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陶瓷制作工序
陶瓷制作工序
陶瓷制作工序陶瓷是一种以土壤为主要原料,经过成型、干燥、烧制等工序制作而成的瓷器。
它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艺术价值。
下面将详细介绍陶瓷制作的工序。
第一步:选材陶瓷的原料主要是由黏土、瓷石和瓷土组成。
黏土是陶瓷制作的重要原料,它分为多种类型,如高岭土、膨润土等。
瓷石是粘土中的石英和长石的混合物,是制作陶瓷的重要成分。
瓷土是一种细腻的白色粉末,是制作高级陶瓷的关键材料。
第二步:制泥制泥是将选好的黏土和水混合,使其成为柔软、可塑性好的泥状物质。
在制泥过程中,需要控制好黏土和水的比例,以及搅拌的时间和力度,以确保制泥后的黏土具有良好的可塑性和均匀的质地。
第三步:成型成型是陶瓷制作的重要环节,主要包括手工成型和机械成型两种方式。
手工成型是指艺人通过手工方式将制泥后的黏土塑造成各种形状,如盘子、碗、壶等。
机械成型是利用各种成型机械将制泥后的黏土压制成模具中的形状。
第四步:干燥成型后的陶瓷制品需要进行干燥处理,以去除其中的水分。
干燥是一个相对缓慢的过程,需要控制好温度和湿度,避免陶瓷制品在干燥过程中出现开裂和变形的情况。
第五步:装饰陶瓷制品的装饰是提升其艺术价值的重要环节。
常见的陶瓷装饰方式包括彩绘、贴花、刻花等。
彩绘是利用颜料在陶瓷表面进行绘画,可以表现出丰富多彩的图案和图像。
贴花是将事先制作好的花纹图案贴在陶瓷表面,使其更加精美。
刻花是用工具在陶瓷表面进行雕刻,以增加其纹饰。
第六步:烧制烧制是陶瓷制作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最为关键的环节。
烧制的目的是通过高温将陶瓷制品变成坚硬、稳定的瓷器。
烧制过程中需要控制好温度和时间,以确保陶瓷制品能够达到所需的烧制效果。
第七步:包装烧制完成后的陶瓷制品需要进行包装,以保护其完好无损。
包装方式可以根据陶瓷制品的形状和尺寸进行选择,常见的包装材料包括纸盒、泡沫箱等。
以上就是陶瓷制作的主要工序。
每一步都需要严格控制,以确保最终制成的陶瓷制品质量优良、形态美观。
陶瓷的制作工艺流程
陶瓷的制作工艺流程
陶瓷制作工艺流程一般包括原料的准备、成型、装饰和烧制四个步骤。
第一步,原料的准备。
根据所需的陶瓷种类和质量,选用不同的原材料,并将它们进行配料、混合和制粉。
配料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一定比例
混合不同的原料,以确保制成的陶瓷质量符合需要。
原料的制成需要使用
先进的生产设备,如破碎机、球磨机和窑头机等。
第二步,成型。
成型是将混合好的原料通过加压、造型等方式形成所
需形状的过程。
常见的成型方式有手工揉制、滚花、压机成型、注塑成型等。
不同的成型方式适用于不同的原材料和陶瓷种类,因此在进行成型之
前需要对原材料进行分析和筛选。
第三步,装饰。
装饰是指将制成的陶瓷表面进行彩绘、釉料涂抹、刻
花等装饰过程,以增加其观赏性和美观度。
装饰可以通过手工或机械实现,不同的装饰方式适用于不同的陶瓷类型和目的。
第四步,烧制。
烧制是将成型好的陶瓷放入窑中进行高温烧焙的过程。
该过程是确定陶瓷物质、品质和性能的关键环节。
不同种类的陶瓷需要进
行不同的烧制,温度和时间也需有所区别。
而一般的烧制过程包括干燥、
脱水、初温、高温、降温等阶段。
烧制后的陶瓷品质、色泽、硬度等都会
受到影响。
综上所述,陶瓷制作工艺流程需要进行多道工序才能完成,每一步都
必须精心处理,否则将会影响陶瓷的质量。
因此,生产加工陶瓷需要有专
业的技术和生产经验。
陶瓷制品生产工艺流程
陶瓷制品生产工艺流程陶瓷制品生产工艺流程主要分为原料处理、制坯、成型、烧制、装饰和包装等几个步骤,下面将详细介绍每个步骤的工艺流程。
第一步:原料处理陶瓷制品的主要原料有粘土、石英、长石等天然矿石。
首先需要将这些原料进行石灰石、砂、黏土、铁矿石、硅酸钾等添加剂等的配比,然后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搅拌,使其达到一定的均匀度。
混合搅拌好的陶瓷原料称为坯料。
第二步:制坯制坯是将坯料进行成型处理,一般有浇注、压制和挤压等方式。
首先,将坯料倒入到模具中,经过一定的振动和排气处理,使坯料充分填充到模具内部,达到模具造型的要求。
然后,将模具放置在挤压机或压制机中,通过压力的作用,使坯料进一步紧密,并得到需要的形状。
最后,通过挤压或压制的方式,将坯料排出模具,即可得到制坯。
第三步:成型成型是将制坯进行细化,使其形成最终产品的轮廓和纹理。
成型有手工成型和机器成型两种方式。
手工成型是通过工人的手工操作,将制坯进行拉、压、刻、雕等方式,使其变得更加精细和细腻。
