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修辞手法赏析题专项训练(汇编)
初中语文7~9年级常用【修辞手法】详解+练习(含答案),基础分必须拿到手
![初中语文7~9年级常用【修辞手法】详解+练习(含答案),基础分必须拿到手](https://img.taocdn.com/s3/m/d3db1a44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332fa99.png)
初中语文7~9年级常用【修辞手法】详解+练习(含答案),基础分必须拿到手☞一上|☞二上|☞三上|☞四上|☞五上|☞六上☞一下|☞二下|☞三下|☞四下|☞五下|☞六下运用修辞手法,可以提高文章的表达效果,使文章的语言变得活泼生动。
在阅读和写作中,也都会涉及到对修辞的赏析或应用。
修辞手法是初中语文的重点基础知识之一。
01比喻1.定义比喻就是“打比方”,即利用不同事物之间的某些相似之处,将一个事物比作另一个事物。
常是用一些具体的、浅显的、为人所熟知的事物来说明抽象的、深奥的、令人生疏的事物。
2.三个要素(1)本体:被比方的事物;(2)喻体:用来作比方的事物;(3)比喻词:用来表示比喻关系的词。
3.常见比喻词像、好像、若、似、似的、好似、恰似、如、犹如、有如、仿佛、好比、一样、成了、是、变成等。
4.典型例句(1)云彩好似一朵朵洁白的羽毛,轻轻地飘浮在空中。
(2)岸边的华灯倒映在湖中,宛如颗颗宝石缀在湖面之上。
(3)小河清澈见底,如同一条透明的蓝绸子,静静地躺在大地的怀抱里。
02拟人拟人就是把事物人格化,将本来不具备人动作和感情的事物变成和人一样具有动作和感情。
2.表达效果赋予事物以人类的行为特点,生动形象地表达出作者的情感,让读者对所描写的事物感到亲近,使文章更加生动形象。
3.典型例句(1)录音机接受了女主人的指令,“叭”地一声,不唱了。
(2)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
油蛉在这儿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3)鸟儿将巢安放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
03排比1.定义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意义相近、语气一致的短语或句子排列起来,借以增强表达效果。
2.表达效果(1)用排比来说理,可起到条理分明的效果。
(2)用排比来抒情,节奏和谐,显得感情洋溢。
(3)用排比来叙事写景,能使层次清楚、描写细腻、形象生动。
总之,排比的行文有节奏感,琅琅上口,有极强的说服力,能增强文章的表达效果和气势,深化中心。
七年级修辞手法探究题专项训练
![七年级修辞手法探究题专项训练](https://img.taocdn.com/s3/m/2db99776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4bbdb78.png)
七年级修辞手法探究题专项训练一、比喻1. 以下哪个句子使用了比喻手法?A) 他跑得像飞一样快。
B) 天空像一幅画一样美丽。
C) 雨水犹如密密的绸带。
答案:[A]解析:比喻是一种修辞手法,通过将一个事物和另外一个具有共同特征的事物进行比较,来达到形象化和生动的描写效果。
选项[A] 使用了“像飞一样快”的比喻进行形容,因此是正确答案。
2. 老师的话就像春天的阳光一样温暖。
这句话中,比喻的主体和比喻的对象分别是什么?答案:比喻的主体是“老师的话”,比喻的对象是“春天的阳光”。
解析:在这个句子中,通过将老师的话与春天的阳光进行比较,暗示了老师的话温暖人心的特点。
因此,比喻的主体是“老师的话”,比喻的对象是“春天的阳光”。
二、拟人1. 以下哪个句子使用了拟人手法?A) 雨后,阳光从云层中探出了脑袋。
B) 房子在山脚下躺着。
C) 风轻轻地吹过树林。
答案:[A]解析:拟人是一种修辞手法,通过赋予非人物以人的特点和行为,使描写更加生动形象。
选项 [A] 使用了“阳光从云层中探出了脑袋”的拟人描写,因此是正确答案。
2. 月亮像一位害羞的姑娘躲在云后面。
这句话中,拟人的对象是什么?答案:拟人的对象是“月亮”。
解析:在这个句子中,通过将月亮比作一个害羞的姑娘躲在云后面,使描写更加生动形象。
因此,拟人的对象是“月亮”。
三、夸张1. 以下哪个句子使用了夸张手法?A) 我累得连眼睛都难以睁开。
B) 我跑得比闪电还快。
C) 我的胃饿得咕咕叫。
答案:[B]解析:夸张是一种修辞手法,通过夸大事物的特点或表现,以加强表达的效果。
选项[B] 使用了“我跑得比闪电还快”的夸张描述,因此是正确答案。
2. 他高高的个子像一座大山。
这句话中,夸张的对象是什么?答案:夸张的对象是“他的个子”。
解析:在这个句子中,通过将他的个子比作一座高高的大山,使描写更加夸张夺目。
因此,夸张的对象是“他的个子”。
四、排比1. 以下哪个句子使用了排比手法?A) 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
七年级修辞手法鉴赏题专项训练
![七年级修辞手法鉴赏题专项训练](https://img.taocdn.com/s3/m/60a6ae3a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0a6c991.png)
七年级修辞手法鉴赏题专项训练本文档提供了一些七年级学生可以参考的修辞手法鉴赏题目。
修辞手法是一种运用特定方式表达思想和感情的技巧,对于写作和文学理解具有重要意义。
1. 比喻阅读以下句子,选择句中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1. “她的笑容如同阳光一样明亮。
"2. “他的声音像雷鸣般嘹亮。
"3. “那个城市就像一座沉睡的巨兽一样安静。
"4. “时间像一把无情的剪刀,剪掉了我的青春。
"2. 拟人阅读以下句子,选择句中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1. “花朵在微风中轻轻摇曳着身姿。
”2. “大海发出了怒吼,海浪拍打着沙滩。
”3. “那片森林向我招手,示意我进去散步。
”4. “窗外的树叶互相拥抱,似乎在交谈。
”3. 比较阅读以下句子,选择句中使用了比较的修辞手法。
1. “你的微笑比太阳还灿烂。
”2. “这座山和那座山相比简直微不足道。
”3. “这本书比其他所有的书都要有趣。
”4. “她的力量像狮子一样强大。
”4. 借代阅读以下句子,选择句中使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
1. “蓝天白云,是大自然的礼物。
”2. “稻穗沉甸甸,秋收时节的喜悦。
”3. “红枫叶漫天飞舞,告别了夏季的炎热。
”4. “早晨的第一缕阳光,给了我新的希望。
