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治疗成人肱骨髁上髁间骨折的临床疗效
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治疗肱骨干下14骨折不愈合患者的临床效果
![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治疗肱骨干下14骨折不愈合患者的临床效果](https://img.taocdn.com/s3/m/90f9ba838bd63186bcebbc86.png)
CHINA MEDICAL HERALD Vol.16No.9March 2019[基金项目]青海省卫生计生委卫生计生科研课题(2017-wjzdx-05)。
肱骨干骨折多由车祸、事故、人为等诸多原因所导致,该处骨折患者病情重、恢复较慢、自理难度大、卧床时间久、发生感染压疮的概率大,由于肱骨解剖结构的特殊性,加之静养有一定的难度,使治疗较其他长骨骨折存在更高的难度[1-2]。
在所有骨折患者中有约6%的患者愈合存在一定的困难,骨折不愈合使患者活动时有剧烈疼痛感,严重影响生活质量[3]。
为进一步分析探讨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治疗的临床效果,特选取青海省人民医院(以下简称“我院”)骨科4病区的112例肱骨干下1/4骨折不愈合患者作为研究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治疗肱骨干下1/4骨折不愈合患者的临床效果周京元索南昂秀青海省人民医院骨科四病区,青海西宁810007[摘要]目的分析探讨肱骨干下1/4骨折不愈合患者应用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治疗的临床效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5年1月在青海省人民医院骨科四病区就诊的112例肱骨干下1/4骨折不愈合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采取治疗方案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6例。
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单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生活质量评分、肘关节功能(Constant-Murley)评分及近期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日常生活、社会活动、抑郁、烦躁、生活质量总评分及Constant-Murley 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在术后1、3、6个月感染、血管神经损伤的发生得到有效控制,近期并发症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应用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治疗肱骨干下1/4骨折不愈合可有效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关节功能复健良好,术后感染、血管神经损伤等并发症发生率低,临床效果显著。
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在肱骨及胫骨骨折中的应用研究
![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在肱骨及胫骨骨折中的应用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32981c15cc17552707220872.png)
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在肱骨及胫骨骨折中的应用研究作者:廖建晖冯帅华吴官保来源:《今日健康》2014年第07期【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在肱骨及胫骨骨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2013年所收治的20例使用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治疗肱骨及胫骨骨折患者的诊疗资料,分析治疗效果。
结果: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有利于提高治疗的安全性,优良率达到90.0%。
并发症发生率为0.0%。
结论: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有利于患者骨折的愈合,避免金属断裂、应力遮挡等问题。
【关键词】肱骨胫骨骨折临床疗效【中图分类号】 R4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5160(2014)07-0039-01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2013年6月至10月所收治的20例使用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治疗肱骨及胫骨骨折患者的诊疗资料,男性患者10例,女性患者10例,平均年龄(43.4±6.1)岁,平均体重(51.8±7.6)千克,平均患病时间(6.9±2.0)天。
20例患者都经过X线检查确诊为肱骨及胫骨骨折。
患病原因:摔伤患者4例,砸伤患者5例,高处坠落伤患者4例,交通事故伤7例。
20例患者中,胫骨骨折患者10例,其中,7例患者合并腓骨骨折,3例患者Ⅰ期开放骨折,6例患者邻近关节骨折,3例患者骨不连;肱骨骨折患者10例,其中,3例患者合并桡神经损伤,4例患者邻近关节骨折,2例患者骨不连。
1.2 方法所有患者都积极配合护理人员做好手术前的准备,患者进入手术室后,护理人员要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帮助患者做全麻气管内插管,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主要是由锁定螺钉、连接块、固定棒组成[1]。
所有患者都要进行闭合微创固定、有限切口,骨折部位做小切口,进行骨折复位,在小切口中插入连接块和固定棒,螺钉置入的位置在皮肤切口附近10毫米处,在锁定螺钉导向器的引导下,使用电钻打孔,然后置入螺钉,剩余的螺钉采用同种方法依次固定好。
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治疗成人肱骨髁上髁间骨折的临床疗效
![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治疗成人肱骨髁上髁间骨折的临床疗效](https://img.taocdn.com/s3/m/5ecce9cdf78a6529647d53f8.png)
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治疗成人肱骨髁上髁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摘要】目的:探讨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治疗成人肱骨髁上髁间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
方法:我院骨科门诊部收治20例成人肱骨髁上髁间骨折患者,对患者以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进行治疗,回顾患者的基本资料及临床疗效。
结果: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治疗。
术后12~18个月进行随访,20例患者骨折部位均愈合。
本次治疗优良率为95%。
结论: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治疗成人肱骨髁上髁间骨折效果显著,利于骨折顺利愈合。
【关键词】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肱骨髁上髁间骨折;疗效肱骨髁上髁间骨折是临床上的常见骨折疾病,由于肱骨远端解剖结构较为复杂,且临床上多以粉碎骨折为主,因此在治疗上较为棘手[1]。
准确复位、可靠固定是骨折疾病治疗的基本原则。
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临床上对于肱骨髁上髁间骨折治疗方案也逐渐增多,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是治疗成人肱骨髁上髁间骨折的重要治疗方案之一。
在本次调查中,笔者即对该种治疗方案的疗效进行分析。
现作如下报道: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12年3月至2016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成人肱骨髁上髁间骨折患者共20例。
男12例、女8例,患者年龄范围为20~67岁,平均年龄为(33.9±2.3)岁。
依据AO分型进行划分,A、B、C型骨折患者各为6例、8例及16例。
患者均将接受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治疗,且患者均具有知情权,能够接受远期的随访。
1.2方法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是由固定棒、连接块、锁定螺钉组合而成的内固定支架系统;固定棒为圆形棒,截面直径为2.5-6.0mm,长度为10-30cm,可随意剪取适当长度;应用锁定螺钉可构成锁定连接;连接块有单棒单孔、单棒双孔、双棒双孔、双棒单孔。
连接块、固定棒、锁定螺钉根据规格配套组和;连接块在需要增加固定强度时随机使用,连接块可沿棒随意滑动和旋转,其操作方便,系统锁定后形成外争的内支架式锁定固定系统。
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治疗:对患者进行臂丛麻醉处理,指导患者取仰卧位,使用气囊止血带,进行手术治疗时将患肢置于胸前,切口选于肘后正中部位,其中A、B型骨折患者入路部位为肱三头肌内外侧,C型骨折患者入路部位为改良尺骨鹰嘴截骨。
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在肱骨及胫骨骨折中的应用分析
![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在肱骨及胫骨骨折中的应用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1bdb11207375a417866f8ffe.png)
生; 优 良率为 9 3 . 8 %( 1 5 / 1 6 o结论 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的结构设计合理 , 生物学和生物力学特性均符
合骨科发展的 B O原则 , 可有效避免应力遮挡 、 集 中及金属断裂等问题 , 有利于骨折愈合。 【 关键词 】 桥接组合式 内固定; 肱骨 ; 胫骨 ; 骨折 【 中图分类号 】 R 6 8 3 . 4 [ 文献标识码 】 B 【 文章编号 】 2 0 9 5 — 0 6 1 6( 2 0 1 4) O 2 — 1 6 8 — 0 3
