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体觉失调与训练
本体觉失调的家庭训练法
![本体觉失调的家庭训练法](https://img.taocdn.com/s3/m/abc60ac6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02960b3.png)
本体觉失调的家庭训练法所谓「本体觉」简单的说;是运用及整合来自肌肉、关节、骨骼等较为深层组织的感觉;本体觉可以帮助孩子进行模仿、执行、协调肢体动作等活动;藉由使用本体觉得以学习构音、表达需求、人际沟通;依照顺序、游刃有余的解开衣服扣子、穿脱衣裤、拆卸与组合玩具..缺少良好本体感觉的孩子;容易被误认为是动作慢吞吞、粗手粗脚、故意破坏、有意捣蛋;当然这样的孩子在从事握笔着色、写字等活动也将会是一件苦不堪言的活动;不但会有速度慢、容易累;连一鼓作气完成作业的能力注意力都有状况;因此;完成纸笔作业对这样的孩子来说;真的是件苦差事..家长们也会发现有这类问题的孩子喜欢从事偏静态的活动;例如阅读、自己玩、天马行空的思考、高谈阔论等;却容易有眼高手低、说的比实际做的好的特质..本体觉的处理能力会协助孩子在探索过程中;控制肢体或动作的前后顺序、力道大小、速度快慢;不但对控制自己的动作有信心;并且据此发展出适当的自信心或是自尊心;因此影响孩子可以对所处的物理环境、人际互动协调产生信心;也会对高度平稳的情绪扮演举足轻重的影响..以下针对本体觉系统失调的孩子;在家即可完成的活动:活动1:拍球●预备动作:准备一颗适合孩子的球球的硬度、大小要适中..学龄前以海滩球、广告用气球为宜;学龄后则以排球、篮球为宜..●动作开始:让孩子以站姿或坐姿;双手同时拍球..●活动目标一训练孩子控制肩膀往上抬高的力量、手眼协调、平衡能力与注意力的调整..可以先用线将气球固定在一定高度;并且让气球不会因为力道控制不佳而到处飘;进而造成孩子过多挫折感而拒绝继续参与活动..可以在徒手的情况下;使用单手、双手;直接将气球往上拍..或是增加不同重量、不同握把的变化;如使用兵乓球拍、羽毛球拍;或是安全考虑下用报纸卷成的球棒状拍打气球..附带一提的是:愈是年纪小、注意力短、反应速度慢的孩子;愈是需要家长陪伴一同进行活动;才能协助孩子更有效发展对本体觉讯息的掌握..二增加注意力、肢体协调与人际互动..可以与孩子一起进行互相丢接气球、手球、篮球的活动;当孩子可以掌握球感而不容易中断与大人的互动时;表示他掌握自己的本体觉有明显进步;可以考虑进行个别化球类活动..如往墙壁、往篮框投掷;或是徒手使用单手、双手;直接将球往地板连续拍愈能连续拍球不中断注意力愈佳..可以使用不同握把的变化;如乒乓球拍、羽毛球拍、用报纸卷成的球棒状连续将气球往上拍..三为了让孩子的自信心、调适能力更具弹性;可以采定点坐着或站着进行活动;也可以规定沿着直线或是S形路线连续拍球;增加活动困难度;进而培养问题解决能力..制定球类游戏规则;有输赢的结果也是很重要的;这样一来可以借机培养孩子有光明磊落的「胜不骄、败不馁」运动家精神;也是亲子互动最重要的目标之一..活动2:蜘蛛人●预备动作:脸朝下;双手撑地板..●动作开始:请孩子双脚慢慢往上爬墙;注意安全;不要过度要求速度与高度..●活动目标:注意孩子的双手手肘处;不是刻意卡死;否则反而是容易对孩子的手肘关节造成伤害..●类似活动:1做好安全措施将软垫铺在地板上;利用门框;好像蜘蛛人一样;同侧手脚同时用力往上爬..2利用两张同高的桌子或是椅背;双手握住椅背将身体往上撑高;双脚要离开地面;撑久些效果较好;但是须依照孩子耐性;不要过度要求;以免造成孩子的情绪发生..活动3:请你跟我这样做●预备动作:家长和小朋友面对面坐着或任何姿势;请孩子跟你一样的动作..●动作开始:请孩子不要用眼睛看自己身体的动作;眼睛直视前方;然后做出与你一模一样的动作..●活动目标:动作的内容以简单为主;例如手摸同侧耳朵、手碰同侧膝盖等;再来跨到另一侧;慢慢的可以做一些连续性动作;手放置于身旁两侧;2-5指做出连续碰触大拇指动作..如果孩子可以模仿双手前后、左右、上下交叉动作;可以请孩子依指令完成动作;这样可以训练孩子听知觉的能力;进而改善看听觉、视觉与手眼等肢体的协调能力..活动4:滑雪送货物●预备动作:让孩子两只脚分别踩在两个巧拼垫上;慢慢的可以改成薄度较薄的A4大小的厚纸板纸张的厚薄可以随孩子的能力进行调整;甚至可以使用A4影印纸..●动作开始:请孩子脚不能离开纸张;两只脚慢慢的向前滑行;运送各式各样的货物例如小球、沙包、小车车等..●活动目标:这个活动中可以观察孩子用力的状况;尤其纸张越来越薄;孩子的力量如果过大;就会有纸张破裂的状况发生..孩子要连续向前滑行;所以可以观察出孩子连续执行活动的能力;孩子如果过于心急或是双手协调能力较差;不仅会出现重心不稳、跌倒现象;也有可能会双脚离开垫子、纸张的状况..另外;孩子如果无法顺利区分执行活动所需要的肌肉;也有可能有全身都在出力的现象;例如;拿着货物的双手过于用力;再来孩子一开始活动不知如何顺利进行;也可能一下子就抱怨很累;想要停止活动;这时就适时让孩子休息..以上这些居家就可以进行的活动;看似平淡无奇;但是唯有先增加对自己力道的掌握;动作速度的调整;活动进行方向的控制;才能与同侪互相协调;一起合作;一起竞争;维持适当的人际互动..。
本体失调训练方法
![本体失调训练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7da35b01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1c70801.png)
本体失调训练方法
本体失调是指大脑中的本体感觉系统出现异常,导致身体对于自身位置、动作和负重感觉的感知出现问题。
针对本体失调的训练方法如下:
1. 平衡训练:平衡训练可以帮助患者提高身体的协调性和平衡能力,减少跌倒的风险。
比如,单脚站立、单脚跳等练习。
2. 动作感知训练:通过手部和足部的轻微运动来加强肌肉、骨骼和关节的感知,增强对于身体姿势和动作的控制。
3. 坐姿和站立训练:在床上或椅子上进行坐姿、站立的训练,有助于提高患者的平衡能力和身体姿态感知能力。
4. 视觉训练:通过一些视觉反馈训练,如眼睛跟随移动物体、头部转动时保持视线固定等,来帮助恢复身体的感知能力。
5. 运动训练:适当的运动可以刺激大脑的神经系统,促进身体感知能力的恢复。
比如,步行、跑步、游泳等运动。
总之,针对本体失调的训练方法需要因人而异,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训练方案,并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进行。
同时需要坚持长期的训练和康复治疗,以促进身体感知能力的全面恢复。
儿童本体觉失调怎么训练?
