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中央银行
中美两国金融体系对比分析
![中美两国金融体系对比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25e2f838453610661ed9f4d2.png)
3.金融监管体系差异
以银行监管为例,美国倾向于案例法律体系。 美国的商业银行是美国管制最严的产业之一。美 国是多元化金融监管体制的典型代表,其特点是 多元化的双轨体制
目前,我国倾向于大陆法律体系。中国人民 银行作为我国金融业的监管当局,与中国证监会、 保监会密切合作,在金融风险的防范和控制中发 挥着重要的作用。
银行体系/非银行体系
广义金 融体系=
金融市场 金融监管体系
货币市场/资本市场 行政监管/行业自律/ 单位内控制度/社会 中介组织监管
=
2.金融机构体系差异
美国的金融机构有: 第一类,中央银行,即联邦储备系统。 第二类,商业银行,包括国民银行和州立 银行。 第三类,其他金融机构,主要是养老基金 和货币市场互助基金。 第四类,政府专业信贷机构。
中美两国金融体系对比分析
——小组成员:李明、刘春燕、张悦、
何秋洁、袁金鑫、高蒙蒙
主要内容:
金融体系的构成 金融机构体系差异 金融市场体系差异 金融监管体系差异 中国金融体系战略发展举措
1. 金融体系构成(一般观点)
狭义金融体系,指金融机构体系和金融市场体 系
金融机构体系
= =
我国现行的金融监管体制存在着诸多矛盾和缺陷,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 业务主管与业务监管同为一个机关,职权混杂 ② 监管内容过于狭窄,不能实现完全有效地监管。 ③ 监管的方式和手段较为单一,主要是金融当局 的外部监管。 ④ 监管的具体方法匮乏
4.中国金融体系的未来战略
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 形成更富弹性的汇率形成机制 积极推进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造 重构农村金融体系 积极稳妥地推进金融业综合经营 积极稳妥地推进金融业综合经营 建立存款保险制度 大力发展债券市场 推动资产证券化 构建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 加快保险业改革发展 推进金融业对外开放 促进互联网金融的发展 完善我国金融监管体系
中美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的比较研究
![中美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的比较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cc66c4e67375a417876f8f1e.png)
中美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的比较研究作者:高冲来源:《新经济》2014年第04期摘要:随着金融危机的爆发,各国政府都开始采取各种措施,力求最大程度的消除金融危机带来的影响,避免受到波及。
各国中央银行是负责各国社会金融体系稳定,进行货币政策抉择的当局,因此在危机来临的过程中,理应首当其冲。
回顾金融危机来临之时,我国人民银行出台了一系列货币政策以应对危机,并且彰显了与其他国家在管理理念以及价值理念等多方面的不同。
本文主要以金融危机爆发为基本契机,对中美两国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的不同进行对比研究,希望对于中国人民银行今后资产负债表的完善提供有效的依据,为人民银行正确决策的制定提供参考。
关键词:中美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比较资产负债表,不只用于企业内部控制、还用于经营方向的指导以及防止弊端的出现,同时还能让报表的使用者在最短的时间里看到整个企业的财务状况,从而为企业的经营决策提供必要的依据。
次贷危机的到来,对各个国家的中央银行都发起了一次挑战,在这一风暴中,不同国家的中央银行为了降低金融风暴对国家经济的影响,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想要力挽狂澜。
中美两国由于价值观念的不同,在最后的决策上也有着明显的不同,两国资产负债表的不同之处就是最好的证明。
在下文论述中,主要是围绕中美两国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存在的主要不同展开了具体论述,希望能为我国人民银行今后货币政策的高效施行提供一些借鉴。
一、中美两国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的差异比较在应对危机的过程中,由于价值观念以及管理理念的不同,中美两国中央银行采取的措施大相径庭,而作为决策重要依据之一的资产负债表,两国中央银行在进行制定的过程中也存在着较大的区别。
(一)透明度差异中美两国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的格式基本相同,都是按照统一口径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出版的《货币与金融统计手册》中的格式来进行制作的。
但是就两国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的子科目来说,就存在较大差异了。
美联储为了有效应对突发的金融风险,特设了许多属于资产方的新子科目,政策的透明度有了极大程度的提高;而就中国人民银行资产负债表的内容来看,科目设立与日本银行资产负债表的设置较为一致,透明度不高。
中美央行资产负债表对比
![中美央行资产负债表对比](https://img.taocdn.com/s3/m/0cf0723ace2f0066f43322d1.png)
中美央行资产负债表对比(总4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中美央行资产负债表分析及对比在次贷危机向全球金融危机演变的过程中,在危机不断加深、变广的过程中,各国政府都在想尽办法通过各种政策措施来缓解或消除危机的影响。
中央银行,作为负责金融体系稳定的货币政策当局,在危机中自然是首当其冲,展开了大规模的救市活动。