o u t c o me s o f l i mb a n g u l a t i o n , r o t a t i o n a n d s h o r t e n i n g w e r e e v a l u a t e d. Re s ul t s Al l p a t i e n t s h a d s u c c e s s f u l s u r g e r y wi t h n o d e a t h s a n d n o p o s t o p e r a t i v e wo u n d i n f e c t i o n , l o o s e n i n g , f r a c t u r e o f me t a l f i x a t i o n , n o n u n i o n a n d o t h e r s e r i o u s
DI AO T i a n h De p a r t me n t o f Or t h o p a e d i c , t h e P e o p l e ’ S Ho s p i t a l o f L i x i n C o u n t y , L i x i n 2 3 6 7 0 0 , C h i n a
成人肱骨髁间骨折行双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的疗效分析
![成人肱骨髁间骨折行双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的疗效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cc624c13e87101f69e319539.png)
口腔颌面正常组织对放射性敏感性较高 ,包括 淋巴组织 、 骨 髓、 浆液性腺泡 、 口腔 粘膜 、 口腔咽喉部复层上皮等 ; 而 正常毛细 血管 、 软骨 、 粘液性腺泡 、 肌 肉与神经等敏感性较低 。口腔颌面对 放射性较为敏感 的肿瘤包括淋巴瘤 、 口腔癌 、 咽喉癌 等 , 而唾液腺 癌等较低。 2 放 射 生 物学 在 口腔 颌 面 放射 诊 断 中的 应 用 在 口腔颌面放射诊断 中, 接受很少量 的放射线也会产生生 物 效应 , 其放 射诱 发染 色体 突变与剂量呈正 比 , 剂量无 阈值 , 0 . 0 1 G y 剂量也可能导致染色体畸变。0 【 、 B射线 的效应大于x 和Y 射线 的 效应 , 同时放射可诱 导肿瘤 的发生 。人体各组织器官对辐射 的敏 感性不 同, 高敏感性致癌包括 了骨髓组织 、 甲状腺 ; 中等敏感组 织 致癌包括了唾液腺 、 肺 和乳腺 ; 低敏感致癌包括皮肤和骨骼。 而辐 射致癌 的影响因素则包括 了照射剂量 、 辐射性质 、 潜伏期 、 年龄与 性别等 , 如 甲状腺癌 、 白血病 的发生 率与照射剂量呈线 性关系 ; x 和Y 射线诊断下的肿瘤发生率低于 旺、 8射线诊 断 ; 受照后3 5 岁 以 上肺癌发生较多 , 而女性 的 甲状腺癌发生率高 于男性 , 女性乳 腺 癌受照后发生率增加 。 结 束语 : 随着放射治疗 中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应用 , 放射治疗 技术与设 备 获得 了 巨大 大 的 发展 ,放 射 治 疗 已 成 为 肿 瘤 的 主 要 治 疗 手 段 。 近年来 , 放射 治疗的疗效进一步提高 , 同时正常组织 的并发 症也 有一定程度 的下降 。 目前可治愈的恶性肿瘤 占4 5 %, 其 中通 过手 术治愈 的占约4 9 %, 放疗治愈 占4 0 %, 其余为化疗等方法治愈 。在 患者中 , 约6 0 0 / 0 的患者首选放射治疗或者选择放射治疗作 为综合 治疗 的组成部分 , 而在 口腔肿瘤治疗方 面 , 放射 治疗具有 十分重 要的作 用。 而 目前 , 提高放射治疗 的准确性与杀伤力 , 保护正常组 织, 在放射诊断中最大限度的降低放射 线量 , 仍然是放射 治疗 、 放 射 诊 断 发展 的重 点 。
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治疗成人四肢骨折疗效及对骨折愈合时间、功能评分及并发症的影响
![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治疗成人四肢骨折疗效及对骨折愈合时间、功能评分及并发症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df52eecf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efd1a9b.png)
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治疗成人四肢骨折疗效及对骨折愈合时间、功能评分及并发症的影响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治疗成人四肢骨折疗效及对骨折愈合时间、功能评分及并发症的影响摘要:骨折是一种常见的外伤,对患者的健康和生活质量都有很大的影响。
本研究旨在比较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治疗成人四肢骨折的疗效,以及其对骨折愈合时间、功能评分及并发症的影响。
研究结果表明,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治疗成人四肢骨折具有较好的疗效,可显著缩短骨折愈合时间,提高功能评分,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关键词: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成人四肢骨折、疗效、骨折愈合时间、功能评分、并发症1. 引言骨折是指骨骼组织断裂或破裂所致的损伤,在人类的生活中十分常见。
成人四肢骨折的治疗通常采用手术修复,而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是一种常用的治疗方法。
本研究旨在比较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治疗成人四肢骨折的疗效,以及其对骨折愈合时间、功能评分及并发症的影响。
2. 方法2.1 研究对象本研究选择2018年至2020年期间在本院接受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治疗的成人四肢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共计100例。
2.2 治疗方法所有患者均接受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进行手术治疗。
手术后,患者按照常规进行术后护理和恢复训练。
2.3 观察指标观察指标包括骨折愈合时间、功能评分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骨折愈合时间以术后X线检查显示骨折真正愈合为准。
功能评分采用骨折后功能评定标准进行评估。
并发症包括感染、创口裂开等。
3. 结果3.1 骨折愈合时间经过手术治疗,所有患者的骨折均得到了有效的修复。
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治疗后,骨折愈合时间平均为8周,与传统内固定系统相比显著缩短(P<0.05)。
3.2 功能评分治疗后,患者的功能评分明显提高。
术后6个月时,功能评分平均提高了15分,与手术前相比差异显著(P<0.05)。
3.3 并发症经过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治疗,仅有2例患者出现了并发症,其中1例感染,1例创口裂开。
双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成人肱骨髁间骨折临床分析
![双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成人肱骨髁间骨折临床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ba9a7e5f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71f294e.png)
双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成人肱骨髁间骨折临床分析引言肱骨髁间骨折是成人常见的骨折类型之一,常见于中年以上的人群,特别是老年人。
肱骨髁间骨折一旦发生,不但会给患者的日常生活带来极大的不便,还可能引发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对于肱骨髁间骨折的治疗是十分重要的。
目前,双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成为治疗肱骨髁间骨折的主要方法之一,在临床实践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本文将对双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成人肱骨髁间骨折的临床分析进行介绍,旨在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好的治疗参考。
一、肱骨髁间骨折的临床表现肱骨髁间骨折是指肱骨骨干远端的髁间骨折,通常导致患者出现以下症状:1. 突发的剧烈疼痛:受伤后患肢出现明显的疼痛,活动受限。
2. 肿胀和淤血:骨折部位出现肿胀,常伴有皮下淤血。
3. 活动障碍:患者很难正常活动肘部,甚至无法移动。
4. 可能出现肘部畸形:严重的骨折可能导致肘部畸形,患者肘部外形异常。
二、双锁定钢板内固定术的优势双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是目前治疗成人肱骨髁间骨折的主要方法之一,其具有以下优势:1. 刚性好:双锁定钢板内固定术能够提供良好的刚性固定,能够更好地保持骨折端的位置稳定。
2. 部位灵活:操作时能够根据骨折的具体位置进行选择合适的部位固定,能够更好地适应不同的骨折类型。
3. 术后复原快:手术创伤小,恢复时间短,术后患者能够更快地进行康复训练。
三、临床分析在临床实践中,我们对10例患有成人肱骨髁间骨折的患者进行了双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并进行了临床分析,结果如下:1. 术后恢复情况良好:所有患者在手术后均能够迅速进行康复训练,恢复情况良好。
术后3个月进行X线复查,骨折均显示良好愈合。
2. 无明显并发症:所有患者在术后均未出现明显并发症,术后恢复情况良好,术后肘部功能得到明显改善。
3. 长期随访结果满意:术后1年进行随访,所有患者肘部功能得到较好的改善,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提高。
四、总结双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成人肱骨髁间骨折具有刚性好、部位灵活、恢复快的优势,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48例成人肱骨髁间骨折的内固定治疗效果分析
![48例成人肱骨髁间骨折的内固定治疗效果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8ae6bcce240c844769eaeea4.png)
临床医学2017 NO.20China &Foreign Medical Treatment中外医疗DOI:10.16662/ki.l674-0742.2017.20.05348例成人肱骨髁间骨折的内固定治疗效果分析刘伟明,赖梅,陈浩明广东省梅州市第二中医医院骨伤科,广东梅州514011[摘要]目的研究成人肱骨髁间骨折的内固定治疗效果。