”以上是一些七年级修辞手法鉴赏题目,这些题目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修辞手法来提升自己的写作和阅读能力。
切记,修辞手法不仅仅只用于写作,更能够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和欣赏文学作品。
初中语文基础知识专项测试之修辞手法40题(有答案)
![初中语文基础知识专项测试之修辞手法40题(有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fc23fd86137ee06eff918ee.png)
一、选择题1、没有运用比喻的—句是( )。
A..那些树仍旧浑然不觉地,在飘送那些小型的云朵,倒好像是一座无限的云库似的。
B.村落啦,树林子啦,坑洼啦,沟渠啦,好像一下子全都掉进了神秘的沉寂里。
C.他把自己吹得像一条鼓满了风的风帆。
D.天上的云有的像羽毛,轻轻飘在空中;有的像羊群,来来去去。
2、下列句子没有运用比喻的一项是()A.一到晚上,厅堂内灯光闪耀,大厦就像一个充满诗意的水晶宫。
B.她腰弯得几乎成为驼背,肥肥胖胖,可是举动却像一只大猫似的轻快而敏捷。
C.他微笑,默认地点了点头,好像我心里想着要说的,他已经统统知道了一样。
D.这座新建的香山饭店,就像一个内秀的姑娘,初看似乎貌不惊人,但是愈看就愈会感到她轻妆淡抹的自然美。
3、下列诗句没有运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B.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C.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D.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4、下列语句中使用比喻的修辞方法的一项是( )A. 这样贵重的东西不像一块点心一盒糖,怎么能自作主张呢?B. 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
C. 母亲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
D. 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
5、下列句子修辞手法不同的一项是( )A、啊!黄河!你一泻千里,浩浩荡荡,向南北两岸,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
B、他们挣扎着,想摆脱那毒蛇一样的钩子。
C、都市里的升沉荣辱,震颤着长期迟钝的农村神经系统,他是最敏感的神经末梢。
D、我们欧洲人是文明人,中国人在我们眼中是野蛮人。
这就是文明对野蛮所干的事情。
6、下列句子中没有使用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B、对于一个刚由伦敦回来的人,像我,冬天要能看得见日光,便觉得是怪事。
C、几片瓦落下来,像树叶一样斜着飘。
D、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专项复习《修辞手法》含答案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专项复习《修辞手法》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09d80c6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77d94d6.png)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专项复习《修辞手法》含答案修辞手法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1.下列各句所运用的修辞方法,对应正确的一项是()(1)那点儿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儿粉色。
(2)空气里像有无数芳甜的果子,在诱惑着鼻子和嘴唇。
(3)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
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
(4)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A.比喻比喻对偶对偶B.比喻拟人对偶排比C.拟人拟人排比排比D.拟人比喻排比对偶【答案】D【详解】考查修辞手法的类型。
(1)“那点儿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为拟人。
(2)“空气里像有无数芳甜的果子”为比喻。
(3)“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为排比。
(4)“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为对偶。
2.从修辞角度看,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A.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B.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些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C.由澄清的河水慢慢往上看吧,空中,半空中,天上,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那么蓝汪汪的,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
D.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答案】C【详解】“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中“整个的”是的字短语,省略了后面整个修饰的中心语“天空”。
句子中本体是“整个的”,喻体是“蓝水晶”,“是”是喻词,所以是比喻中的暗喻。
其他三项都是拟人句。
3.下列关于修辞手法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种感觉用“吹面不寒杨柳风”来形容真是再恰当不过了。
(引用)B.天色渐黑,我突然发现不远处好像闪过一个人影。
(比喻)C.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拟人)D.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
