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讨论肱骨远端骨折

合集下载

左肱骨远端粉碎性骨折护理疑难病例讨论范文

左肱骨远端粉碎性骨折护理疑难病例讨论范文

左肱骨远端粉碎性骨折护理疑难病例讨论范文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左肱骨远端粉碎性骨折护理疑难病例讨论1. 病例简介。

肱骨远端骨折PPT教案

肱骨远端骨折PPT教案

Mehen和Jupiter分类
根据肱骨远端类似三 角形结构而提出的, 两边类似两根柱子, 撑起了肱骨远端及肱 骨,相当于肱骨远端 的内外侧棱
优点:比较直观完整, 很好地体现了肱骨远 端功能结构的破坏程 度
第11页/共69页
Mehen Jupiter
和 分 类
I.关节内骨折
A.单柱骨折
1.内柱骨折 a.高位;b.低位
影像学检查 肘关节正侧位X线片,明确骨折类型、骨折块 移位情况。
第40页/共69页
(三)并发症
早期并发症 肱动脉损伤:表现为挤压、成角或痉挛、引起 的挠动脉搏动减弱和消失。 神经损伤:以正中神经损伤较多见,主要因挤 压、牵拉或成角所致。
晚期并发症 畸形愈合、创伤性关节炎、肘关节活动功能损 失,肘关节强直、肘关节周围骨化性肌炎等。
第6页/共69页
肘关节伸直时呈现5~ 7°外翻角,称生理性携 带角(或提携角)
第7页/共69页
解剖生理特点
各骨骺出现和闭合年龄顺序:
出现年龄
肱骨小头骨骺
l~2 岁
内上髁骨骺
7~8 岁
滑车骨骺
9~11 岁
外上髁骨骺
11~13 岁
挠骨小头骨骺
5~7 岁
尺骨鹰嘴骨骺 9~11 岁
闭合年龄 16~18 岁 16~18 岁 16~18 岁 16~18 岁 17~20 岁 17~20 岁
肱骨远端骨折
会计学
第1页/共69页
1
概况
肱骨远端骨折骨折类型复杂,常见的包括
肱骨髁上骨折 肱骨髁间骨折 肱骨内外髁骨折 肱骨小头骨折以及骨骺骨折等
多见于年幼人群,在成人中也不少见 骨折极易损伤经过肘关节前后的血管、神经

成人肱骨远端复杂粉碎性骨折手术治疗效果观察

成人肱骨远端复杂粉碎性骨折手术治疗效果观察

成人肱骨远端复杂粉碎性骨折手术治疗效果观察摘要目的探究对成人肱骨远端复杂粉碎性骨折的患者施以手术治疗的效果以及手术治疗的临床价值。

方法21例肱骨远端复杂粉碎性骨折的成人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患者入院后接受双钢板内固定的手术治疗方法,对手术的方法以及术后患者的恢复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对21例患者进行长达10~27个月的随访后,患者的骨折均愈合。

其中18例患者肘关节恢复良好,2例患者出现骨化性肌炎,1例患者出现关节僵硬,除此之外,没有出现其他并发症,治疗优良率达到85.71%。

结论由于成人肱骨远端复杂粉碎性骨折在治疗上有着较为复杂的手术操作程序,所以治疗的难度较大,在对该类患者施以治疗的过程中,采用双钢板内固定治疗,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恢复效果,同时还能恢复肘关节的功能性,推荐临床使用。

关键词成人;肱骨远端;复杂粉碎性骨折;手术治疗;疗效在传统的对于成人肱骨远端复杂粉碎性骨折进行治疗的过程中,由于其复位不完全,很容易对患者以后的生活产生影响,所以本院采用手术治疗的方法,不仅提高了患者的治疗效果,还降低了因治疗不完全造成关节功能损伤的发生率,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选取本院2011年4~12月收治的21例肱骨远端复杂粉碎性骨折的成人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其中,男11例,女10例;年龄最大70岁,最小25岁,中位年龄45.25岁。

