肱骨远端骨折最新版本
早读做好肱骨远端骨折手术,从熟悉解剖、分型及手术入路开始!

早读做好肱骨远端骨折手术,从熟悉解剖、分型及手术入路开始!(一)基本概述•占全身骨折的2%,肱骨骨折的33%•肘关节活动度减少50%,上肢功能减少80%•最复杂的关节之一,肱尺关节、肱桡关节、上尺桡关节治疗目标:稳定、有力、无痛、活动范围良好的肘关节。
(二)解剖特点1.解剖生理特点•肱骨远端向下变薄,向两侧变宽、变厚;•外髁与肱骨长轴形成向前30°~50°的前倾角;•内外髁与滑车关节之间形成一薄的骨片;•滑车关节略低于肱骨小头;•肘关节伸直时呈现5°~7°外翻角,称生理性携带角(或提携角);•肱骨内外髁各形成一个骨性隆起,即肱骨内上髁(前臂屈肌总肌腱附着点)和外上髁(前臂伸肌总肌腱附着点);•内上髁后面是尺神经沟的组成部分。
正常肘关节伸直时,肱骨内、外上髁与鹰嘴突三点在一条直线上时,屈肘90°位时此三点形成一个等腰三角形。
滑车轴相对于肱骨长轴在男性近94°,女性近98°。
滑车轴相对于内外侧髁的连线向外旋转3°~8°。
2.骨骺血供特点•肱骨内、外髁和内、外上髁骨骺内的血管呈向心性分布;•肱骨小头和滑车骺软骨交界处血管呈纵向分布;•鹰嘴窝脂肪垫内丰富血管网,在近骺软骨的部位形成弓背向下的血管弓,该弓发出数条大血管呈放射状进入骺软骨内。
(三)应用解剖1.体表测量和活动度•肱骨内上髁、尺骨鹰嘴、肱骨外上髁呈一定的对位关系;•肘关节脱位时,这种对位关系发生改变;•屈伸0°~150°,旋前旋后80°/85°;•骨折治疗后,最低限度屈伸30°~130°,旋前旋后50°/50°2.“三柱”理论•内侧柱:同肱骨干大约有45°的成角,远端形成内上髁•外侧柱:同肱骨干成20°角,远端包含肱骨小头•滑车:连接拱的部分,4°~6°外翻注意:恢复滑车的宽度3.内固定物安放位置的考量以“三柱”理论为基础•垂直安放:考虑到肱骨远端形态•平行安放:考虑“拱门”生物力学“垂直”、“平行”之争4.前后“三窝”•鹰嘴窝:保证肘关节伸直活动范围•冠突窝、桡骨窝:保证肘关节屈曲活动范围内固定物避免进入“三窝”5.肘关节的运动•铰链式关节:手可放置在空间任何位置•肱骨远端及尺骨近端前倾:保证屈伸范围•提携角:10°~15°6.肘关节的稳定结构•伸直:鹰嘴与鹰嘴窝、前方关节囊及韧带、屈肌的张力•屈曲:屈肌的挤压、冠突与冠突窝、后方关节囊、伸肌的张力•内外翻:滑车与尺骨半月形切迹、内侧副韧带、肱骨小头与桡骨头、外侧副韧带(四)损伤机制1.直接暴力:•年轻人高能量损伤•中老年人肘关节直接撞击2.间接暴力:•年轻人的运动损伤•中老年人上肢伸直手部着地3.骨折线方向与受力因素分析:•屈曲小于90°:前臂接受负荷,单柱或单髁骨折•屈曲超过90°:鹰嘴接受负荷,髁上或双柱粉碎骨折(五)骨折分型1.AO分型A型:关节外骨折B型:部分关节内骨折C型:完全关节内骨折27个亚类,61小类2.肱骨小头或肱骨远端冠状面骨折--Bryan&Morrey分型I型:肱骨小头完全骨折,可伴有滑车外侧的少量累及Ⅱ型:肱骨小头前方骨软骨骨折,仅带有少量软骨下骨Ⅲ型:肱骨小头压缩骨折或粉碎骨折Ⅳ型:肱骨小头冠状骨折延伸至内侧累及绝大部分滑车3.肱骨小头或肱骨远端冠状面骨折--David Ring分型I型:骨折仅累及肱骨小头及外侧滑车Ⅱ型:Ⅰ型骨折合并外上髁骨折Ⅲ型:Ⅱ型骨折合并肱骨小头后方的外侧柱骨折Ⅳ型:Ⅲ型骨折合并滑车后部骨折Ⅴ型:Ⅳ型骨折合并内上髁骨折(六)骨折评估1.