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元长石地质温度计及其在我国粤西花岗岩中的应用

合集下载

三元长石地质温度计及其在我国粤西花岗岩中的应用

三元长石地质温度计及其在我国粤西花岗岩中的应用
收稿日期: 2003- 07- 27 作者简介: 王联魁, 男 ( 汉族) , 研究员, 博导, 从事花岗岩研 究 .
三元长石在花岗岩中的平衡交换反应有三个:
N aA lSi3O 8 = N aA lSi3O 8、 KA lSi3O 8 = KA lSi3O 8、 A F PF A F PF CaA l2 Si2O 8 = CaA l2 Si2O 8 A F PF
长石地质温度计是众多地质温度计的一种, 而地 质温度计主要是根据变质岩、 岩浆岩中共生矿物的化 学成分, 通过地质热力学计算, 获得温度数据。 因此, 热力学和岩石中共生矿物组合是地质温度计的理论 基础, 根据岩浆岩和变质岩中平衡共生矿物间元素的 分配, 经热力学计算, 从而可得到共生矿物组合的温
华南地质与矿产 2003 年 Geo logy and M inera l R esou rces of Sou th Ch ina 第 4 期
文章编号: 1007-
3701 ( 2003) 04- 0001- 09
三元长石地质温度计及其 在我国粤西花岗岩中的应用
王联魁, 沙连 , 徐文新, 邓高强
(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广东 广州 510640)
摘要: 根据 G reen et a l ( 1986) 提出的三元长石温压计公式, 以长石三元固溶体和矿物相平衡为 基础, 通过热力学推导, 建立了联立方程法和迭代法两种计算三元长石温度的方法。根据联立求 解可获得 T
E+ W
N aK V
N aCa H
F ] + [W
A+ W
B+ W ( 2- x
KN a S
C
]
+ W
AF Ab

地质学第三章火成岩

地质学第三章火成岩

第三章火成岩岩石是在各种地质作用下,按一定方式结合而成的矿物集合体,是构成地壳及地幔的主要物质。

有些岩石主要由一种矿物组成,称单矿岩。

如天安门前金水桥的大理石,古代称汉白玉,由单一的方解石组成的。

多矿物构成的岩石称多矿岩,自然界绝大多数岩石是由两种以上矿物组成的。

岩石是地质作用的产物,其化学成分、矿物成分、结构、构造及产状都与地质作用有密切的因果关系。

同时岩石又是地质作用的对象,地球的内、外营力共同对岩石外表形态等进行塑造。

概况地说,岩石是地球发展的产物,其记录了地球发展的历史和规律。

按成因,岩石可以分火成岩 (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三大类。

(1) 火成岩(岩浆岩)(Magmatic rocks, Igneous rocks):它主要是由地壳深处或上地幔中形成的高温熔融的岩浆,在侵入地下或喷出地表冷凝而成的岩石。

简单地说:由岩浆冷凝固结而成的岩石称为岩浆岩。

(2) 沉积岩(Sedimentary rocks):它是由地壳风化产物、生物有关物质、火山碎屑物等,在外营力作用下搬运、沉积、固结而成。

如砂岩、灰岩。

(3) 变质岩(Metamorphic rocks):由岩浆岩、沉积岩经变质作用转化而成的岩石。

如大理岩、片麻岩等。

就面积而言,沉积岩占75%,火成岩和变质岩共占25%。

就重量而言,火成岩占89%,沉积岩和变质岩分别为5%和6%。

岩浆岩和变质岩又可统称为结晶岩。

三大岩类可以相互转化。

一、基本概念1.火成岩简单地说,火成岩就是由地壳深处或上地幔中形成的高温熔融的岩浆冷却后而形成的一种岩石。

现在已经发现700多种岩浆岩,大部分是在地壳里面的岩石。

火成岩包括两类岩石:一类是由岩浆冷凝结晶作用形成的岩浆岩;另一类是由非岩浆作用形成的(如花岗岩化作用)。

其中,以岩浆岩为主,占地壳总体积的65%。

2.岩浆的概念岩浆是在地壳深处或上地幔天然形成的、富含挥发组分的高温粘稠的硅酸盐熔浆流体,是形成各种岩浆岩和岩浆矿床的母体。

地球科学中火成岩矿物温压计研究进展

地球科学中火成岩矿物温压计研究进展

地球科学中火成岩矿物温压计研究进展发表时间:2020-08-18T17:09:01.257Z 来源:《中国西部科技》2020年第8期作者:冉亚洲[导读] 火成岩结晶的温度、压力对于研究火成岩形成时的岩浆结晶环境、熔体演化过程具有重要意义。

摘要:火成岩结晶的温度、压力对于研究火成岩形成时的岩浆结晶环境、熔体演化过程具有重要意义。

岩浆结晶过程中某些元素在成岩矿物中的含量与岩浆结晶的温度、压力有很好的相关性,通过矿物压力计获得岩浆结晶时的压力,可以计算出岩浆侵位冷凝结晶时的深度。

通过矿物温度计获得岩浆冷凝结晶时的温度,根据地温梯度推演结晶深度,并能进一步验证通过压力计获得的成岩深度的准确性。

研究者通过低温热年代学手段获得岩浆剥露到地表的时间,结合岩浆侵位结晶的年龄、侵位的深度,可以获得岩浆隆升剥蚀的速率。

对比区域不同花岗岩隆升剥蚀过程,解释造山带演化过程。

本文综述了矿物温度压力计的研究进展,包括角闪石-斜长石温度压力计、绿帘石温度计。

关键词:矿物温度计、矿物压力计、岩体隆升1角闪石、斜长石矿物温度压力计1.1角闪石全铝压力计Hammarstrom and Zen(1986)通过电子探针分析高压和低压钙碱性侵入体中角闪石AlT和Alⅳ之间的线性拟合关系:Alⅳ=0.15+0.69 AlT,r2=0.97,而角闪石中的AlT含量又与角闪石结晶时的压力和温度有很好的对应关系,即角闪石的全铝含量随着压力升高而增大。

所以角闪石便成为探究火成岩结晶温压条件的可靠矿物(Bluandy and Holland , 1990),而角闪石全铝压力计对于角闪石的种类又有要求,通常闪长岩类岩石中的普通角闪石、浅闪石、韭闪石、钙镁闪石比较适用。

研究中通过对比前人文章中火成岩侵入体和自然岩石的矿物相平衡实验得到在特定矿物组合(斜长石、角闪石、黑云母、钾长石、石英、榍石、磁铁矿或钛铁矿±绿帘石)下,角闪石全铝压力计的计算公式。

粤西沿海回填场地复杂地质条件的地基处理——振冲碎石桩与换填法联合处理成功应用

粤西沿海回填场地复杂地质条件的地基处理——振冲碎石桩与换填法联合处理成功应用

粤西沿海回填场地复杂地质条件的地基处理——振冲碎石桩与换填法联合处理成功应用摘要:振冲碎石桩广泛应用在沿海工程建设的场地地基处理中,粤西沿海某项目建设用地为回填场地,浅部地层以砂土为主,且局部存在可液化土层,采用振冲碎石桩处理地基。