机器成型是利用特定的成型设备,通过压力或振动等方式,使坯料从模具中快速成形,效率更高。
成型完成后,需要经过一定的干燥,使成型体逐渐失去水分。
第四步:烧制烧制是陶瓷制品生产中最重要的步骤之一,也是决定制品质量的关键。
首先,将成型体放入窑中,温度逐渐升高,通过不同的温度和时间控制,使陶瓷制品在高温下发生烧结、结晶和玻化等变化,从而使其具有一定的强度和密度。
烧制时需要注意控制温度和通风等参数,以保证制品烧制的均匀性和质量。
第五步:装饰装饰是为了使陶瓷制品更加美观和吸引人,一般包括彩绘、贴花、雕刻等方式。
装饰可以在成型之前、烧制之前或烧制之后进行。
彩绘可以使用颜料或釉料直接在制品表面进行描绘和涂抹,增加艺术效果。
贴花是将事先制作好的花纹和图案贴在制品上,使其更加精致和独特。
雕刻可以在制品表面进行雕琢、刻线等方式,展示出纹饰和纹理的层次感和立体感。
第六步:包装包装是将制成的陶瓷制品进行包装和标识,以便于销售和运输。
图解制作陶瓷的72道工序
图解制作陶瓷的72道工序饮茶能静心、静神,有助于陶冶情操、去除杂念、修炼身心,这与提倡“和、寂、清、静”的东方哲学思想很合拍,也符合佛道儒的“格物致知”思想,因此我国历代社会名流、文人骚客、商贾官吏、佛道人士都以崇茶为荣,特别喜好在品茗中,吟诗议事、调琴歌唱、弈棋作画,以追求高雅的享受。
制瓷“共计一坯之力,过手七十二,方克成器。
其中微细节目,尚不能尽也。
”明代科学家宋应星在《天工开物》中这样写道。
一、加工工序(8道)选矿→原料处理→配料→装磨→运行→放磨→过筛入池→陈腐1、选矿:寻找矿源、矿点,挑选合适能用的原料。
2、原料处理:(1)用轮碾机对石质原料进行粗碎。
(2)土料露天堆放,通过常年风吹、日晒、雨淋、冰冻等进行风化。
(3)根据工艺需要,对有些原料事先进行预烧。
3、配料:分别按照泥料、釉料的不同种类进行称重配料。
4、装磨:把配好的泥或釉料装入球磨机中。
5、运行:球磨机按照泥釉不同的加工时间要求开机运行。
6、放磨:泥浆、釉浆达到规定的细度后从球磨机中放出。
7、过筛入池:泥浆过筛入浆池,釉浆过筛入釉池或釉缸。
8、陈腐:泥浆、釉浆使用前存放一定的时间,以使其更加好用。
二、造型工序(2道)设计→造型(旋模子儿、雕塑)1、设计:根据艺术构思或客户要求画出作品图样。
2、造型:根据设计图样,圆器类作品用机轮旋出模子儿;人物、动物或异型类作品用可塑泥雕塑出泥子儿。
三、制模工序(9道)打漆→分线→闸子儿→打油→和石膏浆→注石膏浆→修模→揭扇→制套1、打漆:在造好的模子儿上刷上调好的清漆,以利于翻制模型。
2、分线:在打好漆的模子儿上合理地画出模型分块线。
3、闸子儿:翻制第一扇模型时,未翻的部分须先用泥闸起来。
4、打油:浇注模型前,在模子儿上刷一层油以利翻模。
5、和石膏浆:在石膏桶中倒入适量的水,把石膏粉按比例加入水中,搅拌成一定稠度的浆。
6、注石膏浆:把搅拌成的石膏浆注入闸好的模子儿待翻处。
7、修模:待石膏浆凝固后,按照要求把石膏模外面修刮平整。
陶瓷制作工艺流程
陶瓷制作工艺流程陶瓷作为一种古老而贵重的艺术形式,具有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而陶瓷制作工艺是将原材料经过一系列的加工和处理手段,最终成为美观实用的陶瓷制品的过程。
下面将详细介绍一下陶瓷制作工艺的流程。
第一步:原料准备陶瓷的主要原料包括粘土、瓷石、石英、长石等。
首先需要将这些原料进行筛选和加工。
其中,粘土要经过洗净、混合、通风等处理,以去除其中的杂质和水分。
第二步:成型成型是陶瓷制作的关键步骤。
常用的成型方法有手工成型和机械成型两种。
手工成型主要是指利用手工技艺将粘土按照设计要求进行造型,常见的有泥塑、拉坯、挤塑等方法。
机械成型则是利用专门的机械设备进行成型,如注塑、挤出、压制等。
第三步:干燥成型完成后,陶瓷制品需要进行干燥。
干燥的目的是去除成型过程中残留的水分,以保证制品的稳定性和不会在高温烧烤中破裂。
常见的干燥方式有自然风干和烘干两种。
自然风干是将制品放置在通风良好的地方,让其自然蒸发水分。
而烘干则是利用专门的烘干设备,通过加热排除水分。
第四步:修整和装饰干燥后,需要对陶瓷制品进行修整和装饰。
修整主要是清除制品表面的不平整和瑕疵,使其更加光滑和完美。
而装饰则是根据设计要求,进行图案、花纹或色彩的涂饰。
常见的装饰方法有刻花、接花、绘画等。
第五步:烧制修整和装饰完成后,陶瓷制品需要进行烧制。
烧制是将制品置于特定的炉中,通过高温加热使其发生化学变化,变为坚硬、致密的陶瓷材料。
烧制的程度取决于制品的种类和用途,一般分为低温烧制、中温烧制和高温烧制三种。
烧制过程需要掌握好温度、时间和气氛的控制,以确保制品的质量和效果。
第六步:质检和包装烧制完成后,需要对陶瓷制品进行质检。