造成患者伤害的原因有车祸12例,摔伤2例,重物压伤4例,高处坠落伤3例。

根据伤害的评定标准,其中C1型伤害8例,C2型伤害8例,C3型伤害5例。

在21例患者中,右侧出现损伤的患者11例,左侧出现损伤的患者10例。

其中有1例患者出现了开放性的损伤,出现尺神经损伤的患者有1例。

1. 2 方法患者在接受治疗时,采用臂丛神经阻滞的麻醉方法。

在肘后的正中处做切口,将整个尺神经暴露游离后,对其进行保护。

然后再将患者的舌形瓣向下,将患者的肱三头肌向两侧拉开,最后将整个肱骨的远端完全暴露[1]。

肱骨远端骨折

肱骨远端骨折
精品课件
肱骨远端骨折——术前计划
体位 入路 骨折固定顺序 内固定放置位置和螺钉数量
精品课件
肱骨远端骨折——体位
侧卧 俯卧 外展台或胸前
精品课件
肱骨远端骨折——手术入路
尺骨鹰嘴V形截骨 肱三头肌舌形瓣 肱三头肌劈开或肌旁
精品课件
肱骨远端骨折——骨折复位
1.C→A 2.大→小 3.小的关节面和骨块对解剖复位关节面十分重要,可以用小 螺纹钉或可吸收钉固定。
肱骨远端骨折
精品课件
臧振峰
肱骨远端骨折——概述
发生率:全身骨折的2%-6%,肱骨骨折的30% 两个高峰:青年男性和老年女性 治疗原则:解剖复位、坚强固定、早期功能锻炼
精品课件
肱骨远端骨折——解剖
拱桥理论 环形稳定 前倾角 提携角 尺神经
精品课型为关节内部分骨折, C型为关节内完全骨折,并伴有干骺端分离。 这三种类型可进一步为三个亚型,分别以1、2、3表示骨折 粉碎的程度,并可根据骨折的具体位置再做进一步细分。
精品课件
肱骨远端骨折——内固定位置
垂直放置 平行放置
精品课件
肱骨远端骨折——AO操作视频
精品课件
思考:
尺骨鹰嘴截骨 内外侧钢板长度 尺神经前置 软组织修复
精品课件
THANKS FOR YOUR ATTENTION
精品课件

肱骨远端骨折李虎通用课件

肱骨远端骨折李虎通用课件
炼。
康复训练
早期康复训练
术后早期开始进行关节 活动度和肌肉力量的训
练。
中期康复训练
逐渐增加训练强度和难 度,提高肌肉耐力和平
衡能力。
后期康复训练
着重进行日常生活活动 能力的训练,如穿衣、
洗澡等。
心理支持
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 给予必要的心理疏导和
支持。
04
肱骨远端骨折的并发症与后遗症
常见并发症
01
康复治疗需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进行,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 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计划,并在治疗过程中不断调整和完善。
03
肱骨远端骨折的预防与护理
预防措施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 酒,提高自身免疫力。
定期进行体检
及早发现并治疗潜在疾病,降 低骨折风险。
注意安全
加强安全意识,避免高风险活 动和环境。
02
03
感染
骨折部位可能发生感染, 需要使用抗生素和定期清 洁伤口。
血栓形成
由于骨折和制动,可能导 致深静脉血栓形成,需要 进行抗凝治疗和物理治疗 。
神经损伤
肱骨远端骨折可能损伤神 经,导致手臂感觉和运动 功能减动可能导致关节僵硬,需要进行康复 训练和物理治疗。
疼痛
骨折愈合后,患者可能在活动时感到疼痛, 需要使用止痛药和物理治疗。
畸形愈合
骨折部位可能无法完全愈合,导致畸形愈合 ,影响关节功能。可能需要手术矫正。
肌肉萎缩
长期制动可能导致肌肉萎缩,需要进行康复 训练和物理治疗。
05
肱骨远端骨折的最新研究进展
最新治疗方法
微创手术
采用小切口或关节镜辅助 技术,减少手术创伤和术 后恢复时间。
人工关节置换

肱骨远端C型骨折手术治疗的研究进展

肱骨远端C型骨折手术治疗的研究进展

肱骨远端C 型骨折手术治疗的研究进展苏啸天天津市泰达医院骨科300147【摘要】肱骨远端C 型骨折在临床中较为罕见,主要通过对患者实施手术治疗,达到对断面准确复位及关节面重建的目的,在当前切开复位固定是目前最为理想的治疗方案。

尺骨鹰嘴截骨入路可为临床治疗提供充足的视野,是临床中较为常用的手术入路方式,但这种范式却存在截骨处愈合差、内固定失败等不良反应发生。

为了确保对患者的治疗效果,避免对鹰嘴完整性的牺牲,在医学技术的大力发展下,出现了多种入路方式进行治疗。

但研究发现,不同入路方式治疗中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而在临床治疗中对入路选择在输液入路与肘功能影响中存在一定的矛盾。

