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考语文 作文选材创新招术之二十 二正误对照法
高考精选作文选材创新招术之10 正误对照法
高考精选作文选材创新招术之10 正误对照法有比较才有鉴别,作文时有意将好与坏、真与假、善与恶、美与丑、喜与悲、刚与柔等对照来写,可以鲜明地揭示描写对象的外在特征或内在本质,从而更突出、更深刻地表现文章的主题。
而在这样的对比和映衬中,事物所具有的特点和所蕴涵的道理,就能黑白鲜明地显示出来。
有时,几乎可以无须多辩,事理的是与非、真与伪,就能使人了然于胸。
对比主要有如下三种形式:一、纵比。
就是把同一事物的不同时期、不同阶段的状况进行对照,着重揭示事物在发展变化中的不同之处,从中发现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和它所蕴涵的道理。
如王安石笔下的方仲永,五岁能写诗四句,十二三岁时,便不能像先前那样作诗了,二十岁时,就像普通人一样毫无特点了,这就是纵比。
二、横比。
就是将发生在同一时期、同一区域的两种性质截然相反或互有差异的事物进行对比,通过这样的对比,对错误的或不好的事物予以否定,对正确的或美好的事物予以肯定。
如茅盾的《白杨礼赞》,作者将象征北方军民的白杨树与象征国民党反动派的楠木进行对比,抒发了对白杨树的赞美之情。
三、自比。
就是通过对在同一事物内表现出来的不统一、不协调的现象的分析论述,来阐明道理的对比论证方法。
它与纵比的区别是:它不存在时间轴上的发展变化。
它与横比的不同是:自我表现在同一事物上,而横比则是两种不同事物之间的对比。
以上三种方法,在一般文章中,以采用其中之一者居多,但也可同时采用两种或三种。
运用对比,首先要抓住对比点,注意对应性。
对比双方应相互对立、互为映衬。
其二要将对比引向深入。
文中列举正反两方面的事例,不能只摆出为止,必须在此基础上对截然相反的态度、方法、效果等进行深入分析,揭示材料中所蕴含的深刻道理。
最后要尽可能利用文章标题所提供的条件进行对比论证。
如《平凡与伟大》,就可据此采用对照的方法来安排结构和论证。
例文1黎明前的那段时间最黑暗。
树丛中,两个人正漫无目的地走着。
一个人,是高唱“不在红尘中,尘缘看得清”的隐士。
2020年高考作文指导:作文素材运用技巧_作文2150字_高考作文指导_
2020年高考作文指导:作文素材运用技巧坐在考场里,面对考题,我们的考生常常愁眉苦脸、不知所措,因为找不到合适的素材。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作文素材运用技巧,欢迎大家阅读!【作文素材运用技巧】有一种理智叫作舍弃记得毛泽东曾经说过“放下包袱,开动机器”。
在战争年代,有时放弃一座城池,舍弃一些坛坛罐罐,轻装前进,反而能打胜仗。
和平年代也是如此,舍弃一些东西,工作效率会更高。
人生也是如此,舍弃一些东西,人生会更加美好。
舍弃,是寄情山水,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飘逸之风。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是他不安于现实的宣泄。
生性自由的他怎耐得住皇家苑囿的束缚?他抛弃丰厚的俸禄,用旷远的心态去面对人生世事。
寄情于山水使他具有不同凡俗的高风亮节,他的才思留给了后入,更将他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飘逸之风留给了子孙万代。
他用他的诗诠释着人生真正的意义,他的舍弃,成就了一代诗仙——李白。
舍弃,是幽然心会、自得其乐的和谐之风。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一心向往自由的他,放弃了官场,毅然回归于田园,安于“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的农耕生活。
他不为五斗米而折腰,他的志趣,他的睿智,他的品格,因舍弃官场黑暗污浊而愈加彰显。
学会舍弃,陶渊明找到了自得其乐的和谐之风,并由此成为中国文学史上伟大的田园派诗人。
舍弃,是重振旗鼓的豪迈之风。
“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说的是两千多年前的吴越之战。
战败的他,并没有垂头丧气,而是咽下心中的苦水,重新审视自己,不甘心,不气馁,重整旗鼓。
他放下了锦衣玉食,卧薪尝胆。
他最终取得了成功,只因他舍弃了帝王之尊。
学会舍弃,就变得理智而不再迷惘,就变得豪迈而又强大。
从而复国雪耻,创造了奇迹。
其实,舍弃需要很大的勇气,在纸醉金迷的大都市,物欲将人们的心慢慢疏远,要我们学会舍弃的确很困难,所以人们才会失去理智地去做事。
学会舍弃,我们会生活得更加轻松,我们会更加快乐。
看过一个材料,说男孩和母亲去田里插秧,男孩担着秧苗,因刚下过雨,路上溜滑,男孩走了没几步,就心跳加速,双腿发抖,担子直晃,于是停下了脚步。
专家指导:2020年高考材料作文拟题失误及其良策
专家指导:2020年高考材料作文拟题失误及其良策俗话说:“花香蝶自来,题好一半文”,这句话准确地阐明了作文题目的重要性,但任何一篇文章的题目都绝非信手拈来的,它都是作者深思熟虑的结晶。
古人将拟题比作“画龙点睛”,意思是说龙虽画好,但是要让它腾飞,必须有一双“明眸善睐”的眼睛。
特别是材料作文,醒目而新奇的题目能快速吸引阅卷教师的眼球,让阅卷教师眼前一亮,从而让文章脱颖而出、鹤立鸡群……有一位花农种了数百株郁金香,然而在附近学校上学的学童走过花园,见花便摘。
一天他站在花园里,有个上学的学童问他:“我可以摘一朵花吗?”花农问:“你要哪一朵?”那孩子选了开得最美的一朵郁金香。
花农接着说:“这朵花是你的。
要是把它留在这里,它过多大会儿也不会谢。