质检主要是通过观察、测试和检测等手段,对制品的外观、尺寸、质量等进行评估,确保其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
合格的制品经过质检后,便可进行包装和销售。
总结:陶瓷制作工艺是一项复杂而精细的过程,需要经历原料准备、成型、干燥、修整和装饰、烧制、质检和包装等多个环节。
传统制瓷七十二道工序
传统制瓷七十二道工序
一、选矿
1、勘山
2、烧矿
二、制不(dǔn)
3、运石
4、碎石
5、筛洗
6、舂石
7、淘洗
8、过筛
9、制浆
10、制不(dǔn)
三、运料
11、船载
12、存行
四、烧釉
13、烧灰
14、配釉
五、制匣
15、制匣
16、镀匣
六、制模
17、修模
18、定型
七、淘泥
19、化不
20、淘洗
21、稠化
22、陈腐
23、铲泥
24、踩泥
八、制坯
25、揉泥
26、做坯
27、印坯
28、利坯
29、接坯
30、剐坯
九、运坯
31、驮坯
32、挑坯
33、晒坯
十、青花
34、抳料
35、试照
36、淡描
37、混水
十一、雕塑38、圆雕
39、刻花
十二、施釉40、捺水
41、荡釉
42、吹釉
43、蘸釉
44、浇釉
45、促釉
46、补釉
47、取釉
十三、烧窑48、修匣
49、装坯
50、满窑
51、挑柴
52、点火
53、把桩
54、烧窑
十四、开窑55、开窑
56、看色
57、选瓷
58、装蓝
59、挛窑
十五、釉上彩60、擂料
61、格色
62、起稿
63、拍图
64、搓料
65、画瓷
66、填色
67、洗染
68、扒花。
2第二节陶瓷制作工艺
原始瓷权 战国
原始瓷双耳罐战国
陶瓷器形椭圆和扁圆的变化
青釉四系盖罐 隋
•仰韶文化变体鱼头纹彩陶碗
器形的凸凹产生阴阳和虚实变化,不管是陶塑还是 器皿,形的抽象把握是陶艺造型的基础。
青瓷猫头鹰器盖 东汉
陶鬶式罐 商
一只圆形瓷坯 钵器形体富有 韵律的变化。
• 对陶瓷器形的描述,传 统上采取对应人体部位 的结构方式来进行。
• 拉坯车从人工动力的辘 轳车发展而来。手工拉 坯和修坯的主要动力设 备,动力是靠电机带动 轮盘旋转。其作用是拉 坯和修坯。 轮盘是靠手 转动的轮式转盘。其作 用是制作和修整立体造 形、圆形器物,或在器 皿上进行绘画。
• (2)拉坯和利坯用具
• 拉坯用具主要有圈尺、 木制关坯刀、切割线 等。
• 利坯用具主要有条刀、 挖刀、板刀、锉刀、 钳具等。
• 条刀:长短不一,可任意弯曲;其作用是 根据坯体的大小和内壁弧度,选择 不同的条刀,调整弯曲度进行旋 削,或挖出器底。
• 挖刀:特点是窄长形,可任意弯曲;其作 用是挖削坯体内壁。
• 板刀:特点是宽平;其作用是旋削器皿的外壁, 修整坯体的接口。
• 锉刀:其作用是锉制利坯刀具。 • 钳具:其作用是调整和弯曲条刀、挖刀的弧度。
• (3)各种雕塑刀(又俗称桠扒) • 由木、竹、象牙、牛角、金属等材料截成
直状,两端削磨成尖扁、圆扁或尖圆等型。
• 在景德镇和宜兴等地的雕塑、陶瓷行业都 要使用各种有特制用途、五花八门的桠扒 进行塑形和修补等多种形式的操作。
• 对于陶艺来说工具的制作是因地制宜、是 开放性的。
• 二、基本设备 • 1、燃气窑炉
比如这件隋代的青釉鸡头 壶“高21.8厘米 口径 6.9厘米 底径6.7厘米。 盘口,细颈,丰肩,圆 腹,假圈足。底心微内 凹,肩一侧为鸡头,相 对面有弯柄,柄端高于 盘口,并向内倾斜,另 两侧各有一横系,通体 施釉,底有六个半圆形 紫红色支烧痕。”这样 的描述给人以相当感性 的人文色彩。
陶瓷制造施工工序
陶瓷制造施工工序陶瓷制造是一个复杂而精细的工艺过程,其中包含了多个施工工序。
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陶瓷制造的主要工序及流程。
一、原料准备首先,陶瓷制造的第一步是原料准备。
陶瓷的主要原料包括瓷土、石英、长石等。
这些原料需要经过洗净、粉碎、筛分等处理,以确保原料质量的优良,并为后续工序打下良好基础。
二、制浆制浆是陶瓷制造中的重要工序之一。
经过原料准备后,需要将原料通过混合、加水等工艺步骤制成瓷浆。
制浆的质量和稳定性直接影响到最终陶瓷产品的质量。
三、成型成型是将制好的瓷浆注入模具中,通过挤压、压制等方式使其成型的工序。
成型的工艺要求非常严格,需要保证产品的尺寸精准、表面光滑,以满足不同产品的要求。
四、干燥成型后的陶瓷坯体需要进行干燥处理,以去除多余水分,确保坯体结实和稳定。
干燥的温度和时间需要根据具体产品的要求进行控制,以避免产品开裂或变形。
五、装饰装饰是陶瓷制造中的重要环节之一,通过釉料、彩绘等方式对陶瓷产品进行装饰,赋予其美观的外观和独特的风格。
不同的装饰工艺能够带来不同的视觉效果。
六、烧制烧制是陶瓷制造的最后一道工序,通过高温烧制使陶瓷产品硬化并形成特定的结构。
烧制的温度和时间需要精确控制,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和性能。