作为美国货币政策当局的美联储首当其冲没在常规货币政策—降息效果不明显的情况下,采取超常规的“定量宽松”的货币政策,即通过创新金融工具,以及向具有系统重要性的实体企业提供融资等方式向市场注入大量流动性,用于救助陷入困境的金融机构,以期提振市场信心,刺激经济增长。
“定量宽松”货币政策的实施客观上对金融市场和实体经济产生了积极影响,有效防止了市场崩溃和经济急速衰退。
与此同时,由于金融市场的相对封闭,中国受危机影响相对有限,中国政府亦高度警惕,推出了4万亿刺激计划,中国人民银行也做出了降息等政策反应。
两国货币政策的差异对金融市场产生了不同影响,彰显了不同的管理理念和价值取向,对各自央行资产负债表的影响也存在较大不同。
资产负债表项目构成不同,从资产项目来看,中美两国央行总资产大体可以分为:国内信贷、国外资产和其他资产,但具体构成却并不完全相同。
首先来看中国人民银行的总资产构成,其国外资产包括外汇、货币性黄金和其他国外资产;国内信贷包括对政府(基本上是中央政府)、其他存款性公司、其他金融性和非金融性公司的债权。
再来看美联储的情况。
对其总资产作类似的分类,国外资产来自于其资产负债表中的其他资产和黄金账户;国内信贷包含的项目较多,包括证券、回购协议、对各种机构的贷款以及几家公司的债权;其他资产包括硬币、银行房产等余项。
从负债项目来看,中美两国央行总负债大致包括:国内债券、国外债券、其他负债和自有资金。
主要不同体现在国内负债项目上,人民银行资产负债表中国内负债包括储备货币、发行货币、金融性公司存款、准备金存款、发行债券、政府存款,美联储资产负债表中的国内负债包括:流通中现金、存款机构的准备金、商业银行库存现金、支票存款与现金、联邦政府负债。
央行资产负债表分析
![央行资产负债表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8aa5af420b4c2e3f5627632b.png)
报告课题:比较中美两国央行资产负债表规模,解释我国央行资产的膨胀原因,并分析其利弊。
报告结构:一、比较中美两国央行资产负债表数据二、我国央行资产膨胀的原因三、资产巨无霸的利与弊四、“最大”如何变成“最强”——优化我国中央银行资产负债总量与结构的对策五、附录:2016年4月中美两国央行资产负债表一、比较中美两国央行资产负债表数据1.中国人民银行资产负债表特点中央银行资产主要分为贷款和投资两大类。
其中,贷款又可分为对政府的贷款和对金融机构的贷款(主要是商业银行),投资可分为对政府的投资和对外国官方机构的投资。
中央银行的主要负债项目有中央银行发行的通货(纸币和硬币)、存款(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政府等)和借入资金(中央银行发行的债券,例如央行票据等)。
具体地,中国人民银行资产负债表具有以下特点:1)2016年,中国人民银行的资产负债表的规模世界第一,截止4月末,人民银行总资产规模为32万亿元,折合约5万亿美元;同期美联储总资产规模为4.5万亿美元。
2)人民银行的资产规模持续处于扩张状态,但增速相比之前有所放缓。
3)外汇:人民银行国外资产持续增加,截至2016年4月末,国外资产规模为24万亿元,占资产总额71.8%。
近四年来我国外汇占款的增长速度有所放缓,但外汇占款规模仍然较大。
后将细述。
4)对政府债权:2016年4月末对政府债权1.5万亿元,占总资产的比重为4.6%。
5)对其他存款性公司债权:对其他存款性公司债权为人民银行向商业银行发放的再贷款、再贴现等融资形成的债权。
2016年4月末对其他存款性公司债权4.7万亿元,占总资产的比重为14.4%。
上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再贷款及再贴现是人民银行投放基础货币的重要渠道,因而人民银行对存款性公司的这类债权占总资产的比重非常高。
近十多年来该比重大幅回落的原因与外汇占款项目的迅速上升有关,反映了基础货币供应结构的巨大变化。
这些变化也反映了我国商业银行经营机制的转变,银行更多从市场融资,而非依赖于中央银行。
中美央行资产负债表的演进及比较分析
![中美央行资产负债表的演进及比较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f3c953dd6bd97f192379e983.png)
摘要: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以来,央行资产负债表的重要性有所上升。
中美两国央行资产负债表规模和结构的调整,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和反映了两国货币政策框架转型和政策工具调整的意图。
2007~2014年美联储资产负债表的扩张,更多源于主动的大规模的资产购买计划,而中国则更多源于外汇占款的被动投放。
2015年以后,美联储开启了货币政策正常化进程,资产负债表开始逐步缩减。
而中国结构性货币政策开始取代外汇占款渠道成为基础货币投放的新渠道,标志着中国央行资产负债表结构发生了重要变化。
两国央行资产负债表变动趋势有相似之处,但调整的动因和操作方式差异较大。
未来,美联储仍将按照既定计划主动缩减资产负债表,而中国央行将侧重于结构调整以及降低外汇占款等境外资产的占比,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等投放流动性的作用将上升。
关键词:央行资产负债表;演进特征;比较分析IMF在2002年提出了资产负债表分析方法(Balance Sheet Approach, BSA), 通过编制一国各部门资产负债表来分析其系统性风险状况。
央行资产负债表是用于记录特定时点上,一国或地区中央银行资金收支活动所形成的债权和债务存量关系的工具。
央行资产负债表决定了一国基础货币的规模,央行通过其资产负债表的调节来加强基础货币的可控性。
央行积极主动管理其资产负债表,保持适度的资产负债表规模和结构,既可以反映出中央银行实施货币政策调控行为的各项政策安排,也是进一步实施货币政策的重要手段。
Rule(2016)指出,央行资产负债表是理解央行货币政策执行情况的关键手段。
李扬等(2015)提出,2008年金融危机前后,美国和中国央行资产负债表规模和结构的调整,反映了两国货币政策调控机制的变化。
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后,全球央行的资产负债表规模经历了较大幅度的扩张,2007~2014年增加了两倍。
2014年年底,全球央行资产负债表规模达到22万亿美元。
其中,2014年年底美国和中国央行资产规模分别为4.5万亿美元和5.5万亿美元,两国央行资产规模合计占全球央行资产规模的45%左右。
中国人民银行资产负债表及与美联储对比
