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3细菌的特殊结构、繁殖及代表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两界:古菌(Archaeota)和细菌(Bacteria) 25门、40纲、89目、203科、941属、5224种
考察指标
(1)菌体的形态、大小和排列 (2)革兰氏染色反应 (3)能否产生芽孢 (4)有无鞭毛,能否运动 (5)与氧的关系 (6)营养类型 (7)生长环境 (8)致病性 (9)其它
1、微球菌属(Micrococcus)
制品中,也是许多温血动物口腔、肠道或阴道中的 正常菌群 (7)最适生长温度为30~40℃,最适pH为5.5~6.2; 菌落能形成黄、橙或砖红色素;菌落d<1.0 µm; 模式种是德氏乳酸杆菌
6、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
(1)直或稍弯曲的杆状,0.5~1.0 × 1.5~5.0 µm,单 生,许多种积累 PHB颗粒 (2)G–
枯 草 芽 孢 杆 菌
地衣芽孢杆菌
4、梭菌属(Clostridium)
(1)杆状、单生,0.3 ~ 2.0 × 1.5 ~ 12.0 µm (2) G+ (3)芽孢位置不定、球形或椭圆形,芽
孢囊通常膨大 (4)周生鞭毛 (5)专性厌氧(有些种能在空气中生长不能形成芽孢) (6)大多数化能有机营养,少数化能无机营养 (7)土壤、海水或淡水的沉积物,也存在于人和动物
的肠道中(8)属强致病菌 (9)大多数菌在pH 6.5~7和30~37℃时生长最快,模
式种丁酸梭菌
Clostidium botulinnum
5、乳酸杆菌属(Lactobacillus)
(1)杆状,d=2.0 µm,长度和形态变化较大,从细长、 弯曲到短杆状,通常为球杆状,普遍成链
(2)G+ (3)一般不运动,运动时有周生鞭毛 (4)厌氧或微好氧 (5)化能有机营养型,营养要求复杂;能发酵 (6)广泛分布于各类食品,如乳制品、谷物、肉或鱼
群 (7)在正常情况下,大肠杆菌能合成维生素B和K,
能产生大肠杆菌素,对机体有利;而当机体抵抗力 下降时则变为条件致病菌,可引起肾炎、膀胱炎等 泌尿道感染症;有些菌株还能产生肠毒素,引起婴 儿和幼畜的严重腹泻及老人尿道感染等症状 (8)大肠杆菌菌落光滑、低凸,表面潮湿、灰白、有 光泽,边缘整齐,最适生长温度为37℃
洋葱假单胞菌在平 板上的菌落
恶臭假单胞菌的 鞭毛和形态
Pseudomonas auruginosa 在蛋白胨培养基上的菌落形态
7、埃希氏菌属(Escherichia)
(1)直杆状,0.4~0.7 × 1.0~3.0 µm,单生或成对排 列 (2)G– (3)周生鞭毛 (4)兼性厌氧
(5)化能有机营养型 (6)人和温血动物的下肠道和粪便,肠道内的正常菌
不同细菌 一定条件下 不同的菌落特征 同一细菌 不同条件下 不同的菌落特征 同一细菌 相同条件下 稳定的菌落特征
菌落特征的描述
描述参数:大小、形状、颜色、光泽、透明度、隆 起状况、表面和边缘特征
菌落特征主要由菌种本身的特性决定,也会受到 环境条件、营养状况及邻近菌落的影响。
一般菌苔特征的描述与菌落特征相类似。
(3)1根或几根极生鞭毛
(4)专性好氧
(5)化能有机营养型,少为兼性化能无机营养型
(6)广泛分布于土壤、水体和动、植物表面,降解可 溶性化合物的能力强,还可分解杀虫剂、除莠剂和 石油废水等物质
(7)少数种为致病菌,如铜绿假单胞菌,与人的泌尿 道和呼吸道感染有关,能引起全身性感染,常见于 严重烧伤或皮肤外伤的患处,不是专性寄生菌,易 于从土壤中分离