临床评估•肘关节严重肿胀,体表标志往往不能清楚触及•粗略判断尺骨鹰嘴、内外侧髁是否呈现等腰三角形,除外关节脱位•不要尝试反复诱发骨擦音,可能引起血管神经损伤•近端骨折块末端可能损伤桡动脉、正中神经及桡神经•严重肿胀时,要检测是否发生骨筋膜间室综合征2.影像学评估•X线正位:肱骨远端,但桡骨头内侧、桡骨颈部分与尺骨近端重合•X线侧位:桡骨头、肱骨小头、尺骨鹰嘴和脂肪垫•X线外斜位:减少尺桡骨间影像重叠•X线内斜位:鹰嘴和冠状突•CT扫描:对临床决策有指导意义,常规行CT扫描并三维重建(七)手术指征及目的1.无移位的A1型髁上骨折可行保守治疗,其他干骺端和关节内骨折多数需手术治疗。
肱骨远端C型骨折术中尺神经的处理

屈伸 、旋转活动肘关节 ,观察肘管 内尺神经受压情况 。 8 例 患者 术 中证实 尺神 经无压迫 ,未行 尺神经前置术 。 其余 患者包括 6例 尺神经损 伤患者均 行前置 术。其 中 8例行皮 下前 置 ,其余 均行 筋膜下 前置 。尺神 经前置 后反 复屈伸肘关 节 ,了解前 置尺神经 的稳定性及 是否
4 例伴 有尺骨鹰 嘴骨折 与脱位 ,2例合并脑外伤 ,1 例
合并胸部外伤 。
1 . 2 手 术方法 ( 1 )手术人路 : 患者均取俯 卧位 ,患
能综合评定 ,分为优 ( M 4以上 ,S 3 +或 s 4) 、良 ( M3 ,
s 3 ) 、可 ( M 2 ,s 2) 、差 ( M1 或M 0 ,S 1 或S 0) 4级。
甾体类 药物预 防骨化性肌炎 ,有神经症 状患者 以 甲钴
龄1 8 ~ 6 5 岁 ,平均 4 2岁 。就 诊时 间为 伤后 2 ~ 1 0 h ,平 均4 . 4 h 。手 术时 间为 伤后 3 — 1 4 d ,平 均 6 d 。其 中车祸 l 0 例 ,摔 伤 1 8 例 。所 有 患者 均为 闭合 性损 伤 。伤 前 均无尺神经卡压和损伤病史 。按照 A O / A S I F骨折分型 : C 1 型 9例 、c 2型 1 2例 、c 3型 7例 。6 例术 前伴有 前 臂尺侧缘及小指 、环指 内侧感觉 障碍 ,夹纸试验 阳性 。
有张力 。仔细止 血 、冲洗 ,防止术后 出血 、瘢 痕粘连 及神经卡压 。( 4) 术后处理及疗效评定 : 留置负压引流 ,
是一项必不可少 的步骤 。它直接 关系患者功能的恢复 。 作者 自2 0 0 8 年 2月 至 2 0 1 2 年 1 1 月对 本 院 2 8例肱 骨 远端 C型骨折术 中对尺神经 的处理方法进行总结分析 ,
肱骨外科颈骨折诊疗规范(标准版)

肱骨外科颈骨折【定义】肱骨外科颈骨折是指肱骨解剖颈下2-3cm处骨折,肱骨外科颈相当于大小结节下缘与肱骨干的交界处,又称为松质骨与密质骨的交界处,是应力上薄弱点,常易发生骨折。
【诊断依据】一、病史:有明显外伤史。
二、临床症状体征:1、伤后肩部剧烈疼痛,肿胀明显,上臂内侧可见瘀血斑。
2、肩关节活动障碍,患肢不能抬举。
3、肱骨外科颈局部有环形压痛及纵轴叩击痛。
非嵌插型骨折可出现畸形、骨擦音及异常活动。
外展型骨折肩部下方稍呈凹陷,在腋窝可触及移位的骨折端或向内成角。
三、特殊检查:(无)四、辅助检查:x线正轴位片或正位穿胸位片可作出诊断,表现出骨折类型及移位情况。
五、鉴别诊断:依据临床症状及影响检查,可明确诊断。
【证侯分类】一、无移位裂纹骨折外科颈无移位骨折,多位骨膜下损伤,多为肩部直接暴力所致,有环形压痛及纵轴叩击痛。
二、外展型骨折受外展暴力所致。
跌到时患肢处于外展位,骨折近端肱骨头内收,远端骨干外展,两折端外侧嵌插而内侧分离,或两者端重叠移位,骨折远端位于骨折近端内侧,两折端形成向内成角畸形或向内前成角畸形。