(拟人)【答案】B【详解】B.“天色渐黑,我突然发现不远处好像闪过一个人影。
(word完整版)七年级修辞手法赏析题专项训练
![(word完整版)七年级修辞手法赏析题专项训练](https://img.taocdn.com/s3/m/9112b16dcfc789eb172dc85c.png)
多种修辞手法提升语言魅力专项训练一、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下面的句子。
1.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看,像牛牦,像花针,像细丝,密密的斜织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它们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看吧,由澄清的河水慢慢往上看吧,空中,半空中,天上,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那么蓝汪汪的,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
七年级语文阅读理解(从表达效果的角度赏析句子)专项训练
![七年级语文阅读理解(从表达效果的角度赏析句子)专项训练](https://img.taocdn.com/s3/m/ae50b74f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11132fd.png)
七年级语文阅读理解(从表达效果的角度赏析句子)专项训练七年级从表达效果的角度赏析句子本文主要介绍了作者对一棵黑槐树的喜爱和赏析,通过对句子中修辞手法的分析,描写了黑槐树的特点和作者的情感。
作者喜欢黑槐林,认为它们排成有序的队列,像出操的莘莘学子,静谧的怀抱,给人以宁静的感觉。
作者常常站在某棵树的下面,欣赏它的绿意葱茏,枝繁叶茂,子女成群,合家幸福,感到满心欢喜。
作者最喜欢看黑槐树开花,虽然它的花很小、很白,但是它们内敛自得,默默地开着自己的花,不争艳,不媚俗,只做自己的白衣仙子。
作者一直在等黑槐林的黑槐开花,但是一直没有看到。
直到去年7月,黑槐林里每一棵黑槐树都憋满了槐米,喜气洋洋,再过些时日就会有白色的小米粒样的花开,让整个林子浸润着淡淡的药香。
然而,在作者常常踱过去享受清闲宁静的一天,他发现一地残枝断叶,一树槐米皆被乡里街坊们尽数采去,原来密不透风的叶盖已经稀稀疏疏、透天望月。
作者感到心痛,认为这些饱受磨难的黑槐树抗议是应该的,就像那倔强骄傲的牡丹。
②有一天,XXX在回家的路上,看到路边有一朵非常美丽的花。
那朵花有着绚烂的颜色和迷人的芳香,XXX被它深深吸引住了。
她想把它摘下来,带回家好好欣赏。
但是,她突然想到了一个问题:如果她摘下这朵花,那么这朵花就再也不会开放了。
她想到了这朵花的生命和美丽,决定不去碰它,让它继续在这里绽放。
她默默地走开了,留下了那朵美丽的花在风中摇曳。
③这件小小的事情,让XXX明白了一个道理:有些东西,我们不能用手去碰,不能用眼去看,只能用心去感受。
那朵花是世界上最美的花,它的美丽不仅仅在于它的外表,更在于它的生命和坚持。
我们不能因为自己的欲望,去摘下它,破坏了它的美丽和生命。
我们应该用心去欣赏它,感受它的美丽和生命力。
这样,我们才能真正欣赏到世界上最美的那朵花。
④XXX从此变得更加细心,更加敏感。
她开始用心去感受身边的一切,去欣赏自然的美丽,去感受生命的力量。
她成为了一个更加美丽、更加智慧的人。
七年级修辞手法探究题专项训练
![七年级修辞手法探究题专项训练](https://img.taocdn.com/s3/m/ae8e3c36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242a8fe.png)
七年级修辞手法探究题专项训练
引言
本文将为七年级学生提供修辞手法的专项训练题,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运用修辞手法。
修辞手法是一种文学装饰技巧,通过运用各种形象、感官和比喻手法,能够使语言更加生动、形象,增强语言的表达力。
修辞手法探究题
以下是一些关于修辞手法的练题,请尽量简洁地回答。
1.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哪种修辞手法?
- "她的微笑如阳光一般温暖人心。
"
- "时间如流水般匆匆而过。
"
- "鸟儿在空中翱翔,自由自在。
"
2.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哪种修辞手法?
- "他的眼睛像两颗闪闪发光的星星。
"
- "大雨倾盆而下,宛如天河倒落尘世间。
"
- "寒风呼啸着吹过城市,带来了冬天的气息。
"
3. 请用一个形容词来修饰下列名词。
- 玫瑰花
4. 请用一个比喻来描述下列事物。
- 夜空
5. 请用一个感官描写来形容下列事物。
- 海浪
6. 请将下列名言与修辞手法进行匹配。
- "笑一笑,十年少。
"
- "岁月如梭,日月如梭。
"
- "眼波流转,媚态百生。
"
结论
通过这些专项训练题,七年级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并运用修辞
手法。
熟练运用修辞手法不仅能够提升写作技巧,还能够使语言更
加生动有趣,增强表达力。
希望本文能够对学生们的学习有所帮助。
修辞 七年级语文下册 期末专项练习(含答案)
![修辞 七年级语文下册 期末专项练习(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fdd63b2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fb9305f.png)
修辞—七年级语文下册期末专项练习一、选择题1.对下列句子中所使用的修辞方法及作用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朱自清《春》)理解:这句话运用反复、拟人的修辞表达了盼春的急切心情。
B.天儿越晴,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些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老舍《济南的冬天》)理解:这句话用了拟人的修辞,突出了济南冬天水的温、清的特点。
C.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的,稳稳的,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莫怀戚《散步》)理解:这句话运用比喻的修辞,深情地表达出母亲与儿子对于这个家庭的重要性。
D.但在南国,雨仍然偶尔造访大地,但它变得更吝啬了。