3、芽孢杆菌属(Bacillus)
(1)杆状、单生,0.3~2.2 × 2.0~7.0 µm (2)G+ (3)有芽孢,但芽孢直径不会超过菌体的直径 (4)周生鞭毛 (5)严格好氧 (6)化能有机营养型 (7)广泛分布于自然界 (8)有些种属致病菌,如炭疽芽孢杆菌可导致炭疽病;
苏云金芽孢杆菌、缓病芽孢杆菌、日本甲虫芽孢杆 菌和球形芽孢杆菌的杀虫蛋白,可使昆虫致病;蜡 状芽孢杆菌与食物传播的胃肠炎有关 (9)菌落大小和形态多变,能产色素;生理特征广泛, 嗜热、冷、酸或碱。 模式种枯草芽孢杆菌
细菌菌落的共同特征
湿润 粘稠 质地均匀 较透明 易挑取(与培养基结合不紧密) 菌落正、反面、边缘、中心颜色一致
四、常见的细菌类群
1、微球菌属(Micrococcus) 2、葡萄球菌属(Staphylococcus) 3、芽孢杆菌属(Bacillus) 4、梭菌属(Clostridium) 5、乳酸杆菌属(Lactobacillus) 6、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 7、埃希氏菌属(Escherichia)
细 菌 的 同 型 分 裂
柄 细 菌 的 异 型 分 裂
蛭 弧 菌 的 多 次 分 裂
② 芽殖(budding)
以出芽的方式进行繁殖。
直接出芽:在母细胞上直接长出芽细胞,如巴 斯德菌属(Pasteurella);
间接出芽:先由细胞长出一根细丝,然后在细 丝顶端形成芽细胞,如生丝微菌属 (Hyphomicrobium)。
小结
2、根据G+菌及G-菌细胞壁的结构说 明革兰氏染色的机理。
3、比较G+和G-菌的细胞壁结构。 4、什么是鞭毛?它具有怎样的结构?
G+菌及G-菌的鞭毛有何区别?鞭 毛的运动机理是什么? 5、比较鞭毛、菌毛的异同。 6、比较芽孢与胞囊的异同。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2、葡萄球菌属(Staphylococcus)
(1)细胞呈球状,直径0.5–1.5 µm,葡萄状形式排列 (2) G+ (3)兼性厌氧,在好氧条件下生长更快更 (4)化能有机营养型 (5)常见于温血动物皮肤、皮肤腺体和粘膜上 (6)条件致病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常可造成疖、
丘疹、肺炎、脊髓炎、心脏炎、脑膜炎及关节炎等 化脓性感染,有时产生肠毒素,导致食物中毒等 (7)菌落圆形、全缘、低凸状、光滑、闪光奶油状, 不透明,可产生金黄色、柠檬色、白色等非水溶性 色素
(1)细胞呈球状,直径为0.5–3.5 µm
(2) G+
(3)严格好氧
(4)化能有机营养型 (5)无致病性
(6)主要存在于人和哺乳动物的皮肤上,广泛 分布土壤、水和空气中,还存在于肉类和乳制 品中
(7)菌落常呈圆形、有凸起、光滑,并可产生 黄、橙、橙红、粉红或红色色素;所有种均可 生长在含有5% NaCl的盐水中,最适生长温度 为25–37℃
E coli 在伊红美兰培养基上的菌落形态
小结
1、解释下列名词:
原核微生物、原核、细菌、荚膜、微 荚膜、粘液层、菌胶团、间体、羧酶 体、气泡、糖原和淀粉粒、硫滴、磁 粒、PHB、PHA、异染粒、类囊体、 载色体、质粒、原生质体、原生质球、 L-型细菌、壁膜间隙、芽孢、伴胞晶 体、胞囊、菌落、菌苔、克隆、芽殖、 裂殖、劈裂、内膜系统
三、细菌的繁殖方式 及菌落形态
(一)细菌的繁殖
1、繁殖(reproduce):细菌经历生
长代谢最终由一个母细胞形成两个或 多个子细胞的过程。
细菌只存在无性生殖!!!