三、内收型骨折受内收暴力所致。
跌到时患肢处于内收位。
骨折近端肱骨头外展,骨折远端肱骨干内收,两折端内侧嵌插外侧分离,或两折端重叠移位,骨折远端位于骨折近端外侧,两折端形成向外成角畸形或向外向前成角畸形。
四、肱骨外科颈骨折合并肩关节脱位受外旋外展传达暴力所致。
肱骨头多向盂下脱位。
【治疗】—、非手术治疗(一)、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治疗1、适应证肱骨外科颈无移位骨折。
2、操作方法患肢肩关节处于中立位,肱骨超肩夹板固定即可。
(二)牵引治疗(皮牵引或骨牵引)1、适应证肱骨外科颈粉碎骨折,手法难以复位,外固定难以维持位置。
2、操作方法皮牵引将上肢套上皮牵引套,实施牵引。
骨牵引行尺骨鹰嘴骨牵引。
患者上臂置于中立位,肘关节屈曲,尺骨鹰嘴下2cm进针,实施鹰嘴牵引。
外展型骨折,上臂置于中立位,内收型骨折,上臂置于外展位,使远折端适应近折端位置,牵引重量不宜过大。
肱骨近端骨折PPT课件

注意事项01Fra bibliotek0203
04
遵循医生的建议
在康复过程中,应遵循医生的 建议和指导,不可盲目进行康
复训练。
注意疼痛和肿胀
在康复过程中,如果出现疼痛 和肿胀加重的情况,应及时停 止训练并寻求医生的帮助。
避免二次伤害
在康复过程中,应避免过度用 力或进行高风险活动,以防止
二次伤害。
定期复查
在康复过程中,应定期进行复 查,以便及时了解骨折愈合情
感染可发生在骨折部位或手术 伤口处,导致局部红肿、疼痛 、发热等症状。
治疗感染需要使用抗生素和局 部引流等措施,严重时可能需 要进行清创手术。
神经损伤
肱骨近端骨折可能伴随神经损伤,常 见的是臂丛神经损伤。
神经损伤的治疗包括药物治疗、物理 治疗和手术修复等,恢复时间因损伤 程度而异。
神经损伤可能导致手臂感觉和运动功 能受到影响,如麻木、肌肉无力等症 状。
况和调整康复计划。
REPORT
CATALOG
DATE
ANALYSIS
SUMMAR Y
05
肱骨近端骨折的案例分 析
案例一:手术治疗的成功案例
患者情况
患者为中年男性,因车 祸导致右肱骨近端骨折 ,骨折类型为Neer三部
分骨折。
手术方法
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使用锁定钢板和螺钉
对骨折进行固定。
术后康复
手术治疗
钢板内固定
对于严重骨折或不稳定性 骨折,可以通过钢板内固 定来维持骨折部位的稳定 ,促进愈合。
髓内钉固定
对于严重的粉碎性骨折, 可以使用髓内钉固定,以 恢复骨折部位的完整性和 稳定性。
人工关节置换
对于老年患者或严重粉碎 性骨折,可以考虑人工关 节置换来恢复关节功能。
肱骨neer分型

肱骨neer分型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肱骨Neer分型是指对于肱骨近端干骨折进行分类的一种系统化方法。
这种方法是由美国著名的外科医生Charles S. Neer II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他认为通过对肱骨干骨折进行分型,可以更好地指导医生进行治疗和预后评估。
Neer的这一分类方法至今仍然被广泛应用于肱骨骨折的临床研究和临床实践中。
肱骨是上肢的主要长骨之一,是人体运动和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