但由于局部区域地层结构复杂且浅层存在大量孤石,导致只采用振冲碎石桩未能满足设计对地基承载力及沉降的要求,需要采取技术措施补救。

本文结合实际案例,浅要分析振冲碎石桩和换填法相结合的方法在粤西沿海复杂地质条件下地基处理中的实际应用,并通过试验结果验证了地基处理效果。

关键词:振冲碎石桩;换填法;地基处理1前言振冲碎石桩复合地基适用于挤密处理松散砂土、粉土、粉质黏土、素填土、杂填土等地基,以及用于处理可液化地基[[1]]。

关于振冲碎石桩应用在大型工程地基处理中,国内学者有很多研究[[2]][[3]],换填法在软弱地基处理也很常见,但将振冲碎石桩与换填法相结合应用到沿海复杂地基处理中并不多见,本文结合粤西沿海某大型工程地基处理过程,说明振冲碎石桩和换填法相结合处理沿海复杂地质条件地基的应用效果。

2 工程概况及工程地质条件2.1工程概况本项目位于广东茂名市电城镇北山岭,临近海岸。

该项目场地地基处理后将用于某大型石化仓储工程建设。

根据项目的地质条件,项目地基处理在不同区域分别采取两种不同的处理方案,一是采用振冲碎石桩复合地基,二是采用长螺旋后插筋钻孔灌注桩刚性桩地基。

采用振冲碎石桩施工工艺进行地基处理的区域中,由于地质条件复杂,局部区域还需要在振冲碎石桩的基础上采用加密桩和部分地基换填的方法进行进一步处理。

2.2工程地质条件2.2.1 地层概况根据《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本场地地质条件最为复杂的TK-13区域地层主要为:①层素填土(Q4ml):褐黄色,松散,稍湿~湿,主要成份为细中砂、黏性土,顶部含有少量植物根系、碎石等,近期人工回填。

该层仅在场地内部分区域有揭露,层厚0.50~3.00m,层底高程10.75~15.28m,层底深度0.50~3.00m。

第一章 岩石及其地质分布

第一章 岩石及其地质分布
混合岩是一种由浅色和暗色的 两种岩石组成的,暗色的是先存的
变质岩,而浅色的是经就地熔融产 生的富硅、铝质的岩浆岩,它们是
两种不同作用形成的过渡类型,但 通常将其列入变质岩类中。
例3:沉积岩与低级变质岩的过渡 若埋藏深度逐渐变大,受地温梯度的影响,温度也随压力加大
而增高,矿物会转变为新的矿物类型,结构构造也相应发生变化。 与变质作用中的埋藏变质及低度变质过渡,而所形成的岩石类型也 呈现出了过渡的特点。
二、岩石学及其发展史
2. 由于岩石学研究内容和侧重面的不同,又出现了不同的分 支岩石学科:
可分为3个阶段: (1) 显微镜前时期 (2) 显微镜时期-建立了岩类学 (3) 显微镜后时期-建立了岩理学
二、岩石学及其发展史
早期的分类:
岩类学(岩相学、描述岩石学)---着重研究岩石的分类命名及岩石本
身特征(分布、产状、成分 、结构、构造等)

造不明显
5、 岩 石 可 以 是 不 太 固 6、 大 范 围 的 矿 物 学 前 进
7、 典 型 产 状 如 岩 株 、 岩 床 、 岩 结 的

基、岩脉等
7、 也 可 以 有 些 块 状 岩 石
结 构 斑 状 、玻 璃 质 、多 孔 状 、杏 仁 状 、碎 屑 结 构 、 化 石 结 构 、 角 砾 状 、 变 粒 结 构 、 变 晶
(1) 岩浆岩:
是由地幔或地壳的岩石经熔融或部分熔融形成岩浆继而冷 却固结的产物。
铁镁质岩石
石鼓尖 辉石岩: 130.5+7.1Ma 石英闪长岩:131.8+3.9Ma
岩浆岩成因的暗色包体
(2) 沉积岩:
是由地表风化产物、火山碎屑物等,在外力作用下搬运、 沉积、固结而成的。

锆石在地质研究中的应用

锆石在地质研究中的应用

2021.08科学技术创新锆石在地质研究中的应用夏浪(成都理工大学,四川成都610000)锆石一直被视为具有高度稳定性的矿物,具有能持久保持矿物形成时的物理化学特征,富含U 、Th 等放射性元素、离子扩散速率低、封闭温度高等特点,因此被广泛于岩石学、地球化学研究中。

近年来微区定年技术发展,锆石更加成为了U -Pb 定年的理想对象。

本文从锆石岩相学、地球化学、包裹体等方面阐述锆石在地质领域研究中的应用方向。

1锆石矿物学和岩相学特征锆石的化学式为Zr Si O 4,含有H f ,Th ,U 等混入物,在岩浆岩矿物中含量较低,一般是以副矿物的形式存在。

在岩浆结晶分异演化过程中,根据鲍文反应序列分为连续和不连续系列。

岩浆中先后结晶出橄榄石、辉石、角闪石等暗色矿物,斜长石伴随暗色矿物且牌号递减依次结晶出来,从基性向酸性斜长石演化。

Zr 在基性岩浆中不饱和,锆石难结晶出来,而在酸性岩浆中饱和可以晶出。

CL 阴极发光的原理实质上是由于矿物中可能会混入杂质离子或者是晶体生长过程中产生的缺陷、双晶、生长条纹等,这些因素都可能导致矿物颗粒内部由于成分不均一而在阴极发光图像上呈现不同,锆石环带很好的记录了岩浆演化的过程。

在对锆石的CL 阴极发光影像图中,不同岩石成因的锆石在CL 阴极发光图像下形态会有显著的区别。

岩浆锆石广泛存在于酸性岩浆岩中,而在偏基性的岩石中存在的较少,岩浆锆石具有特征的同心韵律环带,具有自形到半自形的长柱状特征。

在沉积岩中也会以少量碎屑锆石的形式存在,碎屑锆石磨圆较好。

在高级变质岩中,特别是在原岩富含锆石的高级变质岩中,锆石的结构往往较为复杂,构成由晶核和变质增生组成的复杂结构。

变质锆石指的是变质作用过程中形成的锆石,成因不同的锆石(深熔作用形成、变质流体结晶、变质重结晶等)甚至是不同变质相下形成的锆石在阴极发光图像上都具有不同的环带特征以及锆石形态,如图1。