![中国人民银行资产负债表及与美联储对比](https://img.taocdn.com/s3/m/5e3e5c16eff9aef8941e061c.png)
➢ 对其他存款性公司的债权:包括商业银行和信用合作社。
➢ 对其他金融性公司的债权:包括政策性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资产管理 公司、信托投资公司、金融租赁公司等。央行对这些金融机构发放的信用贷款 以及购买特定金融机构发行的债券等。
中央银行学
近年我国货币政策
➢ 2009年—2012年货币政策.docx ➢ 2009年:适当调整完善了支农再贷款政策,同时对西部地区和粮食主产区安排增加
支农再贷款额度100亿元。适当上调金融机构短期外债指标,强调增量部分全部用于 支持境内企业进出口贸易融资,促进对外贸易健康平稳发展。
➢ 2010年:中国人民银行于1月14日、2月12日、 5月2日、10月20日1、1月10日 12月10日、12月26日先后7次调整金融机构的存贷款基准利率。 ➢ 2011年:近年来对存贷款利率调整最多的一年
中央银行学
特点
1. 资产和负债的规模扩大,创新工具增加。 2. 国债占据了美联储资产的最主要部分。 3. 回购操作基本停止,基础货币大幅增长。
中央银行学
分析
次贷危机后,虽然美国实行宽松的货币政策,但是流通中的 通货的变化并不大。美联储没有明显增加流通中的通货,法 定存款准备 金变动不大。 从美联储资产负债表的变化可以看出,美联储应对次贷危机, 推出不少创新 性的救援和贷款便利措施,使其资产负债表表 的信贷资产项目增添了多项内容。
中央银行学
3、贷款和融资 3.1 定期拍卖信贷(TAF) 3.2 PDCF(Dealer Credit) 3.3 AMLF 3.4 TALF(定期资产支持 债券贷 款) 3.5 CPFF(商业票据)
中美货币发行机制比较
![中美货币发行机制比较](https://img.taocdn.com/s3/m/5c3f0979a417866fb84a8e1a.png)
一个国家的基础货币由中央银行发行。
美国的中央银行叫做美联储,相当于我国的中国人民银行。
但前者的职责要多于后者。
另外,它们的机构性质迥异,决策的独立性也不可同日而语。
美国联邦储备系统(简称美联储)主要由联邦储备管理委员会(理事会)、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以及地方12家联邦储备银行组成。
美邦储的12家地方联邦储备银行均是联邦特许股份公司,其注册资本由各会员商业银行认缴,并以利差收入、政府债券承销收入等作为收益来源,因此美联储具有私人机构的特点。
但美联储也兼具代理国库收支,代理政府证券发行以及作为政府贷款人等职能。
而且在人事安排上,七名联邦储备管理委员会的委员均由总统提名任命,并经国会(参议院)通过,对国会负责。
其委员会主席(即通常所谓的美联储主席)与财政部、预算局以及经济顾问委员会的负责人组成所谓“四人委员会”,共同决定美国政府的经济政策。
联邦储备管理委员会委员的任期较长,经常横跨多届美国政府行政当局(即总统及其国务院)的任期。
例如,其主席的任期为4年,但可连任;而其委员的任期则长达14年。
显然,藉以强化美联储行使职权过程(相对于行政当局)的独立性,是设计这种任期制度的首要考虑。
实际上,美国联邦储备体系最重要的政策决策机构不是理事会,而是公开市场委员会,因为公开市场委员会决定美联储的短期货币政策。
公开市场委员会的成员由7名理事加上12家地方联邦储备银行的总裁组成。
但在12家地方联邦储备银行的总裁当中,届时仅有5名总裁拥有表决权。
这样的决策机制安排保证了联邦储备管理委员会拥有美联储体系的最终控制权,从而极大地淡化了美联储(由12家地方储备银行造成)的私人性质,进一步地强化了美联储的公共性与行政化色彩。
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监管银行运营以及提供支付清算系统是美联储的三大职能。
美联储主要通过买卖美国联邦政府债券的方式(公开市场业务)调控美元基础货币量。
假如美联储直接向美国财政部购买美国政府债券,其意义相当于美国财政部以政府债券作为抵押向美联储融资。
中美中央银行体系的差别比较
![中美中央银行体系的差别比较](https://img.taocdn.com/s3/m/4b0092502e3f5727a5e96256.png)
CAIXUN财讯-56- 中美中央银行体系的差别比较 □四川大学经济学院 顾 亚 / 文本文采用对比研究的方法从资产组合类型,监管职能,独立性等三个方面对中国人行和美联储进行了对比,两大央行差别的原因在于各自所处的国情不同,具体说人民银行的资产结构不够完善,金融监管职能弱,独立性不足。
中央银行 中国人民银行 美联储独立性中美中央银行体系资产组合的差别 人民银行的资产包括外汇,货币黄金和其他国外资产,对政府债权,对其他存款性公司债权,对其他金融性公司债权,对非金融性公司债权等。
其次,国外资产占比重达到80%多,货币黄金占比少不到0.2%,外汇资产在国外资产占比达97.2%,黄金占比为0.24%。
主要原因是我国的贸易顺差累积了大量的外汇资产。
美联储的资产项目包括,黄金,硬币,IMF特别提款权,持有的证券,回购协议,其他贷款,托收中的项目,银行不动产,所持Maiden LaneLLLC资产净额,央行间货币互换,外汇资产,其他资产等;其次,美联储所持有的证券占比高达到百分之九十多,黄金占比0.25%左右,外汇资产占比0.4%左右。
中美中央银行体系监管职能的差别 大一统金融体系时期由中国人民银行实行统一集中监管;改革开放后我国成立了银监会,保监会,证监会由这几大行业协会进行分业监管。
美国金融监管实行联邦和州两级监管,美联储负责监管会员银行和银行持股公司。
金融危机后扩大了美联储的监管范围,现在可以监管金融控股公司以及对冲基金等。
中美中央银行体系独立性的比较 中国人民银行相对于国务院来说独立性较弱。
中国人民银行制定货币政策时受国务院的制约;中国人民银行实行行长制,行长人选由总理提名,中国人民银行只有独立运用货币政策工具的权力;自中央银行全面履行中央银行职能以来,基于中国的国情,中国人民银行在经济上并不独立。
美联储能独立地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不依赖于财政拨款;具体体现在:储备银行组织形式为私人股份银行形式,会员银行按照资产比例购买联储银行的股份,组建资本无需财政支持;美联储的支出向各联储银行佂款解决,国会授权美联储理事会每半年向联储银行征款一次。
金融危机后中美央行资产负债表主要变化及货币政策的选择
![金融危机后中美央行资产负债表主要变化及货币政策的选择](https://img.taocdn.com/s3/m/f3bd62de76eeaeaad1f33048.png)
