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糖体1
9核糖体1.比较Ⅰ型内含子与Ⅱ型内含子在结构与剪接上有什么不同?答:I
9核糖体1. 比较Ⅰ型内含子与Ⅱ型内含子在结构与剪接上有什么不同?答:I型内含子转录后可以形成9个由碱基配对形成的特定二级结构,分别命名为P1至P9,P1和P7是保守的。
I型内含子具有自我剪接的功能,在剪接反应中,要有一种鸟嘌呤核苷(含有游离的3'-OH)G-OH。
G首先结合到内含子的5'端,当线性的内含子成为环状时,其3'端可以距离5'端15个核苷酸以外,从而将原来的5'端和15个碱基(或以上)的节段(包括G)切除出去。
这种自我剪接,是由RNA的特定序列的核酸内切酶的活性所催化。
II型内含子主要存在于线粒体中的一类内含子,它的剪接位点类似于核编码结构基因的内含子,并同样遵从GT--AG规律。
剪接机理同核内含子的剪接相似,也要形成一个套索的中间体,通过形成5'-2'键将要剪接的位点靠近到一起。
但是,II型内含子的剪接又不完全与核内含子的剪接相同,它具有自我剪接的功能,不需要剪接体和snRNA的参与,也不需要ATP供能。
从结构上看,II型内含子的6个结构域可形成发夹环, 结构域5与6之间只间隔3个碱基,结构域6参与转酯作用。
2. 上游启动子与内部启动子差异答:DNA上的启动子区是转录起始前RNA聚合酶识别的一段碱基序列。
大多数基因的启动子区在编码区的上游,不过,对于由RNA聚合酶III转录的基因,启动子通常在转录起始点的下游,例如5S核糖体RNA 的基因,RNA聚合酶结合在转录起始位点的下游即DNA编码区内。
3. 反义RNA与核酶的区别答:反义RNA是指与mRNA互补的RNA分子, 也包括与其他RNA互补的RNA分子。
由于核糖体不能翻译双链的RNA,所以反义RNA与mRNA特异性的互补结合, 即抑制了该mRNA的翻译。
通过反义RNA 控制mRNA的翻译是原核生物基因表达调控的一种方式,最早是在E.coli 的产肠杆菌素的Col E1中发现的,许多实验证明在真核生物中也存在反义RNA。
近几年来通过人工合成反义RNA的基因, 并将其导入细胞内转录成反义RNA, 即能抑制某特定基因的表达,阻断该基因的功能, 有助于了解该基因对细胞生长和分化的作用。
核糖体的结构与功能
核糖体的结构与功能核糖体是细胞内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蛋白质合成的重要场所。
在这个小小的机器内,遵循着复杂的规律完成着核糖核酸转录进程与蛋白质合成过程的联系,并以此保证生命的正常运转。
核糖体的结构和功能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本文将从这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核糖体的结构核糖体是由核糖核酸(rRNA)和蛋白质组成。
在细胞内,不同种类的核糖体大小不同,分别为70S和80S两种类型。
其中,原核细胞的核糖体为70S,而真核细胞的核糖体为80S。
而这些核糖体在结构上略有差别,但大同小异。
核糖体由三个RNA基本片段组成:大肠杆菌的16S rRNA、23S rRNA和5S rRNA。
其中,16S rRNA可与小亚基结合,形成16S rRNA-30S核糖体亚基,23S rRNA和5S rRNA则与大亚基结合形成23S rRNA-5S rRNA-50S核糖体亚基。
这两种亚基在蛋白质合成中起到了不同的作用。
首先,大亚基对于重要的催化反应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它含有两种酶活性中心,一个是胺酰-tRNA合成酶活性中心,它负责将tRNA和氨基酸结合在一起;另一个是肽酰肽酶酶活性中心,它负责将肽链延长。
在蛋白质合成的过程中,大亚基与小亚基分别结合参与特定的环节,从而相互配合保证了整个过程的顺利进行。
与此同时,小亚基则负责选择性地带有氨基酸的适配tRNA降临到空的A位点,从而确保新的氨基酸加入到肽链的正确位置。
在整个蛋白质合成过程中,可靠地选择适当的tRNA和氨基酸非常重要,因为这两者的不匹配将导致错误的氨基酸加入到肽链的位置上。
二、核糖体的功能核糖体的结构和功能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核糖体的主要功能是完成蛋白质的合成。
在生物体内,蛋白质则是最基本的化学分子,它们的合成对于细胞内的生命过程来说至关重要。
蛋白质合成包含两个主要的过程:核糖核酸转录和翻译。
在核糖核酸转录的过程中,DNA中的信息被转录成为mRNA,然后mRNA依靠核糖体将信息传递到蛋白质合成的过程中;在翻译的过程中,核糖体依靠特定的氨基酸序列,调控适配tRNA的选择,并将氨基酸添加到肽链中,形成新的蛋白质。
简述核糖体的结构及功能特点
简述核糖体的结构及功能特点一、引言核糖体是细胞内的一种重要的生物大分子,它承担着合成蛋白质的任务。
核糖体的结构和功能特点对于理解生命活动和探究生命起源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核糖体结构1. 概述核糖体是由RNA和蛋白质组成的复合物,其中RNA占主导地位,占据了整个复合物的60%~70%。