![儿童本体觉失调怎么训练?](https://img.taocdn.com/s3/m/9661f339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7d3a7d2.png)
⼉童本体觉失调怎么训练?本体觉是指我们的⾝体在静⽌或运动状态下,能够感受到我们的⾝体的位置、速度、⼒量以及⾃⾝的动作的⼀种感官,⽐如⼈在闭上眼睛的时候也能知道⾃⼰⾝体的位置以及动作。
本体觉是通过来⾃肌、腱、关节等的位置觉、运动觉和振动觉,本体觉⼜被成为深感觉。
本体觉的作⽤:⾝体对⼤、⼩肌⾁的控制、对⼿眼、⼿⽿、⼿脑等的控制都属于本体觉的范围,孩⼦如果对⼤、⼩肌⾁的控制不好,做事情就很慢,协调性很差;⼿眼控制⼒差会导致看到的和写出来的就不⼀样;⼿⽿控制不好,就导致听到的和写出来的也会不⼀样。
本体觉不好对孩⼦的影响:本体觉不好会导致孩⼦对⾆头、嘴唇、声带的控制不灵活,容易造成语⾔障碍、语⾔发育迟缓、发⾳不清、⼝吃等;对⼤、⼩肌⾁的控制不好,平时会出现像扣不好纽扣、写不好字、容易摔东西等现象;直接导致孩⼦⾝体协调不好,像平时打球、踢球、玩游戏等都会受到影响。
本体觉对⼈的影响这么⼤,那么本体觉失调怎么训练呢?家长平时可以这样做!1、多外出活动由于现代普遍的都市化,孩⼦的活动空间变得很⼩很封闭,所以需要带孩⼦多到外⾯活动,⽐如去逛逛公园、去游乐场游玩,可以锻炼孩⼦的⼤动作,也能开阔孩⼦的视野。
2、参与⼿⼯活动让孩⼦玩⼀些⼿⼯活动,⽐如:捏橡⽪泥、搭积⽊、剪纸、画画等,有利于锻炼孩⼦的⼿部精细动作。
3、从⼩做家务孩⼦在⼩的时候,家长可以根据孩⼦的年龄让孩⼦做⼀些不需要很⼤⼒⽓的家务活,不仅可以锻炼孩⼦的肌⾁发展,还能从⼩锻炼孩⼦的责任⼼和⾃信⼼,也能让孩⼦从⼩养成良好的习惯。
4、让孩⼦多参与球类运动从⼩让孩⼦学习各种球类,主要是指男孩⼦,因为⼀般男孩⼦对球类也会⽐较感兴趣,所以适当的让孩⼦接触球类,可以从⼩培养孩⼦是运动意识,也可以增加孩⼦的本体感。
5、感统训练孩⼦本体觉不好,家长可以针对性的给孩⼦做⼀些感统训练的游戏,如游泳、跳绳、拍球、袋⿏跳等,从⽽提升孩⼦的本体感。
相信各位家长看完了本体觉失调怎么训练的⽅法后,基本上都知道要怎么培养孩⼦的本体感了。
感统本体失调训练方法
![感统本体失调训练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2176f149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7c28bb8.png)
感统本体失调训练方法
- 球类运动:可以选择适合孩子年龄的球类,如单手拍球、羽毛球、乒乓球、篮球等,以提升孩子的身体协调和灵活度。
- 手部精细动作:可以让孩子自己洗手、洗脸、握笔、拿筷子、系鞋带、扣纽扣等,这些动作可以帮助孩子建立本体觉。
- 家务活动:适当的家务活动可以锻炼孩子的自信心、意志力和手眼协调能力,增强孩子身体动作对大脑的刺激。
- 翻跟斗:让孩子进行翻跟头游戏,进行前滚翻和侧滚翻,有助于提升孩子身体协调能力和肢体柔韧性。
- 手影游戏:用手做成一些姿势,通过灯光在墙上映照出有趣的图案,吸引孩子模仿,可以增强孩子的本体觉。
- 卧地推球:让孩子趴在地上,距离墙面50-70公分,双手将球水平推向墙壁,待球弹回后,手接住,再次推向墙壁,如此反复,可以提升孩子手眼脑协调能力、对距离的判断能力,还能够刺激孩子前庭觉。
- 向上接抛球:向上抛球自己接住,要求抛球时双脚分开,与肩同宽,抛出的球要高于头顶,手臂不用高于头顶,连续抛球20个左右不掉,可以增强孩子的本体觉。
本体感失调的训练需要长期坚持,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适合自己的训练方法。
如果你有相关问题,建议及时就医。
本体综合失调训练方法
![本体综合失调训练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93e1980e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636286f.png)
本体综合失调训练方法本体综合失调训练方法是一种用于改善个体身体和心理健康的训练方法。
本体综合失调是指人体和心理两个方面的失调,包括身体疲劳、焦虑、失眠、消化不良等症状。
通过本体综合失调训练方法,可以帮助个体调整身心状态,提升整体健康水平。
本体综合失调训练方法的核心理念是整体性和平衡性。
首先,训练方法注重个体身心的整体调节。
身体和心理是相互关联的,彼此影响。
当身体处于失调状态时,会对心理产生负面影响;而当心理失衡时,也会对身体产生不利影响。
因此,本体综合失调训练方法强调身心整体,通过调节身体和心理的同时进行训练,以达到平衡的状态。
其次,训练方法注重个体身心的平衡调节。
身体和心理都需要保持平衡状态才能保持正常功能。
本体综合失调训练方法通过不同的训练手段,如运动、放松、冥想等,重建个体身心的平衡。
运动可以促进新陈代谢,增强身体机能,缓解疲劳;放松可以调整心理压力,促进睡眠;冥想可以提升集中力,改善注意力不集中等问题。
通过平衡调节,个体身心得以恢复正常。
具体的本体综合失调训练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身体训练。
身体训练是通过各种体育锻炼和运动来促进身体健康和康复的方法。
运动可以增强肌肉力量、改善心肺功能,同时还可以促进新陈代谢,帮助身体的康复。
例如,有氧运动、力量训练、瑜伽等都可以帮助个体改善身体状况。
2. 心理训练。
心理训练是通过调整个体心理状态来改善身心健康的方法。
通过诸如放松训练、冥想等方法,可以提升个体的心理压力抗性、提高集中力和注意力,同时也可以改善睡眠质量和调整情绪。
例如,深度呼吸、冥想放松练习、正念练习等都是常见的心理训练方法。
3. 综合训练。
综合训练是将身体和心理训练相结合,以整体性和平衡性为原则进行的综合性训练。
通过综合训练,个体可以全面地调节身心状态,使身体和心理保持平衡和健康。
例如,综合训练可以包括有氧运动、身体放松训练和冥想,通过综合的方法来达到整体性和平衡性的训练效果。
本体综合失调训练方法虽然简单,但需要个体坚持长期进行,才能取得有效的效果。
