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纪录片概要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千万不可当真”; 观看纪录片的心理预设:“这是真的”,
或“这应该是真的”。 真实是个变量,是个内涵丰富的概念。
1、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像不等于真实
纪录片中的真实,根据再现和表现现实生活的 深度,可以划分为外在真实、内在真实和哲理真 实三个逻辑层面。
外在真实:是现象、事件的真实;
内在真实:是透过生活表象、直达生活本质, 是整体的、本质的真实;
(1)观念方面
意味着必须在现场敞开一扇门,适 当地放弃你对事物的某些控制。在一个 敞开的而非封闭的拍摄现场,必然会有 很多不可预知的东西源源不断地涌向你 的镜头。
例:《战地摄影师》;田壮壮的《德拉 姆》
(2)叙事方面
对还原现场和再现过程的高度关注。 在这种还原和再现当中,形成一个跨时 空的叙事系统。
作为纪录片创作者,要运用各种手段, 通过纪录片唤起观众的真实感。
纪录片的真实感来源于以下几个方面:
(1)纪实拍摄手法的运用 可以采用长镜头、同期声、跟踪拍
摄等手法,保持相对固定的机位,有意 掩饰摄影机及导演在场,这些往往能在 观众心目中唤起一种“真实的幻觉”。
(2)局部和细节的真实造成整体真实 的幻觉
2、现实的隐喻
对现实的隐喻,指的是纪录片作为一 种艺术载体所应具有的精神向度和意义 空间。
纪录片需要在真实的材料之外,找到 一个具有隐喻性的结构和形象,从而凸 现创作者的情感和思想。
怎么找到这种隐喻?
(1)通过一个戏剧性事件,与现实形 成同构、反差、对位
纪录片可以超越对日常事物的简单 描述,大胆采用戏剧手法,从拍摄对象 身上找到故事,以这个故事来深入揭示 事物的本质。
三、纪录片的功能
1、纪录片是对现实生活的见证,是以 影像的方式来记录现实的断面,从而留 下历史的回声;
2、参与政治斗争,参与社会活动; 3、文化保护和文化传播 4、艺术表达
例:张以庆的《幼儿园》
二、纪录片的特征
1、真实的幻觉 2、现实的隐喻 3、不可预知性,永恒的诱惑
1、真实的幻觉
纪录片不存在“绝对的真实”,更多 的是一种“真实的幻觉”,这种真实的 幻觉来自观众。一个纪录片要让观众承 认它真实,它的基石还是应该建立在内 容层面上,是一种哲理上的真实,也就 是说,它必须符合事理和人情,符合我 们认识世界、了解世界的规律。
电影的每个画面都存在框架,因此, 不存在“绝对的全”,与此相应,我们 也不可能在纪录片中找到“整体的真”。
但是,一个纪录片人却可以从局部和 细节中去制造整体真实的幻觉。
例:弗拉哈迪的《北方的纳努克》
(3)来自构成叙事语境的冗余信息
在适当的时候,我们可以保留一些 冗余信息,它们看起来重复、无用,却 往往能够累积情绪、铺陈叙事,让观众 在观看中感悟其画外之音、言外之旨。
纪录片的真实是创作者主体自觉下的真实, 是主观与客观相结合的真实。
例:梅索斯兄弟的《灰色花园》
3、纪录片的最终目的是超越真实
对纪录片创作而言,“真实”只是基 础和立足点,纪录片的最终目的,是引 起我们的思索,让我们从那些真人、真 情、真事中,体悟到一种精神、一种生 命。因此,纪录片的最终目的是对真实 的超越。
哲理真实:是将现实生活的探讨上升到具有普 泛社会意义、普泛人性价值的高度,是真实的最 高层次。
影像真实,其意义更多地是体现在外在真实上。
2、纪录片不存在“绝对的真实”