加剧后 占比有所提高 。 ( 2 ) 与金融危 机有 间接联 系的项 目, 如“ 对 政府债权” 。该项 目在 2 0 0 7年增长了 4 7 1 . 2 6 %, 在 总资产 中占比 达到 1 3 . 0 7 %。对政府 债权的变化主要取决 于央行 的公开市场操 作 ,人 民银 行在 2 0 0 7年通过公开市场操作买人大量 的国库 券 , 总量 达到 8 8 0 0多亿元 人民币 ,在 2 0 0 9 年 又进行 了一次增持 国 债 的操作 , 使得 大量基础货币投放到市场中。这源 自于我 国的银 行 结售汇制度使得大规模 的通 货被投放到流通市场 中,因而必 须 通过 发行央行票据来进行对 冲 ,这也是我 国央行资产负债表
《 经济师 ̄ 2 0 1 4 年第 1 期
摘 要: 2 0 0 7年金 融危 机给 各 国经 济发展提 出了巨大挑战 ,也 带来 了体 系 改革 的机遇 ,危机过后 应如 何使 国 内经 济进行软 着陆成为各国 面临的 问题 。对
● 金 融研 究
比我 国与 美 国央行 资产 负债表 的 变化 ,
一
、
2 0 0 7年金 融危机 中两国资产 债 表变化
1 . 美联储 资产负债表在金融危机中的变化。 美 联储 采取 的应 对措施 可明显分为两个 阶段 : ( 1 ) 利率调整 阶段 。2 0 0 7 年 8月至 次年 1 2 月, 美 国联邦基金利率从 5 . 2 5 %下调到 0 . 2 5 %, 贴 现贷款 也不断下调 。 这一时期美国主要通过利率政策来放松货 币政策 , 以缓解危 机造成 的负面影 响 ; ( 2 )大 规模流 动性注入 阶段 。在 2 0 0 8 年9 月雷曼兄弟 申请破产 保护后 ,危机迅速在金融市场蔓 延并演变为全球性 的金融风暴 ,此后 美国开始进行大量 的流动 性注入来应对 。 - 在金 融危 机 中,美联储 迅速采取应对策略来缓解 金融市场 的冲 击, 这在资产负债表 中有 明显 的体现 。 变化首先体现在资产 负债 表 的规模 上 : 2 0 0 8 ~ 2 0 0 9 年间 美联 储采 用大规 模 的救 市方 案, 资产 、 负债 规模发生剧 烈变化 , 主要体 现在三方 面 : ( 1 ) 美联 储运用公 开市 场操作箱市场 释放 流动性 ,所持有 的国债总量迅 速减 少 , 国库券 ( b ) 绝 对值更是减 小到原来水 平的 7 %; ( 2 ) 由 于信贷市场低迷 , 银行 出现严重的 “ 惜贷 ” 现象 , 美 联储 存款总量 迅速上升 , 增幅接近 3 o 0 %; ( 3 ) 国外资产急剧增加 , 在2 0 0 8年增
中央银行制度的类型
![中央银行制度的类型](https://img.taocdn.com/s3/m/6fffd36f783e0912a2162ae4.png)
㈢由此可以看出中美中央银行监管 职能的最大不同在于中国央行的监 管职能在减弱,而美国的中央银行 监管职能在扩大集中。
美国中央银行监管职能带给我们的启示
Leadership
央行具备监管职能对维护金融稳定、 更好地实施货币政策非常重要 金融业混业经营并不意味着必须实 行混业监管 中美监管原则的差别是中国金融业 发展的滞后原因 加强金融改革创新理论研究在率先 发展上有新的进展
中央银行制度的类型
1.按机构设置分 (一)单一式中央银行制度 (二)复合式中央银行制度
(三)准中央银行制度 (四)跨国中央银行制度
2.按其资本构成分
(一) 国有资本中央银行
(二) 国家拥有部分股份与民间股份 混合所有的中央银行 (三) 全部股份为非国家所有的中央 银行
(四) 无基本金的中央银行 (五)资本为多国共有的中央银行
①起草有关法律和行政法规;完善有关金融机构运行规 则;发布与履行职责有关的命令和规章 ②依法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 ③监督管理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和银行间债券市场、外 汇市场、黄金市场 ④防范和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维护国家金融稳定 ⑤确定人民币汇率政策;维护合理的人民币汇率水帄; 实施外汇管理;持有、管理和经营国家外汇储备和黄金 储备 ⑥发行人民币,管理人民币流通 ⑦经理国库 ⑧会同有关部门制定支付结算规则,维护支付、清算系 统的正常运行
美联储与中国人民银行的对比
1.主要职责的对比(美联储) ①制定并负责实施有关的货币政策
②对银行机构实行监管,并保护消费者合法的 信贷权利 ③维持金融系统的稳定
④向美国政府、公众、金融机构、外国机
(中国人民银行)主要职责
㈠我国设立了银监会,将中央银行金融 监管职能剥离出来。我国央行主要负责 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防范和化解金融 危机、维护金融稳定,过去直接监管的 职能转化为对金融业宏观调控和防范与 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的职能。
中央银行的案例
![中央银行的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c5bd6eb9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aea46d4.png)
中央银行的案例
以下是几个中央银行的案例:
1. 美联储(Federal Reserve System):美联储是美国的中央银行,成立于1913年。
它的目标是维持美国的经济稳定,其中包括控制通货膨胀、促进就业和稳定金融体系。
美联储通过调整利率、实施货币政策和监管金融机构来实现这些目标。
2. 欧洲央行(European Central Bank,简称ECB):欧洲央行是欧元区的中央银行,成立于1998年。
它的任务是维持欧洲区域的价格稳定和货币政策一致性。
欧洲央行通过设定利率、开展开市操作和监管银行等方式来实现这些目标。
3. 中国人民银行:中国人民银行是中国的中央银行,成立于1948年。
它的主要任务是制定和执行中国的货币政策、维护人民币的稳定和保持金融体系的安全稳定。
中国人民银行通过调整存贷款利率、进行逆回购等工具来实现这些目标。
这些中央银行的案例都是为了维护各自的国家经济和金融体系的稳定,通过货币政策和金融监管来达到这一目标。
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与货币政策——中国和美国的比较