2锆石包裹体包裹体是矿物生长过程中或形成之后被捕获包裹于矿物晶体缺陷中的,保存在主矿物至今的物质。

海坨山岩体中黑云母的成分特征及其指示意义

海坨山岩体中黑云母的成分特征及其指示意义

海坨山岩体中黑云母的成分特征及其指示意义赵忠海【摘要】海坨山岩体位于北京市延庆区与河北省怀来县的交界处,为一大型复式岩基,前人对于其成因类型及形成环境方面的研究程度较低.黑云母是花岗岩中最为常见的暗色造岩矿物之一,其化学成分对生长环境较为敏感,可提供熔体的物理化学条件等信息,反映岩浆演化和结晶条件,故研究岩体中黑云母的成分特征,对研究其岩浆物质来源,分析其岩浆形成环境,探讨其与成岩作用的关系具有很好的指示意义.本文通过电子探针方法,对海坨山岩体中黑云母的化学成分特征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对该岩体的岩浆物质来源与形成环境条件进行了研究与探讨.研究显示,海坨山岩体中的黑云母,具有富铁、镁,贫硅、铝的特征,钛的含量较高,属于镁质黑云母.其成分特征表明,海坨山岩体属I型花岗岩,其岩浆物质来源于上地幔与下地壳,形成于相对高温高压的较深环境.【期刊名称】《城市地质》【年(卷),期】2018(013)001【总页数】7页(P18-24)【关键词】海坨山岩体;黑云母;电子探针分析;I型花岗岩;幔壳混源;高温高压环境【作者】赵忠海【作者单位】北京市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北京 10019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588.1210 前言黑云母是花岗岩中最为常见的暗色造岩矿物之一,其化学成分对生长环境较为敏感,受岩浆冷却结晶时的物理化学条件(温度、压力和氧逸度等)控制明显,其化学成分特征可提供熔体的物理化学条件等信息,反映岩浆演化和结晶条件(Wones etal,1965),故研究花岗岩中黑云母的主要特征,对研究其岩浆物质来源,分析其岩浆形成环境,探讨其与成岩及成矿作用的关系具有很好的指示意义(Burkhard,1991)。

位于北京西北部的海坨山岩体为一大型的复式岩基,是中—酸性岩浆多期次侵入活动的产物,其主要岩性为石英二长岩、二长花岗岩和花岗岩,岩石中广泛分布黑云母和角闪石等暗色矿物。

关于海坨山岩体,前人研究工作程度较低,只是将其作为单一的花岗岩侵入体,认为其形成于中生代晚侏罗世(郁建华等,1992),而对其岩石成因与成岩环境方面并没有进行深入的研究。

青海省某铜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

青海省某铜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

青海省某铜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徐龙;张翔【摘要】研究铜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对铜矿床的开发具有重要影响,本文以青海省乌兰乌珠尔斑岩铜矿为例,深入研究了其矿床地质特征和成因,通过研究矿床地质成因发现,青海省乌兰乌珠尔斑岩铜矿的铜矿化主要是由于高温热液蚀变导致的,并且高温热液蚀变越强烈,青海省乌兰乌珠尔斑岩铜矿的铜矿化越好,铜矿化质量越好.【期刊名称】《世界有色金属》【年(卷),期】2019(000)001【总页数】2页(P119,121)【关键词】乌兰乌珠尔斑岩铜矿;地质特征;矿床;微量元素特征;青海省【作者】徐龙;张翔【作者单位】青海省地质调查局,青海西宁 810000;青海省地质调查局,青海西宁810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642青海省乌兰乌珠尔铜矿位于我国西部柴达木盆地[1]。

该矿区主要以中酸性侵入岩系和基底岩系为主要特征,并且该矿区其构造以东西以及东西西向断裂为主。

1 青海省乌兰乌珠尔铜矿矿区地质特征研究1.1 岩相学特征研究青海省乌兰乌珠尔矿区铜矿化主要产自于蚀变石英岩与花岗斑岩当中,除此以外还有部分产自于其两侧的围岩当中。

它们的产状和控矿断裂相一致,其岩脉宽大约在6m~10m之内,最宽处为60 m,延长为1000 m~2000 m。

该矿床的花岗斑岩呈灰色,块状构造和斑状结构。

其斑晶成分为石英(3%~6%)、长石(2%~5%)、斜长石(4%~8%)及少量的暗色矿物(1%~2%),其中斑晶大小为0.89mm~3.1 mm,斜长花岗岩(似斑状)的大小为0.91mm~11.09mm。