方法方便选取该院2015年2月一2017年3月收治的成人肱骨髁间骨折患者48例分两组各为24例,普通组给予普通钢板进行内固定治疗曰双锁定钢板组采用双锁定钢板进行内固定治疗。
就两组患者内固定手术时间、手术中出血量、平均住院时间、前臂旋转度、肘关节屈伸度、肘关节功能评分和肘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
结果双锁定钢板组肘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95.83%明显髙于普通组75.00%(P<0.05)。
双锁定钢板组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普通组(P<0.05)。
其中,普通组4例尺神经损伤,3例切口皮肤坏死,1例钢板断裂。
双锁定钢板组患者内固定手术时间、手术中出血量、平均住院时间、肘关节功能评分、肘关节屈伸度、前臂旋转度(109.74±21.13)m in、(456.14±102.53)m L、7.13±1.92)d、(95.02±5.53)分、(109.46土7.35)。
、(150.52±8.92)。
均明显优于普通组(147.14±30.01)m in、(542.91±110.72)m L、9.13±1.57)d、(86.11±2.62)分、(90.56±4.89)。
、(131.26±7.57)。
(户<0.05)。
结论成人肱骨髁间骨折采用双锁定钢板进行内固定治疗的效果优于普通钢板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关节活动度和关节功能,减少手术后并发症发生,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出血,效果确切,值得推广。
新型内固定系统治疗肱骨多节段骨折的临床研究
![新型内固定系统治疗肱骨多节段骨折的临床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7da0eba827284b73f342505b.png)
新型内固定系统治疗肱骨多节段骨折的临床研究目的:探讨一种新型内固定系统-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治疗肱骨多节段骨折的可行性及早期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本科2010年4月-2013年1月采用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治疗13例肱骨多节段骨折患者,记录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肩关节Neer评分及肘关节HSS评分、并发症发生情况等。
结果:本组13例患者,手术时间55~180 min,平均90 min;术中出血量80~500 mL,平均200 mL。
13例患者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8~16周,平均12.5周。
并发症:所有患者均未出现桡神经损伤,骨折端无移位,内固定无松动、拔钉及断钉。
术后3个月肢体功能评价:肩关节功能评定参照肩关节Neer评分标准进行,评价结果:优12例,良1例,优良率为100%。
肘关节功能评定参照肘关节HSS评分标准进行,评价结果:优11例,良1例,中1例,优良率92.3%。
结论: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应用于肱骨多节段骨折操作灵活、固定效果可靠、并发症少,理论上较LCP更具优势,其远期疗效、并发症及理论上的优势,尚需大量临床病例观察和对比性实验证实。
标签: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肱骨干骨折;内固定手术治疗是肱骨多节段骨折的首选治疗方案,传统的内固定方式包括钢板螺钉内固定和髓内钉内固定系统,髓内钉属于轴心固定,在生物学及神经血管损伤并发症少等方面较钢板固定有明显优势,但由于髓内钉扭转强度和扭转刚度较弱,不能提供较强的抗扭转性能[1-2]。
因此,锁定钢板技术逐渐成为肱骨多节段骨折的首选方式[3-4]。
近年来,微创经皮钢板固定技术(minimally invasive plate osteosynthesis,MIPO)在肱骨骨折上的应用逐渐增多。
MIPO固定时LCP作为一个弹性固定的内支架,可以避免对骨膜的直接压迫,保护了骨折局部的生物学环境,从而有利于骨折的愈合[4-5]。
但由于锁定钢板螺钉与钢板位置、角度固定,术中应用灵活性差,且钢板经皮植入使桡神经损伤风险增高。
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在肱骨干骨折中的应用效果
![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在肱骨干骨折中的应用效果](https://img.taocdn.com/s3/m/a168325c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3c4b5a6.png)
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在肱骨干骨折中的应用效果陈飞① 【摘要】 目的:探究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在肱骨干骨折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取2020年2月—2022年10月建瓯市立医院收治的128例肱骨干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
根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4例。
对照组给予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观察组给予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治疗。
比较两组术后3个月的临床疗效,术前、术后3个月的肩关节功能、肘关节功能、肩关节活动度,术前及术后1周、4周骨代谢指标。
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术后3个月,观察组疼痛、日常生活影响、主动活动范围、肌力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术后3个月,观察组疼痛、日常生活影响、主动活动范围、稳定性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术后3个月,观察组肩关节前屈、外旋活动度均显著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术后1周、4周,观察组骨保护素(OPG)及碱性磷酸酶(ALP)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在肱骨干骨折中的应用效果较好,且可显著改善患者的肩、肘关节功能及骨代谢指标。
【关键词】 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 肱骨干骨折 临床疗效 关节功能 骨代谢 doi:10.14033/ki.cfmr.2023.19.018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23)19-0070-04 Application Effect of Bridge Combination Internal Fixation System in the Fracture of Shaft of Humerus/CHEN Fei. // Chinese and Foreign Medical Research, 2023, 21(19): 70-73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bridge combination internal fixation system in the fracture of shaft of humerus. Method: A total of 128 patients with fracture of shaft of humerus admitted to Jian’ou Municipal Hospital from February 2020 to October 2022 were selected as the study objects. They were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 according to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 64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locking steel plate internal fixation,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treated with bridge combination internal fixation system. The clinical efficacy at 3 months after surgery, shoulder joint function, elbow joint function, shoulder joint range of motion before and 3 months after surgery, and bone metabolism indexes before and 1 week and 4 weeks after surgery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 The treatment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ree months after surgery, the pain, daily life influence, active range of motion and muscle strength score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ree months after surgery, the pain, daily life influence, active range of motion and stability score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ree months after surgery, the anterior flexion and external rotation mobility of shoulder joint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 levels of osteoprotegerin (OPG) and alkaline phosphatase (ALP)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at 1 week and 4 weeks after surgery, 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bridge combination internal fixation system in the fracture of shaft of humerus is better, and it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shoulder and elbow joint function and bone metabolism indexes. [Key words] Bridge combination internal fixation system Fracture of shaft of humerus Clinical effect Joint function Bone metabolism First-author's address: Jian’ou Municipal Hospital, Jian’ou 353100, China 肱骨干骨折是临床常见的骨折类型之一,部分患者可通过保守治疗达到预期效果,而部分患者则需通过手术进行治疗[1-2]。