肱骨近端干骨折是比较常见的一种骨折类型,通常是由于直接暴力或间接暴力导致的。
这种骨折的治疗对于患者的手臂功能的恢复至关重要,因此对于肱骨干骨折的分类和治疗是临床医生需要重点关注的方面之一。
根据Neer的分类方法,肱骨干骨折可以分为四种类型:I型、II 型、III型和IV型。
I型骨折是指无错位的干骨折,主要表现为肱骨干骨折,但骨折端并未发生错位。
II型骨折是指少量错位的干骨折,骨折端之间存在轻微的错位。
III型骨折是指明显的错位干骨折,骨折端之间存在明显的错位,需要进行重建手术。
IV型骨折是指多段骨折,此类骨折往往需要进行复杂的手术治疗。
根据Neer的分类方法,对于不同类型的肱骨干骨折,需要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
对于I型骨折,通常可以采取保守治疗,包括石膏固定或外固定治疗。
对于II型和III型骨折,通常需要进行手术治疗,包括内固定、外固定或骨折重建手术。
对于IV型骨折,由于其多段性和复杂性,需要进行高难度的手术治疗,通常需要通过骨折重建术来恢复骨的完整性。
除了肱骨骨折的分类和治疗,Neer分型还对于预后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患者进行Neer分型,可以更准确地评估患者的预后,指导医生进行术后康复计划的制定。
通过早期、积极的康复训练和康复指导,可以帮助患者更快地恢复手臂功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肱骨Neer分型是对肱骨近端干骨折进行分类和治疗的一个重要方法。
通过对肱骨骨折的准确分类和系统治疗,可以更好地保护患者的手臂功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伤残鉴定 肱骨骨折

伤残鉴定肱骨骨折肱骨骨折是一种常见的伤残鉴定内容,它是指上肢肱骨骨折所导致的伤残情况。
肱骨是人体上肢骨骼中最长、最大的一根骨头,负责支撑和承受上肢的重量和力量。
一旦肱骨骨折发生,会对患者的生活和工作产生严重的影响。
肱骨骨折的常见原因包括意外摔倒、高空坠落、交通事故以及运动或工作中的意外受伤等。
当肱骨遭受外力冲击或扭转时,会导致骨折发生。
肱骨骨折的临床表现包括剧烈疼痛、肿胀、活动受限以及异常的肢体形态。
根据肱骨骨折的具体情况,可以分为干骺端骨折、骨干部骨折和远端骨折等类型。
其中,干骺端骨折是指肱骨上端骨折,骨折处位于肱骨近端与远端之间的部位;骨干部骨折是指肱骨中段骨折,骨折处位于肱骨中部;远端骨折是指肱骨下端骨折,骨折处位于肱骨近端与尺骨之间的部位。
肱骨骨折的伤残程度取决于骨折的类型、位置和严重程度。
一般来说,干骺端骨折和远端骨折对患者的影响较大,因为这些部位与关节相连,骨折会导致关节功能障碍和肢体畸形。
骨干部骨折对关节功能的影响较小,但仍会导致活动受限和疼痛不适。
针对肱骨骨折的伤残鉴定,通常需要进行详细的体格检查和影像学检查,以确定骨折的类型和严重程度。
常用的影像学检查包括X射线、CT扫描和MRI等。
通过这些检查,可以评估骨折的位置、骨折片的移位程度以及周围软组织的损伤情况。
伤残鉴定的目的是评估肱骨骨折对患者生活和工作能力的影响,为其提供合理的康复治疗和伤残赔偿依据。
伤残等级的评定依据包括肢体功能障碍程度、关节活动度、肌力恢复情况以及疼痛程度等。