七、包装最后,陶瓷产品经过检验合格后,需要进行包装。
包装能够有效保护产品免受损坏,并便于运输和销售。
合适的包装设计也能够提升产品的附加值。
通过以上工序的精心安排和严格控制,陶瓷制造能够生产出优质的陶瓷产品,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同时也展现了传统工艺和现代技术的完美结合。
希望本文对您了解陶瓷制造的工序有所帮助。
陶瓷制作工艺流程
陶瓷制作工艺流程陶瓷制作工艺流程是指在制作陶瓷制品时所需要经历的一系列加工过程,包括原料采集、制泥成型、干燥烧制、装饰和包装等环节。
下面以手工制作瓷器为例,总结陶瓷制作工艺流程。
第一步:原料采集陶瓷制品的原料包括瓷土、陶石、釉料等。
制作陶瓷制品的第一步是采集原料,原料应当具备一定的物理性能和化学性能。
第二步:制泥成型采集的原料先经过淘洗、筛选去除杂质后,与适量的水混合并搅拌均匀,形成瓷泥。
然后,将瓷泥放入制泥机或手工揉制,使其内部水分逐渐排除,得到柔软、光滑且易于成型的泥坯。
第三步:成型将制泥好的泥坯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成型。
常见的成型方法有手工塑造、轮盘制陶、压制等。
不同的成型方法可以制作出不同形状和大小的陶瓷制品。
第四步:干燥成型后的陶瓷制品需要进行适度的干燥,以去除水分。
干燥过程需要控制好温湿度,过快或过慢的干燥都会导致陶瓷制品出现开裂。
第五步:烧制干燥后的陶瓷制品需要进行烧制,以使其变得坚硬且具备陶瓷特性。
一般烧制分为两个阶段:首先是低温烧结,通常在700℃至800℃进行,以去除残留的有机物质和一些水分;接下来是高温烧制,一般在1200℃至1400℃进行,使陶瓷制品形成致密的晶体结构。
第六步:装饰烧制完成的陶瓷制品可以根据需要进行修整和装饰。
修整是指对制品进行打磨、修补、去毛刺等处理,使其表面平整光滑;装饰可以包括刷釉、绘画、镶花等多种方式,以增加陶瓷制品的美观性。
第七步:包装装饰完成的陶瓷制品需要进行包装,以防止在运输中出现损坏或破碎。
常见的包装方式有纸盒包装、泡沫袋包装等,可以根据制品的形状和尺寸选择合适的包装材料。
以上就是陶瓷制作工艺流程的主要环节。
当然,在实际制作过程中,还需要考虑陶瓷制品的设计、质量控制等因素,以保证最终产品的质量和美观度。
陶瓷的制作工艺流程
陶瓷的制作工艺流程陶瓷是一种古老而精湛的工艺品,它的制作工艺流程经历了数千年的发展和完善。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深入探讨陶瓷的制作工艺流程,从原料的准备到成品的烧制,一步步揭开陶瓷制作的神秘面纱。
1. 原料的准备。
陶瓷的制作过程始于原料的准备。
陶瓷的主要原料包括粘土、瓷石、石英和长石等。
这些原料需要经过精心的筛选和配比,以确保最终制成的陶瓷具有良好的质地和均匀的成分。
在这一阶段,工匠们需要根据不同的陶瓷品种和用途,选择合适的原料比例,这是保证陶瓷质量的关键一步。
2. 成型。
成型是陶瓷制作的第二个重要环节。
在这个阶段,工匠们将经过处理的原料放入成型机或者手工制作成所需的形状。
常见的成型方法包括手拉、模压、注塑等。
无论采用何种方法,成型都需要经过精湛的技艺和经验丰富的工匠来完成,以确保陶瓷制品的外形和尺寸符合设计要求。
3. 干燥。
成型完成后,陶瓷制品需要进行干燥处理。
这一阶段的目的是去除陶瓷制品中的水分,以便后续的烧制工艺。
干燥的过程需要根据陶瓷制品的大小和厚度进行合理的控制,一般情况下,会采用自然风干或者人工加热的方式来进行。
4. 装饰。
装饰是陶瓷制作中的一大亮点,它可以为陶瓷制品增添独特的艺术魅力。
常见的陶瓷装饰方法包括彩绘、贴花、刻画等。
在这一阶段,工匠们需要根据设计要求和个性化需求,运用各种装饰技法来为陶瓷制品赋予生动的色彩和纹理,从而提升其艺术价值和观赏性。
5. 烧制。
烧制是陶瓷制作的最后一个关键环节。
在这一阶段,经过干燥处理的陶瓷制品被放入窑炉中进行高温烧制。
烧制的温度和时间需要根据陶瓷制品的材质和结构进行合理的控制,一般情况下,烧制温度在1000摄氏度以上。
烧制的过程中,原料中的无机物质会发生化学变化,从而使陶瓷制品获得坚硬的质地和独特的光泽。
6. 检验。
最后,经过烧制的陶瓷制品需要进行严格的质量检验。
工匠们会对陶瓷制品的外观、尺寸、质地等进行全面检查,以确保其符合设计要求和质量标准。
只有经过检验合格的陶瓷制品才能够被认定为合格品,并最终流入市场。
陶瓷的流程
陶瓷的流程陶瓷的制作流程一、原料准备制作陶瓷的第一步是准备原料。
陶瓷的主要原料包括粘土、石英、长石和瓷石等。
这些原料需要经过研磨、筛选和混合等处理,以确保其颗粒大小均匀且成分均匀。
二、制作胚体制作陶瓷的第二步是制作胚体。
胚体是陶瓷制品的基础结构,它可以是陶瓷坯体或陶瓷模具。