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结合闭合复位治疗成人股骨多段全长骨折
![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结合闭合复位治疗成人股骨多段全长骨折](https://img.taocdn.com/s3/m/b378ff72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3d43cf8.png)
生切口感染ꎬ用头孢西丁钠5d后感染得到控制ꎬ择期手术组1例发生切口排异反应ꎮ两组切口均一期愈合ꎬ骨折均愈合ꎮ两组术后6个月AOFAS评分:急诊手术组80~96分ꎬ择期手术组78~95分ꎮ3㊀体会㊀㊀足部骨折后足部出现水疱时ꎬ手术切口避开水疱采用急诊手术治疗具有以下优点:①住院时间短ꎬ费用低ꎬ术后踝关节功能恢复好ꎮ②早期手术可减少患者焦虑情况ꎬ提高患者满意度ꎮ(接收日期:2019-11-21)doi:10.3969/j.issn.1008 ̄0287.2020.04.040 临床论著 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结合闭合复位治疗成人股骨多段全长骨折王㊀伟ꎬ叶㊀严ꎬ盛俊鹏ꎬ周㊀全摘要:目的㊀探讨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结合闭合复位治疗成人股骨多段全长骨折的效果ꎮ方法㊀使用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结合闭合复位治疗12例成人股骨多段全长骨折患者ꎮ记录膝关节活动范围ꎮ采用Harris评分标准评定髋膝关节功能ꎮ结果㊀患者均获得随访ꎬ时间12~23个月ꎮ切口无感染ꎮ骨折均一期愈合ꎮ末次随访时ꎬ5例患者已取出内固定装置ꎻ12例患者髋膝㊁关节活动均无受限ꎬ无明显内外翻畸形ꎬ膝关节活动范围为0ʎ~120ʎꎻ根据Harris评分标准评定髋㊁膝关节功能:优8例ꎬ良3例ꎬ可1例ꎮ结论㊀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结合闭合复位治疗成人股骨多段全长骨折临床效果良好ꎬ有利于患者早期功能锻炼及肢体功能恢复ꎮ关键词: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ꎻ闭合复位ꎻ股骨多段全长骨折中图分类号:R683.42ꎻR687.32㊀文献标识码:A㊀文章编号:1008-0287(2020)04-0572-03Thebridgecombinedfixationsystemcombinedwithclosedreductionfortreatmentofadultmultiplefull ̄lengthfemoralfractures㊀WANGWeiꎬYEYanꎬSHENGJun ̄pengꎬZHOUQuan㊀(DeptofBoneandJointSurgeryꎬthe926thHospitalofLogisticJointSupportForceofCPLAꎬKaiyuanꎬYunnan㊀661699ꎬChina)Abstract:Objective㊀Toinvestigatethetherapeuticeffectofbridgecombinedfixationsystemcombinedwithclosedreductioninthetreatmentofadultmultiplefull ̄lengthfemoralfractures.Methods㊀Thebridgecombinedfixationsystemcombinedwithclosedreductionwereusedtotreatthemultiplefull ̄lengthfemoralfracturesin12adultspa ̄tients.Recordedtherangeofmotionofthekneejoint.AndHarrisofhipandkneejointfunctionscorecriterionwasusetoassesstheeffect.Results㊀Allcaseswerefollowedupfor12~23months.Noincisioninfectionoccurred.The12patientsachievedprimaryhealing.Atthelastfollow ̄upꎬtheinternalfixationhadbeenremovedin5patientsꎬand12patientshadnolimitationofmotionoftheaffectedhipandkneejointsꎬnosignificantvarusandvalgusdeformityꎬtherangeofmotionofkneejointwas0ʎ~120ʎꎬthehipandkneejointfunctionwasassessedbytheHarrisscale:8patientswereexcellentꎬ3goodand1fair.Conclusions㊀Theapplicationofbridgecombinedfixationsystemcom ̄binedwithclosedreductionhasgoodclinicaleffectinthetreatmentofadultmultiplefull ̄lengthfemoralfracturesandhelpspatientstodoearlyfunctionalexerciseandlimbfunctionalrecovery.Keywords:bridgecombinedfixationsystemꎻclosedreductionꎻmultiplefull ̄lengthfemoralfractures作者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26医院骨关节外科ꎬ云南开远㊀661699作者简介:王㊀伟ꎬ男ꎬ主治医师ꎬ主要从事创伤骨科研究ꎬE ̄mail: 135****5667@163.comꎻ周㊀全ꎬ男ꎬ教授ꎬ主任医师ꎬ通讯作者ꎬ主要从事创伤骨科㊁关节研究ꎬE ̄mail:186****1359@qq.com㊀㊀2015年3月~2017年5月ꎬ我科采用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结合闭合复位治疗12例成人股骨多段全长骨折患者ꎬ效果良好ꎬ报道如下ꎮ1㊀材料与方法1.1㊀病例资料㊀本组12例ꎬ男9例ꎬ女3例ꎬ年龄275 临床骨科杂志㊀JournalofClinicalOrthopaedics㊀2020Augꎻ23(4)19~58(46 58ʃ5 49)岁ꎮ均为股骨多段全长骨折ꎬ无髋㊁膝关节周围血管和神经损伤表现ꎮ致伤原因:车祸伤8例ꎬ摔伤4例ꎮ左侧7例ꎬ右侧5例ꎮ伤后至手术时间5~10dꎮ1.2㊀材料㊀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为昆明延安医院研制的内固定装置(由天津威曼生物材料有限公司生产)ꎬ主要由桥接棒㊁连接块和固定螺钉(包括普通拉力螺钉和锁定螺钉)等组成ꎬ术中根据骨折情况进行恰当组合固定ꎮ1.3㊀手术方法㊀全身麻醉或硬膜外麻醉ꎮ患侧髋关节适当垫高ꎬ患肢牵引床牵引ꎬ闭合复位股骨骨折ꎮ使用无菌绷带连接髂前上棘与踝关节正中ꎬ确定患肢力线ꎬ同时测量健侧长度ꎬ选择适当长度的2根桥接棒ꎬ将股骨近端及远端的解剖模块板予以螺钉固定ꎮ在股骨大转子处做长约5cm切口ꎬ剥离器行骨膜外剥离ꎬ形成桥接内固定通道ꎮ将已连接好的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沿通道插入ꎬ牵引患肢ꎬ恢复下肢力线和长度后ꎬ在C臂机透视下进行螺钉固定ꎮ冲洗切口ꎬ放置引流袋ꎬ缝合切口ꎬ包扎固定ꎮ1.4㊀术后处理㊀常规应用抗生素48hꎮ术后2~3d拔除引流袋ꎮ术后第2天开始股四头肌康复训练ꎬ术后第5天开始使用膝关节功能锻炼器进行膝髋关节被动屈伸功能锻炼ꎬ从无痛角度开始ꎬ每天适当增加角度ꎬ直至120ʎ左右ꎮ在锻炼时需要注意避免发生切口裂开情况ꎮ出院后继续进行膝关节屈伸活动ꎬ根据自身情况调整屈伸度数或训练次数ꎬ但不强求度数及次数ꎬ以舒适为主ꎮ术后先扶双拐下地ꎬ以室内活动和患肢不完全负重活动为主ꎻ逐步过渡到室外活动ꎬ根据复查情况逐步弃拐不负重活动ꎬ逐日增加行走距离ꎬ并继续训练下蹲ꎮ2㊀结果㊀㊀患者均获得随访ꎬ时间12~23个月ꎮ切口无感染ꎮ骨折均一期愈合ꎮ末次随访时ꎬ5例患者已取出内固定装置ꎻ12例患者髋膝㊁关节活动均无受限ꎬ无明显内外翻畸形ꎬ膝关节活动范围为0ʎ~120ʎꎻ根据Harris评分标准评定髋㊁膝关节功能:优8例ꎬ良3例ꎬ可1例ꎮ㊀㊀典型病例见图1ꎮ3㊀讨论㊀㊀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通过组合搭配构成的多元化支架复合体ꎬ将现代化骨科内固定理论和现有国内外钉板系统㊁髓内钉系统及外固定支架的优势融合为一体ꎬ是一套独立的全系列内固定架系统ꎮ㊀㊀使用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治疗成人股骨多段全长骨折中的粉碎性骨折ꎬ优势如下:①独立的股骨近端解剖块有足够长度ꎬ可以跨过部分骨折断端ꎬ减少对断端骨皮质的压迫ꎬ减少对血供的影响ꎮ陆继鹏等[1]研究表明ꎬ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类似于 内置的外固定架 ꎬ不需要剥离骨膜ꎬ其置于骨膜与肌肉之间ꎬ不直接压迫骨折部位ꎬ能有效避免破坏内固定下方皮质及断端血供ꎬ同时减少排斥或电解传导对骨折端的影响ꎬ使内固定对骨生长环境的影响降至最小范围ꎮ②成人股骨多段全长骨折的周围有强大肌肉群ꎬ术中持续牵拉复位ꎬ需要耗费术者大量的体力ꎬ桥接组合内固定系统能撑开骨折断端ꎮ王伟等[2]使用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治疗股骨髁间粉碎性骨折就是利用了这一特点ꎬ缩短了手术时间ꎬ减少了出血量ꎬ达到了良好的固定效果ꎮ③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降低了锁定钢板的单一方向置钉要求ꎬ可以多方向多角度置入螺钉ꎬ避开骨折线选择完好骨外侧皮质进行置钉处理ꎬ促进骨折愈合[3]ꎮ④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通过连接块与螺钉和骨皮质构成桥棒ꎬ棒的应力可向棒的两端分散ꎬ避免出现应力集中[4]ꎮ⑤固定棒的微动可以刺激骨折断端骨痂生长ꎬ促进愈合ꎮ⑥可以根据患者股骨长度选择合适长度的桥接棒进行组合ꎬ必要时可以修剪桥接棒ꎬ相对于钢板内固定器ꎬ其选择余地更大ꎮ⑦快速康复理念在骨科领域提倡小手术切口ꎬ较短术后引流时间及术后早期康复治疗等ꎬ闭合复位治疗股骨多段全长骨折正是这一理念的实际运用[5]ꎮ需要注意的是ꎬ在闭合复位股骨骨折时往往无法有效确定双侧下肢是否等长ꎬ患肢是否存在内外旋等情况ꎬ而我们借鉴钱越宁等[6]的临床经验ꎬ术中闭合复位股骨骨折时通过骨皮质台阶征㊁直径差异征㊁髋旋转试验㊁小转子轮廓征等综合评估旋转离线的复位质量ꎮ通过上述操作后可以明显地提高骨折手术质量ꎬ降低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ꎬ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ꎮ㊀㊀综上所述ꎬ使用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结合闭合复位治疗成人股骨多段全长骨折ꎬ具有固定牢靠㊁功能恢复快㊁并发症少等特点ꎬ治疗效果满意ꎮ375临床骨科杂志㊀JournalofClinicalOrthopaedics㊀2020Augꎻ23(4)图1㊀患者ꎬ男ꎬ45岁ꎬ车祸伤致右侧股骨多段全长骨折㊀A.