表淋巴结普遍受累,以颈部淋巴
结最为常见(80%-100%),腋下、腹股沟次之, 纵隔、肠系膜淋巴结偶尔亦可累及;常在热退后数 周消退。
18
【临床表现】
发病期典型表现有:
3. 咽峡炎 咽痛及咽峡炎症状,咽部、扁桃体肿大(80%)、 悬雍垂充血肿胀;少数扁桃体上有溃疡,被覆较厚的白 色分泌物(50%),在24~36小时融合或消失,一般不 侵及咽部黏膜;咽和鼻黏膜充血及水肿,严重的咽部水 肿可引起吞咽困难及气道阻塞。
⑤ 膜抗原(membrane antigen, MA):是 中和性抗原,可产生相应中和抗体,其 出现和持续时间与EBNA-IgG相同。
12 12
表1 特异性抗体产生时间及临床意义
抗体类型 VCA-IgM
出现时间 早期出现
VCA-IgG 出现稍迟
持续存在时间 持续1~2月
持续数年
临床意义
新近感染
不能区别既往或 新近感染
双链DNA。
7
【病原学】 ——EB病毒
(二)培养
EBV对生长要求极为特殊。 仅在非洲淋巴瘤细胞、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危害及预防PPT课件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的预防方法
加强锻炼: {改善身体素质、提高免疫 力} 饮食卫生: {不食用生食、不乱吃野味}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的预防方法
减少亲密接触: {避免和患者、 病毒媒介者的亲密接触}
传染性单核细 胞增多的治疗
方法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的治疗方法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只需要在休息的时 候多喝温开水,以帮助排毒和降温。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危 害及预防PPT课件
目录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简介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危害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的预防方 法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的治疗方 法
传染性单核细 胞增多简介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简介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状:{发 热、喉咙:{口腔分泌物、咳嗽、打喷嚏 等}
有症状的患者应该到医院进行治疗和规 范化管理,避免症状加重或引发其他并 发症。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的治疗方法
病患应该注意休息,注意饮食 健康,避免与他人亲密接触, 不要用共同用品和避免使用他 人的日用品。
谢谢您的观 赏聆听
传染性单核细 胞增多危害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危害
单核细胞增多症会引起感冒、流感、咽 炎等的症状,严重的也会影响到肝脏、 脾脏。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还容易并发其他疾 病,例如:脑膜炎、急性肝炎、重症疱 疹等。
传染性单核细 胞增多的预防
方法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的预防方法
手部卫生: {勤洗手、不用毛巾 等} 室内通风: {经常通风、避免密 闭、局促的环境}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养阴性、抗感染治疗效果不佳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支持点:青年男性、发热、咽痛、扁桃体肿大、颈部淋巴结肿大、肝脾大、 肝损害、L% (>50%)、抗感染治疗无效
缺 乏:病原学依据、异型淋巴细胞
进一步完善检查
2027.07.10—2027.07.12(入院d4-d6)
✓ EBVCA-IgM+、EBEA-IgA(+)、EBVCA-IgA(-) ✓ EB-DNA 8.71*10^5copies/ml
此PPT下载后可任意修改编辑增删页面
严重肝损害首发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有医术,有医道。术可暂行一时,道则流芳千古。
友情提示
感谢您不吸烟
手机调成静音
欢迎随时提问
病例摘要
患者,男,21岁。因“乏力、纳差2周,发热1周”于2027-07-07 12:12入院。 2周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乏力、纳差,伴咽痛,无典型呼吸道及消化道异常症状,自服“头孢