制作陶瓷坯体的方法包括手工塑型、压制和注塑等。
制作陶瓷模具的方法包括数控加工和手工雕刻等。
制作胚体时,需要根据设计要求确定形状、尺寸和表面纹理等。
三、干燥制作陶瓷的第三步是干燥。
干燥是将湿润的胚体中的水分蒸发掉的过程。
干燥的目的是使胚体具有足够的强度,以便进行后续的加工和装饰。
干燥的方法包括自然干燥和人工干燥。
自然干燥是将胚体放置在通风良好的地方,让其自然风干。
人工干燥是利用烘干设备,将胚体加热至一定温度,加快水分的蒸发。
四、烧结制作陶瓷的第四步是烧结。
烧结是将干燥后的胚体在高温下进行加热,使其发生化学和物理变化,形成坚硬的陶瓷。
烧结的温度和时间根据陶瓷的成分和要求来确定。
烧结的过程中,胚体会发生收缩和变形,因此需要进行一定的控制和修整。
五、装饰制作陶瓷的第五步是装饰。
装饰是为了美化陶瓷表面,增加其观赏价值。
常见的装饰方法包括釉料涂装、绘画和刻花等。
釉料涂装是将釉料均匀地涂在陶瓷表面,然后进行烧结,使釉料与陶瓷结合。
绘画是利用彩色釉料在陶瓷表面进行绘画,然后进行烧结,使颜色固定在陶瓷上。
刻花是利用刀具在陶瓷表面进行刻划,形成花纹或图案。
六、包装和销售制作陶瓷的最后一步是包装和销售。
包装是保护陶瓷制品,使其不易损坏。
常见的包装材料包括纸箱、泡沫塑料和气泡膜等。
销售是将陶瓷制品推向市场,让消费者购买和使用。
销售渠道包括零售店、电商平台和展览会等。
陶瓷的制作流程包括原料准备、制作胚体、干燥、烧结、装饰和包装销售等步骤。
每一步都需要精心操作和控制,以确保最终的陶瓷制品质量优良。
陶瓷制品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和工业领域,为人们带来美观和实用的享受。
陶瓷制作流程
陶瓷制作流程
一、炼泥
1.1将原材料按照不同的比例混合、搅拌、溶解、过滤、搅拌、过滤、炼制成陶瓷泥的过程。
1.2陶瓷泥炼制的好差直接影响陶瓷的注浆、干燥、烧成。
二、成型(注浆)
2.1 将陶瓷泥搅拌成泥浆注入至陶瓷生产模内,一般注浆时间为4~8小时左右;
2.2 注浆完成后要干燥1~2天左右;
2.3 脱胚
2.4 如需要两胚体合成的话,脱胚后进行粘接
三、修胚
3.1 人工进行修理
3.2 打孔(刷壁孔、安装孔)
四、干燥
4.1 让其自然风干
4.2 干燥过程随环境温度不同时,干燥周期也不同,一般约7~10天(包括修胚时间)
五、上釉
5.1 将已干了的胚体进行表面打磨
5.2 管道内壁上釉
5.3 清洗胚体表面
5.4 胚体上釉
5.5 整个上釉过程约0.5天
六、烧成
6.1 待釉干后除尘放入窑烧制
6.2 约2天即可出窑
七、质检
7.1 外观
7.2 漏气检测
7.3 水配装配
7.4 冲水测试
7.5 包装
八、一个陶瓷从泥浆制作成陶瓷一般周期为11~15天左右。
非遗——景德镇制瓷72道工序
非遗——景德镇制瓷72道工序景德镇制瓷器72道工序一份尊容,帝王的年号赋予了一个城市至高无上的荣耀。
一项技艺,成为一张又一张世界级的名片,这就是瓷都,世界手工艺与民间艺术之都。
制瓷工序分解图堪山,烧矿▼制瓷工序分解图运石,碎石▼制瓷工序分解图舂石,制浆▼制瓷工序分解图取泥,制不▼制瓷工序分解图船载,存行▼制瓷工序分解图烧灰,配釉▼制瓷工序分解图练泥,镀匣▼制瓷工序分解图验匣,送场▼制瓷工序分解图堪山,淘洗▼制瓷工序分解图铲泥,踩泥▼制瓷工序分解图抐泥,做坯▼制瓷工序分解图修模,定型▼制瓷工序分解图利坯,印坯▼制瓷工序分解图剐坯,取釉▼制瓷工序分解图削坯,接坯▼制瓷工序分解图捧坯,晒坯▼制瓷工序分解图荡釉,吹釉▼制瓷工序分解图蘸釉,烧矿▼制瓷工序分解图捺水,补釉▼制瓷工序分解图配釉,涂釉▼制瓷工序分解图淡描,混水▼制瓷工序分解图捏雕,刻花▼制瓷工序分解图驮坯,挑坯▼制瓷工序分解图修匣,装坯▼制瓷工序分解图加表,满窑▼制瓷工序分解图挑柴,烧窑▼制瓷工序分解图开窑,装篮▼制瓷工序分解图调泥,挛窑▼制瓷工序分解图看色,选瓷▼制瓷工序分解图擂料,挌色▼制瓷工序分解图起稿,拍图▼制瓷工序分解图搓料,画瓷▼制瓷工序分解图填色,写款▼制瓷工序分解图满炉,烤花▼制瓷工序分解图汇色,挑瓷▼制瓷工序分解图茭草,烧矿▼图文信息来源于墨器文化微信公众平台。
第二节 陶瓷制作工序
第二节 陶瓷制作工序信息资料制作完成一件陶瓷制品,需要经过以下六道工序:一、练泥 制作陶瓷的基本材料是粘土,但不是所有的粘土都适合用来制作陶瓷。
不同种类的粘土,其可塑性也不同,大致上讲,一次粘土(残留粘土)可塑性较差,二次粘土(漂积粘土)可塑性强。
所谓可塑性,就是粘土加水并经过揉练后,在适当的外力作用下,可以塑成任何形状,还可在外力除去后保持所得的形状。
在一般情况下,含硅的沙质多的粘土,可塑性较小,若要改进可塑性,必须淘汰粘土中的粗沙粒,或加入可塑性强的粘土。
而可塑性强的粘土,由于颗粒过于细,孔隙过小,水分在干燥过程中不容易散发,因此易造成坯体弯曲或破裂,为了改进它的性能,则需要掺入沙质土以减弱它的粘性。