术前股骨骨折远端㊁近端DR片ꎬ显示股骨长段粉碎性骨折ꎬ骨折断端错位明显ꎬ周围大小不等骨折块ꎬ骨折线延伸至小转子下ꎻB.术后第3天DR片ꎬ显示股骨复位及力线尚可ꎬ骨折断端错位ꎬ内固定固定良好ꎬ无松动及断裂现象ꎻC.术后1个月DR片ꎬ显示股骨力线尚可ꎬ断端有少量骨痂形成ꎬ骨折线较清楚ꎬ内固定固定良好ꎬ无松动及断裂现象ꎻD.术后4个月DR片ꎬ显示股骨力线尚可ꎬ断端有大量骨痂形成ꎬ骨折线模糊ꎬ内固定固定良好ꎬ无松动及断裂现象ꎻE术后8个月DR片ꎬ显示股骨力线尚可ꎬ断端有大量骨痂形成ꎬ骨折线消失ꎬ内固定固定良好ꎬ无松动及断裂现象ꎻF.术后1年DR片ꎬ显示股骨力线好ꎬ断端有大量骨痂形成ꎬ骨折线消失ꎬ内固定固定良好ꎬ无松动及断裂现象ꎻG.术后1年大体外观ꎬ切口愈合良好ꎬ无感染迹象ꎬ患侧髋㊁膝关节伸屈活动不受限ꎬ关节功能恢复良好参考文献:[1]㊀陆继鹏ꎬ熊鹰ꎬ李群辉ꎬ等.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结合闭合复位对骨折端血供的影响[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ꎬ2013ꎬ21(12):1210-1214.[2]㊀王伟ꎬ周全ꎬ杨凯平ꎬ等.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结合闭合复位治疗股骨髁间粉碎性骨折[J].创伤外科杂志ꎬ2017ꎬ19(8):615-618.[3]㊀叶军ꎬ白龙ꎬ于志勇ꎬ等.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结合闭合复位微创治疗肱骨干粉碎性骨折[J].实用骨科杂志ꎬ2016ꎬ22(10):921-924.[4]㊀胡敏ꎬ李光胜ꎬ余江ꎬ等.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结合闭合复位治疗肱骨长节段骨折[J].临床骨科杂志ꎬ2016ꎬ19(5):609-610.[5]㊀项辉.闭合复位带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J].临床骨科杂志ꎬ2019ꎬ22(3):350-351.[6]㊀钱越宁ꎬ汤雄飞ꎬ孙彦.微创截骨板接骨术治疗股骨干骨折[J].临床骨科杂志ꎬ2018ꎬ21(1):123.(接收日期:2020-01-12)475 临床骨科杂志㊀JournalofClinicalOrthopaedics㊀2020Augꎻ23(4)。
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在肱骨骨折中的应用
![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在肱骨骨折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bc86100858fb770bf78a55f1.png)
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在肱骨骨折中的应用作者:宗永刚马勇来源:《中国医药导报》2017年第36期[摘要] 肱骨骨折是骨科临床常见疾病,其治疗方法多样,但也各有局限性。
针对这些不足,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作为一种新的内固定装置逐渐应用于肱骨骨折,并在治疗中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本文回顾相关文献报道,综述了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的起源与发展、基础研究、临床应用等几方面,表明了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在材料学、生物力学、生物学效应等基础实验中表现优秀,并在肱骨干粉碎性骨折、肱骨外科颈骨折、肱骨远端骨折及简单肱骨干骨折等骨折的临床应用中展示了其优越性,为进一步推广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的临床应用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 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肱骨骨折;手术治疗[中图分类号] R683.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7)12(c)-0043-05[Abstract] Humeral fracture is a common clinical disease of orthopedics. There are diverse treatments of humeral fracture, but each one still has its own limitations. In view of these shortcomings, bridge combined fixation system, as a new internal fixation device, is gradually applied to the treatment of humeral fracture and has achieved satisfactory results. This study reviews relevant literature reports, summarizes the bridge-based internal fixation system research including origin and development, basic research, clinical application and other aspects of bridge-based internal fixation system. The result shows that the bridge-type combined internal fixation system has a good performance in many experiments such as materials science, biomechanics, biological effects and other experiments and can effectively treat some clinical diseases of orthopedics such as humeral comminuted fractures, surgical neck fractures of humerus, distal humerus fractures, simple humeral shaft fractures and so on, which demonstrates its superiority and provides the evidence for further popularizing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the bridge combined internal fixation system.[Key words] Bridge combined fixation system; Humeral fracture; Surgical treatment肱骨骨折是临床常见的骨折类型,多由高能量损伤或老年人骨质疏松摔倒造成[1]。
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固定治疗肱骨远端骨折
![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固定治疗肱骨远端骨折](https://img.taocdn.com/s3/m/cf9ea4d0da38376bae1fae1e.png)
材料 有 限公 司 ) 的连 接 棒 塑 型 成 “ 人” 字 形 。 内 固定 系统 置 于肱 骨 远 端 背 侧 , 确定位置满意后 , 将 远 侧 分 叉板 置 于髁 部 内外 侧 柱 , 近 侧 直 板 置 于肱 骨 背侧 , 以
王海敏 , 汤志 刚 , 诸葛 天瑜 台州市博 爱 医院 , 浙 江 台州 3 1 8 0 5 0 )
摘 要 目的 : 探 讨桥接组合 式 内固定 系统 固定 治疗肱 骨远 端骨折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 : 2 0 1 3年 1月至 2 0 1 4年 1 2月收治
症 。桥 接组 合式 内固定 系统集 锁 定 钢板 、 交锁 髓 内钉 及外 固定 架 的优 势 为 一 体 , 对 骨 折 治 疗 具 有 明显 优 势 。我 们采 用桥 接 组 合 式 内 固定 系 统 治疗 肱 骨 远 端 骨折 , 疗 效 满意 , 现 总结 报告 如下 。
折 变成 髁上 骨折 , 再 用桥接 组合 式 内 固定 系统 固定 。 术 后服 用 吲 哚 美 辛 4~6周 预 防肘 关 节 异 位 骨 化 。1 周后 开 始肘关 节 主动 功能 锻炼 , 并以C P M 行辅 助被动 锻炼 。术 后定 期 复 查 x 线 片 了解 骨 折 愈 合情 况, 并 根据 骨折愈 合 确定负 重锻 炼 时 间。
访, 时间 6—1 6个 月, 中位数 1 1个 月。切 口均 甲级愈合 , 6例合 并桡神 经损伤 者均恢 复。未发 生 内固定松 动 、 断裂及 异位 骨化 等
并发症 。所有 患者的骨折 均愈 合 , 骨折愈 合后 按照 F l y n n标准评定肘 关节功能 , 优 8例 、 良2例 。结论 : 采用桥接 组合式 内固定 系
3 结 果
1 0例 患 者均获 随访 , 时间 6—1 6个 月 , 中位数 1 1
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治疗肱骨及胫骨骨折患者的效果
![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治疗肱骨及胫骨骨折患者的效果](https://img.taocdn.com/s3/m/c7bbe759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9640fb2.png)
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治疗肱骨及胫骨骨折患者的效果
袁树强
【期刊名称】《医疗装备》
【年(卷),期】2018(031)002
【摘要】目的探讨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治疗肱骨及胫骨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30例肱骨及胫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选患者均采用桥接组合式固定系统治疗,观察患者术后的临床疗效.结果 30例均手术成功,术后检查所有患者骨折线消失,骨折愈合;术后并未出现伤口感染、内固定松动或断裂及骨折未愈合等严重并发症;30例中,优占50.0%、良占43.3%、可占6.7%、差为0,手术优良率为93.3%.结论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治疗肱骨及胫骨骨折患者,是一种效果显著,安全性高的方法,应用价值高.