本体觉失调的表现与训练方法
![本体觉失调的表现与训练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22be9907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26997d1.png)
本体觉失调的表现与训练方法
躯体觉失调是一种认知功能障碍,其表现为个体无法辨认自己的身体部位,以及无法控制自己的身体动作。
研究表明,躯体觉失调可能会导致研究障碍、社交适应能力下降、自我感知降低等问题。
因此,采取有效的治疗和训练方法来缓解躯体觉失调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对于躯体觉失调患者,应该采取认知行为治疗(CBT)。
CBT是一种常用的心理治疗,旨在帮助患者改变
他们的思维方式,从而改变他们的行为方式。
例如,当患者发现自己无法正确地控制自己的身体动作时,CBT可以帮助患
者理解自己的身体动作,并研究如何正确控制自己的身体动作。
其次,采取现实主义训练也是有效缓解躯体觉失调的方法之
一。
现实主义训练是一种将个体的认知功能与身体的行为表达联系起来的训练方法。
例如,通过现实主义训练,医护人员可以帮助患者研究识别自己的身体部位,并研究控制自己的身体动作。
此外,还可以采取认知训练来改善躯体觉失调。
认知训练主要是针对患者的认知功能,如记忆、计算能力等进行训练,以提高个体的认知能力。
例如,医护人员可以通过设计各种认
知活动,帮助患者研究识别自己的身体部位,增强认知能力,并研究如何控制自己的身体动作。
总之,躯体觉失调是一种常见的认知功能障碍,可能会导致研究障碍、社交适应能力下降、自我感知降低等问题。
因此,采取有效的治疗和训练方法是非常重要的,其中主要包括认知行为治疗、现实主义训练和认知训练。
只有通过这些措施,才能有效缓解躯体觉失调,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
感统本体觉训练方案
![感统本体觉训练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2d5db028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332fa0a.png)
感统本体觉训练方案一、前言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的身体感知系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感统本体觉训练旨在通过一系列的练习和活动,提升个体的身体感知能力,从而改善学习、认知和行为等方面的问题。
本文将介绍一种针对感统本体觉训练的方案,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该训练方法的内容和实施步骤。
二、训练目的感统本体觉训练的目的是促进个体的身体感知系统发展,提高感知能力和运动协调性,以改善学习、专注力、行为管理以及日常生活技能等方面的问题。
三、训练内容1. 姿势调整练习姿势调整练习旨在提高个体对不同身体部位位置和姿势的感知能力。
练习可以包括触摸不同身体部位,以及指导个体通过运动调整自己的姿势,如伸展、屈曲和转动。
2. 平衡练习平衡练习有助于提升个体的身体平衡感知和协调能力。
可以进行单脚站立、平衡板练习以及跳跃等活动,要求个体保持身体平衡,并逐渐增加难度。
3. 手眼协调练习手眼协调练习能够促进个体的感官和运动系统之间的良好协调。
可以进行投掷和接球练习,例如抛接球、乒乓球或篮球等运动项目,从而提高个体的手眼配合能力和反应速度。
4. 姿势练习姿势练习通过训练个体正确的体态和姿势,提升其身体感知和运动能力。
可以进行站立、坐姿或躺姿的练习,如正确站姿、平衡坐姿和躺姿等。
5. 空间感知练习空间感知练习有助于增强个体对周围环境的感知能力和空间定位能力。
可以进行迷宫导航、拼图和模型组装等游戏,以及地图阅读和导航练习等。
6. 敏捷度练习敏捷度练习可以提高个体的身体反应速度和敏捷度。
可以进行跳绳、快速跑步或进行各种迅速的身体动作练习,以锻炼个体的身体协调性和运动反应能力。
四、训练步骤1. 评估在开始感统本体觉训练之前,首先对个体的感知能力和训练需求进行评估。
可以使用专业的评估工具和方法,了解个体的感知问题和训练目标。
2. 制定训练计划根据评估结果,制定个体的感统本体觉训练计划。
根据个体的需要和能力水平,结合不同训练内容和练习方法,制定具体的训练计划和目标。
本体感失调及训练
![本体感失调及训练](https://img.taocdn.com/s3/m/fe3211c5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00a5321.png)
本体感失调及训练有些家长和老师不明白,为什么有些孩子动作特别慢?写拖拖拉拉、边写边玩,自觉性、自制力特别差?没想到这些问题与孩子的本体感发展障碍有关系,而不是学习态度问题,所以,家长怎么严厉地打骂孩子都没有用,而是需要心理训练和心理治疗。
一、本体感失调与顺应性反应作为人类动作、行为的另一个基本的感觉是本体感觉。
这是指身体各个部位的肌肉、肌腱、关节、韧带等来自自己身体的一种感觉,人体依靠这种感觉进行动作和行为的调节,有目的地行动肌肉的收缩和松弛,由此所产生的自身状态和运动,都是来自自己身体刺激信息经感觉处理的结果。
肌肉的收缩特别是对反抗阻力的收缩,是促进本体感受信息输入中枢神经系统的重要方法。
由于最大的阻力源自地心引力对身体的作用,因此响应的活动包括让儿童俯卧或仰卧在滑行板上时,相当重的头会使颈肌产生强烈收缩。
如果本体感觉有障碍,就不能很好地解纽扣、取物、抓物,不能根据对象物的性质、掌握用力的轻重,常常将东西弄碎、弄坏。
二、本体感和学习能力本体感是指人对自己身体的感觉,例如,对大、小肌肉的控制,手—眼协调,手—眼协调,身—脑协调,动作灵活和灵巧等等。
如果大脑对手指肌肉控制不好,孩子写什么事当然要慢,写字写不好,容易出格;手—眼不协调的,看到的和写出来的就会不同,常出现抄错数、写字颠倒等问题,家长要数落:怎么照着抄还会出错?手—耳不协调的,听到的与写出的不一致,听写就容易出问题;身—脑不协调的,大脑对身体控制不良,上课、写作业时身体老转来转去,不安地乱动,小动作多等。