![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与货币政策——中国和美国的比较](https://img.taocdn.com/s3/m/b7d909785acfa1c7aa00cc9a.png)
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与货币政策∗——中国和美国的比较 一、引 言近几十年来,纵观世界各国,许多奉行自由市场经济的国家在遭遇到经济金融危机时,政府都无一例外地出手,采取各种措施对危机进行控制和救助,市场无形之手总会向政府有形之手做出让步。
美国的中央银行--美国联邦储备系统(简称美联储)现任主席伯南克(Bernanke ,2008)认为,要准确地评估危机管理的效果有多大是非常困难的, 但有一点可以肯定, 即如果没有中央银行的介入, 危机要严重得多,影响也会深远得多。
金融危机会导致经济萧条,中央银行一般采取宽松的货币政策应对,常规的方法有:第一、中央银行作为最后贷款人,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再贴现或再贷款,向金融机构提供流动性援助。
在金融市场发达的国家,中央银行应对危机的常规手段主要是通过参与市场供求运作,提供短期的流动性。
一般来说,中央银行为了最大限度地降低在流动性供给过程中其所承受的风险,会要求借入资金的金融机构提供合格资产作为抵押。
最后贷款人是现代中央银行的一个重要职责, 中央银行随时准备为出现流动性短缺的银行体系注入高能货币。
第二、降低利率和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1)中央银行可以降低贴现利率或再贷款利率。
有能力调控的短期利率有隔夜同业拆借利率、证券市场回购利率和逆回购利率等,通过公开市场业务引导货币市场利率接近中央银行的目标利率。
以美国为例,联邦基金率是指美国同业拆借市场的利率,也是基准利率,其最主要的是隔夜拆借利率。
美联储瞄准并调节同业拆借利率就能直接影响商业银行的资金成本,并且将同业拆借市场上的资金余缺传递给工商企业,进而影响消费、投资和国民经济。
作为同业拆借市场的最大的参加者,其作用机制应该是这样的:美联储降低其拆借利率,商业银行之间的拆借就会转向商业银行与美联储之间,因为向美联储拆借的成本低,整个市场的拆借利率都将随之下降。
(2)降低商业银行上缴中央银行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目的是放松融资条件,为商业银行提供成本更低和数量更多的资金,由此来支持经济成长。
央行独立性
![央行独立性](https://img.taocdn.com/s3/m/8b960f1efc4ffe473368abfa.png)
(一)美国中央银行独立性①美联储的独立性体现在:1、组织独立性美国相关法律规定美联储对国会负责,但除了立法和提交报告之外,其他方面实际上不受国会的干预。
依据有关法律规定,它的7名理事由美国总统征求参议院的意见和同意后任命。
理事会的完全任期为14年,任期满不得连任。
在理想的情况下,所有的理事都将任满14年,但又要互相错开任期。
如果这样,该理事会在每4年内只有2个名额,每2年更换1个理事,以致总统在一届任期内不能控制理事会。
这样,一届总统并不能像任命其他内阁成员一样,一开始就任命联储主席,在总统任期内也不可能更换联邦储备委员会的绝大多数成员,从而在人事上保证了美联储不被总统左右。
2、职能独立性拥有货币政策决策的自主权是衡量中央银行独立性的重要标准。
为了保证货币政策的制定和执行过程的独立性,美联储的货币政策具有高度的公开性和透明性,使之得到全体国民的了解、理解和支持,并保证总统不能随意对中央银行发号施令。
法律规定,美联储须向国会报告国家的经济金融发展状况和货币政策的情况及以后的决策目标。
理事会主席每年两次在国会听证会上,就上述问题阐述美联储的立场、看法和处理办法,只要决策正确、公众支持,即使总统和其它部门想反对也难以如愿。
美联储可根据调节经济的需要,独立掌握和控制货币供应量,独立制定存款准备率、贴现率,独立决定在公开市场买进和卖出证券的数量、种类,并就货币政策的执行情况负责。
美国经济近十几年的繁荣与稳定是与美联储高度的独立性和自主决定货币政策的作用分不开的。
联邦储备体系享有非同寻常的独立性,可以说是世界上独立性最高的中央银行之一。
3、财务独立性美联储从成立之日起,财务就完全独立于政府,没有长期支持政府融资的义务。
美联储享有资金和财务独立权,不受国会控制的拨款程序的支配,所有经费自行解决,不依靠财政拨款。
其运作资金来源于对银行的贴现收入和自身持有政府债券所获得的收入,不依靠国会拨款,这就从预算开支上保证了美联储不受财政的约束。
中国央行和美国央行的比较
![中国央行和美国央行的比较](https://img.taocdn.com/s3/m/1a126206763231126edb11ef.png)
中国央行与美国央行之比较一、中美央行本质区别——公有中央银行与私有中央银行中国人民银行是中央政府直属银行,是国务院下属的一个政府机构有,在国务院的领导下,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保持币值稳定。
中国人民银行依法实施货币政策,对人民币总量和结构进行管理和调控。
美联储是私营机构,按公司化运作,美联储主席是由股东推荐,总统提名,国会通过。
美国政府根本没有货币发行权。
二、中美央行与财政部的关系我国央行与我国财政部同属于国务院领导下的直属部级机关,二者不存在你属关系,两者以平等的身份协调合作,但实际上我国财政部变相向人民银行借款和透支的问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是的人民银行与财政部们关系复杂。
美国央行独立于财政部门,不受到财政资金的制约,也没有向财政部门提供资金的义务,关系清楚,这使得美国央行的货币政策独立性高,有利于对于资本市场的调控。
三、央行分支机构的比较:我国央行是按行政区域来设置分支机构的,即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设立一级分行,在地级市县设立二级分行。
对于这种设置的弊端是,地方政府往往出于地方经济利益,对央行分支机构进行施压和影响,导致央行的货币政策和金融监管难以有效实施。
对于这个问题,目前我国央行分支机构设置了九大分行和两个营业部,改革后的央行分支独立性增强,逐步与国际接轨。
美国央行采用按经济区域来设置央行分支机构,作为二元式中央银行体制的典型代表,美国12家联邦储备银行是私有的公司实体,接受美联储委员会的广泛监督,日常中央银行活动基本独立,不受干预。
在货币决策中各个分支机构能发挥重要作用,普遍重视研究活动,在透明度方面也强于中国中央银行体系。