作为主观性活动,纪录片创作与其他任何创 作一样,都要表现创作者对客观世界的认知 和情思,进而达到感染观众的目的。
由于摄影机的存在,任何纪录片创作者,无 论他如何有意识地想置身事外,但他的到场 就已经不可避免地介入了事件之中。
例:蒋樾的《彼岸》
(2)寻求文化心理上的依托
纪录片可以从传统文化心理中寻找隐喻。
例:康健宁的《阴阳》
(3)借助一些特定的场景、细节、物象
开头和结尾的场景往往能形成一种结构上 的隐喻,以一个场景来影射整个影片,使作 品的意义得到提升。
例:怀斯曼的《法律与秩序》
(4)借助特定的镜头语言来形成对现实的隐 喻
例:弗拉哈迪的《亚兰岛人》
3、不可预知性,永恒的诱惑
不可预知性体现在素材的获取与选择过 程中。在前期拍摄中,意味着我们必须放 弃对人物和事件的控制欲,随机应变,在 现场对不可预知的情形迅速作出判断和选 择,采取抓取和捕捉的方式获取素材;
而在后期剪辑中,就意味着我们在进行 选择和阐释的同时,要尊重事件发展的逻 辑性,如实展示过程和还原现场,从而保 持纪录片的“不可预知性”。
纪录片研究
第一章 纪录片概要
格里尔逊: 纪录片:Documentary:具有文献资料价
值的。 剧情片:虚构的、想象的和导演的,目
的是为了娱乐大众。
纪录片:以现实生活为记录对象,进而 达到对现实生活的真实记录。
一、纪录片的本质属性
纪录片的本质属性是真实性。 观看剧情片的心理预设:“这是假的,
例:宁瀛的《希望之路》
(4)来自制作主体的声明和强调
对摆拍和重演的段落进行说明,避 免将从故事片中采撷的镜头混同于所谓 的“资料镜头”,对于一些纯属猜测、 臆想的虚构段落,索性打出字幕:以下 拍摄纯属虚构等等。
这也是获取真实感的一种途径。
例:《望长城》的第四集《烽烟散尽说 沧桑》
例:小川绅介《三里冢》
(3)造型方面
意味着摄影机的运动是运动的,是被 主体激发的,而非僵死的、刻意的;光 影效果是自然而然的,而非矫揉造作的; 画面构图是开放的,而非封闭的等等。
例:《红跑道》
(4)剪辑方面
应该尽量体现出叙事流程的不可预 知性。不在乎非常完美,可以有拍摄、 剪辑上的瑕疵,但最重要的是真实的呈 现。
或“这应该是真的”。 真实是个变量,是个内涵丰富的概念。
1、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像不等于真实
纪录片中的真实,根据再现和表现现实生活的 深度,可以划分为外在真实、内在真实和哲理真 实三个逻辑层面。
外在真实:是现象、事件的真实;
内在真实:是透过生活表象、直达生活本质, 是整体的、本质的真实;
(1)观念方面
意味着必须在现场敞开一扇门,适 当地放弃你对事物的某些控制。在一个 敞开的而非封闭的拍摄现场,必然会有 很多不可预知的东西源源不断地涌向你 的镜头。
例:《战地摄影师》;田壮壮的《德拉 姆》
(2)叙事方面
对还原现场和再现过程的高度关注。 在这种还原和再现当中,形成一个跨时 空的叙事系统。
作为纪录片创作者,要运用各种手段, 通过纪录片唤起观众的真实感。
纪录片的真实感来源于以下几个方面:
(1)纪实拍摄手法的运用 可以采用长镜头、同期声、跟踪拍
摄等手法,保持相对固定的机位,有意 掩饰摄影机及导演在场,这些往往能在 观众心目中唤起一种“真实的幻觉”。
(2)局部和细节的真实造成整体真实 的幻觉
2、现实的隐喻
对现实的隐喻,指的是纪录片作为一 种艺术载体所应具有的精神向度和意义 空间。
纪录片需要在真实的材料之外,找到 一个具有隐喻性的结构和形象,从而凸 现创作者的情感和思想。
怎么找到这种隐喻?