本体感不足的孩子,手脚笨拙,动作缓慢拖拉消极,没有上进心,缺乏自信心,脾气暴躁,粗心大意。
另外,因为控制小肌肉和手—脑协调的脑神经与控制舌头、嘴唇肌肉、呼吸和声带的神经是相同的,所以,本体感不足的孩子,大脑对舌头、嘴唇、声带的控制不灵活,容易造成语言障碍,如语言发育迟缓,发音不清,大舌头、口吃等。
现在孩子的活动空间、活动量比过去减少,家长要注意孩子动作协调性的训练,以增强孩子的学习能力。
儿童本体觉感统失调训练方法
![儿童本体觉感统失调训练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7925b6f7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5e924ae.png)
儿童本体觉感统失调训练方法儿童本体觉感统失调是指儿童在感官和运动发展上出现的问题,由于神经系统未能发展良好导致本体觉感统失调。
儿童的本体觉感统是指接收和解释自身姿态和位置信息的能力,包括视觉、听觉、平衡、运动等感觉系统。
如果儿童本体觉感统失调,将影响其学习、生活和人际交往能力。
为了解决儿童本体觉感统失调问题,家长和教师可以采取一些训练方法,帮助孩子建立稳定的本体感觉系统,并提高其视觉、听觉、平衡、运动等感觉系统的发展水平。
1. 视觉训练视觉训练可以帮助儿童建立正确的姿势和空间感知,提高注意力和集中力,从而有助于解决学习问题。
家长可以让孩子通过看照片或画画等方式增强其视觉感知和记忆能力,并引导孩子分辨不同颜色和形状,锻炼视觉细胞的功能。
2. 听觉训练听觉训练不仅可以提高儿童的听力,还可以促进孩子对语言和声音的敏感性,提高其语言表达能力和社交能力。
通过听音乐、唱歌、朗读、听故事等方式,可以让孩子感受不同音调和节奏,从而提高听觉感知能力。
3. 平衡训练平衡训练可以帮助儿童建立稳定的身体平衡能力,提高活动能力和生活品质。
可以让孩子走直线、站单脚、抓球等,增强其平衡感和协调能力。
4. 运动训练运动训练可以让儿童更好地掌握自己身体的姿态和位置,并改善其动作能力和肌肉协调能力。
可以通过跳绳、打球、游泳等方式,让孩子锻炼身体,增强运动感知能力。
总之,针对儿童本体觉感统失调问题,家长和教师应采取多方位、多角度的训练方法,通过视觉、听觉、平衡、运动等不同方式,建立儿童稳定的本体感知系统,帮助其快速提高学习、生活和人际交往能力,从而在未来的成长中取得更好的发展。
本体觉失调的训练方法
![本体觉失调的训练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6dca8abb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c33ba65.png)
本体觉失调的训练方法嘿,朋友们!今天咱就来聊聊本体觉失调的训练方法。
你可别小瞧了这本体觉失调,它就像是身体里的小捣乱鬼,会让咱的生活变得有点小麻烦呢!那啥是本体觉失调呢?简单来说,就是身体对自身的感觉和控制不太灵光啦。
就好比一辆汽车,方向盘有点不灵活,开起来就不那么顺溜。
那咱怎么对付这个小捣乱鬼呢?首先啊,多做一些力量训练。
就像举重啊、拔河啊,让咱的肌肉变得更有力气,能更好地控制身体。
想象一下,你的肌肉就像一群小勇士,经过锻炼变得强大无比,还怕那小捣乱鬼吗?还有平衡训练也很重要哦!走平衡木、单脚站立,这些都能让你的平衡感蹭蹭往上涨。
你试试单脚站在那,像只骄傲的仙鹤,是不是感觉自己特厉害?再来就是触觉训练啦。
去摸摸各种不同的东西,感受它们的质地、温度。
哎呀,那感觉就像在探索一个神秘的世界!别忘了精细动作训练呀!系鞋带、扣扣子、写字,这些看似简单的小动作,可都是锻炼本体觉的好办法呢。
你想想,要是连鞋带都系不好,那多尴尬呀!运动类的训练也不能少哦!比如打球、跳绳,让身体在运动中协调起来。
这不就像一场欢快的舞会,身体的各个部位都跟着节奏舞动起来。
咱还可以玩一些角色扮演的游戏呢。
扮成小警察抓坏人,那跑啊、跳啊、躲啊,身体的协调和反应能力不就都练出来了吗?在日常生活中,也有很多机会可以训练哦。
比如自己整理书包、打扫房间,这些小事可都能让本体觉慢慢变好呢。
总之啊,对付本体觉失调就得有耐心,就像培育一朵小花,要精心呵护。
只要坚持训练,那小捣乱鬼肯定会被赶跑的。
咱的身体就会变得棒棒的,干啥都顺顺利利的!大家可一定要加油哦!别让本体觉失调影响了咱的美好生活呀!。
本体感失调的感统训练方法教案
![本体感失调的感统训练方法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16d5429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fc79c31.png)
本体感失调的感统训练方法教案教案标题:本体感失调的感统训练方法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本体感失调对学生学习和行为的影响。
2. 掌握感统训练方法,以帮助学生提高本体感和整合感。
3. 设计有效的感统训练活动,以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教案步骤:引入活动:1. 向学生介绍本体感失调的概念,并解释其对学习和行为的影响。
2. 引导学生思考自己是否存在本体感失调问题,并鼓励他们分享相关经验。
知识讲解:1. 解释本体感和整合感的概念,以及它们在学习和发展中的重要性。
2. 介绍感统训练方法,包括平衡、姿势、触觉、听觉和视觉等方面的训练。
活动设计:1. 平衡训练活动:a. 进行平衡板活动,要求学生尽可能保持平衡。
b. 进行跳绳活动,以提高学生的平衡感。
2. 姿势训练活动:a. 进行瑜伽或体操活动,要求学生掌握正确的姿势。
b. 进行模仿动物动作的活动,以帮助学生感受不同姿势对身体的影响。
3. 触觉训练活动:a. 利用触觉球或触觉板进行触觉刺激活动,以提高学生对触觉的敏感度。
b. 进行触摸和揉捏活动,以帮助学生感受不同触觉刺激对身体的影响。
4. 听觉训练活动:a. 进行音乐活动,要求学生根据音乐的节奏和节拍移动身体。