现在采摘,只能活数小时。
你把它怎么样?”孩子想了一会儿说:“我要把花留在这里,过一会儿再来看它。
”当天下午,有十多个孩子都在这里选择他们的花,每个人都同意把他的花留在园里,免得过早凋谢。
那年春天,花农送出了整个花园的花,但一朵花都没有糟蹋,反而是满园春色。
请全面理解材料,从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
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或含意范围作文,不得套作和抄袭。
该材料有两个主要形象,一个是花农,一个是学童。
花农种了很多花,学童爱花,想摘园中的花占为己有,花农因势利导,学童明白,爱花,就应该将花留在园中。
学童接受花农的建议,将花留下——学童留下“一朵花”就是留下了“一座花园”。
所以考生可采用由果推因的方法来审题立意,构思立意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2.从“花农”的角度:①教育的艺术在于因势利导,循循善诱,②没有“随风潜入夜”的教育,很难收获一片芳香,③只有善于教育的人,花才会开得越发灿烂……3.从“花农”和“学童”关系的角度:①爱是感情共鸣的基础、沟通的桥梁,②没有爱的共鸣,也就没有满园的春色……如:《位置与价值》《人生应该有个归宿》《留在原点》……此类题目明显是考生从“花”的角度拟写的,但对于该材料,“花”根本就不是主要形象,因而也就不是写作的角度。
高考语文作文立意创新技法讲义 以少胜多法和正误对照法素材 doc
高考作文立意创新技法讲义:以少胜多法和正误对照法以少胜多法许多学生认为,为了证明主旨,材料的选择越多越好。
特别是对那些看起来比较新鲜生动的材料,不去考虑是否有助于表现主题,统统塞进文章,结果带来了庞杂堆砌的毛病。
其实,选材贵在特而不在多,即使你搜集了相关的大量材料,也只能选用其中最典型的有代表性的事例,以一当十,以少胜多。
所以,在作文上,材料的选取不一定是“韩信点兵,多多益善”。
比如2002年高考作文《心灵的选择》,湖南考生的作文《选择——让生命发光》,就用此法获得了满分,文章用一个典型、生动的事例打动了阅卷老师,产生了强烈的震撼力。
文中是这样叙述的:“在一个建筑工地上,机动电梯的索链突然断了,而几十米高的楼层间还有一男一女两名工人,在电梯载板坠落的一刹那,两名工人不约而同地死死抱紧了同一根长木竿。
由于木竿无法承负两个人的重量,便开始倾斜,眼看就要折断了。
女人对男人说:‘我还有两个孩子,我死了,他们怎么办?’说着,一行热泪便流了下来。
男人听了,只说了一句:‘好好照顾你的孩子!’便义无反顾地松开双手纵身跳了下去……”作者没有再引述其它事例,只围绕这一件事抒情议论,让人感受到人性中因善良而发出的温暖的光芒。
选材的原则应符合四个条件:一选取确切表现主题的。
选材要少而精,要为表现主题服务。
二选取真实确凿的。
真实的确凿的材料是使文章具有感染力和说服力的保证。
三选取典型的。
即选取某一类事物中最有代表性的事例或材料,它既有鲜明的个性,又能体现同一类事物的本质特征和普遍意义。
四选取新颖、生动的。
即选取那些具有新鲜感和感染力的材料。
这些材料就其性质而言有三个特征:或能显示时代特色,或能包含深刻的哲理,或能表现人物的典型形象。
总之“宁吃鲜桃一口,不吃烂杏一筐”。
我们若能以百里挑一、精益求精地态度选材,就一定能写出打动人心的好文章。
例文1湖南考生在一个建筑工地上,机动电梯的索链突然断了,而几十米高的楼层间还一男一女两名工人,在电梯载板坠落的一刹那,两名工人不约而同地死死抱紧了同一根长木竿。
2020年高考作文全国II卷深度解析及范文 (附:文题解析及范文展示)
2020年高考作文全国II卷深度解析及范文(附:文题解析及范文展示)作文题【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卷(全国卷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墨子说:“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
”英国诗人约翰•多恩说:“没有人是自成一体、与世隔绝的孤岛,每一个人都是广袤大陆的一部分。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同气连枝,共盼春来。
”……2020年的春天,这些寄言印在国际社会援助中国的物资上,表达了世界人民对中国的支持。
“山和山不相遇,人和人要相逢。
”“消失吧,黑夜!黎明时我们将获胜!”……这些话语印在中国援助其他国家的物资上,寄托着中国人民对世界的祝福。
“世界青年与社会发展论坛”邀请你作为中国青年代表参会,发表以“携手同一世界,青年共创未来”为主题的中文演讲。
请完成一篇演讲稿。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命题方向责任担当:社会责任、国家认同、国际理解科学精神:理性思维学会学习:勤于反思人文底蕴:人文积淀、人文情怀实践创新:问题解决审题限制性1.真实情境的限制性。
作文材料关注现实话题,其中第二、三段紧扣2020年抗击新冠肺炎这一热点,但视野更为开阔,拓展到国际疫情的背景上。
材料引用抗疫期间中国和其他国家之间捐资物资上的寄语,表明面对疫情危机时国与国之间的守望相助,体现“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主题。
考生写作必须基于材料展开联想和思考,表现“携手同一世界,青年共创未来”这一主题。
2.典型任务的限制性。
考生的写作身份是参加“世界青年与社会发展论坛”的中国青年代表,文章主题是“携手同一世界,青年共创未来”,演讲地点是国际论坛,听众对象是国际青年,因此要有身份意识、对象意识和交流意识。