根据伤残等级的评定结果,可以确定患者的伤残程度和相应的赔偿金额。
在日常生活中,对于肱骨骨折的预防和保健非常重要。
人们应注意避免高空坠落和交通事故,同时在运动和工作中要注意安全,避免受伤。
此外,及时就医和正确治疗也是预防和减轻肱骨骨折伤残的关键。
如果发生肱骨骨折,应及时就医,接受专业的治疗和康复护理,以促进骨折的愈合和功能的恢复。
肱骨骨折是一种常见的伤残鉴定内容,它对患者的生活和工作能力产生严重影响。
骨折AO分型 完整版本

3 双骨
2 桡骨骨折, 尺骨完整;
C 复杂骨折
1 尺骨复杂, 桡骨简单;
2 桡骨复杂, 尺骨简单;
3 一骨楔形, 一骨简单或 楔形
3 双骨复杂
骨端AO分类方法----分型
• A 关节外骨折,骨端的关节外骨折,不累及关节面(尽管 有时会有小的无移位的裂隙),可以是关节囊内骨折,也 包括骨突和干骺端骨折,多为韧带、肌腱止点的撕脱,或 为干骺端简单或粉碎骨折。
劈 裂
塌
劈 裂
陷
塌
陷
分组―C型
• C1― 关节和干骺端的简 单骨折;
• C2― 关节简单骨折,干 骺端粉碎骨折;
• C3― 关节粉碎骨折,干 骺端简单或粉碎骨折。
股骨下端,胫骨上下端C分 型
胫骨近端亚组----A型
关节外 A1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A2
A3
骨折
1 腓骨头撕 矢状面斜形 外侧或内侧
脱骨折 骨折
完整楔形骨
骨折AO分类法
汤亚军
• AO内固定协会成立于1958年,最初仅由瑞士籍专家和他们的朋友组 成研究小组,至今已经发展成为全球性的外科学及相关学科的基金会 机构,自从它成立的那一刻起就始终坚守着自己明确的宗旨,临床实 践经验的不断丰富推动了基础学科和技术研究的进步,从而使内固定 材料、手术器械及外科技术发生了巨大变化,但AO的宗旨依然同 1958年AO成立时一样,并没有改变。AO原则涉及解剖学、稳定性、 生物学、康复运动等诸多方面,至今该原则仍作为骨折治疗的基础。
A分A1型 撕脱性
干骺端
骨折
简单
A2 干骺端 简单
干骺端 楔形
A3 干骺端 粉碎
干骺端 复杂
分组―B型
肱骨近端骨折医学PPT

根据需要使用止痛药、消炎药等药物缓解疼痛、 肿胀等症状。
手术治疗
对于严重的后遗症,如骨折不愈合、畸形愈合等 ,可能需要手术治疗。
预防并发症的措施
01
02
03
04
定期检查
定期进行身体检查,及时发现 并处理并发症。
科学饮食
保持均衡饮食,增加营养摄入 ,提高身体抵抗力。
康复锻炼
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康复锻炼, 预防肌肉萎缩、关节僵硬等后
诊断
医生根据患者的病史、体格检查和影像学检查(如X线、CT或MRI)进行诊断。 X线检查是常用的诊断方法,可以明确骨折的部位和移位程度。
02
CATALOGUE
肱骨近端骨折的治疗方法
非手术治疗
01
02
03
手法复位
通过手法将骨折部位恢复 到正常位置,常用石膏固 定来维持复位效果。
牵引治疗
通过牵引装置将骨折部位 牵引至正常位置,并固定 一段时间以促进愈合。
精确的骨折模型,有助于医生更准确地制定手术方案,提高手术成功率
。
03
人工关节置换
对于一些严重的肱骨近端骨折,人工关节置换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通过置换受损的关节面,可以恢复关节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预防与护理的研究进展