四、中美央行关于监管职能的比较:我国中央银行主要负责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维护金融稳定,过去直接监管的职能转换为履行对金融业宏观调控和防范与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的职能。
美国不仅仍将银行监管职能保留在联邦储备委员会,而且通过的《金融现代化法》还赋予了美联储对金融控股公司的监管权力。
公有中央银行与私有中央银行:中美之比较
![公有中央银行与私有中央银行:中美之比较](https://img.taocdn.com/s3/m/5d13a4f3fab069dc50220182.png)
a d i a e—o e Ce t a n n Prv t wn d n r lBa k:Ch na V . U . i S S.
中国与美国的支付清算系统比较研究
![中国与美国的支付清算系统比较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8b7071f6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e21fc1a.png)
中国与美国的支付清算系统比较研究一、标题:中国与美国支付清算系统的现状比较中国和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两个经济体,支付清算系统是一个支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
本文将简要比较两国支付清算系统的现状,并分析其主要区别。
中国的支付清算系统主要由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联和商业银行组成。
人民银行是中国的中央银行,负责支付清算系统的运营和监管。
中国银联是一个支付网络,连接商业银行和支付机构,促进支付的交换和清算。
商业银行是支付清算的主要参与者,它们通过中国人民银行和中国银联的支持开展支付业务。
与之相比,美国的支付清算系统更加分散。
主要参与者包括联邦储备银行、国际清算银行、商业银行和支付机构。
联邦储备银行是美国的中央银行,负责考虑和管理货币政策。
它还监督支付清算系统的安全和稳定。
国际清算银行则负责处理全球际汇款和金融交易。
商业银行和支付机构的角色与中国类似,负责支付的执行和交换。
总的来说,中国的支付清算系统相对集中,由人民银行和银联两大机构主导,且更加规范和安全。
而美国的支付清算系统更加分散,由多种机构组成,存在某种程度上的分散和不稳定。
二、标题:中国和美国支付清算系统的发展历程支付清算系统是随着经济和技术的发展而持续演进的。
本文将比较中国和美国的支付清算系统发展历程,分析其共性和差异。
中国的支付清算系统在改革开放后快速发展。
在改革开放初期,中国银行业还不成熟,缺乏足够的支付清算机构。
为了推进经济和金融体系的发展,人民银行成立了中国银联。
银联凭借其技术和网络,创立了多种支付方式和机构,使得支付清算的流程更加便捷和安全。
目前,中国的支付清算系统已经成为全球最大、最活跃的支付市场之一,累计交易额几乎达到了世界上其它支付市场的总和。
美国的支付清算系统的发展历程比中国更为长久。
在过去几百年的时间里,美国的支付清算系统经历了多次演进和改革。
19世纪初,美国的支付清算主要依靠商业银行,但这种模式存在不少问题,如银行垄断、信息不对称等。
中美央行之比较
![中美央行之比较](https://img.taocdn.com/s3/m/dab51243b307e87101f6969e.png)
美国经济对中国的启示与借鉴
在不同条件下,使用利率杠杆得到的效果是不一样。 因此。要不断改善中国利率发挥作用的外部环境(条 件)。 利率机制本身要有灵活弹性。美国利率政策的成功, 应归功于利率机制灵活弹性。美联储可随时根据增长 速度、通货膨胀、失业率和股市景气等状况,灵活运 用利率杠杆。但中国利率机制呈刚性,缺乏灵活性, 利率体制改革还未获根本性突破,基本上是管制利率 体系。
事实上,人民银行分别于2004年6月、2005年9 月和2006年1月先后超过美、欧和日央行,成为 资产规模最大的中央银行。2006年到2010年间, 人民银行的资产再度扩张2.4倍,2010年资产总 额高达3.9万亿美元,占同年GDP的67%。
人民银行成为全球最大央行,不仅可能影 响大国央行的政策走向,而且可能影响未 来全球金融格局。从央行资产负债规模和 结构变化的角度来看,当前美、英、日、 欧四家央行与人民银行之间,正在进行一 场不对称的游戏。
其实,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后,美国宏观经济调 控领域发生的最重大事件之一,就是预算平衡案被 通过。在新的财政运作框架下,联邦政府已不再可 能通过扩大开支、减少税收等传统财政政策刺激经 济,从而在相当程度上削弱了财政政策对经济实施 宏观调控的作用。这样,货币政策就成为政府对经 济进行调控的主要工具。面对新的局面,美联储决 定放弃实行了十余年的以调控货币供应量来调控经 济运行的货币政策规则,而以调整实际利率作为对 经济实施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这就是现在美国金 融界的“泰勒规则”。
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政策存在三个缺陷:
一是当中央银行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时,存款货 币银行可以变动其在中央银行的超额存款准备金, 从反方向抵消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政策的作用; 二是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对货币乘数的影响很大,作 用力度很强,往往被当作一剂“猛药”; 三是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对货币供应量和信贷量 的影响要通过存款货币银行的辗转存、贷,逐级递 推而实现,成效较慢、时滞较长。
中美中央银行监管职能比较研究
![中美中央银行监管职能比较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279a6c25b4daa58da0114ac6.png)