3.价值判断的限制性。
任务中明确设置“世界青年与社会发展论坛”这一具体情境,与考生的青年身份紧密结合,“世界青年”与“社会发展论坛”的结合,则体现出世界各国青年应该对人类社会发展有责任担当意识,“携手同一世界,青年共创未来”的演讲主题,进一步强调了青年人的责任担当意识,再与前面的三段材料相联系,可知此作文倡导各国青年在人类面临危机时应团结起来,用青年人的责任与担当,促进人类社会的健康、稳定发展。
高考语文作文选材创新十二法(31页)
高考作文选材创新十二法高考作文选材创新十二法(一)1.与时俱进法“与时俱进法”主要指选材讲究一个“新”字,“新”既是相对于陈旧而言,也是相对于一般化、大路货而言。
材料新鲜,指写进文章中的材料要有时代气息,尽量关注社会热点,让自己的文章与社会脉搏同时跳动,面对社会大舞台、大变革,面对环保与居住环境,面对市场经济,面对腐败现象,面对许多的社会矛盾,借助作文话题写出来。
那么怎样在作文中做到“与时俱进”呢?一、注意扩大视野,多读书报,多关心时事,特别是关注与我们日常生活有关的热点问题。
平时应观看“焦点访谈”、“东方时空”、“新闻调查”、“实话实说”、“今日说法”、“共同关注”等电视节目,阅读《中学生时事报》、《南方周末》等报刊,开展时事讨论,都是积累鲜活材料的好途径。
二、引入时代的活水,向生活学习语言。
近些年来,我国的社会结构呈现出急剧的变化状态,新事物、新现象、新情况大量涌现,随之而来的是现代汉语的新词汇也呈现出空前发展的态势。
如反映政治制度和经济生活方式的特区、市场化、股票、网友、泡吧、发烧友等,反映时代背景和地域环境的MTV、CT、CD等。
许多新词语互相交融,虽未被词典所记录,但已为公众所认可。
作文时适当引入以为点缀,也可使文章更富于时代信息、生活气息,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
三、注重观念更新。
要善于感受时代气息,从活生生的现实中不断发现新问题,捕捉生活中的热点、焦点、闪光点,寻求解决问题的新办法,从而确立富有时代特征的新的命意。
例文二姨下岗了二姨下岗的时候,我刚刚上初中。
那时候似乎也不叫“下岗”,二姨所在的百货商店,几乎没什么生意,自然发不出工资,自然也无所谓去不去上班,二姨就只好不再每天早早去店里了。
二姨还有好多店里面的姐妹,她们都不舍得就这样离开,所以时不时地约着一起去店里看看,掸一掸货架上的灰尘,擦一擦脏兮兮的玻璃。
其余的时候,她们只好坐在家里,每天听邻居锁门上班。
现在让我想起来,二姨是个温柔得有些怯懦的人,她一定很伤心,却束手无策。
2020山东卷高考作文题目:咬文嚼字挑错误_高考零分作文_
2020山东卷高考作文题目:咬文嚼字挑错误【题目】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近年来,素有“语林啄木鸟”之称的《咬文嚼字》开设专栏,为当代著名作家的作品挑错,发现其中确有一些语言文字和文史知识差错。
对此,这些作家纷纷表示理解,并积极回应。
中国作协主席铁凝诚恳地感谢读者对她的作品“咬文嚼字”;莫言在被“咬”之后,也表达了自己的谢意,他表示,请别人挑错,可能是消除谬误的好办法。
要求:①选准角度,自定立意;②自拟题目;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文体特征鲜明;④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
【审题立意】本题的审题难度不大,指向明确,就是针对“错误”而设置的叙事类材料作文。
围绕“错误”设置了对立而统一的两个对象:杂志社——纠错人,作家——出错人。
面对错误,是不是人人都敢于纠正?面对错误,是不是人人都理解并感谢别人的纠正呢?此题,不仅为高考作文提出了论题,也为我们的价值观提出了一个挑战。
题目能紧扣时代脉络,联系时代背景,让学生有话可写。
本文要求文体不限但要求文体特征鲜明,也就是说写什么文体像什么文体,不要“四不像”。
比如,可以写记叙文,叙述自己给别人(同学,父母,老师等)纠错的过程,也可以写自己出错后受别人指正的过程。
要求写出真情实感,写出感恩之心。
可以写童话,比如《灰太狼改错记》等,写小说,等都行。
不少学生会写成议论文,要求写成规范议论文,在选择论据时列出一定的,充足的事例;举例时最好能联系当地的名人勇于改正错误的事例,当代官员一错再错的事例,当今政府勇于纠错的事例,也可以放眼世界,联系日本和德国对待二战错误的态度,关键要注意文章的论点,结构层次,事例后的议论和衔接等。
综上,可立意如下:从杂志社的角度看:1、敢于改正错误。
2、敢于挑战权威。
3、职能部门要尽到监督责任。
从作家的角度看:1、敢于承认错误。
2、面对纠错者,应抱有感恩之心。
3、良药苦口利于病。
4、面对挑战者,应虚怀若谷。
5、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
全国2020届高考Ⅱ卷语文试卷和答案深度解析
2020年全国高考Ⅱ卷语文试卷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把实物当作原物的倾向,在美术史领域根深蒂固。
事实上,实物并不等于原物,我们需要对美术史中“原物”的概念进行反思,对美术馆藏品的直觉上的完整性提出质疑。
这种反思和质疑并不是要否定这些藏品,恰恰相反,它们可以在更大程度上发挥藏品作为历史材料的潜在意义。
一旦美术史家取消“实物”和“原物”之间的等号,他们就必须认真考虑和重构二者间的历史关系。
这会引导他们发现很多以前不曾想到的问题,其核心就是美术的“历史物质性”。
有研究者追溯郭熙《早春图》的渊源,提出这幅卷轴画原是北宋宫殿一套建筑画中的一幅。
邓椿《画继》记载,他祖上被赐予一个宅子,他父亲被任命为提举官时,朝廷派遣一个中官监修这所宅第。