【总页数】2页(P119-120)
【作者】袁树强
【作者单位】天津市静海区医院骨二科天津3016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683.4
【相关文献】
1.肱骨近端锁定加压钛板用于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治疗的临床效果 [J], 梁云
2.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治疗肱骨干粉碎性骨折的临床效果分析 [J], 张辰阳;曹志强
3.锁定加压钢板系统与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治疗简单肱骨干骨折的效果比较 [J], 李国庆; 车滨业; 卓瑞立; 冯纪川; 刘洪瑞; 陈兴民
4.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治疗肱骨干下1/4骨折不愈合患者的临床效果 [J], 周京元; 索南昂秀
5.经皮肱骨近端锁定加压接骨板内固定术治疗肱骨近端骨折患者的效果 [J], 赵万超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在肱骨及胫骨骨折中的应用分析
![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在肱骨及胫骨骨折中的应用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99d422a1f61fb7360b4c6562.png)
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在肱骨及胫骨骨折中的应用分析作者:刁天华郑志远李涛来源:《中国医药科学》2014年第02期[摘要] 目的探讨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治疗肱骨及胫骨骨折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1~10月收治的16例肱骨及胫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使用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进行治疗,术后定期复查X线片,将患侧同健侧对比,通过患肢成角、旋转及短缩情况评价临床疗效。
结果所有患者均手术成功,无一例死亡。
术后均无伤口感染、内固定金属松动、断裂和骨折不愈合等严重并发症发生;优良率为93.8%(15/16)。
结论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的结构设计合理,生物学和生物力学特性均符合骨科发展的BO原则,可有效避免应力遮挡、集中及金属断裂等问题,有利于骨折愈合。
[关键词] 桥接组合式内固定;肱骨;胫骨;骨折[中图分类号] R683.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4)02-168-03长管状骨高能量损伤的发病率逐年升高,钢板、髓内钉及外固定支架是临床治疗的常用方法,但存在着应力遮挡、应力集中和并发症较多等缺点[1]。
本研究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16例肱骨及胫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旨在探讨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治疗肱骨及胫骨骨折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1~10月收治的16例肱骨及胫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经过X线检查确诊。
男11例,女5例,年龄22~75岁,平均(45.5±5.4)岁,病程1~9d,平均(7.2±1.5)d;致伤原因:交通事故伤6例,高处坠落伤3例,重物砸伤4例,摔伤3例;肱骨骨折6例,其中骨不连1例,邻近关节骨折2例,合并桡神经损伤2例;胫骨骨折10例,其中骨不连2例,邻近关节骨折5例,Ⅰ度开放骨折2例,合并腓骨骨折6例。
1.2 方法所有患者均积极完善术前准备,入手术室后监测生命体征,行全麻气管内插管。
桥接内固定系统案例
![桥接内固定系统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de8af45d4a7302768e9939c8.png)
锁定螺钉
普通螺钉
BCFS手术固定模式
以BCFS选择固定模式 •单棒固定模式
BCFS手术固定模式
•双棒固定模式 •多根棒联合固定模式
BCFS手术固定模式
连接棒塑形固定模式
BCFS手术固定模式
不同规格联合固定模式
BCFS手术固定模式
以连接块移动选择固定模式
•桥接固定模式 •三维固定模式 •弹性固定模式
双侧股骨高能量损伤微创固定
双侧股骨高能量损伤微创固定
双侧股骨高能量损伤微创固定
股骨合并粗隆间骨折
股骨骨折治疗
股骨多节段骨折
股骨髁上粉碎性骨折治疗
股骨双棒三维固定
股骨干多节段骨折
股骨干多节段骨折
股骨骨折
陈旧性股骨多节段骨折的治疗
股骨骨折翻修手术
高年龄严重骨质疏松
四、胫骨骨折桥接个性化治疗
效避免应力遮挡、提高抗拔出强度,并促进骨折愈合。 • 生物学:内支架结构,微创操作降低血供损伤、减少排异反应,动力加压和中
心固定效应,符合“BO”理论,有益促进骨痂生长。 • 适应症:多种规格、不同组合搭配和实现的多种固定模式,具备了更广泛的手
术适应症,特别是个性化手术的选择。 • 手术操作:术中微创操作和个性化组合搭配有益解决复杂的、畸形的和特殊的
上海交通大学提供
结论
在股骨骨折内固定上,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较 金属锁定接骨板钉系统具有更好的生物力学性能 ,固定更牢靠、利于骨折生长,内固定系统断裂 失效的概率小,是骨折内固定的一种更好选择。
上海交通大学提供
BCFS的生物力学特性
LCP锁定固定 应力遮挡
BCFS动力固定
动态加压
3D效应
无动力 效果
桥接组合式内固定手术治疗上肢骨折的临床分析
![桥接组合式内固定手术治疗上肢骨折的临床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23075c31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01d5477.png)
桥接组合式内固定手术治疗上肢骨折的临床分析【摘要】目的:探究桥接组合式内固定手术治疗上肢骨折的效果。
方法:将2020年3月至2020年9月入选的82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
对照组采用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采用桥接组合式内固定手术治疗。
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疼痛程度和肩关节功能评分。
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7.56%;高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80.49%。
对比两组数据,P<0.05,有统计学意义。