2. RNA组成核糖体RNA主要包括16S、23S和5S三种类型。
其中16S和23S RNA为大亚基RNA,5S RNA为小亚基RNA。
3. 蛋白质组成核糖体蛋白质主要分为小亚基蛋白质和大亚基蛋白质两类。
小亚基蛋白质主要参与到mRNA识别、tRNA识别以及肽链转移等过程中;大亚基蛋白质则是参与到肽链延伸和转移反应中。
4. 三级结构核糖体具有高度复杂的三级结构,由多个结构域组成。
其中包括肽链出口、A位点、P位点、E位点等。
三、核糖体功能特点1. 蛋白质合成核糖体是合成蛋白质的场所,其主要功能是将mRNA上的信息转化为蛋白质。
在这个过程中,核糖体通过识别mRNA上的密码子并匹配到适当的tRNA上,然后将氨基酸转移至肽链上。
2. 蛋白质合成速度核糖体能够以极快的速度合成蛋白质,其速度可以达到每分钟数千次。
3. 翻译准确性核糖体在进行蛋白质合成时具有高度的准确性,错误率非常低。
这是因为它能够通过多种方式来保证翻译准确性,包括选择正确的tRNA、正确匹配密码子等。
4. 反应可逆性核糖体合成蛋白质的反应是可逆的,也就是说,在适当条件下,肽链也可以被降解或分解。
四、结论综上所述,核糖体作为生物大分子具有十分重要的结构和功能特点。
它承担着维持生命活动和传递遗传信息等重要任务,在现代生命科学研究中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与核糖体有关的知识点高一
与核糖体有关的知识点高一与核糖体有关的知识点核糖体是细胞中的一种重要细胞器,它参与了蛋白质的合成过程。
下面是与核糖体相关的一些重要知识点。
1. 核糖体的结构核糖体由两个亚单位组成,分别称为大亚单位和小亚单位。
在真核生物中,大亚单位含有三个RNA链和多种蛋白质,而小亚单位含有一个RNA链和少数蛋白质。
2. 核糖体的功能核糖体的主要功能是将mRNA上的密码子与tRNA上的氨基酸配对,从而在蛋白质合成过程中确定氨基酸的顺序。
它还可以提供一个平台,使mRNA和tRNA之间的相互作用得以发生。
3. 核糖体的合成核糖体的合成是一个复杂而精确的过程。
在核糖体合成过程中,rRNA(核糖体RNA)和蛋白质逐步组装在一起,并在细胞核中形成预核糖体。
预核糖体随后通过核孔转运到细胞质,并在那里经过成熟化,最终形成功能完整的核糖体。
4. 核糖体的位置在真核生物中,核糖体通常位于细胞质中,并且可以存在于游离状态或附着在内质网上。
在原核生物(如细菌)中,核糖体则位于细胞质中。
5. 核糖体的大小和组成核糖体的大小是以Svedberg单位(S)来表示。
在真核生物中,大亚单位约为60S,小亚单位约为40S,两个亚单位结合后形成一个80S的完整核糖体。
在原核生物中,大亚单位约为50S,小亚单位约为30S,形成一个70S的核糖体。
6. 核糖体与抗生素的关系由于核糖体在蛋白质合成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因此抗生素常常会以各种方式干扰核糖体的正常功能。
例如,青霉素类抗生素可以阻断核糖体上的氨酰-tRNA与mRNA之间的结合,从而抑制细菌的蛋白质合成。
7. 核糖体的演化核糖体是生物界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细胞器,它在不同生物中的结构和组成略有差异。
通过对各种生物中核糖体的比较研究,科学家们得出了一些关于生物演化的重要结论,并证实了核糖体的共同祖先。
总结起来,核糖体是细胞中不可或缺的细胞器,它在蛋白质合成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了解核糖体的结构、功能、合成过程以及其与抗生素的关系,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细胞的基本生物学过程。
核糖体、线粒体-文档资料
线粒体外膜
包裹整个线粒体 线粒体的外部边界
线粒体内膜
线粒体的内部边界 形成线粒体嵴
膜间隙 线粒体基质
20
线粒体嵴
概念:线粒体内膜内陷突入基质形成的内折结构成为线粒体嵴;嵴的存在 大大增加了线粒体内膜的表面积,提高了ATP合成的效率。
21
线粒体结构
深蓝色: 线粒体外膜 浅蓝色: 线粒体内膜的内
可溶性蛋白:酶、周边膜蛋白 不溶性蛋白:整合膜蛋白、膜镶嵌酶蛋白 脂类以磷脂为主
外膜与内膜化学组成上的差异
外膜蛋白与脂质的比例约为1:1 内膜蛋白与脂质的比例约为4:1
膜间隙的化学组成与胞质相似 基质的化学组成以参与能量代谢的酶类为特征
25
线粒体外膜(高通透性): 含通道形成蛋白——孔蛋白 Porin 对相对分子量10000以下的物质具有高通透性 线粒体膜间隙: 含有多种可以利用ATP来磷酸化其它核苷酸的酶类 线粒体内膜 (选择透过性): 含有丰富蛋白质,主要有以下三方面作用:
在氧分子的参与下,细胞分解各种大分子物质,产生二氧化碳;同时将分 解代谢所释出的能量储存于ATP中。这一过程称为细胞呼吸,又成为生物 氧化或细胞氧化。
