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殖列传》读书报告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史记·货殖列传》的读书报告

我们组做的内容是《货殖列传》,为了进一步解读我们伟大的史学家司马迁的思想精髓,我们一共看了20篇论文,有从期刊查的,有从著书摘录的,当然,还充分发挥了科技的力量,上网浏览了一些相关言论,总的感受就是:史书浩如烟海,但当我们重温经典,用我们现代人的视角来分析司马迁的思想,并且用他精髓的语言来总结我们现在的社会某些现象时,我们深深感受到古人伟大的智慧和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

上次读了上一组的作品,如果说他们对论文材料的运用采用的是纵向罗列分析,那么我们组采用的则是横向比较分析。大家都知道,《货值列传》记叙了从春秋末期到西汉中期的经济发展状况,主要体现了司马迁的经济思想,我们通过对论文的阅读,发现绝大多数论文都是都是着重研究和运用司马迁的经济思想,引用的、研究的那些《货殖列传》中的句子也就那几句,所以我们对《货殖列传》中的相同的一句话找出几篇不同论文的观点来做一个横向比较,主要是通过比较来体会论文作者的分析角度、思维特点和引用技巧,为我们以后写论文做一些铺垫,当然,我们的这种只是做一些肤浅的表象分析。

对于报告的内容,我们主要是根据《货殖列传》内容将我们搜集的资料分类,《货殖列传》中除了涉及经济领域外,还有一些关于历史地理的,包括各地自然资源分布、民族风情、地区划分等。第三块就是关于历史人物的,文中列举了许多诸如范蠡、白圭、巴寡妇清等古代大商人、大企业家的事例。我们的报告也分为经济思想类、历史地理类和历史人物类来分别运用资料做比较,首先做微观的横向比较,比如说在经济思想类这一块中,我们会把手中关于写经济思想的内容整理到一起,对某一句或某一段所引发的不同作者的不同见解进行横向比较,得出一些结论,其它两块中的,我们也按这种方法来做,到最后再在这三块上做一个宏观的横向比较,用各块中总结出的共同特点和其它两块中的共同特点做比较分析,看看从事不同领域研究的学者们的侧重点和研究方法有什么异同,我想,这将是我们最终的收获。

下面是我们从三个方面分析的结果。

首先是经济思想方面,先从整体上看,我们在阅读的论文中共整理出来6种对司马迁典型的经济思想的总结:1.朴素的唯物历史观的经济思想;2.肯定市场作用的经济思想;3.既开放又管理的经济思想;4.因俗变迁的经济思想;5.“素封论”思想;6.“本末奸富论”思想。

其中,在《从<史记·货值列传>看司马迁的经济思想》一文中体现了第一种观点,作

者指出: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中反映的全部经济思想的进步性,在于他以朴素的唯物历史观点去观察社会经济活动。司马迁继承了先秦朴素唯物主义思想的传统,并受到了当时最流行的阴阳五行的哲学思想的影响,这就使他的思想体系具有较强烈的发展观点,使他观察事物有素朴的辩证法的方法,同时反对神学天道观。他认为,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司马迁主张发展工商业,主张让人们自由获得财富,倾向于经济的放任政策,不主张人为的干涉。

有不少人提出第二种观点,《<货值列传序>与中国政府职能的发展》一文的作者认为:司马迁特别指出“岂非道之所符,而自然之验邪”?这就是符合经济法则的。而司马迁也非常明确地指出了调节这一过程的基本因素就是物价在贵贱之间的波动,以此来促进生产、交换、分配、消费之间循环进行。……充分认识到市场与政府之间的关系。……司马迁在肯定市场在经济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时,特别指出,“此宁有政教发征期会哉”?这难道是有政治教令征发和约束他们吗?显然,司马迁认为这是市场发挥的作用而不是政府的命令和教化,“若水之趋下,日夜无休时,不招而自来,不求而民出之”。充分肯定了市场的作用。……政府并不是什么都管。作者认为这些非常完整地回答了市场在经济生活的重要作用,亚当•斯密提出市场是一只“看不见的手”,其实说明的也是这样一个问题,但两者之间的时代相差甚远,从而充分肯定了司马迁的市场经济思想。