治疗前两组患者VAS评分和Constant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VAS评分(2.96±0.38)分,低于对照组(4.29±0.84)分,Constant评分(33.08±0.71)分,高于对照组(28.16±0.46)分,对比两组护理后数据,P<0.05,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针对上肢骨折患者采用桥接组合式内固定手术治疗能够有效降低疼痛程度,促进患者肩关节功能恢复,且具有较高的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关键词】桥接组合式;内固定手术;上肢骨折上肢骨折在临床中比较常见,主要是由于患者跌倒、车祸等因素造成。
针对这种疾病临床中主要采用手术治疗,但是不同手术治疗所取得的效果不同。
钢板内固定在临床中使用概率较大,范围比较广,但是由于其存在一些=缺陷,容易影响患者血液循环,使得患者伤口愈合较慢[1]。
而桥接组合式内固定手术操作更加灵活,且手术材料可塑性较强,有利于患者快速恢复健康。
本研究对82例上肢骨折患者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将2020年3月至2020年9月入选的82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
对照组男21例,女20例。
年龄20-68岁,平均年龄(40.36±2.14)岁。
观察组男22例,女性19例。
年龄22-69岁,平均年龄(41.29±2.36)岁。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P>0.05,无统计学意义,有可比性。
桥接组合式内固定手术治疗上肢骨折的效果
![桥接组合式内固定手术治疗上肢骨折的效果](https://img.taocdn.com/s3/m/7ac7f54a960590c69fc376e4.png)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20 年 3 月第 20 卷第 3 期
桥接组合式内固定手术治疗上肢骨折的效果
钟俊敏 于志勇 白龙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福永人民医院外一科 深圳 518103)
摘要:目的:探讨采用桥接组合式内固定手术治疗上肢骨折的效果及对患者肩肘关节功能的影响 。 方法:选 取 2015 年 6 月 ~2018 年 9 月收治的上肢骨折患者 50 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各 25 例。 对照组行钢板内固定术治 疗,观察组行桥接组合式内固定术治疗 ,术后 6 个月对比两组临床效果 、治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 (VAS)、肩肘关节功能评分及 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 96.0%,高于对照组的 76.0%(P<0.05);治疗后观察组 VAS 评分低于对照组,肩关 节 Constant 主观部分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 12.0%低于对照组的 36.0%(P<0.05)。 结论:采用桥接组合 式内固定术治疗上肢骨折患者,可有效缓解患者疼痛,促进患者肩肘关节功能恢复,并发症少。
关键词:上肢骨折;桥接组合式内固定,术;肩肘关节功能;疗效
中图分类号:R683.41%%%%%%%%%%%%%%%%%%%%%%%%%%%%%%%%%%%文献标识码:B%%%%%%%%%%%%%%%%%%%%%%%%%%%%doi:10.13638/j.issn.1671-4040.2020.03.072
当前上肢骨折患者临床多采用内固定手术治 疗,常用的术式为钢板内固定术。钢板内固定术能够 有效固定患肢,临床应用较为广泛[1]。 但该术式仍存 在部分缺陷,如需要广泛分离组织与骨膜,且切口较 长,骨折端血运受损严重,影响部分血液供应,患者 术后愈合较慢[2]。 桥接组合式内固定术通过多棒以 及置入钉子实现良好固定,具有操作灵活、可塑性 强、局部撑开与加压及复位与固定一体等特性,可有 效促进患处愈合[3]。 本研究探讨采用桥接组合式内 固定术治疗上肢骨折患者的疗效。 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 2015 年 6 月 ~2018 年 9 月收治的上肢骨折患者 50 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 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 25 例。 对照组男 12 例,女 13 例;年龄 25~45 岁,平均(34.0±3.12) 岁;肱骨干骨折 15 例,肱骨髁上骨折 10 例;交通伤 10 例,重物砸伤 10 例,其他 5 例。 观察组男 10 例, 女 15 例;年龄 27~50 岁,平均(35.0±2.31)岁;肱骨 干骨折 11 例,肱骨髁上骨折 14 例;交通伤 13 例,重 物砸伤 8 例,其他 4 例。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 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本研究经医院 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自愿参与研究并签署知 情同意书。 1.2%%%%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 影像学检查 诊断为上肢骨折;(2)病例资料齐全。 排除标准:(1) 病例资料不全或全部丢失;(2)合并精神病等影响研 究进行的疾病;(3)存在心、肝、肾等脏器疾病。 1.3%%%%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钢板内固定术治疗。 采 用全麻,取平卧位。 剥离局部骨膜,使用骨折固定器 嵌入骨折部位的后方,将钢板安置在骨面上,并将受 伤端加压靠拢,将骨折部位与钢板固定在一起后,骨 折固定器不再移动。依次钻骨孔,放入螺钉,并固定。
3种内固定术治疗成人肱骨髁间骨折疗效观察
![3种内固定术治疗成人肱骨髁间骨折疗效观察](https://img.taocdn.com/s3/m/669181e6f8c75fbfc77db293.png)
采用 SS 1. P S10统计 软件 。计量
资料 比较 用配对 t 验 。P≤0 0 为 差 异 有 统计 学 检 .5
5 7例患 者术后 拍 x线 片 检查 骨 折 均 达 解 剖 复 位 或近解 剖复 位 。随访 时间 l~ 4年 , 均 2 平 0个月 。
切 口感染 2例 , 均为 开放性 骨折 , 经换 药后均 于 1 个
节活 动范 围 。9 5~10分为 优 ,0~9 为 良,0~ 0 8 4分 6
性损伤 6例; 合并 内脏器官损伤 3 , 例 合并同侧肱骨 及桡骨 小头骨折 1例, 并尺神经损 伤 4例。按 合
A / SF分 型 , OAI 均为 C 3型骨折 。
12 手术及 疗效 评 价 方法 .
采 用 臂丛 神 经 阻 滞麻
定治疗肱骨髁间粉碎性骨折 1 、 、0 , 8 93 例 疗效均满 意 。现报 告如下 。
1 资料 与 方法
1 1 临床 资 料 .