本质上是线粒体中的一系列由酶催化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 反应在恒温、恒压条件下进行 所产生的能量储存于ATP的高能磷酸键中 整个反应分步进行,能量逐步释放 反应过程需要水分子参与
机制抵抗氧毒性,并能 利用氧气产生能量 真核细胞进行有氧呼吸 产生能量的过程在特化 的细胞器中进行——线 粒体14Fra bibliotek线粒体概述
概念:线粒体是一种普遍存在于几乎所有真核细胞中的细胞器;它能够分解有机大 分子底物,并将其化学能转化为细胞可以直接利用的ATP;因此被比喻为细胞的 “动力工厂”。
核糖体
结合,使其不再缠结而便于作模板——去螺旋稳定蛋白
(HDP)。
与 复 制 有 关 的 另 外 两 种 酶
拓扑异构酶
拓扑异构酶I :切断DNA双链中的 一股,使DNA解链旋转 时不致缠结,待张力解 除后又把切口封闭。 拓扑异构酶II :稳定螺旋结构;当 复制完毕时,使着丝 粒处连锁着的两个 DNA分子分离。
:保证真核细胞内线 端粒酶(端粒末端转移酶) 性DNA的复制进行得 彻底和完善。
真核细胞DNA复制特点:
1. 碱基互补配对 2. 半保留复制 3. 复制的方向性 4. 复制是不连续的 复制子(replicon) , 复制叉(replication fork) 先行链和后随链 冈崎片段 5. 多个复制子双向复制 6.复制的不同步性 7.复制的引物:RNA 片段
DNA复制过程显示复制的不连续性、先行链和后随链
5’ 3’
O O P OOHO
3’ 5’
DNA连接酶
ATP
ADP
5’ 3’
O O P OO-
3’
5’
DNA复制 DNA连接酶
* rRNA的结构
* rRNA的功能 参与组成核蛋白 体,作为蛋白质生物 合成的场所。
* rRNA的种类(根据沉降系数)
真核生物
5S rRNA 28S rRNA 5.8S rRNA 18S rRNA
原核生物
5S rRNA 23S rRNA 16S rRNA
逆转录
(二)、遗传信息的翻译
携带某种遗传信息的mRNA转录出来后 经加工剪接,从细胞核进入细胞质,再与核 糖体大、小亚基以及甲硫氨酸tRNA结合 形成起始复合体, 蛋白质合成开始
核糖体测序方法-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核糖体测序方法-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核糖体是细胞内重要的蛋白质合成机器,其结构和功能对细胞的正常运作至关重要。
核糖体测序方法是一种十分重要的技术手段,可以帮助科研人员对核糖体进行深入研究,探索其中的奥秘。
本文将介绍核糖体测序方法的原理、技术细节以及在科学研究和生物医药领域的应用前景。
通过本文的阐述,读者将能够更深入地了解核糖体测序方法的意义和重要性。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本文主要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部分。
在引言部分,将概述核糖体测序方法的重要性和应用领域,并指出文章的目的和结构。
在正文部分,将介绍核糖体的重要性、核糖体测序方法和其应用领域的详细内容。
在结论部分,将总结核糖体测序方法的优势,展望未来发展方向,并给出结论。
1.3 目的:本文旨在介绍核糖体测序方法及其在生物科学领域中的重要性和应用。
通过深入探讨核糖体的作用机制和结构特点,我们希望读者能够更加全面地了解核糖体在细胞生物学中的关键作用。
同时,我们将详细介绍核糖体测序方法的原理和技术流程,以及其在基因组学研究、药物开发和生物工程等领域的广泛应用。
通过本文的阐述,我们希望读者能够深入了解核糖体测序方法的优势和未来发展趋势,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2.正文2.1 核糖体的重要性核糖体是细胞中的一个重要细胞器,它是蛋白质合成的关键场所。
核糖体内含有大量的蛋白质和核糖核酸(RNA),其中主要由核糖核酸构成。
核糖体通过将mRNA上携带的密码子与tRNA上携带的氨基酸配对,实现蛋白质的合成。
在这个过程中,核糖体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核糖体的重要性不仅体现在蛋白质合成中,还在维持细胞的正常功能和生存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细胞的生长、分裂、代谢等活动都离不开核糖体的参与。
在细胞的身体过程中,核糖体可根据细胞的需要不断合成不同种类和数量的蛋白质,以维持细胞正常的生命活动。
因此,核糖体的重要性在细胞生物学领域被广泛认可。
高一生物核糖体知识点
高一生物核糖体知识点生物学中,核糖体是一种位于细胞质内的细胞器,其主要功能是参与蛋白质合成。
核糖体由RNA和蛋白质组成,其中RNA占主导地位。
本文将针对高一生物核糖体的知识点进行详细阐述。
1. 核糖体的结构核糖体由大、小两个亚基组成。
大亚基是较大的亚单位,通常由28S rRNA、5.8S rRNA和5S rRNA以及多个蛋白质组成,而小亚基是较小的亚单位,由18S rRNA和多个蛋白质组成。