随着“双柱”理论的推广应用,双钢板固定C 型骨折在临床中受到了广泛的使用,且在体外力学实验中体现了更佳优势。

【关键词】肱骨远端C 型骨折;手术治疗;研究进展Research progress in surgical treatment for type C fractures of the distal humerus Su XiaotianDepartment of Orthopedics,Tianjin TEDA Hospital,Tianjin 300147,China【Abstract 】Type C fractures of the distal humerus are relatively rare in clinical practice.Surgical treatment is mainly used to achieve accurate reduction of the cross-section and reconstruction of the articular surface.At present,open reduction and internal fixation are the most ideal treatment options.The olecranon osteotomy approach can provide sufficient visual field for clinical treatment,and is a commonly used surgical approach in clinical practice.However,this paradigm has adverse reactions such as poor union at osteotomy and internal fixation failure.In order to ensure the treatment effect for patients and avoid sacrificing the integrity of the olecranon,under the vigorous development of medical technology,a variety of approaches have emerged for treatment.However,studies have found that different approaches have certain limitations in the treatment,so there is a certain contradiction between the infusion approach and the influence of elbow function in the clinical treatment of the approach.With the populariz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the "double-column"theory,the dual-plate fixation of type C fractures has been widely used in clinical practice,and has shown better advantages in in vitro mechanical experiments.【Key words 】Type C fractures of the distal humerus;Surgical treatment;Research progress肱骨远端C 型骨折是临床中较为罕见的骨折类型,在临床中较为严重,其特点是由肱骨远端内、外侧柱以及肱骨滑车构成的三角稳定结构遭受破坏。

双钢板内固定治疗成人肱骨远端骨折

双钢板内固定治疗成人肱骨远端骨折

双钢板内固定治疗成人肱骨远端骨折【摘要】目的:探讨双钢板内固定治疗成人肱骨远端骨折的治疗效果。

方法:回顾及分析我院1999年2月~2004年1月应用双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远端骨折17例, 骨折按ao/asif分型,a 2型3例,a 3型5例,c 1型4例,c 2型5例。

结果:随访时间10—18个月,平均11个月。

按aitken和rorabeek标准进行功能评定,结果显示:优12例,良3例,可2例,差0例,优良率88.2%。

结论:双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远端粉碎性骨折有适应症广及固定牢靠的优点,疗效满意。

【关键词】肱骨远端骨折;双钢板;内固定【中图分类号】r687.3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455(2011)08-0160-01成年人的肱骨远端骨折,特别是涉及关节面的骨折多为粉碎性,由于关节面完整性被破坏,骨折处骨皮质薄、关节面构造复杂的解剖特点,闭合复位难达到理想的效果,也易出现再移位。

以往因缺乏理想的内固定材料及良好的固定术式,内固定常达不到早期活动的要求,开放复位造成的肘关节功能障碍、骨不连或畸形愈合者并不少见。

随着内固定材料的增多及术式的改正,手术疗效已较为满意,但现内固定术式的选择仍有多样性。

我院1999年2月~2003年11月应用双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远端骨折12例, 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本组共17例,男11例,女6例,年龄最小19岁,最大62岁,平均41岁。