裂殖、芽殖、劈裂
① 裂殖(schizogenesis)
同型分裂(homotypic division):绝大多数细 菌在分裂时形成大小相等、形态相似的两个子 细胞; 异型分裂(heterotypic division): 少数细菌 在分裂后产生两个形态或大小不一致的子细胞, 如柄细菌在分裂后就产生一个有柄不运动和一 个无柄有鞭毛能运动的子细胞; 多次分裂(multiple division):如蛭弧菌, 在分裂时同时产生多个子细胞。
伯杰氏分类系统
《伯杰细菌鉴定手册》,4卷
(Bergey’s Manual of Determinative Bacteriology) 1923,1925,1930,1934,1939,1948,1957,1974,1994
《伯杰系统细菌学手册》,5卷
(Bergey’s Manual of Systematic Bacteriology) 1984—1989, 2001
生 丝 微 菌 的 出 芽 生 殖
生丝微菌芽殖的多种形态
③ 劈裂(snapping division)
棒状细菌(Coryneform bacteria)—— 成晶节杆菌(Arthrobacter crystallopoietes)
所特有的一种繁殖方式。
特点:分裂时形成只有内壁层的横隔壁, 两个子细胞在分裂前由外壁层相连,分 裂时在横隔壁的一端发生崩裂,形成 “V”形的两个子细胞。
成晶节杆菌的劈裂和V-形体
(二)细菌的群体形态
1、菌落(colony):在固体培养基表面
或深层,由单个或少数几个细胞长出的肉眼 可见的、具有一定形态结构的子细胞群体, 称为菌落。
克隆(clone):由一个细胞形成的纯种细胞群。
菌苔(lawn):由多个细菌长出的细胞群体。
菌落特征是细菌分类鉴定中 的重要形态指标
考察指标
(1)菌体的形态、大小和排列 (2)革兰氏染色反应 (3)能否产生芽孢 (4)有无鞭毛,能否运动 (5)与氧的关系 (6)营养类型 (7)生长环境 (8)致病性 (9)其它
1、微球菌属(Micrococcus)
制品中,也是许多温血动物口腔、肠道或阴道中的 正常菌群 (7)最适生长温度为30~40℃,最适pH为5.5~6.2; 菌落能形成黄、橙或砖红色素;菌落d<1.0 µm; 模式种是德氏乳酸杆菌
6、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
(1)直或稍弯曲的杆状,0.5~1.0 × 1.5~5.0 µm,单 生,许多种积累 PHB颗粒 (2)G–
枯 草 芽 孢 杆 菌
地衣芽孢杆菌
4、梭菌属(Clostridium)
(1)杆状、单生,0.3 ~ 2.0 × 1.5 ~ 12.0 µm (2) G+ (3)芽孢位置不定、球形或椭圆形,芽
孢囊通常膨大 (4)周生鞭毛 (5)专性厌氧(有些种能在空气中生长不能形成芽孢) (6)大多数化能有机营养,少数化能无机营养 (7)土壤、海水或淡水的沉积物,也存在于人和动物
的肠道中(8)属强致病菌 (9)大多数菌在pH 6.5~7和30~37℃时生长最快,模
式种丁酸梭菌
Clostidium botulinnum
5、乳酸杆菌属(Lactobacillus)
(1)杆状,d=2.0 µm,长度和形态变化较大,从细长、 弯曲到短杆状,通常为球杆状,普遍成链