一天,邓椿的父亲看到裱工用“旧绢山水”擦拭桌子,他拿过来一看,发现竟是郭熙的作品。
那位中官说:“昔神宗好熙笔,一殿专背(即‘裱’)熙作,上(徽宗)继位后,易以古画,退入库中者不止此尔。
”邓父请求徽宗赏赐这些“退画”。
徽宗答应了,并派人把废弃的郭熙壁障整车拉到邓宅,这个记载透露了宋神宗时期皇宫中“一殿专背熙作”的状态,这应该是郭熙创作《早春图》这类大幅山水时的状态。
因此,任何讨论这幅画的构图、功能以及观看方式的文章都必须首先重构这种原始状态。
这也就是说,目前人们在台北“故宫博物院”看到的《早春图》只是这幅画的“实物”而非“原物”。
也许有人会说:如果研究者的关注点是郭熙的笔墨技法的话,这种研究则似不需要。
但是笔墨离不开观看,而观看必然和绘画的形式和空间有关。
邓椿的记载还引导我们思考另外一个问题,即郭熙绘画的“历史物质性”甚至在徽宗时期就已经发生了重要变化:从形式上说,这些画作从建筑绘画转变为卷轴画;从空间上说,它们从皇宫内的殿堂进入了私人宅第;从观赏方式上说,它们从要求“远观”的宏大构图转变为鼓励“近视”的独幅作品。
高考作文选材创新之招术二十二:正误对照法 .doc
高考作文选材创新招术之二十二正误对照法有比较才有鉴别,作文时有意将好与坏、真与假、善与恶、美与丑、喜与悲、刚与柔等对照来写,可以鲜明地揭示描写对象的外在特征或内在本质,从而更突出、更深刻地表现文章的主题。
而在这样的对比和映衬中,事物所具有的特点和所蕴涵的道理,就能黑白鲜明地显示出来。
有时,几乎可以无须多辩,事理的是与非、真与伪,就能使人了然于胸。
对比主要有如下三种形式:一、纵比。
就是把同一事物的不同时期、不同阶段的状况进行对照,着重揭示事物在发展变化中的不同之处,从中发现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和它所蕴涵的道理。
如王安石笔下的方仲永,五岁能写诗四句,十二三岁时,便不能像先前那样作诗了,二十岁时,就像普通人一样毫无特点了,这就是纵比。
二、横比。
就是将发生在同一时期、同一区域的两种性质截然相反或互有差异的事物进行对比,通过这样的对比,对错误的或不好的事物予以否定,对正确的或美好的事物予以肯定。
如茅盾的《白杨礼赞》,作者将象征北方军民的白杨树与象征国民党反动派的楠木进行对比,抒发了对白杨树的赞美之情。
三、自比。
就是通过对在同一事物内表现出来的不统一、不协调的现象的分析论述,来阐明道理的对比论证方法。
它与纵比的区别是:它不存在时间轴上的发展变化。
它与横比的不同是:自我表现在同一事物上,而横比则是两种不同事物之间的对比。
以上三种方法,在一般文章中,以采用其中之一者居多,但也可同时采用两种或三种。
运用对比,首先要抓住对比点,注意对应性。
对比双方应相互对立、互为映衬。
其二要将对比引向深入。
文中列举正反两方面的事例,不能只摆出为止,必须在此基础上对截然相反的态度、方法、效果等进行深入分析,揭示材料中所蕴含的深刻道理。
最后要尽可能利用文章标题所提供的条件进行对比论证。
如《平凡与伟大》,就可据此采用对照的方法来安排结构和论证。
例文1山西考生黎明前的那段时间最黑暗。
树丛中,两个人正漫无目的地走着。
一个人,是高唱“不在红尘中,尘缘看得清”的隐士。
高考作文写作指津:对照式结构作文(附:范文及技巧总结)
高考作文写作指津:对照式结构作文(附:范文及技巧总结)众所周知,万事万物都存在着对立面,事物往往是相比较而存在的,那么将两种不同的事物或一种事物的两个方面加以对照、比较,他们之间的差异就不言自明了,而结论也水到渠成地形成了。
这也是我们俗话说的“有比较才有鉴别”,将这种思维方式运用在作文写作的谋篇布局上,就是对照式结构模式。
下面本文将从记叙文和议论文这两种不同文体入手,谈谈对照式结构在作文中该如何应用。
1记叙文中的对照式结构在记叙文中,对照式结构往往表现为现象、情感行为等形成的对照,通过这样的对比来反映作者潜在的褒贬爱憎的感情,从而使得作文深刻有力。
比如在《守财奴》的课文中,巴尔扎克就将葛朗台对金钱的执着和丑态与女儿对金钱的淡然和对父亲的爱作对照,通过这两种形象的对比,突出了葛朗台虚伪丑陋的形象,在对比中表现了欧也妮的善良与宽容,进而表达了巴尔扎克对欧也妮的同情与赞美之情。
在鲁迅的《雪》中,作者通过江南的雪与朔方的雪的不同情态形成对比来结构全文,写出了两地雪的不同之处,同时也通过这种对照表现了作者不同人生阶段的精神面貌。
因此,对照结构就是在作文中通过对比手法安排材料的一种结构方式。
比如说我们在写关于“什么是爱”这样一篇作文时,就可以采用这样的方法:可以先写爷爷平时非常节俭,“我”误以为爷爷很吝啬,但是后来发现爷爷私下里将自己的退休金寄给了资助的贫苦的学生。
通过这样的对照就可以表现出爷爷的“大爱”,这种爱并没有只停留在个人家庭的层面,而是温暖了更多的人,从而来表达作者对爷爷的钦佩和感动的情感。
因此,作者就是将爷爷对不同的人的不同的行为进行了对比,将这种“小爱”与“大爱”进行对比,从而达到塑造人物形象的目的。
范文示范我的母亲(片段一)母爱,是人类最伟大的情感。
“儿行千里母担心”、“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从俗语到古诗,歌颂这一伟大主题的名言名句多不胜数,而且脍炙人口。
然而,我是女孩,母亲的女儿。
我曾经憎恨我的母亲,坚决地否定母爱。
2020年高考作文必背模板之对照式结构
2020年高考作文必背模板之对照式结构对照式论证就是从论题的正反两个方面入手,从正反两个方面提出分论点或摆出正反两方面的论据,加以论证,通过正反对比论证得出结论。
正反两个方面可以是用一种事物或意见来映衬另一种事物或意见,也可以是把两种事物或一种事物的两个方面加以对比。
【例文展示】向儿童致敬因为一句人们所共知的谚语,就萌生出好奇之心,试着验证,在这世上,大概也只有孩子们这样做了。
我不禁要笑了,瞧这多么天真,多么可爱,又多么可贵啊。