将粘土采集精选后,就可以进行练泥了。
练泥的目的是为了将泥揉练至合适的可塑性,在练泥的过程中感受一下泥的特性,并将泥团内的气孔排除,为作品成功打好基础。
二、成型陶艺的成型过程也就是一个感情的表达过程,是艺术家们尽情发挥的过程。
是整个创作过程中最关键的步骤。
也就是说,成型过程就是将思维、想像、感情物化的过程。
经过几千年的发展,陶瓷工艺技术与制作方法也得到了充足的发展。
由手工成型到机器成型,由最古老的泥条成型到拉坯成型再到如今的旋坯成型,模具成型等。
各种成型方法都有它们所适合的造型特点,有它们自己优势。
但总体来说,成型方法都只是辅助我们创作的一种手段,而不是我们创作的目的。
三、修坯经过成型后的坯体有的需要再修坯,比如拉坯后,坯体还很粗糙,表面不光滑,厚薄不均匀等,这都需要经过修坯来调整最后造型;注浆成型的坯体也在模子的接缝处也会有毛糙的地方,也需要经过修坯来修整。
像泥板成型与泥条成型,可能在造型上,一次就可以完成,也有的会需要用做一些装饰,这些我们都可以通过修坯来完成。
四、干燥初步完成作品后,在烧成和上釉之前有一个干燥的过程。
只有在坯体完全干燥的情况下才能上釉和烧结,否则釉面会出现开裂或脱落的现象,在烧窑时如果坯体残留大量的水分,坯体中的水分就会因急剧化成蒸气引起膨胀而破裂。
陶瓷制作工序范文
陶瓷制作工序范文1.原料准备:陶瓷制作的第一步是准备好合适的原料。
通常包括黏土、矿石、石英、长石等材料。
这些原料需要进行筛分、洗净和混合搅拌,确保其粒度均匀、含水率合适。
2.成型:成型是将准备好的陶土按照设计要求成型成瓷器的过程。
成型方法有手工成型和机器成型两种。
手工成型主要包括挤压、搓捏、拉坯等方式,机器成型则使用压片机、注塑机等设备。
3.干燥:成型后的陶土需要进行干燥处理,以去除水分。
干燥的主要目的是使陶瓷制品在烧制时不会出现开裂。
干燥分为自然干燥和人工干燥两种方式。
4.装饰:装饰是对陶瓷制品进行精细的处理,以提高其外观效果。
装饰方式包括刻画、绘画、贴花、贴金等等。
装饰可以采用各种颜料和材料,使得陶瓷制品变得更加美观。
5.烧制:烧制是陶瓷制作过程中最重要的一步。
通过烧制,可以使陶瓷制品达到所需的硬度和耐用性。
烧制的主要过程包括上柴、预烧、煅烧、降温等。
不同的陶瓷制品可能需要不同的烧制方式和烧制温度。
6.精加工:烧制完成后的陶瓷制品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缺陷,比如毛边、气孔等。
因此,需要进行一些加工和修整。
精加工包括打磨、抛光、修补等步骤,以使陶瓷制品的表面光滑、细腻。
7.包装:精加工完成后,陶瓷制品需要进行包装处理。
包装通常使用纸箱、泡沫塑料等材料来包装,以保护陶瓷制品免受损坏。
这些是陶瓷制作的主要工序,每个工序都需要经过精心的操作和处理。
不同的陶瓷制品可能有所差异,但基本的工序大致是相同的。
陶瓷制作需要考虑原材料的选择和配比、工艺的操作和掌握,以及各环节之间的衔接,才能制作出优质的陶瓷制品。
陶瓷的制作工序
陶瓷的制作工序
陶瓷的制作工序通常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 选择原料:包括黏土、矿石、助熔剂等。
根据所制陶瓷的种类和用途选择不同的原料,并进行混合和筛选。
2.成型:将选好的原料进行成型,可以采用手工捏塑、轮盘成型或模具压制等方法。
常见的成型方法包括坯胎成型(湿法成型)和干坯成型(干法成型)。
3.干燥:将成型好的陶瓷制品进行自然或人工干燥,以去除水分,使其具有一定的强度。
4.修整和修整:对干燥的陶瓷制品进行修整,修整不平整的部分或修剪边缘。
5.装饰:可以通过绘画、喷涂、贴花、刻花等方式对陶瓷制品进行装饰,并在装饰完成后进行烧制前的修整。
6.烧制:将装饰好的陶瓷制品放入窑炉中进行高温烧制。
烧制的温度和时间可以根据不同的陶瓷种类和作品要求进行调整。
烧制过程中,陶瓷制品会经历干燥、体胚转变、焙烧、完成等不同的烧制阶段。
7.烧后处理:烧制完成后,可以对陶瓷制品进行一些后处理工作,如划磨、抛光、上釉等,以增强光滑度和观感。
8.质检和包装:对烧制和后处理完成的陶瓷制品进行质量检验,并进行包装和包装,以便运输和销售。
以上是陶瓷制作的一般工序,不同种类和工艺的陶瓷制品可能会有所不同。
同时,在每个工序中还需要注意各种技术和工艺细节,以确保陶瓷制品的质量和美观。
图解制作陶瓷的72道工序
图解制作陶瓷的72道工序饮茶能静心、静神,有助于陶冶情操、去除杂念、修炼身心,这与提倡“和、寂、清、静”的东方哲学思想很合拍,也符合佛道儒的“格物致知”思想,因此我国历代社会名流、文人骚客、商贾官吏、佛道人士都以崇茶为荣,特别喜好在品茗中,吟诗议事、调琴歌唱、弈棋作画,以追求高雅的享受。
制瓷“共计一坯之力,过手七十二,方克成器。