(2)G+ (3)一般不运动,运动时有周生鞭毛 (4)厌氧或微好氧 (5)化能有机营养型,营养要求复杂;能发酵 (6)广泛分布于各类食品,如乳制品、谷物、肉或鱼
群 (7)在正常情况下,大肠杆菌能合成维生素B和K,
能产生大肠杆菌素,对机体有利;而当机体抵抗力 下降时则变为条件致病菌,可引起肾炎、膀胱炎等 泌尿道感染症;有些菌株还能产生肠毒素,引起婴 儿和幼畜的严重腹泻及老人尿道感染等症状 (8)大肠杆菌菌落光滑、低凸,表面潮湿、灰白、有 光泽,边缘整齐,最适生长温度为37℃
洋葱假单胞菌在平 板上的菌落
恶臭假单胞菌的 鞭毛和形态
Pseudomonas auruginosa 在蛋白胨培养基上的菌落形态
7、埃希氏菌属(Escherichia)
(1)直杆状,0.4~0.7 × 1.0~3.0 µm,单生或成对排 列 (2)G– (3)周生鞭毛 (4)兼性厌氧
(5)化能有机营养型 (6)人和温血动物的下肠道和粪便,肠道内的正常菌
不同细菌 一定条件下 不同的菌落特征 同一细菌 不同条件下 不同的菌落特征 同一细菌 相同条件下 稳定的菌落特征
菌落特征的描述
描述参数:大小、形状、颜色、光泽、透明度、隆 起状况、表面和边缘特征
菌落特征主要由菌种本身的特性决定,也会受到 环境条件、营养状况及邻近菌落的影响。
一般菌苔特征的描述与菌落特征相类似。
(3)1根或几根极生鞭毛
(4)专性好氧
(5)化能有机营养型,少为兼性化能无机营养型
(6)广泛分布于土壤、水体和动、植物表面,降解可 溶性化合物的能力强,还可分解杀虫剂、除莠剂和 石油废水等物质
(7)少数种为致病菌,如铜绿假单胞菌,与人的泌尿 道和呼吸道感染有关,能引起全身性感染,常见于 严重烧伤或皮肤外伤的患处,不是专性寄生菌,易 于从土壤中分离
3、芽孢杆菌属(Bacillus)
(1)杆状、单生,0.3~2.2 × 2.0~7.0 µm (2)G+ (3)有芽孢,但芽孢直径不会超过菌体的直径 (4)周生鞭毛 (5)严格好氧 (6)化能有机营养型 (7)广泛分布于自然界 (8)有些种属致病菌,如炭疽芽孢杆菌可导致炭疽病;
苏云金芽孢杆菌、缓病芽孢杆菌、日本甲虫芽孢杆 菌和球形芽孢杆菌的杀虫蛋白,可使昆虫致病;蜡 状芽孢杆菌与食物传播的胃肠炎有关 (9)菌落大小和形态多变,能产色素;生理特征广泛, 嗜热、冷、酸或碱。 模式种枯草芽孢杆菌
细菌菌落的共同特征
湿润 粘稠 质地均匀 较透明 易挑取(与培养基结合不紧密) 菌落正、反面、边缘、中心颜色一致
四、常见的细菌类群
1、微球菌属(Micrococcus) 2、葡萄球菌属(Staphylococcus) 3、芽孢杆菌属(Bacillus) 4、梭菌属(Clostridium) 5、乳酸杆菌属(Lactobacillus) 6、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 7、埃希氏菌属(Escherichia)
细 菌 的 同 型 分 裂
柄 细 菌 的 异 型 分 裂
蛭 弧 菌 的 多 次 分 裂
② 芽殖(budding)
以出芽的方式进行繁殖。
直接出芽:在母细胞上直接长出芽细胞,如巴 斯德菌属(Pasteurella);
间接出芽:先由细胞长出一根细丝,然后在细 丝顶端形成芽细胞,如生丝微菌属 (Hyphomicrobium)。
小结
2、根据G+菌及G-菌细胞壁的结构说 明革兰氏染色的机理。
3、比较G+和G-菌的细胞壁结构。 4、什么是鞭毛?它具有怎样的结构?