2027-07-02
✓ 血常规:WBC5.7*10^9/L、N%39.9% ; ✓ C反应蛋白:11.9mg/L ; ✓ 颈部淋巴结B超:双侧颈部淋巴结肿大。
2027-07-07
✓ 血常规:WBC10.27*10^9/L 、N%28.74% ; ✓ 肝功能:ALT534U/L 、AST353U/L 、TBIL205umol/L
IM与肝损害
➢ EB病毒常见的一种非嗜肝病毒病毒,有报道占不明肝损害11.6%(111/957) 单纯感染:约1/3,轻中度肝损害,恢复快 合并感染:约2/3,中重度肝损害,特别是合并HEV
➢ IM合并肝损害 国内约50% 学龄前儿童居多 轻度肝损害多 国外80-90% 青少年居多 肝损害明显,约5%出现黄疸
年龄越大,肝损害的程度越重
调整诊疗方案
2027.07.13—2027.07.24(入院d4-d17) ➢ 抗病毒: 更昔洛韦 ➢ 常规保肝、退黄、改善淤胆:异甘草酸酶注射液、水飞蓟宾胶 囊、腺苷蛋氨酸、熊去氧胆酸胶囊、还原型谷胱甘肽
坐标轴标题 7月8日 7月10日 7月12日 7月14日 7月16日 7月18日 7月20日 7月22日 7月24日
病例摘要
1天前患者体温37.5℃,就诊于耳鼻喉科,给予“头孢美唑”抗感染治疗1天,并化验
肝功:ALT534U/L、AST353U/L、TBIL205umol/L、DBIL150.2umol/L,为系统诊疗 入住我科。
自发病以来,精神睡眠可,进食差,大便正常,体重无明显变化。
既往有“慢性鼻炎、慢性咽炎”病史8年余;否认糖尿病、肝病病史, 对“花粉、芒 果”过敏;个人史及家族史无特殊。
、DBIL150.2umol/L 。 ✓ 乙肝五项、甲肝抗体均阴性 ✓ 腹部超声提示:肝内混杂回声结节,血管瘤?胆囊窝
处异常回声(未探及正常胆囊),建议进一步检查。
初步诊断
1、肝损害原因待查:
药物性肝损伤可能性大
2、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 3、肝血管瘤?
入院后辅助检查
2027.07.07—2027.07.09(入院d1-d3)
克肟胶囊”1周,症状无改善。
1周前开始出现发热,最高为40℃,无畏寒、寒战,仍有咽痛、乏力、纳差,于急诊查血常
规:WBC5.7*10 9/L、N%39.9%,颈部淋巴结超声示双侧颈部淋巴结肿大,考虑“急性化 脓性扁桃体炎 ”,给予静滴“头孢曲松、替硝唑、利巴韦林”等治疗4天,体温较前稍减低 ,咽痛无缓解,且出现尿色加深,皮肤巩膜黄染,伴恶心、呕吐、上腹部不适等。
✓ 血常规:WBC9.25*10^9/L、N%27.24% 、L%65.94% ,白细胞形态大致正常 ✓ 生 化:ALT405U/l 、AST217U/L 、TBIL156.3umol/L 、 DBIL131.99umol/L 、
GGT213U/L 、ALP201U/L 、LDH598U/L ✓ PCT:1.06ng/mL ✓ CMV-IgM: 阳性 ✓ 凝血功能:PT15.1s 、APTT57.1s 、D-二聚体1.47mg/L ✓ 肝胆胰脾CT:1.肝左叶占位,FNH可能性大,不完全排除血管瘤及炎性假瘤,
建议复查或进一步检查;2.肝内小囊肿;3.肝脾增大
入院后辅助检查
2027.07.07—2027.07.09(入院d1-d3)
✓ ESR、ASO、RF、IgG、IgA、IgM均正常 ✓ 丙肝、戊肝抗体阴性 ✓ 铜蓝蛋白、a1-抗胰蛋白酶正常 ✓ 自身免疫性肝病相关抗体均阴性 ✓ 胸片未见明显异常 ✓ 消化道肿瘤标志物及甲功正常 ✓ 咽拭子无β-溶血链球菌生长
✓ CMV-IgM+、 CMV-IgG+ ✓ CMV-DNA<5E+02copies/ml(血、尿)
✓ 血培养阴性
IM的诊断
➢ 脾大、肝大、颈部淋巴结肿 大、 扁桃体炎及咽炎、发热 (≥3项)
➢ EBVCA-IgM+、EBEA-IgA(+)、 EBVCA-IgG ≥4倍(任一项)
➢ L%>50%,异淋>10%
入院后诊疗情况
2027.07.07—2027.07.09(入院d1-d3) ➢ 常规保肝、退黄、改善淤胆、护胃:异甘草酸酶注射液、水飞蓟宾 胶囊、腺苷蛋氨酸、熊去氧胆酸胶囊、还原型谷胱甘肽、泮托拉唑钠 ➢ 抗感染:头孢美唑 2g q12h;
入院后体温变化
39.5
39
39.1
38.8
38.9 38.8 38.9 38.8
体格检查
✓ T37.7℃,P98次/分,R23次/分,BP123/69mmHg。
✓ 神志清,精神可,皮肤黏膜及巩膜重度黄染,无蜘蛛痣,可见肝掌,浅 表淋巴结未触及明显肿大。咽部充血,扁桃体II°肿大,表面可见大量 脓样分泌物附着。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脏及腹部查体 无明显阳性体征。
入院前辅助检查
病情转归
500
转氨酶
400
300
ALT
200
38.5
38.5
38.3
38
38
37.5
37.8 37.7
37.2
37
37 37
36.8 36.8 36.8
36.5
体温(℃)
36.2 3635.5 Nhomakorabea35
34.5
化脓性扁桃体炎诊断有偏差?