其中微细节目,尚不能尽也。
”明代科学家宋应星在《天工开物》中这样写道。
一、加工工序(8道)选矿→原料处理→配料→装磨→运行→放磨→过筛入池→陈腐1、选矿:寻找矿源、矿点,挑选合适能用的原料。
2、原料处理:(1)用轮碾机对石质原料进行粗碎。
(2)土料露天堆放,通过常年风吹、日晒、雨淋、冰冻等进行风化。
(3)根据工艺需要,对有些原料事先进行预烧。
3、配料:分别按照泥料、釉料的不同种类进行称重配料。
4、装磨:把配好的泥或釉料装入球磨机中。
5、运行:球磨机按照泥釉不同的加工时间要求开机运行。
6、放磨:泥浆、釉浆达到规定的细度后从球磨机中放出。
7、过筛入池:泥浆过筛入浆池,釉浆过筛入釉池或釉缸。
8、陈腐:泥浆、釉浆使用前存放一定的时间,以使其更加好用。
二、造型工序(2道)设计→造型(旋模子儿、雕塑)1、设计:根据艺术构思或客户要求画出作品图样。
2、造型:根据设计图样,圆器类作品用机轮旋出模子儿;人物、动物或异型类作品用可塑泥雕塑出泥子儿。
三、制模工序(9道)打漆→分线→闸子儿→打油→和石膏浆→注石膏浆→修模→揭扇→制套1、打漆:在造好的模子儿上刷上调好的清漆,以利于翻制模型。
2、分线:在打好漆的模子儿上合理地画出模型分块线。
3、闸子儿:翻制第一扇模型时,未翻的部分须先用泥闸起来。
4、打油:浇注模型前,在模子儿上刷一层油以利翻模。
5、和石膏浆:在石膏桶中倒入适量的水,把石膏粉按比例加入水中,搅拌成一定稠度的浆。
6、注石膏浆:把搅拌成的石膏浆注入闸好的模子儿待翻处。
7、修模:待石膏浆凝固后,按照要求把石膏模外面修刮平整。
陶瓷材料制备与烧结过程
第三节 粉末冶金的成型工艺术
(3)压制 压制通常在液压机或机械压力机上进行。压制
的总压力按下式计算:
P=p×S 式中:P--总压力,kg;
p--单位压制压力,kg/m3; S--与压力方向垂直的压坯受压面积,m2。
(4)脱模 压力去掉以后,压坯要从压模内脱出,从整体
压模中脱出的方法有两种,即将压坯向上顶出或 向下推出。
第三节 粉末冶金的成型工艺术
二、 粉浆浇注成型
1.粉浆的制备 2.模具材料
浇注用的模具是用石膏做成的。
3. 浇注方法
可以用手工浇注,即所谓倾倒浇注法。也 可以用压缩空气浇注,即用压缩气体将粉浆 压入模具内。
第三节 粉末冶金的成型工艺术
三、 楔形压制
楔形压制又称循环压制。其方法是用一只 楔形的上模冲,将粉末分段压制而成制品。 如图3-14所示。这种方法可以用一组楔形压 制循环示意图表示。
陶瓷制品的生产
陶瓷制品的生产都要经过三个阶段:坯料制 备、成型、烧结
❖ 坯料制备 通过机械或物理或化学方法制备粉料,在制备坯料时,
要控制坯料粉的粒度、形状、纯度及脱水脱气,以及配料比 例和混料均匀等质量要求。按不同的成型工艺要求,坯料可 以是粉料、浆料或可塑泥团。
❖ 成型
将坯料用一定工具或模具制成一定形状、 尺寸、密度和强度的制品坯型(亦称生坯)。
❖ 烧结
生坯经初步干燥后,进行涂釉烧结或直接 烧结。高温烧结时,陶瓷内部会发生一系列物 理化学变化及相变,如体积减小,密度增加, 强度、硬度提高,晶粒发生相变等,使陶瓷制 品达到所要求的物理性能和力学性能。
二、陶瓷材料的结构与性能特点
陶瓷材料是多相多 晶材料,陶瓷结构中同 时存在 晶体相 玻璃相 气相
第三章 制陶的工艺流程
第三章制陶的工艺流程第一节炼泥炼泥是陶器生产工艺流程中的第一步,炼成的好陶泥能为后期制作陶艺精品提供可靠地保证,反之,会给后期制作带来困难,甚至是功亏一篑的遗憾。
泥的炼制一般可分为手工炼泥和机械炼泥两种。
1. 手工炼泥:(1 )晒泥。
一般粘土(陶土)从矿山开采出来后,要经过3 ~6 个月的自然风化,通过风吹日晒和雨淋,坚硬的粘土矿会松散,便于粉碎,同时雨水也会冲去部分可溶盐类及其他对制陶无益的矿物,从而提高粘土的纯度;(2 搅泥。
将晒好的陶土放入水中慢慢搅拌,使陶土融化变成泥浆;(3 )过浆。
把一大块海绵放在竹扁上,使泥浆通过海绵,过滤掉其中的碎屑、杂质,得到干净细腻的泥浆。
再将过滤后的泥浆沉淀,排放掉表层的水,就得到了完全细腻的泥浆;(4 )晾晒去水。
将完全细腻的泥浆堆放在平台上晾晒,待泥浆边缘出现裂纹、表面已无水分为最宜;(5 )柔泥。
先用棍子打泥,目的是将经过一系列过程后结成块的泥打松散,然后再用手不断地揉搓,去除泥中的气孔,使泥的质地更细腻,这样才得到最终用来做陶的陶泥。
2. 机械炼泥:开采出来的粘土矿经过晒泥之后得到松散易于粉碎的粘土,将粘土放入打浆机中强行打成浓度较低的泥浆,经除砂间除砂去杂后,放入沉淀池中存放一段时间,再使用水泵抽取沉淀后表层的水,然后直接通过过滤机使泥浆压滤脱水成泥饼,再经真空炼泥机炼泥,炼好的泥需放入真空室,通过压力差,排除泥中的空气,最终得到适合做陶的陶泥。
真空炼泥机的优点:制作陶泥耗时短,可使陶器生产过程连续化,并可排除泥饼中的残留空气,提高泥的致密度和可塑性,并使泥组织均匀,改善其成型性能,提高干燥强度和烧成后的强度。