G+菌及G-菌的鞭毛有何区别?鞭 毛的运动机理是什么? 5、比较鞭毛、菌毛的异同。 6、比较芽孢与胞囊的异同。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2、葡萄球菌属(Staphylococcus)
(1)细胞呈球状,直径0.5–1.5 µm,葡萄状形式排列 (2) G+ (3)兼性厌氧,在好氧条件下生长更快更 (4)化能有机营养型 (5)常见于温血动物皮肤、皮肤腺体和粘膜上 (6)条件致病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常可造成疖、
丘疹、肺炎、脊髓炎、心脏炎、脑膜炎及关节炎等 化脓性感染,有时产生肠毒素,导致食物中毒等 (7)菌落圆形、全缘、低凸状、光滑、闪光奶油状, 不透明,可产生金黄色、柠檬色、白色等非水溶性 色素
(1)细胞呈球状,直径为0.5–3.5 µm
(2) G+
(3)严格好氧
(4)化能有机营养型 (5)无致病性
(6)主要存在于人和哺乳动物的皮肤上,广泛 分布土壤、水和空气中,还存在于肉类和乳制 品中
(7)菌落常呈圆形、有凸起、光滑,并可产生 黄、橙、橙红、粉红或红色色素;所有种均可 生长在含有5% NaCl的盐水中,最适生长温度 为25–37℃
E coli 在伊红美兰培养基上的菌落形态
小结
1、解释下列名词:
原核微生物、原核、细菌、荚膜、微 荚膜、粘液层、菌胶团、间体、羧酶 体、气泡、糖原和淀粉粒、硫滴、磁 粒、PHB、PHA、异染粒、类囊体、 载色体、质粒、原生质体、原生质球、 L-型细菌、壁膜间隙、芽孢、伴胞晶 体、胞囊、菌落、菌苔、克隆、芽殖、 裂殖、劈裂、内膜系统
三、细菌的繁殖方式 及菌落形态
(一)细菌的繁殖
1、繁殖(reproduce):细菌经历生
长代谢最终由一个母细胞形成两个或 多个子细胞的过程。
细菌只存在无性生殖!!!
裂殖、芽殖、劈裂
① 裂殖(schizogenesis)
同型分裂(homotypic division):绝大多数细 菌在分裂时形成大小相等、形态相似的两个子 细胞; 异型分裂(heterotypic division): 少数细菌 在分裂后产生两个形态或大小不一致的子细胞, 如柄细菌在分裂后就产生一个有柄不运动和一 个无柄有鞭毛能运动的子细胞; 多次分裂(multiple division):如蛭弧菌, 在分裂时同时产生多个子细胞。
伯杰氏分类系统
《伯杰细菌鉴定手册》,4卷
(Bergey’s Manual of Determinative Bacteriology) 1923,1925,1930,1934,1939,1948,1957,1974,1994
《伯杰系统细菌学手册》,5卷
(Bergey’s Manual of Systematic Bacteriology) 1984—1989, 2001
生 丝 微 菌 的 出 芽 生 殖
生丝微菌芽殖的多种形态
③ 劈裂(snapping division)
棒状细菌(Coryneform bacteria)—— 成晶节杆菌(Arthrobacter crystallopoietes)
所特有的一种繁殖方式。
特点:分裂时形成只有内壁层的横隔壁, 两个子细胞在分裂前由外壁层相连,分 裂时在横隔壁的一端发生崩裂,形成 “V”形的两个子细胞。
成晶节杆菌的劈裂和V-形体
(二)细菌的群体形态
1、菌落(colony):在固体培养基表面
或深层,由单个或少数几个细胞长出的肉眼 可见的、具有一定形态结构的子细胞群体, 称为菌落。
克隆(clone):由一个细胞形成的纯种细胞群。
菌苔(lawn):由多个细菌长出的细胞群体。
菌落特征是细菌分类鉴定中 的重要形态指标