石英常已经出现了熔蚀现象,正长石正在向着粘土化方向发展,暗色矿物已经逐渐被碳酸盐集合体所取代,仍然保留着柱状的假象。

基质矿物粒径大约为1.2mm~2.6 mm,以斜长石为主(70%),其次是正长石(11%~15%)、石英(5%~9%)、花岗斑岩(17%~39%)等。

由于斑景里面的长石具有蚀变性特征,因此其本身所受到的蚀变影响较小。

江西密坑山火山岩型铍矿的发现及其意义

江西密坑山火山岩型铍矿的发现及其意义

2024/040(01):0029 0042ActaPetrologicaSinica 岩石学报doi:10.18654/1000 0569/2024.01.02李晓峰,韦星林,邓宣驰等.2024.江西密坑山火山岩型铍矿的发现及其意义.岩石学报,40(01):29-42,doi:10.18654/1000-0569/2024.01.02江西密坑山火山岩型铍矿的发现及其意义李晓峰1,2 韦星林3 邓宣驰1 朱艺婷1 叶林春4 卢国安5,2,WEIXingLin3,DENGXuanChi1,ZHUYiTing1,YELinChun4andLUGuoAn5LIXiaoFeng11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292 中国科学院大学地球与行星科学学院,北京 1000493 江西省地质局,南昌 3300254 江西省地质局有色地质大队,赣州 3410005 江西省地质局第七地质大队,赣州 3410001 KeyLaboratoryofMineralResources,InstituteofGeologyandGeophysics,ChineseAcademyofSciences,Beijing100029,China2 CollegeofEarthandPlanetarySciences,UniversityofChineseAcademyofSciences,Beijing100049,China3 JiangxiBureauofGeology,Nanchang330025,China4 JiangxiBureauofGeologyNon ferrousGeologicalBrigade,Ganzhou341000,China5 TheSeventhGeologicalBrigadeofJiangxiBureauofGeology,Ganzhou341000,China2023 10 01收稿,2023 10 15改回LiXF,WeiXL,DengXC,ZhuYT,YeLCandLuGA 2024 Thediscoveryandgeologicalsignificanceofthevolcanic hostedberylliumoccurrencesatMikengshandistrict,JiangxiProvince,SouthChina.ActaPetrologicaSinica,40(1):29-42,doi:10.18654/1000 0569/2024.01.02Abstract Volcanic hostedberylliumdepositisanimportanttypeofberylliumresource,itprovidesover80%ofglobalberylliumresourcesannually Therefore,theexplorationanddiscoveryofthistypeiscrucialtoimprovethesafesupplycapacityofberylliumresourcesinChina Onthebasisofpreliminaryfieldgeologicalinvestigation,analysisandtesting,andgeologicalprofilemeasurement,threevolcanic hostedberylliumoccurrences,suchasShangwan,SongdongandRongjingba,werediscoveredintheterrestrialvolcanicrockareaofMikengshan,JiangxiProvince,SouthChina Accordingtothehostrock,itcanbedividedintotwotypesofmineralization:(1)topaz bearingsulfidequartzveininpyroclasticlava,and(2)alteredrocktypeinthefracturedzoneinthetuff Topaz bearingsulfidequartzveinoccuraslargeveins,veinlets,stockwork,and/ormassive Itismainlycomposedoftopaz,quartz,muscovite,biotite,sphalerite,galena,cassiterite,wolframite,molybdenite,phenakiteandbertrandite Atpresent,morethan20topaz bearingsulfidequartzveinhavebeendiscovered,withBecontentrangefrom106×10-6to850×10-6 Thealteredrocktypeismainlydistributedalongthefracturezoneinthetuff,andtheoreismainlycomposedofquartz,fluorite,chlorite,sphalerite,galena,cassiterite,beryl,phenakiteandbertrandite Fouralteredfracturezoneshavebeenfoundinthetuff,whichwithBecontentrangefrom40×10-6to2790×10-6 TheBeconcentrationinalteredfracturezoneincreasedwiththedegreeofchloritizationalteration Thehydrothermalalterationsrelatedtoberylliummineralizationaremainlycomposedoftopazization,muscovitization,fluoritization,chloritization,andcarbonatization ThispaperobtainsazirconSHRIMPU Pbageof136 4±1 8Maforporphyroclasticlava,twocassiteriteU Pbagesof137 4±1 9Mafromtopaz bearingsulfidequartzveininporphyroclasticlavaand134 7±4 8Mafromalteredrockinthefracturedzoneinthetufftype,respectively Thesetwoeventsformedalmostsimultaneouslywithintheerrorrange,whichsuggeststheberylliummineralizationisclosetoorslightlylaterthanthecrystallinetuffdepositionandporphyroclasticlavaeruptedintheregion,andisrelatedtovolcanicmagmaticactivity Thediscoveryofvolcanic hostedberylliumoccurrencesnotonlyprovidesacluetosearchforthistypeofdepositinvolcanic sedimentarybasinsintheregion,butalsoprovidesreferencefortheexplorationforvolcanic hostedberylliumdepositsinareaswhereporphyryandsub volcanictindepositsaredevelopedKeywords Volcanic hostedberylliumdeposit;Metallogenictype;Ore formingage;Mikengshan;SouthChina本文受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重点部署项目(IGGCAS 202205)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972087)联合资助第一作者简介:李晓峰,男,1971年生,博士,研究员,主要从事稀有金属矿床成矿作用研究,E mail:xiaofengli@mail iggcas ac cn摘 要 火山岩型铍矿是金属铍重要的矿床类型,它每年提供了全球80%以上的铍资源量,因此,寻找和发现该类型矿床对于提高我国铍资源的安全供给能力至关重要。

花岗岩中角闪石的矿物学特征及地质意义

花岗岩中角闪石的矿物学特征及地质意义

花岗岩中角闪石的矿物学特征及地质意义作者:许旭郑改红来源:《科学导报·学术》2019年第49期摘 ;要:花岗岩是岩浆在地下深处经冷凝而形成的深成酸性火成岩。

而角闪石石花岗岩中重要的组成矿物。

从成因矿物学角度出发,通过对花岗岩中角闪石进行电子探针分析确定角闪石中的组成成分、化学成分分析、角闪石-斜长石温压计的计算原理及适用条件以及该温压计在计算岩浆体系成岩成矿的温度、压力,进而估算岩浆侵位深度及上升速率方面的应用,揭示了其在岩浆演化过程中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花岗岩;角闪石;成因矿物学;电子探针;温压计引言角闪石在自然界分布很广,是岩浆岩中主要的造岩矿物。

也是石花岗岩中重要的组成矿物,是角闪石族矿物的总称,角闪石属闪石族中一员。

镁、铁、钙、钠、铝等的硅酸盐或铝硅酸盐。

可以通过角闪石命名法判断其具体名称。

也可以通过其与斜长石的化学成分特征,对花岗岩结晶过程中的物理化学条件的变化反应十分灵敏,同时从成因矿物学的角度出发,运用电子探针技术,选择对其合适的角闪石温压计对其化学成分进行估算,对岩体形成时温度、压力、氧逸度等进行估算,最终判别岩体形成的环境。

因此,通过对花岗岩中的角闪石开展成岩过程中物理化学条件的研究,从而推测岩浆演化及其与成矿关系。

1.研究现状1.1角闪石的矿物学特征角闪石族矿物属双链硅酸盐。

由Si4O11基团所联成双链结构,阳离子[1 1(100)]沿C轴延伸,联接而成。

存在被记作M1、M 2、M 3的配分位置。

近似于正八面体配位位置,一种记作M4的六~八次配位,配位多面体相对较大,易崎变。

结晶学上分属斜方晶系和单斜晶系这五个空间群。

其类质同象成分系列十分复杂,主要依据阳离子成分特征进行系列划分和矿物种命名。

1.2角闪石的地球化学特征根据大量实验测定结果,对角闪石中稀有元素和金属元素的平均含量进行计算。

数据一部分引自文献资料;另一部分是通过对苏联各地区的钙质碱性侵入花岗岩体中分离出的角闪石单矿物相进行分析而得到的结果。

南阿尔金吐拉地区中压基性麻粒岩变质作用及地质意义

南阿尔金吐拉地区中压基性麻粒岩变质作用及地质意义

南阿尔金吐拉地区中压基性麻粒岩变质作用及地质意义作者:李妍于胜尧纪文涛来源:《新疆地质》2020年第03期摘要:南阿尔金吐拉地区基性麻粒岩呈透镜体分布于泥质片麻岩中。

基性麻粒岩主要矿物组成为石榴子石、斜方辉石、单斜辉石、角闪石、黑云母和斜长石,显示“巴罗式”变质作用(中压麻粒岩相变质作用)特征。

目前南阿尔金吐拉地区发育的“巴罗式”变质岩研究相对薄弱,对岩石学特征、变质演化轨迹及“巴罗式”变质作用成因机制亦不明确。

传统矿物温压计指示基性麻粒岩的峰期变质温压条件为T=820 ℃~870 ℃,P=8.0~8.5 kPa,退变质阶段温压T=700 ℃~750 ℃,P=6~7.5 kPa,为一个降温降压顺时针型的P-T演化轨迹。

锆石U-Pb定年加权平均年龄为~450 Ma,结合岩相学研究和锆石特征,认为其代表了峰期麻粒岩相变质时代。

基性麻粒岩与区域上深熔作用和花岗质岩浆作用变质年龄相似,较南阿尔金UHP榴辉岩和HP麻粒岩的峰期变质时代晚40~50 Ma,与榴辉岩折返过程中麻粒岩相叠加变质作用时代较相似。