健康教育
通过健康教育提高公众对肱骨近端骨折的认识,了解其发生原因和 预防方法,降低骨折的发生率。
肱骨近端骨折的预防与护理
预防措施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合理饮食、规律作息、适量运动,增强身体抵抗力。
避免高风险活动
避免参与高风险运动或活动,如剧烈的对抗性运动等。
定期检查
定期进行身体检查,及时发现潜在的健康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肱骨远端骨折的分类
Mehen和Jupiter分类
根据肱骨远端类似三角形结 构而提出的,两边类似两根 柱子,撑起了肱骨远端及肱 骨,相当于肱骨远端的内外 侧棱
优点:比较直观完整,很好 地体现了肱骨远端功能结构 的破坏程度
精品课件
Mehen和Jupiter分
I.关节内骨折
A.单柱骨折
伸直型骨折肘关节呈半屈位,肘窝饱满。 肘后骨性标志正常。
骨折移位可使神经血管挫伤或受压,伸展 型骨折容易挫伤桡神经与正中神经,屈曲型骨折易损 伤尺神经。
精品课件
(三)治疗
早期治疗 ① 闭合复位,石膏外固定。 ② 经皮克氏针内固定(CRPP)。 ③ 尺骨鹰嘴骨牵引复位,石膏外固定。 ④ 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
带角(或提携角) 肱骨内外髁各形成一个骨性隆起,即肱骨内上
髁(前臂屈肌总肌腱附着点)和外上髁(前臂伸肌 总肌腱附着点)。 内上髁后面是尺神经精沟品课的件 组成部分
正常肘关节伸直时,肱骨内、外上髁与鹰嘴突三点在一条 直线时上,屈肘90°位时此三点形成一个等腰三角形
精品课件
滑车轴相对于 肱骨长轴在男 性近94度,女 性近98度。滑 车轴相对于内 外侧髁的连线 向外旋转3-8 度
折 儿童最常见的损伤,多见于3~15岁,以10岁以
下儿童最多见 根据受伤机制的不同和骨折后的形态不同有多
种分类方法
精品课件
(一)分类
按受伤机制分类 伸展型(90%以上)
尺偏型 桡偏型 屈曲型(2%-10%)
精品课件
(二)临床表现
症状和体征 外伤史,肘部弥漫性肿胀,枪托样双曲
畸形,干骺端明显压痛或异常活动。患肢抬举与肘关 节活动受限。
精品课件
肱骨远端骨折皮肤切口
精品课件
肱三头肌切开途径
A.肘后切开皮肤及皮下组织。 辨认尺神经并保护。 B.沿肱三头肌和肌腱中线切开 显露骨折部位。 C.肱骨双柱、关节内骨折在内 外侧柱上用钢板固定 D.缝合肱三头肌
精品课件
鱼嘴式截骨术
适应证 陈旧性肱骨髁上骨折畸形愈合
手术时间 伤后4~6周为宜
精品课件
4.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适应症 肱骨髁上骨折闭合复位失败,或伤后未加
治疗,时间在3周以内,无血管神经并发症。 手术要点
(1)显露病变前探查神经血管。 (2)直视下骨折复位。 (3)内固定可采用交叉克氏针、钢板等。 术后处理
术后屈肘90°石膏托固定3~4周。坚强愈合后 拔除克氏针,进行理疗和功能锻炼。
精品课件
三维重建
精品课件
概述
肱骨远端骨折骨折类型复杂,常见的有肱骨髁 上骨折、肱骨髁间骨折、肱骨内外髁骨折、肱 骨小头骨折以及骨骺骨折等,是一种肘关节内
的骨折
精品课件
解剖生理特点
肱骨远端向下变薄,向两侧变宽、变厚 外髁与肱骨长轴形成向前30~50°的前倾角 内外髁与滑车关节之间形成一薄的骨片 滑车关节略低于肱骨小头 肘关节伸直时呈现5~7°外翻角,称生理性携