它既不倾盆瓢泼,又不绵绵如丝,或淅淅沥沥它显出一种自然、平静。
理解:这句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突出了南国雨少的特点。
2.下列选项中表述不当的一组是()A.“哥儿,你要牢牢记住!”她及其郑重地.说。
“地”是结构助词B.前边是动词,后边是受动词支配的宾语,称为动宾短语。
如:更加坚强C.《黄河颂》选自组诗《黄河大合唱》。
作者光未然,原名张光年,诗人、文学评论家D.排比是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密切相关的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短语或句子排列起来3.对下列句子的修辞手法及其表达作用的解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白桦林既不像苍松那样喜欢站在山头炫耀,也不像垂柳那样爱好偎依湖畔弄情,总是身着素装,静静站立。
(本句用了对比和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突出了白桦林的谦虚质朴的特点,流露出作者对白桦林的喜爱之情。
)B.在大西北那些环境最恶劣的地方,胡杨树虬曲苍劲。
有的似骆驼负重;有的如龙蛇蜷地;有的似狮虎雄踞;有的如骏马嘶鸣。
(本句运用排比和比喻,突出了胡杨千姿百态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胡杨树在恶劣环境下顽强生存意志的赞美之意。
)C.海上的夜柔和、梦幻,深蓝色的天空里悬着无数半明半昧的星,我的眼睛模糊了,好像看见无数萤火虫在我的周围飞舞。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专项训练7 修辞手法(含答案和详解)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专项训练7 修辞手法(含答案和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b55080f3c5da50e2524d7ff1.png)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修辞手法专项训练1(2分). 对下列句子的修辞手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A.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
(比喻)B.友谊是慷慨和荣誉的母亲,是感情和仁慈的姐妹,是憎恨和贪婪的死敌。
(排比、比喻)C.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反问)D.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
(拟人)【答案】A2(2分). 下列句子没有使用修辞方法的一项是()A.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B.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
C.“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D.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在嘹亮地响着。
【答案】D3(2分). 选出修辞方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 )A.树尖儿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
B.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蓝天下很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他们唤醒。
C.他们全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
”D.溪流吟着一首小诗。
【答案】A4(2分). 选出修辞手法和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 )A.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B.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椹要好得远。
C.Ade,我的蟋蟀们!Ade,我的覆盆子们和木莲们!D.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
【答案】B【详解】ACD都为拟人,B为比喻。
5(2分). 对下列各句中所用的修饰手法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A.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拟人)B.而那萌发的叶子,简直就像起伏着一层绿茵茵的波浪。
(明喻)C.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
(拟人)D.而荷叶铺满了河面,迫不及特地等待着雨点,和远方的蝉声、近处的蛙鼓一起奏起夏天的雨的交响曲。
(暗喻)【答案】C【详解】C是明喻6(2分). 下列没有运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A.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
七年级修辞手法评析题专项训练
![七年级修辞手法评析题专项训练](https://img.taocdn.com/s3/m/0c33921e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92e59a9.png)
七年级修辞手法评析题专项训练1. 比喻题目:找出下列句子中的比喻手法,并解释其含义。
找出下列句子中的比喻手法,并解释其含义。
1. 他是班上的太阳,每天都给我们带来温暖和光明。
解析:比喻手法中的"太阳"用来形容某人,暗示他像太阳一样温暖和光明。
2. 她的笑声就像小溪般欢快地流淌在整个校园。
解析:比喻手法中的"笑声"用来形容她的笑声像小溪一样欢快地流淌在整个校园。
2. 拟人题目:下列句子中,哪个句子使用了拟人手法?解释其含义。
下列句子中,哪个句子使用了拟人手法?解释其含义。
1. 雨点跳跃着落到地面上。
解析:拟人手法中的"雨点跳跃着"将雨点拟人化,使其具有了人的动作,强调雨点的活泼和生机。