说明吐拉地区“巴罗式”变质作用及同时代花岗质岩浆作用和混合岩化作用可能是由于俯冲陆壳发生断离并开始折返上升,在伸展环境下由幔源岩浆上涌加热中地壳形成的。

关键词:南阿尔金;中压麻粒岩;“巴罗式”变质作用南阿尔金造山带为一个典型高压-超高压变质带,高压-超高压岩石分布于江尕勒萨依、英格利萨伊、淡水泉、木那布拉克4个地区。

前人对区内高压-超高压变质岩变质作用及演化历史开展了大量研究,确定一条顺时针的P-T演化轨迹,指示了与大陆俯冲-深俯冲作用相关的高压变质事件和俯冲碰撞后的折返事件[1-4]。

年代学研究结果显示高压-超高压变质时代为~500 Ma[1,4-7] 。

前人在南阿尔金吐拉地区厘定一套麻粒岩相变质岩,主要岩石类型包括石榴矽线黑云片麻岩、石榴角闪二辉麻粒岩,在吐拉西侧20 km范围内呈EW向展布,表明该套麻粒岩具孔兹岩系特征[8]。

微量元素在地质中的运用

微量元素在地质中的运用

微量元素在地质上的应用微量元素在地质上的应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分配系数的应用1. 计算平衡时的温度由热力学可知:\nk=-BRTK:平衡常数,在稀溶液条件下,K=D△日二热熔变化,可以测定,R二气体常数,B为常数,据此可求得温度: AIn D BT这就是微量元素的分配系数温度计。

很多温度计已经测定,特别是稀土元素和硫化物对。

2. 计算平衡时的压力根据热力学,在恒温条件下,分配系数D与压力P的尖系式为:lln D ' ・v 5P j ” RT3. 判断岩浆成岩过程⑴模型A部分熔融模型a. 平衡部分熔融C,= 1Co_D(1 _F)F其C L :兀素在熔体中的浓度;中:Co:初始固相母体物质中的浓度F:部分熔融特度D :总分配体系b:分离熔融模型(在发生熔融时,从固相中连续移出所形成的熔体「丄(1卫)PCo D D P :压力c.结晶作用模型分离结晶作用过程中,微量元素的行为可用下式来描述:CL 二D'4砂F CL: i元素在熔体中的浓度;C O,L: i元素在原始熔体中浓度;F :原始岩浆分离结晶作用后剩余的份额(固结度,结晶度),还有其它模型。

(2)过程鉴别(3)地球化学参数的确定①源区的物质成分根据地质观察,综合考虑岩石学、微量元素、残留体和同位素组成等资料。

e.g.基性岩和超基性岩取上地幔为源区物质,以2倍左右球粒陨石的丰度为C。

值;花岗岩:S型花岗岩以杂砂岩的平均成分为G, I型花岗岩源岩为下地壳和上地幔物质的混合,有人以岩体边缘相为G。

二微量元素指示剂1 •对岩浆演化过程的指示(1)大离子半径亲石兀素大禺子亲石兀素一般有:Ba ・ RbSr、K 等。

丿元糸价态半径⑺Sr+2 1.12Ca+2 1.00Rb+ 1 1.47K+ 1 1.33Ba+2 1.34①S心和Sr在钙长石一熔体中的分配系数较大(即S®易进入含矿物中),在中酸性岩浆演化过程中,Sr随Ca的减少而贫化,但S®的半径比Ca?+大,C*比Sr2+B先进入晶格,随岩浆作用的进行,Sr/Ca比值变大,若以同源不同阶段岩石中的Sr和Ca作图,可得到演化线。

矿物温度计与压力计的标定方法及其应用

矿物温度计与压力计的标定方法及其应用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2)
2.2 温度计、压力计的平衡热力学表达
矿物温度计及压力计是按照平衡热力学规律标定的。热力学中采用的衡量 平衡与否的 Gibbs 自由能属于状态函数。如果选定“参考状态(Pr, Tr)”作为起始状 态(为直观和方便起见,通常设定为 25°C/1×105Pa) 、“标准状态 (P, T)”作为终了 状态(即标准状态可以是任意的 P-T 条件),那么达到热力学平衡时,矿物组合的 Gibbs 自由能不再发生变化,存在如下热力学平衡条件:
3.1 实验标定
实验标定温度计或压力计, 采用矿物相平衡“逆转实验”(reversed experiment) 方法,就是从模式反应的正、反两个方向,逐步逼近模式反应的平衡位置,以此 限定一系列 P-T 条件下反应的平衡条件。无论完全是纯相矿物参与的矿物反应, 还是有固溶体参加的矿物反应,都可以通过逆转相平衡实验约束其平衡条件。以 下简述石榴子石-黑云母温度计、GRIPS 压力计的实验标定过程。 3.1.1 石榴子石-黑云母温度计的实验标定 石榴子石+黑云母组合是泥质、半泥质、基性变质岩石中常见的矿物组合, 它们之间的 Fe2+–Mg2+离子交换反应 Fe3Al2Si3O12 + 3KMg3AlSi3O10(OH)2 = Mg3Al2Si3O12 + 3KFe3AlSi3O10(OH)2 铁铝榴石 金云母 镁铝榴石 铁云母 (15) 受温度条件的控制很明显, 是该温度计得以成立的热力学基础。 该模式反应式(15) 左侧为低温矿物组合,右侧为高温矿物组合。温度越高,石榴子石中 Mg2+离子
斜方刚玉 镁橄榄石 铁铝榴石
3 Fe2SiO4 + 2 Mg3Al2Si3O12 = 3 Mg2SiO4 + 2 Fe3Al2Si3O12

广西藤县大黎钼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

广西藤县大黎钼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

广西藤县大黎钼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韦子任;黄耀平;叶有乐【摘要】Dali molybdenum metallogenic belt of southwestern deposit of Tenxian, Guangxi province is located in Dayaoshan gold polymetallic Qingzhou-Hangcheng joint zone. The ore-bodies are occurred in inner contact zone between Cambrian Huangkoudong Formation and south part of Dali granite, and mainly found in beresitiza- tion zone which is around the Dali granite. The wall rock alteration is widely developed around the intrusion, and mainly are pyritization and sericitization. Ore are mainly stockwork structure, and some fine-vein structure, the disseminated structure is rare. Mineralization characteristics indicated that Dali deposit is belongs to por- phyry-type deposit. The important prospecting signage are: outcrops appeared molybdenite and molybdine, quartz stockwork around porphyry, beresitization alteration, geochemical anomaly of molybdenum. Outcrop of granitic porphyry of Dayaoshan area and Mo-Cu geochemical anomalies fit better region are the potential prospecting area. Contact zone of southwestern Dali granite, east part of the Dali granite are favorable for finding ore deposit, and should be the most potential prospecting targets.%广西藤县大黎钼矿床位于钦杭成矿带西南端大瑶山金多金属成矿带上,矿体赋存于大黎岩体南端与寒武纪黄口洞组的内外接触带,受岩体接触带控制,平面上呈环形围绕岩体分布,其中外接触带黄铁绢英岩化地段为主要矿化部位。