病例
患者李洁,女,13岁,主诉:外伤致右肘部疼 痛伴活动受限3小时入院。入院查体:右肘部肿 胀,无青紫,压痛(+),肘关节屈伸功能略受 限,前臂旋转功能正常,手指远端感觉、血运 正常,桡动脉搏动正常。
入院后给予患肢石膏外固定、消肿、止痛等对 症治疗。
精品课件
入院后肘关节正侧位片、CT及三维重建
2.低位 a.伸展型;b.屈曲型
Ⅲ.关节囊外骨折
A.内上髁骨折
B.外上髁骨折
单柱骨折 关节囊外骨折
双柱骨折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精品课件
A型:关节外骨折 B型:部分关节内骨折 C型:完全关节内骨折
精品课件
三、肱骨髁上骨折 (Supracondylar Fracture of Humerus) 肱骨远端内、外髁上缘处的骨折叫肱骨髁上骨
精品课件
解剖生理特点
骨骺血供特点 ①肱骨内、外髁和内、外上髁骨骺内的
血管呈向心性分布。 ②肱骨小头和滑车骺软骨交界处血管呈
纵向分布。 ③鹰嘴窝脂肪垫内丰富血管网,在近骺
软骨的部位形成弓背向下的血管弓 。该弓发出数条大血管呈放射状进 入骺软骨内。 用印度墨水/乳胶注射技术显示:肱骨滑 车血供很稀少
精品课件
经皮克氏针内固定(closed reduction and perculeneous pining,CRPP)
根据切开复位、双克氏针交叉内固定原理和肘关节解剖标志浅表 的特点,经皮穿刺肱骨内、外上髁的骨突点,克氏针在骨折线两 端形成交又稳定的四点固定。
手术要点 (1) X线机透视或C形臂监视下闭合复位并维持在极度屈肘位 (2)经皮穿刺克氏针内固定 内上髁进针定位:克氏针与肱骨干正面长轴的交角 在40°~60°之间,侧面略向后倾斜与肱骨干侧面长轴交角在5° 左右。 同样方法打入挠侧克氏针。 (3)屈肘80°~90°位三角巾悬吊,2~3周拔除克氏针进行 功能锻炼。
晚期治疗 ① 鱼嘴式截骨术。 ② 骨突切除术。 ③ 肘内翻矫形术。 ④ 前臂Volkmann’s挛缩矫形术。
精品课件
1.闭合复位,石膏外固定
肱骨髁上不全骨折 手法复位,屈肘位石膏托固定2周,去
外固定开始功能锻炼。 肱骨髁上移位骨折
麻醉下手法复位,满意后屈肘90°石膏 管型或石膏托3~4周,进行功能锻炼。
1.内柱骨折 a.高位;b.低位
2.外柱骨折 a.高位;b.低位
3.矢状面劈裂骨折
B.双柱骨折
1.T型骨折 a.高位;b.低位
2.Y型骨折
3.H型骨折
4.λ型骨折 a.内侧;b.外侧
5.多平面骨折
C.小头骨折
D.滑车骨折
Ⅱ.关节面外、关节囊内骨折
A.经柱骨折
1.高位 a.伸展型;b.屈曲型;
c.外展型;d.内收型
精品课件
经皮克氏针内固定
精品课件
经皮克氏针内固定
克氏针固定异常的分析与处理 (1)克氏针不能穿出近端骨干皮质 术后应用石膏托屈肘80° 固定2周。 (2)克氏针沿肱骨干皮质前或后表面走行 重新置入。
精品课件
3.尺骨鹰嘴牵引复位法
指征 适用于骨折严重移位,骨折超过3天,
严重肿胀,有水泡形成,不能手法复位者。
手术要点 (1)将骨折近端劈开成前后两瓣且外缘短、内缘长的斜行断面
的鱼嘴状。 (2)将骨折远端楔形骨痂前面修成外缘低、内缘高的斜行阶梯
状。 (3)使骨折近端前唇斜面与骨折远端阶梯状斜面紧密接触。 (4)用组丝线作贯穿结扎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