b. 进行听觉追踪活动,要求学生根据声音的方向和距离进行追踪。
5. 视觉训练活动:a. 进行追踪运动活动,要求学生追踪移动的物体。
b. 进行视觉刺激活动,如观看不同颜色和形状的图案。
总结:1. 回顾本体感失调的概念和感统训练方法的重要性。
2.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继续进行感统训练活动,以提高本体感和整合感。
3. 提供相关资源和建议,以帮助学生和家长深入了解感统训练方法。
评估:1. 观察学生在感统训练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和表现。
2. 与学生进行讨论,了解他们对感统训练活动的理解和感受。
3. 收集学生的作品或记录,以评估他们在感统训练活动中的进展。
备注:教案中的活动和方法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和能力进行调整和适应。
本体觉失调训练方法
![本体觉失调训练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9990b302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04d84e4.png)
本体觉失调训练方法
本体觉失调是指人体感觉系统中的本体感觉出现异常,导致身体姿势、平衡和运动控制等方面的问题。
这种问题常见于儿童和老年人,但也可能发生在其他年龄段的人身上。
本体觉失调会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和运动能力,因此需要进行训练来改善。
本体觉失调训练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平衡训练
平衡训练是本体觉失调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平衡训练,可以提高身体的平衡能力,减少跌倒的风险。
平衡训练可以包括单脚站立、双脚并拢站立、闭眼站立等动作,也可以使用平衡板、球体等器械进行训练。
2. 运动训练
运动训练可以帮助人们提高身体的协调性和运动能力。
通过进行各种运动训练,可以让身体更加灵活,减少运动障碍。
运动训练可以包括跑步、跳跃、爬行、游泳等各种运动。
3. 视觉训练
视觉训练可以帮助人们提高身体的空间感知能力和运动控制能力。
通过进行各种视觉训练,可以让人们更加敏锐地感知周围环境,减少运动失误。
视觉训练可以包括追踪运动物体、观察运动图像等。
4. 感觉训练
感觉训练可以帮助人们提高身体的感知能力和运动控制能力。
通过进行各种感觉训练,可以让人们更加敏锐地感知身体的变化,减少运动失误。
感觉训练可以包括触觉训练、听觉训练、嗅觉训练等。
本体觉失调训练方法是多方面的,需要综合运用各种训练方法来提高身体的平衡能力、协调性和运动控制能力。
通过长期的训练,可以有效地改善本体觉失调问题,提高生活质量和运动能力。
儿童本体觉感统失调训练方法
![儿童本体觉感统失调训练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07e1464d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762b801.png)
儿童本体觉感统失调训练方法儿童本体觉感统失调是指儿童在感知和解释来自身体的觉感信息时出现困难的一种状况。
这种困难可能表现为过敏、不灵活、活动能力低下、触觉过敏等症状。
为了帮助儿童克服这一问题,下面介绍一些常见的儿童本体觉感统失调训练方法。
1.运动和锻炼:运动和锻炼是帮助儿童发展本体觉感统的重要方法。
运动可以帮助儿童增强平衡力、空间感知和身体协调能力。
常见的锻炼包括跳绳、滚轮滑、爬行等。
这些活动可以通过游戏和乐趣的方式进行,增加儿童的兴趣和主动性。
2.触觉整合训练:触觉整合训练是一种通过刺激儿童的触觉系统来帮助其发展正常觉感功能的方法。
常见的触觉整合训练包括刷体、触觉推力、按摩等。
这些刺激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施加在儿童身体的不同部位,以帮助儿童建立正确的触觉反应。
3.平衡训练:平衡是本体觉感功能的一部分,训练儿童的平衡能力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感知身体的位置和姿态。
常见的平衡训练包括单脚站立、跳跃等活动。
这些活动可以逐渐增加难度,如单脚闭眼站立、单脚跳跃等,以提高儿童的平衡能力。
4.智力玩具和游戏:智力玩具和游戏可以帮助儿童通过触觉和运动感受来提高本体觉感功能。
例如,拼图游戏可以锻炼儿童的手眼协调能力和空间感知能力。
搭积木可以帮助儿童发展手指肌肉控制和精细动作能力。
5.创意艺术活动:创意艺术活动是一种通过感官体验提高本体觉感能力的方法。
例如,绘画和手工制作可以帮助儿童发展手指肌肉控制和手眼协调能力。
音乐活动可以帮助儿童发展听觉和节奏感。
6.日常生活训练:日常生活训练是一种通过日常活动来培养儿童本体觉感能力的方法。
例如,让儿童参与家务活动,如整理书架、洗碗等,可以帮助儿童增强触觉和身体肌肉的感知能力。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儿童本体觉感统失调训练方法,这些方法需要根据儿童的具体情况和需要进行个性化设计和选择。
重要的是,在训练过程中给予儿童足够的支持和鼓励,让他们能够积极参与和享受训练过程,提高本体觉感功能的发展。
本体觉失调训练方法
![本体觉失调训练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d7a7e9f6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d1cef53.png)
本体觉失调训练方法本体觉失调是指人体感觉系统中的不同部分之间的协调出现问题,导致感觉信息的处理和整合出现障碍。
这种情况可能会影响一个人的平衡、协调、空间感知和身体意识。