支持点:发热、咽痛、扁桃体肿大并脓样分泌物、WBC升高、PCT升高 不支持:CRP略高、ESR正常,N% 、L% 、肝损害过于明显、咽拭子培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支持点:青年男性、发热、咽痛、扁桃体肿大、颈部淋巴结肿大、肝脾大、 肝损害、L% (>50%)、抗感染治疗无效
缺 乏:病原学依据、异型淋巴细胞
进一步完善检查
2027.07.10—2027.07.12(入院d4-d6)
✓ EBVCA-IgM+、EBEA-IgA(+)、EBVCA-IgA(-) ✓ EB-DNA 8.71*10^5copies/ml
此PPT下载后可任意修改编辑增删页面
严重肝损害首发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有医术,有医道。术可暂行一时,道则流芳千古。
友情提示
感谢您不吸烟
手机调成静音
欢迎随时提问
病例摘要
患者,男,21岁。因“乏力、纳差2周,发热1周”于2027-07-07 12:12入院。 2周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乏力、纳差,伴咽痛,无典型呼吸道及消化道异常症状,自服“头孢
2027-07-02
✓ 血常规:WBC5.7*10^9/L、N%39.9% ; ✓ C反应蛋白:11.9mg/L ; ✓ 颈部淋巴结B超:双侧颈部淋巴结肿大。
2027-07-07
✓ 血常规:WBC10.27*10^9/L 、N%28.74% ; ✓ 肝功能:ALT534U/L 、AST353U/L 、TBIL205umol/L
IM与肝损害
➢ EB病毒常见的一种非嗜肝病毒病毒,有报道占不明肝损害11.6%(111/957) 单纯感染:约1/3,轻中度肝损害,恢复快 合并感染:约2/3,中重度肝损害,特别是合并HEV
➢ IM合并肝损害 国内约50% 学龄前儿童居多 轻度肝损害多 国外80-90% 青少年居多 肝损害明显,约5%出现黄疸
年龄越大,肝损害的程度越重
调整诊疗方案
2027.07.13—2027.07.24(入院d4-d17) ➢ 抗病毒: 更昔洛韦 ➢ 常规保肝、退黄、改善淤胆:异甘草酸酶注射液、水飞蓟宾胶 囊、腺苷蛋氨酸、熊去氧胆酸胶囊、还原型谷胱甘肽
坐标轴标题 7月8日 7月10日 7月12日 7月14日 7月16日 7月18日 7月20日 7月22日 7月24日
病例摘要
1天前患者体温37.5℃,就诊于耳鼻喉科,给予“头孢美唑”抗感染治疗1天,并化验
肝功:ALT534U/L、AST353U/L、TBIL205umol/L、DBIL150.2umol/L,为系统诊疗 入住我科。
自发病以来,精神睡眠可,进食差,大便正常,体重无明显变化。
既往有“慢性鼻炎、慢性咽炎”病史8年余;否认糖尿病、肝病病史, 对“花粉、芒 果”过敏;个人史及家族史无特殊。
、DBIL150.2umol/L 。 ✓ 乙肝五项、甲肝抗体均阴性 ✓ 腹部超声提示:肝内混杂回声结节,血管瘤?胆囊窝
处异常回声(未探及正常胆囊),建议进一步检查。
初步诊断
1、肝损害原因待查:
药物性肝损伤可能性大
2、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 3、肝血管瘤?