两个亚基结合后形成完整的核糖体结构。
核糖体大小亚基之间的结合是通过一些蛋白质桥连接在一起的。
2. 核糖体的功能核糖体是蛋白质合成的主要场所,它参与翻译mRNA上的遗传信息,将其转化为具体的氨基酸序列。
核糖体通过结合mRNA的起始密码子,并沿着mRNA链逐个读取密码子,利用tRNA将特定的氨基酸送到合适的位置上,最终完成蛋白质的合成。
3. 核糖体的组成核糖体主要由rRNA和蛋白质组成。
rRNA(核糖体RNA)是核糖体的主要构成部分,其作用是提供支架结构和催化蛋白质合成的活性中心。
蛋白质则充当核糖体结构的支持者和辅助因子,确保核糖体能够正常运作。
4. 核糖体的生物合成核糖体的生物合成包括转录、加工和组装三个过程。
首先,rRNA基因在细胞核中经过转录产生初级rRNA转录产物,经过后续加工,获得成熟的rRNA分子。
随后,rRNA分子结合蛋白质,形成核糖体的前体颗粒。
这些前体颗粒进一步经过加工和核糖体成熟反应,最终形成功能完整的核糖体。
5. 核糖体的种类核糖体在不同的生物中存在一定的差异,通常通过对rRNA和蛋白质的序列分析可进行分类。
细菌核糖体相对简单,由两个亚基组成,一般表示为70S(50S + 30S)。
真核生物核糖体较为复杂,由四个亚基组成,一般表示为80S(60S + 40S)。
6. 核糖体与生物进化的关系核糖体在生物进化过程中具有高度保守性。
rRNA和蛋白质在不同物种中均具有相似的序列和结构,这表明核糖体在进化中起到了重要的功能和结构保持作用。
什么是核糖体_由什么组成的
什么是核糖体_由什么组成的核糖体是细胞内一种核糖核蛋白颗粒,主要由RNA和蛋白质构成,那么你对核糖体了解多少呢?以下是由店铺整理关于什么是核糖体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什么是核糖体核糖体(Ribosome),旧称“核糖核蛋白体”或“核蛋白体”,普遍被认为是细胞中的一种细胞器,除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外,细胞中都有核糖体存在。
一般而言,原核细胞只有一种核糖体,而真核细胞具有两种核糖体(其中线粒体中的核糖体与细胞质核糖体不相同)。
需要指出的是,因为核糖体的结构和其他细胞器有显著差异,如没有膜包被、由两个亚基组成、因为功能需要可以附着至内质网或游离于细胞质,核糖体有时不被认为是一类细胞器,而是细胞内大分子。
核糖体在细胞中负责完成“中心法则”里由RNA到蛋白质这一过程,此过程在生物学中被称为“翻译”。
在进行翻译前,核糖体小亚基会先与从细胞核中转录得到的信使RNA(messenger RNA,简称“mRNA”)结合,再结合核糖体大亚基构成完整的核糖体之后,便可以利用细胞质基质中的转运RNA(transfer RNA,简称“tRNA”)运送的氨基酸分子合成多肽。
当核糖体完成对一条mRNA单链的翻译后,大小亚基会再次分离。
英语中的“核糖体”(ribosome)一词是由“核糖核酸”(“ribo”)和希腊语词根“soma”(意为“体”)组合而成的。
核糖体的结构核糖体无膜结构,主要由蛋白质(40%)和RNA(60%)构成。
核糖体按沉降系数分为两类,一类(70S)存在于细菌等原核生物中,另一类(80S)存在于真核细胞的细胞质中。
他们有的漂浮在细胞内,有的结集在一起。
核糖体的组装编码rRNA的DNA片段称rRNA基因,它是重复的多拷贝基因,人的一个细胞中约有200个拷贝。
rDNA没有组蛋白核心,是裸露的DNA节段,两个相邻基因之间为一段非转录的间隔DNA。
转录时,RNA聚合酶沿DNA分子排列,此酶由基因头端向末端移动,转录好的rRNA分子从聚合酶处伸出,愈近末端愈长,并且从左右两侧均可伸出,呈羽毛状。
核糖体的结构与功能
核糖体的结构与功能核糖体是细胞内负责蛋白质合成的重要细胞器,它由核糖核酸(RNA)和蛋白质组成。
核糖体的结构复杂而精细,具有高度的功能特异性。
本文将深入探讨核糖体的结构以及其在蛋白质合成中的功能。
一、核糖体的结构核糖体包括大、小亚基和mRNA等核酸分子,其中大亚基和小亚基由多个蛋白质和rRNA构成。
在真核生物中,大亚基由四种rRNA和多个蛋白质组成,小亚基由一个rRNA和许多蛋白质组成。
这些rRNA分子具有复杂的二级和三级结构,能够提供结构稳定性和催化功能。
在核糖体的结构中,有一个称为A位和P位的结合位点。
mRNA通过A位和P位,在核糖体上找到适配的tRNA,使其携带的氨基酸按正确的顺序连接起来,形成多肽链。
此外,核糖体还包含启动子和终止子的结合位点,以及其他辅助蛋白质,使蛋白质合成过程更加稳定和高效。
二、核糖体的功能核糖体具有两个主要功能:识别mRNA并将tRNA定位到合适的位置,以及催化tRNA携带的氨基酸的连接。
1. mRNA的识别和tRNA的定位核糖体能够识别特定的mRNA,并将其上的密码子与适配的tRNA相结合。
这种识别过程依赖于核糖体的特殊结构和碱基序列,以及核糖体识别因子的辅助。
一旦mRNA与核糖体结合,核糖体会将适配的tRNA引导到A位和P位上。
2. 氨基酸的连接和多肽链的形成在核糖体中,tRNA能够将其携带的氨基酸与相邻的氨基酸连接起来,形成多肽链。
这个连接过程依赖于核糖体中的催化作用。