本体觉失调训练方法是一种通过特定的练习和活动来改善本体觉失调的方法。
本体觉失调训练方法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平衡练习:平衡练习是本体觉失调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些练习可以包括站立、行走、跳跃、转身等活动。
这些练习可以帮助改善平衡感和身体控制能力,从而减少跌倒和其他意外事件的发生。
2. 触觉练习:触觉练习可以帮助改善本体觉失调。
这些练习可以包括使用不同的触觉刺激,如按摩、振动、压力等。
这些刺激可以帮助改善身体感知和身体意识,从而提高身体控制能力。
3. 眼睛运动练习:眼睛运动练习可以帮助改善本体觉失调。
这些练习可以包括眼球追踪、眼球转动、眼球跳跃等活动。
这些练习可以帮助改善视觉感知和身体控制能力,从而提高身体协调性。
4. 空间感知练习:空间感知练习可以帮助改善本体觉失调。
这些练习可以包括空间定向、空间记忆、空间认知等活动。
这些练习可以帮助改善身体感知和身体意识,从而提高身体控制能力。
5. 姿势练习:姿势练习可以帮助改善本体觉失调。
这些练习可以包括站立、坐姿、俯卧位等活动。
这些练习可以帮助改善身体姿势和身体控制能力,从而减少身体不适和疼痛。
本体觉失调训练方法需要根据个体情况进行个性化设计。
训练时需要注意安全,避免过度疲劳和受伤。
训练时需要逐渐增加难度和强度,以达到最佳效果。
在排版格式方面,建议采用简洁明了的方式,使用标题、段落、编号等方式来分隔不同的内容。
同时,可以使用粗体、斜体、下划线等方式来强调重点内容。
在排版时需要注意字体大小、行距、段落间距等因素,以保证阅读体验。
本体觉失调的感统训练方法
![本体觉失调的感统训练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7b493417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b685287.png)
本体觉失调的感统训练方法
本体觉失调是指人体对自身位置、动作和力量等感觉的失调,可
能会影响到身体的协调、平衡和运动控制能力。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感
统训练方法,可以帮助改善本体觉失调:
1. 球类运动:进行球类运动,如打篮球、踢足球、打乒乓球等,
可以提高身体的协调性和反应能力。
2. 平衡训练:通过平衡板、单脚站立等训练,提高身体的平衡能
力和稳定性。
3. 肢体运动:进行肢体运动,如跳绳、俯卧撑、仰卧起坐等,可
以增强肌肉力量和控制能力。
4. 感官训练:进行感官训练,如触觉训练、视觉训练、听觉训练等,可以提高身体对各种感官信息的反应和处理能力。
5. 舞蹈训练:进行舞蹈训练,可以提高身体的协调性、节奏感和
空间感知能力。
6. 攀岩训练:进行攀岩训练,可以提高身体的协调性、力量和平
衡能力。
每个人的情况不同,训练方法需要根据个人情况进行选择和调整。
在进行感统训练时,应该遵循专业人员的指导,并逐渐增加训练强度和难度,以达到最佳的训练效果。
同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也有助于提高身体的健康水平和感统能力。
本体感觉失调训练方法
![本体感觉失调训练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1ab37747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11d5455.png)
本体感觉失调训练方法嘿,咱今儿就来聊聊本体感觉失调训练方法这事儿。
你知道吗,本体感觉失调就好像身体的指南针出了点小毛病。
想象一下,你走路的时候,脚好像不那么听使唤,或者拿东西的时候总是没准头,这多让人头疼啊!那咱咋办呢?别急,听我慢慢道来。
首先,咱可以玩一些平衡类的游戏呀。
就像走平衡木,嘿,那感觉就像是在挑战自己的极限。
刚开始可能摇摇晃晃的,跟个小企鹅似的,但慢慢地,你就能找到感觉啦。
这不就跟学骑自行车似的,一开始歪歪扭扭,后来不也骑得顺溜了嘛!或者单脚站立,这可不容易呢,但坚持练下去,你会发现自己的平衡感越来越好,身体也能更好地感知自己的位置和状态啦。
还有啊,做一些力量训练也不错。
举举哑铃,做做俯卧撑,让肌肉变得强壮有力。
你想想,要是身体里的这些“小家伙们”都没劲儿,那还怎么协调工作呀。
就好比一部机器,零件都不灵光了,还能指望它好好运转吗?通过力量训练,让身体变得棒棒的,本体感觉也能跟着变好哟。
玩拼图游戏也是个好办法呢!那一片片小拼图,要准确地放到它们该在的地方,这可需要手眼协调和对空间的准确感知。
这不就跟我们的本体感觉一样嘛,要对自己的身体有清晰的认识,才能做好各种动作呀。
每次成功拼好一幅图,那成就感,别提多带劲了!另外,日常生活中也有很多可以训练的机会呀。
比如自己系鞋带,别小看这个,要把鞋带系得又快又好,那可得手脑并用呢。
还有自己穿衣服,整理书包,这些小事都能锻炼本体感觉呢。
咱可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得坚持训练才行。
就像跑步,每天跑一点,时间长了就能跑很远。
训练本体感觉也是一样的道理,别指望一下子就全好啦,得慢慢来。
你说,要是我们都能把本体感觉训练得好好的,那生活该多有意思呀!走路稳稳当当的,做事也利利索索的,多棒呀!所以呀,别偷懒,赶紧动起来吧,让我们的身体变得越来越协调,越来越棒!就这么干,准没错!。
本体觉失调及训练
![本体觉失调及训练](https://img.taocdn.com/s3/m/e61b210b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307fed2.png)
1呈直行板行走。
2呈方形板行走。
3呈圆形板行走。
2
第二节 本体感失调及训练
有些儿童,写作业的时候,表现的动作十分慢,拖拖拉拉、边写边玩。
1
脾气暴躁,缺乏自信心,没有上进心,粗心大意。
3
做事情总是等着家长吆喝,自觉性很差,自制力也很差。
2
语言发展迟缓,发音不清,大舌头。
4
老师、家长的疑问:
一 本体感
什么叫做本体感?