矿物氧同位素模式温度计算

矿物氧同位素模式温度计算
中国科学院项目 (N o s. KZ9522J 12409 和 KZ9512 A 12401) 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N o s. 49453003 和 49794042) 资助成果. 第一作者简介: 王峥嵘, 男, 1972 年 10 月生, 博士研究生, 地球化学专业. 3 3 通讯联系人 E 2 m ail: yfzheng@ u stc. edu. cn
San Jo se 英云闪长岩和 Syb ille 采场橄长岩的实例分析可以看出, 模式温度计算有良好的自洽性和应用前景。对大别山双河两
种片麻岩所进行的模式温度计算得到副片麻岩中石榴石和榍石的模式温度为 695 ~ 930℃, 正片麻岩中石榴石和磁铁矿的模 式温度为 560 ~ 750℃。 在高温下的降温阶段, 副片麻岩与正片麻岩可能有着不同的冷却历史, 但两种片麻岩可能均经历过榴 辉岩相温度的变质作用。 关键词 氧同位素; 模式温度; 扩散封闭; 地质温度计; 高温岩石 中图法分类号 P588. 34
G iletti ( 1986) 提出了一个描述封闭体系中矿物氧同位素
交换的模型 ( 即 Coo l 模型) 。 该模型假定矿物颗粒周围的岩 石作为同位素得失的无限储库, 将 Dodson ( 1973 ) 所提出的 “封闭温度” 定义为一个矿物有效地与体系中其它矿物停止 交换的温度。 该模型认为, 当岩石从固相点 ( 火成岩) 或顶峰 变质温度 ( 变质岩) 开始冷却时, 所有的矿物均处于氧同位素 平衡状态。 当其中某种矿物达到封闭温度时, 该矿物就从体 系中分离出来, 即与其它矿物不再进行氧同位素交换, 其氧 同位素组成不再变化而最终保存下来, 但体系内的其它矿 物仍保持同位素平衡。当体系进一步降温时, 又有新的矿物 停止交换而脱离体系。直至没有可交换的矿物时, 体系的内 部氧同位素交换停止。 封闭温度概念对传统的矿物对氧同位素测温方法提出 了挑战, 认为直接由矿物对计算的同位素温度并不完全反 映矿物的实际封闭温度, 有时可能是一个不具有明确地质 涵义的表观平衡温度。图 1 为两个具有相同冷却史的假想花 岗岩体系矿物与黑云母之间的 ∆18O 矿物 2∆18O 黑云母 图解, 它直 观地显示出氧同位素扩散交换对传统测温的影响。图中假定 了两个理想的封闭花岗岩体系, 均由石英2正长石2黑云母2 磁铁矿四相组成, 从 800℃降温至 200℃。在降温过程中假定 两体系中的磁铁矿、 石英、 黑云母和正长石的氧同位素交换 都分别于 650℃、 500℃、 400℃时停止 ( 冷却历史和体系参数 请参见表 1, 2 和 3) 。 图 1 清晰地显示, 当体系降温至 600℃时磁铁矿的氧同 位素组成不再变化。但由于此时的黑云母仍参与交换, 因此 最终的磁铁矿2黑云母矿物对温度 985℃只能是表观平衡温 度, 而这一温度远高于假定的封闭温度 400℃。 同样, 在

福建东山亲营山岩组变质岩石榴石-黑云母地质温度计的应用

福建东山亲营山岩组变质岩石榴石-黑云母地质温度计的应用

福建东山亲营山岩组变质岩石榴石-黑云母地质温度计的应用黄长煌【摘要】福建东山苏峰山地区亲营山岩组含石榴石、黑云母和白云母。

亲营山岩组原岩为泥质岩,经历了岩片俯冲、深埋挤压和逆冲3个构造-变质作用阶段,分别形成俯冲岩片(Ⅰ)、深埋挤压岩片(Ⅱ)和逆冲岩片(Ⅲ)。

俯冲阶段为中温低压变质作用,深埋挤压阶段为高温中压进变质作用,逆冲阶段为高温低压退变质作用。

石榴石、黑云母和白云母为主要变质矿物,均为无环带的均一矿物。

选取相邻石榴石和黑云母矿物对作为地质温度计,结合白云母地质压力计,估算俯冲阶段温度为594~622℃,压力为0.28~0.52GPa;深埋挤压阶段温度为629~655℃,压力为0.6~0.7GPa;逆冲阶段温度为476~495℃,压力为0.09~0.1GPa。

【期刊名称】《华东地质》【年(卷),期】2019(040)001【总页数】10页(P1-10)【关键词】石榴石-黑云母地质温度计;白云母地质压力计;亲营山岩组;东山;福建【作者】黄长煌【作者单位】[1]福建省地质调查研究院,福州35001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588.32福建东山地区位于华夏地块东缘、长乐—南澳断裂带东侧[1-8]。

亲营山岩组是长乐—南澳断裂带最典型的变质岩[9],长期备受研究者关注,并赋予不同的大地构造涵义,成为研究热点区域[1-2,4-5,7-8],目前争议的焦点为亲营山岩组的变质作用及大地构造演化过程。

该变质岩的原岩沉积时代为早侏罗世(176.8 Ma)[9],变质作用时代可从同一热事件的花岗岩侵入时代(155~132 Ma)[1,10-11]推测,但变质温度和压力鲜有报道。

本文利用泥质变质岩石榴石-黑云母矿物对电子探针数据,对3个阶段代表性变质岩取样测试,获得基于石榴石与黑云母Fe-Mg交换反应的封闭温度,推断不同阶段变质岩的温度。

配合与之平衡共生的白云母电子探针分析结果,结合白云母地质压力计,获得不同阶段变质岩的压力,探讨其变质过程及相应的构造环境。

绿泥石化在铀矿床中的研究简述

绿泥石化在铀矿床中的研究简述

绿泥石化在铀矿床中的研究简述绿泥石化是在铀矿床蚀变类型中占有重要位置,与矿化关系非常密切。

在一般研究中,通过对绿泥石蚀变特征研究来还原蚀变形成时的环境变化。

本文在岩矿显微镜鉴定基础上,利用电子探针对绿泥石进行了微区化学成分研究和X 射线衍射测试研究,进而探讨绿泥石的成岩成矿意义。

标签:铀矿绿泥石镜下结构结构态铀矿的形成通常与蚀变作用密切相关,在我国花岗岩型铀矿床中,绿泥石化是广泛发育的围岩蚀变类型之一,在酸性热液构造蚀变带中,绿泥石化往往与硅化、水云母化同时存在,在碱性热液构造蚀变带中,绿泥石化与赤铁矿化同时发育,有时还伴有方解石化。