真空炼泥机的缺点:真空炼泥机在使用时,泥段容易出现螺旋状开裂、断裂等缺陷。
炼好的陶泥要通过割泥器分隔开来,摞成柱状,以便于储存和制作时使用。
第二节泥料成型陶器的造型千变万化,大到数米高的花瓶,小到精巧玲珑的小碗,薄如蝉翼的薄胎瓶、薄胎碗等更是让人惊讶不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 陶瓷制作工序
信息资料
制作完成一件陶瓷制品,需要经过以下六道工序:
一、练泥 制作陶瓷的基本材料是粘土,但不是所有的粘土都适合用来制作陶瓷。
不同种类的粘土,其可塑性也不同,大致上讲,一次粘土(残留粘土)可塑性较差,二次粘土(漂积粘土)可塑性强。
所谓可塑性,就是粘土加水并经过揉练后,在适当的外力作用下,可以塑成任何形状,还可在外力除去后保持所得的形状。
在一般情况下,含硅的沙质多的粘土,可塑性较小,若要改进可塑性,必须淘汰粘土中的粗沙粒,或加入可塑性强的粘土。
而可塑性强的粘土,由于颗粒过于细,孔隙过小,水分在干燥过程中不容易散发,因此易造成坯体弯曲或破裂,为了改进它的性能,则需要掺入沙质土以减弱它的粘性。
将粘土采集精选后,就可以进行练泥了。
练泥的目的是为了将泥揉练至合适的可塑性,在练泥的过程中感受一下泥的特性,并将泥团内的气孔排除,为作品成功打好基础。
二、成型
陶艺的成型过程也就是一个感情的表达过程,是艺术家们尽情发挥的过程。
是整个创作过程中最关键的步骤。
也就是说,成型过程就是将思维、想像、感情物化的过程。
经过几千年的发展,陶瓷工艺技术与制作方法也得到了充足的发展。
由手工成型到机器成型,由最古老的泥条成型到拉坯成型再到如今的旋坯成型,模具成型等。
各种成型方法都有它们所适合的造型特点,有它们自己优势。
但总体来说,成型方法都只是辅助我们创作的一种手段,而不是我们创作的目的。
三、修坯
经过成型后的坯体有的需要再修坯,比如拉坯后,坯体还很粗糙,表面不光滑,厚薄不均匀等,这都需要经过修坯来调整最后造型;注浆成型的坯体也在模子的接缝处也会有毛糙的地方,也需要经过修坯来修整。
像泥板成型与泥条成型,可能在造型上,一次就可以完成,也有的会需要用做一些装饰,这些我们都可以通过修坯来完成。
四、干燥
初步完成作品后,在烧成和上釉之前有一个干燥的过程。
只有在坯体完全干燥的情况下才能上釉和烧结,否则釉面会出现开裂或脱落的现象,在烧窑时如果坯体残留大量的水分,坯体中的水分就会因急剧化成蒸气引起膨胀而破裂。
所以一定要待坯体完全干燥后再上釉或烧窑。
干燥的时候不能急功近利,要放在阴凉通风处干燥,温度太高表面水分蒸发过快也会使作品干湿度不均匀而导致作品开裂等问题出现。
五、上釉
釉是覆盖在陶瓷制品表面的无色或有色的玻璃质薄层。
是用矿物原料(长石、石英、滑石、高岭土等)和化工原料按一定比例配合(部分原料可先制成熔块)经过研磨制成釉浆,施于坯体表面,经一定温度煅烧而成。
能增加制品的机械强度、热稳定性和电介强度,还有美化器物、便于拭洗、不被尘土腥秽侵蚀等特点。
釉的种类很多,按烧成温度可分高温釉、低温釉;按外表特征可分透明釉、乳浊釉、颜色釉、有光釉、无光釉、裂纹釉(开片)、结晶釉等;按釉料组成可分为石灰釉、长石釉、铅釉、无铅釉、硼釉、铅硼釉等。
上釉有多种方法,常用的方法有喷釉法、涂釉法、淋釉法、浸釉法等。
六、烧成
这是完成制作陶瓷的最后一个步骤。
将生坯或半成品在高温下处理,使其发生物理、化学变化而成陶瓷的过程。
而完成这样一个高温过程,是在窑里面进行的。
按照烧成所采用的原料的不同,现阶段一般有电窑、气窑和柴窑,现由于环境保护及木柴的缺乏,柴窑现在已经不多见了,除却一些艺术家为了烧制特殊效果时还在采用柴窑外,大批量生产陶瓷制品一般都采用的是煤气窑进行烧成。
烧成温度视所烧物品的原料而定,温度在1000~1370℃之间。
技术尝试
通过鉴赏一些陶瓷艺术制品的实物和图片,叙述一下这些陶艺的制作工序。
图1-12 图1-13 如图1-12与图1-13,这两件作品的制作工序都有哪些,有何不同?
作品图1-13的制作过程经历了练泥-成型-修坯-干燥-上釉-烧结这六个工序。
但从作品图1-12看,好像只有这六个步骤是不够的,其中还有一个装饰绘画的过程。
既然有一个装饰绘画的步骤,为何又说只有六道工序呢?陶瓷制作的六道工序,只是成为陶瓷的一个最基本工序。
如果想要进行更多的艺术加工,我们还要做一些装饰步骤。
比如,作品图1-12就在最后上釉烧结以后,在成瓷上进行的彩绘装饰,并第二次入窑烧成。
也就是经过了练泥-成型-修坯-干燥-上釉-烧结-彩绘-烧结这样几个步骤,才最终制作出来。
想一想
你认为陶瓷制作工艺中,哪一个环节最关键?有的作品在制作过程中,为了表达自己独特的效果,会省去一个步骤,你知道这六道工序里面,哪个步骤是可以省去的呢?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