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乡就业如何将大学毕业生“喊”回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返乡就业如何将大学毕业生“喊”回家

再过几个月,又将迎来大学生毕业的日子。教育部部长袁贵仁日前表示,2014年高校毕业生规模为727万人。毕业之后,是选择在大城市就业,还是回到家乡去发展?这一直是大学生们比较纠结的一个问题。

“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多少寒门学子曾怀揣这样的决心毅然奔赴叫作“远方”的他乡,只为逃避“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世代“循环”。但大城市立足不易,各种消费逐年上涨,“蚁族”“蜗居”“车奴”“房奴”……各种调侃不绝于耳。

近日,有媒体调查显示,89.3%的受访者有过回老家工作、生活的念头。同时,63.3%的受访者发现,年轻人回乡就业,大多倾向进体制内单位。

近九成人想过回乡逾六成倾向进体制内

近日,媒体的一项调查显示(65774人参与),89.3%的受访者有过回老家(特指二三四线城市或县城,下同)工作、生活的念头。同时,63.3%的受访者发现,年轻人回乡就业,大多倾向进体制内单位。

调查中,90后占39.2%,80后占43.4%,70后占12.4%,60后占1.8%,3.3%的人为50后及以上。受访者的区域分布

是:一线城市(33.0%)、二线城市(33.0%)、三四线城市(18.1%)、县镇村(13.5%)。

调查中,89.3%的受访者都有过回老家工作、生活的念头。43.5%的人感觉,周围回老家就业的人较多。

24岁的彭涛(化名)从武汉某职业技术学校毕业后,放弃了去一线城市工作的机会,回到家乡宜昌市下辖的某县城,进入一家民营企业工作,很快便娶妻生子,工作两年就买了一套房。他表示:“比起仍在外闯荡的大学同学,我的生活压力要小得多,收入稳定买房压力小,一家人生活不算富裕但很安定,在老家生活带给我更多的归属感。”

在深圳从事设计工作的蒋一帆,则倾向留在一线城市。“北京深圳这样的大城市会给年轻人带来奋斗的动力,而老家经济落后,无法给我提供理想岗位。即使生活不尽如人意,我也会坚持自己的选择,留在一线城市打拼。”

家乡在辽宁瓦房店、即将从湖南大学毕业的迟建发现,他的大学同学很多都选择了回乡就业,“有的去了地铁调度室,有的去了银行,有的进了国企,还有的凭借家庭背景去了核电站工作。总体而言,回去的人基本上都进了体制内”。

北京某高校教师张老师指出,高等教育扩招产生了很多高端人才,但现存的经济和社会结构,无法容纳如此大规模的人才,不能为他们提供足够的位置,导致这一群体进入社会后的就业状况不能真正和职业预期接轨,实际地位与教育

带给他们的身份预期形成了强烈反差,这需要引起关注。

调查中,63.3%的受访者发现,很多年轻人离开一线城市后,大多倾向回到老家的体制内。

老家的经济水平、周围人素质和就业公平性影响年轻人返乡

影响年轻人返乡的因素有哪些?调查中,46.1%的人指出老家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太理想,14.6%的人认为周围人的道德素质不理想,12.3%的人指出老家就业环境的公平性并不理想。此外,受访者认为老家还欠缺:更健全的基础设施(6.7%)、相对丰富的产业构成(6.6%)、简单的人际关系(4.5%)、大城市的视野(3.6%)、舒适的生活环境(3.1%)等。

在迟建看来,大城市企业会给员工提供良好的福利待遇,还会推选优秀人才出国深造,开拓国际视野,这是老家的企业做不到的。“我不想一下子看到人生的尽头,因此不愿进入体制。”迟建认为,老家只有经济水平提升,就业环境改善,人们不局限于眼前的一亩三分地,才能吸引更多人回去。

上海财经大学商学院教授钟鸿钧强调,大学生返乡就业带回来的不仅是先进的技能,还有广阔的视野和创新性思维,因此大学生返乡是一个值得鼓励的现象。“为了留住大学生,老家需要帮助大学生在职业发展上获得更多空间,并

且需要纯洁人际关系,为大学生晋升和职业发展创造更公平的竞争环境。”

“家乡要想更好地吸纳人才,首先,要在自然环境的建设上多下功夫,良好的环境可以成为家乡与大城市竞争的有力条件。其次,要有完善的城市休闲设施,这可以带来更为舒适的城市生活状态和更小的压力。”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王丛虎说,随着二三线城市现代化建设的逐步推进,家乡日趋公正的制度环境和更加优越的社会人文环境,会吸引更多人从一线城市返乡生活与工作。

回乡不代表“无功而返”,也能实现价值

“读书改变命运”的观念不仅让读书变得功利化,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让回乡就业成为“失败”的代名词。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许多人认识到“工资待遇”不再是读书的终极意义,回乡也不代表“无功而返”,关键在于如何能充分地实现自己的价值。

2007年,毕业于中南民族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章景志,受学校推荐,到法国深造。他用两年的时间在法国克莱蒙费朗完成了他的第一个硕士学位:企业管理。后又进入巴黎高等商学院,完成了他的第二个硕士学位:国际采购。毕业后,他被法国的一家服装公司聘用,做起了国际采购员工作。

但是,工作一年之后,章景志毅然带着妻子回国,来到

大山深处的故乡湖北省保康县。

对于这样的决定,章景志的亲人和朋友大多不理解。夫妻双双留洋,妻子出身四川高干家庭,为什么要回到交通不便、经济不发达的深山沟呢?

对此,章景志有他自己的想法。人的一生是短暂的,决不可以碌碌无为,要做一个对国家、对社会有贡献的人。对家乡的热爱和对家乡核桃产业前景的看好,促使他选择回到保康,开始他的核桃产业之梦和带领村民共同富裕的追求。

回乡不再被乡人视为“无功而返”,而被认为是对家乡“反哺”的贡献。回乡就业的行动,是以成熟的心态认识自己、于现实面前权衡利弊后的择优选择。工资不是人生追求的目的,成功和金钱也拥有不同的含义。只有全社会形成这样的认识,大学生回乡就业,才不会感到“汗颜”。留住人才,三四线城市要“给力”

基于三四线城市成人才“洼地”的现实,黑龙江省牡丹江市委书记张晶川表示,要吸引本地籍在外大学生回乡就业。

市委书记喊大学生“回家”就业,一方面,传递出家乡管理者对于人才的渴望,对于知识的尊重;另一方面,书记的表态也可视为一个庄严的承诺,即家乡会出台诸多利好政策,善待返乡大学生,让他们有一个施展才华的舞台。如果有更多的三四线城市管理者都能有这样的胸襟和诚意,相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