均为新鲜骨折,其中摔伤2例,高处坠落6例,车祸9例,合并桡神经损伤1例。

骨折类型按ao/asif分类[1]a 2型3例,a 3型5例,c 1型4例,c 2型5例。

开放性骨折4例。

本组患者均在伤后4h一15天内手术,绝大多数在24h以内。

1.1 手术方法:手术均采用侧卧位,胸前垫枕,承托上臂。

臂丛麻,上驱血止血带。

肘后正中“s”形切口,长9cm左右,纵形分开肱三头肌下部,也分离肱三头肌肌腱两侧显露骨折端的后方及侧方,注意保护尺神经。

开放性肱骨远端骨折的治疗进展

开放性肱骨远端骨折的治疗进展
事故造成的[!]。脆骨开放性骨折也发生于老年女性,但多为 低能量损伤所致,常合并严重骨质疏松,最常见的致病原因 是跌倒,占所有开放性陈骨远端骨折的 21.4% [•J 。
由于开放性M;骨远端骨折常由高能量损伤所致,故常合 并皮肤、软组织、血管、神经(特别是正中神经)、肌肉、韧带或 全身损伤。开放性胧骨远端骨折患者的伤害严重程度评分 (叫町 severe scar毡,!SS )平均为 10.9 分,其中有 50% 的患者 同时合并其他部位的肌骨损伤。另外,胧骨远端骨折形态复 杂,85.7% 的骨折 AO 分型为 C 型臼]。因此,对开放性舷骨 远端骨折患者的治疗不仅要考虑到骨折本身的复杂性,同时 也需考虑患者的整体状况及合并伤。
及是否伴有血管、神经损伤与预后显著相关[”。目前,关于 开放性舷骨远端骨折的治疗方法、手术时机、固定方式等问 题仍存有争议。现从流行病学、评估和检查、治疗方式、并发
症等方面对开放性M;骨远端骨折展开综述。 一、流行病学 舷骨远端骨折约占所有骨折的 2% ,约占脆骨骨折的
309奋。开放性胧骨远端骨折好发于中青年男性,约占 90% 。 最常见的致病原因为高能量损伤,有近 43% 的损伤是由交通
3. 检查:X 线片有助于开放性舷骨远端骨折的诊断。对 于精确确定骨折的性质,正位、侧位及斜位 X 线片具有重要 意义,同时牵引位 X 线片也可以提供关键的信息,并有助于 术者了解骨折碎块的形态,帮助制定术前计划。需要注意的 是,摄腕关节和肩关节的 X 线影像也尤为重要,有助于排除 伴随损伤。另外,口扫描可为医生提供关于骨折形态更详 细的信息,可帮助明确 X 线片上容易遗漏的骨折特点。除了 确定骨折的特征外,二维 CT 可以在某一平面上观察骨折形
2 分型:脏骨远端骨折有多个分型系统。 Risehorou阱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病例讨论:肱骨远端骨折
中华医学会骨科学会创伤骨科学组
肱骨远端骨折的分类
(一)AO/OTA肱骨远端骨折分类
13A型: 关节外骨折
A1:内、外侧上髁撕脱骨折 A2:干骺端简单骨折 A3:干骺端粉碎骨折
13B型:部分关节内骨折
B1:外髁骨折矢状面骨折 B2:内髁骨折矢状面骨折 B3:内、外髁骨折额状面骨折
13C型:完全关节内骨折
C1:关节面简单骨折, 干骺端简单骨折 C2:关节面简单骨折, 干骺端粉碎骨折 C3:关节面、干骺端粉碎骨折
(二)肱骨远端骨折分类
Ⅰ.关节内骨折
A.单柱骨折 1.内侧 a.高位 b.低位 2.外侧 a.高位 b.低位 3.分叉 B.双柱骨折 1.T形 a.高位 b.低位 2.Y形 3.H形 4.λ形 a.内侧 b.外侧 5.多平面 C.小头骨折 D. 滑车骨折
I 型: 无移位T形或Y形的骨折 II 型: 有移位但无旋转的T形或Y形骨折 III型: 有移位、有旋转的T形或Y形骨折。 Ⅳ型: 有移位、有旋转伴关节面粉碎的T形或Y形骨折。
(二)肱骨远端骨折分类
Ⅱ.关节外关节囊内骨折 A. 贯穿骨柱骨折 1.高位 a.伸展 b.屈曲 c.外展 d.内收
(二)肱骨远端骨折分类
13C型:完全关节内骨折
C1:关节面简单骨折, 干骺端简单骨折 C2:关节面简单骨折, 干骺端粉碎骨折 C3:关节面、干骺端粉碎骨折
肱骨远端骨折的分类
(一)内骨折
B1:外髁骨折矢状面骨折 B2:内髁骨折矢状面骨折 B3:内、外髁骨折额状面骨折
(二)肱骨远端骨折分类
Ⅰ.关节内单柱骨折分类法
A.单柱骨折 1.内侧 a.高位 b.低位 2.外侧 a.高位 b.低位
Milch肱骨内、外侧髁骨折分级 I 型: 低位骨折,滑车外侧脊与肱骨主体相连,复位后 较稳定。 II 型:高位骨折,滑车外侧脊与肱骨主体分离,桡、尺骨 随骨折碎片移位而移位,复位后不稳定(骨折-脱位)
Ⅱ.关节外关节囊内骨折 A. 贯穿骨柱骨折 2.低位 a.伸展 b.屈曲
Jupiter肱骨内、外侧髁骨折分级
(二)肱骨远端骨折分类
Ⅰ.关节内骨折(髁间双柱 骨折分类方法) (Mehne and Matta)
B.双柱骨折 1.T形 a.高位 b.低位 2.Y形 3.H形 4.λ形 a.内侧 b.外侧
Riseborough-Radin肱骨远端髁间骨折分级(1969) (髁间骨折分类方法)
(Jupiter-McKee)
Ⅲ.关节囊外骨折 A.内上髁 B.外上髁
Ⅱ.关节外关节囊内骨折
A. 贯穿骨柱骨折 B. 1.高位 a.伸展 b.屈曲 c.外展 d.内收 2.低位 a.伸展 b.屈曲
(二)肱骨远端骨折分类中的髁间骨折分类部分(Jupiter-McKee)
Ⅰ.关节内骨折
A.单柱骨折 1.内侧 a.高位 b.低位 2.外侧 a.高位 b.低位 3.分叉 B.双柱骨折 1.T形 a.高位 b.低位 2.Y形 3.H形 4.λ形 a.内侧 b.外侧 5.多平面 C.小头骨折 D. 滑车骨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