2. 风婆婆梳理着树叶的发梢。
解析:拟人手法中的"风婆婆梳理着"将风拟人化,使其具有了梳理树叶的动作,形象地描绘了风对树叶的抚摸。
3. 夸张题目:找出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夸张手法的句子,并解释其含义。
找出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夸张手法的句子,并解释其含义。
1. 我洗了一晚上的碗。
解析:夸张手法中的"一晚上"强调了洗碗的时间长,但并不是真正的整晚都在洗碗。
2. 我的书包里装满了石头!解析:夸张手法中的"装满了石头"夸张地描述了书包里石头的数量,强调了书包的沉重。
结论通过以上练习,我们对于七年级修辞手法中的比喻、拟人和夸张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这些修辞手法的运用可以丰富文章的表达方式,增强文章的艺术性和感染力。
在写作过程中,我们可以灵活运用这些修辞手法,使文章更加生动有趣,引起读者的共鸣。
七年级修辞手法分析题专项训练
![七年级修辞手法分析题专项训练](https://img.taocdn.com/s3/m/1d439fec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53658cf.png)
七年级修辞手法分析题专项训练引言修辞手法是文学作品中常用的一种修辞装饰手段,用来增添文学性和美感。
七年级学生在研究修辞手法时,需要通过大量的练来提高自己的分析和理解能力。
本文将为七年级学生提供一些专项训练题,并对常见的修辞手法进行分析和解释。
修辞手法分析题1. “犹如黄昏的阳光,她的微笑温暖了整个房间。
”这句话使用了哪种修辞手法?请简要解释其作用和效果。
此句中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
通过将“她的微笑”比喻为“黄昏的阳光”,作者传达了她温暖的微笑所带来的愉悦感受,增强了读者的感情共鸣。
2. “他飞快地跑来跑去,活蹦乱跳,像一只兔子。
”这句话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请简要解释其作用和效果。
此句中运用了“比拟”修辞手法。
通过将“他的活蹦乱跳”比拟为“一只兔子”,强调了他的敏捷与活泼,生动形象地描绘了他的行动状态。
3. “她的笑声如同银铃般清脆。
”这句话中使用了哪种修辞手法?请说明其作用和效果。
此句中采用了“拟人”修辞手法。
通过将“她的笑声”拟人化为“银铃般清脆”,使得读者能够形象地感受到笑声的音色,增加了文本的生动性和鲜明感。
4. “他一顿操作,顶尖高手过招的激烈场面溅射在眼帘。
”这句话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简要解释其作用和效果。
此句中使用了“夸张”修辞手法。
通过运用夸张的语言手法描述“他一顿操作”的场面,强调了动作的激烈和紧张感,使读者更加沉浸在故事情节中。
结论通过对以上修辞手法分析题的训练,七年级学生可以提高对修辞手法的辨析和理解能力。
同时,通过深入分析修辞手法在语言中的运用,也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文学作品。
鼓励学生在写作或阅读中多加运用修辞手法,以提升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注:本文所列修辞手法为常见手法,仅供参考。
学生在实际分析时应综合考虑文本上下文和修辞手法的特点,进行全面准确的分析。
*。
七年级修辞手法识别练习题及答案
![七年级修辞手法识别练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33a9993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536580b.png)
七年级修辞手法识别练习题及答案修辞手法是文学创作中的重要元素,旨在运用语言技巧提升作品的表达效果。
准确识别修辞手法,对于理解和欣赏文学作品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为您提供七年级修辞手法识别练习题及答案,帮助您加深对修辞手法的认识。
练习题一:1. “他如泉水般善良。
”2. “她的微笑如和煦的阳光。
”3. “他的声音像雷鸣般嘹亮。
”4. “她的眼睛亮如星星。
”5. “那只花瓶犹如一位身姿婀娜的仙女。
”题目:请分别识别以上句子中的修辞手法,并简要解释其含义。
练习题二:1. “她似是一抹清风,轻轻吹拂着我的脸庞。
”2. “红色的太阳slowly地沉入了大海。
”3. “雨点嘀嗒着落在玻璃窗上,仿佛在跳着优美的舞蹈。
”4. “明月如钩,我如水。
”题目:请分别识别以上句子中的修辞手法,并简要解释其含义。
答案及解析如下:练习题一答案:1. 比喻:将“泉水”作为善良的比喻对象,强调他的善良。
2. 明喻:通过将微笑与和煦的阳光进行直接比较,美化了女孩的微笑。
3. 象征:将“雷鸣”作为代指声音的象征,形容其嘹亮。
4. 明喻:通过将眼睛与星星进行直接比较,形容她的眼睛明亮。
5. 拟人:赋予花瓶人的形象,描绘出其姿态优雅的形象。
练习题二答案:1. 拟人:将清风拟人化,使其具有吹拂的动作和柔和的性质。
2. 夸张:通过使用slowly强调太阳的缓慢下沉,突出其美丽壮观的景象。
3. 拟人:将雨点拟人化,使其具有跳舞的形象,增强了描述的生动感。
4. 比喻:将明月与钩进行比喻,突出了个人的懒散和无所事事的状态。
通过以上练习题,希望您能够更好地理解并准确识别修辞手法。
不断积累修辞手法的运用,将有助于提升您的语言表达能力,享受文学作品带来的美妙体验。
愿本文对您有所帮助!。
初中常用修辞手法的学习及练习题目(附答案)
![初中常用修辞手法的学习及练习题目(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d580a62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8e8ed56.png)
初中常用修辞手法的学习及练习题目(附答案)中学常用修辞手法学习和练习(附答案)一、几种常见的修辞手法的特征1、比喻是用具体、浅显的,人们容易理解的事物去给抽象的、深奥的、人们生疏的事物打比方。
也可以说,在描写事物或说明道理时,用同它有相似点的别的事物或道理来打比方。
一个比喻句中有本体和喻体以及比喻词。
运用比喻手法时的注意事项:(1)本体和喻体必须是两种不同的事物,但必须要有相似点,否则不能构成比喻。
(2)不是所有的“像”字句都是比喻句。
例如:A 他长得很像他哥哥。
——表示比较。
B 他刚才好像出去了。
——表示推测、揣度。
C 北京有很多名胜古迹,像故宫、长城。
——表示列举。
D 托起它,好像世界上的一切生命都在我的掌中。
——表示想象。