具体来说,大亚基上的rRNA能够与tRNA的部分碱基互补,并提供催化反应所需的功能基团。
在蛋白质合成过程中,核糖体通过不断移动并与适配的tRNA结合,使tRNA携带的氨基酸按正确的顺序连接起来,形成特定的多肽链。
核糖体会识别mRNA上的终止密码子,并在合成完整的多肽链后停止蛋白质合成。
三、总结核糖体作为细胞内蛋白质合成的重要细胞器,其结构与功能密切相关。
核糖体的结构由大、小亚基和rRNA组成,这些分子通过相互作用实现蛋白质合成的各个环节。
核糖体的形成过程
核糖体的形成过程
核糖体是由两个亚基组成的复合物,每个亚基都由RNA 和蛋白质组成。
核糖体的形成过程可以分为两个主要步骤:
1. 核糖体RNA 的合成:核糖体RNA(rRNA)是核糖体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它是由RNA 聚合酶在细胞核中合成的。
rRNA 分子非常大,通常由多个基因编码,然后通过剪接和加工形成成熟的rRNA 分子。
2. 核糖体亚基的组装:一旦rRNA 分子合成完成,它们就会与核糖体蛋白质结合,形成核糖体亚基。
这些蛋白质通常是由细胞核中的基因编码,并通过核孔运输到细胞质中。
在细胞质中,核糖体亚基会进一步组装成完整的核糖体。
这个过程涉及到许多蛋白质的相互作用,包括rRNA 和核糖体蛋白质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不同核糖体亚基之间的相互作用。
一旦核糖体形成,它就可以开始执行其主要功能:将mRNA 上的遗传信息翻译成蛋白质。
在翻译过程中,核糖体沿着mRNA 移动,将氨基酸逐个连接起来形成蛋白质链。
,核糖体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到RNA 和蛋白质的合
成和组装。
这个过程对于细胞的蛋白质合成和生长至关重要。
1核糖体合成蛋白质同时产生水吗
1 核糖体合成蛋白质同时产生水吗?高中生物教材有氨基酸脱水缩合的说法,结合核糖体是合成蛋白质的场所,很多教辅资料得出结论:核糖体合成蛋白质同时产生水。
而实际上,核糖体上氨基酸形成肽链时只是“缩合”,却不曾“脱水”。
过程简析如下:第1步,氨基酸的活化:氨基酸+ATP→氨酰-AMP+PPi 。
第2步,氨基酸与tRNA的连接:氨酰-AMP+tRNA→氨酰-tRNA+AMP 。
第3步,肽键的形成:氨酰-tRNA+氨酰-tRNA→肽酰-tRNA+ tRNA 以上3步都无水生成。
核糖体上相邻氨基酸(实际是氨酰-tRNA或肽酰-tRNA)形成肽键时,脱下的是“tRNA”而不是“水”!如图所示。
一个氨基酸的羧基脱下的-OH在上述第1步中与ATP中焦磷酸基团(-PPi)结合形成PPi,另一氨基酸的氨基脱下的-H在第3步中与-tRNA结合形成tRNA,而tRNA自身在第2步中先脱下的-H与-AMP结合形成AMP。
事实上,细胞内葡萄糖和核苷酸等单体在分别合成多糖和核酸时,也没有水的生成,并不是脱水缩合那么简单。
相关知识详见各种生化教材,不再赘述。
教辅资料广为流行的结论“细胞核中DNA的复制和转录、高尔基体合成纤维素产生水”也都是错误的。
2 光合作用暗反应产生水吗?考虑到光合作用产生的O2中的氧原子来自于水的分解,光合作用的总反应式可以写成:6CO2+12H2*O →6C6H12O6+6*O2+6H2O从反应式看,产物中6H2O的H和O只能分别来自于反应物中的H2O和CO2,而CO2参与暗反应,因此很多教辅资料推定:光合作用在暗反应阶段产生水。
而实际上暗反应不但不产生水,反而消耗水。
以下是光合作用暗反应阶段的总反应式:6CO2+18ATP +12NADPH +12H++12H2O →C6H12O6+18ADP+18Pi+12NADP+3 有氧呼吸只有第三阶段产生水吗?与产生水相关,教辅中还流行一个错误:可能是根据人教版课标教材第93页有氧呼吸过程的图解,认为有氧呼吸只有第3阶段才产生水。
核糖体的类型
核糖体的类型
嘿,朋友们!今天咱来聊聊核糖体的类型。
核糖体啊,就像是细胞里的小工厂,忙忙碌碌地制造着各种蛋白质呢!
有一种核糖体叫游离核糖体,它们就像一群自由自在的小精灵,在细胞质里欢快地游荡着。
它们可灵活啦,能制造出各种细胞自身需要的蛋白质,就好像一个万能工匠,啥都能捣鼓出来。
你说神奇不神奇?
还有一种是附着核糖体,它们就像是有固定工作岗位的工人,老老实实地附着在一些细胞器上。
这些附着核糖体专门负责制造那些要运到细胞外或者其他特定地方去的蛋白质。
它们就像是训练有素的士兵,有着明确的任务和目标。
咱想想啊,如果细胞里没有这些核糖体,那会咋样?那不就像一个工厂没有了工人,啥都生产不出来啦!那细胞还怎么正常运作呀?所以说,核糖体可太重要啦!
游离核糖体和附着核糖体,它们虽然分工不同,但都是为了细胞这个大家庭的正常运转而努力工作着。
这就好比咱生活中的不同职业,有医生治病救人,有老师教书育人,大家都在自己的岗位上发光发热呀!
而且啊,核糖体的工作效率也很关键呢!要是它们干活慢吞吞的,那细胞可等不及呀!就像我们着急用一样东西,肯定希望它能快点生产出来嘛。
你们说,核糖体是不是很了不起?它们虽然小小的,却有着大大的作用。
它们默默地为细胞的生存和发展贡献着自己的力量,这难道不值得我们敬佩吗?