在西方童话中,孩子们都是仙鹤送来的,都是神仙的恩赐。
我深深地赞同这一点。
儿童身上有许多成人所不具备的高中品质。
王开岭在书中写道:“向儿童学习。
”那么,我也向儿童致敬,敬他们的无畏,敬他们敢于质疑的求真之心,敬他们自由的灵魂。
①孩子的心灵总是一尘不染的,他们真实而无所畏惧。
当皇帝身披并不存在的新装游行并接受众人赞美的时候,一语道出真相,敢于说出真相的不正是一个孩子?那是纯洁无瑕的天使,不曾被权威震慑,不曾被世俗玷污。
他的心中是非分明。
求真的天性也不曾被人群的潮涌吞没。
当他如一颗闪亮的星辰照亮盲目的黑暗时,怎不值得向他致敬。
②然而,现实离我们向儿童高歌还有一些距离。
孩子试图分辨纠缠的茎蔓时,这高贵的求真却被其父视为可笑的一件事。
仿佛在父亲的眼中,所谓的定理取代了真理,只有瓜豆的实用价值,仿佛在物质面前,孩子的求真黯淡无光。
③我们该为谁哭泣呢?亚里士多德说:“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
”当年幼的瓦特因跳动的壶盖而疑惑,我们便从他的未来看到了儿童“可笑”中的闪光点。
④我们怎么能让那些美好的闪光点泯灭呢?圣埃克絮佩里的《小王子》被称为“给成人谈的童话”。
作者借小王子的口诉说:“大人们的世界可真奇怪。
”是不是值得思考?当人们满不在乎地笑话儿童的可笑行为时,殊不知在儿童眼中成人的世界是多么荒唐,大人们为名为利无数次背叛自己的内心,是多么奇怪啊!忘记了从他们口中传授的求真之理,又是多么令人悲哀。
2020年高考作文指导作文结构纠错技巧
2020年高考作文指导作文结构纠错技巧根据近几年高考作文出题,更好地让考生了解高考作文出题趋势,对高考考场作文结构分析及常见误区处理。
下面是整理的作文结构纠错技巧,希望可以帮助大家!【作文结构纠错技巧】1、文章结构单一,八股化程式化文章呈现出老三段八股模式,臃肿虚胖,内容空洞;或段落颠倒,语序不当;或句意跳跃,突兀逼仄;或重复啰嗦,含义不明。
2、结构冗长繁杂,层次不清。
酷文章必有亮形态。
高考作文最吸引阅卷老师眼球的就是结构与语言。
结构是骨骼,材料是血肉。
只有根据材料主题需要,安排恰当结构才能光彩照人。
文章结构使文章思路外现,主题通过结构来加以凸现。
3、文章纵横无序,杂乱无章文章结构应如《左传?昭公四年》所说:要四季分明,互为承接,即要有机相连、逻辑推进。
而考生常犯的错误就是没有布局意识,没有段与句意识;就如同一个人一样,应骨骼健全,匀称有序。
高考作文对结构的要求是:一要结构完整,所谓结构完整是与残缺破碎相对而言的;二要层次分明,从文章的章法上说,好的文章结构要思路清晰,条理清楚,段落的划分和安排恰当,各个部分的布局合理,没有颠三倒四的现象。
即高考作文段层安排,应力求达到进递有序、精致关联环环相扣准则。
没有布局观是无法展示思维逻辑层次的,无法展现文章的美感。
【作文结构纠错技巧范例】构筑龙骨,展现思想考场作文结构龙骨构造有两点:一是通体透光二是中通外直。
所谓通体透光是指行文时要注意文章思维层次的排列和展现,层次清晰,结构条理。
所谓中通外直,就是指考场作文要多用短句,多设置自然段,多思维标志,使阅卷老师对自己的试卷一目了然,透彻见底。
这样,我们在和阅卷老师的对话中就以真诚而又善解人意的态度赢得阅卷老师的好感,分数的提升自然是水到渠成。
铸造考场作文龙骨是指着眼于作文内部诸要素的自然搭配和组合。
即如何在考场上营造一种紧扣题意,类似龙脉结构方法;如何针对考生作文缺少深度的分析和延展的现实,强化对具体事例的解读和运用;如何使文章从个人和自我的层面上上升为国家和民族的层次,使文章有一种大气和精神底蕴;如何打磨一种前后呼应、衔接自然、过渡通畅、文脉通达的内在脉络。
高考作文技巧如何运用对比和对照手法
高考作文技巧如何运用对比和对照手法高考作文是评价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环节,而对比和对照手法作为一种常见的修辞手法,能够在作文中增加层次感和吸引力。
在撰写高考作文时,灵活运用对比和对照手法,可以使文章更加生动有趣,给阅卷老师留下深刻的印象。
本文将探讨如何运用对比和对照手法,提供一些实用的写作技巧。
一、什么是对比和对照手法对比和对照手法是一种通过比较事物的相似之处或差异之处来突显事物特点的修辞手法。
对比是指将两个或多个相对独立的事物进行比较,突出它们的相似或不同之处;而对照是通过将事物放在一起进行对比,突出它们的对比特点。
在高考作文中,对比和对照手法能够帮助写作者更好地展现观点,加深读者的理解和记忆,使文章更加富有表现力。
二、对比手法的运用1. 对比人物特点在描写人物时,对比手法可以帮助凸显人物的个性特点。
通过对比不同人物的行为、言辞或外貌等,营造出明显的对比效果。
例如,在描写一个懒惰的学生时,可以与勤奋刻苦的学生进行对比。
通过对比,可以更加生动地展现出懒惰学生的懒散和不负责任。
2. 对比事件或情节对比手法也可以用于强调不同事件或情节之间的对比效果。
通过将不同事件进行对比,读者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故事情节或作者的观点。
例如,当我们写一篇关于环境污染的作文时,可以通过对比城市和乡村两种不同环境的情况,突出城市环境污染的严重程度。
三、对照手法的运用1. 对照优点和缺点对照手法可以在论述问题时,对事物的优点和缺点进行对比,让读者更加全面地了解问题的本质和复杂性。
例如,在探讨手机使用对青少年的影响时,可以对比手机的便利性和沉迷问题,使文章更加客观、全面。
2. 对照前后对比通过对照事物的前后变化,可以突出事物的发展和变化过程,引发读者的思考。
例如,可以通过对比农村的发展前后,突出农村经济状况的提升,以及生活水平的改善。
四、对比和对照手法的使用技巧1. 突出明显的矛盾对比和对照手法最好选择明显的矛盾点进行对比,使读者更容易理解和接受。