2、拟人就是把物当作人写,赋予它们人的思想感情和人的行为动作,和人一样会说话、有感情。
例如: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3、夸张夸张是把要描写的事物有意地夸大或缩小,使其更鲜明,更突出。
有意对客观事物说得言过其实,用来强调或突出事物某一方面的特征,表达强烈的思想感情。
例如: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夸张可分为三类:(1)扩大夸张:故意把客观事物说得“大、多、高、深、强……”的夸张形式。
例如: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2)缩小夸张:故意把客观事物说得“小、少、低、浅、弱……”的夸张形式。
例如:心眼怎么小得像针眼。
(3)超前夸张:在时间上把后出现的事物提前一步的夸张形式。
例如,农民们都说:“看见这样鲜绿的苗,就嗅出白面包子的香味来了。
”运用夸张的注意事项:A 夸张不是浮夸,而是故意的合理的夸大,所以不能失去生活的基础和生活的根据。
B 夸张不能与事实距离过近,否则会分不清是在说事实还是在夸张。
C 夸张要注意文体特征,如科技说明文、说理文章就很少用,甚至不用夸张,以免歪曲事实。
4、反问是用疑问的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是比肯定更强烈的情感,只问不答。
例如:池水涟漪,莺花乱飞,谁能说它不美呢?5、设问也就是明知故问、自问自答。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期末专项复习-修辞(含答案)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期末专项复习-修辞(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7b61d2a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8d52d45.png)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期末专项复习-修辞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1.下列《木兰诗》中的句子所使用的修辞手法,判断错误的一项是()A.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比喻、反问)B.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对偶、反复)C.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排比、互文)D.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互文)2.对下列语段运用的修辞方法分析正确的一项是()①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
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
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花。
②仔细看时,才知道那是每一朵紫花中的最浅淡的部分,在和阳光互相挑逗。
这里春红已谢,没有赏花的人群,也没有蜂围蝶阵。
有的就是这一树闪光的、盛开的藤萝。
③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彼此推着挤着,好不活泼热闹!④“我在开花!”它们在笑。
“我在开花!”它们嚷嚷。
A.第①句运用比喻,把藤萝比喻为瀑布,写出了藤萝花开得繁盛而壮观,展示了藤萝的形态美。
B.第②句运用拟人,把藤萝写活了,作者一边欣赏藤萝花一边与阳光逗乐,充满了情趣。
C.第③句运用排比,以动写静,写出了藤萝花的勃勃生机,充满了旺盛的生命力。
D.第④句运用拟人,直接赋予藤萝花人的语言,写出了藤萝花相互嘲笑对方时的情态。
3.找出下列句子中没有运用比喻修辞手法的一句()A.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
B.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
C.那榆阴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的虹。
D.这时我的心变成了一只风筝,风筝的线绳就在母亲的手中。
4.下列各句的修辞手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A.活着就是幸福,就是胜利,就是一切。
06修辞手法(能力训练)-七年级语文下册(原卷版+解析)
![06修辞手法(能力训练)-七年级语文下册(原卷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84b8fc15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8f52ee2.png)
06修辞手法1.(2023春·四川凉山·七年级期末)下列句子中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句是()A.伴随山崩地裂的响声,火箭升空了,接着它像流星一样消失在苍穹之中。
B.微风悄悄地翻开了窗边的书。
C.天上闪烁的星星好像黑色幕上缀着的宝石。
D.白色梨花开满枝头,多么美丽的一片梨树林啊!2.(2023春·陕西渭南·七年级期末)下列句子没有使用修辞的一项是:()A.一眨眼工夫,我看见飞机的翅膀红了,窗玻璃红了,机舱座里每一个酣睡者的面孔红了。
B.听呀,这普彻的欢声;看呀,这普照的光明!C.我们互相看着对方的脸,每个人的脸都泛着红光。
我们感到自己像在画中。
D.云是天空的吉普赛人,它们一群群来去匆匆。
3.(2023春·山东菏泽·七年级期中)下列句子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土地是我的母亲,我的每一寸皮肤,都有着土粒。
B.你不以我们的祖国有着这样的英雄而自豪吗?C.惊涛澎湃,掀起万丈狂澜;浊流宛转,结成九曲连环。
D.闻一多先生,是卓越的学者,热情澎湃的优秀诗人。
4.(2023春·湖南邵阳·七年级期末)第一小组承担了“爱国人物故事会”的任务,组员们要为爱国人物写评价,以下评价中修辞方法或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两弹一星”功勋于敏,为研制氢弹,隐姓埋名;为科技强国,锲而不舍。
B.外交家孙必干,花甲之年出使伊拉克挽救人质,临危受命,无惧生死。
C.航天事业奠基人钱学森,是知识的宝藏,是科学的旗帜,是中华民族知识分子的典范。