总之,核糖体的类型虽然不同,但都不可或缺。
它们就像细胞这个大机器里的重要零件,少了谁都不行。
让我们一起为这些神奇的小工厂点赞吧!它们真的是太厉害啦!。
真核生物核糖体的生物合成
真核生物核糖体的生物合成在真核生物細胞中,核糖體是一種複雜的細胞器,負責蛋白質的生物合成。
核糖體的生物合成是一個多步驟、協調的過程,涉及核內和核外的事件。
核內事件:核糖體的生物合成始於細胞核中的基因轉錄。
真核生物的多基因組構建成核糖體 RNA(rRNA),這些 RNA 是核糖體結構和功能的核心組成部分。
rRNA 基因通過 RNA 聚合酶 I 轉錄成前體 rRNA (pre-rRNA)。
pre-rRNA 隨後經歷複雜的加工過程,包括內切和外切剪接、修飾和化學修飾。
加工發生在特定的核仁區域內,核仁是細胞核中參與核糖體生物合成的專門結構。
加工後,rRNA 與核糖體蛋白結合,形成核糖核蛋白質(RNP)複合體。
這些 RNP 複合體被運輸出細胞核,進入細胞質中。
核外事件:在細胞質中,rRNA 和蛋白質組裝成功能性的核糖體。
這個過程發生在稱為核糖體工廠的特定區域。
核糖體工廠包含核糖體生物合成所需的蛋白質因子和修飾酶。
核糖體的組裝從小亞基開始,其中包括 18S rRNA 和大約 30 個蛋白質。
隨後,小亞基與大亞基結合,大亞基包含 5.8S、28S 和5S rRNA 以及約 45 個蛋白質。
組裝後,核糖體經歷最終修飾和成熟,包括與其他蛋白質因子的相互作用和化學修飾。
在這個過程中,核糖體獲得與翻譯過程相關的活性構象。
調節:真核生物核糖體的生物合成是一個高度受調節的過程,以響應細胞的生長條件和代謝需求進行調節。
關鍵的調節點包括:rRNA 基因的轉錄速率pre-rRNA 的加工和修飾rRNA 與核糖體蛋白的結合核糖體組裝和成熟這些調控機制確保以調節的方式產生足夠的核糖體,以支持細胞的蛋白質合成需求。
結論:真核生物核糖體的生物合成是一個複雜且多步驟的過程,涉及核內和核外事件。
這個過程受到嚴格監控,以響應細胞的代謝需求產生足夠的核糖體,以支持蛋白質合成。
核糖體的生物合成對於細胞生長、發育和功能至關重要。
核糖体循环名词解释生物化学
核糖体循环名词解释生物化学
核糖体循环是生物体内的一种生物化学过程,也被称为蛋白质
合成。
在这一过程中,核糖体通过一系列的步骤将mRNA(信使RNA)翻译成蛋白质。
这一过程包括启动、延伸和终止三个阶段。
在启动
阶段,核糖体与mRNA和tRNA(转运RNA)结合,形成翻译复合物,
从而开始翻译mRNA上的密码子序列。
在延伸阶段,核糖体依次识别mRNA上的密码子,将对应的氨基酸连接成多肽链。
在终止阶段,核
糖体识别到终止密码子时,释放合成的多肽链,完成蛋白质的合成
过程。
此外,核糖体循环还涉及到多个辅助因子的参与,如启动子、
终止子和tRNA。
这些辅助因子在不同阶段发挥着重要作用,协助核
糖体正确地识别mRNA上的密码子,保证蛋白质的正确合成。
核糖体
循环的精密调控对维持生物体正常的生理功能至关重要。
总的来说,核糖体循环是生物体内一个复杂而精密的生物化学
过程,通过这一过程,生物体能够合成出各种各样的蛋白质,从而
实现细胞的正常功能和生物体的生存繁衍。
这一过程的正常进行对
维持生物体的稳态至关重要。
核糖体存在于一切细胞内
核糖体存在于一切细胞内
核糖体分布于几乎所有的细胞结构中,他在细胞内的分布有:核膜上(附着型核糖体)、内质网上(附着型核糖体)、细胞质中(游离型核糖体)。
是细胞内一种核糖核蛋白颗粒,主要由RNA (rRNA)和蛋白质构成,其唯一功能是按照mRNA的指令将氨基酸合成蛋白质多肽链,所以核糖体是细胞内蛋白质合成的分子机器。
理化特性:
核糖体的主要成份为蛋白质和rRNA,二者比例在原核细胞中为1:1.5,在真核细胞中为1:1,每个亚基中,以一条或二条高度折叠的rRNA为骨架,将几十种蛋白质组织起来,紧密结合,使rRNA大部份围在内部,小部份露在表面。
由于RNA的磷酸基带负电荷超过了蛋白质带的正电荷,所以显负电性,易与阳离子和碱性染料结合。
单个核糖体上存在四个活性部位,在蛋白质合成中各有专一的识别作用。
1、A部位:氨基酸部位或受位:主要在大亚基上,是接受氨酰基-tRNA的部位。
2、P部位:肽基部位或供位:主要在小亚基上,是释放tRNA 的部位。
3、肽基转移酶部位(肽合成酶),简称T因子:位于大亚基上,催化氨基酸间形成肽键,使肽链延长。
4、GTP酶部位:即转位酶(EF-G),简称G因子,对GTP具有
活性,催化肽键从供体部位→受体部位。
另外,核糖体上还有许多与起始因子、延长因子、释放因子以及各种酶相结合的位点。
核糖体的大小是以沉降系数S来表示,S 数值越大、颗粒越大、分子量越大。
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核糖体的大小亚基是不同的。
胞间层名词解释(一)
胞间层名词解释(一)胞间层名词解释1. 核糖体(Ribosome)•定义:核糖体是一种由蛋白质和核糖核酸组成的细胞器,位于胞质中自由悬浮或附着于内质网上。
•例子:核糖体参与蛋白质合成,在翻译过程中将mRNA上的密码子与tRNA上的氨基酸配对,从而合成相应的蛋白质。