2020高考语文作文审题立意选择题(三)参考答案
作文审题立意选择题(三)参考答案31【答案】CD【解析】C项有些言外之意说当今时代母爱并不实际,只是在于外在,在于晒;D项没有针对方式的变化。
32【答案】AD【解析】B项理解材料偏了,材料没有所谓“成功”;C项中强化了材料中的“听从狐狸的话”,但是那不是重点;E项不是主要内容。
33【答案】AD【解析】A项材料是文化(名字)的差异,谈尊重稍显扩大化;D项理解偏差,造成斯名字的原因并不一定是种族歧视问题。
很明显,贴了英文名字的亚洲人就没有受到攻击,所以,不是种族歧视。
34【答案】DE【解析】D项中的“灵活”过于宽泛;E项就是就小事论小事了,没有把握材料的实质,也不像议论文的标题。
35【答案】AB【解析】A项题目含义笼统,习惯的养成固然重要,但是没有看到教育也需要按照孩子的年龄和心理的接受情况,本材料的悲剧的改变并不是养成好习惯就能改变的。
B项题目是材料背后的深思,但是与材料没有直接联系。
详细解题技巧请参考语文匠提分图书《高考作文黄金教程》。
36【答案】BE【解析】B项是对整体材料的立意,不适合任务驱动作文的比较、权衡的需要;E项是名词的叠加,观点不鲜明。
37【答案】BC【解析】A项思考不深,没有看出作业的新形式;D项跑题;E项把“特色作业”强调出来了,但是题目只是简单的名词,只是把事件说出来了,没有明确的观点态度。
38【答案】CE【解析】C项标题有记叙文题目的感觉,没有体现议论文标题的特点;E项没有明确出老人或者女儿哪一方的立场。
39【答案】AD【解析】B项中“生活”这一方面材料中没有;C项标题的意思是良好开端要从现在努力的意思,无关材料;E项没有提到自主阅读的内容。
详细解题技巧请参考语文匠提分图书《高考作文黄金教程》。
40【答案】CD【解析】A项把材料范畴扩大化了,也就是把材料引申太远了,没有利用材料论事;B项看似就是学生们的简单吐槽,没有把提出合适的处事观点;E项这样类似的题目都是观点不鲜明,最好不要平均说两面,不要简单把两个名词简单联系在一起,需要选择出哪一方,才能具体阐述出自己的看法,才能符合命题的要求。
2020届高考语文考场作文60分技法指导专题十 有创新
2020届高考语文考场作文60分技法指导专题十有创新“有创新”是高考作文发展等级中的要求之一,该要求主要在立意、选材、形式结构、语言表达等方面有所体现。
具体要求是:1.立意要新,敢于说人所未说,跳出固有框架。
如湖南一考生优秀作文《猛虎与蔷薇》中写道:“其实,无论一个人的生活是刚是柔,是奋斗还是宁静,是激烈还是平淡,都没有错,就如猛虎和蔷薇,无论你选择哪一个,只要你愿意,都能活出生命的精彩。
”一般考生侧重于一种人生态度,或进取,或从容。
高明一些的考生会把二者联系起来写,分别阐述这两种人生态度的价值。
而这个考生的立意明显更高一筹,他提出二者都出于人的本心,没有对与错之分,从而打破了习惯思维。
2.选材要新,敢于写人所未写,贴近生活,又高于生活。
如江苏一考生优秀作文《新农夫和蛇》对寓言“农夫和蛇”做了大胆的改编,传达了“好心办坏事”的新寓意,“旧瓶装新酒”,十分新颖。
3.形式要新,敢于用人所未用,便于创造性发挥。
一般而言,高考作文类型主要有记叙类和议论类,有些考生也会写戏剧、书信、日记、童话等,如湖南一考生优秀作文《两张照片的对话》,以一张泛黄的老照片和一张崭新的照片的对话,表现作者对幸福的含义的思考,对话中涉及朴素而简单的天伦之乐和纷繁复杂的社会交往,老照片诚恳地希望新照片不要再骚扰主人的简单生活,十分巧妙,令人拍案叫绝。
但考生也要注意这些形式都必须服从内容的需要,不要过于标新立异,以免有哗众取宠之嫌。
重点如何使文章在文体上创新【典例1】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作。
南极大陆的水陆交接处,全是滑溜溜的冰层或者尖锐的冰凌,企鹅身躯笨重,没有可以用来攀爬的前臂,也没有可以用来飞翔的翅膀,如何从水中上岸?纪录片《深蓝》,详尽地展示了企鹅登陆的过程。
在将要上岸时,企鹅猛地低头,从海面扎入海中,拼力沉潜。
潜得越深,海水所产生的压力和浮力越大。
企鹅潜到适当的深度,再摆动双足,迅猛向上,犹如离弦之箭蹿出水面,腾空而起,落在陆地上,画出一道完美的弧线。
2020版高考语文二轮不能整体把握,忽视细节而误选教案
针对提升三归纳概括有方向,整体细节来帮忙——不能整体把握,忽视细节而误选解答此类题,要仔细阅读各选项文字,然后在文本中找出相关内容,再逐一比较各选项说法同文本内容是否相符。
常见的设错类型有以下几种:①信息错位;②错解词语;③强加因果或因果倒置;④无中生有;⑤颠倒是非.考生如果不能整体把握全文,就会因细节比对不仔细而失分.[明方法·迷途指津]抓点带面准对应,关注易错比细心[学解题·触类旁通]阅读2019年高考全国卷Ⅰ《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节选)》(文本见本专题“针对提升二"),完成下面题目。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错误!步骤选项第一步,通读文章,标注区间第二步,紧扣“概括”,注重“分第三步,关注易错,细心比对错误![反馈练·有效提升]1.请比对下面的“原文片段”和“试题选项”,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
[原文片段] 琼性清慎,不发私书.……毕义云为御史中丞,以猛暴任职,理官忌惮,莫敢有违。
琼推察务在公平,得雪者甚众,寺署台案,始自于琼。
迁三公郎中。
赵州及清河、南中有人频告谋反,前后皆付琼推检,事多申雪。
尚书崔昂谓琼曰:“若欲立功名,当更思余理,仍数雪反逆,身命何轻?”琼正色曰:“所雪者怨枉,不放反逆。
"昂大惭。
京师为之语曰:“断决无疑苏珍之。
”[试题选项] 苏琼清廉谨慎,审察案件务在公平.他从不接收私人信件,也不受人馈赠。