(1)通过一个戏剧性事件,与现实形 成同构、反差、对位
纪录片可以超越对日常事物的简单 描述,大胆采用戏剧手法,从拍摄对象 身上找到故事,以这个故事来深入揭示 事物的本质。
三、纪录片的功能
1、纪录片是对现实生活的见证,是以 影像的方式来记录现实的断面,从而留 下历史的回声;
2、参与政治斗争,参与社会活动; 3、文化保护和文化传播 4、艺术表达
例:张以庆的《幼儿园》
二、纪录片的特征
1、真实的幻觉 2、现实的隐喻 3、不可预知性,永恒的诱惑
1、真实的幻觉
纪录片不存在“绝对的真实”,更多 的是一种“真实的幻觉”,这种真实的 幻觉来自观众。一个纪录片要让观众承 认它真实,它的基石还是应该建立在内 容层面上,是一种哲理上的真实,也就 是说,它必须符合事理和人情,符合我 们认识世界、了解世界的规律。
电影的每个画面都存在框架,因此, 不存在“绝对的全”,与此相应,我们 也不可能在纪录片中找到“整体的真”。
但是,一个纪录片人却可以从局部和 细节中去制造整体真实的幻觉。
例:弗拉哈迪的《北方的纳努克》
(3)来自构成叙事语境的冗余信息
在适当的时候,我们可以保留一些 冗余信息,它们看起来重复、无用,却 往往能够累积情绪、铺陈叙事,让观众 在观看中感悟其画外之音、言外之旨。
纪录片的真实是创作者主体自觉下的真实, 是主观与客观相结合的真实。
例:梅索斯兄弟的《灰色花园》
3、纪录片的最终目的是超越真实
对纪录片创作而言,“真实”只是基 础和立足点,纪录片的最终目的,是引 起我们的思索,让我们从那些真人、真 情、真事中,体悟到一种精神、一种生 命。因此,纪录片的最终目的是对真实 的超越。
哲理真实:是将现实生活的探讨上升到具有普 泛社会意义、普泛人性价值的高度,是真实的最 高层次。
影像真实,其意义更多地是体现在外在真实上。
2、纪录片不存在“绝对的真实”
作为主观性活动,纪录片创作与其他任何创 作一样,都要表现创作者对客观世界的认知 和情思,进而达到感染观众的目的。
由于摄影机的存在,任何纪录片创作者,无 论他如何有意识地想置身事外,但他的到场 就已经不可避免地介入了事件之中。
例:蒋樾的《彼岸》
(2)寻求文化心理上的依托
纪录片可以从传统文化心理中寻找隐喻。
例:康健宁的《阴阳》
(3)借助一些特定的场景、细节、物象
开头和结尾的场景往往能形成一种结构上 的隐喻,以一个场景来影射整个影片,使作 品的意义得到提升。
例:怀斯曼的《法律与秩序》
(4)借助特定的镜头语言来形成对现实的隐 喻
例:弗拉哈迪的《亚兰岛人》
3、不可预知性,永恒的诱惑
不可预知性体现在素材的获取与选择过 程中。在前期拍摄中,意味着我们必须放 弃对人物和事件的控制欲,随机应变,在 现场对不可预知的情形迅速作出判断和选 择,采取抓取和捕捉的方式获取素材;
而在后期剪辑中,就意味着我们在进行 选择和阐释的同时,要尊重事件发展的逻 辑性,如实展示过程和还原现场,从而保 持纪录片的“不可预知性”。
纪录片研究
第一章 纪录片概要
格里尔逊: 纪录片:Documentary:具有文献资料价
值的。 剧情片:虚构的、想象的和导演的,目
的是为了娱乐大众。
纪录片:以现实生活为记录对象,进而 达到对现实生活的真实记录。
一、纪录片的本质属性
纪录片的本质属性是真实性。 观看剧情片的心理预设:“这是假的,
例:宁瀛的《希望之路》
(4)来自制作主体的声明和强调
对摆拍和重演的段落进行说明,避 免将从故事片中采撷的镜头混同于所谓 的“资料镜头”,对于一些纯属猜测、 臆想的虚构段落,索性打出字幕:以下 拍摄纯属虚构等等。
这也是获取真实感的一种途径。
例:《望长城》的第四集《烽烟散尽说 沧桑》
例:小川绅介《三里冢》
(3)造型方面
意味着摄影机的运动是运动的,是被 主体激发的,而非僵死的、刻意的;光 影效果是自然而然的,而非矫揉造作的; 画面构图是开放的,而非封闭的等等。
例:《红跑道》
(4)剪辑方面
应该尽量体现出叙事流程的不可预 知性。不在乎非常完美,可以有拍摄、 剪辑上的瑕疵,但最重要的是真实的呈 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