2. 内质网(Endoplasmic reticulum)•定义:内质网是一种细胞器,呈连续的薄膜管状结构,分为粗面内质网和滑面内质网两种形态。
•例子:粗面内质网上附着着核糖体,参与蛋白质的合成和修饰;滑面内质网参与脂类的合成和代谢。
3. 高尔基体(Golgi apparatus)•定义:高尔基体是一种细胞器,由扁平的膜袋(囊泡)组成,存在于细胞的胞质中,与内质网相连。
•例子:高尔基体参与蛋白质的修饰、包装和分泌,将合成的蛋白质包裹在囊泡中,并分泌到细胞外或其他细胞器中。
4. 溶酶体(Lysosome)•定义:溶酶体是一种含有多种水解酶的细胞器,存在于细胞的胞质中。
•例子:溶酶体在细胞中负责溶解和降解细胞内外的各种物质,包括蛋白质、脂类和核酸等。
5. 酶体(Peroxisome)•定义:酶体是一种细胞器,具有氧化还原酶等多种酶,存在于细胞的胞质中。
•例子:酶体参与氧化反应,特别是氧化脂肪酸的代谢,同时也参与一些有毒物质的降解和清除。
6. 高尔基小体(Golgi vesicles)•定义:高尔基小体是由高尔基体分泌的一种囊泡,它携带合成的蛋白质或脂类等物质。
•例子:高尔基小体通过分泌囊泡,将合成的蛋白质通过胞吐作用释放到细胞外,或通过内质网等途径传递给其他细胞器。
7. 唾液素(Amylase)•定义:唾液素是一种消化酶,存在于唾液中,由口腔和胰腺分泌。
•例子:唾液素在口腔中起到分解淀粉为糖的作用,促进食物的消化吸收。
8. 工具蛋白(Chaperone protein)•定义:工具蛋白是一类参与蛋白质折叠和修复的蛋白质,存在于细胞内各个细胞器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UUUUUUUU… 苯丙氨酸
UUU是苯丙氨酸的密码子
ACACACAC…苏氨酸和组氨酸的多聚体 CAACAACAA…谷氨酰胺、天冬酰胺和苏氨酸的多聚体 ACA是苏氨酸的密码子,CAC为组氨酸的密码子
2. 运输工具:tRNA和反密码子 (anticodon)
tRNA
3. 合成原料:活化的20种氨基酸
幼年肾结石
第五节 异常情况下核糖体的变化
多聚核糖体的解聚:是指多聚核糖体分散为 单体,失去正常有规律排列,孤立地分散在胞质 中或附在粗面内质网膜上。一般认为,游离多 聚核糖体的解聚将伴随着内源性蛋白质生成的 减少。 脱粒是指粗面内质网上的核糖体脱落下来, RER上核糖体的解聚和脱粒将伴随外输蛋白合 成的减少。 电镜下,多聚核糖体的解聚和粗面内质网的 脱粒都可看作是蛋白质合成降低或停止的一个 形态指标。
氨基酸+ tRNA+ATP
氨基酰 - tRNA合成酶
氨基酰 - tRNA复合物
密码子、反密码子、氨基酸
Ala
密码子:5’-GCA-3’ 反密码子:5’-UGC-3’
CGU GCA
氨基酸:丙氨酸
4. 合成场所:核糖体上的四个活性部位
1、供体部位(P) 5' P 小亚基上,肽酰基部位 mRNA 位A 位 2、受体部位(A) 大亚基上,氨酰基部位 转肽酶 移位酶 3、转肽酶部位 大亚基上,多肽链转移酶(肽合成酶) 4、移位酶部位 大亚基上,GTP酶活性部位
5′ 1
2 3 4 5
细 胞 质
内质网膜 内 质 网 腔
3′
信号肽酶 (signal peptidase)
5′ 1
2 3 4 5 6 3′
细 胞 质
内质网膜 内 质 网 腔
5′
1
2 3 4 5 6 7
细 胞 质
内质网膜 内 质 网 腔
核糖体大、小亚基识别起始密码后 与mRNA结合,开始多肽链的合成
信号识别颗粒与信号识 别颗粒受体的相互作用
信号肽(Signal Peptide) 外输性蛋白特有,15-30个氨基酸 信号识别颗粒(Signal Recognition Particle, SRP) 位于细胞质基质中,识别信号肽 信号识别颗粒受体(SRP-R) 位于内质网的膜上,与SRP结合 通道蛋白(移位子, Translocon) 位于内质网的膜上的蛋白质复合体 是蛋白质穿越内质网的通道
普遍存在于真核细胞、原核细胞中源自(除哺乳类红细胞外) 分布于细胞质、核质、线粒体。
第一节 核糖体的超微结构
一、形态结构: 电镜下,不规则颗粒,含大、小亚基
超微结构要点
由大、小二个亚基组成。 大小亚基凹陷部位彼此对应相结 合,形成特殊的“间隙结构”。 大亚基内部有“中央管结构”
二、分布和类型
生物学意义
提高了蛋白质合成的速率
减轻了细胞核的负荷
第二节
核糖体的理化性质
核糖核蛋白体(核糖体)= rRNA+蛋白质
核糖体RNA(rRNA) 约占60% 蛋白质(r蛋白质)约占40% 嗜碱性
原核细胞70S 真核细胞80S
rRNA 3种 4种
蛋白质 52 种 83 种
大亚基 小亚基 50S 30S 60S 40S
普遍存在于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内 (除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外) 分布于细胞质、线粒体、细胞核
两种类型:游离核糖体和附着核糖体
游离核糖体
附着核糖体
内质网