入院后辅助检查
2027.07.07—2027.07.09(入院d1-d3)
克肟胶囊”1周,症状无改善。
1周前开始出现发热,最高为40℃,无畏寒、寒战,仍有咽痛、乏力、纳差,于急诊查血常
规:WBC5.7*10 9/L、N%39.9%,颈部淋巴结超声示双侧颈部淋巴结肿大,考虑“急性化 脓性扁桃体炎 ”,给予静滴“头孢曲松、替硝唑、利巴韦林”等治疗4天,体温较前稍减低 ,咽痛无缓解,且出现尿色加深,皮肤巩膜黄染,伴恶心、呕吐、上腹部不适等。
✓ 血常规:WBC9.25*10^9/L、N%27.24% 、L%65.94% ,白细胞形态大致正常 ✓ 生 化:ALT405U/l 、AST217U/L 、TBIL156.3umol/L 、 DBIL131.99umol/L 、
GGT213U/L 、ALP201U/L 、LDH598U/L ✓ PCT:1.06ng/mL ✓ CMV-IgM: 阳性 ✓ 凝血功能:PT15.1s 、APTT57.1s 、D-二聚体1.47mg/L ✓ 肝胆胰脾CT:1.肝左叶占位,FNH可能性大,不完全排除血管瘤及炎性假瘤,
建议复查或进一步检查;2.肝内小囊肿;3.肝脾增大
入院后辅助检查
2027.07.07—2027.07.09(入院d1-d3)
✓ ESR、ASO、RF、IgG、IgA、IgM均正常 ✓ 丙肝、戊肝抗体阴性 ✓ 铜蓝蛋白、a1-抗胰蛋白酶正常 ✓ 自身免疫性肝病相关抗体均阴性 ✓ 胸片未见明显异常 ✓ 消化道肿瘤标志物及甲功正常 ✓ 咽拭子无β-溶血链球菌生长
✓ CMV-IgM+、 CMV-IgG+ ✓ CMV-DNA<5E+02copies/ml(血、尿)
✓ 血培养阴性
IM的诊断
➢ 脾大、肝大、颈部淋巴结肿 大、 扁桃体炎及咽炎、发热 (≥3项)
➢ EBVCA-IgM+、EBEA-IgA(+)、 EBVCA-IgG ≥4倍(任一项)
➢ L%>50%,异淋>10%
入院后诊疗情况
2027.07.07—2027.07.09(入院d1-d3) ➢ 常规保肝、退黄、改善淤胆、护胃:异甘草酸酶注射液、水飞蓟宾 胶囊、腺苷蛋氨酸、熊去氧胆酸胶囊、还原型谷胱甘肽、泮托拉唑钠 ➢ 抗感染:头孢美唑 2g q12h;
入院后体温变化
39.5
39
39.1
38.8
38.9 38.8 38.9 38.8
体格检查
✓ T37.7℃,P98次/分,R23次/分,BP123/69mmHg。
✓ 神志清,精神可,皮肤黏膜及巩膜重度黄染,无蜘蛛痣,可见肝掌,浅 表淋巴结未触及明显肿大。咽部充血,扁桃体II°肿大,表面可见大量 脓样分泌物附着。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脏及腹部查体 无明显阳性体征。
入院前辅助检查
病情转归
500
转氨酶
400
300
ALT
200
38.5
38.5
38.3
38
38
37.5
37.8 37.7
37.2
37
37 37
36.8 36.8 36.8
36.5
体温(℃)
36.2 3635.5 Nhomakorabea35
34.5
化脓性扁桃体炎诊断有偏差?
支持点:发热、咽痛、扁桃体肿大并脓样分泌物、WBC升高、PCT升高 不支持:CRP略高、ESR正常,N% 、L% 、肝损害过于明显、咽拭子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