行 的 初 衷 是 为 政 府 赤 字 融 资 外 ,绝 大 部 分 国 家 都 是 在 经 历 了 一 系 列 经 济 危 机 和 金 融 动 荡 之 后 , 为 了 对 银 行 体 系 进 行 监 管 并 承 担 最 后 借 款 人 的 角 色 ,从 而 保 证 金 融 体 系 和 经 济 运 行 的 稳 定 而 建 立 中 央 银 行 的 。 然 而 , 0世 纪 8 2 0年 代 后 期 以 来 , 在 部分 发 达 国家却 出现 了银 行 监 管 职能 与 中央银 行 分 离 的 新 现 象 。 国 是 其 主 要 代 表 , 9 7年 , 英 19 英 国 5 党 政 府 上 台 后 不 久 ,将 英 格 兰 银 行 的 银 行 监 1 2
20 0 7年 1月 5 日美 联 储 主席 本 ・伯 南 克 在 美 国社会 科 学 联 合 会 年 会 上 发 言 指 出 , 融 市 场 的稳 金
定 面 临 各 种 各 样 难 以预 料 的威 胁 , 联 储 应 对 这 些 美
堡 、匈 牙 利 和 日本 等 国先 后 进 行 了 类 似 改 革 。 目 前 , 国 、 尔 兰 、 兰 、 地 利 、 色 列 和 南 非 等 德 爱 芬 奥 以
中美央行分析比较
![中美央行分析比较](https://img.taocdn.com/s3/m/ecf6b9b169dc5022aaea0008.png)
大学学年论文题目:中美央行的比较分析学号:姓名:年级:学院:专业:指导教师:完成日期:摘要中央银行在一个国家经济、金融的发展稳定中起到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中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国家,近些年经济的高速发展带动了金融业的发展,使得中央银行在经济的发展和国家金融业的稳定中所起到的作用更加凸显出来。
美国是个经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有着较为先进的中央银行管理体系,金融、经济领域中的各个方面与中央银行的联系也有着较为先进的管理体制。
本文从中央银行的建立历程、组织机构、管理体系、中央银行的独立性、金融监管制度等方面对中国和美国的中央银行进行了比较分析和初步的研究。
关键词:中国;美国;中央银行;比较。
前言世界银行业的发展最早可追溯到古希腊和罗马时代。
那时古希腊和罗马的繁荣与发展促使了银行前身的形成——金匠业。
银行业发展至今天已经成为一个国家乃至世界经济中有着重要地位的角色。
而在银行业中有着特殊地位的中央银行,更是对一个国家经济的发展、金融的稳定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刚涉足经济学的我,就通过自己学过的一些经济学知识和看过的一些资料,对中国和美国的中央银行的职业、业务、类型以及机构的设置还有他们的独立性,与政府之间的关系谈些自己的看法。
中央银行是指在一个国家的金融体系中居于中心地位,统筹全局的特殊金融机构或组织。
是作为一个国家的发行的银行,银行的银行,政府的银行而存在的全国性金融管理中心机构,对国家的国民经济进行宏观调控,执行国家的货币政策。
所以说一个国家央行的组成形式以及决策的正确与否往往决定着一个国家经济的发展,对一国的国民经济有着重大的影响。
下面我从四个方面对中国和美国的中央银行进行比较分析:一、中美央行的建立历程:1、美国央行的建立历程美国的中央银行是联邦储备体系,他的建立几经曲折。
美国是一个崇尚自由和民主反对集权的国家,这使联邦储备体系的建立经历了相当长的时间。
由于美国人民对集权的反感使得当时主张建立联邦储备体系即中央银行的议员们没敢选用“中央银行”这样招眼的字而选择了“联邦储备体系”。
论全球经济危机中中美两国货币博弈
![论全球经济危机中中美两国货币博弈](https://img.taocdn.com/s3/m/ef0373de50e2524de5187e27.png)
论全球经济危机中中美两国货币博弈梁增0917060115广西师范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中文摘要至从2008年美国的次贷危机以来,一波波的经济浪潮如海啸般突如其来的席卷着世界各国,由此演变成一场全球性的经济危机。
真是应了一句老话:美国打个喷嚏,世界抖一抖。
然而,这次是世界的一个“大抖”。
随着美国世界经济头号大国的地位的动摇,以美元作为世界货币的领头羊的地位也岌岌可危。
虽然在这场谁都不可避免的世界经济危机中,中国却稳稳的站住了脚跟,中国这个东方大国的崛起令西方强国为之一震。
如今中国的国际地位越来越高,其经济对世界的贡献也不容忽视,由此引发了美国与中国之间关于本国货币对世界影响力的较量。
本文将分别从中国与美国各国的经济基础,货币发行机制,其在世界中的地位,在本次世界经济危机中的各项货币政策,来分析中国与美国之间的货币博弈。
关键词:全球经济危机;中央银行的所有制;汇率;量化宽松政策;美元贬值;人民币升值AbstractSince the yeas of 2008 U.S. suffer from the subprime crisis, a series of economic tide of a sudden like tsunami swept the world, which evolved into a worldwide economic crisis. Really should an old words: the United States sneezes, shake out of the world. However, this is one of the world's”big shake”. As the U.S. economy in the world's superpower shaken, as one of the world's currencies with the dollar a bellwether of the is in jeopardy. Although in this who are inevitable in the world economic crisis, China is firmly stood still heel, and the rise of China, the Oriental nation that western powers for one of the shock. Now China's international position more and more high, economic contribution also nots allow to ignore, which results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China about their