D.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他以“让所有人远离饥饿”为使命,创造出空前绝后的奇迹。
5.(2023·七年级课时练习)下列句中没有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新修建的马路可真宽,就是千军万马也能顺利通过。
B.此时教室里安静得很,仿佛掉根针也能听得到。
C.其实穿什么衣服无所谓,只要你不穿“皇帝的新装”就可以。
七年级修辞手法辨析题专项训练
![七年级修辞手法辨析题专项训练](https://img.taocdn.com/s3/m/0f9c0410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76be1af.png)
七年级修辞手法辨析题专项训练
本文档旨在提供七年级学生专项训练修辞手法辨析题的练题目。
1. 请辨析下列句子中的修辞手法:
a) "她的笑容如春风般温暖了我的心灵。
"
b) "他好像一只雄鹰,在广阔的蓝天中翱翔。
"
c) "他结结巴巴地说话,像一只受惊的小鹿。
"
d) "阳光透过窗户洒进房间,照亮了整个屋子。
"
2. 请为下列句子选择适当的修辞手法:
a) "他像个聪明的狐狸,聪明而机智。
"
1. 比喻
2. 拟人
3. 对比
b) "她有一个甜如蜜糖的笑容。
"
1. 象征
2. 拟人
3. 比喻
c) "他的小说像一朵盛开的鲜花,美丽而芬芳。
"
1. 对比
2. 象征
3. 比喻
3. 请根据句子意思填写适当的修辞手法:
a) "他的眼睛明亮如星,透露出智慧的光芒。
"(修辞手法:
______)
b) "他们的微笑像阳光一样温暖。
"(修辞手法:______)
c) "她的笑声如同银铃般清脆。
"(修辞手法:______)
以上是七年级修辞手法辨析题专项训练的内容。
通过练这些题目,同学们将能更好地理解和运用修辞手法,提升写作和表达能力。
祝好!。
01春从修辞角度赏析句子-2022-2023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阅读考点精练(原卷版)
![01春从修辞角度赏析句子-2022-2023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阅读考点精练(原卷版)](https://img.taocdn.com/s3/m/ceb44e6d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202f3b5.png)
01、春——群文阅读从修辞角度赏析句子本文在描绘春景时,运用了大量的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
如文章最后三段,连用三个比喻句,构成一组排比句式,生动形象地突出了春天的“新”“美”“力”,集中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赞美之情。
【考点解读】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句子,既是写景散文阅读的一种技巧,又是中考散文阅读类考题中的一个高频考点。
常见的考查方式有:1.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下面句子。
2.文中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并简析其表达效果。
【技法点拨】解答此类问题的一般思路:第一步:判断修辞手法。
结合上表中的判断依据加以判断。
另外,要注意概括全面。
如“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一句,运用的修辞手法除了比喻外,还有排比。
第二步:分析描写对象。
从修辞手法的角度分析描写对象的特征。
如“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偷偷”一词赋予小草以人的情态,生动体现了小草在不经意间悄然而出的特点。
第三步:体会人物情感。
从修辞手法的运用中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如“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一句,作者把春天比作花枝招展的小姑娘,体现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另外,如果是对偶、排比,反复等修辞手法,还要注意句式表达上的特点。
如“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这一组排比句,句式简短、整齐,读起来富有节奏感和韵律美。
答题模式:方法+内容+情感。
本句运用了××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等)地写出了××(描写对象)的……特点,表达了……的思想感情。
【真题演练】(一)倾听草木的呼吸曹洁①烟花三月,没有下扬州,只一路北上,抵达在北京的鲁院,与草木在一起。
一个人,走遍院子的每一个角落,安静极了。
听得见阳光落地的声音。
浴在蓝色的光里,某些无可名状的情绪被洗净,身体与灵魂如水一样清透。
②这个院子,就是一个世界,这么小,也这么大。
③轻轻踏在大地上,一步一步,踏稳了走,放慢了走。
每一棵草木都在春阳中舒缓呼吸。
七年级修辞手法解析题专项训练
![七年级修辞手法解析题专项训练](https://img.taocdn.com/s3/m/a6fca354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05f857a.png)
七年级修辞手法解析题专项训练简介
本文档旨在为七年级学生提供一些针对修辞手法的解析题训练。
修辞手法是文学作品中常见的表达方式,通过使用修辞手法,作家
能够丰富作品的表达,并引起读者的注意。
修辞手法解析题练
1. 夸张手法(Hyperbole)
阅读以下句子,并选择正确的修辞手法:
1. 这个蛋糕甜得能把人腻死。
2. 雨下得像倾盆大雨一样。
A. 比喻手法
B. 夸张手法
C. 排比手法
D. 平铺直叙
2. 拟人手法(Personification)
阅读以下句子,并选择正确的修辞手法:
1. 星星在空中眨眼睛。
2. 雨点儿轻轻地敲打着窗户。
A. 比喻手法
B. 夸张手法
C. 拟人手法
D. 对偶手法
3. 比喻手法(Metaphor)
阅读以下句子,并选择正确的修辞手法:
1. 她是一朵盛开的玫瑰。
2. 他是个调皮的小猴子。
A. 排比手法
B. 夸张手法
C. 比喻手法
D. 对偶手法
4. 平铺直叙
阅读以下句子,并选择正确的修辞手法:
1. 我今天听到了一首好听的歌。
2. 狗站在院子里,看着主人远去。
A. 夸张手法
B. 对偶手法