三、核糖体的存在形式: 大、小亚基
单体
多聚核糖体
多聚核糖体(polyribosome ) 在多肽链合成中,常常3-5个甚至几十个核糖
体由mRNA 串联在一起,形成螺纹状或念珠状结 构,它是合成多肽链的功能形式,当肽链合成终 止后,多聚核糖体重新解离成单体。
3'
发现RNA具有酶的功能 具有酶活性的RNA 被称为核酶(Ribozyme)
(二)蛋白质合成的简要过程
1、起始
(1)氨基酸的激活和转运:
氨基酰tRNA合成酶 氨基酰-tRNA 氨基酸 + tRNA 复合物 ATP
(2)起始复合物的形成
原核细胞: 70S-mRNA-fMet-tRNA 真核细胞: 80S-mRNA-Met-tRNA fMet:甲酰蛋氨酸 Met:蛋氨酸
20种氨基酸,三种RNA
1.编码模板:mRNA和密码子(codon)
起始密码 AUG
UAA
UAG 终止 密码 UGA 密码子的兼并性
遗传密码的破译——大胆的预言
1944年,理论物理学家Erwin Schriodinger在《什么是生命》一
书中大胆地预言,染色体是由一些
同分异构的单体分子连续所组成。 这种连续体的精确性组成了遗传密 码。
内 膜 系 统
线 粒 体
核 糖 体
第六章 核糖体与蛋白质的生物合成
Ribosome and Biosynthesis of Proteins
细胞组分分离技术和电子显微镜
George Palade
1955年发现
George Palade
Overview
非膜性结构的细胞器
细胞中已知的最小的细胞器
红霉素
复习思考题
名词解释: 多聚核糖体 、 分泌性蛋白质 结构蛋白质 问答题: 糖蛋白(分泌性蛋白质)是怎样合 成和分泌的(细胞的整体性)?
28S
18S
核糖体的组装
第三节 核糖体与蛋白质的生物合成
核糖体是细胞内合成蛋白质的重要场所
放 H3-AA 射 性 标 记 技 术
匀 浆
分
离
核 糖 体
一、合成蛋白的类型
结构蛋白:又称“内源性蛋白”,用于细 胞本身或组成自身结构的蛋白质,主要在 游离核糖体上合成,如细胞质中的蛋白等。 输出蛋白:又称“分泌性蛋白质”,主 要在附着核糖体上合成,分泌到细胞外
5′ 1 3′ 2
信号识别颗粒
小亚基 大亚基 3′
细 胞 质
信号肽 (signal peptide) 信号识别颗粒受体(SRP-R)
内质网膜 内 质 网 腔
移位子(translocon)
5′ 1
2 3
细 胞 质
内质网膜 内 质 网 腔
3′
5′ 1
2 3 4 3′
细 胞 质
内质网膜 内 质 网 腔
发挥作用,如抗体蛋白、蛋白类激素等。
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
(一)参与蛋白质合成的主要成员
主要原料 运输工具 编码模板(图纸) 合成场所(制造车间) 20种氨基酸 tRNA (转运RNA) mRNA (信使RNA) 核糖体
其它必需“材料”:蛋白因子及酶、ATP和GTP等
主要原料 运输工具
合成场所
编码模板
在急性药物中毒性(四氯化碳)肝炎和 病毒性肝炎后,以及肝硬化病人的肝细 胞中,大量多聚核糖体解聚呈离散单体 状,附着多聚核糖体脱落, 导致分泌蛋白 合成减少,所以病人血浆白蛋白含量降 低。 一些药物、致癌物可直接抑制蛋白 质合成的不同阶段。
四环素
5' mRNA P 位 转肽酶 3'
A 位
转位酶
氯霉素
核糖体的功能
为多肽链合成提供场所;稳定 mRNA和保护合成的肽链
细胞内多肽链的“装配机”
第四节 蛋白质合成的细胞内定位
一、蛋白质的定位
核糖体 胞质溶胶
N端 螺旋信号
C端 KDEL
内质网
C端 三肽信号
跨膜 螺旋信号
高尔基体
线粒体
过氧化物酶体 M-6-P
核输入信号
细胞核
溶酶体
细胞表面
二、多肽链穿越内质网的移位机理 ——信号学说
物 质 进 出 细 胞 膜
穿膜 运输
简单扩散 被动运输 离子通道扩散 易化扩散
主动运输 离子泵
伴随运输 吞噬作用 胞吞作用 胞饮作用 膜泡 胞吐作用 受体介导胞吞 运输 穿胞吞吐作用
易化扩散
离子泵/伴随运输
受体介导胞吞
细 胞 器 转运小泡 细胞质 过氧化物酶体 溶酶体 高尔基复合体 线粒体 内质网 核被膜 附着核糖体 细胞核 细胞膜 游离核糖体 膜 性 细 胞 器 非 膜 性 细 胞 器
合成信号肽(30 氨基酸)
SRP识别、结合
与ER上的SRP-R结合
SRP、SRP-R分离
核糖体与内质网上的移位子结合 多肽链穿越内质网
多肽链继续合成,信号肽被剪切
三、信号肽相关疾病
primary hyperoxaluria(原发性高草酸盐尿症)
信号肽突变
丙氨酸-乙醛酸氨基转移酶 “异位”至线粒体
2、延伸
活化tRNA进入A位 转肽酶 P位肽链与A位氨基酸结合 移位酶 核糖体移位 新的密码子和相应的活化 tRNA进入A位 肽链延伸
PA
PA
PA
PA
3、终止与释放
mRNA上出现终止密码子 UAG,UAA和UGA 释放因子识别终止密码子
释放因子进入A位, 抑制转肽酶作用 多肽链从大亚基中央管 全部释放出 核糖体大小亚基与mRNA分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