“本体感”来自拉丁语,意思为:“一个人自己的”或“身体的地图”,它是指身体的收缩和伸张、弯曲、推拉,以及骨骼关节间的压缩所引起的感觉信息。
什么运动有利于儿童本体感的发展? 肌肉的收缩特别是反抗阻力的收缩,是促进本体感觉信息输入中枢神经系统的重要方法。
二 本体感失调的表现 (一)生活中的表现 由于本体感失调是对自己机体各个部位控制不利,如果本体感觉有障碍,就不能很好的控制肌肉的收缩,肌肉用力大小。 1 在一些活动中,如抓物、取物时由于控制不好手的力度而会把物品弄坏。 2 手脚笨拙,动作缓慢拖拉。
手—耳不协调,听到的和写出的不一致,尤其表现在听写方面。
4身—脑不协调,大脑对身体控制不良,上课、写作业时身体老扭来扭去,不安地乱动,小动作多等。
二 本体感测评
要检查孩子是否本体感发育不足,可以根据孩子的行为表现回答下列问题: 1穿脱衣裤、扣钮扣、系鞋带,动作缓慢、笨拙 总是 常常 有时 很少 从不 2顽固、偏执、不合群,孤僻 总是 常常 有时 很少 从不 3吃饭时常掉饭粒,口水控制不住 总是 常常 有时 很少 从不 4语言不清,发音不佳,语言能力发展缓慢 总是 常常 有时 很少 从不 5懒惰、行动慢,做事没有效率 总是 常常 有时 很少 从不 6不喜欢翻跟头、打滚和爬高 总是 常常 有时 很少 从不
本体觉失调是什么?
![本体觉失调是什么?](https://img.taocdn.com/s3/m/cd1b3b7558fafab069dc0225.png)
本体觉简单的说,是运用及整合来自肌肉、关节、骨骼等较为深层组织的感觉,本体觉可以帮助孩子进行模仿、执行、协调肢体动作等活动,藉由使用本体觉得以学习构音、表达需求、人际沟通,依照顺序游刃有余的解开衣服扣子、穿脱衣裤、拆卸与组合玩具等等。
缺少良好本体感觉的孩子,容易被误认为是动作慢吞吞、粗手粗脚、故意破坏、有意捣蛋,当然这样的孩子在握笔着色、写字等活动也是苦不堪言,不但速度慢、容易累,连一鼓作气完成作业的能力(注意力)都有状况。
因此,完成纸笔作业对这样的孩子来说,真的是件苦差事。
家长们也会发现有这类问题的孩子喜欢从事偏静态的活动,例如阅读、自己玩、天马行空的思考等,却容易眼高手低、说的比实际做的好。
本体觉的处理能力会协助孩子在探索过程中,控制肢体或动作的前后顺序、力道大小、速度快慢,不但对控制自己的动作有信心,并且据此发展出适当的自信心或是自尊心,因此使孩子对所处的物理环境、人际互动协调产生信心,也会对高度平稳的情绪扮演举足轻重的作用。
本体觉的训练方法,本体觉与前庭觉关系非常密切。
前庭系统与本体运动觉系统相互配合提高肌肉张力,带动肌腱、韧带、骨骼与关节做出平衡动作,并维持姿势。
故对前庭或本体觉失调的儿童或特殊儿童进行前庭觉与本体觉协调性的训练,目的在于提高其前庭觉和本体觉的统合能力,使前庭平衡觉与本体运动觉的信息有效整合,掌握四肢在三度空间的位置,形成有意义的身体知觉。
训练前,根据评估的结果,借助身边的资源或感觉统合训练的器材,设计一些有针对性的训练活动进行训练,例如:旋转运动(网筒帽旋转、木马旋转、座椅旋转等),摇晃运动(采取俯卧位、仰卧位、侧卧位、头脚颠倒等体位进行秋千、吊缆、大龙球等游戏),平衡运动(走平衡木、平衡板等),跳跃性运动(蹦床、翻滚、垫上运动等),姿势反应性运动(平衡踩踏车、跳沙坑或草坪、滑梯腹部爬行等游戏),速度感、位置感、距离感的体验(滑板车、接或投沙包等游戏)等等。
所设计的训练活动应围绕前庭觉与本体觉的协调,由易而难,由简单到复杂,循序渐进地进行训练。
本体失调的表现和训练方法
![本体失调的表现和训练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e5e87f56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2bddf8e.png)
本体失调的表现和训练方法
本体失调是指身体和大脑之间的关联出现问题,导致身体功能和运动的异常。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本体失调的表现和训练方法:
表现:
1. 姿势不稳定:身体经常感到失衡,站立或走路时容易摔倒。
2. 运动协调困难:难以精确控制肢体运动,例如手眼协调和步态。
3. 空间定位问题:难以判断物体或身体在空间中的准确位置。
训练方法:
1. 平衡训练:进行平衡训练可以增加核心肌群的控制力量,提高身体的稳定性。
例如,站立单脚平衡或使用平衡板进行训练。
2. 协调训练:通过进行协调性的运动训练,可以改善运动的精确度和流畅性。
例如,练习击球、跳绳或进行舞蹈。
3. 视觉训练:进行视觉训练可以提高视觉系统在空间定位和物体识别方面的能力。
例如,追踪移动目标或完成视觉定位任务。
4. 环境适应训练:通过暴露于不同的环境和挑战中,可以帮助大脑适应变化和调整。
例如,走路或跑步在不同的地形上,如不平路面或楼梯上。
5. 瑜伽和普拉提:这些身体运动练习可以帮助提高核心力量、平衡和协调性。
要注意,对于本体失调,最好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进行训练,以确保安全和有效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平衡踩踏车
• 适用儿童:平衡感不足、本体感 不足的儿童。
• 训练要点:让儿童用手握住手柄, 保持身体平衡,再用脚的力量踩 踏,使踩踏车向前或向后行进、 倒退。
• 注意:在孩子熟练之后,可以将 扶手拆下来,让孩子在没有扶手 的情况下,练习随意地踩踏车子 前进、后退。
• 适用儿童:本体感不 足,身体不协调。
• 要点:儿童坐在凳上, 做伸臂等练习,保持 身体平衡。
• 问题:独脚椅训练可 以有哪些延伸?