因此,绿泥石化是一个重要的铀矿找矿标志。

一般情况下,我们在显微观察鉴定基础上,利用电子探针对绿泥石进行微区化学成分研究和X射线衍射测试研究、红外光谱技术提取铀矿蚀变带混合光谱所含的蚀变矿物信息等多种技术对绿泥石化进行分类,不同种类的绿泥石形成环境和条件也不一样。

1显微镜下初步观察显微镜下,绿泥石一般呈鳞片状(假象绿泥石多呈纤维状),浅绿色,与伊利石、石英、萤石,长石等矿物共生关系密切,广泛交代黑云母、角闪石及各种硫化物,或沿其矿物裂隙分布、充填。

2确定形成环境电子探针技术是以14 个氧原子为标准计算绿泥石的结构式和特征值。

由于绿泥石颗粒细小、结构复杂,特别是绿泥石中其他矿物的微细包裹体、混层结构以及矿物之间的复杂共生关系等,利用电子探针分析绿泥石成分时容易产生误差。

绿泥石的w (Na2O + K2O + CaO)可以作为判别其成分是否存在混染的指标。

一般w (Na2O + K2O + CaO)0. 35);高Mg/ (Fe + Mg)值的绿泥石一般产于基性岩中,Mg含量通常较铁高,低Mg/ (Fe + Mg)值的绿泥石多产于含铁建造环境中,3确定种类和命名另外,绿泥石的Fe/Si 图解常被用来作绿泥石的分类和命名(如图)。

我们还可以采用X粉晶衍射测试方法,来确定绿泥石的种类,首先,把标本磨成200目以下细粉末,然后进行X粉晶衍射测试,测试结果经过面网间距计算公式:1/dhkl2=h2/a2sin2β+k2/b2+l2/c2sin2β-2hlcosβ/acsin2β,得出晶胞参数(a0,b0,c0,β),然后根据结果即可判别绿泥石的种类和命名。

中国海洋大学 基础地质学II(第02章)岩石学总论:岩浆岩石学

中国海洋大学 基础地质学II(第02章)岩石学总论:岩浆岩石学

俄罗斯人造蛋白石
德国人造铋
人造钛
/p/1430990209
第二章 岩浆岩石学
岩浆岩岩石学:是研究岩浆的起源、运移、演化、结晶及
岩浆岩的组成、结构、构造、产状、分布、分类、命名、共 生组合、成因机理及与构造、矿产关系等的一门独立科学。
一、岩浆岩不同于沉积岩和变质岩的主要判别标志
岩石学部分
第一章岩石学总论
一、岩石与岩石学的概念
岩石 是天然产出的具有一定结构构造的矿物集合体,(少
数岩石可由玻璃或胶体或生物遗骸组成)。它构成地壳及上 地幔的固态部分,是地质作用的产物。
岩石学 是地质学的一个分支,它是研究岩石的分布、产
状、成分、结构、构造、分类、成因、演化等方面的科学。
岩类学:或称描述岩石学或岩相学,它主要是研究岩石的
② 结构:粒度、分选、颗粒排列方式、圆球度及基质的含量
③ 构造:水平层理;斜层理;平行层理
油气储集层 (陆源碎屑岩)

岩石学在工程地质中的作用
岩体的物理力学性质及结构的好坏,对工程成败 起决定性作用
①物质基础:工程建设的地基和围岩
②围岩的稳定性:修建地下建筑,地底、山体挖空
修建地下油库 选择花岗岩区:花岗岩结构致密坚硬,抗压强度高,岩体巨大, 中间无软弱岩石夹层,不易坍塌,施工较安全,造价较低 地下油库的优势:造价低;节省钢材;经营管理费用低;安全 性高;占地面积小;环境效果好;装卸速度快
B. 研究地质温度计
某些造岩矿物的形成温度和相变温度可以间接推测研究结
晶时的温度。例如:
方石英转变为鳞石英:1470℃
正长石分解为白榴石和二氧化硅:1170℃ 普通角闪石暗化:1050℃ 大气压下黑云母分解、暗化:1050~840℃ 鳞石英转变为β

第三讲矿物地质温压计

第三讲矿物地质温压计
什么是地质温压计?
• 用来计算或确定地质过程发生时 的温度和压力条件的方法
提纲
一、地质温度压力计的作用 二、矿物地质温度压力计的建立 三、典型矿物地质温度压力计
一、地质温度压力计的作用
Pressure (kbars)
变质作用的P-T轨迹
30
20
10 500 600 700 800 900 1000 Temperature(oC)
须确定它的哪一部分与岩石中其它矿物达到了平衡 (2)选定矿物组合
检查矿物组合的连线的关系 (3)确定矿物相接触时的成分交换
纯转换反应
代表了不同物相的溶解、成核及结晶作用,即有 新的物相的产生。 纯转换反应通常具有较大的V,则dP/dT特别小, 因此,它们可以用作地质压力计。
该反应有较平缓 的正斜率,是较 好的地质压力计
矿物离子交换地质温压计有两种类型
(1) 一种矿物中不同结构位置之间的元素分配温压 计,它的关键参数是离子的占位率和离子交换反 应的平衡常数。
(2) 共生矿物的元素分配温压计。它利用的关键性参
数是矿物组分的摩尔分数Xi、Xi和分配系数Ki-
石榴子石–黑云母温压计
Fe3Al2Si3O12 + KMg3AlSi3O10(OH)2 = Mg3Al2Si3O12 + KFe3AlSi3O10(OH)2
因此,根据矿物的成分特点或矿物中元素的 占位特点,反过来就可以推测矿物平衡时的温度
和压力。这就是矿物温压计的基本原理。
常见的平衡反应有两大类: (1) 交换反应
(2) 纯转换反应
交换反应
在地质过程中,只导致两个物相之间或同一物相的 不同结构位置之间的离子交换反应,而不会产生矿 物种的变化,也不会导致矿物实际比例的变化。 交换反应通常有一个较小的V值和适度的S和H 值,因而dP/dT特别大(即平衡常数等值线的斜率较 陡),这些反应可用作地质温度计。

[指南]微量元素在地质中的应用

[指南]微量元素在地质中的应用

微量元素在地质中的应用一、基本概念微量元素(minor elements)依不同学者给出了不同的定义。

盖斯特(Gast, 1968)定义微量元素“不作作系内任何相主要组份存的非化学计量的分散元素”。

按此定义,微量元素是相对的,在一个体系中为微量元素,而在另一个体系中可能为常量元素。

比如,K、Na在超基性岩中可做微量元素。

在长石类岩石中不能做微量元素。

Zr 在锆英石中不是微量元素,但在长石中都是微量元素。

Fe一般情况下不是微量元素,但闪锌矿中Fe都是微量元素。

所以根据含量来划分微量元素是不准确的。

所以有人从热力学角度来定义微量元素:在研究的对象中元素的其含量低到可可近似地用稀溶液定律来描述其行为,则该元素可称为微量元素。

一般的,将地壳中除O、Si、Al、Fe、Ca、Mg、Na、K、Ti 等9种元素(它们的总重量丰度占99%左右)以外的其它元素统称为微量元素,它们在岩石或矿物中的含量一般在1%或0.1%以下,含量单位常以10-6或10-9表示。