currencies to between bouts of world influence. This article will separately from China and the United States national economic basis, the currency issue mechanism, the status of in the world, in this world economic crisis in monetary policy, to analyze the between China and the us currency game.Key words:The global economic crisis;The central bank's ownership; Exchange rate;Quantitative easing; U.S. dollar devaluation; RMB appreciation引言中美之间的货币博弈问题实质上是人民币汇率问题,它是中美之间一个历史时期的长期博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办公厅
支付科技司
货币政策司
银行监管一司
非银行金融 机构监管司 条法司
国际司
人事教育司
会计财务司
银行监管二司
合作金融机构 监管司 统计司
内审司
中国人民银行的职责
1、发布与履行其职责有关的命令和规章 2、依法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 3、发行人民币,管理人民币流通 4、监督管理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和银行间债券市场 5、实施外汇管理,监督管理银行间外汇市场 6、监督管理黄金市场 7、持有、管理、经营国家外汇储备、黄金储备 8、经理国库 9、维护支付、清算系统的正常运行 10、指导、部署金融业反洗钱工作,负责反洗钱的资 金监测 11、负责金融业的统计、调查、分析和预测 12、作为国家的中央银行,从事有关的国际金融活动 13、国务院规定的其他职责
所有的国家银行必须加入这个系统,其他的银行也可以加入 由国会组建的12个联邦储备银行作为国家的中心银行系统的 操作力量 支付给成员银行的红利被认为是对美联储持有的成员银行的 法定准备金,不支付利息的部分补偿
纸币发行给储备银行并后续传输到其它银行机构且与社会需 要保持一致
联邦储备系统(英语:Federal Reserve System, 简称Federal Reserve或Fed 中国大陆译作“联邦储备系统”、简称“美联储”
联邦储备系统包括:“联邦储备系统理事会” (Board of Governors of the Federal Reserve System)、“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ederal Open Market Committee)、“联邦准备银行” (Federal Reserve Banks)、约三千家会员银行、 及三个咨询委员会(Advisory Councils) 注:美国联邦储备系统是以私有形式组织的行使公 共目的的政府机构
主要任务 1)管理及规范银行业 2)通过买入及售出美国国债来执行货币政策 3)维持一个坚挺的支付系统 注:美联储不能发行美国国债
美 联 储 的 任 务
其他任务 1)经济教育 2)社会超越 3)经济研究
美国联邦储备局-调控经济
第一、美联储可通过买卖美国国债来抑制通货膨胀或刺激通货紧缩。 第二、美联储可要求商业银行保留一定百分比的资金作为“储备 金”,这些储备金或是金库里的现金,或是存在美联储的“储备金 结算”特别帐户中 第三、也是目前最少采用的,美联储会设定一个贴现率,银行可根 据这一利率向美联储借款 其中,联邦基金利率是美联储执行其货币政策的重要手段,其它次 要手段包括调整商业银行存款准备金率、公开市场操作和调整贴现 率等
美储行的组织设计结构
美联储的组织结构设计是全世界最复杂的 ,而美国联邦 储备局以「独立」和「制衡」为基本原则 联储委员会 基本结构 1由七名委员组成,其成员由美国总统提名,参议院批准 2七名委员中,由总统任命一名主席,主席任期四年,可以连任 基本职权 1全权决定成员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率” 2对12家联储分行提出的“贴现率”加以审核,并全权决定是否批 准 3向每家联储分行委派三名C类董事,参与分行决策 4七名委员是公开市场委员会的常任委员;由于FOMC共有12名委 员,故七人委员会的意见对FOMC的决策有决定性影响
中国人民银行简称人民银行、人行 或央行 英语:People's Bank of China 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中央银行,中 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的组成部门之 一
中国人民银行在中国国务院的领导 下,依法独立执行货币政策,履行 职责,开展业务,不受地方政府、 政府 部门、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
中 国 人 民 银 行 的 内 设 机 构
法律责任:中国人民银行对银行业务进行监督、管理和给予指导 制定法规;主持全国金融标准化委员会,积极制定和推行银行业务 技术标准 监督和稽核:中国人民银行通过分析定期报告和现场稽核对金融机 构进行监管 提供支付处理和结算服务 提供信贷服务;商业银行在向人民银行申请贷款之前必须首先向 (系统内上一级机构系统 内在当地另一分支机构 当地其他银行机构 ) 收费政策 货币政策和支付系统:1中国政府依然具有足够的权威直接控制经 济发展,以保证改革平稳有序2由于缺乏大业务量、流动性强的金 融市场,所以实际很难完全依赖公开市场操作来间接影响货币总量 目前主要使用的货币政策工具 :信贷规模分配 发行货币 法定储 备金比例 制定利率 公开市场操作 公开市场操作和支付系统
政府影响
作为美国的中央银行,美联储从美国国会获得权利 其财政独立是由其巨大的盈利保证的,主要归功于其 对政府公债的所有权 美联储服从于美国国会的监督,后者定期观察其活动 并通过法令来改变其职能 联储必须在政府建立的经济和金融政策的总体框架下工作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储备银行 包括十二个地区性储备银行和七个成员的管理委员会的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