他审案追求公正,解救了很多含冤的百姓,也洗脱了一些谋逆者的罪名。
()[比对辨析]答案:(×)张冠李戴。
“也洗脱了一些谋逆者的罪名"错,从原文看,苏琼洗脱了一些被冤枉的人的罪名。
参考译文:苏琼性格清廉谨慎,从不接收私人信件。
……毕义云为御史中丞,任职以凶猛暴虐著称,掌管司法的官员怕他,不敢有不同意见。
苏琼审察案件务在公平,许多冤案得以昭雪,由廷尉寺来复查御台的案件,是从苏琼开始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作文选材创新招术之二十二正误对照法有比较才有鉴别,作文时有意将好与坏、真与假、善与恶、美与丑、喜与悲、刚与柔等对照来写,可以鲜明地揭示描写对象的外在特征或内在本质,从而更突出、更深刻地表现文章的主题。
而在这样的对比和映衬中,事物所具有的特点和所蕴涵的道理,就能黑白鲜明地显示出来。
有时,几乎可以无须多辩,事理的是与非、真与伪,就能使人了然于胸。
对比主要有如下三种形式:一、纵比。
就是把同一事物的不同时期、不同阶段的状况进行对照,着重揭示事物在发展变化中的不同之处,从中发现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和它所蕴涵的道理。
如王安石笔下的方仲永,五岁能写诗四句,十二三岁时,便不能像先前那样作诗了,二十岁时,就像普通人一样毫无特点了,这就是纵比。
二、横比。
就是将发生在同一时期、同一区域的两种性质截然相反或互有差异的事物进行对比,通过这样的对比,对错误的或不好的事物予以否定,对正确的或美好的事物予以肯定。
如茅盾的《白杨礼赞》,作者将象征北方军民的白杨树与象征国民党反动派的楠木进行对比,抒发了对白杨树的赞美之情。
三、自比。
就是通过对在同一事物内表现出来的不统一、不协调的现象的分析论述,来阐明道理的对比论证方法。
它与纵比的区别是:它不存在时间轴上的发展变化。
它与横比的不同是:自我表现在同一事物上,而横比则是两种不同事物之间的对比。
以上三种方法,在一般文章中,以采用其中之一者居多,但也可同时采用两种或三种。
运用对比,首先要抓住对比点,注意对应性。
对比双方应相互对立、互为映衬。
其二要将对比引向深入。
文中列举正反两方面的事例,不能只摆出为止,必须在此基础上对截然相反的态度、方法、效果等进行深入分析,揭示材料中所蕴含的深刻道理。
最后要尽可能利用文章标题所提供的条件进行对比论证。
如《平凡与伟大》,就可据此采用对照的方法来安排结构和论证。
例文1山西考生黎明前的那段时间最黑暗。
树丛中,两个人正漫无目的地走着。
一个人,是高唱“不在红尘中,尘缘看得清”的隐士。
另一个人,是走过一路坦途,从未遇到荆棘猛兽的商界精英。
隐士对待生活总是一副玩世不恭的姿态,自认名、利、爱、恨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生活就是雾里看花。
商人深谙尘世中红男绿女的嬉笑怒骂,执著地相信:存在的,就是合理的。
黑暗中,隐士又发牢骚:“天怎么还是这么黑?”商人淡淡地吐出几个字:“天很快就要亮了,黎明前总是最黑暗。
”天际泛白。
丛林尽头有一只装了一半水的瓶子。
隐士触目伤怀:“瓶子怎么只有一半是满的?世界总如被咬了一口的苹果,处处有缺憾。
”商人意气风发:“瓶子竟有一半是满的!上帝总是仁慈,从不将一个掏空了的瓶子塞给人们。
”商人抓起那个瓶子,打算用它来滋润干渴的双唇。
隐士抓住了商人的胳膊,以一种哀求的语气说:“朋友,喝掉了水,我们的前进就失去了动力。
”商人摇摇头,看着几乎要屈膝在地的隐士,说:“朋友,喝掉这些水,我们的身体里就有了新注入的血液,我们就又有精神上路了。
”一个执意要喝,一个决意不肯。
于是,两人“抬”着这个瓶子去找人说理。
经过一个荒原遍布的坟墓,商人呶呶嘴,笑着对隐士说:“他曾经和我们一样。
”隐士的脸上没有半点生动的凸起,闷声闷气地挤出一句:“我们也必将和他一样。
”随后,二人又是沉默,还是要找个人评理。
坟墓背后是一片农田,一个农夫正在锄草,嘴里还唱着:“海内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二人跟过去,拉住农夫,让他给评评理。
农夫歇了一会,对隐士说:“我看你也上了年纪了,老人总是怀疑许多真东西。
”又对商人说:“年轻人,你还小,总是相信许多假东西。
”农夫顿了顿,又说:“你们看问题,是站在不同的位置。
你,隐士,一味消极避世,所以认为天是黑的,瓶是半满的,人是要死的。
而你,生意人,你一帆风顺,看到天是亮的,瓶是半空的,人是活着的。
正如读书人说的那样,叫什么‘境由心造’。
”是啊,我们看问题不正如十个人看一棵树这树就有十种模样吗?境由心造,我们不能左右天气,但可以改变我们的心情;我们不能改变容貌,但可以展现笑容。
朋友,遇到不愉快不顺心的事情时,不妨换个角度想一想。
简评:此文脱去了一般中学生的作文程式,在有限的篇幅中展示其才思。
文中的两个人物,一个具有传统意味,一个富有现代精神;遇事一个悲观,一个乐观。
作者通过在特定情境下两人对生命之源与死亡之屋的不同看法,展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心态及其冲突,构思精巧,对比鲜明。
例文2湖南考生适汉武帝年间,匈奴寇边,入长城百余里直至河间,关中震动,长安一片哗然。
有客商来自西域,自曰大月氏使者,武帝欣然接见。
其言匈奴欺压西域各国,犹以大月氏为甚,国王被杀,其颅被制成樽,是以与匈奴有不共戴天之仇。
武帝听之甚悦,希冀联大月氏以抗匈奴。
殿下有二人者,苏武与连奇。
二人皆以说辩闻于关中,武帝以二人为使前赴大月氏,二人欣然领命。
次日,苏连二人偕百余人伴大月氏客商西行,途经玉门,遇匈奴千余骑,不敌,乃被俘。
众人被擒,北行千里,直至单于庭,匈奴单于虽居塞北,然也闻苏连二人之名,闻擒住二人,大喜,致酒以待二人,又备刀斧手于幕帐之后,言以摔杯为号。