二、微量元素地球化学指示剂1.大离子亲石元素的指示意义1.1 指示岩浆演化过程大离子半径亲石元素主要指的是Ba、Rb、Sr、Ca和K。

由于Sr的性质与此同时Ca相似,当它的为+2价阳离子时,其离子半径分别为1.17Å和1.0Å。

在岩浆演化过程中,Sr长石—熔体间的分配系数大,也就是说Sr2+易进入含Ca2+矿物中,因此在中酸性岩浆演化过程中,Sr一般也随Ca的减少而贫化。

但是,Sr2+的半径比Ca2+略大,按类质同象规律,Ca2+、Sr2+优先进入晶格中,所以Sr2+贫化较慢,随着岩浆分异作用的进行,Sr/Ca值逐渐增加。

这就决定了残余岩浆最后结晶的斜长石。

具有最高的Sr/Ca值和最低的Ca含量。

因此,利用Sr/Ca比值可判断岩浆的演化分异程度。

综合Rb、Sr地球化学行为一般认为Rb/Sr比值是岩浆演化过最明显的指示剂,岩浆分异程度愈好,Rb/Sr比值愈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F An
x
PF Ab
(
x
- PF
An
x
PF Ab
)
-
[
-
015
x
AF An
x
A A
F b
+
x
A A
F n
x
A A
F b
(
x
- A F
An
x
) A F
Ab
]
F = -
015
x
PF An
x
PF Ab
-
x
PF An
x
PF Ab
(
x
PF An
-
x
PF Ab
)
-
[
-
015
x
A A
F n
x
A A
F b
-
x
A A
(1) 钾长石组分温度计公式:
T Or=
{[W
A KCa
H
+
W
B CaK
H
+
W
KN H
aC
+
W
N H
aKD
+
W
CaN H
a
E
+
W
F N aCa
H
]+
[W
A KCa
V
+
W
B CaK
V
+
W
C KN a
V
+
W
D N aK
V
]P}
{-
813147<
ln
[
x
PF Or
(2-
x
PF Ab
-
x
PF Or
学成分, 通过地质热力学计算, 获得温度数据。 因此, 热力学和岩石中共生矿物组合是地质温度计的理论
自然界中斜长石 (PF ) 及碱长石 (A F ) 都是A b-
基础, 根据岩浆岩和变质岩中平衡共生矿物间元素的 O r- A n ( 钠长石- 钾长石- 钙长石) 三元系固溶
分配, 经热力学计算, 从而可得到共生矿物组合的温 体[1], 目前已有的长石温度计, 都忽略了斜长石中 O r
, ΛAA
F n
= ΛAPFn 或
a
A A
F b
=
a
PF Ab
, a
AF Or
=
a
PF Or
, a
A A
F n
=
a
PF An
© 1994-2007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究.
N aA lSi3O 8= N aA lSi3O 8、KA lSi3O 8= KA lSi3O 8、 A F PF A F PF CaA l2Si2O 8= CaA l2Si2O 8 A F PF
平衡时 ΛAA
F b
= ΛAPFb , ΛAO
F r
= ΛOPFr
n
[
W
N aCa G
+
2xA b (W
- CaN a
G
W
) N aCa
G
]
+
xOr
x A n [ 015 ( W
N aK G
+
W
KN a G
+
W
CaN G
a
+
W
- N aCa
G
W
- CaK
G
W
) KCa
G
+
xAb (
W
- KN a
G
W
N aK G
+
W
CaN a G
-
W
) N aCa
G
+
(x O r-
x
PF Ab
x
PF Or
[
(
x
A A
F n
)
2
(
1-
2
x
A O
F r
)
+
015
x
A A
F n
x
A A
F b
-
] x
A A
F n
x
A A
F b
x
A O
F r
B =
2
x
PF Or
(
x
PF An
)
2
+
015
x
PF An
x
PF Ab
+
- x
PF An
x
PF Ab
x
PF Or
[2 x
1 A
O
F r
(
x
A A
华南地质与矿产 2003 年 Geo logy and M ineral R esou rces of Sou th Ch ina 第 4 期
文章编号: 1007- 3701 (2003) 04- 0001- 09
三元长石地质温度计及其 在我国粤西花岗岩中的应用
F n
x
AF Ab
(
x
- A F
An
x
A A
F b
)
]
(2) 钠长石组分温度计公式:
© 1994-2007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第 4 期 王联魁等: 三元长石地质温度计及其在我国粤西花岗岩中的应用
)
(x
+ PF
Ab
x
PF Or
)
]-
ln
[
x
A O
F r
(2-
x
- A F
Ab
x
) A F
Or
(x
+ A F
Ab
x
A O
F r
)
]>
+
[W
A KCa
S
+
W
B CaK
S
+
W
KN S
aC
+
W
D N aK
S
]}
A =
(
x
PF An
)
2
(
1-
2
x
PF Or
)
+
015
x
PF An
x
PF Ab
-
- x
PF An
aA n = 0125 x A n (1+ x A n ) 2
aA b= x Ab (2- x A b- x O r) ( x Ab+ x O r)
aO r= x O r (2- x Ab- x O r) ( x A b+ x O r) 113 三元长石温度计公式 (Green et a l, 1986)
CaN a (钙长石钠长石) N aCa (钠长石钙长石) KN a (钾长石钠长石) N aK (钠长石钾长石) CaK (钙长石钾长石) KCa (钾长石钙长石)
表 1 相互作用热力学参数 Table 1 Therm odynam ic M argules param eters1
相互作用参数
W H J ·m o l- 1 8473 28230 27320 18810
质和地球化学研究结果完全一致, 体现了三元长石地质温度计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关 键 词: 长石地质温度计; 花岗岩建造和系列; 花岗岩温度计算; 粤西
中图分类号: P578. 94; P588. 12
文献标识码: A
长石地质温度计是众多地质温度计的一种, 而地 1 三元长石地质温度计
质温度计主要是根据变质岩、岩浆岩中共生矿物的化
F n
)
2+
0
5AA
F n
x
A A
F b
+
] x
A A
F n
x
A A
F b
x
A O
F r
C =
(
x
) PF
Ab
2
(1-
2
x
) PF
Or
+
015
x
PF An
x
PF Ab
-
- x
PF An
x
PF Ab
x
PF Or
[
(
x
) A F
Ab
2
(1-
2
x
A O
F r
)
+
015
x
A A
F n
x
AF Ab
-
x
AF An
x
AF Ab
x
] A F
Or
D =
2
x
PF Or
(
x
) PF
Ab
2+
015
x
PF An
x
PF Ab
+
x
PF An
x
PF Ab
x
PF Or
-
[2
x
AF Or
(
x
) A F
Ab
2+
015
x
AF An
x
AF Ab
+
] x
A A
F n
x
A A
F b
x
A O
F r
E=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