施丁则在《司马迁经济思想四题》中提出了第三种观点:说司马迁主张“自由放任主义”经济政策有点片面,应当注意到他既强调“善因”,反对“与民争利”,又主张因势利导,加以教诲管理,是主张既放开又管理的经济政策思想。

持第四种观点的代表作是张俊的《论司马迁的因俗变迁经济观现代价值》,他认为司马迁对老子文本“甘”、“善”、“安”、“乐”的引用,在于表明他对因俗变迁的渴望,至于人民因什么俗、得什么欲,则就顺其自然。……为此司马迁提出了著名的“故善者因之,其次利道之,其次教诲之,其次整齐之,最下者与之争。”的论述,即因俗没变迁的机制设计是经济学追求的帕雷托最优解,用利益引导为次优解,而道德教化和整齐同一则又在其次,与习俗斗争背离更是最下解。所以作者认为司马迁的思想体现了因俗变迁的经济观。

持第五种观点的代表作是刘蕴之的《论司马迁的经济思想及其渊源》,他指出司马迁的“素封论”,用他自己的话说,是“今有无秩禄之奉,爵邑之人,而乐之与之比者,命曰‘素

封’”。……司马迁道出了财富对仁义的决定作用这样一个历史事实,正因为他能认识并能道出这样一个历史事实,所以他才能比封建时代的任何一个史学家都更加接近真理的边缘。

缪雨在《史记与新闻学》中提出了第六种观点,他说,司马迁认为“治生致富之道,以本富为上。”所谓本富,就是从事农林牧渔而富,比如陆地牧马牛羊,泽中养猪,水居养鱼,山居种植栆、栗、桔、漆、桑、竹,市郊种植姜、韭等等。其次是末富,就是从事商业而富。最下是奸富们就是靠“危身取给”犯法而富,特别是那些有爵邑俸禄的人却还要弄法犯奸而富。司马迁的态度很鲜明,提倡本富,反对奸富。作者评价到:从中可以看出,它不但具有朴素的唯物主义倾向,而且几乎接触到了某些社会科学原理的边缘。

当然,以上只是持各个观点的典型代表,比较前三种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司马迁在朴素的唯物历史观的指导下,主张经济的放任政策,不主张人为干涉;第二种观点认为司马迁看重市场在经济中的重要作用,也不主张人为的干涉;第三种观点则认为司马迁既主张开放的经济政策,又强调必要的人为干涉管理。用我们现在的话来说,这三个观点都侧重于从政府应不应该干预社会经济的角度来分析,但是各自所理解的思想又有偏差,可见人们对史料的解读往往带有很强的主观性。

接下来让我们从文章的部分进行几个例句的比较分析。

1.“夫神农以前,吾不知已。至若《诗》、《书》所述,虞夏以来,耳目欲极声色之好,口欲穷刍豢之味,身安逸乐,而心夸矜持能之荣,使欲之渐民久矣。虽户说以眇论,终不能化。故善者因之,其次利道之,其次教诲之,其次整齐之,最下者与之争。”

《从<史记·货值列传>看司马迁的经济思想》一文中对这句话的理解是:司马迁认为人类对衣食住行的物质需要是客观存在、自然形成、长久起作用的。

而张俊在《论司马迁的因俗变迁经济观既现代价值》中对这句话的理解则是:司马迁指出,虞夏以来出现的求娱乐、求物欲、求荣耀、求享受的心理,已经变成一种习俗,对人民浸染许久,即使用最美妙的前论逐户去劝说,最终也是无济于事。

前者强调的是物质需要是一种客观存在,是唯物的角度;而后者强调的则是求享受的心理(也是一种需要)是一种习俗,更倾向于唯心的角度。

2.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夫千乘之王,万乘之候,百室之君,尚犹患贫,而况匹夫编户之民乎?”

《从<史记·货值列传>看司马迁的经济思想》一文中对这句话的理解是:这是司马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