(六)平衡木
• 适用儿童:身体协调不良, 多动。
• 要点:不同的组合对于儿 童训练的目的也不同,它 主要训练儿童的平衡、触 觉、重力感,专注力以及 身体协调等。
• 1呈直行板行走。 • 2呈方形板行走。 • 3呈圆形板行走。
• 问题:平衡踩踏车训练可以怎样 延伸?
(三)平衡圆
• 适用儿童:身体协调不良,多动症。
• 训练要点:不同的组合对于儿童训 练的目标也不同。主要训练儿童的 平衡、前庭、触觉、重力、专注力 以及身体协调等等。
• 1整圆:让儿童在上面正走、倒走、 闭眼走、拍球走或抱球走。
• 2半圆:躺在里面晃动;站在上面 晃动,也可以在晃动的过程中抛接 球;攀爬,半圆站立让儿童攀爬。
(二)学习能力方面的表现:
1 大脑对手指肌肉控制不好,写作业 非常慢,经常出错,写字写不好, 容易出格。
(二)其他方面的表现
• 2 手-眼不协调,看到的和写出来的 有所不同,常出现抄错数,写字颠倒 等问题;
(二)其他方面的表现
• 3 手—耳不协调,听到的和写出的不 一致,尤其表现在听写方面。
(二)其他方面的表现
• 3 四分之一圆:当做平衡台,站在 上面晃动并作抛接球;攀爬
• 4 C形圆(平放):主要锻炼孩子 的平衡能力。
• 5 S形圆(立放):让儿童在上面 做上下攀爬动作。
• 视频
• (四)滑梯
• 适用儿童:本体感不 佳的孩子。
• 训练形式: 坐着滑行; 倒溜滑行; 趴着滑行。
(五)独角凳
• 教具:由塑料做成的 平衡器材,只有一个 支撑点。
四 本体感的训练
(一)趴地推球 • 教具:篮球
• 适身用体儿协童 调:不注好这意。一力运不动集能中带,来哪些好处?
• 训毯墙练上壁要,约点 篮30对锻:球~抗炼5让摆0重了厘儿在力儿米童作童前,用颈趴面要部而在,—的来求地离本的肌头体感肉、,觉感信同时息促的输进入了通。过— 胸抬起,肘部抬平,离地, 手心朝外锻,炼双了脚儿童并肘拢部,,双腹部,腿部的肌肉力量。 手推球,靠墙面的反作用 再次推球促。进也儿可童注以意变力换的为发展,同时有利于促进 双人趴地推球的做儿法童。的自我保护。
• 4身—脑不协调,大脑对身体控制不 良,上课、写作业时身体老扭来扭去, 不安地乱动,小动作多等。
二 本体感测评
• 要检查孩子是否本体感发育不足,可以根据孩子的行为表 现回答下列问题:
• 1穿脱衣裤、扣钮扣、系鞋带,动作缓慢、笨拙 • 总是 常常 有时 很少 从不
• 2顽固、偏执、不合群,孤僻 • 总是 常常 有时 很少
第二节 本体感失调及训练
老师、家长的疑问: • 有些儿童,写作业的时候,表现的动
作十分慢,拖拖拉拉、边写边玩。 • 做事情总是等着家长吆喝,自觉性很
差,自制力也很差。 • 脾气暴躁,缺乏自信心,没有上进心,
粗心大意。 • 语言发展迟缓,发音不清,大舌头。
一 本体感
(一)什么叫做本体感? • “本体感”来自拉丁语,意思为:
• 8上幼儿园(大、中班)不会用筷子、拿笔、攀爬或荡秋千 • 总是 他人 • 总是 常常 有时 很少 从不
• 10不喜欢玩积木、组合东西、排队、投球 • 总是 常常 有时 很少 从不
• 11怕爬高,走平衡木 • 总是 常常 有时 很少
从不
• 12到新的陌生环境很容易迷失方向 • 总是 常常 有时 很少 从不
制不利,如果本体感觉有障碍,就不能很 好的控制肌肉的收缩,肌肉用力大小。
1 在一些活动中,如抓物、取物时由于控制 不好手的力度而会把物品弄坏。
2 手脚笨拙,动作缓慢拖拉。
3 本体感不足的孩子,大脑对舌头、 嘴唇、声带的控制不灵活,容易造 成语言障碍,如语言发育迟缓,发 音不清,口吃等。
4 消极,没有上进心、缺乏自信心, 脾气暴躁,粗心大意。
选择=结果
汇报结束 谢谢观看! 欢迎提出您的宝贵意见!
从不
• 3吃饭时常掉饭粒,口水控制不住 • 总是 常常 有时 很少 从不
• 4语言不清,发音不佳,语言能力发展缓慢 • 总是 常常 有时 很少 从不
• 5懒惰、行动慢,做事没有效率 • 总是 常常 有时 很少 从不
• 6不喜欢翻跟头、打滚和爬高 • 总是 常常 有时 很少
从不
• 7上幼儿园仍不会洗手、擦险、剪纸,以及自己擦屁股 • 总是 常常 有时 很少 从不
“一个人自己的”或“身体的地 图”,它是指身体的收缩和伸张、 弯曲、推拉,以及骨骼关节间的压 缩所引起的感觉信息。
• 什么运动有利于儿童本体感的发展?
• 肌肉的收缩特别是反抗阻力的收缩, 是促进本体感觉信息输入中枢神经 系统的重要方法。
二 本体感失调的表现
(一)生活中的表现 • 由于本体感失调是对自己机体各个部位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