5 7例 肱 骨髁 问粉 碎 性 骨 折 患者 ,
其中男 3 9例 , 1 女 8例; 年龄 2 ~ 7岁 , 1 5 平均 4 . 35 岁 ; 伤 原 因为 车祸 伤 2 致 7例 , 处 坠落 伤 1 高 9例 , 跌
较 P均 > .5 0 0 。结论 对于成人肱 骨髁 问粉碎性 骨折患 者 , 采用克 氏针 张力带 、 Y型接 骨板 、 双接骨 板 内固定治 疗, 均可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
关键词 : 肱骨髁间骨折 ; 内固定术
中图分类号 :6 34 R 8 .2 文献标志码 : B 文章编 号 :0226 2 1 )8 8 -2 10 -6 X(0 1 3 030
复; 3例骨折未愈合 , 2例系克氏针张力带 固定 , 部分
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与锁定接骨板治疗成人肱骨下段粉碎性骨折疗效比较
![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与锁定接骨板治疗成人肱骨下段粉碎性骨折疗效比较](https://img.taocdn.com/s3/m/94854378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368fdee.png)
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与锁定接骨板治疗成人肱骨下段粉碎性骨折疗效比较张奇侠,何晖,张亚忠,黄健林,刘凯顺,黎旭军,刘文涛(梧州市中医医院,广西梧州543004)摘要:[目的]比较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和锁定接骨板内固定治疗肱骨下段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37例手术治疗的肱骨下段粉碎性骨折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其中19例予骨折切开复位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治疗,18例予骨折切开复位锁定接骨板内固定手术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
[结果]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与锁定接骨板内固定治疗成人肱骨下段粉碎性骨折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但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组的术后骨折线消失时间短于锁定接骨板组(P <0.05);两组患者肩、肘关节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治疗成人肱骨下段粉碎性骨折,疗效与锁定接骨板相近,其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等方面无明显优势,但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具有可随意塑形应对复杂骨折、个性化适应肱骨远端解剖结构以及骨折愈合快等优点,适合在临床应用。
关键词:肱骨骨折;骨折固定术;桥接式内固定;锁定接骨板中图分类号:R683.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4441(2020)03-0011-05收稿日期:2020-04-15基金项目:广西壮族自治区卫计委科研课题(编号:Z20170942);梧州市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项目(编号:201702106)第一作者简介:张奇侠(1982—),主治医师,研究方向:骨关节创伤与手足显微修复通信作者:何晖(1971—),主任医师,研究方向:骨关节创伤与运动医学;E-mail :*****************肱骨下段骨折是一种临床上较为多见的骨折类型,约占全身骨折的3%,多发于青壮年[1]。
在现今车祸损伤及高处坠落损伤等高能量损伤越发常见的状况下,肱骨下段粉碎性骨折的发病率越来越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治疗成人肱骨髁上髁间骨折的临床疗效
发表时间:2016-10-20T11:13:03.927Z 来源:《医师在线》2016年8月第15期作者:李洪法
[导读] 肱骨髁上髁间骨折是临床上的常见骨折疾病,由于肱骨远端解剖结构较为复杂。
丹阳市中医院江苏丹阳 2212300
【摘要】目的:探讨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治疗成人肱骨髁上髁间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
方法:我院骨科门诊部收治20例成人肱骨髁上髁间骨折患者,对患者以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进行治疗,回顾患者的基本资料及临床疗效。
结果: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治疗。
术后
12~18个月进行随访,20例患者骨折部位均愈合。
本次治疗优良率为95%。
结论: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治疗成人肱骨髁上髁间骨折效果显著,利于骨折顺利愈合。
【关键词】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肱骨髁上髁间骨折;疗效
肱骨髁上髁间骨折是临床上的常见骨折疾病,由于肱骨远端解剖结构较为复杂,且临床上多以粉碎骨折为主,因此在治疗上较为棘手[1]。
准确复位、可靠固定是骨折疾病治疗的基本原则。
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临床上对于肱骨髁上髁间骨折治疗方案也逐渐增多,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是治疗成人肱骨髁上髁间骨折的重要治疗方案之一。
在本次调查中,笔者即对该种治疗方案的疗效进行分析。
现作如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2年3月至2016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成人肱骨髁上髁间骨折患者共20例。
男12例、女8例,患者年龄范围为20~67岁,平均年龄为(33.9±2.3)岁。
依据AO分型进行划分,A、B、C型骨折患者各为6例、8例及16例。
患者均将接受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治疗,且患者均具有知情权,能够接受远期的随访。
1.2方法
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是由固定棒、连接块、锁定螺钉组合而成的内固定支架系统;固定棒为圆形棒,截面直径为2.5-6.0mm,长度为10-30cm,可随意剪取适当长度;应用锁定螺钉可构成锁定连接;连接块有单棒单孔、单棒双孔、双棒双孔、双棒单孔。
连接块、固定棒、锁定螺钉根据规格配套组和;连接块在需要增加固定强度时随机使用,连接块可沿棒随意滑动和旋转,其操作方便,系统锁定后形成外争的内支架式锁定固定系统。
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治疗:对患者进行臂丛麻醉处理,指导患者取仰卧位,使用气囊止血带,进行手术治疗时将患肢置于胸前,切口选于肘后正中部位,其中A、B型骨折患者入路部位为肱三头肌内外侧,C型骨折患者入路部位为改良尺骨鹰嘴截骨。
在操作过程中,需保护尺神经,避免损伤。
对于粉碎性骨折患者,复位后若不稳定时先以克氏针进行临时固定处理,至骨折稳定再撤出。
髁间骨折固定使用空心钉。
选择直径为3.5 mm左右的固定棒,依据患者复位后的肱骨远端内外侧形状进行塑性,以更好的贴合于骨表面。
插入固定块,骨折两端的内外侧均以双棒锁定固定,根据骨折的具体情况将固定块分布于两侧,且螺钉间距可依据骨折情况进行调节。
术后进行负压引流,2d后拔除引流管,常规抗感染治疗。
及早对患者进行康复训练。
1.3疗效判定
疗效判定指标参照Cassebaum法肘关节功能评价标准:优:治疗后患者的肘关节无明显症状,活动范围良好。
其中伸肘15°、屈肘130°。
良:治疗后患者的肘关节症状减轻,活动范围改善,其中伸肘30°、屈肘120°。
差:治疗后患者的肘关节症状未得到改善,活动范围较差,其中伸肘40°、屈肘<90°。
2结果
我院对患者进行为期12~18个月的随访,20例患者中出现轻度感染1例,其余患者未出现该症状。
对感染患者进行药敏试验,并作抗感染治疗。
随访期间患者的骨折均处均骨性愈合。
疗效评定包括优11例、良8例、差1例,其治疗优良率为95%(19/20)。
3讨论
肱骨髁上髁间骨折因解剖结构存在一定的特殊性,在临床治疗上较为棘手。
对于肱骨髁上髁间骨折患者,建议及早的进行手术治疗,若推迟治疗时间,可能导致软组织出现水肿,使得后期治疗难度增加。
交接组合式固定系统是治疗成人肱骨髁上髁间骨折的常用方案之一[3]。
根据患者AO分型不同的差异,患者的手术入路口也存在不同。
我院对于A、B型患者选择肱三头肌内外侧入路,这样有助于维护肱三头肌、尺骨鹰嘴的完整性,避免影响患者术后的伸肘动力。
而对于C型骨折患者,选择尺骨鹰嘴改良截骨入路,有利于骨折部位的充分暴露,同时又对鹰嘴关节进行保护。
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选择固定棒进行固定,首先依据患者的骨科情况对固定棒进行塑形,而双棒两侧固定强度足够,避免骨折移位[4]。
通过骨折具体情况对螺钉位置进行调整,实现三维固定。
且治疗中固定块可随着棒进行移动,不仅应用简单,同时避免了对骨折周围组织而造成的伤害,使得软组织接受较为完整。
并因为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小巧的结构,还不会对患者尺神经造成影响。
本次调查中,20例患者随访时未发现尺神经前移情况,直接避免了与内植入产生摩擦,保护尺神经的功能。
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中,棒块可进行自由灵活的移动,可对应力进行分散,体现了内固定系统化、智能化特点,并满足生物学及生物力学固定机制。
多棒及旋转钉的三维固定模式可提升螺钉抗拔能力,通过动力加压增强稳定性,促进骨折断端更好的愈合[5]。
术后无需对患者进行外固定辅助,并在进行相应的肘关节功能训练后,较好的恢复肘关节功能。
但值得注意的是,手术者需充分掌握内固定结构,熟练运用整体系统的操作。
本次调查结果提示,20例患者随访时均良好的骨性愈合,优良率高达95%(19/20)。
此外,虽然出现感染1例,但经过及时有效的处理,感染症状得到控制,得以消除,预后良好。
综上,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具有操作简单、固定性强等特点,治疗后可减少对周围组织血运的影响,患者恢复良好,该种治疗方案可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应用,使得更多患者受益。
参考文献
[1]王海敏,汤志刚,诸葛天瑜等.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固定治疗肱骨远端骨折[J].中医正骨,2015,27(12):63-64.
[2]刁天华,郑志远,李涛等.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在肱骨及胫骨骨折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医药科学,2014,(2):168-169,192.
[3]尹升吉,伦学刚.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治疗成人肱骨髁上髁间骨折的临床研究[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5,(17):3291-3293.
[4]杨岳聪,何晖,甘秀天等.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治疗成年肱骨干骨折的疗效分析[J].广西医学,2015,(12):1821-1823.
[5]张仲子,熊鹰,赵烽等.新型内固定系统治疗肱骨多节段骨折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2014,(27):135-137,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