连奇见之,哆嗦不能前;苏武则慨然就坐,谈笑而饮,神态不卑不亢。
单于见之心服,乃曰:“吾匈奴地域辽阔,带甲之士百万,与汉家相争以来,无不大胜而回,先祖冒顿单于更俘汉主于白登,二位何不识时务而听天命,助我匈奴夺得天下,此万世之功也。
”说完令人奉上金帛,带出美女。
连奇自以为必死,而今见单于有招,喜若狂,立即应允。
苏武鄙之,昂然直视单于曰:“男儿立于天地间,岂不闻忠、孝、节、义?失之四者,与猪狗何异?吾意已决,请就戮。
”说完大步走出帐外,弃金帛美女而不顾。
单于心爱其卜,终不能动,乃禁武于马厩之中,终日以钱帛美女诱其归附,不肯;又令其食粗糙之糠,干沉重之事,妄以此逼其降,终不为所动。
单于见不能动其心,乃将其放逐于北海,终日以牧羊为生,连奇数往劝之,不应,反大骂连奇失节。
苏武终不改节,并题诗于门上:“宁为汉家无头尸,不为匈奴屈膝人。
”其气节可见于此。
然观苏武、连奇二人,一持节甚坚,十九年而不改,一奴颜婢膝,苟且偷生于异邦;一流芳百世而名垂千古,一为世人不齿而遗臭万年,何哉?善恶之择,美丑之分在乎心也,心正,不令而行;心不正,虽令不从,是以苏武能弃金帛而选大义,面对美色权势,而终不为所动,心择之正也。
简评:本文最突出的特色就是运用了对比的手法。
一个大义凛然,不卑不亢;一个唯唯诺诺,苟且偷生;一个名垂千古,一个遗臭万年;一忠一奸,天壤之别。
文章虽用浅易文言文写成,但叙事清楚,语言简洁,较好地突出了苏武的爱国精神和民族气节。
例文3陕西考生情感是每个人从生下来就被上帝赋予的,有了感情,人世间才充满了悲欢离合、喜怒哀乐,充满了亲情、友情和爱情。
然而我们在认识事物、处理问题的同时,也会被它所左右。
感情上的亲疏远近,使我们在事物认知、正误深浅上产生了偏差,甚至丧失了判断能力。
我们认识事物应该抛开感情因素,而从事物对与错、好与坏的根本出发,这样才能正确的认识事物的本质,否则将会酿成大错。
某校两名学生拿刀将另一名学生捅死,当警察问到一名学生为什么要这么做,他竟然说,我其实并不认识他,只是为了帮朋友出气……俗话说得好:“家贼难防。
”这便更进一步说明了是亲情在左右你的认识,使你无法正确地去判断。
全国的贪污案件,屡现不止,而且还可从中牵出很多“羊”来,什么这个市长,那个局长,这正是酒肉、金钱朋友之间的友情所导致的,这只是感情与认识在坏的一面的体现,致使人们作出了错误的判断。
当然感情与认识在好的方面也有体现。
“万众一心,众志成城”,这样的标语我想大家都不会觉得陌生吧!没错,这就是抗击“非典”的标语。
在“非典”时期,我们的“白衣天使”在随时可能被传染,随时都会有生命危险的情况下,毅然坚守在抗击“非典”的第一线,挽救了一个个生命。
他们同样也是从感情出发,为了人民,为了亲人而宁愿献出宝贵生命,这种感情使他们认识到自己在做什么,应该做什么,使他们有了更高的思想觉悟。
只靠感情去认识事物是片面的,应该从事物对与错、好与坏、真与伪的立场出发,才能使自己的感情更好地服务于自己的认识。
我们作为新世纪的青年,更应该有更高的思想觉悟与认识,才能更好地服务社会、服务人民,为四个现代化作贡献。
感情是每个人天生就有的,刚开始并没有好坏、深浅之分,靠的是后天的培养,与自我认识的提高来改变的,否则只靠感情去认识事物,是不够完美的!简评:清晰的结构是本文的突出特色。
首先,亮明观点,接着从反面举例论证:如果情感产生偏差,就会使人们作出错误的判断。
紧接着用一个过渡句“当然感情与认识在好的方面也有体现”转入正面阐述,举“白衣天使”为例,准确地诠释了自己的观点,鲜明的对比,扣住了命题的意图。
例文4徘徊在生与死间,踌躇于明与暗间,有人选择生,也有人选择死,有人选择明,也有人选择暗……真正源于人类内心深处的一缕精神血脉,却选择永恒。
流星的永恒源于用生命划亮的光华,飞蛾的永恒源于用生命追求的光与热,人生的永恒呢?源于一次次选择。
站在历史的海岸浸溯那一道道历史沟渠:楚大夫沉吟泽畔,九死不悔;魏武帝扬鞭东指,壮心不已;陶渊明悠然南山,饮酒采菊……他们选择了永恒。
纵然谄媚污蔑蒙蔽视听,也不随其流扬其波,这是执著的选择;纵然马革裹尸魂归关西,也要扬声边塞尽扫狼烟,这是豪壮的选择;纵然一身清苦终日难饱,也愿怡然自乐,躬耕陇亩,这是高雅的选择。
在一番番选择中,帝王将相成其盖世伟业,贤士迁客成其千古文章。
而今天呢?有多少人在温柔富贵梦乡中疲软筋骨麻木神经?有多少人愿选择清贫,选择质朴,选择刚健?物欲横流流尽了血汗,歌舞升平平息了壮志,阿谀逢迎迎合了庸人,追名逐利害苦了百姓!千百年民族精魂大气磅礴还有谁唱?五千年传统美德源远流长还有谁传?选择永恒,不是要我们抖落千年文明摔碎道德瓷罐;选择永恒,不是让我们漠视生命麻木不仁。
选择永恒,需要“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精神,需要“金戈铁马”的慷慨志向;选择永恒,需要“吾将上下而求索”的探寻,需要“要留清白在人间”的高洁。
用心灵选择,给人一片绿阴,用意志选择,撑出一道晴空。
对生命的膜拜,信心的追求,需要我们选择永恒。
滚滚洪水中,勇士选择自身的离去却给了别人的生;浩翰沙漠里,战士选择了自身的苦辛却给了别人幸福。
面对歹徒毫不畏惧,面对苦难迎难而上,生命的选择赋予人活力、追求与成功,灵魂的选择产生永恒。
选择永恒。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乾,君子以厚德载物。
”选择永恒。
追求生命图腾,激昂生命斗志,让掉进泥潭的人振奋,让处于危难的人平安,纵然一无所得,纵然粉身碎骨,也要将文明与道德的火炬传承,也要用今生无悔的选择铸就春秋的华盖与乐章,选择永恒,虽九死而犹未悔!简评:千古艰难唯一死,而对“生死抉择”,作者做出了理性的思考,指出“追求光与热”的生命是永恒的,观点颇为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