C. 平铺直叙
D. 拟人手法
答案
1. B(夸张手法)
2. C(拟人手法)
3. C(比喻手法)
4. C(平铺直叙)
*注意:以上答案仅供参考。
*。
七年级修辞手法解析题专项训练
![七年级修辞手法解析题专项训练](https://img.taocdn.com/s3/m/45e83bd1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486b9ba.png)
七年级修辞手法解析题专项训练修辞手法是语言运用的重要方式之一,通过巧妙的修辞手法可以使语言更加生动、形象,增强表达的效果。
以下是一些针对七年级学生的修辞手法解析题专项训练。
1. 辨析类题目题目一:"他就像太阳一样热情,给大家带来了温暖和快乐。
" 这句话中使用了哪种修辞手法?A. 比喻B. 拟人C. 夸张D. 排比题目二:"她的微笑宛如春风拂面,令人心旷神怡。
"这句话中使用了哪种修辞手法?A. 比喻B. 拟人C. 夸张D. 对偶2. 填空类题目题目三:"星星在天空中闪闪发光,犹如点点钻石,美丽极了!" 光的修辞手法是__。
题目四:那位老师教书有声有色,____。
" 声音的修辞手法是__。
3. 判断类题目题目五:下列句子中是否有使用拟人的修辞手法?A. "树叶在微风中翩翩起舞。
"B. "天空中的云彩像绵羊一样悠闲地漂浮着。
"C. "溪水在山间奔流不息。
"D. "房子的墙壁是白色的。
"A. 是B. 否题目六:下列句子中是否有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A. "她的笑容像绽放的花朵,美丽动人。
"B. "小燕子在空中飞翔,快乐自由。
"C. "海浪拍打在沙滩上,声音响亮清脆。
"D. "天空中的星星亮晶晶的。
"A. 是B. 否4. 改错类题目题目七:请找出下面句子中使用了不当修辞手法的选项。
A. "他像一匹疯狂的狮子一样奔跑。
"B. "她唱歌的声音宛如清晨的鸟鸣。
"C. "大街上人山人海,热闹非凡。
"D. "这首诗如同深夜里的星星,清幽醉人。
"题目八:请找出下面句子中使用了不当修辞手法的选项。
A. "花儿在微风中律动,姿态优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多种修辞手法提升语言魅力专项训练
一、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下面的句子。
1.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看,像牛牦,像花针,像细丝,密密的斜织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它们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看吧,由澄清的河水慢慢往上看吧,空中,半空中,天上,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那么蓝汪汪的,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
油蛉11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沙场点兵
夏
梁衡
①夏天到了。
②好像炉子上的一锅水在逐渐泛泡、冒气而终于沸腾一样,山坡上的芊芊细草长成了一片密密的厚发,林带上的淡淡绿烟也凝成了一堵黛色长墙,轻飞曼舞的蜂蝶不见了,却换来了烦人的蝉儿,潜在树叶间一声声地长鸣.火红的太阳烘烤着一片金黄的大地,麦浪翻滚着,扑打着远处的山、天上的云,扑打着公路上的汽车,像海浪涌着一艘艘的舰船.金色主宰了世界的一切,热风浮动着,飘过田野,吹送着已熟透了的麦子的香味。
那春天的灵秀之气经过半年的积蓄,这时已酿成一种磅礴之势,在田野上滚动,在天地间升腾。
③夏天的色彩是金黄的。
按绘画的观点,这大约有其中的道理。
春之色为冷的绿,如碧波,如嫩竹,贮满希望之情;秋之色为热的赤,如夕阳,如红叶,标志着事物的终极.夏正当春华秋实之间,自然应了这中性的黄色——收获之已有而希望还未尽,正是一个承前启后、生命交替的旺季。
你看,麦子刚刚割过,田间那挑着七八片绿叶的棉苗,那朝天举着喇叭筒的高粱、玉米和那在地上匍匐前进的瓜秧,无不迸发出旺盛的活力。
这时她们已不是在春风微雨中细滋慢长,而是在暑气的蒸腾下,蓬蓬勃发,向秋的终点作着最后的冲刺。
④夏天的旋律是紧张的,人们的每一根神经都被绷紧。
你看田间那些挥镰的农民,弯着腰,流着汗,只是想着快割,快割;麦子上场了,又想着快打,快打。
他们早起晚睡亦够苦了,半夜醒来还要听听窗纸,可是起了风;看看窗外,天空可是遮上了云。
麦子打完了,该松一口气了,又得赶快去给秋苗追肥、浇水。
“田间少闲月,五月人倍忙”,他们的肩上挑着夏秋两季。
⑤遗憾的是,历代文人不知写了多少春花秋月,却极少有夏的影子。
大概,春日融融,秋波澹澹,而夏呢,总是浸在苦涩的汗水里.有闲情逸致的人,自然不喜欢这种紧张的旋律。
我却要大声赞美这个春与秋之间的黄金的夏季.
(选自梁衡散文集《复感与秋思》,有删改)
1.通读全文,说说作者笔下的“夏”有哪些特点?(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描写景物用词贴切,请赏析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2分)
火红的太阳烘烤着一片金黄的大地,麦浪翻滚着,扑打着远处的山、天上的云,扑打着公路上的汽车,像海浪涌着的一艘艘舰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说,“而夏呢,总是浸在苦涩的汗水里”。
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③段中画线的句子主耍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简耍分析其表达效果。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正如作者所说,“历代文人不知写了多少春花秋月.却极少有夏的影子”,“有闲情逸致的人”不喜欢夏天“紧张的旋律”。
阅读下面文段,说说该文段与《夏》一文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什么不同。
(3分)
夏夜
他靠纱窗望出去.满天的星又密又忙,它们声息全无,而看来只觉得天上热闹。
一梳月亮像形容未长成的女孩子,但见人已不羞缩,光明和轮廓都清新刻露,渐渐可烘衬夜景.小园草地里的小虫琐琐屑屑地在夜谈。
不知哪里的蛙群齐心协力地干号,像声浪给火煮得发沸。
几星萤火优游来去,不像飞行,像在厚密的空气里漂浮,月光不到的阴黑处,一点萤火忽明,像夏夜的一只微绿的小眼晴。
(节选自钱钟书《围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